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30日

四大因素助黃金闖關成功

馮亮:四大有利因素助黃金闖關成功
2009年09月30日
http://gold.hexun.com/2009-09-30/121261243.html

廣發期貨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馮亮


黃金的9月份行情可謂波瀾壯闊,9月2日,倫敦金價格突破日線圖上的大三角形,走出收斂形態。黃金一波單邊上漲行情由此展開,並在短短數天內第三 次逼近1000美元大關。 9月8日,倫敦金價格突破1000美元大關,從此黃金多空雙方的主要戰場已經轉移到了1000美元上方。 9月17日,倫敦金價格觸到1024美元,距離歷史高峰1032美元僅一步之遙。最近的黃金行情算是賺足了眼球,現在投資者最為關心的問題就是黃金價格是 否能在本輪上漲行情中徹底征服1000美元大關。因為前兩次黃金價格衝擊1000美元均以失敗告終,時至今日黃金多空雙方圍繞1000美元附近展開了激烈 爭奪,很多投資者都已從當初的興奮轉向徬徨。首先,我必須說黃金價格征服千元大關困難重重,然後我還想說我對此次黃金沖關仍抱樂觀態度,下面我們將分析這 一次黃金闖千元大關的有利條件,從而使得大家更能看清楚現在的形勢。

第一,2008年3月份黃金第一次沖擊整千元大關,倫敦金價格於08年3月14日突破1000美元大關,3月17日創出黃金價格歷史高峰1032 美元,翌日便被壓回1000美元下方,歷時僅3個交易日;2009年2月20日,黃金價格再度衝擊1000美元,僅一個交易日便失守1000美元下方;而 這一次,從黃金價格在9月8日突破1000美元大關開始,到現在已經超過10個交易日,倫敦金價格仍然頑強地站在整千美元上方,由此可見此次黃金價格上沖 力道非凡。


第二,根據CFTC的數據,截止至9月15日,黃金的商業性淨空頭頭寸繼創出年內高點,再次刷新記錄達284661口。雖然,現在的淨空頭頭寸處 於歷史最高位,但是根據CFTC的《銀行業參與期貨活動報告顯示》三家美國大型銀行淨空頭頭寸佔總淨空頭頭寸的比率在9月為34.6%。金融海嘯爆發後, 為了壓制黃金價格上漲3間西方大型銀行的淨空頭頭寸佔總淨空頭頭寸的比率迅速從20%左右增加至60%以上,在今年2月份黃金第二次沖擊1000美元大關 時高達60%。而從這一次的情況看來,根據9月15日新版COT報告顯示,這個比率為37.6%。這些銀行並沒有增加做空頭寸比例,反而是減少了,由此可 見金融海嘯以來,期金市場最大的空頭主力並沒有像上次那樣奮不顧身地加入阻擊金價的行列。


第三,傳統來說,每年的9月份到來年的2月屬於黃金的消費旺季,同時根據統計回顧分析我們也發現黃金價格在這段時間的走勢也比較理想。第一次黃金 沖擊1000美元發生在3月份屬於每年淡季的開始。到了第二次,時間為2月末,正值黃金需求旺季的末尾。這兩次空頭大舉狙擊黃金價格之後,完全有充足的時 間在將要到來的需求淡季全身而退。可是這一次沖擊黃金千元大關的時點發生於黃金需求旺季之始,即便本輪金價衝擊1000美元以失敗告終,但是接下來黃金多 頭仍然很多機會藉著需求旺季發動攻勢,對空頭來說恐有後顧之憂。


第四,就在金價衝擊1000美元當天,9月8日,歐元兌美元也突破大三角形,美元赫然走出單邊弱勢行情。 2008年3月份,歐元兌美元處於高位盤整,2009年2月份正值美元極度強勢之時,可以說前兩次從貨幣因素來說,對黃金上漲都不是十分有利。這一次,美 元弱勢的單邊行情仍未有結束的跡象。黃金空頭現在好比逆水行舟,事倍功半,而黃金多頭則順風順水,事半功倍。形勢孰優孰劣,一望而知。


最後,我還是堅定地認為本輪黃金征服整千元大關的可能性很大,即便形勢出現反复,在未來的半年時間內再次實現上千大業的機會仍然很大。一旦黃金價格摸到1050美元,我認為1000美元附近將成為黃金價格最有力的支撐,黃金價格要再下1000美元就不容易了。

2009年9月28日

市場已回歸穩定是個謬論

吃塹不長智

謝國忠

本文見《財經》雜誌2009年第20期出版日期2009年09月28日
 
http://big5.ce.cn/gate/big5/blog.ce.cn/html/22/136122-356834.html 

有人會說,現在,金融市場已回歸穩定,實施根本性的改革已無必要。這是個不折不扣的謬論

 
 一年前,雷曼兄弟倒閉。美國政府拒絕救助,以期限制政府救助的規模。接下來的六週,這一舉動給其他金融機構提了個醒:雷曼就是下場。當雷曼成為過去式, 美國政府認為,其他金融機構已經結束了他們和雷曼的交易,雷曼倒閉的影響不會波及其他機構。但是,美國政府並未意識到,整個金融系統就是一個“巨型雷 曼”。美國政府將把短期借款投放到高風險的低流動性資產上。債券市場支援著金融機構,因為確信政府會在危機之時,幫助每個人渡過難關。雷曼的破產,動搖了 這一信念。債券市場拒絕為金融機構迴圈融資。當然,金融機構也沒有能力把它們持有的資產變現去償付債務。整個金融體係就此崩潰。各國政府及中央銀行被迫用 直接借款或者擔保等手段救助所有人。

 雷曼的崩潰適得其反。各國政府被迫將隱性擔保變為顯性擔保。從那時起,再也無人敢提讓大型金融機構破產。債券市場再次為金融機構提供支援,因為他們對政府擔保充滿信心。雷曼事件中,政府完敗,華爾街大獲全勝。雷曼則白白送了命。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今天,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正在慶祝它們在穩定全球金融體系中取得的勝利。其實,如果當初出手救雷曼,他們可以只用500億美元的代價取得同樣的效果。如今,他們最後的賬單可能超過10萬億美元,而效果幾乎一樣。另一方面,重建金融體系的目標,沒有取得絲毫進展。

首先,讓我們看看金融部門“去槓桿化”這一最基本的目標。華爾街高層管理人員稱,他們已經將槓桿率降低了一半。事實上,這並不是因為資產規模縮小 造成的,而是由股本基數不斷擴大所決定的。根據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公佈的數據,2009年二季度,美國金融部門的債務總額為16.5萬億美元,與一年前 16.6萬億美元水準相當。雷曼倒閉後,在美聯儲的支援下,金融部門槓桿率有所提高。後來,由於聯儲收回了部分支援,槓桿率有所回落,由此造成了“去槓桿 化”的假像。

其次,金融機構的運營與以前完全一樣。 2009年上半年,在全球經濟緊縮時期,金融機構報告利潤卻在增長,必定是由於重新分配造成的。豐厚的收入大部分來自交易收入。如果16.5萬億美元的資 產都在債券市場,那麼,1%的資產升值對應的就是1650億美元的利潤。如果考慮到上半年金融市場的漲幅,那麼,豐厚的利潤就不難想像了。

交易收益是收入再分配的一種形式。在最好的情況下,聰明的交易員會先於其他人出手購買資產,因為他們看到了經濟發展勢頭強勁。這種再分配就是讓那 些願意比其他人先承擔風險的人,從未來的發展中獲得更大的份額。過去的經驗表明,整個過程不過是個零和博弈。訣竅就是讓那些容易輕信的普通大眾在價格很高 的時候,參與到這個泡沫遊戲中來。一旦泡沫破裂,即使資產價格可能和開始的時候一樣高,大多數人還是會把錢輸給小部分人。

 代價“打水漂”

 金融監管並沒有什麼改變。雷曼兄弟倒閉後,大多數國家的政府都聲稱要強化金融法規與監管機構,建立國際監管機構。過去的一年,金融監管其實更糟糕了。美 國政府為了支援金融機構,準其登記賬面資產時暫停使用釘市計價規則,這使金融機構得以報告利潤(譯者註:暫停釘市計價即使用歷史成本法,可以忽略金融資產 價格波動產生的損益,還可造成賬面資產膨脹的假像) 。

改造金融體系已淪為一場規範銀行業薪酬的政治運動。如果此舉真的可行,的確會除去金融機構製造泡沫的動機。問題是,這並不可行。金融從業人員大可轉戰其他地方,總會有一些國家樂意招待他們。由於存在這樣的競爭,因此,不可能就規範金融從業人員的薪酬達成全球性的共識。

我認為,金融改革的最終目的,是要使槓桿變得透明。泡沫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債務槓桿是構成房地產泡沫的核心,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種。在金融系統 內,槓桿率,即自有資本佔資產比率,是形成資產泡沫的原動力。複雜的會計規則以及對不同金融機構區別對待,使衡量槓桿率十分困難。銀行資本充足率的國際標 準是8%,也就是12倍的槓桿率。但是,對外資產的處理方式不同,使得銀行槓桿率也大不相同。危機伊始,由於其表外資產的原因,一些大銀行槓桿率已達到 30倍。

其他金融機構,如財務公司,也很難規範其行為。有的工業企業,如通用電氣和通用汽車,就鑽空子成立了財務公司,實際上就是銀行。對衝基金、共同基 金、私募股權投資公司等,所受監管更少。當它們購買證券化的債務、開展貸款業務時,和銀行沒有兩樣。雷曼兄弟倒閉,引發了貨幣市場基金的動蕩,就是一個有 趣的現象。這些資金原本主要購買3A級的短期流動債務產品,被認為極其安全。問題是,“自製”的流動性產生了虛假的安全感,讓人無視風險,儘管相關證券如 短期票據是由投行發行的。當虛假的安全感因雷曼兄弟倒閉而受到打擊時,所有人在同一時間往外逃。要不是有政府的支援,無人能把錢拿回來。

金融監管存在的問題不在於銀行系統本身,而在於“影子銀行”系統,它以遠低於銀行系統的資本提供相同的槓桿。當經濟上升,資產價格也會上升。資產 價格上漲推高了抵押品價值,因此,就有了更多的借貸。金融機構上漲的收益通常伴隨著這樣一個螺旋式上升的槓桿率,還有不斷升高的資產價格。

要想用現有的製度來阻擋這個螺旋是極其困難的。新的槓桿遊戲開始的時候,通常會湧現一批新金融機構,或者出現新金融產品。指望現有的監管制度足夠 有效,甚至可以防範未來的風險,是不可能的。政府可能需要建立原則,而不僅僅是建立在現有規章之上的監管機構。這樣,當新的金融產品和機構出現時,監管才 可能發揮作用。

美國政府提議,針對金融產品,成立一個消費者保護機構。這一機構需要能夠應付新出現的金融產品,這可能是阻止未來泡沫的有效機制。這一提案遭到了金融業的激烈反對,很有可能無法獲得通過。

在花了數萬億美元之後,我們能說什麼呢?其實已是欲說還休。上世紀80年代垃圾債泡沫破裂後,美國政府將很多人投進了監獄。這次的泡沫比那一次要大10倍。但除了麥道夫這樣的詐騙犯,沒有任何“大腕”進監獄,許多把世界弄得一團糟的傢夥,依然逍遙度日。

雷曼兄弟倒閉之後的教訓似乎是,“能賺就賺!哪怕泡沫崩潰了,你也能保住所得。”政府和中央銀行當前處理泡沫的方式,將會鼓勵更多人跳入將來的泡沫狂歡之中。

政府未能利用這次危機,建立一個更完善的金融體系。現在來推動這一變革將更加困難。緊迫感已蕩然無存。有人會說,現在,金融市場已回歸穩定,實施根本性的改革已無必要。

 這是個不折不扣的謬論。為了當前的市場穩定,我們花了上萬億美金。如果想要這些錢花得物有所值,應該著手真正的改革,降低將來發生類似災難的可能。

 泡沫越大危機越深

迄今為止,最大的變化是美國家庭儲蓄率的上升。這一變化遠比我預想的要快;並且這有可能推動全球經濟的變革。家庭財富的損失是出現這一現象的原 因。美國家庭的凈資產已經減少了20%,這相當於美國全年的GDP。大致估計一下,這將導致消費者支出減少5%。美國家庭儲蓄率已超過5%並且還在上升。 由於儲蓄增加,美國貿易赤字已減少為頂峰時期的一半。明年可能在當前的基礎上再減少一半。這正是我現在看多美元的原因。

 金融市場仍然看空美元。投資者將流動性從美元轉移到其他資產。這解釋了為什麼美元和其他資產有非常高的相關性。我認為,這是當今世界最繁忙的交易。當美元走勢發生逆轉時,此前沽空美元的投資者將不得不平倉,而這可能會造成全球性危機。

因為過去幾個月並未發生實質性的金融改革,製造泡沫重新成為時尚。對美元看空和通脹的擔憂是製造泡沫的主要驅動力。股票、大宗商品,甚至是一些城 市的房地產價格已經大幅攀升。這恰恰是在一場全球衰退中發生的。當然,看多的投資者會說,當前的市場復蘇預示著強勁的全球經濟增長。我對此非常懷疑。當 前,儲蓄率和失業率還在上升,經合組織(OECD)國家不太可能上演強勁的經濟復蘇。眼下的市場上,人們假設經濟刺激可能會帶來經濟持續而強勁的復蘇。但 正如我此前所說,在泡沫醞釀的過程中,供給和需求往往被錯配。待到泡沫破滅時,這種錯配必須得到糾正,經濟才能重新走上正軌。經濟刺激並不會產生這樣的效 果。這個糾錯的過程,很快就會開始。

因為決策者錯誤地相信刺激措施會促使經濟重新增長,他們正努力推行刺激計劃。這種做法的結果必然是通脹和泡沫。這些泡沫不會持續太久。當前欣欣向 榮的市場,就是個好例子。在年初,我預計3月到9月,市場會有泡沫。我始終堅持這一觀點。中國的股票市場8月時已經見頂。美國的市場也會在9月見頂。實際 需求的不足,決定了這些泡沫只能短暫存在。

科技泡沫通過減少成本、增加利潤來維持。房地產泡沫會刺激需求,還會提升公司業績。金融、零售、建築、材料等領域的公司都會受益。房地產泡沫乘數效應更大,因此,持續的時間更長。

當前泡沫的乘數效應,來自對原本應該破產的金融機構的救助。但是,受累於上萬億美元的不良資產,他們不能做房貸,這反而使房地產泡沫不會重燃。此外,美國家庭不會再次大玩“借貸消費”的遊戲。因此,當前泡沫的短期效果是使金融體係不致崩潰。這不會導致需求上升。

當前,很多投資者認為,泡沫在所難免。一個破滅,另一個很快會被創造出來,但是,生活還會照舊。過去六個月發生的一切,似乎證明了這種觀點。然 而,歷史證明,事實並非如此。連續的泡沫會導致更大的經濟危機。上世紀30年代的美國和過去20年的日本都是絕佳事例。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如果總是能有 泡沫來救助我們,這無異於免費的午餐。

從十年前的亞洲金融危機開始,我們不斷地創造泡沫。其間,發達國家決定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發展中國家則壓低了匯率。寬鬆的貨幣創造了通脹壓力。 但是,發展中國家多餘的產能過剩,使通脹壓力無法體現。當新興經濟體和發達國家先後感受到通脹壓力時,寬鬆的貨幣環境也走到了頭。

當通脹變成政治問題時,決策者必須有所反應,並最終減少貨幣供應。此後,便是泡沫的破滅。 ■
 
作者為《財經》雜誌特約經濟學家、玫瑰石顧問公司董事

2009年9月27日

美元獵殺日元—1985年“廣場協議”

小試鋒芒獵殺日元——1985年“廣場協議”(1)

去黃金化後的各國貨幣博弈完全就是匯率之爭了,美元是成為最主要的世界貨幣。任何與美元對抗的其他貨幣,都承擔著巨大的風險,是一場不折不扣的“不對稱戰爭”,根本沒有勝利的可能。美元獵殺日元的過程其實就是日本如何金融戰敗的過程,沒有任何懸念。

自淨其心,有若光風尋月;

他山之石,厥惟益友明師。

——題記

小試鋒芒獵殺日元——1985年“廣場協議”

一、現代版三國演義與日本

中國古代先哲荀子從農業角度論述過天時、地利、人和的問題,三者並重,缺一不可。孟子的“天時、地利、人和”之說因為古典小說《三國演義》而廣為人知。

書中提到,曹操得天時,孫權得地利,劉備得人和。實際上,稍作分析即可看出,魏蜀吳三方都是兼具“天時、地利、人和”,只不過各有側重。 魏蜀吳三國憑藉“天時、地利、人和”各具特色的綜合實力,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競爭局面。然而到了三國後期,吳蜀兩國最終還是失敗了,他們敗在失去“人和”。

三國演義中決定各國命運的有三大戰役,分別為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

官渡之戰是袁(吳國)曹(魏國)兩大強國之間的較量,是決定雙方力量轉變的戰役。戰爭結果是袁紹倉皇帶八百騎退回河北,曹軍先後殲滅和坑殺袁軍7萬餘人,官渡之戰就這樣以曹勝袁敗而告結束。後曹操北征烏桓消滅袁紹之子,並在秦皇島碣石山上寫下《觀滄海》的名句。

但是官渡之戰打破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神威。

後來發生的赤壁之戰大家都很熟悉,諸葛亮舌戰群儒,成功地聯吳抗曹,打敗魏國,三國鼎立。後人蘇東坡則留下“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名句。

夷陵之戰則是真正的“三國演義”。吳蜀為爭奪荊州大打出手,魏軍坐山觀虎鬥,蜀軍鎮北將軍黃權所部正在江北防禦魏軍。劉備敗退後,黃權的 歸路為吳軍所截斷,不得已率眾向曹魏投降。劉備敗退白帝城後,吳將潘璋、徐盛等人都主張乘勝追擊,擴大戰果。陸遜顧忌曹魏方面乘機渾水摸魚、襲擊後方,遂 停止追擊,主動撤兵。次年四月,劉備亡故於白帝城。夷陵之戰就這樣結束了。

夷陵之戰對於三國鼎立的局面有很大的影響。對蜀漢來說,則大損國力,基本上毀滅了當年諸葛亮隆中對策時制定的宏偉戰略藍圖。對東吳來說, 雖然打贏了戰爭,但是卻進一步損害了吳、蜀關係;從戰略上看,亦打破了孫劉兩家聯合抗曹的可能,給日後吳蜀兩國的先後覆滅埋下了伏筆。

1973年美國就是“挾美元以令諸侯”,對歐洲和日本兩大經濟體進行美元貶值、歐幣和日元升值的貨幣戰爭。其中,利用蘇中分裂,拉攏蘇聯制歐,造成“美蘇 共管”的強大政治壓力,為了避免邊緣化和戰爭危險,歐洲作出了讓步;同時拉攏中國反制蘇聯,中美接觸也制約了日本。而日本,雖然熟知中國的“三國演義”, 卻沒有能與歐洲聯手抗衡美國,在真正的金融戰爭中敗北。

在當時全球經濟危機和中蘇關係破裂的大環境下,美國重新排列美中蘇三角關係,佔盡天時、地利、人和,最終取得了1973年的貨幣戰爭的全 面勝利。美國非常善於利用危機謀取利益,包括戰爭、恐怖襲擊、經濟危機以及重大國際事件,其中也不排除美國自己製造危機、輸出危機,2008年金融危機就 是一例,這是後話。

對美國來說,到了20世紀80年代,用美元獵殺單打獨鬥的日元,自然就是不費吹灰之力了。

我們應該了解的倒是日本是如何成為三國中的一國,以至於美國對這個亞洲盟國大動干戈的呢?

從1931年開始,日本政府通過以《重要產業統制法》為首的一系列經濟統制法令,把工、農、金、貿等領域控制起來;又在各個部門中強行組 織卡特爾和托拉斯(壟斷組織),把中小企業置於財閥的控制之下。然後對各壟斷企業發出大批軍事訂單,從1931年到1936年,軍事訂單共達50億日元之 巨。在此期間,政府還投資10多億元興建、擴建和改組國營軍事工業。國民經濟軍事化的最大受益者是新老財閥。

到1937年,八大老財閥(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大倉、淺野、川崎、古河)以及五大新財閥(日產、日氮、日曹、森、理研)擁有的資本 達41.7億日元,佔全國公司總資本的27.2%。在接受軍事訂貨的110家企業中,擁有實力的工廠幾乎全是屬於三井、三菱、住友、大倉、久原等少數財閥 的。在經濟壟斷化的前提下,日本企業在國內市場保持壟斷性高價,對外則實施低價傾銷,以獲得必要的外匯,購買戰略資源和工業設備。

從1931年到1934年,日本出口額由11.5億日元增至21.8億日元。其中棉紡織品的輸出,在1933年超過英國而居世界第一,震動了歐美各國。

二戰結束後,美國的原本政策是利用美國統治的全部優勢,為美國資本取得最有利的地位,迫使各國開放市場,接受價廉物美的美國貨,摧毀德國、日本、英國、法國、意大利的經濟,奪取這些國家對原殖民地的統治和影響,從而實現美國獨霸西方世界的美夢。

美國以防止德、日再次侵略他國為名,制定了拆毀德國、日本軍事工業的計劃,從根本消滅這兩個新興工業強國的競爭能力。如果這一切都成為現 實,則美國將成為新的世界工廠,而歐洲和日本將成為美國的原材料及初級產品加工地,那裡的經濟需求將無法增長,一個長達二十多年的繁榮期也就不可能出現。

但是,尼克松政府出於冷戰戰略的需要,對外經濟政策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變化,變消滅競爭對手為扶植競爭對手,此即美國第13-2號法案。 其主要措施有三:一是著名的馬歇爾計劃,支持歐洲重建;二是停止拆毀德國和日本的軍事工業;三是允許日元、英鎊、馬克等貨幣貶值,如戰後日元曾貶值到1美 元兌360日元,從而減少美國貨對各國市場的衝擊,並使各國有能力對美出口。

為了把日本培養成對抗共產主義中國的堡壘,美國對日本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提供了多方面的援助,提供了大量的外資、技術、訂單,給予了日本優惠的貿易政策,支持日本加入了主要的國際經濟組織。

此後,由於朝鮮戰爭爆發,日本又成為美國軍火的前線供應商,發了一筆戰爭財。

1950年到1960年,僅美國累計向日本訂貨就高達600億美元。此外,美國以盟國的保護傘自居,軍費長期居高不下,也增加了美國產品的出口成本。這些措施從效果來看,美國採取了單方面自由貿易,而允許各國貿易保護的友好態度。

此後,歐洲和日本生產能力得以重建,內需擴大,給美國商品提供了更大的市場;歐洲和日本產品輸出美國的數量不斷增長。

由於19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機,美國發生了持續兩年的經濟危機,美國的支柱產業鋼鐵和汽車等部門的生產量下降一半以上,而兩個部門正是 日本和西德發展最迅速的部門。隨後1978年,伊朗發生推翻巴列維王朝的革命後的第二次石油危機,石油價格由最初的1~2美元/桶經過兩次中東戰爭飆升到 近40美元/桶。

雖然石油暴漲使能源匱乏的日本經濟發展受到極大的衝擊。但日本的應對措施看來最得力。在蕭條期間,日本企業減量經營,抑制企業規模的擴 大,同時加強技術改造與設備更新。生產能力數量擴大的投資佔設備投資的比重1965年為57.5%,1971年為49%,1975年下降為 24.3%,1978年更降為15.3%。經過技術改造,日本企業的生產成本大幅下降,其中人事費下降27.8%,金融費節約27%,庫存費用節省 8.9%,營業所和工廠關閉節減費用9.5%,其他費用23.9%。

以鋼鐵工業為例,連鑄比從1973年的21.2%提高到1980年的60.7%。日本的能源消費彈性係數下降到0.35~0.4之間,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平均為0.76。這樣,日本既有效地抑制了生產過剩,同時又增強了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這兩次石油危機和高油價,成就了日本的汽車工業。被當時的美國人成為玩具的以省油為特徵的日本本田、豐田及尼桑等日本汽車逐漸佔據了美國和歐洲市場,至今在美國市場擁有半壁江山。

總的來說,由於日本經濟力量的強大和美國優勢的減弱,使兩國在政治關係上向平等夥伴關係更進一步,在軍事關係上以日本防衛力量的壯大而進入了新的合作階段,在經濟關係上已經從從屬轉向競爭。

日本從此成為第二大經濟體,與當時的西德以及後來的統一德國成為除美國之外的最強大經濟體。

日元也因“要有與其經濟實力相匹配的國際地位”走向了與美元的對抗和國際化道路。

二、強勢日元的野心

如前所述,法定貨幣的產生是黃金貨幣化的標誌,不同國家發行的貨幣帶來瞭如何兌換的問題。

在各國貨幣的競爭中,英鎊因為大英帝國的強大經濟和軍事實力以及廣袤的殖民地經濟支撐,成為通行100多年的關鍵貨幣,獲取了巨大的貨幣壟斷收益,這就是黃金英鎊化的過程。

一戰和二戰後,美元逐漸取代英鎊,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開始了30年的黃金美元化歷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貨幣戰略和經濟戰略,為美國爭取了利益最大化,並逐漸演變成為美國國家戰略和地緣政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但是美國人比英國人聰明,他們沒有繼續黃金美元化。因為美國是用黃金打敗英國的,保不齊美國之後還有人一樣用黃金來打敗美國。

美國人的理解是正確的。只過了30年,美國就遭到了歐洲的反擊,用的武器就是黃金。於是美國就一直“妖魔化”黃金,甚至立法不允許美國居民私藏黃金。這就是所謂自由美國所做的對財富的重新定義,也是對人類智慧的最大的褻瀆。

布雷頓森林體係時期(1945—1971年),黃金即美元;該體制解體後,黃金是去貨幣化的,也就是說黃金不再是貨幣了——這是美國的貨幣戰略的一部分。

因為以當時的國際經濟和可預見的將來的情勢,黃金去貨幣化的現實對美國最有利,這也是當時美國一大批自由經濟學家包括弗里德曼等多位諾貝 爾獎獲得者倡導履行的。他們甚至叫囂黃金非貨幣化後,黃金因為失去了貨幣價值和功能,由於沒有需求,一盎司黃金價格會跌到6美元。

如果他們看到黃金現在每盎司1000美元的天價的話,美國貨幣之父弗里德曼肯定會死不瞑目的——雖然本書也多處引用了他的觀點。

去黃金化後的各國貨幣之爭就完全體現到匯率之爭了,這背後就是政治軍事外交等國家實力之爭。美國是最強大國家,美元是最主要的世界貨幣, 美元的崩潰意味著全球金融體系的崩潰,從這些因素講,非美元貨幣與美元對抗,承擔著巨大的風險,是一場不折不扣的“不對稱戰爭”,根本沒有勝利的可能。所 以說匯率是美國的戰略武器毫不過分。事實上,本書講到的貨幣戰爭其實就是各國如何被戰敗的過程,沒有任何懸念。

1985年9月,應裡根政府財政部長詹姆斯·貝克的邀請,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英國五國財政部長及五國中央銀行行長在紐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會議 達成了五國政府聯合干預外匯市場,使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的匯率有秩序下調的決議,這就是著名的“廣場協議”。

其背景是,1955年之後的18年裡,日本經濟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高速發展,索尼、日立、東芝等一大批電子企業從模仿到創新,把產品 行銷到全球各個市場。在美國的扶持下,1985年,日本GDP超過13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GDP的1/3,出口總額42萬億日元左右,其中對美國出口 額為568億美元,貿易順差高達312億美元。同年,日本外匯儲備也達到279億美元。

就在日本經濟崛起的同時,美元已經佔據了全球貨幣的霸權地位,然而這個霸主卻給日本經濟帶來多次的傷害。美國利用霸權地位增發貨幣,把自 己的戰爭開支以及經濟危機的成本向全球攤派,不僅造成日本巨額外匯儲備大幅縮水,同時也打擊了日本企業。根據統計,1960、1968、1971、 1973年四次美元危機,日元先後兩次分別貶值789%和10%,增加了日本的出口競爭力,而美國呢,自20世紀世紀80年代初期,財政赤字劇增,對外 貿易逆差大幅增長。美國希望通過誘導美元對主要貨幣的匯率有秩序地貶值,來增加產品的出口競爭力,以改善美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狀況——而這也一直是歐洲日本 一直強烈要求和希望的,於是順勢而為,召開了這次以日元升值為主題的國際會議。

“廣場協議”簽訂後,上述五國開始聯合干預外匯市場,在國際外匯市場大量拋售美元,繼而形成市場投資者的拋售狂潮,導緻美元持續大幅度貶值。

與此同時,日元拉開了不斷升值的序幕,1985年2月至1988年11月,日元兌美元升值111%,也就是說,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美元 對日元貶值了50%,日元對美元升值了一倍。 1990年4月至1995年4月,日元兌美元升值89%;1998年8月至1999年12月,日元兌美元升值41%。

在這之後,以美國財政部長貝克為代表的美國當局以及以弗日德·伯格斯藤(當時的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為代表的金融專家們不斷地對美元 進行口頭乾預,表示當時的美元匯率水平仍然偏高,還有下跌空間。在美國政府強硬態度的暗示下,美元對日元繼續大幅度下跌,最低曾跌到1美元兌120日元。

與之前的對抗歐洲匯率,逼迫非美元貨幣升值的阻力相比,這場逼迫日元升值的協議,順利得讓美國人都想不到。前美聯儲主席保羅·沃克事後回 憶說,最令人吃驚的是當時日本的大藏大臣竹下登,主動提出允許日元升值10%以上,這大大出乎我們的預料,甚至竹下登在表示願意協助美元貶值時,還大度地 說:“貶值20%,沒問題”。

1987年G5國家再度在法國羅浮宮聚會,檢討“廣場協議”以來美元不正常貶值對國際經濟環境的影響,以及以匯率調整來降低美國貿易赤字的優劣性。結果是 此期間美國出口貿易並沒有增長,而美國經濟問題的癥結在於國內巨大的財政赤字。於是羅浮宮協議要美國不再強迫日元與馬克升值,改以降低政府預算等國內經濟 政策來挽救美國經濟。也就是說,“廣場協議”並沒有解決當時美國的貿易赤字,而日元與馬克升值對其經濟疲軟的狀況根本於事無補。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日本主動作出如此大的讓步呢?雖然日本銀行行長天豐雄後來解釋說:“日本政府對當時美國日益上升的保護主義感到驚慌,準備接受一次日元的大幅度升值,以緩解對美貿易關係”。其實,日元升值的背後隱藏著日元國際化的圖謀。

日元對美元的大幅度升值,雖然削弱了出口企業的價格競爭力,但日元能夠兌換更多的美元,也讓日本的財富大幅增長。於是,日本拉開了對美國 資產的收購潮,索尼公司以34億美元的價格購買了美國文化的象徵之一——哥倫比亞影片公司,三菱公司以14億美元購買了更重要的美國國家象徵——洛克菲勒 中心。到20世紀80年代末,全美國10%的不動產已成日本人的囊中之物。美國人驚呼,狼來了。

在這之前,對英美兩大帝國因為其英鎊和美元作為國際貨幣所佔據的優勢以及對他國經濟的盤剝,作為受害者的日本太清楚不過了。

日本知道,作為國際貨幣最大的好處就是把風險給別人,安全給自己,因為企業都用自己的貨幣,它不存在匯兌風險了,然後兌換風險都給人家; 兌換多,風險就多。而當時,同樣是出口大國的西德已經開始貨幣國際化的進程,最高時西德馬克佔國際總儲備貨幣18%的比例,成為繼美元之外的另一種主要貨 幣。

