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03
中國亮劍 中美進入戰略相持期
張庭賓
這一次,美國“鷹派”高官坐不住了。
先是9月4-5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訪華。 9月中旬,美國防長帕內塔將進行上任以來的首次訪華。
此輪訪問甚為突然。希拉里今年5月初曾因出席中美戰略與經濟年度對話後短暫訪華,屬於例行常規造訪。此次直至8月28日中國外交部才對外發布這一消息,美國國務院“一反常態”地未對此行程透露半點消息。而帕內塔訪華的消息,更是由在美國訪問的解放軍副總參謀長蔡英挺透露的。這均不太符合外交常規,有可能美國方面臨時緊急決定的。
那麼是何原因呢?這應與8月20日-25日解放軍副總參謀長蔡英挺等5位軍方高官訪美有關,此訪問也是臨時決定的,事前雙方均未預報。
在蔡英挺訪美前的最後一刻,8月20日,據美國媒體報導,中國軍方進行了一個月來的第三次戰略導彈試驗,美方判斷這是採用發射井方式的“東風-5A型” ,射向了中國西部的沙漠地區。該導彈與7月24日中國試射的新型“東風-41”型陸基機動洲際彈道導彈和新型潛射“巨浪-2”導彈一樣,均可攜帶多彈頭,也可作為誘餌彈頭欺騙導彈防禦系統。
研究中國核計劃的美國喬治城大學教授菲利普•卡博(Phillip Karber)表示,“東風5A”導彈可能將攜帶3枚彈頭,而且如果中國仿效俄羅斯為每部發射裝置配備3枚導彈的模式,中國戰略核彈頭的數量可能為目前水平的兩倍以上。據他分析,首次亮相的東風-41型導彈射程為1.4萬公里,擁有10枚分彈頭(包括誘餌彈頭),未來擁有32部可重新裝填導彈的發射裝置和多彈頭導彈的“東風41”導彈部隊就足以讓中國打擊每一個人口超過5萬人的美國城市。
對於上述試驗,中國軍方未予否認;對於上述導彈性能,未予回應。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8月30日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近期境內進行了一些正常的武器試驗,這些試驗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目標。他強調,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的固有領土,日方任何單方面的舉動都無法改變這一事實。同時,中國軍隊也有能力維護國家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
由此已經清晰可見,美國高官緊急頻繁訪華是因為中國進行如此高調戰略導彈威懾,一反中國昔日在對美關係中的低調和謹慎,或者說韜光養晦的策略,對美國進行直接的戰略威懾,其壓力之大在前蘇聯之後是首次。可能更令美方心驚的是,中國的這次亮劍,顯然不在美國決策層的意料之中,更增添了其衝擊力,令美國政軍兩界的鷹派坐不住了,迫切訪華一探究竟。
在美國決策層此前的預估中,他們或許認為,中國最高層仍處於18大前的最激烈的爭奪階段。因此,恰是時機——在釣魚島和南海問題上對中國進一步施壓,扶持代理人挑釁中國(如美國官方首次正式稱釣魚島為“尖閣群島”),以迫使中國退卻過關鍵紅線,埋下戰爭的種子,並增強美國重返亞太的威勢,迫使中國在經濟金融等方面讓渡更多的利益給美國。
顯然,美國這一次打錯了算盤,中國這些年對美政策韜光養晦,是因為1996年台海危機的慘痛教訓讓中國決策層深省:沒有強大的足以威懾美國本土的戰略能力,與美國正面抗衡是不明智的。而發展強大的軍事力量和戰略威懾能力是需要時間的。現在已經是中國初步具備這種能力的時候了。
