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3日

中國經濟的寒冬正在降臨

2011-05-23

何新質疑外儲局:誰給你權力替中國人大借外債?

通俗解釋為何​​外貿有赤字外儲仍在大幅增加

何新新聞評論

“毫無疑問,卡恩事件是國際金融戰爭進入白熱化的最新標誌。世界金融戰爭趨於白熱化,國際金融共濟會對人民幣的抄底絞殺戰爭已經全面啟動!”
最近,作為亞太金融飛地和羅斯切爾德亞洲金融橋頭堡的新加坡政壇領袖發生更換,李光耀日前宣言:私人資本主義可以輕易地戰勝國家資本主義。
具有神秘美國金融學背景的央行顧問李稻葵鼓吹人民幣應當加快國際化。這種言論是在國際金融共濟會最需要徹底打垮人民幣的時刻放出的,值得關注!
希臘債務危機泡沫將破。
歐元、日元風雨飄搖。
一系列徵兆顯示,新的全球金融風暴方興未艾,山雨欲來風滿樓! 2012會見分曉。

何新新聞評論:
一般人似乎不了解當外貿赤字已經出現,而中國外儲卻在當前高通脹背景下仍然大幅增加的原因和險惡意義——也許還會很高興,以為是好事情,因為中國手中仍然有錢花。
那麼可以做個通俗的比喻,這種情況就相當於:當你家的收入正在急劇減少,有人仍然主動地塞給你許多錢讓你花——也許你會很高興。但是這意味著你的負債在不斷增加,而且塞給你錢的人,正是那種期待你快速破產從而抄底來取你家產的惡意放債者。這種要靠借錢混日子而且可勁造的主兒,在生活中我們會稱之為“敗家子”!
同樣道理,簡單解釋如下:外儲仍然在大幅度增加,一方面表明外匯占款人民幣仍在大量增發——這足以沖抵掉央行以提高利率、準備金等舉措試圖收縮人民幣流動性,從而控制通脹政策的效果。
另一方面這也表明:國際共濟會索羅斯等對沖基金正在加速向國內註入外資,從而抄底人民幣升值套利,同時惡意地加劇中國國內通貨膨脹的貨幣壓力。
必須強調指出:凡不是來自外貿順差而進入中國的外資(只有外貿順差是中國真正賺到的錢)——那麼無論是以何種名義(長期投資或短期投資,即“熱錢”)而進入中國成為外儲的錢,對中國都不是收入,而是中國所欠付的主權或非主權性外債。
那麼外儲局啊?誰給你們那麼大權力放手吸引外債的?中國有一句俗話:欠債進棺材,老子不還,兒孫也得還啊!
上述這一套手法,其實是國際共濟會的猶太金融家幾百年來在許多國家屢試不爽、頻頻得手的慣技。
如果未來央行無法控制外匯熱錢繼續以高速進入中國——而只單純以提高利率、準備金等緊縮流動性政策來控制國內通脹。那麼這些做法會把全部資金壓力完全壓到國內實體企業和老百姓身上,不僅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失業,也會導致有更多企業——不僅是出口企業的一輪接一輪的倒閉潮。
中國經濟的寒冬正在降臨。

“私奔”的社會背景

理解王功權“私奔”:絕望反抗“五奴文化”
2011-05-23

理解王功權“私奔”的社會背景:

絞殺中華男兒的“五奴文化”

王功權“私奔”了,儘管本人並不欣賞,但可以理解。更重要是,要深究造成其“私奔“的社會原因——在我看來,這是被古往今來前所未有殘酷絞殺男子漢的“五奴文化”所逼!

2011年5月16日深夜,鼎暉創業投資合夥人王功權突然發表一條微博:宣布與人“私奔”。 “叩請寬恕!功權鞠躬”。

王為什麼私奔呢?在很多人眼裡,王功成名就,身家億萬,是典型的既得利益者,為什麼他能拋下一切,毅然私奔呢?是什麼一種什麼樣龐大的力量,令他不敢面對,而用最絕然的方式反抗呢?

後來他在微薄中解釋道:“癡情傲金,榮華若土,最恨人間累功名”、“有現妻。她愛我多年,人也不錯,深情、儉樸,教子有方……但在控制丈夫問題上她義無反顧,手段先進,不惜代價,做事出手又狠又快。我非常怕她”。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更沒有無緣無故的私奔,古代女子備受禁錮,為了爭取生命和愛情自由,與才子私奔。今天的類似王功權這樣的成功男人,如此理性的男人,顯然不是“衝冠一怒為紅顏”(不同的是,吳三桂是帶兵殺回京城搶回愛人,而王功權是和愛人落荒而逃),是為了生命和愛情自由,面對控制丈夫“義無反顧”妻子,於是淪落到“私奔”這下下策。

可悲的是,古代才子佳人私奔,可成一段佳話,甚至美名傳之千古,而今王功權私奔不僅已主動自覺地自認罪責——“叩請寬恕!功權鞠躬”——不僅鞠躬,而且屈膝磕頭了。甚至被某些法律專家威脅以“重婚罪”。

一名功成名就的男人放棄一切與人“私奔”,可謂千古奇談,古今中外前所未見。這放在當今世界的其它任何一國都不可能。

古往今來的婚姻從來都不是男人的枷鎖,按照現代意識,婚姻是相互需求,而不是相互獨占,唯獨當今中國例外。如果在美國,男女夫妻合則來,不合則去,王功權可以正大光明地離婚,只要財產分割清楚,不需要承擔任何道德壓力,不會有男人因為離婚而被社會歧視;如果在日本,丈夫在外辛苦打工,妻子在家相夫教子,從不過問丈夫在外面和誰喝酒,為什麼晚回,更不會像中國老婆為一個短信審來審去;如果是在沙特,王功權如果看好王琴,王琴也願意,娶回來多一個老婆就是了;如果在印度,男人沒有結婚買車買房的責任,而是女方要為嫁妝多少看婆家臉色,承擔社會壓力,而不像中國,男人沒有車沒有房,丈母娘家七大姑八大姨的口水早把你淹沒了,還想結婚,門都沒有!如果在中國古代,王功權這種白手起家,靠自己打拼出來的大財主,三妻四妾,享齊人之福。

這並不是說其它國家和中國古代的社會環境就是合理的。我想說的是,有一個判斷是肯定的——當今中國男人是古往今來最辛苦最鬱悶壓力最大的人群,王功權這樣的成功男人尚且如此,千千萬萬的中層乃至底層的男人更是飽受折磨,淪為這樣那樣的“奴”,這就使中國必然缺乏“男子漢”,缺乏“響噹噹的男兒”。

為什麼?因為中國男子漢已經被人類歷史古往今來前所未有的五重“奴才”文化聯手絞殺,已經幾乎消亡殆盡了。

一,“錢奴”文化。中華文明自古以來,從來是推崇才子和氣節丈夫。而今一切向錢看,一切為了錢,錢財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價值標尺,為了錢財可以不擇一切手段,已經形成了金錢至上的文化。金錢至上了則人一定淪為金錢的“奴隸”,“金錢至上”者天生仇視一切不可購買的氣節、才華和尊嚴,金錢購買不到尊嚴,必定會想方設法地摧毀擁有尊嚴者的生活,同時給予卑躬屈膝為金錢服務者以重賞,乃至捧上金錢鑄就的“神壇”;金錢購買不到愛情,就會想方設法毀掉美麗女人的舒適生活,同時給予脫衣低賤者以重賞,甚至把一個淫亂的女人捧上主流媒體“聖母”尊位。一言以蔽之,金錢至上必定讓男人下跪,讓女人下賤。在這種大環境中,男人不再對金錢下跪,而女人僅因為欣賞男人才情,已經是極罕見的現象了。從這個角度而言,王功權現在做到了前者,而王琴做到了後者,至少在金錢面前,他們是尊貴的。

二,“洋奴”文化。 1840年以來,自從西方的船堅砲利打開了中國的大門,洋奴文化一日盛過一日。洋奴文化又稱買辦文化,它在當下中國的典型文化代表是“杜拉拉升職記”,即全心全意地做好一個跨國公司的職業經理人,唯洋老闆之意是從,為了謀求一個更高的職位,為了更多的收入,唯唯諾諾,兢兢業業,奴役更多的人,得到一點獎賞就欣喜若狂,為了討好不惜犧牲身體甚至過勞。在洋奴文化之下,中國男兒的腰桿被壓得更彎了。

三,“官奴”文化。中國官奴文化有著歷史淵源,官大一級壓死人,縣官不如現管等文化觀念根深蒂固,在當今向上負責的庸俗政治淘汰機制中,敢作敢當敢說的男子漢一層層被驅逐了。和珅文化橫行屏幕,厚黑學登堂入室絕非偶然,在這種文化中,揣摩上意,投其所好,為卑為奴者得到獎賞,在官場上又有幾人能挺直腰桿,真敢反腐敗打黑惡?

四,“房奴”文化。這個“房奴”文化不簡單指買房背債,而是指以丈母娘逼女婿買房結婚為代表的強勢娘家文化,也是指在中國妻子大多掌控家庭財權,全面管理丈夫外部交往的強勢女權文化。按照道理說,如果男人買房,而在大多數男人收入都超過妻子的情況下,當然男人應為一家之主,而中國大多數家庭,女人卻掌管財權,不僅管錢還要管人,可以對丈夫各種行為進行全面監控。如果有“第三者”之類,妻子視到丈夫單位大吵大鬧為理所當然。

五,是“名奴”文化。一個躋身主流社會的男人,有點功名的男人,特別是官場上的男人,不能離婚,不能傳緋聞,時時要道貌岸然,處處要考慮周全,要小心翼翼把自己偽裝起來,於是乎“偽君子”越來越多,而偽君子有鬥不過真小人,結果社會虛偽之風日益盛行,無賴流氓文化日益猖獗。然而,如果一個男人如果連自己真實的慾望,內心的真話都不敢面對,那還是男人嗎?

錢奴、洋奴、官奴、房奴和名奴,“五奴文化”環環相扣,層層枷鎖,重重負擔,讓中國男人挺不起腰,站不穩腿,找到不到釋放的出口,一步步屈辱潰敗到卑躬屈膝的“奴才”相,這個社會焉能剩下多少真正的男子漢!能夠像任志強那樣,敢說敢作敢當的男人,才是真丈夫!能夠像姜文那樣絕不向金錢屈膝,而且以電影激烈反擊五奴文化者,才是真英雄!

從20多年前,中國女人就呼喚真正的男子漢,她們需要保護自己的堅強臂膀,讓她們感受到生命激情的雄性力量;她們需要家庭的脊梁,需要國家和社會的頂樑柱。恰恰是很多女人深受社會上“五奴文化”的影響,成為扼殺中國男子漢的重要盟友,很多人自身也成為“五奴文化”的犧牲品。

然而,當一個國家的男人喪失了勇氣和尊嚴,必然淪落責任和激情,必然淪為唯唯諾諾的懦夫,成為卑躬屈膝的奴才,不敢捍衛自身和家庭的利益,不敢捍衛國家和民族的主權,必然任由霸權國家和權貴資本的剝奪。而當中國社會的一根根男子漢的支柱倒下後,當今中國女人必然要自己去抗,必然成為人類歷史上古往今來最不受疼愛、最辛苦、最屈辱的女人群。

最近的兩個美麗女人過勞死案例充分地證明了這一點,一個是普華永道的25歲的女碩士潘潔過勞而死,第二位是22歲的模特艾薇薇的過勞死。她們都可謂中國女性中的精品,現在卻成為社會的犧牲品。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中國缺乏真正響噹噹的男子漢,結果是任由其它種族肆意剝奪中國人的剩餘價值!為什麼中國缺少男子漢?因為當今中國盛行“五奴文化”,把男子漢都已經幾乎消滅殆盡了!

所以,儘管並不欣賞王功權的私奔,但我理解,這是一個中國男人對“五奴文化”的最絕望抗爭!

2011年5月22日

外匯儲備是國家國際信用的抵押物

外匯儲備是國家國際信用的抵押物
2011-05-18

盧麒元



外匯儲備不是國家財富積累的成果。強制性結匯而形成的外匯儲備,本質上是國家國際信用的抵押物。抵押物在未還原國家國際信用之前,不能視同為主權財富。

如果,國家用財政盈馀建立主權財富基金,那才是真正的主權財富基金。挪用國家國際信用抵押物充當主權財富基金,那是非常瘋狂並且極其危險的舉動。打個比喻,這相當於徵用在押人質去當兵打仗。

經濟學的基礎是哲學。經濟學必須建立清晰的概念和邏輯。概念和邏輯出現問題,就無法對經濟制度和經濟政策進行正確的解說。更為嚴重的是,還可能由此而產生嚴重的道德問題和法律問題。最高決策者一定要學會識別真假經濟學和真假經濟學家,在涉及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問題上,一定要慎思明辯。

通過強制性結匯創造的外匯儲備,本身也是創造國內信用的過程。創造國內信用不等於創造價值。雖然,創造的結果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創造價值是創造財富;創造信用並不直接創造價值;創造信用不過是分享財富的一種手段。

結論:外匯儲備無論如何都不是創造價值或創造財富的結果。外匯儲備絕對不能視同為政府的財政結餘。政府不能挪用外匯儲備用於政府投資和政府開支。

道理非常簡單。外匯儲備是國家國際信用的抵押物,這就意味著,外匯儲備是國家國際信用的備兌支付手段。在未完成應收應付之前,此資產是處於抵押狀態之中的支付手段,絕對不能直接計入國家財政盈馀。當然,在法律上,更不能視同為主權財富。請大家設想一下,中國未來不能履行國家國際信用的悲慘局面。韓國人為什麼要將1997年12月13日定為國恥日?因為,當時韓國國家國際信用崩潰,必須出讓部分經濟主權和幾乎全部的貨幣發行主權,以避免國家破產。在韓國人看來,這一天與亡國一樣恥辱。

我們將外匯儲備直接撥付政府所屬商業機構,形成主權財富基金,可能存在道德和法律上的雙重風險。筆者將在今後的文章中討論挪用外匯儲備的道德問題和法律問題。

筆者認為,中國上個世紀末的匯率改革,只是應對經濟危機的權宜之計。我們沒有為之建立清晰的道德規範;我們沒有為之完善必要的立法程序。當權宜之計形成常態之後,我們陷入了路徑依賴,並在實用主義的歷史慣性中無法自拔。那些試圖為權宜之計進行辯解的人和他們的理論,根本經不起道德評價,根本無法完成法理論證。當政者不能受制於既得利益,不能將短期行為長期化,不能不顧及子孫後代的未來。

筆者建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應對外匯儲備管理問題重新展開立法工作。對於外匯儲備的概念和邏輯進行詳細的說明,對於外匯儲備的形成和管理進行明確的規範。不能繼續放任國家外匯管理長期獨立於共和國法制治理之外。

最後,筆者提醒最高決策者註意,外匯管理是國家財政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外匯管理既可以形成主權財富增長,也可以形成主權財富損失,無論是增長還是損失都將深刻地影響國家財政的穩定。執政者所執之政,無非民政和軍政,民政和軍政說到底就是財政。財政不穩,執政基礎必將動搖。因此,外匯管理也是嚴重的政治問題。必須結束外匯管理長期失控的被動局面了。必須消除國家財政金融安全的重大隱患了。

對人民幣的絞殺戰已啟動

2011——2012世界金融戰爭白熱化,對人民幣的抄底絞殺戰爭啟動!