1978年12月,日本大藏省提出了“正視日元國際化,使日元和西德馬克一起發揮國際通貨部分補充機能”的方針。 1985年,日本貿易總額高達3052億美元,日元不斷升值,各國外匯儲備總額中日元所佔比重也達到8%。在這些有利條件下,日本外匯審議局於1985年 發表了《關於日元的國際化》等一系列官方文件或協議,正式推進日元的國際化進程,挑戰美元霸權。

但是日元國際化面臨一個問題就是,日本是當時全球最大的貿易順差國,每天大把收進美元,把日元花出去的機會並不多。還有,如果持續保持日 元順差,日本發行的日元就都轉回來了,就會造成市場上日元的匱乏——這就是前面提到了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的“特里芬之謎”,也是美元流動性氾濫的理論基礎。

為了破解這一難題,日本首先瞄準了東亞。日本利用資金雄厚的優勢,開始向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大量發放日元貸款。

1972—1982年,日本對東盟五國的直接投資總計為101.66億美元,1960—1978年,日本向東南亞提供政府開發援助總額為35億美元,而在 中國,北京地鐵一號線、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武漢長江二橋等項目建設中都使用了日元貸款,靠著這些貸款和援助,日元在亞洲國家實現了一定程度的國際化。

1990年,在日本出、進口額中,按日元結算的比重各為37.5%和14.5%,分別比1980年提高了8.1和12.1個百分點;在世界各國的外匯儲備 中,日元的比重為8.0%,雖然仍大大低於美國的50.6%,也低於德國馬克的16.8%,但卻超過了英鎊3.0%的1倍以上。

由於在日元國際地位上升的過程中美元的國際地位相對下降,所以,世界就出現了美元、日元和西德馬克“三極通貨體制”並存發展的趨勢。應該說,日元的國際化進程初見成效。

但是, 1997年,一場席捲東南亞的經濟危機爆發。這場危機中,日本本來有機會穩定日元的匯率,樹立東南亞國家對日元的信心。然而,和美國一樣,當外圍發生危機後,美元是大規模的逃逸,加劇了危機的衝擊力,日本在自保的同時,也選擇了逃避,日元大幅貶值。

東南亞是日元全球化最重要的市場,然而日本在危機中的表現卻失去了這些國家的信任。正如日本一橋大學經濟學博士、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 究中心主任丁建平所言:“日本當中扮演了很不好的角色,日本在東南亞資金全抽回。東南亞不穩,我抽回資金,抽回資金的時候日元也貶值,貶得比東南亞還厲 害。這次亞洲金融危機當中,東南亞對日元貶值是群起而攻之的。”

東南亞金融危機後,一部分國家在外匯制度方面已開始放棄盯住美元隨美元浮動的做法,轉向了浮動匯率制。各國又都在摸索新的通貨體系,並有可能選擇盯住貨幣籃子,隨一攬子貨幣匯率浮動的辦法。

在貨幣籃子製度下,由於亞洲各國貨幣的匯率將隨美元、德國馬克和日元等主要國際貨幣的匯率一起浮動,從而就為日元發揮亞洲基礎貨幣的機能創造了條件,日元的國際化再次蠢蠢欲動。

1998年5月,在加拿大舉行的APEC財政部長會議上,前大藏大臣松永在發言中提出了“採取緊急措施,進一步促進日元國際性運用”問題;隨後,大藏省又提出了《關於推進日元國際化的政策措施》。以此為契機,日元國際化再次成了日本政府的政策課題。

但是,截至2005年,日本持有美國國債超過了世界各國持有總額的1/3,成為世界第一的外匯儲備大國。然而,日元的國際化進展卻並不成功,在國際金融市場以日元標價的,只是一直保持在可以忽略不計的7%左右。

而且,美國扞衛美元霸權的國家意志力是不容侵犯的。從尼克松單方面撕毀條約,取消美元與黃金的兌換協議,就可以看出,對於日元的國際化,美國人心中是有數的。

“廣場協議”其實還有一個中心思想,就是日本央行不得“過度”干預外匯市場。因為日元升值是個相對概念。美元如果主動貶值,日元卻與美元固定匯率,就達不 到日元升值的效果;而且,日本當時手頭有充足的美元外匯儲備,如果日本央行干預,日元不想升值也就升不了值。

所以,美國留下了一個“伏筆”,就是要解除日元匯率的“國家干預”武裝,為美國的下一輪金融攻擊打下了埋伏。

三、克林頓政府抄底日元

目前並不清楚,美國誘導日元升值是不是有更長遠考慮,是不是貨幣戰爭陰謀,但是我們可以看到日元升值後的美日兩國貨幣政策的互動和日本“失去的十年”。

“廣場協議”後,美元開始有秩序下調利率。 1986年2月,時任美聯儲主席的沃爾克宣布開始下調利率。美國利用開放式利率平價4%原則的手段,迫使日本1987年以後進入利率2.5%的寬鬆貨幣政策,並一直壓制至1989年。

日元升值雖然增加了國際購買力,使得日本能買下美國以前想也不敢想的美國洛克菲勒大廈和好萊塢的哥倫比亞影片公司,但同時也帶來國內房價和股價的飆升。

東京的商業地價指數從1985年到1988年,在短短的3年間暴漲了近2倍,其中中央區地價上漲了3倍。 1990年,僅東京都的地價就相當於美國全國的土地價格,製造了世界上空前的房地產泡沫。 1985年,日經平均股指只有14000點左右,但到1989年12月,已經達到38900點,上漲了近2倍。在地產和股市雙重泡沫的壓力下,日本銀行開 始不斷降低利率。

1989年2月格林斯潘大幅提高美元利率50個基點,由6.5%到7%。同時,1988年後美國聯合英國強制推行銀行“自有資本8%”的標準,不執行此標 準的銀行不予交易。為執行該標準,國際銀團貸款規模由1988年的1260億美元降至1990年的1080億美元。

隨後,一個重要的“日美結構協議”開始在1989年談判,後在1990年簽訂。協議主要涉及兩國儲蓄投資模式問題,其中,日本的問題在於改革流通市場、企業組織形態,促使開放市場。包括將銀行公司持股標準由5%降到2%,反對壟斷等等。

在這些組合拳的打擊下,聞風而動的日本銀行資金於是開始抽離股市,很快波及實體經濟。

1990年開始,日本股價與地價紛紛墜落。 1990—1996年,銀行業損失慘重, 1995年7月,日本大藏省銀行廳公佈日本銀行業不良資產高達50萬億日元。日本破產企業年均高達14000家左右。有統計顯示,日本因股市和房地產暴跌 而造成的損失達6萬億美元。而大批日本企業難以應對資金困局,不得不把以往購買的美國資產廉價出售。

“廣場協議”之後的10年裡,日本經濟陷入停滯,就是有些經濟學家口中的“失去的十年”。關於這方面各種版本的講解就比較多了,在此不再贅述。

美國人滿足了嗎?沒有。接著看下去,從1993年2月至1995年4月,當時克林頓政府的財政部長貝茨明確表示,為了糾正日美貿易的不均 衡,還需要有20%左右的日元升值,當時的日元匯率大致在1美元兌120日元左右,所以,根據美國政府的誘導目標,日元行情很快上升到1美元兌100日 元。以後,由於克林頓政府對以汽車摩擦為核心的日美經濟關係採取比較嚴厲的態度,到了1995年4月,日元的匯率急升至1美元兌79日元,創下歷史最高紀 錄。

日元升值的後果是什麼?洛克菲勒廣場重新回到了美國人手中,通用汽車在這個廣場的一賣一買中淨賺4億美元。日資在艱難度日中大規模虧本退出美國。美國成功地擊退了日本的經濟進攻。 1995年之後,日本和美國的GDP之比重新拉開了距離,而且越來越大。

有人算了一筆賬,假設我是美國財團,我當然知道1985會發生什麼。假設在1983年,我用100億美元兌換成24萬億日元,進入日本 市場,購買日本股票和房地產,日本經濟的蓬勃導致股市和房地產發瘋一樣的上漲,1985年“廣場協議”簽訂,日元開始升值,到1988年年初,股市和房地 產假設我已經賺到了一倍(5年才翻一倍是最低假設了),那就是48萬億日元。這時,日元兌美元升值到120∶1,我把日本的房地產和股票在一年中拋售 完,然後兌換回美元,那麼,就是400億美元。在5年時間中,我淨賺300億美元。 (還是最低假設)。那麼日本呢?突然離開的巨額外資就導致了日本金融體系的崩潰——經濟學用詞叫“泡沫經濟破滅”。

獲利的資本400億美元回到美國,促進了美國的經濟發展。所以,日本“失去的十年”,卻正是美國“興旺的十年”。此言不虛,雖然美國經歷的是所謂的“非理性繁榮”。

事實正是如此。美國賺夠了,日元兌美元現在又重新回到了1∶140的位置上,美元依然和30年前一樣堅挺。美元暫時性的貶值,並沒有損害到美元的國際地位。這場美日的經濟戰爭,以美國完胜而告終。

故事還沒有結束。

因為過度的升值之後,導致全球很多持有日元資產的這些投資者發現,日元這樣大幅度地升值,那未來一定是要貶值的,所以就紛紛開始拋售日元資產,導致日元大幅度地貶值。

尤其起始於1997年的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日本從亞洲市場抽回資金,大幅降低利率,日元大幅貶值。雖然擋住了國際游資和熱錢的進 攻,但是當日元貶值到144日元兌換1美元時,盛傳美國克林頓政府出手了,它動用了國家基金抄底日元。 1999年,僅一年時間,日元大幅升值,103日元兌換1美元,美國獲利30%。

如果在這幾年日元的升值貶值通道裡,美元一進一出2個來回,利潤率能達到200%。而日本損失了多少國民財富?

日本學者吉川元忠在《金融戰敗》一書中悲哀地寫道:

太平盛世中,誰能意識到戰爭已打響?若是真槍實彈的戰爭,誰也不會將自己的利益親手送給敵對一方,而在人們看不到摸不著的無形戰爭中,往往敗就敗在心甘情願地將自己的大好河山拱手送給對手還渾然不知,這樣的戰敗更慘更痛。

四、日本“金融戰敗”對中國的啟示 

    有媒體曾專門報導說,30年前的日本經濟和今天的中國經濟有幾分相像: 

    當時,日本製造的產品源源不斷地輸往境外,日本的GDP年均增速高達9%,日資的金融機構紛紛跨入全球十強之列。當時也有很多人樂觀預測,日本會在不久的將來超過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強國。 

    然而,30年過去了,曾經躊躇滿志的日本卻深陷經濟低迷的困境難以自拔,漫長的衰退期使它的GDP總量至今只有美國的40%,日經指數在2007年重上高峰時也只有1989年最高水平的46%。與此同時,日本金融機構也紛紛退出世界十大銀行之列。 

    一位有心的經濟學家,還專門比較了今天的中國和當年的日本的相似之處: 

     1投資過熱:岸信介內閣在1960年下台,換上了池田勇人內閣。當時的池田內閣提出了“所得倍增計劃”,日本經濟在這一時期迎來了被稱為“岩戶景氣”的繁榮時期,從1959年一直持續到1961年,特點是設備投資急劇增長,帶動經濟繁榮。 

     2銀行信貸量增加:為了滿足旺盛的設備投資的需要,當時的金融機構增加信貸,形成了慢性信貸過剩局面。 

     3金融緊縮:日本銀行在1961年8月和1962年1月兩次下調官定利率,配合“所得倍增計劃”,但這一做法卻加速了經濟的過熱。 1962年進口急劇增加,國際收支出現逆差,為此,日本銀行在7月和9月兩次上調官定利率,“岩戶景氣”從此宣告結束。 

     4經濟惡化和放寬金融:在金融緊縮政策下,日本的物價逐漸回落,設備投資趨於減少,庫存不斷增加,生產出現了下降的局面。為此,日本銀行轉而放寬金融政策,結果,日本的工礦業生產開始恢復,設備投資逐漸增加。然而,設備投資增長水平並不及“岩戶景氣”時期,日本政府公佈的1962年度經濟白皮書認為,日本經濟已經擺脫了單純依靠設備投資促進增長的模式。此後,日本各銀行又展開新一輪貸款競賽。 

     5東京奧運會:1964年10月10日,東京奧運會在日本舉行,政府為籌備奧運會而投入巨款。 

     6 1965年不景氣:在恢復經濟的同時,從1963年下半年開始,日本的經常項目收支再度出現逆差。 12月,日本銀行又一次緊縮銀根,提高了存款準備金率。在實行金融緊縮政策後,經濟開始急劇衰退。 

     7證券危機:在1961年“岩戶景氣”結束前,日本證券市場一直呈現繁榮的狀態。 1958年年初,日本的平均股價指數為471點,到1961年7月上漲到1829點。然而,日本從1961年下半年開始實施金融緊縮政策,導致債券價格急劇下跌,股價在1961年年末也跌至原來的2/3。 

     8發行公債:由於經濟衰退導致稅收不足,日本政府在製定1965年度補充預算時決定發行特別公債。由於政府採取了一系列刺激經濟的政策,日本經濟從1965年秋季開始走出谷底,再次步入高速增長的軌道。 

     9美元危機: 1971年8月,美國總統尼克松宣布了旨在保護美元的政策,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日本政府在外匯市場投入39億美元進行干預,但到11月,日元匯率從原來的1美元兌換360日元一下子升到1美元兌換308日元,升幅達1414%。由於擔心經濟衰退,日本政府實施了大幅度擴張財政和放寬金融的措施,結果貨幣供應量在1971年下半年以後增加了20%,從而大大增加了市場的流動性。日本股價和房價從1971年年末開始上漲。特別是日本土地價格在1972年上漲了251%。 

     10石油衝擊:1973年10月,歐佩克7國將原油價格提高了21%。結果,日本到處刮起了漲價風,1974年第一季度的物價平均上漲了146%,物價上漲近乎瘋狂。 

    將1965年前後10年的日本經濟與中國經濟的現狀作一比較,可以發現中國經濟與日本存在著以下的相似之處: 

     1中國政府也以“所得倍增”作為口號; 

     2中國從2003年開始投資水平就居高不下; 

     3中國從2007年開始出現消費拉動增長的勢頭,政府強調說,以往投資主導型的增長模式正在發生變化; 

     4銀行貸款的積極性很高,信貸大幅增加; 

     5工資和物價都處於上升趨勢; 

     6 2005年以後中國出現了股票熱; 

     7 2003年以來中國經濟保持快速增長; 

     8 2007年中國股市暴跌70%; 

     9中國也舉辦了奧運會,相關投資增加; 

     10美元也在2002年之後發生了嚴重貶值的信用危機。 

    當然,另一方面,目前的中國經濟與日本當年存在很多不同,主要表現在: 

     1當時日本經濟出現過熱之際,國際收支會出現逆差,但中國的國際收支順差在擴大; 

     2當時日本金融機構陷入了慢性信貸過剩,但現在中國銀行信貸低於存款; 

     3當時日本實行固定匯率,而中國現在實行管制下浮動匯率,人民幣處於升值趨勢; 

     4當時日本初級產品價格基本穩定,而中國的物價處於上漲趨勢; 

     5當時日本還沒有出現土地泡沫,而今天中國房地產價格急劇上漲; 

     6當時日本市場還不夠開放,而今天的中國對外開放已經取得很大進展。 

    從這些不同點來看,現在的中國經濟似乎更像當年日本在遭受美元危機和石油衝擊時的情景。換言之,現在中國的內部環境方面與1965年經濟不景氣前的日本非常相似,而外部環境則與1971年至1973年時日本的處境相類似。 

    日本之所以能擺脫60年代的不景氣局勢,重新走上了高速增長的道路,應該歸功於很多因素。 

    當時的技術革新給日本帶來了新機遇,同時,日本也加強了出口競爭力;掀起了耐用家電產品的消費熱;將設備投資投入更具增長潛力的部門;發展了新的流通企業;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和農業的生產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20世紀90年代所謂的“失去的十年”期間,日本政府和企業對科技的投資始終有增無減,並且提出由過去的“技術立國”轉為“科學技術創造立國”、“知識產權立國”。 2001年,日本在第二期科學技術基本計劃中還提出50年內培養30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諾貝爾獎計劃”,至今已有7名科學家獲此殊榮,反映了日本原始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 

    有人認為20世紀90年代是日本“失落的十年”,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日本正是利用這個時期實現了經濟結構新的轉型,並且積累起了更加豐厚的知識資產和人力資本。 

    從日元升值的最後結果看,人民幣的升值雖然能相對解決中美貿易的順差問題,但是升值後減少的順差會很快被其他東南亞國家或地區所代替。簡單地說就是,中國不順差,台灣地區、泰國或者說越南就會順差。 

    因此,美國總的對外貿易順差並不會因為人民幣的升值而減少,相反,人民幣升值將會帶來出口產品價格上升的衝擊,將會助長美國的通貨膨脹。這種跡像從2003年開始就已經很明顯了。 

    美國不會看不明白這種國家分工下的貿易轉移帶來的國際收支失衡的現象。減少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從而逼人民幣升值只是美國的藉口和幌子,背後的美元戰略圖謀是我們應該警惕的。 

    有評論認為,日本的經濟大起大落、日元的命運跌宕起伏,固然與本國宏觀貨幣政策連續失誤有關,與美國施加的外部壓力有關,但更與日本自身的決心和目標有關。 

    在幾次日美貿易摩擦中,日本總在關鍵時刻選擇了退讓妥協,以息事寧人,雖暫時緩解了爭端,卻為日後長期衰退埋下了伏筆。 

    在亞洲金融危機中,日元跟風貶值,以為能擋住熱錢狙擊,保護資產安全,卻失去了東南亞國家的信任。 

    日元與美元之爭,讓我們看到了圍繞世界貨幣背後,是國與國的全方位較量。除了擁有財富和夢想,一個國家的貨幣能否實現國際化,更重要的還得看這個國家是否敢於面對壓力,是否敢於承受風險,是否敢於承擔起巨大的責任…… 

    國家意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美元打敗英鎊,固然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有關,布雷頓森林體系和美元霸權的建立,固然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有關;但是美元的去黃金化,美元貶值等過程,美國經濟政策的單邊主義和雙重標準,卻是清晰的美國意志體現。相反,面臨美元對其他貨幣主權的挑戰和財富剝削,歐洲、西德和日本從來都是退縮忍讓,一直持續到21世紀的今天。 

    秦國滅亡後,杜牧的《阿房宮賦》結尾雲: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意思是說,秦人沒有閒暇哀嘆自己的過錯,後人如果只為秦人的種種過錯哀嘆卻沒有從中藉鑑吸取教訓,也會讓後人的後人再次哀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元獵殺日元,給了我們教訓和啟示,美元刀的破壞力,也值得我們警惕。

2009年9月26日

必須警惕新自由主義金融理論

《金融戰爭—中國如何突破美元霸權》精彩觀點
作者:廖子光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08-7-3

http://www.wyzxsx.com

中國共產黨必須警惕新自由主義金融理論


美聯儲在格林斯潘任主席時的領導下,曾一再地公開聲稱,其信奉如下歪理,即“高度擴張性的放鬆銀根也無疑對穩定做出了重大貢獻”。 2000年股市泡沫破裂之後,格林斯潘在2004年事後聰明地說:“正如我們在1999年中國聽政會上所指出的,將政策焦點集中在平息泡沫破裂時帶來的影 響,從而富有希望地輕鬆過渡到下一次擴張。”“平息”的應對措施就是向美國銀行系統注入大量的流動資金。格林斯潘所指的“下一次擴張”就是2000年之後 的房產泡沫。  

房地產泡沫取代高科技泡沫有其結構性原因。美國貿易赤字為美國資本賬戶盈餘融資,後者為美國房地產市場提供低息按揭。但房地產泡沫和任何其他類型的債務泡沫並無不同之處。一旦收入與資產價值的增長不同步,無法支撐債務清償付款,房地產泡沫就會破裂。  

如此一來,中央銀行在扮演雙重角色時陷入概念的自相矛盾,它既是金融市場執行審慎規則的監督者,同時又是以創新型經濟擴張的名義破壞相同規則的推 動者。而且,中央銀行對處於困境的私營公司的援助標準是和這些公司對金融系統的潛在影響聯繫在一起的。這種標準本質上是不民主的,因為債務大戶只是憑藉其 規模就能可靠地得到優惠待遇。  

更可悲的是,在美國,儘管美聯儲大約98%的利潤根據法律歸於美國財政部,美聯儲在法律上還是由其會員銀行所有,而不是由政府或民眾所有。美聯儲理事會成員由會員銀行提名、總統任命,作為一個團體,美聯儲是華爾街金融利益集團的代表。  

在中國,1995年通過的《中央銀行法》賦予中國人民銀行中央銀行的地位,改變了它先前國家銀行的角色。國家銀行和中央銀行的不同在於:前者服務 於該國經濟的融資需求;而後者則試圖維持貨幣的價值穩定,與之同時提供貨幣彈性以防止銀行危機,採取利率政策以確保銀行部門的收益率,其背後的思想是,銀 行部門是經濟的心臟,為了經濟健康,必須不惜一切代價保護它。  

儘管有些人鼓吹央行的獨立性,鼓勵央行擺脫共產黨和政府的控制,但幸運的是,中國人民銀行仍然遵循中國政府的政策指示,而中國政府又遵循中國共產 黨的政策指示。中國共產黨必須警惕新自由主義金融理論,警惕中國人民銀行轉變為代表銀行部門及其大企業客戶的特殊利益,而犧牲工人階級和農民大眾的利益。 中國政府需要客觀地認識中國的銀行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地位及其實力來源。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代表各國央行的超國家中央銀行)的定義,這種不民主的、代表特殊利益的央行立場,被認為是資本主義社會所需要的央行與政治保持 距離的“政治獨立”。只要中國依然認為自己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政治獨立就不應該是中國中央銀行家們可以輕易討論的政策話題。他們選擇了銀行改革術語中 “與國際接軌”等更良性的委婉說法。已有跡象顯示,在經歷了近三十年市場經濟改革之後,負面影響正開始展現。  

中國最近的政策回歸到平民主義的方向,向貧困落後的農村和內陸地區提供積極的金融援助,試圖扭轉明顯的收入不均和經濟失衡。可以預見,這種政策轉 變將使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於中國人民銀行的政治獨立性提出質疑。可以預見的是,西方新自由主義者將會批評中國人民銀行將錢花在國家最需要的地方,而不是花 在銀行利潤最高的經濟部門。

中國外匯儲備不斷增加的危險

中國外匯儲備的迅速攀升只是部分地歸因於貿易,更重要的原因來自於資本交易,它佔中國外匯儲備增長的29%。貨幣投機佔37%,投機者就是賭定, 為了滿足華盛頓的無理要求,人民幣將不斷升值。對沖基金進行“倒買倒賣”,即藉進低息的日元購買美元,再將其賣給中國,積聚以人民幣標價的中國主權債務, 造成了中國的中央銀行即中國人民銀行的美元堆積。華盛頓就中國外匯儲備攀升對中國貨幣政策進行政治干預,推動了中國持有的美元不斷增加。  

如果應美國的要求,中國的金融部門大規模地開放,這將要求中國解決國際清算銀行界定的中國銀行系統的大量壞賬問題。這是一個由國家銀行體制向中央 銀行體制轉變所引發的結構性問題。這項工作最終將花費1萬多億美元。人民幣若是可自由兌換,將需要5000多億美元來防止貨幣投機。將上述三項加在一起, 為了推行金融自由化,中國需要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如果當前的美國對華政策奏效,那麼中國將半途而廢,達不成其必要的目標。  

中國人民銀行以人民幣標價的主權債務從中國出口部門購買美元,而美國的貿易赤字就是外國(中國)以美元購買其國庫券的形式來為美國的資本賬戶盈餘 融資。中國掙的僅僅是外國在中國出口貿易中所獲利潤的一點微薄的手續費。由於中國對外國資本和出口贏利實行納稅優惠,以外資融資的中國出口部門已想方設法 使其社會和環境成本外部化,將之留給國內部門。如此負面的外部性不久就將帶來報應。  

紛至沓來的外匯流入將造成不受歡迎和不穩定的副作用,它們包括本國貨幣的升值趨向於超出市場基本面,削弱出口競爭力,引發通貨膨脹。資本流入導致 中央銀行持有的外匯儲備大量堆積,為了擴大國內貨幣基礎,央行不得不在生產沒有相應提高的情況下發放本幣,造成貨幣太多,進而導致資產泡沫和通貨膨脹。這 將造就一種不良現象,就是一國貨幣在國外的價值高,而在國內的價值低,這為對沖基金攻擊該貨幣提供了絕佳的機會。這正是中國如今面臨的形勢,只要人民幣可 以自由兌換,這個問題就將變成一種危機。  

在美元霸權下,資本流動主要以美元標價。儘管所有人都在議論歐元是一種替代美元的儲備貨幣,然而歐元與所有其他貨幣一樣,仍然只不過是美元的派生 貨幣。為了緩解本國貨幣在境外升值和國內通貨膨脹結合在一起的威脅,中央銀行必須進行眾所周知的資本流動“沖銷”。在成功的外匯市場沖銷操作中,必須減少 基礎貨幣(銀行儲備加上貨幣)的國內部分,以至少暫時地平衡儲備(美元)流入。  

此外,“熱錢”的進入增加了金融風險,金融系統對於資本流動的突然逆轉更加脆弱。這最有可能發生於大量資本流入表現為短期證券投資形式(就是所謂的熱錢)的地區,與外國直接投資相比,熱錢能夠更快速和更容易地撤走。  


美元霸權下的遊戲

1991年冷戰結束後,隨著無管制的全球金融市場的出現,從而允許布雷頓森林體制所限制的資金大規模跨國流動,美元霸權全面形成。對於催生和推進美元霸權,1991年關於資本流動限制的瓦解比1971年美元與黃金脫鉤更為重要。  

借助於美元霸權,美國的中央銀行即美聯儲由國家貨幣價值監護人和最後貸款人轉變為一部無處不在的虛擬貨幣印鈔機,在美國經濟顯現放慢增長的最早期,開始了印發貨幣。 1987年之後,格林斯潘主席領導的美聯儲引導全世界的中央銀行縱情狂歡於注入流動性。  

在高盛公司前證券交易商羅伯特·魯賓(Robert Rubin)擔任財政部長期間,美國發現,為了掙錢,美國所需做的就是印發更多的美元,世界貿易於是成為這樣一種遊戲:美國以法令發行美元,而其貿易夥伴 生產不兌現的美元紙幣可以購買的從石油、衣服到電視機和汽車等一切商品。美國保持其國防工業和研究,將老的經濟製造業首先外包給日本和德國,再將服裝業和 低技術產品外包給亞洲和墨西哥。最重要的是,美國實質上已以垃圾債券和其他結構性金融產品建立並經營一種新型金融部門,而直到十年後,其他發達國家對此才 有所理解。借助於美元霸權,美國步入金融資本主義,而其貿易夥伴落入工業資本主義。

廖子光:美元體系興衰與

廖子光:美元體系興衰與金融海嘯的啟示
上海商報金融海嘯系列觀察之三

【編者按】 9月23日晚上,紐約廖氏投資諮詢公司總裁廖子光先生在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發表題為“美元體系的興衰”演講。經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授權,本報今天發表這次演講的主要內容。

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了美元的世界霸主地位,自此國際貿易成了美國生產美元、其他國家生產美元可以買的產品這樣一種遊戲。對於中國這樣一個貿易依存 度(進出口總額佔GDP的比率)達到70%以上的國家(貿易依存度比較健康的一般在35%左右),這是非常危險的。因此,我們必須逐步脫離美元霸權的控 制,利用主權信貸去發展自己的經濟。如果將來中國的所有出口都得以人民幣結算,那麼別國就需要按照我們的規則來玩我們的遊戲。演講稿由趙瓊整理

美國金融體係是如何陷入今天困境的?要完全理解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回溯20世紀歷史,看看以美元為核心的國際貨幣體係是如何建立的。

歷史回顧美元體系的建立

戰後的歐洲非常貧乏,美國決定開展馬歇爾計劃(Marshall plan)。此舉贏得了全球的讚譽,因為美國似乎在無私地幫助歐洲擺脫暫時的困境。但真正理解馬歇爾計劃的人都知道,這其實是美國人給歐洲的“特洛伊木 馬”。馬歇爾計劃中,美國總共給了歐洲200億美元,這些美元不是以貨幣形式而是以商品形式提供的,即歐洲需要以這200億美元來購買美國的商品。這是 “美元霸權”,Dollar Hegemony的開端。馬歇爾計劃推動美元成為國際金融體系的主導貨幣,而貧弱的歐洲當時除了接受別無他法。

實行馬歇爾計劃的時候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而現在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中國是最大的債權國。我們向美國市場借出了1萬多億美元,而且 這一數值連年增長,這比馬歇爾計劃時期美國給歐洲的多好多倍,但為何我們對美國經濟沒有控制力呢?這是促使我深思的問題。我們向美國運送貨物且以美元支 付,當年美國向歐洲輸出貨物也用美元支付,如果中國運往美國的貨物以人民幣支付會怎樣呢?這一問題值得深思。

先回顧美元體系的建立過程。二戰結束後各方召開布雷頓森林會議,重建國際貨幣金融體系。雖然有114個國家參加會議,但是實際上會議是由美英控制的。美國主導而英國跟隨。

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了以黃金作為支持的美元體系,1盎司黃金兌換35美元。即使在當時這個價格也偏低。當時低估金價不是問題,因為各國都欠美國很多錢,而且在未來的幾年中美國將擁有全球大部分的黃金儲備。

這慣壞了美國,以黃金儲備作為支撐,美國似乎可以任意花錢。但問題在於美元可以固定比率與黃金進行兌換,於是當美國出現了財政和經常項目賬戶雙赤 字,當歐洲人發現他們持有的美元數目是美國的黃金儲備所無法支撐的時,歐洲人對美元的信心開始下降,兌換的要求開始出現。法國人從拿破崙戰爭歷史中認識到 控制國際儲備貨幣的重要性。他們派法國海軍去紐約,要求將他們持有的美元換成黃金,然後把這些黃金運回法國的銀行。華盛頓對此並不高興,但也只好遵守兌換 黃金的承諾。至此,50%的黃金儲備被提走了。三個星期後,美國忠實的伙伴英國要求把自己持有的美元換成黃金。三天后尼克松總統發表講話,外國不可以再把 美元兌換成黃金,沒有協商的餘地,這是美國的主權決定。

在這個決定後,美元實質上是美國發行的法定貨幣,即使出現通貨膨脹也沒有任何懲罰(如果以前出現通貨膨脹,外國人就會把他們持有的美元兌換成更加 保值的黃金)。然而奇怪的就是,在該決定發布後美國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沒有改變,自此國際貿易成為了這樣一種遊戲:美國生產美元,其他國家生產美元可以買 的產品。這就是美國大力推動“自由貿易”的原因所在。

現行困惑國際貿易體系的問題

二戰剛結束的時候,國際貿易還是國內經濟的一個比較小的部分,而且資本的跨國流動還被認為既不合意也沒有必要,因此這個問題還沒有受到重視。在冷 戰期間,兩大陣營之間沒有貿易,經濟往來由援助主導。每一個超級大國都援助他們陣營內部的國家,來獲得內部的團結,來說服體制內的人們自己的體制更好。冷 戰之後,美國這個支撐下來的超級大國沒有必要再援助任何人了,他們認為歷史已經證明了資本主義優於社會主義。但這不正確,事實上蘇聯在赫魯曉夫之前都做得 很好。當時赫魯曉夫堅持與美國進行軍備競賽,而軍備部門的很多東西都需要用美元購買。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赫魯曉夫要解禁經常賬戶,融入國際貨幣體系,而國 際貨幣體系此時是由資本主義、更準確地說是被美國主導的。莫斯科不產美元而華盛頓可以,所以蘇聯只好掙美元來維持軍備競賽。這是蘇聯失敗的原因——失敗並 不是由於共產主義不能產生財富,而是因為共產主義試圖按照資本主義的規則運轉。


