2012年6月25日

金融市場動盪度可能超過2008年

2012-06-25

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度可能超過2008年

人類文明進入最高風險三年期

“舊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模式已經破產,'里約+20'會議是一個獨一無二、而且也許是最後的機會來糾正錯誤”。

可悲的是,恰恰在這個最重要的方向上,中美兩國幾乎沒有任何改進,中國仍然繼續高消耗高增長發展方式,官僚體系慣性擴張更加昂貴;而美國則繼續放任高消耗的生活方式,並放任金融體系更加貪婪。面對國內共同的日益嚴重的貧富分化和社會矛盾,向外轉嫁危機就會成為最容易的選擇。

故此,北京糟糕的天氣(源於汽車和高能耗重工業污染)和美國的佔領華爾街(華爾街高昂工資)才是真正的癥結所在,但這兩個國家都在迴避,其結果是終有一天難免最殘酷地面對。

張庭賓

6月18日,中國剛剛在G20峰會上宣布向IMF增資430億美元,中國周邊政治環境立刻變臉。

由於歐美國家主權債務危機越演越烈,需要中國幫助它們。這次中國慷慨解囊的430億美元,比巴西、俄羅斯、印度和墨西哥四家總和還多。雖說中國投票權由3.65%升至6.07%,佔比升至第三位,好像頗有面子了,但實際上在美國擁有一票否決權的IMF,沒多少實際意義。

令人難堪的是,這邊中國剛剛掏完錢,那邊中國周邊政治立刻風雲突變:20日,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威脅船隻重返黃岩島;21日,越南國會通過《越南海洋法》,將中國的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包含在所謂越南“管轄”範圍內。與此同時,美日韓開始在朝鮮半島南部黃海海域舉行首次聯合軍演;22日,韓美軍隊朝鮮半島軍事分界線附近舉行“史上最大規模的聯合火力演習”……

或許在天真者眼中,這純屬巧合,甚至依然爛漫——美日韓軍演純粹為了震懾朝鮮,只可惜,隨著美國總統奧巴馬1月5日發布美軍新軍事戰略——主要對手是中國和伊朗,宣布將戰略中心轉移到亞太,部署60%的海軍力量,包括美國總共11艘航空母艦中的6艘。

此次美日韓黃海軍演,美國航空母艦將參與。與2010年7月那次純屬試探中國底線不同的是,這次軍演是美軍在西太平洋新軍事部署已基本到位,已做好與中國軍隊沖突的準備。

或許美國已經放棄了最初的理想狀況——化中國崛起能量為已用,最終將中國鎖定為生產中低端商品的附庸國。為實現這個目標,美國就須實現對中國控制的三閉環:1,將中國製造納入美國控制的全球產業鏈;2,將中國金融系統納入美國控制的全球金融系統中;3,將中國的政治秩序納入美國控制的全球政治體系中。當此三目標實現後,有計劃消減中國人口和消耗,以保證在美國和西方人維持現今生活方式下,地球資源仍能平衡。

第一步較為順利,至2005年,跨國公司已經基本控制了中國產業鏈;2005年7月後人民幣不斷加速升值,至2007年底,已經製造了巨大的股市和樓市泡沫,如果熱錢在2008年洶湧外流,則中國金融系統很可能崩潰,被國際金融寡頭收購當在情理之中。然而,小布什政府2008年非要打伊朗,導致國際石油價格暴漲,美元利率急劇升高,刺破了次貸及其衍生品泡沫,引發金融危機。中國在金融崩潰前的最後一刻幸運地躲過一劫。令美元勢力控制中國金融系統的佈局和努力功虧一簣。

此後,美國逐漸遠離了原先設定的對華戰略目標,雖曾以“中美國”為牌,但控制中國金融、政治系統屢屢碰壁;隨著中國國企戰略推進,以及取消跨國公司超國民待遇,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產業鍊鍊主的優勢也在逐漸削弱。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軍事實力的快速崛起,更令美國不安。美國會擔心終有一天,中國軍事實力會趕上美國,則美國將失去控制中國崛起的最後手段。中國60年大慶閱兵、航母計劃、神舟飛船、第四代戰機J20等都在不斷刺激美國,這個時點很可能在未來5年中出​​現。

美國之所以遲遲沒有軍事直接干預中國崛起,有諸多糾結。一則中美經濟關係高度依賴,特別是中國購買了大量美國國債,如果中國拋出,美債市場肯定崩潰;二則中國這些年不斷向美國讓渡利益,是一頭很不錯的奶牛,然現在已沒有更多的奶可擠了。此外,還因美國在小布什時代在中東反恐中陷的太深,一時騰不出手來遏制中國。

隨著奧巴馬政府上台,美國重樹主要戰略目標,一是中國;二是歐元。經過三年多的反擊,如今美元已經將歐元打得岌岌可危;而對中國的戰略包圍也已基本完成。然而何時發動對中國的全面總攻,奧巴馬政府也曾猶豫。

在2012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揭曉前,奧巴馬希望美聯儲推QE3,繼續促復甦,降低失業率,要知道在美國極少有失業率超過7%情況下總統競選連任的。而最新5月份美國失業率是8.2%,自10.1%的低谷回升至8.1%後再次下滑;但是美聯儲卻千方百計避免推出QE3,試圖給歐元決定勝負的一擊。

如果美國經濟持續復甦,失業率持續下降,在11月之前,奧巴馬會在外交上採取穩健策略,就像今年前幾個月表現的那樣;然而情況正相反,面對共和黨老牌政治家金里奇,奧巴馬的連任前景並不妙,這可能會促使他孤注一擲,在中國周邊發難,以圖亂中取勝。

人們往往拒絕面對中美之間可能爆發戰爭的可能性,但它實際在逼近我們。其主要原因不再是意識形態,而是資源能源和生存空間的競爭。對此,2010年5月,奧巴馬曾直言不諱:如果10多億中國人口也過上與美國和澳大利亞同樣的生活,那將是人類的悲劇和災難,地球根本承受不了,全世界將陷入非常悲慘的境地。中國人要富裕起來可以,但中國領導人應該想出一個新模式,不要讓地球無法承擔。

6月20日,類似的聲音再次響起——“舊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模式已經破產,'里約+20'會議是一個獨一無二、而且也許是最後的機會來糾正錯誤,創造一個新的模式,從而使社會和環境層面上可持續繁榮以及人類福祉之間,真正實現平衡。”發言者是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這固然是對全世界的警告,更是對中國的警告。

可悲的是,恰恰在這個最重要的方向上,中美兩國幾乎沒有任何改進,中國仍然繼續高消耗高增長發展方式,官僚體系慣性擴張更加昂貴;而美國則繼續放任高消耗的生活方式,並放任金融體系更加貪婪。面對國內共同的日益嚴重的貧富分化和社會矛盾,向外轉嫁危機就會成為最容易的選擇。

故此,北京糟糕的天氣(源於汽車和高能耗重工業污染)和美國的佔領華爾街(華爾街高昂工資)才是真正的癥結所在,但這兩個國家都在迴避,其結果是終有一天必然殘酷地面對。

世人,尤其是中國人,大多拒絕思考中美戰爭(或中國與美國代理人戰爭)的可能性——這恰恰是最不祥的徵兆。歷史上越慘烈的戰爭都有共性,即逃避國內外真正的矛盾,直到以最可怕的方式被迫面對。如果這一次仍然這樣,這很可能將是人類的最後一次。

幾乎唯一的出路是主動置之死地而後生,即世界核大國,尤其是中美之間互相毫不掩飾地對等核威懾,倒逼著對方坐下來真正談判,解決問題併升級文明。但這需要政治家們極大的勇氣和誠意。

歷史的邏輯推演到今天,已經註定了2012-2014將是人類文明最凶險的3年,也將是國際金融市場最為動蕩的3年。

真誠地祝愿——人類能避免滅頂之災而涉險過關!

2012年6月23日

美元歐元拳擊賽焦點

希臘大選:美元歐元拳擊賽焦點

張庭賓

博主按:此篇文章寫於6月16日,刊發與6月18日的《第一財經日報》,此文主要有二個傾向性市場判斷:1,美聯儲推QE3的概率較低; 3,黃金和商品主要須防範向下風險。均得到驗證。



全世界都屏住呼吸,等待希臘二輪大選宣布結果的一刻。

選舉前的最後幾個交易日,全球各主要投資品集體觀望;而希臘的國民正忙於從銀行取出歐元存款,希臘銀行每天都會減少6-9億歐元的存款;而英國央行未雨綢繆,宣布了新的1000億英鎊規模的量化寬鬆;而路透社消息稱,主要經濟體的央行已經準備好採取協調措施,通過提供流動性來穩定希臘大選後可能出現的市場動盪……

對於6月17日揭曉的希臘二輪大選結果,雖然媒體上更多樂觀情緒——配合緊縮的新民主黨獲勝,但是反對緊縮的左翼聯盟早已不是“黑天鵝”,而是不容忽視的“黑馬”。其主席齊普拉斯在15日的競選演講中指責對手:“你們(新民主黨和泛希社會黨)企圖用恐懼和不安全感囚禁希臘,你們取下希臘國旗,並將之作為戰利品贈與默克爾。”與此同時,新民主黨領導人薩馬拉斯則警示說:“你們是想要歐元和穩定,還是想要德拉克馬(希臘舊貨幣)和孤立呢?”。而14號,法國總統奧朗德向希臘發出警告:要么接受緊縮,要么冒險離開歐元區。

僅僅在一年前,左翼聯盟的民調才僅僅4%,而最新的民調它已與新民主黨並駕齊驅。它的異軍突起得益於“三駕馬車”對希臘的緊縮計劃,這使得14日公佈的希臘最新失業率達到了22.6%,其中15-24歲年輕人失業率超過52%,25-29歲階層的失業率為35.7%。這些年輕人是反對緊縮的主力,反正他們已經沒有什麼可失去的了,他們的大多數將在周日的選舉中投左翼聯盟的票。如果左翼聯盟失敗,他們很可能選擇更激烈的反抗方式——暴亂。

雖然希臘的富人和中產階級更願意支持新民主黨,但他們並不堅定,這決定於一個關鍵的技術細節——即使希臘退出了歐元區,他們手中的鈔票——歐元並不會損失,它仍然可以在歐洲消費,他們在希臘的資產也不會減少,他們失去的只有國家和金融機構的債務。如果新民主黨上台堅持配合緊縮,那麼,倘若希臘出現大規模的社會動亂,卻很可能損失的是他們的資產。

即便新民主黨上台配合緊縮,他們也能較好控制希臘的社會秩序,但是在希臘乃至整個歐洲緊縮的背景下,希臘的財政也很難得到根本改觀,歐盟和歐洲央行也明白這一點,但它們把頭埋在沙子裡,能拖一天是一天。在2010年4月,希臘以債務造假蒙蔽加入歐盟醜聞曝光時,他們就採取了這種鴕鳥姿態;如今,連西班牙的債務危機也已經無可迴避,儘管上週歐盟領袖們宣布對給予西班牙銀行系統1000億歐元的援助,但西班牙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還是突破了7%。而更麻煩的“大塊頭”還在後面——意大利。

對於希臘退出歐元區的後果,本人已經一再指出,它將造成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一系列國家更嚴重的政府和商業銀行的債務危機;歐洲股市將大跌;全球黃金和商品將大跌,流動性緊縮。這也是為什麼主要經濟體再度醞釀救市的原因。

接下來的問題是,如果央行聯手救市,真的有效果嗎? 2011年11月底,美聯儲與英國央行、歐央行等5家央行達成一致,進行所謂聯手救市——美聯儲下調美元流動性互換利率0.5%,其效果是典型的曇花一現。

更為重要的是,美聯儲絕不會真心實意地幫助歐盟,因為二十一世紀以來,全球貨幣最核心的競爭就是一場歐元與美元的擂台拳擊賽。美元的目標就是擊倒乃至擊碎歐元,怎麼可能在現在最關鍵的時候放緩進攻,甚至扶歐元一吧呢?君不見,最近美國三大評級機構對西班牙的連番降級是何等犀利!