據8月26日《解放軍報》頭版頭條《大國長劍鑄就和平之盾》報導:中國二炮以“核心軍事能力建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戰略導彈已發展為近程、中程、遠程和洲際導彈多型並存,而且無論常規還是核導彈都可採用固體燃料,同時體積更小、重量更輕;導彈精度更高、更機動、更快;所有導彈裝備都可採用車載發射方式,實現全道路機動、全地域發射、全方位控制、全天候突擊等等。”
自1996年以來,解放軍16年磨一劍,如今終於亮劍,而且這一劍就直指最要害——對美國本土的戰略威懾,這是對美國重返亞洲,試圖通過地緣政治摩擦激怒中國,通過代理人常規戰爭削弱中國的策略進行的最有力反擊。
中國的這種絕地反擊是不得已而為之,此前筆者多次警告,中國的對美利益輸送——主要是人民幣升值和外儲購買美國國債等已經達到極限,如果再繼續就會導致經濟崩潰和金融危機,中國將因經濟金融危機而不戰而潰;而日本在美國的支持下,正試圖越過中國在釣魚島上的最後紅線,如果日本將釣魚島國有化,則中國決策層在捍衛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的政治合法性將喪失;對於解放軍來說,釣魚島更是不容有失,失去它意味著中國海軍的太平洋出口被更嚴密封鎖。
此次強硬的反擊對美國的巨大壓力是可以想像的。在前蘇聯與美國相互核威懾的時期,兩者間從未發生過直接的戰爭,雙方的衝突均是代理人戰爭,如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中東戰爭等,這是因為雙方都知道,兩者間一旦爆發直接戰爭,就可能引發整個人類玉石俱焚的核災難。這種壓力對於美國決策層更大,因為美國人繁榮富裕安逸已久,其國民更民主化的表達會給決策層更大的政治壓力。即美國對华鹰派將遭遇巨大政治壓力。
與之相反,中國決策層將贏得絕大多數國人的支持,因為來自於美國咄咄逼人的政治軍事壓力,以及大量利益的輸送,已經讓中國人無法承受;更嚴重的是,中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以及中國不對美國本土進行戰略威懾,使得美方容易誤判中國的戰略軍事實力,並在衝突升級時產生僥倖心理——利用先發優勢一次性摧毀中國絕大部分戰略核武器,並利用導彈防禦系統徹底破解中國對美核反擊——從而對中國發動常規戰爭乃至核攻擊。倘若如此,那就是中華民族亡國滅種之災。
此次中國亮劍的含義是非常明確的,即中國在東亞不接受代理人戰爭,如果爆發戰爭,那就是中美間的全面大戰。此次亮劍似乎使世界增加了更多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其實是大大增加了中美間乃至中日間的和平係數,即因釣魚島衝突升級而爆發戰爭的概率正在下降,此前我們評估此戰在3年內爆發的概率已不低於50%。現在至少是時間是延後了。
在東亞的危機降溫後,中美的較量絕不會因此而停止,伊朗危機或將升溫,這可能是中美避免直接衝突而較量繼續的新爆破口。倘若伊朗戰爭爆發,波斯灣被封鎖,將是美國對中國對中東石油依賴度過高軟肋的重重一擊。
不過,從更長遠的戰略上看,中美由此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後,美國向中國轉嫁危機,要求中國進行利益輸送將更難;中國也基本不可能再指望美國外需,中美兩國的決策層將不得不更直面國內難題,解決自身弊端,國內的政治和經濟改革或將得到更重視。雙方相互借鑒學習,更多良性互動的需求反而會增加。
中國此次亮劍透露的另一個重大信息是,中國新的最高權力核心應已定局,而且這個核心是強有力,敢於使用他們的力量的,這對於中國是一個好消息。至於這個好消息將意味著什麼,尚需要進一步觀察。
在2010年5月,天安艦事件之後,本人曾寫了一篇《不能小覷“韓朝熱戰”對中國的影響》一文指出:十年之後,中國的軍事實力已經突飛猛進,已經具備了常規武器一戰的能力,並已經具備了用核武器(與美國)玉石俱焚的資格,中國還會選擇屈服嗎?
現在已經有了清楚的答案了,這是中國之幸,也是人類之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