2011-05-23

國際金融戰爭白熱化,共濟會對人民幣的絞殺戰已啟動
黑雲壓城城欲摧
山雨欲來風滿樓
本博主wanshi按:
何新先生說:“毫無疑問,卡恩事件是國際金融戰爭進入白熱化的最新標誌。世界金融戰爭趨於白熱化,國際金融共濟會對人民幣的抄底絞殺戰爭已經全面啟動!”
最近,作為亞太金融飛地和羅斯切爾德亞洲金融橋頭堡的新加坡政壇領袖發生更換,李光耀日前宣言:私人資本主義可以輕易地戰勝國家資本主義。
具有神秘美國金融學背景的央行顧問李稻葵鼓吹人民幣應當加快國際化。這種言論是在國際金融共濟會最需要徹底打垮人民幣的時刻放出的,值得關注!
希臘債務危機泡沫將破。
歐元、日元風雨飄搖。
一系列徵兆顯示,新的全球金融風暴方興未艾,山雨欲來風滿樓! 2012會見分曉。
-------------------------------------------
本博會隨時關注來自國內外的有關信息資料。

資料1 今年一季度我國累計出現10.2億美元的貿易逆差
《海關總署:2011年一季度外貿進出口數據》
海關總署10日發布今年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情況。據海關統計,1-3月,我國進出口總值800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29.5%。其中出口3996.4億美元,增長26.5%;進口4006.6億美元,增長32.6%。
受國內經濟保持較快增長、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以及春節長假等因素影響,今年一季度我國累計出現10.2億美元的貿易逆差,而去年一季度為順差139.1億美元。
  
  
資料2 一季度中國外儲繼續高速增長,單季增加1974億美元! !
2009年6月,中國外匯儲備突破2萬億美元,此後不到一年時間,外匯儲備增長到3萬億美元! !
2011年04月15日央行昨天公佈的數據顯示:2011年3月末,國家外匯儲備餘額為30447億美元,同比增長24.4%,我國外匯儲備首次突破3萬億美元大關,穩坐全球外匯儲備第一大國位置。
  
一季度中國外儲單季增加1974億美元
對比2010年末外匯儲備28473億美元,今年一季度我國外匯儲備單季增加高達1974億美元。
分月度來看,1月增加843.74億美元,2月增加597.12億美元,3月增加突破3萬億“用時”不到一年。
注意:這些外儲的增長不是來自貿易順差。在當前中國經濟不景氣,大量外資實體產業紛紛從大陸撤資的背景下,這些外資肯定不是實體產業投資,而是進入炒作、抄底人民幣升值的不叫熱錢的熱錢。
我國外匯儲備在最近5年迅速膨脹。 1996年11月,我國的外匯儲備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
5年後,這一數字才翻了一番達到2000億美元。
  此後,中國外匯儲備增速加快。
2006年2月底,我國首次超過日本,位居全球第一。
同年10月,我國外匯儲備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大關。
2009年6月,外匯儲備突破2萬億美元,此後不到一年時間,外匯儲備增長到3萬億美元,不到一年時間增長50%。

2011年5月21日

房地產的成本和黑幕

網文:中國房地產的成本和黑幕(作者:猴王)

2011-05-21

中國房地產業的成本和黑幕(為何盡量不要買05年後建
的房子)
本文已推薦何新先生博客轉載
原文地址:中國房子的成本和黑幕(為何盡量不要買05年後建的房子)
作者:猴王

一、 結論

二、 房地產的整個過程

1、 拿地(告訴你們如何官商勾結空手套白狼)

2、 設計

3、 土建

4、 銷售

三、 質量問題

四、 中國房地產問題的成因



一、 結論

2005年以後建造的房子盡量要注意安全,90%以上的房子質量都有很大的問題,看完下面的文章就明白了。 (看看雲南5點幾級地震後的房屋倒塌情況就明白了,2005年後的房子基本上90%以上沒有什麼抗震能力的。)



二、 房地產的整個過程

1、 拿地(告訴你們如何官商勾結空手套白狼)

土地拍賣市場拿地:假如我是市委書記的親家,有塊400畝的地要拍,那我先把容積率定為1.2,假如別人拍中了,那就得一次性交錢(土地款,假如按照我老家這邊600萬一畝的價格,400畝一次性就要交24個億,一般有這種資金實力的人很少),假如我是市委書記的親家,拍下來後,通過國土局的運作,400畝可以分成4個土地證,1個證100畝,預付款50%交了國土局就可以幫你土地證等幾個證都做好(也就是只要100×600萬×0.5=3億),然後到銀行抵押,通過評估公司把估值估高到800萬一畝,然後可以貸款估值的60%(100×800萬×0.6=4.8億),這樣然後再拿這個4.8億去拿第二個100畝的證,然後再抵押貸款,這樣一圈下來,你非但不要掏錢,手上還能夠有很多流動資金。也就是說,只要我是市委書記的親家,只要有個1.8億的流動資金可以周轉1-2個月(等到證拿到貸款下來),就可以撬動這塊(400畝價值24億的地),你說誰能夠競爭得過他?另外在建造的時候,假如是市委書記的親家,後面容積率還能夠提高(前面故意把容積率壓低,因為經過囤地後,補繳土地出讓金按照原來拍賣的時候的價格補繳的,所以很核算,但是前提必須是房價上漲)。

非土地拍賣市場拿地:那就更簡單了,這塊地是拆遷安置用地,然後給市委書記的親家去開發,其中30%是給拆遷安置的,70%是商品房,土地不要錢或者很便宜(周邊拍賣是600萬一畝,這邊可能60萬一畝就成交了),上海的那個樓脆脆就是這種模式,那邊是3000萬一畝的市值,結果不要錢就拿下來了,光土地就值靠近上百億了,所以你說還能查得下去嗎?我可以負責任的講一句話,這個樓脆脆項目裡面,區領導、市領導都有份,光這個項目假如揪出來,估計上海市局級、副局級、副市長級別、區長級別、副區長級別等等估計就要槍斃掉不下20人。所以查不下去了呢,就是這個道理。

2、 設計

土地拿下來後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去提高容積率,雖然要補繳土地出讓金,但是這個里面貓膩很大的。容積率假如從1.2升到2.4這個是多大的利益呀。 (容積率就是每平方米土地上面可以建造多少面積的樓房,地下室等不算在容積率裡面,這個里面也有很多空間在裡面,因為上海的車位賣得很好)。容積率定好後就是要去做擴初,各個部門都要來匯總:消防、建設局、規劃局、燃氣、自來水、電力、人防等等。還要涉及到各項規費的問題(人防費用、大城鎮配套費用等等)。一般房地產開發公司的設計是交給設計單位,土建是交給土建單位,銷售是交給銷售單位,開發商主要做得就是找對人塞對錢(最好他就是領導的親戚,那就更容易了)。

3、 土建

土建都是由土建公司做得,一般按照額定價格下浮一定比例來算,開發商一般會指定裡面幾個大項(混凝土、鋼筋、建築外牆、鋁合金門窗等價格佔比比較高得內容) ,其他得基本上是土建方自己去採購。初期土建方還要給房產開發商一筆質量保證金(開發商很爽吧),然後按照一定進度給錢,但是這個錢一般都是拖欠的,要等房子賣了才會給土建方,所以土建方只能偷工減料,不然沒有利潤(對於土建方來說資金成本也是巨大的成本)。

4、 銷售

現在上海稍微嚴一點,上海規定要到結構封頂才能銷售,很多地方是做到正負零就可以銷售了。但是包括上海在內都有很多變通的辦法,比如房子圖紙還沒有出來的時候就開始提前銷售(買房人交意向金,從幾萬到幾十萬幾百萬不等),這個給了開發商很多流動資金。



三、 質量問題

知道上海得樓脆脆為何倒得嗎?難道真的邊上挖個坑然後再堆點土房子就倒了?那還要爆破公司去拆樓幹嗎?直接挖個坑堆點土不就了事了。大家注意一下這個樓的樁基就明白了,裡面沒有鋼筋籠子,而且混凝土質量很差(樁基的混凝土好的話挖出來顏色是發青的,差的話挖出來是發白或者其他顏色的)。

現在全國基本上都是這麼個情況,混凝土質量差(要達到C40標準的基本上都達不到),鋼筋質量差(我原來到工地上去看到有些鋼筋向地上一掉就直接斷了,牛吧),樓板越來越薄,樁基要求50米深的只搞20米然後鋼筋籠子也就放個2節有的甚至不放。

如何看你家住的房子的混凝土質量、鋼筋質量等等呢?去樓梯間,看看口子是否到處都有缺口(混凝土質量不好,走的人多了,口子邊沿就會掉下來),另外沿著口子用力踩(樓梯口不能貼瓷磚的那種),看是否會有很小塊的水泥掉下來,另外陰雨天看樓梯上面的混凝土是否顏色有點發青的那種感覺(顏色發青是證明這個混凝土質量不錯)。

看鋼筋問題,那個只能是裝修的時候需要把牆切開才能看到了,一個看鋼筋的粗細,一個看鋼筋的密度。牆切開也能看到混凝土質量情況。

樁基的好壞這個一般人就看不到了,不過告訴大家一個事實,2005年後的房子樁基95%以上都不好,為何?因為樁基老闆正常施工做的話沒錢掙還要虧本的。你家樓地下的樁基里面有3節以上的鋼筋籠子那你算是幸運的了,就怕上海樓脆脆那種,一節鋼筋籠子都沒有的。



四、 中國房地產問題的成因

中國的房市,土建成本在1400圓/平方米(高層)(小高層在1100-1200圓/平方米,多層在900-1000圓/平方米左右),各項規費(大城鎮配套、人防費用等等等等)在800-1000圓/平方米(各地有差異,上海和江甦的標準就有差異),其他的就是土地成本、稅收和隱性的腐敗成本了。

中國的整個房地產的問題其實是一個精心策劃的經歷靠近20年的戰略佈局的模式,從分稅制(國稅、地稅的分開,造成地方財政的巨大缺口和中央財政的巨大收入,直接結果就是地方必須靠賣地賺錢,而中央獲得大量資金後被經濟決策部門拿去送給了美國人)、到醫改和教改讓老百姓失去內需,到最後的房改兩步走(先是放開,然後是商品房佔絕對的大比例),其實整個過程是一個精心策劃的有組織有規劃的過程,大家可以看我《決戰2011》這本書裡面的詳細的講國內賣國利益集團如何配合美國逐步消滅我國的內需、獲得人民幣定價權、獲得中國的資產定價權、吹大泡沫然後刺破泡沫收割的過程和模式。 《決戰2011》的下載地址是:

2011年5月19日

中國央行將資不抵債

張宏良:美國再次發出了要兔死狗烹的殺狗信息
作者:張宏
良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11-4-22


中國央行將資不抵債,損失只能老百姓買單

——美國再次發出了要兔死狗烹的殺狗信息

張宏良

看到這個刺目標題,或許很多人會感到心驚肉跳,但這卻是我們必鬚麵對的現實。

2011年4月19日美國福布斯網站刊登了《要警惕中國央行的違約風險》的文章,其中透露出讓中國人感到震驚、憤怒和憋屈的許多信息,其中就包括中國央行十有八九將資不抵債的信息。翌日新華社《參考消息》轉發了這篇文章(見後面所附原文),只是把題目修改為比​​較溫和的《龐大外儲或成中國央行軟肋》。

只是大家並不用過分擔心,中央銀行不是商業銀行,中央銀行有印鈔權,無論欠下多少債務都可以通過印製鈔票來解決,欠多少就可以印多少,只要印鈔機不出問題,償還欠債也就不成問題,即使資不抵債,也絕不會破產,無非就是增加些麻煩,需要多印製些鈔票來稀釋老百姓手裡的貨幣,把債務轉嫁給老百姓而已。

美國文章認為中國人民銀行資不抵債的主要根據,就是雖然表面上看,中國主權債務只佔GDP的17%左右,但是,如果加上地方政府和各種隱性債務,中國政府的實際債務估計高達160%,160%是一個什麼概念?我國GDP總額是40萬億人民幣,160%就是64萬億人民幣,如果再加上美國人所不了解的中國縣鄉兩級財政的債務,估計這個數字還要更加龐大,如此巨額債務,簡直​​令人咋舌。針對中國央行已經資不抵債的實際狀況,世界三大信用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公司,本月19日把中國的本幣債務評級前景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也就是說,中國政府對內償債能力出現了困難,這意味著中國老百姓的銀行存款不再是一種無風險的避風港,中國老百姓的銀行儲蓄第一次也變成了風險投資。惠譽公司在解釋為什麼調低中國信用評級時還指出,雖然目前中國公佈的銀行不良資產率僅為1.1%,而如果把到地方貸款形成的不良資產也包括進來的話,中國銀行的不良資產率已經接近6%,達到了惠譽公司認定的銀行承受損失能力的最大值。美國惠譽公司的這個設定值還是比較可靠準確的,因為目前中國銀行業自有資本充足率也就只有5%,目前6%的不良資產率意味著銀行的自有資本已經全部損失乾淨,自有資本已經變成了零。

中國央行已經資不抵債,商業銀行的自有資本已經變成了零!

這恐怕是此前絕大多數中國人做夢都沒有想到的事情。只是,目前作為中國人更想知道的是,好端端的中國銀行業怎麼會突然變成了這種狀況?惠譽公司亞太區主管對此的解釋是,中國銀行業不良資產的風險之所以會達到安全極限,主要是源自於貸款高速增長和房地產等因素,也就是說,是因為中國少數富人把老百姓存在銀行的錢拿走了;而中國央行出現資不抵債的風險,則主要是源自於央行購買的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也就是說,是因為外國人把中國老百姓的錢拿走了。被國內少數富人拿走了,將來還有希望再要回來,因為肉總是爛在鍋裡;而被外國人拿走了,則意味著是永久損失,這簡直讓中國人欲哭無淚、憋屈透頂。

可以說有史以來,再也沒有什麼事情比這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更加讓中國老百姓憋屈透頂的了,雖然中國歷史上有過許多次割地賠款,但是以往無論割地也好,賠款也罷,都是打不過對方被搶走的,而目前這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卻是在不費一槍一彈的情況下,我們主動送給對方的。特別是最讓中國老百姓鬱悶憋屈的,還不只是把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白白送給對方,而是中國老百姓還要額外再損失一筆同樣數量的財富。稍微具有經濟學常識的人,看了後面美國福布斯的文章就會明白這個道理,對於一般老百姓來說,稍加解釋同樣會明白這個道理。由於國內美元不能流通,無論是出口換來的美元,還是引進外資的美元,全都要賣給中國人民銀行,中國人民銀行買進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意味著要支付20萬億人民幣(按當前匯率計算),向市場投放20萬億人民幣,這20萬億人民幣通過通貨膨脹,全都轉嫁到了老百姓頭上。

