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30日

天量空房是危機來臨的訊號

謝國忠:中國天量空房是數量泡沫危機來臨的訊號

2010-07-30
http://xieguozhong.blog.sohu.com/157255359.html
謝國忠:中國天量空房是數量泡沫危機來臨的訊號

本文來源於財新網訂閱《新世紀》

中國的房產泡沫與其他泡沫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有著前所未有的數量,2010年-2011年將可能形成大量投機庫存

【財新網】(專欄作家謝國忠)中國到底有多少閒置房?如今這可是個熱門話題。有媒體報導說,中國電力部門報告,過去六個月,6450萬城市住戶的電錶讀數為零。據此推測,中國現有閒置房可供2億人居住。另有媒體說,電力部門否認了這一數據。無論如何,首先要獲取可靠的數據。不然,就只能“摸黑兒”制定國家政策。

  兩種泡沫

房產市場可以經歷房價和數量兩種泡沫。近代大多數房產泡沫都是房價泡沫。上世紀80年代,東京房價猛增,供應卻沒有相應上漲。上世紀90年代,香港房產市場也遭遇類似情況。房產市場易產生價格泡沫,因為一些獨特因素限制了供給的反應速度。

首先,房產建設與政府管制息息相關,與其所在社區關係尤其密切。成熟社區中,通常規定新建樓房不得超過一定高度和密度。因此,這類社區實際上不可能迅速提高供給。

  其次,基礎設施建設耗時較長。缺乏土地通常與基礎設施稀缺有關。基礎設施建設很費時間。房價高時,假使資金充足,人們也對基建持謹慎態度,不敢一哄而上,擔心費時費力的基建結束後,房價已然回落。因此,即使在較長的一段時期內,房產供應也可能無法對漲價作出反應。

房屋數量泡沫比價格泡沫少見,而且持續時間不長。出現房量泡沫時,供給增加,房價遭遇下行壓力。此時僅需增加貨幣供應,就可穩定房價。房量泡沫有時為建設泡沫,但往往伴隨建設週期一起結束。因為一旦供給抬頭,房價將急劇回落。

  目前,中國正在遭遇房價泡沫。通過研究分析房價/收入比和房租收入,我們就可以判斷,泡沫是否已經產生,程度如何。如果城市裡每平方米房屋均價為居民平均月收入的5倍-10倍,房市規模相對家庭總量大得多,高房價就很可能是泡沫。成熟經濟體的房價/收入比應在1倍左右。在發展迅速的經濟體,比率可能為2倍。中國房產價值都集中在大城市,其房價水平無法通過理性因素來解釋。

中國的房租也正在上漲,而如果真是遍地都是閒置房,兩種現象無法互相解釋。有人批評房產中介公司哄抬市場。除非市場待租賃房產都集中於一家之手,否則,難以積聚足夠的市場力量形成壟斷。中國房產中介產業非常分散,因此,這種解釋很難成立。

  中國特色的泡沫

中國的房產泡沫與其他泡沫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有著前所未有的數量,中國不存在供給不足。城市住房大多可分為單位舊房和私人住房。後者在過去十年突飛猛進,達6000萬套。其中,約2000萬套由開發商在建。地方政府土地儲備大約還能再建2000萬-3000萬套房屋。大量單位公房拆遷後再開發。在最近一輪再開發熱潮之前,單位公房量可能超過100億平方米。相對於新建住房量,拆遷房數量不可能太大,否則,這些公房對地方政府來說就失去了商業意義。現有住房總量可能在90億平方米左右。

除了普通商品房建設,公司和政府機構也自行建房,分配給員工。農村也建設了大量住房。在毗鄰大城市的地區,此類住房影響房產供給。如果郊區農田被重新規劃為城市用地,官方分類將過去的農房變為城市住房。

獲得城市住房總量的可靠數字實在很難。人均住房面積數據還比較有用。在大部分城市開展的調查顯示,平均住房面積為每人28平方米-30平方米。我們不知道這項調查覆蓋了多少人口,但是,這些數據肯定不包括農民工。我們不知道這項調查是否將空置房計算在內。我粗略估計了一下,中國城市住房總量約為170億平方米,誤差區間為上下各 10%。

儘管數據不精確,但我們仍可斷定,中國不存在絕對住房短缺的情況。如果採用日本的標準,中國城市住房足以安置所有的中國人,所有農村人口遷到城市都足夠。

掌握投機型(而非其他目的)空房的數量,比掌握住房總體數據重要得多。雖然政府未能公佈空房數據,但我認為商品房空房率為25%-30%,比正常市場情況下至少高出100%。這種差異可被視為投機庫存,如同有人囤積黃銅,待價而沽。這種投機庫存的價值可能佔GDP的15%左右。

更可怕的是,2010年-2011年將可能形成大量投機庫存。近期信貸收緊,擠壓第二套及第三套房購房者,導致全國交易量崩盤。我從房產中介發現,大多數房產需求被納入調控範圍,即投機購房。可以假設,2010年-2011年,房產供給將接近GDP總量的15%。房產政策調控抑制市場過熱,開發商勢必囤積供給,作為庫存。一旦再次放寬調控,投機行為將捲土重來,可能導致投機庫存價值翻番。

  放鬆現有調控措施的機率很大。部分城市的銀行已經逐步放開信貸。地方政府靠房地產增加收入。如果交易量持續走低,他們將陷入財政危機。許多地方政府本已債台高築。地方政府負債超過收入五倍很普遍。如果收入來源枯竭,地方政府會拖欠債務。有鑑於此,中央政府可能放鬆調控力度。調控放鬆可能秘而不宣。政府改變心意,雖然短期內可緩解政府的財政困難,但是,一旦房產泡沫破滅,問題將接踵而至。

除商品房空置外,其他類別的房產空置率也居高不下。優勢群體或關係戶(例如,郊區的農民和可以自行建房的公司的僱員)不受市場約束,將佔上風。因此,這方市場的閒置率將比商品房市場更高。雖然這些房產不參與市場競爭,但它們卻參與租房市場競爭。它們構成有效供給的一部分。計算房產市場過量時,也應考慮它們的閒置率。

即使中國的城市空房少於6450萬套,也將達到國際標準的一半。這仍相當於城市住房總量的20%,高於台灣高峰期的閒置率。而且,如果放鬆房產調控政策,空房量將超過城市住房總量的30%。

中國的房量泡沫的規模的確前所未有。中國住房供給過量並不稀奇。總的來說,過度供給很常見。它反映出資本價格過低。中國經濟的結構決定了,供給將迅速增加。然而,閒置率居高不下,而房價還持續走高,真是咄咄怪事。在正常情況下,投機者會因為高閒置率止步不前。目前跡像很明顯,房價將陷入困境。以下四個獨特的因素或許可以解釋中國的特殊情況。

一、實際利率持續為負,導致對貨幣需求下降,投機衝動上升。貪婪與對通脹的畏懼聯袂催生了前所未有的房產投機需求。

二、大量的灰色收入需要“安全”的庇護所。中國形形色色的灰色收入可能高達 GDP的10%左右。面對通脹壓力增大,傳統的避風港美元貶值的現狀,中國紅紅火火的房產市場正成為灰色收入的理想去處。

三、中國大眾從未經歷過全局性房產泡沫。上世紀90年代的“房災”僅觸動了社會中的一小部分。外國公司和國有企業當時都未能倖免。從地域角度看,當時泡沫僅波及海南、廣東和上海等地。大多數中國人從未聽說過中國曾遭受“房災”。正因毫無畏懼之心,貪婪加倍橫行。

四、投機者們相信,政府不會眼睜睜看著房價回落。他們的判斷是對的。由於地方政府完全依賴房地產收入,因此,它們將不遺餘力的給高房價加油打氣。但是,他們的“政府萬能論”用錯了地方。市場終究比政府大。政府行為只能延緩而不會消除市場力量。儘管如此,正是由於看穿了地方政府的心態,投機者對市場下行並無顧忌。因此,隨著無休止供應信貸,投機需求也水漲船高。

  “急就章”式的政策要不得

中國的房產調控政策仍像是急就章。含有購房者歧視內容的政策執行起來很複雜,而且導致市場過於反复無常。如果迫於壓力改變政策,這將進一步煽動投機者。過量情況將呈成倍增長。最終做調整,無疑痛苦得多。提高利率是逐步降溫投機需求的最好政策,並可避免市場波動。

可持續的政策必須從解決政府財政問題著手。方法是擴大其他收入來源,抑或限制支出。地方政府均採用以投資為主導的增長戰略,必然四處尋找收入來源。這種搜羅通常導致地方政府將土地出讓收入最大化。除非採取措施限制投資型增長的方針,否則,中國房產市場無法正常運轉。開徵房產稅對增加收入作用顯著。在大多數國家,房產稅屬於地稅,為地方公共服務提供資金。中國應當採取相同模式。這樣可以減輕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但是,相對於提高收入,更需限制開支。因為沒有其他收入來源能夠代替房地產。

中國亟需連貫的房產戰略,而非對投機行為不時發起不可持續的打擊。大量房屋閒置應當鞭策政策制定者採取行動。很明顯,這是危機來臨的訊號。時不我待。如果放寬目前的政策,而不建立連貫的政策框架,最終的“房災”必將阻滯經濟發展。美國經濟的現狀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中國極有可能重蹈其覆轍。 ■

作者為玫瑰石顧問公司董事,經濟學家

(全文詳見2010年08月02日出版的2010年第31期《新世紀》周刊)

共濟會

何新:“共濟會”與美、英宗教、政治、經濟關係揭秘
2010-07-3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12d230100km6e.html
何新:“共濟會”與美、英宗教、意識形態、政治、經濟關係的初步揭秘

共濟會,Free-Mason,字面之意為"自由石匠"(中文音譯為“美生會”)。全稱為"Free and Accepted Masons"(自由石工盟會),是以自由為理念的一種泛神論神秘宗教組織。這裡所謂石匠只是像徵性說法,隱含意義是自由大廈的建設者。近代共濟會於18 世紀起源於英國,漸傳播歐美和世界。

北美共濟會領導了北美獨立運動,並且是美國政府建立後財政的主要來源。此後共濟會成為支配美國政治、意識形態和金融的核心力量。

人們一般以為美國是民主和共和兩黨領導下的議會政治,實際上,共濟會是超越於兩黨之上但隱身幕後的真正核心政治力量。美國總統無論什麼黨都是共濟會成員(只有兩位例外,林肯和肯尼迪不是共濟會員,他們兩位都在任上被刺殺了)。共濟會對英國政治也具有同樣的影響力。

共濟會控制著英美的意識形態。共濟會員起草了法國人權宣言、美國獨立宣言以及美國憲法。共濟會的意識形態支配著英國、美國的核心價值觀念。

美聯儲(美國中央銀行)是從屬於共濟會的,其全部股東是共濟會的世代成員家族。美聯儲從金融上監管和支配著美國的經濟制度和運行。由於美元支配著世界,所以從這一意義上說,共濟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種金融壟斷體系。簡單說,所有花美元的人,用得都是美國共濟會的錢。

共濟會運動不是一國現象。近代共濟會從創立之初就是一個國際化的組織和政治運動,Novus Ordo Seclorum,(A New Order of the Ages)——“謀建世界新秩序”,自18世紀以來就是共濟會的核心口號。

關於共濟會的歷史起源目前並沒有確定的說法。根據其公開文獻《共濟會憲章》(THE CONSTITUTIONS OF THE FREE-MASONS),(傳說1701年寫成,初版出於1723年)第一部《歷史篇》的解釋,共濟會起源於公元前4000年。因此這一年稱為AL (Anno Lucis)"光明元年",所以共濟會別號也稱作“光明會”。共濟會會員們自稱為“該隱”的後人。 (據《聖經舊約》,該隱是亞當、夏娃之子。該隱因嫉妒殺死了弟弟亞伯而被詛咒,後來成為歷史上著名的吸血鬼。)

共濟會員也認為自己是巴比倫通天塔建造者的傳人,通曉天地自然以及宇宙的奧秘。

【《聖經·舊約》故事:洪水大劫之後,天下人都講一樣的語言,都有一樣的口音。諾亞的子孫越來越多,遍布地面,於是向東遷移。在示拿地(古巴比倫附近),他們遇見一片平原,定居下來。由於平原上用作建築的石料很不易得到,他們彼此商量說:“來吧,我們要做磚,把磚燒透了。”於是他們拿磚當石頭,又拿石漆當灰泥。他們又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由於大家語言相通,同心協力,建成的巴比倫城繁華而美麗,高塔直插雲霄,似乎要與天公一比高低。

此舉驚動了上帝!上帝深為人類的虛榮和傲慢而震怒,不能容忍人類冒犯他的尊嚴,決定懲罰這些狂妄的人們,就像懲罰偷吃了禁果的亞當和夏娃一樣。他看到人們這樣齊心協力,統一強大,心想:如果人類真的修成宏偉的通天塔,那以後還有什麼事幹不成呢?一定得想辦法阻止他們。於是他悄悄地離開天國來到人間,變亂了人類的語言,使他們分散在各處,那座塔於是半途而廢了。

在希伯來語中,“巴別”是“變亂”的意思,於是這座塔就稱作“巴別塔”。也有人將“變亂”一詞解釋為“巴比倫”,稱那座城叫 “巴比倫城”,稱那座塔叫“巴比倫塔”。而在巴比倫語中,“巴別”或“巴比倫”都是“神之門” 的意思。

2010年7月29日

兩局棋和兩句話

毛主席的兩局棋和兩句話
作者:一株荷花壓海棠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10-7-30

毛主席的兩局棋和兩句話  

毛澤東的兩局棋都是和美國人下的,這兩局棋改變了世界格局,使世界由二極爭霸,變成三足鼎立!毛澤東說:“原子彈是紙老虎”、“就算是死一半人,剩下的一半人還可以在廢墟上重建我們的家園”,這兩句話讓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意識到:嚇唬不住毛澤東,還不如不去招惹他。  

第一局棋是“抗美援朝”  

1950年的新中國剛剛從戰爭的廢墟中走出來,可謂一窮二白、兩手空空。這樣的國情,竟然敢與世界經濟軍事最強國――美國及其麾下的聯合國多國部隊兵戎相見,著實讓當時的人們想不通。麥克阿瑟也想不通,也瞧不起毛澤東領導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所以,麥克阿瑟在朝鮮壞了他一世的軍事威名。  

當然,毛澤東並不是魯莽從事,而是抓住蘇聯作戰略後盾,邊打仗邊換裝備,3年“抗美援朝”,打出了一支威名世界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也打出了全球華人的臉面。從此,再也沒有人瞧不起中國了。 “抗美援朝”戰爭是年輕的中國與美國的一次直接的軍事較量。打破了美國不可戰勝的神話,鞏固和增強了新中國的獨立、安全和國防力量,顯示和提高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和世界聲望。仗打完了,中美都覺得吃力,自然就和平了。與強者交手,能打成平局的,也一定是強者! “抗美援朝”戰爭是當時東西兩大集團對抗的第一次地區性熱戰,也是此後40年全球冷戰的開始。  

第二局棋是“抗美援越”  

“抗美援越”是毛澤東晚年所下的最精彩的一局棋。越戰前,是美蘇兩霸橫行霸道包圍著中國的時代,是中國夾在兩霸的夾縫討生活的屈辱時代,是對中國充滿敵意的時代。尤其以蘇聯爲甚,蘇聯在中國北方陳兵百萬,並威脅隨時以核彈解決中國。但是,如何突破美蘇兩霸的包圍圈呢?毛澤東選擇了“抗美援越”作為突破點。 “抗美援越”風險極大,軍事上,中國如何南北兩面作戰,而且還要準備應付可能爆發的核子戰爭?  

毛巧妙地運用美甦之間的矛盾,在戰略上以霸制霸,用蘇聯牽制美國,因為中國同蘇聯之爭是真假馬列主義之爭,誰都不是搞資本主義,所以蘇聯不敢因此而聯合美國對付中國;不但如此,蘇聯爲了表示它才是正統馬列主義者,才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領袖,又不得不率領社會主義國家援助越南對抗美國。毛同時反過來用美國牽制蘇聯,因為美國的謀略家一直夢想分裂共產主義陣容,以中製蘇,緩解蘇聯對西方的壓力,所以反對蘇聯摧毀中國的核子基地。  

鑑於“抗美援朝”中國直接參戰犧牲太大的教訓,毛澤東採取了1954年“抗法援越”的奠邊府模式,間接參戰。實際上是一種隱蔽戰爭,或代理戰爭,也即讓北越出面同美國正面作戰,中國在背後全力提供戰略、戰術、人員和物資的支持。當然,如果美軍敢於跨越十七度線,深入北越,則將改為 “抗美援朝”模式,派遣志願軍直接參戰。結果,自始至終,美軍地面部隊一直未敢越雷池一步。美國人是崇拜實力的,如果你沒把它打得口服心服了,如果不是中國在越戰中起著不容漠視的關鍵作用,尼克松會跑到中國與毛澤東商談如何安排國際格局這樣的大問題嗎?從此,越戰後的世界,不再是二分天下,而是三分天下,國際政治由兩極變為三極。  

毛澤東以其高超的政治智慧、非凡的政治膽識和傑出的軍事藝術,先是利用“抗美援朝”為契機,壯大了新中國;後又利用“抗美援越”為突破口,打破美甦的圍堵,為中國人打出了廣闊的生存空間。毛澤東的兩局盤精彩呀,為中華千秋後世子孫留下了豐厚的遺產,並直接為我們今天的改革開放鋪平了道路,提供了政治前提!  

毛澤東的過人之處正是站在巨人的高度,看明白了帝國主義的本質。 50年代以前單方面掌握了原子彈巨大籌碼的美國,原本可以迫使中國屈服,只是生不逢時的兩任總統遇見的對手是毛澤東,也就活該他們沒有露臉的機會。毛澤東的一句:“原子彈是紙老虎”,和後來對蘇聯的 “就算是死一半人,剩下的一半人還可以在廢墟上重建我們的家園”,就讓這種低成本的威脅成了泡影。兩個超級大國意識到:嚇唬不住他,還不如不招惹他。  

至今仍有許多低智商的洋人說毛澤東是瘋子,更可笑國內某些智障的“精英”們,竟然把這當成是攻擊毛澤東殘暴不顧人民死活的話柄。整個50、60年代,一窮二白的中國所獲得的有尊嚴的和平,是思想巨人的毛澤東把兩大鋼鐵巨人的美、蘇玩弄於掌股之間的智力遊戲和平。是一弱對兩強談笑間的超級經典和平!毛澤東用兩句話為中國贏得了幾十年的和平,為中國發展核武器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後來更經典的一句“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更是極其專業的預測了二次核打擊能力是核威懾的核心。

究竟是誰統治世界

究竟是誰統治世界,從美、英到歐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12d230100kkwv.html

關於自由主義普世價值與“自由石匠盟會”Free and Accepted Masons (即共濟會)神秘關係大揭秘

---------------------------------

何新說:問題並不是要自由還是不要自由,而是共濟會精英有一個世界末日計劃——準備有計劃清除地球上一半以上的多餘人口。而中國在他們清除垃圾人口的計劃中竟然首當其衝。



這個神秘“自由石匠盟會”Free and Accepted Masons (共濟會)組織,是一個以自由主義為教義的意識形態和準宗教組織。但它也是非常世俗化的政治團體,它是三百多年來英國、美國政治權力和金融財富的真正主宰者。在某種意義上,英美的黨派議會政治實際只是這個超黨派組織的台前玩偶。

這個組織的政治經濟實力遠遠超過梵蒂岡,是一個包容歐美滲透全球的隱身教權皇庭。

如果說梵蒂岡的主要對像是平民百姓,那麼這個“自由公會——共濟會”所面對的則主要是一些強國大國的統治精英和知識精英。

這個組織一開始就是一個具有控制世界圖謀的全球戰略組織。對共濟會政治活動的揭秘研究會導致近現代世界歷史的改寫。因為它是近代以來英美駕馭世界霸權、金融霸權的幕後主宰。也是美聯儲和英美一系列跨國基金的最大股東——那位老格林斯潘既是其會員也是一個老打工仔(可惜他的回憶錄中不透露這一真正的秘密)。


美國兩任前總統布什家族的幾乎全體男性成年成員、本屆總統奧巴馬、前英國首相布萊爾、以至大名鼎鼎的美利堅開國領袖華盛頓、歐洲音樂家莫扎特、科學家牛頓、哲學家羅素、自由主義傳道士哈耶克、波普、大科學家愛因斯坦,都曾經從不同的立場加入了這個組織。

當今的著名金融大鱷索羅斯、巴菲特也是其成員以及重要經理人。

不僅如此,一部歐洲和世界近代史背後始終隱藏著這個組織活躍而詭秘的身影——包括英國18世紀政變、美國獨立運動、法國啟蒙運動、顛覆拿破崙政權、意大利獨立運動、以至20世紀初葉孫中山的洪門背景和當前的台獨勢力、香港民運也都與這個組織的幕後支持有關。

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1948猶太復國運動、 911事件、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中國的非典,20世紀後期一系列國際金融改革以及一系列金融危機,也都若隱若現著這個“自由石工聯盟”組織(“共濟會”的本名)的身影。

這個神秘組織通過“休克療法”和“哈佛300天計劃”,直接介入了蘇聯解體進程,締造了向全球推銷新自由主義的“華盛頓共識”。 2008年在美國主動發動了這次為美國吸金和紓解金融財政困局的全球金融危機。

從意識形態的血脈聯繫和資金贊助的金源線索可以看出 ——這個共濟會組織通過它旗下所屬的一系列基金會(例如索羅斯基金會)和經濟學會,從1988年起就直接介入中國經濟改革運動。實際上,它是中國90年代後期以來一系列私有化轉型運動和金融改革的幕後意識形態設計師和積極推動者。共濟會的一批英美成員和御用學者,正是中國當今所謂主流經濟學即“新自由主義”和“新制度主義”經濟學(以張五常等為代表人)的完全版教父。 (何新說:幾乎可以確信,幾位在中國積極傳播著同一種偽自由市場教教義的精英中,隱藏著一隻看不見的手和這個詭秘組織“自由石匠盟會”——共濟會的會員。)

因此,通過對這個神秘教權組織的研究揭秘,近20年來令人費解的一系列歷史和經濟秘密,都可以渙然冰釋。

本人有幸閱讀了何新這篇文章的初稿(尚未最後定稿,還在補充資料)。看後直接感到毛骨悚然,渾身發冷汗——原來當今世界舞台演出的一切,都早已寫在這個迄今大多數中國人對其所知甚少的神秘教團所預先擬就的歷史腳本中了——

這真是太神奇!太偉大!太震撼!太恐怖了!

難怪這個組織自稱是該隱的子孫、是製造巴比倫通天塔的設計師和工匠們的現代傳人了!

在何新先生定稿完成後,本博將發表他的這篇研究。現經何新先生同意,特此預先告知,請關心本博者給予關注。



何新說:之所以預先在此作個預告,是要拋磚引玉,喚起國人對這個超級國際教權組織的注意,並希望推動愛國學者對這個精英組織的關注和深入研究。

何新說:這個集教權、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於一身的神秘組織極其詭秘。多年以來這個組織似乎是一個半隱身怪獸,所以甚至多數美國平民也對之不甚了了。

到目前為止,在中國出版物中只發現了一本與這個神秘組織有關的譯著,就是中信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墳墓的秘密:美國權力的隱秘通道》,作者是美國人(亞歷山德拉·羅賓斯,祁冰翻譯)。但該書躲躲閃閃,可以看出作者心懷畏懼,所講述的只是有關耶魯大學“骷髏會”的片斷剪影——而這個骷髏會組織,其實正是美國共濟會培養未來政治領導者和接班人的聖殿騎士軍團。

頗耐人尋味的是,這本對骷髏會的精英秘密欲言又止的小書,是用如下一段話語做了結尾:

“骷髏會的傳奇到底是反映了一種邪惡的真實狀況,還是扭曲的誇大傳說?——幾乎完全取決於個人看問題的角度。有關該會的陰謀一半是事實,一半是我們的猜測。它的秘密,無論偉大還是可怕——就在於這兩者對於傳說中的這個骷髏會事實上都具備!”

——OK,真是絕妙至極!

博主頑石

2010年7月28日

清除地球垃圾人口

1995:舊金山費爾蒙特飯店會議:清除地球垃圾人口
2010-07-29


何新:1995舊金山費爾蒙特飯店會議——清除地球垃圾人口

(本文2002 年3月29日曾發表於《香港商報》)

【提要】

1995年9月27日,在美國舊金山召開“費爾蒙特飯店會議”。該會議認為:由於世界人口已經嚴重過剩,人類分化為 20%的全球精英和80%的人口垃圾。

要解決人口問題,有兩種辦法,一是採用布熱津斯基的 “餵奶主義”:“棄置和隔絕那些無用而貧窮的垃圾人口,不讓他們參與地球文明生活的主流。僅由20 %精英將一些消費殘渣供給他們苟延殘喘。”二是用“高技術”手段消滅80%的多餘人口。這個會議的參加者有美國總統布什、英國首相布萊爾、微軟總裁比爾·蓋茨、未來學家奈斯比特和新保守主義大師布熱津斯基等。

[何新按:現在看,1995舊金山會議也是共濟會討論人類前途問題的一次高級會議。它的基本精神與2005年倫敦共濟會高層會議的精神是一致的。 ]

【會議概況】

1995年9月27日至10月1日,由美國出資的戈爾巴喬夫基金會,邀集當今世界500名重要的政治家、經濟界領袖和科學家,其中包括喬·布什、撒切爾夫人、布萊爾、布熱津斯基以及索羅斯、比爾蓋茨、未來學家奈斯比特等大名鼎鼎的全球熱點人物,在舊金山費爾蒙特飯店舉行高層圓桌會議。討論關於全球化以及如何引導人類走向21世紀的問題。

這次會議非常重要,但至今在媒體很少見諸評論。原因是它是高度保密的。據說,只有3名特選的媒體記者被允許旁聽舊金山會議所有工作小組的討論,所以一般傳媒都不了解關於此會的內情。

【會議議題】

這個會議認為,人類歷史上一個嶄新的時代業已到來。這個時代將是後工業文明的時代。工業時代與它的大規模福利(社會保障)制度一起,已成為經濟史的短暫瞬間即將不復存在(奈斯比特語)。歐洲模式的福利資本主義已經過時。關於後工業時代這個話題,人們早些年已不斷地從傳媒中聽到過。舊金山會議的與會者把未來簡化"20比80"的一對數字和一個"靠餵奶生活" (tittyainment)的新概念。

這是什麼意思?據與會者透露,到會的精英們認為,在21世紀,僅啟用全球人口的20%就足以維持世界經濟的繁榮。因為目前全世界的價值,主要部分僅是由地球人類中的 1/5所生產。換句話說,其餘的80%或4/5地球人口,都是不能創造新價值的人類廢物。 “越來越多的勞動力將被棄置不用”。因此他們認為,地球上“只有20%的人有權積極地參與生活、掙錢和消費——此外再加上1%或2%的豐厚遺產繼承人。”(何按:也就是“富二代”??)

那麼其餘的人呢?精英們認為,人類中多餘的80%人口都屬於垃圾人口。對於僅佔20%的有價值人口,他們是巨大的麻煩,同時會製造極大的安全問題。這些垃圾人口多數分佈在不發達國家和地區。正是這些垃圾人口成為產生"無賴國家"的根源。一旦這些"無賴國家"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就會成為反對地球精英的"邪惡軸心"。

【兩種解決方式】

如何解決呢?會議提出了兩個方案。

一是布熱津斯基提出的餵奶主義:“棄置和隔絕那些無用而窮困的垃圾人口。不讓他們參與地球文明生活的主流。僅由20%精英將一些消費殘渣供給他們苟延殘喘",這就是所謂"餵奶化” (enterainment&tirs)的路線。布熱津斯基說,"未來人類社會是1/5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中,必須讓其餘4/5的廢料人口被出局並依靠餵奶過日子"。

但是如果80%這部分人不願接受這個方案,或者說,1/5的精英已不願意再對這部分無用的人渣實施餵奶呢?那麼就產生另一個方案,也就是設法用"高技術"手段消滅他們。

因此,漢斯·彼得·馬丁這樣描述這個會議:它對未來地球上的每一個人所提出的問題是——你將是未來地球之宴的就餐者,還是食剩的垃圾?

【三種社會哲學】
近200年以來,英美的統治精英一直深受三種社會哲學的影響。一是馬爾薩斯主義,認為地球資源和環境無法承載隔代而倍增的人口。二是社會達爾文主義,主張大自然的競爭天律是優勝劣敗,弱肉強食。三是尼采鼓吹讓"超人"對"群畜"、人渣宣戰的精英主義。

出席這個會議的歐美精英認為,當今地球所負載的無用而劣質的人口垃圾是太多了。當代所面臨的全球環境以及不可再生資源問題,使人口危機問題變得更加緊迫。必須用戰爭和瘟疫(生物武器)這兩大武器來消滅他們(新馬爾薩斯主義)。

【淘汰劣質種族清除垃圾人口】
在客觀上,現代科學技術,包括"乾淨"核子技術,遺傳基因武器技術以及生物武器技術已經提供了實現這一目標的高科技手段。也就是說,現在已可以使用較"人道"的方式(而不是維斯康辛集中營的焚屍爐),大規模地消滅劣質人口和文明。

必須在這一意義上,人們才會真正理解美國何以對任何其他國家擁"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如此敏感,同時自己則大規模地加速研製發展這一類新式武器。

尼采說:“就我的本性來說,我是好戰的!攻擊,這就是我的本能。與人為敵,這是我的天性。”(商務版尼采《權力意義》第18頁)

布什總統上台以來,對世界不斷提出尖銳刺耳的挑戰。有人稱之為"單極主義",有人稱之為"牛仔鬥士",其實都不確切。布什主義就是尼采主義。

尼采哲學近年在國內很流行。我們國內一些精英總是很樂於對國外流行的東西象鸚鵡一樣學舌。但僅僅是作為鸚鵡,因為鸚鵡並不理解它所敘述的那些語句的真實意義。 "讓超人降生,消滅這些群畜!""必須愛除衰退的種族!"這是尼采在1889年寫作的《權力意志》中發出的呼喚。

我設想,淘汰劣質種族和人口的武力和文化的複合進程,會在第21世紀即本世紀之內成為人類所將面臨的一種嚴峻生存現實。

【關於1995年舊金山費爾蒙特飯店會議的討論內容,可參看參加了這個會議的德國《明鏡周刊》記者漢斯·馬丁·彼得等所著《全球化陷阱——對民主和福利的進攻》,張世鵬等譯,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

賣出A股買入黃金

2010-07-30
過去一個月A股兌黃金上漲18.1%
賣出A股買入黃金迎來“第二個窗口”
張庭賓
http://zhangtingbin.blog.sohu.com/157252139.html
自2007年10月以來,國際金價壓著A股走的曲線被暫時首次打破。

6月30日至7月29日收盤,上證指數上漲 10.42%,黃金價格下跌6.69%,除掉同期人民幣升值因素,A 股在過去一個月中兌黃金的價格上漲了18.1%,這是自2007年10月以來的第一次。

2007年10月16日,上證指數6124點,以黃金標價的A股價格達到了一個高峰。僅僅4天后,本人發表了《價值實現主機制形成黃金光芒更耀眼》一文指出:“當一個大牛市(A股)進入最後的高潮時,另一個大牛市(黃金)才剛剛開始。(A股)接下來的半年到一年,是牛市盛極後而衰的階段。散戶應該見好就收。與此同時,黃金的大牛市正在來臨。”該文明確建議投資者離開A股買入黃金。

從那時到現在,國際金價上漲了51%,而上證指數下跌了53.88%,去掉人民幣升值的因素,國際金價比上證指數上漲了約182%,或者說A股兌國際金價下跌了64.5%。

過去2年多的時間中,在國際金價和A股的關係上,表現為國際金價曲線一直壓制著A股曲線,同時金價與A股呈現正相關性,即金價跌,A股跌得更多;金價小漲,A股未必漲;金價大漲,A股小漲。一言以蔽之,以黃金標價的A股股票越來越不值錢了,幾乎貶掉了三分之二。由於中國人人均黃金僅為3克,而世界人均擁有黃金為 25克,這也意味著國人以黃金標價的財產性收入大大縮水。

這一情況在過去一個月中被打破了,A股兌黃金上漲 18.1%,這是難得一遇的有趣市場現象。它意味著什麼呢?