在1999年歐元誕生之前,美元獨享全球主要交易和儲備貨幣地位,即貨幣霸主地位——這是一種特權,即使你什麼也不生產,但你可以通過印鈔票去交換別人生產的各種物質商品;不僅如此,它還可以被放大為各種金融泡沫,用於交換別人辛苦創造的真實物質財富;此外,它還可以通過釋放貨幣和緊縮貨幣來製造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的漲跌,而近水樓台現得月的美國投行和對沖基金可以低賣高拋,賺取暴利……

對此,歐洲的老牌金融資本主義國家心知肚明,於是,它們聯合為歐盟,進而推出歐元來製衡美元的這一霸權。 1999年歐元誕生標誌著美元歐元貨幣爭霸賽的開場。迄今,這場拳擊賽已經進行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99年初-2000年11月,當時的美國民主黨克林頓政府對於嗷嗷待哺的歐元高度重視,毫不手軟,利用科索沃戰爭等手段試圖將歐元扼殺於搖籃之中,成效顯著,歐元兌美元由1999年初的1.17左右跌到了2000年10月的最低0.82;

第二階段:2000年11月-2008年年中,由於2001年9·11事件爆發,美國小布什政府主要精力轉向反恐,進而控制中東石油,放鬆了對歐元的遏制,歐元對美元咄咄逼人,打得美元無還手之力,歐元兌美元從0.82一路上漲到1.6,並最終引爆了美國的金融危機;

第三階段:從2010年11月迄今,隨著民主黨的奧巴馬政府上台,美國實際回歸了克林頓路線,國家戰略重心由反恐和石油轉移到歐元和中國。它不斷巧妙向中國轉嫁金融危機,借中國之財力療傷;同時,抓住歐元區貨幣統一但財政未統一的軟肋,利用高盛在希臘成功實施的“木馬計”,加速引發了希臘等南歐國家債務危機,試圖將歐元這個巨人打回原形——即歐元解體。

時至今日,美元勢力在對歐元的反擊已經贏得了重大成果,倘若左翼聯盟獲勝,希臘退出歐元幾成定局,這就如同幾個小變形金剛組成一個巨型變形金剛,巨型金剛中的一個局部小金剛被對手打飛了,那麼整個巨型金剛體系功能都會紊亂。故此,這時候,美元勢力一定會乘勝追擊,寧願自己負傷,也要徹底擊潰對手的競爭力。因為這一清晰的博弈邏輯,即使左翼聯盟勝選導致歐元區全面危機,全球流動性恐慌,美元勢力不會真心誠意地救市。

與此同時,歐債危機擴大化,對於美國,收益是直接大量的,更多的國際資本流入美國購買美債,此前希臘第一輪大選組閣失敗,已使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創下了1.67%的歷史新低;歐債危機對美國的負面衝擊是間接的,美國金融機構持有的南歐國家債券遠少於歐洲金融機構,而美國對歐洲的貿易依賴度也遠低於中國。

故此,雖然最新公佈的6月紐約聯儲製造業指數和密歇根消費者信心指數不佳,但美國仍未到自身岌岌可危的地步,因此,在6月19日美聯儲會議上,推出QE3的概率較低,即使美國要自救,也更可能選擇繼續扭轉操作。因此,希臘二輪大選給投資者帶來的主要風險,更可能是股市、黃金和商品繼續下跌的風險。

誠然,希臘大選新民主黨獲勝也並非不可能​​,那將短期利好市場,希臘未來的麻煩仍不會結束,它會繼續折磨全球投資人,而美元和歐元的拳擊賽將會繼續僵持。

未來更大的懸念是,在中俄聯盟在政治經濟上可以初步製衡美國之時,未來貨幣金融上誰能製衡美國呢?如果不能,美元這個巨型金剛將歐元這個組合金剛打散了之後,它會重新回歸貨幣霸主,乃至美國會重歸超級霸權國家地位嗎?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2012年6月22日

中醫是一種苦行

中醫是一種苦行
2012-06-1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a55cb60102e33k.html

好久不太想寫了。因為感受太多,需要好好去修理自己。

但是看到好多人,對中醫有誤解。不由得寫幾個字。

中醫是快樂和幸福的。這是絕對。很美。至少在我看起來是如此。當人們有絕症,大醫院不管了,或者沒有錢看病了,只能看中醫。你能講他不美嗎?如佛如聖如道祖一樣。真正的中醫,是窮人的佛和菩薩。請大小生意人,請各位中醫和中醫的經營者,一定要把中醫當菩薩來經營。要不你一定是搞錯了。不用懷疑。中醫是深藏在黑暗中的燦爛。

但真實的中醫,一個好的、基層的中醫,一生是一種苦行。

真正看病的醫生,是一種苦行。我見過不少好中醫,說實話,我心中不至流過一次淚。我為基層的好中醫流淚。太苦。

這已經根本不是錢的問題。

如需一個中醫到2500米上的地方去採藥,自己背下山。過去的山中的中醫,很多是這樣子的。現在可能還需要。這不是玩的。你行嗎?

需要你不能有太好的物質條件。因為你的病人多窮。有的半夜會敲你家的門,還有可能不付錢。

需要你超量工作。學習的時間比他人要長很多。

需要你看病時當菩薩。這是最根本的。需要你天天拿你命換病人命。

你天天要被這個世界所誤解。

資本收買中醫的事,已經久了。大家去看看,現在藥店賣的中成藥,還有傳統的的味嗎?有幾種能吃?這難道不是資本的成功嗎?

現在很多事,只能講是瞎扯!

你把中醫當成善、當成菩薩才真正精到。如果當成產業。好是好,錢是多了,企業也成功了。可是中醫之神倒了。沒有了。你就是在殺佛和菩薩。

請企業家一定注意了。要是當生意,我看早收場吧。

你學中醫,就是在學佛,學聖人,學菩薩。你要是不明白這一點,還是回家去看電視,什麼好玩玩什麼吧,就是不要玩中醫。


---------------------

誰來為中醫埋單?

中醫要想發展好,核心在於要首先解決“誰來埋單”的問題。

  撰文/張珂

中醫要能掙錢,會養家糊口再說別的。如果中醫不能獲得有尊嚴的生活,這個行業注定是要萎縮的。 ”誠如禦源堂負責人、知名中醫醫師徐文波女士所說,傳統中醫診所的發展,已經到了不改革不能活的階段。

孔醫堂創始人孔令謙存在同樣的困惑。孔醫堂位於望京的中醫診所,有3200平方米,即便加上夜診,每天能夠接待的患者也不過300人左右。孔令謙說,這家診所按照最大負荷運轉,每年也不過4000萬元左右的營收。即便不說利潤微薄,規模上充其量也只能算個中小企業。

一家從事中醫行業的民營企業,只能創造這麼大的能量嗎?這並不是孔醫堂一家民營中醫診所面臨的尷尬。

“適合中醫學科的模式還沒有找到,現在中醫的發展狀況已經證明:這個學科不適合醫院模式,同仁堂的藥店模式也過時了,適合不適合醫館模式呢?還不確定。”徐文波的思考很具代表性。在固生堂的塗志亮看來,中醫要想發展好,核心在於要首先解決“誰來埋單”的問題。

京朋匯董事長邱琳在投資界(微博)盛會——“里昂全球資本論壇”上,聽到的全球性醫療企業和睦家的報告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居然是政府補貼和商業保險補助。若沒有數年後拿到政府補貼,並與商業保險綁定,和睦家即使進入中國後,各項收費標準一直超出醫保範圍100倍,也根本難以盈利。

“在這種情況下,醫療機構的生存只能靠什麼?我覺得是需要靠技術,以及自己找准市場定位。對我們來講,能夠活下去並且走出來都不容易。”京朋匯董事長邱琳坦言。

這一次英雄所見略同,不管是IT出身的孔令謙、投資金融行業出身的邱琳、西醫健康管理出身的塗志亮,還是媒體出身的梁冬,中醫診所都採用了相同的模式:診所作為根基和平台,在診所之外,由企業來為大多數亞健康人群的健康埋單。他們試圖利用中醫擅長“治未病”的優勢,用健康管理的思路來探尋讓中醫能夠健康成長的新商業模式。

  醫療是根基 養生為盈利

幾家新生診所,不約而同選擇同樣的發展模式,必然有其不得不如此的理由。

傳統民營中醫診所一直勢弱,固然是起因於一些歷史、文化的複雜糾葛。但眼下最直接的原因在於,傳統診所的模式已經無法解決“誰來埋單”這一根本性的生存問題。

大多數人的醫療消費預期,都寄託於醫保和社保,而中國醫保資金使用的現狀是:在中西醫的配比上,中醫得到的醫保分配資金,只占到百分之零點幾,少到可以忽略不計。

這意味著,傳統中醫診所甚至國立的中醫醫院,都是在和社保和醫保分配比高的西醫醫院“搶病人”。且不說正處於病痛中的病患,有多少人信任中醫療法,只在社保醫保埋單,還是個人掏腰包這一件事上,中醫就大大落了下風。

公開數據表明:70%的醫保資金是給了50歲以上的人,其中又有50%是給50歲以上的人做手術。中國人80%的健康投資,用於臨終前的一場大病。但早在兩年前的調查數據就顯示:中國有97%的人,願意把健康投資用於對疾病的預防,而不是臨終前的一場大病。

像邱琳這樣從投資金融行業進入中醫的“外行人士”,得益於他們曾經不同的背景,開始把目光瞄準了另一群人——在中國的比例已高達70%的亞健康人群。

邱琳驗敏銳地觀察到,國​​家在醫保資金使用效率上的改變、中醫醫療機構得到扶持的態勢逐漸顯露、商業醫療保險開始接納養生和理療項目成為保險範圍。

這是一個進入中醫行業的好時機。

因此,投入中醫行業時,邱琳的京朋彙和固生堂、禦源堂、孔醫堂等,雖然都以中醫醫館起家,但一開始就有不一樣的思路。從邱琳的京朋匯醫館,佈局的設計就可見一斑:醫館入門左側是診療區,右側是會員養生區,兩個區域各行其是,在後堂又渾然一體。這與固生堂將診所分為門診區和VIP區的格局大同小異。

雖然是外行人,邱琳卻因為自小熱愛中醫而對此有深刻研究。甚至已經拜師在國醫大師李濟仁長子張其成的門下,成為其入室弟子。所以,邱琳的醫療加養生兩隻手的思路,背後有她個人對中醫的深刻理解和認識。

在她看來,中醫不僅治病,更能鼓勵人的身心調養,講究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 “健康是每個人先天的資源,如同每人的財產,跟我們的車一樣,需要後期去妥善維護和管理。而中醫頤養天年的一些辦法和理念,是管理自己健康資源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京朋匯成立之初,邱琳的理念就是用中醫的自然療法和頤養天年的理念,去管理現代人的健康。

“健康管理”在西方提出來不過20年,這個命題至今未得到妥善解答。

曾在愛康國賓從事多年西醫健康管理工作的固生堂董事長涂志亮,對此深有體會。本來,西醫體檢被各大企事業單位作為福利,提供給員工是件好事,但卻造成了大多數職員的“恐檢症”:每當體檢完,各項不正常指標會讓企業士氣大減。許多企業甚至在體檢報告發放後一兩週之內,再也沒有員工加班。

在病症顯現之前,用一張寫滿各種不正常數據的體檢結果,宣告身體的亞健康狀態,西醫的作用僅止於此。如何使不正常指標恢復正常,這正是治未病的中醫所擅長的。

因此,不只是京朋匯、固生堂和孔醫堂,在以醫療為根本、健康管理為創新模式的理念上,不謀而合。

他們首先集結了一批優秀的中醫醫生,坐鎮醫館,提供日常的問診看病業務。然後,通過派駐醫生的形式,把診所開到了企業的辦公現場。

  中醫體檢 企業埋單

其實,把醫館開到企業辦公現場,深入企業做員工的健康管理,並非邱琳他們的首創。早在四年前,正安中醫館創始人之一的陳曉嵐,當時所服務的英智健康管理中心就為普華永道北京公司提供員工健康諮詢服務。

四年前,在普華永道北京公司所在的財富中心寫字樓內,英智健康管理中心使用了四十多平方米的場地提供健康諮詢服務。他們根據普華永道北京公司三千多員工的年齡段、性別、工作強度,做出了年度體檢項目建議,並幫助其員工組織、預約每年的疫苗接種。而員工一旦生病,英智的健康諮詢醫師會先進行病情判斷,常見病症則告知簡單的治療方法,或者告知選擇適合治療的醫院及科別,並幫助預約。除此之外,每個月還開設一期針對性的健康講座,為員工做健康答疑。

孔醫堂,如今的企業員工健康顧問的思路,與當時英智健康管理中心的健康諮詢服務的思路異曲同工。唯一不同的是,孔令謙曾經的IT背景,讓他在這件事上的思維更系統和IT化:孔醫堂已經進駐數家大型央企,根據企業人員的年齡結構、工作環境、工作性質、工作流程,來分辨未來哪幾大類疾病高發。然後,根據現有幾類的預防措施,給企業提供一些流程干預的建議。而企業,只需要為此給每個員工付出幾十元錢。

“我等於給企業做ERP,做一個流程再造,我們做的是企業員工健康規劃,最多為員工做一做中醫體質辨析,不看病。”孔令謙說,“因為中醫有一個信條,叫醫不自薦。”