事情到此還沒有完,由於中國人民銀行購買3萬億美元的20萬億人民幣,是通過發行各種票據等向金融機構借入的,將來需要把美元再變現成人民幣來償還,可是現在,中國把這3萬億美元轉手借給了美國等西方國家,沒有錢償還國內金融機構,如同張三把從李四那裡借的錢轉手借給了趙六,現在張三收不回趙六的錢,就沒有錢償還李四,可是張三又必須償還李四,作為張三除了上弔之外沒有其它任何辦法,因為張三不能夠自己印錢,但是作為中國人民銀行卻有辦法,因為中國人民銀行能夠自己印錢,中國人民銀行就再印製20萬億人民幣還給國內金融機構。事情到此仍然沒有完,因為2005年匯改以來人民幣升值約25%,美元貶值約25%,這樣,中國人民銀行在償還人民幣時就要多支付5萬億人民幣,也就是說要虧損5萬億人民幣,而被美國等西方國家借走的3萬億外匯儲備,貶值的相當於5萬億人民幣的虧損,也要記在央行賬上,這樣里外的虧損加在一起就是10萬億。這是造成中國人民銀行資不抵債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這個過程中,中美兩國都在印製鈔票,只是印製鈔票的用途完全不同。美國印製美元是用來購買中國商品,並不向國內投放美元,而只向國內投放商品,所以美國超市中越來越價廉物美,通貨膨脹率越來越低,今年初通貨膨脹率達到了歷史最低水平;而中國情況恰恰相反,企業用商品換取美元,央行再印製人民幣購買美元,然後通過購買美國國債和股票,轉手把美元又送還美國,美國用這些錢繼續購買中國商品,如此循環往復,以至無窮。在此過程中,美國聯邦儲備銀行印製的鈔票投放到了中國市場,中國人民銀行印製的鈔票同樣全部投放到了中國市場;而中美兩國生產的商品投放到了美國市場;由於中美兩國一起向中國市場投放貨幣,向美國市場投放商品,結果必然是中國的商品越來越貴,美國的商品越來越便宜;從而使工資只相當於美國四十分之一的中國人,購買的絕大部分消費品,包括住房在內,價格都大幅度高於美國。美國學者把中美兩國之間這種奇特的經濟關係,稱之為是“中美國”;我們稱之為是殖民經濟循環圈。無論我們怎樣稱呼這種經濟關係,有一點則是確定無疑的,就是這種經濟關係不是自發形成的,而是人為設計的結果。

最能反映這種經濟關係是有預謀設計的標誌,就是在目前中國外匯儲備已經過剩,已經造成包括央行資不抵債等巨大損失的情況下,仍然在出台各種措施擴大吸引外資的規模和力度。 2010年中國貿易順差為1831億美元,可是,外匯增加4696億美元,也就是說,有60%以上的外匯不是來自於外貿,而是來自於外資,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外貿順差僅有144.9億美元,可是外匯儲備卻由去年底的2.8萬億美元增加到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來自於外資。也就是說,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央行向市場投放了1萬多億人民幣購買外資手中的美元,購買的美元沒有用處就只能轉手​​購買美國國債,而投放的1萬多億人民幣,則通過通貨膨脹全都加到了中國老百姓頭上。如此引進外資的結果,就是外資企業在中國投資賺了錢,美國財政部向中國發行國債賺了錢,而中國央行由於人民幣升值美元貶值虧了錢,中國老百姓由於通貨膨脹虧了錢,如果再考慮到購買的美國債券股票有可能收不回來,中國的損失將更加驚人。如果不是事先有計劃的預謀設計,為什麼會損失越來越大的情況下,繼續採取政策強迫繼續擴大損失?

就在惠譽公司將中國的本幣債務評級前景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的一周之後,同是世界三大信用評級機構之一的標普公司,又宣布將美國主權信貸評級前景由“穩定”下調至“負面”。雖然中美兩國的信用評級同時從“穩定”下調至“負面”,但是含義卻完全不同,中美兩國“負面”的耳光,全都打在中國臉上。美國是主權信貸出現了風險,是對外償債能力出了問題,而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美國對外償債能力有問題,遭受“負面”損害最大的是中國;而中國是本幣債務出現了風險,是對內償債能力出了問題,而中國老百姓是銀行的債權人,遭受“負面”損害最大的是中國老百姓。雖然中國通過印製鈔票能夠保證老百姓的存款安全,但是卻會使老百姓的存款貶值,老百姓仍然要承擔“負面”損失。如果再從發展的觀點看問題,中國潛在的金融風險更大,由於美國“負面”風險主要是發生在外資身上,而中國“負面”風險主要是發生在本國老百姓身上,再加上人民幣匯率升值的推動,必然會驅趕大量外資進入中國,加劇中國通貨膨脹,惡化中國銀行的資產結構,等到通貨膨脹把中國弄到天下大亂時,國際信用評級機構再跳高美國主權信用級別,調低中國主權信用級別,促使大量外資突然撤離中國,流向美國,把美國重新變成世界資金避風港,讓中國重新回到20世紀初的混亂狀態,到那時,中美​​之間六十年較量的輸贏就會見到分曉——中國輸定了。

顯然,這是一個內外合謀的大棋局,目前這個大棋局的輪廓已經越來越明朗化,而推動這個大棋局輪廓逐步明朗化的,恰恰是這個大棋局中力爭成為未來大贏家的美國。一如此前我們所再三強調的那樣,最近越來越多的種種跡象表明,有人在逼迫中國老百姓跳牆,之所以要不惜一切代價逼迫中國老百姓跳牆,是因為背後有美國在逼迫他們跳牆。美國金融危機,世界資源危機,中國轉變發展方式,中共18大政治格局,使原本已經勝券在握的美國等西方國家越來越感到不安,他們絕不能夠接受中國轉變發展方式,絕不能夠接受中共18大的政治格局。就在前天也就是4月20日的重慶法庭上,李莊律師團拋開刑事案件本身而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政治宣言,便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美國等西方國家,絕不允許重慶所代表的發展方式向全國推演。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美國花費30多年時間在中國打造的第五縱隊,必須要在此時此刻發揮關鍵作用,必須要徹底斷絕中國轉變發展方式的歷史道路,必須要徹底改變已經初露端倪的中共18大政治格局,否則,美國寧可犧牲掉這個第五縱隊。

最近美國發出的一系列中國金融問題方面的不良信息,實際上就是在向中國的第五縱隊發出逼迫跳牆的殺狗信息,逼迫第五縱隊要么成為跳牆的利比亞反對派,要么成為兔死狗烹的陳水扁,此外絕沒有第三條道路可以選擇。一如此前我們所斷言的那樣,從現在開始,逼迫中國第五縱隊和刺激中國老百姓的此類信息,將會源源不斷地從美國各個渠道流向中國,直到有人跳牆為止——無論是第五縱隊自己跳牆還是第五縱隊逼迫老百姓跳牆,反正都必須有人跳牆,這是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根本利益決定的,與西方政客的個人品質和政黨政策沒有關係。

此時,我們突然想起了美國前國務卿賴斯小姐有關美國戰略轉變的著名觀點,她認為21世紀美國的國家戰略,必須由傳統的顛覆手段轉變到精英戰略上來,雖然對於伊拉克等諸多小國來講,傳統的間諜組織和軍事打擊等顛覆手段仍然十分有效,但是對於諸如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講,傳統的間諜組織和軍事打擊等顛覆手段,已經很難達到國家目的。對於諸如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講,美國必須採取新的對付手段,就是要通過培養和控制對方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精英,來影響和改變對方國家的各種政策,從而實現美國的國家利益。

30年來,美國一直在中國播撒這種新戰略的顛覆種子,並且已經在中國精英界遍地開花,現在,已經到了美國需要收割的季節,油價上漲、通貨膨脹、央行資不抵債、銀行資本為零、李莊律師團、什麼花革命等等,就是美國迎來收穫季節的第一把鐮刀。

接下來,還會有第二把,第三把,第四把等等無數把鐮刀……直到完成收穫為止。

2011-4-22

美歐可能聯合削弱中國

張文木:美歐可能聯合削弱中國
作者:張文木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11-5-9

美歐可能聯合削弱中國

http://opinion.huanqiu.com/roll/2011-05/1678439.html

2011-05-09 環球時報



張文木







2011年初,中東發生了一系列變局。以法、英為首,美國予以配合的多國部隊對利比亞政府軍開始的空中打擊,將中東變局推向高潮。在此我們沒有必要陷入利比亞戰局的細節中,需要討論的是這場戰爭對世界格局及中國的意義。



  臥薪嘗膽的歐洲重現攻勢



3月27日,北約決定從美國手中全面接管對利比亞的軍事行動。美國主動放棄在北約軍事主導,折射出歐洲與美國之間出現了力量對比的變化,以及由此出現的歐洲在世界政治中初步顯現的相應攻勢。

現在看來,歐洲統一併不是發生在二戰後雅爾塔格局中,而是與雅爾塔格局相排斥的歷史進程,其目標是歐洲人在新形勢下試圖恢復歐洲主導的世界體系,即以沒有歐洲分裂和沒有殖民體系的“凡爾賽體系”,取代由美蘇設計的、將歐洲分裂為東歐和西歐並由此弱化歐洲的雅爾塔體系。 1946年起,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臥薪嘗膽,歐洲人已經接近完成了瓦解雅爾塔體系和恢復準一戰時凡爾賽體系的戰略目標。

說“接近完成”,是由於它還沒有完全收復地中海南岸。地中海是歐洲“柔軟的腹部”,歷史上的歐洲文明興衰多由地中海開始。歐洲人明白:地中海是歐洲的命運旋轉門。如果不能收復地中海南岸,歐洲大陸就失去了自衛的屏障,其統一成果就不能鞏固。

正是這個原因,歐盟聯合美國於2008年2月17日促成科索沃議會通過獨立宣言,使歐洲統一進程在地中海北岸的巴爾幹最後收口。 7月13日,歐盟27個成員國和16個地中海南岸國家領導人在巴黎舉行峰會, 決定正式啟動1995年薩科齊提出的“巴塞羅那進程: 地中海聯盟” 計劃。峰會發表的聲明表示,要把地中海沿岸變為一個和平、民主、合作和繁榮的地區,宣告地中海聯盟正式成立。

2010年美國宣布“重返亞洲”和美國總統宣布美國作戰部隊從伊拉克撤出,讓歐洲感覺到巨大的戰略空間。 2011年初在中東北非的亂局與歐盟的目標不期而遇。但突破美國在北非的影響力,完成歐洲真正統一,僅靠北非亂局是不行的,真正的攻堅還需“槍桿子”的配合。這樣,利比亞便合乎邏輯地成了歐盟進軍地中海南岸的突破口。

薩科齊看似輕率的性格很可能要為歐洲開闢新的歷史。因為歐洲在21世紀第一個十年中在中亞拖垮了美國,第二個十年剛剛開始時,歐洲人已獨立地將其作戰力量投入北非。根據19世紀英法等歐洲國家治理世界的經驗,保留而不是消滅卡扎菲政權,同時在利比亞東部地中海沿岸扶起另一個反對派“政權”,會使歐盟戰略利益最大化。因為反對派“政權”會對歐洲軍力形成絕對依賴,使歐盟不僅能無限制地攫奪利比亞的石油等物質利益,還可以進一步在利比亞立足並進一步向東西推進,以鞏固歐洲統一的戰略目標。

從過去20多年的情況看,放棄二戰後蘇美共治的雅爾塔體系,用歐美共治的世界體系取而代之,是自裡根至小布什期間美國外交的自覺推行的外交取向。當歐洲統一在巴爾干科索沃收口後,2010年美國宣布“重返亞洲”。 2011年中東亂局與利比亞戰事並沒有改變美國重返亞洲的既定政策。日本遭遇的大地震並不表明,中國面臨的美國及其盟國帶來的戰略壓力有絲毫減輕。



  歐美共治帶來的變化



如果對世界大勢即將發生的上述變局的分析得以成立的話,那目前中東和遠東的國際關係就會出現如下變化:

  第一是利比亞。對歐盟最好的結局是老布什“海灣戰爭”式的結局,即在保留對卡扎菲巨大壓力的同時,反政府“政權”也能長期存在;其次是小布什“伊拉克戰爭”的結局,即由於英法國力不支而使利比亞兩種力量失衡,最終導致英法對美國的需求增大,使美國重新獲得在歐洲的絕對影響力。

美國需要出現有利於歐洲的穩定。只有這樣,才能讓歐洲騰出手來,按計劃支持美國在遠東的行動。而最有可能性的結果是讓利比亞衝突雙方在法律上接受利比亞東西“分治”或分裂的事實。

  第二是日本。美國“重返亞洲”依重的基礎盟友是日本。但日本畢竟是遭受過美國原子彈打擊的國家。對美國人而言,日本擁有核武器比朝鮮擁有核武器更為可怕。在東北亞核查問題上,美國人最不便直說的就是日本擁核問題。為了重返東亞並建立大西洋盟友,即歐洲盎格魯—撒克遜國家聯盟,而非雅​​爾塔盟友即俄國和中國的遠東體系,那美國首先應當做的是廢掉日本的核能力。 2011年3月8日,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曾說:日本可以在一年內建造核武器。不知是否巧合,話音剛落,日本大地震幾乎毀滅了日本幾十年來埋頭髮展的核能力,當然,同時也為美國推進“重返亞洲”戰略放手日本在亞洲攪局除去了難以言傳的心病。此後的美日關係將更為緊密,日本對美國將更加依賴,為美國效命更加賣力。



美歐瓜分世界資源,中國是削弱目標



  第三是中國。如果將美國“重返亞洲”政策放在與歐美全球分工,而不是雅爾塔傳統中俄美分工的大格局下,那麼,中美關係緩衝空間將大幅縮小。由於絕對市場經濟的國際體系,世界資源已不足以支持歐盟、美國和中國這三個經濟能力需要外部資源支持並對這種支持形成絕對依賴的國家的發展需求。

資源蛋糕就這麼大,且美國已接受歐洲的統一併為其清掃了“蘇聯”這個最大障礙,那麼“歐元”的擴大從某種意義上也是美國認可的。歐美接下來將是聯合一致削弱中國,以從中獲得更多資源份額。

2010年4月15日,美國總統奧巴馬說得很明白:如果10億中國人口也過上與美國同樣的生活,那將是人類的悲劇;中國人要富裕起來可以,但中國領導人應該想一個新模式,不要讓地球無法承擔。也就是說,發展中的中國如果不能為比中國更為發展的西方讓出資源,那中國就應當“讓位”:要么被打掉,要么自覺“低碳”。

上世紀中葉,美國曾制定計劃要把崛起的德國“變成牧羊人、蘋果園主和家禽飼養員”。顯然,由“牧羊人、蘋果園主和家禽飼養員”而不是大工業財團組成的國家經濟,是目前西方人對南方國家要求的“低碳”經濟,也就是奧巴馬要求中國人“應該想”出的“新模式”。狼與羊比,羊比狼“低碳”。這在中國看來,顯然不能接受,由此必然要與西方鬥爭。

似乎裡根任期開始,歐美聯手治理世界的跡象愈來愈明顯,從1982年的馬島之戰、華約解散、蘇聯解體、1991年的海灣戰爭、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再到2001年開始的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直到2011年北約打擊利比亞,無不顯示歐美之間———儘管也有各自的“小九九”———目標一致的特徵。 2010年在歐洲開始向地中海南岸佈局的同時,美國開始公開提出“重返東亞”,這顯然不僅僅是美國一家的宣誓,而是北約即歐美的宣誓。

美國幫助歐洲瓦解了蘇聯和南斯拉夫並使歐洲大陸統一在巴爾幹封口,那作為回報,利比亞之後的歐盟也會在遠東,尤其在中國問題上,全力幫助美國。

看來,狼真的來了,而且還不止一隻,它後面還有一群;儘管頭狼已老,但後面的已獲得新生,並與老狼已調整好戰略分工和利益分配關係。世界力量正在進行重組,真正的挑戰正在來臨。 ▲(作者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戰略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

外儲新高極其可能是金融戰前兆

外儲新高極其可能是金融戰前兆
作者:雷思海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11-4-26

外儲新高極其可能是金融戰前兆


雷思海 


核心提示: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代表了世界資本對中國的信心,但也可能代表著一個針對中國的周密的金融戰佈局已經慢慢發酵,越來越逼近爆發的關口。在中國忙於抗擊通貨膨脹的時候,關於人民幣升值的論調更加具有迷惑性。對此,我們需要十分警惕。

