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5日

三因素致使中國股市泡沫

謝國忠:三因素致使中國股市泡沫 政府救市還尚早
2008年06月23日 鳳凰網
謝國忠搜狐博客 http://xieguozhong.blog.sohu.com/

鳳凰衛視《經濟制高點》6月22日播出節目“中國股市暴跌之因”,邀請著名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針對當前股市的現像進行相關解析,以下為文字實錄:

解說:黑色六月,股民情緒低靡,深套其中,中國股市何時走出陰霾?

謝國忠:這不是個簡單的熊市,這是一個泡沫崩潰引起的一個熊市。只要這個證監會跟股市的關系不變,中國的股市永遠發展不好。

解說:針對股民目前的心態和當下股市的走向,經濟制高點欄目采訪了在股市中堅持"泡沫論"的經濟學家謝國忠。

子墨:內地的A股市場在過去兩個星期,連續地大幅下挫,現在已經跌破了2800點,很多投資者都在關心,什麼時候會見底?

謝國忠:我覺得就是,因為中國的股市,就是已經進入了熊市,然後就是中國的整個的基本面的情況也有點不利的因素,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熊市,這是一個泡沫崩潰引起的一個熊市,所以這個股市短期之內,要有很好的一個支撐是不容易的。

子墨:2750點市盈率市淨率大概處在什麼水平?

謝國忠:中國的市淨率,不說是很准,但是大概還是3倍左右吧,但有的說法是3.5倍以上,現在全世界的市淨率的是2.2倍,中國現在按照過去的盈利來算,應該是17、18倍,香港同比的股票現在是13倍,13.5倍,全世界的股市的市盈率差不多15倍。

子墨:那從去年6100點的最高位到現在2500點,從什麼時候開始A股就已經進入了熊市了?

謝國忠:一般就是熊市的定義是股市下降20%,然後還沒有回升跡像的,一般這就叫熊市了,所以中國進入熊市,其實去年12月份就進入熊市了,已經有5個多月的時間了,一般的熊市維持的時間差不多是兩年左右吧,所以我們呢,我們的熊市,這個熊市還是有一段路要走的。

解說:2008年6月17日,國家統計局前局長,現國家統計局顧問李德水撰文指出:中國股市是不會辜負成熟的投資者的。第二天,股市告別十連陰。6月19日股市再次探底,隨後證監會主要領導接受媒體采訪表示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健康發展,6月20日,兩市跳空高開,分別反彈3.01%和2.32%。

子墨:過去的這5個月當中,我們也看到有兩次比較小幅的反彈,曾經到過4000點。

謝國忠:對。

子墨:那這次反彈我們應該怎麼理解呢?

謝國忠:因為就是市場的調整,它都不是說一條直線的,還是有回升的可能的,但是這種可能是不能持續的,因為熊市的出現是有很多因素的,特別是在一個泡沫崩潰以後,要短期內改變一個熊市的局面幾乎是不可能,歷史上從來沒出現過

謝國忠:中國的股民現在是很痛苦,就是你覺得股市這樣暴跌,是完全出乎於他們的預料,老是期望股市很快就有轉機,這種想法其實是不理性的,因為今天的暴跌是由昨天的暴漲引起來的,這是有對稱性的,因為昨天暴漲是一個泡沫,並不是基本面來支持的,所以我們今天的暴跌是一個還原的這樣一個過程,既然是一個還原的過程,那要股市,要重新回到過去這樣高位,幾乎是不可能的。

解說:有專家指出,大量的熱錢流入中國內地,吹大了中國樓市、股市泡沫,金融風險加劇。數據表明,從2007年10月16日的歷史高點6124.04點,跌到2008年6月20日的2831.74點,滬指累計跌幅已經超過50%。 2007年全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24.66萬億元,股市蒸發的市值13.97萬億元占到了GDP的56.65%。早在2007年5月瑞士舉辦的央行行長會議期間,當被媒體問及是否擔心中國股市泡沫的形成時,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給與了肯定回答。

子墨:2006、2007年的泡沫,引起它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政府的政策在這裡面起到什麼作用?

謝國忠:我們看到全世界,就是都有一定的泡沫,這是因為就是國際上就是大部分央行的貨幣放得比較多,就引了不少資金,另外一點就是中國的,就是在外貿上面很成功的,所以有大量的外貿順差,所以從資金面上來說,是存在著泡沫的一個條件。但是具體形成泡沫,還是有很多其他的因素的。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這輪炒股票主力軍,是90年代工作的這一代人,就是他們也從來沒見過熊市,沒有吃過虧,一代人,可能是看金庸的小說長大的,而這種思維方式,就是說浪漫化這種思維方式,對他們就是投資行為又起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作用,另外一點就是政府比較猶豫,所以我們從三方面來看這個問題,一個是資金面的問題,一個是大眾的心態,一些因素,還有一個就是政策上一種猶豫,所以三方面引起了這樣一個很大的一個泡沫,然後引起今天這樣的悲劇。

解說:近日,多家網站的聯合調查表明,從2007年的1月1日起至今,參與調查的投資者中虧損者的比例占到了92.03%,86.63%的投資者認為是中國A股市場調控及監管有問題而導致了他們虧損,74.69%的投資者認為監管層應該救市。

子墨:正是因為在去年530的時候,政府調高了印花稅,所以在今年股市大幅下跌的時候,很多投資者都預期政府會繼續比如說有印花的稅策,或者有其他的政策來救市。

謝國忠:對,印花稅不是一個改變市場的一個根本性的一個措施,是一種信號,而在今天,我們就是真的正式地進入了全流通的時代了,所以以後的兩年裡面,中國的股市是會經歷一場非常嚴峻的考驗。股價也要經過一次新的一個尋找價格的這樣一個過程。只有就是通過這樣一個消化之後,我們才知道中國的股市的價格的平衡點真正的在哪裡。

子墨:那您估計這個谷底會在什麼水平?

謝國忠:我覺得中國的這次谷底的價位,很可能跟其他的新興市場,像印度這樣的,他們的股市見底的時候,也是在15倍以下的,所以這種價位,這是在中國出現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子墨:如果說市盈率在15倍,市淨率在1.5倍到2倍,那麼折合成上證綜指大概在什麼樣的比例?

謝國忠:現在我們是。今年的盈利如果政府就是價格控制不改變,就是今年盈利,增長還是很困難的。按照過去來說,我們現在是,(按)過去市盈率(來計算),現在(市盈率)大概是17、18倍的,市淨率3倍左右,所以我們市場離見底,可能還是有一定的空間的。

子墨:大概還有幾百點的空間。

謝國忠:對,這次從4000多點降到2000多點,這個是最困難最痛苦的時候可能是過去了,但並不意味著中國的股市很快就會回來,因為消化流通股是要有很長的時期的時間的,另外中國的宏觀面調整,新的一輪經濟周期的起飛,也是要有時間的,很可能是在2010年,2010年下半年,甚至到2011年上半年,才有可能是中國新一個牛市的起點

解說:2007年,大盤迅速上漲,5月30日,政府出台政策,印花稅上調至千分之三,2008年,面對股市下跌走勢,4月24日印花稅降至千分之一。

子墨:回去再看政府的政策,無論是去年上調印花稅,還是今年下降印花稅,很明顯這些政策信號,並不是特別的成功。

謝國忠:是。

子墨:這樣的政策信號不成功,會給市場,會給投資者帶來什麼影響?

謝國忠:就是國家,中國的股市國家干預很大,第一就是在股市上面,占主導地位的主要是國企,就是國有資本,第二就是說誰能上市,誰不能上市,什麼公司能配股,就是都是要政府決定的,所以這股市,是政府干預的層面,是全世界是最大的。但是這種政策有時候效果還是有限的,所以我覺得中國的政府應該要換這個政策,而且不換這個政策,出大事是早晚的事,這次事情已經出得夠大了,因為這次卷入的人是史無前例的,過去幾個股市的泡沫,卷入的人還是比較少的,這次,人數非常非常大,應該是有很深的政治的意義的。如果你現在還不改,下一次還是重復同樣的經歷。那時候卷入的人更多。那時可能會引起中國政治不穩定。

解說: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一些股民對於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並不滿意。

子墨:那通過這次的大漲大跌,您認為政府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嗎,意識到政策改變的必要性了嗎?

謝國忠:我覺得就是中國現在政府還是比較聽從廣大的就是官員或者是社會上的一些人的意見,這個決定的過程是一個比較慢的,但是是一個逐漸的一個過程,從輿論上來看,或者從很多官員來看,發表觀點來看,大家都覺得這樣大起大落的這個危害性,漸漸的是,有這樣感覺的人是越來越多了。從市場人士來看,很多人還是在沉浸於這種就是要救市,就是是誰把我們的股市給弄下去了,還是處於這樣一個求救和責備別人的一個心態。這些都可能朝一個共識,就是中國股市要經過徹底改革,避免以後的,以後再出現這樣大起大落。所以我覺得中國股市,在年底之前中國出一些比較有利的政策,來鼓勵股市的長期發展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子墨:比如說什麼樣有利的政策呢?