孔令謙甚至請來用友軟件副總裁高作義,希望能將孔醫堂以現代科技手段去做放大,基於中醫診所平台來做增值業務,比如健康諮詢、客戶端等盈利性服務。不僅如此,孔醫堂還計劃搭建一個電子商務網站。因為孔令謙的IT行業背景,孔醫堂在公司最初的骨架設計上,已經顯現出IT企業的模樣。

也正因為創始人背景的不同,京朋彙和固生堂則希望能深入企業的不只是健康諮詢,而是更像一個小型的社區醫院,會從診所派駐醫生,在辦公現場為有需要的員工提供治療、理療等服務。京朋匯已經開始在聯想集團(微博)內部實現這個想法。

固生堂則在企業員工的健康管理上,往前多走了一步。除了在一些國企內部派駐醫療團隊成立企業保健室,還會把診所裡的名中醫,以出診的方式去企業內隨診,給員工看病、配藥、煎藥。煎好的藥放在保健室冰箱內,員工按需按時服用。而且,員工還可以在工作間歇,花15~20分鐘時間,在保健室做理療。

  此舉在企業內大受歡迎。不只員工獲取了應有的健康管理福利,企業也間接收益,用三五百元就贏得了人心和士氣。而對固生堂這樣的醫館來說,進駐企業也是一筆划算的生意:“對我來講沒成本,場地是企業的,人力成本企業埋單了。比我自己開店簡單,我自己開店還有房租。”

  塗志亮一語道破天機。企業員工的健康管理市場,之所以被固生堂、京朋匯、孔醫堂等,當作核心市場來經營,是因為在根本上解決了“誰來埋單”的問題。不願自掏腰包的員工,和本就有體檢預算的企業,以及希望以此解決生計問題的中醫診所,皆大歡喜。

相比一年以前,塗志亮主打禮品和高端路線的思路,如今讓企業來為員工和客戶埋單,進駐國企、航空公司和銀行等VIP室服務的想法,顯然更加清晰、市場前景更為廣闊。

  中西醫融合 是長遠之計

雖然找到了一個看上去很美的新盈利模式,但模式解決的是生存問題,而中醫要想長久發展,也要解決其診療手法和理念上一些與時代發展不再吻合的問題。

“中醫已經失去了很多市場,現在來診所看病的少,調理之類的多,大病的、急診的在中醫診所內幾乎絕跡。一個是因為我們技術力量不夠,再一個政策和大家的認識有問題。”在邱琳看來,“中醫現在的確是叫好不叫座,因為大部分人是不接受中醫的,認為中醫是忽悠,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東西,看不到中醫的優勢。造成這一現象的很重要因素,在於原來中西醫結合出了問題。”

中醫和西醫,原本是兩個理論基礎完全不同的體系。西醫是建立在自然科學基礎上的,本質為對抗理論的尋證醫學,而中醫是建立在哲學和人文學科基礎上的,本質為整體觀和諧共生的辯證醫學。但從前的中西醫結合,是用西醫的理念和方法,來管理和統領中醫學科。

這對中醫的傷害之深,略微懂得中醫的人都能夠分辨出來:整體觀的中醫學科,現在也如同西醫般,有了婦科、兒科、心腦血管等科室的劃分。優秀的中醫必然應該是全科醫生,一個人就是一個醫院。但如今能稱得上全科醫生的中醫,已寥寥無幾。

實際上,在徐文波看來,雖然兩個醫學體系各自為派,但“大家都是為了患者著想,都是為了救死扶傷”。而西醫有先進的技術,中醫有更為適合現代人健康的治未病的理念。兩者在診療手段上的優勢互補,那一定是患者們的福音。

中醫辨證,講究望、聞、問、切,對人的感覺的依賴性很強。而現在的醫生,過多依賴現代醫療技術,望診變成了B超、核磁共振,聽診變成了心電圖……五感已經完全達不到曾經沒有技術輔助的醫生的敏銳程度。

中醫這種技術上的退化怎麼解決? “用現代科技帶動中醫。”徐文波說,“有的時候中醫代替不了西藥的作用,心臟的支架之類的,在古代就是死症,必須要有現代科技的發展和帶動。中醫應該知道擅長什麼、到底治什麼、到底干預什麼。”

她認為,西醫的一些手段恰恰可以為中醫所用,來彌補不足。比如:西醫只需簡單尿檢即可確診患者是否懷孕,那中醫就沒有必要把精力花費在去研究怎麼通過號脈確診懷孕。

用西醫的技術手段檢驗,配合中醫的理論辨證、治療。這種思路,被徐文波作為她的新診所——東源文際醫療的指導思想之一,正在得以實踐。

其實,並不是只有徐文波一人意識到中醫“技術”的重要性。邱琳的京朋匯,把中醫古法的艾灸之術,結合現代的一些設備和醫療技術,研究出了一套自己獨有的艾灸療法。曾有身患“帶狀皰疹”的患者,通過這套艾灸設備進行治療,七天內便痊癒。京朋匯類似這樣治療方法上的核心技術,已經有11項申請了專利。

通過技術的配合和彌補,把中醫從對人的過度依賴中解脫出來。而被解脫出來的中醫大夫,則可以分出更多精力去接受治療方法和手段的模塊化培訓,這也是徐文波第二步思考的前提。

對於職業醫生模塊化培訓,週期非常短,一兩年之內就可以復制一批人才,去實現徐文波新診所的連鎖化、規模化經營。

而且,徐文波在日本有八年留學經歷,顯然她並不想浪費她在涉外醫療上的優勢。但外國人絕大部分只接受西醫,西醫與中醫的優勢融合,不失為徐文波打開涉外診所市場的又一法寶。



  學堂加診所

  新時代中醫生存法則

當歸、正安、厚朴,這些以學堂起家的中醫機構,建立了另外一種推動中醫商業化的循環。

  撰文/張珂

週六上午,當歸中醫學堂(以下簡稱:當歸)的《黃帝內經與養生》講座,“強行”來了二十幾名學員。

原來,當歸學堂的報名確認系統出了點小故障,本應提前一天發送給報名學員的課程確認短信,沒有發送成功。但第二天上午的課,大部分學員依舊熱情不減地趕到教室,其中不乏從遙遠的北六環穿越整個北京城,趕到東南四環的虔誠者。

當歸也許還不能算最火爆的中醫學堂。著名中醫徐文兵的厚朴中醫學堂,每一期招60名學員,學制三年,即使每人學費高達五萬元,等待報名的人也已經排到兩年之後,而且其中不乏社會名流、明星富豪。

顯然,中醫已經開始顯現它的價值,有了越來越多的擁躉。這給了許多像當歸中醫學堂CEO李永明,這樣希望中醫復興的人,另外一種機會。

他們所做的,也許與禦源堂、固生堂、京朋匯、孔醫堂不同——這些是在傳統的中醫診療的基礎上,追求新的盈利模式去反哺中醫——而李永明他們卻往前走了一步:在中醫診療為更多人所接受之前,先讓人們認識中醫、了解中醫、愛上中醫。推動中醫商業化的循環:聚集一幫名醫,為中醫愛好者們,開設中醫學堂,講育兒、講養生、講《黃帝內經》……進而後續融入網絡課堂、診所模式,形成正向循環。

當歸中醫學堂、厚朴中醫學堂、正安堂、禦源堂……他們在利用各自不同的能量,共同打開一扇通往中醫的大門。

  用中醫育兒打開商業化大門

  學堂如何推動中醫商業化?其實,李永明遇到的問題,和診所起家的這些中醫機構沒有什麼不同,關鍵還在於找到學堂模式的商業。而當歸中醫學堂顯然很善於戳中要害。

那些沒收到報名短信,也要“強行”來上課的學員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她們都是孩子的母親。她們正是李永明當歸中醫學堂最初所鎖定的目標人群。

李永明用他的商業直覺,為當歸中醫學堂的未來,設計了一個良好的開始。在李永明看來,“其實媽媽負的責任很大,負責的是孩子的健康。而且,70、80後的這些媽媽,她們的父母60歲左右,甚至70歲,自己的先生也接近40歲,實際上各種危機都來了”。

也許還未為人父母者,不太能理解李永明把當歸中醫學堂的“開山”之課設定為《中醫育兒》的高明之處。那麼,當歸的學員之一,一位曾在時尚雜誌任編輯的母親,寫在博客中的一段話,或許可以對此進行很好地解釋:“當我自己進入'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的年齡時,才突然警醒:必須懂點中醫,養養生了,否則這樣下去後果很嚴重!加上豬仔(其子小名)三歲入園後,不停地感冒,折騰了快一年,小臉兒都蠟黃了。很顯然,豬仔的臉色比我自己的臉色更讓我焦慮。學中醫的念頭開始強烈地撼動我。”

  可憐天下慈母心。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怕他生病、怕他打針,尤其是打抗生素的媽媽。

但李永明的考慮,遠不止於中醫育兒層面。因此,他把中醫育兒作為敲門磚和跳板,讓每個到當歸學堂來的人,都能通過育兒這扇大門,領略到更中醫的廣闊世界。

姚遙在聽完中醫課之後,之所以被震撼,是因為課程以育兒為線索,從育兒的基本知識到基本的經絡和穴位知識,到陰陽五行的基本辯證,再到基礎重要的知識、日常食療法,甚至更加深奧的《黃帝內經》。她就是這樣被一點一點拉進了中醫的世界。

這些課程,由李永明邀請來的,包括知名中醫羅大倫、李玉賓、劉兵、李杭洲、、李陽泉等二十多位,在中醫和佛學領域,有很深修為的中醫藥專家、學者,來幫助當歸學員實現這一規劃。

姚遙惠普流程“黑帶”的背景,為當歸中醫學堂搭建了嚴密的流程製度和管理體系。而李永明IT人的思維,讓當歸能量的發揮,不僅僅在面對面的課堂上。他把目前當歸學堂的所有課程,都錄製上傳至官網,以網絡課堂的方式擴大傳播,影響更多的人。

當歸學堂顯然在李永明的影響下,更善於利用時下流行的傳播手段和先進的技術。當歸學堂的官方微博,從去年2月份開始經營,目前已有9萬多忠實粉絲,平均每天的轉發量超過兩千個。未來某一天,人們還可能從智能手機上,見到當歸學堂的一些應用,比如:兒童家用OTC藥的使用等等。連著名中醫和學者徐文兵,也不禁誇讚李永明是“中醫界的先鋒”。

  聚集稀缺資源反哺診所

當歸學堂剛剛度過其一周年慶典。但學堂的價值,遠不止於傳播中醫知識。禦源堂負責人徐文波斷言:“當歸未來一定會開診所。”徐文波的斷言乍一聽覺得難以理解,細細體味,卻發現這是一針見血的真理。

當歸學堂從成立至今,已前後邀請過二十多位中醫來開課。正如徐文波所說,好中醫一個人就是一家小醫院。中醫行業的核心資產在於人。而如今中醫行業的狀態,人恰恰又是最稀缺資源。好的中醫是香餑餑,各家診所爭相搶人。國家放開醫生必須定點執業的政策限制,實行多點就業,也正是為了解決人才之困。

孔醫堂之所以名號響亮,不外乎他龐大且團結的中醫團隊。這些團隊,一部分來自孔令謙醫學世家,比如:他的幾位堂兄弟孔令詡、孔令譽,還有相當一部分,都與其爺爺、國醫聖手孔伯華,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大多為其徒弟、徒孫等。

京城其他稍有名號的中醫診所,比如:正安有11位中醫,或長期或定期坐診;禦源堂有18位;固生堂有20位;京朋匯有31位;孔醫堂有60位。

當歸的二十多名中醫,即便是輪流坐診,也顯然能支撐起一間規模不算小的中醫診所了。而前來聽課的學員,多少在診療方面有所需求,當歸做診所,看上去確實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因此,當歸真正的財富不在於他的課程,而在於他聚集到旗下的講課的人。

  其實,正安也在做同樣的事情。正安的起點,是在其創始人之一梁冬。當時,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微博)的合聚講壇,為中歐校友提供國學和文化類課程及講座。身為中歐校友,梁冬獲得了與合聚講壇合作的機會。再加上樑冬在傳媒界的影響力,為正安聚集了相當的人氣和人脈。梁冬在上海第一財經頻道主持《健康大財富》、在旅遊衛視主持《國學堂》,並與吳伯凡共同主持了《冬吳相對論》,都十分受歡迎。不少中醫愛好者都表示,是看過梁冬的節目才喜歡上中醫的。

正安的醫生資源不僅可以作為專家,通過電視、電台、出版物、網絡等方式,與公眾分享他的知識和理念,還可以作為老師,來為更多的人傳授專業知識和理論,更加可以直接去給“客人”看病、看診。傳媒加上學堂加上診所,正安已先行當歸一步。這就是可以用學堂搭建起的、反哺中醫的循環。

也正因為人是中醫行業的核心資產,作為執業醫師,徐文波的御源堂學堂,和李永明、梁冬這些非中醫專業人士的學堂相比,更希望專注於做中醫的職業培訓。她希望能通過一到兩年的模塊化訓練,利用現代科技手段的輔助,教會醫生看病,掌握中醫治療的手法和方法。