央行13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11年3月末,國家外匯儲備餘額為30447億美元,同比增長24.4%,我國外匯儲備首次突破3萬億美元大關,繼續穩坐全球外匯儲備第一大國位置。
按照外管局此前公佈的估算熱錢的方法,用“外匯儲備增量”減去“進出口順差”、“直接投資淨流入”、“境外投資收益”這三項即為“熱錢”。一季度我國出現10.2億美元的貿易逆差,前兩個月的外商直接投資累計為178.25億美元。這與1974億美元的單季外匯儲備增量有超過1800億美元的差額,這意味著3月份FDI、外匯儲備境外投資收益和“熱錢”的總規模達到1800億美元。
在中國外匯儲備創新高的同時,國外鼓吹有關人民幣升值的論調也捲土重來。這一論調大致如此:中國的外匯儲備高速增長,原因在於人民幣幣值被低估,中國需要更加堅挺的人民幣來對抗輸入型通脹,因此人民幣快速升值,符合中國自身的利益。
在中國忙於抗擊通貨膨脹的時候,這樣的論調更加具有迷惑性。但是,我們必須知道,人民幣升值,不會改變國際大宗商品的美元標價,中國所擁有的外匯儲備的購買力不會有任何的增加,3萬億美元能買多少噸原油,與人民幣匯率無關,而只與原油的美元標價有關。而且,人民幣在當前快速升值,將會給西方金融資本一個極好的攻擊中國的機會。
誠然,人民幣升值可以讓中國的出口產品的美元標價更加昂貴,可以減少中國資源的廉價出口,補貼世界。但是,要想達到這個目標,不一定要通過人民幣升值來進行。比如,中國有關部門完全可以通過降低或者取消中國目前廣泛存在的出口退稅制度,來抑制中國產品的廉價出口。比如對礦產資源類產品、其他國家所需的無法替代的中國產品,取消出口補貼,甚至徵收相關稅金。
這一辦法,一方面既可以避免人民幣快速升值所造成的對中國全部出口產品無差別打擊,另一方面,也可以部分有效地將西方製造的通貨膨脹踢還給他們自身。惟有讓美歐曰親身感受到自己所製造的通貨膨脹的壓力,它們才有可能真正轉變貨幣政策。
當前的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既反映了中國作為世界製造業大國的地位,也反映了中國世界金融權力十分不足的尷尬。我們認為,在中國經濟達到當前這樣的世界地位時,世界金融權力的分配,應該充分考慮中國的份額,但是,美歐日在這方面,仍然嚴密把守固有權力,欲將人民幣的流通範圍,永遠壓制在中國境內,以便它們隨時利用自己的金融話語權,收割中國人的勞動成果。
一邊是美歐日等國家維持低利率,推高大宗商品和資源價格,向中國輸入通貨膨脹;一邊是熱錢大量潛入中國,這些潛入中國的外國熱錢,與那些多年來一直在中國潛伏的外資的近萬億人民幣的外資企業利潤,都在等待中國頂不住內外壓力,而被迫進行人民幣大幅度升值,屆時,它們會以更低的價格,將自己手中的人民幣,從中國的金融機構買走更多的美元,從而完成一次對中國的金融收割。
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可能代表了世界資本對中國的信心,但也極其可能代表著一個針對中國的周密的金融戰佈局,已經慢慢發酵,越來越逼近爆發的關口,對此,我們需要十分警惕。
(《環球視野globalview.cn》第366期,摘自2011年4月19日《世界新聞報》)

銀價今年照破50美元

宋鴻兵:銀價今年照破50美元
作者:中國網
文章發於:中國網
更新時間:2011-5-9


2005年,美國地質調查局的調查表明:白銀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種被開採殆盡的金屬。這也是暢銷書《貨幣戰爭III》中的一大論據,該書的作者是國際金融學者、環球財經研究院院長、堅持看多白銀投資的宋鴻兵,他被坊間稱為“白銀衛士”。他的論點,黃金價格與白銀價格按歷史比價關係來看,1:16最為合理。

2日本拉丹被美軍擊斃的消息立即傳遍全球,直接引發白銀走勢上演驚天大逆轉。不過宋鴻兵在接受專訪時,仍堅定地看好白銀,“短期波動何足為懼,銀價今年必破50美元/盎司。”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宋鴻兵表示,2001年到2011年這10年間,白銀上漲幅度超過900%。白銀上漲,和黃金、大宗商品上漲的原因一樣,並不是孤立現象。根本原因都在於美國貨幣超發,導緻美元購買力下降。作為避險工具的黃金、白銀自然受到青睞,上漲是在所難免的。

至於現貨銀價5月2日早盤上演暴跌,一路下挫至42.21美元/盎司,僅11分鐘內跌幅達12%。 5月頭一周已經跌掉了超過25%,對此宋鴻兵認為:過去10年,白銀的漲幅遠遠超過股票,目前出現回調和一定的價格波動,這是很正常的。無論是拉丹之死,還是芝加哥商交所提高了保證金額度,導致部分交易獲利了結,這些都是短期因素,不足以對長期趨勢造成影響。

鴉片戰爭還沒有結束

劉仰:鴉片戰爭還沒有結束
作者:劉仰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11-3-2


2月12日,中國網報導:“力拓集團公佈,2010年淨收益創紀錄地達到143億美元,比2009年提高了194%。此舉意味著僅力拓集團一家其利潤就超過了去年中國77家大中型鋼企的利潤總額,從一個側面顯示因鐵礦石的壟斷格局導致鋼廠成為鐵礦石企業的打工仔。這77家鋼廠是納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的大中型鋼廠,包括了寶鋼、武鋼、沙鋼等所有我國最知名最優秀的鋼鐵企業。”我看到這條報導時,心裡很不是滋味。一家外國公司的利潤幾乎超過中國鋼鐵全行業的利潤,該說外國人優秀嗎?這幾天看宋鴻兵的《貨幣戰爭3-金融高邊疆》,又讓我想起半個多月前的這條舊聞。
宋鴻兵的《貨幣戰爭3-金融高邊疆》同他以往的《貨幣戰爭》系列一樣,也是從歷史中探尋壟斷金融寡頭對社會變化的影響力。不同的是,《貨幣戰爭3》把視角集中在中國近代史。宋鴻兵認為,金融是一個主權國家的另一個“邊疆”,是國家主權中極為重要的內容。中國近代史上,在鴉片戰爭之後的悲慘遭遇,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的金融邊疆幾乎對別人不設防地開放,從而使我們的國家主權受到嚴重的損害。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才改變了這一狀況。與此同時,宋鴻兵還指出,鴉片戰爭的實質就是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攻破清朝政府金融邊疆的行為,使他們掌握了中國主權中極為重要的“金融邊疆”這一部分。

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原因是,中國在自給自足的基礎上,出口大量西方需要的產品,而西方的產品在中國的市場很小,造成西方的白銀大量流入中國。對於西方銀行家來說,白銀大量流入中國,使得他們的生意很難做,因此,為了讓白銀回流到西方,他們便開始向中國販賣罪惡的鴉片。也就是說,在公平競爭的狀況下,西方人不是聰明、勤勞的中國人的對手,他們只好玩陰險的害人招數。當中國不願意被不道德的惡劣行為傷害時,西方人便野蠻地採用武力。最終通過強迫中國人接受罪惡的鴉片,控制了中國的金融,連海關都在英國人的控制之下。對此,我們不能說是當時中國人的無知或軟弱,而應該看到,那是英國人的流氓手段。一向喜歡以理服人的高貴的中國人,在那個時候,真的沒有想到,世界上居然還會如此流氓的國家。如果說中國人有什麼毛病,那就是中國人太善良,沒想到世界上還有這麼壞的壞人,它居然還號稱是先進文明。
鴉片戰爭的重要角色是英國的東印度公司,我在以前的文章裡說過,東印度公司就是史上最大、最無恥的黑社會之一。東印度公司的背後,既有英國王室,也有英國的銀行家,他們都是大股東。 《貨幣戰爭3》指出,號稱“歐洲第六強權”的英國金融巨頭巴林家族,就是東印度公司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東印度公司向中國傾銷鴉片的罪惡行徑,使得英國王室和英國銀行家,吸飽了中國的民脂民膏。他們對中國進行敲骨吸髓的壓榨,最終使得世界首富的中國,落入一窮二白、一貧如洗的悲慘境地。這是人類歷史上最不道德的醜陋行為之一,永遠都不能寬恕,必須把它牢牢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至少讓所有的中國人知道,西方所謂的先進文明,是那麼骯髒和野蠻,那麼瘋狂地草菅人命。然而,《貨幣戰爭3》告訴我們:鴉片戰爭還沒有結束。
在東印度公司向中國傾銷鴉片的行列中,有三個主要的洋行,分別是怡和洋行、寶順洋行和旗昌洋行,他們都是鴉片販子。寶順洋行的東家是巴林家族。旗昌洋行是美資公司,也在中國從事鴉片、茶葉、生絲等貿易。在這個美資洋行的高級合夥人中,有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外祖父,還有美國前幾年總統候選人克里的曾外祖父。從中國人民身上榨取的鴉片利潤,滋養了美國的銀行家,以及著名的羅斯福家族。三個洋行中,怡和洋行尤其值得一說。
《貨幣戰爭3》中介紹,怡和洋行也由巴林家族為其提供融資,它曾經打敗了清朝著名的紅頂商人胡雪巖。胡雪巖的錢莊為何沒能戰勝外國銀行家資助的洋行?主要是因為中國除特殊領域外,政府一般不干預經濟,由市場自行解決市場問題。也就是說,中國的商人都是非常遵循、符合市場經濟原則的。但是,英國人是“政軍商”一體,換句話說,英國人嘴上說要搞市場經濟,實際上是政府操縱、軍事配合。等到胡雪巖也想找一個中國政府靠山時,英國人又利用上層關係,搞掉了胡雪巖的靠山,胡雪巖焉能不敗? 《貨幣戰爭3》介紹,怡和洋行的高級合夥人馬地臣後來成為英格蘭銀行行長和英國第二大土地所有者。我們今天應該時刻牢記,他們的財富來自於罪惡的鴉片,他們的財富建立在無數中國人家破人亡、形容枯槁、瘦骨嶙峋的慘境之上。
宋鴻兵的《貨幣戰爭3》還介紹,馬地臣家族的繼承人在西曆1873年,用在中國販賣鴉片賺來的錢,在西班牙收購錫礦,成立了一家礦業公司,將其命名為“Rio Tinto ”。這家公司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力拓集團”。這是一個多麼觸目驚心的真相!他們先是用喪盡天良的鴉片榨取中國民眾的最後一滴油水,用中國人民的血汗錢,把自己裝扮成文明先進的榜樣,如吸血鬼一般吸乾中國人的骨髓,毫無歉疚之感。很多年後,中國人民終於靠自己的力量站起來,奪回了國家主權,中國的事情由中國人自己做主。在這一改天換地的局面下,中國人民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又強壯起來。但是,鴉片販子的後代如今仍在用巧取豪奪來的中國人祖先的血汗錢繼續壓榨中國,力拓公司自己說,2010年的利潤,超過中國鋼鐵全行業的總和!
這是中國的恥辱!這是中國的悲哀!面對這樣的事實,我們必須要問:是誰讓這種命運再次降臨在中國人民頭上?毫無疑問,當今中國的確有一批洋奴賣國賊,正在從事著這一勾當。如果任憑他們為所欲為,中國又將落入鴉片戰爭的深淵。洋奴賣國賊們,匍匐在西方的腳下,把西方的一切齷齪當成神往的天堂。他們無視西方曾經兇殘地壓榨中國,看到西方金光閃閃的財富,便俯首稱臣;聽到西方財主的滔滔不絕謊言,便當做真理。他們或者天真地把西方當成善良的天使,或者昧心地為了在西方的財富盛宴上混一口飯吃,而出賣中國的利益。

中國網在報導力拓利潤這一新聞中還說:“要改變這一狀況,只有加速拓展多元化的鐵礦石供應渠道,改變鐵礦石高度壟斷的狀態”。我想說,這只是一個技術層面的說辭。我希望當今中國的青年人,從現在開始立下雄心壯志,一定要在不遠的未來,徹底打垮力拓!讓這個飽食中國人民血汗的鴉片販子,付出代價!沒了力拓之類的罪惡企業再次像鴉片戰爭那樣從中國這裡敲骨吸髓,英國將再也沒有底氣對中國指手畫腳。有時候,我忍不住狹隘的報復之心,希望英國人也嚐一嘗從天堂到地獄的感受,嚐一嘗在享受罪惡的不義之財後,落入一窮二白的狀態。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西方人至今還在趾高氣昂、自以為是地教訓中國。有骨氣的中國人,只有將這些飛揚跋扈的毒品販子打翻在地,才能真正地揚眉吐氣。在這裡,某些人不用再說什麼國際商業規則,我只想重複多次說過的話——500年來,西方制定的商業規則,就是流氓規則,至今都沒變。

美國控制定價權導致白銀慘案

宋鴻兵:美國控制定價權導致白銀慘案
作者:曹華
文章發於:人民網
更新時間:2011-5-11

宋鴻兵:美國控制定價權導致白銀慘案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1日 人民網

去年8月底到今年4月底的八個月中,銀價一路從19美元/盎司漲到49美元/盎司,當之無愧成為貴金屬交易品種的明星,令不少投資者瘋狂追捧。但是暴漲之後又以同樣的方式暴跌,5月首個星期,白銀價格三天跌幅達20%,“吞沒”了4月整整一個月的漲幅。

對於此輪價格的暴跌,許多網友對有“白銀衛士”之稱的《貨幣戰爭》作者宋鴻兵表示質疑。今天,宋鴻兵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是他在年初以來一直期待的深度回調,此次回調可能出現30% 到50%的跌幅,這種調整從長期看是健康的。

美國單方面修改遊戲規則導致白銀慘案

對於此輪銀價的暴跌,宋鴻兵表示,這是他年初以來一直期待的白銀深度回調,現在出現了。 “從拉登被擊斃、美國期交所提高白銀交易保證金、索羅斯洩露拋售金銀持有、各大媒體紛紛放空白銀消息等情況分析,這是一次高度協調的行動,而且是在世界範圍同步展開,鎮壓白銀的勢力聯手動刀子了!”

對於此次白銀下跌的經驗總結,宋鴻兵說,美國芝加哥交易所在8天之內,連續5次上調保證金比率,上漲幅度高達84%,,單方面修改了遊戲規則,一手製造了白銀慘案,突出了白銀定價權仍然牢牢地控制在美國手中這一基本現實。

購買實物進行長線投資“遠離槓桿”

對於投資者,宋鴻兵建議,不要用炒股票的心態來投資白銀,不要去玩槓桿,不要有一夜暴富的心態。 “大家如果真想在白銀上賺錢,一個最簡單也是最可靠的做法就是買了白銀實物放起來,然後把這事徹底忘掉。3年後再看價格,必賺!”

“持有金銀實物的心理狀態與炒金銀非常不同。在跌勢中,實物在手,心中不會有恐懼感。在漲勢中,實物在手,你不會因為踏空而焦慮,正是由於變現不易,你不會輕易拋出而失去良機。持有實物,看似笨拙,實則安穩!”