謝國忠:最重要就是一個監管機構跟市場的關系,我覺得就是一個審批,從審批制走向登記制,這個是一個走向市場的第一個重要的一步,審批制,就等於是當官的說了算,這個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情,中國不光是就是上市公司,誰能上市是要當官說了算,連上市的價格都是當官說了算,我覺得這個是對市場發展是很不利的,就是要走向什麼樣,讓市場自己操作就是說,誰能上市,誰不能上市,你明文規定,然後市場上有一個機制,來說明這個公司是不是達到這個標准了,就不用某個官員再批個條子了,是吧。然後如果是它這個資料是有假,作為一個政府的一個層面就是說執法,執法就是說通過司法的一個渠道,就是起訴,然後坐牢,是吧,這樣一個是一個正常的一個市場經濟的一個操作的一個機制,在中國就是,因為中國官僚文化是根深蒂固的,做官的認為是管別人,這是中國特殊的一個現像,所以這個要阻止這個現像,就是還有一個中國要開的一個條件就是,證監會不能建公司,證監會的官員不能建公司,一定要通過中介或者是通過司法機關,才能建公司,要把這個,就是形成這個官員影響市場的這個渠道,一定徹底地把它要給切斷,你不切斷,它總有隱患,這個性質它不變,最終作為股市,永遠走不上正道,只要這個證監會跟股市的關系不變,中國的股市永遠發展不好。

解說:中國金融業采取分業監管模式,其中中國證監會依法對全國證券期貨市場進行集中統一監管,2008年6月17日,央行行長周小川在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中表明:現在的經濟和金融市場出現問題有一部分是由於政策缺陷或監管不足造成的。

子墨:那回過頭去看,去年、前年市場大漲,今年大跌,您會認為證監會是直接負有責任的嗎?

謝國忠:我覺得就是這個泡沫,去年就是這個泡沫出現有很多因素,但是政治上面是有一定的因素的,但很重要就是說,中國核心的一個搞泡沫的因素是,中國現在這個社會裡面,老百姓只有一個目標,就要發財,全民發財是不可能的,這是跟經濟學是背道而馳的,這是中國,就是泡沫最根本的原因,而且這個力量在以後的10年、20年裡面都不會消失,如果就是作為一個政府來說,你怎麼來看待這個力量,政府第一個要做到的就是說,就是政府,我跟市場是劃清界限,我是監管機構,你愛怎麼干就怎麼干,你賺了錢是你的事,虧了錢也是你的事,你這一點應該要建立起來,不建立起來,以後大泡沫的時候,老百姓都怪你,政府要出大事了,是吧。

解說:從2007年底國家采取了緊縮性貨幣政策。有專家指出從利率走勢到彙率預期,從GDP增長到物價上漲,從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到收縮信貸,宏觀政策直接左右著股市的漲跌。

子墨:此外這一輪的下跌和中國目前宏觀經濟的形勢有多大的關系呢?

謝國忠:就是直接的影響並不是很大。但是資金面的影響,主要是因為中國今年資金非常缺,民間的利息都很高的,這個是最重要的原因,另外就是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中國的經濟周期又是朝下走,一般經濟周期朝下走,盈利都有一定問題的,這個對他們盈利來說,今年是最最重要的負面影響,而且中國的工資要大幅度的上升,這是我覺得是不可避免的,中國的就是生活成本,大幅度上升,如果工資不上升,是不可能。

子墨:那價格調控,現在是不是一個兩難的問題,不調它,不控制它,通貨膨脹很厲害,而且成本大幅上升,調了,盈利又受影響。

謝國忠:是。

子墨:那麼這個調控到底應該怎麼去解決它?

謝國忠:現在我們的調控,是三個措施,一個是物價控制,一個是利息就是不動,還有一個就是控制貨幣供應量,通過增加准備金儲備率,或者是中央發票,發票去抽錢。這樣一個模式。

子墨:現在我們有看到這樣的跡像嗎,政府的調控政策,可能會發生轉變?

謝國忠:最近就是政府也出了政策,就是去,用財政補貼給中石化,這個好像看上去是沒想要放松物價控制這樣一個策略,所以暫時我覺得還是在奧運之前,政府的想法很可能還是以穩定為主,最好不要大動,還是維持現狀,過了奧運再說,我覺得這種政策,這種思維想法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可能中國的,就是政策有大的變動,可能是奧運之後了。

解說:世界上很多經濟學家指出,股市也有其自身的周期性。從中國股市成立至今,共經歷了7次暴跌。通常情況下股市周期隨經濟的周期性波動而變化。

子墨:如果2010年,中國能夠進入下一輪的牛市,那麼這個下一輪的牛市和過去的這一輪牛市相比,會有什麼不同。比如說它的成因,它的參與程度,它的周期?

謝國忠:對,下一個牛市就不會出現像過去這樣一個,一年漲一倍了。下一輪牛市,增長也比較慢一點,所以這個對市場的好處,就會延續得比較長一點,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區別。這種市場,就是卷入,也不會像過去那麼瘋狂,你不容易出現一個全民都在談這個股市,所以它一點一點就是會積累起來,所以到了一個很瘋狂的這個階段,可能要好幾年。就是下一輪,中國的股市,很可能會類似於日本的80年代股市,要從牛市漸漸地起來,然後當中還有一個調整,然後進入一個泡沫的最後的瘋狂的時候,可能很多年的時間。可能要,2015年,2016年以後的時候,才會出現像我們看到的去年這樣的情況。

子墨:那對於今天的投資者來說,他們是應該持有現金,還是說覺得股市馬上要見底了,我可以進入股市,或者去購買其他的資產,比如說進入樓市等等?

謝國忠:我覺得,現在股市因為掉得很多了,在這種情況下就是說,大家應該做一個調整,就是說就是持有股票,不要持有概念股票,在熊市裡面,概念股票是最不好的,所以持有公司,就是市盈率比較低,然後公司又歷史又比較長,行業也不錯,然後還有分紅,這樣的股票,就漸漸地會重組到一個質量比較高的一個股票,現在就退市來說,如果你是熬了,就是從6000點熬到了2000多點,再退,這也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我覺得在這種情況下,最好還是重組比較好。買一些相對比較好的股票。從今年的下半年到明年的年中,如果能進,就開始要考慮要進了,但這次進股票,千萬不要聽信別人,對一個公司以後四五年的盈利,有一個判斷,很簡單的就是,你那個以後5年裡面的盈利加起來是幾塊錢,然後你跟這個股票相比,如果是它以後5年裡面,加起來的,就是盈利的這種股票和今天的價格差不多,這種股票很可能是值得買的,但如果離今年股票的價格,好像相差很遠,那就不要買,這是一個自己做一個判斷。決定買了什麼股票之後,然後就不用去看它,除非這個公司,出來一個消息,就是這個公司的基本面有問題了,比如說管理層出了什麼,有什麼大的變動,或者行業前景,因為什麼因素,有什麼大的變動,那麼才去動,不然,就不要去動它,也不要去看股票,那你等5年,你就能賺很多錢。

2008年6月20日

越南動蕩對中國的啟示

謝國忠談越南經濟動蕩對中國的啟示

謝國忠搜狐博客 http://xieguozhong.blog.sohu.com/
2008年06月15日 南方都市報

  近期,越南陷入經濟動蕩。通貨膨脹、股市暴跌,國內貨幣加速貶值
—印度也呈現出相同的問題表征。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陰影尚在,此番動蕩在信息更加充分流動的今天,很快引發了亞洲地區的廣泛憂慮甚至恐慌。

  中國與越南兩個經濟體存在哪些相同的金融命題?基於雙方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結構性、體制性問題,越南經濟動蕩帶給中國有哪些啟示?南都就此系列問題訪談了國際金融專家謝國忠博士。

  南都:請您先分析一下越南經濟動蕩的原因。

  謝國忠:我覺得主要的原因,是熱錢進來後,在貨幣政策上得不到平衡。最近這幾年,有很多熱錢流入越南,當然也不能說完全是投機的,有很多是公共基金,在香港地區和日本都有。越南這一經濟體並不很大,現在不過800多億美金,大概是上海的2/3規模。這些錢進去後,引起越南外彙儲備大幅度上升,外彙儲備的上升當然會引起貨幣供應量的增加。貨幣供應量增加,一般來說就要對衝,對衝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像中國現在采取很多措施,效果也不是很明顯,因為輸入錢之後,後面還要跟進來錢,最終市場是有自己的內在機制的,不能兩全其美。

  所謂在貨幣政策上,利息、彙率、貨幣供應量三者之間,只能控制一個,要控制兩個是不太可能的。越南也不是很有經驗,所以讓貨幣供應量大幅度上升了,引起銀行的資金增多,信貸大幅度上升。這時他們的銀行正好有一個比較大的改革,除了國有銀行之外,出現了很多股份制銀行,這和中國有點類似。股份制銀行都是小銀行,要急速擴大其貸款,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在資金很多的情況下,它便尋找貸出去的地方,許多都貸給了炒股票的,以及炒房地產的。2006年信貸增幅為25%,2007年則為50%,今年第一季度達到了60%多。這麼多信貸出去,最終引起了通脹。今年春天開始,政府就覺得不行了,需要調控。調控引起另外一個影響,原來那麼多錢進來都是為了增長,覺得越南市場增長好;而調控後引起經濟回落,市場的心態就變了,開始撤錢。撤錢後股市大跌,房地產也開始跌,房地產信息不是很透明,然後貨幣彙率開始跌。

  南都:越南經濟體小,但印度近日股市暴跌、通貨膨脹、盧比加速貶值,經濟界目前也已經出現了“印度是否會成為第二個越南”的擔憂。印度經濟步越南後塵的可能性有多大?

