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是一種苦行
2012-06-1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a55cb60102e33k.html
好久不太想寫了。因為感受太多,需要好好去修理自己。
但是看到好多人,對中醫有誤解。不由得寫幾個字。
中醫是快樂和幸福的。這是絕對。很美。至少在我看起來是如此。當人們有絕症,大醫院不管了,或者沒有錢看病了,只能看中醫。你能講他不美嗎?如佛如聖如道祖一樣。真正的中醫,是窮人的佛和菩薩。請大小生意人,請各位中醫和中醫的經營者,一定要把中醫當菩薩來經營。要不你一定是搞錯了。不用懷疑。中醫是深藏在黑暗中的燦爛。
但真實的中醫,一個好的、基層的中醫,一生是一種苦行。
真正看病的醫生,是一種苦行。我見過不少好中醫,說實話,我心中不至流過一次淚。我為基層的好中醫流淚。太苦。
這已經根本不是錢的問題。
如需一個中醫到2500米上的地方去採藥,自己背下山。過去的山中的中醫,很多是這樣子的。現在可能還需要。這不是玩的。你行嗎?
需要你不能有太好的物質條件。因為你的病人多窮。有的半夜會敲你家的門,還有可能不付錢。
需要你超量工作。學習的時間比他人要長很多。
需要你看病時當菩薩。這是最根本的。需要你天天拿你命換病人命。
你天天要被這個世界所誤解。
資本收買中醫的事,已經久了。大家去看看,現在藥店賣的中成藥,還有傳統的的味嗎?有幾種能吃?這難道不是資本的成功嗎?
現在很多事,只能講是瞎扯!
你把中醫當成善、當成菩薩才真正精到。如果當成產業。好是好,錢是多了,企業也成功了。可是中醫之神倒了。沒有了。你就是在殺佛和菩薩。
請企業家一定注意了。要是當生意,我看早收場吧。
你學中醫,就是在學佛,學聖人,學菩薩。你要是不明白這一點,還是回家去看電視,什麼好玩玩什麼吧,就是不要玩中醫。
---------------------
誰來為中醫埋單?
中醫要想發展好,核心在於要首先解決“誰來埋單”的問題。
撰文/張珂
中醫要能掙錢,會養家糊口再說別的。如果中醫不能獲得有尊嚴的生活,這個行業注定是要萎縮的。 ”誠如禦源堂負責人、知名中醫醫師徐文波女士所說,傳統中醫診所的發展,已經到了不改革不能活的階段。
孔醫堂創始人孔令謙存在同樣的困惑。孔醫堂位於望京的中醫診所,有3200平方米,即便加上夜診,每天能夠接待的患者也不過300人左右。孔令謙說,這家診所按照最大負荷運轉,每年也不過4000萬元左右的營收。即便不說利潤微薄,規模上充其量也只能算個中小企業。
一家從事中醫行業的民營企業,只能創造這麼大的能量嗎?這並不是孔醫堂一家民營中醫診所面臨的尷尬。
“適合中醫學科的模式還沒有找到,現在中醫的發展狀況已經證明:這個學科不適合醫院模式,同仁堂的藥店模式也過時了,適合不適合醫館模式呢?還不確定。”徐文波的思考很具代表性。在固生堂的塗志亮看來,中醫要想發展好,核心在於要首先解決“誰來埋單”的問題。
京朋匯董事長邱琳在投資界(微博)盛會——“里昂全球資本論壇”上,聽到的全球性醫療企業和睦家的報告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居然是政府補貼和商業保險補助。若沒有數年後拿到政府補貼,並與商業保險綁定,和睦家即使進入中國後,各項收費標準一直超出醫保範圍100倍,也根本難以盈利。