一種可能性是中國上市公司價值上升了,盈利增加了。然而,在短短一個月內顯然不可能得出這個結論。

第二種可能是中國經濟基本面有了好轉,這似乎不太可能。因為地方政府投資騎虎難下,政府債務憂慮增加;樓市上下兩難;由歐元危機導致外需減少;勞動力成本上漲……一系列經濟社會“兩難”的出現不可能讓A股反轉。

第三種可能是A股和黃金同時出現技術性調整。即前期做空A股的主力資金需要重新收集籌碼,以增加新一輪做空的彈藥;黃金同時也出現技術性回調,本來今年3~4月份的回調就不到位(筆者本來認為會調到950 ~1000美元一線,實際回調到1044美元即止),需要進一步夯實上漲的基礎。在一個月前的6月29日,本人曾提醒“國際金價被打擊風險增加”。

對於A股和中國經濟繼續探底的趨勢判斷,筆者沒有改變,未來2~3年是一個中國探大底的過程,探得到位,問題解決較徹底,會奠定另一個10年的大牛市;如果解決得不好,前景堪憂。當然,探底並不意味著未來中短期上證指數不會比現在高,因為股市也是一個貨幣現象,如果人民幣對內貶值更快,在探大底中,上證指數漲也是正常的。

對於國際金價大牛市的趨勢判斷,筆者也沒有改變。 7~8月本來是黃金市場需求的一個淡季;今年此時,也是各國紙幣危機,或者說是主權債務危機的一個喘息期,也可以說是主要信用貨幣對抗的僵持期,這個時間不會持續太久,接下來,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誰出大問題都很正常。一旦新的主權債務危機或者新金融動盪發生,黃金的價格將會再創新高。

特別提醒A股投資者的是,在股指期貨推出之後,不能再用以前的技術方法分析A股,因為有了股指期貨,A股上漲下跌幅度會更大,而轉換得會更快。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現在是警惕犯“單邊市”經驗主義錯誤的時候了。

不管怎麼說,現在是中國人又一次賣出A股買入黃金,增強未來抗紙幣危機風險實力的難得窗口期,儘管這個窗口的質量遠不如2007年10月,但有總比沒有好。

(作者為資深財經評論員,聯繫郵箱 ztb6006@sina.com)

2010年7月28日

中美對抗與股市尋底

中美黃海對抗與中國股市尋底
張庭賓
2010-07-28
http://zhangtingbin.blog.sohu.com/157149631.html
美國航母未進黃海,但東北亞戰略環境並未安定。

7月25日,美韓聯合軍事演習在韓國東部海域(日本海)舉行,這是自1976年以來美韓最大規模的演習,除了華盛頓號航空母艦參與外,美軍第四代戰機F- 22首次在韓國現身——如果僅僅是為了震懾北朝鮮,實在有些誇張。

在4個月之前,很少人認為“天安艦”事件會如此風雲突變——美國航空母艦是否進入中國黃海軍演,一度成為全球第一焦點。

美韓一度曾試探使航空母艦開進中國東方的海上大門—— 黃海,中國強硬反應,出乎美國乃至世界意料,經過一連串緊張的博弈,美方退回了中線,航母未進黃海,而改為日本海演習。

“天安艦”事件真相到底如何?這仍是一個謎,韓國人用了2個月的調查宣布是朝鮮所為;而作為觀察員的俄羅斯專家卻認為並不能得出此結論;一位美軍高官則稱,離出事地點不遠的美國軍艦並未檢測到朝鮮潛艇出現。最後,聯合國也只是譴責了肇事者,但並未指出誰是肇事者。

誰是天安艦的肇事者當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誰更希望朝鮮半島形勢緊張,乃至爆發戰爭。身處局中的日本、韓國當然不想,朝鮮正處於領導人更迭的重要時期,會愚蠢到沒事找事嗎?那麼還有誰看到東北亞局勢緊張呢?結果不言自明。

自美國民主黨替代了共和黨,重新掌握美國政權後,美國政府的戰略遏制重心已經悄悄發生了改變——從小布什時代的波斯灣轉移向了中國。奧巴馬剛上任不久,就宣布從伊拉克撤軍。正當世人以為美國向世界搖起橄欖枝時,12月3日,奧巴馬宣布向阿富汗增兵3萬人,當然這並沒有影響他兩星期後領取諾貝爾和平獎的心情。

與伊拉克不同的是,阿富汗不僅在俄羅斯的腹部,更是中國的西大門。而這次美國航母試圖進黃海,恰好是使美軍力量前所未有地逼近中國東大門。

軍事威懾從來都是大國貨幣、金融、經濟博弈的後盾,戰爭是大國政治博弈的最後手段。即使對於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這種來自外部的脅迫也並不新鮮。

1990年代中後期,中國與國際經濟一體化進入關鍵階段,標誌事件是加入WTO,其焦點是——按什麼標準加入,是按西方(特別是美國)滿意的標準,還是在維護中國公正合理權利的標準?如果是前者,美國跨國公司將可能控制中國的產業鏈,並為未來控制中國金融系統預留空間,這遭到了國內強調國家經濟主權力量的反對。

值此時刻,1996年,李登輝“恰巧”訪美,公開鼓吹台獨,觸及中國國家主權底線,台海兩岸劍拔弩張,戰雲密布,對大陸、台灣、香港和東南亞經濟造成很大的心理震盪。與此同時,索羅斯所代表的對沖基金醞釀做空亞洲,蓄勢待發。 1997年7月,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從泰國開始,金融風暴橫掃東南亞各國、以及日本、韓國,甚至連俄羅斯都受到衝擊。

“恰巧”在1999年再三發生。 4月中下旬,北京方面在加入WTO條件上再度斟酌。 5月8日,美國軍機“恰巧”地“誤炸”了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7月,李登輝“恰巧”地再拋“兩國論”。

中國面臨了一個痛苦的選擇:在海峽兩岸玉石俱焚和按苛刻條件妥協加入WTO的選擇題前,只能二選其一。 11月15 日,中美簽署加入WTO協議。

十年彈指一揮間,類似的邏輯如今再次發生,雖然主題略有變化。這一次是按照美國的標准開放中國金融,這包括人民幣按照美方滿意的標準升值(上周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又給出了10-30%的新標準)、資本項目自由化和美資不受限制地收購中國金融企業,當然不能少了中國無條件地購買美國國債。

美方的演出陣容中不少是前一場的演員,他們同屬於“民主黨”的團隊。所不同的是,當年美方主演克林頓已經轉到後台,現在前台演出的是他的妻子希拉里。現任美國總統奧巴馬更像是一位“拉拉隊員”。

然而,現在的美國已經不是當年如日中天的美國。 1999年的美國毫無疑問是世界文明的中心——前蘇聯的解體讓美國成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克林頓時代的IT技術革命噴薄而出;美國的軍事實力遠遠領先於對手,中國與之相差兩個代際,在常規武器上無法望其項背,更無法對美國本土施加任何威懾。

僅僅11個春秋,今日的美國與當年相比已經是天壤之別。 IT泡沫破滅、9·11遇襲、深陷伊拉克和阿富汗泥潭、金融危機、債台高築、顏色革命不受歡迎而紛紛遇挫、在全球到處湧現挑戰者……由於財政緊張,美國不得不連最先進的戰機F22都暫停生產。

在美國超級實力不斷相對衰落,世界多極化大勢所趨的大背景下,在金融衍生品泡沫、紙幣泡沫和現代工業文明的三重泡沫破滅,或者說進入收縮週期之後,全球的財富和發展空間將呈現零和乃至負和博弈,其主要規則是“剩者為王”。此情此景下,每個大國都會想方設法為自己多爭一些生存發展空間,而容易選擇將自身危機向它國轉嫁,因為自我革命意味著內部劇痛和衝突。

比如美國經濟上問題多多:房地產低迷,失業率居高不下,龐大的金融衍生品堰塞湖仍高懸頭頂(這是美國在全球獨有的,也是最大的金融和經濟禍患),巨大的財政和貿易赤字難見改善,聯邦和地方債務節節攀升,加州等地實際已經破產;在社會層面上,公眾對華爾街怨聲載道,貧富分化加劇,種族矛盾難以解決……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歐洲發生嚴重的歐元危機,中國發生日本1990年那樣的金融危機,乃至於歐洲周邊或者中國周邊發生局部戰爭,顯然會讓美國長長地緩一口氣。

但同樣明顯的是,日本1990年式的金融危機是中國無法承受的。中國國內的金融和經濟形勢也面臨著相當艱鉅的挑戰。再也沒有代他人受過的空間,承受本該他人自己吞嚥的苦果。

當今的中國比11年前更有力量追求公正合理——中國綜合國力迅速增強,如今工業規模已超過美國,金融機構狀況比美國更好,握有大量的美國債權。最根本的變化是,中國軍事實力突飛猛進,60年國慶所展示的軍備能力表明,中國在常規武器上已經接近世界一流水平,而戰略威懾能力大增,一是東風31A型戰略核導彈對美國本土的威懾;二是東風21C型導彈對航空母艦的威懾。

與當年台海對壘相比,對美國很不利的是,在美陸軍深陷伊拉克和阿富汗沼澤之際,其根本無力援韓,而僅靠海空軍是打不贏半島型戰爭的。

更何況,假如朝鮮半島一旦爆發戰爭,它不排除演變為東亞,乃至全球的全面戰爭。鑑於中美產業經濟已經高度一體化,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如果中國出口美國的商品將中止,美國將遭遇嚴重的通貨膨脹;而美國在華投資企業的利益很難得到保障,美國股市將暴跌,一場比2008年更嚴重的金融危機爆發無可避免。當然,這也意味著中國的一場巨大的經濟災難。而韓國、朝鮮和日本更將首當其衝遭受經濟和軍事上的滅頂之災。

因此,對任何一方來說,東北亞的對抗均非明智之舉,沒有任何人會成為贏家。東北亞的局勢應回到和平和妥協的軌道,這不僅是對中國,也是所有參與方最理性的選擇。中國唯有以最強硬的不惜玉石俱焚的姿態,才有可能贏得和平。因為綏靖主義從來都是逐步引發戰爭的最有效途徑。 (作者為資深評論員聯繫郵箱 ztb6006@sina.com)

已經無奈到無語

時寒冰:中國是美國經濟的大救星
作者:時寒冰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10-7-28

從5月歐元狙擊戰,到6月7日美元指數的逆轉,再到隨後資源品的啟動,當我此前推導的這些經濟現象,與現實一一吻合(包括週期轉換節點和輪動的順序。建議有關週期的幾篇分析文章連著看,都是心血之作)。我沒有絲毫欣喜,而是越來越為未來的中國經濟走勢擔憂。我此前流露出來的這種態度,很多人慢慢會明白。

幾個月前,當許多人認定中國經濟將步入通貨緊縮時代時,我斷言,通貨膨脹之火將再次燃燒,並與產能過剩同步而行,這種最致命的經濟形態將日趨清晰。這種觀點在6月之前受到無情嘲諷,但現在即使此前的嘲笑者,也不得不會貨幣購買力的縮水而憂心忡忡。通脹之火再次點燃,所謂“只有通脹預期而沒有通脹”的御用尿不濕觀點,已經無法遮掩真實——世上沒有不透風的褲子。

在這個複雜的周期內,缺乏戰略思維是無法洞悉本質和未來趨勢的。

新周期的詭異不僅限於此。

奧巴馬在很多方面,與美國前總統布什的政策有較大差異,但在新能源方面,他比布什走得更遠更堅定,即使對小布什的生物燃油計劃遭到國際社會最強烈最尖銳批評的情形歷歷在目,奧巴馬的新能源計劃都沒有發生絲毫動搖。奧巴馬在經濟振興計劃中對新能源做出了史無前例地傾斜,包括投入1500億美元資助替代能源的研究,並為相關公司提供稅務優惠;發展清潔能源,大幅減少對中東和委內瑞拉石油的依賴;計劃到2012年,美國發電量的10%來自可再生能源等等。新能源項目是奧巴馬新經濟政策的重點,而新能源的重點則是技術研發,掌握最核心技術。

從2009年1月到2011年(中國的5萬億規劃始於 2011年),對於一個創新領跑世界的國家而言,這個時間段足以讓美國在新能源技術研發方面跑在最前面。美國的技術亟需要對應一個市場,注意,所有的技術都必須通過市場轉化為生產力,轉化為美國的超額利潤。

詭譎的事情出現了。

7月20日,在2010年上半年能源經濟形勢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透露,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已編制完成,正按有關程序準備上報國務院審批。國家能源局首次提出了5萬億投資計劃,該規劃擬在 2011至2020年十年間,以開放市場吸引內外資的方式,累計增加直接投資5萬億,發展內地新興能源產業,每年將可增加產值1.5萬億。

中國的新能源計劃與美國存在著兩年的時間差!中國在房地產領域轉了一圈後,又回到了起點,回到了美國2009年1月的那個起點。

但這個時間差是要付出巨大代價的。

美國的先進新能源技術,與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實現了完美無瑕的對接,美國可以坐享這種對接帶來的暴利,並因此增加就業。中國再次成為美國經濟的大救星!而中國將冒低端產能過剩和環境污染的風險,還要冒通脹風險——5萬億從哪裡來? !

中國的新能源其實就是新能源的低端行業,並不掌握核心技術,國內科技界浮躁的風氣已經很難真正踏踏實實地鑽研技術,對知識產權保護的不力也使得科技研發者面臨很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這些都扼殺了中國科技研發的動力。人所共知的是,低端領域的競爭最容易展開。而所謂的新能源體系,依託的仍然是高耗能的污染環境的傳統製造業,而這個角色的扮演者仍是中國。因此,中國的新能源戰略剛一展開,某些產品就已經存在嚴重過剩。去年,有關部門直至總理都對多晶矽和風電設備的產能過剩情況表示了警惕的態度。

當中國的相關新能源產品過剩時,必然向世界吐血大甩賣,借助中國人的自我犧牲精神,發達國家的新能源戰略將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快的效率得以實現!中國何止是美國經濟的大救星,同時也是世界新能源革命的無私捐助者!

地方政府急功近利,官員們看的是GDP堆積起來的美麗政績。因此,目前國內至少已經有18個省市提出了打造新能源基地,或者把新能源當作支柱產業來發展,這種一窩蜂地發展意味著什麼,是不言而喻的。問題是,這些大力發展新能源的省市,理解了什麼是新能源嗎?他們知道新能源的核心是技術因素嗎?

但不管怎樣,最高興的是美國。他們的新能源技術有了用武的廣闊天地,為美國帶來了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也許,有關部門是從中國自身的發展考慮的,利用美國的技術發展自己的新能源產業,但是,別忘了,世界上從來沒有免費的午餐,DVD專利費用數倍於中國製造企業利潤的情況,在新能源領域可能重演。

從購買美國國債等很多方面來看,中國都是美國的大救星。美國經濟將在中國今年慶祝國慶節的時候,逐漸完成調整,日益顯出複蘇跡象(請注意這個節點)。當中國人沉浸在世博(SB)會盛況和熱烈慶祝國慶的時候,美國人將繼續在科技方面默默地傾注心血。

勝利和幸福永遠屬於腳踏實地的民族。

當一個民族在房地產領域的暴利攫取中享受沉淪的歡悅時,它是很難理解那些以民生為重的民族的巨大凝聚力和創造力的來源的!

作為一個中國人,除了祝福那些幸運的人,難道只能是一再的痛嗎?面對越來越詭譎的現狀,難道擺脫疼痛的唯一途徑只能是麻木或者逃避? ……

這還不是真正令人擔憂的。

美國的新能源投入,使其對傳統能源的依賴大幅減少,在新周期沒有到的時候,美國就已經開始全面施行應對新周期狀況的計劃!同時,別忘了,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農業大國!從乾旱到洪災,中國南部幾乎沒有經過過渡就完成了角色轉換,生態惡化的後果正在給農業帶來巨大風險——這是真正意義上值得警惕的風險!當中國依然沉浸在房地產帶來的繁榮時,外資正在悄悄地在糧食、養殖、種業等領域攻城略地,未來等待我們的會是什麼狀況? ……我實在不明白,這些擺在眼前的巨大風險,怎麼會不引起最最最強烈的重視!最可怕的是在面對近憂的時候還不知道遠慮!

新周期,對美國是一個起點,對中國也是一個起點,只是,兩個起點不一樣,太不一樣啊!

在有識之士的呼籲之下,中央終於開始重視“裸官”現象【2010年7月,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規定》 ,提出領導幹部應當報告本人婚姻變化和配偶、子女移居國(境)外、從業等事項;2010年7月,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對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國(境)外的國家工作人員加強管理的暫行規定》】。唯希望在對“裸官”的監管方面力度再大些、再嚴厲一些,最好動用網友的力量,讓“裸官”的危害性消除到最小。也許,監控好“裸官”,能減少些莫名其妙政策的出台,至少讓那些莫名其妙的政策變得能讓人看得懂。且作為一個建議吧!

已經無奈到無語!

文化大革命

毛澤東為什麼要掀起一場文化大革命?
作者:水中沙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10-6-2

如果對照今天的社會現實來看,毛澤東的文化大革命是非常有道理的。它是毛澤東本人能想到的最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了。

  

毛澤東要解決什麼問題呢?

  

1945年7月,民主人士黃炎培在毛澤東談話時提出了歷代王朝“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週期率問題。毛澤東高興地答道:“我們已經找到了新路,我們能跳出這週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

  

可是我們發現毛澤東在民主問題上陷入了兩難:其一,中國祇有一個政黨是執政黨,這與西方的民主制度不同,這就決定我們不可能照搬西方那一套民主制度;其二,不採用西方的民主制度我們又能怎樣呢?我們的人民怎樣才能成為主人而不是奴隸呢?也許,“人民當家作主”是毛澤東晚年思考最多的六個字,因為這是他作為一代開國元首對老百姓的承諾,沒有這句承諾,無論如何是無法團結到廣大勞苦大眾為革命去賣命的。

  

毛澤東是真心要實現“人民當家作主”這六個字的人,這六個字是他那個時代人的信念,信念就像一個人的脊椎一樣,沒有它就沒辦法直立行走,正是“人民當家作主”這個信念使得老百姓願意跟隨他們前行。可是,新中國成立之後,他們卻發現欠老百姓的帳還沒有還,不僅沒有還,而且似乎還越離越遠了,歷史似乎又回到了過去無法擺脫的周期率怪圈,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受到了黨內部當權派勢力的威脅。階級對立出現了苗頭,而深刻領悟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毛澤東知道,階級矛盾是推動歷史發展的動力,是“興亡更替”的根本原因。毛澤東本人也是通過分析階級矛盾起家的,是利用階級矛盾這一尖銳的武器的高手。他更懂得其後果必然是黃炎培老所擔憂的。

  

出於這些考慮,毛澤東在晚年運用他的超人智慧,大膽嘗試,試圖在現有體制內創造出一種新的民主模式。這種民主模式是要打破中國千百年來只有權貴當家沒有老百姓當家的慣例,打破了中國千百年來只有上層階級統治底層人民沒有底層人民管制上層階級的歷史,所以,只有毛澤東那個時代才破天荒第一次地發動了群眾反抗權威,他親自出馬當頭陣寫“炮打司令部”的大字報。

  

文化大革命,那是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段當官者害怕老百姓的時代。我們知道,西方民主法治做得好的國家達到了同樣的效果,只不過,他們使用的方式不一樣。他們採取的是製度製衡,而文化大革命則採取了暴力鬥爭。暴力鬥爭是馬克思主義對政治鬥爭形式的認可解讀,當然馬克思主義並不反對還有其他方式的政治鬥爭。

  

毛澤東的意思是要讓當權者明白,老百姓才是真正的主人,可以在任何時刻拉當權者下台的。因為中國的老百姓太善良了,他們逆來順受慣了,他們沒有民主的傳統,所以,毛澤東也想通過這種方式來教育中國老百姓——這才是民主,你們才是真正的主人,你們不要忘記了這一點,你們不要容忍當權者對你們的欺壓,你們要奮起反抗!我們雖然沒有西方人嚴格的民主制度,可是我們也可以有我們階級鬥爭的傳統。真正的階級鬥爭當然是瞄準政權來的,當然是要流血的。它不是溫和的,“革命不是請客吃飯”,是要動刀槍的,是要死人的。正因為如此,毛澤東選擇了階級鬥爭這一方式來製約權力,要求它週期性地使用,才能擺脫那個週期率怪圈。毛澤東希望它週期性地使用,形成一種習慣,一種傳統,讓他成為當權者頭上時時刻刻懸著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不敢一心一毫地懈怠,不敢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無論方式到底怎樣,起碼這種動機是值得後人尊重的。這種動機背後對於人民政權的深刻擔憂是值得後人警覺的。

  

不妨猜測,毛澤東能想到的最好的“民主”形式是“階級鬥爭”。他是想通過階級鬥爭這種激烈的政治鬥爭來製約當權者,讓他們時時刻刻膽戰心驚,不敢有絲毫對群眾不公正廉明的現象。應該說,這是毛澤東非常好的動機和出發點,是值得肯定的地方。可惜,由於種種原因,人們將文化大革命“妖魔化”了,覺得那是不可思異、不可理解的。其實並不是因為當時的人們或後來的人們思維能力淺薄,而是因為人們產生了的普遍恐懼導致的,加上宣傳上的一邊倒習慣,不能客觀分析已經發生的歷史事件。對文化大革命要用一棍子打死的辦法去逃避,而不能勇敢面對。對階級鬥爭也諱莫如深,不輕易提也不敢去提。

  

如果歷史能從文化大革命中吸收點什麼的話,那就是“民主”,不僅當權者要記住老百姓才是主人,老百姓也要有主人公的姿態和勇氣。可惜,一場文化大革命,被後人像潑髒水一樣連同孩子也一起潑掉了。社會精英們眾口一詞地全盤否定文化大革命,不考慮歷史背景,也不考慮歷史必然性和歷史發生的動機,這必然會導致嚴重的後果,那便是“歷史退縮”。這種歷史性退縮在今天的表現就是,權力得不到任何的約束,當權者不僅沒有收斂對老百姓的魚肉,甚至敢於為所欲為,毫無顧忌,比先前更囂張了,套用一個流行的詞彙,這是一種“反彈”。這就是對歷史作簡單粗暴評價的後果,不能不引起當代人的深思。

比我們看得至少遠五十年

王震臨終前感嘆: 毛主席比我們看得至少遠五十年!
作者:lyq454545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10-7-27

在文革問題上,毛澤東在黨內是非常孤立,大多數中央領導都無法理解文革的真正含義。但是王震臨終前感嘆:毛主席比我們看得至少遠五十年!  

有人聲稱文革是世界和中華文明史上最黑暗的十年。那麼如果毛澤東沒有發動文革,而是與劉鄧一起提前改革開放,這樣是否就能使中國比現在會更好呢?  

首先,中國能夠改革開放的前提是中美建交,不是毛澤東不想開放,而是帝國主義根本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帝國主義經濟政治軍事的封鎖之下,開放是一廂情願的幻想。  

按照XX的思想,中國要么徹底投靠蘇聯,要么投靠美國, 前者會使中國成為蘇美冷戰首當其衝的犧牲品,由於毛澤東的反對,沒有成為現實。要實現後者,前提是共產黨放棄公有製,放棄公平民主的平等分配,放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最核心的部分,放棄毛澤東思想的核心部分。如果毛澤東不反對,中國將提前至少10年改革開放。這樣中國將先蘇聯走西方民主化道路,這樣六四將提前發生,中共將比蘇共提前滅亡,中國也將比蘇聯提前分裂,然而,工業、科技和經濟比蘇聯差得多的中國,如果經歷蘇聯同樣的經濟崩潰和國家分裂,那麼中國現在的整體狀況可能還不如印度!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毛澤東發動的文革,中共對資本主義復闢根本沒有任何防範,劉鄧會主動向美國投怀送抱,美國就會像對待分裂後的俄羅斯那樣對待中國。被分裂被顛覆政權的中國將萬劫不復!  

文革中的確死了一些人毀了一些文物,可是與國家分裂,中共滅亡,軍閥混戰,經濟崩潰相比,文革讓中華民族付出的代價是微乎其微了。  

網友曾經說過:文革是疫苗。沒有這個疫苗,中國就不會達到今天的發展水平,中國就會像蘇聯那樣提前夭折了。  

與一些人所說的正好相反的是,文革不是中國民族最黑暗的十年,文革是中華民族積蓄力量健體強身的十年,是廣大勞動人民獲得最大權力的十年,是一切落後腐朽封建勢力最黑暗的十年,是官僚階層對勞動人民最尊重的十年,是乾部確確實實為人民服務的十年,是勞動人民建設國家幹勁沖天的十年。  

在這十年裡,大飛機首飛成功了, 胰島素被人工合成了, 衛星上天了,核潛艇造出來了,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出來了, 。 。 。 ,中國一舉成為世界第六大工業國。  

文革期間的最大成就是,毛澤東打破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政治封鎖一舉進入聯合國,一步登天,成為聯合國五個安全理事國之一!美國等西方國家被迫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並與中國建交。政治上的封鎖被打破,意味著經濟封鎖被打破,是毛澤東用最少的代價在不投降不投靠不賣國的前提下打破了帝國主義的政治和經濟封鎖,使對外開放成為可能。  

與俄羅斯不同的是,中國沒有採取激進的體制改革。所謂體制改革就是用私有製取代公有製。中國的私有化改革直到現在仍然不徹底,金融、能源、國防工業、電訊、重工業等國家核心產業仍然是國有企業,正是由於國家掌握了這些重要的產業,才能夠使國家對經濟發展實行有效控制,避免出現國家由金融寡頭控制的危險局面,避免出現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  

而採取激進改革的俄羅斯和東歐國家,由於國家失去對金融和重要產業的控制,使經濟迅速崩潰,使這些國家的經濟近三十年來幾乎停滯不前甚至倒退。這些國家的私有製改革並沒有使這些國家的人民生活得到更好的保障和提高。  

而保留金融和重要產業國有化的中國的經濟發展卻如日中天, 令進入衰退和金融危機的西方國家嘆為觀止。儘管官方開始了私有化的改革,但是鄧小平仍然提出四項堅持:堅持社會主義,堅持毛澤東思想。他的接班人江澤民和胡錦濤也沒有徹底放棄堅持社會主義和毛澤東思想,這就是中國至今沒有崩潰的根本原因!  

為什麼黨內資改派沒有採用俄羅斯那種激進的私有化改革呢?其重要原因是經過文革洗禮的中國對資本主義有了一定的免疫力,四十年前誰搞資本主義,誰就是叛徒內奸,這種宣傳已經在文革中深入人心。即使資改派想迅速搞資本主義,也只能夠偷偷摸摸地搞,只能打著社會主義的旗號搞資本主義。  

正因為資改派偷偷摸摸慢慢地摸著石頭搞資本主義,使中國幸運地等到了蘇聯的垮台和崩潰,蘇聯的分裂崩潰使共產黨看到私有化改革的危害,使更多中共領導人清醒了,放緩了私有化的改革。  

由此得出一個結論:文革使中國的私有化改革至今不能徹底實現。只要中國不像俄羅斯那樣徹底實現私有製,中國就不會像俄羅斯那樣崩潰,中國就不會分裂,中國就不會發生動亂!

文革真正含義

是誰逼迫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的?
作者:正義之劍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10-7-7

一九六五年中央工作會議通過了“二十三條”以後,毛澤東對怎樣具體推進“四清”運動很少談起,他看到了隨著“四清”運動的深入,暴露出來的問題越來越多。使他對乾部脫離群眾以及同群眾相對立的問題越來越感到憂慮。他十分擔心:這種情況不改變,繼續發展下去,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便不能鞏固,甚至存在著資本主義復闢的危險。他要尋找一種能夠全面解決問題的新途徑和新辦法。

這個時候,毛澤東同志是中國共產黨內第一個用如此深刻的思想和戰略的目光考慮這個問題的領導人。在中國社會主義的革命道路上,他總是高瞻遠矚地看到問題、提出問題,並且說服他的同志們一起完成了他所設想的偉大目標。而這次由於他個人和社會的諸多原因,毛澤東未能如願以償。成為了他臨終時的遺憾。

他曾經對身邊的護士長吳旭君說:“我多次提出問題,他們接受不了,阻力很大。我的話他們可以不聽,這不是為了我個人,是為了將來這個國家,這個黨,將來改變不改變顏色,走不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問題。我很擔心,這個班交給誰我能放心。我現在好活著呢,他們就這樣!要是按照他們的做法,我以及許多先烈們畢生付出的精力就要付諸東流了。”

“我沒有私心,我想到中國的老百姓受苦受難,他們是想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所以我依靠群眾,不能讓他們再走回頭路。”

“建立新中國死了多少人?有誰認真想過?。”

毛澤東逐漸形成了這樣的看法: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還是走資本主義道路,關鍵是在上層,尤其是在中央。如果中國自上而下地出資本主義,比自下而上地出資本主義要容易的多。所以在“二十三”條中,特意強調“這次運動的重點,是整黨內那些走資本主義的當權派。”這也就是說:文化大革命是那些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逼著毛澤東發動的。

毛澤東在後來一次中央的工作會議上說出了分量很重的幾句話:“我快要去見馬克思了,怎麼交代?你給我留個修正主義尾巴,我不干!”

