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1日

祿盡人亡

祿盡人亡
2012-09-09
小公主的博客

今天和大家說說心裡話,來本公主博客的人都是希望到金融市場發大財的人。其實如果明白人生真相的人是不會來到這個市場發大財的。

99%的在這個市場上發大財的人都沒有好下場,為什麼呢?因為在資本市場發達的人一次性就把命中的財富通過很短的時間提到手裡了,既然你一生的財富你通過一次做主力就賺完了,那麼你的人生後半生基本是很悲慘的。運氣好的一般是早死,比如自殺,運氣不好的是瘋掉,運氣最好的是把牢底坐穿,運氣最不好的是得癌症和其他生不如死的疾病,在醫院這個活地獄受盡折磨啊。為什麼在資本市場玩的人命運都不好?中國資本市場的超級玩家都被一個惡咒詛咒,基本上沒有一個有好下場、、、、、、

因為你賺的每一分錢都是讓人家破人亡啊,因果報應從來是不會錯的。我說這個話也許很多朋友覺得可笑,但它是真實不虛的,在時間的面前,資本市場的勝敗都是笑話,什麼是勝、什麼是敗?我說一個故事給大家聽,本公主親自參與的金戈鐵馬的故事。當年的國債期貨故事吧,如果是老人都知道的,當年憑藉這次的戰役賺取了驚人的財富。把對手基本上斬盡殺絕了,當年太年輕了、做事太絕了,為了勝利,用盡了人世間的陰謀詭計。

要知道上天最討厭用陰謀詭計的人,對這樣的人上天從來是不會放過的,當年賺取了驚人財富的一班生死兄弟結局一個比一個慘。自殺的、瘋掉的、得生不如死疾病的、、、、、、

本公主的一個大哥得了疾病後唯一的人生心願就是希望本公主幫他快點結束生命。這樣的業力病,只有懺悔才能得救。但是業力現前,生不起懺悔的心啊。那個自殺的大哥更傻了,跳樓而亡,有什麼大不了的事了,但是性格太過剛烈,也是業力現前啊!倒是當年國債期貨的失敗者一個個從大牢裡面都出來了,最起碼還活著啊,但是國債期貨的勝利者,結局卻一個比一個悲慘。什麼是勝,什麼是敗都沒有意義。天理昭彰、因果報應,從來是真實不虛的。不是不報,時候不到啊。

本公主放眼望去,當年縱橫沙場的兄弟姐妹都成了一個個小土包,找一個知心人說說話都沒有。倒是當年的失敗者活得好啊,起碼還活著。找一個當年的國債期貨對手聊天,問他:“恨我們嗎?”他說:“恨什麼啊,現在就剩下你了,他們不都死了嗎?我起碼還活著。”是啊,人只要還活著,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人生多麼諷刺啊,想找一個知心人聊聊天,也只有找當年的對手聊聊了。當年的是非恩怨情仇轉眼間都是空的,一切皆是空的。

人世間的功名利祿、榮華富貴都是假的。

釣魚島釣中國這條大魚

老何說:共濟會在用釣魚島釣中國這條大魚

2012-09-11
釣魚島背後實質是全球金融問題

老何評論:
圍繞釣魚島,話題由於日本的購島遊戲而不斷地炒熱。好一派鬧哄哄的氣氛,儼然要打第二次新甲午戰爭和不惜打世界大戰的態勢。

釣魚島問題存在幾十年了,這個島被日本實際控制也多年了。中國一直說擱置爭議。雖說共同開發,可從來日本也沒想和你共同開發。釣魚島實際區位是在台灣宜蘭海域內,70年代到90年代本來一直是台灣在與日本交涉和摩擦。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這個難打的球突然就蹦到中國大陸的手裡了。

按理說,日本既然早就實際控制了這個島,本該悶聲發財,讓大家忘了這事,不提這事才好。

為什麼今年以來,先有香港人發起登島,繼之日本政府從日本某家族手中購島——大張旗鼓卻是毫無實際意義地從日本人手中買回這個島給日本國——顯然就是像徵性地要侮辱中國,故意要挑事,找事,鬧事——為什麼?
其實國際共濟會這是在下一盤大棋。老漢我是個腦殘到底無可救藥的陰毛論傻2國民——我看共濟會就是要用釣魚島釣中國這條又大又傻的笨魚。釣魚島下鷸蚌相爭,釣魚台後自有漁人得利。

釣魚島問題是個假象。後面的深層是國際金融問題。中日貨幣互換,11月雙邊自由貿易區談判如成功等等,不利於美國處理其面臨的嚴重債務危機、美元邊緣化危機和全球金融危機不斷深化的問題。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數字,美國因對華債務平均每天須向中國支付近8000萬美元的利息——即平均每一分鐘須向中國支付1000美元的流動性資產。打仗或搞垮債權國政府,是重新安排以至徹底擺脫債務的最優選擇。
一旦發生中日對峙,美國介入,其他好處且慢談,至少這利息就先不用著急付了。中日合作建立地區貨幣圈的計劃也將流產。所以力促中日貨幣互換和雙邊金融合作的金融高官在購島前突然”被“自殺而神秘死亡(又一個卡恩事件而已)。