“在這種情況下,醫療機構的生存只能靠什麼?我覺得是需要靠技術,以及自己找准市場定位。對我們來講,能夠活下去並且走出來都不容易。”京朋匯董事長邱琳坦言。
這一次英雄所見略同,不管是IT出身的孔令謙、投資金融行業出身的邱琳、西醫健康管理出身的塗志亮,還是媒體出身的梁冬,中醫診所都採用了相同的模式:診所作為根基和平台,在診所之外,由企業來為大多數亞健康人群的健康埋單。他們試圖利用中醫擅長“治未病”的優勢,用健康管理的思路來探尋讓中醫能夠健康成長的新商業模式。
醫療是根基 養生為盈利
幾家新生診所,不約而同選擇同樣的發展模式,必然有其不得不如此的理由。
傳統民營中醫診所一直勢弱,固然是起因於一些歷史、文化的複雜糾葛。但眼下最直接的原因在於,傳統診所的模式已經無法解決“誰來埋單”這一根本性的生存問題。
大多數人的醫療消費預期,都寄託於醫保和社保,而中國醫保資金使用的現狀是:在中西醫的配比上,中醫得到的醫保分配資金,只占到百分之零點幾,少到可以忽略不計。
這意味著,傳統中醫診所甚至國立的中醫醫院,都是在和社保和醫保分配比高的西醫醫院“搶病人”。且不說正處於病痛中的病患,有多少人信任中醫療法,只在社保醫保埋單,還是個人掏腰包這一件事上,中醫就大大落了下風。
公開數據表明:70%的醫保資金是給了50歲以上的人,其中又有50%是給50歲以上的人做手術。中國人80%的健康投資,用於臨終前的一場大病。但早在兩年前的調查數據就顯示:中國有97%的人,願意把健康投資用於對疾病的預防,而不是臨終前的一場大病。
像邱琳這樣從投資金融行業進入中醫的“外行人士”,得益於他們曾經不同的背景,開始把目光瞄準了另一群人——在中國的比例已高達70%的亞健康人群。
邱琳驗敏銳地觀察到,國家在醫保資金使用效率上的改變、中醫醫療機構得到扶持的態勢逐漸顯露、商業醫療保險開始接納養生和理療項目成為保險範圍。
這是一個進入中醫行業的好時機。
因此,投入中醫行業時,邱琳的京朋彙和固生堂、禦源堂、孔醫堂等,雖然都以中醫醫館起家,但一開始就有不一樣的思路。從邱琳的京朋匯醫館,佈局的設計就可見一斑:醫館入門左側是診療區,右側是會員養生區,兩個區域各行其是,在後堂又渾然一體。這與固生堂將診所分為門診區和VIP區的格局大同小異。
雖然是外行人,邱琳卻因為自小熱愛中醫而對此有深刻研究。甚至已經拜師在國醫大師李濟仁長子張其成的門下,成為其入室弟子。所以,邱琳的醫療加養生兩隻手的思路,背後有她個人對中醫的深刻理解和認識。
在她看來,中醫不僅治病,更能鼓勵人的身心調養,講究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 “健康是每個人先天的資源,如同每人的財產,跟我們的車一樣,需要後期去妥善維護和管理。而中醫頤養天年的一些辦法和理念,是管理自己健康資源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京朋匯成立之初,邱琳的理念就是用中醫的自然療法和頤養天年的理念,去管理現代人的健康。
“健康管理”在西方提出來不過20年,這個命題至今未得到妥善解答。
曾在愛康國賓從事多年西醫健康管理工作的固生堂董事長涂志亮,對此深有體會。本來,西醫體檢被各大企事業單位作為福利,提供給員工是件好事,但卻造成了大多數職員的“恐檢症”:每當體檢完,各項不正常指標會讓企業士氣大減。許多企業甚至在體檢報告發放後一兩週之內,再也沒有員工加班。