作為文化大革命導火線的《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表的。這篇文章是姚文元在江青的授意下寫出來的,寫好後給毛澤東看過並經他同意發表。毛澤東知道這篇文章在“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北京市委手里肯定通不過,便在上海的《文匯報上》發表。文章發表後,在全國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毛澤東同意發表這篇文章,而且給予極大的重視,表明他發動文化大革命的決心已經下定,他把發表這篇文章看做是“甩石頭”,用以打破他所不滿的那種沉寂局面。這便成為了發動文化大革命的導火索。

評《海瑞罷官》的文章發表後兩天,一九六五年十一月十二日,毛澤東乘專列離開北京。之後的七個多月的時間裡都沒有回來。三月二十八至三十日,毛澤東到了上海,在接見地方有關人員時他生氣地說:“八屆十中全會作出了進行階級鬥爭的決議,為什麼吳晗寫了那麼多反動文章,中宣部都不要打招呼,而姚文元的文章偏偏要跟中宣部打招呼呢?——”

毛澤東嚴厲地說:“出修正主義不只文化界出,黨政軍也要出,特別是黨軍出了修正主義,麻煩就大了。”在他看來,當前最大的問題正是中央出了修正主義,必須當機立斷,“全面系統地抓”,發動一場大革命,來解決這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五月四日至二十六日,在北京的劉少奇主持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集中批判了彭真等人,會議通過了毛澤東多次修改的中共中央通知。 (後被成為“五一六”通知)

在這個通知中,有毛澤東加上的這一段話:“混進黨裡、政府裡、軍隊里和各種文化界的資產階級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義分子,一旦實時機成熟,他們就要奪取政權,由無產階級專政變為資產階級專政。這些人物,有些已經被我們識破了,有些還沒有被識破,有些正在受我們的信用,被培養為我們的接班人。例如赫魯曉夫那樣的人物,他們現正在睡在我們的身邊,各級黨委必須充分注意這一點。”

毛澤東在接見外賓時說:“鑑於這些情況,我們這一批人一死,修正主義很可能會起來。”“我們是黃昏了,所以,現在趁著還有一口氣的時候,整一整這些資產階級復辟。”

當時,黨內絕大多數高級幹部是很難接受毛澤東的這些主張和看法的。但是在年輕的學生們中間卻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一位幹部子弟寫信給中央說:“現在我覺得我們只能相信毛主席,只能相信黨中央,一切人都應懷疑,只要不符合毛主席指示,什麼人都要攻。如果我們心軟,就要亡黨亡國亡頭。”

這就是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的初衷。一些年來,有不少的人受到一些錯誤書刊的引導,認為毛澤東之所以發動文化大革命是為了打倒劉少奇。這是一種誤解,毛澤東若是單單為了打倒劉少奇同志,根本不用費這麼大的周折,因為劉少奇的國家主席職務,是毛主席在五八年在中共八屆六中全會上再三做工作才辭去後才當選的。

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是為了反修防修,為了使我們的黨我們的國家不變顏色。是為了不使我們的老百姓再吃二遍苦、受二茬罪。當時我們在文革時,聽到毛主席這些話時,光是舉起雙手擁護其實並不理解其中的真正含義。社會發展到了今天,事實已經證明了毛澤東的許多預見是非常英明和準確的。我們不得不更佩服他老人家的遠見卓識。內心深處更不得不為他的精確判斷所折服,更加增添了我們對毛澤東的崇敬和熱愛。也更加堅定了我們要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勇氣。努力吧!同志們!

毛澤東軍事思想

毛澤東軍事思想:人民解放軍戰無不勝的力量之源
作者:日月河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10-7-12

兩萬五千里長征和在經受百年苦難之後建立一個獨立自主的新中國,這是20世紀對人類影響最深刻的兩個事件。它是偉大的革命,是偉大的史詩;它是人類歷史的奇蹟,是人類精神的豐碑。完成這些成就的,是一支卓越的軍隊——中國工農紅軍及其後繼者。

1927年8月1日,一聲槍響劃破南昌城頭無邊的沉沉暗夜,宣告了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第一支全新軍隊的誕生,從那時起到現在,這支軍隊鐵血天下,雄風萬里,歷經血雨腥風的十年國內革命戰爭、驚天動地的八年抗日戰爭、摧枯拉朽的三年解放戰爭,創下了世界戰爭史上一系列彪炳千古的軍事奇蹟,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用槍桿子打出了人類歷史上唯一一塊曾經徹底消滅了黃毒賭黑等邪惡骯髒現象的干淨土地,創造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曾經由勞動人民當家作主、人人平等、沒有貧富貴賤的人間樂園。這是人類歷史的奇蹟。在這個過程中,毛澤東的軍事思想被發揮到極致,也留下了人民軍隊的重要管理大法:剛性管理法則。

毛澤東有句至理名言,現在幾乎成了西方所有政治家的座右銘。這就是:黨指揮槍,絕不允許槍指揮黨。指揮權的解決使這支軍隊在為誰打仗、靠誰打仗、打什麼仗、怎樣打仗等一系列問題立即明朗起來。黨指揮槍,恰如軍事管理的一盞明燈。

厚實的東方智慧,使毛澤東得以登臨世界軍事思想的絕頂。 1946—1949年間,他所指揮的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雙方用兵之數量,其戰爭規模之宏偉,超越了20世紀包括兩次世界大戰在內的全部戰爭,也超過了人類戰爭史上的一切戰爭。毛澤東的軍事指揮藝術出神入化、精妙絕倫。相形之下,西方之兵聖凱撒、亞歷山大、漢尼拔和拿破崙,不過如同小丘而已。所謂運籌帷幄之中、決胜千里之外不足以狀其妙,他實際是運神思於方寸之間,而操勝負于萬里之外!其軍事指揮藝術之高超,其政治、軍事及意識形態整體運用配合之巧妙,超過了人類歷史上一切最偉大的軍事家。

馬列主義思想與中國的大同思想不謀而合,並在毛澤東的大腦裡,在中國共產黨人的實踐中提煉成一面毛澤東思想的大旗,億萬中國人民自願匯集到這面大旗下為建立新生的人民共和國拋頭顱、灑熱血,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發展之基、立身之本。在迄今為止的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中,毛澤東締造了一個最有效率、最有力量、最優秀的組織。這個組織從零開始,它不是中國政府最大遺產的繼承者,不是精英組織,最初甚至只是個非政府組織,但就是憑著幾個人、一面旗幟、一個信仰開始了艱難征程,最終,把原來欺凌過我們的列強全打了一遍,成就了東方不敗的神話。毛澤東篤信“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沒有一個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因此,高度重視軍隊建設。不管有人罵毛澤東是“匪”也好、“寇”也罷,還是說他逃跑主義,事實是在他領導下的紅軍就是走過了草地、翻過了雪山,把這支經歷過血雨腥風考驗和洗煉的鋼鐵部隊,帶到了陝北,重新建立了新的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而依靠以這支部隊為核心建立和壯大起來的部隊,拖跨了小日本,打敗了蔣匪軍,最後成立了人民共和國。天安門城樓上一聲“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創新開啟了中國人按自己的方式創造歷史的時代。毛澤東硬是把一群穿草鞋的農民,打造成為一支戰無不勝、無堅不摧的鋼鐵部隊,世界上難道還有比這更具有剛柔兼濟本色的管理嗎?

紅色管理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怎麼把百年來一盤散沙的中國人凝聚到一起,並且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發力。無論時光順流還是倒流,也不管是在哪裡,中國面臨的問題都是同質的。而這個問題迄今為止當屬毛澤東解決的最好。毛澤東在軍事管理中屢創奇蹟,四渡赤水就是典型的樣板。四渡赤水重新改寫了紅軍的歷史,改寫了中國革命的歷史,由此改寫中國的歷史,同時也奠定了毛澤東在世界革命史、軍事史、戰爭史的崇高地位。軍事管理奇蹟就這樣被毛澤東在談笑間創造出來。作為一名領袖人物,毛澤東總能洞見變化的趨勢,並能有效地管理、順應這些趨勢。而他一手締造、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也屢創佳績,並在幾十年的發展壯大中,始終保持著持續而強勁的生命力。毛澤東胸中自有百萬兵,善於並敢於以弱制強,用兵如神,其高超的戰略戰術成為永遠的美談。

這支軍隊為什麼有如此驚天力量?毛澤東主席的七大政治報告——《論聯合政府》中說的再清楚不過了:

“這個軍隊之所以有力量,是因為所有參加這個軍隊的人,都具有自覺的紀律;他們不是為著少數人的或狹隘集團的私利,而是為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為著全民族的利益,而結合,而戰鬥的。緊緊地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為中國人民服務,就是這個軍隊的唯一的宗旨。

在這個宗旨下面,這個軍隊具有一往無前的精神,它要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任何敵人所屈服。不論在任何艱難困苦的場合,只要還有一個人,這個人就要繼續戰鬥下去。

在這個宗旨下面,這個軍隊有一個很好的內部和外部的團結。在內部——官兵之間,上下級之間,軍事工作、政治工作和後勤工作之間;在外部——軍民之間,軍政之間,我友之間,都是團結一致的。一切妨害團結的現象,都在必須克服之列。

在這個宗旨下面,這個軍隊有一個正確的爭取敵軍官兵和處理俘虜的政策。對於敵方投誠的、反正的、或在放下武器後願意參加反對共同敵人的人,一概表示歡迎,並給予適當的教育。對於一切俘虜,不許殺害、虐待和侮辱。

在這個宗旨下面,這個軍隊形成了為人民戰爭所必需的一系列的戰略戰術。它善於按照變化著的具體條件從事機動靈活的游擊戰爭,也善於作運動戰。

在這個宗旨下面,這個軍隊形成了為人民戰爭所必需的一系列的政治工作,其任務是為團結我軍,團結友軍,團結人民,瓦解敵軍和保證戰鬥勝利而鬥爭。

在這個宗旨下面,在游擊戰爭的條件下,全軍都可以並且已經是這樣做了:利用戰鬥和訓練的間隙,從事糧食和日用必需品的生產,達到軍隊自給、半自給或部分自給之目的,藉以克服經濟困難,改善軍隊生活和減輕人民負擔。在各個軍事根據地上,也利用了一切可能性,建立了許多小規模的軍事工業。

這個軍隊之所以有力量,還由於有人民自衛軍和民兵這樣廣大的群眾武裝組織,和它一道配合作戰。在中國解放區內,一切青年、壯年的男人和女人,都在自願的民主的和不脫離生產的原則下,組織在抗日人民自衛軍之中。自衛軍中的精幹分子,除加入軍隊和游擊隊者外,則組織在民兵的隊伍中。沒有這些群眾武裝力量的配合,要戰勝敵人是不可能的。

這個軍隊之所以有力量,還由於它將自己劃分為主力兵團和地方兵團兩部分,前者可以隨時執行超地方的作戰任務,後者的任務則固定在協同民兵、自衛軍保衛地方和進攻當地敵人方面。這種劃分,取得了人民的真心擁護。如果沒有這種正確的劃分,例如說,如果只注意主力兵團的作用,忽視地方兵團的作用,那末,在中國解放區的條件下,要戰勝敵人也是不可能的。在地方兵團方面,組織了許多經過良好訓練,在軍事、政治、民運各項工作上說來都是比較地更健全的武裝工作隊,深入敵後之敵後,打擊敵人,發動民眾的抗日鬥爭,藉以配合各個解放區正面戰線的作戰,收到了很大的成效。 ”

這就是一代偉人的文風。說的何等酣暢淋漓!無論何時何地,只要談及人民軍隊,我們彷彿就會感到一種莊嚴與神聖,就會有一種洪亮的聲音在迴響:“這個軍隊具有一往無前的精神,它將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任何敵人所屈服!”新中國成立後,為了打破帝國主義軍事封鎖和軍事威脅,創造一個和平發展的外部環境,捍衛國家的領土完整和民族尊嚴,重塑中華民族的英雄形象,英勇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又踏著滾滾烽煙多次征戰:50年代北出朝鮮的抗美援朝戰爭、西擊印度的自衛反擊戰爭,60年代南下越南的抗美援越戰爭、擊退蘇聯侵犯的珍寶島戰爭,英勇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不畏強暴,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用一系列的偉大戰績打出了中國軍人的威風,打出了中華民族的威風,也打出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威風,中國人民從此站了起來。這一系列征戰為中國和平發展創造了幾十年的安全環境,後來所謂“和平與發展”的國際環境,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用槍桿子打出來的。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槍桿子裡面出和平。這就是強者的剛柔相濟邏輯。

毛澤東正確地解決了人民軍隊怎樣才有力量,怎樣才能無敵於天下的問題,這就是以“緊緊地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為中國人民服務”,為這個軍隊的唯一宗旨。並在這個宗旨下制定並實行了一系列方針、原則、紀律、制度、戰略戰術。例如:黨指揮槍的原則,支部建在連上,實行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又如,官兵一致,軍民一致,瓦解敵軍的政治工作三大原則;再如,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實踐不斷證明,堅持毛澤東為人民軍隊確定的宗旨及相應的方針、原則、紀律、制度、戰略戰術,我們的軍隊就有力量,就能用同勢甚至劣勢的裝備打敗敵人,無敵於天下。這是基於毛澤東獨特的建軍思想——人民戰爭的思想,所做出的判斷。毛澤東的人民戰爭思想主要表現在人民為本和軍民一體化的梯次軍事建制上。 1938年5月,毛澤東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發表的《論持久戰》中專以“兵民是勝利之本”為標題,論述了全面抗戰、全民抗戰的觀點。他指出:“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主張進行廣泛的熱烈的政治動員,解決兵源、財源等困難問題,達到“官兵一致,軍民一致,瓦解敵軍”的目標。毛主席還充滿信心地說:“動員了全國的老百姓,造成了陷敵於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彌補武器等等缺陷的補救條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戰爭困難的前提。”這是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反對國民黨片面抗日,主張全面抗戰思想的集中表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及抗日根據地的不斷擴大,充分說明了這條抗戰路線的正確性。毛澤東主席在《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說: “真正的銅牆鐵壁是什麼?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這是真正的銅牆鐵壁,什麼力量也打不破,完全打不破。”在《八連頌》中說:“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今天,令西方列強望而止步的,正是毛澤東高超的人民戰爭思想。軍民關係,實際上就是軍隊的社會形象。毛澤東時代官兵關係、軍民關係是非常好的。誰都知道“親人解放軍”的說法。毛澤東有句名言說,如果一支軍隊被視為老百姓自己的軍隊,那這支軍隊將無敵於天下。現在軍隊的社會形象並不好,你看滿大街橫衝直撞的軍車,毛澤東時代絕對沒有這樣的事。不可否認,美國的軍隊固然也是一個優秀的組織,但是,在軍隊組織系統的管理方面,他們比人民解放軍略有遜色。於是就有了美軍三次學習人民解放軍的歷史,他們既學習解放軍的戰略戰術,也學習解放軍的組織建設。越戰後,美軍士氣降落到最低點,統計表明越南戰爭美軍死了5萬多人,其中軍官5600多人,竟有1000多人是被士兵的黑槍打死的。這就是許多管理學術士頂禮膜拜、口口聲聲必欲學之而後快的西點軍校傑作!官兵關係到了這種地步,其管理之糟糕程度可想而知。美軍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我的士兵打死我的軍官?檢討的結果是,官兵不平等,上下溝通出了問題,所以他們就學習解放軍的官兵關係,學習解放軍怎樣溝通。但是,建立在資本主義私有製基礎上的官兵關係,是不可能實現真正的平等的,因而也是不可能實現有效溝通的。在這個意義上,它們永遠理解不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立軍之本!譬如,毛澤東提出的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民主集中製的原則和整風運動的形式,為組織的有效溝通和淨化提供了成功的範式。這樣看似簡單的範式,西點軍校能學得了去嗎?

人民解放軍創立之初,組織成員主要來自破產的農民、無產者、城市流氓無產者,但正是這些普通人成就了這個偉大的組織。解放軍始終深深植根於中國的土壤。黨指揮槍的建軍原則,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權。對黨對人民的絕對忠誠使絕大多數人即使在革命低潮時也不離不棄。人民解放軍這個武裝集團與其他組織系統一樣,在組織建設中一方面不斷敏銳地接受外部環境刺激,始終對環境和對手保持高度的警覺;另一方面,適應環境變化,在自己內部不斷進行變革,始終使組織保持高度活力。紅色管理巨大的成功背後,還隱藏著並不被人關注的組織力量。毛澤東和共產黨是如何將人民解放軍打造成一個強有力的組織,並使這個組織系統保持強大凝聚力和戰鬥力呢?這種巨大力量的重要來源,在於它的組織結構設計,它把黨的建制設置到了最基層的連排一級,保證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這意味著任何一個團長、師長想把軍隊變成自己的軍閥部隊或是想譁變,都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軍隊是黨的,不是某個人的。在這種組織原則下,叛軍和叛將現像很少,即使有個別叛變問題,也只能是孤家寡人,不可能成建制地帶走隊伍。就是使像張國燾這樣的黨和軍隊的創始人,叛走時也連一個人都帶不走。而這種組織設計的實質,其實是將信仰力量的最大化滲透,連一個班裡都會設置黨小組長,顯而易見,這是一種“價值觀管理”的非常典型和精彩的案例。

毛澤東人民戰爭的軍事思想是其駕馭戰爭智慧的又一體現。有了人民的支持,人民解放軍就無往而不勝。明白了這個秘密後就不難發現,當國民黨在圍剿紅軍時,實際上是在和整個根據地的軍與民共同作戰。所以毛澤東認為,共產黨與國民黨之間的戰爭,並不是兩黨之間的戰爭,而是國民黨和共產黨及其所領導的人民之間的戰爭。在著名的淮海戰役中,國民黨與共產黨的軍隊,人數上相差不多,但共產黨卻有著數百萬人的支前大軍。所以陳毅元帥不無幽默地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老百姓用小車推出來的。毛澤東向來重視並善於運用民眾的力量,他認為革命的理論一旦被群眾所掌握,就一定會爆發出讓一切反動派膽戰心驚的力量。所以,無論在任何時候,毛澤東都是不憚於放手發動群眾,不憚於充分依靠民眾力量的,對日本帝國主義如此,對蔣介石如此,對一切反動派都如此,對黨內的腐敗分子亦如此,結果無一例外地他都靠人民群眾的力量把敵人打的落花流水。

管理者,當寬嚴相濟。 《吳子·論將》曰:“禁令刑罰,所以威心”;“心威於刑,不可不嚴。”黃石公的《三略》雲:“將兵還令,賞罰必信。”有鐵的紀律才有鐵的軍隊,是鐵的軍隊,才可能有所向披靡的戰績。軍隊無紀律約束,如散沙一盤,怎能克敵制勝?組織系統的製度是規范成員行為的根本,是讓眾多成員行為協調統一的基礎,簡單一致才能產生執行力。軍隊的執行力是最好的,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死都要執行,就因為製度嚴格。這樣的軍隊無疑會永遠有無敵的力量,無敵於天下!

人民解放軍雖然是一個軍事組織,卻具備了組織的普遍含義,她的成長為我們啟示了一種比“學習型組織”更高級的組織模式,那就是生命型組織。所謂生命型組織,就是把組織視為一個有機的生命體,有自己的結構、系統,還有理念、精神與靈魂;並能通過不斷的學習與修煉,然後發展和壯大。人民解放軍作為一個生命型組織,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過程。破譯生命型組織的基因,獲益頗多。任何生命型組織的形成需要有自己的核心價值觀。人民解放軍的核心價值觀是毛澤東思想,是為人民服務,有了這樣的核心價值觀,就無往而不勝。其立意何其高遠!毛澤東當年為什麼要反對單純的軍事路線呢?原因就在於要把組織從一個農民部隊、一個游擊部隊,締造成一個人民軍隊、一個強大的生命型組織。人民解放軍不僅有從上到下以身作則的領導班子,而且在各級班子中還配有“政委”,政委的重要作用就是宣傳解放軍的各項方針政策,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和提升解放軍的生命力。不僅如此,為了永葆人民解放軍這個組織系統的活力,毛澤東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整風運動,通過歲歲年年的思想教育活動,逐步地把自由主義、經驗主義、教條主義等歪風邪氣從組織中清除乾淨,為組織的良性成長創造了很好的條件。重溫歷史,我們深為我們的生命型組織——英雄軍隊而倍感自豪。我們不應該、也永遠不會忘記那些驚心動魄的歷史年代,以及那些曾經如火把般用生命點燃黎明的先烈。青年女詩人海田的長詩《雪傲楓紅》,展現了這個生命型組織的靈性:“一個完整的人/必定擁有靈魂的信念/我思忖生命的屬性/心靈的軌跡/在一枚紅楓的對應下/靈魂的坐標/和奔跑的顏色。”字裡行間,閃爍著一個中國共產黨人強大的生命之光,共同組成了彭雪楓作為抗日將領和普通人的形象、性格、風貌,凸現了人物的崇高境界和品格——“信念在這裡抵達執著/精神在這裡澆鑄豐碑”。一個由個體生命組成的生命型組織躍然紙上。

游擊戰本來是技戰術,而在毛澤東那裡,卻發展成戰略原則——游擊戰原則。毛澤東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自豪地說:“我們三年來從鬥爭中所得的戰術,真是和古今中外的戰術都不同。用我們的戰術,群眾鬥爭的發動是一天比一天擴大的,任何強大的敵人是奈何我們不得的。我們的戰術就是游擊的戰術。大要說來是:'分兵以發動群眾,集中以應付敵人'。'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固定區域的割據,用波浪式的推進政策。強敵跟追,用盤旋式的打圈子政策'。'很短的時間,很好的方法,發動很大的群眾'。這種戰術正如打網,要隨時打開,又要隨時收攏。打開以爭取群眾,收攏以應付敵人。三年以來,都是用的這種戰術。”這些,都是充滿革命首創精神的原則,是紅軍游擊戰爭經驗的結晶。面對如魚得水、駕輕就熟的游擊大師毛澤東,蔣介石哀嘆道:“剿匪之難,甚於大戰。蓋彼利用地形之熟識、與民眾之協同,避實就虛,隨心所欲;而官兵則來往追逐,疲於奔命矣。”

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在中外戰爭史上首次將游擊戰爭提升到了戰略地位,主導全國軍民對日本侵略者展開了規模空前的游擊戰爭。毛澤東胸有成竹地指出,弱小的“紅軍在決戰問題上不起任何決定作用,而有一種自己的拿手好戲,在這種拿手戲中一定能起決定作用,這就是真正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與毫無戰鬥力的國民黨軍隊兵敗如山倒的敗退現成鮮明對比的是,毛澤東指揮八路軍、新四軍敵進我進,在華北、華中開闢敵後戰場,實行獨立自主的敵後游擊戰爭。毛澤東的敵進我進方針,使游擊戰爭不再主要是在內線作戰中從屬於正規戰,而是在外線實施大規模獨立作戰,在戰略上與內線作戰的正規軍進行配合。游擊戰爭由此被真正提升到了戰略地位。這既是抗日游擊戰爭的一大特點,也是毛澤東對游擊戰爭理論的一大創新。於是,在中國戰場上,出現了一幕戰爭奇觀:在正面戰場上,戰略上處於內線作戰的國民黨軍在防禦作戰中節節失利,而在敵後戰場上,戰略上處於外線作戰的八路軍、新四軍則在進攻作戰中迅速推進,放手開闢抗日根據地,開闢出廣闊的敵後戰場。這一時期,毛澤東所發表的一系列關於抗日游擊戰爭的理論著作,成了世界軍事理論寶庫中的經典。

中國哲學中有一個永恆的命題,即事物的變化是事物不變的規律,恰如日出日落、月圓月缺是一種永恆不變的發展規律一樣。而軍事、商業競爭中競爭各方的實力也是如此,沒有不變的優勢和劣勢。這種變化,恰恰就是競爭勝負的關鍵,不斷的追尋、促成這種變化趨勢就是競爭的本質。兵無定勢,打無定法。 “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是毛澤東對運動戰的通俗解釋。戰爭中,走路的時間通常多於作戰的時間。然而,一切的“走”都是為著“打”,我們的一切戰略戰役方針都是建立在“打”的一個基本點上。事實中總有幾種不好打的情形:當面的敵人多了不好打;當面敵人雖不多,但它和鄰近敵人十分緊密,有時不好打;一般說來,凡不孤立而佔有十分鞏固陣地之敵都不好打;打而不能解決戰鬥時,不好再繼續打。以上這些時候,我們都是準備走的。這樣的走是許可的,是必須的。因為我們承認必要的走,是在首先承認必須的打的條件之下。人民解放軍運動戰的基本特點和全部奧妙,就在這裡。如果說攻敵所必救,那麼作為運動戰的具體形式——走,則是運動戰的最完美體現。 1964年,毛澤東在和羅瑞卿一起回憶作戰體會時曾說:打仗沒什麼,就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三十六計上也有“走為上計”的表述,它是力量懸殊的競爭中,弱勢一方的唯一正確選擇。運動原則一般是通過走,即運動來調動敵人,消耗敵人實力,並在走中尋找、創造殲滅敵人的有利機會。在敵我力量發生局部變化,有利於我時,則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人。

毛澤東指出:“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因此,有計劃地培養大批的新幹部,就是我們的戰鬥任務。”[①]毛澤東從抗日戰爭一開始,就花大力氣,親自來抓這件事,是十分有遠見的,效果也是極為明顯的。 80多年的歷史,人民解放軍始終把教育培養幹部作為組織建設的根本。也正是這個乾部教育培養制度,使得人民解放軍在發展過程中,不僅名帥、名將如雲,而且從來都不缺領軍打仗的人。毛澤東對麾下的如雲戰將可謂如數家珍,瞭如指掌。

人民解放軍有先進的激勵機制。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人民解放軍這個優秀組織系統內,人人學有榜樣,行有方向。一個士兵回憶,參軍到部隊後,遇到的第一件事是爭奪 “小紅旗”。班長為了鼓勵11名新戰士能整理好內務,用紅紙製作了 3面小紅旗。每天早晨,大家評比,誰的被子疊得規範,就把小紅旗放到誰的床頭。為奪得這面小旗,11名新兵展開了競賽。現在想起來,他們正是從爭取獲得各種“小紅旗”開始成為一名真正軍人的。激勵機制讓人人成為先進。在戰爭實踐中,人民解放軍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確保了這個組織系統的高效運行。

毛澤東領導下的人民解放軍歷來有“大學校”、“大熔爐”之美稱,在培養人才方面成效顯著,經驗豐富。人民軍隊是一所大學校,培養了無數的有誌之士;人民軍隊還是個大熔爐,她鍛造了無數的鋼鐵戰士。人民解放軍能夠由“土八路”昇華成今天的正義之師、威武之師和勝利之師,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她把一個武裝集團建成了一所大學校,把一個武裝集團建成了中國最具文化特色的組織。建國前後,毛澤東麾下“謀臣如雲,戰將如雨”,隨便拉出幾位,都能獨擋一面,打出一片天地。現在社會上到處熱炒“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社會”,其實,毛澤東一上井岡山就有把軍隊辦成一所大學的思想。 1939年,抗大總校開赴敵後辦學,並陸續在各抗日根據地設立了14所分校和一些隨營學校、陸軍中學、專業學校。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總校連同各分校先後為八路軍、新四軍培養了10餘萬幹部。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抗大培養的干部支撐起迅速發展壯大的人民軍隊,保證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解放戰爭時期,我軍沿用抗大的辦學模式,在各大戰略區組建起軍政大學和後勤、衛生等學校,源源不斷地為部隊培養、輸送軍政幹部和專業技術幹部,進而也為建立全國政權做了乾部方面的準備。建國初期,毛澤東高度重視軍隊院校建設,把辦好軍事院校,培養大批適應現代戰爭需要的軍事人才,視為和平時期提高軍隊戰鬥力的主要途徑。他親自審批了劉伯承同志提出的《關於創辦軍事學院的意見書》,把軍事學院的成立稱作是我軍建軍史上重大轉折的標誌之一。在毛澤東的直接推動下,50年代初,我軍先後成立了上百所院校,形成了比較完整的軍事院校體系。一大批身經百戰的將軍脫下戰袍,走進課堂,補習科學文化知識,總結帶兵打仗經驗。與此同時,針對當時基層官兵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戰士中初小以下文化程度的佔80%,幹部中不到高小文化程度的佔68%,無法適應軍隊現代化建設要求的現狀,全軍開展了大規模的文化教育。將補習文化列入正式的訓練科目,要求三年內,一般戰士和初小以下文化程度的干部要達到高小水平,相當於高小文化程度的干部要達到初中水平。為此,全軍調配了5萬多名文化教員,成立了近百所各種形式的文化補習學校,遵照“速成的、聯繫實際的、但又是正規的”教育方針,建立起考試、分級、編班、升級、留級、畢業等一系列教學制度。包括毛澤東身邊的中央警衛團,也辦起了文化學校,毛澤東還親自給戰士們動員、講課。當時,整個軍隊就像是一所大學校,許多官兵入伍前是文盲、半文盲,在部隊這所大學校裡完成了中小學教育,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為日後的成長進步打下了基礎。事實證明,建立學習型組織是毛澤東的一貫主張,並不是什麼彼得·聖吉的首倡。在毛澤東那裡,既有系統的學習型組織理論,也有多年成功的實踐。 1966年5月7日的“五七指示”說得更明確,要把人民解放軍辦成一所大學校。當時毛澤東強調說,這個問題我們講了幾十年了,只不過現在應該做得更好。剛建國接手大城市時毛澤東就說,人民軍隊要辦成大學校,這樣我們就不愁沒幹部。而且毛澤東時代的干部培養模式,現在沒有一個管理學校比得上。李凱城大校講道,援越抗法的時候,中國給胡志明派了以韋國清為團長的顧問團,而韋國清在軍史上地位並不高,在會打戰的將士中排不到前列。但是就是這麼一個中等級別的顧問團指導著越南把法國人打敗了。為新中國的解放和建設立下赫赫戰功的開國元勳們都堪稱是英雄中的英雄、強者中的強者,他們中的每一位都值得後來人用最高的禮儀去崇敬和跪拜。看來,毛澤東確有一套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

毛澤東同志繼承了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精華,以馬列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創造了指導中國革命戰爭的方略,提出了許多前人無以倫比的軍事謀略理論原則。只要不是有意曲解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歷史,誰也不會否認毛澤東軍事思想已經獲得的巨大成功。毛澤東軍事思想,正是人民解放軍戰無不勝的力量之源!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迄今為止,人民解放軍的所有重大勝利,都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勝利!

