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31日

2012年美元中興

美元中興
本文見《財經》雜誌2009年第18期出版日期2009年08月31日
謝國忠搜狐博客http://xieguozhong.blog.sohu.com/

另一輪新興市場危機可能會出現在2012年,但目前還不需要急於將紙幣變為其他形式的資產

謝國忠/文

美元很可能在未來12個月內保持穩定。如果2011年美聯儲把利率提高至5%,加之較低的資產價格吸引外資,美元將上演週期性牛市,持續兩年至三 年。美元的長期走勢取決於美國目前的醫療改革,但前景並不樂觀。美國國會可能通過奧巴馬政府議程中有關增加支出部分,但不會通過削減成本部分。美元的長期 走勢依然看跌。

美元週期性牛市可期

我對美元的看法,有兩個方面發生了改變。首先,在2009年初,我曾認為,由於美國財政赤字激增,美元將會創下新低。此前的低點出現在2008年 4月,彼時美元指數(DXY)跌至71,比2002年時的高點下降42%。在雷曼兄弟破產後,由於風險偏好發生了劇變,美元成了“避風港”,美元指數迅速 反彈了20%。此後,當風險偏好有所恢復,美指又下降了10%,並在其後三個月裡一直在這個範圍內浮動。

人們普遍看空美元,並引發了大規模資本流動,從以美元計價的資產,轉入大宗商品市場及新興市場的股市中,但是,美元近期匯率較為穩定。支撐美元的 是持續增加的美國家庭儲蓄和企業儲蓄,二者已經超過並足以抵消美國新增財政赤字。隨著美國家庭儲蓄持續上升,美元很可能會保持穩定。

據美國經濟分析局(EBA)數據,2009年二季度,美國個人儲蓄率從2008年一季度的1%升至5%以上,這一數字很有可能在2009年底達到 8%,並在2010年繼續攀升至10%。 2009年,美國財政赤字很有可能會高於GDP的10%,家庭總收入或將占到GDP的70%。聯邦赤字增加仍然大於美國家庭儲蓄增長。這個差距將由企業存 款完全抵消。隨著家庭部門更趨節儉,企業部門需要減少投資。從2008年上半年到今年上半年,美國的貿易赤字大幅收窄,表明美國儲蓄不足的問題得到了緩 解。這使得美國對國外資本的需求減少,美元所受壓力也隨之減小。

我預計,美元的周期性牛市將開始於2011年,並且能夠堅持兩年至三年的時間,這比我以前的看法提前了一年。我那時的看法主要基於美聯儲將提高利 率至5%的預期。多數分析師預測,美聯儲不會在美國經濟轉強之前提高利率。按照這個邏輯,因受制於美國經濟疲軟以及無力吸引資本的低利率,美元可能複蘇無 望。我認為,雖然利率較低,但美國經濟仍將持續疲弱,原因有三:首先,美國家庭部門必須花很多年增加儲蓄以償還債務;其次,供需不匹配需要時間再平衡;最 後,美國金融機構仍然背負著不良資產,在可預見的將來,無力增加貸款。美國政府已經改變了美國金融機構“按市值計價”的規則,使它們能攜帶約為1萬億美 元、超過其總股本的有毒資產,而不必擔心後果。

美國處置不良資產的辦法,與日本20世紀90年代的做法一樣。那麼,美國會不會也像日本當年一樣,經濟不振也不用擔心通脹?二者不同之處在於,大 宗商品價格對於美國利率十分敏感,而且,經濟全球化不能像以前一樣壓制通脹。大宗商品價格是美元計價的,如果美聯儲實施低利率政策,必然刺激市場投機。大 宗商品價格高企也會提高通脹預期,並可能引發“價格-工資”的循環上升。從某種意義上說,美聯儲需要“釘住”石油價格。

在過去的20年裡,全球化一直扮演著“去通脹”的力量,但是,如今恰恰相反。新興經濟體成本上升快於美國。與其他主要貨幣相比,美元已經調整得很 充分,但是,相對於新興經濟體的貨幣,美元仍被高估。然而,新興經濟體正降低幣值,來促進本國出口,這就造成了其資產價格膨脹,反過來又使其成本膨脹。由 於國內物價上漲,新興經濟體貨幣通過對美國進口,將通脹傳遞到美國。

泡沫破滅後,日本和美國的匯率政策有一個顯著區別:日元升值而美元貶值。由於貨幣呈強勢,經濟本身卻持續疲軟,日本被困於一個低利率的通貨緊縮均衡中。過去三年,疲軟的美元已經儲存了大量的通脹壓力。美國升息是對此前貨幣貶值的補償。

除了利率,從2011年起,資金也將從新興經濟體流向美國。新興經濟體資產膨脹是靠一股勢頭得以維持的。一旦這個勢頭停止,投資者將會認識到,即 使考慮到其增長潛力較高,新興經濟體的資產價格仍要遠遠高於美國。然後,資本流動將發生逆轉,和1996年至1997年發生的情況類似。美元長期疲軟曾將 資本逐向新興經濟體,並使其資本市場在很長一段時期內都充滿了泡沫。大多數投機者認為,泡沫將一直持續下去,然而,當美元步入牛市,災難也就來了。很顯 然,幾乎每一個新興經濟體屆時都將陷入危機。如果說另一輪新興市場危機可能會在2012年出現,我對此毫不驚訝。

美元長期仍看跌

貨幣與其他商品一樣,價格視供求關係而定。其內在價值就是利率,匯率則是其外部價值。過去的2000年以來,貨幣一直以金或銀為媒介。一個經濟體 的規模決定了其對貨幣的需求。在工業化之前,經濟增長微乎其微。因此,對貨幣的需求是相對固定的。如果黃金能夠供應穩定,價格就能很好地平穩。當歐洲殖民 列強發現美洲後,帶回大量的黃金和白銀,這導致了歐洲通貨膨脹。

在工業化時代,經濟快速增長導致貨幣需求增長比貨幣供應快。通貨緊縮成為工業化過程中的常態。貨幣升值激勵了資金囤積,這可能會導致通縮惡性循 環。通常,貨幣制度以紙幣釘住黃金,這就是所謂的金本位。它的優點是,通過信用體系的乘數效應,總貨幣供應量可能會比實際黃金儲備大。

由於增加供給的成本相對較小,因此,紙幣一直有貶值的趨勢。一個流行的經濟理論是“貨幣幻覺”。它的前提是,人們不能立即將通貨膨脹與貨幣供應量 增加二者聯繫起來。因此,當貨幣供應量剛開始增加的時候,人們願意為同等數額的錢,完成同等量的工作。這個假設是凱恩斯主義刺激政策成立的關鍵。由於央行 必須持有與其印製的錢足夠的黃金,因此,金本位制限制了貨幣供給。在信用體系內,可以通過改變利率來影響乘數效應,最終影響貨幣供應總量。

中央銀行關於保持幣值穩定的歷史記錄是相當差的。自從1971年美元與黃金脫鉤,美元就開始貶值,從每盎司黃金36美元跌到945美元。以黃金計 價,美元已經貶值了96%。人民幣從20世紀80年代釘住美元,以黃金計價,人民幣已經貶值99%。這種大規模的紙幣貶值,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

因為受到政治壓力,各國中央銀行需要解決短期問題。這對貨幣持有者來說可不是什麼好消息。這就是為什麼央行行長要么很老,留著長鬍子;要么就是一 副學究模樣,因為他們需要樹立一個老成持重的形象,這樣才能“愚弄”老百姓去持有那些不斷貶值的資產。我並不是說央行的銀行家們都很邪惡。儘管“獨立性” 是中央銀行的口頭禪,他們也只是在聽命並取悅其“政治主人”。當壓力襲來之時,千萬不要相信你的中央銀行。

 美元的長期前景依然看跌。關鍵在於財政平衡。如果一個政府維持龐大的赤字,其中央銀行應該順應這種形勢。否則,如果央行提高利率,將摧毀經濟。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元的未來依然不穩。

2009年和2010年,美國政府很可能承擔高於國內生產總值10%的財政赤字。這還不夠可怕。當美國經濟復甦時,財政收入也會隨之增加,財政赤字將下 降。美國財政平衡最大問題是醫療開支。 2009年,美國的醫療保健費用可能達其國內生產總值的16.5%,在20年裡翻了一番,相當於經合組織國家(OECD)醫療開支費平均水平的2倍。醫療 開支占美國GDP的份額以每年0.5個百分點的速度上升。近一半醫療費用由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承擔。除非這一趨勢得到扭轉,否則,美聯儲將被迫印刷鈔票, 以應付財政赤字。

奧巴馬政府將醫療改革作為其首要任務。如果改革成功,美國經濟和美元都將有不錯的前景。奧巴馬的議程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在接下來的十年裡,支 出1萬億美元,擴大醫療保險覆蓋範圍,將15%目前仍未納入醫療保險的人口歸入醫保體系;二、提供購買醫療保險的公共化選擇。其中,第二部分目前遇到強大 阻力。由於醫療衛生佔經濟總量的六分之一,可以想見,會有多少人因此舉損害其個人利益,從而反對此項改革。據我所知,美國今年秋季召開國會時,將會通過第 一部分法案,而忽略第二部分。如果美國政府真能為那些沒有醫療保險的人提供醫療保險,這將是個值得稱讚的社會成就,但它將會使財政狀況更加惡化。

美國醫療保健問題的根源,在於它的激勵機制:由於並不需要支付額外費用,患者要求接受昂貴的醫療服務;醫院、醫生和藥物供應商向那些對價格不敏感 的患者濫收費,保險公司不斷提高保費,以支付上升的成本。麥肯錫全球研究所一份關於美國醫療系統的報告顯示,美國醫療保健支出的三分之一是由於投入成本過 高導致的——醫生、護士等人員的工資比其他國家都高,但是,工作效率差強人意。在一個成本社會化而收益個體化的製度裡,定價過高和效率低下是必然的。

美國的人口結構趨勢將使其醫療成本日益龐大。醫療保健費用會隨著人的年齡增加。由於美國“嬰兒潮”逐漸退去,醫療費將會上漲得更為迅速。美國財政平衡正走向一場災難。很可能在某個時候,美國會經歷一場惡性通貨膨脹。

貨幣的價值是相對於其他貨幣而言的。美國的情況並不是獨一無二的。在歐洲和日本,老齡化都是影響經濟的主要因素。由於這些國家較高的家庭儲蓄足以 支付其巨額財政赤字,因此,其貨幣相對強勁。然而,未來可能並非如此。日本的財政赤字已經達到其國內生產總值的200%。歐洲國家約為100%。只要這些 赤字還能夠用國內儲蓄抵補,政府就可以繼續增加財政赤字,並通過保持低利率來掩藏過重的財政負擔。低利率必須輔之以強勢貨幣。但是,從長期來看,強勢貨幣 將造成經濟疲軟。因此,未來其收入及儲蓄都將相對較低。在未來十年中,歐洲和日本可能需要通過發行貨幣來撐起赤字,這將導致其貨幣疲軟。

 老齡化是拖累幣值的主要力量。惡性通貨膨脹可能會散播到世界各地。由於美元長期前景不妙,這將同時不利於其他貨幣。在持有貨幣的時候,我們必須保持警 惕。但是,目前不用急於將紙幣變為其他形式的資產。在許多國家,股票和資產被嚴重高估,尤其是中國。對於被高估的資產來說,貨幣仍然相對便宜。但是,當泡 沫破裂的時候,不要忘了將資金轉成股票和房地產。 ■

世界黃金協會供求數據遭質疑

世界黃金協會供求數據遭質疑(2009-08-31 11:04:2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397bcf0100ev5b.html

黃金供大於求央行成淨買入者

馮亮的博客

世界黃金協會出版了最新一期《黃金需求趨勢》報告,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顯示,全球央行自2000年來首次成為黃金的淨買入者。在今年的第二季 度,各國央行淨買入黃金量為14噸。而就在今年的第一季度央行還是淨賣出者,共賣出了52噸。今年上半年,央行淨售出38.7噸黃金,為1997年上半年 以來的最低銷售水平。央行售金協定(CBGA)體系外的央行自2006年下半年起就一直為黃金淨買家,它們在2009年第二季總計購入了近30噸黃金。而 回收金的供應量從前季度的566噸下降至本季度的334噸,大幅滑落41%,從這個層面來看,逢高獲利出場和拋售黃金套現的行為正在減少。黃金礦產量則從 582噸增加至622噸,同比去年同期的589噸增加6%。而如果把去套保化的影響計算在內,本季度的黃金礦產量則僅增加27噸至606噸。世界總體黃金 供應量在第二季為927噸,較上年同期的812噸增加了14%。這主要因為礦產商的去套保化延緩,礦產量以及回收金的增加。

由於金價上漲及全球衰退衝擊了首飾消費,導致第二季度總的黃金需求按噸數來計算與去年同比下降9%,至719.5噸;按美元計算下降6%。或 213億美元。需求方面,首飾需求經歷疲弱的一個季度之後,開始企穩反彈,從345噸升至404.1噸,增長了59噸,或17%。但是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22%,去年第二季度為517.8噸。糟糕的經濟狀況,貨幣貶值使得在很多亞洲國家金價高企,很大程度打壓了黃金的首飾需求。工業方面的需求同比去年下降 了21%至93.1噸,不過環比方面,經過三個季度的下跌後,首次有所上升,增幅為18%。總的來說,首飾加工業的總需求本季度環比上升了73噸,或 17%。

投資需求方面才是最大的亮點,由於投資需求同比去年從170.7噸增長至222.4噸,漲幅達46%,在很大程度上支撐了現在黃金總需求。在過去 的三個季度中,黃金投資需求平均為485噸,從這個角度來說,二季度的投資需求有所減弱。還有黃金ETF在第一季度的瘋狂加倉後,在第二季度變得比較安 靜,僅僅加倉56.7噸,而上季度加倉達465.1噸,著實下降了不少。不過對黃金ETF的需求還是大大高於去年同期,遠高於去年第二季度僅增加4噸的規 模,包括金條及金幣等小型投資商品在內的零售投資淨值則較上年同期攀升12%,達到165.7噸。

各國需求方面,由於第一季度水平過低,印度的首飾需求第二季度大幅暴漲了54噸。但與去年同比需求下降了31%,至88.0噸,印度向來為全球黃 金消費量最大的國家。而東亞地區,除了台灣,所有的國家和地區黃金的首飾需求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中國的首飾需求從上季度的95噸下滑至73噸。 整個中東地區的黃金總需求下降18%至71.5噸。另一方面投資需求的上漲也多少彌補了首飾需求的下降,特別是中國、美國、越南等國家對於投資性金條的需 求出現了強勁地增長。美國第二季度黃金需求年率增長10%,主要原因為投資需求增加近一倍,從而抵消了珠寶需求低迷的負面影響。印度方面的投資金條需求上 漲,從淨賣出17噸變為淨需求21噸。總的來說,09年第二季度首飾需求有所回升,印度需求復蘇和中國需求的持續增長成了主要的推動力,但是東亞的其餘地 區和中東地區的表現則讓人失望。世界黃金協會斷言,未來一段時期內,首飾需求與投資需求將呈現冰火兩重天的局面。一方面由於全球經濟仍然很脆弱,導致首飾 和工業需求繼續下降,另一方面通脹預期導致投資需求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旺盛時期

總體供求綜合來說,供應量開始大於需求,過剩達196噸。供求之所以出現這麼大缺口的主要原因,是隨著金價的飆升,導致首飾需求受到抑制,特別是 在很多國家由於貨幣貶值導致了以當地貨幣計算的黃金價格飛漲,比如在印度,按盧比計算的黃金價格同比漲了20%,在土耳其,以里拉計算的金價同比漲了 28%。



投資需求撐起黃金總體需求



對比一季度的數字,第二季度全球黃金投資需求有所下降,主要是因為第一季度的表現實在太好了,還有就是第二季度開始很多國家的經濟數據顯示經濟有 望見底,這在很大程度上壓制很多避險買盤。不過從世界黃金協會公佈的數據來看,投資者在二季度共買了222.4噸黃金,同比去年增長了46%,其中零售投 資金幣的銷售同比上年增長了12%,但是全球第一大黃金消費國印度的投資需求依然疲弱。 ETF的增倉量今年前三個月觸及465.10噸的紀錄高位,儘管在第二季降至56.7噸。但仍遠高於去年第二季的4噸。

世界黃金協會還表示,以投資為目的的黃金需求在今年上半年占到黃金消費的近50%後,其比例有可能在今後將繼續擴大。儘管經濟衰退抑制消費者黃金 購買力,使首飾需求受挫,但同樣是這股不穩定的力量,也使黃金的投資需求受益。今年上半年首飾買盤僅佔黃金需求的43%,較2008年頭六個月有極大改 觀,當時飾金佔黃金消費的63%,而投資需求僅為21%。黃金需求從高度仰賴飾金轉變為多元化需求,對市場是正面的一步。特別是央行現在已經從過去的淨賣 出者轉變為淨買入者。 09年第二季度央行淨買入黃金達14噸,這是自2000年第一季度以來的首次。其中來自中國央行增持黃金的消息最為吸引市場的目光。按照全球知名貴金屬諮 詢公司GFMS的觀點,中國將繼續增持黃金儲備,使得黃金投資需求持續處於旺盛的狀態。自2003年以來中國已經增持了454噸黃金,黃金儲備從600噸 增加到1054噸。中國現在黃金儲備尚不到外匯儲備的2%,而今年來中國的外匯儲備不斷增加,特別是在今年7月份更是突破了2萬億美元大關。無論是從美元 貶值的預期,還是從分散外匯儲備風險的角度來說,中國確實非常有必要增加黃金儲備。要知道央行售金協議的19個簽約國其黃金儲備在外匯儲備的比例占到 54%左右,相比之下,中國的黃金儲備真的少的可憐。其實除了中國,像俄羅斯,印度,巴西等一些近年來發展比較快,外匯儲備迅速增加並且以美元為主的發展 中國家都面臨著與中國相同的困境。由於金融海嘯,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採取量化寬鬆政策,濫發貨幣,這些國家對於分散外匯儲備,擴大黃金儲備的需求就日漸上 升。

自打金融海嘯爆發後,黃金市場發生了質的變化,以往黃金價格在很大程度決定於黃金的首飾需求,特別是來自印度方面的需求。金融危機的發生給予黃金 新的生命,人們開始重新註重黃金的金融屬性,比如投資,保值,分散投資風險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別是來自很多央行,金融機構的資金紛紛湧進黃金市場,這在 很大程度上抵消了黃金首飾需求的減弱,以及碎金拋售對黃金價格造成的衝擊。綜合來說,金融海嘯使得黃金的儲備資產以及避險作用重新獲得市場認可,黃金不再 只是一種選擇性的投資工具,而是作為分散資產的有效工具屬於投資組合中的必備之選。



供求數字遭質疑



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主要來自GFMS,不過就在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公佈後,遭到了一些市場人士的質疑。根據GFMS的數據顯示,全球黃金消費量同 比去年下降8.6%至719.5噸,這是自2003年第一季度以來的最低水平。其中首飾需求下降22%,而工業需求下跌了26%。這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 情,因為意味著全球黃金需求量下跌了67.7噸。但是這個數字有問題,過去央行是淨賣出者,而現在央行已經成為了淨買入者。不過GFMS並沒有將央行的數 據計算入719.5噸的總需求裡,因為傳統上來說央行售金都會作為黃金供應的重要來源。央行從淨賣出69噸,到淨買入14噸,如果將這83噸的變化計算在 內,全球的需求將從下降8.6%,轉變為增長2%。

還有GFMS的報告顯示,黃金礦產量同比去年增長6%,同時回收金增長21%。但是根據世界第三大產金國南非的消息,在2009年6月同比去年同 期礦產量下降12.2%。雖然中國的產量增長13%,年產量為280噸。但是南非作為世界第三大的黃金生產國,其年產量為220噸,與中國產量相差並不 大。這就意味著兩者抵消,其實全球產量變化並不大,那麼這6%的產量到底從哪來。

不單如此,全球最大黃金礦產商Newmont Mining增產只有1.2%,而另一個大的黃金礦產商Anglogold Ashanti大幅減少套保頭寸10%,達140萬盎司,也使得市場供應量減少。只要我們仔細地查查黃金供應源頭,就能發現這6%的供應量增幅很不靠譜。 正是基於上述的原因,世界黃金協會這份報告的可信度遭到了多方的質疑。

羅斯柴爾德角力高盛

羅斯柴爾德角力高盛
作者:顧錦生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09-7-19

http://www.wyzxsx.com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0416/06426107926.shtml

時代周報 記者 顧錦生 綜合報導

陰謀論總能找到風行的機會,金錢與政治間的“舞蹈”更是史書、文學作品和民間傳說的不朽話題。叱吒幾乎整個19世紀的羅斯柴爾德家族,被認為能夠 左右戰爭、扶植或推翻一個國家的政府。高盛在美國崛起後,認為其促成了上一次大蕭條、在這次危機中搞垮貝爾斯登、雷曼、美林的言論同樣甚囂塵上。在這些故 事中,最吸引人眼球的無外於美國馬里蘭州媒體人喬丹.克里斯托弗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大戰高盛》。

美國馬里蘭州媒體人喬丹.克里斯托弗在《羅斯柴爾德家族大戰高盛》這篇文章文中說,為何美國的民主黨與共和黨、自由派與保守派,還有所有的媒體都 一致同意採取超大規模的舉動營救那些欺騙了公眾、不服監管、欺世盜名的機構呢?或許,悄然參與其中的高盛與羅斯柴爾德家族能夠給出一個答案,因為這兩個 “超人”在大多數現代政府誕生之前便已經在世界範圍內開疆拓土。

兩大巨頭下注美國總統

1750年,美國宣布獨立前26年,羅斯柴爾德家族開始了“霸占”世界金融史的旅程。儘管今天它的大部分資產散落到世界各地的家族成員個人手裡,但家族集 體持有的財富總額估計高達167萬億美元。長達250多年的持續經營,羅斯柴爾德家族控制了世界黃金、石油、鑽石和許多其他資產的供應。

而高盛,成立於1869年,當時美國內戰結束後不久,美國工業革命的曙光正在浮現;它與另一家今天仍在運轉的家族公司摩根大通聯手,後者在內戰中 挽救了北方聯盟,這使得它們在美國爆炸性發展中獲得了許多特權,包括利用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資金幫助洛克菲勒標準石油公司拓展它的石油帝國。

羅斯柴爾德家族、摩根和高盛隨後在爭奪世界金融系統控制權方面,展開了史上最為激烈的競爭,最終,儘管三家在對於美國的影響力方面,各有千秋,但已經明朗的是,摩根成為了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前台”,後者則在美國繼續保持低姿態。

在去年的大選中,高盛與羅斯柴爾德家族再次對陣。羅氏家族在競選後期加入到了約翰.麥凱恩的陣營;而高盛一開始就站在了奧巴馬那邊。與羅氏家族表面上甚少參與麥凱恩競選活動一樣,高盛對於奧巴馬的支持也有許多未解之謎。

媒體曾經報導,奧巴馬第一次競選參議員的時候,就被選中在民主黨2004年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言。一個來自芝加哥的無名之輩一夜之間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人物。他是如何出現在那裡的,至今還是一個謎。

一年多之後,還是參議院新人的奧巴馬作為嘉賓出席了在芝加哥舉行的高盛高管私人聚會,對於一個沒有任何政治地位的人來說,在一幫叱吒華爾街乃至全 世界的精英面前演講,無疑是一種榮耀。這條新聞只有布隆伯格新聞網進行了報導。奧巴馬的總統之路也自此鋪開,高盛的精英們很快給他提供了80萬美元,他們 在華爾街的朋友和客戶也貢獻了幾百萬美元。而且,高盛前CEO羅伯特.魯賓成為了奧巴馬的經濟專家;億萬富翁巴菲特成為了他最為信任的經濟顧問。巴菲特在 經濟崩潰的情形下,向高盛投資了50億美元。不過巴菲特同時也是羅斯柴爾德勳爵的座上賓,後者曾經在英國的豪宅里款待過巴菲特。

故事變得越來越精彩,2007年5月3日,奧巴馬出席了在曼哈頓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的一個活動,這並不在他的公共事務日程表上,而且很久之後才見 諸報端。那次私人晚宴邀請的是高盛的交易員,而且由國家廣播公司的湯姆.布羅考主持了一個模擬問答會,問題由奧巴馬擬定,對像是華爾街的公司。一年後,華 爾街成為了總統辯論的焦點;地點與主持人一模一樣。當然,辯論委員會以及麥凱恩並不清楚奧巴馬與布羅考之前已經進行過一次實戰演習。

投資“華盛頓朋友”是慣例

在奧巴馬與高盛長期的關係中,除了後者為他籌措競選資金外,還有哪些事情?由於他一直由高盛的人秘密支持,他的經濟平台受高盛影響大不大?奧巴馬從未質問高盛在次貸危機或操縱油價過程中的角色。高盛的推手們將郵價抬升到接近200美元一桶時,奧巴馬沒有說過一句話。

很久之前,高盛基金會就悄然地資助過科林.鮑威爾,後者每次在高盛讚助的活動上發言,就能夠獲得5萬—10萬美元的酬金。而在鮑威爾短暫地離開政府期間,他從武器供應商巨頭通用動力那裡獲得了100萬—500萬美元的酬勞。羅斯柴爾德家族擁有這家公司的大部分股權。

至於羅斯柴爾德家族與麥凱恩,他們的“友誼”直到2008年初才比較正式地浮出水面。雅各布.羅斯柴爾德勳爵和他的兒子納撒尼爾.羅斯柴爾德在倫敦的豪宅里為麥凱恩舉辦了一個籌款活動。

羅斯柴爾德公司雖然設在美國之外,但他們一直是美國經濟危機的主要獲益者之一,因為這個家族持有了諸如摩根大通、巴克萊銀行等公司的大部分股票,能夠以極低的價格吞併危機中的貝爾斯登、雷曼和華盛頓共同基金,不讓高盛一家獨大。

喬丹.克里斯托弗在文中哀嘆,美國選民究竟能對大選、總統和國會起到多大的影響?大多數政府機構似乎只聽從金融巨頭的差遣。

儘管哈佛大學歷史學教授尼爾.弗格森在《羅斯柴爾德家族》一書中,破解了許多關於羅氏家族的神話;儘管失意華爾街高管們也否認高盛與各種傳聞有牽連,但一些神話始終難以破滅。

2009年8月30日

謝國忠:非理性繁榮與崩潰

謝國忠:非理性繁榮與崩潰

謝國忠搜狐博客http://xieguozhong.blog.sohu.com/

——不要被經濟復甦的假象所蒙蔽。這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A股崩潰,輕車熟路。政府政策和“專家”諫言不遺餘力慫恿無知的散戶投資者入市,然而寥寥數天他們都被套牢。貪婪在中國社會價值取向中處於上風,因為它而導致的悲劇不斷上演。

A股泡沫是負和遊戲。它扭曲了資源配置,因此,結果是淨損失。此外,對於產值的再分配也不是“隨機”而行。政府當然總是贏家。它將印花稅和國企IPO的收益皆攬入懷中。而且,這些上市的國企很少分紅。

投機者利潤再分配真正隨機的部分約為一元的一半。這個概率同買彩票相近。每一次股市循環都把中國人剝一層皮。這個機制利用大眾的“機會主義心理”和“輕信與跟風”的特質為政府斂財,讓少部分人發家。

我不確信這場始於半年前的泡沫已經成為過眼雲煙。當前的賣出行為是對央行緊縮貨幣政策的反應。七月信貸大幅萎縮,基於此,“黃世仁”們再次雄起, 這意味著銀行系統事實上在緊縮流動性。像以前一樣,政府官員會出面安慰市場情緒。他們會指示國資背景的機構買入。 “專家們”也會提供專業的意見專門忽悠大眾。他們的行動或許能讓市場在下個月暫時向好,但是這次的反彈將不會打破8月4日的記錄。

當第四季度經濟再次顯現衰退跡象時,這個泡沫才會真正終結。地價將會開始下挫,這會比股市的崩潰有更為深遠的影響,因為地方政府財政實際上嚴重依 賴土地交易。當前始於二月份的“復甦”是因為庫存累積和資產市場復甦的意外作用,這兩因素的影響力止於第三季度。當市場第二次探底時,恐慌將會更強烈更徹 底。

美國將會在明年第一季度二次探底,它在今年下半年度的經濟復甦是因為庫存累積和財政刺激政策的效果。

不過美國消費者業已沒有借錢消費的心情。當目前增長失去動力之時,美國家庭需求也無法重拾升勢。明年第二季度中期時,世界大多數國家都將會再次觸底。但是,那時金融市場將會崩潰。

中國的A股在此次全球股市週期中獨領風騷。儘管全球範圍內央行都將利率降到非常低的水平,金融危機使絕大多數銀行惜貸,只有中國掀起信貸狂潮。流動性先是在大陸股市氾濫,接著進入大宗商品市場,最後流入房市。現在世界各地的股市都跟隨A股下跌。

明年春季一個數額更為龐大的經濟刺激計劃將會浮出水面。 “專家們”又會來傳達自己的權威觀點。而後一兩個月,人們又會入市。這樣一個市場運動實為熊市反彈。每一次的峰值都會小於前一個。導致熊市反彈重複出現的原因是美聯儲的低利率政策。

在美聯儲將利率提升到5%甚至更高時,市場將會最終崩潰。大多數人認為當聯儲大幅提高利率時,世界經濟已經走強,因而,出口會好轉,資產市場也可 以得到支撐。不幸的是,這些事情都不會發生。剛過去的20年裡世界經濟增長模型——美國借貸,消費;中國放貸,出口——已經完全倒塌。政策制定者們忙於經 濟刺激而不是結構性改革,試圖將增長再拉回來。世界範圍內貨幣供給的大量增加將會通過大宗商品投機和通脹預期下的工資決定這兩個渠道引發通脹。我們不是在 另一個繁榮週期之中。我們是在格林斯潘泡沫的最後階段。它將會以滯漲收場。

由於港幣採取釘住美元的政策,香港資產市場對聯儲政策極為敏感。但是在每一個週期中,都會有大量這樣的故事:神秘的大陸人攜資無數到達本港。當今 香港房市中介以搜尋大陸買家而著稱,那些夾著小皮包的員工帶領大陸客到西九龍看房。在過去這樣的故事裡支付愚蠢高昂價格購房的大陸買家來自東北。在當前的 故事中,湖南人成為了寵兒。我認為這個原因是,湖南人聽起來更為神秘。不過,除去剛才這些,香港房市的決定性力量是美聯儲的利率政策。

香港市場的投機者認為資金成本是短期利率,它目前接近於零。當資金成本是零時,理論上講資產市場價格是正無窮大。至少就目前市場來說,資產價格就 說明了這個問題。這就是為什麼儘管香港經濟實質性萎縮的同時房價上漲。當然,短期利率不是資金成本;長期利率才是。對於該問題認識的偏差使得香港成為了毫 無意義的投機市場,它的資產價格漲則超漲,跌則超跌。

當美聯儲升息時,很可能在明年,香港房市就會崩潰。當聯儲利率升至5%時,有可能在2011年,香港房價將比當前低50%。

本譯文來自譯言:http://www.yeeyan.com/articles/view/54564/56517?orgin=top

美國霸權的秘密

恩道爾:美國霸權的秘密

發布日期:2009/8/27
作者:宋陽標
http://www.laosong.net/article/laosong-1-799073.html

恩道爾:美國霸權的秘密



2009年8月8日,《石油戰爭》、《糧食危機》的作者,美國著名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地緣政治學家、新聞記者、作家威廉·恩道爾先生受北京烏有之鄉書店 的邀請,為中國的讀者進行了一場名為《揭秘美國的全方位主導戰略》的精彩演講,宋陽標與其作了對話,以下是恩道爾先生對當今美國以及世界關係、中美關係作 的獨特判斷,宋陽標將本人的提問與部分讀者的提問整理形成以下文字。

所謂的全方位主導戰略(full spectrum domination),就是徹底控制世界石油和能源流動的每一個戰略要塞,控制海洋天空,最終控制外層空間。

讀者:您的新書提到了美國的全方位主導戰略,能不能介紹一下這個概念?