在病症顯現之前,用一張寫滿各種不正常數據的體檢結果,宣告身體的亞健康狀態,西醫的作用僅止於此。如何使不正常指標恢復正常,這正是治未病的中醫所擅長的。
因此,不只是京朋匯、固生堂和孔醫堂,在以醫療為根本、健康管理為創新模式的理念上,不謀而合。
他們首先集結了一批優秀的中醫醫生,坐鎮醫館,提供日常的問診看病業務。然後,通過派駐醫生的形式,把診所開到了企業的辦公現場。
中醫體檢 企業埋單
其實,把醫館開到企業辦公現場,深入企業做員工的健康管理,並非邱琳他們的首創。早在四年前,正安中醫館創始人之一的陳曉嵐,當時所服務的英智健康管理中心就為普華永道北京公司提供員工健康諮詢服務。
四年前,在普華永道北京公司所在的財富中心寫字樓內,英智健康管理中心使用了四十多平方米的場地提供健康諮詢服務。他們根據普華永道北京公司三千多員工的年齡段、性別、工作強度,做出了年度體檢項目建議,並幫助其員工組織、預約每年的疫苗接種。而員工一旦生病,英智的健康諮詢醫師會先進行病情判斷,常見病症則告知簡單的治療方法,或者告知選擇適合治療的醫院及科別,並幫助預約。除此之外,每個月還開設一期針對性的健康講座,為員工做健康答疑。
孔醫堂,如今的企業員工健康顧問的思路,與當時英智健康管理中心的健康諮詢服務的思路異曲同工。唯一不同的是,孔令謙曾經的IT背景,讓他在這件事上的思維更系統和IT化:孔醫堂已經進駐數家大型央企,根據企業人員的年齡結構、工作環境、工作性質、工作流程,來分辨未來哪幾大類疾病高發。然後,根據現有幾類的預防措施,給企業提供一些流程干預的建議。而企業,只需要為此給每個員工付出幾十元錢。
“我等於給企業做ERP,做一個流程再造,我們做的是企業員工健康規劃,最多為員工做一做中醫體質辨析,不看病。”孔令謙說,“因為中醫有一個信條,叫醫不自薦。”
孔令謙甚至請來用友軟件副總裁高作義,希望能將孔醫堂以現代科技手段去做放大,基於中醫診所平台來做增值業務,比如健康諮詢、客戶端等盈利性服務。不僅如此,孔醫堂還計劃搭建一個電子商務網站。因為孔令謙的IT行業背景,孔醫堂在公司最初的骨架設計上,已經顯現出IT企業的模樣。
也正因為創始人背景的不同,京朋彙和固生堂則希望能深入企業的不只是健康諮詢,而是更像一個小型的社區醫院,會從診所派駐醫生,在辦公現場為有需要的員工提供治療、理療等服務。京朋匯已經開始在聯想集團(微博)內部實現這個想法。
固生堂則在企業員工的健康管理上,往前多走了一步。除了在一些國企內部派駐醫療團隊成立企業保健室,還會把診所裡的名中醫,以出診的方式去企業內隨診,給員工看病、配藥、煎藥。煎好的藥放在保健室冰箱內,員工按需按時服用。而且,員工還可以在工作間歇,花15~20分鐘時間,在保健室做理療。
此舉在企業內大受歡迎。不只員工獲取了應有的健康管理福利,企業也間接收益,用三五百元就贏得了人心和士氣。而對固生堂這樣的醫館來說,進駐企業也是一筆划算的生意:“對我來講沒成本,場地是企業的,人力成本企業埋單了。比我自己開店簡單,我自己開店還有房租。”
塗志亮一語道破天機。企業員工的健康管理市場,之所以被固生堂、京朋匯、孔醫堂等,當作核心市場來經營,是因為在根本上解決了“誰來埋單”的問題。不願自掏腰包的員工,和本就有體檢預算的企業,以及希望以此解決生計問題的中醫診所,皆大歡喜。
相比一年以前,塗志亮主打禮品和高端路線的思路,如今讓企業來為員工和客戶埋單,進駐國企、航空公司和銀行等VIP室服務的想法,顯然更加清晰、市場前景更為廣闊。
中西醫融合 是長遠之計
