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3日

彈道導彈的戰略作用

彈道導彈的戰略作用

(中國)《瞭望新聞周刊》 (2012-09-03)


反導系統通常只能對付已經服役使用的某幾種型號彈道導彈,而難以有效攔截採用新式突防技術的新型彈道導彈

  文/葛立德

8月中旬,美國政府公開宣布,要大力推進亞太地區反導系統建設,並聲稱其主要防範朝鮮彈道導彈,但美國官方和有關研究機構又不時拿中國彈道導彈說事,似有“此地無銀三百兩”之嫌。

  彈道導彈是一種什麼樣的武器?它又能否有效突破反導系統的攔截呢?

  戰略威懾“主力軍”

彈道導彈和核武器均位居20世紀重大軍事發明之列,兩者的結合奠定了戰略核力量的基石。在核大國“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體系中,彈道導彈佔據兩席——陸基洲際彈道導彈和海基潛射彈道導彈,堪稱戰略威懾的“主力軍”。

彈道導彈的火箭發動機分為液體燃料和固體燃料兩種類型。早期主要採用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通常在發射前進行燃料裝填,發射準備時間長達數小時,反應速度慢,主要在地下井裡進行儲備以及技術準備和發射。

現在的彈道導彈大多采用固體火箭發動機,火箭燃燒室和固態藥柱一次成型,只要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態,可根據命令隨時發射,大大提高了反應速度。

彈道導彈在射程覆蓋、毀傷威力、突防能力、機動能力等方面,均展示出巨大優勢。

  彈道導彈的優勢之一是射程。它可以覆蓋從幾十公里到上萬公里的全球範圍。世界主要有核國家,都擁有陸基洲際彈道導彈和潛射洲際彈道導彈,大多數型號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的最大射程通常為12000~13000公里。

彈道導彈的優勢之二是毀傷能力。彈道導彈運載能力大,可搭載從數百公斤直至數噸重的核彈頭。為提高突防能力和打擊多個目標的能力,大多數洲際戰略彈道導彈可攜帶多彈頭和突防裝置,包括集束式多彈頭和分導式多彈頭,尤以機動分導式多彈頭更具威力,可以分別打擊在射程範圍之內不同地域的多個不同目標,同時還配以假誘餌和彈頭機動等多種突防技術措施,掩護真正的核彈頭突破敵方反導系統的攔截。

同時,彈道導彈的命中精度也在顯著提高。例如,美國海軍“三叉戟”-2洲際彈道導彈最大射程11000公里,命中精度達90~122米。

彈道導彈的優勢之三是生存能力。彈道導彈的射程遠,加之可採用機動發射的方式,包括利用公路車載機動發射、彈道導彈核潛艇水下機動發射、鐵路機動發射等方式,其本身所受到的直接敵對威脅幾乎不存在。

目前,美國配備陸基地下井發射洲際彈道導彈和潛射彈道導彈,俄羅斯和中國均配備陸基地下井發射和車載機動發射的洲際彈道導彈以及潛射彈道導彈。

  “利矛”突破堅盾

常規彈道導彈在實戰運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不少國家競相研製和部署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美國耗費巨資研製和部署了多種反導系統,但從試驗情況來看,其反導技術水平不一。比如陸基中段攔截彈,攔截成功率不到50%。

反導系統的發展態勢又促進了彈道導彈突防技術的升級換代。彈道導彈與反導系統是一對矛與盾,有矛必有盾,盾堅矛更利。彈道導彈是主動進攻的利矛,而反導系統只是被動防御手段;反導系統通常只能對付已經服役使用的某幾種型號彈道導彈,而難以有效攔截採用新式突防技術的新型彈道導彈。

彈道導彈佔有主動之利,同時可採取數量規模和技術優勢進行綜合突防,反導系統充其量只是“虛幻的盾牌”。

同時,彈道導彈全程機動變軌技術也應運而生,這是有效規避反導系統攔截的一種技術手段。新型戰術彈道導彈多采用此方式,如俄羅斯“伊斯坎德爾-М”導彈,在助推段即開始機動,進行非彈道飛行;當導彈爬升到50公里高度時改為平飛;中段則可進行20g~30g的大過載變向飛行;末段彈道採用智能控制算法,可變換彈頭末段飛行軌跡,且可使飛行速度保持在1800米/秒以上;在目標區上空,以大角度俯衝攻擊目標,對敵嚴密設防目標進行打擊,突防效果極好。

中國是在世界上具有舉足輕重影響的彈道導彈大國,彈道導彈是支撐中國“兩位一體”戰略核力量的中堅主力。

目前,中國第二砲兵已經建成為一支精干高效、核常兼備的戰略力量,具備陸基戰略核反擊能力和常規導彈精確打擊能力。同時,中國海軍已經先後裝備二代戰略彈道導彈核潛艇,主要配備中程和洲際戰略潛射彈道導彈,可進行水下機動發射,初步具備了第二次核打擊能力。

1984年國慶閱兵,我軍彈道導彈首次公開亮相。當時展示了中程、遠程和洲際三種型號彈道導彈,主要使用液體燃料,標誌著我軍已經具備中遠程和洲際戰略打擊能力。

1999年國慶閱兵,公開展示了兩種戰術彈道導彈和中程、洲際彈道導彈,全部採用固體燃料、公路機動車載發射,表明我國彈道導彈進入核常兼備的發展階段,機動作戰能力有了顯著提高。

2009年國慶閱兵,多種嶄新型號的彈道導彈再次展示在世人面前,新型常規彈道導彈能夠全天候、全方位對多種目標實施精確打擊,新型中遠程彈道導彈形成了型號配套、射程銜接的作戰力量體系,而新型洲際彈道核導彈則已經成為中國國防戰略實力的顯著標誌。 □

(作者單位:國防大學軍事後勤與軍事科技裝備教研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