恩道爾:2008年11月,奧巴馬當選之後,他就放出了繼續使用欺騙和繼續使用武力的信號,他宣布蓋茨將留任國防部長,這表明他不會削減 五角大樓的龐大權力,並對其作出真正的改變。在任命布什家族的幾十年的密友,前中情局局長蓋茨之後,通過任命特別軍方高官,海軍陸戰隊四星上將詹姆斯瓊斯 擔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這件事情表明了他會繼續貫徹布什建立的軍事戰略議程。瓊斯是前北約駐歐盟聯軍最高司令官,在成立美軍非洲司令部的過程中起到了核心作 用,這個司令部是針對中國和俄羅斯在非洲日漸增長的影響力而成立的,在離開北約以後,瓊斯成為了主要的國防承包商,波音公司董事會的成員,他還是雪佛龍石 油公司的董事會成員,他是布什和吉米所代表的軍工石油複合體的一份子,

此外,奧巴馬還四星海軍上將丹尼斯布萊爾擔任國家情報總監,他就是所謂的情報沙皇。布萊爾曾任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是亞洲特別是中國問題的專 家,這些任命清楚的表明,小布什地緣政治議程與奧巴馬的一模一樣,即所謂的全方位主導戰略(full spectrum domination)。徹底控制世界石油和能源流動的每一個戰略要塞,控制海洋天空,最終控制外層空間。這個戰略表明,軍隊必須集中精力更新裝備和現代 化,針對的兩個相互依託的目標,恢復平衡和實現全方位主導,歷史上沒有任何一支軍隊有過這樣的雄心壯志。

宋陽標:美國的全方位主導戰略主要對像是什麼?

恩道爾:(美國)2008年軍隊現代化戰略認為,美國在未來至少30-40年內,將會為原材料而不斷捲入戰爭,五角大樓的戰略規劃,明確提到了中 國和俄羅斯,它宣稱,我們面臨著傳統軍事威脅回歸的可能,這種威脅由正在崛起的勢均力敵的對手所帶來。我們正在全球競爭角逐日漸稀少的自然資源和海外市 場,以經濟增長來衡量,世界上唯一的正在崛起的勢均力敵的對手就是中國,它正在世界上尋找安全的石油,金屬,以及其他原材料的來源,以保證它奇蹟般的增長 預期。至於軍事和能源供應方面,唯一的正在崛起的勢均力敵的對手就是俄羅斯,俄羅斯在非洲的作用日益增加,這是美國在1991年後,針對俄羅斯建立挑釁性 的包圍圈的主要原因。

五角大樓和華盛頓政策圈主要害怕俄羅斯和中國加深經濟和軍事合作,這種合作最可能在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舉行。這種情況一旦發生,如同布熱津斯基所說的那樣,美國的全球霸權將徹底受到挑戰。

與其他世界國家的軍事開支相比,華盛頓的開支令人印象深刻,美國在軍事開銷排行榜上遙遙領先。 2008年的開支比其後的45個國家的總和還要多。如果美元和武器裝備是決定勝負的唯一要素,那世界早就淪為美國全方位主導的殖民地了。

美國的永久性軍事基地,在這8年中,從中東擴大到了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以及非洲,五角大樓用上了武器庫中的所有武器,征服伊拉克獲 取原材料,粗暴的佔領了伊拉克,在前蘇聯地區的烏克蘭和格魯吉亞等搞顏色革命,發揮所謂的軟實力更迭政權,扶植親美的獨裁統治,支持像科索沃這樣的失敗國 家,通過資助西藏和新疆的騷亂,試圖讓中國出醜,搞亂中國,壓倒性的美國軍事積累的戰略高點,在於控制歐亞大陸的潛在對手,更直接的說就是俄羅斯和中國。

奧巴馬只不過是披著另一張羊皮的小布什而已,或者更確切地說,他是美國的戈爾巴喬夫,試圖絕望地拯救一個正在崩潰的霸權,卻沒有用所謂的公開性和新思維來掩飾一下。

宋陽標:美國能建立世界霸權的核心秘密是什麼?

恩道爾:美國霸權的秘密起源於1939年,一群最嚴厲保密的政策家在紐約開的一次會議。他們討論的是如何控制二戰之後的世界。當時,二戰第一個槍 聲還未打響,但他們已經計算到二戰之後將只有一個強權崛起,即美國。美國及華爾街以及軍工企業的精英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於1945年展露頭角,他們決 定建立一個新型的帝國,與此前英法通過軍事佔領取得的權力不同,這些精英們為他們的強權披上了一張羊皮,稱為擴散民主,自由企業以及美國生活方式,實際 上,這與大英帝國沒什麼兩樣,這種自由市場的論調,被證明是一種極為成功的欺騙行為。

今天事實的真相隨著美元體系和美國經濟的崩潰而逐漸顯露,在這種情況下,躲在幕後資助美國總統和其他官員的那些有權有勢的精英們,試圖利用五角大樓的鐵拳來操縱一切,這是最危險的。

最近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生的事情同在西藏發生的事情一樣,都使美國這個破產的勢力在全球範圍內進行絕望的掙扎,試圖維持自己世界唯一強權的地 位,這種掙扎同1914年英帝國,通過戰爭挽救自己搖搖欲墜的頹勢一樣,注定要遭到失敗,然後我們必須要搞明白,在中國以及附近的俄羅斯和伊朗發生的不穩 定和動盪,其背後存在著怎樣的利害關係。

此外,奧巴馬政府也沒採取任何措施削減設在華盛頓的世維會的資助,世維會資助了一群為它出謀劃策的人還有一個胡亂編造的英文網站,並與得到美 國國會資助的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後者作為一個非政府組織,民主基金會被人們稱為私人的中央情報局。按照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自己的說法, 世維會每年從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那裡得到21.5萬美元,以開展人權研究。實際上過去的幾十年中,歐亞大陸的每一次政權更迭與局勢動盪,都與這個組織有 關。阿蘭·韋恩斯坦參與起草了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公司章程和協會章程。他是一個直言不諱的人,1991年他在接受一個公開採訪時聲稱,我們現在所做的很 多事情,是25年前中情局偷偷摸摸幹的。

奧巴馬身為美國歷史上第一次選出的黑人總統,這個人的身上打著希望的印記,但這是美國政治營銷史上最成功的騙局之一,奧巴馬只不過是披著另一 張羊皮的小布什而已,或者更確切地說,他是美國的戈爾巴喬夫,試圖絕望地拯救一個正在崩潰的霸權,卻沒有用所謂的公開性和新思維來掩飾一下。

2008年11月,美國無論選出誰當總統,都沒有任何實質性區別,2008年,世界單極極權的經濟基礎,比20年前蘇聯解體那個時候更糟,它正面臨崩潰。 問題在於,在這樣一場傷筋動骨的危機當中,美國的權勢精英們會不會轉而依靠另一種手段壓倒性的軍事實力來維持自己的權力地位。

幾十年來,美國政治的殘酷真相在於,最高權力的候選人中,沒有一個人能戰勝美國權勢集團內部各種強勢利益集團的巨額資金控制,林肯和肯尼迪等總統試圖制定獨立的政策,脫離那些在幕後控制的那些美國強勢家族,這些總統的結果都是遇刺身亡。

宋陽標:支撐美國霸權的主要基礎是什麼?

恩道爾:奧巴馬在短短的幾年內,就從參議員火箭般地登上了權力高峰,這是因為得到了索羅斯,巴菲特和普利茨克特克等富有權勢的億萬富翁的支持,他還得到了軍事工業複合體和與軍工企業相聯繫的石油巨頭的支持。

1945年之後,美國的權力基礎是兩根支柱。第一個是金融性的,即美金成了世界各國用來進行貿易的全球性貨幣。背後的第二個支柱是美國軍事力量的優勢。這 兩總權利是交付使用,互相作用的。然而,這兩個互動支撐了美國65年的支柱目前已開始沉落了。經濟上是金融危機。軍事上是伊拉克戰爭,至今已經讓美國軍隊 內部的情緒非常低落。

美國霸權導致當下的悲哀情況是,世上極少數人享有了富貴和幸福,主要是在北美、西歐和日本。世界絕大部分人則在一波又一波的戰爭、經 濟危機、貨幣危機等災難中奮鬥著。美元體系的本性就像一種寄生蟲,像癌症,靠侵蝕一個原本健康的生物體而維持自己生命的。它現在已經沒得救了。其他國家如 果愚蠢到要去拯救美元體系,它將會毀滅大半地球。

操縱美國媒介的六大媒體集團,是權力鬥爭中的一個核心器官,是世界霸權的中央宣傳部。 CNN有關中國的報導都是提前通過華盛頓批准的,而不是獨立判斷。

宋陽標: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中美關係主要會以何種方式發展?

恩道爾:在美國經濟的衰敗、美金的致命降價等因素所產生的緊張局面下,中美關係的惡化恐怕是提前註定的。就如西藏、新疆的現有例子,美國 將拿一些中國並沒有做過的事來指責中國。它會責怪中國沒有在世界經濟危機中承擔足夠的負擔,即便危機是紐約惹起的禍。它會盡量消滅你的毅力,把你當新的殖 民地操縱,雖然是在不同的語境中。

不管用什麼樣的方法,美國對華關係的最終目標,是維持對中國能源開發、糧食安全、經濟開發以及對中國未來的控制。中國正在成為亞洲的經濟龍頭,到2007年,美國對中國的控制已經日漸困難,因為美國的軍事力量深陷對伊拉克和阿富汗拙劣的軍事戰略中。

讀者:中國的西藏和新疆最近的不同尋常的事件中,美國的一些媒體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您作為一個資深媒體人如何理解美國的主流媒體在此次事件中扮演的角色?

恩道爾:美國媒體對汶川地震、西藏、新疆等事情的反應的確叫人羞恥。但必須了解的是,美國的媒體是“全方位主導戰略”的一個核心器官。在“言論自 由”的幻影背後,美國最大的五六個主流媒體集團都是和五角大樓合作、切磋的。美國霸權的模式來自於英國東印度公司,即曾在中國打起鴉片戰爭的商貿企業。這 個模式是:具有大量金融和產業勢力的幾個家族操作國家的政策和資源,追求自己四家的利益,而不是國民的幸福。

CNN、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等主要美國媒體有關西藏、新疆做的報導,都是純粹反中國的政治性宣傳。我在《霸權背後》一書中提到了操縱美國媒介的六大媒體 集團。他們是權力鬥爭中的一個核心器官,是世界霸權的中央宣傳部。 CNN有關中國的報導都是提前通過華盛頓批准的,而不是獨立判斷。例如:他們報導達爾富爾在進行種族滅絕。但事實上並沒有這回事。達爾富爾沒有種族滅絕, 只有部落戰爭。是美國五角大樓暗下給鄰國乍得的部落提供武器,攻擊達爾富爾的部落。因為達爾富爾富含未開發的石油資源,而中國目前得到了開發權。美國的媒 體的確實道德淪喪、非常腐敗。可悲的是,獨立、嚴肅的分析和評論在美國已經不被容忍。最嚴重的侵犯者是那些對布什的酷刑政策一聲不吭的主流媒體。

讀者:有許多中國人對美國有深深地迷戀情結,如何看待這個現象?

恩道爾:不僅是受過教育的中國人,我們美國普通人也基本被美國龐大的國家安全機構所欺騙,不清楚本國政府的全球議程,我深深希望,這裡所 講的事情能夠引發具有建設性的、充滿活力的公開討論,這種討論不僅要發生在中國,也要發生在西歐俄羅斯,最終重要的是在美國,許多美國人的希望在軍事強權 的石頭上碰得粉碎。

實際上我的國家和我的同胞的很多利益被美國的權勢集團的政策所毀掉了。他們這些權勢集團根本不管美國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個獨立的研究 者,我希望在這個世界遭到他們毀壞之前,能避免這樣的悲劇發生,現在我在到中國的時候,我想起來丹麥著名的童話作家安徒生說的,實際上這個皇帝沒穿新衣, 但是大家都很害怕皇帝,都不敢說皇帝沒穿新衣,我現在的作用就是扮演那個孩子,我要告訴大家皇帝沒有穿新衣。

美國金融界試圖利用美國債來控制中國的政策,但中國也可以隨時撤回資金。這對美國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威脅。短期內,最重要的是中國千萬不能放棄貨幣主權、允許人民幣自由兌換,這對中國經濟安全必定會造成大災,會讓華盛頓高興不已。

讀者:如何理解現在一些的一些人提出的G2問題?

恩道爾:美國人鼓吹的G2,所謂中美共治,當然是個大騙局。美國進入了危機後開始提起所謂的“G2”是因為中國目前擁有的財富和工業是美國貴族 30年前因為不愛護自己的國家而拋棄的。他們是真落到困境中才會提起G2的。但他們總是忽略,G2將給中國增加在IMF和世界銀行的投票權。我認為世界貨 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都應該關門,因為這些組織只不過是美國對外經濟政策的延伸。 G2是個弱騙局,因為它不會成功,因為中國並不傻。我總愛說,奧巴馬最近給了中國王岐山副總理一個籃球時,忘了說的是,哦,這個籃球已經漏氣了!

去年的世界糧食危機足以讓中國意識到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性。糧食危機的原因是一些國家在歐美的建議下放棄了糧食庫存這個重要的預防緊急政策。

宋陽標:在未來的可預期時間內,基因站會是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發起的新一輪世界大戰嗎?

恩道爾:美國對世界農產業的控制,特別是在基因改造生物和種子專利權,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美國農產業的發展造成的貧困和飢餓比任何一場戰爭多得 多,因為它毀滅了自然農業方式。它使用的化學材料、基因改造飼料等都嚴重地傷害動物。最終的目的是要讓種子列入幾個家族(如:杜邦、孟山都)的控制之內。 去年的世界糧食危機足以讓中國意識到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性。糧食危機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在歐美在這幾個家族的建議下,一些國家放棄了糧食庫存這個重要的 預防緊急政策。國家糧食安全的概念必須擴張到質量,而不能局限於數量。麥當勞、肯德基、保勝之類的東西實際上都不是食品,而是餵給你們子女的毒品。它會讓 你們的孩子變得像我們美國孩子一樣:肥胖病、容易疲勞、過敏、多病。世界上最重要的勞動技術,即傳統家庭式農場,正面臨著瀕危。要確保人民的健康,最重要 的就是支持家庭式農場體制。而這正被稱做‘違反WTO規律’。 WTO提倡'自由貿易'是為了讓美國式的大規模農產業更高效地毀滅你們的自然農業,讓麥當勞之類的垃圾食品更快地輸入中國。

宋陽標:怎麼看待轉基因食品?

恩道爾:調查顯示歐洲80%人口都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吃基因改造糧食。大部分歐洲國家都不允許栽種基因改造糧食。布什政府設法通過WTO 打破歐洲在這方面的團結,因為他們認為強迫歐洲接受基因改造糧食後,再去強迫其他國家便會是輕而易舉的事。德國、奧地利、希臘禁止了種植基因改造種子。法 國則做了實驗證明和孟山都種子一起銷售的除草劑Ramda是很有毒害性的。極小量就足已通過地下水流而毒死一個胎兒。孟山都的科學是偽科學。

讀者:中國該如何應對基因食品的湧入?

恩道爾:在WTO的壓力下中國已經接受了大量的進口大豆,導致中國目前食用的大部分黃豆都是從美國和阿根廷進口,而且受孟山都控制的基因改造黃 豆。這對國家糧食安全是個嚴重的危險。我在此給大家說這許多話,是希望你們可以在自己國內燃起輿論,喚醒你們的政府。倘若我是中國政府,我會對WTO說: 去死吧!我們不需要你。你能怎樣?

《霸權背後》

《霸權背後》中文版前言及前言

發布: 2009-8-06 14:53 |作者:威廉·恩道爾|來源:特邀作者

中文版前言

2009年1月20日,經過漫長的8年之後,布什總統終於離任,全世界大多數人都鬆了一口氣。美國人歡迎巴拉克·奧巴馬上台,世界各地的許多有識之士熱切地期望打著“變革”旗號的新政府,能夠真正開始糾正美國處理世界事務所採取的帶有侵略性的單邊布什主意政策。

但是這些有關美國外交和軍事政策將進行和平轉變的希望很快就化為泡影。在就任總統的最初幾天裡,美國新總統即宣布了向阿富汗的重大增兵計劃。奧巴 馬宣稱: “這是為了坡壞、瓦解和徹底摧毀在巴斯坦和阿富汗的基地組織,防止恐怖分子在這兩個國家捲土重來。”然而,正如北京和莫斯科那些優秀的軍事戰略家所認識到 的,事情的真相與基地組織這個神秘組織沒有任何關係,甚至某些美國情報官員也哉懷疑是否真的存在著樣一個組織。 ”

奧巴馬把軍事關注點放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真實目的,與美國欲控制歐亞大陸上的兩大強國有關,這兩個國家一旦攜起手來,將直接威脅到美國作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主導地位。當然,這兩個歐亞大陸強國就是俄羅斯和中國。

目前世界上很少有人意識到這樣一個事實,美國選出的首位黑人總統——那個聲稱傳遞“希望”的人,實際上是美國營銷歷史上最大的成功營銷騙局。奧巴 馬不過是披著另外一張羊皮的喬治·W·布什。在2008年11月,誰當選總統,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區別。到2008年蘇聯解體後不到20年,自稱是冷戰 “勝利者”的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美國,其自身經濟正面臨崩潰。多年來,美國作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像寄生蟲一樣依靠世界其他地區,近年來尤其依靠中國的勞動 和創造得以生存。 2007年8月初露端倪的金融危機,在2008年9月演變為系統的經濟危機,這是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元帝國終結的標誌,是不可以轉的。在這種根本性的生存危 機中,美國的權力精英們會不會轉而依靠壓倒性的軍事實力這個僅存的槓桿來維持其世界霸權地位呢?

數十年來美國政治的嚴酷現實始終如一:沒有任何一位總統候選人能夠違背美國權勢集團意願和利益的情況下當選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和約翰·肯尼迪都曾經試圖追求自己的獨立的政策,而不是一味遵從在幕後控制美國政策的強勢家族的旨意,但他們的結局都一樣——遭到暗殺。

奧巴馬在短短幾年時間裡迅速當選為參議院並獲得權利,這本身就是源於喬治·蘇螺絲、沃倫·巴菲特和潘尼·普里策這些有權勢的億萬富翁的支持。同樣,這也是緣於強大的軍事工業複合體和與軍隊有千絲萬縷聯繫的巨型石油公司的支持。

在贏得2008年總統大選後的幾天時間裡,奧巴馬即出乎許多人的意料,宣布繼續讓羅伯特·蓋茨留任國防部長,而不是做出新選擇,開始實施真正的變革,削減五角大樓業已過於膨脹的權利。這是一個信號,表明奧巴馬政府將使用欺騙手段,在欺騙的背後則是軍事實力。

在提名布什家族十多年的老朋友、中央情報局前局長蓋茨任國防部長之後,奧巴馬又提名北約歐洲總部前司令詹姆斯·瓊斯上將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主力。 這進一步表明,奧巴馬將繼續奉行布什-切尼的軍事戰略議程。瓊斯從曾在創建美軍非洲司令部上起到核心作用,美軍設立這個司令部的目的是對抗中國和俄羅斯在 非洲越來越大的影響。在離開北約的崗位後,瓊斯成為重要的防務承包商波音公司和雪佛龍石油公司的董事會成員,同時還是布什和切尼所代表的軍事工業-石油複 合體的內部成員。

此外,奧巴馬任命丹尼斯布萊爾海軍上將,即所謂的美國“情報鯊魚”,任國家情報總監。布萊爾曾任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是亞洲問題尤其是中國問題的專家。

這些任命表明,奧巴馬與布什的地緣政治議程完全相同:全方位主導,徹底控制世界石油和能源運輸線的戰略要點,控制海洋、天空,最終控制外層空間。

早在10多年前的1997年,後來作為總統候選人奧巴馬主要對外政策戰略顧問的茲比格紐·布熱津斯基就闡明了美國的議程,在精英組織對外關係理事 會會刊《外交》上發表的一篇頗有影響的文章中,布熱津斯基明確提出:“潛在的最危險的場景是中國、俄羅斯,可能還有伊朗,結成大聯盟,一個不是由意識形態 而是出於對美國共同的怨恨走到一起的'反霸聯盟'……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美國需要同時在歐亞大陸的西方、東方和南方展示地緣戰略技巧。”

如果僅因為美國經濟陷入了可與20世紀30年代相提並論的大蕭條,以及美國花旗銀行、美國銀行和AIG這些最大的銀行和金融機構事實上已經破產, 就斷定華盛頓將放棄軍事主導歐洲大陸的宏大計劃,將是災難性的錯誤判斷和低估。正好相反,金融和經濟領域的巨大問題,恰恰使美國孤注一擲地通過某種形式的 軍事戰略、地緣政治反應來保持其全球霸權的可能性大大上升。

表面上看,還沒有其他國家的軍隊接近於美國的軍事力量投送能力。每年美國政府花在軍隊的錢都超過排在美國之後軍事開支最多的45個國家軍費的綜合。作為第二大軍費開支國,中國的軍費僅占美國軍費的16%,很難把這種水平的軍費開支視為試圖對美國權勢進行挑戰。

由於此次危機嚴重損害了美國的金融主導地位,美國能否運用其軍事力量來鞏固其全球霸權地位,成為關鍵問題。毫無疑問,問題的答案很複雜。

正如偉大的戰略家孫子在2600多年前說過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拙作是我有關當代歷 史和地緣政治系列著作中的一部。它探討了美國權利精英為保持對世界的控制所做出的種種抉擇,即如何維繫美國世紀、美國的世界主導地位及1945年二戰勝利 後確定的美元體系。書中詳細描述了美國怎樣運用從秘密經濟戰爭、人權“武器化”所演化出來的各種方法來弱化和孤立他國尤其是中國。本書還闡述了美國赤裸裸 地運用軍事力量對付其唯一的戰略核對手俄羅斯的真相,以及西藏、緬甸和達爾富爾在美國對中國進行地緣政治遏制戰略中所起的作用。

若干年前,一位前美國軍事戰略和哲學教授、美國陸軍精英學校美國西點軍校的畢業生對我說過,西點軍校的所有學員都需要深入掌握和熟知孫子兵法。他們從這位偉大的中國軍事戰略大師所學到的重要的格言是:“兵者,詭道。”我對此感到驚訝,也許一些中國讀者也會對此感到驚訝。

我寫這本書的目的不僅是告訴受過教育的中國人一些信息,也是為了告訴我的同胞美國人一些信息。我的同胞們在很大程度上被龐大的美國安全機構所欺騙 了,他們並不了解美國政府的真正全球議程。我深深地希望本書提出的問題不僅能在中國,同時也能在西歐、俄羅斯引起建設性的、真正公開的討論,本書的部分內 容已經在西歐和俄羅斯發表過。我最大的希望是,尤其在美國我的祖國也能同樣引起建設性的、真正公開的討論,在那裡那麼多美國人的希望正在被殘酷無情的軍事 巨石碾得粉碎。

----F.威廉·恩道爾

德國威斯巴登

2008年4月

前言

美國與歐亞大陸國家,特別是與中國和俄羅斯之間所發生的各種頗富戲劇性的事件,對我們所熟悉的文明生活的未來具有極大的影響。然而,與對其他領域 全球性對抗的了解相比,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國,人們幾乎不可能通過媒體和政府所提供的信息,了解這些攸關人類文明未來的事件重要性以及事態已經變得多麼危 險,為此,我撰寫了本書。

全球權力政治的基本規則及在當代的運用,也即100多年前英國皇家地理學家哈爾福德·麥金德爵士所說的“地緣政治”,要求我們盡快更深入地了解這 些事件的嚴重性質,比如表面上看似無關緊要的中亞高加索山區的小國格魯吉亞共和國與其更小的要求獨立的南奧賽梯省之間所發生的衝突。

2008年下半年以來發生的這些事件,都是美國提前策劃好的,步驟清晰的與其冷戰老對手俄羅斯之間逐步升級的對抗。

事情怎麼會變成這樣呢?蘇聯解體才剛剛過去17年,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戲劇性倒塌所帶來的巨大希望也僅僅才過去19年,為何北約與俄羅斯就再度在俄邊境地區、在遙遠的中亞高加索形成軍事對峙,再度在核導彈問題上針鋒相對?

究竟是什麼使文明世界陷入這種怪異和危險的境地?在發動阿富汗戰爭,緊接著又發動了血腥、蹩腳的伊拉克戰爭之後(這兩場戰爭在2008年下半年都 已經失控了)美國政府又決定推進用“導彈防禦系統”包圍俄羅斯的挑釁性計劃, “導彈防禦”當然是個欺騙性的說法。喬治·W.布什的華盛頓政府厚顏無恥的對顧慮重重的俄羅斯和歐洲民眾謊稱,在波蘭和捷克部署的反導設施是為了對付可能 “來自伊朗的導彈襲擊”。

即使從最好的方面去看,這些怪異的事件都難以理解。儘管俄羅斯反复呼籲通過外交途徑解決這個問題,華盛頓卻悍然繼續推進這個計劃,即使在格魯吉亞共和國武裝侵犯南奧賽梯省失敗的情況下,美國仍在2008年8月先後與捷克和波蘭簽署了協議。

對這些事件的絕大多數分析評述,無論對阿富汗、伊拉克戰爭,還是對2000年以來俄羅斯和中國周邊發生的事件,包括格魯吉亞和烏克蘭的“顏色革命”,都缺乏地緣政治背景的評析——在包圍越來越迫近的克里姆林宮看來,北約的行動是多麼險惡。

沒有對地緣政治背景的理解或者說歷史的洞察,就不能認識到,波蘭政府前所面對的局面與其在20世紀30年代與俄國、德國、英國和法國周旋的情形驚 人相似,只是後果卻嚴重得多。波蘭政客似近於滑稽的姿態在重演歷史,波蘭外交部長斯考斯基就是一個例證,他是美國新保守主義鷹派的信徒。

對歷史的深入理解,以及對麥金德1904年發表的里程碑式的著作《歷史的地理樞紐》所提出的歐亞地緣政治的深入理解,對於我們認識這些事件的重要性,如同100多年前一樣重要。

麥金德是大英帝國德狂熱鼓吹者。他奠定了這套理論的基礎,其目的首先是為了英國的帝國主義霸權,二戰結束後則是為了美國的全球權力佈局,那時美國剛剛在破產了的英帝國的戰爭廢墟上崛起。

麥金德深刻地認識到俄羅斯其地理位置佔據的關鍵地位,它是一個獨一無二的歐亞大陸強國,擁有異常豐富的各種礦藏、富饒的耕地。由此,麥金德把俄羅斯視為世界政治中心。即所謂的“心臟地帶”。

在蘇聯解體之後,華盛頓全球戰略的焦點仍然牢牢地鎖定在這個心臟地帶,一如1850年後數十年中英帝國和俄羅斯帝國在此展開大博弈的情形。政治家和政府變了,但地理卻沒變。

本書試圖勾勒出當今俄羅斯在世界上所佔的關鍵地位、華盛頓地緣戰略的性質,最重要的是揭示1989年11月柏林牆倒塌之後美國的軍事進程,以幫助 讀者透過表面上不相關的事件來理解全球政治。本書不是為了俄羅斯申辯,而是為了向英語世界的讀者,乃至全世界的讀者呈現一個有關當今世界的更完整的圖像, 它與受控制的、全球化的和充滿偏見的英美媒體(即所謂CNN現象)所描述的世界圖像不一樣,這個經過過濾了的扭曲圖像,完全不能幫助我們認清當今世界及其 危險。

俄羅斯過去處於、現在仍然處於世界事件的心臟地帶,這個事實僅僅是全球地緣政治方程式的一個組成部分。作為蘇聯解體之後的唯一霸權國家,美國面臨兩種可能與作為世界地緣政治焦點的俄羅斯打交道。

美國本來可以慎重而又明確地向支離破碎、陷入經濟深淵的前冷戰對手,發出開創一個政治經濟合作新時代的信號。西方本來有機會在美國的領導下與俄羅 斯共同瓦解冷戰時代的恐怖核均勢,將西方和東方的軍工企業轉變為民用企業,承擔起重建民用基礎設施和歐亞大陸無數不景氣城市的艱鉅任務,為增進互相進行經 濟合作的氣氛,把歐亞大陸轉變成世界上生機勃勃的經濟繁榮區。 15年前西方完全可以做出這樣的一個抉擇:逐步解散北約,正如俄羅斯解散了華約。

然而,華盛頓選擇了處理世界心臟地帶問題的另外一條道路。他選擇了秘而不宣的計劃、欺騙、留言、謊言和戰爭,企圖用軍事力量來控制這個心臟地帶。 某些人認為,這是實現100年前西奧多·羅斯福鼓吹過的美國“天定命運”的大好時機,另一些人則認為這個是建立美國的全球帝國、主宰亞洲歐洲、主宰整個亞 歐大陸的大好時機。他們要建立歷史上首個真正的全球性帝國,這是一個連亞力山大大帝也難以企及的幻想。

為理解1990年以來兩代布什王朝怎樣在對俄政策轉變中發揮瞭如此重要的作用,有必要深入了解喬治·W.布什家族在美國公眾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發動戰爭,用秘密、欺騙、謊言等手段製造的政治機器的真正背景。

1990年6月,在亨利·基辛格等人的建議下,老布什政府在休斯頓召開的七國集團會議上,堅持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來主導前華沙條約國家,包括俄羅斯的經濟 轉軌。 “休克療法”,一個並不合理的經濟政策,卻成了當時的規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用西方銀行貸款作為誘餌,以私有化和市場改革為條件,把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和 激進的自由市場政策,強加給俄羅斯、波蘭、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和其他前蘇東國家,這些政策根本不符合這些國家的社會和經濟需要。

如果不了解主導美國的權勢集團,就不能理解美國這些政策在經濟上的失敗。布什家族的周圍有一幫美國主導勢力的信徒,他們是在二戰期間及之後由顯赫 的洛克菲勒家族所扶持起來的。在二戰後的美國政策界,洛克菲勒的圈子擁有無與倫比的權力和影響。在這張網裡,布什家族僅僅是個次要的伙伴,他們的計劃是建 立“世界新秩序”,老布什在1990年蘇聯解體之際曾一度公開提及這個說法。

新世界秩序計劃可以追溯到數十年前。從20世紀50年代起,它就要求徹底改變美國的社會秩序,改變美國人的基本信仰結構,將那些去教堂禱告的普通 美國人,改變為受原教旨主義領導、越來越狂熱、恐懼感也越來越深入的人們,即所謂“重生派基督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這種狂熱的原教旨主義,在2000 年將喬治·W.布什送入白宮,當然是在令人困惑不解的最高法院的幫助下。他們還試圖在2008將戰爭鷹派約翰·麥凱恩送入白宮。

如果認為新世界秩序僅僅是在布什家族及其黨羽主導下制定的共和黨的計劃,那就錯了。這是美國主導勢力的機制性共識,它從19世紀末美國進行第一次 帝國冒險,軍事征服菲律賓、古巴和波多黎哥時就已成形。奧巴馬的對外政策顧問班子裡有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他是冷戰時期著名的地緣戰略家, 曾經把俄羅斯的普京與納粹德國的希特勒相提並論,將俄羅斯對高加索的干涉與1939年德國對芬蘭的侵略相提並論。

本書第二個主題是,美國人民,曾經因對外國人開放的態度和輕鬆的生活方式受世界各地羨慕的美國人民,怎麼能允許自己的國家變成邪惡的強權,在伊拉克、阿富汗和其他很少得到報導的世界其他地區實施慘無人道的暴行和酷刑。

對於大多數生活在遠離美國的歐洲人來說,美國社會規範的這個轉型,即從傳統上和平的美國社會轉變為一種新的斯巴達式好戰國家,令人難以理解。在過 去,歐洲人對美國是另外一種印象,這種印象來自20世紀50年代美國人向西柏林空運食品,或幫助法國、意大利和其他西歐國家甚至戰時的敵人德國從戰爭破壞 中進行重建的馬歇爾計劃。

通過規模巨大、難以想像的社會改造,美國完成了國內社會轉型,從根本上把美國變成一個處於永恆戰爭狀態的斯巴達國家。本書的主線是闡述美國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它要往哪裡去,以及對世界和平構成的威脅。正在歐亞大陸和中東地區所發生的事情,要求我們盡快認清事態的真相。

----F.威廉·恩道爾

2008年9月

本文系Anti-CNN.com首發,如轉載請註明來源!如有盜版,責任必究!