雖然找到了一個看上去很美的新盈利模式,但模式解決的是生存問題,而中醫要想長久發展,也要解決其診療手法和理念上一些與時代發展不再吻合的問題。
“中醫已經失去了很多市場,現在來診所看病的少,調理之類的多,大病的、急診的在中醫診所內幾乎絕跡。一個是因為我們技術力量不夠,再一個政策和大家的認識有問題。”在邱琳看來,“中醫現在的確是叫好不叫座,因為大部分人是不接受中醫的,認為中醫是忽悠,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東西,看不到中醫的優勢。造成這一現象的很重要因素,在於原來中西醫結合出了問題。”
中醫和西醫,原本是兩個理論基礎完全不同的體系。西醫是建立在自然科學基礎上的,本質為對抗理論的尋證醫學,而中醫是建立在哲學和人文學科基礎上的,本質為整體觀和諧共生的辯證醫學。但從前的中西醫結合,是用西醫的理念和方法,來管理和統領中醫學科。
這對中醫的傷害之深,略微懂得中醫的人都能夠分辨出來:整體觀的中醫學科,現在也如同西醫般,有了婦科、兒科、心腦血管等科室的劃分。優秀的中醫必然應該是全科醫生,一個人就是一個醫院。但如今能稱得上全科醫生的中醫,已寥寥無幾。
實際上,在徐文波看來,雖然兩個醫學體系各自為派,但“大家都是為了患者著想,都是為了救死扶傷”。而西醫有先進的技術,中醫有更為適合現代人健康的治未病的理念。兩者在診療手段上的優勢互補,那一定是患者們的福音。
中醫辨證,講究望、聞、問、切,對人的感覺的依賴性很強。而現在的醫生,過多依賴現代醫療技術,望診變成了B超、核磁共振,聽診變成了心電圖……五感已經完全達不到曾經沒有技術輔助的醫生的敏銳程度。
中醫這種技術上的退化怎麼解決? “用現代科技帶動中醫。”徐文波說,“有的時候中醫代替不了西藥的作用,心臟的支架之類的,在古代就是死症,必須要有現代科技的發展和帶動。中醫應該知道擅長什麼、到底治什麼、到底干預什麼。”
她認為,西醫的一些手段恰恰可以為中醫所用,來彌補不足。比如:西醫只需簡單尿檢即可確診患者是否懷孕,那中醫就沒有必要把精力花費在去研究怎麼通過號脈確診懷孕。
用西醫的技術手段檢驗,配合中醫的理論辨證、治療。這種思路,被徐文波作為她的新診所——東源文際醫療的指導思想之一,正在得以實踐。
其實,並不是只有徐文波一人意識到中醫“技術”的重要性。邱琳的京朋匯,把中醫古法的艾灸之術,結合現代的一些設備和醫療技術,研究出了一套自己獨有的艾灸療法。曾有身患“帶狀皰疹”的患者,通過這套艾灸設備進行治療,七天內便痊癒。京朋匯類似這樣治療方法上的核心技術,已經有11項申請了專利。
通過技術的配合和彌補,把中醫從對人的過度依賴中解脫出來。而被解脫出來的中醫大夫,則可以分出更多精力去接受治療方法和手段的模塊化培訓,這也是徐文波第二步思考的前提。
對於職業醫生模塊化培訓,週期非常短,一兩年之內就可以復制一批人才,去實現徐文波新診所的連鎖化、規模化經營。
而且,徐文波在日本有八年留學經歷,顯然她並不想浪費她在涉外醫療上的優勢。但外國人絕大部分只接受西醫,西醫與中醫的優勢融合,不失為徐文波打開涉外診所市場的又一法寶。
學堂加診所
新時代中醫生存法則
當歸、正安、厚朴,這些以學堂起家的中醫機構,建立了另外一種推動中醫商業化的循環。
撰文/張珂
週六上午,當歸中醫學堂(以下簡稱:當歸)的《黃帝內經與養生》講座,“強行”來了二十幾名學員。