  謝國忠:對,印度如果出現問題的話,那對世界影響就大了。印度是這個經濟周期的超級明星。印度一個大的問題就是物價控制、補貼。財政本來就是 7%的赤字了,能源上的補貼已經超過了5%的GDP,撐不住的。印度主要是借助外國的錢,外國人看好印度,很多錢進入它的股市裡,轉手進入銀行體系。然後政府發債券,借了這個錢來發補貼。外國的錢進入是看好它的經濟前景,如果它不補貼這個錢的話,它的能源經濟增長速度是會降低的,因為它成本上升了。它用外國人的錢去維持高增長,等於是外國人用自己的錢買了一個夢,這個夢不完全是真的。夢破的時候錢會退出去,退出去的時候貨幣會貶一點,就會出現通脹。現在已經加息過8%了,加息加到10%或者更高都是有可能的。印度可能到年底之前就會出現貨幣貶值,利息上升,經濟發展速度下降。

  南都:如果印度真步越南後塵,那麼人們所擔心的新一輪亞洲金融危機出現的可能性有多大?

  謝國忠:這次新興市場的金融危機跟10年前不一樣,因為這次新興市場除了越南和印度是赤字之外,整個新興市場的經濟,每年順差有5000億美金,跟10年前不一樣。10年前整個經濟市場是赤字,現在是順差,而且順差還很大。所以美金短缺還沒有成為一個普遍現像,只是一個個別現像。所以不會引起連鎖的貨幣危機,彙率危機會有,貨幣危機還沒有。但是熱錢縮水之後會造成過高的資產價值的回落,造成銀行的壞賬。

  金融危機會有幾種表達的方式,一個是彙率,一個是銀行的壞賬,一個是資產的價格。10年前的亞洲金融危機,三個是連起來的,因為借了美金,美金抽走之後,彙率下降,然後資產價格下降,引起壞賬。但是像日本金融危機這麼多年,它的彙率沒有什麼變化,就是銀行的壞賬和資產價格下降。這次有些國家,像越南、印度會類似於10年前我們看到的一些情況,但也不會那麼嚴重。像越南,它跟中國和日本借點錢也能頂住彙率。我覺得這是它應該做的事,但是它不一定會這麼做,因為通脹之後,它想通過貶值來保持競爭力,所以貶值不一定是它不願意看到的事情。但是貶值貶過頭了會形成惡性循環,一貶通脹,再貶再通脹。但是我覺得有些國家,資產價格會下降,像中國和印度。石油輸出國的資產價格是不會下降的,因為還有很多錢進來。像莫斯科是現在世界上最貴的城市,它的資產價格下來要等油價下降,石油泡沫破了之後才會下降,是比較後面的事情了。

  總體來說,是新一輪新興市場的危機來了,但是這個危機跟十年前不一樣。整體來說沒有美金的短缺,有些國家有美金的短缺,會出現貶值、銀行的壞賬、資產價格下降,三個同時出現,但是絕大多數國家沒有美金的短缺,不會出現很大的貶值,但是資產價格可能會有比較大的調整,壞賬也會有一點,但不會出現所有的新興市場的銀行危機,像1998、1999,2000年,從東亞到俄羅斯一直到巴西,等於是整體的新興市場全部出現了危機。這次不一樣,是有的國家出現,但沒那麼普遍。

  南都:你剛才說的熱錢危機,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從2005年人民幣彙率改革以來,流入中國的熱錢規模迅速上升。 2005年到2007年三年間流入中國的熱錢超過8000億美元,占2007年底中國外彙儲備存量的一半以上。這麼巨大的熱錢給中國經濟帶來了很多不確定性,中國還應當采取哪些措施應對潛在的熱錢危機?

  謝國忠:熱錢倒流是會瞬間發生的。中國現在的預期主要是對升值的預期,中國的熱錢跟華人的關系非常深。中國不像越南,主要是基金管理公司在外面賣越南基金來的錢,這麼小的地方,一下子出現幾十家基金。中國在QD(合格境內投資人)方面,政府控制的錢是有限的。中國進來的熱錢主要是和華人有關,比如說深圳這麼大的一個現金市場,中國一半的現金在那邊。香港人、台灣人、全球華人的資金,比如在香港,至少我認識的人,都有現金在內地的,都是人民幣。這個錢是巨大的。

  我們可以看到,人民幣遠期在NDF(無本金不可交割遠期)上的價格還有升值的預期。升值的預期現已回落了很多,上個月最高是6.2,後來回落到 6.6,這兩天我沒看。中國現在的現貨價格是6.9多,等到遠期價格和現貨價格一樣的時候,就是一個轉折點了。那時熱錢回流的可能性就很大。

  南都:像您剛才說的通脹,中國也和越南在通脹上面臨著相似的問題。面對全球性通脹繼續上升的趨勢,對於經濟結構轉型尚未成功、仍高度依賴出口的中國經濟來說,會不會存在著更大的困難?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處理好通脹和人民幣升值等關聯難題?

  謝國忠:通脹一方面是因為過去錢放得太多,全世界都有通脹,另一方面說明現階段中國經濟模式有問題了。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它需要的勞動力和資源與中國的現狀已不吻合了,繼續推動這個模式會非常容易通脹的。中國過去的模式要調整了,調整是什麼意思呢?有通脹就要加息,加息後一些公司的成本上升,繼而退出市場;比較有競爭力的公司就擴大了,這是市場經濟自己調整的一種機制。

  在上世紀70年代,日本遇到這種情況時,就成功地做了調整。中國面臨的問題有很大的歷史性,但目前國內對調整依然沒有一個足夠的認識,總是光看著GDP速度的增加,想維持它的增加。我認為,現在高通脹高增加的狀況已不能維持下去了。

  現在宏觀政策主要是低利息和能源價格控制、補貼低效益的公司,對於已經不能撐下去的公司,依然通過補貼讓它強行生存下去。但現在的問題並不是一個暫時的問題,拖是沒有用的。當然調整後經濟增長會放慢,也會帶來一些失業,但這是一個經濟轉型的過程,需要把空間讓出來給效益比較高的公司發展。然後整個經濟的效益上升,進入下一輪比較高的增長階段。

  越南和我們不一樣的地方在於,2005年人民幣開始升值的時候,很多出口商要尋找另外的機會。而越南答應過很多出口商,它不會升值。於是,廣東東莞不少制衣、制鞋、制家具的企業就搬到越南去了。在熱錢進來的時候,越南沒有其他的手段,又不可以升值,所以帶來了貨幣的大幅度上升。越南不敢放棄對出口商“貨幣不升值”的承諾,怕有嚴重的後果,種子因此埋下:一方面要向出口商承諾貨幣不升值來吸引他們,一方面又沒有其它辦法來把貨幣的供應量壓住。在發展中國家,有很多其他的措施可以做,特別是對房地產和股市,可以通過行政手段去壓制投機,這樣也可以減少熱錢的流入,因為熱錢的流入緣於看到資產價格大幅度的上升。政府裡面很多人,特別是官員,在炒樓、炒股上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身在其中,並不是自己完全能控制自己的。

  南都:另外我們也看到,在中國和越南的轉軌過程中,兩國的銀行都擔負了很多財政任務,這裡面有一定的虧損和壞賬。不管是在中國還是越南,銀行對於風險的抵抗能力都是很有待於提高的。

  謝國忠:中國的銀行業還是好不少的。第一點,中國從2004年到現在,對銀行的信貸管得比較嚴,主要體現在貸存比比較低,越南是很高的。第二點,中國的銀監會在撥備上這幾年都是逼得比較緊的,對下一輪的壞賬已經存了不少錢了,對應住了。

  還有就是我們對於房地產和股市早就不讓借錢了,房地產壓得比較嚴,開發商都借不到錢,說明管理還是有效果的。這次我們的銀行不會面臨1998年一樣40%的壞賬,但是我覺得10%以上是有可能的。

  南都:中國的銀行業在健全現代銀行制度的道路上,你覺得還有哪些關口要過?

  謝國忠:中國的國有銀行還是一個國家機關,還不是完全商業化的。中國的股份制銀行裡也有不健全的地方,它沒有一個很大的控股,股東結構比較分散。管理層特別熱衷於盈利的增長,盈利增長了就好發獎金。盈利的增長現在都靠貸款增加,最終如果變成壞賬,以後會有什麼事?這是以後的事,而盈利是今天的,這就是激勵機制裡的一個毛病。當然不光是中國,華爾街也有同樣的情況。

  南都:中國的市場化已經快30年了,利率和彙率等要素是不是也到了該考慮市場化的時候?

  謝國忠:中國現在在銀行這一塊管得嚴一點是應該的,因為銀行的存款是國家擔保的,政府在這方面確實需要做很多事情。銀行不是那麼靈活,帶來的損失也不是那麼大。因為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銀行所做的,比如借錢造工廠、造橋、造房子,都不是那麼復雜。不像在一個成熟的體系裡,銀行業就變得很復雜。

  中國金融上最大的失敗就是股市沒弄好。股市是風險資本一個很重要的來源,在經濟轉軌的過程中,股市應該起很大的作用。中國股市的出生就不太好,最初是為了幫國企解決困難的,所以不可能是個真正賺錢的地方,變成股民相互博弈,賭誰的運氣好。

  南都:就目前來說,主要是政府、國有企業與國有商業銀行之間存在著復雜的利益捆綁關系,使得金融領域的一些改革很難取得實質性突破。為了避免遭遇可能的巨大危機,理順當前的金融監管權力結構是否顯得尤其必要?