二戰結束後,援助不再成為主導的交易形式,金融全球化開始加速,貿易變成經濟增長的唯一來源。但是對於中國,一個貿易依存度達到70%以上的國 家,這非常危險。一般來講,貿易依存度比較健康的在35%左右。對於一個貿易依存度在70%的國家,如果這些外貿交易以美元結算,這意味著我們在向美國輸 出財富,而換回我們沒有辦法在國內用的美元,除非把美元換回人民幣。

這樣就出現一個問題:當我們向國內發人民幣,這些人民幣是沒有實體財富支持的,因為很多實體財富都運往美國了。因而我國出現了通貨膨脹。央行唯一 的選擇是,把這些收到的美元投資於美國市場,比如說買美國的國債。我們藉給美國的錢比美國借給歐洲的多很多倍,但是相比之下,美國通過債權人的地位贏得了 對歐洲經濟的影響力,而作為最大的債權國的我們卻不得不受制於美國、被動地服務於它。這是不合邏輯的。

自由貿易的問題在於,它利用資本跨境流動來進行工資套利,創造利潤回饋國際資本。這是外國資本湧入中國的原因。在今天的中國,工人的工資太低,他 們買不起他們生產的襯衫,因而只好出口這些襯衫。我們需要有高工資的充分就業,這些高工資可以讓工人買得起他們生產的商品,同時進行資本積累。但外國資本 家不希望這樣做,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需要把這些產業轉移到泰國等勞動力成本更便宜的國家。而我認為,這些產業的轉移並不會對我們造成太大的威脅,我們 不需要這樣的產業,這些產業本來就是從美國轉移到深圳等東南沿海地區的。當然我們也有很多在這個產業經營和生產的人,他們會擔心因此失去工作。認為我們不 能依賴自己發展的人的論據是“我們沒有籌碼”。但是他們卻沒有指出我們沒有籌碼的原因是工資太低。他們認為提高工資會造成通貨膨脹。而事實上,只要貨幣供 給增長同經濟擴張同步,是不會有通貨膨脹的。唯一的可能的通脹,是美國貨幣供給增加而我們的經濟沒有相應的增長。

未來對策脫離美元霸權的控制

要脫離美元霸權的控制,利用主權信貸去發展自己的經濟。我們不要再大力鼓勵出口,而要大力發展國內經濟,最終讓外貿依存度恢復到健康水平 (35%)左右。如果我們仔細觀察GDP和GNP的關係,會發現真正獲益的是國外投資。因此我們應當建立起GNP指標。國務院最好頒布法令規定所有出口都 得以人民幣結算。我們不需要徵詢任何人同意,這是我們的主權決定。一夜之間,人民幣就會變成世界儲備貨幣,因為我們是最大出口國。別國不可能不買我們的商 品,因為它們不得不這樣做,否則它們的通貨膨脹率要翻番。當規定實施後,外國所需的人民幣要從國家外匯管理局(SAFE)買。國家外匯管理局將會擁有世界 影響力,它不需要再聽華盛頓講什麼是合適的匯率水平,而由自己來決定。阿拉伯人買了很多我們的衣服、鞋子、汽車,賣給我們石油。過去我們用美元結算,現在 美元買不了中國商品了,我們只接受人民幣,然後用人民幣買石油。這樣我們就可以發展國際貿易而不經手美元。堅持我們的商品要用我們的貨幣結算,是我們的國 家權力。

我的另外一項提議是,讓中國人民銀行轉換角色,將中央銀行體系轉化為國家銀行體系。如果不轉變,就無法擺脫美元霸權;如果不擺脫美元霸權,那麼中 國就不能使用主權信貸工具,永遠依賴於外國資本,就無法真正地發展中國經濟。這是因為,外資只會投資外貿部門,由於國內經濟不生產美元,它們只能收回美元 後再用美元買我們的商品。

我們需要做的是,復興我們的經濟,以恢復我們原本的大國地位。到了那個時候,外國需要來玩我們的遊戲,按照我們的規則做事。他們要來北京學習,而不是我們不去紐約去學習。這是製勝之道。

◇人物背景

廖子光

1938年出生在香港,在哈佛大學接受過建築學和城市設計的教育,後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任教,期間對經濟學和國際關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廖子光先生曾擔任過著名的洛克菲勒公司投資顧問,現任紐約著名的廖氏投資諮詢公司總裁。

自2002年以來,廖子光先生在香港出版的由馬來西亞人主辦的《亞洲時報》(Asia Times)上開設“The Complete Henry CK Liu”專欄,其文章重點研究美元霸權對世界與中國和平發展的影響,美國全球霸權戰略的地緣、軍事、經濟意義,以及美中關係的歷史、現狀與未來這三個領 域。

2009年9月25日

美國對華海陸圍困戰略解析

戴旭:美國對華海陸圍困戰略解析
作者:戴旭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09-9-24

http://www.wyzxsx.com

中國海疆面臨“囚徒困境”--美國對華海陸圍困戰略解析


戴旭



世界上一切重大的事件,一般都要經過久遠的歷史沉澱,才有可能現出真相。比如美國在冷戰中拖垮蘇聯的軍備競賽戰略。由於事關“重大”,這些事件總有著不少的蛛絲馬跡可尋,敏感的人,可以據此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那些思維麻木的,只能迎受巨大的戕害。


眼下,中國周邊就有這樣一件堪稱驚天動地、足以與當年冷戰陰謀相提並論的“秘密的事情”。


讓我們先看看最近一段時間的一系列現象:一條弧,一條從太平洋到印度洋——正好是包圍中國大半島的巨大弧線,正在火星四濺。


這是一條美國一手製造的陰謀之弧。


朝核危機:美國為何一點不慌?


朝鮮半島和日本,是這條弧的起點。


5月25日,朝鮮進行了第二次核試驗,爆炸力和控制技術較上次有很大提高。美國卻顯得不慌不忙,只是通過聯合國進行“制裁”。


回想3月份,朝鮮準備發射衛星時,美日又是公開宣布準備攔截,又是譴責,還進行了有1.2萬駐韓美軍、1.4萬其他美軍以及2萬韓軍參演,為期12天的聯合軍事演習,規格之高可謂罕見,激得朝軍最高司令部下令備戰。


同樣是應對朝鮮導彈和核危機,一個月內美國判若兩國,這是為什麼?筆者認為,這是美國以怒而擾之的兵法原則:有意激怒朝鮮,使其失去理智,給日本重新武裝的藉口,同時損害中國的外交形象,離間中朝關係。


現在的情形正是如此,安理會通過制裁決議之後,朝鮮立即宣布以“將钚武器化、開始鈾濃縮、武力反封鎖”作為對抗。當年朝鮮戰爭讓日本坐收漁利,實現經濟復興;現在日本又試圖趁火打劫,美國則順水推舟。美國武裝日本,對付的絕不僅僅是朝鮮。


美國發現,朝鮮是中國周邊唯一一個它無法插足的地方,但朝鮮一再胡鬧,根本目的在於要和美國直接發展關係。美國於是設局:一旦中國對朝動 作過大,就會把朝鮮推向美國,美國就會順勢堵住中國的陸地出口。如果中國不上當,那美國正好順勢承認朝鮮的核國家地位。這樣,中國就被印度、巴基斯坦、俄 羅斯和朝鮮等四個核鄰國,圍個水洩不通。陸地上,中國雄雞的雞籠子已經成形。所以,美國對朝核危機一點都沒有危機感,它在靜觀,以期用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辦 法,掌控全部朝鮮半島。


看破中國在陸地周邊的困局,美國下一步要做的,就是防止這條困龍入海。所以,它真正著力編制的包圍網,是在海上。


美日首次明確中國為假想敵


2月上旬,日本媒體報導日本將在釣魚島海域常駐可搭載直升機的海巡船,招致中國強烈抗議。近期,美日在沖繩周圍頻繁舉行軍演。 2月中旬展開的演習,戰艦達到21艘,美國還派出一艘核動力航母,規模為冷戰後所罕見。 《朝日新聞》引述日本軍方人士話說,這一連串的“密演”是為了挫一挫中國建航母的銳氣,意味著日美對中國海軍近代化感到有“威脅”。注意,日軍人士說的是 “近代化”,還不是“現代化”。


我們再往前翻翻日曆:2006年1月,日本防衛廳最新成立的“離島特種部隊”——陸上自衛隊西部方面軍步兵團,派遣130多名官兵前往美 國圣迭戈進行了“奪島戰”演習,針對敵軍武裝侵犯離島和游擊隊的潛入進行了聯合訓練。日本在西南方向存在的“離島”領土爭端,只有同中國的釣魚島之爭和同 韓國的獨島之爭。目前,獨島由韓國實際佔領,而釣魚島則由日本實際控制。


日本防衛廳已經秘密製定了有關釣魚島的“防禦”作戰計劃。該方針於2006年1月曝光,內容包括當西南諸島有事時,除派遣戰鬥機和驅逐艦外,還將派遣5.5萬人的陸上自衛隊和特種部隊前往防守。


近年來,日本接連出台的有關防衛政策的文件,都把中國視作威脅,其戰略重點也隨之由北向西、南轉移,而釣魚島正好處於其調整方向的匯合處。在兵力部署上,將優先配備先進裝備到西南方向,並把“島礁防衛”正式列為自衛隊的任務目標。


據日本共同社2008年12月31日報導:11月美日在硫磺島附近舉行的聯合演習中,假想中國“武裝佔領”了釣魚島,美軍與日本自衛隊共 同發動進攻並奪回島嶼。演習地點選在硫磺島近海海域舉行,以硫磺島模擬沖繩本島,沖之鳥島模擬釣魚島。日本出動了最先進的“宙斯盾”驅逐艦在內的約90艘 艦艇。美軍則出動了包括“小鷹”號航母在內的十餘艘艦艇。


這是美日第一次明確將中國列為假想敵,日本借美國之力霸占釣魚島的意圖已經逐漸從模糊走向清晰。日本共同社稱,此次軍演實際上也體現了美 國的對華戰略。 “由於中國迅速擴充軍備,美國希望通過日美同盟聯手抑制中國的敵對性崛起。”日本防衛廳官員坦言:“在20世紀90年代,美國根本不會進行這樣的演習。”


美國對日戰略發生重大轉折


在東海更東的地方,悄悄地發生了一件筆者稱之為驚天動地的事:2月16日,希拉里訪日,日美簽訂駐沖繩美軍遷往關島的協議,日本為此出資 60多億美元;2月23日,麻生訪美,時間為一天,雙方連記者招待會和基本的外交禮儀都沒有。很多媒體議論說:日本太重面子,所以美國新國務卿先訪日是照 顧日本情緒;至於日本首相在美國的來去匆匆,媒體解讀說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筆者認為,這只是記者們的膚淺猜測。不僅希拉里訪日包含重要戰略信息,麻生在希拉里訪日不到一周就匆忙前往華盛頓,更不僅僅為了國內的支 持率,而是進行緊急戰略磋商。磋商什麼?儘管筆者無法看到密談記錄,但從麻生從美國回來後立即發表“釣魚島是日本固有領土”,表示若遭“侵犯”將啟用日美 安保條約,而美國就如演雙簧一樣在27日表示“釣魚島一直在日本的行政管轄之下,適用於美日安保條約”這一點看,此次磋商的顯然是雙方的國家大戰略問題。


那麼,什麼是日美的國家大戰略?一切現象背後隱藏著的都是本質。讓我們把這一切現象,放在近一年多來日本圍繞東海劃界,不斷對中國進行糾纏的背景下;再把日本的這種無理取鬧,放在近百年來中日關係史的大背景下來分析,日本對華大戰略就清晰可見了:


由於中日在近代選擇不同的發展道路,日本進入現代國家,中國則落在後面。日本趁機欲併吞中國,然後利用中國的人力物力,北上徵俄南下徵 印,稱霸世界(此為田中奏摺核心內容)。當這一國策被中美蘇共同粉碎之後,日本韜光養晦,短時間內再次復興。其國力相對於中國已不佔絕對優勢,但仍在技 術、經濟方面佔優。其戰略乃定為徹底投靠美國,在做美國全球戰略副官的同時,力保亞洲第一的地位。要做到這一點,一是盡可能地恢復當年掠奪的領土;二是盡 可能地壓縮中國的發展空間,等待下一次的歷史機遇。


日本為什麼處心積慮要讓美國離開“沖繩”?因為這根“繩”原來並不是日本的,乃是在1879年併吞的中國藩屬琉球國。二戰美國登陸日本 後,曾兩次要將這個“球”歸還中國,並要求中國派兵佔領日本。可惜蔣介石忙於內戰,沒有顧上。此後冷戰的大形勢注定了新中國必然成為美國的敵人,朝鮮戰爭 更加固了這一格局。於是,美國不僅不再提把琉球還給中國的事,還和日本私下簽訂了把琉球划歸日本管理的協議。日本雖然和美國簽訂了協議,但畢竟地盤還在美 國的佔領下。重新拿回琉球群島,乃是本國第一大事。日本深知,要想成為正常國家,必須把美國占領軍慢慢擠出本土。別看日本口口聲聲說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的 基礎,但內心還是希望美國大幅度鬆綁。從日本說,只有完全掌控了沖繩,才有了和中國爭奪釣魚島的最近支撐點。


前安倍首相官邸聯絡官在2月19日的《產經新聞》上發文說《美軍遷往關島意義重大》,說“這一協定對於5年後10年後的日本來說是非常重 要的,而且日本在戰略上也是獲益匪淺”。這是個有遠見的日本人。儘管文章說得很含蓄,但對日本近代戰略稍有研究的人還是不難解讀的。


可惜,很多中國人也對日美間達成這樣一個協議,對發生在眼前的這個巨大陰謀竟然視而不見。毫不誇張地說:由於日進美退的這個協議,整個東亞的局勢將發生巨變。


日本完全控制沖繩後,在釣魚島問題上將更加強硬。據《聯合報》報導,日本防衛省已計劃派遣陸上自衛隊進駐日本最西南側的與那國島。與那國 島距離台灣花蓮只有110公里,距釣魚島170公里,距日本現在駐軍的沖繩卻有500公里,是日本最西南側的門戶,居民只有1600人。防衛省官員聲稱, 沿日本九州島南端到台灣間的第一島鏈軍事部署,是日本“國家西南防衛部署的重要一環”。沖繩縣首府那霸目前駐有自衛隊的一個混成團,今年底以前這個團將升 格為旅團,約1800人的部隊將增加到2100人,屆時與那國島也會進駐自衛隊。


站在與那國島上,日本的刺刀已經抵在台灣——中國的胸膛上。


這個協議的簽署,是美國對日戰略的重大轉折,喻示著美國正在放出關了60多年的日本老虎。未來東亞戰爭,很有可能從2009年初開始醞釀。這是美國的戰略安排,未來的某一天,一切都將浮出水面。


南海各國為何這麼膽大?


南海,是大弧線的中間點和關鍵點。


2月17日,菲律賓議會通過所謂“海洋基線法案”,將中國中沙群島中的黃岩島劃歸為“菲律賓的所屬島嶼”;3月5日,馬來西亞總理兼國防部長巴達維登陸中國南沙群島的彈丸礁和光星仔礁。


越南也沒有閒著。它在4月26號任命了一個西沙市長。更妙的是,它任命西沙市長這個時機,和美日印的軍演同步。早一天的25號,馬來西亞 宣布將動用軍艦對付中國的漁政船。現在,菲律賓已訂購6艘法國潛艇,越南也訂了6艘俄羅斯先進潛艇,比中國還多。 4月中旬,越南海軍還秘密訪問了美國海軍。不能排除未來越南把自己的基地租借給美國用。 1979年中越戰爭後,越南的總參謀長對到訪的印度參謀長說:中國大而不強。從那時起,它不僅沒有吸取教訓反而開始囂張了。南沙群島,它佔了差不多80% 的島礁。它一邊說著和我們要以同志加兄弟的態度處理爭端,一邊磨刀霍霍。


最轟動世界的是3月10日,一艘美國海軍的間諜船,拖著上千米的聲吶電纜,在中國專屬經濟區的南海地區收集中國核潛艇情報,卻倒打一耙, 說“中國船隻在南海國際水域對美海軍檢測船進行騷擾”。受到中國強烈抗議後,不僅不收斂,反而派出驅逐艦護航,繼續其侵犯中國主權的行動。


美軍此舉不僅是在漠視中國對南海的主權,還有為當地各國壯膽的動機。果然,美國一面派軍艦在南海繼續耍橫,一面又宣布向菲律賓贈送6艘軍艦。它國內的學術機構,還不斷舉行什麼研討會,說南海並不是中國的,一為南海各國鼓氣,二為美軍以後的行動提供理論依據。


日本、朝鮮半島、台灣、南海……這就是學界常說的第一島鏈。現在不是中國衝擊第一島鏈的問題,而是美國在收緊這一根鍊子。


澳大利亞是第二島鏈的一個點。它最近鼓譟得特別兇,說要防範中國的威脅,要擴充海空軍。怎麼擴軍?說出來讓人目瞪口呆:訂購美國100架 F-35,這是第四代戰機,隱形的聯合攻擊機。按西方標準,這相當於兩艘大型航母的載機。還要購買12艘新潛艇和12艘新軍艦,24架戰鬥直升機,總計 780億美元!這麼一個在現代戰爭史上連配角都算不上的國家,也敢指著中國鼻子說話,誰給它的底氣?


印度為何跑到太平洋來了?


越過南海,再向西,向印度洋方向掃過去——美國和印度現在可以說是親密無間,繼最先進的P-8反潛巡邏機,美國其他重型裝備也在進入印度。軍備合作的背後當然是戰略的密切配合。因此印度在西藏問題上才敢大膽干涉。


冷戰年代,這個從太平洋到印度洋的巨大弧線上,幾乎停滿了美國當時最新式的戰機“F-16”,故直到20世紀80年代都一直有人稱“F- 16包圍中國”。現在,這一態勢沒有絲毫改觀,只不過原來的F-16正在被更先進的F-35所代替,而且由於印度的加入,這一弧線還大大延伸了。


事實已經很清楚:美國自己坐在中國的南海(主要是依靠東南亞做基點),以日本、印度為兩翼,並培養越南等國作為它潛在的馬前卒,封堵中國的海上出路。看看最近這段時間的一些情形,事情就更清楚了:


4月23日,中國海軍在青島閱兵。 4月26號,美、印、日就在沖繩海域進行聯合反恐演習,美國出動了核潛艇、航母,印度把參加青島閱兵的兩艘軍艦直接開過去了。它們反恐演習的重點是反潛。沖繩有什麼恐?恐怖分子有潛艇嗎?明擺著掩耳盜鈴。


印度號稱印度洋是印度之洋,現在又跑到太平洋來了。有人說它是想向太平洋擴張,但它那幾條軍艦哪有那個能力?筆者看它就是來向美國表示忠心。從太平洋回去之後,印度在6月上旬又和英法海軍在印度洋搞起了反潛演習,這一回倒是痛快,直接說是為了對付中國核潛艇。


在我們為造不造航母激烈爭論的時候,美國已暗暗地為中國未來的航母艦隊準備了一支亞洲海上聯軍。這支聯軍包括日本、印度和東南亞部隊。美 國這個戰略很完備,在東海,有美日台軍事同盟,用的都是一樣的武器,一個大軍事體系中的幾個作戰單元。後面還有個戰略預備隊澳大利亞。在南海,美國海軍坐 在這裡,協助那些小國準備關住中國海軍的南海出口。怕這些小國的艦隊關不住,美國還唆使印度東進,做戰略策應。


印度自製的2艘航母已經開工,2014年就要成軍。它的蘇-30戰機早就進了安達曼群島,俯瞰印度洋。印度在印度洋上不會封鎖美國,也不會封俄羅斯,它會封誰呢?不言自明。


海上的“新八國聯軍”


從戰略態勢上說,中國的海上大門已經基本被關死。東邊那一扇是日本,西邊這一扇是印度,美國就是關門人,越南和其他南海國家是門閂。


美國弄這些小嘍羅一起封鎖中國,都給什麼好處呢?對日本,在釣魚島上的立場傾向它,同時還可能在聯合國入常問題上放水;對南海各國,直接以石油公司與他們合作,並支持他們的領海領土主張;對印度,鼓勵它繼續併吞鄰國。總之,都是給予這些國家現實利益和核心利益。


印度和越南、日本,現在都對中國採取“遠交近攻”的戰略,利用和美國的關係,大肆擴張,侵略的全是中國的領土領海,及對我安全至關重要的鄰國。美國現在就把這些國家當狗使,準備一堆骨頭和窩頭,讓他們做第一陣營,頂不住它再上。


歷史上有個八國聯軍,現在我們門前同樣有一個“八國聯軍”:美日澳印四大金剛,外加四小嘍羅。這個新八國聯軍,在把中國關在黃色的陸地籠 子裡這方面,利益是一致的。它們都希望中國大而不強,成為一個胃口奇大的胖子,吃它們的產品,供他們利潤。鴉片戰爭時,西方列強就是這樣看中國的。


當年,列強看到中國洋務運動出現中興勢頭了,於是進行遏制。當年洋務運動進行到33年的時候,甲午戰爭爆發了,中斷了中國的第一次現代化 進程。現在,改革開放進入第31個年頭,有沒有一個陰謀,再一次中斷中國的第三次現代化進程呢?我認為至少有人是在準備一個陷阱——除了美元陷阱之外的另 一個戰略陷阱。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最多也就是五六年,南海國家、印度、日本的海空軍都會有質的變化,那時它們會更強硬。我們的航母還在紙上,美國就為中國的新海軍畫地為牢了。


中國海軍現在的處境,跟一戰、二戰前德國海軍的情況很類似。專家稱那時的德國海軍是囚徒困境,因為英國海軍一直看著它。所以,人們稱德國海軍是兩次攻擊了監獄看守。


中國海軍現在也被幾個看守盯著。美日用兩根鍊子(第一、第二島鏈)緊緊地拴著中國海軍。同時還把印度和南海國家組織起來當協防隊員。所以,中國海軍今天的處境比當年德國海軍的處境更艱難。


這只是中國海上的形勢。其實,中國周邊陸地的態勢,也並不更加樂觀。






中國後路被抄——美國對華海陸圍困戰略解析



美國正在世界上收縮戰線,但同時卻在中國周邊緊鑼密鼓地全面展開戰略推進。在冷戰年代,美國對中國是硬圍堵,對蘇聯是軟絞殺;冷戰結束後,美國的戰略正好反過來:對俄羅斯是硬圍堵,對中國採取軟絞殺

上期分析了美國等國家在從朝鮮、日本為起點,一直延伸迂迴到南亞、印度洋,對中國構建的“陰謀大弧線”。事實上,美國在海上對中國準備關上大門的時候,還同時在陸地上抄中國的後路。美國在陸地上的戰略部署,是接著海上大弧線展開的。

2009年5月4日,奉行“毛主義”的尼泊爾總理普拉昌達宣布辭去總理職務。在聲明中,普拉昌達說,尼泊爾對印度卑躬屈膝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這話什麼意思?

 印度:對中國來真的了

印度已經把錫金國變成錫金邦了,現在又把尼泊爾的政局搞亂了,大有準備再弄個尼泊爾邦的態勢。它對斯里蘭卡和孟加拉國的控制就不用說了,斯里蘭卡內戰剛一結束,它就格外積極地參與重建,要“抵消中國的影響”。印度的目的,就是要把這些南亞國家全部變成它的衛星國。

3月,印度秘密進行了以“中國可能發動短平快入侵”為假想的演習。印度總統還到其非法佔領的中國藏南地區視察,其空軍在中國邊境附近進駐了遠程重型的蘇 -30戰機。 6月,趁朝鮮核危機,印度突然向被它佔領的藏南地區大舉增兵6萬人——兩個陸軍師。多年來印度對中國的敵意只是體現在口頭上,現在來真的了。中國搞海上閱 兵,邀請印度海軍;但印度搞印度洋海軍論壇,卻拒絕中國。

 美國:為何在俾路支大打出手

同時,美國的“食肉動物”無人機還在巴基斯坦隨意襲擊,表面上看起來是打擊塔利班,其實也有著強烈的項莊舞劍的味道:美國使用無人機進行密集襲擊 的地區是巴基斯坦的西南省份俾路支。中國對巴基斯坦的主要投資就在這裡,比如著名的瓜德爾港。美國和印度一直疑慮這個港口會被中國用作通向印度洋的出口。 外電報導,中國有計劃修建一條從瓜德爾港跨越喜馬拉雅山的輸油管道。

美國在這里大打出手的動機是什麼?看“香港亞洲時報在線”的一篇報導《俾路支省是最終目標:這是風暴前的寧靜》:

美國總統奧巴馬全新“海外緊急行動”(即過去的全球反恐戰)的“阿富汗-巴基斯坦章節”不僅意味著巴部落區要增兵,俾路支省的增兵幾乎也不可避免。從戰略上說,俾路支省令人垂涎:它位於伊朗以東,阿富汗以南,而且有三個港口,包括瓜德爾,幾乎就在霍爾木茲海峽的入口。

中國建造的港口瓜德爾是重中之重。這是IPI和TAPI之間的輸油管戰爭的關鍵點。 IPI即伊朗-巴基斯坦-印度輸油管道,也稱為“和平管道”。 TAPI是常年問題不斷、由美國支持的土庫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輸油管道,計劃穿越阿富汗西部,經由赫拉特,分支到坎大哈和瓜德爾。華盛頓夢想 把瓜德爾建設成新的迪拜,而中國卻需要把瓜德爾作為港口和運送天然氣的基地。

此外,在歐亞大陸的新博弈中,巴基斯坦對北約和上海合作組織都佔有核心地位——巴是上合組織的觀察員。因此,誰贏得俾路支,誰就可以把巴基斯坦納為一條關鍵運輸線,既可以通向伊朗的南帕爾斯天然氣田,也可以通向土庫曼斯坦的里海天然氣資源。

俾路支省對華盛頓的重要性可以通過美陸軍智庫戰略研究所羅伯特·維爾辛的報告《俾路支民族主義和能源政治》來評價。正如人們的預料,一切都圍繞輸 油管道。必須盡一切可能迫使建設了瓜德爾,需要伊朗天然氣的中國退出。華盛頓還懷疑,中國可能把瓜德爾變成海軍基地,“威脅”阿拉伯海和印度洋。

在美國國內,關於肢解巴基斯坦,控制其核武器的提議不絕於耳。

 增兵阿富汗是項莊舞劍

 再往西,是阿富汗。 3月9號,美國宣布將在今年9月底之前從伊拉克撤出1.2萬人的部隊。之前,美國已經宣布將大舉增兵阿富汗。

為什麼美國從伊拉克撤軍,而不從阿富汗撤軍,還要加強?那是因為阿富汗有兩個大鄰國俄羅斯和中國,這才是美國在阿富汗舞劍時真正著意的地方。

在冷戰年代,美國對中國是硬圍堵,對蘇聯是軟絞殺;冷戰結束後,美國的戰略正好反過來:對俄羅斯是硬圍堵——北約東擴、搞顏色革命挖俄羅斯牆角、 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擠壓俄羅斯生存空間、支持格魯吉亞和烏克蘭等等;對中國採取軟絞殺——今後,美國利用中國周邊國家和國內的台獨、藏獨、疆獨分裂勢力, 給中國製造麻煩的事情只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加劇。

 美國賴在阿富汗是一箭雙雕。一是可以繼續實施肢解俄羅斯的大戰略,同時也為削弱中國,掐斷中國自中亞的能源通道。幸運的是,中國和俄羅斯在中亞有個上合組織,可以暫時緩和一下美國和北約的全面攻勢。

 自中亞向東,就是蒙古。多年來,美國和日本一直在蒙古不遺餘力,進行經濟援助、軍事演習,直至扶持親西方政府上台。美國迄今已被稱為蒙古的第三鄰國。

 一邊全球收縮一邊對華推進

如果打開世界地圖,可以發現,中國從海上到陸地,已被美國包圍得嚴嚴實實,像一個橫躺著的U形試管,只剩下東北部和俄羅斯接壤的很小部分。但是,隨著日本宣佈為了應對中國崛起,而有必要與俄羅斯攜起手來,這一個小口也即將被堵上。

這只是美國在2009年初的幾個小動作。如果再算上美國20多年來一直宣揚的各種版本的“中國威脅論”,在不勝枚舉的許多領域杯葛中國,就可以看出,美國一邊用廉價的心理戰嚇唬中國,不要邁出前進的步伐;另外就是在中國周邊扎上一道鐵籬笆,還不停地點燃一堆又一堆的火。

美國的意圖實際上已經清晰地浮出,那就是:美國正在世界上收縮戰線,但同時卻在中國周邊——從朝鮮半島,沿中國周邊海域到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蒙古等陸地,緊鑼密鼓地全面展開戰略推進!