此外,製造戰備緊張局勢,可以打亂中國後幾個月的換屆佈局。

中國官方迫於反日輿論的壓力,似乎身不由己地掛上鉤去。

共濟會真是高。被轉了基因的兔兒國真是可悲可憐可笑,其他就不說了。

再補兩句吧:
真要打仗——中國準備好了嗎?國家有足夠的戰爭儲備嗎?網絡天天在罵愛國賊——這種民心和輿論可用嗎?能打仗嗎? 《孫子兵法》第一章講戰前先須做”廟算“——廟算勝則勝,不勝則敗。廟算有十問,中國人一一問過自己嗎?

梁啟超說:滿清帝國非亡於庚子辛亥而始亡於甲午。斯言豈不可誡哉!

從洋務到甲午,太陽底下無新事,只見輪迴和重演。

2012年9月10日

歐美是否開始印鈔競賽?

2012-09-10

歐美是否開始印鈔競賽?


博主按:近一個月來,關於對於9月13日美聯儲是否QE3的判斷,本人有些糾結和搖擺。原因是影響此次美聯儲決定的有兩個主要邏輯:1,是歐美之間的競爭邏輯,本人對於歐洲央行必推OMT購買——即歐洲央行式的量化寬鬆的判斷是明確的,如果歐洲央行購債為歐元托底,歐元區應當有1-2年的穩定器,為了與歐元競爭,美國主要轉向扶持經濟復甦和長期競爭力形成,故會推QE3,甚至也會和歐洲一樣無上限,以保持美國推動再工業化時比歐洲更優惠的利率;2,是中美之間的競爭邏輯,因為中國經濟和樓市均瀕臨崩潰的邊緣,如果美元採取相對緊縮的政策,美元就此進入對人民幣的升值通道,上萬億美元國際熱錢外流,則對中國推了關鍵一把。因為這兩個對美聯儲決策影響最大的邏輯是矛盾的,因此造成了筆者判斷的兩難和搖擺,在9月10日的最後判斷時,本人採取了一種折中預測。至於最後如何抉擇,還是每位讀者自己來權衡吧。


張庭賓


量化寬鬆!

9月6日,歐洲央行亮出了“底牌”,那麼9月13日美聯儲會是同樣底牌嗎?

在羞羞答答,欲拒還迎之後,歐洲央行(以下簡稱ECB)終於在9月6日宣布了OMT購債計劃,即由歐洲央行直接印鈔,去購買危機國國債。在美聯儲利用美元的國際交易和儲備貨幣地位,進行了兩輪量化寬鬆政策後,ECB為了保住歐元,不得不開始模仿。

這個計劃的關鍵要點有:1,ECB在二級市場上購買債券,債券期限為1-3年,不存在上限規模,可理解為保住歐元,需要買多少就可以買多少;2,ECB購買的是國債是沖銷式的,因為央行購買債券,等於向金融系統注入流動性。為抵消這種貨幣寬鬆效果,ECB會相應地讓等額的流動性離開經濟流通,以避免貨幣購買力貶值;3,歐洲央行持有的債券不具備優先權,即如果類似今年3月份希臘債務違約,國債減記,歐洲央行購買的國債也一樣要損失;4,要得到ECB幫助,必須滿足附帶條件,受助國必須同意更嚴格的緊縮,以滿足EFSF/ESM在一級市場購債的條件。

顯然,這個計劃是一個暫時滿足了各方需求的高明妥協:不設購債上線為宣誓捍衛歐元生存權;沖銷式國債、ECB持債無優先權是為了安撫投資者別離開歐元;附帶條件是警告危機國必須消減開​​支,上繳財權。

這似乎是一個完美的閉環,其實不然,暗伏自相矛盾和隱患:如果不設上線,購買債券量比較大,而且是沖銷式的,雖然可緩解危機國國債壓力,但是會加大商業銀行和經濟體的貨幣緊縮,危機經濟復甦;ECB持債無優先權,固然可以暫時安撫市場投資者,但也給了美國評級公司以藉口,可以對ECB持有的債券進行評級,即變相給ECB評級,甚至可能因此打破了評級公司不能給央行評級的“金剛不壞”之身。

至於危機國必須消減開​​支以獲得救助,其中也有悖論,即如果消減開支,在這些國家缺乏新競爭力的情況下,只會讓經濟和財政收入更萎縮,就像希臘過去2年那樣;上繳財權同樣會遇到希臘式阻力,欠債者並不在乎離開歐元區,並且債務歸零,這樣至少在幾年內無債一身輕,但如果財權上繳了,就很難說是一個國家了。

故此,此次歐洲央行會議並不能說是歐元已經高枕無憂了,更準確地表達是將困難向後轉移了,核心國和危機國,市場和政策,歐元與美元的博弈仍將繼續。未來最重要的焦點在——ECB和美國評級公司之間:

幾乎可以肯定,此次會議確定的所謂國債屬沖銷式肯定是短期性的——歐洲不可能犧牲商業銀行和經濟發展去救政府,更何況ECB是否沖銷誰能知道,而即使廢了沖銷那也只是一句話的事;而如果ECB持有債券沒有優先權,美國評級公司有理由對其評級,如果債券取消沖銷,ECB有可能直接暴露在美元勢力的攻擊之下。

此前歐元和美元勢力已經進行了幾個回合的博弈,時至今日,歐洲央行其實已別無選擇,就像一盤國際象棋下到最後,如果說歐元是王,那麼在兵、馬、車等已經折戟之後,現在是王后——歐洲央行殺到了一線了。

自希臘在2010年4月引爆政府債務危機後,歐盟一開始通過“三駕馬車”出資去救市,但這在歐洲大多數國家財政赤字的情況下,這只能是杯水車薪,且不可持續;然而,上千億歐元的第一輪救助,仍未能阻止希臘違約,並導致了私人投資者超過了75%的損失,這極大傷害了市場的信心,使得試圖從市場融資充實拯救基金的道路堵死了,並造成了一些商業銀行的資產危機;其後,歐洲央行推出了LTRO再融資計劃,以低息將資金拆借給商業銀行,商業銀行再購買高息國債,一度產生良好效果;但西班牙和意大利這些重量級的國家到了還債高峰期,而商業銀行可達到歐洲央行作為再融資抵押品標準的資產越來越少,已經不足彌補缺口了。如今,倒逼到最後,就只剩下歐洲央行直接印鈔購買美國國債的最後一招。

面對歐洲央行的量化寬鬆,美聯儲會採取怎樣的對策呢?如果從長期貨幣戰略來看,美元勢力不會輕易放過歐元的,即最後瓦解歐元,使美元重歸唯一超級霸權貨幣地位;但從中短期而言,美國要權衡利弊——是通過貨幣寬鬆來支持經濟復甦,夯實貨幣所依託的經濟基礎重要;還是繼續對歐元窮追猛打,不讓歐元有喘息之機重要。鑑於現在歐洲央行已決定直接貨幣購債,歐元區或將穩定1-2年,並非乘勝追擊的好時候。以目前美國經濟復甦的進程好於歐洲的情況看,夯實經濟基礎對美國似乎更理智。

另外一個美國需要考慮的是中國,即在中國過去的“三駕馬車”動力機制均已盛極而衰,經濟和房地產泡沫均處於崩潰邊緣,東亞戰爭風險攀升的情況下,美國採取相對緊縮的貨幣政策,推動美元升值,促使中國國內上萬億美元的熱錢大規模流回美國;還是以服務於美國國內經濟復甦,通過量化寬鬆壓低資金使用成本,扶持再工業化呢?

至於從近期美聯儲透露的市場風聲來看,他們很重視經濟復甦和就業,在8月1日FOMC會議紀要顯示:支持進一步寬鬆的委員從“一些”增加至“許多”,強烈地暗示了當局有可能進一步推出寬鬆措施;8月31日的伯南克演講題目是“美國的長期經濟增長”,對於當前形勢的判斷是“美國經濟復甦在很大程度上令人失望”。對於就業的看法是:“除非經濟更快增長,否則失業率料在一段時間內維持在可持續水平上方”。

簡而言之,即在歐元區定量貨幣寬鬆,在中國當下開始財政再寬鬆之後,美國是否會更加寬鬆呢,即歐、中、美開始貨幣寬鬆競賽呢?從戰略上來說,只要歐元、中國經濟不崩潰,美、歐、中的貨幣濫發競賽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至於投資者通過市場給出的更多選擇是——是的,尤其是在上週五美國8月就業率為8.1%的數據出台後,金價大漲了2.27%代表了他們的態度。

儘管本人認為9月13日美聯儲會議會進一步寬鬆,比如超低利率會維持乃至延期,但在推QE3上仍偏謹慎,即使推規模也會比前兩輪要少,應該不超過3000億美元。

2012年9月3日

中美進入戰略相持期

2012-09-03

中國亮劍 中美進入戰略相持期

張庭賓

這一次,美國“鷹派”高官坐不住了。

先是9月4-5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訪華。 9月中旬,美國防長帕內塔將進行上任以來的首次訪華。

此輪訪問甚為突然。希拉里今年5月初曾因出席中美戰略與經濟年度對話後短暫訪華,屬於例行常規造訪。此次直至8月28日中國外交部才對外發布這一消息,美國國務院“一反常態”地未對此行程透露半點消息。而帕內塔訪華的消息,更是由在美國訪問的解放軍副總參謀長蔡英挺透露的。這均不太符合外交常規,有可能美國方面臨時緊急決定的。