《霸權背後》序言及譯者序

發布: 2009-8-06 15:10 |作者:威廉·恩道爾|來源:特邀作者

序言

20年前,兩極格局解體,從此美國獨步視界、為所欲為。哲學家弗朗西斯·福山在其《歷史的終結》一書中斷言:“除了自由民主制度和資本主義,人類沒有別的 進化可能,這就是歷史的終結。”由此推論美國有義務借助武力優勢將美國的價值觀推向全世界。唯美國馬首是瞻的精英們,鼓吹美國模式就是世界模式,就是普世 價值。某些國家政府接受其誤導,跌入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和激進的自由市場政策的陷阱。隨著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沒有結局的結局,外部的戰爭危機和內部的 經濟危機交織在一起,使美國模式受到質疑。如今這個“自羅馬帝國以來唯一真正的全球帝國”已經風光不再了。武力征服,徵而不服,靠印刷美元換取別國的勞動 產品,用債券對外國進行金融綁架,把隱患推給未來或轉移到別國的把戲很難再得心應手地玩下去。

世界人民對美國新領導人調整國家政策的希望和無望是同樣存在的。霸權主義的歷史慣性不會戛然而止。美國的石油、金融權勢集團和軍事—工業複合體主 導的國家機器沒有改變,也不可能改變。正如本書作者威廉·恩道爾先生指出的:“數十年來美國政治的嚴酷現實始終是,沒有任何一位總統領導候選人能夠在違背 美國權勢集團意願和利益的情況下當上總統。… …試圖追求自己獨立的政策、而不執行在幕後控制美國政策的強勢家庭的議程的人的解決簡單明了,就是被暗殺。”正因為如此,人們無法確知美國新領導人除了延 續其前任既定的路線之外,是否還有別的路可走和能夠走多遠。

霸權主義以軍事力量為核心,並使民主、人權、金融、貨幣、石油、宗教、媒體、投票箱、轉基因等全都武器化,異化成為霸權主義的衍生品。從這個意義說,霸權的背後是武器,民主、人權等的背後是霸權。

布什主義的最大政治遺產是反恐戰爭。按嚴格的軍事學術意義講,反恐行動不能稱之為戰爭。戰爭的對手應該是敵國或敵對勢力的軍事集團,而恐怖活動是 分散的個別行為,用一場投入幾十萬兵力的戰爭來對付個別的恐怖活動是不得要領的,那隻能是針對每一個村莊、每一塊土地、每一個被認為是潛在敵人的盲目殺 戮。據國外媒體統計,伊拉克戰爭已造成數十萬平民非正常死亡,製造數百萬難民和孤兒。至今,“9·11”真正的策劃者仍然是個謎,而伊拉克根本沒有大規模 殺傷武器,薩達姆與拉登也不是同夥卻是事實。霸權主義揣著明白裝糊塗,冒然發動這兩場師出無名、違背戰爭道德又在兵法藝術上講不通的反恐戰爭,其背後當然 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說穿了:反恐是假,服務於地緣政治、控制歐亞大陸和石油資源及其通道是真。

軍事暴力和顏色革命是霸權主義戰車的兩輪。從科索沃戰爭到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以及美國支持的以色列戰對巴勒斯坦的戰爭,霸權主義及其同夥把軍事 政治活動的所有卑劣手段著實地表演了一番——摧毀民用設備,轟炸外國使館,虐待戰俘,殺害平民,非法拘留,嚴刑逼供,不一而足。如果用審判米洛索維奇甚至 薩達姆的標準來衡量美國和以色列的戰爭決策者,後者顯然有過之而無不及。問題是誰來審判霸權主義的戰爭罪行?一個國家缺乏道義,儘管能逃避審判,也必然失 去世界的普遍信任,依靠信任建立的國家形象和各種體系關聯也會隨之動搖。

作為正直的美國學者,威廉·恩道爾先生在他的書中發問:“曾經因對外國人開放的態度和輕鬆的生活方式受世界各地羨慕的美國人民,怎麼能允許自己的 國家變成邪惡的強權,在伊拉克、阿富汗和很少得到報導的世界其他地區實施殘忍無情的暴行和酷刑。”他的回答是:“通過規模之巨大難以想像的社會工程,美國 完成了國內社會轉型,從根本上把美國變成一個斯巴達國家、處於永恆的戰爭狀態。”這是何等沉重的警世之言!

中國人民一貫對美國人民抱有友好的態度。同時通過美國製造的搜查銀河號、轟炸中國使館、南海撞機、對台軍售、策動所謂“西藏人民起義”等一系列事 件中,深切感受到霸權主義的蠻橫與無理。據說殺人越貨者有一種心態:只要被害人活著,它就感受到威脅。製造“中國威脅論”者想必也是如此。這是帝國主義統 治世界兩個世紀早就得自我中心和民族利己觀念在作祟。過去幾十年,世界發展中國家都在適應美國和西方大國,如今美國和西方大國也應該對適應發展中國家做些 努力,至少表現出應有的智慧和善意。

我們身處一個驚心動魄的大時代。為了無數革命先烈和廣大勞動者用生命、鮮血、汗水和智慧造就的江山社稷,中國人民有決心、有權力、有能力捍衛自己國家的利益與安全。

李際均

2009年5月25日

中文版譯者序

繼《石油戰爭》、《糧食危機》之後,恩道爾先生又寫了一本好書。作為譯者,我們經歷了特殊的學習和思考的過程,深感這是一本對世界、對美國、對中國都很重要的好書,好就好在正本清源。

當代是信息時代,有大量關於世界、中國和美國的信息,但信息的數量與信息的質量往往成反比關係,甚至在很多時候,人們接觸的信息量越大,離事實和 真相反而越遠。在所謂國際主流媒體的反復引導和信息轟炸之下,表面上人們在自主地選擇信息,實際上卻是在別人設定的主題和範圍內進行選擇。設定主題是製定 規則的前奏,跟著別人的主題走已經與遵守別人的規則行事相去不遠,在不知不覺中按照別人的意思判斷是非美醜,最終按照別人的方式過二手生活。對於那些希望 真切地認識世界的人們,恩道爾先生這本書有著正本清源的意義,是告別二手生活的獻禮。

很多人知道蘇丹達爾富爾那個地方很亂,可能還有人聽說過那個地方有“種族屠殺”。國際上有人用這件事給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中國形象製造麻煩。 恩道爾用確切的事實告訴我們,達爾富爾以及非洲一些地方的戰亂,不是因為貧窮,而是因為富饒,因為有豐富的石油和礦產資源,因為中國正在這些地方以公正的 方式獲得資源,而美國不希望中國獲得這些資源。恩道爾指出,在蘇丹宣布南部地區發現大油田後不久,美國軍方和情報機構即加強了對蘇丹鄰國乍得的軍事援助, 慫恿乍得插手攪亂了蘇丹達爾富爾地區局勢;當時的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則高調宣稱達爾富爾存在“種族滅絕”,這是一個出兵動用美國和北約武力的理由。聯合國調 查小組報告明確提出,達爾富爾有人道困難,但不存在“種族滅絕”。美國在達爾富爾問題上的前台喊話和後台動作,既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偶然的。

2006年11月在北京舉行中國—非洲峰會之後數個月,美國前總統布什宣布組建非洲司令部。前蘇聯解體以來,由於失去了對蘇戰略爭奪的需要,美國忽略了非 洲。那麼為什麼美國突然又對非洲有了這麼大興趣呢?沒有一個非洲國家願意接納美軍非洲司令部,這個事實表明,他們看得很清楚,美軍設立這個新司令部,不是 為了非洲,而是為了自身的利益。恩道爾認為,此舉的表面理由是所謂“反恐”,實際目的是試圖直接和間接地控制非洲的能源、資源及通道,防止中國與非洲建立 更密切的關係。

在恩道爾看來,美國在非洲的動作,只不過是“阻止中國在源頭上掌握海外資源”的一個方面。其他方麵包括中東、中亞和中南半島。美國在中東、中亞發 動了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這是直接運用軍事暴力手段;在中亞和中南半島如緬甸,策動“顏色革命”,這是運用“民主、人權”作為武器實施的非暴力破壞行 動,並試圖趁亂建立永久性軍事基地。美國用軟、硬兩手採取大動作的地域,至少具備下列三個特徵之一:能源交通線要點;能源資源豐富;壓縮俄羅斯和中國的國 防空間。

美國自然不會放過直接用“人權”武器向中國施壓的機會。恩道爾認為,這是對中國的“新鴉片戰爭”。 2008年3月拉薩騷亂事件的幕後操縱者承認,華盛頓一直在準備另外一場臭名昭著的“顏色革命”,這次挑起動亂的直接目的,是在奧運會來臨之際最大限度地 使北京難堪。西藏內外的那些活躍機構都是美國製造類似地區動亂中常見的機構,與美國政府有密切關係,如國會和國務院資助的“國家民主基金會”和中央情報局 的“自由之家”。其間接目標,是利用西藏作為破壞中國穩定、恫嚇中國政府和調控對華關係的戰略槓桿。恩道爾認為,西藏對中國具有戰略重要性,是礦產和石油 的寶庫,擁有世界最大的鈾和硼砂礦床、世界一半的鋰、亞洲最大的銅礦、龐大的鐵礦石礦藏、眾多的金礦,西藏的森林是中國可以支配的最大的木材儲備。更重要 的是,西藏地處“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淡水源頭,亞洲供20億人口使用的7條大河源頭均在西藏。用基辛格的方式可能會這麼說:“誰控制了西藏的 水,誰就擁有了對亞洲尤其是對中國的強大的地緣政治槓桿。”

恩道爾關於上述問題的分析論述,有翔實的依據。但為什麼西方媒體或是不作這樣的報導,或是提供完全相反的說法呢?他的新著,揭開了美國媒體的真 相: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為控制國內和世界輿論,美國主要媒體巨頭進行了重組,當前美國媒體集中在幾家頂級公司,而這些公司都受對外關係理事會 (CFR)成員的控制,從CNN到迪斯尼到時代華納到福克斯新聞。由於大媒體公司控制了小的地方媒體,沒有一家地方報紙有能力僱傭獨立記者,更不用說開設 國際新聞機構。它們必須從大媒體集團購買它們的“新聞”,如《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而所有這些報紙都被同一卡特爾利益所控制。事 實是,當今美國媒體的集中程度超過了歷史上任何時期,甚至超過了前蘇聯對媒體的控制。這就不奇怪,大多數美國人以不平等的觀點看待世界事物或伊拉克戰爭, 因為他們沒有任何機會看到更多更加中立的新聞事實和觀點。受控制的媒體和官方欺騙信息的系統宣傳,使大多數美國人對這些重大事件的幕後茫然無知。

以上只是恩道爾新著中與中國讀者關係較為直接的例子。他寫這本書的目的,不是論述美國與中國的關係或美國主導勢力對中國的用意有多麼險惡,而是向 英語世界的讀者以及那些不願過二手生活的人們,提供新聞背後的真相,揭示當今世界最大也最現實的威脅,美國的全方位主導世界的新帝國主義政策,用暴力和非 暴力各種手段、直接與間接的各種方式維持美國主導勢力在國內外的既得利益。為此,他們發動戰爭,製造動亂,挑起軍備競賽,製造大國關係緊張,在世界戰略要 地修建軍事基地,圖謀控制世界局勢,而在失控的情況下,則準備不惜用核武器攤牌,進行“世界末日善惡大決戰”。為了達成對外的控制,首先要達成對內的控 制。數十年來,大財團、大公司、戰爭鷹派、軍事工業複合體、右翼智庫、極端宗教組織和壟斷新聞巨頭聯手運營,已經使美國社會發生了轉型,成為好戰的大兵營 般的國家。

恩道爾揭示的最令人震驚的事實之一,是極端宗教組織在美國軍隊的活動。美軍軍事宗教自由基金會的創建者、前空軍軍法署署長米凱·溫斯坦指出, “狂熱的極端基督教已經像海嘯一樣橫掃五角大樓承認的、設在132個國家的所有737個美國軍事機構……其中70個在歐洲,11個擁有核武器。”他的結論 是,“讓我把這事挑明。我們正在與基督教塔利班打交道。”

這是真切的威脅。恩道爾認為,即使大國之間沒有爆發預先謀劃的戰爭,美國新帝國主義政策給世界帶來的危險和風險,也已經超過了美蘇冷戰時期,因為 隨著美國推進新帝國主義議程,俄羅斯等國必將做出回應,局勢的緊張和軍事自動化程度的提高,美國與俄羅斯及其他大國之間,因意外而導致戰略碰撞、帶來世界 災難的風險大大上升。不久前,美俄衛星相撞和英法核潛艇相撞似乎在證實恩道爾的預見。

曾有中國學生讀者問恩道爾:“你是美國人,為什麼不愛美國呢?”這是個好問題。這表明,這位中國學生認為,愛自己的國家天經地義。那麼,恩道爾愛美國嗎?

事實勝於雄辯,讓我們看看實例吧。美國前中情局長特納上將指出,1961年1架搭載核彈的B52戰略轟炸機在北卡羅萊納州失事,2枚兆噸當量核彈 摔在地上,其中1枚核彈的6道保險有5道損毀,僅僅是第6道保險防止了核爆炸(事故造成核材料洩漏)。如果沒有最後一道保險,就相當於美國空軍對美國本土 的原子轟炸——這只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空軍一個軍種發生的11場核事故之一。另據布魯金斯學會統計,截至1998年美國為建造和維護核武庫花費了 55萬億美元。美國學者的另外一項評估提出,僅僅處理製造核武器所產生的高毒性廢料,就需要30年時間和3000億美元。這個評估很可能過於樂觀了,因 為按照美國能源部的說法,美國並不掌握必要的處理技術。諾貝爾獎獲得者哈佛大學教授伯勞恩博士指出:“儘管自從廣島和長崎後,沒再在實戰中使用核武器,但 美軍卻對美國民眾進行了一場秘密的低強度輻射戰爭。”據統計,近年來美國政府僅為平息美國公民對美軍“核失誤”的抗議就支付了20億美元。 2008年,美國空軍轟炸機違規攜載核彈穿越美國領土,這是一個無論從哪方面看都沒有任何一絲必要性的軍事行動,是不可原諒的“管理混亂”,事件曝光後理 所當然地引起美國輿論嘩然。所有這些事實都表明:美國的軍國主義政策已經給世界帶來了危險和風險,包括給美國自身帶來了危險和風險;自從核時代以來,對美 國人民最大的核威脅和輻射傷害,不是前蘇聯,而是美國自身的核軍備,這種威脅和傷害仍在繼續;美國用於建造核武器的經費和人才,完全可以讓美國人民的生活 上一個大台階,包括修好和加固美國所有的橋樑,使美國人民可以放心地通行。恩道爾反對的,也正是美國人民所反對的。

有時,遙遠的忠誠像是一種背叛;有時,拒絕主流才能找到方向。恩道爾用誠實、勤奮和深邃的眼光,寫出了一系列警世之作,展現了他忠於良知、拒絕二 手生活的風骨,為美國和美國人贏得了光彩。美國歷史學家唐納德·懷特在《美國世紀》裡感嘆說,(對於大國的命運)“真正重要的是被記住和被模仿的,而不是 被抵制的。真正相關的是在哲學、科學、農業、工業、醫療、藝術、歌曲、建築、文學、道德和慈善上的創造,在文明消亡之後,這些領域的創造依然永恆。即使美 國真的衰落了,其他文明仍將從這些遺產中受益,正如美國曾經從其他文明中受益。就是這種聯繫決定著人類歷史的延續和全球文明的興起。”作為一名美國人,恩 道爾反對“美國世紀”,因為這是不義而非正義的象徵;他抨擊美國主導勢力那些必將遭到其他國家和文明抵制的東西,為美國國內和國際社會增加一些良知和常 識,從而為真正的創造爭取更多可能。

因此,恩道爾是個真正的愛國者,是美國人民、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朋友。我們尊重這樣的愛國者,我們熱愛這樣的朋友。

呂德宏

2009年5月於北京

本文系Anti-CNN.com首發,如轉載請註明來源!如有盜版,責任必究!

2009年8月29日

軟戰爭已經開始

戴旭:中國已被“C”字型戰略包圍 軟戰爭已經開始
作者:戴旭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09-8-25

http://www.wyzxsx.com



8月18日,《環球時報》發了我和復旦大學沈丁立先生的關於中國會不會遇到戰爭的文章。由於該文改動太大,幾乎看不出我文章原貌,故將底稿發在這裡。

中國已被“C”字型戰略包圍軟戰爭已經開始

戴旭

居安思危是一句說爛了的古語,但筆者還是忍不住要再次絮叨。前不久,《環球時報》召開一個有幾十位當今中國所謂最頂級的各方面學者參加的,關於未 來十年中國發展預測的研討會。讓筆者十分詫異的是,竟無一人說到“戰爭”二字。難道中國安全形勢真的一派鶯歌燕舞,未來除了GDP不斷增長,國力不斷增 強,根本不會遇到戰爭?那就讓讓我們看看眼前的事實和現實吧。

一、中國早就是世界戰略焦點的核心

20世紀中葉以前,世界戰略焦點地區集中在歐洲,本質是各大國爭奪國際工業霸權;60至80年代的20年間,世界戰略重心轉向中東,本質是美蘇兩個超級大 國,為了全球霸權,而爭奪世界戰略要地和石油資源;90年代後期,世界戰略鬥爭焦點,開始轉向亞太地區,中國漸成焦點中心。為什麼世界戰略焦點會發生這樣 的轉移?這是因為世界經濟結構的變化。經濟是政治的核心。二戰前後,世界經濟的重心都在歐洲,但自七、八十年代石油危機、國際貨幣危機後,整個西方經濟的 增長勢頭陷入停滯。同時,日本、四小龍的經濟增長持續上升,之後中國經濟發展更快。三大力量不僅牽動亞太地區經濟發展,更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火車頭,這就 必然地將深刻改變全球戰略結構。美國、歐洲擔心,這樣下去,西方統治世界的地位將被顛覆。於是,美國和整個西方,便把戰略重點對準亞太,準備使用各種手 段,壓制住亞洲的發展勢頭。這就是美國迫使日元升值,讓日本經濟陷入停滯,索羅斯在東南亞製造金融危機的原因。現在,美國又通過其他隱秘的手段,把中國和 日本的巨額外匯變成國債攥在自己手裡。由於日本已經被美國全面控制,美國的戰略家們於是集中全部的智慧,轉向“琢磨”並折磨中國。

隱藏在世界戰略焦點轉移背後的路線,是一條悲慘的血跡和屍骨如山的“遺址”。伴隨著前兩次轉移,是以歐洲為中心戰場的兩次世界大戰,和長達五十年 的中東戰爭及兩次海灣戰爭。當亞太、中國成為世界戰略焦點的時候,誰能說亞太和中國會成為歷史規律的例外?看看美國四處攔截中國購買資源,利用畸形的房地 產業洗劫中國財富,同時準備利用美元陷阱,一舉吞噬中國三十年發展成果的事實就知道,它們現在只是像螞蝗一樣,一邊麻醉一邊吸血,什麼時候當中國覺察出 來,不再甘心被吸食,此時,赤裸裸的戰爭就會爆發。前兩次戰略轉移的血跡就是這樣留下的。

為什麼世界戰略重點地區必然會陷入戰爭?形像一點說,在動物世界,食肉動物都是圍著食草動物遷徙的。非洲草原上的那些豹子獅子,都是跟著羊群、牛 群走的,那是他們的食物來源。而國際戰略焦點的轉移,也是跟著世界經濟的重心走的。現在,最大的“羊群和牛群”在中國。歷史上美國、歐洲這些人類社會的食 肉動物,在地理大發現中,已經吞噬過中國近百年,後來通過甲午戰爭又掠奪了中國洋務運動的成果,現在又圍在了中國的旁邊。不僅它們,還有周邊的一些小動 物,也想趁機在瓜分中國改革開放成果的過程中分點殘渣碎末。

二、一個針對中國的“C”字型大包圍圈已經形成。

可以說,當前中國周邊的安全環境,是世界所有大國中最壞的:世界7個公認的有核國家,五個在中國四周。在海上,美國不斷縱容日本戰略進擊,先是把 沖繩讓給日軍,然後又聯合日本準備進駐裡台灣只有110公里的與那國島。以美日韓聯盟為起點,在加固第一、第二島鏈的基礎上,美國又在秘密組織有澳大利亞 和東南亞多數國家組成的南海集團。同時,還交叉組建有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組成的四國海上聯盟,美國甚至提出把小鷹號免費贈送,供四國分享。從太平 洋,到印度洋,兩扇藍色大門隨時準備轟然關上,然後以南海聯軍插上門閂。南海數國,現在拼命發展尖端潛艇和遠程戰機,美國則悠閒地坐鎮幕後指揮。圍繞南海 美國就有三個海軍基地,還有關島基地和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即對南海形成三角合圍之勢。美國正在謀求租借越南的金蘭灣軍港。香港《文匯報》刊文分析說,金 蘭灣基地對南海任何一個島礁的控制力、兵力的投射能力,都高於中國大陸的任何一個海軍基地。美國在太平洋已有兩條戰略島鏈,一旦美國進駐金蘭灣海軍基地, 就會輕易扼住南海咽喉。南海以西,印度核潛艇已經下水,自製航母已經鋪設龍骨,準備在10年內打造世界第二大海軍。配合美軍,掌控印度洋的野心暴露無遺。 印度洋是中國與非洲貿易通道的必經之地。

可以說,中國海軍面臨的囚徒困境,是所有大國海軍中無與倫比的。海軍出不去,中國的海上通道,海外利益的保護,都是無稽之談。陸地上,美國從巴基 斯坦、阿富汗,開軍隊直接開戰;依托印度洋基地和印度準備提供的支持,以及中亞的18個軍事基地,美國一是把觸角伸到蒙古,同時,直接威脅新疆和西藏。唯 恐中國在東部還有個出口,美國還在朝鮮大玩離間計,想掰掉中國的半顆牙齒。

冷戰年代,美國隊中國的戰略包圍,只有第一、第二島鏈,且基本處於防御狀態,而新中國則挾抗美援朝大勝之威,對美呈現戰略進攻態勢。時移世易,今天美國不僅在原來的防線上反守為攻,還將這一進攻戰線,延展到印度洋和南亞、西亞及中亞,呈“C”字型包抄、鉗擊之勢。

地面海面上像一條大蟒,太空和空中像一隻蒼鷹一樣,美國和西方已經把中國這隻小公雞,牢牢地抓住了。不算洲際導彈等戰略武器,從美國在亞太軍事基 地、中亞軍事基地和印度洋軍事基地的空中力量看,中國東南沿海、西藏和新疆,都在美軍半小時火力打擊圈。美國2006年更提出“一小時打遍全球戰 略”,2009年組建了網絡戰司令部。打不打是一回事,能不能打是另一回事。相比之下,中國有什麼常規軍力可以威脅美國和西方的?所以,那種可笑的中國威 脅論其實不過是西方戰略家,賊喊捉賊的把戲,根本目的是迷惑牛一樣憨厚的中國人,不要意識到那些正在像獵豹和獅子一樣的西方食肉動物們,正在匍匐前進並準 備突然躍起。

三、對中國的內外夾擊正在開始

戰爭不是離中國有多遠的問題,而是一直就在進行。孫子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戰爭不是一上來就短兵相接的,因此很多中國人 沒有意識到之前中國的國有企業被掏空,外匯被綁架,文化被貶損屬於戰爭範疇。這也是筆者將這些層面的較量,按照時下的時髦用語稱之為“軟”戰爭的原因。但 看看美國中情局的十條誡令,看看郭京毅等商業漢奸及大量的學術漢奸,和美國針對中國進行的“龍嘯”常規演習,太空戰演習和網絡戰演習,聽聽最近一個時期以 來,美國列剋星敦研究所公然鼓吹派F-22深入中國腹地,獵殺中國戰略導彈,日美駐軍離台灣只有110公里的與那國島等,就知道四面八方天上地下這些沒有 硝煙的戰爭多麼激烈。

2008年,中國西藏突然爆發了拉薩大騷亂;一年以後,新疆又爆發了大騷亂。二者背後都有美國和西方支持和指使,已是天下皆知。這些內亂的爆發,不僅是外 部擠壓的結果,更是西方裡應外合,搞亂、肢解中國整體戰略圖謀的一部分。從時間和地理順序上可以看出,先是香港、台灣問題,現在是西藏、新疆問題,然後可 能是中國北部和東部,從外到裡,層層推進,步步為營。未來中國,將不會有安寧之日。中國越是拼命強調維穩,西方的戰略家和政治家,就越是會給中國在所有方 面找麻煩,造事端。原因在於阻遏中國崛起,讓中國繼續處在國際經濟分工的底端,為西方資本主義世界做打工的奴隸。如果中國安於這個現狀,西方則不會加力施 壓;如果中國要維護自己的民族獨立和國家利益,通過發展高科技和軍事工業,實質性壯大國力,則西方將連續實施各種戰略陰謀,直至挑起代理人戰爭或直接介 入。

四、未來十年將是“硬”戰爭連鎖爆發期

從蘇聯解體以來,美國和西方就把戰略矛頭之一對準中國,中國試圖以韜光養晦應對,但由於戰略意圖的洩密,反被挾制,在中國威脅論的掩護下,有步 驟、有計劃地“威脅”中國。其中最主要的做法是,鼓動並武裝周邊國家,大肆侵占中國領海、領土,蓄意挑釁中國,試圖重演甲午戰爭中斷中國現代化進程的歷 史。

中國目前面臨的安全形勢,表面上看起來,沒有上世紀60年代明顯,其實,這種裹著和平外衣的威脅更致命。以前威脅雖然嚴重,但都在中國外部,而中 國內部軍民團結如一人;現在威脅已經滲透到內部,且民心渙散、安全意識淡漠的情況十分嚴重。最讓人感到焦慮的是,面對迫在眉睫的戰爭,國內多數學者和官員 竟不約而同地諱言戰爭,似乎一說起戰爭二字,就是為國外的中國威脅論製造藉口,就是破壞國家的和諧、和平政策。不管國外怎樣屠殺華僑,侵凌國土,損害中國 利益,我們都要忍氣吞聲。更有一些學者認為,為了把GDP搞上去,我們要韜光養晦,決不當頭。長期的和平暖風,沒有麻痺外部,倒使大多數國民,沉溺在這種 刻意製造出來的太平氣氛中,優游嬉戲。看看遍布中國的洗頭城、包圍著黨政軍機關的大飯店,看看我們以房地產為支柱以低技術產業為主體的經濟結構,就知道 了。 2008年的雪災和地震,讓我們看到經濟癱瘓,流民擁堵,通信、電力中斷,軍隊機動能力不高。這樣的經濟結構和現行軍事形態,是不能贏得現代化戰爭的。同 樣是拉動內需,印度卻是大造軍艦、飛機,以發展戰略產業帶動經濟,這是值得中國借鑒的。

中國希望世界和平,奉行與鄰為善的國策,面對挑釁一退再退,現在已無退步餘地。而一些國家惡意利用中國的和平誠意,仍然得寸進尺。今年是新中國建 國六十週年。一部新中國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只有勇敢地迎接強加給我們的戰爭,才是從根本上消除威脅,實現地區和世界和平的有效手段。而且合理合法的戰 爭,不僅可以振奮國民精神,維護國家權益,還能拉動經濟增長。中國人已經過了30年的和平日子,很多人沒有經歷過戰爭,因此一些人對戰爭感到陌生和恐懼。 這恰恰是取禍之道。克勞塞維茨說,只有準備戰爭,才能得到和平。而一心想著和平,必然招致戰爭。和平與戰爭是對立的統一。和平是爭取來的,而不是乞求來 的。挨打的清朝中國被稱為沈睡的雄獅,毛澤東時代,這頭雄獅曾經醒了過來。但改革開放30年,人們有了一點錢,不缺吃穿,卻又貪圖安逸“睡”了起來,不願 想也不敢想戰爭,甚至自己欺騙自己“趕上了盛世咱享太平”,明明是別人在威脅中國,卻處處害怕別人說中國威脅。這種膽怯不自信,不僅貽笑大方,也是取禍之 道。中國當下惡劣的外部環境,正說明這個問題。

G2是一個大騙局

對話石油戰爭作者恩道爾:G2是一個大騙局
作者:恩道爾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09-8-27

http://www.wyzxsx.com

本文引用了部分烏有之鄉網友的提問,特向烏有之鄉及網友致謝



“G2是個大騙局,因為它不會成功,因為中國並不傻。我總愛說,奧巴馬最近給了中國王岐山副總理一個籃球時,但這個籃球已經漏氣了!”