  謝國忠:但是怎麼樣衝破這種利益捆綁關系?第一個能夠衝破的地方就是股市,有些有競爭力的公司至少還有股市可以做好,我就去投資,我去融了錢之後公司做好了,市場相信我,進入良性循環。現在談到股市,就是給誰給了多少錢,不談那個拿了錢的人給股民賺了多少錢。這樣的股市是不能健康發展的。股市發展很簡單,政府不要干預,讓它自己去折騰,自然會折騰出好東西來。雖然說股市制度嚴密一點,老百姓不容易有損失,但至少自由市場是會帶來好處的。

  南都:但是自由市場的前提是信息公開。

  謝國忠:是啊,只要有自由進出的機制,騙子公司騙了一回騙不了第二回。因為中國有政府干預機制,掛牌是一個短期產品,所以騙子公司就可以不斷地在股市裡面混,騙了之後換一個牌照樣再來,所以它沒有機會自己長大。

謝國忠搜狐博客 http://xieguozhong.blog.sohu.com/

  本報評論記者 亮棹 實習生 周安安 張磊

越南和中國之間的情況

謝國忠:中國助越完成3件事可避免亞洲危機
2008年06月15日 鳳凰財經
謝國忠搜狐博客 http://xieguozhong.blog.sohu.com/

鳳凰衛視《財經點對點》欄目中,著名經濟學家謝國忠分析了亞洲、越南和中國之間的情況,提出中國助越完成3件事可避免亞洲危機,以下是節目文字實錄:

美將加息油價能否回落緩全球通脹?

曾瀞漪:這個星期環球經濟的主要焦點特別多,但是當中還是集中在譬如說油價仍然處於高位,而越南貨幣危機所出現的情況也使得亞洲國家嚴陣以待。這些情況到底會不會因為美元開始稍稍的回彈,甚至美國打算要加息而改變的局面?問題是美國真的要加息嗎?我們今天請到的是經濟學家謝國忠來給我們分析一下,Andy,你好。

伯南克重視通脹美國真會加息?

謝國忠:你好。

曾瀞漪:大家對於美國加息現在的看法都很樂觀,伯南克這兩天的言論看起來就是美國的減息周期結束了,我們要打算加息的意思了,真的嗎?

美國尚不具備“快速加息”條件

謝國忠:我覺得就是有真有假,加息是會加,利息總會上上下下的,但是,它還不具備很快加息的條件。

失業率驟增金融機構危機仍在

謝國忠:去年美國的失業率大幅度上升,經濟還是比較弱的,最近一些金融機構又出現問題,像市場對有些金融機構,比如說雷曼兄弟現在謠言比較多,現在地方性的銀行出新壞賬的情況也比較多。

貨幣政策放松難平抑油價

謝國忠: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它很快加息是不容易的,所以它利息還是持續低於通脹這樣一個現像,還是要維持很久,只要這個現像存在,貨幣政策還是在放松的,炒石油這件事情要制止不太容易的。

伯南克冀加息信號打壓油價恐成“紙老虎”

謝國忠:現在伯南克想通過發信號把油價給縮下去,我覺得市場暫時會覺得央行行長這麼說的話總要嚇一跳,但是你如果是接下來的行動不夠的話,大家就會看破你的,覺得你還是個“紙老虎”。

何種情況下美加息可使油價恢復合理?

曾瀞漪:歐佩克最近也說,他們認為正常的油價應該是在70美元一桶的水平,所以現在他們認為兩個問題,一個是炒作,炒作當然是因為美元比較疲弱;另外就是地緣政治的影響,您認為在什麼樣的情況之下,美國要加息到什麼樣的地步?什麼時候加息到這個地步才會使得油價到達一個所謂比較正常跟合理的水平?

油價與需求不聯動價高卻並未減需求

謝國忠:油價的調整分兩步走,第一步就是說什麼時候見頂,現在對油價炒的話能夠得以成功,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它的需求跟價格不聯動,現在世界上石油需求在下降的只有美國,在日本跟歐洲原來油價就很高,汽油的價格是中國的3倍,所以它本來用油就比較省。

發展中國家油價補貼使百姓無緊迫感

謝國忠:主要的需求是發展中國家繼續上升,其原因主要是補貼,當然你像石油輸出國,像中東和俄國,它油價非常低,相當於20塊錢美金一桶,所以對老百姓來說根本就沒有油價高這樣一個感覺,所以汽車銷售在中東、在俄國非常旺盛,而且都是大的汽車,耗油的汽車。

應取消燃油補貼中印更須加緊調整

謝國忠:另外一點就是不出口石油的國家,進口石油的一些發展中國家,像印度、中國、東南亞都是補貼,都是補貼就是說相當於油價差不多是50美金、60美金一桶這樣一個水平。因為美金跌了30%,所以這樣一調整之後,就等於40美金都不到,跟97年的20多美金相比不是太多,所以經濟增長又比較快,為什麼油價上升對需求沒有壓制,我覺得這個問題先要解決,油價才會見頂,所以發展中國家補貼這件事情,開始要取消。

像剛剛印度尼西亞就是開始取消了一部分,但是現在還是相當於人民幣4塊多一升這樣一個汽油價錢,還是比市場價要低一半以上。馬來西亞現在也做這件事,這些國家我覺得都是有一定的影響。但最重要的是中國、印度,在中國、印度需求增長比較快,所以這兩個國家要調整,油價才會見頂。

油市投機資本難估算使油價不可控

謝國忠:第二就是說完全制止炒作,油價回到比較正常的位置,由於投機資本要從石油市場裡退出來,投機資本有多少,我們不知道。現在特別是指數基金有很多,一般的公共基金或者退休基金進去,到底有多少錢,現在查不清,有可能是2300多億美金,這是在指數基金這邊,有一種這樣的說法,但現在整體的炒石油的、炒能源的游資,有些估計是說超過10000億美金,現在這個數字都不透明。

但是數量還是很大的,這個是貨幣政策引起來的,所以貨幣政策要達到正常水平,就是要利息跟通脹接軌,或者超過通脹,游資才會退潮。所以要到這一步的話,明年下半年都到不了。

美加息會否使高通脹亞洲國家壓力更大?

曾瀞漪:但問題是近期我們看到油價的高升,通貨膨脹使得很多亞洲國家苦不堪言,以越南來說,現在如果說美國真的開始結束了減息的周期,進入了加息的步驟的話,對於亞洲國家來說,他們的資金流動是不是可能退流出亞洲地區,股彙市都已經是這樣了,錢又不在流走了,會不會造成更嚴重的影響?

若美加息使油價回落則利於東亞經濟

謝國忠:它加息的話,如果它加息加得猛的話,油價掉下來對東亞是有利的,東亞是制造業出口的地區。

但同時吸走熱錢影響難預測

謝國忠:而另一點當然就是對游資,亞洲的經濟體裡面現在熱錢的規模是相當大的,這次熱錢不像10年前主要是在美金債,這次主要是在房地產裡面的,要是真的退的話,到底有多大影響,現在很難預測。

越南主要靠熱錢支撐所以釀危機

謝國忠:但是我們現在初步的看到,越南這樣一個例子,越南經濟體不是很大,只有800多億美金,是上海經濟的2/3,它最近外貿逆差是9%GDP左右,主要的是靠熱錢來支持漏洞的。熱錢進去主要是進入股市跟房地產,現在就是它出現了一個通脹很高以後,熱錢對越南的前景憂慮,熱錢開始回流。

一回流引起它的貨幣大幅度貶值,結果引起通脹更高,所以就進入了危機狀態了,就是一個資金的危機和通脹的危機,發展中國家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問題,越南的情況對我們是敲響了一個警鐘。

去年市場看好越南為何急轉直下?