-----------------------------

[①] 《毛澤東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2頁。

2010年7月27日

企圖入侵委內瑞拉

查韋斯:將不再給美國一滴油
作者:記者
文章發於:第一財經日報
更新時間:2010-7-27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7日

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25日表示,如果委內瑞拉受到來自鄰國、美國盟友哥倫比亞的軍事進攻,美國就別想再從委內瑞拉得到“一滴油”。此外,當天早上,查韋斯還宣布取消古巴之行,因為“來自哥倫比亞的軍事入侵的可能現在正變得可信”。委內瑞拉上週已宣布與哥倫比亞斷交。

  威脅對美斷油

在25日的一次公開演講中,查韋斯對著數千名支持者說:“如果委內瑞拉受到哥倫比亞或者任何其他由美帝國支持的武裝侵略,我們將停止向美國輸送石油。”

“我們將不再向美國輸送一滴油!”查韋斯大聲說道。他同時稱美國是“這個世界上某些地區所有緊張狀態的罪魁禍首”。

查韋斯以前也曾發出過要切斷對美石油供應的威脅,但從未把這種威脅化為現實行動。委內瑞拉是美國第五大石油供應國,而美國是委內瑞拉石油最大買主。委內瑞拉目前擁有約110億噸石油,佔世界石油儲備的 7%,委內瑞拉90%以上的出口收入來自石油。

“如果委內瑞拉遭到哥倫比亞的攻擊,查韋斯威脅停止石油供應,我認為,是可信的。”一名拉美問題分析人士說,“與哥倫比亞交惡給了查韋斯一次重整自己根基的機會。”

23日晚間,查韋斯曾表示,美國企圖入侵委內瑞拉,以掠奪其豐富的石油資源。哥倫比亞正在為這場戰爭製造藉口。

哥倫比亞是世界上接受美國軍援最多的國家之一,在哥倫比亞境內共有10座美軍事基地,其中7座於去年剛剛部署。

  取消古巴之行

與此同時,由於“可能出現來自哥倫比亞的軍事入侵”,查韋斯25日宣布取消古巴之行,決定不參加古巴26日舉行的“國家起義日”紀念活動。

7月26日是古巴國家起義57週年紀念日。 “七·二六”起義是指卡斯特羅在1953年7月26 日領導100多名古巴青年發動的反對巴蒂斯塔獨裁政權的武裝起義。雖然那場起義以失敗告終,不少起義青年被逮捕、折磨和殺害,但卻掀開了古巴人民利用武裝革命奪取政權的序幕。每年的7月26日都是古巴最重要的紀念日之一。

“來自哥倫比亞的軍事入侵的可能現在正變得可信,這是近100年來從未有過的。”俄塔社援引查韋斯的聲明報導說。據查韋斯稱,委內瑞拉與哥倫比亞兩國關係的惡化,“所有人都明白,美國政府是主要的禍首和挑唆者”。

查韋斯確認,在分析了來自不同方面的信息後,他於25 日早上取消了訪問古巴的計劃。同時,查韋斯還表示,委內瑞拉邊境州蘇利亞可能是哥倫比亞的“進攻點”,因為那裡的州長是反對派,可能會支持“進攻”。

22日,哥倫比亞駐美洲國家組織代表奧約斯在美國華盛頓召開的美洲國家組織常任理事會特別會議上說,委內瑞拉境內有1500名哥倫比亞反政府武裝“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和“民族解放軍”成員,並呼籲成立一個國際調查組,進入委內瑞拉對此展開調查。奧約斯發表上述言論後,查韋斯宣布同哥倫比亞斷交,72小時內撤回所有委駐哥外交人員,哥倫比亞外交官被要求在25日前離開委內瑞拉。

去年7月28日,哥倫比亞與美國簽署價值50億美元的軍事合同,委內瑞拉宣布凍結與哥倫比亞關係。此後,委內瑞拉與哥倫比亞的關係一直處於冰點。

新華社報導稱,南美國家聯盟12個成員國外交部長將於 29日在厄瓜多爾首都基多舉行會談,談論如何化解哥、委兩國當前爭端。



委內瑞拉希望與哥倫比亞新政府和平解決斷交風波
2010年07月27日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聯合國7月26日電(記者白潔顧震球)委內瑞拉常駐聯合國代表豪爾赫·巴萊羅26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說,委內瑞拉希望與哥倫比亞新政府尋求和平解決兩國緊張局勢的辦法。

巴萊羅說:“我們希望桑托斯領導的哥倫比亞新政府能夠調整外交政策,與委內瑞拉政府一起尋求和平解決辦法。”

他說,拉丁美洲國家的經驗表明,“對話和外交渠道是解決類似哥倫比亞政府目前面臨狀況的唯一途徑”。

巴萊羅還指責美國和哥倫比亞意圖在拉丁美洲挑起戰爭,並呼籲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向各會員國通報委內瑞拉目前所處的危險狀況”。

哥倫比亞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尚未對此作出回應。

於今年6月當選哥倫比亞總統的桑托斯將於8月7日正式就職。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先前曾表示,願與哥倫比亞新政府重修兩國關係,並考慮出席桑托斯的就職儀式。

但是,哥倫比亞日前關於多名哥反政府武裝頭目藏身委內瑞拉的指責使得兩國關係再度緊張。查韋斯於7月16日宣布,將不出席桑托斯的就職儀式。 22日,委內瑞拉正式宣布斷絕與哥倫比亞的外交關係。

想念毛澤東

張文木:“八一”節,更加想念毛澤東
作者:張文木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10-7-26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建立新中國的歷史進程中戰果輝煌,在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不懈奮鬥中立下了豐功偉績,這一切應當歸功於毛澤東思想。

20世紀40年代,中國已被帝國主義國家分裂成五六塊,這是中國最危險的時期,即使到了抗戰勝利的1945年,中國仍面臨可能被再次分裂的危險:北方有斯大林阻止共產黨軍隊南下,南方有馬歇爾阻止蔣介石北上,其目的就是阻止中國統一。但毛澤東沒有聽斯大林的“勸阻”,決然過江,我們今天才因此有統一的中國和這麼大的中國版圖。反觀同一時期的印度。 1948年印度也面臨著有外來支持的國家分裂的危險。結果是受著西式“民主”熏陶的尼赫魯放走了巴基斯坦。不同的領袖,不同的結果:現在在印度原來的版土上有著兩顆互為目標的原子彈,而在中國則是統一使用管理的核武器和剛剛飛上世界屋脊的青藏鐵路。

看到新中國建設的巨大成就,多年後李宗仁也對自己當年堅持與共產黨劃江而治的行為作了深深的悔罪,他說:“如果美國人全力支持我,使我得以沿長江和毛澤東劃分中國,中國就會陷入象今天的朝鮮、德國、老撾和越南同樣悲慘的局面了。南部政府靠美國生存,而北部政府也只能仰蘇聯鼻息,除各樹一幟,互相殘殺外,二者都無法求得真正之獨立。又因中國是六億人的大國,這樣一來,她就會陷於比前面提到過的三個小國家更為深重的痛苦之中,而民族所受的創傷則恐怕幾代人也無法治好了。如果這種事情真的發生了,在我們敬愛的祖國的未來歷史上,我會成為什麼樣的罪人呢?”(李宗仁口述,唐德剛撰寫: 《李宗仁回憶錄》,廣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 949-950頁。)

可見,大國軍事的關鍵不在一個“大”字,而在於誰領導,用什麼思想武裝。與一般的軍隊不同,用毛澤東思想武裝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不僅僅是一支能打硬戰的武裝力量,更重要的它還是黨和國家實現其政治目標的武裝力量。

毛澤東反手打天下,也反手治天下。 1949年10月建國,次年初毛澤東就西東開弓,出兵西藏,年末進軍朝鮮。由此為新中國打下了至今不可動搖的國基。

印度1947年獨立,美國、印度的一些人開始策動西藏脫離中國,同年中國國共在打仗,無力西顧。尼赫魯是西洋秀才,花架子,壓根就不知道毛澤東的厲害,一點點摳我們的西藏,誰知1950年初毛澤東直接出兵,一步到位,等尼赫魯反應過來,西藏已在中國手裡了。毛澤東此舉意義重大,西藏使中國有了廣闊的戰略縱深,這也使我們在西部地區減少了很多邊防駐軍。如果1948年尼赫魯先下手將西藏控制在印度支持的人手中,那我們西部的國防安全就真麻煩了,航天、核試基地就在人家的監控之下,楊利偉的太空之行就困難多了。其次,拿下西藏,雅魯藏布江就在我們手裡了,這使印度的布拉馬普拉河的上游在我們手裡,水是生命之源。如果當時按照現在某些“布哈林式”的眼光,認為 1949年底共產黨剛執政,就應該集中精力發展經濟,追求GDP,那我們中國今天就不會有這樣好的地緣政治位勢。

1950年下半年,美國軍事介入東北亞朝鮮半島,逼著毛澤東表態。按今天一些人的想法,中國根本就不應當出兵抗美援朝,應先以發展經濟為中心。但當時中國就那麼一點重工業,東北是振興中國的基地,相當於今天的上海。面對美國的咄咄逼勢,毛澤東主動打出去,雖然把美國給得罪了,卻換來了蘇聯支持。這樣就打出了一個相對有利的地緣政治格局,同時也保護了東北的安全。這些在建國第二年就決定並完成的驚天偉業,並非“布哈林式”的賬房先生,更不是那些天真的書生們所能想得到和做得到的。這只能是我們的毛澤東及其戰友們所能想得到、做得到的。

朝鮮戰場上的勝利,使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大為上升。蘇聯加大了對中國的援助。 1955年萬隆會議上,周恩來在會上受到英雄般的歡迎,歡迎並不為周恩來個人,而是為我們新中國打贏了美國。我們當時一窮二白,硬是將戰爭打贏了,這使中國在第三世界中威信很高,歐洲人也佩服新中國的領導人。東南亞國家曾受西方人和日本人的殖民壓迫,也希望中國強大。中國強了就有號召力。中國人在萬隆會議上受到歡迎,美國人不高興,但亞洲人高興。今天我們的外交要學習毛澤東以鬥爭求和平的外交藝術。

有人說,中國出兵朝鮮卻丟了台灣。事實並不是這樣。

中國人民志願軍1950年10月25日才入朝作戰,而在6月27日美國就宣布封鎖台灣海峽。當時斯大林告訴中國,朝鮮戰場上打不敗美國,中國就也別想拿回台灣。事實也是這樣,如果中國當時示弱,那今天的台海形勢就會更糟。看看同時期蔣介石討好美國的結果,就知道美國人歷來都是“柿子撿軟的捏”,

也有人說,中國參戰是被蘇聯人利用了,事實並不是這樣。

我們知道,1945年雅爾塔秘密協定中,蘇聯擁有在大連、旅順駐軍權和中長鐵路的使用權。這些都是蘇聯在遠東的戰略利益,這些利益又為蔣介石國民黨政府所承認。 1950年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中,蘇聯也是極不情願地表示要廢止這項秘密條約,但主張保留形式。中國革命的勝利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遠東政治的格局,也迫使蘇聯重新調整對華政策。隨之而來的朝鮮戰爭及中國軍人打敗美國人的結果,讓最具現實主義政治眼光的斯大林看也明白了中國人在朝鮮戰場上驅逐了美國人的同時,也驅逐了在中國東北的蘇聯人。結果蘇聯於1953年繼而1955年將中東鐵路及大連、旅順港交還中國。至此,蘇聯在雅爾塔條約中已吞到嘴裡並為蔣介石政府承認了的戰略利益又悉數吐出,這對在二戰中大獲紅利的斯大林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說不出的痛楚:一場戰爭下來,中國軍隊由弱變強、在蘇聯的支援下組建了強大的空軍、將美國趕到三八線以南,而蘇聯卻告別了自彼得大帝起就追求、1905年俄國人在此與日本人流血爭奪而斯大林又剛剛獲得的大連和旅順這兩個進入太平洋的最便捷的不凍港。

不僅如此,這樣的後果使獨立不久的外蒙古通往海參崴和遼東半島出海口的關鍵陸上通道從蘇聯控制區轉入已為中國完全控制的境內。這不僅大大緩解了外蒙古獨立對新中國安全造成的壓力,而且還使外蒙古由此與中國產生了天然的依存關係。這對蒙古的發展和中蒙兩國的未來關係定位有著如何估計都不會過高的意義。對此,我們真要感謝毛澤東及其戰友們,感謝他們為中華民族所做的這一偉大貢獻。

毛澤東的軍事藝術在於張合有度和恰到好處。中國及時在三八線停火,而沒有接受斯大林打過三八線的要求,中國軍隊因此沒有透支。現在回頭看,如果中國接受斯大林的建議,拒絕停戰打過三八線,那中國必然要透支國力,結果反而對蘇聯,尤其是對駐紮在旅順的蘇聯海軍會形成嚴重依賴,這反易受制於蘇聯。果真如此,後來的大連旅順移交可能就不會那樣不折不扣。 1953年7月中美停戰,當年1月蘇聯移交中東鐵路。 3月5日,斯大林病逝。斯人已逝,在中國問題上卻是甘苦自知。

說到這些,我們不能不感謝毛澤東同誌及在他領導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

我們再來談談1962年中印之戰。 1962年的中國形勢真是“高天滾滾寒流急”:中國國內剛剛經歷了嚴重的自然災害,蔣介石在東南準備反攻大陸,蘇聯在北方製造新疆居民“外逃”事件,印度藉機在中印邊境燃起戰火。印度事關西南穩定,但毛澤東總體上還是認為與美國不同,印度是朋友,不能真打。 1962年10月中國對印自衛反擊戰高調開啟,一月後卻又輕輕落下:一仗下來,只是將印度的屁股打響了些,但沒有讓它傷筋動骨。在戰爭規模上,毛澤東巧妙利用了古巴導彈危機,將它控制在有限範圍內,不讓第三國捲入。 10月20日,美國封鎖古巴海域,蘇美劍拔弩張。當天中國全線反擊。 11月20日,肯尼迪宣布最後結束封鎖,11月21 日,蘇聯也對軍隊解除了動員令。當天中國也對印全面停火。一月後,中國又將印度俘虜養得黑胖黑胖,把印軍的槍擦得乾乾淨淨交還給他們。戰爭結果與朝鮮戰爭不同,朝鮮戰爭要將美國硬逼到三八線以南,而1962年的對印自衛反擊戰則沒有將印度硬逼到“麥線”以南。在前者,毛澤東意在打出國格和平等,在後者,毛澤東意在西南方向打出持久和平,至於中印兩國間的領土糾紛,毛澤東則留由後人慢慢解決。研究一下毛澤東1962年西南一役,其目的不是打贏,而是長期穩定大西南。它與諸葛亮“七擒孟獲”曲異而工同。今天總結這場戰爭,我們看到毛澤東的軍事藝術大張大合,但張合有度,畢諸葛“七擒”之功於一役,令後人扼腕讚歎。反觀毛澤東出手過的東北和西南,至今均無戰事。

說到這些,我們還得感謝毛澤東同誌及在他領導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

有位美國人說過,他們不怕中國軍事現代化,就怕中國軍人毛澤東思想化。歷史表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但沒有毛澤東思想,就不會有中國人民解放軍。毛澤東思想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真正靈魂和戰無不勝的力量源泉。

因此,在記念“八一”建軍節這一天,我們心中更加想念毛澤東同志。


(說明:本文寫作並發表於2007年, 2010年7月筆者做了新的修改和充實後再次發表。)

2010年7月26日

解體中國

2010-07-27

何新:恐怖驚讀倫敦共濟會秘密文件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12d230100kitl.html

思考第三次世界戰爭

21世紀前五十年將是人類歷史的一個根本性轉折點。

人類當前面臨著極其巨大的全球性危機,只是我們中國人還在做著經濟將無限增長的美夢。而對於迫在眉睫的眾多危機視而不見。但是,任何國家都無法長期自我隔絕,置身世外。戰爭正在不知不覺中,向中國走進。危機的根源在於全球人口過快增長,當前已經接近地球負載的極限。

新中國建立時,1950年,地球上只有20多億人。中國改革開放之初,1980年,世界上30多億人。新世紀之初,2000年60億人。今年已接近70億人。目前全球每年仍至少增長1億人,到2050年前後,地球人口將突破90—100億人。

空氣、水、能源、土地,這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四大基本要素。西方未來學的研究表明,地球資源最大承載極限是100 億人之內,地球資源和生態無法承載超過100億而且始終繼續遞增的人口。

愚蠢而短見的中國精英階層並不關注人類前途,對日益逼近的生存危機麻木不仁或茫昧無知,不思應對。人們以為,歷史永遠是線性的——明天、後天將會是今天的繼續。他們不相信也不懂得什麼是“突變”或“災變”。但西方的精英則已預察到人類終極危機的迫近,並且在籌謀並且操作著應對之策。最近有一系列徵兆性事態出現:

1、今年初自倫敦共濟會流傳出來的“盎格魯撒克遜”計劃——倫敦共濟會的一個種族主義戰爭文件。

2、俄羅斯與北約走向結盟——謀求建立跨歐亞大陸的泛軍事政治同盟。目標顯然是共同遏制東方的中國。

3、希特勒的《我的奮鬥》在德國被解禁。這是一部反猶太以及反人類的種族主義雅利安(白色人種)文典。

4、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試驗成功,清潔核彈頭研製成功。

希特勒在《我的奮鬥》中把人類分為文明的創進者、保持者和破壞者三種。他認為,只有雅利安人種是文明的代表者。雅利安的使命是消滅劣等人口、劣等民族、劣等文化、劣等種族。

亨廷頓文明衝突論的要義,是鼓吹由西方列強對人類文明進行重塑。而文明衝突的實質是種族衝突。

回顧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題,是第一代工業國為劃分世界勢力範圍而戰。

第二次大戰基本仍繼續一戰未完成的主題,但在歐洲戰場上還出現了一個重要的新主題,就是發生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種族大清洗——消滅猶太人。

二戰後,發生了冷戰。中國自由派精英至今尚未讀懂“冷戰”的真實歷史涵義。他們鸚鵡學舌地跟著西方叫——以為冷戰只是美蘇兩大陣營的意識形態之戰。殊不知,這只是表象。

冷戰的真正實質是不發達國家對發達國家的民族解放戰爭(中國革命的歷史性意義也在於此)。冷戰的失敗者不僅是蘇聯陣營,也是所有的不發達國家,包括中國。冷戰結束前,中國是不發達國家陣營眾望所歸的領袖。而在冷戰結束後,中國陷入了幾乎沒有任何盟友和朋友的國際孤立之境。

冷戰之所以僅僅只是冷戰,沒有打成全面熱戰——是由於美、蘇、中三個核大國的核武器保持著可以互相毀滅的恐怖平衡。然而新世紀以來美國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的建立,打破了這種恐怖平衡。單方面的核突擊一旦成為可能——那麼在未來30年內,必定會爆發新的全球性戰爭——第三次世界大戰。

因此,核戰爭的危險正在日益上升。核戰爭已經不再僅僅是一種想像和叫囂,而是現實的威脅。今年2月在倫敦被知情者透露出來的盎格魯·撒克遜計劃 ——正是作為西方政治和宗教核心組織的共濟會對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預謀和策劃。這個計劃宣布了核戰爭和生物戰爭時代即將到來,並且冷酷無情地宣布:對未來的戰敗者將在種族上進行滅絕性的大清洗。

“盎格魯·撒克遜計劃”主要針對的對象就是有色人種,首先是華人。這個文件是1995年舊金山費爾蒙特會議宗旨的擴展 ——其目標是要消除地球上50%以上的多餘人口——垃圾人類,對之進行清洗或者隔離。

這個文件透露,早在2005 年的倫敦共濟會高級成員秘密會議上,就已經確定了發動國際金融戰爭的計劃。所以2008年爆發的美國金融危機,確實是有預謀的一次國際金融的重新洗牌。

共濟會是近代(1717年)起源於英國的一個神秘的準宗教組織,近代以來是英美兩國政治和金融的神秘領導核心。一些西方歷史學家認為,這個神秘的共濟會也是三百年來一系列重大世界性歷史陰謀事件的策劃之源。

這次共濟會秘密會議的與會者認為:中國的崛起是西方進行人種清洗的最大障礙。因為中國是有色人種中具有健全工業體系、文化體系、國防體系和核武體系的大國。而且也是唯一有能力以國家體係與雅利安人從經濟、政治、文化上進行全面抗衡的有色人種大國。因此解體中國是首要的目標。

為達到種族清除的最終目標,在共濟會神秘長老團的領導下,西方已經對中國展開金融戰爭、生物戰爭(我一直懷疑,“非典”肺炎疫病的發生並非偶然而是一次對華生物戰的測試)。並且也正在準備著發動核戰爭。

實際上,為掏空中國外匯儲備、搞亂中國金融而忙碌的經濟學第五縱隊,也早已進入中國而在積極活動著。

美國近年對華戰略的近期目標是遏制中國,把中國龍困鎖在國內。中長期目標則是期待中國內亂,自我爆破和分裂。如果中國將來一旦發生大型內亂,美國將通過聯合國進行直接的政治和軍事干預。這次美國航母和核潛艇聯合艦隊的黃海以及日本海陳兵,既是一次全面戰爭的威懾,也是一次警告性的預演。戰爭,正實實在在地向中國人逼近!也從而證明,這個盎格魯·撒克遜計劃並非虛張聲勢的虛言!

美國在謀求分裂中國的同時,近年也在暗中策劃挑動中印之戰,南海之戰,以及中俄之戰——讓潛在對手打擊潛在對手。

而可怕的是,多數中國人對共濟會已圖謀發動的這場種族戰爭,至今仍然絲毫麻木不覺懵無所知。中國的精英們依然在醉生夢死。反省近十年來中國外交有三點偏失:

1、唯美是從。 2、在國際上寡恩無友。 3、丟棄了第三世界而自我孤立。

最根本的問題是,一個大國的外交不應無遠見、無目標、無方向,外交不該只是一種國際關係的維持會。

為中華民族的久遠生存,中國必須有勇氣正視和麵對日益緊迫的內外危機。應當擺脫親美外交的思路,走獨立自主的路線。必須加快建立核防禦和對抗體系,這是遏制核戰爭爆發的決定條件。在國際上,中國應當交些窮朋友。中國應當審時度勢,制訂一套有遠見的新亞非拉戰略。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大國。從歷史看,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多次臨海刻石,矚目於海外。漢武帝以下,隋唐宋元明,中國一直是一個雄踞海陸,有勇氣挑戰世界和走向世界的偉大民族。所謂中國是一個內陸封閉的黃土文明,這是對中國歷史的無知妄論。 80年代初始倡此論者是我。那時我對中國歷史所知甚膚淺。 (按: 80年代初我曾講中國文化是所謂四合院文化、封閉的長城文化云云。見《中國文化史新論》1986,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此論後來被自由派在作品中廣泛剽襲。)

中國未來必須尋求開拓出自己的國際生存空間,亟須繼續強化人口控制,並製訂自己的一套全球化方針。未來中國要想生存而復興,就必須通過外交、經濟、政治以至軍事的全方位手段,謀求向外拓展,在全球範圍甚至包括宇宙空間範圍——尋求新的資源供給地,開拓而逐步建構全球化的大市場空間網絡。

對中華民族來說,未來絕對不是一片光明,而將是非常艱難的!近年來我們已經失去了一些重大的國際發展機會!而展望未來,亡族滅種的危機已並非不可想像。

根本的問題在於,美國和西方絕對不會讓中國像過去的三十年這樣順利平靜地繼續發展下去!

2010年7月25日

中國以後5%的通脹是不可避免

謝國忠:核心問題是通脹! 2010-7-26
http://blog.soufun.com/5875403/10276225/articledetail.htm

中國人對世界是一個博弈的心態,把人民幣看成是我跟你玩,看誰鬥得過誰。對人民幣大幅升值不要抱太多希望。中國宏觀經濟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度過通脹,中國今後5% 的通脹不可避免。

Q:人民幣要大幅度升值了嗎?

謝國忠:我覺得人民幣這個故事就有點玩過頭了,中國不存在人民幣大幅度升值的可能。因為中國人對世界是一個博弈的心態,把人民幣看成是我跟你玩,看誰鬥得過誰。所以他用這個心態對西方。你今天逼我了,我動一點點,你明天不看的時候我又少動一點點。所以第一就是說,你不要把人民幣大幅度升值看這個事,你要看到的是中國的通脹會很多,不是人民幣會升很多。

工資會大幅度上升,所以這個對中國的經濟調整是有利的。因為中國需要工資漲得比經濟快,消費漲得比經濟快,中國的經濟才得到重新的平衡。這是一件好事情,不是一件壞事情。人民幣不要抱太多希望,因為人民幣一定要像擠牙膏一樣,一定要美國議會裡面的人急得都不行了,才動點氣,放點氣出來,過幾天又沒了。

所以是博弈的心態來看這個事兒。所以中國的公司,什麼公司會贏什麼公司不會,我覺得這個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情。中國公司重要的公司問題是成本大幅度上升。你注意到中國現在進口煤進口的很多,中國主要能源是煤啊,這個煤進口那麼多對中國能源價格,世界能源價格會影響很大的,所以這個成本上升對公司影響可大了。所以我覺得對製造業來說的話,要怎麼樣應付成本的上升,能不能把自己產品的價格抬上去,所以要有議價的能力,這個就是看這個公司好還是壞。這個公司值得買還是不值得買,要看他有沒有議價的能力,他如果有議價的能力,那我們看他還是一個很好的公司。

但是中國他往往看的是短線的,不是長線的,所以你問我這個問題,現在大家想的都是炒它。所以中國政府動人民幣起了一個好處就是支持農行上市。你看人民幣動的話,農行的股票在國外,剛開始是無人問津,突然變成了香餑餑,中東哪裡的國家都打電話來要股票,後來都不夠分了,我們的匯率都沒怎麼動啊,就動了一點點,全世界的新聞都在報。突然酋長國的首腦,覺得不錯,給下面的人說一聲,你給我去買農行的股票。對那些人而言,他也搞不清楚農行的價格高還是低啊,他們根本不懂這些事,他就是聽說人民幣要升值了。所以我覺得這是炒的概念,

Q:中國宏觀經濟的核心問題是什麼?

謝國忠:中國現在經濟上的宏觀核心問題是怎麼度過通貨膨脹,怎麼度過這個通貨膨脹。中國以後5%的通脹是不可避免,利息上到一定水平比通脹高,中國進入一個新的穩定點。跟韓國台灣在 80年代是一樣的。韓國當時經濟增長比中國慢,通脹也沒那麼高,它的利息是接近10%,所以中國現在是怎麼過渡的問題。

中國在低利息的時候借了一屁股債,而且領導人都認識,所以他在加息的時侯他就想到,這哥們,這哥們都要完蛋了怎麼辦。他現在就是掙扎的這個問題。那邊的人跟他說你不能加,你加了我們全死了,全死了我們經濟也沒法活了,你看那邊能不能想想辦法,然後一個當官的就過來說了,我幫你想辦法,我下個命令不許漲價。中國人相信權力,他權力有辦法,誰都不受害,能不能兩全其美的,能不能都好。他天天就在想這個。

所以我覺得最後出現通脹危機是有可能的,所以從資產價格來說的話,這個過渡當中會有一個調整,調整之後他又會跟著通脹一起上升,所以這個機會我覺得老百姓都應該把握住的。最後中國資產價格的話,真正的泡沫開始破滅的話那要很晚了,那要到中國人口開始下降的時候。這個時候倒下來。就是07年在上海有一個講座,說中國炒股票哪一天會不炒了,我說中國人哪一天炒不動的時候就不炒了。人口老化的時候。日本也是這個情況,韓國也是這個情況。他這個生理上是有很大的變化的,他激動不起來了,這就完了。這個時候資產價格倒下來的話就永遠起不來了。中國這樣熱熱鬧鬧場景差不多有十年左右就完了。

2010年7月21日

基金大鱷押注中國經濟崩盤

美國 基金大鱷押注中國經濟崩盤
2010-07-2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12d230100kdl4.html


信貸泡沫嚴重基金大鱷押注中國經濟崩盤

基金大鱷亨德里(Hugh Hendry)近日表示:中國經濟將面臨危機,信貸泡沫快將爆破。他更透露自己正在嘗試押注以大賺一筆。
根據香港媒體的報導,對沖基金圈子中的大腕級人物亨德里,最近與美國著名基金經理查諾斯(James Chanos)都對中國經濟前景感到憂慮,更打賭中國經濟面臨驚人衰退。

他向《紐約時報》說“我的意思是,很多將會發生的事,刻下都被認為是不可能的,尤其是中國經濟將出現大逆轉。”
41歲的亨德里經營對沖基金Eclectica Asset Management,運作模式與索羅斯的量子基金相似,投資建基於宏觀經濟,而非華爾街時興的量化分析。他經營的基金今年升值13%,表現遠勝平均虧損 1.3%的同類基金,惟也有投資界人士認為,其基金的回報常大起大跌,例如前年基金試過1個月內升值50%,卻於另一個月下跌15%。
亨德里表示,近期到過中國考察,看到很多空置的辦公大樓,以及通往荒蕪之地的新型大橋,他認為,這一切都是信貸泡沫的像。他把中國情況與星巴克咖啡連鎖店相比——建店網絡發展迅速,卻沒帶來可觀盈利。

他透露,正與其基金經理拍檔,謀劃方法去押注中國經濟戲劇性地急速惡化,但拒絕透露任何詳情。



【點評】他將如何押注?

1、做空人民幣

2、做空中國概念的股票



轉貼:

全國性的惡性全面通脹有加速爆發之勢,看統計局還將如何粉飾太平?