對執業醫師做職業培訓,這是從源頭上解決人才稀缺的問題。

在徐文波看來,“我培養一個中醫愛好者,他可能寫很多東西,影響幾個人;我培養一個中醫大夫,卻能造福一方人。”

中醫傳承青黃不接

中醫傳承青黃不接

在中醫的傳承鏈條上,無論是供給端還是需求端,都出現了問題。

  撰文/楊柳

陳氏太極正骨第四代傳人陳啟鋒向我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中醫骨傷臨床醫生,畢業於一家正牌中醫大學,全班25個人中只有他一人還在從事中醫事業。關於為什麼只有他沒轉行當西醫的原因,是因為的眼睛不太好。

對於中醫人才的殘酷現實,禦源堂負責人徐文波也深有感觸。在參加某中醫大學的校園招聘會時,徐文波發現,他們是惟一一家到來的診所,周邊都是藥廠、醫療器械公司等等。禦源堂自然也就成了整個招聘會上最受學生歡迎的一家。中醫醫院崗位吃緊,學了中醫的學生們,被迫剛出校門就要選擇成為醫藥代表或者其他職業。 “中醫學院每年培養那麼多學生,都去做藥代(醫藥代表)了,沒幾個去做臨床醫生的,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徐文波向我們感慨道。

這是整個中醫行業所面臨的尷尬。近年來,一方面中醫教育在不斷擴大,另一方面中醫人才卻在不斷萎縮,中醫醫院不姓“中”,中醫人​​不姓“中”,已經成為整個行業的憂慮。在中醫的傳承鏈條上,無論是供給端還是需求端,都出現了問題。

  這與社會大背景不無關係。近百年來,隨著西學東漸,西醫逐漸主導了中國醫療市場。從民國時期的《廢止舊醫案》、《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衛生之障礙案》,到20世紀初期的消滅中醫言論,中醫和中醫學一直處於被審視、被驗證、被質疑、被改造的地位。甚至一度面臨“活著,還是死去”,這種哈姆雷特式的問題。薪酬待遇,以及社會地位的“直降”,讓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涉足中醫領域,甚至就連從業者也出現“大逃離”的現象。

而這種動盪,以及社會的普遍“輕視”,直接導致了中醫行業人才的衰落。就在“消滅中醫”的言論甚囂塵上的時候,2006年,《南方周末》曾發表文章稱:“民國初年,中國有中醫80萬人,1949年50萬,現在只有27萬人。而據對一些地區和縣級中醫院的調研估計,其中只有10%的中醫開湯藥處方。換句話說,真正能用中醫思路看病的不過3萬人。而中國著名中醫人數,已經從上世紀80年代的5000餘名,驟減至不足500名”。

中醫最寶貴的資產就是人,沒有人,中醫就“虛”了。近年來,社會大眾對中醫的態度有所回升,各行業的人才以及資金也開始流入,對於中醫行業而言,或將是一個契機。 “像梁冬在傳媒領域很有經驗,還有的人是擅長管理的、擅長IT的……”徐文波認為,應該讓擅長的人做擅長的事,大家一起合作把中醫做好。

對於這些有志於弘揚並傳承中醫的從業者,以及社會人士而言,前路並不輕鬆。中醫漫長的成長周期、現有醫療體制的限制,以及亟需提升的待遇、社​​會認知,都是他們不得不去逾越的障礙。

  社會地位、財富“雙不沾”

  理想在現實面前“卻步”

“大家都說醫療質量下降了,為什麼下降?七塊的掛號費,這醫生真的只值七塊錢嗎?理髮的人一個月5000元,醫生學了二十多年,5年大學,再加上3年的碩士生、3年的博士生,拿多少錢?”魯兆麟曾經在台灣長庚大學授課,“那裡,一個教授100萬台幣一個月,相當於20萬元人民幣,他可以靜下心去做研究,但是我們目前還沒有這個條件。”

據了解,博士畢業剛踏入工作崗位的中醫,月收入大約在3000~4000元左右。而根據職友集網站上,北京2012博士畢業生工資收入水平調查,截至2012年5月26日,平均工資為6654元。中醫要達到這一平均水平,大概要經過3~5年的努力。社會地位、財富“兩不沾”,讓中醫師處境尷尬。

“年輕的醫生需要靜下心來去鑽研,然後入到中醫的門裡面,但是現在這種社會收入結構和分配,真的是讓人提不起這種興趣”。成長周期長、前期收入少,成為阻礙人才進入中醫行業的第一道門檻。邱琳提醒後輩們:“如果想要成為一名中醫,必須先要做好安貧樂道的心理準備。如果你沒有安貧樂道的心理準備,就不要進入這個行業,因為你肯定做不好。”

中醫不像西醫有量化的標準,中醫強調傳承和實踐,成長周期長。從搭脈、問診到處方,往往需要長期臨床經驗的積累,一般一個西醫畢業生3~5年就可以在臨床上發揮作用,中醫則需要六到八年。加上市民喜歡找老中醫看病的傳統思想,更是延長了年輕中醫師的成長周期。

“選擇中醫的時候就要明白,真正功成身就的時候,肯定在40歲以後了。”固生堂董事長涂志亮稱,“學中醫的人前20年很苦,收入很少,不要指望出來馬上買車、買房、娶媳婦。”要耐得住寂寞,還要經得起誘惑。當看到身邊的人大把大把賺錢的時候,要能夠平衡自己。

“中醫說句實在話,真的就是一個字——'熬',在​​熬的過程中再去填充。可現在的學生往往還沒開始怎麼“熬”,就中途放棄了!”魯兆麟深感無奈,心態已經成為他挑選學生的首要條件。

  時代變了,人心浮了。快節奏的生活、物質化的社會,讓人很難潛心於學術的鑽研和探究。

“劉景源老師自己都不帶博士生了,他覺得沒意義,帶了學生把自己的招牌都毀了。”邱琳覺得很悲涼。她曾經與很多老中醫交流,大家的共識都是現在好學生難找了。某中醫藥大學院長在與她交流時感慨:現在很多博士生,連那個學術思想是什麼都搞不清楚,論文東抄一段、西抄一段。

兆麟堂負責人韓女士戲稱,現在都是有家底兒的“貴族”子弟,才來學中醫。在邱琳那裡,好幾個博士生家裡都是三代以上的中醫。當經濟基礎成為了中醫入門的前提,它所導致的結果也必然是,大批喜歡中醫的人被擋在門外。

“以前一個中醫可以保一方平安,包括預測流行病,那多牛、多受擁戴啊!過去,中醫可是給貴族看病的。”徐文波認為,中醫應該得到應有的收入和社會地位,只有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輕人進入到這個行業。

  以西醫管理中醫

  被體制“瓦解”的職業能力

陳啟鋒並沒有行醫執照,身為太極正骨的第四代傳人、多家中醫保健機構的顧問,這不能不說是他心頭的一根刺:“民間醫生都是在中醫藥管理局備案,中醫藥管理局認可後,給你一個村醫資格證,乾了幾年以後,可以參加執業中醫師資格考試”。

但是,對於民間中醫而言,大多數人是沒有學問的。 “考試剛改了,不用考英語和西醫了,原來還考英語和西醫的知識,別說讓民間中醫考了,就是讓現在中醫藥大學的學生考,都不好過,聽說通過率也就8%左右”。

在地方,民​​間中醫仍是維持百姓健康的一支強大的力量。陳啟鋒稱,民間醫生當中有很多“高手”,“很多人都說民間中醫保守,不願意把自己的方子或者自己的技術外傳,這是錯誤的。曾經有個民間的老中醫跟我說,一個好的方子能治好多人,也能吃死很多人,他不敢亂傳。沒有悟性、沒有靈性的人,他是不會給你的,寧可帶到棺材裡去。很多民間醫生都想找到合適的傳承人。”

但是,由於體制的原因,大量的民間中醫並不能進入醫療體系,甚至被認為是“上不了檯面的”,自然也就談不上解決傳承的問題了。因為整個醫療體系全是學西醫的人在管理,學西醫的人根本不懂中醫該怎麼做。

如今,在中醫學院《黃帝內經》成為了選修課,而很長時間內,西醫理論都是中醫考試的必考題。中西“混搭”的教學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學生知識體系的混亂。

這讓邱琳哭笑不得:“《黃帝內經》對於中醫是非常重要的,李濟仁(安徽省名老中醫)老爺子講《黃帝內經》是一絕,他們家到他兒子已經是第15代了,都是這樣子教的。《黃帝內經》蘊含很多人生的智慧,如果把它學通了,你的德行和道行自然就在那裡了。”她感慨,中醫沒有真正的中醫教育,甚至比起以往的教育模式,還倒退了不止二三十年。

千百年來,中醫一直以“師帶徒”的形式傳承。雖然看似效率比較低,但是在某種程度上,它也是順應了中醫本身的教育規律。

“現在學中醫正骨的,為什麼傳承不下去,因為正骨如果不從小開始練武術,手上沒有剛柔結合的力量是練不成的。我上次看到一個老師,手法很厲害,他說這種手法必須從六歲開始練,九歲開始練也有可能練成,但是機率非常小,九歲以後絕無可能練成”。陳啟鋒稱:直到現在,中國也沒有一套真正適合中醫的教育模式。院校體制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醫的傳承問題。

不僅僅是教育體制,即使是在中醫的管理上面,一直以來,也是以西醫管理中醫的局面。 “中西醫結合,本身是個很毀中醫的事情。本來是兩套體系,最後變成了用西醫的標準要求中醫,對中醫沒有任何推動作用,甚至是反作用。”中醫西製導致的結果,就是不僅嚴重阻礙了中醫自身體制的建立,還極大地破壞了中醫行業的發展和傳承。

中醫講求整體觀,一個好的中醫一定是個全科的醫生。北京兆麟堂負責人韓女士認為:醫院模式並不利於全科中醫的培養。 “現在,中醫裡面也分婦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拆得越多、能力越小。”

“現在的中醫,已經沒有'大家'了。” 在孔醫堂董事長孔令謙看來,真正的“大家”,他的經驗、學識首先是來源於民間、來源於廣大民眾的。他要有很好的覺悟和德行,最後再以他的聰明才智回饋給老百姓。

“現在很多醫生,人都不會做​​了,哪兒來的'家'?”孔令謙稱:“目前的現狀是:三個學醫的,一個分到協和、一個分到區級醫院、一個分到基層社區醫院了。在評職稱的時候,協和的醫生可能當了正教授了,區級醫院的可能就是個副教授,而基層醫院的也就是個主治醫生,但是可能正教授的水平還不如這個主治醫生。”

甚至有一些以西醫為主的醫院,還出現了“輕視”中醫“技術含量”的現象。

有些醫院,本來是西醫大夫,因為醫院的安排,被調到中醫科,自己看了些書以後,按照他對西藥的理解,去下中醫的處方。邱琳說這樣的人不在少數。

或許,這樣的案例有些極端,但是目前醫院的管理體系,並不適合中醫發展,已經成為了絕大多數中醫的共識。

安堂創始人梁冬認為,中醫就應該體現市場的作用,讓資源自由配置。 “以前,肯尼亞大象瀕臨滅絕。後來,國家就把1000多頭大象分給不同家族養育,國家再收錄。現在,肯尼亞象牙數量已經比十年前翻了五倍到十倍。如果真正放開,讓所有人'炒大夫',就像以前民國一樣,讓好大夫自由執業,允許他們憑本事憑診費立足,他敢收一萬的診費還有人來,一定是有這樣的市場價值。如果一個頂尖的中醫學了二十多年,一年都掙不到100萬,憑什麼讓一個售樓小姐一年賺100萬,天理何容啊!”