曾瀞漪:越南這個國家很有意思,我記得去年在專訪一些專家的時候,才說越南這個國家很好,對於中國來說可能成為世界第二工廠,短短半年多的時間就已經是馬上變成這個樣子,所以其實越南的發展並沒有看到中國或者其他發展中國家的一個歷程,所以到了目前這個境地。

越GDP增長僅次於中國但儲蓄量低

謝國忠:越南這三年,連續三年超過8%的增長,是中國以外增長最快的,越南的經濟管理模式跟中國有類似,他們主要是參照中國的經濟改革,他們是滯後於中國的,但越南跟中國有個很大的區別,就是儲蓄率比中國低好多。

全球熱捧使越南政策放松市場失控

謝國忠:這幾年主要是越南給世界金融市場捧的有點失控,這個國家窮了這麼多年,一直是不好,抬不起頭來,突然全世界人都說你好,我覺得這個人就是有時候可能也會失控的。

曾瀞漪:就忘了自己是誰了。

謝國忠:忘了自己是誰,然後股市漲了10倍,指數漲了10倍,全世界人都說你應該漲,這個覺得還真有道理,這些人都是哈佛大學念過書的,他這麼說的,就是他自己願意信這個,所以他不是說去想股市就是15年漲10倍是不可能的。

越已意識股市泡沫但信貸控制不夠

謝國忠:至於現在有那麼多的人跟我說是有可能的,世行去年出了一個報告說越南厲害,經濟雜志說越南是一個隱藏的亞洲龍,捧的很高,所以它把政策放的很松,實際增長。它對股市炒作確實後來害怕了,去年年終的時候,它看到股市自己後怕了,股市漲10倍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都是銀行借錢去炒股票的,所以去年年終的時候下決心禁止銀行借錢炒股票的事,所以股市開始下降。

但是它沒有把信貸控制住,結果信貸都跑到樓市裡面去炒房地產了,房地產炒的高高的,所以去年信貸漲了50%,跟中國93年信貸漲40%多一樣,當時是一樣。

越放松信貸導致通脹進而貨幣貶值

謝國忠:當時中國倒不是熱錢,中國是因為中國政府就不懂信貸,它不知道印鈔票是要有通脹,當時有些人這麼說,印鈔票是沒有通脹的,所以說印鈔票的通脹,但你說通脹在哪裡?辯論就說在事實沒出現之前的話,他不看朝前看,所以信貸發了很多。所以信貸放了50% 的增長,其他的措施是肯定的,通脹來了,通脹一來之後,游資就害怕,就退了,一退了貨幣就貶了,去年的貨幣還漲,年初的時候貨幣還漲,現在就不行了,貨幣大貶了,所以就進入惡性循環,所以現在是救活的時候到了。

越南若穩住宏觀形勢可渡難關

謝國忠:越南如果救的好,就像中國92年、93年朱镕基總理上任的時候,把宏觀穩定住了,接下來越南這個國家是很有前途的,如果它沒弄好的話,就會政治動亂,那時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就要出軌了。

曾瀞漪:所以現在剛好是越南的關鍵時刻,這個時候越南請求中國幫忙,可能亞洲地區的國家也得看看怎麼樣幫助越南,我們請謝國忠繼續來分析亞洲、越南和中國之間的情況。

越南度危機中國可提供何種幫助?

曾瀞漪:在上一節謝國忠談到現在處在關鍵時刻的越南怎麼走,對於這個國家未來的發展很重要,對於其他亞洲國家來說也是一個關鍵點,請Andy繼續來分析。

傳中國上調准備金率為助越確實?

曾瀞漪:越南據說在上個星期請求中國幫忙,有一些配套的政策,中國好像在上個星期六臨時就提出了調升一個存款准備金率的百分點,據說也是為了幫助越南,我不知道之間的關聯性到底如何?你怎麼看?

上調准備金率只為抑制中國通脹

謝國忠:我覺得這個關聯性還是有限的,中國的通脹的問題是自己的問題,還是很嚴重的,現在說5月份是8%以下,大家就覺得好像是不是通脹進入拐點了?它自己朝下走了?沒有這樣的事兒。

中國通脹形勢仍嚴峻需數年才可解決

謝國忠:你看印度這幾年的通脹也有上上下下,而且都是8%左右,而且印度的利息是8%以上,在這種情況下它維持了三年多的8%左右的通脹,所以說中國現在通脹不良的時期已經過了,這是不可能的,中國還是潛在的通脹很多。

現在物價控制到處都是,放的話通脹就很嚴重,中國的工資要補漲,要補漲很多,所以中國的通脹問題是好幾年的,所以緊縮的政策是不能放松的。但中國要幫越南是應該幫的,如果是越南進入一個不穩定的話,對中國是不利的。

中國能夠怎樣幫助越南?

曾瀞漪:中國可以怎麼幫呢?

可出借外彙儲備保證越南彙率穩定

謝國忠:那當然就是在外彙儲備上面可以借一點,讓它去撐彙率,但撐彙率是有條件的,像撐彙率的話,像98年的時候,有些國家撐彙率成功了,有些不成功,比如說當時印度尼西亞這樣的國家就不成功。

越穩定彙率:借外儲再配合政策

謝國忠:核心的問題就是要配套,貨幣彙率光靠外彙儲備去捧是不行的,內部的政策要配套。

應仿照90年代中國的3個方式

謝國忠:當時朱镕基總理93年、94年做的事情就是三件事,就是越南今天也要做的事兒。

1穩住銀行存款加息及通脹補貼

謝國忠:第一個就是說要穩住銀行的存款,現在加息加到14%,但是其實這不一定說是低,但是現在通脹是 20%多,老百姓看到他的錢還在貶值,他不願意把錢放在銀行裡面,把錢拿出來要去炒,這個就是通脹制止不住的原因。當時朱镕基總理做的是通脹補貼這件事兒,穩住老百姓的心態,一年的通脹如果是20%,我給你22%的利息,比通脹多加2個百分點或3個百分點等等這樣,這樣的政策把老百姓的心態給穩住。

2投資要緊縮降低資金壓力

謝國忠:第二個就是說投資要緊縮,因為最終信貸放的那麼多,還是因為支持投資,投資儲蓄沒那麼高,這幾年投資漲到35%的GDP,自己的儲蓄率就25%、26%,所以這個差一大截,是靠熱錢來支撐的,所以這個是不可維持的,對投資特別是政府那邊的投資現在先緊縮一下,把投資的盤子縮小了之後,降低資金的壓力。

3向世界借款穩住彙率

謝國忠:然後這個基礎上面你再去想辦法去借點美金,或者是跟中國談,或者是跟世界貨幣基金組織或者是世行談,這樣就能把彙率穩住,彙率穩住是很重要的,彙率不穩住就是惡性循環,像原來印度尼西亞在98年一樣的。

經濟聯系密切中國更應幫助越南

謝國忠:中國要幫越南是很應該的,因為越南以後經濟跟中國連的很緊,越南的穩定對中國的西南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從中國的利益向出發,從中長期來說,中國對於越南都負有很大的責任的,我覺得中國是大國,越南是個小國。

但援助須在越南緊縮政策配合下實施

謝國忠:但是就是說要提出一定的條件,不能說是我給了你錢之後,然後變成硬鈔票,支持彙率,那不等於我給你的錢幫你讓游資讓熱錢脫手嗎?

曾瀞漪:覺得中國這方面應該有什麼條件?應該對越南提出什麼條件呢?

如政策不配套等於借錢補貼外逃熱錢

謝國忠:我覺得就是一個緊縮的政策要配套,緊縮政策不配套的話,你給他錢也沒用。

曾瀞漪:就是要盯著用越南要做到這三件事?

謝國忠:對,這個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要援助一個國家的談判是一樣的,要談判的話就要到位,就是說你的政策配套了,我就給你錢,我給你錢你也不會浪費。像印度尼西亞當時98年給了錢之後,它那邊的貨幣政策沒收,這邊的用這個錢去支持彙率,結果是幫著國內的錢朝外面走,就等於是國家跟世界貨幣基金組織在補貼資金外逃。

現在越南也是這樣,因為它有熱錢要外逃,所以你得把貨幣政策一緊縮之後,你把彙率就穩住了,然後股市會大掉,股市已經掉了60%多了,可能還要掉很多。

中國助越完成3件事可避免亞洲危機

曾瀞漪:如果說中國幫著越南做這三件事,緊縮政策能夠徹底實行的話,對越南有利,對中國有利,同時越南的危機也不會擴散到其他的亞洲國家,所謂的97年金融風暴應該也就不會再出現了。

謝國忠:是的。

2008年6月17日

Stagflation has arrived

The party's over / 謝國忠

Stagflation has arrived, and coping with it will b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for investors

Andy Xie

The US Federal Reserve is suddenly talking tough about inflation. The market has now pencilled in a rate rise before the year ends.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 is signalling that it may raise interest rates soon. The market fears an inflation crackdown by the central banks. Gold has declined, the US dollar has firmed and the yield curve has flattened. The talk is really aimed at bringing down oil prices. The surging price threatens to checkmate the loose monetary policy by the Fed and other central banks to support economic growth and fail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following the global credit-cum-property crisis.

But, the talk is likely to remain just that for a long time. While some rate rises may be forthcoming, they won't be aggressive enough - raising rates quickly, to above inflation rates. The bottom line is that the Fed can't accept a deep recession to put the inflation genie back in the bottle.

Excessive money supply in the past fuelled the credit-cum-property bubble. The inflationary effect of excessive money supply was temporarily contained by China's labour surplus and the collapsing demand for resources from Russia and eastern Europe. After decades of massive export growth, China's labour market is no longer a buyer's market. Russia and eastern Europe have begun to increase their resource demands. The inflationary effects of the past monetary excesses are now catching up with us. The first consequence of inflation's return is the bursting of the credit bubble.

The knee-jerk reaction of the big central banks has been to flood the financial market with liquidity. This is adding fuel to the inflation fire. The current money stock is inflationary. Adding more money only accelerates inflation. The excess money supply is piling up in markets where demand is strong but supply is tight - like oil. As these commodities inflate, wages follow. Through wage increases, all the excess money supply eventually becomes inflation. This reality cannot be changed by anyone's rhetoric. Inflation can only be stalled by aggressively cutting money supply, which means a deep recession that central banks still cannot accept.