最近《石油戰爭》一書的作者恩道爾帶著他的新作與中國讀者見面,並解密了奧巴馬上台以後美國的全方位主導戰略,恩道爾表示,由於美國政治上被少數權勢集團控制的原因,注定了奧巴馬的平步青雲僅僅是美國政治營銷史上一個最成功的騙局而已。

《時代周報》記者 宋陽標
特約記者 蔡慧清 發自北京

面對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美國將如何在逆境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未來中美的關係又將發生什麼變化?帶著這些疑問,時代周報與《石油戰爭》、《糧食危機》的作者威廉•恩道爾進行了一次對話,分享這位地緣大師的獨特見解。

 全方位主導戰略

時代周報:你的新書《霸權背後》提到了美國的全方位主導戰略,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

恩道爾:2008年11月,奧巴馬當選之後,就釋放出了繼續使用欺騙和武力的信號,他宣布蓋茨將留任國防部長,表明他不會削減五角大樓的龐大權 力。在任命布什家族幾十年的密友、中情局前局長蓋茨之後,通過任命特別軍方高官、海軍陸戰隊四星上將詹姆斯•瓊斯擔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這件事情表明了他會 繼續貫徹布什建立的軍事戰略議程。

此外,奧巴馬還任命四星海軍上將丹尼斯•布萊爾擔任國家情報總監,他就是所謂的情報沙皇。布萊爾曾任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是亞洲特別是中國問題的 專家,這些任命清楚地表明,奧巴馬的地緣政治議程與小布什的一模一樣,即所謂的全方位主導戰略(full spectrum domination)。就是徹底控制世界石油和能源流動的每一個戰略要塞,控制海洋天空,最終控制外層空間。

這個戰略表明,軍隊必須集中精力更新裝備和現代化,針對這兩個相互依託的目標,恢復平衡和實現全方位主導,歷史上沒有任何一支軍隊有過這樣的雄心壯志。

時代周報:美國全方位主導戰略的主要對像是什麼?

恩道爾:五角大樓和華盛頓政策圈主要害怕俄羅斯和中國加深經濟和軍事合作,這種合作最可能在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進行。這種情況一旦發生,美國的全球霸權將徹底受到挑戰。

與其他世界國家的軍事開支相比,美國在軍事開銷排行榜上遙遙領先。 2008年的開支比其後的45個國家的總和還要多。如果美元和武器裝備是決定勝負的唯一要素,那世界早就淪為美國全方位主導的殖民地了。

美國的永久性軍事基地,在這8年中,從中東擴大到了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以及非洲,五角大樓用上了武器庫中的所有武器,征服伊拉克獲取原材 料,粗暴地佔領了伊拉克,在前蘇聯地區的烏克蘭和格魯吉亞等搞顏色革命,發揮所謂的軟實力更迭政權,扶植親美的獨裁統治,支持像科索沃這樣的失敗國家,資 助西藏和新疆的騷亂等。壓倒性的美國軍事積累的戰略高點,在於控制歐亞大陸的潛在對手,更直接地說就是俄羅斯和中國。

 史上最成功的政治騙局

時代周報:美國能建立世界霸權的核心秘密是什麼?

恩道爾:美國霸權的秘密起源於1939年,一群最嚴厲保守的政策家在紐約開的一次會議。他們討論的是如何控制“二戰”之後的世界。當時,“二戰” 第一槍還未打響,但他們已經計算到“二戰”之後將只有一個強權崛起,即美國。美國及華爾街以及軍工企業的精英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於1945年嶄露頭 角,他們決定建立一個新型的帝國,與此前英法通過軍事佔領取得的權力不同,這些精英為他們的強權披上了一張羊皮,稱為擴散民主、自由企業以及美國生活方 式,實際上,這與大英帝國沒什麼兩樣,這種自由市場的論調,被證明是一種極為成功的欺騙行為。

今天事實的真相隨著美元體系和美國經濟的崩潰而逐漸顯露,在這種情況下,躲在幕後資助美國總統和其他官員的那些有權有勢的精英,試圖利用五角大樓的鐵拳來操縱一切,這是最危險的。

奧巴馬身為美國歷史上第一次選出的黑人總統,這個人的身上打著希望的印記,但這是美國政治營銷史上最成功的騙局之一,奧巴馬只不過是披著另一張羊 皮的小布什而已,或者更確切地說,他是美國的戈爾巴喬夫,試圖絕望地拯救一個正在崩潰的霸權,卻沒有用所謂的公開性和新思維來掩飾一下。

幾十年來,美國政治的殘酷真相在於,最高權力的候選人中,沒有一個人能戰勝美國權勢集團內部各種強勢利益集團的巨額資金控制,林肯和肯尼迪等總統試圖制定獨立的政策,脫離那些在幕後控制的美國強勢家族,這些總統的結果都是遇刺身亡。

時代周報:支撐美國霸權的主要基礎是什麼?

恩道爾:奧巴馬在短短的幾年內,就從參議員火箭般地登上了權力高峰,這是因為得到了索羅斯、巴菲特和普利茨克特克等富有權勢的億萬富翁的支持,他還得到了軍事工業複合體和與軍工企業相聯繫的石油巨頭的支持。

1945年之後,美國的權力基礎是兩個支柱。第一個是金融性的,即美元成了世界各國用來進行貿易的全球性貨幣。背後的第二個支柱是美國軍事力量的優勢。這 兩種權力是交互使用,互相作用的。然而,這兩個互動支撐了美國65年的支柱目前已開始沉落了。經濟上是金融危機。軍事上是伊拉克戰爭,至今已經讓美國軍隊 內部的情緒非常低落。

 中美漏氣的籃球

時代周報: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中美關係主要會以何種方式發展?

恩道爾:在美國經濟衰敗、美元致命貶值等因素所產生的緊張局面下,中美關係的惡化恐怕是注定的。就如西藏、新疆的現有例子,美國將拿一些中國並沒 有做過的事來指責中國。它會責怪中國沒有在世界金融危機中承擔足夠的責任,即便危機是紐約惹起的禍。它會盡量消滅你的毅力,把你當新的殖民地操縱,雖然是 在不同的語境中。

不管用什麼樣的方法,美國對華關係的最終目標,是維持對中國能源開發、糧食安全、經濟開發以及對中國未來的控制。中國正在成為亞洲的經濟龍頭,到2007年,美國對中國的控制已經日漸困難,因為美國的軍事力量深陷對伊拉克和阿富汗拙劣的軍事戰略中。

時代周報:中國西藏和新疆最近不同尋常的事件中,美國的一些媒體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你作為一個資深媒體人如何理解美國的主流媒體在此次事件中扮演的角色?

恩道爾:美國媒體對汶川地震、西藏、新疆等事情的反應的確叫人羞恥。但必須了解的是,美國的媒體是“全方位主導戰略”的一個核心器官。在“言論自 由”的幻影背後,美國最大的五六個主流媒體集團都是和五角大樓合作、磋商的。美國霸權的模式來自英國東印度公司,即曾在中國發起鴉片戰爭的商貿企業。這個 模式是:具有大量金融和產業勢力的幾個家族操縱國家的政策和資源,追求自家的利益,而不是國民的幸福。

CNN、《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等主要美國媒體有關西藏、新疆的報導,都是純粹反中國的政治性宣傳。我在《霸權背後》一書中提到了操縱美國媒介的六 大媒體集團。它們是權力鬥爭中的一個核心器官,是世界霸權的中央宣傳部。 CNN有關中國的報導都是提前通過華盛頓批准的,而不是獨立判斷。

時代周報:如何理解現在一些人提出G2的說法?

恩道爾:美國人鼓吹的G2,所謂中美共治,當然是個大騙局。美國進入了危機後開始提起所謂的“G2”是因為中國目前擁有的財富和工業是美國貴族 30年前因為不愛護自己的國家而拋棄的。他們是真落到困境中才會提起G2的。但他們總是忽略,G2將給中國增加在IMF和世界銀行的投票權。我認為世界貨 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都應該關門,因為這些組織只不過是美國對外經濟政策的延伸。

G2是個弱騙局,因為它不會成功,因為中國並不傻。我總愛說,奧巴馬最近給了中國王岐山副總理一個籃球時,忘了說的是,哦,這個籃球已經漏氣了!

時代周報:在未來基因戰會是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發起的新一輪世界大戰嗎?

恩道爾:美國對世界農業的控制,特別是在基因改造生物和種子專利權,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美國農業的發展造成的貧困和飢餓比任何一場戰爭多得多,因為它毀滅了自然農業方式。

它使用的化學材料、基因改造飼料等都嚴重地傷害動物。最終的目的是要讓種子納入幾個家族(如杜邦、孟山都)的控制之內。

去年的世界糧食危機足以讓中國意識到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性。糧食危機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歐美在這幾個家族的建議下,一些國家放棄了糧食庫存這個重要的預防緊急政策。國家糧食安全的概念必須擴張到質量,而不能局限於數量。

麥當勞、肯德基之類的東西實際上都不是食品,而是餵給你們子女的毒品。它會讓你們的孩子變得像我們美國孩子一樣:肥胖病、容易疲勞、過敏、多病。 WTO提倡“自由貿易”是為了讓美國式的大規模農業更高效地毀滅你們的自然農業,讓麥當勞之類的垃圾食品更快地輸入中國。

打破核壟斷

打破核壟斷,消滅核武器
作者:人民日報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09-8-19

http://www.wyzxsx.com

打破核壟斷,消滅核武器*

(一九六四年十月二十二日《人民日報》社論)

*這篇文章充滿了尖銳辛辣的毛式風格,應該是毛澤東同志為人民日報起草的社論。

我國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以後,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一切反對帝國主義、愛好和平的人民,特別是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革命人民,都歡欣鼓舞,熱烈讚揚我國人民的這個重大成就,支持我國人民為反對美帝國主義核訛詐和核威脅而採取的正當措施。

社會主義各國人民、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特別是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革命人民深信,社會主義中國手中的核武器,是保衛世界和平的強大力量。他們把中國人民的這一勝利,看作是他們自己的勝利。

中國的核試驗長了全世界革命人民的志氣,滅了美帝國主義的威風。在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以後,美國總統約翰遜在不到三小時之內就發表聲明加以 反對,並且說中國的原子彈意思不大,不足以動搖美國的核霸權;接著,他在十八日的電視演說中再次對中國進行攻擊。這一次他卻說,“不應該把這件事等閒視 之”。美國政府在重大的國際事件上,表現得如此罕見地慌亂,前言不搭後語,正好說明了中國原子彈的爆炸是對美國核霸王的當頭一棒。

美帝國主義的核訛詐政策是建立在核壟斷的基礎之上的。美國的核壟斷地位被進一步打破之後,美國的核訛詐政策就吃不開了。中國掌握了核武器,當然使 美帝國主義感到萬分惱火。他們反對中國進行核試驗,掌握核武器,是一點也不奇怪的。奇怪的是,一貫敵視中國人民的約翰遜,這一回卻裝出一副假仁假義的姿 態,似乎美國之所以反對中國擁有核武器,並不是由於中國打破了美國的核壟斷,而是出於對中國人民利益的關懷。

據約翰遜說,中國的核武器對於中國人民來說是“一個悲劇”,因為中國的“有限的資源”被用來製造核武器,而不能“用來改善中國人民的福利”。

約翰遜的意思無非是說,中國是個窮國,搞不起核武器。帝國主義總是低估人民力量的。從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天起,它們就一直在嘲笑中國的貧窮和落後, 說中國這也搞不成,那也搞不成。似乎中國人民不聽憑他們的擺佈,不依靠他們的援助和恩賜,就什麼也乾不了。但是,站起來了的中國人民,是有志氣的,是勇敢 勤勞的。我們深深地懂得,如果不能有效地抵抗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的一切資源,就都不過是帝國主義的囊中物;我們的和平勞動,就毫無保障。正是美帝國主義 的核訛詐和核威脅,迫使中國人民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終於克服了重重困難,取得了抵制美國核威脅的手段。中國實現了第一顆原子彈的爆炸,如果說是什麼悲劇 的話,不是別人的悲劇,而是美帝國主義的悲劇:它要使中國人民淪為核奴隸的迷夢破滅了,它的核壟斷地位從根本上動搖了。

約翰遜還裝出十分關心中國安全的樣子,說什麼中國有了核武器,“只會增加中國人民的不安全感”。

這是怎麼回事呢?誰都知道,長期以來,美帝國主義一直對中國人民進行核威脅,甚至把核武器擺到中國的大門口。配備著核武器的美國第七艦隊在中國沿 海晃來晃去,美國在中國周圍建立了一個又一個的核基地,美國軍政頭目囂張跋扈地揚言要向中國扔核彈。照約翰遜的說法,美國的核威脅能夠增加中國人民的安全 感,而中國人民擁有對付美國核威脅的核武器,反倒會增加中國人民的不安全感,這真是奇怪的邏輯按照這種邏輯,中國人民要想安安穩穩過日子,就應當徹底解除 武裝,托庇於美國的“核保護傘”之下,除此別無出路。

老實告訴你,約翰遜先生,中國在沒有核武器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懾服於你們的核威脅。中國現在有了核武器,固然可以增強我國的國防力量,但是我們從 來沒有把我們的安全感建築在核武器上。中國有比原子彈更強大的東西,這就是: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光榮的偉大的正確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高度覺悟和堅強 團結的六億五千萬人民,和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依靠這些,我們就能戰勝任何強大的敵人。

約翰遜不僅斷定中國的核試驗對中國人民沒有好處,而且“對和平事業沒有幫助”。

照約翰遜說來,似乎只有在核大國的把持和壟斷下,才能保持世界和平;一旦中國有了核武器,打破了核大國的壟斷,天下就要出亂子。但是誰都知道,美 國發展核武器,是為了發動侵略、稱霸世界;中國發展核武器,是為了保衛自己、維護和平。為什麼侵略成性的美帝國主義有了核武器,倒是和平的“福音”,而愛 好和平的社會主義中國有了核武器,卻成為人類的“災難”?美國為了推行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拼命發展核武器,已經二十年了,進行過幾百次的核試驗。為什麼 你們這種瘋狂的核軍備競賽,就是對和平事業有幫助的,而中國為了自衛進行核試驗,就是對和平事業沒有幫助的呢?真是顛倒是非,豈有此理

約翰遜說了這麼多,意思只有一個,那就是:只應該美國有核武器,中國不應該有核武器。這真是一臉惡霸相,十足流氓腔。

老實說,中國並不醉心於擁有核武器。只要美帝國主義不搞核武器,中國也不搞;可是,只要美帝國主義手中還有核彈,中國就非有不可。不管約翰遜欺騙也好,恫嚇也好,污衊也好,都改變不了中國人民的這個主張。

當然,中國手裡的核武器同美帝國主義手裡的核武器,有著本質的不同。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我們一向是根據中國人民的利益、社會主義陣營的利 益、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民族解放運動的利益、世界革命人民的利益和世界和平的利益來確定我們的外交政策的。有了核武器之後,我們仍將一如既往,奉行和平 外交政策。我們既不會用這個東西去嚇唬別人,進行任何冒險;也不會把它當作參加“核俱樂部”的入場券,做任何損害世界人民革命利益和世界和平利益的事情。 新中國成立以來十五年的歷史,證明了在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支持各國人民革命運動、保衛世界和平的鬥爭中,社會主義的中國是完全可以信賴 的。

約翰遜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竟然說中國要以自己“少量的核力量”來同美國的“強大的(核)武庫作交易”。總統先生,你完全想錯了。中國發展核武 器,並不是想以此作為資本來同你們討價還價,做一筆什麼買賣,而是要打破你們的核壟斷,進而消滅核武器,以便永遠消除籠罩著人類的核戰爭危險。這一點在中 國政府十月十六日的聲明中是說得明明白白的。

中國在核武器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過去,當中國沒有核武器的時候,我們主張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現在,中國有了核武器,我們還是這樣主 張。在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以後,中國政府立即鄭重聲明,中國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國政府的這個立場,最鮮明不過地說明了 中國發展核武器完全是為了自衛,為了抵抗美國的核威脅,歸根到底,是為了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

中國政府還鄭重建議:召開世界各國首腦會議,討論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問題。作為第一步,各國首腦會議應當達成協議,即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和很 快可能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承擔義務,保證不使用核武器,不對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不對無核武器區使用核武器,彼此也不使用核武器。

中國政府的關於首先達成不使用核武器的協議的具體建議是現實的,是合情合理的,是簡單易行而不牽涉到監督問題的。如果有關國家都願意承擔這個義 務,就可以立即減少發生核戰爭的危險。這就向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的最終目標邁開了重大的第一步。在這之後,可以討論停止一切核試驗,禁止輸出、輸 入、擴散、生產、貯存和銷毀核武器問題。顯然,美國政府如果還有一點和平的意願,就沒有任何理由拒絕這個建議。

約翰遜在他的聲明和電視演說中,避開中國政府的建議,而誇誇其談,說什麼要中國參加三國禁止部分核試驗條約;要通過核查的協議來結束一切種類的核 試驗;要爭取避免核擴散;要其他無核國家接受美國“核保護傘”的庇護。約翰遜提出這麼一大套東西,拿臘斯克〔1〕攻擊中國的話來說,不過是一種煙幕,用來 掩飾美國不敢承擔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頑固而又虛弱的立場。

三國條約〔2〕的作用,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檢驗,早就真相大白了。它是鞏固美國核壟斷地位的騙局。早在三國條約簽訂的時候,我們就沒有上當。現在我們有了打破美國核壟斷的手段,還能指望我們會自己鑽進這個圈套嗎?這簡直是異想天開。

約翰遜好像十分熱心於防止核擴散。事實上,真正在搞核擴散的不是別人,正是美國自己。約翰遜政府正在積極推行所謂多邊核力量計劃,把核武器交給北 大西洋集團國家,特別是西德復仇主義者的手中。美國的這種做法,既是為了準備核戰爭,也是為了加強對它的盟國的核控制。為了反對美國的核威脅,為了反對美 國在它的侵略集團中間擴散核武器,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愛好和平的國家響應和支持中國政府的主張和建議。美國核壟斷的局面已經維持不下去了。這對於全面禁止 和徹底銷毀核武器是大有好處的。防止核戰爭、禁止核武器的希望,絕不在於鞏固美國的核壟斷,而在於打破這種核壟斷。把美國核壟斷的地位打破得越徹底,全面 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事物發展的辯證法就是這樣的。

核武器不是上帝造出來的。既然人類能夠製造核武器,也就一定能夠消滅核武器。我們深信,通過各國人民的聯合鬥爭,核戰爭是能夠防止的,核武器是可 以禁止的。社會主義陣營各國人民要團結起來,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要團結起來,全世界人民要團結起來,為徹底粉碎美帝國主義的核訛詐和核威脅,為爭取實現 全面、徹底、乾淨、堅決地禁止和銷毀核武器的崇高目標而奮鬥到底

註釋

〔1〕臘斯克,一九○九年生,美國民主黨人,當時任美國國務卿。

〔2〕三國條約:指蘇美英關於1963年8月5日在莫斯科正式簽署了《禁止在大氣層、外層空間和水下進行核試驗條約》。禁止在大氣層、水下和宇宙空間進行核試驗。但是並不禁止地下核試驗。

為讓中國變窮

恩道爾:美國希望中國加入富人俱樂部是為讓中國變窮
作者:恩道爾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09-8-21

http://www.wyzxsx.com

恩道爾:美國希望中國加入富人俱樂部是為讓中國變窮

第一財經日報

專訪《石油戰爭》、《糧食危機》和《金融海嘯》作者

陳曉晨

白宮實施奧巴馬“新政”、五角大樓宣布結束“同時打贏兩場戰爭”戰略、華爾街表示不會再重蹈覆轍、國務院高調鼓吹G2迎接中國戰略與經濟對話代表團……這些跡像似乎顯示,在金融危機打擊下,美國似乎面貌煥然一新。

不過,本週,一位到訪北京的美國人用低沉而渾厚的聲音提醒在場中國人:“目前這場標誌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終結的金融危機,給美國經濟造成了致命重創,這很可能導緻美國權勢精英採取壓倒性的軍事實力來維持其獨霸地位。”

這位美國人是旅德經濟學家、地緣政治學者威廉·恩道爾。他曾於去年7月在金融危機尚暗流洶湧時就在本報撰文,指出“下一場危機是信用違約掉期(CDS)”——整整2個月後,為CDS所累的雷曼兄弟倒閉,CDS成為財經界人所共知的名詞。

昨日,他的新作《金融海嘯》在北京上市。藉此,他完成了他的三部曲系列——《石油戰爭》、《糧食危機》和《金融海嘯》。這三部書的主題取自美國前 國務卿亨利·基辛格關於石油、糧食、貨幣與權力的名言:誰能控製石油、糧食和貨幣,誰就能控制世界。在書中,他對五角大樓、美聯儲和華爾街上的金融投機家 大加鞭笞。這惹怒了一個人——美國金融家喬治·索羅斯。本月,索羅斯家族成員(他的女兒)以誹謗罪起訴恩道爾,要求後者賠償100萬美元名譽和經濟損失。 該案已在德國漢堡開庭。

上週,恩道爾在北京度過了65歲生日。在他的生日Party中,有中國經濟學家,也有記者、編輯和音樂人。在恩道爾邀請的朋友裡,還有一位中國的 年輕人:“反CNN”網站創始人饒瑾。恩道爾說,希望中國的年輕人對美國金融寡頭控制下的媒體、對美國生活方式建立批判精神,做獨立的人,走自己的路。

美國希望中國加入富人俱樂部是為了讓她變窮

CBN:您怎樣評價中美兩國“G2”的概念?

恩道爾:形像地說,美國希望建立一個只有兩個人的房間。對中國來說,房間只有兩個人,那個人比你大很多而且有手段,是不是很危險?

美元體係對美國非常重要,不僅是美元本身,而且包括美聯儲、華爾街上的大銀行、索羅斯這樣的金融投機家,最後是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製度。現在,這個美元體係處在非常微妙的時期,它正在走向結束。不過美國希望全球能通過自我削弱的方式將美元體系延續得長一些。

中國實力增長是美國維持美元體系的潛在威脅。針對中國,美國一夜之間創造了“G2”概念——美國很清楚地通過“G2”說:“我希望你(中國)幫助 我,我需要你的錢。”美國希望中國加入富人俱樂部的目的是讓中國重新變得窮一些。通過美元,他們希望中國消費者對用美元買高檔新商品上癮,新車、新手機、 新服裝……總之是最新的商品,從而形成一種13億人的消費文化,就像奧巴馬所說的:“中國人必須消費更多;中國人存太多錢了,必須花掉。”這是什麼價值 觀?而且,美國人希望中國人買的還不僅是這些有形的、也是有用的商品;財政部還希望推銷國債,華爾街希望推銷美元金融衍生品。這是一種新形式的“鴉片”。

CBN:新形式的“鴉片”,如何理解?

恩道爾:“新鴉片戰爭”是我《金融海嘯》一書的副標題。華盛頓和華爾街把美元和美元產品當作新形式的“鴉片”,通過軟和硬兩種手段,用中國人民努力工作賺來的錢、獲得的美元順差去購買美國國債、購買“兩房”債券,購買美國的垃圾債,幫牠們挽救衰落中的美元體系。

查閱歷史很有意思:當時給英國人運鴉片的船隻中就有一艘美國商船。他們是要讓中國人接受令他們上癮的毒品。這是英美進行殖民統治的一次嘗試。

美國人的很多舉措和1840年英國人的第一次鴉片戰爭從意圖上是類似的。不過,與歷史不同的是,雖然中國遠不是今天這場“戰爭”的唯一目標,但也許是最重要的“打擊對象”。

警惕五角大樓為華爾街埋單用軍事支撐美元體系

CBN:6月18日,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宣布,“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想法不再適宜。有評論認為,這是美國在金融海嘯衝擊下,在軍事戰略上撤退收縮的結果。也有人認為,這代表著奧巴馬上台後美國軍事戰略上積極和“改變”的一面。你對此有何置評?

恩道爾:改變在哪裡?我看到的只是延續。放棄“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實質是從伊拉克的失敗戰場轉移到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在阿富汗,“9·11”已 過去近8年,他們在那裡還要幹什麼?我們需要看,美軍在阿富汗能做什麼,有什麼需要在阿富汗才能做?奧巴馬總統說:“這是為了破壞、瓦解和徹底摧毀在巴基 斯坦和阿富汗的基地組織,防止恐怖分子在這兩個國家捲土重來。”然而,這種說辭似是而非。我們看到,在阿富汗能夠將軍力或武器投送到俄羅斯腹地和中國西北 內陸。

如果僅因為美國經濟陷入了大衰退,僅因為華爾街銀行家們要么破產要么被國有化,就武斷地認為美國從此將放棄對歐亞大陸的軍事戰略,這將是一個錯 誤。這種認識嚴重低估了美國。恰恰相反,華爾街面臨巨大的金融和道德困境,反而促使美國尋求通過地緣政治反應來保持其全球軍事霸權,從而穩住美元的主導地 位。

目前,中國、俄羅斯、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面臨的危險,使美國受了傷——至少現在華爾街內外的權力精英很像一頭受了傷的老虎——這有可能更危險。近 年來,美國尤其依靠中國的勞動和創造得以生存。 2008年9月開始的系統性危機標誌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元帝國走向結束,而且這條道路不可逆轉。在金融槓桿丟失後,美國會不會轉而依靠壓倒性的軍事實力 這個僅存的“槓桿”來維持其美元主導地位?

CBN:從歷史上看,美元主導地位與美國軍事戰略之間是什麼關係?

恩道爾:新世界秩序計劃可以追溯到數十年前。美國創立戰後秩序有兩個支柱:第一個支柱是美元,美元代替了英鎊,憑藉其占世界75%的黃金儲備令美元作為國際 儲備貨幣與黃金掛鉤,其他貨幣與美元掛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支撐美元國際制度。第二個支柱是軍事。冷戰中,美國的宣傳機器聲稱,斯大林想要佔 領其他國家的土地、破壞他們的自由——後來的檔案證明,斯大林完全沒有這一計劃,這是宣傳的迷失。美國試圖用軍事手段維持權力,包括美元主導地位,這是真 實目的。

CBN:曾經有中國學生向你提問:為什麼寫書反對自己的國家?

恩道爾:不,我熱愛自己的國家。我的同胞們在很大程度上被利益集團控制下的輿論所欺騙了,他們並不了解美國政府的真正全球議程。我想,正如英國在 多少被迫地拋棄帝國體係後,人民福利反而得到提高一樣,美國人民也並不需要帝國體系。美國人能夠遠離軍工複合體,享受和平生活,獲得真正的自由。

美國的騙錢術

美國的新金融革命:天字第一號騙錢術
作者:顧秀林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09-8-27
http://www.wyzxsx.com
2009-8-26


美國的新金融革命:天字第一號騙錢術

顧秀林



本書《金融海嘯—一場新鴉片戰爭》是《石油戰爭》、《糧食危機》、《金融海嘯》三部曲的第三部。

基辛格說過:“如果你控制了金錢,你就控制了世界。”這句話很正確,反過來也成立:美國霸權如果失去了對金錢的控制,就一定會失去對世界的控制。 2009年,整個世界都在拭目以待。百年來被華爾街的頂級銀行家私人掌管的貨幣權力,還要讓華爾街的私人銀行和美聯儲這個私人的央行繼續掌管麼?被一小撮 美英金融精英建構起來的全球金融霸權,還要讓它繼續靠掠奪全世界的財富維持下去嗎?是貨幣權力控制國家,還是國家控制貨幣權力?

全球沸沸揚揚的金融危機已經快鬧了一整年了,如果從那隻玩投資的“熊”――貝爾斯登(Bearstern)2007年夏天倒地算起,就有兩週年 了。形勢一直是迷迷茫茫的,股市上去了、下來了,又上去了一點,還會再不停地上上下下,雖然“上”的也挺強勁,可是下得同樣很快,雖然很多大腕都在跟著奧 巴馬說“看見了復甦的'綠意'”,預言經濟觸底、快要反彈了,可是實際上大家的心裡都沒有底,誰也不敢肯定地說,明天的太陽一定會照常升起。溫水煮青蛙, 水都快燒開了,青蛙還在呱呱。 2009年8月12日星期三,股市驚險滑下,3200失守,3100也搖搖欲墜,明天、後天又會如何? 2009-8-19,這篇小文還沒有寫完,3000點已經擊穿。

金錢(貨幣)就是權力。本書講述了美聯儲這個私營的央行是怎樣攫取並控制貨幣權力的歷史,講述了美聯儲背後那幾家頂級金融精英如何步步為營、如何 實現了合法建立“私人央行”的隱秘的故事,講述了這個私人的央行96年來的所作所為,宣告這個私人掌控的美元貨幣體系全球霸權的終結已經開始。

千千萬萬的普通人都不知道,除了真金白銀這樣的“貨幣”以外,還有可以被現代的銀行通過“信貸”創造出來的現代貨幣。因為這種現代“貨幣”是被人 創造出來的,所以也可以被毀滅掉,這是和真金白銀完全不同的地方。但是我們普通人不用學經濟學也知道,適當的貨幣供給能夠帶來經濟繁榮,但是如果貨幣體系 亂了套,就一定會發生經濟災難。關於通貨膨脹和緊縮的經驗,是現代所有的國家和人民都擁有的共同的經驗。

在美國住房貸款市場上發生的“次貸”的部分房款拖欠,從2008年9月以來,已經演變成波及全世界的金融海嘯——它正是由“創造-毀滅貨幣”的美聯儲這個貨幣權力發動的,我們說的就是那幾家全球頂級金融機構:摩根大通、花旗、雷曼兄弟、高盛和摩根士丹利。

這個金錢的權利是如何成長起來的?那些頂級私人銀行家是如何運籌帷幄、呼風喚雨的?由這個金錢的權力輔佐的美國“地球霸主”大業是否已經越過頂 峰,要走向衰落了?美元貨幣體系的代表――美聯儲,又是如何濫用貨幣創造的權利的?它為何要發動無法無天的“新金融革命”,把美國推到史無前例的危機深淵 邊緣?