  普遍培養到重點選拔

  重新樹立中醫意識

徐文波一直想建立一個真正的中醫醫院,嘗試一套中西醫融合的模式,包括中醫器械的研發,但是在這里西醫是為中醫服務的”。

長期以來,經過多次“倡西滅中”大浪的衝擊,中醫人才比例越來越低。

清新國醫的創辦者楊志勳教授認為:現在的人普遍對中醫常識知之甚少,更別提平日對自己健康的管理了。出身中醫世家的楊志勳,在退休後義務開辦了一個中醫學習班,以《黃帝內經》為內核,將中醫理論、中醫思維教授給孩子們。

“他們將來並不一定非得從事中醫行業,但是通過這裡的學習,他們會對中醫有個基礎的了解,並且可以對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進行管理。甚至,他們可以將中醫宣揚到他們工作生活的領域中去。”楊教授自豪地對記者說,他的學生有的已經在小區內“開班授課”了。

相較於“佈道者”的中醫知識普及,“授業者”的道路顯然更為艱難。以什麼樣的方式去培養傳承人,成為“糾結”的重點。在沒有一個更加創新合理的模式出現時,更多的人還是選擇了堅持“師徒”的模式,儘管他們的方式各不相同。

北京兆麟堂負責人韓潔,將中醫傳承分為三個層次:師生、師承、師徒。 “真正的中醫精髓一定是師徒才可以掌握的,必須在每一天對師傅的鞍前馬後中,才可以體會和領悟”。魯兆麟現在最小的徒弟剛剛上初一,用他自己的話講,自己最喜歡和徒弟們“聊大天兒”。或許,他的徒弟們就是在每一天的“聊大天兒”中,跟師傅學會瞭如何做人、如何處事、如何治病救人。

“中醫是經驗醫學,如果不跟在老師身邊,從做人上開始,那就很難學到他的精髓,道行比技術更重要”。邱琳認為,至少從目前來看,中醫還必須走師徒的方式,讓更多熱愛中醫的學生,能夠有機會到名家身邊學習,也成為了她日常工作內容之一。 “我們有一些比較好的名老中醫資源,我希望這些對中醫有追求的孩子,能夠學習到他們的臨床經驗”。

作為企業的公益項目,固生堂更是將為學生和中醫“結對子”,作為重點工作來進行。 “我們設置了固生堂名中醫傳承栽培獎學金,每年從廣州中山大學研究生學院的臨床學院,選擇20個學生,我們這邊再選20個導師,導師出門診的時候,學生去跟師抄方,導師出學術著作的時候,學生也幫忙編纂整理”。這種“師徒”學習為期一年,塗志亮稱,這樣做不僅有利於中醫臨床人才的培養,也有助於企業自身的人才儲備。

在職業人才的培養上,徐文波的想法相對大膽,她希望能夠引入日本的職業培訓機制,以職業培訓來促進中醫的傳承。

徐文波認為,中醫之所以無法與世界進行交流,是因為中醫沒有標準化和規範化。 “中醫太博大精深了,包括:天文、地理、哲學、人文……當我說想研究中醫的標準時,很多人都否定我,但是這件事我一定要做”。

徐文波計劃近期設立中醫培訓這一塊。當記者問及如何培養中​​醫的職業素質時,徐文波稱:“以診脈為例,如果我摸完脈再讓我帶的人摸,那麼他只會傳承我這一派。我希望通過職業培訓,讓他們知道各種各樣的診脈方法。我們會設計一些模塊的訓練,就跟打遊戲一樣,升級訓練。”

2012年6月21日

中醫為何越來越萎縮

作者:徐小周


我們為什麼認同中醫《市民》雜誌2007 05 總41期


中醫的根本在於療效,這是千百年來中醫得以生存延續的原因,也是中醫在國外逐漸發展壯大的原因。

  採訪人:本刊特約記者 張惠玲

被採訪人:徐文兵厚朴中醫學堂堂主

北京平心堂、禦源堂中醫門診心身醫學專家

  越來越多人選擇中醫

問:我看到在您這裡每週都有四批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來聽您用英語講授中醫課,而且來找您看病的也以外賓居多。可是去年國內有幾位院士、教授和博士號召取締中醫,您怎麼看待這個現象?

答:這不新鮮,當年的紅衛兵破四舊,砸爛封資修的黑貨,搗毀古董,焚燒字畫。改革開放初期時興捷克、羅馬家具,有人賣了自己的紅木家具去趕時髦。五四運動要砸爛孔家店,文革後期在批林批孔。外國人把掠奪去的中國文物珍藏在博物館裡。到了今天,古董收藏熱席捲全國,人們還得花重金去國外贖買文物。儒學也在復興,國家投資到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學院。

我想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國人的自尊、自信回逐漸回歸加強,中華文明也會隨之復興目前人們珍重有形、有像的東西,用不了多久,中國人的傳統思想、精神、價值觀也會逐漸回歸,中國不會總是做殖民地,出賣資源、廉價商品和勞動力。

問:我很欽佩您的樂觀和自信,可是醫學畢竟不是文物、藝術,是嚴肅的人命關天的科學,怎麼會和經濟實力、自尊心和價值觀扯得上關係呢?

答:醫學不僅僅是簡單救死扶傷的事情,而是涵蓋了預防、保健、治療、康復諸多領域。中醫因人而異,辨證論治的保健治療方法更適合個體的需求。普通人買衣服只能買現成的成衣,有錢人或有品位的人會找裁縫量身定做,道理是一樣的。相信隨著經濟地位、社會地位的提高,人的自我意識,主體意識的增強,預防保健意識的增強,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中醫。

  中醫為何越來越萎縮?

問:我現在也同意中醫在養生、保健方面有優勢,但畢竟生病以後絕大多數人會去看西醫,這一點難道也會隨著經濟發展、傳統文化的複興而改變嗎?

答:就治療而言,人死不能複生,面對疾病選擇中醫還是西醫取決於自身的價值觀,或者跟從社會主流價值觀。而價值觀的形成和文化背景和經濟實力有直接的關係。同樣是得了癌症,約旦國王侯賽因選擇了去美國做手術、放化療,結果不到半年就死了。柬埔寨國王西哈努克選擇到中國接受以中醫為主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結果存活了10多年。鳳凰衛視的劉海若在英國被西醫判定為植物人,她的父母選擇了回國接受以中醫為主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結果大家都看到了。

問:可是大多數人是在西醫治療無效的情況下,死馬當活馬醫才去找中醫,或者急性病找西西,慢性病調養找中醫。這和療效有關,跟價值取向有關嗎?

答:中醫一樣能夠治療急性病,而且痛苦小,效果好,花費少。但是在社會價值取向以西醫為標準的情況下,西醫沒治好,大家認為得了該死的病,中醫沒治好就是治死了。上世紀初魯迅的父親被剝奪功名以後,酗酒傷肝,最後得了肝硬化,延請中醫調治。最終腹水吐血而死。魯迅非但不感激中醫減輕了他父親的痛苦、延長了壽命,反而罵中醫是騙子。本世紀初大藝術家、富豪陳逸飛得了同樣的病死在上海西醫醫院,有人說過什麼嗎?

在這種環境氛圍中,中醫治療得不到機會施展,也得不到法律支持保護,只能越來越萎縮。

比如說急性闌尾炎,西醫就得手術,手術之前患者必須簽字,認同如果出現了麻醉意外、失血感染等等問題,醫生不負任何責任。中醫不用手術,服用湯藥就能解決問題,我自己用大黃牡丹皮湯治療過3例病人,都是一副藥治愈。但是沒有任何保障,萬一出現一例失敗,那麼我的職業生涯就得結束,即便患者絕對信任,但是有幾個大夫會冒險呢?只好隨大流,讓病人去挨刀受苦。

將來社會價值觀改變了,相應的法律法規健全了,中醫也就有了施展才華的機會,中醫也就能更快發展,患者也會從中受益。

  怎樣看中藥的毒副作用?

問:以前人們的印像中藥是安全無毒的,可是最近屢屢發生使用中藥產生毒副作用的問題,您怎麼解釋這個問題?

答:是藥就有三分毒,這是常識。如果藥物沒有毒性,也就無法糾正人體的偏性。之所以要學習中醫,就是要求人們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正確使用中藥,化害為利。所以古人說:“為人父母者,不知醫為不慈;為人兒女者,不知醫為不孝。”以前人們懂藥性,有這個常識。而且從古至今,藥店裡面就有坐堂大夫,問病給藥,現場指導買藥。

看看現在的局面,為了和國際接軌,規範醫療市場,坐堂醫被取締了。中成藥大多數被標記為OTC,非處方藥誰都可以買,不懂中醫也可以隨便用。西醫大夫也就學了幾十個小時的中醫課程,就可以開中藥。等出了事故,不反思使用者的問題,卻把屎盆子全都扣在中醫中藥上。

問:那您還是不承認中藥有副作用?

答:藥物在使用不當的情況下,給病人帶來傷害,不是藥物的問題,是醫生或使用者的問題。藥物在正確使用的情況下,仍然不可避免地給人帶來傷害,那就是藥物的副作用。副作用的產生是因為藥性過於猛烈,中醫把藥物分成無毒、小毒、大毒。有副作用的藥一般都屬於虎狼藥,歸於大毒的範疇。

中醫的哲學以恢復人體的自愈能力為目的,食療為首選,藥食同源的為次。盡量避免使用毒性大,副作用明顯的藥物。迫不得已使用時,也要求中病即止。而且中醫有一套複雜完整的砲制、配伍理論,來消除制約抵消藥物的副作用。不懂中醫而使用中藥,是人禍不是藥禍。

問:既然中藥​​有副作用,為什麼不像西藥那樣在說明書上明明白白寫出來,告訴大家呢?

  答:使用藥物有個給誰用?什麼情況下用?用多少?使用多久的問題。這需要醫生來掌握。大多數中藥性味溫和,只有在使用不當的情況下,才會產生毒副作用。糖吃多了會蛀牙,您會要求賣糖的人表明糖的副作用嗎?辣椒吃多了會傷害口腔、眼睛、直腸粘膜,導致乾燥出血,您會要求賣菜的人標明辣椒的副作用嗎?

問:同樣的藥物,效果應該是恆定不變的。為什麼您總是強調使用的問題呢?

答:用同樣的原料,廚子炒出來的菜和你我做出來的菜,味​​道是不一樣的。用同樣的棋子下棋,為什麼會有輸有贏?同樣一顆植物,按照中醫理論指導下使用那才叫中藥,是一種結果。按照西醫理論去分析使用,那隻能叫植物藥,會導致另外一種結果。還是使用者的問題,或者說是指導使用者的理論有問題。

問:有人因為中藥龍膽瀉肝丸導致尿毒症而號召取締中醫,您怎麼看?

答:演千手觀音那些漂亮的姑娘們,大多是因為使用鏈黴素導致耳聾,落下終生殘疾。上世紀70年代因為使用四環素,導致整整一代人牙齒變黑。我沒看見有人因此去號召取締西醫。且不說尿毒症是否是由於龍膽瀉肝丸而起,也不討論是否用藥失當。但就這種厚此薄彼情緒化的價值取向,就不是科學公正的態度。

  中醫是否不科學?

問:您如何看待“中醫不科學”這個問題呢?或者說您是如何向外國學生和病人解釋中醫的科學性呢?

答:中醫是否科學是個偽命題,本身並不成立。比如說孩子是否長得像父母是個真命題,值得討論。而父母長得是否象孩子就是個偽命題,不值一駁。看一下中醫學和科學的發生、發展的歷史,就不會提出這樣的問題。

問:那您是不屑於還是迴避討論這個問題?

答:接受並且討論這個命題,就意味著認同“科學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希特勒搞血統論,認為純種日爾曼人是世界最優秀的民族,制定了確認日爾曼人的標準:金發碧眼,高鼻深目。你要是認同他的理論,就會討論華人是否是日爾曼人的問題,接著就會去漂白染髮,去適應人家的標準,免得被清洗殺戮。我們會這麼做嗎?

問:醫學並不是種族學,無關倫理道德。真理只有一個,就像數學沒有中外之分,為什麼醫學會有中西醫之分,就不能討論誰是誰非嗎?

答:真理的確只有一個,但是認識真理的方法不止一個,在絕對真理沒有被發現之前,就存在相對真理。在這個階段,大家只能互相學習、借鑒,才能離真理更近。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請學習一下古印度的寓言《瞎子摸象》。

問:您的意思是說,科學、現代醫學、中醫學都是瞎子之一?

  答:沒錯。如果把病人看作是個大象,無論西醫、中醫(包括藏醫、蒙醫、苗醫)、印度的傳統醫學阿約斐大、順勢醫學、全息醫學、包括巫醫都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和方法發現認識到了真理,在臨床治療上有著本身的優勢。現在問題是有人自以為不是瞎子,發現了全部真理,跳出來指責別人,按照自己的標準去檢驗別人,我只能說真正的醫生不會這麼做,因為他們明白認識和治療疾病的艱辛,在目前西醫學對絕大多數疾病病因不明,發病機理不祥,治療手段欠缺,醫療差錯和毒副作用頻發,自身難保的狀態​​下,自封為真理代言人,實在是可笑的。

問:但是總得有個標準來檢驗、衡量中醫吧?我的印像中說包治百病的都是中醫。

答:別忘了最根本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很多人在很多情況下是重視標準,忘了實踐。就像韓非子的寓言《鄭人買履》說得那樣,“寧信度,無自信”。遺憾的是現代科學制定的那套標準機械、死板,完全不符合活人的治療,中醫的氣的概念和理論他們沒有,中醫的經絡他們無法驗證,因此而否定中醫,是他們的無知,不是中醫不能存在的理由。需要提高的是他們的哲學素養和科技手段,而不是我們。

中醫的根本在於療效,這是千百年來中醫得以生存延續的原因,也是中醫在國外逐漸發展壯大的原因。病人可以不了解中醫的理論,他的要求就是解除痛苦,且無害。美國絕大多數州都立法承認針灸或中醫,設立了學校,頒行了執照。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也接受針灸投保,並不是他們理解了中醫理論,而是民眾的身體力行的呼聲,以及由此帶來的商業利益。比如痛症,病人以前做10次理療不解決問題,而接受針灸幾次治療就好了,保險公司當然願意省錢的治療。

  問:那就沒人能檢驗中醫嗎?中醫自己有標準嗎?