Stagflation has arrived. Surging oil prices and unemployment symbolise its arrival. Coping with stagfl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investment success over the next two years. Even though property is a traditional hedge against inflation, it won't work this time because prices have inflated before and demand is worst affected by the credit crisis. Hong Kong is a typical place where property's inflation hedging nature is misunderstood. As soon as you land in Hong Kong, someone whispers "negative real interest rates - buy property". But that totally disregards the current overvaluation and the deteriorating income challenge.

Bonds are still priced as they were during the low inflation era and may suffer a massive downward repricing of more than 30 per cent. Economic deceleration makes credits and stocks vulnerable. Neither is cheap to begin with. Energy, industrial commodities and precious metals continue to benefit from negative real interest rates but may suffer a sharp reversal due to speculative overshooting and central bank pressure. Cash is losing value as inflation is higher than interest rates. For investors, it looks like a lose-lose world.

Today's world is especially treacherous for central banks with larg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China, Russia and Saudi Arabia have earned enormous amounts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and stashed the money mostly in the US treasuries. They could suffer catastrophic losses if the treasuries are repriced. The 10-year treasury is yielding 4 per cent, against 4.1 per cent inflation in the US last year, and probably higher this year. The market still doesn't believe the current inflation rate will stick. When it wakes up to the inflation reality, the 10-year treasury may yield over 6 per cent and its nominal value could decline by 40 per cent. European and Japanese bonds may have less downside than the US treasuries but they are also vulnerable to repricing. Selling bonds is probably the most important decision in managing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today.

The only large enough and liquid enough alternative to bonds for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is stocks. But stocks, priced at 2.3 times book value, are not cheap. As market expectations build of a global recession next year, stocks could suffer a 20 per cent decline and considerably more for some speculative emerging markets. However, the decline is cyclical. When the global economy picks up, possibly in the second half of 2010, stocks will recover above the current price. But bonds won't. Henc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should shift from bonds to stocks over the next 12 months. 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re so vast, index funds are probably the most practical instrument for the switch.

Commodities, while highly volatile, may perform well over the next 12 months, as central banks stall on raising interest rates. In the second half of next year, the hope that inflation will come down on its own may vanish, and central banks could be forced to raise interest rates aggressively to remove negative real interest rates. Commodities may tumble. While gold and oil are still hot, play with caution.

Cash is bad but perhaps not as bad as other asset classes. If negative real interest rates are 2 per cent to 3 per cent, holding cash may lose you 7 per cent to 10 per cent over a three-year period, probably less than most asset classes.

It seems unfair that it's so hard not to lose money. Good old cash has also become a hot potato. But this is the price to pay for non-stop parties over the past 10 years. It's a lose-lose situation. But you can choose to lose the least.

Andy Xie is an independent economist

2008年6月14日

弦論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136196.html?si=9

弦論的發現不同於過去任何物理理論的發現。 一個物理理論形成的經典過程是從實驗到理論,在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之前的所有理論無不如此。一個系統的理論的形成通常需要幾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起源於伽利略的力學及第谷,開普勒的天文觀測和經驗公式。一個更為現代的例子是量子場論的建立。在量子力學建立(1925/26)之後僅僅兩年就有人試圖研究量子場論,量子場論的研究以狄拉克將輻射量子化及寫下電子的相對論方程為開端,到費曼 (Feynman),薛溫格(Schwinger)和朝永振一郎 (Tomonaga) 的量子電動力學為高潮,而以威爾遜(K. Wilson)的量子場論重正化群及有效量子場論為終結, 其間經過了四十余年,數十甚至數百人的努力。 廣義相對論的建立似乎是個例外,盡管愛因斯坦一開始已經知道水星近日點進動,他卻以慣性質量等於引力質量這個等效原理為基礎,逐步以相當邏輯的方式建立了廣義相對論。如果愛因斯坦一開始對水星近日點進動反常一無所知,他對牛頓萬有引力與狹義相對論不相容的深刻洞察也會促使他走向廣義相對論。盡管同時有其他人如阿伯拉汗(Max Abraham),米(Gustav Mie)試圖改正牛頓萬有引力,愛因斯坦的從原理出發的原則使得他得到正確的理論。

弦論發現的過程又不同於廣義相對論。弦論起源 於一九六零年代的粒子物理,當時的強相互作用一連串實驗表明存在無窮多個強子,質量與自旋越來越大越來越高。這 些粒子絕大多數是不穩定粒子, 所以叫做共振態。當無窮多的粒子參與相互作用時,粒子與粒子散射振幅滿足一種奇怪的性質,叫做對偶性。

1968年,一個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的意大利物理學家威尼采亞諾(Gabriele Veneziano) 翻了翻數學手冊, 發現一個簡單的函數滿足對偶性,這就是著名的威尼采亞諾公式。 應當說當時還沒有實驗完全滿足這個公式。很快人們發現這個簡單的公式可以自然地解釋為弦與弦的散射振幅。 這樣,弦理論起源於一個公式,而不是起源於一個或者一系列實驗。伯克利大學的鈴木 (H.Suzuki) 據說也同時發現了這個公式,遺憾的是他請教了一位資深教授並相信了他,所以從來沒有發表這個公式。所有弦論篤信者都應為威尼亞采諾沒有做同樣的事感到慶幸,盡管他在當時同樣年輕。

弦論又可以說是起源於一種不恰當的物理和實驗。後來的發展表明,強相互作用不能用弦論,至少不能用已知的簡單的弦論來描述和解釋。強相互作用的最好的理論還是場論,一種最完美的場論:量子色動力學。在後來的某一章內我們會發現,其實弦論與量子色動力學有一種非常微妙,甚至可以說是一種離奇的聯系。作為一種強相互作用的理論,弦論的沒落可以認為是弦論有可能後來被作為一種統一所有相互作用的理論運氣,更可以說是加州理工學院史瓦茲 (John Schwarz) 的運氣。想想吧,如果弦論順理成章地成為強相互作用的理論,我們可能還在孜孜不倦地忙於將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量子化。不是說這種工作不能做,這種工作當然需要人做,正如現在還有相當多的人在做。如果弦論已經成為現實世界理論的一個部份,史瓦茲和他的合作者法國人舍爾克 (Joel Scherk)也不會靈機一動地將一種無質量,自旋為2的弦解釋為引力子,將類似威尼采亞諾散射振幅中含引力子的部份解釋為愛因斯坦理論中的相應部份,從而使得弦論一變而為量子引力理論!正是因為弦論已失去作為強相互作用理論的可能, 日本的米谷明民 (Tamiaki Yoneya) 的大腦同時做了同樣的轉換, 建議將弦論作為量子引力理論來看待。他們同時還指出,弦論也含有自旋為1的粒子,弦的相互作用包括現在成為經典的規範相互作用, 從而弦論可能是統一所有相互作用的理論。

這種在技術上看似簡單的轉變,卻需要足夠的想像力和勇氣,一個好的物理學家一輩子能做一件這樣的工作就足夠了。我們說的史瓦茲的運氣同時又是弦論的運氣是因為史瓦茲本人的歷史幾乎可以看成弦的小歷史。史瓦茲毫無疑問是現代弦論的創始人之一。自從在1972年離開普林斯頓大學助理教授位置到加州理工學院任資深博士後研究員,他“十年如一日”,將弦論從只有幾個人知道的理論做成如今有數千人研究的學問。他也因此得以擺脫三年延長一次的位置,終於成了加州理工學院的正教授。因為他早期與格林 (Michael Green) 的工作,他與現在已在劍橋大學的格林獲得美國物理學會數學物理最高獎,2002年度的海因曼獎 (Heineman prize)。

按照流行的說法,弦本身經過兩次“革命”。經過第一次“革命”,弦成為一種流行。一些弦論專家及一些親和派走的很遠,遠在1985年即第一次“革命”後不久,他們認為終極理論就在眼前。有人說這就是一切事物的理論 (TOE=Theory of Everything),歐州核子中心理論部主任愛利斯 (John Ellis)是這一派的代表。顯然,這些人在那時是過於樂觀,或者是說對弦的理解還較浮於表面。為什麼這麼說呢?弦論在當時被理解成純粹的弦的理論,即理論中基本對像是各種振動著的弦,又叫基本自由度。現在看來這種理解的確很膚淺,因為弦論中不可避免地含有其他自由度,如純粹的點狀粒子,兩維的膜等等。15年前為數不多的人認識到弦論發展的過程是一個相當長的過程,著名的威頓 (Edward Witten) 與他的老師格羅斯 (David Gross) 相反,以他對弦的深刻理解,一直顯得比較“悲觀”。表明他的悲觀是他的一句名言:“弦論是二十一世紀的物理偶然落在了二十世紀”。(這使我們想到 一些十九世紀的物理遺留到二十一世紀來完成,如湍流問題。) 第一次“革命”後一些人的盲目樂觀給反對弦論的人留下口實,遺患至今猶在。現在回過頭來看,第一次“革命”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如何將粒子物理的標准理論在弦論中實現。這個問題並不像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我們在後面會回到這個問題上來。當然,另外一個基本問題至今還沒有解決,這就是所謂宇宙學常數問題。15年前只有少數幾個人包括威頓意識到這是阻礙弦論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問題。

