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糾結”量化寬鬆
(中國)《瞭望新聞周刊》 (2012-09-03)
對於全球而言,不推QE3,美元走強,美債受捧,全球資本回流美國;推出QE3,全球大宗商品將會承受新一輪上漲壓力
文/張茉楠
美聯儲一直在QE3的推與不推之間糾結,全球金融市場也一直在是否推出QE3預期的升溫與降溫之間反复。美聯儲近日表示,除非經濟出現相當大幅度的改善,否則美聯儲可能“很快”祭出新一輪貨幣刺激政策。
今年以來,美國的經濟增長前景預測不斷被調低,一季度美國經濟隨企業補庫存過程的結束,GDP環比折年率降至1.9%,而且自3月開始就業市場改善的步伐也顯著放緩,新增非農就業人數已連續數月下滑。由於二季度增長也止於2%的水平,這意味著,美國五個季度以來第四個季度增長不超過2%,遠遠低於美國經濟的長期潛在增長率,經濟前景的不妙確實需要額外的政策刺激。但是新的政策刺激是否能夠達到預期效果,美聯儲也在權衡利弊。
事實上,美聯儲早就走上了財政貨幣化的道路,美聯儲分別於2009年3月和2010年8月實施了兩輪量化寬鬆,致使美聯儲資產負債表急速擴張,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擴張近三倍,向市場注入了大量的高能基礎貨幣,銀行現金在全部資產中的佔比從歷史平均的3.2%上升到10%左右,美國銀行的超額準備金達到1萬億美元左右,但與之形成強烈反差的是,貨幣乘數缺乏顯著改善,更廣義的貨幣總量如M1、M2的增長率要遠低於基礎貨幣增速,這也是為什麼美聯儲向市場投入再多流動性,也無法恢復市場化供給的真正原因。美國面臨著量化寬鬆帶來的政策悖論,政策效果早已經大打折扣。
金融危機以來,美國所有的經濟政策目標就是壓低國債長期收益率。美聯儲前期沒有選擇QE3,而是選擇OT2.5,就是因為“扭曲操作”涉及買入長期債券同時拋售短期債券,對於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的規模不會產生太大影響,但卻相應調整了資產負債表的期限結構,降低了資產風險。其實,美聯儲每一次貨幣政策調整都是財富分配和資本流向的調整。二季度以來,隨著歐債危機動盪升級、希臘退出歐元區概率加大以及對全球可能出現“二次衰退”風險的擔憂,全球恐慌性情緒加劇,國際資本紛紛從新興市場和高風險資產撤出,轉而湧向被視為比較安全的產品,如美債和德國國債,這也導緻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近期一度跌至1.452%的水平,為60多年新低,但投資者仍然抵禦不住美債的誘惑,繼續維持全球最廉價的債務融資成本,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更趨向於投資美債資產,美國國債以最低廉的融資成本獲得超額認購。
對比前兩輪量化寬鬆:QE1在壓低國債收益率方面起到了較好的效果,然而QE2非但沒有壓低國債收益率,反而有所上升。現在,無論是長期還是短期國債收益率都創下了新低,既保證了美元的強勢,又壓低了長期國債收益率,極大限度地降低了債務融資成本。
美聯儲QE3引而不發,可以說是“進可攻退可守”,一旦歐債形勢急劇惡化,美國經濟增長失速,美聯儲就會採取行動。特別是在政府債務居高不下和“財政懸崖”問題限制美國財政政策靈活性的背景下,美國當然不會對如此風險聽之任之,讓美國從“財政懸崖”掉下去,一旦合適時機來臨,美聯儲就會馬上啟動政策閥門,採取進一步擴大資產規模的政策措施。
不過,從美聯儲現在的糾結來看,美聯儲現在的政策空間並不大,其政策力度恐難及前兩輪。目前,美聯儲已經宣布將把聯邦基金利率在零至0.25%的歷史最低水平至少維持到2014年。而之前的QE1和QE2的整體規模已經高達2.35萬億美元。美聯儲越買入資產抵押債券就越給未來退出戰略增加難度,現在已經有很多未被使用的閒置資金,其中包括1.5萬億美元的銀行過剩儲備金和超過2萬億美元的企業資金,由於財政前景的不確定性,美聯儲根本不敢動用這些“閒餘”資金。
因此,現在的情況是美聯儲兩面討好,美聯儲不斷地製造推出QE3的預期,又引而不發,這既保證了市場相對樂觀的預期,又促進了全球資本流入美債和美元資產,而未來一旦形勢惡化,美聯儲馬上會通過啟動QE3擴展資產負債表來化解風險。但是對於全球而言,將會腹背受敵,不推QE3,美元走強,美債受捧,全球資本回流美國;推出QE3,全球大宗商品將會承受新一輪價格上漲壓力,新興經濟體面臨經濟下行與通脹上行,將會使日子更加難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