原來,當歸學堂的報名確認系統出了點小故障,本應提前一天發送給報名學員的課程確認短信,沒有發送成功。但第二天上午的課,大部分學員依舊熱情不減地趕到教室,其中不乏從遙遠的北六環穿越整個北京城,趕到東南四環的虔誠者。
當歸也許還不能算最火爆的中醫學堂。著名中醫徐文兵的厚朴中醫學堂,每一期招60名學員,學制三年,即使每人學費高達五萬元,等待報名的人也已經排到兩年之後,而且其中不乏社會名流、明星富豪。
顯然,中醫已經開始顯現它的價值,有了越來越多的擁躉。這給了許多像當歸中醫學堂CEO李永明,這樣希望中醫復興的人,另外一種機會。
他們所做的,也許與禦源堂、固生堂、京朋匯、孔醫堂不同——這些是在傳統的中醫診療的基礎上,追求新的盈利模式去反哺中醫——而李永明他們卻往前走了一步:在中醫診療為更多人所接受之前,先讓人們認識中醫、了解中醫、愛上中醫。推動中醫商業化的循環:聚集一幫名醫,為中醫愛好者們,開設中醫學堂,講育兒、講養生、講《黃帝內經》……進而後續融入網絡課堂、診所模式,形成正向循環。
當歸中醫學堂、厚朴中醫學堂、正安堂、禦源堂……他們在利用各自不同的能量,共同打開一扇通往中醫的大門。
用中醫育兒打開商業化大門
學堂如何推動中醫商業化?其實,李永明遇到的問題,和診所起家的這些中醫機構沒有什麼不同,關鍵還在於找到學堂模式的商業。而當歸中醫學堂顯然很善於戳中要害。
那些沒收到報名短信,也要“強行”來上課的學員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她們都是孩子的母親。她們正是李永明當歸中醫學堂最初所鎖定的目標人群。
李永明用他的商業直覺,為當歸中醫學堂的未來,設計了一個良好的開始。在李永明看來,“其實媽媽負的責任很大,負責的是孩子的健康。而且,70、80後的這些媽媽,她們的父母60歲左右,甚至70歲,自己的先生也接近40歲,實際上各種危機都來了”。
也許還未為人父母者,不太能理解李永明把當歸中醫學堂的“開山”之課設定為《中醫育兒》的高明之處。那麼,當歸的學員之一,一位曾在時尚雜誌任編輯的母親,寫在博客中的一段話,或許可以對此進行很好地解釋:“當我自己進入'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的年齡時,才突然警醒:必須懂點中醫,養養生了,否則這樣下去後果很嚴重!加上豬仔(其子小名)三歲入園後,不停地感冒,折騰了快一年,小臉兒都蠟黃了。很顯然,豬仔的臉色比我自己的臉色更讓我焦慮。學中醫的念頭開始強烈地撼動我。”
可憐天下慈母心。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怕他生病、怕他打針,尤其是打抗生素的媽媽。
但李永明的考慮,遠不止於中醫育兒層面。因此,他把中醫育兒作為敲門磚和跳板,讓每個到當歸學堂來的人,都能通過育兒這扇大門,領略到更中醫的廣闊世界。
姚遙在聽完中醫課之後,之所以被震撼,是因為課程以育兒為線索,從育兒的基本知識到基本的經絡和穴位知識,到陰陽五行的基本辯證,再到基礎重要的知識、日常食療法,甚至更加深奧的《黃帝內經》。她就是這樣被一點一點拉進了中醫的世界。
這些課程,由李永明邀請來的,包括知名中醫羅大倫、李玉賓、劉兵、李杭洲、、李陽泉等二十多位,在中醫和佛學領域,有很深修為的中醫藥專家、學者,來幫助當歸學員實現這一規劃。
姚遙惠普流程“黑帶”的背景,為當歸中醫學堂搭建了嚴密的流程製度和管理體系。而李永明IT人的思維,讓當歸能量的發揮,不僅僅在面對面的課堂上。他把目前當歸學堂的所有課程,都錄製上傳至官網,以網絡課堂的方式擴大傳播,影響更多的人。