這本書為讀者講述的,就是一個美國學者眼中的百年貨幣戰爭,也可以說是一部關於美聯儲的貨幣正史。本書中講述的每一個事件、每一個故事,都是被英 美經濟學理論訓練出來的主流經濟學家們一向有意無意迴避的事實。可是如果經濟學家們不把現代貨幣權力的基本點向大眾指出,就是背叛了本專業的理想:他們本 來是應該服務於“國富”這個崇高理想的。

本書的作者用歷史事實告訴我們,被美國的頂級金融精英親手掌控的這個美元貨幣霸權體系――由私人的美國央行美聯儲代表他們,最擅長做的事情,就是 損人利己;最擅長玩的遊戲,就是製造出一場又一場“可控”的銀行恐慌、信貸危機和經濟危機――這是真人說的真話,是美聯儲背後真正的大老闆,戴維.洛克菲 勒親口說的。可控的危機能把政府和人民唬住,用控制信貸這種手段也可以真正地挾持國家經濟,本國的和外國的都包括在內(現在已經是挾持了全球所有國家的政 府和經濟了) ,然後貨幣權力就可以迫使各國政府(包括美國政府)和世界人民按照它的要求,把財富、權力、利益,把對未來的美好生活的期望,一次一點、分期分批奉送到他 們的手裡;階段性的目的達到了、財富到手了,這個貨幣權力就讓經濟恢復正常;因為他們掌管信貸,所以做到這一點是不困難的。美聯儲成立96年,布雷頓森林 體系建立65年了,在這麼長的時間裡,攫取貨幣霸權這項工作完成得非常出色。 “美國世紀”全球霸權一步步走向巔峰,美元貨幣權力對全世界財富的控制,也快要達到頂點了。

金融危機發生以來,龐大無比的美國金融市場已被至少“灌”過了兩次“水”,首先是2008年10月的7000億美元“防水布TARP”――問題救 助資金,然後是2009年的8500億美元“公私合作投資PPIP”計劃。倒了這麼多的“水”進去,可是那個“不差錢”的金融市場裡還是很“幹”――還是 缺乏足夠的流動性。在大媒體上、在中美兩國之間,雙方每日每夜都在焦急思考的問題,就是尋找“聯手”抗擊的好辦法,連“中美國”這種媚俗的說法,都被美國 的主流精英N.佛格森炮製出來了(這兩天他又說中美的婚姻出了問題-可能要離婚了)。雖然這個全球金融危機是植根於美國、肇始於美國一方的,但是解決問題 似乎真的成了全世界的責任。兩三週前(2009-7-29),中美兩國副總理級的“經濟與戰略對話”剛剛結束。除了老的貿易保護主義以外,雙方並沒有找到 什麼新的需要共同反對的東西,但是中國方面還是在繼續請求美國,在適當的時候考慮批准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還承諾繼續深化中國的金融改革、加快金融開放。 這是非常有助於美國的長遠利益、非常有害於中國的長遠利益的承諾。

美國的銀行體系和金融資本市場缺乏流動性,完全不是因為“缺錢”。美國根本不缺錢,美國的金融系統中錢實在是太多了――可是在這個剛剛完成了“新 金融”革命的貨幣體系中的天文數字一樣多的“錢”,絕大部分是寫在賬本上的虛擬資產,絕大部分是假的、“有毒”的資產。從格林斯潘1999年發動“新金 融”革命以來,美國各大銀行、歐洲各大銀行和各種金融機構,爭相用“證券化”和“槓桿化”這一劑“偉哥”激勵自己,使自己不失時機地雄起,把所有的金融貨 幣機構的名義資產價值都撐得高高的,把過去並不存在的新證券和“衍生”的財富創造出來,鼓成越來越大的泡泡。在很短的幾年時間裡,美國金融系統的賬面財產 的擴張,幾乎是無法計算的。

今年是2009年,是美國新金融革命10的周年――如果從1999年廢除1933年美國國會通過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算起的話。我們如果把數 量達到450萬億美元的“違約調期互換”CDS這種匪夷所思的金融衍生品也都算上(這是奧巴馬2009-8-17親口承認的,見新浪新聞),在美國的銀行 和金融機構(包括像毒菌那樣多的對沖基金)的賬本上,現在竟然記著將近50倍於一年全美國總產值那麼多的“錢”,總量相當於把現在的全球一年全部GDP的 總和乘以10――總計有600萬億美元[1] 。這麼多的錢,攥在一個國家的幾家大銀行和金融系手裡(歐洲的許多央行也加入了),實際上是握在一小撮人手裡。這是讓任何善良的普通人都無法想像的事情。 這樣推算起來,美國金融和銀行體系(包括一切玩錢的對沖基金)的整體壞賬率應該是達到了90-95%這種水平,大概只有5-10%左右的賬面資產還是真的 錢:如果我們可以假定實有30-60萬億美元的資產是真的無毒金融資產的話,那就是2-4倍於14萬億美元美國的2008年全部GDP――可能沒有太低 估。

在格林斯潘的新金融革命中,槓桿率最高時曾經可以達到數百倍;美元1971年和黃金脫了鉤,1999年又被解除了一切監管約束,然後這個美元貨幣 體係就玩了一把無限制的貨幣“創造”遊戲,這就是格林斯潘的“新金融革命”;世人早晚要看清,這是一場天字第一號騙錢遊戲。假的錢太多了,在玩的過程中發 生了一點問題,不是假的部分出了問題,而是真的部分出了問題:有一部分借了“次貸”買房子的窮人,按揭貸款還不起了;違約拖欠率逐漸接近20%――其實這 不能算是高得離譜,次貸那種騙局本來應該預計比20%更高的違約拖欠率。今後一定會發生更多的違約拖欠,最終借了次貸的購房者發生全體拖欠――違約率 100%也未可知。

在新金融革命中創造出來的“財富”有600萬億美元以上,而次貸市場整體只有約2.5萬億美元的規模,違約量現在還不到兩萬億美元。在證券化革命 不可一世、突飛猛進的美國,由格林斯潘造就的輝煌的“新金融”經濟,只是被打了這麼一記輕輕的耳光--2萬億抵押貸款部分違約拖欠,完全自由的新金融市場 就昏過去了――破碎了。

和目前這場全球金融危機非常相似的銀行危機,在歷史上已經發生過:上世紀九十年代在瑞典發生過這樣的全國性銀行危機,放貸(造假)過度,國家經濟 體系面臨大崩潰。瑞典政府下了決心,把肇事者解僱,把新的管理層放進銀行系統,把虛假資本統統歸零,把“房子裡的垃圾打掃乾淨”,較快地渡過了危機,恢復 了經濟。這是一段很近的歷史,可是幾乎不為人知,也沒人有興趣去細看――清掃垃圾不是輕鬆好玩的事情,還是格林斯潘的金融創新、證券化和槓桿化好玩:來錢 快,夠刺激。



就是這樣的一個徹底毒化了的金融-銀行體系,直到現在仍然堅決拒絕把任何帶有欺詐性質的假的賬面資產“歸零”,堅決拒絕減持、核銷虛假資產;拒絕 讓事實上已經“死亡”的銀行正式倒閉。相反,它們從始至終,直到今天,一直都在到處兜售有毒資產,這是它們會做的唯一的買賣;前財長保爾森堂而皇之拿政府 的錢去救的那三家大投行和一個保險公司,聲稱“有毒資產”無法定價、政府用來買“毒”的救市基金沒法花,乾脆就送給它們去買(它們認為還值錢的)股票了 ――據說這樣可以充實它們的無毒資本。

2009年第二季度,華爾街大洗牌後剩下的最後3家假商行、真投行業績輝煌,它們甚至創造了比新金融革命頂點的2008年一二季度還要高的利潤,其中高盛 報告的利潤增長率達到了匪夷所思的64%以上。這還不算,這些犯了彌天大罪的新金融玩家,甚至更加有新意地玩起了“逆槓桿化”創新,就是把誰也不知道有多 少真正價值的老證券拿出來,再一次去抵押貸款――融資:而那些“無價”的老證券,恰恰就是格林斯潘新金融革命的有毒的成果。這真是一個出人意料的快速“成 長”變化,第一波海嘯的轟鳴聲尚不絕於耳,新的、所謂的“逆槓桿”化的曙光已經在華爾街升起,輝煌地照耀著第一波金融海嘯的垃圾場,為第二波更凶險的海嘯 聚集更大的“勢能”。從“逆槓桿”化那里傳來的低沉的轟鳴聲,這個為下一波海嘯聚集能量的跡象,我們有幾個人聽到了、看到了?

“製造可控的經濟危機”這個說法不是杜撰和推演,是真人說的真話。說話的人,是當今美元霸權體系(美聯儲)真正的大老闆、洛克菲勒家族的當代掌門人――戴 維.洛克菲勒。這句“警世恆言”在國內外媒體上有過不止一次報導,細心的讀者早就應該看到過,最近還在媒體上出現過。在認真的思考者的圈子裡,這也算不上 是大新聞。真正令人詫異的是,對這樣明目張膽的宣告,竟然沒有更多的人去認真理會它――簡直就是希特勒《我的奮鬥》歷史故事的翻版;雖然“可控的”經濟危 機真的一次又一次地發生了、一次一次被最終“控制”住了,而且在事實上危機一次比一次更嚴重、更難以渡過,可是世界上的大多數人竟然都跟著經濟學家,去學 著計算“週期”的長度,去比較和分析上一次危機和下一次危機之間的細微的經濟學意義上的差別,卻不去觀察“可控”的危機的那些創造者們,看看他們到底在幹 什麼、他們怎樣實施控制,他們如何運籌帷幄?這才是真正的非常怪異的現象。今天,不思考大概是真的不行了。我們已經被推到了一個大崩潰的邊緣,怎樣才能走 出去,而不是掉下去呢?在這個波濤洶湧的大海裡游泳,其實誰也救不了誰,大家都得好自為之。

“製造'可控'的經濟危機”的確是一個極其可怕的帶有陰謀含義的說法,讓我們把它當作一個假定,用發生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全球規模的實例,來邏輯地驗證一 次。 2008年9月15日,歷史將會無數次回顧的那一天,美國財政部、美聯儲和紐約儲備銀行的頭腦們在閉門開會之後宣布,“允許”有158年曆史的華爾街投行 ――雷曼兄弟公司破產;一年前,正是這同一夥人“解救”了一家比雷曼兄弟的規模小很多的投資公司――那隻“熊”,貝爾斯登;2008年9月15日當天,他 們還宣布了救助一個不是銀行的機構:AIG,保險公司。

雷曼兄弟公司一倒,本來只限於美國一國的金融危機,瞬間就蔓延到了全球,非常符合邏輯地變成了全球性的金融“系統性”危機。我們有理由這樣思考: 不救雷曼兄弟公司不僅是因為它是“後娘養的”(高盛的人一直在統治財政部),不救雷曼是一步戰略棋:把全世界都拉進來、拉下水,要么一起游泳――把我們背 上岸去――要么一起淹死!雷曼申請破產之前掙扎了很久,時間長達半年以上;它的掙扎行動是什麼呢?就是藉更多的債,來填爛賬窟窿,它掙扎的時間越長,借的 債就越多,被拉下水的冤大頭也就越多。 2007年把金融危機玩遍全球時機還不成熟:北京奧運要到2008-8才開。 2007年的秋天(10月份),保爾森在訪華的時候,曾經威脅中國“如果再不開放資本市場,將會遭受數千萬億美元的損失”。保爾森把時間算得挺準,中國的 兩會是每年3月召開。但是中國沒有把資本市場開放得足夠大,儘管有保爾森這個中國央行的美國高參顧問的嚴重警告,中國仍然沒有完全開放資本市場,像他殷切 希望的那樣,去全面迎接美國的新金融革命的偉大成果。否則今天“全球金融和經濟危機”的主場,就不一定是在美國了。

美國的“救市”第一回合就用了政府7000億美元的錢,華爾街上投資銀行最後一把大洗牌,今天夠得上“大規模”的投行,已經從五家變成了三家。該 除掉的都除乾淨了,最後剩下的,是兩家真正的自己人:摩根和洛克菲勒。這場天大的把戲,美英的銀行系統已經玩了一二百年。它們越玩越熟練、越玩越成功,同 時還不忘記用越來越專業的言辭,孜孜不倦地教導全世界想發財理財的人,教導各國經濟決策人:自由市場很好玩,市場越自由越有效,真正自由的金融市場就是完 全用不著監管的玩錢天堂,尤其用不著政府的監管!競爭的對手會有效地互相監督對方!

時興了30年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派”就是從這種有毒的自由市場裡“成長”起來的。它跟隨著這個全球化的歷史潮流大行其道達30年,現在已是百孔千瘡;它也和美國霸權、美元貨幣霸權一樣,面臨著被追根尋源和被徹底批判的挑戰。

相比之下,中國的銀行系統在過去一兩年裡一直都在討論如何對付流動性過剩的麻煩。在中國出現的是和大洋彼岸完全相反的一幅圖景:一邊是誠實的勞動 者,他們死腦筋節衣縮食,說什麼也不肯去消費,不肯掏錢去買東西用;另一邊是在中國的銀行系統裡氾濫的流動性,簡直都快無可奈何,沒有辦法了,就是把所有 的貿易順差都乖乖地買了美元國債和美元資產,我們這邊的流動性還是過剩,真的是怪異莫名。

然而住在美國的朋友們(準中產階級)卻告訴我,在沸沸揚揚的金融危機甚至經濟危機之下,他們的生活其實沒有受到多少影響,基本上還是老樣子。有的 甚至還在小小地玩一把“抄底”----買房子,購買被銀行取消了“抵押貸款贖回權”的那些房子,據說都相當便宜,就是地段不太好。那個為戰後經濟重建服務 的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由美國1944年設計出來的――的確是很好、很聰明的,它能夠極度有效地(自由市場的效率)把全球的財富斂起來,拿到美國,在自己 家裡享用、或者拿到海外去繼續投資、去賺更多的錢,甚至去打仗,同時也在美國國內為低收入人群提供福利和保障。美國人民只要努力工作,也都會從中獲益,眼 光長遠的美歐物流也早已趁著幾年來產能過剩還全面開工、價格超低廉的大好時機,把自家的倉庫裝滿(有一些東西還被埋在地下、沉到海裡去了――想得真夠長遠 的);真正倒霉的,是一手取了被拖延很久的工資,另一手就要付孩子的學費、付親人醫藥費的中國農民工,以及處於相同境遇中的全球的勞工,其中也包括美國的 工人。

在金融風暴策源地美國,美國人民的大部分――收入分組的上中兩層並沒有受到什麼衝擊。在中國,2009年剛剛過完春節,官方媒體就報告了2600 萬人失業――中國人、中國農民工失業了;他們失業不要緊,可以回老家種地去:他們絕大部分沒有失業保險,他們30年來的就業一直在總體上是非正式的。美國 人也有很多失業了――快到10%了(批評者說現在應該是16%以上);他們一失業就要動用失業救濟基金了,又要花額外的錢啦!

2009年過去一半多了,現在看起來我們的“保八”目標一定能實現(說不定還能超過),因為我們下定了決心,無論國際經濟形勢如何變化,一定要繼續堅持在 現有國際經濟結構之內的“放血式”出口導向,一定要不惜代價保住出口的國外市場份額,並且我國政府非常及時地出台了更加優惠的出口政策,實行更加堅決徹底 反對所謂的“貿易保護主義”的政策----這是全球“新自由主義”的自由貿易的靈魂,說白了,就是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必須首先最大限度地有利於貿易的強勢 一方――貿易的對手,而不是有利於自己的人民的福利,在堅守低工資比較優勢的路上一定要一路走到底(林毅夫直到2008年,去世行上任後還在明確宣稱,中 國應該永遠堅持低工資和比較優勢戰略,把高技術讓都讓給具有比較優勢的美歐去做)。我國今年促進自由貿易的政策中,包括再次大幅度提高出口商品的退稅率, 甚至在天津這樣的門戶重鎮城市開放全新的大型保稅加工區(2009-8-2新浪新聞)。 “保稅加工”其實早已被證明為“煮青蛙”的“溫水大鍋”,都2009年了,還在計劃建“保稅加工區”,估計大概一是為了保8,二是為了搶到廣東的前面。先 保住今年的“8”,明年2010年的事情明年到時候再說,再下一年2011年還早著呢,現在大家都在忙今年的“8”,誰有時間去想一想2011?

今年中國進一步加快了持有美元債務的規模和速度,在出口大縮水的年月裡,增持美元資產的速度反而大大加快,2009年3月報告減持44億美元,然 後沉默了3個月,第二季度竟然報告增持1600億美元以上,平均每個月超過500億美元:一個季度的增持量就超過了過去最高紀錄的2008年半年的增持 量,在“金災”之年創造了一個歷史的新紀錄。我們今年的出口貿易可沒有掙到這麼多的順差啊,我們善良的中國人民究竟是從哪裡找來的這麼多的“水”,為什麼 還要去灌那個永遠焦渴的無底洞一樣的貪婪呢?這比缺乏流動性的美國――全球金融危機本身更加令人費解。中美經濟與戰略對話仍然在糾纏這個借錢持債的事情。 更加匪夷所思的是,現在竟然還存在著一個懸而未決的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中國副總理王岐山在正式的對話中提出請求,請美國早日批准中國的市場經濟 地位(2009-7-29 )!又過了幾天,2009-8-17,大媒體上又在宣布,中國首次減持美國國債260億美元。連筆者這樣天天都在跟踪金融危機的人現在也被徹底搞糊塗了。

恩道爾警告我們,美元巨輪“泰坦尼克”已經開始下沉。就在這次中美戰略對話中,中國宣布了將繼續深化國內的金融改革――繼續擴大國家的金融體系的對外開放的政策。把《金融海嘯》這本書的觀點看懂了之後,我們應該知道,現在是到了“中國對美國國債說聲'不'”的時候了。

上世紀後半期創造出來的另一個神話叫做“GDP”。目前世界上所有最重要的經濟機構,其中最大的就是那個世界銀行WB,還有IMF,還有其他無數 幫腔的主流大腕,今年(2009)很長時間以來一直都在不停地忙著計算、決定和修改中國2009年的GDP增長速度:到底是7.8%還是7.9%(也許還 真能達到8.0%);小數點後面的那個數字太重要了,必須算得準確無誤;至於它們到底還乾了什麼別的更有用的事情,我們倒是很少聽說。

這個被徹底毒化了的美國金融體系所知道的唯一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就是欺騙性銷售,把自己的債券風險切片切塊全部“賣”出去――從資產負債表上“移 出去”、扔出去,扔得越遠越好;或者根本就不記在賬上。今年三月份,繼上一年7000億美元的“救市”行動之後,美聯儲又去買了一批有毒資產――8500 億美元。這個行動被一小“撮”媒體稱為“史上最無恥救市”。美國究竟加印了多少“綠背”,現在我們已經不知道了。西方、全球尤其是美國的主流和非主流媒體 都包括在內,現在雖然仍是“無冕”,卻已經完全沒有了王氣,無恥救市這樣的批評話語,只出現了一兩天,然後所有的媒體都閉上了嘴。對於隨後的美國所有的救 市舉措,一概都是更少評論了。

一年來,在國內外輿論中盛傳一條新聞:有50萬億美元這麼多的“財產”已經在金融海嘯中“蒸發”掉了。不知道這個數字是如何計算出來的,也許是有 根據的,在這個數字上西方主流媒體不太有必要造假;但是我們需要知道,絕大部分新金融產品――衍生品,槓桿虛擬資產,一直都是表外記賬場外交易的,一把一 把迅速轉手倒賣。現在看起來,這個故事的真實版本大概是這樣的:有50萬億美元那麼多的假錢――新金融虛擬的槓桿或者衍生資本,恰好在沒有站穩腳跟的時 刻,不幸遇到第一波金融海嘯,被沖散了----蒸發了。我們必須警惕的是,“新金融革命”其餘的成果—超過六百萬億美元的虛擬的有毒資本,並沒有蒸發、也 沒有消失,而是靜靜地趴在賬本上,等著真金白銀降臨――為它們“變身”,脫胎換骨變成真錢。

在一個現代經濟中,尤其是高度證券化、高度虛擬化的經濟框架中,真金白銀、真正的財富究竟是什麼?筆者認為,解釋這個問題最好的理論,真的就是馬 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我們繞了一個天大的圈子,現在又在朝著出發點回歸了。這正是“不差錢”的美元系統吸了那麼多的“水”卻仍然沒有“流動性”的問題的 根源。虛假的就是虛假的,帶有欺詐性質的所謂槓桿和新金融衍生品600萬億一天不“歸零”,這個世界就一天沒有安寧可言,金融市場也只好在那裡部分地空 轉。

天文數字600萬億美元的資產是什麼概念?是10個地球的年產出,或者一個地球全年的GDP乘以10。這個600萬億是在媒體上難得見到的數字, 因為西方的主流媒體一直在刻意掩蓋這個實在令人無法正視的事實。讓我們來看看外媒上的這一條評論:“高盛一直是華盛頓的批評者最愛瞄準的靶子,這家已經轉 為銀行的金融機構,仍繼續維持過去的投資銀行運作模式,繼續進行高風險投資”。美國參議院常務調查委員會的參議員卡爾.萊文(Carl Levin,正在開始調查)指出,“這是明目張膽地拿政府的錢去合法賭博。”(出處同註1)

這是一場人類從未見過的真正的“天賭”:美元霸權體系預先扣押了全世界10年的全部可能的總產出,用來加強自己的“金融資產”。拿別人家的財產當 抵押物,在光天化日之下、在全世界面前,公然地玩一場天字第一號大賭--騙錢騙局,這場騙局超出了絕大多數人最大的想像力。別人家的財產能被它(全部)拿 去當抵押品,這件事真的很神奇:可是只要一個國家的資本市場和金融市場一旦完全放開—尤其是如果這個國家的“資本市場”處在很低的“低水位”上的話,這裡 面的神奇就變成了常識。這條新聞同時還說明,高盛根本沒有把自己變成“商業銀行”,它還是最大的“投行”,可是禁止它繼續投機――改變成商業銀行,是去年 10月高盛獲得救助時必須接受的基本的條件。兩千億美元救市錢款,是當時還在美國財長任上的保爾森白送的,高盛前總裁嘛,不給高盛給誰呢?保爾森為了確保 國會散會後救市的決定不反悔,一定開出7000億美元一張空白支票送給他,曾經對著國會的女議長下跪(當時的新聞有很多報導)!可是高盛拿了救助的錢卻沒 有變身,而是繼續幹老本行――投機,所謂的“投資”,繼續“賭”。它根本就沒有打算把自己變成商業銀行,它根本就不想改惡從善。而且它現在還變得比以前更 會賺錢了。它的最新的業績是在“金災”之年的2009年第二季度,製造了這場災難的高盛公司的盈利量和盈利率,比新金融革命高潮的07-08年還要高:增 長64%!

如果我們確實應該這樣正確地理解目前的全球金融貨幣格局,這樣認識美國的政府和銀行體系的行為,以及不對這個失敗的體係做任何修正和改革的所謂中 美-國際“聯手救市”,那麼美國的經濟、別國的經濟、中國的經濟、世界的經濟怎麼可能真正復甦?就這麼做下去,是否有可能會使世界經濟變得更健康一點?截 止目前實在看不出來。

這場金融危機決不是一個意外事件,也決不是沒有前奏的隨機事件演進的結果。其實這場全球的金融危機,只不過是在一場美國主導的全球地緣政治歷史大 戲中,被精心策劃和導演出來的、掠奪財富的那場“折子戲”。隨著百年前全球霸權的霸主地位從英國逐漸轉遞到美國,霸權推進的“市場”手段,也從鴉片變成了 “綠背”。布雷頓森林體系把美元設計為全球儲備貨幣,1971年尼克松把美元與黃金脫鉤――賦予美元無限的自由;1933年的美國國會吸取了大蕭條的教 訓,為了限製商業銀行拿儲戶的錢從事證券投機,制定了《格拉斯-斯蒂格爾法》,1999年12月,這個法案在格林斯潘的運籌帷幄之下,在格林斯潘的長期堅 持不懈的極力推動下,被1999年的美國國會徹底廢除。金融、股票、資本市場的最後一道實質性監管被撤除了。從那個時候開始,甚至一直到2008年全球金 融海嘯排山倒海撲面而來的時候,全世界似乎還是渾然不知,這個沒有黃金做“錨”、又失去了監管的、可以被印刷機大量印出來的紙幣美元,將要給這個世界帶來 什麼呢?

推動美國國會廢除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是格林斯潘18年任期內打的最大的一場硬仗,用的時間最長,困難的程度最高。格林斯潘最終勝利了,他所代表的“美國世紀”霸權的貨幣權力徹底勝利了,但是這個勝利同時也為這個美元體系的最終的徹底失敗鋪平了道路。

這個“美聯儲”至今還在以“準”政府機構的形象面世,把世界上的很多人哄得暈頭轉向。 2008年9月的“救市”是美國政府和美聯儲私人央行的聯合行動,全世界卻被告知,這是“美國政府”在救市。美聯儲在實質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私人機構,只 是極少數幾個銀行頂級精英的“個人機構”。上面說過,華爾街投行系統大洗牌之後,現在只剩下最後真正的三個機構玩家(高盛、摩根大通、JP摩根),最後兩 個家族――摩根和洛克菲勒。就是他們在一個世紀之久的時間裡,把美國的貨幣發行權抓到了自己的手裡。

1913年美聯儲成立,就是他們這些人帶頭策劃和推動的。 100多年前,“銀行”這種機構曾經是令美國大眾厭惡的東西,因為前宗主國的英格蘭銀行一向行惡太多,在北美殖民地上尋找自由的、反叛出來的原先的英國人 和歐洲人,本不想在美國也搞出一個同樣讓人民討厭的銀行體系。所以銀行精英們在給一個英國私人央行體系的美國翻版起名的時候,摩根和洛克菲勒他們為了遮人 耳目,取了這個非常中性的名字:聯邦儲備委員會。

成立這個“美聯儲”是完全合乎法律程序的:國會辯論、總統簽署。美國國會通過《聯邦儲備法》提案的那一天,是1913年12月23日,是國會放聖 誕假之前的最後一個工作日,摩根和洛克菲勒家族的前人,非常有心計地挑選了這個日子,把《聯邦儲備法》的提案草案交給國會,使得提案在“幾乎空無一人的國 會”匆匆通過,僅僅一個小時之後,伍德羅.威爾遜總統就在提案文本上簽了字,使《聯邦儲備法》變成了法律。時至今日,如果有人想干點什麼事情反對美聯儲的 政策,好像就應該算是觸犯法律了。從國會通過提案到總統簽署之間這一個小時的時間,在1913年那個年代,差不多正好是從國會到白宮一出一進所需要的那麼 長的時間。

策劃美聯儲的故事,是一個比任何杜撰的小說都更加富有戲劇性的事件。 1908-1911年,英美勾結的一小撮銀行精英,精心策劃建立美國的央行,在歐洲操縱黃金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是歐洲那邊干預此事最主要的角色,也是策劃 這場行動的幕後角色。恩道爾把這個故事的主線索提示給讀者,經過大體上是這樣的:1910年11月,那個已經成立2年的“貨幣委員會”的一群美國頂級金融 家和幾個英國人一起,乘坐密封的火車包廂,去了摩根家族的私人海島度假村――佐治亞州海岸邊的哲基爾島,去秘密策劃美聯儲。他們想好了一個藉口,要是有哪 個好奇的記者發現,美國最有實力的金融家不知為何全體出現在這個偏遠的地方,他們就說是來打野鴨的,至於他們要打的是什麼鴨子,恐怕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

在這個極端秘密的私人的會議上,關於成立美聯儲的提案被起草出來,動筆的人們都是心情激動到狂放,他們太清楚自己將要成就的是何種偉業:私人控制 一個大國的貨幣權力。可是他們必須背著美國人民幹這件事情,因為這是直接違反美國憲法的――美國憲法上寫得清清楚楚,美國的貨幣發行權歸國會,所以他們還 要對國會連哄帶騙,要把自己偽裝得讓人看不出真面目,連“銀行”這個詞彙都不觸動,他們把自己稱為“委員會”。事實上,美國國會是在1913年“非法”地 把這項最重要的權力無限期地“委託”給了一小撮美英的銀行精英。

要等待差不多整整100年這麼長的時間,這個真實的驚險傳奇才逐漸浮出水面。 2007年在美國出版了一本書,“哲基爾島的故事”,試圖向美國和全世界的人民講述和分析這個關係到所有人利益的驚險傳奇。 2009年這本《金融海嘯》(首版德文2009,中文版2009-8)出版了,本書的作者前兩本書:《石油戰爭》和《糧食危機》,已經在中國擁有了許多讀 者。

本書力圖向讀者說明,美元體係是被極少數精英握在手中的霸權大國貨幣權力,美聯儲完全是為這一小撮銀行精英們的私利服務的。不管我們現在想說什麼、能說什麼,美聯儲當上全球貨幣權力一號霸主的時間,從1944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算起,已超遠遠過半個世紀了。

今天,美元貨幣霸權已經和“美國世紀”—美國帝國一起走到了末路,帝國已經毫無疑問正在走向衰落,但是就像它的前身英帝國一樣,這個衰落的過程很 可能是一條要走十年或者更久的、長長的下坡路。今天側翻倒地的全球金融體系還在運轉–但是有一半是空轉;這個過程仍然會不斷製造出迷人的假象,目的是讓全 球各國和人們分擔本來不屬於它們的責任。

我們站在一個靜悄悄的驚心動魄的時刻面前:是否應該和如何改變這個美元貨幣霸權獨霸天下的局面,如何決策和選擇?今天的選擇如此重要,這個選擇將要決定今後百年中整個人類所要走的路。


本書作者恩道爾警告我們,美元巨輪“泰坦尼克”正在下沉,不要再和它綁在一起,不要被它拉著沉沒下去!