那麼是何原因呢?這應與8月20日-25日解放軍副總參謀長蔡英挺等5位軍方高官訪美有關,此訪問也是臨時決定的,事前雙方均未預報。

在蔡英挺訪美前的最後一刻,8月20日,據美國媒體報導,中國軍方進行了一個月來的第三次戰略導彈試驗,美方判斷這是採用發射井方式的“東風-5A型” ,射向了中國西部的沙漠地區。該導彈與7月24日中國試射的新型“東風-41”型陸基機動洲際彈道導彈和新型潛射“巨浪-2”導彈一樣,均可攜帶多彈頭,也可作為誘餌彈頭欺騙導彈防禦系統。

研究中國核計劃的美國喬治城大學教授菲利普•卡博(Phillip Karber)表示,“東風5A”導彈可能將攜帶3枚彈頭,而且如果中國仿效俄羅斯為每部發射裝置配備3枚導彈的模式,中國戰略核彈頭的數量可能為目前水平的兩倍以上。據他分析,首次亮相的東風-41型導彈射程為1.4萬公里,擁有10枚分彈頭(包括誘餌彈頭),未來擁有32部可重新裝填導彈的發射裝置和多彈頭導彈的“東風41”導彈部隊就足以讓中國打擊每一個人口超過5萬人的美國城市。

對於上述試驗,中國軍方未予否認;對於上述導彈性能,未予回應。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8月30日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近期境內進行了一些正常的武器試驗,這些試驗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目標。他強調,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的固有領土,日方任何單方面的舉動都無法改變這一事實。同時,中國軍隊也有能力維護國家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

由此已經清晰可見,美國高官緊急頻繁訪華是因為中國進行如此高調戰略導彈威懾,一反中國昔日在對美關係中的低調和謹慎,或者說韜光養晦的策略,對美國進行直接的戰略威懾,其壓力之大在前蘇聯之後是首次。可能更令美方心驚的是,中國的這次亮劍,顯然不在美國決策層的意料之中,更增添了其衝擊力,令美國政軍兩界的鷹派坐不住了,迫切訪華一探究竟。

在美國決​​策層此前的預估中,他們或許認為,中國最高層仍處於18大前的最激烈的爭奪階段。因此,恰是時機——在釣魚島和南海問題上對中國進一步施壓,扶持代理人挑釁中國(如美國官方首次正式稱釣魚島為“尖閣群島”),以迫使中國退卻過關鍵紅線,埋下戰爭的種子,並增強美國重返亞太的威勢,迫使中國在經濟金融等方面讓渡更多的利益給美國。

顯然,美國這一次打錯了算盤,中國這些年對美政策韜光養晦,是因為1996年台海危機的慘痛教訓讓中國決策層深省:沒有強大的足以威懾美國本土的戰略能力,與美國正面抗衡是不明智的。而發展強大的軍事力量和戰略威懾能力是需要時間的。現在已經是中國初步具備這種能力的時候了。

據8月26日《解放軍報》頭版頭條《大國長劍鑄就和平之盾》報導:中國二炮以“核心軍事能力建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戰略導彈已發展為近程、中程、遠程和洲際導彈多型並存,而且無論常規還是核導彈都可採用固體燃料,同時體積更小、重量更輕;導彈精度更高、更機動、更快;所有導彈裝備都可採用車載發射方式,實現全道路機動、全地域發射、全方位控制、全天候突擊等等。”

自1996年以來,解放軍16年磨一劍,如今終於亮劍,而且這一劍就直指最要害——對美國本土的戰略威懾,這是對美國重返亞洲,試圖通過地緣政治摩擦激怒中國,通過代理人常規戰爭削弱中國的策略進行的最有力反擊。

中國的這種絕地反擊是不得已而為之,此前筆者多次警告,中國的對美利益輸送——主要是人民幣升值和外儲購買美國國債等已經達到極限,如果再繼續就會導致經濟崩潰和金融危機,中國將因經濟金融危機而不戰而潰;而日本在美國的支持下,正試圖越過中國在釣魚島上的最後紅線,如果日本將釣魚島國有化,則中國決策層在捍衛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的政治合法性將喪失;對於解放軍來說,釣魚島更是不容有失,失去它意味著中國海軍的太平洋出口被更嚴密封鎖。

此次強硬的反擊對美國的巨大壓力是可以想像的。在前蘇聯與美國相互核威懾的時期,兩者間從未發生過直接的戰爭,雙方的衝突均是代理人戰爭,如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中東戰爭等,這是因為雙方都知道,兩者間一旦爆發直接戰爭,就可能引發整個人類玉石俱焚的核災難。這種壓力對於美國決策層更大,因為美國人繁榮富裕安逸已久,其國民更民主化的表達會給決策層更大的政治壓力。即美國對华鹰派將遭遇巨大​​政治壓力。

與之相反,中國決策層將贏得絕大多數國人的支持,因為來自於美國咄咄逼人的政治軍事壓力,以及大量利益的輸送,已經讓中國人無法承受;更嚴重的是,中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以及中國不對美國本土進行戰略威懾,使得美方容易誤判中國的戰略軍事實力,並在衝突升級時產生僥倖心理——利用先發優勢一次性摧毀中國絕大部分戰略核武器,並利用導彈防禦系統徹底破解中國對美核反擊——從而對中國發動常規戰爭乃至核攻擊。倘若如此,那就是中華民族亡國滅種之災。