  答:當然有,而且應該有。問題是製定標準的人應該懂中醫,下功夫去製定更加切合實際的標準。在周朝2千多年前,就有醫師的評價考核制度。 《周禮》醫師篇中說:“歲終則稽其醫事以製其食。十全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次之。”

目前所謂中醫是否科學的討論,背後其實是權力和利益的爭奪。有些人否定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自封為真理的代言人,去掌握裁判權、話語權,去謀求自身的利益。

問:我看到是絕大多數人擁護中醫,但是有理有據反駁否定中醫的人不多,相反情緒化的成分居多,大多從道德情感出發,罵別人是漢奸、賣國、數典忘祖等等。為什麼不能心平氣和地做學術討論呢?

答:挑起這場事端的那位大學教授張某,本身就很不理智、偏激情緒化。試想,想去修改憲法的條文,通過互聯網發貼徵集簽名,是理性的行為嗎?沒追究他的法律責任就算他走運了。

想藉大民主的旗號,推行其個人目的。等應者寥寥,反者洶洶的時候,他又不敢搞民主了,只好封了帖子,擺出一副眾人皆醉,自己獨醒的架勢。本想譁眾取寵,反而自取其辱,怨不得別人罵他。

問:可是張教授說的中醫使用人和動物的糞便做為藥物,不是事實嗎?

答:可惜這位教授還是研究哲學的,居然不懂“兩害相權取其輕”的道理。糞尿是不干淨,可是日本鬼子釋放毒氣的時候,八路軍戰士沒有防毒面具,不就是用尿蘸濕了毛巾捂在口鼻上嗎?紅軍後繼部隊過草地的時候,不能是從先頭部隊的糞便中,拔拉出來青稞吃嗎?想必這位張某人是屆時是不會這麼做的。

古代犯人受了槍棒傷,都會索要童便服用,活血化瘀,排出瘀毒。現代醫學用來治療心腦血管病的尿激酶,不就是從尿液中提取出來的嗎?中醫用尿就是愚昧落後,西醫用精品尿就是先進科學?這是什麼邏輯?強盜邏輯。

  中醫為何太晦澀?

問:很多人也認同中醫的療效,可是中醫理論確實是虛無縹緲,晦澀難懂,讓人難以理解接受。

答:一方面是老師的問題,現在知其然的大匠,有豐富臨床經驗的中醫就不多,知其所以然,能把道理講明白的大師就更少。

  另一方面是學生的問題。學習中醫需要有高度的抽象思維能力,也就是所謂的悟性。沒有這個能力,想學習理解中醫是不可能的。弱智的人,只能掰著指頭數數,脫離了有形有像的具體事務,他就算不清數。普通人只能用摸得著得棋子、看得見的棋盤下棋,你讓他像高手一樣下盲棋,那是不可能的事。

現在的問題是一些弱智的,有智無慧的人學不了中醫、搞不懂中醫,不去反思自身的素質,反而去攻擊中醫理論。這是他們的悲哀。

問:您是怎麼講授中醫理論的氣和經絡的?現代科學並沒有證明他的存在。

答:這涉及到證真和證偽兩個不同的概念,你無法證明他的真,那它就是假,只有愛走極端的人才會這麼想。瞎子看不見東西就說東西不存在,聾子聽不見聲音就說聲音不存在。科學驗證不了經絡,就說經絡不存在。

以前中國的刑法搞有罪推定,先假定你就是罪犯,讓你去找不在犯罪現場的證據,找不到的話,就判定你有罪。現在的中國刑法進步了,搞無罪推定,先假定你不是罪犯,讓警察去找你在犯罪現場的證據。找不到就無罪釋放。

現在還有人對中醫搞有罪推定,先假定中醫是偽科學,讓中醫去按科學的方法證明自己,證明不了,就判定中醫是偽科學。還是讓科學去提高自己的哲學理論水平和技術手段吧,不能理解證明中醫是他們無能。

  學中醫要懂文化

問:我們的廣大讀者不全是弱智或者有智無慧,那請您給我們講講氣的概念。

答:禪宗有個著名的故事是說兩個小和尚在討論是風動還是幡動,其中一個認為是幡自己在動,另外一個說是風吹幡動。現代科學證明風是空氣,還是有形有質的物質。我們再延伸思考一下,是誰讓風動?是地球的自轉!那誰讓地球動?是太陽!二者之間是什麼,是引力、磁場、光能、熱能,這些都是無形的存在。一直推倒下去的話就到了宇宙的起源。所以和尚的師傅出來說,是心動。心和神是同義詞,神是引申万物者,就是造物主上帝。

把幡換成人的話,我們討論一下是誰讓人動?是力、氣、能!而這種能量從哪裡來,是誰在控制他的大小、方向、節奏、頻率?這就是中醫神和氣的概念。

西遊記唐僧的三個徒弟,他們的名字代表悟道的三個不同層次。沙僧叫悟淨。俗話說眼不見為淨。儘管肉眼看不見它們,沙僧體悟到了細微的物質的存在,因而進一步去研究把握它們。中醫常說的風字,繁體字裡面是個蟲,我們常說的傷風、中風,其實包涵了現代醫學所說的細菌、病毒。

豬八戒叫做悟能,他體悟到了推動物質運動的能量的存在,也就是悟到了氣的層次。氣的運行、方向、居停有著自身的規律,中醫有相關經絡、腧穴理論。可惜現在很多科學家連豬八戒也不如,還在搞行而下的機械唯物主義。

孫大聖叫悟空,他參悟到了能量背後的存在,也就是宇宙原點,佛家稱為空;道家稱為元,也就是零;基督教稱為上帝;伊斯蘭教稱為安拉;中醫稱為神。做為一種客觀存在,神也有自身的變化規律,中醫也有相關的理論和概念,比如魂魄、神靈。起碼大多數中國人都知道我們的肚臍叫做神闕,我們的國家還有個名字叫神州。

問:您對愛好中醫、初學中醫的人有什麼建議呢、

  答:難得真喜歡,說明有慧根。喜歡是因,只有結緣才會有結果。跟師拜師學習是最好的途徑。沒有老師就去讀《黃帝內經》原著,先揀自己看得懂的章節看,看完了一遍回頭再看。人而無恆,不可以為巫醫。最重要的是修身,靜坐、站樁、習武、練拳都是提高自身素質,學習中醫必不可少手段。功夫練好了,就不會讀死書了。慧然獨悟,不識字一樣有文化。

2012年6月20日

鬼針草

鬼針草能治白血病(轉一貼子給大家看看:來自福州
2012-06-19

泥巴匠学中医
http://blog.sina.com.cn/arfanx

此草到處都是


原文地址:鬼針草能治白血病(轉一貼子給大家看看:來自福州晚報)_ 我戰勝了血癌作者:無名氏

博主:這是我從網上轉的。一位朋友留言講鬼針草治療白血病的事。我就在網上查了下。各位有好的案例或方法,希望留言。也許你的善言,就能救人命。

鬼針草能治白血病(轉一貼子給大家看看:來自福州晚報)_ 我戰勝了血癌

鄭春霖 供參考

癌症究竟是不是“不治之症”?這是長期困擾著每一個癌症患者的重大問題。

我以自身同癌魔抗爭多年的經歷說明,癌症並非“不治之症”,它也像許多困難一樣,“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

幾年前,我被確診為白血病(血癌)後,並沒有悲觀絕望,而是頑強地進行了痛苦的化療等治療病情,獲得緩解,出了院。

1992年1月底我血癌復發後,經過積極治療,獲得第二次緩解出院後,毅然放棄繼續定期進行鞏固化療的措施,而採用孫起元老中醫所概括的“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八字方針。先是服用福州開元寺林才是潤法師所開的中藥處方(當時每帖1.67元),見之有效之後,我又從6月份起,大膽採用福清市病友李海所介紹的單方草藥——鬼針草。這種一草同時具備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四方面功能的路邊野草,採集非常方便,八閩大地溝邊路旁成了我的天然藥庫。我就是靠這種賤草服用控制白血病,並且以追求書法藝術為精神支柱,樂觀生活,而今不但白血病康復已將近9年,而且也在書藝上獲得進步。近六年來我的書法作品及有關談論白血病的文稿,先後在海峽兩岸的書報刊發表15次,作品多次上電視台,​​並被用於拍攝電視劇。截至目前為止,拙作雖然尚未成熟,但由於我這血癌患者的特殊身份,深受社會各界熱心人的支持和鼓勵,書作已先後飛抵歐、亞、拉美十一國和港台地區,被吸收為三明市、福建省書法家協會為會員,作品還被收入《20世紀世界書法作品鑑賞》等巨冊。先後多次得過全國性書展的優秀獎和一次特等獎。

我想以此讓眾多陌生病友知道血癌(白血病)並不可怕,倘若治療途徑選擇正確,精神支柱不垮,先用西藥化療,後用中草藥解毒,不但可望得到康復,還可能做出你想做的許多事業來。

-------------------------------------------------- --------------------------

處處留心皆學問”是古人的經驗之談。“留心”,包括被人的眼耳鼻舌身(膚)“五官”所感受而傳給大腦———“心”的信息,其中最主要的還數眼看和耳聽,看和聽了有疑問還要問,來個孔夫子的“每事問”,這絕對可以收到“廣見識、長學問”之效。

在此,我想說說我無意間聽到的一件事:

去年,七月流火的一個夜晚,我去西湖散步,在“鑑湖羨魚”碑前賞荷,聽到一位姓鄭的三明人在與人侃侃而談。他長得不胖也不瘦,從精氣神來看不過60歲光景,而不像是個73歲的老人。聽他說,他59歲那年得了白血病,用西醫的行話就是血癌,這無異​​是判了死刑的。起先他按西醫治法,服藥化療,效果並不顯著。千金散盡病稍覺得好點,但好不了幾日又要復發,只好再去醫院化療。一年多下來,化療了幾次,頭髮都掉光了,人幹乾瘦瘦的像一把枯柴,體重只剩下80斤。一位西醫見了於心不忍,說,你這麼瘦了,體格經受不起,暫時不要化療了。可不化療,病起來難受呀。

後來,鄭先生偶爾見到上海一位90高齡的老中醫寫的一篇文章,文章說,白血病不是癌,西醫說是癌是誤判,許多病人最後不是死於病,而是死於化療。那位老中醫認為,白血病可以通過服用中草藥解決。這雖是專家的高論,但鄭先生不是醫生,看了文章也沒有把握。後來也數他有緣,湊巧碰到一個福清人,曾經患過白血病,靠吃中草藥“鬼針草”吃好了。鬼針草是一種常見的草,秋冬時節只要你路過郊野,衣褲上難免要粘上很多半寸來長、硬硬的黑黑的像縫衣一樣的東西,要想扯掉它用手是拍不掉的,只能一個一個地扯,這種“針”俗名鬼草,長這種鬼針的草就是鬼針草。這種草的效用是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採集鬼針草最好在秋季,連根拔起後,把針和花打掉,曬乾貯藏。要吃時,取出來剪切成一兩寸長的草莖,一次抓兩把,用水稍加沖洗,去掉沙土,然後熬成三四碗湯,每天當茶水喝。

正在無奈之中的鄭先生抱著不妨一試的心理,就去採集鬼針草、服用鬼針草湯,居然有奇效,吃了沒幾天,人就好受了,兩三個月下來,氣色也漸漸好起來。從此,他也不再去找醫院化療了,起初還服點西藥,後來也不服了,就天天服用鬼針草湯,十二年如一日,如今已活過了73歲,白血病沒有再复發,身體健康如常,平日食無禁忌,連血壓也不高。據鄭先生說,鬼針草還能治胃病,他現在胃也沒有毛病。

鄭先生的一席話無異“現身說法”,讓人信服。想想現在的傳播媒體,尤其是在電視上,我們常會見到以此種“現身說法”的招數來推銷**或保健品的廣告,說是服了什麼藥或保健品,什麼毛病就好了,讓不少人信以為真。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不少廣告其實言過其實,實際效果並不像他們吹的那麼神,這很讓人有一種受騙的感覺。那些現身說法的人是不是收受了廠家賄賂的紅包?而這位鄭先生不是江湖郎中,也不賣草藥,他在閒聊中講述的治白血病的單方完全沒有功利色彩。所以,我雖然沒有得過白血病並且沒有親自服用過鬼針草湯,但我相信他說的是真話,只可惜他沒在電視媒體上來個“現身說法”。

不久前,我看電視,說是白血病現在可以通過移植健康人的骨髓來治療。這當然要花很多錢,而且還很痛苦。我忽然想到,一代名人宋慶齡不是得白血病死的嗎?平日里也時不時地聽到某人得了白血病的消息,方才想起鄭先生的那次閒談。如果鬼針草能治此惡疾,豈非仙藥?不僅簡單易行,而且不用花什麼錢,更無痛苦可言,堪稱“綠色**”和“綠色療法”,這也許能給許多患有白血病的人做個參考,尤其對那些長在農村、缺醫少藥而又囊中羞澀的農民兄弟,不啻是個福音。有點遺憾的是我當天聽話時沒十分留心,忘了問一下鄭先生的名字和通訊地址,現在只好把他的“現身說法”做了個回憶,寫在上面,也算是為人行善的一件功德吧!