 最大的利益是肢解中國

更加陰險的是,美國還有著通過政治的、經濟的、外交的、文化的全面圍攻,像對蘇聯一樣肢解中國為七塊或八塊。一旦那樣,其部署在周邊的軍事力量,將迅速地用於對分裂的中國進行控制,像它現在對獨聯體做的那樣。

我們不要忘了,從1840年開始,西方就一直在全面地對中國蠶食鯨吞,只是兩次世界大戰,打亂了這一進程。現在,西方的內戰已經結束,西方又以一 個整體,開始了新的地理大發現式的掠奪和擴展,這一次被掠奪的是俄羅斯和中國。因為這兩個國家有著歐亞大陸最大的版圖和雄厚的人力及物力資源。但因為兩個 國家塊頭太大,且有核武器,西方無法以武力達到目的,就採取其他的辦法,一點點地敲碎中、俄,然後再逐步削弱,軍事手段最後才會用。

僅僅享受中國的廉價商品,騙取中國的巨額外匯,美國是不滿意的,因為對於美國來說,其最大利益是肢解中國,然後讓分裂了的中國,徹底倒向美國,佔有中國的人力資源,成為美國稱霸世界的砲灰。

美國已經從肢解蘇聯中得到巨大的好處,那些分裂了的小蘇聯,幾乎都倒向美國,為美國提供政治支持和資源,以及安全縱深。蘇聯不解體,是一塊壓向美國的大石頭,蘇聯解體,是美國砸向俄羅斯和未來中國的一堆石塊。

同樣的道理,中國不解體,對美國構成戰略壓力;中國解體了,就是威脅日本、印度、俄羅斯的一堆石塊。可以這麼說,中國、俄羅斯解體了,美國的全球 帝國地位就奠定了。因為歐洲已成破碎地帶,印度本來就破碎,日本被騎在身下,美國還有什麼敵人呢?至於伊斯蘭世界的恐怖襲擊,只是全球帝國的治安事件。

只有從美國最深的戰略動機出發,才能看透美國對華戰略。看透美國對華全面戰略包圍,同時又組織針對中國的“第五縱隊”的目的。

可以看到,台獨力量,香港民主派,法輪功,民運分子,達賴集團、熱比婭集團,總後台無一不是美國,無一不是接受美國的政治、軍事、輿論和經濟支 持。而美國支持這些中國分裂力量的目的,也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台灣和香港,不要融入大陸的統一發展進程,讓大陸繼續分裂,由外向內,最後解體。美國在20 世紀玩死了蘇聯,21世紀還要玩死中國。

美國玩達賴,連著印度,涉及地區政治格局;美國玩熱比婭,暗含挑撥中國與伊斯蘭世界關係的動機在裡面。新疆“7·5事件”一起,土耳其不問緣由, 其總理和外長上來就指責中國。中國維吾爾族還和伊朗是一個宗教,牽一發動全身。美國一邊自己想從對伊斯蘭世界的戰爭中脫身,同時,卻希望把中國推到和伊斯 蘭世界發生紛爭的陷阱裡。

 美國的三大潛在敵人

自古不能謀全局者不能謀一域,不能謀萬世者不能謀一時。

倪樂雄先生在《從陸權到海權的歷史必然》中這樣描述:“冷戰的結果是海權對陸權的勝利。代表'心臟地帶'陸權勢力的蘇東集團崩潰後,海權勢力很快 佔據上風,美英為核心的海權勢力,迅速從東、南、西三個方向突入'心臟地帶'。在歐洲方向上,通過波黑戰爭、科索沃戰爭、北約東擴等契機,從西面滲入'心 臟地帶'。在亞洲方面,以'9·11'襲擊為契機,在印度洋、阿拉伯海、波斯灣和地中海地區集結兵力,先對阿富汗塔利班開戰,隨後發動推翻薩達姆政權的第 二次海灣戰爭,由西南和南面進入'心臟地帶',美國通過阿富汗戰爭趁勢在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建立軍事基地,並對蒙古實施軍事援助,從東面楔入'心臟地 帶'。這種戰略格局表明:昔日'心臟地帶'的陸權勢力已被海權勢力衝擊得七零八落,陸權勢力全面處於守勢。這就是自17世紀至21世紀海權同陸權的歷史性 轉換的大致輪廓……”

20世紀,美國打敗了三大敵人——德國、日本和蘇聯,踏上建立世界帝國的征途;21世紀,美國還要征服三個潛在對手——伊斯蘭世界、俄羅斯和中國。

從地緣戰略態勢上說,美國已經完全控制了世界公海、太空、信息等人類公共空間,正在率領已被征服的歐洲和日本等“諸侯”,利用信息化技術改造完畢 的超級軍隊直接打擊伊斯蘭世界,繼續圍困肢解俄羅斯,同時組建全球聯軍全麵包圍中國。其中對俄羅斯是顏色革命和北約東擴、反導彈系統壓縮並舉;對中國是經 濟綁架、金融掏空和地緣包圍,政治干擾、引誘,軍事進逼和外交忽悠相結合。

2001年時任美國國防部長的拉姆斯菲爾德說“在對手還沒有崛起的時候,打倒他所用的力氣最小”。利用全面的包圍圈,平時可以無窮無盡地敲詐中國,戰時,則可以迅速“拆卸”中國。這就是底牌,也是美國近來和以後對中國全部行為的解釋。

由於2008年的金融危機讓美國經濟和工業遭受重創,同時,美國又在對伊斯蘭世界的新十字軍東征中陷入困境,美國害怕俄羅斯和中國趁機崛起,於 是,奧巴馬上台後,美國一下子來了個大變臉,對伊朗大獻殷勤,又是慶賀波斯新年,又是承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還承認當年美國捲入伊朗政變,總之是拼 命地想和伊朗握手,然後奧巴馬又在六月初到開羅,公開宣布要和伊斯蘭世界和解,還宣布支持巴勒斯坦的建國主張和從伊拉克徹底撤軍。這就是美國的戰略機敏之 處,發現危機,馬上跳出。它要通過這一系列的示好,想從對伊斯蘭世界的戰爭困境中脫出身來,趕緊治療內傷,準備應付俄羅斯和中國。

只有從這樣的戰略全局,才能看清美國對中國的舉動,也才可以理清中國未來的戰略應對思路。

 以攻代守打狗不用看主人

從軍事戰略的目的上說,美國全麵包圍中國,是想誘使中國把國防經費用在毫無用處的防衛本土方面,以免挑戰美國賴以維持世界霸權的海空優勢。

美國不怕中國全民皆兵地保衛國土,因為它根本就不打算佔領中國,但它害怕中國發展海空力量。最近美國《大西洋月刊》在一篇“我們如何對付中國”的 著名文章中就說:“不論我們說什麼,做什麼,中國都會在未來幾十年中加大軍事投入。我們唯一現實的目標只能是鼓勵中國進行防禦性投入,不要進行攻擊性投 入。”

20世紀中葉,美國就是通過以北約威逼蘇聯的態勢,誘使蘇聯把錢大部分投向陸軍,而無力發展海軍,從而使美國的海上優勢沒有受到真正挑戰,實質性地保有了世界霸權。

現在美國對中國的戰略一如當年對蘇聯一樣故伎重演:其在中亞駐軍,試圖拉攏印度、越南;與日、澳、韓、東南亞等國建立大範圍遠距離戰略聯盟,最近 又組成美日台近距離軍事聯盟等,從總體上全面構築對中國的包圍,試圖讓中國產生國土四面被圍的戰略錯覺,進而把有限的國防資源繼續大量投向已失去時代價值 的陸地防衛上,再進而使中國錯失發展海空力量的機遇。

因此,我們要用“鷹擊戰略”的思維,改造我們現在用“刺猬戰略”武裝起來的軍隊,建設新型軍隊。我們一定不能上美國的當,跳出包圍圈的唯一出路,就是向高空飛躍,三軍都實現空中化,空軍太空化,陸軍空中騎兵化,海軍航母化。從空中揮長劍,斬斷四周的長蛇鏈。

 我提出中國新型軍隊這個詞。新型中國軍隊,要用以天空和大海為背景的藍色國防觀,取代以黃土為背景的黃色國防觀。要建立一支具有遠程打擊能力的軍隊,要 禦敵於國門之外。只有當我們強大了,地區和世界才會和諧。新中國的和平不就是這麼來的嗎?如果我們步步退讓,只能讓地區和世界更亂。中國近代史不就是這樣 的嗎?讓讓讓,結果狗咬狗,俄國和日本為爭中國這塊肉打起來了。

對那些依仗美國勢力的地區嘍,則不需要考慮地那麼複雜,像俄羅斯對格魯吉亞那樣打狗不看主人面的做法,是可以效法的。美國不是處心積慮地要在中國 周邊製造戰爭嗎?一味的迴避未必是上策。一些國家為什麼對中國步步緊逼?那是他們對中國韜光養晦的惡意利用。都知道你不敢打不想打,所以得寸進尺。此時, 突然躍起,出其不意,符合兵法原則。 1962年對印度就是這樣。毛澤東說,不打則已,打就打出30年的和平。結果真打出30年的和平。朝鮮戰爭也好,對印作戰也好,對越自衛反擊也好,一個最 大的啟示就在於:和平是打出來的。而近代史150年的歷史正好是反向證明:越退讓越沒有和平。所以克勞塞維茨說過一句充滿辯證法的話:你想和平嗎?那麼你 準備戰爭吧!

2009年9月24日

高度警惕美元貶值帶來危機

劉煜輝:高度警惕美元貶值帶來危機
作者:劉煜輝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09-9-22

http://www.wyzxsx.com

劉煜輝:高度警惕美元貶值帶來危機

2009年09月22日

美國經濟復甦的嫩芽剛剛出現,美元卻破位了,黃金價格大漲了。

回頭看,自去年9月份美歐金融機構去槓桿以來,美元開始了一波明顯的技術性反彈,當時很多分析師看多美元趨勢,理由基本有兩個:一是儘管次貸危機 重創了美國經濟,但危機同樣重創了其他主要經濟體。相比於歐元區與日本,美國經濟的基本面反而更為樂觀。因此美元不會對任何一種主要貨幣大幅貶值,但是美 元匯率更多的時候是一種工具,而非結果。二是去槓桿把美國“影子銀行”的信用機器給徹底摧毀了,隨著資產歸零,包括經紀自營商、對沖基金、私人股本集團、 結構投資工具和渠道、貨幣市場基金以及非銀行抵押貸款機構遭受滅頂之災。

美聯儲高速擴表,但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並不簡單等同於印鈔票,要視銀行態度和能力而定,銀行如果不干活,還可能是貨幣收縮。所以,即便當下聯儲資 產高速擴張了一倍多(從2008年9月的9000億美元上升至目前的1.9萬億美元),但貨幣乘數也掉了一半多。的確,美國整體上信用規模並沒有擴張。

因為實體經濟沒有需求,所以同等信用規模下,可以把更多的錢借給財政用,但如果未來實體經濟的信貸需求開始恢復呢?政府的天量財政赤字恐怕就只能 通過債務貨幣化來解決,故此,美元的未來實際上不在伯南克掌控,而要看蓋特納。這就是為什麼當美國經濟數據好轉時,美元反而走得越來越弱的原因——現在是 美國政府要用錢。美國政府估計本年度累積財政赤字為1.54萬億美元,奧巴馬已經把未來10年赤字總額擴張至9.05萬億美元。

美元未來的一切取決於美國政府的債務。大家可能要密切關注下個季度奧巴馬的醫保改革方案提交國會討論的情況,在未來的2013年,美國能否有效地 把財政赤字控制在3%以內,社保、醫保改革幾乎是唯一的可能。一旦改革受阻,市場或可能對美國政府債務產生絕望情緒而引髮美元急跌。如果美國希望市場能盡 可能多地消化掉政府融資的話,蓋特納和伯南克就得不斷地使出渾身解數,以緩解濃厚的通脹預期以及對於美元的信心淪喪。

美國近期的財政開支速度或被暫時性、策略性放緩或延後。我查過資料,2009年初聯邦預算辦公室(CBO)測算2009年和2010年發債規模各 為2.56萬億美元和1.14萬億美元。而整個2009財年,財政部發債實際執行速度為:2008Q4:5690億美元、2009Q1:4990億美元、 2009Q2:3430億美元、2009Q3E:4060億美元,打掉一些借新還舊,2009財年整整少發了近1萬億美元的國債,這意味著把更重的負擔加 到了2010年以後。

伯南克也常做些技術性處理,模棱兩可的“口頭欺騙”穩住市場脆弱的心。因為僥倖是市場的常態,他們希望美元以相對平緩的方式軟下去,等大多數人幡然醒悟,為時已晚。美國人的國債能最大限度地、以最合理成本為市場投資者所接受。

風險當然來自市場的理性預期的過早復甦。這種貓捉老鼠N次之後,市場理性預期開始顯靈,增加的貨幣將全部直接表現在價格上。因為美元、美債的拋售 狂潮或至,全世界對於信用貨幣的信任若集體崩潰,將導致大宗商品交易所的ETF和貴金屬成為最後避險的天堂。這次危機的根源在於美國長期的經常賬戶赤字累 積。如果美國在危機管理中不能通過提高儲蓄率和減少經常賬戶赤字的方式來調整其經濟,那麼,下一場由美元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或將不可避免。

作為最大的債權國和生產國,中國逆全球經濟再平衡而動,將巨大的政府財富變成了“鐵公基”,還拿什麼來為企業扛輸入型通脹?而巨大的產出敞口,誰有能力消化?面臨市場和資源雙層約束的中國製造怎麼辦?那時候或是中國股市真正的熊市降臨。

這時候,或許美元開始超強回歸,全球資金開始再次向美國流動,美國人反過來拿著美元到剩餘世界來開始“收屍”。布雷頓森林體系破裂後的40年中,我們已經多次看到同樣的一幕重演。

【作者:劉煜輝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洛克菲勒總裁再演華爾街式悲劇

洛克菲勒總裁再演華爾街式悲劇
作者:南岸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09-9-22

http://www.wyzxsx.com


洛克菲勒總裁再演華爾街式悲劇

2009年09月22日法制日報


 匹茲堡欲破百年“死結”

儘管震驚世人的全球金融海嘯已經肆虐一年,儘管近期包括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在內的眾多金融界大佬一再宣稱這輪衰退可能已經結束,但由此引發的一幕幕悲劇卻仍在上演。

9月13日,美國洛克菲勒投資管理公司總裁兼CEO、現年56歲的詹姆斯·麥克唐納在家鄉馬薩諸塞州飲彈自盡,消息傳出後,立即引起了媒體和公眾的廣泛關 注。目前,雖然關於麥克唐納自殺的真正原因仍然是一個謎,但外界紛紛猜測,麥克唐納的死多半還是與美國低迷的經濟現狀有關。因為,自一年前華爾街金融危機 爆發以來,先後已有數位重量級的金融高管、超級富豪接連自盡。

僅僅在麥克唐納去世一周前,9月7日,前金融服務公司董事長兼CEO芬恩·卡斯帕森被發現在美國羅德島州開槍擊中頭部自殺身亡;6月底,三個月前 被迫辭職的荷蘭銀行前首席財務官鮑米斯特也被發現使用同樣的方式飲彈自盡。再早一點,也就是今年4月,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之一———房地美公司高級副總裁 兼代理首席財務官大衛·凱勒曼在家中自縊身亡。類似的案例還有愛爾蘭地產大亨羅卡本、德國第五大富豪阿道夫·默克勒、紐約投資公司AIA創始人德拉維耶伊 謝,等等。

麥克唐納———這位被認為是洛克菲勒家族有史以來的“最好管家”的不幸離世,讓人們在痛心之餘,再次提出了那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到底是什麼把這些金融高管推向了不歸路?

從表面上看,似乎是驟然而至的經濟寒潮,讓這些曾經無限風光的金融天才、財富領袖、商界鉅子們感到手足無措,感到沮喪恐懼,感到絕望透頂。於是, 為了逃避現實,尋求解脫,一死了之似乎成為他們眼中“最好的方式”。但是當同樣的悲劇不斷重複,就需要目前仍處在躁動不安中的整個金融界好好反思了——— 面對教訓,如果不痛定思痛,查找出幕後的深層原因,那麼此類悲劇就還會繼續上演下去。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自去年金融危機爆發起來,業界就在不斷反思,而千夫所指的一個焦點,就是金融資本的貪婪和金融監管的放縱。輿論認為,正是長期 以來金融市場上所奉行的“高風險高回報”的投機主義沈痾,導致決策者們不顧理智鋌而走險,直至危機爆發後損失無法挽回,最終將他們逼上了絕路。現在回想起 來,這道理實在簡單,但身處危機中的金融高管們卻從來不願主動承認。

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破產後,美國國會為了找出金融危機的根源舉行了聽證會。聽證會的委員會主席維克斯曼指出,要想恢復美國經濟的健康,必須採取兩個步 驟:首先,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其次,必須對金融市場進行真正的改革。聽證會就雷曼兄弟公司高層的薪酬歷史、管理行為和金融策略等問題,對雷曼公司董事長 兼CEO富爾德展開了質詢。

不過,面對眾議院政府監督委員會十餘名議員的質問、富爾德卻絲毫沒有表現出悔意,“我對我作出的決策和我採取的行動負全部責任,但是從當時的情況 看,這些決策是慎重和恰當的”。 “在我被葬身黃土之前,我會一直追問:為什麼我們是唯一不被拯救的?”富爾德用強烈的口氣向議員們表明,這個問題始終讓他耿耿於懷。

顯然,富爾德將全部罪過都歸咎於美國政府沒有在公司危難之時施以援手,卻對公司本身存在“黑洞”隻字不提。

一份2000年到2007年間富爾德的薪酬統計圖表顯示,8年來富爾德在雷曼兄弟通過薪水、股票分紅、獎金等方式,總計獲得了4.848億美元的 收入。對於如此高薪,有議員發難道,“這差不多是5億美元!富爾德先生,您的銀行正走向倒閉,我們國家的經濟在危機之中,而您卻拿到了這麼多錢,這讓老百 姓如何接受呢?我只問一個簡單的問題:這公平嗎?”

令人遺憾的是,這種“不公平”即便在金融危機爆發後的曼哈頓依然存在。同是去年9月,位於紐約繁華的曼哈頓鬧市區的美國國際集團(AIG)亦因受 累於不良抵押貸款而面臨破產境地,只不過因為接受了美國政府的850億美元救助,該公司才得以倖免保全。但死而復生卻未能令公司高層幡然悔悟,改變原有的 高薪做派。

今年3月,該公司被媒體曝出“巨額獎金醜聞”———公司金融產品部門向大約400名員工發放了1.65億美元獎金,其中有73人所獲獎金達到 100萬美元甚至更高,這裡面還有11名已離職人員。醜聞曝光後,美國朝野大嘩,不少民眾聚集在AIG總部和部分高管住所外高聲抗議。在強大的輿論壓力 下,處於醜聞漩渦中的這家保險業巨頭15名獲獎金額較高的管理人員同意全額返還獎金,處於此前獎金風波漩渦的金融產品部門部分高管也被迫離職。

事實上,此類現像在美國的金融業絕非個例。據統計,即便在金融海嘯之下,去年華爾街僱員的年終獎金總和預計也還是高達184億美元,這個數字雖然較2007年少了44%,但仍與2004年華爾街鼎盛時期持平。

而在這些數字的背後,更讓人無奈的是美國政府在對金融業高管限薪方面的乏力。從華爾街金融危機爆發迄今,美國既沒有對金融業高管的收入構成進行明 確規定,也沒有通過相應的法律程序對其予以監督。對於即將召開的匹茲堡20國峰會,雖然以法德為首的歐洲國家不斷強調此次會議必須要拿出具體措施,在高管 限薪問題上取得切實進展,但就目前來說,人們很難指望僅僅通過這樣一次峰會,就能讓國際社會在這個利益糾結的問題上完全達成一致,特別是要想讓華爾街的金 融大亨們放棄誘人的巨額利益更是談何容易。

當年,在那部著名的好萊塢電影《泰坦尼克號》的最後,年邁的女主角羅斯在對晚輩們講述完自己與傑克的浪漫往事後,用這樣一句話提到曾是她未婚夫的 鋼鐵大王之子霍克雷的結局,“他在30年代的經濟危機中破了產,最後開槍自殺了———我是在報紙上看到的。”雖然這只是電影中虛構的情節,但多少可以反映 出上世紀30年代那場席捲世界的大蕭條所帶來的人間悲劇。而在時隔80年後的今天,經濟危機依舊,人間悲劇依舊。

如今,在金融危機一周年的日子,洛克菲勒CEO麥克唐納再次以他的自殺“殉葬”金融風暴,不能不說是對華爾街的一種莫大諷刺。歷史的劇本不斷翻 新,但悲情主題百年不變。是否該為麥克唐納們的死討個說法?這或許是美國的金融監管者永遠也解不開的“死結”。匹茲堡峰會,能夠解開它嗎?

 南岸

美元一年一年地跌

廖子光:中國那些不好地方是市場經濟造成的
作者:廖子光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09-9-22

http://www.wyzxsx.com

中國不好的地方是市場經濟造成的

主持人:歡迎您再次作客新華網。上次您在這裡說,金融危機最困難的時刻還未到來,半年過去了,現在您的觀點是什麼?您同意奧巴馬、伯南克等人認為美國經濟可能已經走出低谷的看法嗎?

廖子光:謝謝,很高興有這個機會。

我的看法是,這個危機不是一個短期的事情,它是一個很長遠的問題。奧巴馬自己也說,現在情況比較好一點,但是還有很長的時間才可以恢復到原來的程 度,也需要很長的時間解決失業問題。現在全世界政府都在干預經濟,雖然他們不怎麼提這個問題,即美國現在是用國家資本主義來救市場資本主義,美國公開承認 市場資本主義是失敗的,但是國家資本主義呢,進去很容易,但是出來並不怎麼容易。

 主持人:為什麼?

廖子光:政府投入的錢是還沒有賺回來的,是將來的錢,而你現在放進去救危機,經濟好的時候你可以退出來,但是現在經濟發展卻仍然很慢,而這個時候 你把錢拿回來,金融危機又會來了。所以這是一個週期的問題,如果時間正好政府是可以退出來,如果退出來以後經濟又不好就又要再進去。所以像G20在倫敦開 會,美國要求全世界的政府一起來考慮什麼時間最好可以退出去,他們說退出去是應該的,但是不要太快,不要太快的話復甦也不會很快,但是如果他退出去呢?美 元貶值就會很嚴重,所以他現在是進也不可以、退出也不可以。

主持人:如果現在不是退出的時候的話,那為什麼包括歐洲和美國的一些官員、財長都在談論退出的問題呢?是不是已經提到議事日程上了呢?

廖子光:主要的問題是他們知道,如果不退出去,很多國家都會把新的債放出去,來救舊的債。但是這樣做,他們也知道,貨幣是會貶值的,所以他也要告 訴大家,我們現在是準備退出去的,所以你不要賣我們的貨幣,這個是主要原因。但是至於到底是不是真的退出去呢?這很難說。現在有一個全球性的原因就是它並 不只是想美元貶值,他會導致全世界的貨幣都貶值,所以現在全世界的貨幣都是貶值的,有些國家經濟下降慢一點、有些國家經濟下降快一點,這就會反映到外匯的 市場。不是美元比歐元好、美元比日元好的問題,實際上每個經濟的下降率不同,這也就反映到了貨幣的價值上了。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說,所謂的退出戰略並不是真的要退出,而是為了避免各個國家的貨幣繼續貶值。

廖子光:對,另外也要鼓勵市場不要怕,我們是會想辦法退出來的。

主持人:不過,奧巴馬和伯南克都拿出一些數據說,美國經濟正在走出低谷。比如伯南克說有數據表明,美國7月份成屋銷售增至近兩年來最高水平,單房新屋開工連續第五個月出現增長。我們該如何理解這些數據?您認為哪些數據才可以支撐對經濟走勢的判斷?為什麼?

廖子光:伯南克提到的成屋銷售最高水平,只是說這是危機以來最好的,另外他沒有說價錢到底是多少。現在交易多的原因是那些抵押房產被銀行低價收回、然後又低價賣出去的,所以這不是好消息。如果你真的賣得多而且價錢也高的話,這才是好消息。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說,最近伯南克的數據包括美國房屋銷售量回暖,是在金融危機比較差的環境中的較好表現,另外這是打折後才出售出去的?

廖子光:對,價錢便宜了一半,他當然賣得多一點了。

主持人:我發現在您的文章中經常提到美國失業率的問題,您認為美國失業率是一個很重要的指導數據。而美國相關機構經常會發布一些數據,這些數據可以說是好壞參半,您認為哪些數據對於分析經濟形勢具有指標作用?

廖子光:看這個數據,不能只看一個平均,平均失業率10%、11%、12%已經很不好了,但是失業率甚至高達20%、28%;另外有些人不是失 業,他還有工作,但是Underemployment,什麼叫Underemployment呢,就是你可能有工作,但是你的工資是很少的,可能是以前的 一半甚至更少,所以那些Underemployment又是工資太低的問題。現在工資太低的話,就不能還他們的債,政府再投入一些將來的錢,也是債,但是 這是公債,用這個公債來買私債,他就讓危機中的公司不破產了。但是實際上他把公司破產的問題搬到了國家破產的地位。所以有些人說,奧巴馬雖然挽救了美國市 場的破產,但他的代價是美國國家會破產。

主持人:為什麼他的救市計劃會導緻美國國家的破產呢?

廖子光:原因是這樣的,美國和中國不同的原因是,中國經濟好的時候,政府有多餘的收入,而美國經濟好的時候,政府也是虧的。所以美國現在花更多的 錢來買市場的債放在中央銀行里面,但是這些債將來也要拿錢還的,是要用人民的稅來還的,但是人們沒有工作做、沒有收入你就收不到稅,收不到稅你還要還債, 那你怎麼還債呢?債運作的是錢,這些錢都是空的,律師要蓋章、公司有債務危機就再裁員,裁員以後這個稅就更少,就這樣惡性循環下去。很可能有一天美國變成 了沒有外債,都是美元債的國家。但是遲早人家不願意收美元了,現在中國政府叫美國要小心美元的價值就是這個問題。

主持人:那您判斷按照奧巴馬的這種救市計劃,美國到底能不能走出金融危機?或者什麼時候能走出低谷?

廖子光:叫我來說,他現在應該做的,是他沒有想過的,可以做的就是指會不會經過國會的同意。另外還有一點就是他們要保衛市場經濟,所以他們雖然現 在用了國家資本主義,但是他也是在很無奈的情況下才用的,要不然他根本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因為很多可以用的方法他不用,因為他的頭腦問題。

 主持人:比如哪些方法呢?

廖子光:比如把錢放在人民身上而不放在公司身上,這個方法他還沒有用。把救經濟的目的放在打擊失業率上,他也不是這樣做,甚至他認為美國失業率是 經濟反映的結果,而不是政策的目的。他是先救公司,然後公司職員的增加就會解決失業問題。這樣的做法會使政策取得效果的時間很長,所以我認為這個危機的時 間會很長,很可能是五年或者八年才能解決失業問題,即便他現在的政策成功了。而如果經濟危機還影響到其它方面的話,這個問題還解決不了。另外兩年以後就要 面臨國會選舉,現在對他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時機,他可以控制白宮和國會參眾兩院,但是兩年後的國會選舉他就很可能失去一院或者兩院。如今,不利的法律,他也 可以通過,一個省有60票,共和黨甚至可以不投票。他現在來推醫療改革,就是想利用這個醫療改革來控制三個機構,但是這是做不來的。

主持人:您提到美國醫療計劃是奧巴馬力推的政策,您認為這個計劃最後能在國會通過嗎?

廖子光:如果他不能具體地改變這個方案的話,根本沒有可能通過。

主持人:但是,奧巴馬跟克林頓時期不一樣的做法就是,奧巴馬把具體方案的製定權交給了國會的參議院和眾議院,讓他們制定一個方案,然後自己再在這個基礎上擬定具體的方案,您對這個有什麼看法呢?

廖子光:有一個醫療協會前幾天提了另外一個方案,這個方案和奧巴馬的方案是很不同的。奧巴馬最初的方案是讓步得很厲害的了,但是最重要的是一個單 位來給錢,你一個平民到哪個地方工作沒關係,就只有一個單位一直針對著你給錢,這個單位是政府的,但是當年共和黨反對他,但是有時候執政黨內,比如被稱作 “藍狗”的很保守的民主黨人士也反對他,這個問題是很困難的,也有人家的情緒問題,不是一個邏輯問題。

12年前克林頓已經試過一次,那時,經濟比現在好,但是也通不過,而現在還是有很多人支持奧巴馬的,但現在不是時候,現在還不可能放這麼多錢。

主持人:您認為國會不會通過醫療改革計劃,根本的原因是什麼?

廖子光:因為美國國會是很負責的,各種方面都有不同的利害關係,保險公司不喜歡,他們不想政府和他們競爭,他們是可以從中賺很多錢的。政府來了保 險費會低一點,政府來了,他們也不可能說,你有什麼病,我們不保你,我只要保你很健康的,保險不就是有病的時候才幫你嗎?醫生協會也擔心這樣做的話,醫療 費是不是會減少。醫院也有擔心,有些人說這個方案是不是幫非洲移民的?如果你幫非洲移民的話,這個費用太大了。所以很複雜的。而且有些人根本不想改,說有 錢人根本不用等,就可以見最好的醫生。所以最基本的就是,奧巴馬想在醫療服務上有所平等,但美國很多人都是不支持平等的。

主持人:如果說奧巴馬跟國會兩院達成一個妥協,通過了帶有妥協性質的醫療改革計劃,那麼,這項醫療改革計劃對於美國經濟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廖子光:沒有影響,因為你通過了以後,對經濟有影響的時間會很長,要五年、七年才會有影響,現在的危機想一、兩年解決是根本不可能的,醫療的解決只是其中之一。但醫療解決的主要說法是可以省錢了,可是省錢並不是解決金融危機的方法。

主持人:您認為這個方法也不是拯救美國經濟的方法?

廖子光:這個方法對經濟沒有什麼大的影響,主要影響的就是有些人說現在我們國家沒有錢,支持不起醫療,他會說這個方法是省錢的,另外解決問題的一 個方法就是保險公司收入少了,現在政府一方面想改革,讓他們的收入減少,另外一方面又要保障公司多賺一些錢,到底應該做哪些方面很難說。

 

主持人:奧巴馬決定對中國的輪胎徵收懲罰性的關稅,奧巴馬這種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做法對美國經濟,釋放了一個什麼信號?

廖子光:這個事件在經濟上只是很小的一件事情,但是它釋放了一個信號。主要就是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時,工會對他的支持很大,而工會則反對經濟的全 球化。奧巴馬這樣的做法,他知道外交上不是一個聰明的做法,但是政治上他沒辦法。因為兩年後國會大選,民主黨要逼他不要令工會失望,如果工會不支持的話, 他肯定會損失眾議員的選票,這也是他很無奈的問題。

所以他也說不是保護主義,而是公平貿易主義。我們中國也是很困難的,美國這樣做以後,他在外交上說,美國政府很想和中國政府友好,但是我們內政問 題使我不能這樣做。我們中國傳統的做法就是對外的聲音是統一的,同時我們也沒有內部鬥爭,這在現代外交來說不是一個好的做法,不是一個有作用的做法。應該 說,我也想和你友好合作,但我們也有內部的問題,我們有些人反對這樣做、有些人反對那樣做,所以你要明白我們的問題。我們的社會也是很負責的,有些人會反 對我們對你讓步,現在我們沒有這個牌可打。

主持人:現在國際社會有一個共識就是,為了刺激全球經濟走出世界金融危機的低谷,必須反對貿易保護主義,但是像奧巴馬這種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的做法是不是開了一個不好的頭?是否會引發全球貿易戰,是否會影響全球的經濟復甦?

廖子光:反對貿易保護其實只是一個口號,所謂的貿易保護主義不是這麼簡單的,一般的貿易保護主義就是說我保護我的利益,而你不保護你的利益。現在 經濟全球化,每一個國家對於全球化的好處和壞處的理解是不同的。在美國,全球化對跨國公司好、對大公司好,對工人不好。在中國,也有這個問題。全球化有很 多好處,但也有很多壞處。比如我們市場開放後,還沒準備好,他們就進來買了很多便宜的東西,以及我們東西發展不平衡都是全球化的壞處。而國家和國家之間有 什麼不同的看法呢?全球化中發達國家的好處是要多於發展中國家的。所以每個國家中都有人支持全球化,也都有反對全球化的。

大概來說,支持全球化的都是有錢的人,有能力的人;反對全球化的人都是沒有錢的,沒有能力的。但是不可能都聽有錢人的話,現在資本主義國家也不能只聽有錢人的話,如果只聽他們的話,對你的經濟也不好,如果窮人沒有購買力的話,經濟市場就有問題。

主持人:那您認為既然美國這麼做了,其他國家會不會也效仿美國,採取貿易保護?

廖子光:這就是所謂貿易競爭的開始,競爭是沒有人想做的,但是競爭發生的原因是不可以不做。現在全球化以來,貿易競爭還沒有完全停止,只是大部分 的我們還是合作的。這不只是大國和小國的競爭。歐洲和美國之間也是這樣的問題,出口美國的水果、美國的香蕉;歐洲也有這樣的問題,買誰的飛機也是這樣的問 題。現在這個問題變得很專業化了,一般人都不明白,但是那些貿易律師賺了很多錢,都是用來打這個貿易戰的。

主持人:那輪胎特保案會對中美貿易關係產生很大的影響嗎?

廖子光:影響的數額其實並不是很大,中國很多生產的東西都是外資的。長遠來說,中國自強發展起來,美國一樣是可以做的。這個問題實際上是一個投機的問題,是短期的問題。

主持人:您認為輪胎的問題是中美經貿關係中的一個小問題?

廖子光:小問題,卻是一個代表性的問題,如果輪胎可以這樣做,那電子業也可以這樣做,將來飛機也可以這樣做。

主持人:那這麼說它還是起了一個不太好的帶頭作用?