此次中國亮劍的含義是非常明確的,即中國在東亞不接受代理人戰爭,如果爆發戰爭,那就是中美間的全面大戰。此次亮劍似乎使世界增加了更多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其實是大大增加了中美間乃至中日間的和平係數,即因釣魚島衝突升級而爆發戰爭的概率正在下降,此前我們評估此戰在3年內爆發的概率已不低於50%。現在至少是時間是延後了。

在東亞的危機降溫後,中美的較量絕不會因此而停止,伊朗危機或將升溫,這可能是中美避免直接衝突而較量繼續的新爆破口。倘若伊朗戰爭爆發,波斯灣被封鎖,將是美國對中國對中東石油依賴度過高軟肋的重重一擊。

不過,從更長遠的戰略上看,中美由此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後,美國向中國轉嫁危機,要求中國進行利益輸送將更難;中國也基本不可能再指望美國外需,中美兩國的決策層將不得不更直面國內難題,解決自身弊端,國內的政治和經濟改革或將得到更重視。雙方相互借鑒學習,更多良性互動的需求反而會增加。

中國此次亮劍透露的另一個重大信息是,中國新的最高權力核心應已定局,而且這個核心是強有力,敢於使用他們的力量的,這對於中國是一個好消息。至於這個好消息將意味著什麼,尚需要進一步觀察。

在2010年5月,天安艦事件之後,本人曾寫了一篇《不能小覷“韓朝熱戰”對中國的影響》一文指出:十年之後,中國的軍事實力已經突飛猛進,已經具備了常規武器一戰的能力,並已經具備了用核武器(與美國)玉石俱焚的資格,中國還會選擇屈服嗎?

現在已經有了清楚的答案了,這是中國之幸,也是人類之幸!

號稱"能治百病"

"神醫"稱拍打拉筋可治百病,辦體驗營年賺千萬
(2012-09-03)

號稱“結合道家、佛家和中醫拍打法”的獨特方法,強調“心存正念,聚精會神,自己對自己用手拍打、持續時間要長、拍打力度要大”,宣稱“能治百病、千病萬病”。從2009年開始,“拍打拉筋自愈法”在北京、上海、南京、廣州、深圳等地悄然興起。培訓班、體驗營、拍打聚會層出不窮,“拉筋凳”、書籍等相關產品網上熱銷。對於這一療法的推廣者蕭宏慈,支持者稱之為“神醫”、“大俠”,反對者稱之為“騙子”、“張悟本第二”。

數月以來,記者對“拍打拉筋自愈法”和蕭宏慈進行調查。

2011年北京體驗營,“醫行天下”老師教學員拍打頭部。南京體驗營,一名學員被拍打出大片血印。蕭宏慈稱這是痧,拍打出來能治病。

8月18日,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在微博中,提到一種“玄妙”的療法。 “今天一個朋友來我家。站在門口就說,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要告訴你。他拿著我的胳膊就拍打起來,拍了幾下馬上就青一塊紫一塊的了。他說,這就是你的病灶,要樹立疼痛對身體好的新觀念。他說的對嗎?” 隨之而來的近千條評論中,很多網友稱這是一種名為“拍打拉筋療法”,近兩年在社會上很火,並不斷提及這一療法的推廣者“蕭宏慈”,不少網友還用“大師”尊稱。

“神功”治癌症不孕蕭宏慈在公開場合自我介紹為:醫行天下創辦人,“拍打拉筋”倡導者,自愈力健康管理專家,教育醫學創始人之一。

從2009年起,隨著一本名為《醫行天下》的圖書走紅,北京、上海、南京、廣州、深圳等地,相繼出現“拍打拉筋體驗營”。參加者稱,這些活動收費多則每人兩三萬,最便宜的一日班也需900元。