常親近同修發表於2011-6-7

2012年6月14日

醫療市場化

潘德孚 2012年6月12日

《中醫人生——一個老中醫的經方奇緣》-讀後的感想

婁紹昆先生很多文章都是寫經方的。他在學校裡教經方,自己實踐中很多地方都用經方,對經方有獨到的見解。那些文章都寫得很好,我覺得看他的文章,也幫助了我提高行醫的能力。雖然我年紀比他大,也以他為師友。我與他交往很多年,有一些地方的見解雖有不同,但大方向不悖,相互尊重。現在他著成了這本很有價值的書,我為他高興。中醫現在已進入黎明前的“黑暗”。時代召喚中醫,必須努力突破崛起前的困難和障礙。因為,人都免不了會生病,而現在生病的人,卻必須無奈地“享受”醫療市場化的水深火熱。為什麼?是因為西方醫學給我們輸入了醫政一體化的醫療體系。

中醫藥出版社出版這本著作,無疑能給準備為中醫事業作出貢獻的年青學子,或願意在餘生中為中醫增葉添花的老人們一本既有趣味,又對學習有指導意義的書籍。這書,主要不是寫現在他自己使用經方的見解,而是寫他學醫後的有趣經歷。這其中,大多數是他自己學習、行醫與人交往的故事,直到他真正端上了中醫的飯碗為止。這本書,使他現在成了一個真正著名的老中醫。

我邁入老年後正好碰上醫療市場化,它激發了我寫文章的積極性,因此不斷地寫作揭露它所產生的惡果。我也鼓勵婁先生寫。我認為他一定會寫出一本很好的書。但他總是不那麼積極。這並不奇怪,近一個世紀裡,有多少人因寫作被羅織罪名,禍及子孫,終生後悔的?

現在,總算在學術的寫作上有所開放。這本《中醫人生》是寫他以學中醫作謀生手段的過程,從青年時代到取得謀生資格,他所接觸過的人,給他組成了許多有趣味的故事。我長他9歲,與他有相似的經歷,共同體味過那一段難以忘懷的年月。我們都是同一個時期中經受同樣坎坷的磨練。我與他現在都是老中醫了,對現代醫學有相似的見解,雖不完全相同,但也沒有大的分歧。

人與人看問題由於視角不同,所述的也不一樣,這才是大千世界之所以燦爛的原因。我喜歡寫惡,寫醫學醫療之惡,這惡,實際亦是人性之惡。他這本書寫人性之善,在他成長的過程中,他所碰到的人,都表現了善的一面。這裡面很多是與他同時經歷過當年坎坷的朋友。他們曾相濡以沫,現在想起來就更為親切,不能忘懷。婁先生將這些不能忘懷的故事寫出來弘揚人性之美,是很重要的。你困難的時候去體味,心裡會增加一分溫暖。每個人一生,都有可能碰到艱難坎坷,讀此書無疑會在努力的時候增一把力,添一分信心。

《中醫人生》是一本有現實意義的名著

我現在稱說的“著名”老中醫,許多人會覺得不解。或許會問:做中醫老了,有名了,就是著名老中醫了。我認為不是。在我的觀念中,這著名兩字的解釋有所不同。我說的著名,是以著作聞名。雖然有很多老中醫都很有名,面前排著長長的病人隊伍,但沒有聞名的著作,是靠著某些機遇或福庇,使看病的人多起來;或依仗某種特殊關係,走通某條渠道,使看病的多起來。這些都不能算真正的“著名”。尤其是現在這個時候,人們已逐漸知道微生態平衡是人健康的保障,抗菌素被唾棄了。人們逐漸疏遠靠抗菌素維生的醫生,為孩子的健康,改找中醫治療。但這時候,很多人求醫不著了,中醫在全國已變成“珍稀動物”,是老了的中醫,也就都著名起來。這樣的中醫,就不能說是“著名”。

這次醫學界發生了一個轟動全國的新聞:甘肅省衛生廳給醫務人員辦了一個“真氣運行學習班”,47個醫務人員中有41人打通任督二脈。這個消息本來是大好事。但廳長劉維忠受到媒體們的攻擊。攻擊的方法中最為惡毒的招術是請著名中醫專家出來講話。這裡的意思很明白: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現實中當然不乏這樣的“著名”中醫。有一位不僅在中醫科學院擔任高級職位,還是全國政協委員。他竟然說:“'9天打通任督二脈'只會毀了中醫”。道理何在?他說,中醫的生命在“見療效”。這真是胡說八道了。如果說,中醫與西醫比較,中醫以療效制勝。這是對的。把療效講做是中醫的生命,那就錯了。

著名中醫作此錯誤說法,說明上層也還沒弄清真假“著名”。中醫的生命是維護健康,又叫養生。養生,就是養護生命,讓人平安地活完天年。過去藥店門口,有一對聯:但願世間皆無病,寧可架上藥生塵。開中藥店,也要遵循中醫之德,不能想病人越多越好,這不是良心爛了?可是,我們現在有的藥店前面卻公開掛著大橫額:買多少元藥贈送多少元藥卡。別人生病省出錢來買藥吃夠苦的了,你怎麼還想從病人口袋裡多挖點?這就是醫療市場化的禍害!

做中醫不是開棺材店,不希望人世間有疾病,沒有疾病哪裡見療效? “打通任督”使人健康,符合養生宗旨,怎麼毀掉中醫?他此人此話正好符合某些媒體的需要,就馬上被刊出來了。因為他的話,符合被市場收買的媒體的要求。這不是著名,而是名不符實。我說的著名,要求是真正的著名,骨子裡的著名,不是表皮的著名。

我認為“著名”,就是以著作聞名。聞名的著作可不是一般的著作,不是在醫院裡混職稱或取名醫資格的騙騙小毛孩的著作,出書如出恭的著作。而必須是構思慎密,見解獨到,既有歷史意義,又有現實價值的。我絲毫不想也不會替人吹噓。我認為,婁先生的每篇文章,讀後都會使人覺得他的悟性聰穎,立意新鮮,視野廣闊,使人有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感。

一個很有希望的名中醫的消失

文章中他很動人地寫到右派張峰先生,本是個解放前的老幹部,反右後成了右派。張先生與他雖非相濡以沫,卻能相交忘年。如果張先生不是右派,而在做官,即使有滿腹的《內經》、《傷寒》知識,也無法與一個乳臭未乾的小毛孩成心腹之交。之所以如此,張峰脫離官場,恢復了中國民間士人的本性。在婁先生成長中,他確實幫了大忙。後來右派平反,重返官位,也就“相忘於江湖”了。

張先生無所事事才研究《傷寒》,卻有如此成就。如果張先生平反後不再做官,而是做中醫,我相信他將有歷史性的成就。可惜,他選擇了繼續當官,所謂“不為良相,則為良醫”。這也符合中國士人的心理習慣:做官第一,做醫生第二。怪不得不得考公務員如此熱門!當然,有許多事都很難說,人是要吃飯的。端著鐵飯碗總比一掉地就碎的好。何況醫學與醫療是兩碼子事。醫學是學問,醫療是實踐。醫學的學問好,醫療的能耐不一定好,還需要靠醫療賺飯吃的。醫療本事不好,那就賺不來飯吃的了。不過,有了好的學問,再加上努力實踐,當然會得到更好的結果,會成為真正的名醫。但,是人,都會做眼前光的選擇。當官眼前就光;而做名醫,那牛年馬月是算不著的。

張峰如果不平反,繼續他的研究,若加上醫療實踐,他一定能成為一個著名的老中醫,必有歷史性貢獻。但他消失在官場裡了,無疑是中醫文化的損失。當然,對中醫來說,它是一條大河。任何一個老中醫,也不過是涓滴之水,比之沒多少名堂。但沒有杯土之積,泰山也不能成其大;沒有涓滴之匯,那有大河之流?

從民族的歷史文化來看,尤其是中醫的文化來看,當官的有幾個對歷史文化作出過貢獻的?中國的歷史是帝王歷史,中國的文化是帝王文化,士人最多是做宰相,在皇帝面前還是奴才。奴才就是奴才,歷史上真正的好官員,幾乎沒幾個有好下場的。但是,士人們還是如飛蛾撲火,前撲後繼。為什麼?這是一種中華文化基因,一種自毀的基因,它就在每個讀書人的血液裡。

君不見,孫中山、梁啟超、魯迅都要毀壞中醫,結果是他們生了病去求治於西醫,都在大好的年齡段——50多歲死於西醫之手。如果你們認為這是因為他們得了不治之症(請閱本人的《醫學理念》,天下就沒有不治之症)才導致死亡。錯了,那完全是現代醫學的謊言(請閱筆者《過下無癌論》)。中醫之所以落得現在這個樣子,那全是中國文化界自毀基因起的作用。堡壘被內部的人攻破了。不過,山窮水盡之地,轉過來就是柳暗花明之天了。

結束語:中醫學是挽救全世界醫療迷失的唯一良藥

當前,全世界呼籲醫療改革。這是因為,是人就害怕生病,傾慕健康。但是,現代科學和市場結合後,就像一個被打開的潘多拉盒子,這一百年來,陣陣迷霧和毒氣,薰得每個人都醉眼矇籠,誤把“杭州作汴州”了。一個身影巨大的惡魔,正張開大口向我們撲來。這個惡魔就叫做“醫療化”! “醫療化時代”即將到來,因為,每個人都“亞健康”,都需要醫療。但是,沒有人知道醫療的兩面性:既能救人性命,也可謀財害命。現代醫療,後者遠比前者為多。否則,英國皇家學會會員、醫學博士約翰·馬森·古德也不會這麼說了:“醫學對身體系統的影響最難確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它殺死的人數,比戰爭、瘟疫和飢荒共同造成的死亡人數還要多。”(《現代醫療批判》第130頁)

自古至今,醫生治不好的病人很多,幾千年來每個醫生都是從不會治病到學會治病,都是拿病人當學習的階梯。每個醫生一生中都有治不好而死了的病人,歷史卻從來沒有記載曾經發生過一件醫療糾紛。而醫療市場化之後不到十幾年,被謀財害命者越來越多,全國才出現連續不斷的醫鬧或殺醫的事件。老百姓“知道死不知道逃”的人多著,是因為醫療被宣傳所神化,被宣傳稱為“享受”。醫生為了賺錢許願連死人都可救活,這種願許得多而不能實踐的也多,因此,被謀財害命者的怨氣不斷積聚,就成了醫鬧殺醫的原由。君不聞西南某醫科大學研究院,五個外科名醫出門都要帶保鏢,這不是天下奇談嗎?