“建議大家買實物白銀的重要原因就是克服恐懼和控制誘惑。”宋鴻兵說,金融“大鱷”再厲害,也拿不走你手中的實物。只有實物籌碼才能逼得他們步步退卻。大跌大買,小跌小買,直到中國最終掌握3萬噸的白銀現貨,則金融“大鱷”們必現原形。

  回應質疑:時間會證明一切

“對於中長期投資者而言,忍耐是必須的。” 宋鴻兵預計,本輪白銀價格調整幅度可能在30%到50%。 “這種調整從長期看其實是健康的。如果白銀跌到35美元附近,可以考慮開始加倉。如果跌到30美元以下,可以大幅加倉。如果跌破25美元,即回調達到50%時,可以全倉進入。”

由於此前一直是倡導投資黃金白銀,此輪銀價暴跌之後,宋鴻兵發表微博道歉,“為沒能及時向大家提示風險感到愧疚,看到博友虧錢比我自己損失還要難受”。此舉引來大量金融界知名人士轉發評論。有些粉絲選擇支持,稱不需要道歉,但也有一些人​​士對於道歉並不買賬。對此,宋鴻兵表示,金銀投資是一個長期行為,時間會證明一切,無需多說。該相信的還會相信,該投資的依舊會投資。

宋鴻兵也在微博中表示,“看準的東西就要堅持。不怕挖苦諷刺,何懼蜚短流長;不逞一時之能,不圖一時之利;不做牆頭草,不當和事佬。”(記者曹華)

房價下跌50%銀行仍能度過風險

謝國忠:房價下跌50%銀行仍能度過風險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9日 新浪財經

新浪財經訊5月19日消息,在今日舉辦的陸家嘴金融論壇上,知名學者謝國忠(專欄)在與新浪財經對話時表示,房價年底將跌25%,三年內跌幅將達40%至50%,但房價下跌對於銀行風險並不大,房價下跌50%銀行仍能度過風險。

謝國忠認為,在當前房地產政策背景下,“開發商誰降價誰受益”,年底房價將下降25%,至少三年內跌幅將達到40%至50%。由於中國銀行項目貸款只低於一半估值,房價即使下跌50%,銀行仍能度過風險。

他強調稱,房地產業並非中國經濟的命根,房地產格局的改革不會給中國經濟帶來致命傷,當前中國的工業值、消費和基礎設施都在實現增長。

今年以來,央行連續5個月上調存款準備率達2.50%,並透過公開市場操作積極回收流動性及2次上調存貸款利率。

對於未來加息的預期,謝國忠認為,年底加息還將有3到4次,但加息並沒那麼重要,重要的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或者發央票,其核心是控制外匯儲備增加,控制貨幣供應量,而本月或下月皆有可能上調存準。

謝國忠表示,中國未來十年都將是通脹時代,只有當目前貨幣供應量不超過16%的政策維持兩年以上,通脹狀況才能得到穩定。他強調稱貨幣供應量一定要有所控制,否則通脹必將惡化。

另外,他還提到,中國銀行屬於國有機構,如若貸款發給國企或者央企後這筆錢變成壞賬銀行不用負責,但是,如貸款給民營企業發生壞賬,懲罰將較為嚴重,這種制度導致民營經濟發展效率速率都呈大幅度下降。 (徐雯潔琳 發自上海)

未來的“世界新秩序”藍圖

何新:共濟會與近代資本主義,以及未來的“世界新秩序”藍圖

2011-05-19

共濟會優先於你的一切,優先於你的祖國、父母和家庭。

---------摘錄於18世紀共濟會會員加盟手冊

我在去年綜合當時所找到的一批資料編寫了《統治世界:神秘共濟會與新戰爭揭秘》一書,分別在香港和大陸出版。

此後一年來,我收集到關於國際共濟會更多的資料和信息。不僅確證神秘共濟會的歷史存在,而且了解到,這個以猶太銀行家為核心的歷史悠久的神秘組織,通過主導貨幣和金融體係對世界的政治和經濟控制已經很久很久。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近代歐美資本主義的歷史,其實就是共濟會猶太銀行家的歷史。

共濟會早在中世紀就是歐洲猶太銀行家的秘密結盟組織。在中世紀,基督教禁止基督教徒從事高利貸,鄙視商人。因此從事商業和高利貸活動成為猶太人的專利事業。馬克思是猶太人。他在青年時代寫過《論猶太人問題》的著名論文,指出猶太精神就是唯利是圖的資本主義精神,因此人類的解放,就是人類從猶太精神中的解放。對這一論斷的深刻意義,如果不了解猶太銀行體係與歐美資本主義的關係,不研究共濟會的歷史,是無法理解的。

猶太共濟會銀行家在14-15世紀建立了佛羅倫薩和威尼斯共和國,使意大利的這兩個城市成為最早的在猶太共濟會銀行家控制下的金融國家。正是這兩個城市的文學家、藝術家得到美地奇家族等銀行家的資助,而發起了解構封建政治文化和天主教體系的文藝復興運動。

16世紀猶太銀行家控制了葡萄牙和西班牙,先後建立了西班牙——阿拉貢王國,與神聖羅馬帝國和天主教教皇制度爭奪權力。猶太銀行家資助一批冒險家們(麥哲倫、哥倫布都是猶太人),發起了探索新大陸的地理大發現運動,找尋黃金和開闢世界市場。這是近代資本主義全球化的先聲。

在17世紀猶太銀行家先後控制了法蘭西和荷蘭,建立了著名的荷蘭——尼德蘭(低地)金融國家。猶太銀行家組建了國際化的東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這些公司是跨國公司的原型,其中早期最著名的是荷蘭和瑞典的東印度公司,在亞洲、非洲和美洲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和海外領地。

共濟會的觸角在明代後期伸展到東方的中國和日本,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武裝船隊一度佔有了“福爾摩薩”——台灣。日本近代早期的資本主義也是在荷蘭殖民者的帶動下萌發,所以18——19世紀日本稱西方學術為“蘭學(荷蘭學)”。明末侵掠朝鮮和中國沿海的日本海盜身後,有一批金錢支持者就是荷蘭共濟會的猶太銀行家。

猶太共濟會商人的觸角至少在明末清初伸展到中國。但實際上也許進入更早,歐洲有人認為馬可波羅是猶太人。

[1759年(乾隆24年)末,瑞典東印度公司“卡爾王子號Prince Carl”到達中國廣東。船上的猶太商人是國際共濟會成員,他們登陸後舉行了慶賀的集會,這是共濟會在中國活動的最早可信記錄。

根據英國共濟總會Premier Grand Lodge of England的記錄,1768年編號407的共濟會會所(the Lodge of Amity No. 407)在廣東舉行了秘儀集會,當時共濟會尚未在中國建立正式的會所。

鴉片戰爭勝利後,英國獲取了香港半島的租借權,英國共濟總會於1844年9月18日授權在此建立皇家蘇塞克斯會所Royal Sussex Lodge No. 501 EC,這個設立在香港殖民地的會所,以時任英國共濟會總會大師Grand Master的蘇塞克斯公爵Duke of Sussex命名。共濟會實際是當時控制殖民地和商業的隱身指揮部。

1845年4月3日共濟會香港會所舉行第一次開館集會,之後一系列分會所在廣州、上海、青島、廈門紛紛建立。 ]


17世紀以後西方在亞非拉侵略和控制了大片的海外殖民地和海外領地。必須修正的一個重要歷史誤解是,這些殖民地表面上看起來,所屬宗主國是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等主權國家。但實際上,這些殖民地的在商業和金融上的真正管理者,並非這些國家的政府而只是掛在這些國家的名下。海外殖民地的真正主人是東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的老闆——這些公司擁有武裝艦隊,有權自行任命殖民地總督。這些跨國公司的主權歸屬非常隱秘——公司真正的主人們是國際猶太共濟會內的銀行家團體(股東)。

猶太銀行家早在17世紀即逐步從金融和財政上控制了英國,在英國發動了一系列宗教革命和政治革命,從而把英國的王權予以虛化、象徵化。 18世紀後,英國共濟會建立了王權與金權的聯姻。在“既不光榮也非革命”的“所謂光榮革命”之後,猶太銀行家把荷蘭—尼德蘭的金融財富轉移到英格蘭,通過英國的東印度公司開始經營對中國的鴉片貿易。

18世紀末猶太共濟會銀行家資助和推動了美國獨立運動。美國革命的首領華盛頓雖然不是猶太人,但本身是擁有黑奴的奴隸主,也是馬里蘭州共濟會的教主。

了解近代的上述歷史,才會理解,統治全世界是近代共濟會銀行家始終不渝的一貫目標。在19世紀末被透露的猶太共濟會——錫安長老會的24篇秘密紀要中談論最多的是世界經濟。錫安會的猶太長老們聲稱,猶太人“要達到統治世界的目的,無法靠發動侵占領土的戰爭,但可以發動經濟上的全面戰爭。”

紀要說:“我們必須使全世界的經濟學家們環繞在我們的周圍,為我們的需要講話。經濟學應當成為猶太人教育的主要目標。在我們周圍的將薈萃所有銀行家、企業家和資本家──最主要的是百萬富翁。因為從本質上說,世上所有事情最終都是由金錢的數量說了算。”

紀要說:“我們必須迅速著手建立龐大的壟斷機構,儲蓄巨大的財富,甚至使非猶太人的巨額財富也依賴我們的機構。” “只要在我們手中有了當今最有力量的東西──金錢,所有國家都將置於完全由我們之手掌控的金錢專政之下。”

那麼,如何才能完成這個讓金權統治全世界的計劃呢?該紀要說:“必須將那些非猶太人的注意力引向工業和貿易……劇烈競爭以及散佈在經濟生活中的恐慌將會創造一個冷漠又殘酷無情的族群。這樣的族群將孕育一種對政治和宗強烈的厭惡情緒。他們唯一的目標是利潤,也就是黃金。因為黃金為他們帶來物質上的愉悅。另一方面,我們控制的國際大資本鼓勵非猶太人政府大把借款。這會使我們的錢翻兩倍、三倍,甚至更多。”而“這些貸款以及高額利息沉重地壓在政府財政頭上,使政府成為大資本的奴隸”。


2008年以來的“金融海嘯”是國際猶太共濟會實施控制世界計劃的重要步驟。目前美國政府負債累累,許多中國人以為美國將會破產。其實,美國政府的困境未必是國際共濟會金融家的困境。這次金融危機使得許多國家經濟陷入困境,但恰恰也使得這些陷入財政和金融困境的政府不得不接受國際共濟會金融家的全面控制。目前,美國共濟會已經通過國會操控奧巴馬政府於股掌之上。

美國共濟會控制下的金融體係是一個跨國體系。共濟會的猶太金融家們(包括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摩根、洛克菲勒、高盛、巴菲特、索羅斯等壟斷金融集團)在這場危機中實際上賺得缽滿盆盈。而共濟會的最終目標是,等到各國政府無法償還巨額債務時,就都不得不聽命於一個猶太共濟會控制下的“超級主權”,這個超級主權的要義是:建立世界新秩序、建立世界中央銀行,以及建立超主權、超國家的世界政府。

共濟會信仰起源於古老的猶太密教,因此共濟會有三大圖騰:(1)金字塔(通天塔)、(2)象徵魔神無所不在的的獨眼(荷魯斯之眼),以及(3)六角魔星(大衛星,以色列國旗的標記)。這三種標記在共濟會系統下的跨國公司和傳媒的圖徽中幾乎無所不在。

共濟會目前在中國通過所僱傭或收買的一些精英鸚鵡們鼓吹以”自由民主“為要義的”普世價值“、“全球化主義”。但是在共濟會統治下的美國,則通過近年制訂的《愛國者法案》等強力法律,擰緊對社會實施暴力控制的螺絲釘。在共濟會的統治下,並不需要什麼多元化、異質化、言論自由化。共濟會要的是一元化的意識形態控制。

共濟會通過世界銀行與國際基金組織(IMF)控制世界金融體系。通過聯合國國際衛生組織控制人類健康,通過轉基因作物控制農業和糧食種子。

瑞士的銀行體系,表面上是一個中立的國際銀行體系,其實早在18世紀就已經受控於共濟會銀行家。任何國際領導人如果不聽共濟會的話,他們會像對待IMF總裁卡恩那樣無情地摧毀他。

耐人尋味地是,在IMF的總裁繼任人選中,引人注目地出現了猶太銀行家——以色列央行行長的大名。

[IMF的“後卡恩時代”似乎很快就會到來。美國CNN指出,按照傳統,IMF總裁是一名歐洲人。但新興經濟體也有意藉這一機會派出一名“代言人”,增加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發言權。 CNN列出了5名可能成為下一任總裁的人選。

1.埃爾·埃利安,現任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首席執行官和首席投資官。擁有埃及和法國國籍,因此他能同時滿足“歐洲人擔任總裁”和“來自非歐元區國家的人擔任總裁”兩種呼聲。

2.德爾維什,土耳其前財政部長,曾擔任世界銀行高管,以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有著豐富的跨國工作經歷。

3.卡斯滕斯,墨西哥央行行長,曾任墨西哥財長和IMF副總裁。

4.阿盧瓦利亞,印度政府最高智庫計劃委員會副主席,曾在世界銀行、IMF和G20擔任過高級職務。

5.費舍爾,以色列央行行長。曾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IMF副總裁。 ]

新加坡是亞洲的一塊金融飛地,其建國和獨立都與英國共濟會有密切聯繫。李光耀退出政壇後,新加坡將更密切地被國際共濟會控制,其近期目標是在此建立人民幣離岸市場從而掌控人民幣的定價權。

共濟會將逐步控制、征服各國主權政府,使各國政府變成統一於“一個理念”、“一種制度”、“一個世界政府”之下的地方政府。

通過金融危機,日本實體經濟已被摧毀奄奄一息,摧毀歐元和德國金融經濟的步驟已經在進行時中。俄羅斯金融體係也在國際共濟會金融體系的掌控中。

中國目前是國際共濟會金融家著力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事實上,中國的外彙和黃金儲備的主要部分已經在共濟會的掌控之下。現在要解決的是使中國的整個貨幣體係被解構和全面開放,從而徹底受控於共濟會的國際金融體系。世界銀行與IMF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貨幣制度和工具。因此,選換一個完全聽命於共濟會的總裁是絕對必要的。

由於龐大的人口基數,中國經濟和政治的解體將是一個頗為漫長而無比痛苦的過程。共濟會準備了兩種方式,首選是讓這個制度體係從內部自我崩潰解體,自由主義普世價值的鼓吹是重要的催化劑。

如果不能達到這一和平解體的目標,那麼就準備在未來挑起對抗而從軍事上摧毀中國。顯然,從近年的黃海陳兵,到頻繁的戰爭軍演,這兩手準備,共濟會都已經成竹在胸。

在未來控制了世界的共濟會新秩序下,將用多種殘酷和冷殘酷的手段消滅地球上無用的過剩人口,只保留少數必要人口成為服役於精英的奴工。

這就是本世紀內,國際共濟會正在推動實現的“世界新秩序”藍圖。

2011年5月18日

美國的困境

鈕文新:美國的困境
作者:鈕文新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11-5-11

著名的“特里芬困境”說的就是“以美元為核心的國際貨幣體系給美國和世界帶來的困境”。具體是這樣:作為國際貨幣體系中“美元核心地位”的體現,所有國家在國際商品市場上購買所有商品都需要美元支付,但美元從何而來?必須向美國出口商品,而且必須保持對美國出口順差,其他國家才可以得到“多餘的美元貨幣”,然後到國際市場上去買東西,暫時不用的美元,就變成了美國債券的投資。

試想:這個循環的長期結果是什麼?對於美國而言,好的方面是:它必須保持龐大的貿易逆差,向世界輸出美元貨幣,從而獲得巨額“印鈔稅”――通過多印美元換走了人家的實物,而且永遠不用歸還。換句話說,全世界非美貨幣國家的美元外匯儲備,就是美國的“印鈔稅收入”。

對美國而言,這樣做也有弊端――美國的貿易逆差會剛性上漲。非美貨幣國家發展越快,越需要更多的美元進行國際購買,美國的貿易逆差就會增長越快。貿易逆差不僅會導緻美元不斷貶值,更重要的是它會是美元信用大打折扣,使美元債務失去吸引力,使美元變成大家唾棄的貨幣。

本來特里芬先生希望美國能夠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早一點構建一個“超主權貨幣”――特別提款權以替代美元的地位,使得國際商品價格穩定,世界經濟穩定。但美國根本不聽。

特里芬的研究結果出現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執行過程中,當時的美元是黃金的替代品,所以國際貨幣體系上屬於間接的金本位時代。國際貿易用美元結算就等於用黃金結算。那布雷頓森林體係不是解體了嗎? “特里芬困境”應當結束了對嗎?沒有。

美國為了保持“​​印鈔稅”的延續,基辛格經過百般努力,讓美元變成了國際石油市場以及一切國際大宗商品的唯一計價和結算貨幣。這實際是,讓美元和石油等商品綁定在一起,用石油等商品變成美元的“錨”,以取代“布雷頓森林體系”中美元以黃金為“錨”的特徵。

我們必須了解美元這種貨幣的本質特徵,才可以看清國際經濟的現實。

  美元的本質特徵是什麼?它不是“信用貨幣”,而是以商品為“錨”的“隱形商品本位貨幣”。看清這一點特別重要。別被美國欺騙了,當它逼迫其​​他國家實施“信用本位貨幣”之時,它自己卻搞得是“隱形商品本位貨幣”。進一步說,基於“信用本位貨幣”所建立的一切理論都是錯誤的。

比如,所謂“自由浮動的匯率制度”,就是建立在“信用本位”這一錯誤前提下的匯率制度。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中國建立“自由浮動的匯率體系”如此艱難?