杭州:青菜4塊雞蛋4塊5 市民:都要吃不起了

2010年7月21日 杭州網

昨天,杭州的周女士去拱宸橋農貿市場買菜時發現蔬菜價格坐上了火箭,青菜漲到了4元/斤,茄子漲到了4.5元/斤,茭白漲到了4.2元/斤,連續幾天高溫加暴雨的強對流天氣導致蔬菜全部大漲價。不過最讓周女士吃驚的是雞蛋賣到了4.5元/斤,達到今年市場最高價,拱宸橋農貿市場相關負責人喻主任說,雞蛋的漲價一部分原因是高溫天氣導致母雞下蛋困難,雞蛋產量驟減,供貨跟不上,價格就漲上去了。

  蔬菜價高銷售依然堅挺

“青菜漲到了4元/斤,前幾天我來看的時候已經很貴了,沒想到今天更貴,都要吃不起了。”昨天,家住溫州路附近的劉阿姨抱怨道。

這些天杭州各大農貿市場的蔬菜價格普遍上漲,青菜從 1.5元/斤漲到了4元/斤,茄子從2.5元/斤漲到4.5元/斤,包心菜、花菜、大白菜等蔬菜都有一定的漲幅。

“不是我們賣得貴,主要是現在的進價也高啊!”一位蔬菜商販說。記者發現有些攤主已經不進青菜這種高價位的蔬菜了。根據市物價局的信息顯示,青菜的批發價從5月15日的 1.67元/斤開始一路上漲,“5月25日1.76元/斤,6月25日1.84元/斤,7月15日2.83元/斤……”攤販的利潤現在只有幾毛錢。

雖然蔬菜價格高了,但是馬大嫂的菜籃子還是少不了它。 “黃瓜、包心菜、番茄、南瓜、冬瓜……這些菜是夏天賣得最好的,無論價格怎麼漲,這幾種菜每天銷量都能超過好幾千斤,比如黃瓜,一天賣掉兩千斤以上。 ”翠苑農貿市場相關負責人張主任表示。雞蛋市場價達今年最高價

除了蔬菜價格猛漲,雞蛋的價格也頻頻破紀錄,市場價從原先的3.8元/斤漲到了4.5元/斤,而今年春節期間雞蛋價格也只是在4.2元/斤左右。

攤主馬大伯說,現在雞蛋的批發價在3.54元/斤,如果批發價持續上漲,現在4.5元/斤的價格是扛不牢的。 “現在的市場價已經不賺錢了。天太熱了,消費者為了圖方便,所以雞蛋的需求量還挺大的,往年這個時候雞蛋價格都會跌,哪會漲這麼高。”馬大伯說。

拱宸橋農貿市場相關負責人喻主任說,雞蛋的漲價可能是因為高溫天氣的出現使得母雞下蛋困難,產量減少。再加上外地雞蛋的供應不足,從而導致了價格攀升。

  損耗率增長5%推動菜價上漲

面對蔬菜發“高燒”的狀態,喻主任說菜價漲得這麼快,主要還是受到天氣的影響。前段時間因為梅雨天氣,濕度大,蔬菜產量減少。另一方面,蔬菜的外地供應商因為天氣原因,如暴雨洪澇等,無法保證供應量,蔬菜供應還處於“低位”,價格自然就高了。

“蔬菜高價位的狀態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等到天氣轉好,外地供應商能供得上貨了,價格才會回落。”喻主任說。

除了供貨量減少,批發價上漲,菜價猛漲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天氣熱損耗率增加。在拱宸橋農貿市場,記者看到攤主不到半小時就向青菜,黃瓜等蔬菜灑水,以此來保持蔬菜的新鮮度。記者從此市場的相關部門了解到蔬菜的每日虧損率在5% 左右,尤其是葉菜類蔬菜,特別不容易保鮮。一些攤主已經採用冰鎮來保持蔬菜的新鮮。由於蔬菜進價高,又不易保存,蔬菜攤主們紛紛減少了進貨量。 “下午三四點市場上蔬菜就幾乎斷貨了。”翠苑農貿市場相關負責人張主任表示。



紙漿漲價波及南京百姓生活用紙價格上漲

2010年7月21日 南京日報 李子俊 劉晨


心相印捲紙近期開始漲價。

由於紙漿原料佔造紙業生產成本的六成以上,且目前紙漿原料主要依賴進口,在國際紙漿價格漲勢明顯的情況下,5月份以來,市民的辦公、生活用紙價格陸續上漲,漲幅在10%到20%之間。

  買生活用紙,要多掏錢

昨天,南京市民於小姐來到常府街上的一家超市買捲紙,發現常買的“心相印”牌子捲紙漲價了,10卷3層裝的每袋從30元上漲到了32.5元。 “維達” 的盒裝面紙和手帕紙等也上調了價格,漲幅達到了20%。 “還有一些品牌的廠家也在找超市談判,希望提價。只是因為前期庫存量比較大,價格才暫時沒動。”一名銷售人員表示。

在一家叫做“名道”的紙品代理銷售公司,“心相印”, “潔雲”,“清風”等多個品牌的生活用紙的批發價都在上漲,如“清風”的超質感3層捲紙,從每卷2.68元上漲到了2.88元。負責人告訴記者,自5月份起,代理的一些品牌都提高了價格,漲幅在10%—20%之間。

維達商貿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負責人金永忠說,他們的產品都是採用進口紙漿,由於紙漿價格上漲,生產成本已經提高了30%,“公司上下都在提倡節約開支,這麼大熱的天,我們都不開空調,只吹風扇。”他表示,即使精打細算,也快扛不住了,“從5月份起我們就和各大超市談漲價,目前給蘇果的零售價已經漲了,家樂福等超市本月陸續也要漲。大約涉及10多種商品,上調幅度在20%左右。”他說。

  和“紙”沾邊的行業都在提價

“一箱A4複印紙,年初售價還是180—200元,現在每箱漲了30—40元。”華天辦公用紙快遞公司的老闆告訴記者,絕大部分品牌辦公用紙原料都是進口紙漿,進口紙漿價格上漲,造紙廠成本增高,他們這些銷售代理企業的拿價也跟著高了。 “從原材料到成品,中間有幾個月的生產週期。和原材料上漲的幅度相比,目前紙張的漲價幅度還不算高,沒準往後還要漲。”他說,這不僅影響到企業的業務量,利潤也跟著下滑。

而以紙為原料的印刷業、包裝業等,都紛紛提價。 “以前印一本企業宣傳畫冊只要3塊錢,現在要4塊了。”南京北極印刷廠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5月份以來紙張漲得太厲害,他們只好和前來印刷的客戶商量,在原先報價的基礎上,再加上紙張上漲多出來的費用。

一家小型紙箱廠的老闆乾脆明確向記者表示,“再漲下去,就要關門了。”他說,廠裡是買來紙板,再加工成紙盒紙箱等供生產企業使用,只賺個微薄的加工費,基本上沒有議價權,下游廠家不願共同承擔原料漲價損失,只好犧牲自己的利潤。

  廢紙回收價漲,供不應求

相比之下,做廢品回收生意的老闆倒是偷著樂,因為廢紙的價格也漲了,而且供不應求。

昨日下午,在玄武區的衛巷廢舊物資收購站,老闆江先生一邊接電話,一邊指揮伙計將收來的廢紙過秤,忙得不可開交。

“除了報紙的回收價格穩定一些,其他的都漲了,文件紙 3個月內從每噸1300元漲到了1700元,紙盒子從每噸800元漲到了1100元。”他說,最近不少造紙廠急著“等米下鍋”,紛紛和他們聯繫。因為對方要的量比較大,自己正忙著到處找貨源。

“收廢紙的人都找上門來了,挨家挨戶回收。”在新街口一棟寫字樓裡上班的陳先生說,公司裡廢棄的複印紙、打印紙以及文件紙等,都成了他們搶著回收的貨源。

  6月江蘇口岸紙漿進口價漲77.4%

記者昨從海關獲悉,今年上半年江蘇口岸進口紙漿 147.4萬噸,價值11.2億美元,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長。特別是進口均價一路走高,到6月份時已經高達 830.9美元/噸,同比上漲77.4%,創下自2006年來的新高。

這些紙漿主要來自巴西、烏拉圭和加拿大,三者合計佔紙漿進口總量的66.7%。

專家分析說,進口紙漿之所以漲價,主要是國內紙品需求回暖,國內紙漿資源相對匱乏,國際市場紙漿供應又偏緊所至。國際紙漿價格自2009年二季度觸底以來一直保持回升勢頭,今年受智利地震、芬蘭罷工、北美北歐暴雪等因素影響,價格更是一路飆升。



安徽茅台價漲不愁賣其他白酒也現漲價苗頭

2010年7月21日 新安晚報 陳麗卿

儘管茅台公司在今年初規定了730元的最高限價,可是幾番漲價之後,這紙“限價令”無疑成了空文。記者昨天走訪市場了解到,如今53度飛天茅台的零售價超過850元,即便這樣也供不應求。不僅是茅台,業內人士透露,五糧液等高端白酒也出現了廠家“控量”的情況,此舉或將引發新一輪白酒漲價風。

“茅台沒有貨,我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補貨。”合肥百大菸酒櫃組的工作人員昨天告訴記者, 53度飛天茅台的售價為888元,五星茅台的售價為878元,雖然價格處於高位,但商家卻因為無貨可售而犯愁。 “茅台酒比較緊俏,可能好幾個月都拿不到貨。”鼓樓商廈菸酒櫃組的工作人員也告訴記者,飛天茅台已經斷貨,五星茅台也僅有少量庫存,售價在870元之上。

零售商“捉襟見肘”,經銷商也表示“家裡沒有餘糧”。

安徽省友誼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吳寧告訴記者,這段時間的茅台酒供貨價格較之前上調了30~40元,53度飛天茅台經銷商拿貨價也要800元左右,“安徽零售價雖然漲了,但不及外地漲的多。”熟悉市場的吳寧告訴記者,現在北京、南京等地的茅台售價一般都在960元上下。

不僅是茅台,一些銷售商處的五糧液等高端白酒也出現了漲價的苗頭。

“現在五糧液的廠家也在控量不發貨,希望能抬高零售價。”一位菸酒經銷商透露,五糧液的售價多為600~800元,可能還有提價空間。

儘管零售商和中間商稱上游提價了,不過記者留意到,茅台酒的出廠價有否上漲卻沒有得到企業的公開證實——貴州茅台最近一次宣布提價還在去年12月7 日,那一次出廠價平均上調了13%。

當前是白酒消費淡季,業內人士透露,茅台零售價在白酒消費旺季之前提價,是想為市場創造一個消化的空間。待旺季到來時,白酒漲價之風或許將刮得更兇。



吳曉波( 財經評論人): 中國經濟泡沫盛開,“實業經濟”正在死去

今年上半年,讓我印象最深刻的經歷是這樣的:
年初,我去瑞士蘇黎世旅遊,那是全球公認的居住環境最好、也是物價最為昂貴的城市。在蘇黎世的中心商業街上,我赫然被櫥窗裡的一隻壓力鍋給吸引住了。它呈醒目的深藍色,是德國雙立人品牌,而讓我停住的原因則是它的標價:290歐元。一隻壓力鍋竟可售賣到如此高價,讓我不由驚嘆。誰料,與我同行的一位企業家朋友告訴我,這只鍋在國內中心城市的售價是3200元人民幣,他的太太日前剛好看中一隻。為了求證,我用手機把這只鍋拍了下來。
湊巧的是,回到國內的幾天后,我在一次座談會上碰到了一家民營壓力鍋企業的董事長,這家企業位於東南沿海的一個小縣城,二十年前我曾經去那裡採訪過,當時還是一間很不起眼的街道小廠,替瀋陽的雙喜牌壓力鍋做貼牌生產。近十多年,這家企業自立品牌,擴張發展,赫然已成國內行業冠軍,其產量在全球也排第四。座談期間,我把手機中的照片給那位董事長看,提出的問題是,你的工廠能否生產出這樣的高價產品?他回答說,質量和功能應該可以接近,可是價格卻怎麼也定不到那麼高,最多不過千元。
接著,他突然告訴我,現在,他最大的興趣已經從做壓力鍋轉到資本經營了,前年,他已經把企業的大部分股份出售給法國的一個家電集團,得二十多億元。我問,那麼你現在正在做什麼?他說,在家鄉投資了一個島,準備開發房地產和碼頭,政府對他非常支持,其盈利前景大大的好過生產壓力鍋。

我聽到這裡,百感交集。當時在座的還有一位老資格的經濟學家,我對他說,看來中國人十年之內再也做不出一口好鍋了。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我被這只壓力鍋的故事所纏繞。腦海之中,二十年前那個簡陋的街道小工廠與蘇黎世大道上的櫥窗交疊出現,讓人莫名惆悵。二十年,一代人,好不容易做到全球第四,一朝出售,中國人甚麼時候才能重新回到那個位置?
更讓人擔憂的問題是:在2010年的中國企業界,不願意“再埋頭做壓力鍋”的企業家到底有多少?
近年以來,專心實業似乎已經是一件十分“落伍”的事情了。當年曾被視為偶像的松下幸之助、傑克·韋爾奇等實業家不再時髦,人們更津津樂道的是巴菲特、索羅斯和李嘉誠。 “用錢生錢”顯然比實業來得輕鬆愉快。我近期時常碰到一些仍在實業界打拼的企業家,紛紛萌生退意,嚮往去做一個投資家,或VC,或PE,總之不願意再乾實業。
這些景像似乎在顯示,當今是自1990年以來民營企業家士氣最低迷的時期。

究其原因,簡略而言大抵有三。
其一,資本市場(包括股權投資和經營房地產等等)的回報大大高於工業經營。
其二,傳媒過分渲染投資神話,打開報紙網站,隨處可見哪位投資家看中一家小公司,僅僅幾年就得數十倍、成百倍回報的“神話”,實業之心,不禁蕩漾。
其三,實業投資的宏觀環境未得改善,特別是去年以來出現了“國進民退”現象,極大地打擊了民營企業家的信心。
這種低迷的景象卻與中國經濟的實際需要產生了極大的落差。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中國製造被迫向內需化轉型,而國內消費市場確乎也出現了旺盛之勢,而這其實正是實業家可以大展雄心的時刻。同時,中國的產業經濟面臨升級轉型的重大時刻,更需要實業家全力以赴,加大投入。而當其時,卻出現了投機之風,這不得不讓人生出無限的擔憂。

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裡,中國經濟要在全球競爭中有所作為,必須依賴實業經濟的勃興。當實業家都一一的被“逼”成了投資家,當“實業之心” 一一冷卻,那麼,可持續發展以及產業結構調整又將從何說起?

被遺忘在歷史中的另一個毛澤東

何新:被遺忘在歷史中的另一個毛澤東
2010-07-2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12d230100kd48.html

毛澤東1945年4月20日在中共“七大”作主題為《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這個報告從政治、經濟到軍事和文化全方位地闡述了毛澤東當時的一整套治國理念,從而設計了中共在抗戰勝利後的新中國建國綱領。

這個報告具有極其深刻的歷史意義,實際是毛澤東和延安時代的中國共產黨人對於自1840年第一次中英戰爭(舊稱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經歷百年政治、經濟和文化變革進程從政治理論角度做出的系統總結。中共七大在中共歷史上被稱為一次團結和勝利的大會,這是符合歷史實際的。沒有中共七大,就沒有1949年中共戰勝國民黨的戰爭勝利,也就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

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這個政治報告中,系統全面地闡述了中國共產黨在抗戰勝利後的建國理想和治國理念,闡述了中共對於未來中國階級關係、政黨關係以及政治軍事和經濟文化發展全方位的設計理念。

這個報告的理論原型來自1940年毛澤東發表的《新民主主義論》。從延安時期的毛澤東著作可以看出,這時期的毛澤東思想不僅與第三國際正統的列寧主義、斯大林主義具有極其深刻的不同,而且與晚年毛澤東思想——即從1957年反右鬥爭到文革運動時代的毛澤東思想(1966年的“5.16通知”系統地闡述了毛澤東的文革政治思想)具有非常重大的不同。

當今中國正處在向市場資本主義轉型的歷史轉變的十字路口。某些反毛論者將毛描述為一個完全不懂現代政治民主理念只讀過《資治通鑑》的秦始皇式的暴君。而為毛澤東辯護的所謂新左派卻似乎也不知道歷史中還有一個表達過系統的自由民主理念和主張中國應當對外開放、贊成發展資本主義的毛澤東。

因此回望一下歷史,重溫已經被人們遺忘的延安毛澤東思想,絕非沒有意義的。應當指出,以下我所引用的毛澤東的論述,是根據 1948年中共東北局出版的《毛澤東選集》。這個舊版本中保留了40年代毛澤東思想的原貌。而在建國以後出版的《毛選》中,一些話被根據新的政治情況而做了刪改。已經不是歷史中的原話了。

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中共七大的政治報告)中,在談到中國共產黨的階級性質時說:

“中國共產黨不僅代表無產階級同時也代表最廣大的農民、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及其他民主分子。”

毛澤東說:抗戰以後中共要建立的未來新中國,是一個保證人民自由權利的中國,“人民的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思想、信仰與身體這幾項自由,是最重要的自由。” (第325頁)

毛澤東在報告中明確地說:中共主張,未來中國不走資產階級專政的資本主義道路,也不走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道路——而是走第三條路,就是“新民主主義” 或者“新三民主義(新民族主義、新民生主義、新民權主義)” 的道路。

毛澤東說:未來“中國的經濟,一定要節制資本與平均地權,不能讓少數人所得而私,不能讓少數資本家少數地主操縱國民生計。”(見該書第247頁)

但是,毛澤東又說:“共產黨人不怕資本主義,反而提倡它的發展。”(第316頁)“中國的歷史將形成中國的(特殊的)制度。”(第314頁)

毛澤東說:“在新民主主義的國家製度下,將採取調節勞資間利害關係的政策。一方面,保護工人利益,實行8小時到10小時的工作制以及適當的失業救濟,社會保險,工會的權利等;另一方面,保證國家企業、私人企業與合作社企業合理經營下的正當贏利。總之使勞資雙方共同為發展工業生產而努力。”(第336頁)

毛澤東表示新中國經濟將對外資實行開放政策:“在服從中國法令有益於中國經濟的條件之下,外國投資是我們所歡迎的。”(同上)新中國對於“外國投資的容納量是非常廣大的。”在文化方面:“對於外國文化,排外主義的方針是錯誤的,應當盡量吸收進步的外國文化。”(第338頁)

毛澤東明確地宣布:“在未來的新中國,資產階級不是革命對象”。共產黨“保護私有財產,實現耕者有其田。”(第330 頁)

毛澤東還說:“在整個新民主主義時期,(共產黨)不搞一個階級專政以及一黨專政。”(第317頁)

毛澤東說:中國不搞蘇聯式的無產階級專政。未來中共謀求建立的新的政治制度,毛澤東稱之為“新民主主義的經濟、政治和文化”。

毛澤東指出:“未來中國不應是一個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專政的,法西斯的,反人民的國家製度。也不應是一個純自由資產階級的舊民主主義式的國家。”

毛澤東說:中國共產黨“承認三民主義為中國今日之必須,本黨願為其徹底實現而奮鬥!”(第316頁)

綜合上述理念,在這個政治報告的結尾,中共“七大”所提出的建國口號是:要“建設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與富強的新中國。”

毛澤東在50 年代初期(新政協會議期間)曾設想並宣布:新中國建國後,新民主主義至少應當實行30年——50年,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階段。但是1953年國民經濟的快速恢復,中共在各條戰線的勝利,使毛澤東迅速改變了想法。 1956年毛澤東在全國推進合作化運動,通過工商業改造變相將資產階級財產收歸國有。 1958年以人民公社的形式將農民的土地通過集體化變相沒收。歷史全面向左轉。

但是由此可見,1946年劉少奇代表中共提出建設“和平民主新階段”。 1949年劉少奇在天津發表一系列講話,主張保護和發展資本主義,主張勞資協調,提出應當不斷鞏固新民主主義新秩序等,是完全符合中共“七大”精神和毛澤東延安時期形成的新民主主義思想的。

而這些思想,在文革時期被戚本禹等文革極左分子羅織成為劉少奇主張走資本主義道路、復辟資本主義的理論罪證。


【注】引文參閱中共東北局1948年版《毛澤東選集》。

2010年7月19日

中華民族命運與前途的思考

何新六十自述:我對中華民族命運與前途的思考
2010-07-20
何新:六十自述(更新稿):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12d230100kbbt.html
我對中華民族命運與前途的思考
  (原名:我看未來淡如清水)


  (1)關於我

何新先生說:“我快退休了。只是我的工作關係在政協,退休的手續還未辦——但是無所謂,什麼時候接到通知就去簽個字。

20年前,我從中國社科院調進政協時我是正研究員。後來到政協,在政協我的工作關係是放在老幹部局。但是20多年我沒上班,也不用請假,只是在家中研究寫作。我本是山野一個閒散的人,實際等於早就退休了。 ”

何新說:“國家對我很好。我已是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專職的)。給我的這種特殊工作安排,大概在全中國獨一無二。即使前一些年有一段時間我已不是政協委員(第十屆),但待遇工資也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何新自嘲說:“所以,我是有職無務,有名無實,有事無業;這叫三有三無。既非官員也非學者,這叫二非。”

何新說:“人生如白駒過隙。當年風流,一晃就六十歲了。今天就藉這個機會,回首一下人生往事,談談往昔的作為,現在的所思,以及對未來的所憂。”

(2)我這一生是五部書

何新說:“我以往的人生經歷,奇特,不俗。

自1966年文革開始,後來我離家上山下鄉,去東北軍墾農場。這幾十年當中,我所經歷的個人生涯中的小風小浪,以至關係國家命運的大風大浪不少,奇事、怪事、不可思議之事也不少。

計算起來,我平生五歷生死邊緣,兩次死裡回生。恩恩怨怨,是是非非,流水落花,往事不堪回首!其間生生死死,愛恨情仇的經歷和上天下地的閱歷,絕非一般的文人、書生、凡夫俗子所能想像以至可以夢見! ”

何新說:“蘇東坡說,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田舍乞兒——我也是如此。回顧平生——我少年時是浪子,青年時是遊子,中年時是漢子。現在老了—— 我是整天呆在家的呆子。”

我的書齋叫“左右齋”,取左右逢源之義。

  我的書房裡有一副對聯:

左眼觀今右眼觀史
有酒吟詩無酒吟佛

我未參加任何黨派(80年代曾經參加九三學社,後來不喜歡參加會議,就退了),我是在家皈依的居士。

何新說:我這一生,活得算瀟灑,開心。年輕時代,我是登徒子。年輕時我很帥,而且有一種傲氣加霸氣, “酷斃”。所以很多女孩子迷我。我大半生放浪不羈。 50歲以前,不好意思,經歷了幾次婚變,多次戀愛。

但是網絡和無聊媒體所傳關於我的私事、家事之類都是捏造。

我多年完全不理會媒體,更絕對不會接受什麼談私生活的採訪。我極少看中國影視,真的普遍極爛——怎麼會關心什麼影視拍攝?那都是無聊小報為騙讀者眼球瞎編的鬼話! !

  我這人個性強,相處難。兩情相悅,所求就是一個“愛”字,有感覺到一起,沒感覺或者感覺不好,就分手,愛得明白,也散得明白! ! ——“沒有天長地久,只願曾經擁有。”

何新總結說:“我的少年時代是一部闖蕩江湖的《水滸傳》,青年時代是一部紅袖簇擁的《紅樓夢》,壯年時代是一部隨心所欲的《金瓶梅》,中年時代是一部縱橫捭闔參政議政的《三國志》,晚年是一部歸覓心經的《西遊記》——五大奇書都凝聚濃縮在我平生的感情和閱歷中。如果有機會娓娓道來把往事寫一寫,那會是很好看的一部傳奇故事。”

何新說:“最不可思議的是,我這種相當個性化的人生,竟然發生在1949以後到今天這麼一個十分缺乏浪漫精神的時代。所以,我的生活經歷在中國知識分子圈子中,可以說是非常奇特獨一無二的。”

  (3)半個野逸之人

  何新說:我是非常幸運之人。得天所賜,屢歷磨難不死。得天眼通,心有慧根,而能與天地古今中外溝通。

  在學術上,我是一個奇蹟。我平生無書不讀,無所不學,在人文學術領域舉凡文、史、哲、經、數、理、化、文字、語言、邏輯【註一】、天文、【註二】地理、【註三】,以及藝術、文學、詩歌、美學,以至考古、文物、書畫古玩,樣樣我都感興趣,涉獵過,或者深入淺出地探索過。

【註一】錢學森命名何新提出的一種動態集合論為“何新·樹”。
【註二】何新在古曆法學上有獨到的發明和考證,著名天文學家陳久金先生有文評論過。
【註三】中國引入“地緣政治學”這門英美偏門之學,是老何在上世紀80年代最早研究並介紹給中央高層而引起重視。

老實說,對於這些學術中的任何一門,都足夠一個人投入一生去研究的。我平生著述數十種,有一些被譯成多種文字。我的一些暢銷書常被盜版。

其實,作為一個學者只要能寫出其中一、兩種就已經不枉此生,足以名世而成一家言。然而我始終文思如泉湧,直到於今仍未枯竭。我想完成但目前尚未完成的半成品著作(在電腦中或案頭上),還有十餘種。

  我行文神思天縱。一些文人不服氣,他們說——從沒看到何新在做什麼學問。的確,前人講究“皓首窮經”,主張一生只讀一經,板凳須坐十年冷,要下這種死功夫。

  而我則不同。年輕時代,我也曾風花雪月,遊戲人生。什麼都沒耽誤!行過萬里路,也讀破了萬卷書。

但是我的確並沒有對某一種學問傾其全身心專門投入過 ——所以我承認自己不是專家——一專之家。

但是學問之境的最高境界是融會貫通,而我做到了。我不僅是通家,在學術上,也是個玩家。

世界是幻,人生是夢,學術是遊戲。我認為做學問能達到的至高境界才是“玩”——玩者,遊戲也。不拿它當飯碗,當金磚或敲門磚。而只是賞心悅目,怡情遣興,做智力遊戲——這就是玩兒。

我懂一點文玩古董的鑑定,也會治印,偶爾也玩玩筆墨。

中國古來畫學有南北分宗及力(隸)家與逸家之說。台灣前故宮院長名畫家江兆申,曾寫信稱道我的畫是逸品,說境界很高。高或不高,可以由人評說。但就做人而言,我應當算是一種逸品——閒雲野鶴,野逸之士。

  (4)關於我的學術:經世致用

何新說:我的學術中第一部分是活學問——於國家於民生有用和能用的學問,前人所謂經世致用之學,就是討論經濟的,政治的,涉及國計民生的,以及關乎國際形勢和全球戰略問題的。

青少年時代,我喜讀《孟子》,受他的人格主義影響—— 大丈夫當以天下為已任。所以常懷憂國憂民之思,身居茅廬,而心系天下。

我昔日所試圖給國家建言提供的是一套以中華民族和中國國家利益為本位和至上,試圖擺脫左右意識形態之爭的強國利民之術,就是所謂“新國家主義”。我是主張建立強大國家的新國家主義者,但也是希望國家應該是關愛百姓的好國家,而百姓應當有民權的新民主主義者。

在經濟思想上,我主張重點產業發展應當以國家目標和全局計劃為主導,而不能以市場和利潤為主導。
但是,國民經濟應兼容資本主義以及利用市場機制。這種經濟體制就是國家資本主義的體制,這本來是毛澤東和共產黨在20世紀40年代初對中國經濟體制的設計。

在財政上我主張中央收權,協調地方,反對目前的地方坐大,分灶吃飯。以至苦樂不均——有些地方民窮財匱,百姓衣不蔽體。而有些地方城市裡種花種草年耗百億。

在社會財富上,我主張實施新社會主義的分配方式:抑制和限制私人富豪經濟、遏制私家富豪對社會公共資源的霸占和壟斷。我反對當今橫行無忌、富可敵國的世襲權門經濟和豪門經濟。我主張內資外資一視同仁,廢止目前對外資的特權和特殊優惠政策。

特別在金融領域,我認為國家必須加強對外部進入中國攫金的國際金融大鱷的監管。近5年來,高盛等若干國際金融大鱷在中國金融領域暢行無忌,為所欲為,蠶食吞噬;把中國經濟攪亂得昏天黑地!

在社會分配上,我強烈主張由國家實施第二次分配,以國家權力之手實施社會資源控制和公共產品的有計劃配置。由國家進行社會財富的再分配——保障公民普遍就業,實施全民免費教育和普遍社會醫療及養老保險。我主張國家以財政力量保護和照顧窮人、老弱病殘和社會中的弱勢群體。

我並不是共產主義者,我不相信共產主義烏托邦在現實中有實現的可能。但我是現實主義者,新國家主義者,好國家主義者。

我基本認同毛澤東1944--1945年在《新民主主義論》和《論聯合政府》(應當看40年代解放區發表的原版。五十年代以後做了很多向左轉的修改)中所提出的那一整套新民主主義的經濟和政治的治國理想。

遺憾的是,正是毛澤東本人自1957年反右鬥爭後,激烈地左轉。特別在六十、七十年代全面轉向以階級鬥爭為綱從而背棄了他在四十年代以至五十年代初葉關於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和發展國家資本主義經濟的思想。

毛澤東在四十年代明確主張,國家政權的性質,應當是 “人民民主專政”——既不是蘇聯模式那種“無產階級專政”,但也不應當是只為富人服務,偏袒富人和權貴的“資產階級專政”。

四十年代和建國初期的毛澤東思想不同於1957以後特別是1966以後的毛澤東思想。那時的毛思想強調的核心內容正是新國家(民族)主義、新民主主義和適合中國特殊國情的新社會主義(從而不同於斯大林主義)。

(5)關於我的學術:國學新考

但是幾十年來我所真正屬意的,下了多年功夫的,還是一套《何新國學經典新考》【注】。

【注】中國民主與法制出版社,2009年出版。
我寫這十幾本書,旨在“兼融古今之智勇,開拓萬古之心胸”——但我這套書並不是寫給當今的凡夫俗子、利欲之徒們看的。

  【注】宋陳亮語。原文是“推倒”古今之智勇。

這一套《經典新考》經得起後人之研究與觀賞。因為這一套書貫通

  上下,銜接古今。多少前人沒搞懂沒搞通或者誤解之處,我用一種新的、我個人的獨特的視角,重新作了系統性地解讀。

我從乾嘉漢學錢、戴、二王【注】的著作去研習經學及訓詁學。但是我的靈活運用以及所獲得的新知,超過清人以至章、黃之學【注】。

【注】指錢大昕、戴震、王引之、王念孫。

  【注】章,章太炎。黃,黃侃。

我有一部《新說文解字》,還未最後定稿,就是要糾正前人在文字學上的誤說。

我發現龍的動物原型真相是蜥蜴及鱷魚,鳳的動物原型真相是鴕鳥——這是我歸納了文字學、語言學、動物學、考古學、圖紋學、歷史以及地理學多方面材料和證據,而後得出的鐵證如山的顛撲不破之論。我論證所謂“扶桑”的語源是來自日本富士(fujisang)火山。中國上古曾經存在崇拜太陽神的一神教,而伏羲(曦神)、黃帝(光煌之神)、炎帝(炎火之神)、祝融,原先都是上古太陽神的名號,而後來才成為半人半神的古帝名號。

《離騷》、《九歌》這兩個書名,自從漢代以來學者講不通。而我證明,“離騷”就是“離操”,“操”本是上古詩歌之一體。而“九”乃“艽”也,“艽”者“郊”也,“郊”者,郊天之祭祀也。故“九歌”本為郊祭五方十位天神之祀歌。了解古禮制者會懂得,這些發明皆乃發千古之覆。

五四運動鼓吹反孔推翻禮教,對歷史進步有重大意義,但在文化上則有諸多誤解與歪讀。一些謬種流傳久遠,一直影響到今天。

《詩》、《書》、《易》、《老》、儒與道等等,被一些只知耳食之言的文人墨客歪講邪講,講傻了,講歪了,講死了,變成了一種“二百五”的東西。

我的這套書自2001年以來先後已經出版過四次,每出一次我都一改再改,增刪歷百遍,嘔心瀝血,從寫作到出版,銷磨前後近乎二十年,方得完成。

但是不久我還會出一種新版本作為最後的定稿本。我以這一套書作為老何的《太史公書》,立意正在“通天人之際,會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6)懷念80年代的文化氛圍

何新說:對我的學術一向有爭議。然而當今又有哪位人物、什麼東西沒有爭議?

  有人說可惜你學歷不高啊!學歷不高恰恰是我的榮耀。上帝似乎就是用我在中國當代學術界的存在,來嘲笑那些海歸以及本土的出身名校高門的糟糠之輩。

但是其實,我的學術履歷非常正規而完整。

  1977年高考复考。次年我考進黑龍江一所末流大學,只讀了三個月不到就主動退學。一年後,我在北京應召聘而被破格聘用,進入國家名牌大學(現在的中央財經大學)當了漢語教師。而聽我授課的那些學生,都是78屆的,本應當是我的同學。我的學生中沒有人對我不服氣。我教的那個班中,培養出了一位著名作家,就是北京作協的徐XX女士。她的文才,當初就是我最早發現而且給予推薦的。

一年後胡喬木(中國社科院院長)和梅益先生(秘書長)又把我破格調進中國社會科學院。進去後,我就被直接安排在社科院的最高學術文官機構科研組織局擔任學術秘書。

自1980-1990在中國社科院的10年間,我先後由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到研究員,循序漸進,每一次都是破格提名,而後經過所、院兩級學術委員會的論議評定。每一次都有爭議,但最終都以高票表決通過。 80年代中國社科院還是人才濟濟,許多老一輩的學術權威都還在——學術界人都知道當時在社科院晉升到高級職稱有多難(當時之哲學所、歷史所甚至有海歸博士為評不上副研究員而自殺者)!所以當年我破格晉職的信息被作為特例登過《人民日報》和《光明日報》。

有人說你年輕時為什麼不去投個師門弄個學位呢?但是有什麼必要呢? 80年代我在中國學術界已經名聲赫赫。學術界當時那些達人,我大體都認識——他們誰敢做我老師? !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自從80年代我在學術界出頭到今天,對我的嫉恨誹謗謾罵之詞一向很多。無非就是末流文人的造謠和臟罵而已。中國一些受過壓抑的文人往往有潑婦、妾婦的變態心理,於網絡的嫉妒與臟罵可見一斑。但是何足介意?