廖子光:但是這個問題大選以後可能會改變。

主持人:您是指兩年後的國會選舉?

廖子光:對,因為現在主要的問題是,奧巴馬不想工會不投票給他。

主持人:如果說這是一個小問題的話,那您認為中美經貿關係中的大問題是什麼呢?

廖子光:是美元霸權問題,這個問題我們政府已經做了很多工作,也公開提出我們的觀點,明天在匹茲堡,我想我們可能不會這麼客氣,上次我們對美國發 出了質疑,我看這次也不會這麼客氣了。因為現在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現在並不只是美元霸權的問題,是美元貶值後也繼續霸權的問題。所以增加了美元貶值的問 題。這正在推動中國對美元霸權做出反應的時間,另外你一年一年地不解決這個問題,他的美元一年一年地跌10%、15%,所以沒有時間來慢慢解決了。

主持人:二十國領導人第三次金融峰會將在匹茲堡舉行,在會議召開前,各方的表態很有意思,比如歐盟國家要限制金融高管的高薪;美國說全球應該統一步調推動金融改革的計劃,您認為各個國家立場之間的差異反映了什麼問題?

廖子光:這不是爭論不爭論的問題,而是一個政治上的口號的問題。如果這些人的工資放得很低了也解決不了這些問題。

不是工資低的問題,但是現在工資低到這種程度就會鼓勵你去冒險,你去冒險的話今年發了很多財,那你的工資就高了,但是你現在發財了很有可能三年後破產了,所以他要改革工資的目的就在於此,這也是有道理的,但是做不做得來也很難說。

因為工資是由公司賺多少錢來決定。一般總裁就很保守,他一保守的話對經濟也不好,所以雖然我們是鼓勵一般人,保險的方式只是對自己好的,對經濟、 對國家不好的,這就要進行更改。用什麼方法來改呢?就是用政府管理,但是政府管理在美國來說是一般人就像吃鴉片一樣沒有人歡迎的,這是由於它的政治背景的 原因。

我們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國家是黨領導的,我們覺得黨領導、政府管理是最好的方法,現在不需要辯論了,我們已經有了60年的實際效果了,當 然,我們還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是那些不好的地方不是從黨裡面來的,是從市場來的,是市場經濟造成的。美國也有很多好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他好的 地方在他看起來是從市場來的,不好的地方他看來就是從政府來的。那麼到底哪個是真的呢?不用討論、不用辯論了,大家只要看後果怎麼樣就行了。現在來說雖然 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還是一個窮國家,但是這次危機中我們的後果比美國好,但是也不是最好的,我們也有很多的問題,但是我們的問題並沒有他們的問題這 麼嚴重,我們的問題並不是不可能解決的問題,而他的思想不改變的話他的問題是根本不可能解決的。過去兩年我們的政府政策變了很多,很靈活,所以我們解決這 些問題的可能性比他們高。

主持人:您認為,我們現在還存在什麼問題?

廖子光:很多問題我們政策已經定了,但是還沒反映出來。比如以人為本啊等等現在很多政策都已經定了,但是發展起來還比較慢,效果也還是太慢。

就我所知道的,從報紙上看到的,中國的政策和美國的政策相比要靈活很多,政策已經定了,但是做起來和美國差不多。我們政策已經決定了要減小依賴出 口,要發展內銷,但是真的做不做得來呢?近兩年沒有什麼看到的大的行動,所以可以說我們的行動是太慢了。但是我們和美國有一樣相同的就是大家都沒有時間。 所以我們要快一點,政府要大膽一點,如果我們把充分就業、提高職工工資放在目的上而不是放在後果上會更好一點,如果放到後果上是永遠達不到的。所以我們不 要再歡迎外資和合資,我們如果需要新的技術的話我們可以歡迎人才而不是歡迎公司。

你看唐朝,我們歡迎很多外地人來,但是不歡迎外國的機構來,現在我們開放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我們打開大門歡迎外國大公司來,我們很多很聰明的年輕人 都做了他們的員工,應該說我們歡迎外面最好的人才來,但是不可能帶公司來。我們現在合資國家的比例來說我們是唯一還有多餘資金的國家。第二,我們有市場。 第三,我們本地人才很多,但是發展還不夠。第四,市場的機會還是外資公司多一些,這是很不好的。另外,我們知道收入不平衡是不好的,但是我們的金融結構沒 有政策可以鼓勵金融機構來發財,人們有錢都拿到公司裡了。所以我提議要改革金融系統,每個地方的人們都有機會來受金融機構的促進。

我提議我們在全國發展人民金融公社,把基金從金融公司拿回給人民管理,產生的財富直接到了人們身上,而不要經過所謂這些大公司的組織。美國問題就 是這樣產生的,我們有些人不明白,我們革命是反對資本主義,有些人不明白,還以為革命是反對資本,其實資本是好的,資本主義是哪個方面來控制資本。所以我 們現在有危險了就指責資本主義,實際上我們的人們控制資本的能力很小,所以我和我的年輕朋友們說你們應該到你們的老家去建人民金融公社。

主持人:您提到的“人們控制資本的能力很小”是指我們沒有機會控制,還是說我們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廖子光:應該說我們的人們不懂怎麼做,所以他就把錢給銀行,比如在一個農村里,他要去工商行分行可能要坐四個小時的車才到。

主持人:您剛才所說人們不懂怎麼做,那麼成立的金融公社如何管理?

廖子光:邀請一個專業的人來管理,但他不是主人。

主持人:您的意思就是說讓人們來做這個金融公社的董事長。

廖子光:我舉一個例子,有一個一萬人的小村,這個小村有地、有房子,這個地方有一些資本就是會發財的,但是他並沒有發財,雖然有錢。如果我們做金 融的收取一點錢做他的顧問,我們就會告訴他,你有人口、有土地、有生產,如果我幫你吸納一些資本,你的生產可以多兩倍,我可以用你的市場效力來變成錢,你 又用這個錢來發展,那麼將來發展的成果就是你的。我們把這些拿回來叫他去農村做這個工作,如果這樣的話我們農村的GDP馬上就會增長四倍。

主持人:許多網友也關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改革問題,最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式宣布,中國政府已同意購買不超過500億美元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債券。巴西和俄羅斯也已承諾將分別購買100億美元的債券。這種市場化融資是否符合您希望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改革方向?

 廖子光:兩個不同的地方。第一,我們現在這樣做的原因就是希望通過這樣的做法我們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革方面的發言權大一點,但是另一個問題就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本身應不應該繼續下去,它的目的到底是什麼?這是我們還沒有真正開始討論的。

我們在有些人聽美國話,那是買辦。是不用改革的,只是拿多一點錢。我倒是覺得我們不需要做買辦,因為我們中國的做法是如果我們管理得好,我們是一 個資源大國,那我們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自然很大,不需要買什麼東西。所以如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想有作用的話,中國遲早是有最大發言權的,我們有世界20%的 人口,將來我們可能也要佔世界20%的GDP,如果我們做得好,人口多了,我們可以有50%的GDP,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當然是我們主導了,美國可以主導國 際貨幣基金組織因為它是大國,現在美國自己都做不起來。比如俄羅斯、巴西等等國家,但是這些國家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對中國而言,這60年我們的工作具 體上是做得很好的。這樣下去的話我想將來15年可能會比以前翻幾倍。但是中國最好的原因是他要慢慢來,要小心。我對這點有一個不同的看法,中國現在沒有太 多的時間,時間是最寶貴的,你做錯或者做得慢代價還小一點,最不好的是不做。我們不是搞五年計劃嗎?我很早就開始看了,我看了以後很不開心,我們的五年計 劃太保守了,五年計劃的目的不是要達到全部,你達到一半就好了。

主持人:那您認為應該重點發展哪幾個具體的領域呢?

廖子光:應該做的再快點,各種不同的做法要統一,要讓他們發展。但是最重要的現在看來是一定要黨領導。

 快一點,做多一點。黨最重要就是的路線,國家的路線是什麼,我們也很清楚,國家路線是我們要復興,我們有做資源大國的條件,我們要平等,我們要民主。那麼怎麼做呢?中央要放一點。再快一點,再多一點自由,很多人做也就不怕做錯了。

主持人:最近奧巴馬宣布要出台一個關於華爾街改革的新計劃,計劃包括接管和清盤行將倒閉的金融企業的權力,必須成為法律,以防止金融危機重演。美國財長蓋特納說,正是因為沒有法律授權,政府才沒有辦法拯救雷曼。華爾街是如何看待奧巴馬政府的這項改革計劃的?

廖子光:鄧小平說發展不是反對社會主義,所以奧巴馬現在的計劃主要是救華爾街,這也是他救不到美國經濟的原因。但是你不救美國經濟的話也救不了華 爾街,所以可以說華爾街也有很多機會的。這幾個月奧巴馬的支持率下降,很可能是醫療改革的問題,還有其他呢?把美國經濟搞得這麼壞是他們搞出來的,但是他 們一定要保守他們自己的歷史,改革的目的是要經濟回到十年以前,這是做不來的,因為十年以前他們做得好的原因是發太多債,他現在也是這樣做,再多發一些債 就可以了,但是這個後果是美元的貶值。

主持人:奧巴馬擁有接管金融機構權力立法以後,實際上對華爾街這些公司是有利的?

廖子光:當然是有利的,他不破產的話還好一點,但是實際上現在有很多公司已經破產了,問題就是這樣,好像美國國際集團,你怎麼樣退出去現在沒有辦 法,沒有公佈出來,所謂公私投資計劃PPIP,一般做法就是政府借錢給你,他希望市場裡的人來買,市場裡的人來買的原因是因為你便宜才買,但是他希望市場 用高價來買,他再把錢給私人,但是人家不是傻瓜,人家不買你的原因是它不值錢了,現在你把錢給我讓我用高價買也沒有用的,因為你的股票是每年都虧的,我幹 嘛要買啊,所以現在沒有人買。那麼沒有人買那我再多給他更多的錢,所以有人賠本就是這樣。

這種做法第一不平等,很多經濟學家也談到了這個問題。另外,他們說最好是不支持他,讓他破產,破產以後再搞它,但是他不敢。因為這筆費用太大,他不敢讓他破產。這也是為什麼雷曼兄弟破產的代價那麼大。

主持人:這就是您剛才說的為什麼華爾街的人已經對奧巴馬的政策表示不滿的原因嗎?

廖子光:兩個原因,華爾街很多人的看法都不同,因為他很多沒有做到,所以有人對他也就很失望。

 主持人:沒做到的有哪些?

廖子光:比如在經濟上來說,他答應了很多東西,如改革稅收制度,幫助失業等等,每個人為這個去投票,但是他答應人家的很多東西現在都沒做,所以人 家不開心了。另外對他滿意的說你做得不錯,以前很多金融機構破產,現在破產少了,但是人們發現這個代價是很高的,包括經濟在十年內都不會好。沒有人真的能 夠想出來到底該怎麼做,有些人想出來應該怎麼怎麼做,如充分就業,提高工資,但是奧巴馬卻不敢做,所以這也是很複雜的問題。這個問題也有很多不同的意見, 政治上也沒有對奧巴馬的統一支持。

主持人:今天的華爾街與兩年前的華爾街相比,和華爾街以前非常輝煌的時候相比有什麼不同?

廖子光:華爾街還沒有恢復,因為現在銀行系統的問題還沒有解決,改革沒有做起來,每個星期也有很多小銀行破產,所謂債券市場也沒有流通,現在到美 國去貸款、融資是很困難的。美國出口也沒有什麼發展,失業在繼續,失業的人口也拿不到什麼。他只可以說我們讓下降趨勢慢一點,但是這個代價也是很高的。另 外在政治上,以前很多人提議了很多的方法,華爾街也是很不喜歡的。另外奧巴馬的支持率也比較低了,所以他也不太敢幫華爾街。但是華爾街還是有人發財的,有 個人叫做鮑爾森,不是美國那個前財政部長,發財了,高盛公司也發財了,人家買的時候他賣給你。但問題就是如果美國資本製度不改變,政治領導做不出什麼東西 出來,經濟狀況很難改變。

主持人:我注意到您最近一篇文章中對伯南克的政策提出了批評,有句話我印象深刻,說“伯南克只是在延長病人的生命,沒有為病人治病”。在您看來拯救美國經濟的“良方”是什麼呢?

廖子光:就我來看,最好的方法是充分就業,提高職工工資。現在每個家庭都有很多債,那些債不會還給公司的,那麼美國政府給公司錢,就是把壞債買過 去給中央銀行,但是那個債還是在的,沒有取消那個債。我的看法是美國政府的錢是人民的錢,是將來人民納稅的錢,如果直接給家庭,取消了家庭的債,說這個房 子是你的,你不要再給錢了就很公道了,因為政府給他的錢是將來他要交的稅,這樣問題就解決了。既然人們不需要給錢給銀行了,他的消費也就多了,另外他自己 有工資賺了也就好了。但是不會回到2006年以前那麼好了,那時不是生產高,而是債務高。如果這樣做了,至少慢慢地大家都有工作了就好了。但是現在不是這 樣,現在的金融問題還是太多。

主持人:今年《紐約時報》記者採訪奧巴馬的時候,奧巴馬說美國教育應該培養更多工程師而不是投資家。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這種觀點,美國是不是出現了對金融行業地位和作用的反思。您認為金融業應該在整個國家經濟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廖子光:這也並不只是奧巴馬說,英國、法國也這樣說。實際上學生學金融,原因是金融工作很賺錢,如果說別的工作更賺錢,學生也會轉到那個專業,中 國也存在這樣的問題。為什麼金融工作賺這麼多錢?它賺錢的原因是真的增加了國家的財富?還是只是增加自己的財富?另外,美國教育從前很好,因為政府支持, 但是最近這幾十年,他覺得教育是一個消費,而不是一個投資。實際上教育是一個投資,如果一個人你貸款給他,讓他接受教育,他接受了教育以後肯定他一生的生 產力會比這個教育的費用多幾百倍。

我們也是這樣,我們應該把教育看成是一個投資而不是一個消費。如果你是一個好學生,政府答應支持你,你無論念到多高的學歷都支持你,但是你畢業五 年以後你收入高了,其中的5%你要還給政府。這也就解決了這個教育的問題。學生選學哪一科這是經濟結構的問題,如果經濟結構導致工程師是賺錢的,學生就會 選擇工程師。當然,全世界歷史上來說音樂家都是不賺錢的,但是有些人做音樂家,這是他願意犧牲,這也是他生活的目的。

總的來講,一個社會、一個經濟把高回報率放在哪一方面,人才就往哪裡走。所以黨的領導是很重要的,因為市場不會決定怎麼做是對國家好的,黨的主要 責任則在這裡。你是不能過於相信市場的,市場確實在某些方面能夠帶來發展,但是有些方案,市場回報越好對國家越不利,所以一定要有黨的領導來校正市場。

主持人:好,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的訪談就到這裡結束了,最後謝謝廖先生給我們帶來的精彩講解,同時也感謝各位網友的關注,我們下次再見。

 嘉賓簡介

廖子光:1938年出生在香港,在哈佛大學接受過建築學和城市設計的教育,後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任教,期間對經 濟學和國際關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曾擔任過著名的洛克菲勒公司投資顧問,現任紐約著名的廖氏投資公司總裁。自2002年以來,廖子光先生在香港出版的由馬 來西亞人主辦的《亞洲時報》上開設專欄,重點研究美元霸權對世界與中國和平發展的影響,美國全球霸權戰略的地緣、軍事、經濟意義,以及美中關係的歷史、現 狀與未來這三個領域。

著有《金融戰爭——中國如何突破美元霸權》。
【來源:新華網】

2009年9月22日

IMF拋金即預示金價見底

為什麼羅傑斯說IMF拋金即預示金價見底

馮亮的博客

2009-04-2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397bcf0100d378.html

最近投資大師羅傑斯發表言論表示IMF拋售黃金預示黃金價格已經見底。這是羅傑斯的原話“具體談到黃金,IMF就宣傳它準備出售一部分所持有的黃 金(403噸),我們知道IMF是世界上持有黃金最多的一個機構之一,所以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拋售黃金的時候,肯定會對黃金的價格形成壓力,但是我覺得那 個時候恰好是投資黃金最好的時機,它拋售的時候就說明黃金的價格已經見底了”。在很多人看來,這一輪的黃金價格下跌跟IMF準備出售黃金儲備是大有關係 的,甚至有人到了談虎色變的地步。可是,大師給出的答案卻與很多人的想法截然相反,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再看看羅傑斯最近在公開場合發表的對美元,黃金的看法,“我可以確定的是美元會貶值,而且出現大幅貶值,這樣大肆印鈔最終會導緻美元的崩潰。 我已經出售了美國的房產,並儘量少地持有美元資產,我寧願換成商品和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通貨膨脹已經顯現,並且未來將會出現極其惡劣的通脹。黃金、 石油價格未來幾十年會再創新高。當一個國家開始不間斷地印刷鈔票的時候,通脹就不可避免,何況現在是在全球各國都在印鈔票,這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為了應 對通脹局面,政府會提高利率應對,這樣會導致貨幣危機,這是一個惡性循環,究竟是英鎊還是美元出現危機我不知道,但貨幣危機的危險是存在的”。從上面的這 段話,我們可以了解羅傑斯對於最近市場的一些觀點,第一,美元會貶值,並有進一步發生貨幣危機的可能;第二,未來將出現通貨膨脹,甚至是惡性的;第三,看 好黃金。從通貨膨脹,美元貶值,得出黃金價格上漲,這是羅傑斯看好黃金的原因所在,可惜大師只是告訴我們看好黃金的原因,而沒有說出IMF拋金即預示金價 見底的道理。

今天我將大膽揣度一下大師的心思,為大家解開“IMF拋售黃金預示黃金價格已經見底”的道理所在。首先,我們必須搞清楚一個問題,IMF拋售黃金 究竟會對黃金價格有多大的衝擊。 IMF現在擁有3217噸的黃金儲備,現在價值約為920億美元,而中國卻擁有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還不到中國外匯儲備的10%。其中也只有403噸可 供對外銷售,就算IMF要向市場拋售這批黃金,我認為對黃金市場的衝擊也不會很大。根據G20所謂的售金計劃,IMF將在未來2-3年時間內,拋售403 噸黃金以換取資金援助貧窮國家。這批黃金如果按照900美元/盎司計算,約值117億美元,如果分兩年拋售完,年銷售量約為60億美元,換算成盎司為 660萬盎司,倫敦黃金市場每天的交易量為2380萬盎司,這批黃金不過相當於其日交易量的28%,根本不算大。而且即便IMF真要拋售這批黃金,也應該 在《央行售金協議》500噸年限額度的框架下進行,對央行拋售黃金的總量都可能構不成影響。所以,即便IMF真的要拋了這403噸黃金,實際對黃金價格起 不了太大影響。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其實IMF所要拋售的黃金根本對黃金市場構成不了多大的衝擊,因此IMF拋售黃金心理上的影響比實際影響要大。其實在 過去的7年中,打從這一輪的黃金牛市一開始,美國政府就不遺餘力地採取各種手段打壓金價,其操縱手法我已經在《誰在操縱著黃金價格? 》,《銀行家為何操縱黃金價格》,《IMF是美、英操縱黃金市場的幫兇》和《大型銀行操縱黃金市場最新證據》等這一系列文章中有所揭露。除了實際的價格操 縱,這幫人還深諳市場情緒對價格走勢影響重大的道理,因此不斷製造不利金價的傳聞,時而打壓金價。這些傳聞中最著名的就數IMF拋售黃金。大概從2005 年開始,IMF要拋售黃金的消息就不斷見諸報端。而且每當黃金價格出現大幅上漲的時候,我們都會聽到IMF要拋售黃金的消息。可是四年過去了,都是只聽見 雷聲不見下雨。按照IMF的規定,IMF的任何決議都需要85%以上的投票權同意才能通過,而美國本身就有17%的投票權,也就是說沒有美國同意IMF根 本不可能出售黃金。 2008年2月,也就是金價一路上行快要衝擊整千元大關的時候,美國財政部宣布將向國會尋求出售IMF限額黃金的授權,後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啥也沒有 發生。即便在金融海嘯爆發後,美國需要大量資金拯救瀕臨崩潰的金融系統的時候,美聯儲寧可冒著惡性通脹的風險來印鈔集資,也不通過拋售黃金來募集資金。當 美國印鈔的企圖大白天下,市場普遍預測紙幣貶值,金價上漲的時候,美英卻在20G會議上重提IMF拋售黃金。每當黃金價格威脅整千元大關的時候,IMF拋 售黃金的消息就會冒出來,這難道真是一種巧合嗎?筆者認為這不過是美國通過製造傳言打壓黃金價格的一種手段而已。

從前面的分析,我們知道IMF拋售黃金的消息實際上很難對金價構成多大的威脅,但是其作為一種心理威脅,卻屢試不爽。所以,我認為只要這一招還管 用,美國是不會同意出售這批黃金的。反過來,如果有一天美國真的同意出售這批黃金,也恰恰說明美國已經黔驢技窮了。我在前面的文章中曾經說過,如果沒有美 國的刻意壓制,現在的金價至少是四位數,一旦美國不能有效的壓制金價,金價也就離暴漲不遠了,1972-1980年的黃金大牛市會重現。這就是為什麼 IMF出售黃金,黃金價格即見底。

我們隨時大難臨頭

我們隨時大難臨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397bcf0100f603.html

馮亮的博客

2009-09-22

根據美聯儲9月17日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9月16日基礎貨幣為1.76萬億美元,對比8月26日增長1.73%;金融機構總的儲備金為 8903.08億美元,增長3.98%,其中法定準備金為671.07億美元,增長8.74%;超額準備金為8232.01億美元,增長3.61%。

而根 據2008年9月10日,金融海嘯全面爆發前的數據顯示,當時基礎貨幣為8436.30億美元;金融機構總的儲備金為471.14億美元,其中法定準備金 為22.51億美元;超額準備金為8232.01億美元。經過對比現在與金融海嘯之前的美聯儲資產負債表,我們發現基礎貨幣增加1.09倍,金融機構總的 儲備金增加18.9倍,法定準備金增加0.5倍,超額準備金364.70倍。

從上述分析,我們可以得出

1)金融海嘯後,美國基礎貨幣大幅增加;

2)美國基 礎貨幣法度增加的原因在於超額準備金超大幅增加。

美國基礎貨幣由通貨和準備金這兩部分組成,根據未經調整的美聯儲數據顯示,2008年9月10日,美國通 貨和銀行準備金分別為8347.11億美元,249.64億美元,其中銀行準備金約占基礎貨幣的2.9%;而到了2009年9月16日,美國通貨和銀行準 備金分別為9141.79億美元,8589.84億美元,其中銀行準備金約占基礎貨幣的48.44%。

金融海嘯前後,美國通貨不過增加了10%左右,而金 融機構的準備金卻增加了數十倍,而超額準備金卻增加的更為離譜,竟達數百倍。

這主要是因為從2008年10月9日開始,美聯儲開始向各銀行支付儲備金利 息。當時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大幅低於官方公佈的聯邦基準利率,而美聯儲對法定儲備金和超額儲備金的利率分別僅低於基準利率0.1個百分點和0.35個百分 點。

這樣,各銀行可以很容易地進行美元的國內息差套利:先向美聯儲借錢,然後把借到的錢重新存入儲備金賬目獲取利息。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當美聯儲對儲備金 支付利息後,儲備金和債券的界限似乎已經開始模糊了。就拿現在的情況來說,法定儲備金和超額儲備金的利率為0.25%,而6月期美國國債利率現在才為 0.19%左右,法定儲備金和超額儲備金的利率比6月期美國國債利率還高。也就是說,銀行把錢放在美聯儲比用來投資6月期美國國債還掙錢。

事實上對於銀行 來說,法定儲備金和超額儲備金的利息現在已經成了最好的短期投資工具。因為就連6月期的國債也可能有違約風險和利率風險,可是法定儲備金和超額儲備金的利 息不但利息高,而且真正的零風險。

從現在來看,在美國基礎貨幣量大幅增加的情況下,並沒有出現通脹,這主要是美聯儲通過為準備金付息的辦法成功地將大量增加的基礎貨幣鎖在了準 備金儲備中,而真正釋放出來的流通現金其實並不多。一旦經濟恢復,短期貸款利率或者市場利率提高,大量的資金會從準備金賬戶中湧出,由此筆者認為經濟恢復 的速度很可能趕不上通脹上升的腳步。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經濟遲遲得不復蘇,但是不斷增加的基礎貨幣也會推高通脹水平,最終導致短期利率大漲超過法定儲備金 和超額儲備金利率,那麼大量資金從準備金賬戶湧出的現像也將發生。

打個比方,伯南克為了防止洪水建造了一座臨時大壩,但是大壩卻又很不牢固。一旦大壩坍塌 又或者開閘洩洪,洶湧而出的洪水都勢將給人們帶來無比的災害。也許現在人們都開始談論著經濟復甦,危機褪去,但時刻別忘了在我們的頭上已經有一座隨時可能 坍塌的大壩,還有隨時能讓我們陷入巨大災難的洪水,我們隨時大難臨頭!

2009年9月20日

各國央行十年來料首次增持黃金

各國央行十年來料首次增持黃金
2009年09月19日

GFMS預測,今年各國央行將在1998年以來,首次成為黃金的淨買家。

預計今年官方黃金淨賣出量將減少93%,至20噸以下,為1988年來的最低水平。

 十年來料首次增持黃金

金屬諮詢機構黃金礦業服務公司(GFMS)日前預測,今年各國央行將在1998年以來,首次成為黃金的淨買家。

這逆轉了過去十年各央行(特別是在歐洲)減持黃金的趨勢。自1971年布雷頓森林匯率機制宣告結束以來,只有7個年份各央行是黃金淨買家。

GFMS表示,轉變發生在今年第二季度,並且將持續到下半年。預計今年官方黃金淨賣出量將減少93%,至20噸以下,為1988年來的最低水平。

GFMS稱,黃金市場正站在十字路口。一方面,一旦各國政府的貨幣和財政刺激計劃未能恢復全球經濟的活力,通縮憂慮再度抬頭,那麼隨著投資者重回美國國債市場尋找安全性,金價有可能在年底跌破每盎司850美元。另一方面,美元走弱和日益上升的通脹壓力則可能推高金價。

GFMS董事長菲利普・克拉普維克表示:“如果通脹回歸變得顯而易見,而且通脹率高出普遍預期水平看上去成為可能,那麼金價遠高於每盎司1000美元是可以實現的。”

此前,世界黃金協會曾表示,第二季度,各國央行轉變為黃金的淨買家,當季淨買入14噸黃金,而上年同期為淨賣出69噸。

然而,在對黃金的投資需求增長的同時,隨著上半年首飾需求下降近25%,今年的首飾需求有可能降至20年來最低水平。

此外,隨著上週押注金價攀升的頭寸創下10年來最大單週增幅,對於價格即將回落的擔憂有所加劇。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8日當週,投機者持有的淨多頭頭寸達到創紀錄的2902萬盎司,比前一周增加640萬盎司,增幅28.3%。

 期金價跌破現貨價

由於美元一度自低位反彈,金價再次跌破1000美元大關,週二下午報998美元,國內現貨九九金至220元/克。

金價在三次突破1000美元之後,均沒有站穩。尤其是本週一時間,金價從1011美元高位跌至997美元,跌幅較大,技術面上已經顯示出了疲態。中國國內,上周大幅走強的金期貨價格週二已跌破了金現貨的價格,可見期貨投資者遠不如上週那樣看好後市。

對此,粵寶黃金公司甄偉鋼認為,短線金價兇多吉少,久盤必跌的規律很可能也將在金市出現,短線不可期望過高。

黃金會衝破3000美元

獲取財富的最後大牛市

黃金會衝破3000美元奔5000美元

http://zhangtingbin.blog.sohu.com/132259834.html
張庭賓

每盎司3000—5000美元?詢問者往往會瞪大了懷疑的眼睛。

黃金以每盎司1000美元價格計,它相當於每克220元,也就是說我認為未來它會漲到660—1100元。

在堅持這個觀點的4年多時間裡,類似眼神是絕大多數,即使金價出乎很多人意外上破1000美元大關的今天依然如此。

這些眼神會隨著金價變化——中國人比較含蓄,即便心中所想你是荒誕異類,也不習慣當面直接批評,但眼神的駁斥總是藏不住的——大約分為如下幾個階 段:當國際金價在500美元以下時,它是“太瘋狂了,這是個跳大神的”;後來越過歷史高點850美元,它是“撞了大運,將來有你好看的”;待2008年3 月,金價衝破1000美元,它是“還真有點可能,可太高了吧”;當一度跌到800美元以下時,它是“怎麼樣!你太頑固了,偏執狂”……

然筆者深信,當金價3000美元以上時,這些質疑眼神絕大多數會化為豪言壯語——幾年前就與某某預言家討論過黃金大牛市,它現在真的來了,它是一輩子都不會再遇到的大牛市,死了都不賣——其實,他們也是徬徨很久後剛剛才買了。而我又要跟他們唱反調,提示風險了。

這種溫柔一刀刀的看著瘋子的眼神能把任何心智不堅的人“殺”死,世界上很多大膽的探索者就是這樣精神被崩潰或被意志被消滅的。當然,這總歸比史上先行者的遭遇是一個進步。

沒有被成千上萬的質疑眼神“殺”死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證券營業所門前的老太太,她根本不回望這些眼神,她只相信,在營業所里人山人海的時候賣出股票,在門前冷落鞍馬稀的時候買入股票,她持股多少的唯一原則是與她賣出雞蛋的多寡成反比。

這是世界上唯一最省心省力的投資“王道”,用到股票以外不同的投資品上一樣會成功。但是能如此大智若傻瓜的人沒幾個,巴菲特或許是一個——即你與周圍人的集體性盲從永遠反向操作,你想不成為贏家都難。

大道至簡,投資之道亦是如此,因為所有的投資都是少數人收割多數人的財富遊戲,多數人集體性瘋狂的時候一定該收稻子了。

不幸的是,世人喜歡投機冒險取巧,總想顯示自己比別人聰明,這種人如果有幸親密接觸真理並能頂住所有溫柔殺手的眼神,那他會是真的理性擁抱了真理並堅信真實的未來。

有幸挺到金價重上1000美元的日子,是因為本人對於人類紙幣系統崩潰的前兆的預言大多應驗了——這使得堅持的意志可以得到一些“空中加油”。 2004年11月,預言石油危機;2006年初預言美國金融危機;2007年初預言中國股市超級過山車。這些所有的經濟動盪金融海嘯同出一源——即由紙幣 濫印導致紙幣崩潰的前奏。

為了回應這些溫柔殺手的眼神,我又不想做“忍者神龜”,那麼就必須反擊。過去4年,我寫了大量的紙幣危機必然到來,黃金大牛市已經開始的文章。最 近更以《黃金保衛中國》一書系統地闡述了筆者意志與勇氣之源——不想看到這個瘋狂的金融世界繼續黑白顛倒,而人類日益喪失最後避免毀滅性災難的時間。

黃金大牛市,或者說黃金回歸貨幣核心的內在邏輯其實並不復雜。

這是美國盛極而衰的必然結果,當它用美元囚禁了黃金後,就開始用自己的美元紙上財富盜用世人的真實財富。開始不斷地濫印鈔票,而金融機構的所謂創 新又極大地放大了虛幻的紙面財富,使得美國的紙面財富和真實財富極大地背離——2006年美國的金融衍生品和資產證券化對GDP的比值達到了45倍。

在美國衰落為新多極世界中的較強一極,在美聯儲因黃金佔世界存量黃金由1945年的75%銳減到當今的4.9%,已無力壓制金價時,這個高達45 倍的紙上財富泡沫的破滅將難以避免。世人將拋棄紙上虛幻財富轉而去擁有真實財富——黃金恰恰是真實財富的一般等價物,最好的保障物。

世界上那些最聰明的家族已經在這麼幹——賣出美元買入黃金,這使得黃金的價格從4年前的429美元已經漲到了今天的1000美元。

1000美元是一個極重要的關口,因為它在邏輯上已經讓頑固堅持黃金只是普通商品的“美元蟲”無地自容;在技術上打開了以1000美元為台階的上升空間。 如果我的預測不錯,金價將在不遠的將來永久性進入千元時代,對於未來高點,每盎司3000美元的金價是一個保守的估計,5000美元是一個中型的估計。

需要提醒的是,對於那些永遠懷疑少數人的多數人,這個大牛市會讓你懊悔不已;如果你不買實物黃金而買黃金期貨或者保證金交易,你大有可能被一個巨大震盪就洗光出局,黃金大牛市反而會讓你吐血搥胸。

出《黃金保衛中國》這樣的書,寫如此的文章,是筆者一個獨立媒體人應該做的,如果沒有這樣的提醒,是社會蒙蔽了你的選擇權;如果你看到了無動於衷,是你自己放棄了財富自決權,那麼你就不要埋怨自己的貧困宿命。

這是一個僥倖生存的預言者的真誠提醒。

(作者為《第一財經日報》副總編,《黃金保衛中國——共和國新60年攻略》一書著者,該書已於2009年8月出版發行)

國際貨幣基金將出售400噸黃金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出售400多噸黃金儲備
2009年09月19日
作者:劉洪
http://gold.hexun.com/2009-09-19/121148713.html

新華網華盛頓9月18日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執行董事會18日決定,將出售403.3噸黃金儲備,以解決該組織面臨的財力不足問題,並為貧困國家提供更多貸款。

按照目前的市場價格計算,IMF出售這些黃金可獲得約130億美元。 IMF總裁卡恩表示,為避免對市場造成衝擊,黃金出售將以“負責任和透明的方式”進行。外界預期,一些國家的央行將成為主要買家。

IMF目前約有3200噸黃金儲備,是僅次於美國和德國的世界第三大黃金擁有者。國際金融界名人委員會此前曾建議,IMF可以通過出售黃金來緩解目前面臨的財務危機。

由於成員國借貸需求下降,以貸款利息為主要收入來源的IMF面臨經費嚴重不足的問題。據IMF估計,明年該組織經費缺口將達4億美元。

2009年9月19日

美元危機

恩道爾:美元體系這艘“泰坦尼克號”注定要沉沒
作者:恩道爾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09-9-18

http://www.wyzxsx.com



美元體系這艘“泰坦尼克號”注定要沉沒

編者按:在金融海嘯一周年之際,恩道爾先生接受了某媒體的採訪,現將該採訪翻譯整理出來,奉獻給喜愛恩道爾的廣大讀者。某媒體簡稱“TV”;恩道爾簡稱“恩”。



一、當前全球危機的本質



TV:一年前開始蔓延到全球的危機主要特點是什麼?