霸權美元

霸權美元:布雷頓森林破裂的陰謀
作者:誰是誰非任評說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09-8-28

http://www.wyzxsx.com



霸權美元:布雷頓森林破裂的陰謀

誰是誰非任評說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美國和美聯儲對於這個體系的基本責任有兩點:

一、美聯儲保證美元按照官價兌換黃金,維持協定成員國對美元的信心

二、提供足夠的美元作為國際清償手段

而隨著經濟的發展,世界貿易過程中需要的美元數量越來越多,為了提供足夠多的美元,這個體係也存在重大的內在矛盾:美元供給過多則不能保證全部兌 換黃金,供給不足則國際清償手段不足,而更主要的是這樣的金本位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非金本位制度產生了巨大的矛盾,因為在現代金融體制下,各國的貨幣發行 是依靠國家債券向央行抵押發鈔的,原來的使用貴金屬發鈔的金本位、金銀本位、貴金屬複本位等等製度已經成為了歷史,這樣的債券發鈔制度使得國家央行的發鈔 成本極大的降低,也就是這樣的貨幣發行的成本與依靠某種本位制的貨幣發行成本降低太多了,而且按照凱恩斯主義、貨幣主義等等,各國的貨幣投放量都不斷的加 大,而且是有意的造成這樣的通脹,但是對於美元這樣的國際貨幣在國際金融中的義務,作為國際貨幣的美元的國際金本位制度,是肯定要破產的,而問題的關鍵是 有誰來主導美元國際金本位的破產和這個破產後誰能夠主持這個世界。美國是不能一上來就自己倒下的,必須有一個好的時機讓別人放倒,苦肉計還是需要的。

60年代後期,美國進一步擴大了侵越戰爭,國際收支進一步惡化,美元危機再度爆發。 1968年3月的半個月中,美國黃金儲備流出了14億多美元,僅3月14日一天,倫敦黃金市場的成交量達到了350~400噸的破記錄數字。美國再也沒有 維持黃金官價的能力,經與黃金總庫成員協商後,宣布不再按每盎司35美元官價向市場供應黃金,市場金價自由浮動,但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仍按官價結算,從此 黃金開始了雙價制階段。但雙價制也維持了三年的時間,原因是美國國際收支仍不斷惡化,美元不穩;二是西方各國不滿美國以已私利為原則,不顧美元危機拒不貶 值,強行維持固定匯率。於是歐洲一些國家採取了請君入甕的策略,既然美國拒不提高黃金價格,讓美元貶值,他們就以手中的美元兌換美國的儲備黃金。而這個政 策正是美國所需要的,美元在當時與現在是不同的,因為世界還存在著其他貨幣的避險機制,如果美元貶值只是美元的單方面的貶值,不會像今天這樣是給全球的經 濟注水,那個時候美元一旦貶值,會直接造成美國的國際支付危機。

當1971年8月傳出法國等西歐國家要以美元大量兌換黃金的消息後,美國於8月15日不得不宣布停止履行對外國政府或中央銀行以美元向美國兌 換黃金的義務。 1971年12月以《史密森協定》為標誌美元對黃金貶值,同時美聯儲拒絕向國外中央銀行出售黃金,至此美元與黃金掛鉤的體制名存實亡。 1973年3月因美元貶值,再次引發了歐洲拋售美元、搶購黃金的風潮。西歐和日本外匯市場不得不關閉了17天。經過磋商最後達成協議,西方國家放棄固定匯 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

至此佈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完全崩潰,從此也開始了黃金非貨幣化的改革進程。但直至1976年國際社會間才了達成了以浮動匯率合法化、 黃金的非貨幣化等為主要內容的“牙買加協定”。從法律的角度看,國際貨幣體系的黃金非貨幣化到1978年才正式明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1978年以多數 票通過批准了修改後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該協定刪除了以前有關黃金的所有規定,宣布:黃金不再作為貨幣定值標準,廢除黃金官價,可在市場上自由買賣黃 金;取消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必須用黃金支付的規定;出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6黃金,所得利潤用於建立幫助低收入國家優惠貸款基金;設立特別提 款權代替黃金用於會員國與IMF之間的某些支付等等。

通過上述一系列的協定和國際政治、金融的博弈,實際上是把美國從原先承擔的巨大的貨幣義務解放了出來,美國沒有付出額外代價的情況下使得美國不用再承擔兌換黃金的義務的同時美元還是世界貨幣。

在布雷頓森林崩潰以後,黃金比當時的兌換價格上漲了20倍,從35美元每盎司上漲到800美元每盎司,這樣的漲價世界的黃金還是不夠國際金融和國 際貿易的需要,因為黃金的巨額漲價把世界各國的投機資金都吸引了過來。這樣的結果就使得即使是布雷頓森林崩潰,美元依然是國際貨幣,因為美元在世界上已經 流通數量太大,如果美元不是國際貨幣,這些已經在國際金融貿易等流通領域的美元如何處理,會讓當事人損失極大,而黃金價值的暴漲也不能替代這樣的巨大金融 真空,而且還有一點就是美國還佔有世界最多的黃金,而且這些黃金的數量比例還超過美國經濟在世界所佔的比例,因此即使是布雷頓森林崩潰,美元的地位也不會 動搖。這一點美國人應當早就看到了,經濟模型運算和推演是不困難的,因此事情反過來看就是美國想要這樣的結果,背後是苦肉計。

而這樣的體制建立起來了以後,沒有了金本位和美元固定匯率的約束,世界各國都採取了大量發行貨幣,以貨幣換資產資源掠奪世界其他國家,各國的 爭相負債的政策,使得世界的主流強國均從債權國變成了債務國,尤其是美國,直接債務竟然達到了驚人的十萬億美元以上,世界的規則變化了,我們的經濟理論的 研究都是從戰前到戰後,即使是覆蓋布雷頓森林崩潰的時期以後,即使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這樣的效應在當時也不明顯,西方的學者出於利益的需要是不會說破 的,這樣的經濟學研究是極大的滯後於時代的。而且這樣的陰謀,即使是在西方世界也是不允許公開的,事後的經濟學更多的是為了掩飾政府和金融資本的陰謀而建 立的,對於最新的世界經濟的研究和推演,是必須自己做的。

在金融時代美元成為了世界的金融霸主,美國怎樣印鈔,其他各國也只能接受,尤其是世界的美元資產越來越大以後,讓世界放棄美元的損失也就越來 越大,這樣的損失壓力等於綁架了世界必須接受美元的霸權,這樣在全球的美元霸權就建立了,通過美國霸權和不斷的泡沫、印鈔,世界的財富就源源不斷地流入美 國,這樣的霸權所產生的利益,比當年的日不落的侵略和殖民,所得來的利益不知道大多少。

控製手段創新的美國世紀

《霸權背後》:控製手段創新的美國世紀
作者:新華網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09-8-28
http://www.wyzxsx.com


恩道爾的新著《霸權背後》,展示的是一個中國讀者比較生疏的地緣政治視角。這正是本書可以啟迪心智的核心所在。隨著地緣政治的視角展開, 我們將要看到一幅完全不同於被主流媒體描畫和染過顏色的世界圖景。這是200年現代歷史的經緯。在大英帝國衰落以後的100年中,美國承繼了世界霸主的地 位和衣缽,並且非常成功地把對世界的霸權和對國內的控制推向了極致。

在人類的家園――地球這個小小的星球上,有幾個民族僅僅由於世代生活的地域,恰好位於別人想通過的咽喉要道,或者在他們的腳下恰好埋藏著 過去不知道有什麼用處的石油和鈾礦,於是這些民族就隨著"現代化"的推展而陷入了永遠的動盪和災難。還有的國家,例如俄國和中國,僅僅因為幅員遼闊這一 點,就成了讓別人寢食難安的麻煩:這樣廣大無垠的領土,讓英國這樣的小小島國如何去支配和控制它?接替了英帝國的美帝國,自身是橫跨了一個大洲的大國,但 是仍然無論如何也不能對這另外兩個大國有片刻的"放心"。雖然在領土上沒有接壤,但是俄國和中國的任何發展,都會讓美國感受到莫名的威脅。在口頭上美國一 向把"夥伴"說得很多,但是在私下里,不僅是對中俄兩大國,就是歐洲"夥伴",在把持了美國國家權力的頂級精英的內心深處,也更多地是"對手"而不是什麼 別的東西,就算是"夥伴",最多也是暫時的,一旦利益發生了變化,夥伴就不再是夥伴了。

這些地緣政治理論很早就被明確地談論過,中國的讀者並非完全不了解,但是學會用地緣政治的視角來真實地看待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可能還需要某種程度上的思想革命。

恩道爾想強調的是:今天的世界並不是"國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世界,美國世紀這個全球帝國和100年前的大英帝國在骨子裡完全是一回 事;今天的世界仍然是大國的霸權世界,是霸權在試圖控制世界上所有的國家和人民,控制經濟和掠奪財富。尤其是在上世紀最後20年中,社會主義的計劃經濟輸 給了西方的市場經濟"效率",柏林牆被拆除,西方宣布"冷戰"勝利結束。中國和俄國先後開始了市場化經濟改革,向著世界開放了自己。這是美國期待已久的變 化:美國的經濟需要更大的市場,美國的霸權要覆蓋整個地球。

但是,在冷戰結束後的20年裡,美國並沒有信守對前蘇聯的承諾,不搞"北約東擴",而是對俄羅斯採取了咄咄逼人的瓦解戰略,大肆擴張"北 約",步步為營,把軍事基地一直推進到俄羅斯的大門口。本書開篇講的第一個故事,就是2008-8-8發生在格魯吉亞和只有梵蒂岡那麼大的南奧塞梯之間的 令人難解的戰事。只有莫斯科才能最真切地感受,在北約把戰略武器配置到俄國周邊一切可能的地方這種行動的背後,包藏著多麼險惡的目的。那一天正好是北京奧 運會開幕的一天-多巧。這種巧合其實非常之多,幾乎天天都在發生,只要具有地緣政治的眼光和歷史感,人們就可以很容易地從這些巧合背後,聽到美國霸權擴張 的堅定不移的腳步聲、看到稱霸世界的百年戰略鍥而不捨的堅韌努力留下的軌跡。

前蘇聯解體後,東西方意識形態的對立從理論上講已不復存在,西方宣布了最後勝利(連"歷史"都終結了)。在這種局勢之下,對這個世界來說 本來存在著一種可能性,即採用完全不同的、更為和解和建設性的方式,來處理東西方之間的關係,改變全球性的對抗、征服和控制:這是一種"非對抗進程的真實 可能性"。人類曾經有一個開創政治經濟合作的新時代的機會。

但是美國在1990年那個時刻是不可能這樣選擇的-在別的任何時刻都不可能這樣選擇。因為美國長久以來不僅是被極少數特殊利益集團把持 的,更是被五角大樓的權力控制的,如果選擇了"非對抗進程",就會立即急劇削減五角大樓的權力,這樣就會從生存的意義上致命地威脅到美國權力結構的整個肌 腱。

這就是"內因"。美國在走向全球霸主的道路上,已經把自己變成了一個不擴張就不能"生存"的國家,甚至是一個"大兵營式的國家"。為了稱 霸世界必須更多依靠軍事力量,於是國防部--五角大樓佔據了國家政策的中心,連國內糧食政策和食品國際貿易政策這樣的事情,都是歸五角大樓管的。因此,問 題完全不在美國生活方式、生產方式這裡,而是在美國作為世界霸主的目標和手段這裡。百年來美國精英制定的戰略就是控制世界。

善良的人們很難理解這一點,也不太願意相信這一點。這正是恩道爾希望人們放下成見、直面正對的問題。西方主流媒體被美國的霸權戰略主導半 個多世紀,一貫竭力用民主和自由來標榜美國,在佔大多數的人們的心中,已經建立起一種虛假的共識:"美國是民主的旗幟"。這就像100年前對英鎊"像黃金 一樣值錢"這種"信任"一樣。

要改變這種被灌輸的意識,我們需要經歷艱苦的思考,需要對每一個看不懂的事件問問"為什麼"。顏色革命就是這樣的一類事件,每一場顏色革 命都是為了最終控制俄羅斯和中國的中間環節。本書中對這個"如火如荼"的現像做了最深刻的剖析。美國中情局、某些NGO、某些基金會和某些關鍵性人物會出 現在每一場這樣的革命的背後;它們明目張膽地插手和培訓年輕的、希望改善國家狀況的激進分子,傳授群眾性的"蜂擁"戰術,用"民主"的方式把民選的政府首 腦搞下台,如米洛索維奇。美國毫不掩飾地動手"安排"附庸國家的總統人選。類似的事件一再發生,世界對此保持了沉默,最多只是發出一點微弱的無用的抗議。 就這樣全世界眼看著美國一步一步走向霸權頂峰。如果這個世界聽任顏色革命不斷發生下去,最後的結果只能是全體淪為附庸。

在美國的文化中、在普通人的生活中,民主是真實存在的,美國人民在自己的國家只要努力工作,都能有很好的機會;而與此共存於大眾中的宗 教,也許是中國讀者最不熟悉的一個層面。美國有無數教派,在最近幾十年中,宗教被大規模地利用起來,為美國霸權推行對內對外的控制服務,其中充滿了腐敗、 黑暗和謀略。這也是讀者和大眾非常難以認同的一個問題。本書對此做了大量的、詳盡的分析,讀懂這些信息和分析是很費力的。推想起來,作者在理清其中的枝枝 蔓蔓的過程中,不知道花費了多少心血。但是為了徹底弄清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的"世界體系",為了看清我們面前的艱險和機遇,這只是一個必要的小小的努力。

本書作者恩道爾是美國人。他這樣徹底揭露美國傷害全世界的霸權戰略,不是因為他不愛國。他說過,他不能看著他關切最深的國家實行自我毀 滅。他必須對美國和這個世界講清楚,這樣走下去只會自取滅亡。恩道爾明確地指出,美國的經濟政策、外交政策、軍事政策,都建立在一個最終自我毀滅的模式 上。我們必須自問:在和平建設、追求富強的大潮之下,是否真的暗藏著一個在長期中會禍害全世界人民的美國霸權戰略?我們是否可以忽略恩道爾的提醒,放心 地、不加防範地接受資本主義的自由市場,放心和強大的"夥伴"和平地競爭和相互依賴下去,而不必擔心對方謀劃任何傷害對手的戰略?正如本書譯者序中所 說:"有時,遙遠的忠誠像是一種背叛;有時,拒絕主流才能找到方向。"

希望本書的讀者能夠把每一頁都認真讀過,把地緣政治理論認真地思考一下,把從英帝國到美國世紀的霸權圖景仔細審視一遍,把我們自己面前的問題和長遠的前途好好地思考一次。

西藏問題的幕後推手

恩道爾:西藏問題的幕後推手
作者:恩道爾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09-8-27

http://www.wyzxsx.com

西藏問題的幕後推手


西藏:中央情報局動用家底

2008年年初,美國權勢集團斷定,到了加大對中國施壓的時候,這次美國在中國的領土西藏自治區挑起了重大騷亂。

顯然,在中美關係中一個極其敏感的時刻,華盛頓已經決定以在西藏煽動騷亂的方式與北京玩一場風險極高的地緣政治遊戲。此時美國金融市場極度依賴於 中國將美元貿易順差投資於美國政府國債、國庫券及其房地美和房利美債券。西藏騷亂的時機設定在北京奧林匹克運動即將舉行的時候。

這是美國搞亂中國逐步升級的戰略的一部分。這個戰略數月之前即已啟動,在蘇丹、在緬甸,以及美國與印度簽署特別軍事協定對付中國之際,就已啟動。

2007年10月,當小布什總統首次同意公開在華盛頓會見達賴喇嘛時,就已為西藏的行動開了綠燈。美國總統完全清楚對北京而言這樣的污辱意味著什麼。通過同意並出席美國國會授予達賴喇嘛國會金質獎章,布什公然加劇了與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的冒犯。

小布什、賴斯、法國總統薩克齊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對2008年3月發生在西藏的騷亂立即表示支持,顯得荒謬可笑。默克爾總理宣布,她抵制參加8月的北京夏季奧運會,以此抗議北京對西藏事件的處置。她的新聞秘書忘了說,她原來根本就沒計劃出席北京奧運會。

在默克爾之後,波蘭首相、親華盛頓的唐納德•塔斯克和同樣親美的捷克總統克勞斯也表示不出席北京奧運會。不清楚他們原本是否計劃參加,但這些聲明聲勢不小地上了報紙的頭條。

西藏的暴力抗議和證據確鑿的人身攻擊發生於3月10日。這一天,數百人走上拉薩街頭,要求釋放據稱因慶祝美國國會金質獎章而被逮捕的人。在西藏武裝叛亂49週年到來之際,這些人得到了其他人的聲援,走上街頭進行抗議。

西藏的地緣政治遊戲

由於這次騷亂以中國政府為目標,人們有理由懷疑其時機的選擇。流亡的達賴喇嘛領導的活動進入了新階段,在西藏突然爆發的反華暴力活動,其企圖顯然 是在2008年8月奧運會來臨之際,將國際注意力吸引到北京的人權記錄上。在中國,奧運會被看作是一個繁榮的新中國在世界舞台上亮相的重大事件。

西藏“深紅色”革命的幕後操縱者承認,華盛頓一直在籌劃另外一場臭名昭著的顏色革命,這次煽動民眾抗議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使北京難堪。

活躍於西藏內外的那些機構都是美國製造類似動亂中常見的機構,它們中大多數與美國國務院有密切聯繫包括國家民主基金會和中央情報局的“自由之 家”,後者的主席是包柏漪,美國前駐華大使和有影響的紐約對外關係理事會主席溫斯頓•洛德的老婆。包柏漪在西藏國際委員會中也有個職位。

中國總理溫家寶譴責達賴喇嘛策劃了動亂,企圖破壞奧運會,“以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這個事件對中國和美國利害攸關。

美國總統布什還給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打電話,向北京施加壓力,敦促其與流亡的達賴喇嘛進行對話。白宮稱,布什“表達了他對西藏局勢的關注,鼓勵中國政府與達賴喇嘛的代表舉行實質性對話,為記者和外交官提供更多便利條件”。

達賴喇嘛的古怪朋友

在西方,對許多圈子來說,經過精心打造的達賴喇嘛的形象近乎於上帝。姑且不說達賴喇嘛的精神生活存在問題,我們不妨看看,簇擁在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周圍的那些人,在對待同胞的同情心和公正態度上,其聲名也並不怎麼樣。

達賴喇嘛遊走於極端保守的政治圈子之間。這開始於20世紀30年代。當時,德國納粹,包括蓋世太保頭子希姆萊和其他納粹黨領導人,把西藏看作是消失的亞特蘭蒂斯(傳說中沉沒於大西洋中的島)倖存者的聖地,是“北歐純種人”的發源地。

在11歲被指定為達賴喇嘛之後,十四世達賴與納粹黨徒、希姆萊令人膽寒的黨衛軍軍官海因里希•哈勒成為朋友。

哈勒在遇見11歲達賴喇嘛時是黨衛軍精英組織中的成員,並成為達賴在“西藏以外世界的導師”這與十分流行的好萊塢影片《西藏七年》中由布拉德•皮特所扮演的清白形像大相徑庭。他們成了忘年之交,直到2006年哈勒93歲去世。

看一看達賴後來交往的朋友的背景,會更覺這種友誼值得注意。 1999年4月,達賴喇嘛與撒切爾夫人和美國前駐華大使、中央情報局前局長和美國前總統老布什一道,要求英國政府釋放前智利的法西斯獨裁者、中央情報局的 老主顧奧古斯都•皮諾切特,此人當時正在英國訪問。達賴喇嘛敦促,不要強迫皮諾切特返回西班牙。在西班牙,皮諾切特因犯下反人類罪遭到通緝。達賴喇嘛還與 智利國家社會黨領導人米格爾•塞拉諾過從甚密,塞拉諾倡導某種“怪異的希特勒主義”。

此外,在美國政府公佈的官方文件裡明白無誤地記錄著,自1959年流亡印度以來,達賴喇嘛獲得了美國和西方情報機構及其一大幫非政府組織資助的大量經費,這些機構始終圍繞在達賴身邊。達賴喇嘛這些華盛頓朋友們的議程,與2008年3月發生的西藏騷亂密切相關。

又是國家民主基金會……

作家米歇爾•帕倫蒂在他的專著《友好的封建制度:西藏神話》中寫道:“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中央情報局積極地用武器、軍事訓練、金錢、空中支援和其他各種各樣的幫助,支持西藏人的事業。”

設在華盛頓的美國自由亞洲學會是中央情報局的掩護機構,該機構不遺餘力地宣傳西藏抵抗運動,達賴喇嘛的大哥土登諾佈在這個組織中十分活躍。達賴喇 嘛的二哥嘉樂頓珠在1951年與中央情報局一塊實施了情報行動,這些行動後來升級為由中情局訓練游擊戰組織,並由中情局將這個組織的成員空投回西藏。

20世紀90年代後期解密的美國情報文件表明:“在20世紀60年代大部分時間裡,中央情報局每年向西藏流亡運動提供170萬美元用於開展針對中國的行動,其中包括對達賴喇嘛個人每年18萬美元的資助。”

在中央情報局的幫助下,1959年達賴喇嘛出逃到印度達蘭薩拉,此後他一直住在那裡。至2008年,達賴繼續得到數百萬美元的資助,這些錢不是直接來自中情局,而是來自中情局的掩護機構國家民主基金會,這個機構由美國國會撥款,這樣做不太顯眼。

如前所述,在美國支持的從塞爾維亞到格魯吉亞、烏克蘭再到緬甸的每一場顏色革命中,國家民主基金會都是製造動亂的工具。它的資金用來支持反對派媒體,為它看中的反對黨候選人進行全球公共關係造勢。

在裡根的中央情報局局長比爾•凱西的提議下,裡根政府在20世紀80年代初設立了國家民主基金會。在此之前,中情局針對不友好政權實施的一系列暗 殺和破壞活動被曝光,引起社會高度關注。設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目的,是把它設計成一個獨立的非政府組織,在表面上與中情局和其他美國政府機構拉開距離,他 們估計這樣做可以掩人耳目。國家民主基金會的第一任代理主席艾倫•溫斯頓對《華盛頓郵報》說:“我們(國家民主基金會)今天做的許多事,在25年以前都是 中情局的活兒。”

美國情報史學家威廉•布盧姆指出:“國家民主基金會在20世紀80年代的伊朗門事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它為奧利弗•諾思隱密而非法的'民主計劃' 的關鍵部分提供資金。這個網絡將國家對外政策私人化了,實施戰爭、買賣槍支和毒品,並參與其他非法性質的活動。1987年,白宮發言人說,國家民主基金會 在'經營民主計劃'。”

在2008年西藏騷亂中,最著名的支持達賴喇嘛西藏獨立的組織,是1988年在華盛頓成立的“國際支持西藏運動”(ICT)。

自1994年起,“國際支持西藏運動”組織一直接受來自國家民主基金會的資金。該組織在2005年將“真理之光”獎頒給了國家民主基金會的 創建人卡爾•格甚曼。其他“國際支持西藏運動”獎項得主包括德國的諾曼基金會和捷克領導人哈維爾。 “國際支持西藏運動”理事會成員中有前美國國務院官員加里•史密斯和朱莉婭•塔夫脫。

另一個非常活躍的反華組織是“自由西藏學生”(SFT)組織。該組織1994年在紐約成立,它源於美國西藏委員會和國家民主基金會出資的國際支持西藏組織的一個計劃。

“自由西藏學生”策劃的最有名的活動,是在中國的長城展開了450英尺長的旗幟,呼籲所謂的西藏自由,並指責北京對西藏實施“種族滅絕”,這個指責毫無事實根據。顯然,這是一出絕妙的鬧劇。歐美天真的學生們絕大多數從未去過西藏,他們被這個組織愚弄了。

美國製造的“西藏人民起義”

“自由西藏學生”是2008年1月4日宣布發起“西藏人民起義”的五個組織之一,該組織設立了特別臨時辦公室負責對“起義”的組織協調和籌措資金。

在煽動反華的騷亂中,吳弘達是又一個著名的達賴喇嘛支持者。他在1996年接受《花花公子》採訪時變得聲名狼藉,在這次採訪中,他聲稱:“拍到了一個中國囚犯在活著的時候被推上手術台摘出了腎臟,然後被拉出去槍斃。 ”BBC播放了這盤錄像帶。

BBC播放的錄像根本就沒有顯示出他談到的內容,然而造成的影響卻十分惡劣。會有多少人來核實BBC的老文檔?吳弘達是伯克利大學的退休教授,出牢後離開中國。他是勞改研究基金會的負責人,這是個不用上稅的組織,主要資金來源也是國家民主基金會。

如同相關計劃一樣,美國政府出資的國家民主基金會也支持了《西藏時報》,這是達賴喇嘛在流亡地印度達蘭薩拉發行的報紙。國家民主基金會還支持“西 藏多媒體中心”,他們稱之為:“傳播為西藏的人權與民主鬥爭的信息”,該中心也設在達蘭薩拉。國家民主基金會還資助了“西藏人權與民主中心”。

簡言之,在2008年3月的“自由西藏運動”和西藏騷亂中,到處都留下了美國國務院和美國情報界的指紋。人們不禁要問:它們為什麼要這麼幹?尤其是在這個時候幹?

西藏的礦產財富

西藏對中國具有戰略重要性,這不僅因為它處於與印度——華盛頓在亞洲的最新反華夥伴——相鄰的地理位置,西藏還是礦產和石油的寶庫。西藏有世界最 大的鈾和硼砂礦床,擁有世界一半儲量的鋰、亞洲最大的銅礦、龐大的鐵礦石礦藏以及8萬多個金礦。西藏的森林是中國可以支配的最大的木材儲備。西藏還擁有這 個地區一些最大的石油儲量。

位於西藏自治區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交界的柴達木盆地,也是一個巨大的石油和礦產區域,該區域素有“聚寶盆”之稱。這個盆地有57種已經探明的各類 礦產資源,其中包括石油、天然氣、煤、粗鹽、鉀、鎂、鉛、鋅、金礦。據估計,這些礦產資源的潛在經濟價值達15萬億人民幣或18萬億美元。已經探明,中 國最大的鉀、鋰和粗鹽礦都位於這個盆地。

最具戰略意義的是,西藏地處“世界屋脊”,或許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淡水源頭。亞洲最大河流中為20億人口提供飲用水的七條大河源自西藏。基辛格也 許會這樣說,誰控制了西藏的水,誰就擁有了控制亞洲尤其是中國的強大地緣政治槓桿。由此看來,華盛頓在2008年春季對西藏主要的興趣所在,是由於它有可 能成為破壞中國穩定、敲詐中國政府的槓桿。

————節選自《霸權背後:美國全方位主導戰略》





2009年8月10日,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地緣政治學家威廉·恩道爾教授帶著他的新書《霸權背後:美國全方位主導戰略》來到中國,該書已於8月中旬正式上 架銷售。目前,知識產權出版社聯合威廉·恩道爾出版了四本“恩道爾地緣政治”系列叢書:《石油戰爭:石油政治決定世界新秩序》、《糧食危機:運用糧食武器 獲取世界霸權》、 《霸權背後:美國全方位主導戰略》和《金融海嘯:一場新鴉片戰爭》。

 

 

新疆為什麼讓美國那麼“激動”?  

新疆為什麼讓美國那麼“激動”?熱比婭對美國有什麼用處,美國政府為什麼一直出錢給她用?這是因為(1)中國和中亞和東歐多個國家之間正在推進的 重大的石油輸送管道工程計劃,全部要經過新疆進入中國,如果這些工程能實現,將會徹底地、一勞永逸地打破美國對中國的石油控制,消滅美國在全球石油市場上 唯一壟斷者的地位,並在上合組織國家之內實現真正的雙贏(但是這裡也有大量地緣政治意義上的各個國家之間的利益衝突問題需要克服);(2)新疆周邊是美國 打造的包圍中國的“陸鏈”的終點(東有島鏈西有陸鏈),在地緣政治上具有最高級別的軍事戰略意義。從美國霸權的利益出發,這個區域如果穩定就是壞事,只要 動亂就是好、而且越亂越好;在這裡如果發生區域性政治不穩定甚至戰爭,毫無疑問會使“上合組織”的經濟合作失敗,那將是美國最大的地緣政治戰略的勝利。美 國將會抓住一切機會、不遺餘力地在新疆和周邊地區製造不間斷的動亂,就像在兩伊和中東一樣;我們不必驚訝,但是必須有多套應對策略。美國已經不再掩飾利用 熱比婭的熱情(公然承認通過民主基金會送錢給她),連澳大利亞這樣的走卒都敢在國家電視台播放吹捧熱比婭的節目,我們在這個問題上就不必太客氣了。  

值得我們欣慰的是,2009年8月10,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地緣政治學家威廉·恩道爾教授帶著他的新書《霸權背後:美國全方位主導戰略》來到中 國,為我們講述了更多陰謀背後的真相。目前,威廉·恩道爾的地緣政治系列叢書:《石油戰爭:石油政治決定世界新秩序》、《糧食危機:運用糧食武器獲取世界 霸權》、《霸權背後:美國全方位主導戰略》、《金融海嘯:一場新鴉片戰爭》,中譯本已由知識產權出版社出版。

2009年8月27日

全球黃金市場去套保化

全球黃金市場去套保化正在進行時
2009-08-2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397bcf0100esrn.html
馮亮的博客

全球黃金市場去套保化正在進行時



二季度黃金市場延續去套保化進程



因為黃金礦產商套期保值意慾不斷下降,全球黃金的套保頭寸進一步下降,但去套保化的進程有所減緩。最新一期BNP富通出版的《對沖與金融黃金報 告》稱,雖然黃金的套保頭寸仍在下降,但是今年黃金的去套保化的進程已大為減緩。而全球最大的黃金礦產商AngloGold Ashanti宣稱在09年第二季度,全球黃金套保頭寸進一步下跌超過120萬盎司(37噸),大大超過之前的預測,使得經過德爾塔調整的套保賬戶達到 1470萬盎司(458噸),已確認的套保頭寸則下跌了130萬盎司(41噸)。新一輪全球黃金市場的去套保化似乎又要上演。

AngloGold Ashanti不僅在09年的第二季度減少了65萬盎司的套保頭寸,而且還宣佈在7月末其套保賬戶的套保頭寸再減少74萬盎司。同時它還計劃在今年年末將 其套保賬戶的頭寸減少至410萬盎司。這就意味著AngloGold Ashanti在2009年總的去套保頭寸將達190萬盎司,這遠遠高於分析師之前的各種預測。現在很多黃金分析師已經將全球黃金市場去套保化所涉及的頭 寸預測上調一倍,從200萬盎司調升至400萬盎司。

儘管由於全球黃金套保賬戶已經縮小,今年黃金去套保化數量對比去年的總量仍大為減少,但是按年率計算去套保化頭寸仍然在400萬盎司之上,這是自2001年第二季度以來最大的跌幅,值得注意的是當時套保賬戶頭寸總計超過1億盎司。

相較AngloGold Ashanti大刀闊斧的去套保化行為,其他的黃金礦產商要顯得謹慎的多,在09年的第二季度,31個世界主要黃金礦產商其套保賬戶的套保頭寸共減少了 10萬盎司而已。還有在09年的第一季度,全球黃金的套保頭寸只是輕微地增加了一點,事實上只有一個黃金礦業公司——Coeur d'Alene增加了其套保頭寸,數字為22500盎司。根據《對沖與金融黃金報告》的預計,在今年剩下的兩個季度,套保頭寸將小幅增加。



黃金ETF不斷減倉



下面我們來看看黃金ETF的情況,在09年的第二季度,世界上16個主要的黃金ETF明顯放慢了其加倉的步伐。在09年的第二季度,這些ETF共 增加黃金儲備47.3噸,要知道在09年的第一季度這個數字為458.3噸,第二季度的數字不過為第一季度的十分之一多點而已。還有在7月份,數字顯示 16個主要的黃金ETF共減倉41噸,預計這個趨勢在8月份仍將延續。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最大的黃金ETF SPDR在09年第二季度,其倉位是減少的,共6.89噸。



央行售金謹慎



央行售金方面則延續了金融海嘯以來疲弱的趨勢,因為貨幣的貶值預期,各國央行似乎更為看好黃金的保值作用。根據由GFMS發布最新的報告顯示,在 2009年的頭半年,官方售金的總量同比大幅下降73%,只有區區39噸。而且GFMS預計在第二季度,銀行業這些曾經的淨賣出者正在轉變為淨買入者。他 們的黃金大多來源於《央行售金協議》的簽署國,這些國家總的銷售量大約為92噸,與此同時世界上很多別的央行和機構都在大量收購黃金,因此最後央行這一塊 也變成了淨買入者,總量約為56噸。對比《央行售金協議》每年500噸的限額,這些數字少的可憐。 2009年的上半年,法國成為了最大的賣家之一。本期《央行售金協議》長達5年,並將於今年9月26日到期,法國曾經聲稱將在這期《央行售金協議》內出售 600噸黃金。不過根據現在的情況來看,法國在今年的頭5個月只不過出售了44噸。到今年5月份止,法國共出售了576噸黃金,為了達到目標還需要在從6 月到9月底再出售24噸黃金。排第二的賣家是歐央行,共出售了35.5噸。事實上,雖然很多央行還在按照協議出售黃金,不過總量已經很小了。截止至6月份 的數據,2009年半年的總售金量約為140噸,為1994年的130噸以來的最低水平。特別在7月份,央行淨出售量為1-2噸黃金,真的少得可憐。

最近,歐洲方面出台了最新一期的《央行售金協議》,根據這份為期5年的協議規定,其簽約國將每年的限額從現在500噸調低至400噸,同時IMF 計劃售金的部分也將在這份協議的框架內進行。撇開IMF不談,其他《央行售金協議》的會員國在黃金拋售的問題上預計將繼續保持克制,很明顯在未來鈔票氾濫 的時代,黃金還相對比較靠譜。其中瑞士已經示意,他們將不會繼續出售手中的黃金。

另外,還有最近炒的很熱的IMF售金問題,雖然美國國會已經通過了,但是還需要IMF會員國表決才能決定真正出售403.3噸。不過現在問題 是,IMF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討論,恐怕很難實現在2009年內出售這批黃金。不過就算趕得及在年內通過售金決議,按照IMF的意思也是有序地,並且在不 影響黃金市場的情況下分批銷售,大概每年出售134-200噸。



需求旺季恐加劇黃金市場去套保化進程



綜上所述,黃金價格持續在高位震盪,卻又遲遲沒有突破1000美元大關,使得各方面對黃金保持一種謹慎樂觀點額態度,這是全球黃金市場去套保化在 第二季度有所延緩的最主要原因。現在全球116個黃金礦業公司擁有的套保頭寸合計佔全球黃金年產量的69%,全球黃金套保頭寸的95%。可以說礦業公司是 黃金市場主要的套保者,同時黃金套保頭寸由於其所涉及的黃金頭寸巨大,對黃金價格走向也舉足輕重。這些年來隨著黃金價格的不斷上漲,特別金融海嘯以來,由 於對於未來貨幣貶值的強烈預期,市場開始一致看好黃金,這也使得礦業公司不斷減少套保頭寸,而套保頭寸的下降也進一步助漲黃金價格。還有由於礦業商套保為 黃金套息交易的重要一環,其頭寸的下降肯定對黃金套息交易將有所抑制,從這個機制上也將有利於黃金價格進一步上漲。雖然在2009年第二季度,全球黃金市 場的去套保化進程有減緩的趨勢,但是很快到了9、10月份,這是一年中黃金的需求旺季。特別是9月份從歷史回顧來看,是黃金價格上漲幅度最大的月份。黃金 價格如果繼續上漲,特別是突破1000美元大關,礦業商們的套保意欲肯定將進一步消減,從而導致黃金市場的去套保化進程重新加速。從這個角度來說,黃金價 格必將受益於此。

2009年8月26日

繁榮的假象

繁榮的假象/謝國忠
2009-08-24
謝國忠搜狐博客http://xieguozhong.blog.sohu.com/

Boom and burst



Don't be fooled by false signs of economic recovery. It's just the lull before the storm.