《醫行天下》圖書和“醫行天下”官網上,“拍打”解釋為,“結合道家、佛家和中醫拍打法後總結歸納,強調心存正念,聚精會神,自己對自己用手拍打、持續時間要長、拍打力度要大”;“拉筋”是“通過正確的拉筋,可疏通經絡,加強氣血循環,從而改善各種急性、慢性病症,達到延年益壽”。 “拍打拉筋法”被支持者讚為“治百病的神功”,《醫行天下》的作者蕭宏慈更是被尊稱“神醫”、“大俠”、“大師”、“道長”,甚至“菩薩在世”。 “81歲腦血栓癱瘓患者參加體驗營後走路了”、“耳聾少年經拍打聽見聲音侃侃而談”、“拍打拉筋治癌症”、“拍打拉筋治好不孕不育”……“醫行天下”官網和“醫行天下/蕭宏慈”博客(訪問量1千多萬),刊登著大量學員的體會文章,多是感謝“蕭大師治好了醫院治不好的病”。 8月20日,對於潘石屹的疑問,“蕭宏慈”也在微博上答复:“老潘的胳膊能拍出這麼多痧,說明心髒病不輕。但這病到醫院檢查不出,也屬正常。” 拍出血還“繼續拍” 今年3月中旬的一天,北京夏家胡同附近一家足療店,一場“拍打拉筋聚會”正在舉行。記者繳納了15元場地費以初學者身份進入,足療店內擺著一個“拉筋凳”,幾張按摩床。沒有“醫行天下”的老師,只有十幾名自稱“拍友”的男女,多為三五十歲。活動開始,十幾名男女圍成一圈,用手掌拍打自己的頭部、肩膀等部位。隨後,兩人一組互相拍打。被拍打者或躺或趴在按摩椅上,由於需要直接拍打到皮膚上,男士們乾脆脫去上衣光著膀子讓人拍打,女士們則用脫下的衣服遮擋,只露出需要拍打的部位。 “用力!用力!”一名女子給記者做示範,拍打另一名女子的肩膀。被拍打女子閉著眼睛,緊咬牙關,肩膀幾分鐘內就被拍成紫紅色。不遠處一名趴在按摩床上的女子,被另外兩名女子拍打出哭聲,仍在咬牙堅持。記者體驗被拍打肩部,除了每一下帶來的疼痛和緊張外,並無放鬆的感覺。而給對方拍打時,記者被組織者一再要求大力拍打,十幾下後手掌又麻又疼,甚至出現紅腫。 “別停,繼續拍。”一名女子,腋窩被拍打破皮出血後,仍讓人繼續拍打。這名女子說,花了幾千元參加過“拍打拉筋體驗營”,跟蕭大師學習拍打拉筋。 “拍打出來的東西(紅腫等)就是痧,還能拍打出氣味。”該女子說,蕭宏慈大師講“有病就出痧,無病不出痧,病重痧就重”,出現痧後最好的處理辦法就是繼續拍打,直到痧色消失。多名參與者坦言,被拍打的確是疼,但想到蕭大師說的“拍打能治病,疼痛對身體好”,再疼也得忍著。記者了解到,這些男女多是“北京拍打拉筋QQ群”成員。這個200多人的QQ群,在各區縣均有管理員,負責組織安排該區域聚會。每次活動的參與者,均須提前向所在區縣的管理員報名,還要交納不等的場地費。全國不少城市都有類似的“拍打拉筋聚會”。

外資悄然撤離中國樓市

外資悄然撤離中國樓市

(2012-09-03)

(上海訊)素有美國頭號房企之稱的鐵獅門(Tishman Speyer)低調叫賣囤在手中的中國地塊。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鐵獅門想轉手的是位於上海新江灣城的兩塊地。其中一塊是43畝(2.8公頃)的商業辦公用地,總建築面積是11.4萬平方米,每平米1.4萬元(人民幣,2754新元),土地轉讓款大約16億元;另一塊是126畝,總建築面積19.47萬平米,每平米1.7萬,土地轉讓款大約是32億元。兩塊地的轉讓方式都是單塊地項目公司的轉讓,總價大約合計48億元。

作為美國最大房地產公司,鐵獅門進入中國樓市已經7年。目前中國樓市處於膠著的狀態,鐵獅門的舉動顯然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可以說是外資從中國樓市大撤退的一個縮影。

對於鐵獅門轉手地塊的做法,各方的看法不盡一致。有分析認為這是國際資本對中國樓市走勢表現出的一種悲觀的預期,通過轉讓地塊、降價促銷等方式盡快從中國樓市來脫身。

另有分析認為,鐵獅門這一舉動和世界經濟形勢有密切關聯,近一段時間以來,歐債危機持續發酵,國際機構、跨國房企收縮業務也在情理當中。

還有分析認為,鐵獅門等眾多外資撤出中國樓市是實現預期收益以後的一種正常的退出。一些業內外人士也對外資撤離中國樓市持樂觀態度,認為這中國房價開始朝著理性的方向發展,房地產領域有可能就此結束十年來高漲不止、一飛沖天的局面。

鐵獅門進入中國樓市已經7年。目前中國樓市處於膠著的狀態,鐵獅門的舉動顯然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可以說是外資從中國樓市大撤退的一個縮影。

彈道導彈的戰略作用

彈道導彈的戰略作用

(中國)《瞭望新聞周刊》 (2012-09-03)


反導系統通常只能對付已經服役使用的某幾種型號彈道導彈,而難以有效攔截採用新式突防技術的新型彈道導彈

  文/葛立德

8月中旬,美國政府公開宣布,要大力推進亞太地區反導系統建設,並聲稱其主要防範朝鮮彈道導彈,但美國官方和有關研究機構又不時拿中國彈道導彈說事,似有“此地無銀三百兩”之嫌。

  彈道導彈是一種什麼樣的武器?它又能否有效突破反導系統的攔截呢?