我時常見到一些猥瑣的不肖文人抄竊我寫的東西。包括我偶然講過一點只言片語,都有人撿起來借題發揮。好笑的是,某一、兩個罵我最狠的偽“清流”文人是竊取抄襲最多的(都是被網友所揭露),現眼以後還要強辯,狼狽尷尬之態,觀之好笑。


  (7)學術問題越辯越明

何新說:我是好事之徒,不怕爭論。

一些年來在學術上遭遇的高手如林。批過我的人也不少。

  但是學術論爭,有來有往。你可以批,我也可以駁,道理越辯越明!迄今為止,那些學術上批我的人,還少有與我辯論能往復兩個回合以上的。以至包括80年代直接批評過我的大師呂叔湘、袁珂那樣值得尊重的老先生,交手僅一個回合也就罷手。

陝西大學有個斯老先生,就一個“德”字的釋義,與我在《人文雜誌》上往復討論,但是也不過三個回合,他就無意再辯,高掛免戰牌了。

80年代有史學博士×××,在堂堂的《歷史研究》雜誌上以頭版頭條撰文批判《諸神的起源》,指點多處所謂的“硬傷”,來勢甚為洶洶。我只好撰文回應,也發表在《歷史研究》上。我引用史料證明這位博士所提出的諸多異議,並非我的什麼硬傷,而是由於他自己讀書少,所以不知道我所引用的這些史料的出處。這當然也是嘲弄他。可笑交手只這一個回合,本來我還準備了諸多資料,戰意猶酣呢;而他卻就偃旗息鼓退下不見踪影了!

現在《諸神的起源》日、韓都有譯本(文字古澀很不好翻譯)。台灣木鐸出版社有未經我授權的盜版本。大陸二十年來,則已經反複印刷,出了十幾種版本。每隔兩三年就印一版,因為總有讀者要讀。那些反對我的人可有哪本書有這樣的效果?一本學術書有這樣的成績,還不經典嗎?

(8)市場化改革敗壞了教育制度

  何新說:我平生友朋遍天下。但我一向不拜師也不收弟子。 1988年我在中國社科院文學所任副研究員時,就有資格收研究生。多年來一直也有不少人慕名欲投我門下,但我一律不收。何故?庸才遍天下,孺子莫可教也。
全面理解我的學術思想,需要多方面多學科的學術準備和基本知識,而當今能達到我要求的年輕人幾乎根本沒有。所以我的學術將來只能遺憾地失傳,成為一代乎絕學。

市場化改革已經敗壞了中國的教育制度。今日中國之教育體係與醫療體系一樣,變成了商業操作的市場。醫生靠賣藥賺病人的錢,老師靠賣知識賺學生和家長的錢。

從小學起,一些教材特別是“奧數”一類輔導資料,就設定一套虛假無實,未來多數終身無用的虛幻知識體系。折磨而且浪費小孩子的生命頭腦和時間。此種體制培養之學生,皆為應試入名校謀學歷,競分數而棄實學。

當今學文科者學成不通文墨,學理科者學成不務實技。社會失德,金錢與權勢左右一切。唯娛樂化與動漫化瀰漫浸淫當代文化。此種文化氛圍下所育成之青年多弱智而無腦。

  青年乃國家之未來與希望。青年無才俊,中國之前途,不可言矣!

80年代我在中國學術界之所以能取得一席地位,不是靠學歷,也不是靠關係,而是靠真學問,靠真本事。英雄不問出身。我很懷念80年代的社會環境和那個文化氛圍。

現在中國有什麼“富二代”“官二代”的世襲現象,用人以學歷出身設了重重限制;似乎要重建魏晉九品中正制和世襲門閥的閥閱貴族制度。而80年代的中國還是一個平民社會。全社會禮賢下士,重實才不重身份,重能力不重學歷。所以才能破格用人!政治很清明,社會風尚好,學風也好。

何新說:若沒有鄧小平時代的改革開放、破格用人,我何新可能永遠只是東北畎畝上的一介農夫。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何新,沒有八十年代那種學術開明的氛圍也沒有何新。

  所以,我始終感念鄧小平。

  (9)我多次逆多數而反潮流

何新說:我平生在學術和政治上,數次冒天下之大不韙而有逆鱗犯言之舉。

1988年夏季,我在《經濟學週報》上撰系列文論,批評“價格改革一步到位”的闖關論。我警言曰:“群小亂政,政出多門,天下失序,有動亂之兆。”

是年10月我在香港《明報月刊》發表《當代中國政經危機與成因》,警言“如亂局失控,天下勢必分裂而將現諸侯割據之局。”此文發表後為各國政要所關注,亦警醒鄧公及高層。其影響之深,則為其後之事變所證實。我後來之所以得到參政議政之權,而能側身於國士之列,蓋以此。

1990年,東歐及蘇聯先後解體,“民主化”潮流披靡世界。美籍日裔學人福山撰書稱民主化乃未來不可逆之歷史潮流 ——“歷史已經終結。”

所謂“終結”的意思,就是從此歷史將是西方化、偽自由化以及美式民主之時代,社會主義理念已經過時。

[按:福山在《歷史的終結》一書中云:隨著冷戰的結束,意識形態的對立消失,自由民主原則戰勝了共產主義原則成為人類共同追求的普世化原則。當代人類政治出現的諸多問題,不是自由民主原則本身造成的問題,而是沒有充分實現自由民主原則帶來的問題。因此,自由民主原則已經成為人類政治生活中最完善最理想的原則,今後人類政治的一切努力都集中在如何充分實現自由民主原則上。從這個意義上說,人類政治的原則不再有發展,因而在政治上人類的歷史已經終結。 ]

但其後發生兩次伊戰、阿富汗戰爭、9·11事變,以及一系列金融危機,顯示普世價值不可期,歷史並無不可逆之潮流,金融資本主義仍需國家主義的政策介入。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亦並非未來之天堂。

何新說:其實,歷史中本沒有所謂不可逆的潮流——若有,亦絕非凡人所能知。

我觀察人類歷史之演進,乃知歷史之本體是無序。在人類歷史中,動亂、無序是常態。安定、組織化是動態,是短暫的。

所謂歷史“偉人”,都是在歷史之特定時代及背景下,締造和構建歷史新秩序之人。而任何一種制度秩序,穩定期通常不過持續數十年至百年左右,必因腐敗及人性之墮落、私慾之擴張,而逐漸瓦解、疏離、廢弛,而漸進入失序與維穩之中間態,最後終歸於解體。須有這種眼光,人才會有歷史感,而知道自己與以往一樣,都不過只是歷史中的匆匆過客而已!

歷史中所謂“穩定”若不是一極獨大,強權貫徹,則只能是諸種勢力之妥協與製衡。西方“民主制”雖可略顯民意,制衡權力,但金權資本集團利益與國家利益融合一體,本質仍是資本社會而非民權社會。從來沒有什麼不可逆之“普世性民主潮流”。

何新說:1990年夏,我在北京大學演講指出:“偽民主是美國之政治工具”,“肢解中國是其既定目標”。我一個人當時以此論而對抗一個世界。

1990年11月人民日報全文刊登我的數万言《中國經濟問題與世界未來》,此文被譯成七十多種文字,傳播全球。

不結盟國家論壇領袖尼雷爾讀此文後,大為動容,寫信給我,表示支持及感謝。卡斯特羅讀此文之西班牙文版後,邀我訪古,我遂建議古巴推動經濟改革。

  回國後,李鵬總理約見我。我建言中國經濟方針宜變內需主導為外向出口主導,方可解決工業中生產過剩、庫存積壓嚴重的問題。此後中國經濟方針轉變,大力鼓勵出口,於是外匯漸得積累,資金得擴散於民間。中國經濟因海外資金技術之進入以及出口市場之帶動,乃呈現近十幾年來之繁榮。

  1992年春,鄧公南巡反“左”。我上書建言江李體制不可動搖,左右之道不可偏頗。一如文武之道,宜一張一弛,左右之言均不可廢。鄧公似乎容納了我的意見。

2010年我出版《反主流經濟學》,書中匯聚我歷年來與主流派關於經濟學政策之論戰文章。我嘗極力反對驅工人下崗及國企私有化之改制。近期我指出人民幣持續升值,乃墮入美國基金及投行攫取中國外匯儲備之圈套。
在這些關係經濟方針之重大問題上,我多次以孤介之言逆乎多數而反乎潮流。

何新說:實際上我的主張並未成功。但是,我把我的話語留在了歷史中。


  (10)當今主流經濟學荒謬幼稚

  何新說:我只是半個經濟學家。但是在經濟學理論上,我也有所建樹。

1990年我提出中國經濟中發生了“生產過剩”,振聾發聵,“雷倒”當時一片人。

然而今天“產能過剩”已成了經濟學界的口頭禪。人們似乎忘記了被主流所奉為祖師爺的薩繆爾森在他的《經濟學》中曾經講——“現代資本主義已經永遠解決了'生產過剩'這一19世紀馬克思經濟學的偽命題。”“主流經濟學”這個辭幾乎就是我的發明,現在這個新自由主義的牌坊有點臭了!

何新說:但是,中國的經濟學思想荒謬幼稚到什麼程度? ?還是怎麼估計都嫌不足!一個匯率升值問題,某些經濟學家鼓吹了幾年,大談特談人民幣的“幣值” 被低估了,因此應該“升值”——他們卻居然不知道“匯率”是“匯率”,“幣值”是“幣值”,這是兩回事。

貨幣可以購物,但貨幣也可以買錢,交換其他貨幣。匯率是什麼?是幣價。以幣買幣,其值曰“匯率”。幣值是什麼?是物價,以幣購物,其價曰“幣值”。因此,“匯率升值”不可與“人民幣升值”混為一談,從而誤導國家和廣大民眾!

利用匯率升值,做外匯期貨就可以直接套匯賺錢——這在國際貿易中是基本常識,而中國經濟學人竟很少人知道。

何新說:國家的外匯儲備因人民幣持續不斷升值而嚴重流失,這在國際金融史上,將成為由於一種錯誤的經濟學理念而誤國殃民的一個並不可笑的笑話!

  (11)內需主導是走不通的路

何新說:近期以來,“內需主導論”甚囂塵上。倡言此論者,首先無知於資本主義之發展歷史及規律。
自15世紀所謂“地理大發現”以來,一部資本主義的發展史,就是世界市場的開拓史。沒有一個發達工業國,不是由困鎖自足的內需經濟、一國經濟,而跨步走向全球化經濟。

  何新說:為什麼必然如此?是因為資本主義體制的內在規律使然。

資本主義工業發展,始終無法擺脫週期性經濟危機。而危機發生的根源在於:資本主義產業能力之擴張程度,永遠大於市場之擴張程度。因而,產業在發展中周期性地遭遇國內需求不足、產能過剩、勞動力過剩——遂引發一次次週期性發作之經濟危機。

資本主義經濟之危機,決定了有能力之工業強國必須向外看——必須全力拓展世界市場及新的資源來源。因此一國性的資本主義經濟,就必須成為外向化的全球競爭型經濟,方有持久而可持續的生存之道。在資本主義的世界體制下,始終存在著一種兩極化的體制:一極是金融資本及產業發達之主導型國家,另一極是依附於發達工業國之市場、資源服務型國家。後者依附經濟強國作為其外圍市場。

這類國家就是從屬於發達國家和次發達國家的資本主義之第三世界。它們在取得政治獨立前,原本是發達工業國之殖民地、半殖民地。取得政治獨立後,則仍因為無法擺脫經濟生存之依附性,而成為非傳統類型的新殖民地及半殖民地(如當今之拉美、菲律賓、非洲,以及依附歐盟之東歐諸國)。

而中國今天之地位正介於二者之間。

綜括某些海歸學者所鼓吹之所謂“內需主導”方針的基本思路,概言之無非就是:

1、 主張限制出口,消耗所有外匯儲備大規模進口——從而幫助發達國家開拓中國的內需市場。
2、主張對內無限製印刷人民幣,不在乎加劇國內通貨膨脹,鼓吹以房地產經濟為產業龍頭,擴振內需,不惜消耗一切國內資源。

何新說:眾所周知,中國之國情是人口過剩,國內資源近乎窮竭,農民極其貧困——何來廣闊之內需市場?

一旦現有之外匯耗光,加之出口產業能力萎縮,那時中國就不再有能力購買外部能源及資源。要進口,就不能不舉債。中國將不得不轉變成對外負債的純粹進口國。因為若不大量進口能源資源消費品,因內部民生壓力巨大,國家勢必陷入窮困內亂之境。而這正是美國對中國輸出內需主導論的目的。內需主導方針,乃是最有助於從內部瓦解中國達到幫助美國不戰而勝的方針。

由此可見,這種“內需主導論”,不僅是畫餅充飢的虛妄之論,而且是窮國之論、亂國之論,亡國之論!

美國近年一直在悄悄營造著一個困鎖中國的戰略包圍圈,目前已經接近成功——從地緣政治及軍事上,對中國實施滿月形包圍戰略。這一軍事戰略與經濟上的內需主導論,內外表裡互相配合,意圖無非都是要困鎖中國,遏制中國,最終分解中國!

何新說:解決中國問題的根本出路是向外發展。我認為中國內部的所有問題和壓力,只有全力推進向外發展的路線,才有希望解決。

為此中國必須形成中國自己獨立的全球戰略。首先應當擺脫外交上的對美依附性。不要總是看著美國人的臉色搞外交!

  何新說:中國是一個大國。中國應當開拓自己的國際生存空間,制訂自己的全球化方針。未來中國要想復興而強盛,就必須通過外交、經濟、政治以至軍事的全方位手段,謀求向外拓展,在全球範圍甚至宇宙空間範圍——尋求新的資源供給地,開拓而逐步建構全球化的大市場空間網絡。

  (12)左右之爭已失去意義 

何新說:我認為,若干年來政治上圍繞改制問題的左右意識形態紛爭,對於未來已失去意義!中國的資本主義市場改革方向不可能逆轉!但中國將來100年內也絕無可能轉變為美式的政治體制。

何新說:在政治問題上,我認為一個國家的政治民主與適度集權兩手都需要。

我從來不相信一人一票的分權代議制形式民主可以體現民權。中國許多農村基層至今仍是宗族性社會。所謂民選鄉長、縣長,只能選出族長。黑金勢力,權錢交易以至賄選、逼選將乘機大行其道。

但我也反對不要民主,我相信民主是個好東西。

我主張限制行政官員的個人權力。目前中央權弱,法章失序,有地方坐大之勢。以致有些地方之中下層官僚公然為所欲為,橫行無忌—— 想聚部閱閱兵就閱兵,想抓人遊遊街就遊街,小官僚無法無天。而中央對之竟然無所製約,導致民情激憤。中央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長此以往,中國就會再度回到東周、春秋時代——天子之政不出洛陽。而諸侯小國林立,各行其政。

何新說:所以我主張加強中央集權而“削藩”。國家應當制定嚴格製度,廢除公務員的終身製以至世襲制。實行察舉巡視從嚴約束地方官員。我認為國家必須從嚴治吏,特別不可放縱縣、鄉兩級胥吏橫行於下層,任其魚肉百姓。

我主張中央政治要保證下情通暢,民意上達,要讓百姓舒心通氣地過好日子,不要被那些基層惡吏肆意欺侮、蹂躪。

我認為有效的公民民主只能通過法製而得到保障。各級法院有責任依法受理一切違悖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案件,真正做到有法必依。司法系統應當獨立且直屬於中央,而不應當從屬於地方。讓司法系統成為中央政府依法監控地方的重要法律工具。

何新強調說:“法制”的概念不同於“法治”。所謂“法治”並不是什麼現代概念——法治無非是據法而治,這是古代法家的主張。

而所謂“法制”,是一個現代概念。其根本意義是憲法體現主權,憲法高於一切,憲法制約國家全部法規制度,違憲就是叛國。憲法約束行政法規。在憲法制度面前一切人平等。這才是近代和現代的法制理念。

何新說:國家應當要求法院民若舉,法必究。法院不應當自我設定諸多禁區,不應該這不受理,那不受理;使得升斗小民受欺侮後無門投告,有法不可據。這必然醞釀社會不安定。法律的功能之一就是要糾正侵權、保護弱者。

各級法院有責任受理涉及違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法的一切社會案件——不管是民訴還是公訴,告官員還是告老闆,只要有違法情事就應當允許百姓進法院去告。而且可以逐級上訴,直訴到最高法院。

擴大法院的職權,就可以減少信訪的問題;從而讓有裁決權的法院,取代無任何實權的信訪部門。法院權責加大,信訪自然減少。

我認為左右兩派都不應再煽動內爭與內亂。對內應革除弊政,保持安定團結。舉國一致向外拓展,謀求營造以中國金融以及產業為核心之新東方和新世界經濟體系——這才是解決未來中國一切內外問題的根本興國之道!

何新說:我這些話說在當前,仍然是逆多數而反潮流。但是,中國未來沒有第三條路——要么就是走向復興而成為世界核心強國;要么就是因內部壓力積聚,終於內亂爆炸而分裂解體。

歷史留給中華民族的時間和機會並不太多了!

  (13)我很享受孤獨 

何新說:二十幾年來,我在學術界獨往獨來。但是我很享受,自得其樂。能避開文人中的俗人、庸人、笨人和壞蛋是一大樂事。

可嘆往日那些曾經知我、誨我、提攜我、獎掖我,令我尊敬的長者、能者、德者,於今都已逝去。

  當今中國已少見真正的文化人。只怕以後再過一兩代,連能通讀《古文觀止》原文的文人也不多了。當今文化表面富麗堂皇,可惜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都是徒有泡沫。價值之沒落,無過今日!令人悲哉痛也!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我悲哀當今民族文化的衰落——未來怕找不到讓民族古典精神棲息的家園。

何新說:現在的“市場轉型”幾乎成為又一種“運動”。未來歷史會證明——近年以全面私有化為目標的這種所謂 “轉型”運動,是文革以後我們這個不幸民族所遭遇的又一次浩劫!是文化的浩劫,是人道的浩劫,也是自然生態的浩劫!

生態之破壞,中國有史以來莫如當今之嚴重,也超過當今備受詬病的1958年的大躍進。根源就在於市場化、私有化過程中人們對金錢的瘋狂追逐、各地官員對GDP的掠奪式榨取!現在又有人在鼓吹什麼農宅地私有化。無非就是再發起又一輪徵地運動,對農民的又一輪掠奪。但願不要再在農村又掀起一波大搞房地產的運動。

現在的農村中,多數地區的農民民生相當困頓。應當在農產品市場化的基礎上重建農民的新型合作組織(歐盟、日本、以色列的農民合作組織有成功之模式可資借鑒)。

當今農已棄業,糧有近憂,若再因沿海出口經濟衰退而捲起一個返鄉農民的失業潮,天下豈能得安寧乎? !

何新說:但是,不管未來道路多麼曲折——總有一天人們還會回歸莊嚴而反省今日。即使天崩地裂,我相信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總會存留下若干種子,天不能死,地不能埋!

總有一天,還會再出現文化昌明的好時代、新時代,真正的盛世;還會再出現新一代文化上的智者們。讓中華文化的太陽再度明亮!

  (14)冷眼看未來淡如清水 

何新說:我對未來看得淡如清水。我平生經受過凡人不能想像的大苦,也享受過俗人不能想像的大福——而今回看60年的人生,一切,宛如一場遊戲。只留得一抹夕陽幾許微笑而已。

我身體早已外強中乾,表面似還好,其實眼半瞎,腦半殘,心半死(我心臟有個窟窿,動脈上有一血管瘤,隨時可能崩破)。惜命的人遇到這種情況,早嚇得半死,會食不好睡不安,恨不得天天要去泡醫生。可是我自十年前檢查出來至今,連再复檢都沒去過。

作為專職的政協委員,國家給我安排可享受副部級的高幹醫療待遇,每年都有公費體檢,但是十多年來我基本沒去檢查過。

每年暑期我可享受一次去名勝地公費療養的待遇。但是我給國家省了錢,十幾年來一次沒去過。我很少去醫院。中西醫藥理、病理、生理,我略知一二一般生病我自己調藥自我治療。如果將來身體真有狀況,那我的態度是恬淡寧靜,順天由命。

  死生有命,萬法皆虛。我是隨時準備放下眼前身外的一切,皈依涅槃去見佛祖的。來時赤條條,去時無牽掛。而今天但凡我還活著——那隻有一種意願就是,再寫一點東西,利樂眾生,利樂有情,利樂他人。我現在凡所言、所寫、所愛、所喜、所恨、所苦——皆非關自我,是以大悲之心觀世——警世,為後代,為國家,為蒼生!如此而已,夫復何求? !

  近年天象異常,社會危機四伏。善善惡惡,因果相循。命也夫,隨之去,過眼雲煙而已。

就個人而言,上天給我的恩寵已經夠多了!

  這就是我的六十歲感言。

(2010年7月16日)


[頑石附註:這篇文稿最早是根據何新談話的錄音記錄整理。後來經過何新先生多次反复的修改。這一稿中增加了若干重要的內容。何新先生認為可以作為定稿。 ]

-------------------------------------------------- ------

  【何新簡介】 
何新,中國著名學者、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哲學家;國際知名政論家、戰略評論家。歷任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均為專職)。 1978年大學肄業。 1979年任中央財政金融學院(現為中央財經大學)漢語教師。 1980年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 1990年後,調離社科院任職於全國政協,以專職委員身份從事研究工作。
在今日中國知識分子當中,最具爭議及傳奇性的人物非何新莫屬。自80年代以來,何新的文化研究,經濟和國際問題研究,他所首先倡導的一些基本觀念,已彙為思潮,深刻地影響了當代中國的文化和社會發展。受到支持者和反對者的廣泛注意。人們可以不贊同他,但是不可能不重視他。
何新的學術在80-90年代中國政治與文化這一巨大轉變時代留下了深刻的思想印跡。由於何新的特殊影響,他曾經成為海內外各主要新聞機構追逐採訪的對象。採訪過他的包括:美聯社、紐約時報、共同社、ABC、 NHK、美國之音、路透社、獨立報、費加羅報等世界著名傳媒。 1994年後,何新悄然退隱,因身體原因拒絕與一切內外傳媒作直接接觸,也不再出席公開會議,講課講演,從公眾視線中遁失。
[摘自《跨世紀人才》作者:言午《中國高層智囊:影響中國發展進程的11人》,陝西師大出版社,2000年4月出版。京華出版社2000年八月出版]

轉基因的第一代和第二代

顧秀林:再談轉基因的第一代和第二代
作者:顧秀林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10-7-9


第二代轉基因的標誌,是一個新的轉基因大豆品種。今年6月7日,這個大豆新品種通過了美國農業部的審查,被“解除”了“管制”,允許試種,預計2012年上市,距現在還有一年。這種批准,同我國的轉基因水稻拿到安全證書,基本上一樣。這個“第二代”技術,被開發它的杜邦先鋒公司自己譽為 “里程碑”。什麼里程碑呢?就是不走老路走新路的那種里程碑。他們說,如果第一代轉基因是加法,第二代轉基因就是減法。加法是把外源基因插進去,減法是把一種功能抑制掉,或者把一個基因刪除掉——基因沉默(基因靜默)。加法是挑戰自然,結果是產生了有毒物質、或者人類從來不知道的物質。減法呢,按照杜邦先鋒和美國農業部的說法,就是順從自然、尊重自然,僅僅是抑制了一種功能、改變了一種脂肪酸比例,所以不會發生第一代的麻煩。

第一代轉基因食品14年中陸續上市,雖然主流科學界和主流媒體一直在緊鑼密鼓的宣傳和讚美,可是全世界一直沒有接受。不管主流怎樣掩飾,第一代轉基因的危害越來越大,事實壓不住了,生物技術公司就迅速地轉向了。這個轉向,說明第一代轉基因技術既不是“環境友好”,也不能“保障健康”。所謂減少農藥使用量、增加農民收入、提供優質食品,都是轉基因主流鼓吹的神話,其實早就破滅了。

所以,不僅是杜邦先鋒公司,還有包括孟山都公司在內的那些生物技術巨頭,都在以真正的“環境友好”、“保障健康”為由,開發第二代轉基因技術,取代第一代轉基因技術。他們看到,如果不這樣做,轉基因革命就快要終結了。

我要明確指出,第二代轉基因其實和第一代沒有本質上的區別。為什麼?首先,在第二代的肚子裡面,端坐著第一代的“骷髏”。在“減法”的新轉基因大豆這件事上,感謝網友 Jasper(碧玉)告訴我,杜邦先鋒公司的那個第二代轉基因大豆仍然具有抗除草劑的特性。從美國農業部和杜邦先鋒公司發布的有關信息中,我並沒看到這條信息。抗除草劑是屬於第一代的轉基因技術,也是第一代轉基因的兩大主打技術之一(另一種是抗蟲,以Bt為主),大豆裡面被植入了外源基因,不怕孟山都的“農達”除草劑,噴灑農達以後別的植物都死了,抗除草劑的轉基因大豆沒事,所以第一代抗除草劑的轉基因大豆,也叫“抗農達”大豆。

現在我們看到,第二代轉基因技術是第一代的完美傳承,在抗除草劑這一點上,它們完全一樣。我們不要設想,第二代轉基因把第一代的缺點改正了,或者把引起麻煩的因素去掉了。我們看到的是,所謂第二代轉基因技術,是疊加到第一代轉基因上去的更多的基因操縱。這裡說的“減法”,不能用小學算術的概念去理解。被減掉的那個“1”,不是被加上去的那個“1”。這個減法不是加法的“逆運算”。過去挑戰了自然、對環境不友好的那個“1”還這裡,杜邦做的減法,是從別的地方減去了一個“1”。如此說來,第二代轉基因不挑戰自然、不產生健康危害,怎樣才能實現?對環境不友好的原因沒有去掉,怎樣才能實現對環境友好?

其次,不管是加法還是減法,它們的共同點,都是乾預生命的微觀結構和功能。生物學界幹轉基因這一行的,在方法論上有一個嚴重的錯誤:只看局部不看整體,忽略生命的內部生態,試圖繞開基因之間的複雜關聯所結構出來的無窮的多樣性。生命是自然演化的,不管是加法還是減法,不管是“基因插入”還是“基因沉默”,都是乾擾生命的微觀結構和功能,都違反了真正的生命科學。在任何一個生命體內,所有的基因都是永遠互動的,不管是強化還是弱化它們中的哪一個,就像硬性插入一個外源的基因片段一樣,後果都是不可預知的。

在實驗室裡,對基因的研究的確取得了偉大的成功。這是科學。但是,科學一走出實驗室,就不再是科學,而是一種應用的技術。應用的結果,常常不是科學家能夠控制的。在轉基因這裡有兩大問題,生命是活的,生態也是活的,今天的生命是演化的結果,今天的生態也是演進的結果。轉基因科學家能控制試管裡的東西,但是不能控制生態,轉基因一旦釋放到生態環境裡,就不是任何力量還能夠控制的:被轉了基因的生命釋放出去以後還要繼續演化,生態也要繼續演化。結果呢?不可預知,不可預計,不可控制,不可逆轉。

不承認轉基因不可控,是主流轉基因專家堅守的底線。離科學的態度已經十萬八千里,在對話交流的時候,這是最難以逾越的障礙。如果生物學家不承認生命和生態都是“活”的,我們該怎麼辦呢?

第一代轉基因上市14年失敗了。第二代轉基因2012年要上市,沒有人擋得住。但是,第二代也一定會失敗,要等多少年,現在還不知道。在它走向失敗的道路上,還會創造出多少麻煩、多少災難,現在也不知道。

中國正在準備上市的轉基因水稻,明確無疑屬於第一代轉基因技術(Bt)。失敗的技術是否還有必要推廣,現在是不是可以下結論了呢?

2010年7月18日

對中國身陷“美元陷阱”的思考

對中國身陷“美元陷阱”的思考
作者:半醉半醒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10-7-15

中國政府所持的美國國債是美國政府欠中國的錢嗎?  

一部分是,另一部分不是。中國對外貿易所獲得的真正逆差如果購買了美國國債,這部分是美國政府欠中國政府的債,而中國政府用熱錢所購買的美國國債,從表面看是美國欠中國的債務,但只要美國讓潛伏在中國的已經獲得巨大收益的熱錢重新兌換成美元匯回國內,中國反而要支付更多的美元,如果在加上人民幣升值所獲得的好處,實際上這是中國政府欠了美國的錢。例如,如果潛伏在中國的熱錢有5000億美元,它在中國的股市、樓市獲利100%,則由當初的34000億元人民幣變為68000億元人民幣,如果人民幣不升值,則可以兌換10000億美元,如果人民幣升值20%,則可以兌換成12000億美元,如果用這筆錢還債,則還清美國政府8000億美元,中國還要向美國支付4000億美元。究竟誰欠誰的債?美國可以印刷9300億美元,只要不在美國國內發行,就不會對美國造成通貨膨脹的危險,而由於這筆錢匯入中國,由中國人民銀行收購,中國人民銀行必須支付63240億人民幣給熱錢持有者。目前我國外匯餘額24000億美元,預計到年底將達到28000億美元,中國人民銀行將累計發行19.04萬億元人民幣來兌付這些美元,而我國2009年居民存款總額為22.5萬億元,不可能全部用於支付這些天文數字的人民幣,印鈔成為了唯一的選擇。過多的人民幣加劇了國內通貨膨脹的壓力,成為國內物價上漲的重要因素。  

為什麼美國要求中國的人民幣升值?  

按照目前的政策,如果美國人印刷5000億美元,然後通過各種渠道喬裝打扮一番,作為外資來“幫助”中國搞建設,那麼中國政府會為自己成功的吸引外資而欣喜若狂的,,央行也會高興地按照1比6.8的匯率把5000億美元兌換成34000億人民幣交給外商,讓他們到中國的股市、樓市幫助中國“建設”,如果他們用中國央行提供的34000億人民幣在樓市、股市又獲取了17000億元人民幣,找到央行要求兌換,如果匯率不變,這樣美國人手中的51000億人民幣就可以兌換成7500億美元,可是美國人貪得無厭,他想用手中的51000億人民幣換得更多的美元,於是要求人民幣升值20%,這樣他們就可以多換回7500億美元的20%,即1500億美元。  

外匯激增的原因是什麼?  