恩:我認為,那是工業革命以來西方最嚴重的危機的起始點。這是一種“系統性”危機,但是這個“系統”講的是美元體係自身,是1944年美國在布雷 頓森林會議上創建起來的貨幣系統。正是這個系統現在正在搖撼美國霸權,它是精心策劃、精心設計出來的,是控制全球金融的體系,像先前的英國金融系統那樣的 體系。在1845年的時候,英鎊是“像黃金一樣值錢”;1945年的時候,美元就是“像黃金一樣值錢”。到2009年,美元不再是那麼好,甚至不具有美國 政府承諾的償付債務的能力了。美元陷入了一種經典的債務陷阱。



當前的全球危機會決定美元體系的未來。 1930年嘗試在美元體系之外建立雙邊關係的那些國家,很快就會擺脫危機。深陷美元陷阱的那些國家,用印刷機來支持美元體系的國家,將會和美元體系一同下沉。



TV:美國政府、美聯儲和歐洲國家、歐共體的政府採取了非常強硬的措施遏制危機。你是否同意奧巴馬最近所說的,G7美歐經濟看見了復甦的“綠意”?



恩:“綠意”?我們看見的還有第二季度華爾街銀行的高額贏利,例如JP摩根、高盛,甚至花旗,它們恰恰就是造成危機的禍首。這是被導演出來的場 面,私人銀行得到納稅人前所未有的大量金錢注入,美聯儲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措施去救它們。美國的實體經濟卻在下沉,每一天都在下沉,沉入一個比30年代大蕭 條更加嚴重的衰退中去,那一次蕭條持續的時間達十年之久。



TV:從哪些方面看,本次危機會比1945年以來的所有危機都更加嚴重?



恩:問題是,好幾屆政府為了政治上的原因把經濟數據都操作過了。最敏感的經濟數據有兩個:失業率,消費價格膨脹率,在這兩個基礎之上,許多政府的 社會(福利)支出被計算出來。官方的失業率在6月份是9.5%。如果我們看看事實,糾正一下統計中掩蓋的問題,真正的失業率――對於有勞動能力的美國人來 說,已經超過20%。在密西根是33%,加州26%。今天美國經濟在嚴重衰退,正在迅速滑向蕭條。官方的說法是“美國陷入最嚴重的衰退”,是自大蕭條以來 最嚴重的一次。



TV:有些經濟學家把現在和30年代大蕭條做比較。您認為是否可比?



恩:成百萬的美國家庭將要面臨悲劇性情境,但是將來數年中會發生的事情,比30年代的大蕭條更嚴重。當時美國政府幾乎沒有公共債務,因此政府可以 發行國債,也找得到願意買國債的人。今天美國負債已經如此之深,沒有高回報就沒有買國債的人。美聯儲不得不去買國債。情況還會繼續惡化。



到目前為止,美國政府刺激經濟的舉措沒有一個有用,更多的刺激計劃會實施。但是家庭負債已太高,所以刺激計劃不會有用。這是一個深刻的結構性問題,是幾十年來用債務和信用支持消費的惡果,“買到買不動”這種美國式消費主義的惡果。





TV:美元的前途是什麼?許多經濟學家相信,未來幾年內為了應對危機,美國的債務還會上升,因此美元會大幅度貶值。



恩:在這場危機中,美元對主要貿易夥伴歐洲歐元的下降並不嚴重,這有點令人奇怪。這裡有好幾個原因。首先,數万億美元被美國銀行回籠、被美國企業 回收,這是2008年危機表現得更加嚴重後發生的。這個行動支撐了美元。第二,歐洲中央銀行也不希望美元像自由落體那樣降落下去,那會導致歐洲出口經濟的 災難,特別是德國。所以它們都在盡力幫助美元穩定。第三,持有美元的大戶,例如中國和日本,對於是否出售美元資產這樣的決策非常謹慎,因為這是會導致巨大 虧損的事情。



這裡的問題將來肯定會惡化的一點是:美元是無法拯救的。美元巨輪從1971年放棄布雷頓森林的匯兌標準以來一直在緩慢下沉,從那時以來美元就是沒 有黃金支持的單純的“法幣”。直到現在,全世界還在接受美元,承認它的價值,但是這種信心在迅速消失。也許一年,也許幾年,美元體系最終要沉沒。回望過去 的二十年,美元相比其他貿易夥伴的貨幣價值一直在受損。美國把自己的經濟“外包”出去了,它不再為自己生產自己需要的大部分物品了。它必須進口。這是跨國 公司巨頭和銀行巨頭的政治決定。現在它們該承受自己行動的代價了。





二、對當中國的建議



TV:您是否認為中國做的事情是走出危機所必須做的?



恩:我2008年11月來過中國,當時政府宣布了非常宏大的經濟刺激計劃。我看到美國危機如此快速傳導到中國,並且打擊了中國的就業,感到非常震驚。當我看到政府有能力快速採取措施時,我更加受到震動。



在西方我們已經忘記了,建構一個國民經濟需要怎樣的基礎。我們忘記了辛勤勞作的年代,忘記了支持一個高質量的教育、讓年輕人變成科學家和工程師的 重要性。在中國,我看見的是這些價值的重要意義。克服這一場危機和任何危機的關鍵就在於此:究竟什麼是國民經濟?究竟什麼是“市場”?這是關係到人類的素 質、關係到如何把我們人口中的智慧和才能結合起來的事情,關於如何確定輕重緩急的問題和如何決策的根本問題。



中國政府決定強調對國內經濟的基礎設施投資,這是非常根本性的,我認為是正確的做法。經濟繁榮的秘密在於國家經濟的基礎設施的完好――不幸的是, 美國很久以來就忘記了這一點:電力系統、現代交通運輸動脈,這是把貨物最有效地運送到市場去的途徑,等等。納稅人交出的每一元錢,用於基礎設施都不會浪 費,回報率能高達11倍,表現在業務擴大和新經濟活動的出現。相反,美國政府的戰略,不論是小布什還是奧巴馬,都是先去救助華爾街要破產的銀行,他們支付 的是本來應該投資於基礎設施的資金。但是華爾街的銀行家不再相信對自己國家投資有利可圖!



TV:中國把貿易順差投資到美國國債,如果美元繼續貶值,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價值會受損。我們的政府對奧巴馬錶達了憂慮:中國拿這麼多貿易順差應該做些什麼?



恩:我的理解是,中國政府正在追求一項非常有道理的戰略,逐漸轉向用貿易順差投資到中國的工業將來需要的資源中去。所有的主權財富基金為將來投 資,都是向那些不會出口的海外資產投資的。中國如果向美國、歐洲的汽車行業投資是沒有什麼道理的,而投資於非洲、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的能源項目就是非常有 道理的。我看到這方面的進展,我認為從中國方面來看這是非常紮實的行動。很自然的是,這樣做讓華盛頓緊張,但是中國對美國數十年前的錯誤的經濟決策是沒有 責任的。



TV:一年前,中國經歷了一次用美元計價的食品進口和石油進口的價格上漲。假如經濟和金融的危機意味著不能指望用平穩和低廉的價格進口這些東西,中國應該如何行動才能保證國家的食品安全?



恩:去年我曾有幸同許多中國方面的出色的專家一起討論食品安全的問題,當時正是食品價格膨脹的時候。世界糧食市場價格的上漲對中國的影響比較有 限,因為中國把美國和歐洲放棄的一些東西維持下來了――糧食儲備。 WTO的農業政策是在1980年後半期,在烏拉圭回合中撰寫的,起草者是糧食巨頭嘉吉、ADM,以及搞轉基因的孟山都。只要供給短缺價格上漲,它們就賺 錢。



但是我必須說食品問題不僅是數量問題,還有質量問題。垃圾食品是今天損害美國人健康的一大因素,讓兒童得肥胖症,糖尿病在年輕人群中流行。食品生 產的工業化有可能是美國人口中健康出問題的首要原因。中國的食品質量非常棒,有的東西是我們西方人只能夢想的。在我的心目中,這是國家安全問題上的一塊 “資產”,必須保護好,通過保護國內的家庭農業來保護中國的食品質量。從食品生產中獲得利潤只是目標之一。優質的食品只能來自人的專心努力,對質量的追 求,不會來自機器。在保證中國國家食品安全和食品質量之間必須找到一種和諧的平衡。垃圾食品的問題之一,是裡面添加了許多人造甜味劑和化學物質,有的會導 致上癮並且造成長期的健康隱患。如果你走在美國的任何一條大街上,看看美國的年輕人體重超重和不健康的外貌,就知道垃圾食品的作用了。中國還沒有被垃圾食 品重傷,我們還有時間,但是問題也在發生。



TV:中國應該如何保證自己的能源安全?



恩:中國正在做的不少事情都是我將要主張的。首先要保證長期可靠的能源夥伴,不論在什麼地方。在非洲,中東,俄國,哈薩克斯坦,在中國境內。石油 的問題――這個今天最重要的能源的問題是,市場受控於紐約和倫敦,並不存在於買者和賣者之間。在上世紀石油是地緣政治的控制槓桿,是對付經濟上的對手的武 器,曾被英國掌控,1945年後被美國政府支持的公司掌控――令所有的人眼紅。一個世紀以來,美國霸權建立在石油的海洋上。失去了對石油的控制,美國就失 去了對別的國家經濟的控制。



石油為何在國際上只能以美元結算,不能以歐元或日元或別的貨幣結算?因為這是美國的國家政策,用石油來挺美元,用石油來控制世界經濟。就像對一個安裝心臟起搏器的病人手術過程中控制電力一樣重要。



不幸的是,在所謂的替代能源方面浪費掉了非常多的資金,例如太陽能、風能,都是效率很低的,在物理學條件下它們是淨能源產出。有一個好消息:世界 實際上是坐在石油海洋之上的。石油並不是來自恐龍的身體,也不是來自腐爛的水藻。石油是在地殼深處高溫高壓條件下生成的,會沿著地幔的裂縫上升。那些控制 了全球石油開采的石油巨頭不希望我們知道這個好消息,只有這樣它們才能保存控制權。



中國可以在推動全球石油價格決定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一個透明的、不被操縱的石油市場,現在這個“市場”被3~4家華爾街銀行和2~3家石油巨頭 掌控。今天石油價格是在紐約和倫敦能源期貨市場上定價的,大部分是被交易雙方在場外交易中決定的。在這裡沒有美國政府的監管,大的玩家可以隨心所欲,提價 或者降價。中國和許多國家都是這種交易方式的受害者。在中國開放石油期貨市場的決定是很有意思的決定,如果做得正確,也許會開啟一個脫離紐約倫敦不透明市 場的時代,建立一個新的亞洲市場——透明並且有監管。許多國家都會被這樣的市場吸引。



TV:中國和俄國是上海合作政治的發起者。在您看來這件事情對中國經濟的未來有多重要?



恩:上海合作組織在我眼中是挑戰英美霸權的那一粒水晶種子,是讓霸權最害怕的東西。歐亞大國之間和平的經濟合作,共同建設未來,可以相互補充。美 國對外政策的戰略家如布熱津斯基就警告過,對美國霸權的唯一挑戰,將是來自聯合起來的歐亞經濟區。上海合作組織在我眼中是一個初生的歐亞經濟區。如果大家 能夠相互尊重,我相信這裡將會成為下一個世紀經濟發展的中心地帶。俄羅斯具有中國不具備的長處。中國具有俄羅斯缺少的東西。如果雙方能夠找到開放和互利的 途徑,中國將擁有非常樂觀的未來。今天的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單獨對抗美國巨人。這個霸權太大了,對於美國和美國的人民都太大了。幾年前華盛頓有人對我 說,“在華盛頓唯一的理念就是權力。”在追求霸權的道路上,美國憲法的理想被遺忘很久了。正如阿克頓勳爵所說:“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 敗。”這是美國的主要麻煩。幸好這不是中國的麻煩。

黑洞

模擬黑洞

李淼

http://limiao.net/1344

無論對物理學家來說還是對公眾,黑洞一直是引人入勝的話題。記得我開始讀研究生時,看到一本專業書,上面畫了很多黑洞塌縮的圖以及霍金蒸發的圖,上面畫了很多光錐,以及蒸發出來的粒子。

在引力理論中,光錐幾乎就是一切。在每一個時空點上,光錐就是光在各個方向走出來的錐面。想像一個只有一度空間的時空,空間和時間組成一個平面, 在平面的任一點上,光可以走兩個方向,所以光錐就是一個十字,向上的楔形叫未來光錐,因為光順著楔形走向未來,向下的楔形是過去光錐,光從過去走向楔形頂 點。再想像一下,如果有兩度空間,加上時間我們有三維的時空圖,光錐此時就真的是錐面了。在真實世界裡,空間是三維的,時空是四維的,所以光錐其實是三維 的。有了光錐的概念,我們就能定義黑洞了,一個黑洞,其實是時空中的一個區域,在這個區域的邊界上,所有光錐都指向這個區域,說明光只能進入,不能出來, 黑洞的名字就是這麼來的。區域的邊界叫做視界。

還有一個更加形象的比喻。假想一個水域,其中有一個洞,水流向這個洞,在洞的邊上,水流的速度達到一個臨界值,這個速度超過水中任何物體所能達到 的速度。這樣,不論你如何使勁,當你到達這個邊界時,你的速度總被水流的速度抵消,你只好無能為力地被吸入洞中。這個洞就是水中的黑洞,而水流速度達到臨 界的邊界很類似黑洞的視界。

很多年前,加拿大物理學家WG Unruh就設想了這麼一個類似黑洞的東西,他設想了一個流體,其中任何一處水流都有一個速度,在某個區域的邊界上,流體的速度達到了流體的聲速。此時, 任何流體的振動都無法傳出這個邊界,這樣,在外面的人看來,那個區域不能發出任何聲音,所以這個區域可以叫做啞洞。啞洞也很類似黑洞,光波被聲波取代。啞 洞看上去比黑洞容易理解,因為這裡只是流體的一個流速分佈,沒有難以想像的時空彎曲。

黑洞的一個令人驚奇的性質是霍金蒸發,也就是說,黑洞並不黑。霍金證明,量子力學使得黑洞發光,其實黑洞可以輻射任何粒子。量子論使得黑洞的視界 看上去像一個帶有溫度的殼,這個殼可以激發出能量大約等於殼上溫度的任何粒子。霍金蒸發也有一個形象的理解,在視界上,產生一個粒子對,向外跑的粒子帶有 能量,而向黑洞裡面跑的粒子帶有負能量。當帶有正能量的粒子跑出來時,帶有負能量的粒子使得黑洞的質量變小,所以整個過程還是滿足能量守恆律的。

Unruh在設想啞洞時其實希望將來可以在實驗室中實現啞洞並利用它來研究黑洞蒸發,此時,被蒸發出來的粒子叫聲子,就是聲的的單個量子。每個聲子的能量 很類似光子,與聲速成正比。當聲子落入啞洞時,由於啞洞中流體的速度超過聲速,聲子的能量是負的,而跑出來的那個聲子的速度大於流體的速度,能量是正的。 這是霍金蒸發的一個形象理解。

Unruh的啞洞的概念是1981年提出來的,直到今年,啞洞才真的在實驗室中實現。原因很簡單,讓流體的速度在某個區域大於聲速並不容易。做出這個實驗 的是以色列海法的一個小組,領頭人是J. Steinhauer。他們利用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才實現了啞洞。在流體中,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是非常特殊的一類,其中所有組分原子都處在同一個狀態中, 這樣的流體叫做量子流體,因為它利用了量子性質。要使得原子都處於同一個量子狀態需要兩個條件,第一是所有原子的自旋是整數的,第二需要將所有原子冷卻從 而它們都趨向同一個低能狀態。 Steinhauer等人的實驗的用了銣原子,實驗的關鍵處是讓量子流體產生一個速度分佈,並且讓某個區域的速度大於流體的聲速。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 為原子們設計了一個陷阱。這個陷阱很像一個噴嘴。離開噴嘴的地方,陷阱的坡度比較平緩,在噴嘴區域,陷阱的坡度變得很陡。

啞洞是實現了,但似乎還沒有關於霍金蒸發的結果,我們期待進一步的實驗。霍金蒸發的研究也許能夠幫助我們理解黑洞最為神秘的一面,就是彎曲時空中的量子力學甚至引力的量子漲落,這是理論家們困惑了很多年而不得其解的問題。

最近關於隱形電磁斗篷的研究導致可能在實驗室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黑洞”,我用引號是因為這不是引力中時空的效應,但卻是光學意義上的黑洞。隱形電 磁斗篷是利用電介質的特殊電磁性質使得一個物體看上去基本不反射也不折射光(廣義地說就是電磁波)。既然我們可以在技術上操縱物質的介電性質,我們就可能 設計出一個物體,使得這個物體的某個區域的邊界上的光速變成零,這個邊界就是視界了。美國伯克利國立實驗室的Xiang Zhang領導的小組在去年實現了一種人工光學物質,可以將光折回頭,技術上說,這種光學物質的折射率是負的!最近,他們用納米結構的矽實現了隱形電磁斗 篷。在此基礎上,他們將來可能在實驗室研究黑洞以及引力透鏡等天體物理學對象,由於是實驗室製備的物體,我們無需花很長時間無需投資很多就可以研究這些奇 特的引力現象了。

2009年9月18日

黃金短期風險需警惕

2009-09-18 |黃金長期仍看好但短期風險需警惕

黃金長期仍看好但短期風險開始增加

張庭賓

國 際金價在突破了1000美元之後,第一次比較成功地守在了1000美元以上,但多方主力會繼續向上攻擊,擴大戰果,還是會主動撤退,蓄勢再衝,感覺在兩可 之間。隨著此輪金價短線從950美元上沖,中線由682美元絕地反攻以來,多方已經獲得了戰略性成果,徹底鞏固了黃金牛市的預期,當然如果能衝破1032 美元前期高點,並向上再打開一定空間那就完美了,多方也在看一步走一步,如果空頭不發力,就繼續向上慢慢拱,但不可否認的是多方獲利回吐的需求在增強。昨 日,歐元之父蒙代爾力挺美元對歐元漲到1:1,不知其葫蘆裡裝的是什麼藥,有放煙霧彈之嫌。

倒不是他預測有多準(他以前的預測準確度實在有限,去年說金融 危機已過,結果歐洲金融機構很快遭遇次貸危機的的打擊),而是他對歐元的態度值得關切。儘管即使歐元兌美元跌,也不等於黃金對美元跌。但謹慎一點不是壞 事,特別是前期堅守黃金般未來的人都已獲利,在黃金期貨、現貨保證金和股票上適度減倉,鞏固勝利成果是比較理智的,這樣才有力量發起更有力的進攻。已購買 實物黃金者可以拿住不放,全當它們不存在,等到你周圍所有人都在瘋狂買黃金而買不到的時候,再想起它來也不晚。

想購買實物黃金的人不需要看短線金價的波 動,越早買越好,因為想等待回調再買,可能讓你在猶猶豫豫中一直買不成。

最後需要再次申明,不改變對黃金長期大牛市的基本判斷,對那些最近才開始關注黃 金,不懂黃金而唱衰黃金的人不以為然,通過Google搜索一下就知道他們對黃金有沒有發言權了。 (作者為《黃金保衛中國》一書作者,僅供參考投資者決策風險自負,聯繫郵箱ztb6006@sina.com)

告別黃金三位數時代

馮亮:人類社會很可能要告別黃金三位數時代

http://finance.QQ.com 2009年09月08日
騰訊財經特約

馮亮

騰訊財經訊國際現貨黃金價格8日下午升穿1000美元大關,截止北京時間14:33報1002.30美元。騰訊財經獨家連線廣發期貨研究員馮亮先生。

馮亮先生稱:這次發動行情點是950,蓄勢時間過半年,50塊錢對防禦縱深對空頭來說是不夠的,早上我跟客戶說現在的目標已經不是1000,而是 1050,如果能上1050這次突破基本成功。我預計一過1100,會有很多跟進資金蜂擁而至,人類社會很可能要告別黃金的三位數時代。

投資者對黃金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的投資需求,以及中國購買更多黃金作為儲備,將推動金價觸及該水平。

從基本層面而言,在印度9月開始婚嫁高峰期令黃金實貨需求增加,加上美元持續疲弱仍令金價於未來數月可看好。

2009年9月16日

A股摸著石頭過河

A股摸著石頭過河
2009年09月15日
曹仁超
http://blog.caijing.com.cn/caorenchao

滬深300指數由8月4日3803點回落到9月1日2795點,下跌26.5%後,踏入9月出現浪B反彈,估計阻力在3400點附近便完成,然後再出現下跌浪C,整個調整浪才完成

  9月13日,週日。 2009年會不會是另一個2003年? 2009年13.2%美國家庭被列入貧窮,為1997年以來最多的一年(美國一家四口、年收入少於22025美元者,可被列為貧窮)。美元匯率指數上週五 見76.6,創今年新低,金價已重返1000美元之上。

 金價應有一番爭持

2001年1月到2003年年中,聯備局透過減息創造黃金歲月(或叫金發女郎日子),並在雷曼兄弟破產後結束。 2007年10月開始聯儲局又再減息,美股自2009年3月開始上升。到底這次是另一段黃金歲月,還是日式衰退中的反彈? 2008/09年美國政府一年的財赤數字遠遠超過過去十年累積的數字;到底雷曼事件已改變了一切,或只是睡美人從夢中驚醒,經過2008年後又再恢復酣睡 (這個夢叫做消費得愈多、經濟愈繁榮)?十年期美債息率仍然只有3.47厘。

G20開會後,決定繼續全球量化寬鬆政策,因為全球失業率仍在上升。上述決定令金價這個花了18個月時間去形成頭肩底走勢並出現突破【圖】,未來三星期如 金價企於990美元以上,金價將出現一次不同凡響的上升!理由是今年3月這次美元回落期,動搖了最大持有者(中國)的信心。中國政府已決定減持美元,改為 持有多點黃金;上述是2009年同2003年最大不同點。

2003年中國仍在大手吸納美元,支持住美元匯價,令美國出現五年黃金歲月。這次中國政府決定減持美元,不但令有色金屬、油價、股市上升,連金價亦上升! 不過現階段金價應有一番爭持。
 
A股摸著石頭過河


今年股票市場早已分裂成兩大陣營:一、在2008年沒有避過金融海嘯及2009年受豬流感所嚇而在4月份早已出貨者;二、2008年避過金融海 嘯打擊,沒有什麼大損傷,而在2009年初期已重返市場者。風水從來不是輪流轉,往往是強者愈強。今日投資市場已不再理會什麼牛熊市,只在乎你是不是在每 次趨勢改變時皆選中正確方向。例如今年8月人人都在說美國經濟正在復蘇,但至今為止仍未有確實數據支持復甦論,但美股同油價在8月份齊創2009年新高。

長遠而言,股票的價值由公司純利決定;中期而言,股價升降則受利率及資金流向影響;短期股價上落,則受人心看多還是看空所支配。這次推高股價 的力量來自資金流向而非企業純利上升,因為今年上半年企業純利仍不及去年同期(但指數已十分接近)。今年3月至今,美國是不是在另一段 Goldilocks(金發女郎)期?根據Gary Shilling在Insight投資通訊展望指,未來美國GDP應進入低增長期,CPI亦一樣,甚至有時出現負增長。 1982年開始的美國GDP高增長期早在2000年結束;2003年到2007年的增長期是透過財金政策製造出來。至於2009年3月的財金政策,至今只 令股市上揚,實體經濟未見回升。

約翰‧莫登(John Mauldin,美國著名投資者,作家)認為,由2007年10月開始美股進入綿綿不絕的熊市週期(secular bear-market cycle)。今年上半年美國產能使用率只有68%(即美國企業有能力增加三分一產品,仍無須再在資本項目上作投資),上述數字較1974年或1982年 更差。至於房屋2007年8月二手樓銷售見頂後,已反復回落兩年,今年7、8月出現小反彈不代表什麼,相信只是一個虛假的“底”,真正的“底”估計在明年 下半年才出現。今年3月止美國負債比率系GDP的3.75倍,在這麼高負債比率下,消費者還可以藉多少錢去消費? CDO出事後金融業大方向是去槓桿化。上一次美股進入綿綿不絕的熊市週期是由1966到1982年,那段日子美股仍能透過美元貶值去保持升升跌跌,P/E 則由1966年的25倍回落到1982年大約8倍,才開始另一段超級大牛市。

自欺欺人總會被揭穿

格林斯潘由1987年到2006年出任聯儲局主席,伯南克2002年獲布什委任加入聯儲局,然後在2006年接任聯儲局主席。在那段日子美國財 金政策是懲罰儲蓄者、獎賞消費者。到2000年科網股泡沫爆破後,美國經濟理應出現較大調整,但2001年1月起聯儲局開始減息,到2003年年中將利率 減至1厘(即低於CPI增長率),進入負利率時代,經濟才出現大幅度復甦。 2009年1月份利率已減到0.25厘仍未見效,到3月份推出量化寬鬆政策後,美股才上升。至於經濟能否復甦?彭博訪問53位經濟學家(包括部分聯儲局成 員),沒有一位可以肯定地答复你。怎麼理解利率減到0.25厘,美國消費者仍不願藉錢消費,情況同20年前日本近似?因為美國負債已達GDP 370%。有人認為政府的刺激方案作用有如風帆,如果順風的話可增加船速;如是逆風駛呢?,即使在高手掌舵下船雖仍可前進,但難度極高。格林斯潘是有金融 史以來最大的泡沫製造者,在他任內(1987年到2006年)創造大量貨幣,足夠令股市、樓市、債市都出現泡沫,以至消費市場、衍生工具市場都繁榮;但他 離開後,泡沫便一個接一個爆破。

有一個童話故事,從前有人將三百個金幣埋在地下,並覺得自己很富有,所以很快樂。有一天他發現埋在地底的三百個金幣被人偷了,因此很傷心。 有一位智者路過發現此事,便隨手拾起三百塊石頭埋回洞內,並叫那個人就當作三百個金幣仍然存在吧,反正都不會用。那個人聽後便假裝自己仍擁有三百個金幣, 繼續生活得很快樂。奧巴馬就是那位智者!在量化寬鬆政策下,人人便當這三百塊石頭是三百個金幣,所以很快樂!問題是︰我們可以假裝到什麼時候?皇帝的新衣 終有被揭穿的一天。透過量化寬鬆政策所創造出來的“貨幣”並不是財富,只是“廢紙”而已。已故林肯總統曰:“你可以在某段時間內欺騙一些人,但你不可能永 遠欺騙所有人。”

  A股阻力在3400點水平

富蘭克林鄧普頓基金執行總裁馬克•墨比爾斯認為:一、所謂危機出現,就是人們開始覺醒的時候;二、下跌的市場最終會上升,需要的是耐性;三、有 時候你的表現必須較大市差,只有這樣你才有機會擊敗大市;四、制定投資目標。如只靠技術分析,往往誤判形勢;五、政治不穩定是進入該國股市的通行證。如你 的基礎分析正確,政治不穩肯定會壓抑股價,一旦不穩定因素消失,股市便會立即上升。

踏入8月份,中國政府有心壓抑經濟泡沫,令A股出現浪A調整(滬深300指數由8月4日3803點回落到9月1日2795點,下跌 26.5%後,踏入9月出現浪B反彈,估計阻力在3400點附近便完成,然後再出現下跌浪C,整個調整浪才完成),形成8月份起更多資金流入金市。

2007年是中國企業代工,即OEM、ODM及“三來一補”窮途末路的日子。不少OEM、ODM及三來一補企業正游走於死亡邊緣,例如佛山利達、東莞合俊 等代工企業,已陷入愈做愈蝕的泥潭,情況有如八十年代香港。代工企業是整條產業鏈的最低端,一切染污問題都由代工企業支付,利潤卻歸品牌企業擁有。八十年 代香港由代工企業轉型為內需消費(房地產及金融)經濟,可說得天時地利人和。 2008年起中國代工企業轉型為內需消費,所面對的困難較八十年代香港大,甚至較九十年代台灣大。

2009年8月前的A股熱是假設中國經濟轉型成功,但8月份開始出現的A、B、C調整浪,意味投資者重返現實,雖然A股應該長線看好,但短期問題不小。 2009年8月前A股上升的主因,是由中央政府4萬億元人民幣刺激方案帶動,上述反映權力集中的好處──由中央政府推動一切改革措施,市場即時有反應;但 經過一輪衝刺後,最後經濟仍鬚麵對現實。所謂中國模式經濟,就是“摸著石頭過河”! 8月份開始A股進入“摸著石頭過河”期,透過實踐中摸索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路。