  戰略威懾“主力軍”

彈道導彈和核武器均位居20世紀重大軍事發明之列,兩者的結合奠定了戰略核力量的基石。在核大國“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體系中,彈道導彈佔據兩席——陸基洲際彈道導彈和海基潛射彈道導彈,堪稱戰略威懾的“主力軍”。

彈道導彈的火箭發動機分為液體燃料和固體燃料兩種類型。早期主要採用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通常在發射前進行燃料裝填,發射準備時間長達數小時,反應速度慢,主要在地下井裡進行儲備以及技術準備和發射。

現在的彈道導彈大多采用固體火箭發動機,火箭燃燒室和固態藥柱一次成型,只要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態,可根據命令隨時發射,大大提高了反應速度。

彈道導彈在射程覆蓋、毀傷威力、突防能力、機動能力等方面,均展示出巨大優勢。

  彈道導彈的優勢之一是射程。它可以覆蓋從幾十公里到上萬公里的全球範圍。世界主要有核國家,都擁有陸基洲際彈道導彈和潛射洲際彈道導彈,大多數型號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的最大射程通常為12000~13000公里。

彈道導彈的優勢之二是毀傷能力。彈道導彈運載能力大,可搭載從數百公斤直至數噸重的核彈頭。為提高突防能力和打擊多個目標的能力,大多數洲際戰略彈道導彈可攜帶多彈頭和突防裝置,包括集束式多彈頭和分導式多彈頭,尤以機動分導式多彈頭更具威力,可以分別打擊在射程範圍之內不同地域的多個不同目標,同時還配以假誘餌和彈頭機動等多種突防技術措施,掩護真正的核彈頭突破敵方反導系統的攔截。

同時,彈道導彈的命中精度也在顯著提高。例如,美國海軍“三叉戟”-2洲際彈道導彈最大射程11000公里,命中精度達90~122米。

彈道導彈的優勢之三是生存能力。彈道導彈的射程遠,加之可採用機動發射的方式,包括利用公路車載機動發射、彈道導彈核潛艇水下機動發射、鐵路機動發射等方式,其本身所受到的直接敵對威脅幾乎不存在。

目前,美國配備陸基地下井發射洲際彈道導彈和潛射彈道導彈,俄羅斯和中國均配備陸基地下井發射和車載機動發射的洲際彈道導彈以及潛射彈道導彈。

  “利矛”突破堅盾

常規彈道導彈在實戰運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不少國家競相研製和部署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美國耗費巨資研製和部署了多種反導系統,但從試驗情況來看,其反導技術水平不一。比如陸基中段攔截彈,攔截成功率不到50%。

反導系統的發展態勢又促進了彈道導彈突防技術的升級換代。彈道導彈與反導系統是一對矛與盾,有矛必有盾,盾堅矛更利。彈道導彈是主動進攻的利矛,而反導系統只是被動防御手段;反導系統通常只能對付已經服役使用的某幾種型號彈道導彈,而難以有效攔截採用新式突防技術的新型彈道導彈。

彈道導彈佔有主動之利,同時可採取數量規模和技術優勢進行綜合突防,反導系統充其量只是“虛幻的盾牌”。

同時,彈道導彈全程機動變軌技術也應運而生,這是有效規避反導系統攔截的一種技術手段。新型戰術彈道導彈多采用此方式,如俄羅斯“伊斯坎德爾-М”導彈,在助推段即開始機動,進行非彈道飛行;當導彈爬升到50公里高度時改為平飛;中段則可進行20g~30g的大過載變向飛行;末段彈道採用智能控制算法,可變換彈頭末段飛行軌跡,且可使飛行速度保持在1800米/秒以上;在目標區上空,以大角度俯衝攻擊目標,對敵嚴密設防目標進行打擊,突防效果極好。

中國是在世界上具有舉足輕重影響的彈道導彈大國,彈道導彈是支撐中國“兩位一體”戰略核力量的中堅主力。

目前,中國第二砲兵已經建成為一支精干高效、核常兼備的戰略力量,具備陸基戰略核反擊能力和常規導彈精確打擊能力。同時,中國海軍已經先後裝備二代戰略彈道導彈核潛艇,主要配備中程和洲際戰略潛射彈道導彈,可進行水下機動發射,初步具備了第二次核打擊能力。

1984年國慶閱兵,我軍彈道導彈首次公開亮相。當時展示了中程、遠程和洲際三種型號彈道導彈,主要使用液體燃料,標誌著我軍已經具備中遠程和洲際戰略打擊能力。

1999年國慶閱兵,公開展示了兩種戰術彈道導彈和中程、洲際彈道導彈,全部採用固體燃料、公路機動車載發射,表明我國彈道導彈進入核常兼備的發展階段,機動作戰能力有了顯著提高。

2009年國慶閱兵,多種嶄新型號的彈道導彈再次展示在世人面前,新型常規彈道導彈能夠全天候、全方位對多種目標實施精確打擊,新型中遠程彈道導彈形成了型號配套、射程銜接的作戰力量體系,而新型洲際彈道核導彈則已經成為中國國防戰略實力的顯著標誌。 □