中國是一個大國,在開放的前提下,我們的經濟要發展,必然大量對外購買資源。所以,我們對美元需求最多。我們要獲得美元,就必須出口換去美元;而為了不讓美元儲備國際購買力的降低,不增加企業進口成本(用人民幣兌換美元,再用美元去進口商品)我們就必須保持人民幣與美元的之間相對固定的匯率關係。

  矛盾就在這裡。因為美元是“隱形商品本位”貨幣,所以需要大量進口和出口商品的國家必須保持與美元之間相對固定的匯率關係。比如,人民幣應當以美元為“錨”,才可以保障企業進口成本穩定。事實也是如此,這幾年人民幣不斷升值,但升值使中國在商品進口方面獲得好處了嗎?沒有。我們看到的事實是:中國出口價格不斷相對下降,進口價格不斷相對上升――貿易條件不斷惡化。

美國人自己搞“隱形商品本位”貨幣,而逼迫別人搞“信用本位貨幣”,有讓世界堅信“自由浮動的匯率制度”是最好、也是唯一可以選擇的貨幣制度。其目的,就是要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互通有無”的國際貿易表明上是“雙贏”格局。但如果這個世界不是平等的世界,存在貨幣強權、金融主導,那所謂“雙贏”必然是“癡人說夢”。而國際貿易必定是“零和遊戲”――輸家輸掉的,是贏家贏得的。

基於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和中國的金融地位,中國不可能成為贏家。這不是中國不想輸就不會輸的事,而是現實國際貨幣體系、交易規則所決定的必然結果。所以,我希望外管局不要進行徒勞的解釋。告訴我們,在“弱肉強食”的叢林中,我們該如何才能生存和發展。我痛恨的是:有些人不承認“弱肉強食”的森林法則,掩耳盜鈴。

其實,美國現在的“軟肋”十分明顯。在金融危機剛剛發生的時候,中國許多領導人都在尋找答案:這場金融危機的到底是什麼性質?我當時的回答是:這是“特里芬困境”的極致,是美元的危機,是以美元為核心的國際貨幣體系的危機。

  不妨認真梳理一下。美國的房地產泡沫、股市泡沫、債務泡沫、實體經濟泡沫、國際貿易泡沫、消費泡沫等等所有領域都已經處於嚴重的泡沫狀態,匯總在一起,歸根結底都是“美元泡沫”。而“美元泡沫”則是以美元為核心國際貨幣體系存在的“特里芬困境”極致化的必然結果。

下面我來回答博客裡一些博友提出的問題。美國為什麼選擇這個時候,打壓商品價格,挺美元?

第一,美國財長蓋特納告訴我們,6月15日美國14.25萬億美元的國債餘額將被用光,而且,如果美國國會不能盡快批准“放寬國債餘額上限”,8月份美國政府將面臨“債務違約”。這說明,美國政府必須立即發債,其迫切程度前所未有,所以,此時挺美元,打壓商品價格,這是它們必然的選擇。

第二,6月15日,同樣是QE2到期的日子。如果不能在此前大量發行國債,而美聯儲在QE2結束之後再宣布QE3,那美元就會大幅貶值,更發不動國債。 QE3有沒有可能?我看可能性極大,只是形式不同於QE2而已。美聯儲很可能選擇:在不減持所持債券的前提下,用利息收益進一步購買債券。

第三,美國希望通過美元堅挺強化世界對美元的信心,但又怕美元堅挺加劇美國還債成本。這就是“特里芬困境”達到極致後的美國。中國對此應當善加利用。

日本核問題失控

日本核問題失控最新快訊分析

2011-05-17

http://v.ku6.com/show/kNqrmne0YDc3SjSV.html

還記得我前面模型修正中講到得:為何美國現在減赤這麼急迫?有兩種可能:(1)日本核問題失控無法掩蓋了。 (2)美國最近有迫使美元回流得大事件發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3b23560100siyx.html )。從昨天中央電視台的新聞看,確認下來是第一種情況。

中央電視台日本核問題最新信息: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在大地震16小時後已發生堆芯熔毀,昨天宣布現在1號機組堆芯全部熔毀,熔毀的堆心,安全罩被融化的反應燃料擊穿,直接影響地下水和海水。 2號機組堆心部分熔毀。

基本符合我前期的預測,日本核問題早就失控,只是一直壓著沒有報導。我當時從幾點分析如下:

1、 為何從3月16號開始就不報導堆心數據和情況(現在確認從地震16小時後堆心就開始出現熔毀現象)。

2、 當時確認美國為了自己的美元戰略而壓制日本核問題的報導。



日本核問題現在報導出來的直接影響:

1、 日本核問題按照現在的情況看,問題比前面蘇聯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要嚴重得多,主要問題是在於幾點:日本核電站污染了地下水和海水,這個影響相當深遠;日本核電站的封堆難度比蘇聯當時大很多;蘇聯當時是一個機組,現在是4個機組在一起,已經確認1號機組完全熔毀,2號機組部分熔毀。

2、 當初蘇聯封堆是100億美元(當時蘇聯的GDP是1萬億美元),當時蘇聯動用了30萬人,很多人後期健康存在很大問題。從經濟角度看,這個對於現在的日本將會造成相當大得損失。

3、 從只有中央電視台新聞報導,但是全球現在很多網站還搜索不到新聞來看,還在盡量掩蓋。但是日本東電已經公開這件事情來看,應該掩蓋不了多久了(應該是以天為單位了)

4、 從全球局勢來看這個會加快美國的步驟,包括美國的減赤博弈、包括日元的貶值流程、包括美元指數的探底等等。

中國與世界必有非常之變

何新:感時立證

2011-05-19

讀共濟會戰爭計劃及美國國會授權總統可發動戰爭新聞有感

歲忽忽其將暮,餘感時兮悲愴。

10年之內,中國與世界必有非常之變!

無內變則必臨外戰。

根本不是什麼“自由”不“自由”、“民主”不“民主”的問題,而是亡國滅種之危殆不遠矣!那些鼓吹“西化”、“自由化”及把中國金融、糧食、衛生主權出賣給美國猶太共濟會的人就是內奸與竊國大盜!
——中華民族已再次迫近最危險的時候!

可嘆多數國人及政客還在做著經濟世界第二、和平崛起、太平盛世的春夢。

上徵其利,下務其功,悠悠蒼天,曷其濟哉?悲夫!

感時
  (清末) 秋瑾
莽莽神州嘆陸沉,救時無計愧偷生。
搏沙有願興亡楚,博浪無椎擊暴秦。
國破方知人種賤, 義高不礙客囊貧。
經營恨莫酬同志, 把劍悲歌涕淚橫!
2011年5月18日立此記為證

美國國會擬授予總統發動全球戰爭

美國國會擬授予總統發動全球戰爭特別權力

歷史快速向第三次世界大戰及全球新秩序邁進

2011-05-18


美國國會表決授予總統發動戰爭權力歷史快速向第三次世界大戰及全球新秩序邁進- wanshi - 何新網易博客

美國國會近日擬投票表決立法授予總統發動對外戰爭的特別授權。此項立法通過後,第三次世界大戰
進程將正式啟動。 

這項立法授權美國總統可以在未來對所有國家、國內和國外的組織和人士採取單方面的軍事行動,對象為那些據稱是在目前或過去支持或從事對美國或其盟國採取任何敵對行為的國家、組織和人士。

該立法取消了必須經過國會批准才能使用武力的要求,而是賦予總統極權獨裁的權力,可以在任何一個不確定的時間內採取任何軍事行動。

它甚至賦予總統權力,可以不顧國會的監督,對美國國內的公民進行打擊。
  
無休止的戰爭- 戰爭將繼續下去,直到一切敵對行動被終止,永遠不會發生。
無國界- 總統將有充分的權力發動對任何國家,組織或個人,包括對美國本土的美國公民的軍事打擊。
單方面的軍事行動- 充分的權力在任何時間,沒有國會批准的情況下侵略任何國家。
沒有明確界定的敵人- 美國可以聲明或宣稱任何人為恐怖分子,或聲稱他們正在或曾經支持對美國的“敵對行動”和攻擊意向。
授權入侵幾個國家- 總統將有充分權力入侵伊朗,敘利亞,朝鮮,還有其他幾個非洲和中東的國家,甚至包括俄羅斯和China,根據法例,所有這些國家都是“被知道”有支持和資助對美國的敵對行動。

Silver Market

"The Silver Market Will Be Defined By a Lack of Supply”

Jeff Clark
2011-5-16

I heard some disturbing reports about silver supply last month that I felt every investor should know. And while precious metals are currently in correction mode, the long-term concerns with supply won’t disappear any time soon. In an attempt to get a handle on the bullion market, I spoke to Andy Schectman of Miles Franklin, who has contacts that run deep in the industry. What he sees every day might just compel you to count how many ounces you own…

Jeff Clark: Andy, tell us about your industry contacts and how you get the information you're privy to.

Andy Schectman: We source our product from three of the largest six primary U.S. mint distributors. Having 20 years of experience with these sources, as well as the dealers in the secondary market, we're as tied into the industry as anyone.

Jeff: You made some interesting comments to me about supply and premiums. Tell us what you’re hearing and seeing in the bullion market right now.

Andy: I feel as though I'm the boy who cries wolf, or that I've been beating the same drum for too long. But in reality, it has been my feeling since late 2007 that ultimately this market will be defined less by the price going parabolic – which I think ultimately will happen – and more by a lack of supply. You see occasional reports that state it’s just a lack of refined silver or lack of silver in investable form. But as far as I'm concerned, there is a major supply deficit issue, and it’s getting worse.

Take the U.S. Mint, for example. Right now, as we talk, you can barely get Silver Eagles. We’re seeing delivery delays of three to four weeks, and premium hikes of a dollar or more in the last three weeks. Most of the suppliers in the country are reluctant to take large orders on Silver Eagles because they don’t know (a) when they’ll get them, and (b) what the premiums will be when they arrive.

I was talking to the head of Prudential Bache and asked him about Silver Eagles. He said, "You know, as soon as the allocations come in, they’re sold out. We can't keep them in." This is coming from one of the largest distributors of U.S. Mint products in the country.

And this is all occurring in an environment that has only minimal participation by the masses. Few people in this country have ever even held a gold or silver coin. So, if it's this difficult to get bullion now, what's it going to be like when it becomes evident to the masses they need to buy? This is what keeps me up at night.

Jeff: Some analysts say it's a bottleneck issue, that the mints have enough stock but just need more time or more workers to fabricate the metal into the bars and coins customers want.

Andy: No, I don’t believe that. What business do you know that if they had that much profit potential wouldn’t increase production and hire more workers to meet demand? To me, the “inefficient model” argument is an excuse.

Look at what the U.S. Mint alone has done: they haven’t made the Platinum Eagle since 2008. They make maybe one-tenth as many gold Buffalos as they do Gold Eagles. They’ve made hardly any fractional-ounce Gold Eagles. Heck, they can’t even keep up with the demand for the products they do offer. Does that sound like a bottleneck to you? Or is it because there is far more demand than there is available supply? It’s pretty clear to me it’s the latter.

Jeff: What are you seeing in the secondary market? Are investors selling bullion?

Andy: There is no secondary market. Absolutely none. Nobody is selling back anything, at least not to us. Think about that: if this was a traditional investment and your portfolio went up 100% in the last year, like silver has, you’d think some investors would take some profits and ride the rest out – but nobody’s selling anything.

This is why I think the lack of supply is the single biggest issue in this market. And in time, I think it will become much more obvious. [Ed. note: We’re using the term “secondary market” in this instance to mean sellers of bullion and not the scrap market.]

There are only five major mints – U.S., Canada, South Africa, Austria, and Australia. Yes, there is a Chinese mint and a couple Swiss mints and some private refiners, but they amount to very little in the overall scheme of things. We’re in a situation where the mints are limiting the selection and raising the premiums, and this is occurring at a time when most people own no bullion. As it becomes more apparent that people want bullion instead of paper dollars, I think you'll see premiums go parabolic and supply get even tighter.

Jeff: Are you getting a lot of new buyers to the bullion market?

Andy: More than ever. One of the interesting things we’re seeing is a lot of younger people dipping a toe in the water, buying little bits of silver here and there. We’re also seeing bigger orders, as well as more frequent phone calls from financial advisers asking us if we can help their clients. So yes, the base is broadening.

Jeff: That's very interesting. So are you seeing more demand for gold or silver right now?

Andy: 90% of the new business is in silver. And I think that’s indicative of the state of the economy. People are trying to get into precious metals, but they think gold is too high. I think they’re buying silver because they realize the fundamentals for owning gold also apply to silver. They think the profit potential is better in silver, too. This has actually made the supply for gold better than it is for silver right now, and a lot of that has to do with price.

Jeff: Why are premiums fluctuating so frequently?

Andy: Premiums are almost impossible to gauge right now. Because the availability of product is getting smaller and smaller and the demand is getting stronger and stronger, premiums are changing literally overnight. And it doesn’t take many large investors around the country to force premiums higher.

The net of this is that it's really hard for us to be able to say what the premium for a specific product will be two weeks out.

Jeff: You mentioned increased interest from fund managers. Tell us the kind of comments you’re hearing and why they’re buying bullion.

Andy: I think it’s coming from their clients. It’s my impression that people are taking it upon themselves to study a little bit more – to be more accountable for their assets – and I think they’re telling their financial advisors to buy gold. And in some cases it’s because they don’t want a paper derivative.

It’s no secret that financial advisors don’t like gold and silver. Once money goes to a bullion dealer, it’s not coming back to a stock portfolio any time soon, so they discredit it. But now it’s my impression they’re being asked by their clients to buy it. So it’s not necessarily because the financial advisor wants gold as much as it is the client requesting it.