 政府是經濟動力也是阻力

改革開放前三十年,是中國人由一窮二白開始從無到有,人人努力向前。 2008年中國已非一無所有,正面對利益分配問題。根據經濟學中的“諾斯悖論”──政府可以是經濟發展的動力,亦可以成為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阻力。最典型例 子如日本自民黨,戰後是推動日本經濟發展的動力,最近二十年又成為阻力!理由是發展初期官民利益一致,但當經濟有了成就,官民利益便不再一致,市場內出現 特權、貪污、腐敗、官商勾結,而產生壟斷機構、官僚主義等。如無法好好解決上述問題,政府便漸成為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阻力。上述情況在東南亞國家及南美洲國 家甚為普遍。 A股的未來,取決於政改方面能否成功。

2009年9月15日

Barrick背後的秘密

本輪黃金大漲的導火索? (2009-09-1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397bcf0100f2vt.html
馮亮的博客

Barrick公司增發股票回購套保合約


2009年月8日,Barrick公司宣布增發股票來軋平套保頭寸,這意味著21年來作為公司主要經營策略的套保政策快要壽終正寢了。 2003年末,Barrick公司的套保頭寸為公司帶來了共22億美元的利潤。同時,這些套保頭寸也大幅增加了該公司資產負債表中負債的比例,使得公司的 槓桿能趕得上某些對沖基金。 2007年2月,Barrick公司宣布軋平所有與項目無關的套保合約,但是即便如此,與具體項目有關的套保合約,價值仍然高達950萬盎司黃金。今 天,Barrick公司手中持有的各類套保頭寸,按照市場價格計算已經虧損高達56億美元。套保這種曾經為Barrick公司帶來豐厚利潤的經營策略,現 在已經成為公司的財務黑洞。其實從2003年起,Barrick公司就已經停止了擴大套保規模,不過由於過往頭寸太大,加之一直都沒有採取大幅削減套保頭 寸的行動。所以從2004年以後,Barrick公司套保頭寸出現了大幅虧損。 2006年,Barrick公司花費100億美元收購Placer Dome公司後,其財政方面的問題更是凸顯。 Barrick公司增發股票籌集資金以軋平現有套保頭寸,雖然將稀釋現有股東的權益和為公司帶來巨大虧損,但是從長遠來說卻是非常有益。隨著黃金價格不斷 走高,現有套保頭寸只會為公司帶來更多的虧損,該是止損的時候了。

作為世界上最大黃金礦產商,Barrick公司年產量為800萬盎司。然而Barrick公司持有套保頭寸所涉及的黃金數額就達950萬盎司,其 中固定價格合約中鎖定的價格據估計為589美元一盎司,如果按現在1000美元一盎司的價格來計算,Barrick公司所持有的套保頭寸每一盎司將虧損 411美元一盎司。而且黃金價格在未來仍將可能大幅攀升,這就意味著這些套保頭寸給Barrick公司帶來的虧損並未見頂,這就是Barrick公司不惜 代價軋平頭寸的主要原因。截止今年6月末,Barrick公司共持有相當於540萬盎司固定價格合約,到了9月8日,根據該公司公佈的數據為300萬盎 司。也就是說從7月1日到9月7日短短的兩個月內,Barrick公司減少了價值240萬盎司的固定價格合約,這相當於同期全球黃金礦產量的六分之一。這 也成為了這波黃金價格大漲的導火索。公司現在持有的套保頭寸包括300萬盎司固定價格合約,這部分按照9月8日的市價來計算,浮虧為19億美元。 Barrick公司打算用19億美元在未來的12個月來軋平其所有固定價格合約。公司還持有650萬盎司的浮動價格合約,這部分的合約是緊跟著黃金價格 的。公司準備在未來用10億美元來軋平部分浮動價格合約。此外,還有部分盯市合約雖然並不隨金價而動,卻也帶來了37億美元的虧損。

Barrick公司聲明計劃在未來徹底放棄套保策略,使公司盈利與黃金價格直接掛鉤。這主要對於未來貨幣體係不穩以及通貨膨脹的預期,相比不斷貶值的紙 幣,黃金價格將一路攀升。 Barrick公司通過增發股票來軋平950萬盎司的套保頭寸,這次募集資金的總量已經從原來的34.5億美元增加到40.4億美元。 Barrick公司將增發8120萬股(價格為36.95美元),這比起9月8日紐約交易所39.30美元的股價,折價率為6%。這種股價水平在主要黃金 礦業公司中是相當有吸引力的。但是這次增發行動也就帶來一些副作用,比如股票增發會稀釋股東權益達12%,使得公司的股份從8.73億股增加到9.82億 股。同時Barrick公司還需要在第三季度計提56億美元作為資產負債表中的負債項目。



全球黃金市場去套保化愈演愈烈



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內,黃金礦產商為了避免黃金價格下跌都會進行套保,簡單的說就是將未來產出的黃金按照現在的價格賣出去,這種策略在黃金熊市的 時候,被證明是一種成功的經營策略。從1981年到2000年,黃金經歷了20年的漫漫熊途,價格不斷走低。在這段時間很多黃金礦產商為了保護自己的利 潤,紛紛採取套保方式來保障公司利潤。在黃金價格低蘼的時候,這種經營策略仍能保障礦業公司獲取穩定的回報,因此很多人認為很多黃金礦業商已經不再是傳統 意義上的礦業公司,更像是投行。但是從2001年後,黃金開始重新走強,黃金價格屢創新高,過去能為黃金礦產商能帶來盈利的套保頭寸,現在反而成了企業虧 損的源泉或者限制盈利的絆腳石。特別是金融海嘯以後,各國都採取量化寬鬆或者類似的做法,大印鈔票應對危機,使得黃金價格一路上漲,更重要的是黃金價格繼 續上漲已經成為市場各路人馬的共識。在這樣一種預期下,黃金礦產商們紛紛減少套保頭寸,導致了全球性的去套保化。黃金價格上漲導致去套保化,而去套保化則 反過來進一步刺激黃金價格上漲,這也是這一段時間以來黃金市場的一個特點。 Barrick公司回購套保頭寸的計劃無疑預示著去套保化的進程正在加劇,隨著金價的不斷高漲,金礦商們希望能從去套保化的過程中享受黃金價格上漲帶來的 回報。

就在Barrick公司大刀闊斧地進行去套保化的同時,另一個全球主要黃金礦產商AngloGold Ashanti公司也宣布了年內將其套保頭寸消減至410萬盎司的計劃。由此可見,全球黃金市場的去套保化的進程有愈演愈烈之勢,大有不把套保頭寸減到零 就不罷休的勢頭。截止至今年第二季度,全球的套保頭寸為1470萬盎司,而在2001年的第三季度這個數字為1.03億盎司。我們知道這一輪黃金大牛市正 是從2001年開始的,去套保化和金價可謂相得益彰。如果按照現在的進度,Barrick公司將在不久徹底完成去套保化,這樣一來主要的套保頭寸將集中在 AngloGold Ashanti公司手裡。現實逼著AngloGold Ashanti公司不得不加速其去套保化進程,我們可以預見在不長的未來全球黃金市場的去套保化將加速,勢必引起黃金價格的進一步上漲。


Barrick背後的秘密


最後,還有一些問題值得大家注意,Barrick到底是一間怎樣的公司?隱藏在全球第一大黃金礦產商的光環背後,Barrick有什麼不可告人的 秘密呢? 2002年,在黃金界發生了一件著名的訴訟,美國最大實物黃金零售企業Blanchard在新奧爾良地方法院狀告Barrick聯合JP Morgan操縱黃金價格,雖然這宗案子最終以Barrick、JP Morgan一方勝訴而告終。但是,我不得不深思一下關於Barrick公司的問題。為什麼一家礦業公司有著與對沖基金相似的槓桿?為什麼一家礦業公司在 黃金價格下跌的時候能獲得比上升時更多的利潤? Barrick確實是一家很“特別”的黃金礦業公司,現在這家很“特別”的礦業公司卻又否定了自己,這又意味著什麼呢?這些問題值得思考。

2009年9月14日

中國經濟最大問題是房價過高

謝國忠:中國經濟最大問題是房價過高
2009年09月13日鳳凰衛視
謝國忠搜狐博客http://xieguozhong.blog.sohu.com/


鳳凰衛視9月13日《財經點對點》播出節目《謝國忠:中國經濟最大問題是房價過高》,以下為文字實錄:

曾瀞漪:如果全球的經濟目前的複蘇情況要可持續性的話,那麼中國這個非常重要的國家,未來的經濟模式到底應該怎麼樣的改變?繼續請經濟學家謝國忠來分析。

Andy,談到中國的部分,我們看到到目前為止,中央政府也都是一直在強調積極財政政策,還有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是不會改變的,也強調說我們會進行經濟結構的調整。

可是我們這方面聽了是很多,也看了不少,但是始終也不知道,就是說在經濟結構調整方面,我們目前走到什麼樣的境地了?從你在市場的了解情況呢?

謝國忠:從中國的政策層面來看,千萬不要抱幻想,認為炒炒股票,炒炒房地產,然後混一混,世界經濟就好了,我們就又回來了,這個幻想會帶來很的大風險的。

中國過去的模式要維持是很困難的。所以現在你炒炒股票,炒炒房地產,政府再多花點錢搞點投資,都把中國經濟當中不平衡的東西誇大了。這個短線看上去,因為股市上去就改變了人的心態,就不管實際上好不好,大家開心點,就覺得好像都好了,我覺得這個是一個要警惕的事。

 曾瀞漪:是。

謝國忠:中國最重要的是解決一個消費比較低這樣一個問題。中國十年來,消費佔GDP比率下降了十個百分點,這個問題不解決的話,中國經濟要再高出發展是很困難的。要解決消費的問題,不是一個老百姓有錢不肯花的問題,是財富跟收入的問題。

從財富上來說,第一件事就是中國高房價的政策是打壓了老百姓的消費,很多人覺得房價漲了,大家開心了,不是多消費嗎?這是胡說八道的一件事,房價 高了,老百姓買房子的時候要多掏出錢,怎麼會對消費好?是吧,房價高了大家買不起房子,不敢消費了,就又存錢想買房子,然後那個錢跑到哪裡去了?

從開發商裡面轉一個手去到地方政府那邊去了,所以政府那個攤子越來越大,政府那個攤子是乾嗎用呢?就是去投資,投資不是一件壞事情,但投資跟消費是要平衡的,你無限的投資放大的話,這種經濟是失衡,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所以中國第一件事,就是房價要控制。

現在房價都是每次房價要掉的時候政府撐著,就是地方政府撐著,讓開發商,大家不要賣,聯起手來,就是你老百姓愛買就買,不買的話,你等的話房價更 高,就這樣的一個政策。最終因為這本身是一個泡沫,因為有政府起的這樣一個作用,泡沫會延續很長的時間,但最終延續不下去的時候,政府手裡沒錢撐的時候, 那個時候再倒下來,對我們國家的經濟會引起非常大打擊。

所以這個第一件中國最大的問題就是房價過高的事,房價不調下來,中國經濟不可能得到很好的調整。所以我覺得現在我們做的一個政策,就是認為房價低 了,房地產行業不好了,經濟就不好了,所以經濟怎麼好呢?房價炒上去,地價也起來了,房地產開發商就開始造房子,不是經濟變好了,這是一種謬論。長期來說 的話,會給中國的經濟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日本寓言

日本寓言
本文見《財經》雜誌2009年第19期出版日期2009年09月14日
謝國忠搜狐博客http://xieguozhong.blog.sohu.com/

中國企業正在重複日本20年前的老路。企業熱衷於追求資產升值,將藉來的錢注入資本市場,正在扮演資產投機的“影子銀行系統”

8月,日本發生了一場“政治地震”——“二戰”後一直執政的自民黨在眾議院選舉中失去了多數席位。此前已經在參議院佔據多數的民主黨,贏得了眾議院480席中的308席。

求變不易

當前的形勢非常有利於民主黨推進結構性改革。當一個國家像日本一樣長期停滯不前時,人們往往會對政權更替寄予厚望。

不過,民主黨不太可能在短期內扭轉日本經濟低迷的狀況。過去幾年間,自民黨借凱恩斯主義之名,將政府所能支配的一切資源都浪費在毫無價值的投資項 目上。現在,民主黨能夠用來推進改革的資源已所剩無幾。我擔心,民主黨面對的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斷惡化的經濟狀況,很可能將民主黨拉下馬。這也許 為時不遠。

那些不相信金融泡沫危害、信奉凱恩斯主義刺激政策的人,應該去日本看看。 1989年,日本股市泡沫破滅;1992年,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隨後,自民黨領導下的政府通過增加債務來刺激經濟,目前,日本國債已接近其GDP的2倍。

 然而,日本經濟始終停滯不前。 2008年,全球信用泡沫破滅,把日本惟一的希望——出口——也打碎了。在所有經合組織國家中,日本的表現最符合“衰退”的定義——其名義GDP在 2009年一季度同比下降了8%。儘管日本經濟在二季度出現了小幅反彈,但2009年全年名義GDP仍將大幅減少,並可能低於1993年的水平。過去15 年間,日本政府用於經濟刺激的支出,可以說“打了水漂”。

許多分析人士將日本的問題,歸結於企業部門效率低下。這不無道理。日本的出口部門非常有競爭力。然而,由於勞動力市場的種種限制,以內需為導向的 行業效率不高。更重要的是,那些在泡沫氾濫時大肆提高槓桿率的部門,已如殭屍般存在了20年,拖累了整體經濟效率。日本經濟效率低下,很大程度上是選擇支 持這些產業的惡果。

美國企業的資產回報率相當於日本的2倍,但事後看來,美國的高資產收益率更像是泡沫幻象。美國企業盈利,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金融工程。

日本出口部門表現優異,大大高於美國同行。儘管在1993年至2008年間,日元持續強勁,以日元計,日本的出口額卻仍然翻了一番,佔GDP的份額增長近1倍,從9%提高到16%。日本出口部門的表現顯示,日本經濟其他部門的低效,主要是由制度性缺陷造成的。

日本的停滯,主要應歸咎於政府處理企業部門債務不力,尤其是房地產、建築和零售行業等在資產泡沫時期積累了大量債務的行業。在20世紀80年代, 特別是在“廣場協議”簽訂後,日本企業部門通過金融投機積累了大量債務。 1984年至1992年間,日本公司債務總額增加了1倍以上,達到約90萬億日元,相當於其GDP的200%。在房地產和股票價格暴跌之後,企業部門金融 資產淨值從相當於GDP的正30%變為負50%。如果再將企業部門持有土地的價值變化考慮進來,企業部門淨資產跳水可能相當於同一時期日本GDP的 200%。在發達的經濟體中,企業盈利一般相當於GDP的10%,這意味著,日本的企業部門需要用20年的時間,才能恢復到正常水平。

日本政府的確用了一些方法,試圖讓企業部門重回正軌。這包括防止企業破產和刺激需求。為了實現第一個目標,政府將利率水平維持在接近零的水平。在 評估借款人償付能力時,日本的銀行也沒有採用按市值計價的會計原則。由於相當多的企業長期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日本經濟一直面臨下行壓力。日本政府不得不 通過大量財政赤字刺激經濟。泡沫破滅之後,日本經濟最終也達到了均衡狀態。不過,這樣的均衡狀態的實質,是龐大的財政赤字和經濟停滯不前。

盛滿毒酒的“聖杯”

日本政府的戰略有三方面的缺陷。

首先,即使企業部門能夠賺取利潤償還債務,政府債務仍會增長。充其量就是將企業債務轉化為政府債務。實際上,比起私人部門債務減少的數量來說,政府債務上升得更多。

第二,在這樣的均衡中,經濟效率沒有提升。資源一旦被掌握在那些半死不活的行業裡,產出將非常有限。破產可以讓資源從失敗的企業轉移到成功的企 業,從而改善經濟體的效率。一旦規則改變,叫停破產,效率就會受損。更糟的是,增量資源會被用於扶持那些奄奄一息的企業的財政赤字吃光吸盡。因此,日本長 期被困在低生產率的均衡中。

第三,長期的停滯可能導致惡性的、不可逆轉的社會變革。例如,經濟停滯造成出生率下降;下降的出生率則進一步對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泡沫破滅後,日本的政策是讓房地產價格逐步下降,相應的生活成本也因此逐漸下降。而日本經濟停止增長,這造成收入預期迅速下滑。高樓價和低收入增 長並存的結果是,日本的出生率迅速下降。因此,在泡沫破裂之後的20年,日本的人口持續下降。照顧老人的負擔不斷上升,將降低日本其他方面的支付能力。

雖然已過去了20年,日本讓企業部門減少債務的主要政策目標並沒有達到。非金融企業債務總額與20年前大致相當,相當於GDP的180%。日本企 業負債規模依然是世界上最高的。日本家庭確實實現了“去槓桿化”,相當於其GDP的69%的負債規模,在發達經濟體中是最低的。但是,在過去的20年中, 政府債務大量增加,目前已相當於其GDP的194%,在世界上是最高的。只有超低利率才能掩藏其債務負擔。

民主黨接過的是一個盛滿毒酒的“聖杯”。它沒有足夠的資源促使經濟轉型。民主黨有兩個目標:增加對家庭部門的支持;同時,將決策權從官僚體系轉移 到政客手中。政府龐大的債務負擔,使得其無力支持家庭部門出現任何有意義的增長。自民黨已經浪費掉了所有的錢。民主黨無力支持任何新的社會計劃或經濟轉 型。為了彰顯執政進展,民主黨很可能會高調對抗官僚主義。這樣做可能對政治有好處,但對改善經濟作用不大。

日本的非金融行業負債率高達443%,可能是世界上最高的。美國的這一數字大概是240%。所不同的是,美國的負債很大一部分債權人是外國投資 者,日本的債權人則均為本國公民。大多數分析家認為,高額政府債務是可以承受的,只要有足夠的國內儲蓄來支付就行。日本的情況就是如此。不過,未來可能會 有所不同。日本勞動力萎縮,也會降低其出口能力。在某些時候,日本可能會出現貿易和經常項目的赤字。一旦如此,日本可能會大幅提高利率,這將導致財政危 機。這種危機可能發生在民主黨執政期間。當然,民主黨可以將這一切歸咎於自民黨20年來日積月累的危機。

“影子銀行系統”

我們可以從日本的經驗學到很多東西。全球經濟,尤其是是盎格魯-撒克遜經濟體,面臨著巨大的信貸泡沫破裂之後的困局。大多數政府採取的補救措施, 無外乎保持低利率和高財政赤字。這與20年前日本泡沫破滅後推行的政策一樣。如今各國在處理破產和壞賬方面,也與日本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儘管有著大量的 有毒資產,美國和其他國家還是暫停採用按市值計價的會計原則,讓銀行得以生存下去,這與日本奉行的“讓他們把丟掉的錢賺回去”的策略非常相似。不過,由於 這一戰略會讓經濟持續疲弱,限制了金融機構的盈利能力,因此,它不可能奏效。

隨著全球經濟在2009年三季度重現增長,大多數政府為其政策的有效性而得意。日本的經驗提醒我們且慢慶祝。在過去20年,日本經歷了許多次這樣 的反彈,但都無法持久。日本的問題是它僅採用刺激政策以應付泡沫破裂,而不實施體制調整。大泡沫破裂後,總是存在嚴重的體制性問題,正是它們妨礙了經濟增 長。刺激只能提供短期的支持,使體制改革成為可能。一旦決策者只顧慶祝短期刺激政策的效果,卻忘記著手體制改革,那麼,經濟將再次下滑。我認為,盎格魯- 撒克遜經濟體將在明年再次出現經濟下降。

日本可供中國借鑒的經驗有很多。當企業僅僅專注於金融投資而非其核心業務時,泡沫就形成了。這些企業將藉來的錢注入資本市場,提高了資本市場的槓 桿率。當槓桿率提升時,資產價格發生膨脹,使公司賬面的盈利比其核心業務的營業利潤高出數倍。這就刺激了它們更瘋狂地追求資產升值,而非獲取經營利潤。企 業部門融資就成為資產投機的“影子銀行系統”。

中國的企業部門正在重複日本20年前的老路。中國的公司越來越多地從事資產投資,而非其核心業務。我在中國旅行時,很少聽到哪家企業對其核心業務 充滿熱情。人人都對金融投資豪情萬丈。值得一提的是,房地產似乎成為大部分大型企業的主要利潤來源,在2009年上半年的貸款高峰,似乎已通過公司部門將 大把貸款輸送到了資產市場。

當資產泡沫推高企業利潤時,事情開始看起來還不錯。沒有人關注潛在的危害。然而,當企業通過互相投資而非主營業務賺取利潤時,一旦它們停止這種遊戲,經營利潤就會惡化。會計賬本上的利潤不過是一堆泡沫。

泡沫是由於超額貨幣供應造成的。當格林斯潘說“央行不能阻止泡沫”的時候,他是說無論利率水平如何,貨幣需求都將上升。我不同意這種看法。如果央 行的貨幣政策目標是名義GDP與貨幣供應量增速相匹配的話,就不會產生很大的泡沫。除了指責中央銀行的失敗,資產泡沫中最重要的微觀因素就是“影子銀行系 統”。

許多分析師將其等同於對沖基金業,即通過槓桿,用較少的資本從事金融投機活動。其實,“影子銀行系統”遠非對沖基金那麼簡單。其中,涉足金融行業 的工業企業角色非常重要。譬如通用電氣下屬的金融服務集團只用很少的資金,就大大提高了資產市場的槓桿率。在20世紀80年代,日本公司部門進入了公司債 券市場,並通過購買資產,募集到了大量的資本。對於大泡沫來說,“影子銀行系統”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中國的企業部門現在越來越像“影子銀行系統”了。它們通過銀行籌資、商業票據或公司債券市場等渠道融資進入土地市場。由此產生的土地價格上漲,在 很短時間內就粉飾了企業盈利,抬高了其信用等級。為了限制房地產泡沫,中國必須限制貨幣供應量的增長,使其與名義GDP增速相近。貨幣供應量的快速增長, 會支持泡沫膨脹。要想知道這樣做的後果,只需看看今天的日本。 ■

一旦下跌便會“加碼”買入

羅傑斯:金價仍將上升 一旦下跌便會“加碼”買入
2009年09月14日
http://gold.hexun.com/2009-09-14/121066750.html

世界黃金協會董事總經理:越來越高的投資需求正成為主宰市場的力量。

羅傑斯:金價仍有上升可能,價格一旦下跌,便會“加碼”買入。

黃金價格上週突破每盎司1000美元大關,激勵許多華爾街人士相信金價還可以更上一層樓。

“金價漲勢如此強勁反映的是全球各地投資者對整體經濟、政治和金融面因素感到不安。我認為未來六個月的情勢發展會讓投資者更加焦慮,從而更進一步抬高金價。 ”商品諮詢機構CPM Group董事總經理Jeffrey Christian表示。

American Precious Metals Advisors董事總經理Jeffrey Nichols表示,由於銀行對於放款小心翼翼,企業無法借到錢,因此美國經濟恐怕難以恢復健全而持久的成長。

Nichols預期金價在年末時可望創下歷史新高,“也許達到每盎司1200或1300美元。”

世界黃金協會董事總經理George Milling-Stanley預期金價會上漲,但沒有明確指出目標價位。

“其他投資標的都下跌時,金價通常能維持漲勢,”他說。 “不管經濟情勢如何,黃金都是避險工具。”

Milling-Stanley表示,經濟衰退時期金飾需求下降,已不再是主宰市場的力量,接過棒子的則是越來越高的投資需求,尤其是上市交易基金的出現,讓投資者更容易買進黃金。

“美元看跌,通脹前景堪憂而經濟復甦步履還未穩,”他說,“每一個風險均衡的投資組合都應該要有一定比重的黃金投資。”

而“商品大王”羅傑斯則指出,金融危機仍未結束,今明兩年或會“出現更多問題”。各國央行大量印鈔刺激經濟,並積極購買黃金,都將成為推動通脹重 臨的重要力量。儘管金價已經升破1000美元關口,但他相信,金價仍有上升可能。他又透露,自己目前亦持有黃金,但不會在現時的高價水平增持,不過金價一 旦下跌,便會“加碼”買入。
【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金價是有效突破 還是“一日遊”

第三次沖關 金價是有效突破 還是“一日遊”?
2009年09月14日

http://gold.hexun.com/2009-09-14/121068217_4.html
作者:楊可瞻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三月)


2008年3月13日,國際金價首次沖破1000美元大關,並在多頭的乘勝追擊下,猛漲至1032.65美元的歷史高點。不料此後風雲突變,在短短不到半 個月的時間內,多頭集體“大撤退”迫使金價急跌至900美元下方。在沉寂了近一年後,2009年2月20日,國際金價再演狂飆大戲,這一次達到了 1006.45美元。時隔半年,金價在本月8日捲土重來,以迅猛之勢攀至1007.86美元,完成了歷史上對“千元大頂”的第三次沖擊。


高企的金價如同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在讓市場憧憬之餘也不免令人徬徨。市場人士紛紛猜測:這一次對千元的衝擊到底是一次有效突破並從此迎來“四位數時代”呢,還是一次“一日遊”的美好陷阱?

  【歷史回顧】

20美元升至上千美元百年黃金瘋漲50倍

黃金因其與眾不同的歷史淵源,在《貨幣戰爭》一書中曾被作者比作“被軟禁的貨幣之王”。

黃金看似僅為一種貴金屬,實際上它還有資產投資、保值以及國家貨幣的儲備金等重要作用。位於美國曼哈頓的紐約金庫,就因其存放著約佔世界各國官方 黃金儲備總量30%的金塊及其森嚴的戒備聞名遐邇。而圍繞著黃金本身的除了其稀有性和財富象徵的特點外,還牽扯著各種神秘傳言及利益糾紛,如全球央行曾在 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期間,在市場最低價時離奇出售黃金,最終造成市場的不穩定。

世人稱,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在資本市場中這句話更是無數次應驗。我們不妨將時間倒轉,在回望黃金的百年風雨歷程中,期待能否尋覓到歷史留下的寶貴線索。

 一戰及大蕭條終結金本位制

觀察國際金價的百年走勢,我們可以發現兩個分水嶺時間,即1934年和1968年。

從歷史來看,從1880年末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美國、英國、法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實施的國際貨幣制度是國際金本位制,即以黃金 作為國際儲備貨幣或國際本位貨幣。這期間,美國官方金價為每盎司20.67美元,而英國官方金價則為每盎司4.25英鎊,此時英鎊與美元匯率比價為 1:4.87。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法、奧匈等列強為了籌集龐大軍費,紛紛發行不兌現的紙幣,同時禁止黃金自由輸出,金本位制由此名存實 亡。

1918年11月一戰結束,不過由於戰爭帶來的大量戰爭賠款及各國放棄紙幣可兌換黃金的貨幣體制,直接引發了全球大範圍的嚴重通貨膨脹。 1929年10月29日,華爾街著名的“黑色星期二”事件爆發,一場由美國股市崩潰引發的全球經濟危機徹底改變了全球資本市場格局。在隨後長達10年時間 裡,美國和全球均進入了經濟大蕭條時期。

1933年,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後,為扭轉經濟頹勢,大刀闊斧地實施了一系列被世人稱為“新政”的政策改革,其中就包括停止黃金出口,停止美元兌換黃金、 將美元狂貶40%等。在新政下,羅斯福已意識到無法再繼續履行20.67美元/盎司的法定比價,因此在1934年1月果斷將美元對黃金的比價上調為35美 元/盎司。金本位制至此幾近壽終正寢。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覆沒

在二戰已近尾聲的1944年,44國代表聚集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布雷頓森林,參會的部分國家在次年簽署《布雷頓森林協定》。協定中各國紛紛確認 1934年美國規定的35美元一盎司的黃金官方價格,同時規定各國可按此價格用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實質是以美元 與黃金掛鉤,其他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鉤,從而建立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

35美元一盎司的黃金官方價格一直持續到1967年。其時美國因深陷越南戰爭泥潭,龐大的財政赤字多次沖擊美元信譽,於是各國紛紛拋售手中美元,瘋搶黃 金。隨著越戰的深入,美國財政狀況的惡化終於全面引爆美元危機。 1968年3月,全球黃金搶購潮導致倫敦黃金市場成交創天量,美國再也無法維持黃金官方價格,最終不得不宣布放棄每盎司35美元的市場供應。從此,金價正 式進入自由浮動。而7年後,由於美元危機加深,西方國家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轉而實施浮動匯率制,至此佈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徹底崩潰,黃金踏上了非貨幣化改 革的歷程。

黃金迎來10年大牛市

國際金價在上世紀70年代真正開啟了一個全新的自由時代。

1970年後,美國及全球通脹魔影再度來襲,市場因押注被限制多年的美國公民擁有黃金權利將獲解放,從而將極大程度上刺激黃金需求,為此紛紛買入黃金。此 後金價節節攀升,不斷創出新高。數據顯示按年計算,金價平均價格自1969年起的每盎司38.94美元,徑直飆至1978年的每盎司193.39美元,漲 幅高達近400%,而當年金價也在抗通脹需求的大量買盤推動下,一舉超越每盎司200美元的高峰。讓市場措手不及的是,70年代末美國政府債務達到驚人的 近1萬億美元,這對於衝破韁繩的金價無疑是火上澆油。在突破200美元關口後,金價再也控制不住上漲步伐,於1979年連續衝破300美元/盎司、400 美元/盎司、直至700美元/盎司的整數關口。

1979年12月27日,前蘇聯突然入侵阿富汗,此時市場恍然大悟般地瘋狂追捧避險利器黃金,金價在不到1個月的時間內,被蜂擁而至的買盤推至新高——每 盎司852美元,這較1年前的月平均金價足足高出了逾600美元,更較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前的每盎司35美元,漲幅超過驚人的23倍。據統計,以月平均金 價計算,從1971年2月至1980年1月巔峰期,金價漲幅近17倍。

  20年熊途金價跌幅近6成

上世紀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末期,是國際金價在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崩潰後走勢的第二個階段,其特點是長時間的熊市震盪。

俗話說物極必反,國際金價在1980年觸及每盎司852美元水平後,基本面的匱乏再也無法支撐炫目的高價格。隨著美國通脹率從近20%的高位回落 至5%,以及全球經濟的回暖,金價的避險及抗通脹光環逐漸褪去,迅速從高點狂跌逾500美元至每盎司300美元才收手。在80年代隨後時間裡,金價基本徘 徊於每盎司300美元至每盎司500美元區間。進入90年代,金價頹勢依舊不改,不過波動已有所趨緩。在1996年2月2日觸及每盎司418.5美元的高 點後,再度開啟單邊下跌之旅,並於1999年8月25日跌至這輪熊市底部每盎司252.1美元。

據統計,熊市的這20年,金價累計跌幅約58%,期間平均價則為每盎司383.31美元。

金價再入狂飆的“奔騰年代”

跨過千禧年後,被熊市“軟禁”了近20年的金價終於捲土重來。

自2001年至2008年,金價強勢走出“八連陽”,其間在一舉邁過之前高點每盎司852美元後,曾3次成功衝擊千元關口。從2000年至今,金價日K線波動範圍在每盎司254.1美元至每盎司1032.65美元之間。

記者發現,金價從2001年2月16日見底至2008年3月17日見頂,期間除去2006年金價從每盎司730.65美元跌至每盎司543.5美 元,跌幅超過20%外,基本上是一個空頭未做太大抵抗的單邊牛市。對比美元指數走勢可以發現,美元恰好也是自2001年踏上漫長的貶值旅程。而當時正恰逢 “網絡泡沫”的破滅。有市場人士指出,作為當時美聯儲主席的格林斯潘,在任期間並未等待美國經濟合理調整,反而通過大幅降低利率等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來刺 激房地產市場復甦,再加上美國居高不下的財政和經常項目赤字,這都造成了美元的大幅貶值。

在金價成功登頂歷史高點每盎司1032.65美元後,在集體殺跌的恐慌下,不到2個月時間中金價又自高峰跌去了18%,其後雖然也有再度衝擊千元 的勢頭,不過整體仍呈震盪下滑趨勢。 2008年9月7日,美國最大的兩家房貸機構房地美和房利美被政府接管,正式拉開了全球金融風暴的序幕,在其後近1個月時間中,投行巨頭雷曼兄弟破產、美 林遭收購、道指狂跌近800點、美國政府啟動7000億美元的不良資產救助計劃以挽救近乎崩潰的金融業。 10月24日,金價曾跌至每盎司682美元的年內低點。然而就在全球經濟如斷線風箏般滑落之際,11月21日,投資者再度以蜂擁之勢搶入黃金以作避險,當 天國際金價狂飆7.27%,至每盎司779.66美元,這和阿富汗戰爭爆發時如出一轍。而在次年2月20日,金價再度衝千成功。統計顯示,以月平均金價計 算,自2000年1月至2009年8月,金價漲幅高達235%,期間平均價為每盎司503.32美元。

市場分析 通脹預期及美元走勢促成金價高企

大多數喜歡投資黃金的人士多半會接受這樣一個觀念:市場會因通脹憂慮而買入黃金。就通常意義而言,黃金走勢往往也就和美元呈負相關。

 通脹預期而非通脹拉高金價?