(作者單位:國防大學軍事後勤與軍事科技裝備教研部)

美聯儲“糾結”量化寬鬆

美聯儲“糾結”量化寬鬆

(中國)《瞭望新聞周刊》 (2012-09-03)

對於全球而言,不推QE3,美元走強,美債受捧,全球資本回流美國;推出QE3,全球大宗商品將會承受新一輪​​上漲壓力

  文/張茉楠

美聯儲一直在QE3的推與不推之間糾結,全球金融市場也一直在是否推出QE3預期的升溫與降溫之間反复。美聯儲近日表示,除非經濟出現相當大幅度的改善,否則美聯儲可能“很快”祭出新一輪貨幣刺激政策。

今年以來,美國的經濟增長前景預測不斷被調低,一季度美國經濟隨企業補庫存過程的結束,GDP環比折年率降至1.9%,而且自3月開始就業市場改善的步伐也顯著放緩,新增非農就業人數已連續數月下滑。由於二季度增長也止於2%的水平,這意味著,美國五個季度以來第四個季度增長不超過2%,遠遠低於美國經濟的長期潛在增長率,經濟前景的不妙確實需要額外的政策刺激。但是新的政策刺激是否能夠達到預期效果,美聯儲也在權衡利弊。

事實上,美聯儲早就走上了財政貨幣化的道路,美聯儲分別於2009年3月和2010年8月實施了兩輪量化寬鬆,致使美聯儲資產負債表急速擴張,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擴張近三倍,向市場注入了大量的高能基礎貨幣,銀行現金在全部資產中的佔比從歷史平均的3.2%上升到10%左右,美國銀行的超額準備金達到1萬億美元左右,但與之形成強烈反差的是,貨幣乘數缺乏顯著改善,更廣義的貨幣總量如M1、M2的增長率要遠低於基礎貨幣增速,這也是為什麼美聯儲向市場投入再多流動性,也無法恢復市場化供給的真正原因。美國面臨著量化寬鬆帶來的政策悖論,政策效果早已經大打折扣。

金融危機以來,美國所有的經濟政策目標就是壓低國債長期收益率。美聯儲前期沒有選擇QE3,而是選擇OT2.5,就是因為“扭曲操作”涉及買入長期債券同時拋售短期債券,對於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的規模不會產生太大影響,但卻相應調整了資產負債表的期限結構,降低了資產風險。其實,美聯儲每一次貨幣政策調整都是財富分配和資本流向的調整。二季度以來,隨著歐債危機動盪升級、希臘退出歐元區概率加大以及對全球可能出現“二次衰退”風險的擔憂,全球恐慌性情緒加劇,國際資本紛紛從新興市場和高風險資產撤出,轉而湧向被視為比較安全的產品,如美債和德國國債,這也導緻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近期一度跌至1.452%的水平,為60多年新低,但投資者仍然抵禦不住美債的誘惑,繼續維持全球最廉價的債務融資成本,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更趨向於投資美債資產,美國國債以最低廉的融資成本獲得超額認購。

對比前兩輪量化寬鬆:QE1在壓低國債收益率方面起到了較好的效果,然而QE2非但沒有壓低國債收益率,反而有所上升。現在,無論是長期還是短期國債收益率都創下了新低,既保證了美元的強勢,又壓低了長期國債收益率,極大限度地降低了債務融資成本。

美聯儲QE3引而不發,可以說是“進可攻退可守”,一旦歐債形勢急劇惡化,美國經濟增長失速,美聯儲就會採取行動。特別是在政府債務居高不下和“財政懸崖”問題限制美國財政政策靈活性的背景下,美國當然不會對如此風險聽之任之,讓美國從“財政懸崖”掉下去,一旦合適時機來臨,美聯儲就會馬上啟動政策閥門,採取進一步擴大資產規模的政策措施。

不過,從美聯儲現在的糾結來看,美聯儲現在的政策空間並不大,其政策力度恐難及前兩輪。目前,美聯儲已經宣布將把聯邦基金利率在零至0.25%的歷史最低水平至少維持到2014年。而之前的QE1和QE2的整體規模已經高達2.35萬億美元。美聯儲越買入資產抵押債券就越給未來退出戰略增加難度,現在已經有很多未被使用的閒置資金,其中包括1.5萬億美元的銀行過剩儲備金和超過2萬億美元的企業資金,由於財政前景的不確定性,美聯儲根本不敢動用這些“閒餘”資金。

因此,現在的情況是美聯儲兩面討好,美聯儲不斷地製造推出QE3的預期,又引而不發,這既保證了市場相對樂觀的預期,又促進了全球資本流入美債和美元資產,而未來一旦形勢惡化,美聯儲馬上會通過啟動QE3擴展資產負債表來化解風險。但是對於全球而言,將會腹背受敵,不推QE3,美元走強,美債受捧,全球資本回流美國;推出QE3,全球大宗商品將會承受新一輪​​價格上漲壓力,新興經濟體面臨經濟下行與通脹上行,將會使日子更加難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