Here’s a good example. There’s a firm here in Minneapolis that represents the Pillsbury fortune, and they asked me to talk to their partners about precious metals a few months ago. At the end of the conversation they said, "Okay, we're going to place an order for one of our clients.” Upon hearing it was for one client, I thought it would be in the range of $50,000 to $100,000. Well, the order was for $5 million.

There are two astonishing things about this. First, that’s twice as big as the largest order I've ever had. It was one order, for one client, who’s brand new to the market. How many more potential buyers are out there like that? Second, they made it abundantly clear to me that it was out of pressure from one of their clients that they sought me out. So clients are increasingly demanding bullion, regardless of what their financial advisers say.

Jeff: Hearing about all this new buying might make some think we’re near a top in the market. Could that be the case?

Andy: No, no [chuckles]. I think Richard Russell says it best: "Bull markets die of exhaustion and over-participation." Well, we’re nowhere near that point when so few people in this country own gold and silver. Heck, I’m a bullion dealer, and most of my peers don’t own any gold and silver! Yes, you're seeing more commercials, but there are just as many commercials to buy gold as there are to sell it. I think that’s an indication this market is not exhausted.

Remember that in the year 2000 everyone and his brother had some NASDAQ shares. That’s an example of an exhausted or over-participated market. We’re nowhere near that.

Jeff: Where are the best premiums for silver?

Andy: The very best buy in silver right now is junk silver. And by the way, I think the term “junk” is unfair. It isn't junk any more. It used to be junk in the ‘90s when silver was three or four bucks an ounce and it was sold basically at melt value and carried no premium. So I’d call it “90% dimes and quarters.” Anyway, junk silver has the lowest premium right now and, in my opinion, offers the best upside potential.

Next would be 10- and 100-ounce silver bars. And then one-ounce silver coins – but the Eagles are very expensive at the moment, if you can get them. The Austrian Philharmonic has the best value in a one-ounce silver coin right now, and they’re available. But again, premiums for all silver coins are escalating.

Jeff: What about gold?

Andy: Gold is not as bad. In fact, I would say that gold availability is decent right now for one-ounce coins and bars. There isn’t much available in fractionals. And Buffalos are still kind of hard to get. Other than that, the one-ounce coins with decent availability are Canadian Maple Leafs, Australian Kangaroos, and Krugerrands. And they all have decent premiums.

Jeff: So the take-away message is what?

Andy: First, I think you said it best with your recommendation to “accumulate.” Not only will it smooth out the volatility in price and premiums you pay, it will also give you a bird in the hand. If I'm right about this market, and I really believe I am, it will be defined by lack of availability of refined product. To combat that, just accumulate month in and month out, and be thankful when you're able to get what you want.

Second, it’s about the number of ounces you own. You want to get as many ounces as you can without being penny wise and pound foolish. Stick with the most recognized products – don’t buy 1,000-ounce bars, for example, because they’re illiquid. You want to maximize your liquidity, and you do that by buying the most common forms of bullion – one-ounce coins, bars, and rounds; 10- and 100-ounce products; and junk silver.

Last, keep in mind that premium and commission are two different animals. Commission is what the dealers make on top of the premium. Premium is what the industry bears. So if the U.S. Mint is selling Silver Eagles for $3 over spot to the distributors, that's before they’re marked up to the public. So even though the “premium” is high, you're actually going to get most of that back when you sell. [Ed note: It’s not uncommon for the buyer to recapture most of the premium when they sell, particularly during periods of high demand.]

So, buy gold and silver while it’s available, even if you don’t buy it from me, because if I'm right, getting it at all could soon be your biggest challenge.

Jeff: Thanks for your insights, Andy.

We just concluded our spring Casey Summit, The Next Few Years – a truly blockbuster event that included detailed investment recommendations from 35 of the most successful experts. We covered all facets of precious metals, energy, interest rates, the economy, real estate, and more. It's the single best way to prepare both your finances and family for what's ahead.

2011年5月16日

何新:2011年中看內外大勢

何新:2011年中看內外大勢

2011-05-16

其實一切無須多言,都已經是眾所周知極其明顯的事實。

國際情況:
2008年以來的世界金融危機不僅沒有絲毫緩解的跡象,而且還在愈演愈烈:

1. 日本地震、海嘯及核輻射雖然是偶發事件,但是其影響深遠。日本負債率已經很高,災後重建只能使經濟結構進一步失衡,日本未來資金需求巨大,對世界經濟復甦必會造成負面影響。

2. 歐債危機惡化,歐銀必將長期採取緊縮政策。歐盟為應對通脹不得不加息,必會進一步減弱對華貿易中的出口需求,同時導致資金回流歐美國家,這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經濟將造成沉重打擊。

3、阿拉伯世界”民主化“風潮愈演愈烈,突尼斯、埃及已經巨變,利比亞、也門如火如荼,敘利亞、巴林風起雲湧。這猶如80年代東歐、東亞及拉丁美洲的民主運動一樣,正在形成一種風暴席捲全球,全球性大動亂已經在萌發的進程中。
這是90年代以來國際共濟會主導下的全球性政治大變局和世界結構改組(”全球新秩序“)的最新一幕。


國內情況,問題在日趨惡化:
1. 房地產存在的巨大泡沫面臨破裂——什麼是房地產泡沫?始終未被說清楚。所謂泡沫,不是房地產價格,而是圍繞房地產開發所形成的巨大的融資債務鏈。

2. 地方政府及政府部門商業債務嚴重

3. 通貨膨脹嚴重,物價持續快速上升

4. 熱錢正在貨幣當局鼓勵縱容下,滾滾湧進和滔滔外流
5.國內企業倒閉和員工失業情況極其嚴重
6 官場腐敗已經肆無忌憚,社會矛盾日趨激烈

加之全球性外部需求萎縮,對外貿易大衰退,沿海中小出口企業已出現大批倒閉的風潮,國內通脹嚴重,眾多下層民眾幾乎無以為生。

金融加息、提升準備金以及外匯熱錢外流三重疊加,將導致貨幣流動性萎縮超出央行控制和市場預期。 (據說目前沿海地區高利貸民間年利率已經高達100%。)

無比嚴峻的高企物價形勢使得再增發4萬億資金刺激景氣已完全不可能。

一旦房地產資金鍊斷裂(定時炸彈已經啟動時針),固定資產價格暴跌、地方及政府商務債務無法償還、銀行壞帳爛帳大量出現,以至銀根奇緊,流動性枯竭,一批商業銀行即會面臨無款可放的倒閉危機。加之大量企業倒閉、失業人口急速增加,形成社會火藥庫———最終必會導致極其巨大的政治和社會風險。

對策何在呢?目前的做法,仍然是繼續實施共濟會經濟學為中國設計的既定方針:
———進一步聽任私有化、市場化、自由化、權貴經濟化以及加速推進金融對外全面開放化。

那麼,大海嘯會在未來年代內意想不到的情況下以意想不到的形態突然發生。
為期似乎並不太遠。嘆!

2011年5月13日

警惕量化寬鬆III

警惕量化寬鬆III
本文來源於財新《新世紀》 2011年第18期出版日期2011年05月09日訂閱《新世紀》

美國與中國都面臨著結構性問題,僅靠貨幣政策是解決不了的

謝國忠


全球經濟正在走向新的二次探底,它可能會出現在2011年三季度,與2010年夏天的情況類似。

美國房地產市場的衰退正在加速,未來12個月可能會下降20%。由於對房地產行業流動性的限制和地方政府融資的製約,中國經濟增長將在二季度顯著放緩。全球經濟可能會在2011年夏天再次調整。

對於新的二次探底的恐懼可能會促使美聯儲推出新一輪的量化寬鬆政策(QE)。新政策可能不會叫做QE III,但其實質為量化寬鬆無疑。尤其是,這種恐懼可能會導致油價下跌,從而緩解對通脹的關注。 QE III的主要目標與QE II一致,即支持美國證券市場和房地產市場。雖然這一政策可能會提振資產市場,但卻會導致油價與通脹再次上揚。

當美國國債市場崩盤或中國貨幣升值預期變為貶值預期時,真正的經濟二次探底就會出現。時間很可能是2012年四季度,可能在美國總統選舉完成之時與中國共產黨十八大後出現。

滯脹日趨嚴重

一季度的經濟數據延續了去年滯脹的趨勢。在美國,儘管經濟增長似乎停滯,通脹的蔓延卻顯而易見。新的貨幣刺激政策的通脹成本遠高於其創造就業機會的好處。歐元區2011年的通脹率很可能會兩倍於經濟增速,這符合滯脹的標準。

中國報導的一季度經濟增長率高達10%。用電量較去年上升12.7%,這是經濟強勁增長的明證。儘管其貿易額上升不少,但價格因素仍佔據了主導地位。中國港口目前處境艱難,說明貿易量疲軟。全球消費數據也證實中國目前的貿易狀況較差。經濟增長過分依賴政府投資,中西部省份的依賴性尤其明顯。

  通脹問題顯然在惡化。儘管討論通脹時,官方的注意力總是從一個產品跳到另一個產品,但整體趨勢非常令人擔憂。價格一旦上漲,就會漲得很厲害。比如儘管蔬菜價格略有下降,但水果價格卻一飛沖天。

問題的根本在於,十年的快速增長帶來的大量貨幣儲備正在轉化為通脹壓力。儘管貨幣供給增速放緩,但仍然比潛在的GDP增速快50%-60%,這仍然在不斷加劇通脹壓力。

有幾個原因將會導致世界經濟增速在2011年下半年大幅度放緩。全球金融市場可能會經歷重創,比2010年中期那一次更加嚴重。當時,美聯儲推出QE II救市。這一次美聯儲可能會推出QE III來應對即將到來的嚴峻形勢,但其效果將大打折扣。

首先,受房地產價格進一步降低、油價飆升因素影響,美國經濟將再次下滑。大多數人認為美國房地產市場已經崩盤。但是目前的價格還沒有充分下調。美國房地產市場的調整才剛剛進行了一半。當美聯儲大幅度降低利率,聯邦政府為首次購房者推行稅收鼓勵政策時,這給業主帶來了希望。但熊市依舊。那些持有負價值資產的業主現在沒有理由不破產。美國房地產市場正在開始第二輪崩盤。

第二,不斷上升的油價已經抵消了低利率帶來的好處。考慮到油價已經上升的幅度與升值潛力,美聯儲低利率政策的成本似乎已經超過了其利好。所以,如果油價不降,美聯儲不太可能再次降息。

油價高企是第一季度美國經濟增速大幅放緩、通脹率上升的罪魁禍首。儘管很多人相信美國經濟將會在第二季度反彈,但是如果油價沒有大幅回落,反彈的可能性就很小。而一旦二季度的結果令人失望,二次探底的恐懼將再度浮出水面。

第三,中國貨幣緊縮政策讓房地產開發商和地方政府出現了流動性緊張的現象,導致他們在2010年下半年支出大幅度減少。自2008以來,地方政府支出與房地產行業一直領跑中國經濟增長。他們的融資困難肯定會導致需求減少。過去八年,中國用電​​量年均增速高達13%。而今年一季度上升了12.7%。今年下半年用電量會大幅降低,有可能低於10%。

貨幣政策或將再度放寬

美聯儲不會僅僅因為增長無力放寬貨幣政策,但加之證券市場不斷貶值的因素,它很可能會推行寬鬆政策。

美國房地產市場承受著美國收入增長疲軟、房產價值下降與高負債率等諸多問題,證券市場是惟一可以找到安慰的地方。證券市場貶值是可以自我實現的,因為它能夠影響消費,從而影響企業收益。去年夏天的證券市場疲軟迫使美聯儲推出QE II,其直接影響,如果從對國債收益的影響來看,是有限的。但是它卻在四季度推高股市,促成了經濟反彈。這種影響在第一季度被逆轉,部分原因是由於QE II對於油價的影響。

伯南克顯然對油價很擔心,尤其擔心高油價會降低家庭消費能力。儘管他拒不承認,但他一定知道美國貨幣政策是推高油價主要因素,甚至很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儘管經濟增長、就業和房地產市場都非常疲軟,權衡考慮,他也不能再拓展量化寬鬆的時間和範圍。

全球證券市場表現似乎會影響油價。證券市場貶值,石油市場會擔心需求疲軟,所以油價下跌。如果證券市場三季度大幅貶值,油價也將大幅降低,就像去年夏天一樣。這就可能迫使美聯儲再次放寬政策。這次放寬政策可能不會叫QE III,但其實質就是量化寬鬆。這一輪政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會小於QE II,但對通脹的影響將加劇。這將讓美國經濟在滯脹的深淵中陷得更深。

中國的貨幣緊縮政策導致房地產業與地方政府出現了流動性緊張的現象,但影響比較有限,因為他們採取了拖欠其供應商貨款的策略。這種策略只能維持到目前這個階段。三季度經濟增速很可能會大幅放緩。

那麼中國政府會為了應對經濟放緩而放寬政策嗎?我認為不會馬上就放寬。通脹問題很顯然正在引發社會不穩定。目前的政治成本過高。所以美國可能會先於中國放寬政策。而一旦美國占了先機,中國政策空間就變小了,因為不斷飆升的油價會導致通脹壓力居高不下。

錯誤的藥方

通脹是由於寬鬆的貨幣政策產生的。寬鬆貨幣政策的目的是為了刺激經濟增長。但是一旦不顧通脹而延續這種政策,就會帶來更深刻的問題。

如果通過刺激政策不能使經濟復甦,就說明有結構性問題。在當今世界,嚴重的結構性問題正阻礙著經濟增長。但是大多數政府並沒有政治意願或者力量來解決這些問題。他們更傾向於採取像大量印發鈔票一樣的簡單解決方法,這導致了滯脹。

  以美國為例。美國顯然在承受著金融危機的後遺症,比如建築業衰退和家庭財產的損失。它們使得經濟復甦更加困難,並且如果問題加劇的話,復甦會更加緩慢。但更大的問題是供給面的結構性低效與支出面上不可持續的社會福利。過去的泡沫把這些問題都隱藏起來了。所以將美國經濟面臨的問題全部歸咎於金融危機是錯誤的。

醫療、金融和軍工企業占美國經濟的30%,比其他發達國家的比例或30年前的美國高1倍還多。目前,美國生產同樣的產品要多支付15%的成本。經濟增速當然會緩慢。但美國政府正試圖通過刺激需求面來解決供給面問題。結果不僅原來的問題解決不了,還會產生新的問題——通脹。

美國不斷膨脹的醫療成本既是需求問題也是供給問題。美國醫療體系的設置使供給面將價格定的很高,而價格上漲的時候,醫療體係並不會抑制需求。這種情況要不改變,要么美國就得被其拖垮。我認為,美聯儲再多的貨幣刺激也不能讓美國經濟再次快速增長。

中國的問題是國有部門在經濟中佔比過高並且不斷增加。據我初步估計,國有部門開支佔全國GDP的一半。兩年前,國有部門在供給面比較強大,而現在變成了需求面。公共部門開支的低效問題很容易辨識。過去三年,各地形象工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效率降低是通脹的主要因素。國有部門現金流為負值。這一問題隨著國有部門支出的規模不斷擴大而加劇。因此,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伴隨國有部門的擴張,貨幣供給的增長需要更快。

這給中國的貨幣緊縮努力帶來了獨特的挑戰。它對於國有部門開支的影響也是斷斷續續的。可能需要暫停很多在建項目。隨著閒置項目變為廢棄項目,很多人的利益將受到影響,因此繼續推進這些項目的政治壓力會很大。現在還不知道中國的緊縮政策能持續多久。如果因為政治壓力而放寬政策,那麼通脹將再次上升。