首先,是內需不足。當前國內消費低迷,消費只占到GDP的35%,一方面,勞動報酬太低,人民無錢消費;另一方面,即使收入略高的勞動者,也面臨著新三座大山的壓迫或預期壓迫,所謂預期壓迫,是指可以預料到即將到來的壓迫。例如,一個30歲的年輕人,可能子女尚小,暫時沒有體會到教育產業化的壓迫,也可能身體健康,暫時沒有體會到醫療市場化的壓迫,但他是他真切的感受到的預期的壓迫,如果現在不攢錢,十年後孩子上大學的費用將沒有著落,20年後自己有病將無法得到治療。所以除了佔總人口0.4%的富裕階層,幾乎所有的國民都在攢錢,內需如何拉動?內需不足,只好開拓海外市場,產品大量出口海外,是我國外匯激增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次,是國外熱錢的湧入。熱錢湧入的原因,一方面是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另一方面,是中國的樓市和股市是世界上最賺錢的地方之一。據報導, 2007年底中國外匯儲備餘額為1.53萬億美元,2008年底中國的外匯儲備餘額為1.95萬億美元,2009年底為23993億美元,近兩三年來在金融危機的的背景下外匯餘額的急劇增長是極不正常的,如2008年比2007年盡增 4200億美元,而2008年我國貿易順差僅2800億美元,有1400 億美元不能說明來源;2009年比上年增長4493億美元,而2009年貿易順差僅1960.7億美元,有2532.3億美元無法說明來源。唯一的解釋是,熱錢已經到了湧入中國,尤其值得警惕的是,2009年湧入的熱錢是貿易順差的1.29倍,這只是看得見的部分,實際湧入中國的熱錢,據專家估計,目前已高達9300億美元,這些熱錢湧入中國之後,按照當時的匯率已經兌換成人民幣,然後進入股市、樓市和其他一切賺錢的領域興風作浪,08年股災中,股指從6000點跌入2000點,25萬億人民幣,按照物質不滅的原理,這些錢只是從散戶手中轉移到了機構手中,其中很大部分被美國人獲得。  

中國怎樣才能擺脫目前外匯太多的困境?  

首先,要加快搬掉壓在人民頭上的新三座大山。對三座大山,要分期分批的逐步解決。解決教育產業化問題,可以先從降低學費入手,例如國家可以宣布,今後每年,降低高等教育學費的10%,連續降低八年,最終使學費在1000元以內。這個是國家完全能夠承擔的,目前全國大學生總數為2000多萬,以平均每人每年學費5000元計算,全部學費約1000億元,每年降低10%,約為100億元,這對於每年財政收入70000億,三公消費8000億的政府來說,是九牛一毫,因此,這不是能不能夠,而是願不願意的問題。同樣,住房難和看病貴的問題,只要政府想解決,的毛澤東時代已經成功解決的問題,已經大大富裕起來的改革時代一定可以解決。只要人們沒有了後顧之憂,谁愿意當苦行僧,誰不願意消費呢!  

其次,要改變目前的外匯政策,對於國外熱錢和國內企業所創造的外匯,不能無條件的全部收購,今天的中國,早已不是外匯短缺的中國,既然放在手裡不得不去購買兩房債券和美國國債,然後不斷被“次貸”、被縮水,不如不要大量收購這些美元,只需維持基本的需要就可以了,我認為,只要持有3000億美元即可。央行只需要購買企業創匯所得的美元的20%,其餘的由企業自行持有,至於他持有的美元能否從美國買到東西,責任自負,國家無需提供擔保。而目前的情況,有點像古代兩個人進行商品交換,甲給了乙一隻羊,是因為看中了乙手中的一頭豬,假如乙手中什麼也沒有,甲是否還願意送給乙一隻羊,是值得懷疑的,這時候,如果丙一心想促成甲乙兩人的交易,把自己的一頭牛送給甲,自己願意做乙的債主,甲想反正吃豬肉和牛肉也沒有太大區別,就同意了。甲就是中國的出口商,乙是美國,丙就是中國的央行。出口商、美國和央行各得其所,出口商得到了人民幣,美國人實現了空手套白狼,央行得到了買不到東西的美元。央行通過向出口商購買美元,並完成了風險由出口商向央行的轉移,然後,把購買的美元交給國家外匯管理局,買入美國國債成為債主,對內,則通過印鈔成功的把風險轉移到國民頭上,國民手中的財富被稀釋,這就是近年來物價越來越高的原因。如果將來美國人還錢,這些美元成為央行的財富,如果美國不還錢,央行也沒有什麼損失,反正風險早已轉嫁出去了。所以,央行沒有理由不去購買美元,不然,他就成不了債主。所以,當務之急是讓央行停止擔任擔保人的角色,讓出口商持有美元,風險由出口商承擔,而不是由央行承擔這個風險,因為央行事實上是沒有能力承擔風險的,但是它通過印鈔而成功的使全體國民成為風險的承擔者。因此,改變目前的外匯政策,不僅可以減少國內的通貨膨脹,減輕國民的生活壓力,還可以減少熱錢的規模,例如,如果今後熱錢要達到今天的規模,就必須由5倍於今天的美元來向央行兌換,這更容易暴露,從而有被沒收的風險,因為熱錢目前在中國是不合法的。  

有人擔心,藏匯於民會不會引起美元貶值而人民幣升值,從而引起國家目前的2。4萬億的外匯縮水?不必擔心,央行買入的外匯要按照固定的匯率購買,美國人還錢也必須按照這個匯率,至於民間匯率,不必干涉,如果美國人不欠我國錢,人民幣升值完全是好事,我們原先8億條褲子換一架飛機,以後只要4億條了,對誰有利?如果中國現在拋售完了美國國債,我們再讓人民幣升值,美國人恐怕又要叫嚷讓人民幣貶值了! 

刺激越多 問題越多

刺激越多 問題越多

本文來源於《新世紀》周刊2010年第29期出版日期 2010年07月19日

  謝國忠

全球經濟“二次探底”已日益成為人們的共識。這迫使分析師和決策者們對是否需要新一輪的刺激發起了討論。討論的中心位於華盛頓,但是,很可能在第四季度轉移到北京。其市場影響是推遲了加息的時間。滯脹也可能因此加速到來。

  成本高 收效微

應對2009年經濟衰退的刺激方案只能暫時提高經濟增長。 2008年的金融危機暴露了全球經濟深刻的結構性問題。

目前的低迷正說明使用經濟刺激來解決結構性問題是徒勞的。不過,也許大多數的決策者和經濟學家認為,“二次探底”的原因是第一輪刺激不夠大,因此,需要新一輪刺激政策。

第一輪經濟刺激使利率跌至接近於零,並使得許多主要經濟體的財政赤字達到GDP的10%以上。它確實令全球經濟自2009年第二季度起開始反彈,但是,結構性問題使得增長難以自我維持。

我以前預計美聯儲將在2010年下半年提升利率。現在,我認為它會等到2011年年初。這一是因為美國住房市場的二次探底比我預想得還要早;二是因為歐洲的債務危機使得美元變得更加強勢,為美聯儲保持低利率提供了更多空間。但是,美聯儲加息步伐放緩無法扭轉美國經濟疲軟的趨勢。這只會增加未來通貨膨脹的壓力。

許多分析師和美國的決策者倡議實行另一輪的財政刺激。但是,目前如此高的赤字使得政府只能採用延長小幅的刺激措施,例如,發放失業救濟金或扶持困境中的州政府這些—它們只有緩解的作用,卻不會扭轉目前的經濟下降趨勢。

我從前說過,很多支持經濟刺激的論點都是錯誤的。導致2008年金融危機的流動性泡沫從根本上扭曲了全球經濟。金融、地產和零售業被人為地吹高,因此,這些產業失去的工作崗位不能複得,我們必須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對此,經濟刺激成本很高卻收效甚微。

雖然經濟刺激是2008年和2009年的共識,但大多數主要經濟體似乎反其道而行之。歐元區因為希臘債務危機而實行財政緊縮政策。其近期政策目標已經從短期增長轉為維護歐元穩定。政策轉變對歐元的價值影響明顯。當一個經濟體控制其開支時,其貨幣往往也會變得強勢。

就連英國也放棄了美國式的刺激政策。新當選的政府正在採取嚴厲的計劃削減財政支出,從 2011年的10.1%下降到2015年的1.1%。英國的境況十分艱難。其金融和地產行業在全球流動性泡沫時期迅速擴大,並擠出了許多其他行業。由於財政過分依賴這兩個行業,泡沫破裂後,政府的財政收入巨幅下降。如果英國繼續像以前一樣花錢的話,它可能會成為下一個希臘。英國政府的做法很顯然是明智的。英國政府宣布緊縮措施之後,英鎊短暫上漲。我懷疑,這只是暫時的。英國的經濟比歐元區要空洞得多,它只能通過抑制其經濟活動和貨幣價值來平衡賬面。我預測,英鎊和歐元將在兩年內平價交易。

  失業難題何解?

美國人覺得歐洲人的做法簡直是自虐狂。美國沒有哪一位有聲望的經濟學家認為一個國家在經濟衰退的時候應該緊縮財政。美國和歐洲究竟哪一方是正確的?

我認為,美國人對於經濟刺激的信仰錯得不能再離譜了。從經濟理論上說,一個小型的開放經濟體不能使用經濟刺激來改變其經濟趨勢,因為其與外界有太多的聯繫。

像美國這樣的大型經濟體則被認為更傾向於一個封閉經濟體。因此,刺激會產生效果。但是,美國經濟佔全球經濟的總量已從50年前的二分之一下降到如今的不足四分之一。今天的美國更接近於一個小型開放經濟體,而不是封閉經濟體。

目前,全球貿易和外國直接投資佔了全球經濟總值的一半。這使得每個國家的經濟都像一個小型的開放經濟體。跨國公司主導了貿易和資本的流動。他們在全球範圍內分配投資和生產活動,也就是說,全球都是供給方。當採取經濟刺激的時候,它刺激了國內的需求,但對於國內供給貢獻有限。因此,經濟刺激並不能引起供需之間的良性循環。

人們一般假設更多的增長會導致更多的財富。但不幸的是,在一個富裕的國家,更多的經濟增長會導致更少的財富。大多數美國經濟學家肯定對此嗤之以鼻,但他們十年之後會同意我的說法。

全球經濟的一個基本挑戰是,發展中世界的龐大人口獲得了可以和西方工人競爭的生產力,但還沒有獲得相同的財富可供消費。這個差距造成外國直接投資流入發展中國家,貿易也隨之而來。這是從富裕國家到發展中國家的一次財富再分配。這一進程的速度和發達國家的需求增長速度成正比。

這一財富再分配造成了發達國家的債務危機和發展中國家的泡沫。要想擁有穩定的全球經濟,發達國家需要通過低財政赤字和低GDP增長的方式保有財富,等待發展中國家來追趕。我認為,在今後的十年,發達國家的經濟政策不應該片面地追求經濟增長。

  歐洲削減財政赤字是明智之舉。這將導致經濟增長放緩。但是,債務增加放緩將給歐洲的經濟前景和歐元的價值帶來保障。雖然政治上的反對將阻止美國出台另一個龐大的財政刺激方案,但其龐大的赤字很可能被維持下去。美國的債務在幾年內可能就將超過歐洲。美聯儲也許很快就會被迫將美國的赤字貨幣化。這將進一步削弱美元的幣值。

美元將在2011年年初美聯儲加息時進一步上揚。但是,當我們的視線超越當前週期時,國債的積累會最終導致另一輪美元貶值。這對美國以增長為中心的政策來說,多少有些諷刺意味。

在增長緩慢的時候,失業率如何才能下降?宏觀經濟學的經驗法則裡說過,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必須高於某一臨界值,失業率才會開始下降。當就業增長時,收入增加會帶來消費增長,繼而帶來投資和就業增長。正如我之前說過的,小型開放經濟體的全球性供給問題使得這一良性循環很難產生,工作機會也難以失而復得。創造新的工作十分費時。經濟刺激也難以加快這一進程。

如果沒有經濟增長來提振就業,發達國家就需要使勞動力市場變得更加靈活以降低失業率。在歐洲,服務業似乎人手不足,失業率卻還居高不下。問題出在辭退一個員工的費用很高。因此,企業會盡量減少職工人數。恐怕西方的高失業率水平還要持續很長時間。西方工資仍然超過發展中國家的10倍,所以,只要有可能,跨國公司一定會將員工安排在發展中國家。

  中國:緊縮不可鬆勁

全球經濟的“二次探底”可能讓很多人認為中國不應該結束其刺激政策,甚至需要引入另一套經濟刺激方案。我對此持懷疑態度。但是,目前的緊縮措施可能會放鬆一些。這也並不正確。

  中國迫切需要緊縮其經濟。中國面臨的挑戰是通貨膨脹,而不是增長放緩。中國近期的出口數據與全球經濟的“二次探底”並不一致。即使全球經濟放緩,中國的出口仍將可能繼續增加。

  基礎設施投資仍然非常強勁。銀行貸款與去年同期相比稍微放慢,但其增速仍非常高。企業和銀行最近感到流動資金有些緊張。這可能是由於在去年開始的項目對信貸需求巨大。即使貸款以去年同樣的速度繼續增長,企業和銀行仍然會感到緊張。

  只有地產行業增長趨緩。這並不足以造成嚴重的衰退。中國的GDP增長率在可預見的將來可能一直維持現有水平。因此,宏觀政策不應過於關注經濟增長放緩。

雖然信貸市場現在感到有些吃緊,但這與價格穩定不相一致。過去的貨幣和信貸的迅速增長正演變為通貨膨脹。而目前信貸和貨幣的增長則增加了通脹的壓力。政府需要迅速提高利率,以限制信貸需求,減輕通脹壓力。

  印度和韓國最近提高了利率。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儘管全球經濟放緩,他們也必須對付通貨膨脹。中國需要盡快加入這個行列。印度的通貨膨脹已達到兩位數。除非利率迅猛增加,否則,中國也可能遭遇相同的境況。

  中國已進入通脹時代。勞工市場收緊,工資快於勞動生產率增長。通貨膨脹已不可避免。事實上,只要工資上漲速度快於通貨膨脹,這就不是一件壞事。它是中國重新走向平衡的一個必要組成部分:提高經濟中勞動收入和消費的比例。但是,要想穩定經濟,利率必須超過通脹率。否則,通脹率將加速上漲,並引發危機。

雖然我現在認為美國不會在2010年下半年提高利率,但我仍然相信,中國會以每次27個基點的幅度兩次提升利率。雖然這些舉措將平息對通貨膨脹的預期,但不足以穩定通貨膨脹。恐怕中國將在兩年內經歷一場通貨膨脹危機。

作者為玫瑰石顧問公司董事、經濟學家

2010年7月16日

人民幣匯率升值必定導致通貨膨脹

何新:為什麼人民幣匯率升值必定導致通貨膨脹
2010-07-1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12d230100k8da.html

【說明】近日,有要客來訪,與何新談及近期關於人民幣匯率問題的系列文論。何新做了比較周詳的進一步解釋。本文根據何新先生這次談話的錄音整理寫成,供大家研究、參考。


1

為什麼人民幣匯率升值必然導致通貨膨脹?

好吧,我解釋一下這個問題後面的貨幣學原理,用作舉例的具體數字不是準確數字,僅供參考。


回答這個問題,先要理解中國外匯儲備是從何而來的。
中國國家的外匯儲備,主要是來自兩個方面:
一、企業外貿所得(貿易所得以及外貿的順差),
二、外部投資的資金流入。



我先談來自外貿途徑產生的外匯儲備。

人們知道,中國的金融體制是獨特的,國家實施外匯管制,也就是強制結彙的制度。
比如,A公司是一個出口企業,每年向外國銷售1億美元的產品。 A公司收入的1億美元外匯,從國外匯入中國銀行。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制度,中國銀行留下這1億美元,而按照目前的人民幣匯率1美元/6.77人民幣,給A公司支付6.77億元人民幣。


國家留下了入境的1億美元,然後支付了6.77億元人民幣。也就是說,中央銀行加印(發行)6.77億元人民幣的依據,就是因為同時收入了1億美元。這1 億美元就是多加印(發行)人民幣的“抵押物”,或者說也是維持人民幣不貶值的外幣擔保物。


如果以後,A公司需要進口1億美元的原材料,那麼它就還要用6.77億元人民幣到中國銀行把這1億美元換回來。然後國家從外匯儲備中拿出1億美元給A公司,這就可以回籠已經增印(發行)的那一筆6.77億元的人民幣。



如果中國每年的出口貿易所得為1萬億美元的話,那麼中央銀行在增加1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的同時,也要加印(發行)6.7萬億元人民幣投入國內市場進行流通。

中國近年經濟表面上呈現高度繁榮。大家都感到人們手裡的錢比過去多了很多,中國人突然變得特別有錢了。那麼,這麼多錢究竟從何而來?

一項重要的來源,就是外貿出口為中國帶來的外匯儲備,以及國家銀行為吸納這些外匯儲備而向市場所增加投放的大量人民幣。


據我粗略地了解,中國近年每年貿易順差可能在 2-3000萬億美元左右(估計的,不准確?),也就意味著每年國家大約要增發人民幣2萬億左右,這是一筆相當巨大數字的錢,約略相當於中國年GDP30多萬億人民幣的 6%以上。

而且這些錢完全不歸國家宏觀調控所管理,都是企業和民間自己擁有的。這就可以知道,為什麼現在中國人突然變得這麼有錢了吧? !


2

反過來說,如果中國沒有這些對外貿易所得,沒有這些外匯儲備;而銀行仍然超計劃地增發、加印(發行)這麼巨額的人民幣,又會意味著什麼呢?

答案是:那就意味著國家濫發貨幣,意味著製造通貨膨脹。

這裡要注意三點:
1/來自吸納外匯儲備而增發的人民幣,與政府所直接控制的資金和信貸規模無關。這筆錢是不受政府控制的計劃外資金,是民間和企業自己創造的貨幣資本。
2/近年國內多數實業經濟——除了房地產及相關產業外,基本都並不景氣。但是中國人卻仍不缺吃不缺穿。這是什麼道理呢?
原因就是由於出口企業通過出口而創造了巨額的外匯—— 巨大數量的美元、歐元、日元,用這些外匯就可以從國外進口大量物資(資源、能源、商品和食品)。

換句話說,由於中國有這麼多外匯儲備,就隨時可以從國際上購買資源和商品來調劑國內市場,從而彌補物資短缺,抵消掉超發和增印貨幣所造成的通貨膨脹壓力。



所以,外貿所得,外匯儲備,實際是國內市場流通的大量新增人民幣的幣值擔保物。


3

中國現有的外匯儲備總量據有關報導大約在3.4萬億美元左右。
但是這些錢並非都是對外貿易順差所得。據我了解,其中大約只有1萬多億左右的美元,是來自外貿所得(所謂貿易順差)。


其實中國外匯儲備中的多數部分,大約2.4萬億美元,並非來自貿易所得,而是來自外資——即境外投資。


境外投資有兩種,一種是長期投資和貸款(3年以上),屬於真正的投資。這種投資對一個國家經濟金融通常是比較安全的。
另一種是短期投資和貸款(3年以下),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熱錢”。這部分錢,是隨時可能套利而流動出境的。


在中國2.4萬億美元的入境外資中,據中國社科院的一個研究報告,其中有大部分即約1.7萬億以上的美元,屬於短期投資即熱錢。
【據中國社科院日前的一份報告測算,五年來實際流入中國的境外短期投資即熱錢規模約為1.75萬億美元。 】



然而必須注意的至關重要的一點是:國家全部外匯儲備,無論是來自外貿順差還是境外投資,都並不是國家銀行自身的資產,也不是國家資產,實際上是銀行的對外負債,是國家在贖買入境外資的同時,發行大量人民幣所換取的“抵押物”。


為什麼這麼說呢?實際上,外匯儲備的所有權是屬於外彙的引進者所有的。這些外匯引進者,才是中國銀行持有的外匯資產的真正所有人,他們是銀行的債權人。



在這些債權人中,有一部分是外資所有者,另一部分是外貿所得的所有者(除非他們以後不打算用人民幣換回那些外匯了,這些外匯才會成為國家銀行的資產)。


在理論上,中國的外匯儲備相當於外匯所有人向中國銀行抵押美元,而後從國家獲得無息的人民幣貸款。將來,債權人如果把這些人民幣歸還給銀行,銀行就有義務再把這些美元換(買)回給他們。這就是中國外匯儲備的實質權屬關係。


必須弄明白了這一點,我們才能理解圍繞人民幣升值問題而發生的許多現象。明白美國那些投資銀行是如何巧妙地利用中國的這種外匯制度,通過施壓讓人民幣不斷升值,然後大肆掠奪和賺取中國人的血汗錢。



如上所述,中國國家的外匯儲備,僅是由國家銀行代債權人“保管”的外匯資產。在理論上,國家無權支配這些代為“保管”的外匯,應該將他們牢牢鎖在國庫裡,時刻準備債權人用人民幣換回。


其實最安全的辦法也就是把外匯儲備統統鎖在金庫裡。但是,由於目前外匯儲備太多,有相當大一部分外匯儲備暫時不需要提取和周轉,這些外匯儲備等於死錢。所以,國家就設立了中國國際投資公司(中投公司),用中國的外匯儲備購買外國的金融資產,例如:國債,公司債券等,目的是進行投資而為國家賺取利潤。


但是,國家外匯儲備的所有權並不是國家的,這一點非常重要。由於國家銀行僅僅是別人擁有的外匯資產的保管員,如果國家把這些外匯儲備都花了,那就等於花掉債權人的錢——不僅多發行的人民幣無法回籠,而且意味著一旦國內物資和資源發生短缺時,就沒有外匯可以進口物資了。



這兩者都會導致國內市場上的貨幣供應量,超過商品供應量。如果貨幣供應增量大於市場商品的增量,那麼反映在市場物價上,就會造成物價上漲——這也就是經濟學上的所謂“通貨膨脹”(錢太多了)。



通貨膨脹意味著全國人民的貨幣財產都發生實際貶值—— 用更多的錢只能買到更少的東西,這會沉重地傷害老百姓的民生經濟。

(順便說一下:通貨膨脹的直接和必然表現就是物價全面上漲——雖然並非所有的物價上漲形成原因都是由於鈔票發行過多。但是物價上漲仍然基本可以看作為通貨膨脹的同義語。)


4

近年中國的對外投資並不順利,據媒體披露,已經發生了多次重大的失敗。幾年前中投公司投資購買美國的私募基金黑石股票沉重失利——據報導浮虧了上百億美元。

【注:2007年5 月,中國國家外匯投資公司即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斥巨資購買黑石近10%的股票。中投購買的黑石股份,全部都是“無投票權的股權單位”,鎖定期為4年。這也是中投公司進行的第一筆投資。由於黑石集團在上市後股價連續下跌,造成了中投公司這筆投資大幅縮水虧損。 】



近期最為引人關注的則是中國一些金融機構(包括一些商業銀行)對美國兩房公司債券的投資遭遇失利。由於美國兩房股票近期已經被迫退市,兩房公司項目連年發生嚴重虧損,美國政府救助困難;因此中國購買的數千億美金的兩房債券已經被套牢。一旦兩房公司未來繼續嚴重虧損,可能將遭遇破產清算,以至中國的債券投資可能會血本無歸。

許多中國人對此沒有痛切感,他們荒謬地以為,外匯只是外匯,損失就損失了。對中國國內經濟,對中國的國計民生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這是嚴重的無知!



實際上,如果中國以外儲所購買的兩房4000多億美元的債券真爛帳了,這不僅將是國家外匯儲備的巨大損失——也意味著,為上述美元所兌換而已經投入市場的3萬多億人民幣,銀行已經完全無法回籠。同時國家也將失去這筆巨額美元,來進口物資平抑國內的物價。


此外,假設這筆美元債權的所有人(無論是國內企業或外部投資者)要求提取這筆美元,則中國銀行只能再增發一筆人民幣從國外貨幣市場換取美元來付款。



這意味著至少還要再增發3萬多億人民幣進入市場,這最終必然轉化為加劇通貨膨脹的新增貨幣壓力。


5

那些進入中國投資的外來的短期熱錢,把錢拿進中國來的目的不是因為關愛中國,而是來賺快錢的。目的無非是兩個:

第一,是為了期待人民幣升值,賺取升值前後的美元差價。
(我們了解上述中國外彙的來源就會明白,因為人民幣升值而被外國人賺走的美元,並不是中國國家自身的資產,而是銀行借取的國內企業或外部投資者存在中國銀行的美元。這筆錢絕不是可以不歸還的。)


第二,境外熱錢流入中國的第二目的,是兌換成人民幣後進入資本市場炒作資產——房子,股票,股指期貨等金融衍生品:從而套取紅利。外資從這些炒作中賺取到人民幣後,還會連本帶利一起兌換為美元,提取出境。


這部分被外資賺走的人民幣/美元,會蠶食中國的外匯儲備。最終,所虧空的部分也還要由銀行增發人民幣去贖還。因此,負擔最終都是要以通貨膨脹的形式壓到中國老百姓的身上。



6

有人說:人民幣升值,則意味著人民幣的購買力增強。那麼同樣數量的人民幣將可以買到更多的東西——怎麼反而會引發通貨膨脹呢?
這種說法在貨幣學上真是屬於無知至極!


第一、要知道一種貨幣的幣值並非等同於匯率。

現在人們所說的人民幣升值,實際都是指人民幣的匯率升值。

然而,一種貨幣的真實幣值與它的名義匯率,乃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有時,名義匯率與實際幣值甚至是完全背道而馳的!


第二、即使人民幣的幣值真發生升值,那也只是意味著以人民幣估價的全部資產對境外其他貨幣發生了升值——而對中國國內的人民幣購買力,並無任何影響。絕不會像那些極其幼稚而對貨幣毫無知識的人所夢想的 ——只要人民幣升值,就可以用同樣的錢在市場買到更多的東西了!



恰恰相反,用人民幣所估價的資產將升值,這意味著—— 用外國錢來買中國的一切貨物,將變得貴了!人民幣的資產升值,也就意味著中國的全部物價會全面上漲——所以人民幣升值本身不過是物價上漲,或者通貨膨脹的另一種說法而已。

第三、更重要的一點是,雖然貨幣的匯率可以由政府相對控制——如果政府手中擁有足夠的黃金或國際貨幣的儲備。
但是在市場經濟中,物價以及貨幣的幣值是由市場供求關係所決定,政府對於物價(比如目前中國政府對於房價)的影響力很小。



7

許多人只知道錢可以買商品,買東西,卻不知道在現代金融經濟中,錢、貨幣本身就是一種商品,可以在市場上被直接買賣。

所謂匯率,其實就是國際市場上買賣一種貨幣的價格。

所謂幣值,則是某種貨幣的實物購買力、商品購買力。也就是用一種貨幣買賣非貨幣本身的商品的價格表現。



在國際貨幣市場上,人民幣本身也是一種商品,而人民幣匯率就是買賣人民幣的市場價格。



人們都知道一個常識:任何商品交易的賺錢規律都是“低進高出”——低價進貨,高價出貨,就可以賺取差價。


而買賣人民幣的套利原則也與購買其他商品完全相同。對於買賣貨幣的國際投機商人來說,只要當人民幣的匯率處在低價位(低匯率)時將其買進,而當人民幣價格上漲(匯率升值)時,再將其賣出——就可以賺取到匯率的差價,從而賺到重大的貨幣利益。



我曾經總結過:所謂匯率變動的規律簡單說就是兩句話 ——當人民幣匯率不斷上升時,用美元兌換人民幣越換越少,用人民幣兌換美元則越換越多。

因此,當國際投資者可以期待人民幣將一路升值時,任何貨幣投機者只要設法將境外美元匯入中國,換成低匯率的人民幣等待。那麼等到人民幣匯率升值後,只要再將這些人民幣從中國銀行直接兌換成美元——就可以賺取到一筆美元的差額作為利潤!



實際上,近幾年來以各種名目滾滾湧入中國的所謂“熱錢”——短期投資,主要都是要搶在低價位上來收購人民幣,而後在高價位上拋出人民幣,從而利用人民幣匯率差價而賺錢的。


自2005年以來,人民幣匯率一直在以平均每年約6% 左右的穩定幅度升值,到目前累計升值幅度已經高達25%——換句話說,從那時以來投資購買人民幣的國際貨幣商人,每年都可以從買賣人民幣的交易中,穩定地賺取年6%以上的投資紅利。



那麼數年以來,這些國際貨幣商人累計從中國攫取到的利潤率高達25%以上。這是一筆極其吸引人的暴利!要知道同期美國國內商業貸款的利率低於1%。國際投機商人如果按照這一利率從美國貸取美元投入中國,5年間就可以至少賺取到20%以上的美元貨幣利潤。

【美聯儲維持超低利率!時間:2010年06月24日來源:中金期貨

美聯儲公佈維持聯邦基金基準利率在0-0.25% 區間不變,保持聯邦基金基準利率在接近零的水平不變,並再度重申在較長時間內保持利率在異常低水平的承諾。 】



這真正是極其可觀而又毫無風險的投資!由此可見,中國外匯管理部門和銀行在美國的意識形態誘惑下(通過某些海歸學者關於外匯儲備無用和人民幣升值萬能論的偽善佈道),威脅恫嚇下(揚言對華實施貿易制裁),以及政治壓力下——近幾年以來所實行的讓人民幣保持連續升值的金融政策,是極其不智的! ——正是這種政策保證了高盛、索羅斯基金會等這些國際投行對人民幣的投資,不僅絕對安全而且利潤極其穩定。


我個人粗略而不確切地估計:5年來進入中國的國際投行資金總額如果在1萬5千億美金左右的話,那麼其通過人民幣升值25%而賺取到的紅利,保守地估算,也將至少高達約4千多億美金以上,可以折算接近3萬億左右人民幣,約略相當於中國年GDP的10%。



什麼保7保8,保GDP增長? ——其實到頭來是不知為誰辛苦?為誰忙!




9

近幾年來,高盛、索羅斯基金會等國際投行利用人民幣升值,從中國套取了大量升值紅利美元。



但是我們不要忘記,他們用以投資的美元在入境後,全部已經轉化成增發的人民幣,進入了中國經濟。而當這些美元帶著紅利出境被賺走以後,這些增量的人民幣,最終會變成不斷拉高的物價,折磨中國的老百姓。



為什麼呢?舉個例子來說明:

假如入境外資為1萬億美金,當匯率為1美元換8元人民幣時,這筆美元換取到8萬億人民幣投入中國市場。



待到人民幣升值後,1美元僅換6元人民幣。那麼,外資只用6萬億人民幣就可以換取1萬億美金出境。



也就是說,在人民幣升值後,國家向外資支付1萬億美金,卻只能回籠到6萬億人民幣,其餘的2萬億人民幣已經不能再回籠到銀行,而留在了國內市場上。



那麼這筆錢,自然就會在流通過程中加大市場的購買壓力,成為無外匯儲備擔保的出籠人民幣,從而拉升市場的物價。

另一方面,人民幣每年的不斷升值,還意味著境外投資一直可以用較少的人民幣換取更多的美元(比原來他們所投資入境的美元數量多得多)——這也就意味著外匯儲備不會是平進平出,進多少出多少,而是會不斷地發生損耗。


那麼,每年因為人民幣升值而增付給外資的這部分美元從何而來呢?