Andy Xie

Updated on Aug 24, 2009





The A-share market is collapsing again, like many times before. It takes numerous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expert" opinions to entice ignorant retail investors into the market but just a few days to send them packing. As greed has the upper hand in Chinese society, the same story repeats itself time and again.





A stock market bubble is a negative-sum game. It leads to distortion in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hence, net losses. The redistribution of the remainder, moreover, isn't entirely random. The government, of course, always wins. It pockets stamp duty revenue and the proceeds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cash. And, the listed companies seldom pay dividends.





The truly random part for the redistribution among speculators is probably 50 cents on the dollar. The odds are quite similar to that from playing the lottery. Every stock market cycle makes Chinese people poorer. The system takes advantage of their opportunism and credulity to collect money for the government and to enrich the few.





I am not sure this bubble that began six months ago is truly over. The trigger for the current selling was the tightening of lending policy. Bank lending grew marginally in July. On the ground, loan sharks are again thriving, indicating that the banks are indeed tightening. Like before, government officials will speak to boost market sentiment. They might influence government-related funds to buy. "Experts" will offer opinions to fool the people again. Their actions might revive the market temporarily next month, but the rebound won't reclaim the high of August 4.





This bubble will truly burst in the fourth quarter when the economy shows signs of slowing again. Land prices will start to decline, which is of more concern than the collapse of the stock market, as local governments depend on land sales for revenue. The present economic "recovery" began in February as inventories were restocked and was pushed up by the spillover from the asset market revival. These two factors cannot be sustained beyond the third quarter. When the market sees the second dip looming, panic will be more intense and thorough.





The US will enter this second dip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next year. Its economic recovery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is year is being driven by inventory restocking and fiscal stimulus.



However, US households have lost their love for borrow-and-spend for good. American household demand won't pick up when the temporary growth factors run out of steam. By the middle of the second quarter next year, most of the world will have entered the second dip. But, by then, financial markets will have collapsed.





China's A-share market leads all the other markets in this cycle. Even though central banks around the world have kept interest rates low, the financial crisis has kept most banks from lending. Only Chinese banks have lent massively. That liquidity inflated the mainland stock market first, then commodity markets and property market last. Stock markets around the world are now following the A-share market down.





By next spring, another stimulus story, involving even bigger sums, will surface. "Experts" will offer opinions again on its potency. After a month or two, people will be at it again. Such market movements are bear-market bounces. Every bounce will peak lower than the previous one. The reason that such bear-market bounces repeat is the US Federal Reserve's low interest rate.





The final crash will come when the Fed raises the interest rate to 5 per cent or more. Most think that when the Fed does this, the global economy will be strong and, hence, exports would do well and bring in money to keep up asset markets. Unfortunately, this is not how our story will end this time. The growth model of the past two decades - Americans borrow and spend; Chinese lend and export - is broken for good. Policymakers have been busy stimulating, rather than reforming, in desperate attempts to bring growth back. The massive increase in money supplies around the world will spur inflation through commodity-market speculation and inflation expectations in wage setting. We are not in the midst of a new boom. We are at the last stage of the Greenspan bubble. It ends with stagflation.





Hong Kong's asset markets are most sensitive to the Fed's policy due to the currency peg to the US dollar. But, in every cycle, stories abound about mysterious mainlanders arriving with bags of cash. Today, Hong Kong's property agents are known to spirit mainland- looking men, with small leather bags tucked under their arms, to West Kowloon to view flats. Such stories in the past of mainlanders paying ridiculous prices for Hong Kong flats usually involved buyers from the northeast. In this round, Hunan people have surfaced as the highest bidders. The reason is, I think, that Hunan people sound even more mysterious. But, despite all this talk, the driving force for Hong Kong's property market is the Fed's interest rate policy.





Punters in Hong Kong view the short-term interest rate as the cost of capital. It is currently close to zero. When the cost of capital is zero, asset prices are infinite in theory. At least in this environment, asset prices are about story -telling. This is why, even though Hong Kong's economy has contracted substantially, its property prices have surged. Of course, the short-term interest rate isn't the cost of capital; the long-term interest rate is. Its absence turns Hong Kong into a futile ground for speculation, where asset prices increase more on the way up and decrease more on the way down.





When the Fed raises the interest rate, probably next year, Hong Kong's property market will collapse. When the Fed's policy rate reaches 5 per cent, probably in 2011, Hong Kong's property prices will be 50 per cent lower.

謝國忠搜狐博客http://xieguozhong.blog.sohu.com/



Andy Xie is an independent economist.

2009年8月25日

謝國忠:我對中國樂觀對美國悲觀

謝國忠:我對中國樂觀對美國悲觀

2009-08-25 19:39:36

謝國忠:不能因利益驅動而散佈違背經濟規律的言論

  2009年08月25日投資者

“大潮退盡時,方知誰沒有穿泳褲。”美國股市巴菲特這麼看投資者。當然,這句話也同樣適用於在資本市場游泳搏擊的經濟學家和各種分析師。

在過去的十多年裏,謝國忠至少準確預測到了亞洲金融危機、美國的衰退和中國股市和樓市的逆轉、石油泡沫破滅這五個重要的現象,這些悲觀的預測發佈的時候,均是在市場最“好”的時候。

最近,就中國及全球經濟走勢等相關問題,現任玫瑰石投資公司經濟學家的謝國忠接受了本刊專訪。

 主要經濟體已實現硬著陸

《投資家》:上半年宏觀經濟數據情況已經公佈,正如你年初所說的,中國經濟會在二季度好轉,那麼現在有什麼風險?對中國依靠出口拉動的增長模式,你怎樣看?

謝國忠:現在最大的風險是銀行業大量貸款,上半年新增貸款超過7萬億,這有可能形成新的壞賬。貸款很多是跑到了股市和樓市,那種希望股市和樓市刺 激經濟增長的想法是飲鴆止渴。如果明年經濟形勢得不到根本好轉,那麼銀行將承受巨大的成本。目前財政收入的增加主要靠銀行的貸款形成的,貸款買土地和樓 房,形成了大量的稅收。

中國靠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方式並沒有改變,靠政府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方式不可持續,這只能阻止經濟快速下滑,但是對於經濟持續增長沒有太大好處。也不利於經濟結構調整。

《投資家》:對今年世界經濟整體走勢你怎樣看?有人認為經濟危機將改變世界的格局,中國將在世界經濟中獲得更多的話語權,這會實現嗎?中國的普通人會從中得到什麼?

謝國忠:我在今年年初說過,美國、日本和德國等主要經濟體是從2008年四季度開始衰退的,今年一季度會延續衰退,主要經濟體將在今年二季度實現 硬著陸,去年四季度萎縮了1到2個百分點,今年一季度也將保持這一降幅。今年二季度衰退速度會減弱,下半年全球經濟會企穩。主要原因是金融危機影響、信貸 萎縮,上半年庫存較多,下半年庫存減少,購買力會增加,帶動經濟反彈。

美國坐莊坐不動了,世界需要中國坐莊。話語權是跟經濟實力相關,這沒錯,但是,中國要獲得更多的話語權還需要繼續進行一系列的改革。中國資本項目 並沒有完全開放,匯率還不能自由兌換,這些都是建立國際金融中心的必要條件,中國要藉這次經濟金融危機,把中國建成國際金融和物流中心,只有這樣才能有更 多的話語權。

此前的經濟增長方式無非是給美國打工,掙點工錢,要想成為經濟強國,就必須改變這種狀況,把中國變成物流和國際金融中心,讓別人給我們打工。用資本和物流帶動城市化,把農村人口變成城市人口。當然,匯率、外貿、靠小商品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方式等等都需要改革。

 理性決定價值非理性決定價格

《投資家》:為什麼大部分人不能準確地預測經濟走勢?

謝國忠:主要是這些人的非理性戰勝了理性的分析,另外,就是對價值的基本判斷出現了錯誤。很多人會人云亦云,將錯誤的觀點到處推廣和傳播,而理性的判斷這時候就成為非主流。

準確預測依據很簡單,不要被表面的現象蒙蔽。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一些從事房屋信貸的機構,開始了降低貸款門檻的行動,不僅將貸款人的收入標準調低,甚至沒有資產抵押也可得到貸款買房,進而形成了比以往信用標準低的購房貸款,“次級貸款”出現。

上世紀末期,美國經濟的景氣淹沒了次貸。進入21世紀後,次貸風行美國。尤其是在新經濟泡沫破裂和“9·11”事件後,美國實行了寬鬆的貨幣政 策,從2000年到2004年,連續25次降息,聯邦基金利率從6.5%一路降到1%,並從2003年6月26日到2004年6月30日期間保持了一年多 的時間。

由於美國通脹率很高,加息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加息,次貸還款人就難以為繼了。由於美國貸款機構都把次貸打包證券化,或通過更複雜的“創新”衍生品,使得危機傳導有很長的過程。這就是美國經濟在2008年出現衰退的原因。

《投資家》:由於經濟週期的存在,有人認為,不管是看熊還是看牛,只要堅持下去,總有實現的一天——聽上去預測經濟的走勢並不困難,事實是這樣嗎?在經濟領域裏,歷史真的是因為人性不變而迴圈出現的嗎?

 謝國忠: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美國道瓊斯指數60年代是高點,之後20多年才回到前期高點。人和經濟發展都有理性和非理性的一面。理性的一面更多表現在對 科技的創新和帶來管理的進步,理性推動了歷史進步;非理性帶來的是波動,造成很多錯覺,經濟發展和價值最終會回歸到理性上來,這樣,被非理性吹起的泡沫就 會破滅。理性決定價值,非理性決定價格,價格必然會圍繞價值波動,非理性的價格彈得越高,跌下來的會越重。

《投資家》:在一個媒體發達的時代,經濟學家的言論會影響到很多人的投資判斷,他們對投資者有沒有道德上的責任?當經濟學家對自己的心目中的真相負責時,他有沒有考慮到他心目中的真相其實是假像,是錯誤的?

 謝國忠:當然有!首先,作為一個經濟學家或者分析師,不能先買了,再推薦,就是做所謂的“老鼠倉”。不能因為自身的利益驅動而去散佈違背經濟規律的言論。另外,很多人雖然頻頻發表觀點,其實,他自己根本沒弄懂,沒有弄懂就發佈出來,為什麼不負責任?

中國文化傳統是講究中庸,不講絕對的真理;在經濟規律上講人為控製而不講基本的真正的價值,這也是大多數人判斷經濟問題之所以出問題的原因。推動歷史發展的是對真理的追求和科技創新,推動經濟發展的是對真正價值的追求。

  2010年美國將再次衰退

《投資家》:你真的是一個悲觀主義者嗎?對一個經濟學家來說,什麼是悲觀和樂觀的區別?梁漱溟曾經提過一個問題:世界會更好嗎?如果讓你來回答這個問題,你會怎麼回答?

 謝國忠:怎麼說呢?我對中國樂觀,對美國悲觀。中國勤勞,善於積累,一個表現是積極儲蓄,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金融災難。美國剛好相反。

世界會越來越好的,看看人均壽命在不斷提高,科技不斷創新,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有人說,我們現在很多人還在發牢騷,還在生氣。我要說,那是因為 我們有時間生氣和發牢騷,二三十年前,你連吃的都沒有,為生計奔波,你哪有時間生氣?這就是社會進步,解放了生產力,節省了時間,我們有了更多的時間享受 生活,當然,也有充裕的時間去生氣。

《投資家》:全球經濟硬著陸完畢,信心開始恢復,但新的經濟增長點仍未找到的話,零利率下積聚的大量流動性將往何處去?會不會造成新一輪的通脹?如果會的話,此輪通脹將從哪個領域開始?什麼時間開始?

謝國忠:大量的資金會湧進石油、其他能源、大宗商品、黃金和農產品。新一輪的通脹現在已經種下了種子。低利率會加速這個過程。

歐美工會在經濟危機之下,左右彰顯,他們要求給工人加工資,以及國內相關法律對工人工資福利提供基本保障,高工資必然引起新一輪的通脹。不過,現在各國政府已經無暇顧及通脹,優先考慮的是防止經濟快速下滑。

由於美國政府負債率過高,第二次經濟刺激的可能性不大。當前美國失業率高達10%以上,美國在2010年再次衰退的可能性增加。

曹仁超:中國須當心弄巧成拙

曹仁超:中國須當心弄巧成拙
2009年08月24日17:09:24

http://blog.caijing.com.cn/caorenchao
 
中國的問題並非投資不足而係消費不足,這次刺激方案只令投資上升而非消費上升。請不要把急速反彈與可持續性增長混為一談。

  8月23日,週日。恆生指數經過100%上升後,進入上落市已無可避免。根據Zillow.com,美國截至今年7月1日止的數字,約22%樓盤按揭已成 負資產,相信這些家庭在可見將來不會增加消費。政府財政赤字1.8萬億美元,相等於美國GDP 13%,未來不可能再擴大。專家預測明年上半年美元利率止跌回升,令後市展望既不會大升,也不會重返今年3月的水平,只能窄幅牛皮整理。

英美量化寬鬆政策危險

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系Cash is King的時代,隨著各國央行大幅減息及推出量化寬鬆政策後,在低利率(甚至零利率)及流動性氾濫壓力下,資金被迫再次投入股票及房地產,令企業有機會集 資。把利率長期壓低只會造成經濟泡沬(例如2003年7月至2004年7月),這次低利率由2008年11月開始也快一年了,如果不及時收手,代表另一個 泡沬出現後又再爆破。所有價值都是相對的,今年3月至8月的股價上升不是由企業純利上升推動(相反大部分企業純利是下降的),而是流動性氾濫,當銀根供應 恢復正常時,擔心股價又再回軟。因為美國消費者已沒有了消費力及美國政府2008/09年度財政赤字1.8萬億美元,美國十年債券利率低於3.5厘,一旦 廉價資金時代結束,一切也就結束了。

法國路易十四係法國經濟全盛期,他當年透過大量借錢投資新世界(法國殖民地),結果引發著名的密西西比泡沫,令投資者損失慘重,最後引發法國 大革命,令他的子孫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台。那個是三百年前地球上首個量化寬鬆政策。至於日本經濟在上述政策下,產生大量殭屍公司(不生不死),整體經濟系 一浪低於一浪。這次英美的量化寬鬆政策最後結果又會怎麼樣?歷史是不斷重演的,只是人物同地點會有不同。

1982年開始到2007年的環球經濟繁榮期,建立的基礎是以中國為主的生產及美國為主的消費市場上。過去二十五年雙方都受惠,隨著大量美元由美國流向中 國,中國開始擔心美元的購買力,形勢出現改變,從此世界不一樣。未來97%人口增長來自亞洲、非洲、印度同拉丁美洲;反之,歐洲及北美洲一如日本,正進入 人口老化期。這個是未來大趨勢,投資者應想想如何適應未來大趨勢。

共和黨領導人認為奧巴馬的7870億美元刺激方案不可以令美國失業率回落。上週股神巴菲特在《紐約時報》發表文章認為政府的7870億美元刺 激方案,雖然挽救了金融系統不致崩潰,但同時犧牲了美元匯價及政府面對2008/09年度1.8萬億美元財政赤字。如此重分量的藥,副作用正在發生,令美 國經濟進入未經探查區域(uncharted territory)。沒有人知道在政府財政赤字高達GDP 13%情況下美元匯價將會怎麼樣(3月至今已回落12%)?未來如國會支持美元匯價便不利美股,如不支持美元匯價可能令美元崩潰。德國銀行估計,到 2011年美國將有48%樓盤按揭進入資不抵債期,較今年16%大幅上升;並估計美國住宅樓價再下跌14%。現在美國經濟好似攻打完莫斯科後的拿破崙軍 隊。消費者已沒有膽再藉錢去增加消費;明年失業率肯定是雙位數(問題在於是否會到12%);樓價又再開始回落。 7月份PPI下跌0.9%,再次講給大家聽,在可見將來沒有高通脹。過去的衰退在1969年、1974年及1981年出現,之間相差只有幾年,但2008 年同1981年相差高達二十七年。這次衰退可以在一年內完成嗎?聯儲局可令過去六個月內股市上升,卻不能令未來經濟出現較長的複蘇期(日本過去二十年經 驗)。未來二季GDP出現增長,相信都是短而淺,而不是長而深。全球最大債券基金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首席執行官Mahamed El - Erian上週二說美股反彈已見頂!他負責的PIMCO手上投資金額高達8500億美元;他已趁這次反彈大幅減持。

美國消費難轉好

1975年開始,我老曹投資策略上最大改變是由相信價值投資法轉為相信市場週期(market cycles);由分析企業內在價值改為留意價格動力(momentum);不再相信市場有效論(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改為相信量子理論(即市場充滿突變)。今年3月不是2003年3月,透過量化寬鬆政策製造出來的股市狂熱不能夠重新開動借貸機 器。由2007年10月經濟高潮至今,美國新增失業人口六百七十萬人,相等於2003年至2007年經濟復甦所產生的全部新就業職位。估計到明年年中,美 國失業率將達10%以上(約八百萬人)。在未來如何創造九百多萬個新職位(因每月美國新增就業人口約十五萬人),才能重返2007年4.5%失業率水平? 未來無論怎麼做,美國高失業率問題將長存,在這樣的高失業率環境下,美國消費率又怎麼會上升?

美國6月份消費信貸進入連續第五個月減少(減幅達年率4.92%),只有2.5萬億美元,系1991年以來最長一次下跌。美國人收入停滯不前 及樓價回落,令美國人6月份儲蓄較一年前多1250億美元。美國人6月份收入較一年前少4.7%,系1960年以來最大跌幅。 7月份美國汽車銷售一千一百三十萬輛,為去年9月以來最大升幅,因為政府推出現金換舊車計劃,但7月份仍有二十四萬七千人失業,只是較估計中的三十七萬一 千人少。失業者平均需二十五點一個星期才能找到另一份工,是六十一年內新高。 7月份失業率下降0.1%,只因找工作做的人口減少,而不是就業職位增加(可能太多人長時間找不到工作,索性放棄不找了)。

金磚四國各有問題

2003年高盛製造BRIC這個新字,當年真是真知灼見,但今年巴西GDP(經濟學家們估計)只上升1.6%,CPI卻上升6%;俄羅斯受油價下跌影響, 今年經濟令人擔心;至於印度今年GDP仍可上升5%,但財政赤字已達GDP 12%,政治問題亦逐漸困擾經濟;只有中國今年GDP表現仍可“保八”,而且CPI升幅不高,經濟可以大踏步向前,但中國股市過熱亦需要調整。

“1+1=3”人人都認為這個答案是錯的,只有經濟學家認為是對的。 2007年10月前他們並沒有預言金融海嘯將出現,現在卻告訴大家衰退快結束?根據華爾街上週調查結果,57%經濟學家認為衰退已結束,另外23%認為年 底前結束。問題是你再信不信經濟學家?密歇根消費信心指數8月份系63.2(7月份66點),為今年3月以來最低,事前經濟學家估計是69點。

有關未來通脹率的爭論至今未停。通貨膨脹其一是因為貨幣供應上升(例如2008年至今);其二是貨幣流速上升(但去年至今卻在減慢,令去年至 今美國CPI升幅不大,有時更出現負數)。未來除非消費者又再藉錢消費,這就好似日本政府在過去二十年雖然大量增加日圓供應,但日本人卻只會去套息 (Carry Trade),而不是用於消費,令日本CPI在過去二十年升幅極之有限。低利率也一樣,對股市不是沒有影響,只是不知道哪一次減息先發生作用。上次減息週 期由2001年1月開始,但港股要到2003年4月才回升,這次由2007年9月開始減息到今年3月美國政府推出量化寬鬆政策後,美股才起作用。最近二年 期債券利率低於十年期,二者息差系近二十年內最高,即銀行可以透過吸收短錢,並放長錢從中獲利。代表這次低息只是人為性地壓低短期低利率,由於金融體係無 力還款問題至今仍無法解決,所造成的信貸破壞(Credit Destruction)仍繼續。股市雖然可以在短期內不理會客觀因素而上升,但最終都是離不開現實。否則就是透過政府的瘋狂行為引發的樂觀情緒。

消費根本未升

現代醫學進步令人類平均籌命可到七十八歲(即六十五歲退休者還有十三到二十年命),但不是人人都有足夠退休金養老。去年美國政府在福利開支上已佔 GDP 4.4%,估計到2014年佔GDP 6.2%。根據Nielsen報告估計,美國中產階級(年收入48500美元)在2020年前人數變化不大,美國中上階級(年收入72000美元)及富裕 階級(年收入132000美元或以上)人口卻在減少中;反之,中下階級(年收入30000美元左右)及貧窮階級(年收入12000美元左右)卻在大幅上 升。美國社會正由現在的中產階級為大多數,逐步走向以中下級為大多數。

日本在1990年開始的這種情況,1997年亦在香港發生,2007年起在美國出現。未來美國社會雖然是貧者愈貧,只係中下階級及貧窮階級人口大增;雖然仍是富者愈富,只是富人數目在迅速減少中(即年收入132000美元以上家庭數目正在大幅減少)。

過去面對衰退只要捱一或二年,經濟就會改善。今年的日本人發現年輕一輩已捱了二十年,但經濟仍未改善。香港年輕一代如在1997年出來社會做事,十多年後今天發現自己的收入升幅仍極之有限。因為1997年至今除了金融業外,其它行業停滯不前。

請不要把急速反彈與可持續性增長混為一談。中國GDP增長率在今年第二季止跌回升,同去年11月政府的4萬億元人民幣刺激方案有關。與外國不同, 中國政府的刺激方案,令大量資金流入投資市場同固定資產市場,引發全球銅價及油價急升;內地銀行大量放寬信貸,又令內地樓價急升。這個情況反映內地經濟在 廉價資金及寬鬆信貸政策下的特有現象,但今年下半年又會怎麼樣?中國的問題並非投資不足而係消費不足,這次刺激方案只令投資上升而非消費上升。中央政府欲 透過刺激經濟方案去減少中國經濟由出口帶動過渡到由內需帶動的痛苦,但會否弄巧反拙?

本文由香港《信報》財經新聞提供,為方便普通話讀者閱讀,略有改動。

中國經濟基本面不能支撐新的牛市

謝國忠:中國經濟基本面不能支撐新的牛市

http://big5.ce.cn/gate/big5/blog.ce.cn/html/22/136122-339815.html

  2009年08月24日第一財經日報
 

 陸媛

 

上週,中國股票市場既創出了近日最大單日跌幅,也創出了最大單日漲幅。從3400點之上回歸至2900點,市場的觀點已經不再統一。

分歧表現在多個層面,核心是對宏觀政策預期以及對經濟形勢判斷的分歧。在政策層面,以貨幣信貸政策為代表,市場擔憂政策不是“微調”而是“超 調”。在形勢層面,一方認為中國經濟實體層面已經出現穩固復蘇,並能支撐資本市場高位;一方認為經濟復蘇並未真正實現,虛擬市場表現已經脫離實體經濟,泡 沫特徵明顯。對於以信貸、熱錢為代表的流動性形勢,市場判斷也有分歧。

CBN記者近日專訪了玫瑰石投資公司董事謝國忠與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

謝國忠持悲觀態度,他認為中國經濟基本面不能支撐新的牛市;高善文認為,市場短期調整未必結束,但長期看好。

在政策建議上,高善文認為,要保持適度寬鬆貨幣信貸政策,微調不能超調。而謝國忠認為,不能靠泡沫拉動經濟,應該真正採取減稅等政策刺激消費需求。

謝國忠:中國經濟基本面不能支撐新牛市

CBN:雖然悲觀論調很難為眾人理解,但你的確多次準確預測危機的到來。最近中國股市大起大落,短期內如何看股市前景?

謝國忠:我認為,“十·一”之前肯定上不了3400這個高點了,股市會繼續向下調整,9月份會有一個反彈,忽悠一些等待回調的人進去,比如非經濟性的節慶因素等。

但我要強調的是,經濟基本面已經放緩,房市已經不敢燒錢了。目前經濟增長靠資產泡沫來支撐,銀根一收緊就會放緩,我們的經濟不是在可持續發展的通道上。

CBN:最近有機構提供統計數據稱,從已經發佈半年報的八九百家公司來看,二季度企業利潤環比增長達63%。這可謂高增長了,但為什麼A股還有這麼強的做空動力呢?你對三、四季度的企業盈利預測是什麼,對股市的影響是什麼?

謝國忠:我覺得企業利潤年內好轉不大可能。上周公佈的一些銀行年報已經比較糟糕,息差收入下降,壞賬風險高。

銀行不良資產將來肯定是有問題的,銀行貸款給房地產,房地產又用這些錢去拿地王,都是泡沫撐起來的,轉來轉去都是在政府一個大口袋裏面。這等於是把銀行裏面的錢,轉來轉去最終去搞虛擬經濟。

CBN:你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認為,資本市場50%都是泡沫,文章發佈時間是8月3日,當時上證綜指3465點。可否理解為,1732點左右是你認為的沒有泡沫、比較乾淨的點位?這個點位才能準確反映中國經濟在股市的晴雨指數?

謝國忠:3400多點的時候,有300隻股票市盈率已經在100倍以上了,中小板泡沫尤其大,這都是老百姓的錢在裏面。

CBN:你剛才預測9月份會有反彈,那麼有何建議警醒投資者呢?

 謝國忠:這不是一個新的遊戲。中國的經濟基礎不能支撐新的牛市,你要是擅長虎口拔牙還行,要是戰績不那麼好的投資者,就別進去了。

CBN:今年前7個月貸款總量達到7.73萬億元,央行原副行長、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近日預測全年貸款總量10萬億~12萬億元。但也有人提出下半年信貸總量應控制在1萬億元左右,你認為多少算適度寬鬆的?

謝國忠:全年信貸總量10多萬億元的可能性有,但可能性不是很大。

銀監會最近剛剛發了《關於完善商業銀行資本補充機制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主要內容即擬將商業銀行目前所交叉持有的次級債和混合資本債從附屬資本中全額扣除。

那麼就會給銀行業整體造成一個2000多億元的資本金缺口,我認為按當前的貨幣乘數,大約有1.5萬億元的信貸就要由此收縮了。

CBN:你認為中國經濟實體經濟層面基礎不穩,危機之下,經濟應該怎樣發展?

謝國忠:中國經濟增長的特徵,以前是出口增長型,靠外國人消費,現在泡沫破滅了,這部分產能無路可走,就要靠內需,這是一種思路。在政策上,我認為現在的問題是政府花錢太多,老百姓花錢太少,投資盤子應該變小,老百姓消費的盤子應該變大。

怎麼實現這一點?在政策上我認為要減稅,要增加老百姓的收入,達到平衡。這樣,投資的錢自然就少了。增值稅、個人所得稅、公司營業稅都需要降低。由於個人所得稅和公司所得稅的差別,有些公司老闆就用發票方式將自己收入從公司收入的渠道變相隱身走了,就是因為稅率太高。

2009年8月24日

新鴉片戰爭中的美元武器

恩道爾:新鴉片戰爭中的美元武器
作者:恩道爾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09-8-20

《金融海嘯》前言及中文版序言

作者:威廉·恩道爾

前言

貨幣-金錢就是權力。這句格言古已有之,但是從來很少有人能夠洞悉貨幣實際上具有的權利。現代社會把貨幣合乎規範地理解為“一種交易手段”。在一 個依賴從其他國家進口原材料或產品的複雜國民經濟中,易貨貿易根本就是行不通。許多世紀以來,某種支付形式或者貨幣逐漸形成;只有令各方都滿意的償付方 式,才能促進貨物和服務的交換。

貨幣可以被創造出來,也可以被毀滅掉[1],經濟的大繁榮,大蕭條或者適度增長,就會隨貨幣的創造或者毀滅而發生。因此,讓誰擁有創造或毀滅貨幣 的最終權利,就是在政治上具有第一位重要性的問題。實際上,貨幣就是政治的產物。貨幣權利就應該被視為國家主權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沒有這個權利,一個國家 就不能夠掌握本國人民的命運。從歷史上看,紙幣永遠有白銀或黃金這樣的貴重物品做擔保抵押,紙幣由於背後的有形物而贏得普遍的信任。然而,最根本的還是國 家權利:貨幣的發行、創造或者毀滅,都得有國家權力的支持。這種權利最終能夠通過發動戰爭來捍衛自己的利益,擴大自己的經濟空間---生存空間(這裡指的 是納粹帝國擴張時尋求的所謂生存空間—譯者)。

1913年12月,JP摩根、約翰.D.洛克菲勒和保羅.沃伯格等人代表的強大的私營銀行利益小集體說服了美國國會,將發行貨幣的權利出讓給他們。這個日 子是一個有歷史意義的標誌:一項極其重大的權利被拱手相讓,這個權利對合眾國[2]人民的福祉如此重要,為此美國的開國元勳們一定要在《美國憲法》的頭款 頭條之下標記這項權利。

從那天起,創造或毀滅美國法定貨幣的權利,就一直把持在一小撮私人銀行家手裡,而不再由美國人民所選出的代表所掌握。這個決定被故意掩蓋下來,以 至於沒有多少人明白,貨幣供給的權利落到了私人銀行家手裡,而不再是由政府控制了。這一決定的後果就是,美國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要參加兩次世界大戰,而這 兩次戰爭的目的恰恰都是為了擴大私人金融托拉斯的權利。

私人銀行家通過落入他們手中的聯邦儲備體系,將貨幣的最高控制權移交給他們自己,這就是隨後在20世紀20年代股市繁榮時期發生的空前的貨幣創造 (即通貨膨脹—譯者)的唯一原因。低利率的便宜的美元貸款從紐約的各家銀行留出,潮水般地湧向世界各地的信貸市場,波及到德國魏瑪共和國、英國、阿根廷以 及意大利等地。正是這同一個金融托拉斯,得到了最高貨幣控制權卻把它撒手拋向天空,僅僅這一個原因就足以使貨幣遭到空前的毀滅---毀滅的正是這個金融托 拉斯自身的利益,並且無助於國家的利益。這一場大毀滅將美國人推入歷史上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從1929年一直持續到美國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

今天正是在發生的這場金融災難,在美國歷史上、在世界歷史上,也許都是最大的,其背後的原因,仍然是對貨幣權利的私人控制。這場危機肇始於美國住 房抵押貸款市場上一個不太起眼的角落,到2008年9月的時候,危機已經像燎原之火燒遍了整個世界的金融體系。從1945年以後,世界金融體系已經逐漸地 演變成一個依賴美元的體系,而美元確實掌控在華爾街的私人金融托拉斯手裡的。應該對這場為這場危機複雜的那些名字,全都可以追溯到金融托拉斯1913年 12月的那次命運攸關的政變。這個大家熟悉的名單上,有JP摩根大通、花旗銀行、雷曼兄弟、高盛、還有摩根士丹利。

本書記錄的是貨幣權利的秘史,以及這個掌握在私人手中的權利如何使得美國崛起為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家、有如何使得她陷入本國歷史上最嚴重的蕭條,而 當他的民選政府官員束手無策的時候,這個腐敗透頂的金融托拉斯又如何攫取了數額令人目瞪口呆的紙幣,試圖拯救一個不可救藥的體系------由它們自己控 制的那個私人美元體系。

在一個功能正常的健康器官裡,癌症是不會轉移的。只有當身體的免疫系統失靈的時候,癌症才能擴散。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裡,債務這種癌症以及對債務 的控制,一直都服從於控制了美聯儲的私人利益,並且擴散到大多數工業化世界的中央銀行。這些中央銀行,一步一步地而往往有扭扭捏捏地,以各種方式模仿美 國,將本國的貨幣的主權移交給私人銀行家、“專業銀行家”或者他們的走卒僕人,像艾倫.格林斯潘或保羅.沃爾克那樣的人。

一旦這個簡單的事實被人們看懂,即使是普通的人也可以理解眼下這場毀滅性的金融和經濟危機之間的真正的因果關係。並且,債務的癌症可以被分離並得到控制,而各國的實際經濟情況就可以通過理性的方式得到恢復。

在美國、英國和其他國家的大學裡,受這個金融托拉斯影響並支配的經濟學教師們迴避講授這個事實,這一點也不奇怪。諾貝爾獎頒發給那些為金融托拉斯 利益提供服務上最有用的經濟學家,如米爾頓.弗里德曼和不太為大眾熟知的金融衍生工具理論家羅伯特.墨頓和邁倫.斯科爾斯,甚至還有溫和的批判家或改革 者,如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和保羅.克魯格曼。這個獎勵制度可以看成是一種專業桂冠體系,在神聖化那個私人金融托拉斯的規則,使之成為宗教教義一般的偽科學 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們告訴我們的是,他們的正確做法永遠不能被改動,我們都是不懂得“貨幣”又沒有經驗的外行。我們只需要提出基本的問題---讓 普通公民來質問,究竟誰擁有真正的貨幣權利?是主權國家和民選的代表?還是把自身的權利置於大眾之上的私人金融寡頭集團?