金融市場可能會在三季度出現動盪,可能促使美聯儲推行QE III或者類似的政策。這會使美國滯脹問題更加嚴重。中國的緊縮政策也很難維持。美國與中國都面臨著結構性問題,僅靠貨幣政策是解決不了的。錯誤的藥方可能會將全球經濟推入另一場危機,它有可能出現在2012年最後一個季度。

白銀已張開血盆大口

白銀已張開血盆大口
2011-05-05
張庭賓

本·拉登被擊斃在一個微妙的時刻,對於黃金與美元如此,對於黃金和白銀同樣如此。

4月28日至5月3日的三個交易日中,白銀最大跌幅14.59%,這意味著白銀的血盆大口,已將放大10倍槓桿的多頭投機者一口吞沒。

白銀跳水的直接導火索是本·拉登被擊斃。但不同的是,黃金的反應並沒有這麼極端。同期,黃金的調整低點,比28日開盤反漲了0.48%。黃金白銀出現一定程度的悖反行情。這相當有趣。

此前有不少人來信問我對白銀的看法,本人回信不看好,但一直沒有公開發表過意見。然近來白銀上漲實在過於瘋狂,於是在做《第一財經“頭腦風暴”:下一個投資熱點在哪裡》節目時,第一次公開表示了對白銀投資者的擔憂:不看好白銀。這個節目是在3月中旬錄製的,4月23日首次播出。視頻網址如下:

http://www.yicai.com/video/2011/04/744450.html

那時沒有對原因進行深入解釋,因為在白銀瘋狂的時候,這些話是很難被聽進去的。本人一直在等一個合適的時機回答,就像現在,黃金之強和白銀之弱出現了背離之時。

本人不看好白銀後市。這首先因為白銀與黃金的不同屬性。未來3-5年,黃金相當有可能實現貨幣屬性的回歸,這將成為推動其繼續上漲的新的動力。但這種動力白銀不再有,因為白銀已經不可能再具備貨幣屬性。

這並非主觀臆斷。在信用紙幣時代之前,黃金、白銀和銅幣構成了貨幣序列。其中,黃金是核心貨幣,但由於其稀少,昂貴,不適於交易小商品。於是,價值含量遞減的白銀和銅幣,起到了方便交割的補充貨幣作用。

隨著紙幣的誕生,尤其是紙幣的防偽耐用功能提高後,紙幣以其更好的便利性逐漸替代了白銀和銅幣的補充貨幣地位,最後反客為主,在美國的超級霸權力挺下,美元取代了黃金的核心貨幣地位,成為交易的核心價值標尺和主要手段。

二戰以後,隨著美國超級經濟實力的相對衰落,隨著多級世界的深入發展,自1999年歐元誕生以來,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美元遇到越來越激烈的挑戰,各種紙幣間的惡性競爭日益激烈,互相拆著其它信用紙幣的牆角。結果,紙幣實際購買力日益貶值,越來越喪失了作為可信賴的價值標尺地位——現在同等數量的美元只能買到10年前的16%的銅。

如今,紙幣惡性競爭帶來的危機現在已不可逆轉。因為自由資本主義必然帶來越來越嚴重的貧富分化;帶來金融對於實業越來越嚴酷的剝奪。富人們消費比例一定比窮人少,這決定了市場需求必然越來越萎縮,經濟實際不斷衰退;金融業逃稅永遠比實業更方便,這決定了越是金融發達的國家,其財政必然越來越入不敷出,而美國更是演繹到極致,還要政府上萬億美元地救助金融。再加上政府自身既得利益的不斷擴大,國民對於既得福利不願退縮。這使得財政危機和經濟衰退無可避免。

無奈之下,紙幣濫發成為最後的“遮羞布”——對內來避免財政資金鍊的斷裂,維持經濟偽復甦的虛假繁榮;對外貶值,避免國內的工作崗位被別人搶走。即零利率和直接印刷的紙幣成為政治家們最後救命稻草。儘管這會讓最後的悲劇來的更加猛烈,但眼前總是優先選擇。

當美元喪失了穩定價值標准後,人們和市場就會尋找新的“定海神針”,以避免交易的紊亂,因為生活和生意仍要繼續。方案有若干種,但是在多級世界深入發展的大背景下,最簡單的就是最可行性,而“與信用紙幣軟掛鉤的金本位”最簡單,它與目前的金融體係無縫連接,更簡單地說,讓黃金的價格漲到位,就實現了。這是為什麼黃金噴發的原因。

很多人的眼光最近被白銀奪走了——白銀在過去8個月中上漲了176%。但是,需要強調的是,白銀只是在剛剛才創出歷史新高。而黃金已經是歷史高點的185%。深究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很重要。

為什麼呢?白銀已經失去了貨幣屬性!從黃金貨幣屬性回歸的角度而言,鉑金、白銀、銅等貴金屬或有色金屬與之有著特殊微妙的關係。

黃金價值回歸有兩個階段:一是作為金屬商品價格回歸的階段;二是作為貨幣屬性回歸的階段。在第一階段,隨著美元的貶值,所有的有色金屬都對美元上漲,它們的表現很近似;在第二階段,其它金屬因為其商品需求減少的抑制,上漲乏力,而黃金因貨幣屬性的回歸將一直獨秀。

打個比方,這就像發射“長征”運載火箭。黃金是火箭的主體,而鉑金、白銀和銅等是它的助推器,在有色金屬商品價格回歸的第一宇宙速度中,主要靠助推器動力帶著它們一起向上沖;然而到了第二宇宙速度時,鉑金、白銀和銅等助推器動力相繼衰竭,與主體火箭分理,這時候,黃金的主發動機爆發,繼續上升……,當它擺脫地心引力,進入繞地球軌道時, “金本位”就回歸了。

“黃金價值回歸的二級宇宙速度”理論本人早在三年前即已提出,更曾明確指出,黃金價格在每盎司1000美元以上繼續上漲時,就是黃金貨幣屬性回歸的開始。我現在想進一步指出的是,1500美元有可能貨幣屬性回歸進入加速期,而5000美元是金本位基本實現回歸的標誌。

這首先在銅上得以驗證。在2008年3月黃金1000美元以前,銅的爆發力比黃金強。此後,銅的漲幅跟不上黃金了,最大上漲為21%,而黃金最大上漲為57.6%。特別是2011年2月以來,銅價萎靡回調,而金價快速上漲。

現在則是白銀。過去8個月的白銀暴漲,有著作為商品屬性補漲的特徵。白銀價格在前期壓抑的太久,有補漲的需求。特別是在黃金已經漲到了大眾投資者的一個心理高位,那些錯失黃金低位建倉機遇的投資者畏高,轉而購買白銀。這為白銀上漲創造了基本條件。

白銀暴漲的市場主力推手很可能是摩根大通、匯豐銀行等國際儲金銀行。它們的重要任務是藉用英美等央行的黃金來打壓金價,以維護美元的統治。然而,英美央行可以用來打壓金價的黃金已彈盡糧絕,中、俄、印等央行紛紛增持黃金。傳統戰術已經失效。

此情此景下,一種新戰術完全可能被推出來——推高白銀,分流本來可以追捧黃金的資金。當然,這本身也可以獲得暴利。對於這種猜測,2010年10月底,華爾街日報等媒體報導稱,曼哈頓聯邦法院接到了至少兩起針對摩根大通和匯豐控股的訴訟,兩家銀行被控合謀操縱白銀期貨價格。或許從中可窺一斑。

然人算不如天算。這些小的成功戰術阻擋不了美元衰落的趨勢,阻擋不了信用紙幣之間越來越嚴酷的競爭,也阻擋不了多極化世界深入發展大勢。這表現為,雖然白銀暴漲,但2010年10月來,黃金依然快速上漲。

最近美軍擊斃本拉丹,是美元重樹信心,阻止黃金進入第二宇宙速度的再次努力,但這個小戰術成功難以改變戰略大勢。國際金價或許調整夯實,但不會轉向,跌破1500美元的概率不高。

但白銀不同。 1500美元以上,白銀助推使命有可能已完成;加上白銀在2年多以來暴漲486%後,主力勢必獲利回吐,甚至反向做空;在白銀創下歷史新高以後,從技術線上完全可以出現一次較大幅度(30-40%左右)的回調。

如此三重因素下,明智的​​投資者當抽身而出,靜觀其變。

美元的帝國反擊戰

美元的帝國反擊戰
2011-05-09
擊斃本拉丹的戰術勝利難改美元戰略頹勢

原載於5月9日《第一財經日報》“庭賓透市”專欄

張庭賓

過去一周發生的事件比好萊塢大片還要精彩。

5月1日凌晨,24名美國海豹突擊隊員,乘坐最新絕密的隱形直升機,突襲了巴基斯坦北部阿伯塔巴德的一個院落,擊斃了美國的頭號敵人本·拉丹。 1日晚,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拉丹已死,為即將展開的新一輪總統選舉造勢。隨後,本·拉丹屍體被美國航母葬於北阿拉伯海。

與此同時,一場美元反擊戰在國際金融市場展開。白銀首當其衝,連續五個交易日大跌30.9%;其次是石油,一周最大跌幅16.83%;近來氣勢如虹的黃金也遭遇反擊,週最大跌幅7.13%;歐元對美元下跌4.13%,這刺激美元指數上漲2.99%。例外的是日元竟然對美元升值,這種反常的現象值得人們更加警惕日元危機逼近。

這一次,在軍事襲擊和金融反擊中,再一次出現了兩個熟悉的身影。一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在最近一周來,它4次提高白銀準備金率,提高總幅度達84%。二是索羅斯,在本·拉丹被擊斃後,《華爾街日報》報導稱,過去一個月中,索羅斯旗下的基金在大量拋出黃金和白銀。這加劇了白銀的暴跌。

在這場美元帝國的反擊戰中,中國瘋狂的白銀投機者損失最為慘重,由於國內“白銀貨幣屬性回歸而帶來一生難求的機遇”的輿論,大量後悔沒有低位買入黃金而現在已恐高的人;或者沒有足夠的資金買黃金、玉石和藝術品的人,他們轉買白銀來安慰自己。但他們忘記了在過去14個月裡,白銀已經狂漲了239%,正當他們對白銀歷史新高近在咫尺翹首以盼之時,最猛烈的伏擊發生了,他們損失嚴重。

本人不相信索羅斯和CME在5月1日美軍的行動前就知道,但是,美軍、CME和索羅斯再次表現了驚人的一致行動力。在歐元對美元再次上攻1.5,在黃金突破每盎司1500美元的關鍵時刻,僅僅因為本·拉丹被狙擊,它們默契地進行了一連串的配合,獲得了最大化的收益,並給美元創造了一個喘息的機會。

擊斃本·拉丹讓美國報了“9·11”的一箭之仇,成為被壓抑了10年之久的很多美國人的一個節日,但並不能改變任何戰略趨勢。本·拉丹的死亡會加深基地組織和宗教極端主義對美國的仇恨,它們已經宣布將向美國及其盟國報復。鑑於美國擁有700萬伊斯蘭居民,“9·11”之後,這個人數仍在擴張,僅拉美裔美國人就有約20萬人新皈依了伊斯蘭教。加之,美國基督教牧師瓊斯焚燒《古蘭經》的行為,美國國內種族宗教關係已經比較緊張。這或許會讓美國在國家安全方面受到來自國內的更大威脅。

美國的另一個損失是,它正將全球最重要的戰略要地之一的巴基斯坦推遠,美軍此次襲擊事前沒有通報巴方,並有美國官員對拉丹長期在巴潛伏不滿。這令巴方相當懊惱,美軍在巴的行動已經造成了600多名當地無辜者的死亡。而這次的美軍行動更是完全無視巴基斯坦的主權——這是一次明確地違背國際法的行為。事後,美國沒有道歉,奧巴馬反而強硬地表示:如果需要仍會有下一次。這個行為的惡果已經出現,巴基斯坦要求大部分美軍離境。

對美國國際形象造成傷害的,還有美國和北約的軍隊襲擊卡扎菲的家庭聚會,卡扎菲倖免於難,而其幼子和三個孫子被炸死。這顯然違背了國際法,比“禁飛”變成“空襲”更進了一步。這開了一個非常壞的先例,即在沒有宣戰的情況下,對一個不友好國家的首腦進行暗殺。這會讓國家之間的競爭更加不擇手段。

在貨幣金融方面,雖然以白銀為突破口,美元終於難得地反擊了一次黃金,但是,此次黃金一周僅下跌了4.47%,僅是白銀跌幅的1/6。更像是黃金藉機做了一次有力的回調,金價在周五的強力反彈,有可能意味著探底成功,進一步夯實1500美元的台階。這或許會讓美元勢力相當地失望。

美國的政治家們將不得不很快忘記本·拉丹,因為他們將迎來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即美國國債按預期將於5月中旬達到債務上限值14.3萬億美元。到期日迫在眉睫,如果不能擴大借債規模,則美國政府可能停擺。美國財長蓋特納稱,如採取非常措施可維持到7月中旬,最晚至大約8月2日。此前許多共和黨議員,甚至部分溫和民主黨議員表示,如果他們得不到政府大力削減支出的承諾,他們威脅將抵制預算案投票。

由於現在美國民主黨掌握白宮,而共和黨掌控國會,加之美國金融危機餘波未平,深陷多處地緣政治困局,削減開支談何容易,加上圍繞新一輪總統選舉的博弈,妥協成本也相當高昂。 2011年1.6萬億美元的前所未有的財政赤字;超過8000億美元的舊國債到期。因此,在年底之前,美國實施量化寬鬆3.0沒有懸念。

未來一段時間,更大的懸念在中國,即中國會不會有新一輪更嚴厲的房地產調控。上週社科院的報告似乎是為此在吹風,而A股在上證指數從3000點的再次潰退也緣於此。更嚴厲的調控無非兩個方向,一是進一步加息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但現在實業界資金已經極為緊張,民間借貸利率更是狂漲,甚至高達年100%以上。如果採取此類措施,其負面殺傷性太大,調控方仍會使用,但將有所顧忌;二是提高存量房房貸利率,或對存量房增收房產稅。如果真的實行,這將對樓市泡沫致命一擊。只要取消存量房七成優惠利率,在五年期標準貸款利率為6.8%的情況下,這相當於一次性提高了2.04%的利率。效果將相當明顯。

歐元區的日子也不好過,某德國媒體當地時間週五報導稱,希臘政府已表達退出歐元區並重新推出本國貨幣的可能性。同時歐元區財長與歐盟委員會將在晚些時候召開緊急會議,議程包括可能短期內對希臘進行債務重組。該報導引爆了市場擔憂情緒。雖然歐元區高官紛紛出面“闢謠”,但報導仍然瞬間引發大量恐慌性拋盤,歐元全週跌幅3.27%。

現在全球經濟和金融調​​控陷入了“囚徒困境”中,雖然各國各大區的特徵有所不同,但共性是貧富分化越來越嚴重,這收縮了消費,導致社會矛盾越來越尖銳。但金融危機以來,各國都沒有真正面對解決這個問題,反而加大供給,增發貨幣,這是飲鴆止渴,只能進一步加大貧富分化。本人很難對全球經濟金融的判斷轉向樂觀。

真正解決貧富分化的,要靠社會政治變革,即建立更加合理的財富再分配製度,誰先真正開始這麼做,誰將首先走出危機,成為贏家。

然而,本人對此並不樂觀,天底下沒有比這個改革更難的事情了,除非是置之死地而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