人類需要的是有良心的醫學。什麼叫良心的醫學?醫學要教導學醫的,應該以道德為準繩;而不是鼓勵醫生治壞了不要害怕,警衛會給你撐腰。病人求醫,是把生命與健康交給醫生,是一種個體對個體的負責行為。西方給我們輸入的卻是用集體醫院取代了個體醫生的負責行為,實際就是誰都不用負責的行為。雖然,不可否認集體醫療有它的時代需要,但完全取代是現代醫學市場化的反動,是讓醫生背離醫學的良心,造成全世界的醫療方向的迷失。

只有中醫學,才是良心的醫學。中華文化的土壤,結出的中醫文化之果,是挽救全世界醫療迷失的唯一的良藥。因此,發展中醫必成國策。中國必然成為世界人類的保健養生的樂園。因此,將來的中國將需要無數的中醫,年青的學子們,選擇以中醫為業將使你自覺榮光無限(能謀生但不能發財)。中醫是很有前途的。現在我們就應該有所準備,如何學習中醫?婁先生的這本書,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學習中醫的啟發和智慧。

2012年6月10日

中國宏觀調控水平明顯提高

2012-06-11


半市場化降息初顯結構調整誠意

中國宏觀調控水平明顯提高

張庭賓



6月7日央行降息令人欣喜,水平頗高。

從一個市場觀察人士的角度,本人認為此次降息不僅在情理之中,而且時機把握非常精準。一則從股市看,上證指數在6月4日大跌64.89點後,破位下跌風險相當大,如果不出政策,很可能就此下破2000點,會加速收縮總流動性,造成國民財產性收入,進而內需大縮水;二則,正如本人5月20日撰文指出——“中國經濟或將加速探底”,4月份外匯占款再次減少,人民幣再度貶值,當6月6日四月用電量同比僅增3.7%,都在驗證這個判斷,而央行在四月用電量數據公佈後,當即降息,可謂果斷及時。

從一個社會經濟觀察者角度,本人對於此次降息的方法尤其讚賞,在存貸款利息同降之時,存款利率上限可調整為基準利率的1.1倍,貸款利率下限可調整為基準利率的0.8倍。這意味著降息後,一年期存款利率最高可達3.575%,比降息前的基準利率3.5%還高;而貸款利率最低僅為5.048%。

由此,6月8日,工、農、中、建、交和郵儲銀行一致按新存款基準利率將一年期的上調至3.5%,即保持了老基準利率。而寧波銀行一次上浮到頂,即3.575%。相對於4月CPI3.4%,5月CPI3.0%,此舉扭轉了多年來存款負利率的畸形。

這一舉措首次顯示了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誠意。十幾年來,“結構調整”屢屢雷聲大雨點小,其重要原因是利率扭曲:存款負利率對百姓不公;地方政府、國有企業低息貸款推動重複建設低效投資;民營企業貸款受歧視,民間金融非法經營高風險推高民間貸款利率。

這背後暗藏著幾個財富再分配不公:1,銀行和百姓之間不公,銀行暴利,存款人虧損;2.官方國企與民企間不公;3,金融業和工商業之間的不公。而今畸形得以初步扭轉,結構調整也有了初步利益推動機制。

此次降息標本兼治,令人擊節,似乎並非偶然。此輪調控,特別是從2011年8月以來,宏觀調控的一系列決策,均有章有法,節點踩的比較準,確有預調微調之功力。

——8月底,央行擴大存款準備金基數,將商業銀行表外貸款全部納入管理,實行全社會流動性總額調控,為有效貨幣信貸調控打下基礎。

——10月29日,國務院會議提出“適時適度預調微調”,開始拯救溫州民間經濟。此前的11日,針對擴大存款準備金基數帶來的實際信貸收縮——接近提高三次0.5%存款準備金率,本人撰文指出“中國經濟避免硬著陸的最後機會”。

——10月29日至今,郭樹清任職證監會後,採取了一系列的救市措施,避免了股市快速下跌。

——2012年2月24日5月18日,央行兩次下調0.5%存款準備金率,以對沖熱錢外流所帶來的商業銀行流動性短缺。

——2012年4月15日,央行宣佈人民幣對美元浮動匯率區間由0.5%擴大到1.0%,國務院領導稱人民幣匯率已沒有低估,暗示了按市場要求貶值的可能。此舉非常及時,避免瞭如果熱錢大規模外流時,熱錢低價進高價出,造成中國外儲超規模減耗,甚至導緻美元兌付危機的可能。這一隱患也是近兩年筆者反复提醒的。

此外,對房地產調控不放鬆,對於各地試探突破中央政策底線的,露頭就打,毫不手軟。再加上此次連消帶打,攻守兼備的降息,足以證明從去年8月份以來的宏觀調控是思路明智,​​深諳中國經濟內在規律,按照現在已經出台的舉措,可以概括為:均衡流動性、穩股市、控樓價、松匯率。

不過,為“穩增長”再開基建可商榷,公路和機場肯定已經太過了,高速鐵路,特別是聯繫歐亞大陸國家間的干線鐵路,是戰略性的,不論何時都應該大手筆投入。如果不是6月3日八部委的推進國際版的意見莫名其妙,有失水準外,此輪調控相當高明,與2005-2009年度的宏觀調控反差明顯。

當年的調控似乎能做的都做了,但是對形勢的判斷後知後覺,措施的實際效果往往是助漲殺跌,壓過頭救過頭:在2005年7月以後到2007年底,人民幣不斷加速升值不斷加息,成為誘惑國際熱錢投機中國的主要動力,加之信貸不斷放鬆,導致了2007年10月的股市大泡沫和樓市泡沫;在2008年春天后,連續的加息和提高存款準備金已經造成流動性緊缺,本人4月7日撰文警告再緊縮下去“中國世界工廠很可能會休克”,然央行仍持續緊縮,特別是6月7日一次性提高1%存款準備金率,直接導致A股上證指數3000點保衛戰慘敗,股市最後大跌至1664點,這一個A股“超級過山車”造成了熱錢對中國百姓儲蓄的數万億元的財富轉移。

那一輪的緊縮政策一直延續到10月份:10月15日才第一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其時世界工廠已經休克了。而其後接踵而至的救市又救過頭了,4萬億元帶動全國18萬億,蜂擁而出數千家地方融資平台,大推鐵路、公路、基建,特別促使房地產泡沫大爆發,而對社保等民生只是蜻蜓點水,造成今天非常沉重的負擔,也使現在宏觀調控的空間極為有限。

雖然現在宏觀調控水平比當年有了天壤之別,但形勢也不容樂觀。當今中國的主要挑戰是,舊的動力機制——政府主導投資+外貿外資優先模式正在衰退中,但新的動力機制——高效服務性政府、高效金融和服務業、土地礦產天賦資源主要歸社保、基本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高科技環保循環經濟等新動能萌發緩慢。

在這種舊力衰退新力待生的情況下,宏觀調控再高明,也只能是使經濟避免劇烈下滑硬著陸,避免股市樓市暴跌導致金融危機,不可能扭轉未來1-2年探大底的趨勢。不過,它可以讓探底不至於太深,痛苦的無法忍受,以至於破壞了再造新動力改革必要的相對穩定的社會環境。

換言之,在宏觀調控思路清晰,敏銳明智的情況下,中國的下一個重大懸念是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人民民主”的社會政治改革何時啟動落實,這個懸念的揭曉至少十八大以後了。

2012年6月3日

希臘再次“戲耍”全球投資者

中國黃金市場重大缺陷再曝光
張庭賓
希臘再次“戲耍”全球投資者

第一財經日報 2012-06-04

在國際黃金市場最重要的周五歐美盤時間,由於中國黃金市場閉市,你(中國投資者)就像被別人(國際投資者)按在那裡“強姦”,還沒有辦法還手。這絕對話糙理不糙!這也是中國期貨公司十幾年來每每像在沙灘上堆城堡,又屢屢被沖走的根本原因之一。

6 月1日晚,國際金融市場風雲突變。

20:07前後,倫敦金價突然驚天逆轉,從每盎司1546.55美元急速飆漲,2個小時後漲到1611.62美元,最高漲到1629.25美元,最大漲幅5.34%,當日收盤漲63.2美元,漲幅為4.05%。在本輪12年的黃金大牛市中是第二單日漲幅。與此同時,歐元對美元漲1.08%;標準普爾指數跌2.46%;石油大跌3.68%。

對於此次金價突然暴漲,大多數分析家認為是因為糟糕的美國5月份就業數據——僅增6.9萬人,遠低於市場預期的15萬人。同時失業率為8.2%,高於市場預期的8.1%,再度證明了美國經濟復甦失去動力。市場對於美聯儲推出QE3救市的預期再次升溫。

筆者承認美國最新就業數據令人失望是導致金價上漲的重要原因,但最重要因素還是希臘大選的最新民調。按照希臘選舉法案規定,大選前兩週禁止民調,因此6月1日民調結果是最後一次,結果顯示,支持緊縮的新民主黨(ND)得票率27.1%,領先反對緊縮的左翼聯盟(SYRIZA )0.7個百分點;這齣乎投資者的意料,僅僅一周前的民調結果,希臘左翼聯盟以4%​​的優勢領先於新民主黨,提升了希臘退出歐元區的預期,導致歐元和金價下跌。

兒童節的金價大漲,再次凸顯了一個令人哭笑不得的事實,即全球投資者的命運,甚至全球大國博弈的命運,被希臘攥住了命根子。

今年初,筆者曾分析了影響2012年大國博弈和金融市場的四大關鍵事件:1.伊朗戰爭;2.美聯儲QE3;3.歐債危機,希臘是否退出歐元區;4.中國何時救市。

時近年中,關於伊朗戰爭的預期日益清晰,在2012年11月份美國大選結果揭曉之前,美國以色列對伊朗戰爭的概率已經大為降低;而中國最近的“穩增長”舉措,總體規模和力度仍比較克制,守住了房地產調控的底線,因地方政府財政困難,地方融資平台岌岌可危;國企被要求收縮;民企普遍虧損經營無意願融資擴張。所以可基本評估為,規模不會太大,效果不會太好。

如此一來,美聯儲會不會推QE3和歐債危機演化就變成了重中之重。其邏輯是這樣的,如果希臘退出歐元區,則不僅造成“三駕馬車”和歐洲商業銀行等持有的3000多億歐元希臘國債的損失,更重要的是衝擊了世人對歐元的信心,歐元區可能由此分崩離析;大量資金撤出歐元區,市場就有了足夠的錢購買美國國債,美聯儲就沒有必要再直接印鈔——QE3買美債了。

此前,希臘大選第一輪組閣失敗,導致市場憂慮希臘退出歐元區,已經使大量資金流出歐洲購買美國債避險,已經使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降低到了1.67%,創下了歷史新低,就是這一邏輯的最好證明。

反之,如果希臘第二輪大選配合緊縮的新民主黨上台,那麼,希臘將兌現此前3月救助協議中的責任,希臘將留在歐元區,雖然這只是緩解了歐元的燃眉之急,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問題並不會因此解決。但這至少給歐盟多贏得3~6個月的時間。這樣歐洲央行很可能再搞第三輪的LTRO,再多贏更多一點的時間。

如此,再加上股市和期市下跌導致的財富縮水,市場便沒有更多的熱錢去購買美國國債,若美國經濟指標再不佳,比如失業繼續惡化,則美聯儲推出QE3的概率極大,幾乎是板上釘釘。

因此如果希臘新民主黨上台,則美聯儲將會在不久後推QE3,歐洲央行將推LTRO3;全球紙幣將再度大氾濫,黃金將成為最後的財富避風港,黃金大五浪的牛市將正式啟動;如果希臘反緊縮的左翼聯盟上台,則美聯儲短期不會推QE3,希臘很可能退出歐元區,歐洲商業銀行危機擴大化,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債務危機提前爆發,歐盟的未來更加複雜,有多重可能性(在此先不一一分析)。但結果是歐元大跌,黃​​金進一步探底。等待新的重大事件發生再看是否能再續大牛市。

這種大起大落行情,對於經驗豐富的國際投資者而言,是難得的賺錢機會,然而,對於初涉國際金融市場、局限於殘缺的國內市場的中國投資者而言,這很可能是虧大錢的陷阱。 6月1日的黃金暴漲行情再次證明了這一點。

6月1日下午收盤,對於中國投資者來說,是一個極難決策的時候,因為15:00上海期貨交易所收盤,15:30上海黃金交易所收盤,而黃金走勢又到了一個關鍵節點,接下來歐美盤正演繹到每週變化最大、最關鍵的時候(倫敦金收盤在北京時間6月2日凌晨5點左右),從技術線上有三種可能:一是出現重大利空,當晚破掉1523的前期底部,下一目標位是1450美元;二是出現重大利好,當晚上破1575的壓制位,就很可能大漲,就像實際發生的那樣;三是無大事,走勢平平。

對歐美的投資者而言,這很好操作,如果做空單,可以在1575美元附件做個空頭止損單;在1580附近做個多單,在1520位置做個多頭止損單。就可以安心睡覺了。

中國投資者則要備受煎熬:1.如果選擇清倉,固然安全,也失去機遇,特別是對於T+D的散戶而言,較高的清倉成本等於一次小型割肉;2.選擇做空,閉市後被封鎖在市場裡,如果暴漲,只能眼睜睜看著;3.選擇多單,如果暴跌,只能打碎牙齒和血吞。

就此尷尬情形,一位資深投資界朋友曾經打個了比方:你(中國投資者)被別人(國際投資者)按在那裡“強姦”,還沒有辦法還手。絕對話糙理不糙!這也是中國期貨公司十幾年來每每像在沙灘上堆城堡,又屢屢被沖走的根本原因。

若要改變這種慘痛局面,有兩個辦法:1.延長交易時間,尤其是周五晚上的交易時間延至次日凌晨2:30,寧願週一晚開盤;2.對國民開放海外直接期貨投資,可拿國內賬戶資金證明在海外投同等規模的資金,以對沖風險。

如果中國黃金市場這一根本製度缺陷不糾正,那麼未來每個週五仍然是中國投資者的噩夢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