從通脹角度考慮,根據世界黃金協會提供的研究報告顯示,自1974年至2008年期間,有8年時間美國遭遇了高通脹率(消費者物價指數超過 5%),21年時間美國通脹率溫和(介於2%至4.9%間),6年時間通脹率較低(低於2%)。當美國通脹率僅是溫和甚至較低的情況下,黃金按年漲幅也僅 為溫和;不過當通脹率高企時,黃金按年則有14.9%的平均漲幅。記者發現,美國7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年率僅上漲1.3%,而從今年公佈情況來看,通脹 更遠遠未及溫和狀況,截至昨日18時17分,國際金價今年以來漲幅已近14 %,這已和歷史規律有所背離。

那麼從過去金價兩次沖千經驗來看,當時通脹情況如何呢?記者發現,金價第一次沖擊千元是在去年3月,當時美國3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年率上漲 2.4%;金價第二次則在今年2月,美國同期值為1.8%。顯然以高通脹導致高金價的理由已很難再解釋清楚,市場人士更傾向於稱目前高企的金價是通脹預期 在作怪。

廣發期貨研究員馮亮昨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目前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已膨脹至2.1萬億美元,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其存款準備金也較過去提高 了近60倍。目前市場正在熱議所謂的央行退出經濟刺激方案,一旦美聯儲因經濟好轉,將這部分龐大的存款準備金釋放出去,按過去水平計,將導致通脹水平大幅 反彈。同時粗略計算,美國資產價格或將有2倍的升幅。

 美元跌勢與金價漲勢相符

從美元和黃金的按年漲跌幅角度來看,自2001年起至2008年的8個年頭中,有3年是美元和黃金同漲,分別是2001年、2005年和2008 年,其餘5年則是美元和黃金一漲一跌的常規模式。其中2001年和2008年分別爆發了網絡泡沫危機及全球金融海嘯,當時美元和黃金均被市場視為避險資產 買入,而2005年則因美元連續13次加息,利差優勢凸現,導致美元升值。截至昨日19時04分,今年以來美元跌幅5.62%,而金價則漲13.79%, 兩者似乎又回歸到正常模式。

另外,從世界黃金協會提供的數據來看,在截至今年6月26日的3年時間中,金價按週回報率而言,與道瓊斯-AIG商品指數關聯度最為密切,相關係數為0.47 ,而與道指和原油相關係數則分別為-0.15、0.37。

【前景預測】分析人士一致看好金價有效突破

就在金價第三度衝擊千元之後,投資者最為關心的是:這一次到底是有效突破,還是市場布下的一個美麗陷阱呢? 《每日經濟新聞》昨日就此採訪了多位市場相關人士。

 空頭頭寸大大減少

廣發期貨研究員馮亮向記者表示,此次金價衝千的導火索當是全球最大金礦公司BarrickGold計劃發行股票融資,這導致該公司涉及到的部分套期保值頭寸被解除,而這部分頭寸大多是空頭頭寸。

馮亮還認為,從基本面因素來看近期有三大利好:首先,9月以來一般是黃金需求的旺季,統計數據表明,每年的這幾個月金價均有不錯表現;其次,因黃 金作為貨幣主要被各國央行掌控,央行因此擁有定價權,而2009年第二季度各國央行淨購入黃金14噸,實現9年以來首次淨買入,這對黃金後市和格局意義非 同尋常;最後,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的期金淨空頭頭寸已從之前的60%以上大幅降低至34%,顯示市場看好黃金後市。料黃金在衝破每盎司1050美元後,上 漲行情的趨勢會比較明顯,買入將較為安全。

北京中期工業部主管吳崢崢則認為,金價最近具有衝高的誘因。在今年上半年股市、商品市場走強情況下,黃金並未從中享受到好處,而在目前股市、商品 市場均面臨高位調整風險之際,資金已轉而奔向金市。因黃金的中期上漲形態已完成,料金價短期有望挑戰每盎司1032美元的阻力。

 通脹反彈或推高金價至1200

南華期貨研究所北京宏觀經濟研究中心總監張一偉則表示,美元最近衝高的誘因主要有兩點,即美元下跌和通脹預期。和過去兩次沖千不同的是,這次黃金 的突然啟動並沒有明顯指標可供參考。從資金過去轉戰有色金屬到現在的黃金,可以發現資金在尋找一個突破口。另外,黃金ETF增倉對金價有一定支撐,不過並 不絕對。

對於金價此次是否為有效突破,張一偉信心滿滿地表示了肯定。他稱,美國經濟長年困於雙赤字等問題,金融風暴後美國經濟的實力有所下降,而其他國家 相對則有所上升,在這種此消彼長的情況下,可以肯定未來的全球貨幣體係將不再是美元獨大,強烈美元貶值的預期將對金價起到支撐。談到金價走勢,張一偉略有 謹慎,美元短期有望挑戰每盎司1033美元水平,而到明年7、8月,若全球通脹反彈,有望推高金價至每盎司1200美元。

美國匯盛公司高級分析師崔鵬認為,黃金完全是獨立行情,其推動的首要因素是基於遠期通脹的隱憂,市場紛紛購入黃金以進行遠期對沖保值。而量化寬鬆 政策持續的時間越長,遠期通脹的陰影就會越大。短線來看,金價持續拉高動能可能稍顯不足,因這主要取決於大機構是否願將黃金推至更高,同時大批短線投機者 隨時準備風頭不好就撤。即便如此,在ETF增持及市場“羊群效應”下,年內金價仍有望觸及每盎司1030美元。

2009年9月13日

霸權背後

對話著名經濟學家威廉·恩道爾
作者:恩道爾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09-9-13

http://www.wyzxsx.com

對話著名經濟學家威廉·恩道爾
發布: 2009-8-30

【AC會客廳第十七期】對話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威廉·恩道爾

貓小魚:會五洲賓客,聽天下聲音。 AC的各位網友,大家好!非常高興與你相約《AC會客廳》第十七期。我是本期主持人貓小魚。擔任本期嘉賓的是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威廉·恩道爾,在採訪之前,我們先了解下人物背景。

威廉·恩道爾: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地緣政治學家,長期旅居德國。從事國際政治、經濟、世界新秩序分析研究愈30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學士、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比較經濟學碩士。

威廉·恩道爾先生作為獨立的經濟學家和新聞調查記者先後在紐約和歐洲工作。他的研究涵蓋領域極為廣泛。除能源和地緣政治,還包括關貿總協定(世界 貿易組織)、世界農業問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三世界債務和亞洲金融危機等。威廉·恩道爾先生還經常應邀在地緣政治、經濟、能源等國際會議上發表演講, 並定期為世界全球化中心及許多國際出版物撰寫文章,還經常為主要歐洲銀行和私人基金經理提供諮詢。

威廉·恩道爾的兩本代表作是《石油戰爭》和《糧食危機》。目前,威廉·恩道爾先生將有兩本新書在中國上市,《霸權背後》與《金融海嘯》。 Anti-CNN.com獲得了這兩本書中文版的全球首發權。敬請關注!

以下內容簡稱,A代表ACCN網站,E代表威廉·恩道爾。

A:首先歡迎恩道爾先生做客AC會客廳。歡迎您,恩道爾先生!據我了解,恩道爾先生非常喜歡用中文,對他的中國朋友說你好。那麼就請您用中文先對我們ACCN的網友們打個招呼吧。

E:你好!

A:我們都知道,恩道爾先生是一名非常著名的經濟學家,在很多方面都有自己獨到的理論。但是,在我們的網友看來,您可能更像是一名經驗豐富的戰士,長期戰 斗在與私人利益集團鬥爭的第一線。這與我們的網站有著很明顯的共同之處。我們Anti-CNN主要也是致力於反對西方媒體的不真實的報導,把真實的中國、 真實的聲音傳遞給世界,也把真實的世界,包括真實的美國、德國與瑞典等傳遞給中國,架起中國與世界溝通的橋樑。而在我們實際的工作中,也經常會與西方媒體 發生衝突。我注意到,在您的新書《霸權背後》中,您提到西方媒體也是受私人利益集團的控制的,是一種辛迪加化的組織。或許“辛迪加”對於普通人來說是一個 比較陌生的詞彙,您能不能先為我們解釋一下什麼是辛迪加?西方媒體的辛迪加又是怎麼樣的?

E:好的。在美國,世界秩序、全球化宣傳機器的中心,媒體被六個巨頭集團控制,美國在線時代華納擁有CNN,通用電氣擁有很多電視網……。這六個媒體巨 頭……魯珀特·默多克國際報業集團擁有福克斯電視、很多美國報紙,也有英國的報紙……這六個報業媒體,就像巨型壟斷卡特爾或者說辛迪加,他們都或多或少報 導同樣的內容,他們都或多或少與美國國務院、英國外交部、美國中情局步調一致,在他們準備報導某些事件之前,比如說,去年夏天的西藏事件,或者最近在新疆 省發生的事情,他們都用同樣的調調,這些基調已經被國務院或者情報機構給他們設定好了。這就是我說的辛迪加的意思。

A:給個例子?

E:嗯,我們用去年夏天拉薩作例子吧。我那個時候在德國,正要到北京來,你打開所有的德國電視頻道,或者CNN、BBC,你看到同樣的視頻,關於街上的暴 亂,這些媒體給人們展示照片,但是這些照片不是“漢族人打藏族人”,而是在尼泊爾拍攝的,是另一個國家的,完全不同的狀況,但是這些媒體只是簡單地把這些 照片放出來,因為他們被告知的要放映給世界的宣傳信息是“殘暴的漢族人打手無寸鐵的藏族人”。事實我們現在已經清楚了是恰恰相反的,一部分是通過你們的網 站的努力,把真相挖掘出來了。

A:按照您的理解,可不可以說西方媒體也是受控制於私人利益集團的呢?

E:當然,絕對是。但是,不僅僅是私人利益集團,這些是私人和公共的結合,事實上是用私人媒體作為美國外交政策的政治宣傳機構,這就是我在書中提到的,關於“美國全方位主導戰略” ,包括“主導”,比如說用好萊塢電影。在中國大家當然都看最新的好萊塢電影。

自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來,好萊塢實際上特意支持、合作於五角大樓、美國政府機構,來把美國的某些形象投射給世界,所以事實上,好萊塢從私人層面 上講掙了很多錢,提供人們想看的娛樂電影,也給了我們沒有意識到的潛在信息:我們在慢慢習慣美國的生活方式,什麼樣的車酷,應該去購買,年輕人穿什麼樣的 衣服,等等,這些都被好萊塢機器,或者音樂電視頻道MTV上的麥迪遜大道廣告等等,投射給整個世界。

A:您覺得美國的生活方式是怎麼影響世界的?

E:我所提到的美國生活方式,這些是被非常非常仔細地培養起來的。麥迪遜大道(廣告業代稱)由一戰時為美國總統威爾遜建立戰爭宣傳部門的人創設,把美國帶 入歐洲的戰爭,他們都對死亡沒有興趣,僅僅是美國在法國跟德國人打仗這樣的事情對美國人來說沒有意義,但是他們開發出宣傳,對感情的操控。

所以,同樣的一批人,在一戰後創設了人們所稱的“現代廣告”,麥迪遜大道廣告技巧,所以今天的商業廣告,那些在美國和歐洲無處不在的吸引人的廣 告,裡面所運用的技巧,創造出我們可能根本沒有意識到的潛在的信息。這些被科學地記錄下來,這些商業廣告創造出潛在的信息,讓人想去買那台電腦,那部手 機,那輛車,或者摩托車,某些衣服,從引領人們方面來講,是非常非常有影響力的。

A:說實話,在看到您的這本《霸權背後》的時候,按照標題來說,最吸引我的其實是附錄部分。在附錄C部分,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國媒體的辛迪加化的結構。 在附錄D部分,更是看到美國民主基金會在中國捐贈了很多試圖對中國進行顏色革命宣傳的媒體,其中有網站,也有雜誌。您能不能幫我們分析一下他們這麼做到底 有什麼樣的目的?

E:我們談到媒體,我認為美國國家民主捐贈基金會(The 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那時美國中情局的頭兒比爾·凱西說服裡根總統私有化很多中情局做的事情。

你知道,中情局計劃去危地馬拉、去伊朗,用錢收買某些利益集團,試圖在伊朗掀起革命,拉某些忠實於美國的伊朗人入夥,但是這是一種不聰明的行為方 式,你想想,太明顯了,眾所周知背後有中情局,所以美國決定建立一個私人組織,叫做“國家民主捐贈基金會”,這個組織的名字挺起來非常高貴,非常仁愛、慈 善。事實上,資金來源於美國政府,每年通過國會投票撥款。

NED(美國國家民主捐贈基金會的英文縮寫)內部有民主黨支派,被稱作美國國家民主學會,與外國的更自由的黨派合作;還有共和黨支派,被稱作美國國家共和學會,與大部分國家保守的黨派合作。實際上,這兩個支派都是在做25或30年前美國中情局所作的那些事情。

所以,比如說,在去年四月我寫的一篇文章裡,我詳細引述了西藏事件,在西藏,美國國家民主捐贈基金會資助世界上所有的西藏學生組織也就是自由西藏 組織,他們都從這個美國組織得到資金支持,這個組織正在做之前中情局所作的事情。所以,就像合唱一樣,媒體都同時唱反對中國政府的同樣的歌,這就是他們怎 麼操作的。

A:好,謝謝!我想問您一個關於我們Anti-CNN網站的問題,您對這個現象和Anti-CNN網站本身持什麼樣的態度呢?

E:我認為,從anti-cnn網站上我看到的內容,還有從我讀過的關於你們網站的報導,涉及了反對錯誤報導,特別關於去年西藏,我覺得至關重要。對我很 有鼓舞力量的是,你們不是政府發起的組織,而是草根自發的對關於你們國家錯誤報導的反應。我認為,目前來看,有廣泛的其他媒體聲音非常重要,因為我提到的 媒體辛迪加壟斷,你知道,這些主流媒體——我們總是在提“主流”。大多數人會(只相信歐美主流媒體)說,“嗯,這些是主流媒體報導的,如果不是主流媒體, 如果不是CNN或者BBC播出的,就不是真的”。

所以,有反對的聲音,我認為,有獨立於歐美主流媒體的聲音、批判的聲音非常重要。因此,我看到的你們的努力,給我很大鼓舞。

A:怎樣才能解放西方人民於西方媒體信息封鎖的柏林牆之後,怎樣才能讓他們聽到真實的聲音呢?

E:我認為,互聯網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因為互聯網最初被五角大樓研發中心開發,就像微軟公司,也是很多年前五角大樓的合同產物。但是,互聯網是雙刃劍,可 以作為封鎖信息的工具,也可以發展成非常獨立的信息來源,然後交換信息,所以我認為互聯網的作用是雙向的,可以讓更多的人知道真相,作用重大。

A:現在呢,讓我們來關注您的另一本新書《金融海嘯》,它的封面上還有這樣的一行字“一場新鴉片戰爭”,而在這場新的戰爭中應用的武器是美元,我們都知道 鴉片是可以讓吸食的人上癮的,而且是對人體嚴重有害的,那麼,美元會不會也讓我們上癮並且危害我們呢?美元又是怎樣取得戰爭的勝利的?

E:美元系統的問題,是因為它不是基於切切實實的錢上。自從1971年,華盛頓把美元系統從黃金標準中去除,美元就成為了自由浮動的貨幣,對美元的支持變得政治化。所以,一些有富余美元國家,比如說中國,發現他們越來越陷入美元圈套裡。

“鴉片”的觀念,指對事物的誘惑。你知道,我們美國人喜歡消費,我們被媒體、被廣告告知,去買這買那。很多年來,有寬鬆的信貸條件,我們可以用維薩卡、用 萬事達卡等買東西,任何東西,銀行貸款的房屋抵押。所以,美國人負債很多,他們有3倍於他們通常收入的負債。所以當輕鬆得到的錢沒了,兩年前就沒了,美國 整個的負債金字塔崩潰。

但是到那個時候,仍然像鴉片。這是世界上都存在的危險,只要有國家越來越依賴美元浮動,他們用美元可以買商品,然後他們陷入陷阱,強大的金融機構 比如說華爾街控制了美元的價值,可以破壞整個國家,這就是危險。就像英國人的鴉片,和……我必須說,追溯到十九世紀四十年代,也有一些美國人的船隻運來的 鴉片,被用來使人們上癮,並且從內部破壞中國社會的結構。

E:我認為,對於這個美元貿易順差,可以有很多解決方法。其中一個方法是增加中國中央銀行的黃金儲備,黃金儲備目前來看,如果跟瑞士和其他歐洲國家比的 話,還比較低。你們可以用黃金來購買中國經濟增長所需要的至關重要的資源,比如說鐵礦,銅,石油等,產品或者供應線等。

所以用這些錢、這些美元來投資,我認為是長遠看來的可替代的途徑,你知道,尋求這些可替代的途徑會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反之有那麼多金融債務可 以用美元購買,你都不用四處觀望了,直接去銀行買幾十億的債務,這些金融債務正在變得越來越不值錢,變得越來越不值得。所以這就是問題所在。

A:現在讓我們來談談WTO是否公平的問題。據我們了解,就在今天,中國的一個民間遊說團,在美國參加了一個聽證會,抗議美國有關方面近期提出的“對中國 輪胎產品連續三年加徵高額關稅”的建議。這種貿易保護的案例並非第一次出現。在您的新書中也多次提到了貿易保護的概念。在您看來,在這場金融海嘯裡,美國 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霸權政策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E:在過去的20、30年裡,美國貿易政策主要在支持重點行業,不關心其他的。 “輪胎問題”里美國的利益集團,美國鋼業工人的工會,通過加增來自中國的高質量輪胎的關稅來保護美國人工作機會。

汽車輪胎業,不是美國利益所關注的戰略行業,或者說是戰略行業,但是WTO以一種非常隱晦的方式利用美國貿易政策,比如說,整個農業產品的領域, 中國,一些年前頂著巨大的壓力開放了從美國對豆類的進口,問題是,從美國進口的豆類,是中國不需要的,中國可以在國內自產足夠的豆類。現在,從美國進口的 便宜的豆類,就像小馬駒。中國可能是很不情願地開放了對基因改造過的、高度不穩定的食物的進口。美國如今所有的豆類都是基因改造過的,所有的阿根廷的豆類 也是同樣,這是兩個世界上最大的豆類產地。

所以,我在中國發表演講時,人們給了我中國的令人震驚的數據,現在中國70%豆類從美國公司進口,這些是基因改造過的豆類。這是一個美國農業商業 的例子,美國幾家最大的農業公司,他們用WTO來強迫類似於中國這樣的國家向“公平貿易”開放,不管對中國人的健康是好是壞。這是個典型的例子,就是 WTO並不是個絕對公平的組織,而是個富人俱樂部,並且這個富人俱樂部的主席是美國貿易的利益。

A:儘管WTO不是很公平,為什麼那麼多國家還想加入?

E:我認為,原因是,這些國家認為美國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過去的確是很大的市場,在他們加入WTO後可以開放對美國的出口,所以,如果成為那個俱樂部一 員的話,這個過程是值得的。問題是,遵循WTO規則所要付出的代價,會自動破壞他們本國經濟,比如說,一些拉丁美洲的國家,WTO規則讓他們不得不破壞國 內農業。阿根廷農業被徹底破壞了,本來它有非常多樣化的農業,後來變成了單一的工業化的豆類農商業。

墨西哥有我們所稱的“豬流感”的爆發,那裡是工廠農場,一個工業化的產豬中心,每年養和加工一百萬頭豬,衛生條件非常差,小孩子們在這些工廠農場 附近玩耍。這就是WTO,用這些大型的跨國公司,更多情況下是美國的跨國公司,或者是美英的跨國金融集團,破壞了很多國家的國內生產。 WTO很具欺騙性,成為會員的後果是破壞性的。俄羅斯最近得出結論,付出的代價不值得。

A:您提到了孟山都公司,那麼您對肯德基或麥當勞怎麼看?

E:肯德基和麥當勞的食物都是很大程度上基因改造過的。雞的餵養飼料是豆類和玉米——GMO豆類、玉米。在美國,各個食品中心,所有的豆類和玉米都是基因 改造過的。同時,類似麥當勞“垃圾食品”“快餐”的美國生產商,被資料記載它們的食物含有某些化學物質,特別設計以便使人們特別是年輕人上癮。

所以一旦你吃了個大的麥當勞漢堡,結果是你覺得有種渴望啊,因為裡面含有某些化學物質激發了大腦中的興奮點,你就會有種感覺,非常微小的狂喜,然 後你還想有這種感覺,就回去再吃個漢堡,或者另一個奶昔,另一份薯條——基因改造過的土豆。所以麥當勞或者肯德基食品的質量,雞肉是工廠農場產的,其他大 型食品生產商,給人吃的肉類來自不健康的動物。

因此總吃垃圾食品的年輕人,過很長時間比如說10到15年,會看到效果,在過去的5年裡你在美國大街上走走,你會看到年輕人或普通的成年人吃垃圾食品產生的肥胖問題。美國人有越來越嚴重的肥胖症的問題,這就是“垃圾食品”文化所帶來的。

A:那麼,我們今天談論了戰爭話題,描述並分析了這麼多種的新型戰爭,現在我不得不問一個問題,這也是我們的網友很關心的問題,同樣也是中國國民很關心的:現在中國在這些戰爭中明顯處於被動,那麼,我們如何去贏得這些戰爭呢?您可以給中國哪些建議?

E:我認為,我最喜歡的哲理之一所教導的跟你說的問題相關,是2500多年前的孫子,如果你了解你的敵人但是不了解自己,戰爭中你會勝一些敗一些;如果你既不了解敵人也不了解自己,你會全敗;如果你知己知彼,就會百戰百勝。

所以我認為,首先,中國應該了解到“是誰正在世界上做什麼”,世界形勢的全景是什麼,這是我試圖在我的書中解釋的,不僅是為了中國,而且為了世界 上所有的人。我的書現在被翻譯了8種不同語言,包括中文、俄語、英語、德語、法語、韓語等,但是要了解更大的世界,權力所在,是否正在形勢中,戰略是什 麼,中國就不會是毫無防備的。

我認為20、30年前,可能你的父母感受到去美國大學學習、學習美國經濟課本或金融學等的巨大誘惑力,看看世界上,這是經濟巨大成功的範本;再看 看你們中國的情況,你們在極短的時期內擁有巨大的經濟變革成就,僅僅30年。問題是,那個美國經濟主流思維,我想說,那個“主流”如今被“毒垃圾”污染 了, “毒垃圾”就是華爾街銀行的金融機構,現在當然是全世界的危機。

那麼多的銀行倒閉,美國政府花費了不是幾百萬而是幾十億美元,來拯救這些華爾街銀行。就我來看,這些銀行應該被國有化、分化成小些的銀行或者乾脆關閉,而不是被允許繼續在世界上製定它們破壞性的政策。當然,事實上美國對這些銀行執行的是政治干預,非常不好的政策。

所以,我認為,中國可以很有影響力,你們在世界上有經濟重要性,很新但是強勁。我想,如果你們把它和經濟合作協議結合起來,特別是同其他地區的經濟,最重要的是俄羅斯,俄羅斯有仍然很厲害的軍事防禦,從核角度來講對美國極具威脅的。

這也是為什麼在過去的18年裡北約組織的勢力範圍延伸到俄羅斯的門口莫斯科了。並且俄羅斯還有豐富的中國經濟發展可以使用的原材料,很自然,中國 可以帶給俄羅斯工業化技術、能力,以幫助俄羅斯建設基礎設施。因為,我認為中國和俄羅斯如果能這樣合作,這些非常自然,而這也是美國非常害怕的,這是亨 利·基辛格、奧巴馬競選顧問、伯傑斯基等人的地緣政治噩夢。


A:您怎麼看待去年西藏的遊行和今年烏魯木齊事件?

E:我認為,我知道,這兩個事件都是美國機構支持的,但是問題是為什麼美國政府要在奧運會前夕攪亂西藏呢?我認為,這代表,未來幾年裡一場艱難的嚴重的反 對中國的大爆發的開端。當美國經濟力量有所下降的時候,政府權力部門會採取越來越窮途末路的措施,他們挑出不穩定的,我用“挑出”這個詞,引誘西藏對抗北 京。

幾週前,我們在新疆省看到同樣的事情發生了。新疆省對中國來說有很大的戰略意義,從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來的輸油管道在這里中轉,中國非常非常有戰 略重要性的地區。所以美國製造了危機,激活了可以遠程控制的西方媒體壟斷辛迪,例如CNN。我們在前面談了,美國政府製造了這種印象。他們的目的是讓中國 在世界輿論中丟臉,而且他們認為他們可以在這場遊戲中玩得很得心應手,他們當然不在乎新疆或者西藏的事實真相,只是打開宣傳機器,就像納粹德國時宣傳官戈 培爾在《德國時報》曾說過:“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成了真理”。

所以他們一遍遍地、一遍遍地、一遍遍地重複,即使知道那是謊言。我認為他們的目的是試圖……美國憂心中國的經濟規模,憂心中國已經開始盡全力捍衛 自己國家主權的事實,憂心中國開始在非洲、伊朗、沙特、俄羅斯等與他國合作,憂心在德國失去了影響力,如果這持續下去,就是一場不宣戰的“冷戰”。從表面 上看美國,奧巴馬(友好地)給了中國籃球,但其實背後有些事情。

A:您是否認為奧巴馬政府的政策與布什政府的有所不同?

E:如果你看看資本選擇的話,根本沒有區別。美國總統,很多人有著想像,關於美國總統的權力到底有多大。從二戰後,沒有美國總統的當選像肯尼迪的那樣例 外,他奉行一項獨立的政策,從非常有力的,或者說永久有力的權力機構來,不僅是利益集團而且是很有戰略意義的利益集團。

通過這種領事關係,它們創造出洛克菲勒的三邊委員會友情救助,創造了彼爾德堡會議,回到二十世紀的年代五十年代,與西歐合作的政策,這些長期的金融權力機構為加拿大融資,因為它們覺得對他們的利益有利,它們為巴拉克·奧巴馬或者比爾·克林頓融資。

選舉前沒人知道這兩人,但是宣傳機器確保我們知道了,給了他們好萊塢劇本,告訴他們在演說中應該說什麼,“我會給美國帶來變化”、“我會給什麼什麼帶來變化”、“我會給布什執政8年後的美國帶來什麼”,或者非常願意改變,這就是所有的花招。

但事實上,沒有什麼變化。經濟、金融隊伍是華爾街。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蒂莫西·蓋特納出任財政部長,在那之前他和奧巴馬的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勞 倫斯·薩默斯,在1999年末2000年的時候,是財政部長、特別助理,他們對美國整個銀行系統撤銷控制,為不加限制的金融衍生物、能源衍生物打開了大 門,讓華爾街控製油價,就像去年夏天達到了147美元,也產生了我們現在在世界經濟中必須付出代價的巨大衍生危險。

所以,同樣的政策、老式的思維,看看國防隊伍,羅伯特·蓋茨,布什政府的國防部長,現在也還是奧巴馬的國防部長,他是國際安全專家、職業軍人、情 報專家、中國事物專家。所以想想奧巴馬的政府組成,這是美國的永久政策、長遠政策的一部分。我在書中也寫到了,在我看來,這種戰略的問題之一是,這種思想 該破產了。美國是垮掉的帝國,雖然不是真正的帝國,但是像在1939到1949之間大英帝國一樣。

A:大家都知道,恩道爾先生是美國人,但是,您卻揭露了美國很多很多不好的方面,也揭露了美國的一些陰謀,這樣就引起了大家的興趣,難道恩道爾先生不愛自己的國家麼?恩道爾先生,您怎麼看這個問題?

E:我當然愛美國。真正的愛國者並不是說我的國家對或者錯的人。真正的愛國者就像真正的朋友。你用深深愛你的朋友,如果你看你的朋友自殺或者自我毀滅,如果你是真正的朋友,你會說“你繼續這麼做,就會死去”,你看到了這個結果,你的朋友可能還沒有看到。

如果你是真正的朋友,你就會努力解釋、說服那個朋友,讓他改變,不要走向末路,能夠幸福生活。我看到了美國政策裡面的癌症,在我的這一生中,特別 是過去的35年裡,我一直是《經濟學家》的作者、分析家,我的書、評論文章、演講就是要講明白美國的政策,普通的美國人並不知道美國政府正在做什麼,但他 們現在意識到了,一切都正在垮掉。人們很疑惑,但是這是很小一部分人,他們有些微弱力量,但是太不夠了。

一旦我解釋了這些美國經濟政策,人們就理解了,然後也就有了可以變得更好的機會。這就是我怎麼看待自己反對美國的。我當然愛美國。

A:我們都知道,您揭露了私人利益集團很多的陰謀,而我聽說,很多揭露他們的人,因為觸動了私人利益集團的利益,都會遭到他們的報復或者是打擊,您有沒有類似的經歷呢?

E:有。簡單點說,我來北京之前,有人起訴我,直接和億萬富翁喬治·索羅斯的錢財有聯繫的基金會要求我賠償一百萬美元的損失。喬治·索羅斯很有意思,他的公眾形像是非常親切、慈善的,捐錢給東歐、西藏或者世界其它地區的好的事業。

實際上,他是政治機器的一部分,美國國家民主捐贈基金會在一個又一個國家給金錢支持。 NED有開放的社會基礎,直接在金融上支持著它們。

幾年前,我寫了篇非常批判的文章,發表在一些中國的媒體上,關於西藏跟索羅斯相關的一些活動,結果索羅斯對那篇文章非常不高興,所以現在他開始壓制我的聲音,用一百萬美元的起訴來威脅我,來花高額僱律師。這些,當你涉及到非常有權勢的人的利益時候,這是我要付出的代價。

A:我想很多人都非常關心您的安全問題,我們很多的網友也讓我轉達他們對您的關心和問候。我們祝您在今後能夠身體健康,生活順利愉快!當然也希望您能為我們揭露更多的事情,尤其是關於西方媒體的事情。好的,謝謝您今天能夠來到AC會客廳與我們的網友見面。謝謝!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