20世紀70年代,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處於其權力的頂峰時,據報導他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控制了貨幣,你就控制了整個世界。”這句話很正確,從 中得到的推論也是正確的:一個主權國家,甚至一個超級大國,如果失去了對貨幣的控制,就會不可挽回地走向衰落,無論公元400年的羅馬帝國、1945年的 英帝國還是2009年的美國,都莫不如此;作為超級大國,它就是世界的莊家、資本流動的中心,它的貨幣就是儲蓄貨幣,;如果這個打過失去了對世界貨幣的控 制,那麼它從支配性大國的地位上跌落下來這個無情的結果必定會出現。在迄今為止的世界歷史上,無論羅馬帝國、“日不落”的英帝國還是美國世紀,每一個帝國 的衰落都根植於奉送貨幣的最高控制權給私人金融業這個決定中。這些私人的利益總是不可避免地要通過犧牲公共利益來實現。美國也不例外。

2009年,世界各國在日益加深的危機中要決定的中心問題是:應該由誰來控制貨幣權利。華爾街的銀行家組成的國際銀行家寡頭集團,從不關心美國或任何其他 國家的大眾福利,有無數事例可以證明。那麼,令人敬畏的貨幣權利還要留在這些人手中嗎?這些主權國家的政府是否應該開始收回這項權利呢? 1913年正式的美國民選政府放棄了貨幣權利,心照不宣的美國總統和國會在金融托拉斯的壓力下退縮,拱手交出了對貨幣的最終控制權!問題其實很簡單:是國 家控制貨幣權利,還是貨幣權利控制國家?

本書是三部曲的第三部。這三部曲的主題正是取自亨利.基辛格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關於石油、糧食、貨幣和霸權的名言:第一部《石油戰爭:石油政 治決定世界新秩序》[3],記述石油在美國作為強國崛起中的作用;第二部《糧食危機:運用糧食武器獲取世界霸權》[4],記述美國超級大國通過對糧食的控 制、通過全球化的農業企業的擴展,以及最近通過傳播專利種子、通過控制轉基因種子的那些生物技術巨頭孟山都、杜邦公司和陶氏化學公司,實現對地球上各個民 族的控制;在這些公司的背後是美國官方的最高機構,他們正聯合起來組成小型卡特爾實行準壟斷。本書是討論貨幣霸權的;目前全球金融危機日益嚴重,貨幣和金 融問題分量分外沉重------作者的希望,正是通過本書引起一場有益的辯論。



[1]譯者註:創造貨幣即貨幣擴張,毀滅貨幣即貨幣緊縮。

[2]譯者註:指美國

[3]譯者按:本書原名A Century of War: Anglo-American Oil Politics and the New World Order,中譯本由知識產權出版社於2008年出版。

[4]譯者按:本書原名The second, Seeds of Destruction: The Hidden Agenda of Genetic Manipulation,中譯本由知識產權出版社於2008年出版。


中文版序言

新鴉片戰爭中的美元武器

對美元和整個美元金融體系的故意操縱,是一場致命的新鴉片戰爭中的主要武器。 19世紀40年代的鴉片戰爭中,英國政府及其代理人利用潮水般湧入中國的非法鴉片,榨乾了中國國庫中的白銀儲備,他們的最終目標是使這個國家破產,迫使中 國向英帝國主義打開貿易的大門,而這樣做的代價是犧牲數以萬計的中國人並使中國蒙羞。

今天正在發生的事情,我稱之為“新鴉片戰爭”。華盛頓及其同盟者——華爾街上各式各樣的銀行,把美元當做新形式的“鴉片”,試圖強迫人民的共和國 放棄對貿易的保護,並且引誘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政府,用辛辛苦苦積攢的貿易順差美元去購買美國國債、購買房利美和房地美這兩個半政府性質的機構的資產,以 此來挽救衰落中的美元體系。

這場新鴉片戰爭與160多年前英國人打的更加明目張膽的鴉片戰爭相比,一樣致命而且一樣危險。中國遠不是這張戰爭的唯一目標,但也許是最重要的打 擊對象。要了解這種戰爭的破壞性質,我們必須回溯美國經濟巨人成長的最初時代。具有很大諷刺意味的是,正是那個時候,英國在一幫(美國)新英格蘭運輸商的 幫助下,迫使大量中國人吸食鴉片並且上癮,這是它們在19世紀中葉對這個天朝王國進行殖民統治的(第)一次嘗試。

美國房地產業和金融業2007年夏季爆發的危機,把事態推向戲劇性的頂點。

2008年9月,這場危機已上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成為一場全球的系統性的危機。美國財政部長、華爾街的圈里人亨利保爾森、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以及時任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的蒂姆蓋特納在一起決定,允許有153年曆史的第四大國際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破產。

有強有力的證據表明,曾經領銜高盛這家全球最老謀深算的華爾街投資銀行的保爾森以及華盛頓的其他人,是故意讓雷曼兄弟公司破產的。更加令人懷疑的 是,僅僅在6個月前,(美國)政府曾插手拯救一家規模小得多的華爾街投資銀行——貝爾斯登。一些明眼的觀察家提出這樣的疑問:保爾森及其同黨是故意讓雷曼 兄弟公司破產的,他們想出發一場全球金融恐慌,來嚇唬美國國會和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讓它們不僅要同意拯救或援助華爾街銀行及其親密盟友(如美國國際集團 這樣的世界上最大的保險公司),而且還要拯救美元體系——這個體係自1944年布雷頓森林會議以來,一直是美國權力的基礎。

全球金融海嘯的影響令人震撼。在18個月內,估計有50萬億美元紙面價值的股票、債券、房地產和其他資產在信任危機中消失了。更嚴重的是,建立在大銀行之間資金拆借基礎上的國際銀行體系完全停止運作。美國的金融體系和經濟(問題的根源就在於此)首當其沖地受到了衝擊。

中國和亞洲、拉丁美洲其他握有貿易順差的國家,(對美元危機)立刻就發出了迴響。 2009年1月,官方報告約有2600萬中國人失業。對美國經濟來說,在好幾年的時間裡,中國的地位太獨特了。在一項看似反常、但或多或少不得已的安排 中,中國通過向美國出口工業產品而積攢下來的貿易順差美元,被用來投資所謂“安全的”美國資產。中國成了全世界最大的美國國債持有者,其中包括長期國庫 券、票據和鈔票。這筆資產中還包括在華盛頓的不斷敦促下(中國購買的)房利美和房地美這兩個“半政府”機構的債券,估計為數達6000億美元——這些債務 都在美國的住房抵押貸款市場上。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以後,華盛頓和華爾街利用它們的美元,把中國玉美元體系掛上鉤。他們靜觀中國穩步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美元貿易順差儲備,說服了中國 央行,美元只能用來購買美國國債,而沒有其他的用途。在某種意義上,中國的貿易美元資助了美國對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戰爭,而這些戰爭會破壞石油價格的穩定, 傷害經濟交往的關係,最終違背中國的利益。在一定意義上,只要美元體系看起來還能繼續運轉,中國政府和央行似乎就別無選擇。而到2009年時,這樣做的理 由已經很牽強了。

在2007年底危機爆發之後,華盛頓費盡九牛二虎之力試圖說服中國交出更多的美元由美國政府處置,以便在實際上救助美國最大的和麻煩最深的銀行,包括曾經的巨無霸花旗銀行、美國銀行、高盛集團和美國國際集團。

充滿了諷刺意味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最近還被美國政府機構私下里謾罵為不可救藥的落後國家,以驚人的速度翻轉了命運,變成了世界上美國官方債 務的最大持有者。相反,美國自己倒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中國當了超級大國美國的債權人。除了北京的高級官員之外,沒有人知道中國人民銀行持有的美國國 債的確切數字。據估計這一數字大大超過1.2萬億美元。

2009年初,北京和世界各國首都的人們都在問自己,他們是否要以損害本國經濟為代價,去不顧一切地拯救那些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的美國各大銀行。期待已久 的20國集團經濟峰會於2009年4月召開,會談的成果僅僅是一紙加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空頭支票。這個組織是華盛頓於1944年在布雷頓森林會議上創建 的一個工具,它本是美國對外推行經濟帝國主義的有效機構。

當我寫這些話的時候,北京的領導人以及俄羅斯、巴西、甚至德國的領導人,似乎都不情願插手拯救美元體系。本書的目的,是闡明世界上最成功的那個經 濟帝國的性質,和它走向巔峰的道路,現在它正在臨終的痛苦中掙扎。中國與歐亞地區各國,尤其是上海合作組織各成員國,會擺脫危機,會在經濟上變得更加強 大、更加穩定,他們的前途充滿光明。危險在於,美國或者至少華爾街內外的權力精英很像一頭受了傷的虎。受傷的虎有可能是更具有危險性的。

美元陷阱

美元陷阱-美元依賴下的與強國拼經濟實力是一條不歸路
作者:美元刀客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09-8-24

http://www.wyzxsx.com

美元陷阱-美元依賴下的與強國拼經濟實力是一條不歸路

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經濟實力。一般人都認為,經濟實力就是GDP(國內生產總值)。這是極其錯誤的誤導和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短視。  

政治經濟學告訴我們,經濟是基礎,政治是上層建築。此處的經濟是指人類一切的經濟活動,是生產勞動和產出物質的過程。怎麼量化這個過程呢,科學的方法就是用貨幣計量,因為計量功能是貨幣的最重要功能;財富是貨幣化的物質。  

如果不算累積財富,按某一靜止時間段來看,經濟實力顯然既表現為物質(財富)的多少――物質的多少可以看做是經濟規模,又可以表現為經濟活動產出 物質的效率――如果經濟規模是GDP(國內生產總值)的話,經濟實力可以看做是人均GDP。這是以人(或者說勞動)為經濟活動的主體來論及經濟實力的。  

和國家實力一樣,經濟實力並不是一個可以嚴格量化的經濟學概念。在農業社會,人口數量和土地的多寡以及肥沃程度,就是經濟實力的最重要的指標。因 為大量人口和廣袤的肥沃土地意味著產出更多的農作物,也就意味著更多的財富。肥沃程度就是土地肥力,其實就是土地這一農作物生產機器的產出效率。這就是為 什麼亞當斯密的《國富論》花了大量的篇幅講土地的“肥力”。這是以土地為經濟活動的要素來論及經濟實力的。在農業社會,土地是經濟實力最重要的指標。  

進入工業社會以來,石油作為所有工業的糧食,石油的消耗總量和消耗產出比也是衡量經濟實力的一個重要指標。正如土地的肥力一樣,越肥沃的土地越能 產出更多穀物。消耗同樣的石油,自然是產出比高的一方經濟實力強。進言之,產出同樣的GDP,自然是能源消耗少的一方經濟實力更強。  

從資本的角度看,經濟實力還可以視為資本總量和資本投資效率,即資本的擁有量和單位資本投入、產出的效率量比。打個比方就是,在美國投入1美元,可以產生2美元的GDP,在泰國投入1美元只能產生1.5美元,誰的經濟實力強是不言而喻的。  

由此筆者認為,經濟實力不僅僅是經濟規模的大小,還是勞動(人之要素,表現為工資及人均GDP)、土地(對農業而言表現為土地的肥力或者土地的農 作物產出效率,對工業而言則表現為土地的租金)、資本以及能源的投入和產出效率。同樣地,經濟實力還與經濟結構、管理模式甚至國家製度有關。  

曾幾何時,歐洲殖民國家包括後來的美國都把經濟實力歸結為強大的製造業實力。  

對製造業的重視也有其理論上的支撐。經濟學指出,財富是貨幣化的物質,而物質,在最初的生產力低下的資本主義發展早期,尤其是農業經濟讓位於工業經濟之後,就是通過製造業製造出來的。  

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曾被視為財富的製造業卻大量向不發達國家轉移,由此拉開了以美國為首的經濟強國第二次全球殖民運動的序幕。  

第一次全球殖民地運動的起因,先是尋找傳說中的黃金,後是移民到殖民地發展農業,再後來隨著工業革命的興起,歐洲生產過剩的背景下向殖民地國家傾 銷商品,再後來就是輸出資本和壟斷市場。掠奪殖民地的資源,剝削其勞動力,控制殖民地經濟,使宗主國的利益最大化是殖民運動的終極目標。  

如今的美國及西方強國製造業向中國等新興經濟體轉移,還是一樣的殖民目的,這是本書前面的基本論點。  

美國等傳統製造業強國,因為高昂的地租和勞動力成本,其製造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毫無競爭力而言,於是,出現了製造大量轉移。中國因為其廣袤的土地資源和似乎無窮無盡的廉價勞工,還有中國政府的吸引外資政策,成了歐美跨國公司產業轉移尤其是製造業轉移地的首選。  

客觀的講,美國不轉移低端製造業,日本和歐洲企業就會轉移,最終美國就會遭遇到已經將產業轉移到中國去的對手的競爭。這個結果對美國製造業的打擊 是同樣的,也不會改變美國製造業的失業問題。另一方面,中國不吸引外資,轉移的產業一樣會被轉移到韓國、泰國、越南等新興亞洲國家經濟體。  

美國製造業的產業轉移是全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並不是中國搶了美國製造業的飯碗。中國能夠在30年改革開放取得經濟的“飛躍”,不是由於美元等外資的“幫助”,而是中國出讓的廉價勞工和土地以及稅收優惠換來的。  

中國的製造業在建國以後,是有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的,這也直接促使了“兩彈一星”和軍事工業的發展。在在改革開放以後,為了解決內需不足的問題, 我們採取了出口導向型經濟政策,特別是1994年,我國進行外匯體制改革,人民幣深度貶值,對美元的匯率比率,由1美元兌2元人民幣,貶值到1:8.3, 維持了10多年。這種結果,實質就是通過貨幣貶值造成對其它新興國家比如韓國、泰國等國的競爭優勢,不計環境損害等隱性成本壓低產品價格,通過增加出口換 取外匯。  

經過30年的快速發展,中國製造業大國地位確定,按照國際標準工業分類,在22個大類中,中國製造業佔世界比重在7個大類中名列第一。國內生產總 值(GDP)也連續10多年以2位數的速度增長,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蹟”,由此形成了今天的坐擁2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美國最大債權國、全球最大 淨儲蓄國的“經濟大國”。  

但是,中國僅是大而不強,遠不是製造業強國和經濟強國,也就是說,經濟規模大,經濟實力並不強。  

中國製造業總體上還是處在國際產業分工的末端。在許多產業領域,規模已經很大,甚至有些產品從設計到最後形成產品,整個過程都是在我們國家實現 的,而我們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份額往往不到20%。比如服裝行業大概只占到全球價值鏈的18%左右。即便是在高技術也是如此,我國高技術產業的平均利潤率不 到5%,比製造業的平均利潤率還要低將近一個百分點。 2006年全國彩電行業的平均利潤率只有1.3%......

怎樣看待這些問題,這到底是改革開放的成就還是問題?  

從全球看,中國在經濟全球化中的製造業的巨大成功有其必然性―這是國際產業分工和財富轉移的必然結果,也是中國30年改革開放出讓廉價土地租金和壓低勞動力成本以及稅收優惠的“成就”。  

趨利是資本的天性,有這麼多的優惠條件,FDI自然是紛沓而來。商務部2009年報告稱,中國吸引外資水平繼續提升,連續17年居發展中國家首位。數據顯示,2008年1-12月,中國實際利用外資金額923.95億元,同比增長23.58%;

但是,雖然我們承攬了國際分工,但在全球財富轉移中沒有得到實惠,相反卻成為了剝削對象。利用美元,卻成了被美元利用;中國的經濟,成了“美元經濟” -如本書前面所述,中國的經濟成為了美國附屬經濟。  

前面講過,新興國家的實物源源不斷的輸往美國而獲得美元,而這些美元又通過這個網絡源源不斷的流回美國投資。美國的金融體系像變戲法一樣使美國免 費獲得了世界的貨物,這種體系還吸引了世界外貿盈餘國70%的儲蓄!美國生產美元,別國生產實物,貿易盈餘再投資到美國,實際上是為美國債務融資,窮國養 活富國,這是美國經濟殖民的形態。  

中國就是這樣的國家之一,而且是世界最大儲蓄國。  

巨大的外匯儲蓄一方面是高能貨幣,導致了國內貨幣流動性過剩,製造了資產泡沫和通貨膨脹。另一方面,這些外匯儲蓄反映的外資,在中國控制了相當多 的民族產業和行業。在吸引外資的全國運動下,各級政府不遺餘力,出讓許多經濟利益,甚至不惜損害民族產業以換取外資。往往是引進一筆外資,倒了一批民族工 業;外資進入,民資退卻。  

美元為代表的外國直接投資(FDI),其實是美元刀,不是扶貧的,而是來牟取暴利的;不是來中國建立地球和諧村的,而是要摧殘中國的經濟“實力” 使其積弱難返的。經濟實力強大需要經濟體自身的磨礪和健壯,外資依賴是只是束縛你的手腳、侵蝕你的財富。在這樣背景下的30年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只會大而 不會強。  

這時有人也許會說了,這不是對外資的全盤否定嗎?這不是對以利用外資為特徵的30年改革開放的全盤否定嗎?時至今日,你可以說美元是美元刀,當年美元那可真是美金呢!諸如此類的反駁。  

說美元是美元刀,不是要否定FDI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作用,也不是要否定改革開放,更不是主張閉關鎖國,而是要警戒國人,不能忘了美元和美國的侵略本質和“亡我之心”。利用外資(美元)只是手段,絕不是目的;我們可以利用外資,卻要警惕和防止被外資利用。  

毋庸諱言,正是對美元刀缺乏清醒的認識,對經濟增長、經濟實力和財富的歪曲理解,我們在30年裡就已經走了不少彎路,中國的經濟發展也出現了許多問題和安全隱患。最突出的表現就是以片面追求經濟規模而導致嚴重的美元依賴和外貿依賴。  

先說美元依賴。早在舊中國時蔣介石政府就對美國和美元形成了嚴重的依賴,對美國依賴是寄希望於美國的武器裝備能幫助國民黨打敗共產黨;對美元依賴是因為當時金圓券已經通貨膨脹幾萬倍甚至十幾萬倍,美元是市場上的紙黃金和定海神針,美金的叫法也是自此而始。  

改革開放以來對美元的依賴則是由於片面強調招商引資和出口創匯,片面強調出口在GDP的作用,忽視了貿易盈餘和國際收支盈餘對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以及對美元經濟殖民的侵略本質和美元控制中國經濟的圖謀認識不足造成的。  

30年後的今天,美元對於中國已經造成尾大不掉的尷尬境地:2萬億外匯儲備,8000億美國國債,可以預見的繼續增加的貿易盈餘和不得不繼續購買的美國白條,一輪又一輪的美元貶值、一波又一波的財富掠奪……

.國內不少“有識之士”因此全力呼籲,要拋棄美元,儲備實物資產,購買石油、購買黃金、購買歐美公司,不一而足。殊不知,由於供需關係原理,拋棄美元轉向 實物,本身也就意味著美元資產的貶值,拿著這巨額美元購買黃金、石油等物資,其價格的暴漲將抵銷美元貶值的影響甚至過之而不及。筆者相信美國完全有能力做 到這一點。  

今年以來,由於中國企業開始囤積,全球金屬價格飆漲48%,國際油價也在美元幾個波段走強的情況下,仍然逆勢上揚。為什麼?中國因素是主因。中國 是全球最大的金屬消費國。根據上海期貨交易所的資料,6月中中國的銅庫存增至近2年來的最高,約為6.9萬噸,為2009年初的4倍,這還不包括國家儲備 局的庫存;倫敦金屬交易所銅期貨約上漲58%。  

詭異的是黃金價格。市場臆測中國國家儲備局要大買黃金,金價曾一路走高。但是隨著美元走弱,金價並未隨之走強。為什麼?美國因素是主因。黃金作為 全球貨幣價值的最後裁判,顯然高企的金價對美元是不利的。事實上,美國自布雷頓體系崩潰以來,就一直在壓低價格-而這種長期以來人為操縱黃金價格,是得到 全球央行的一致同意的,包括中國。這次也不例外。  

這是因為以發行法定貨幣為經濟基礎的世界各國,誰都不希望黃金價格失控走向所謂2000美元/盎司的天價。如果這種情況發生的話,將是世界各國人 民對自己本國貨幣的信心全部喪失―法定貨幣本來就是強迫大家承認的一張紙而已,到那時,受損的不止是美國而是全世界。這就是自上世紀70年代第一次美元危 機以來,美國得以成功脅迫世界各國央行共同壓低金價的主要原因。  

因此,說黃金是美國對世界財富掠奪最後一塊遮羞布一點也不過分。美國會拼了老命維持黃金的價格。但是中國如果執意要用美元買取全世界的黃金則另當別論。相信吃虧的是中國和人民幣,而不是美國和美元。  

讀過本書前面部分的讀者還會明白,拋棄美元投向歐元並沒有本質區別,不過是養肥了一隻惡貓再去養另外一隻;購買歐美有價值的實物資產更是癡人說夢。  

“美元是我們的(美國)貨幣,但卻是你們(非美元經濟體)問題”。美元依賴,其實就是“美元陷阱”;美元是紙,更是刀。這是本書前面的結論,也是今後中國的經濟發展的警鐘。  

接著講外貿依賴。自2001年加入WTO以來,中國對外貿易顯現高速增長態勢,遠遠高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 2004年對外貿易總額首次突破萬億美元大關,2008年已達25616.3億美元,對外貿易依存度高達64%,位居世界前列。一個擁有13億多人口的大 國,經濟發展如此依賴於國際市場,這種狀況無論如何都不能說是正常的。  

更為要命的是,我國對外貿易的對象高度集中,而且加工貿易占到一半左右,在國際產業分工體系中大多處於末端環節,形成了對處於高端環節的高度依賴 關係,這就注定了中國經濟發展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和脆弱性。這種非正常現像在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的衝擊下,馬上演變為全面的國內經濟危機。  

過度依賴外貿,是片面追求經濟規模和政績GDP背景下的本能選擇,是典型的經濟殖民地特徵的經濟發展;過度依賴外貿,必然受制於人,必然忽視國內市場的培育,必然自生束縛,主動跳進“美元陷阱”。  

在目前和以後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正視美國和美元霸權的客觀事實,規避美元陷阱,走中國自己的發展之路,美元依賴和外貿依賴的最直接的後果,就是造成投資依賴與國內消費失衡。為什麼這麼說呢?  

以前的經濟基礎是完全立足於13億中國人民的生產需要,是量體裁衣;由於秉承全球世界社會分工和全球產業轉移的“重任”,自從進入經濟全球化循環以來,中國經濟發展不是完全建立在國內的物質生產需要上,而是立足和偏好於全球的物質消費的投資基礎。  

說白一點,以前是為我自己生產,現在要為世界人民生產,此即中國是“世界工廠”的由來。於是中國總會顯現出投資的相對不足。換句話說,就是中國有相對於發達國家更多的投資機會。  

這就是為什麼常常出國的人會發現,歐美等國社會多少年都不會有明顯變化,至少從外觀上看是這樣,而中國則是日新月異,到處是新開工的工廠和基礎設 施建設(包括城市建設)。這是表象,其背後就是歐美等工業強國物質生產已經滿足了其居民生活需要,根本沒有更多的可投資領域和地區。  

相反,改革開放以來長達30年時間裡,中國平均保持40%以上的投資率,這在整個近代工業史上也是罕見的。與此同時,國內消費需求卻一降再降,最 終消費佔GDP的比重從上個世紀80年代超過62%下降到2005年的52.1%(世界平均消費率達78%—79%),居民消費率也從1991年的 48.8%下降到2005年的38.2%,均達歷史最低水平。近幾年來的相關數據只是過之而無不及。  

第一次大躍進提出的鋼鐵產量“趕英超美”的目標早已實現,據有關資料反映,實際上,我國鋼鐵產能過剩已超過2億噸之多。此處的產能過剩是針對國內的消費而言的,對世界而言,也許是不足。  

有投資卻沒有相應的國內消費或者當國外消費市場出現問題,最終表現為大量的產能過剩。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以來,中國表現的多個產業和行業產能過剩就是明證。我國經濟高度依賴投資和規模擴張的增長模式由此可見一斑。但是,這種經濟發展是 不是很好地反映在民生和就業上了呢?沒有。真正為民生服務的第三產業即服務業,發育嚴重滯後。  

目前,主要發達國家服務業佔GDP比重為71%,中等收入國家為61%,低收入國家也達到45%。在就業方面,發達國家服務業就業比重普遍達到 70%左右,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在1999年就已達到40%以上。反觀我國,2006年我國服務業佔GDP的比重為39.9%,就業比重佔32.2%,不僅 遠低於發達國家,而且也低於低收入國家。  

各國發展實踐表明,就業不僅取決於產業規模,更取決於產業結構。正是由於產業結構的差異,導致經濟增長與就業之間的彈性存在著很大的區別,那種認 為經濟較快增長就必然帶來較多就業的認識是缺乏根據的。我國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既是就業人口規模過大的必然結果,與目前產業結構的失衡也有很大的關係。  

連相對的充分就業都保證不了,消費需求自然不可能有保障,這是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於是中國的經濟發展必然就更加依賴於投資和出口。投資、出口和內 需一直是一國經濟發展的三架馬車,現在最重要的內部需求出現了問題,中國經濟發展必然是失衡的,其失衡的表現首推區域發展失衡……

30年來,我國一直採取非均衡的發展策略,比如外資重於內資、外貿重於內貿,東部優先於中西部、沿海優先於內地, “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讓一部分地區率先實現現代化”等等。但是這種非均衡戰略的不可持續,已經讓中國經濟發展出現了嚴重的結構性失衡。究其原因,就 是對經濟實力的理解偏差,是美元依賴和外資依賴的必然後果,是忽視中國國內消費市場的必然結果。  

有人指出,三十年的改革從核心技術、國內需求兩方面抽去了中國經濟的脊梁。畢竟水須朝海去,到頭云定覓山歸。一國的經濟發展,應該也只能是立足於自身的社會需求和經濟實力的提高,對中國這樣一個大國有其如此。  

毋庸置疑,誰也不願意回到30年前的中國去,筆者也不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坐而論道者。筆者只不過比一般人更清醒的意識到,經濟規模不是我們應該追 求的唯一目標,正如第一次大躍進提出的“大煉鋼鐵、趕英超美”的口號一樣,這是只重量不重質(效率)的經濟愚昧和短視;媒體渲染的GDP的年年增長和吸收 了多少美元外資以及日益增大的外匯儲備,讓人誤認為中國這就是經濟發展和經濟實力的提高,此種論調誤國誤民。  

不管是大躍進時代的“多快好省”還是到改革開放的“又快又好發展”,再到十七大的“又好又快發展”(一字之差),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還是沒有脫離大躍進式思維和發展模式,這是片面追求數量和規模的舊思維,決不是“科學的發展觀”!  

改革開放是中國的歷史性機遇,但如果繼續沿著粗放型、外延型的模式走下去,中國產業和經濟越來越處於全球經濟價值鏈的最底層,越來越成為美國主導下的經濟全球化中的“殖民地經濟”,這是美元金融霸權和美國的殖民戰略導致的必然結果。  

改革開放是中國的歷史性機遇,但如果我們仍然以為經濟實力就是GDP,照這條路走下去,經濟不均衡現像還會加劇,最終經濟結構性矛盾和社會矛盾集中爆發,後果堪虞;照這條路走下去,與強國拼所謂“經濟實力”,這是一條不歸路。  

當然,此處並不是說要放棄經濟發展速度和規模,相反是呼籲從規模、速度到質量的綜合經濟實力的提高;同時,要清醒地認識到,在美元霸權下的美元經濟是歐美的戰略陷阱,中國應該走自己的經濟發展之路――這也不是意味著要閉關鎖國。  

在目前和以後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正視美國和美元霸權的客觀事實,重建中國經濟發展理論,拋棄血汗GDP,文化立國、創新興國、金融富國、軍事強國是中華復興的必由之路。也是【美元刀】一書的基本結論。  

更多文章摘錄參見“美元刀客“博文及電子書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