當歸學堂顯然在李永明的影響下,更善於利用時下流行的傳播手段和先進的技術。當歸學堂的官方微博,從去年2月份開始經營,目前已有9萬多忠實粉絲,平均每天的轉發量超過兩千個。未來某一天,人們還可能從智能手機上,見到當歸學堂的一些應用,比如:兒童家用OTC藥的使用等等。連著名中醫和學者徐文兵,也不禁誇讚李永明是“中醫界的先鋒”。
聚集稀缺資源反哺診所
當歸學堂剛剛度過其一周年慶典。但學堂的價值,遠不止於傳播中醫知識。禦源堂負責人徐文波斷言:“當歸未來一定會開診所。”徐文波的斷言乍一聽覺得難以理解,細細體味,卻發現這是一針見血的真理。
當歸學堂從成立至今,已前後邀請過二十多位中醫來開課。正如徐文波所說,好中醫一個人就是一家小醫院。中醫行業的核心資產在於人。而如今中醫行業的狀態,人恰恰又是最稀缺資源。好的中醫是香餑餑,各家診所爭相搶人。國家放開醫生必須定點執業的政策限制,實行多點就業,也正是為了解決人才之困。
孔醫堂之所以名號響亮,不外乎他龐大且團結的中醫團隊。這些團隊,一部分來自孔令謙醫學世家,比如:他的幾位堂兄弟孔令詡、孔令譽,還有相當一部分,都與其爺爺、國醫聖手孔伯華,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大多為其徒弟、徒孫等。
京城其他稍有名號的中醫診所,比如:正安有11位中醫,或長期或定期坐診;禦源堂有18位;固生堂有20位;京朋匯有31位;孔醫堂有60位。
當歸的二十多名中醫,即便是輪流坐診,也顯然能支撐起一間規模不算小的中醫診所了。而前來聽課的學員,多少在診療方面有所需求,當歸做診所,看上去確實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因此,當歸真正的財富不在於他的課程,而在於他聚集到旗下的講課的人。
其實,正安也在做同樣的事情。正安的起點,是在其創始人之一梁冬。當時,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微博)的合聚講壇,為中歐校友提供國學和文化類課程及講座。身為中歐校友,梁冬獲得了與合聚講壇合作的機會。再加上樑冬在傳媒界的影響力,為正安聚集了相當的人氣和人脈。梁冬在上海第一財經頻道主持《健康大財富》、在旅遊衛視主持《國學堂》,並與吳伯凡共同主持了《冬吳相對論》,都十分受歡迎。不少中醫愛好者都表示,是看過梁冬的節目才喜歡上中醫的。
正安的醫生資源不僅可以作為專家,通過電視、電台、出版物、網絡等方式,與公眾分享他的知識和理念,還可以作為老師,來為更多的人傳授專業知識和理論,更加可以直接去給“客人”看病、看診。傳媒加上學堂加上診所,正安已先行當歸一步。這就是可以用學堂搭建起的、反哺中醫的循環。
也正因為人是中醫行業的核心資產,作為執業醫師,徐文波的御源堂學堂,和李永明、梁冬這些非中醫專業人士的學堂相比,更希望專注於做中醫的職業培訓。她希望能通過一到兩年的模塊化訓練,利用現代科技手段的輔助,教會醫生看病,掌握中醫治療的手法和方法。
對執業醫師做職業培訓,這是從源頭上解決人才稀缺的問題。
在徐文波看來,“我培養一個中醫愛好者,他可能寫很多東西,影響幾個人;我培養一個中醫大夫,卻能造福一方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