無非只有三種籌款來源:



第一是從外匯儲備的貿易順差部分來提取和貼補。

第二是通過新增的外部投資來提取和貼補——即以新債償還舊債。

第三是加印人民幣去國外貨幣市場購買美元來彌補。

無論這三種辦法的哪一種,都意味著不斷增發和加大印製人民幣。同時總有一部分增發的人民幣,因為人民幣不斷升值而被儲留在國內市場上,最終轉化為導致通貨膨脹的新增貨幣壓力。



另外,如果相當數量的人民幣流到境外,那麼境外貨幣商一旦持有的人民幣數量足夠多了,他們就可以有武器從境外操縱、操作和控制人民幣的市場價格——匯率。



比如說,如果貨幣商人在境外貨幣市場上拋出人民幣,而中國銀行手中一旦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或黃金儲備來回收人民幣,這將意味著中國銀行已經無力按照所確定的官價來保證人民幣的幣值——不要忘記,1971年美元的匯率崩潰就是這樣發生的(導致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1997年泰國貨幣泰銖的匯率崩潰也是這樣發生的(引發東南亞金融危機)——那麼這就意味著人民幣的匯率發生大崩盤、大貶值;這也就會直接引爆由中國觸發的國際金融危機。



(這種金融危機為什麼至今還未發生?根本原因是因為中國的金融體制還未徹底開放,未完全與外部接軌。)


所以,人民幣匯率的不斷升值,不僅已經是目前中國國內物價包括資產價格全面上漲的重要推進因素,而且意味著正在醞釀著一場深刻全面的的以人民幣為中心的貨幣金融危機。



(以上內容據何新先生7月9日的一次談話整理寫成。尚未經何新審定而最後定稿,但何新先生同意發表在此,僅供大家參考。)

-------------------------------------------------- ---------------

[轉貼]萬億流動性蒸發:鐵公基到處吸錢熱錢外逃做空



[轉貼]2010-7-17 8:18:32

熱錢變臉“做空”

外管局統計數據帶來空前徵兆:國際熱錢,多年來在中國經濟增長中活躍的熱錢出現了明顯的轉向變臉徵兆。熱錢研究專家驚呼近千億熱錢在短短兩個月內向境外流出,5月外匯占款創下新低,較4月環比大幅下滑54%。



“境內熱錢”的代表,是與海外資本有各種聯繫,游離在銀行體系之外的民間資金,包括民間高利貸資金、地下錢莊資金、各種PE與信託投資名義下的資金,這些資金同樣有群體逐利、大進大出等難於監管的特點,而且亦有進出境外的便捷路徑。



“境內熱錢”的另一種形態是準備外逃的資本。資本外逃的防範亦是一個世界性難題,而研究學者指出中國從1997年以來每年外逃資本至少保持著200億美元的增速。近來來,隨著樓市股市批量造富、官商勾結、貪污腐敗等問題典型化,獲得超級意外暴利的資本尋求海外避險趨勢更為明顯。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市場得以保增長的兩大武器是貨幣擴張和4萬億經濟刺激。各級政府扮演著投資拉動型主角,政府投資主導的“鐵公基”項目上馬,政府通過發行地方債、土地抵押和城投公司四處找錢。



“鐵公基”項目都是超級吸錢大亨,動輒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的投資,“鐵公基”投資對於GDP保8功效明顯,但對於解決民眾就業、擴大消費與國民收入增長問題則隔鞋搔癢。

產能過剩、重複建設、效益低下的隱患從一開始就埋下, 高鐵一年虧上好幾個億;地方政府花上數百億在兩大城市之間再修一條高鐵,為的是節省十幾分鐘的行程。



另一方面,“鐵公基”投資的退出也面臨難題,一是退出時間也至少為三年,二是若資金短缺中途熄火停工,成為半拉子工程則是國民財富的巨大浪費。



政府債務累積不容樂觀。 6月23日審計署審計報告首次披露部分地方的政府性債務餘額高達2.79萬億元。審計顯示,有7個省、10個市和14個縣本級超過 100%,最高的達到空前的364.77%。



境內熱錢外逃,是劫走人民幣的力量之一。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認為,清理地方平台債務讓宏觀經濟付出高昂成本,劉算了一筆賬,地方融資平台7.38萬億元,按70%的抵押率,意味著政府向銀行抵押的土地價值高達10.5萬億元,這一金額是過去2005~2009年土地出讓淨收益(若收地補償金佔土地出讓收入平均按15%左右計算)的4.4倍。



劉煜輝認為利息壓力與後續資金缺口壓力足以再次傷害銀行系統,進入了歷史上最低的估值區間的銀行股們依然可能存在風險,“在我看來,銀行股的低估值可能未必是市場錯誤,可能是對未來銀行壞賬激增的過度反應。”



實際上,銀行就是缺錢,儘管從今年一季度開始各大銀行都紛紛加大了人民幣貸款的額度,然而現在一些銀行已經處於無錢可貸的境地。在今年第一季度大多數銀行的貸款額度已經用完。

必然是這樣。好多熱錢等了好久了,10%的收入很不錯了。匯率10%加上去年到今年的房產漲幅。賺足了外資自然可以走人了。

萬億流動性蒸發

從6月19日新一輪匯改以來,人民幣再次提速升值,在 6.83附近穩定了一年多的人民幣匯率在短短10個交易日內上漲了0.824%。

在一個多種經濟因素扭結的關口,這一次,似乎與以往不同。人民幣升值沒有帶來資產價格的上漲,反而引發了一股外流的逆流。



股市的表現讓有十年炒股經驗的老劉有些看不懂,6月 21日調集了大量資金補倉的他怎麼也沒想到,10天后他的新增資金賬面幾乎虧損10%,“現在的點位實際上相當於1600點呀,為什麼大家都不買呢”;

準備將不久前投資買的廣州珠江某臨江小區一線江景房轉手的嚴阿姨也有些擔心:“中介騙我說人民幣升值能漲,現在卻跌了幾千塊,會不會再跌呀? ”房地產商開始各種名目下的降價,嚴阿姨手機每天收到至少十條以上包括送車在內的樓盤打折信息;



沿海一家股份制銀行的分支機構負責人沈小姐告訴記者, “我們的貸款額度一季度就已經用完了,現在上面的政策基本上只收不放”;



在廣州從事美國、加拿大投資移民工作的周小姐近幾個月來生意火爆到“忙暈了頭”。

在東莞某外資企業從事財務工作多年的鄒先生接到老闆的新指示,以向關聯兄弟公司採購原材料和進口生產設備為名,將公司賬上大筆現金購匯向境外支付。

另一方面,老闆已經指示東莞的工廠要適當裁員,壓縮產能與開支。而在鄒先生的記憶中,以往人民幣升值的時候,老闆指示的是相反的操作——在中國香港的兄弟公司或者在美國的母公司向中國內地公司加單採購以增加內地公司的資金,一段時間後,即使讓外匯躺在銀行也會有一筆額外的財務費用收入。 “

我們也面臨漲薪壓力、出口不暢等問題,老闆可能覺得中國的投資高峰期已經差不多了。 ”

房産調控

謝國忠:房産調控,政府沒想清楚“三件事”
2010年 07月 16日


政府在算帳:價格掉下來,我要虧多少億,想著想著,政策就松了

【中國企業家網】中國2010年第二季度宏觀經濟數據7月15日出爐,二季度GDP10.3%的增速較第一季度的11.9%有所下滑。同時,從近幾個月工業增加值、信貸、投資等環比數據可以看出,大部分指標都呈現出“前高後低”的調整模式,催生了市場對“樓市調控誤傷經濟增長”、下半年經濟增速繼續放緩或將步入“次蕭條”狀態的疑惑。針對上述觀點,經濟學家謝國忠在7月14日的“財新叢書”新書發布會上,接受《中國企業家》記者提問時發表觀點。

提問:依照業內共識,房地産新政將使房地産市場按照“成交量下滑→價格下滑→房地産投資下滑”的路徑調整,最終體現爲固定投資增速的快速回落,幷引發經濟二次觸底的可能性。對于這種房地産調控誤傷經濟的看法,您如何看待?

謝國忠:房地産在中國是個政治問題,中國官員的想法實際上像做生意的,他在算帳:價格掉下來,我要虧多少億,想著想著,政策就松了。根本原因是地方和中央政府都靠房地産獲得財政收入,中央政府會在房地産的資金耗盡之前改變主意。

現在的調控之所以沒有一個一致性,政府沒有想清楚三件事:第一,開發商的生存問題,到底要不要房價掉,如果掉了,開發商問題如何處理?第二,地方政府的財政問題,如果房地産這一塊倒了,從哪一塊補,要不要减少支出?第三,銀行貸款問題,房價掉了,開發商的貸款不能按時還,銀行只能再續貸款,大家和和氣氣的,那麽調控的最終結果只能是把交易量降下來,價格不會降。因此房地産調控政策要把每一個環節考慮到,在當前環境下,做到很困難。

同時,政府當下還誤認爲泡沫是可管理的一件事情,就像管理小孩子一樣,導致了政策來來回回折騰,只有這種模糊的思維方式撞墻的時候,市場才會真正起來。房地産價格是由通脹帶動的,通脹拉動利息大幅上升,壓制長期投機需求,那麽房地産商爲了現金流恐怕就要拋房了,空房子也要放出來了。

提問:您此前曾說資産泡沫使中産階級成爲房奴,那麽中産階級在當下何去何從?

謝國忠:我們的政府有點像融資公司一樣,學生寫畢業論文,他靠答辯費融資,股民炒股票,他靠印花費融資,老百姓一旦和他做完這個游戲,會變得越來越窮——如果有决心的話,現在看房價在漲,我完全可以不玩這個游戲,就住在租的地方。如果有足够的人去這樣想,房價就不會漲。中産階級在生活方式上要多元化,不要一棵樹上吊死。中産階級還是要處理好自己的心態,政府能把房價漲起來,其中一個關鍵的因素就是利用了中産階級的這種心態——和抽烟一樣。中國交稅最多的是誰?一個是買房子的,一個就是抽烟的。

提問:您提到中國未來的通貨膨脹,現在有一種說法,認爲高房價實際上擔當了一種歷史使命,它吸收了 2009年超額發行的貨幣,避免流入民生造成惡性通脹,您對這種說法怎麽看?

謝國忠:這種思想類似于美國在過去泡沫時期的說法,當時也是貨幣增長很快,大家覺得沒有問題,因爲沒有變成通脹,全部跑到房價中去了,以爲房價把錢收回來了。但問題是,房價與經濟的比例是不能脫鈎的,已經反映到成本裏面去了,貨幣不可能永遠呆在一個地方,除非像美國一樣讓房價掉下來,超額貨幣才不會演變爲通脹,如果不讓房價掉下來,最終物價必須漲上去,二者才能接軌。經濟體是一個系統,所有東西都會相互流動,不能孤立出一個要素去描述,認爲這就是永恒的,只有整體平衡,這個政策才是可持續的。(記者吳瓊)

(來源: 《中國企業家》) 編輯: 刘鸶

2010年7月15日

金融危機第二階段

魯比尼:金融危機第二階段來臨
作者:魯比尼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10-7-14

(魯比尼被稱為“末日博士”,因早在2006年就預測到了本輪金融危機而聲名大噪。)

過去,我們都認為金融危機是每隔五十年、一百年才會發生的例外事件,但近年來的金融史卻顯示,金融危機發生的頻率愈來愈高。而且,引發這些危機的原因也跟教科書上談到的景氣循環造成的衰退很不一樣,有人稱之為“資產負債型”的金融危機:資產泡沫導致民間與政府部門累積了過高的債務。

這種金融危機愈來愈常見,一般教科書卻很少提及,所以我才會寫《Crisis Economics》這本新書。因為金融危機已經不是“例外、非常態”事件,而是愈來愈頻繁和嚴重,造成了龐大經濟損失。所以我們必須盡量了解,才能設法避免它的發生。

很多人一談起危機,就會想到“黑天鵝”理論,認為金融市場往往會出現不可預期的危機。但我並不認為這些危機是黑天鵝事件,我在新書裡直接說,這些危機都該叫做“白天鵝事件”。

理由有二:第一,本來應該很久才發生一次的危機,現在愈來愈常發生;第二,這些危機並不是隨機發生,而是經濟、金融政策失誤所造成的結果,我們早就可以看出問題。

常有人問我:“你怎麼有辦法預測金融危機會發生?”其實不只是我,早就有其他人提出了警告。以我自己為例,我曾經花了十年時間,研究新興經濟體的金融危機,又在華盛頓待了兩年做政策研究,2004年還寫了一本新興經濟如何因應金融危機的書。寫完這本書,我就看到美國出現了資產泡沫、財政赤字、美元高估、信用擴張的問題。這些跡象跟那些引爆金融危機的新興經濟,簡直一模一樣。所以,金融危機是可以預測的。

還有人問說,既然美國、歐洲、日本和新興經濟都已開始復蘇,這場空前的金融危機到底結束了沒?

我認為,金融危機很可能還沒結束。我們只不過才結束它的第一階段,進入第二階段的風險很高。以當年的大蕭條為例,美國股市在1929年崩盤後,美國經濟在1934至1937年逐漸走出蕭條,但卻因為政策失誤,導致1937至1939年又陷入了第二階段的蕭條。

所以,這場危機還沒走完,而且正在發生改變。最初的金融危機,肇因於民間部門的過度借貸與槓桿,後來才有所謂“去槓桿化”呼聲,要求降低負債比率。但如今,當民間部門努力去槓桿化之際,政府部門卻出現了大規模的“再槓桿化”(Re-leveraging):好幾個工業國家的預算赤字佔GDP比重都在10%左右。很多人擔心希臘的赤字衝上GDP的13%,事實上,美國今年的赤字也會高達GDP的11%,而英國也可能在10%以上。

政府部門所以“再槓桿化”,累積龐大債務,有三個原因,第一,政府是衰退時的自動穩定機制,例如在人民失業時,提供津貼補助;第二,當民間需求不振時,政府就必須增加支出;第三,政府決定出手紓困金融業、房地產與企業。

這些搶救經濟的刺激政策,確實有其必要,但刺激計劃並不是“白吃的午餐”,它的後遺症就是帶來大量的政府負債與赤字。

首先,有些國家(例如美國、英國、日本)可以利用“貨幣化”,也就是印鈔票來解決財政赤字,但長期下來會引發通貨膨脹。

其次,如果你是新興經濟體(例如俄羅斯與阿根廷),或是歐元區的某些國家(例如希臘),既然沒有辦法自己印鈔票,也許只好讓債務違約。

萬一真的發生二度衰退,政府挺得住嗎?一年前,金融風暴正嚴重時,政府還可以動用降息、量化寬鬆等工具;美國還可以推出8000億美元的財政刺激,還能紓困金融業。但要是現在再度陷入衰退,政府就會發現,它們已經用光了所有的“政策子彈”。因為利率已經降到零,再降就要引發惡性通脹;你也不能讓赤字和政府債務繼續膨脹,因為市場已經很恐慌了,而且在希臘、西班牙、葡萄牙、愛爾蘭和冰島等國,喜歡拋售債券的債市義勇軍(Bond vigilantes)已經開始蠢動,再過不久,他們也會對英國、日本和美國這些高赤字國家發動攻擊。

我並不是預測二度衰退必然會發生,但我認為,政府債務與赤字大增,表示我們即將進入第二個階段的金融危機。

目前,我們必須推動更大膽的改革。例如,我同意英國央行總裁金恩、美國前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沃克爾等人的主張,金融機構如果“大到不能倒”,就應該進行分割,縮小規模。因為,銀行要是大到不能倒,未來也會大到無法紓困,而且複雜到無法管理風險。

財政上,各國政府現在面臨了該不該退場的兩難,怎麼做都不討好。尤其對所謂歐豬五國(葡萄牙、意大利、愛爾蘭、希臘、西班牙)來說,他們不僅面臨赤字與債務危機,還有國際競爭力滑落的危機。短期之內,這些國家都必須大幅緊縮,包括加稅與削減開支,勢必不利於經濟成長,甚至可能延長衰退。難題就來了:當經濟產出不斷下滑時,政府還做得到緊縮,而且維持債務與赤字的穩定嗎?

想要恢復競爭力、重新成長,有三種方法。第一種是利用通縮,也就是讓價格與工資連續下滑幾年,直到找回競爭力。但這方法在政治上並不可行,因為通縮代價太大,沒有任何政府會接受連續五年的經濟衰退,阿根廷政府撐了三年就不行了。

第二種方法,是推動結構性改革。德國就是這樣:推動企業重整、加快生產力成長、控制工資,花了十到十五年的時間,才使競爭力再度起飛。問題是,希臘、西班牙等國就算今天開始這麼做,要看到效果,最少也要五年,而長期改革會帶來短期的痛苦,政治人物會說,太難了。

不想靠通縮,又不願意大幅改革,最後的方法,若不是退出歐元區,就是歐元必須大幅貶值,才能重拾競爭力。但這麼做的前提,是歐洲央行必須同意採用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不只是購買政府公債而已,還要增加貨幣供應。

勝似閑庭信步

毛澤東和英國元帥的游泳外交: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
作者:李克勤(jixuie)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10-7-15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4/201007/165911.html

李克勤(jixuie)題記“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是毛澤東的心態,也是他的風格。 1960年代初,英國元帥蒙哥馬利曾以私人名義兩次訪問中國,他和毛澤東進行過三次談話,毛澤東對世界形勢的準確分析、判斷,給他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兩位軍事大家的談話,在一定程度上是與游泳聯繫在一起,我們不妨稱為毛澤東的游泳外交。



1960年5月27日,毛澤東在上海會見蒙哥馬利元帥

一、蒙哥馬利其人

蒙哥馬利

伯納德·勞·蒙哥馬利(Bernard Law Montgomery),英國陸軍元帥。 1887年11月17日出生於倫敦肯寧敦區聖馬克教區的一牧師家庭。 1901年14歲時才正式上學,文化成績低劣,但體育成績極棒。 1907年考入了桑德赫斯特英國皇家軍官學校。 1908年12月任英國駐印度的皇家沃里克郡團少尉排長。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負重傷。大戰結束時任師司令部中校參謀。 1920年1月進入坎伯利參謀學院深造。 1926年1月調回參謀學院任教官。 1930年陸軍部選派他擔任步兵教令的重編工作。 1934年任奎達參謀學院的首席教官。 1937年調任第9步兵旅旅長。 1938年10月任駐巴勒斯坦第8師師長,參與鎮壓巴勒斯坦人的武裝暴動,被晉升為少將。 1939年8月,回國接任以“鋼鐵師”著稱的英國遠征軍第3師師長。

二戰時期的蒙哥馬利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蒙哥馬利率遠征軍第3師橫渡英吉利海峽,參加了在法國和比利時的戰鬥,1940年5月德軍閃擊西歐時,被迫隨英遠征軍從敦刻爾克撤回英國。 1941年先後任第5軍、第12軍軍長。 12月又升任東南軍區司令,負責選拔、調整、 培養各級指揮官,嚴格訓練部隊,提高軍事素質。

1942年7月,北非沙漠中的英國第8集團軍,被“沙漠之狐”隆美爾的德國非洲軍團擊敗,退守埃及境內的阿萊曼地區。在英軍瀕臨崩潰之際,他臨危受命接任第8集團軍司令,同年10月至11月間他組織向德軍發動了阿拉曼戰役,一舉擊潰隆美爾非洲軍團,扭轉了北非戰局。隨後又揮師乘勝追擊,協同美軍將德、意軍隊圍殲於突尼斯。他由此聲譽大振,被人們稱之為捕捉“沙漠之狐”的獵手。蒙哥馬利因功被提升為上將,同時被授予巴斯騎士勳章。

1943年7月,他率英軍在西西里登陸。 9月至12月,協同美軍實施意大利戰役,進軍意大利半島。 1944年1月調任盟軍第21集團軍群司令,參與諾曼底登陸戰役的計劃制定工作。 1944年6月率領第21集團軍在諾曼底登陸,此後轉戰西北歐,參與指揮了沙納姆戰役和阿登戰役。 1944年9月1日,蒙哥馬利被英國王室晉升為元帥。 1945年3月,蒙哥馬利率英美聯軍強渡萊茵河,之後便日夜兼程,向波羅的海進發。 5月,駐荷蘭、德國西北部和丹麥的150萬德軍向蒙哥馬利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蒙哥馬利被任命為英國駐德佔領軍總司令和盟國對德管制委員會英國代表。 1946年至1948年任英帝國總參謀長,封子爵。 1948年10月出任西歐聯盟各國陸海空軍總司令委員會常任主席。 1949年4月,美國與西歐11國簽訂了北大西洋公約,12國共同結成防務聯盟。 1951年4月2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最高司令部成立,美國的艾森豪威爾將軍任最高司令部司令,蒙哥馬利任最高副司令。 1958年秋退休。

退休後開始撰寫回憶錄和著書立說,先後寫了《蒙哥馬利元帥回憶錄》、《為將之道》、《從阿拉曼到桑格羅河》、《從諾曼底到波羅的海》等書。 1976年3月25日病逝於倫敦。

1960年和1961年蒙哥馬利元帥兩次訪問中國,提出“承認一個中國是緩和國際緊張局勢的原則之一”。

二、毛澤東與蒙哥馬利的緣分

蒙哥馬利是一個西方國家的元帥,卻在冷戰時期兩次來華訪問,和中國共產黨的領袖毛澤東一見如故。而毛澤東和他侃侃而談,值得一提的是,毛澤東就是和蒙哥馬利談到個人的生死問題,最終這兩位老人也在同一年走完人生旅程。他們都是在1976年去世的。

在來中國前,1959年6月,蒙哥馬利訪問了社會主義蘇聯。在同蘇聯領導人的會談中這位英國元帥意識到,未來世界和平的關鍵可能在於中國。於是,蒙哥馬利在訪蘇回國後,向中國政府提出友好訪問的請求後,毛澤東表示“非常歡迎他在適當的時候訪問中國”。

為訪問中國,蒙哥馬利認真研究了在西方世界能夠找到的有關中國和毛澤東的資料。

1960年5月27日,蒙哥馬利在中國第一次見到了他最想見的毛澤東。兩人一見面,毛澤東就微笑著伸出手同他相握,並說: “你知道你在同一個侵略者握手嗎?”毛澤東幽默的開場白令蒙哥馬利驚詫。他也十分清楚毛澤東此話中的含義。因為聯合國曾通過一個譴責中國“侵略”朝鮮的決議,而蒙哥馬利在兩年前所寫的回憶錄中也有類似的觀點。

軍人出身的蒙哥馬利坐定之後,馬上就向毛澤東提問說:新中國成立後,你碰到的主要問題是什麼?你的主要擔憂又是什麼?

毛澤東坦誠地告訴他:共產黨缺乏處理當時所面臨問題的經驗。多年的戰亂把中國搞得千瘡百孔,必須要解決工業和農業問題,但我們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因此犯了許多錯誤。

蒙哥馬利又問:“請給我講一講對今天世界形勢的看法?”

毛澤東停頓片刻,從容地說:“國際形勢很好,沒有什麼壞的,無非是全世界反蘇反華。這是美國製造的,不壞。他們如果不反對我們,我們就同艾森豪威爾、杜勒斯一樣了,所以照理應該反。他們這樣做,是有間歇性的。去年一年反華,今年反蘇。”

聽到這裡,蒙哥馬利不解地說:“這是很壞的。那是美國做的,不是英國。”

毛澤東說:“主要是美國,它也策動在各國的走狗這樣做。現在的局勢我看不是熱戰破裂,也不是和平共處,而是第三種:冷戰共處。我們要解決這個問題。但是我們要有兩個方面的準備。一個是繼續冷戰,另一個是把冷戰轉為和平共處。你做轉化工作,我們歡迎。”

蒙哥馬利點點頭說:“是的,我們必須找到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我認為不能再在這種緊張局勢中生活下去了。我們的孩子們是在冷戰中長大的,這對孩子們是壞的。所以我們必須把這種情況轉為和平共處。我不希望看到我的孩子長大以後,認為世界必須一直存在緊張。”

1960年6月12日,蒙哥馬利在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發表了《我同毛的會談》一文,他在這篇文章中稱讚了中國人民的干勁,要和平、不侵略,50 年內大有可為。並說中國革命是正確的,不可避免的。中國軍隊給他印象“太深刻”了,有“充分的高素質的人員供應”,民兵組織遍及全國,因此,入侵中國,一定“要大倒其黴”。

1961年夏天,蒙哥馬利再次向中國外交部提出訪問中國的申請。 

獲得同意後,9月6日,蒙哥馬利飛抵北京。

蒙哥馬利在訪問過程中,特別注意到了這樣一個現象:所有被接受訪問的人,一開口總會有一句非常普遍的口頭禪———“毛主席說……”有一次,蒙哥馬利在鄭州賓館裡,忽然向服務員提出一個看似莫名其妙的問題,他說:“在當今中國的領導人當中,你最擁護誰?最聽誰的指揮?”幾名服務員不約而同地回答道: “毛主席!”蒙哥馬利又問:“除了毛主席之外,你們還聽誰的?”這幾名服務員說:“劉少奇、周恩來。”蒙哥馬利在天津楊村參觀某步兵師的新兵打靶時,向戰士提出了同樣的問題,得到的回答同樣是“毛主席!”由此,蒙哥馬利認為:在這個國家裡,威望最高、能指揮所有人的人只有毛澤東。

9月23日中午,蒙哥馬利在李達上將的陪同下,從北京乘專機抵達武漢。晚上6時半,蒙哥馬利來到毛澤東下榻的東湖賓館。毛澤東一邊與蒙哥馬利握手,一邊用英語說:“How are you!”聽到毛澤東用英語向他問好,蒙哥馬利倍感親切。蒙哥馬利與毛澤東共進晚餐。飯後,毛澤東就在居住的賓館里約見了蒙哥馬利。

晚餐後,蒙哥馬利見毛澤東抽起香煙來,就送給毛澤東一盒英國“三五”牌香煙。之後,蒙哥馬利向毛澤東提了許多問題,其中包括:1949年建國時,毛澤東主要考慮的是哪些頭痛的問題,現在考慮的又是哪些問題,對解放以後的中國怎麼看,“槍桿子裡出政權”現在是否還適用,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有何區別等等。

毛澤東對這些問題逐一做了回答,談到晚上9時30分左右,蒙哥馬利說:“今天談話使我學到很多東西。”當時蒙哥馬利覺得有點疲倦,就對毛澤東說:“我想主席一定很忙,還有別的事情要做,我能否明晚再來談談?”毛澤東猶豫了一下,然後說:“明晚我要到別處去了。”兩人的談話就這樣結束,互相道別。

沒有想到,第二天(即9月24日)凌晨,毛澤東突然改變了計劃,決定24日下午再同蒙哥馬利談一次,並再次邀請他一同共進晚餐,這使蒙哥馬利喜出望外。

這次追加的談話是從24日下午2時30分開始的。雙方寒暄了幾句後,毛澤東聯繫到蒙哥馬利參觀中國一家醫院時,曾對醫生說:“你們的中醫中藥很神奇,應該發明一種藥,讓你們的毛主席長生不老。”

毛澤東對蒙哥馬利說:“什麼長生不老,秦始皇都沒有找到。我若見馬克思了,中國照樣轉,地球照樣轉……”

蒙哥馬利說:“主席先生,你的共和國成立了十二年,從戰爭的廢墟上建立起了新的國家,你顯然還有許多事情要做。你的人民需要你,你必須有健康的身體和充沛的精力來領導這個國家。”

毛澤東接著說:“元帥是特別的人物,相信能活到100 歲再去見上帝。我不能。我現在只有一個5年計劃,到73歲去見上帝。”

毛澤東點燃一支煙,邊吸邊說:“中國有句俗話,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他又補充道:“我們說的閻王,就是你們的上帝。”

“人總是要死的,我隨時準備著死亡。我會怎麼死呢?” 接著,毛澤東講了五種死法:一是被敵人開槍打死;二是飛機掉下來摔死;三是火車撞死;四是游泳淹死;五是生病時被細菌殺死。毛澤東還說,人死後最好火葬,把骨灰丟到海裡餵魚。

三、毛澤東和蒙哥馬利的游泳外交正是亮相
  9月24日下午5點,兩人談話結束。他們的談話是在漢口勝利飯店舉行的。

隨後毛澤東邀請蒙哥馬利坐船看他在長江上游泳。毛澤東在長江遊了近一小時,上船後便對蒙哥馬利說: “你下次訪問中國時,我們進行橫渡長江的比賽好嗎?”蒙哥馬利回答說:“好!”毛澤東興致勃勃地說:“一言為定!”

當天晚上,蒙哥馬利正在為次日歸國整理行裝時,毛澤東突然來到了蒙哥馬利的住處。一見面,毛澤東就說:“為你送行,送給你一件禮物。” 蒙哥馬利接過毛澤東親手寫的“贈蒙哥馬利元帥”———《水調歌頭·游泳》詞時,激動地緊緊握著毛澤東的手不放。毛澤東笑著說:“不要忘了,我們還將在長江進行游泳比賽呢。”1962年,倫敦考林斯書店出版了蒙哥馬利所著的《三大洲》一書。書中詳細記載了蒙哥馬利與毛澤東在武漢的兩次談話內容。

毛澤東和蒙哥馬利元帥的交往,毫無疑問依然是毛澤東一貫的風格,揮灑自如,正如他在水中游泳一樣,“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

而那位英國元帥,的確用心觀察,細心品味這位中國的人民領袖。

我們可以想像,當他們一個在水里游著,一個在船上看著,身處不同的世界,但是彼此在互相進行著心靈的溝通,心有靈犀一點通。

英國元帥蒙哥馬利是舉世公認的一代名將,這位英國元帥曾發自內心地告訴世人:“古往今來,最偉大的戰略家是毛澤東。”“毛澤東是中國兩千年來戰略戰術的理論與實踐的集大成者。”“毛澤東極少親臨前線,只呆在延安的窯洞內和西柏坡的平房裡,用一封又一封電報指揮千里之外的部隊作戰,總是每戰必克。韓戰發生以後,他也是這樣呆在中南海指揮著異國他鄉的戰爭。我發現,每當那位不太聽話的彭德懷遵照他的電令去排兵布陣、去穿插包圍,盟軍必吃大虧;每當彭德懷將他的電令扔在一旁,照自己的意圖幹,盟軍最後就笑逐顏開。”“毛澤東麾下名將如雲,天才雲集,我奉勸自由世界千萬不要跟他們打仗。”    

二戰名將蒙哥馬利是英國最著名的元帥,他的反共意識很濃。但是,這個極端地反共人士卻對中國共產黨的領袖毛澤東心悅誠服。他甚至把美國的二戰名將巴頓比作螢火蟲,把毛澤東比作太陽。    

有關資料記載,從1946年開始,蒙哥馬利曾用了十多年時間研究世界戰史,特別是中國戰史,他最後突破了意識形態束縛,說出了讓西方世界震驚的話。

毛澤東和蒙哥馬利的游泳外交,難道不是“一橋飛架南北”,東西方“天塹變通途”?毛澤東1960年代以後,帶領中國,難道不是創造了一個新的世界?一直到尼克松訪華,難道這不也是新中國在全球範圍內的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斷巫山雲雨, 高峽出平湖。 神女應無恙, 當驚世界殊”嗎?

這是何等的氣魄?

這種氣魄,需要什麼樣的心態和什麼樣的風格呢?

蒙哥馬利是清楚的,那就是”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