第二次“革命”遠較第一次“革命”延伸得長 (1994-1998),影響也更大更廣。有意思的是,主導第二次“革命”主要思想,不同理論之間的對偶性 (請注意這不是我們已提到的散射振幅的對偶性) 已出現於第一次“革命”之前。英國人奧立弗 (Olive)和芬蘭人曼通寧 (Montonen) 已在1977年就猜測在一種特別的場論中存在電和磁的對稱性。熟悉麥克斯維電磁理論的人知道,電和磁是互為因果的。如果世界上只存在電磁波,沒有人能將電和磁區別開來,所以此時電和磁完全對稱。一旦有了電荷,電場由電荷產生,而磁場則由電流產生,因為不存在磁荷。而在奧立弗及曼通寧所考慮的場論中,存在多種電荷和多種磁荷。奧立弗-曼通寧猜想是,這個理論對於電和磁完全是對稱的。這個猜想很難被直接證明,原因是雖然磁荷存在,它們卻以一種極其隱蔽的方式存在:它們是場論中的所謂孤子解。在經典場論中證明這個猜想已經很難,要在量子理論中證明這個猜想是難上加難。盡管如此,人們在1994年前後已收集到很多這個猜想成立的證據。狄拉克早在1940年代就已證明,量子力學要求,電荷和磁荷的乘積是一個常數。如果電荷很小,則磁荷很大,反之亦然。在場論中,電荷決定了相互作用的強弱。如果電荷很小,那麼場論是弱耦合的,這種理論通常容易研究。此時磁荷很大,也就是說從磁理論的角度來看,場論是強偶合的。奧立弗-曼通寧猜想蘊涵著一個不可思議的結果,一個弱耦合的理論完全等價於一個強耦合的理論。這種對偶性通常叫做強弱對偶。

有許多人對發展強弱對偶作出了貢獻。值得特別提出的是印度人森(Ashoke Sen)。 1994年之前,當大多數人還忙於研究弦論的一種玩具模型,一種生活在兩維時空中的弦,他已經在嚴肅地檢驗15年前奧立弗和曼通寧提出的猜測,並將其大膽地推廣到弦論中來。這種嘗試在當時無疑是太大膽了,只有很少的幾個人覺得有點希望,史瓦茲是這幾個人之一。要了解這種想法是如何地大膽,看看威頓的反應。一個在芝加哥大學做博士後研究員的人在一個會議上遇到威頓。威頓在作了自我介紹後問他-這是威頓通常作法-你在做什麼研究,此人告訴他在做強弱對偶的研究,威頓思考一下之後說:“你在浪費時間”。

另外一個對對偶性做出很大貢獻的人是洛特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 新高能物理理論組的塞伯格 (Nathan Seiberg)。他也是1989~1992之間研究兩維弦論又叫老的矩陣模型非常活躍的人
物之一。然而他見機較早,回到矩陣模型發現以前第一次超弦革命後的遺留問題之一,超對稱及超對稱如何破壞的問題。這裡每一個專業名詞都需要整整一章來解釋,我們暫時存疑留下每一個重要詞彙在將來適當的時候再略加解釋。弦論中超對稱無處不在,如何有效地破壞超對稱是將弦論與粒子物理銜接起來的最為重要的問題。塞伯格在1993~1994之間的突破是,他非常有效地利用超對稱來限制場論中的量子行為,在許多情形下獲得了嚴格結果。

這些結果從量子場論的角度來看幾乎是不可能的。

科學史上最不可思議的事情之一是起先對某種想法反對最烈或懷疑最深的人後來反而成為對此想法的發展推動最大的人。威頓此時成為這樣的人,這在他來說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所謂塞伯格-威頓理論將超對稱和對偶性結合起來,一下子得到自有四維量子場論以來最為動人的結果。這件事發生在1994年夏天。塞伯格飛到當時正在亞斯本(Aspen)物理中心進行的超對稱講習班傳播這些結果,而他本來並沒有計劃參加這個講習班。

紐約時報也不失時機地以幾乎一個版面報導了這個消息。這是一個自第一次弦論革命以來近十年中的重大突破。這個突破的感染力慢慢擴散開來,大多數人的反應是從不相信到半信半疑,直至身不由己地卷入隨之而來的量子場論和弦論長達4年的革命。很多人記得從94年夏到95年春,洛斯阿拉莫斯 hep-th 專門張貼高能物理理論文的電子“檔案館”多了很多推廣和應用塞伯格-威頓理論的文章,平淡冷落的理論界開始復蘇。塞伯格和威頓後來以此項工作獲得1998年度美國物理學會的海因曼獎。

真正富於戲劇性的場面發生在次年的三月份。從八十年代末開始,弦的國際研究界每年召開為期一個星期的會議。會議地點每年不盡相同,第一次會議在德克薩斯A&M大學召開。九三年的會議轉到了南加州大學。威頓出人意料地報告了他的關於弦論對偶性的工作。在這個工作中他系統地研究了弦論中的各種對偶性,澄清過去的一些錯誤的猜測,也提出一些新的猜測。他的報告震動了參加會議的大多數人,在接著的塞伯格的報告中,塞伯格在一開始是這樣評價威頓的工作的:“與威頓剛才報告的工作相比,我只配做一個卡車司機”。然而他報告的工作是關於不同超對稱規範理論之間的對偶性,後來被稱為塞伯格對偶,也是相當重要的工作。史瓦茲在接著的報告中說:“如果塞伯格只配做卡車司機,我應當去搞一輛三輪車來”。他則報告了與森的工作有關的新工作。

95年是令弦論界異常興奮的一年。一個接一個令人大開眼界的發現接踵而來。施特勞明格 (Andrew Strominger) 在上半年發現塞伯格-威頓94年的結果可以用來解釋超弦中具有不同拓撲的空間之間的相變,從而把看起來完全不同的“真空”態連結起來。他用到一種特別的孤子,這種孤子不是完全的點狀粒子,而是三維的膜。威頓95年三月份的工作中,以及兩個英國人胡耳 (Chris Hull)和湯生 (Paul Townsend) 在94年夏的工作中,就已用到各種不同維數的膜來研究對偶性。這樣,弦論中所包含的自由度遠遠不止弦本身。

在眾多結果中,威頓最大膽的一個結果是10 維的一種超弦在強耦合極限下成為一種11維的理論。湯生在95年一月份的一篇文章中做了類似的猜測,但他沒有明確指出弦的耦合常數和第11維的關系。威頓和湯生同時指出,10 維中的弦無非是其中1維繞在第11維上的膜。湯生甚至猜想最基本的理論應是膜論,當然這極有可能是錯誤的猜想。史瓦茲在隨後的一篇文章中根據威頓的建議將這個11 維理論叫成M-理論,M 這個字母對史瓦茲來說代表母親(Mother),後來證實所有的弦理論都能從這個母親理論導出。這個字母對不同的人來說有不同的含義,對一些人來說它代表神秘 (Mystery),對於另外一些人來說代表膜論(Membrane) ,對於相當多的人來說又代表矩陣 (Matrix)。不同的選擇表明了不同愛好和趣味,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總的說來,M-理論沿用至今而且還要用下去的主要原因是,我們只知道它是弦論的強耦合極限, 而對它的動力學知之甚少,更不
知道它的基本原理是什麼。理論所的弦論專家朱傳界說對於M-理論我們像瞎子摸像,每一次只摸到大像的一部份,所以M-理論應當叫做摸論。當然摸沒有一個對應的以字母M 打頭的英文單詞,如果我們想開M-理論的玩笑,我們不妨把它叫作按摩理論,因為按摩的英文是massage。我們研究M-理論的辦法很像做按摩,這裡按一下,那裡按一下。更有人不懷好意地說,M 是威頓第一個字母的倒寫。

1995年的所有的興奮到10月份達到高潮。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理論物理所的泡耳欽斯基 (Joseph Polchinski) 發現弦論中很多膜狀的孤子實際上就是他在6年前與他的兩個學生發現的所謂 D-
膜。字母D 的含義是Dirichlet,表示D-膜可以用一種滿足狄雷克利邊界條件的開弦來描述。施特勞明格用到的三維膜就是一種D-膜。

這個發現使得過去難以計算的東西可以用傳統的弦論工具來做嚴格的計算。它的作用在其後的幾年中發揮得淋漓盡致。又是威頓第一個系統地研究了D-膜理論,他的這篇重要文章的出現僅比泡耳欽斯基的文章遲了一個禮拜。威頓非常欣賞泡耳欽斯基的貢獻,他在於哈佛大學所作的勞布 (Loeb) 演講中建議將D-膜稱為泡耳欽斯基子,很可惜這個浪漫的名稱沒有流傳下來。

講到這裡,我們已給讀者一個關於M-理論的模糊印像。下面我們將從引力理論和弦論的基本東西談起,這將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工作。我們不得不假定讀者已有了大學物理的基礎,即便如此,一些概念也很難用大學已學到的東西來解釋。我希望讀者給我時間,也希望讀者直接在每個貼子後面提問題,如果一些東西我沒有講清楚。弦論或M-理論還在它發展的“初級階段”,如果追根究底,有些問題還沒有很好的回答。例如這麼一個簡單的問題:

到底什麼是弦論,什麼是M-理論?如果能吸引那怕是一兩個讀者自己繼續追問這個問題從而最終成為一個弦論專家,我已達到目的。

弦理論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951950

弦理論是在研究宏觀微觀世界基本力的統一特別是對量子理論的解釋逐步深入過程中提出的一個科學假設。歷史上產生了不少量子引力理論,但都不如近來得超弦 (Superstring)理論大紅大紫,聲名遠揚,時髦無比,倘若誰不知道它簡直就不好意思出來混。關於量子理論的來龍去脈不多說了,樓主有興趣的話建議您看看英國學者斯賓利的《尋找薛定諤的貓》,我在這裡用極其淺顯的話敘述一下關於超弦理論的來龍去脈,不要嫌羅索哦。

在統一廣義相對論和量子論的漫漫征途中,物理學家一開始采用的是較為溫和的辦法。他們試圖采用老的戰術,也就是在征討強、弱作用力和電磁力時用過的那些行之有效的手段,把它同樣用在引力的身上。在相對論裡,引力被描述為由於時空彎曲而造成的幾何效應,而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量子場論把基本的力看成是交換粒子的作用,比如電磁力是交換光子,強相互作用力是交換膠子……等等。那麼,引力莫非也是交換某種粒子的結果?在還沒見到這個粒子之前,人們已經為它取好了名字,就叫“引力子”(graviton)。根據預測,它應該是一種自旋為2,沒有質量的玻色子(玻色子是自旋為整數的粒子,如光子。而費米子的自旋則為半整數,如電子。粗略地說,費米子是構成“物質”的粒子,而玻色子則是承載“作用力”的粒子)。。

可是,要是把所謂引力子和光子等一視同仁地處理,人們馬上就發現他們注定要遭到失敗。在量子場論內部,無論我們如何耍弄小聰明,也沒法叫引力子乖乖地聽話:計算結果必定導致無窮的發散項,無窮大!我們還記得,在量子場論創建的早期,物理學家是怎樣地被這個無窮大的幽靈所折磨的,而現在情況甚至更糟:就算運用重正化方法,我們也沒法把它從理論中趕跑。在這場戰爭中我們初戰告負,現在一切溫和的統一之路都被切斷,量子論和廣義相對論互相怒目而視,作了最後的割席決裂,我們終於認識到,它們是互不相容的,沒法叫它們正常地結合在一起!物理學的前途頓時又籠罩在一片陰影之中,相對論的支持者固然不忿氣,擁護量子論的人們也有些躊躇不前:要是橫下心強攻的話,結局說不定比當年的愛因斯坦更慘,但要是戰略退卻,物理學豈不是從此陷入分裂而不可自拔?

新希望出現在1968年,但卻是由一個極為偶然的線索開始的:它本來根本和引力毫無關系。那一年,CERN(歐洲核子物理研究所,相信讀過丹 ·布朗《天使與魔鬼》的朋友都不會陌生)的意大利物理學家維尼基亞諾(Gabriel Veneziano)隨手翻閱一本數學書,在上面找到了一個叫做“歐拉β函數”的東西。維尼基亞諾順手把它運用到所謂“雷吉軌跡”(Regge trajectory)的問題上面,作了一些計算,結果驚訝地發現,這個歐拉早於1771年就出於純數學原因而研究過的函數,它竟然能夠很好地描述核子中許多強相對作用力的效應!

維尼基亞諾沒有預見到後來發生的變故,他也並不知道他打開的是怎樣一扇大門,事實上,他很有可能無意中做了一件使我們超越了時代的事情。威頓 (Edward Witten)後來常常說,超弦本來是屬於21世紀的科學,我們得以在20世紀就發明並研究它,其實是歷史上非常幸運的偶然。
維尼基亞諾模型不久後被3個人幾乎同時注意到,他們是芝加哥大學的南部陽一郎,耶希華大學(Yeshiva Univ)的薩斯金(Leonard Susskind)和玻爾研究所的尼爾森(Holger Nielsen)。三人分別證明了,這個模型在描述粒子的時候,它等效於描述一根一維的“弦”!這可是非常稀奇的結果,在量子場論中,任何基本粒子向來被看成一個沒有長度也沒有寬度的小點,怎麼會變成了一根弦呢?

雖然這個結果出人意料,但加州理工的施瓦茨(John Schwarz)仍然與當時正在那裡訪問的法國物理學家謝爾克(Joel Scherk)合作,研究了這個理論的一些性質。他們把這種弦當作束縛誇克的紐帶,也就是說,誇克是綁在弦的兩端的,這使得它們永遠也不能單獨從核中被分割出來。這聽上去不錯,但是他們計算到最後發現了一些古怪的東西。比如說,理論要求一個自旋為2的零質量粒子,但這個粒子卻在核子家譜中找不到位置(你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某位化學家找到了一種無法安插進周期表裡的元素,他將會如何抓狂?)。還有,理論還預言了一種比光速還要快的粒子,也即所謂的“快子” (tachyon)。大家可能會首先想到這違反相對論,但嚴格地說,在相對論中快子可以存在,只要它的速度永遠不降到光速以下!真正的麻煩在於,如果這種快子被引入量子場論,那麼真空就不再是場的最低能量態了,也就是說,連真空也會變得不穩定,它必將衰變成別的東西!這顯然是胡說八道。

更令人無法理解的是,如果弦論想要自圓其說,它就必須要求我們的時空是26維的!平常的時空我們都容易理解:它有3維空間,外加1維時間,那多出來的22維又是干什麼的?這種引入多維空間的理論以前也曾經出現過,如果大家還記得玻爾在哥本哈根的助手克萊恩(Oskar Klein),也許會想起他曾經把“第五維”的思想引入薛定諤方程。克萊恩從量子的角度出發,而在他之前,愛因斯坦的忠實追隨者,德國數學家卡魯扎 (Theodor Kaluza)從相對論的角度也作出了同樣的嘗試。後來人們把這種理論統稱為卡魯扎-克萊恩理論(Kaluza-Klein Theory,或KK理論)。但這些理論最終都胎死腹中。的確很難想像,如何才能讓大眾相信,我們其實生活在一個超過4維的空間中呢?

最後,量子色動力學(QCD)的興起使得弦論失去了最後一點吸引力。正如我們在前面所述,QCD成功地攻占了強相互作用力,並占山為王,得到了大多數物理學家的認同。在這樣的內外交困中,最初的弦論很快就眾叛親離,被冷落到了角落中去。

在弦論最慘淡的日子裡,只有施瓦茨和謝爾克兩個人堅持不懈地沿著這條道路前進。1971年,施瓦茨和雷蒙(Pierre Ramond)等人合作,把原來需要26維的弦論簡化為只需要10維。這裡面初步引入了所謂“超對稱”的思想,每個玻色子都對應於一個相應的費米子。與超對稱的聯盟使得弦論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使它可以同時處理費米子,更重要的是,這使得理論中的一些難題(如快子)消失了,它在引力方面的光明前景也逐漸顯現出來。可惜的是,在弦論剛看到一線曙光的時候,謝爾克出師未捷身先死,他患有嚴重的糖尿病,於1980年不幸去世。施瓦茨不得不轉向倫敦瑪麗皇後學院的邁克爾•格林(Michael Green),兩人最終完成了超對稱和弦論的結合。他們驚訝地發現,這個理論一下子猶如脫胎換骨,完成了一次強大的升級。現在,老的“弦論”已經死去了,新生的是威力無比的“超弦”理論,這個“超”的新頭銜,是“超對稱”冊封給它的無上榮耀。
當把他們的模型用於引力的時候,施瓦茨和格林狂喜得能聽見自己的心跳聲。老的弦論所預言的那個自旋2質量0的粒子雖然在強子中找不到位置,但它卻符合相對論!事實上,它就是傳說中的“引力子”!在與超對稱同盟後,新生的超弦活生生地吞並了另一支很有前途的軍隊,即所謂的“超引力理論”。現在,謝天謝地,在計算引力的時候,無窮大不再出現了!計算結果有限而且有意義!引力的國防軍整天警惕地防衛粒子的進攻,但當我們不再把粒子當作一個點,而是看成一條弦的時候,我們就得以瞞天過海,暗渡陳倉,繞過那條苦心布置的無窮大防線,從而第一次深入到引力王國的縱深地帶。超弦的本意是處理強作用力,但現在它的注意力完全轉向了引力:天哪,要是能征服引力,別的還在話下嗎?

關於引力的計算完成於1982年前後,到了1984年,施瓦茨和格林打了一場關鍵的勝仗,使得超弦驚動整個物理界:他們解決了所謂的“反常” 問題。本來在超弦中有無窮多種的對稱性可供選擇,但施瓦茨和格林經過仔細檢查後發現,只有在極其有限的對稱形態中,理論才得以消除這些反常而得以自洽。這樣就使得我們能夠認真地考察那幾種特定的超弦理論,而不必同時對付無窮多的可能性。更妙的是,篩選下來的那些群正好可以包容現有的規範場理論,還有粒子的標准模型!偉大的勝利!

“第一次超弦革命”由此爆發了,前不久還對超弦不屑一顧,極其冷落的物理界忽然像著了魔似的,傾注出罕見的熱情和關注。成百上千的人們爭先恐後,前僕後繼地投身於這一領域,以致於後來格勞斯(David Gross)說:“在我的經歷中,還從未見過對一個理論有過如此的狂熱。”短短3年內,超弦完成了一次極為漂亮的帝國反擊戰,將當年遭受的壓抑之憤一吐為快。在這期間,像愛德華•威頓,還有以格勞斯為首的“普林斯頓超弦四重奏”小組都作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不過我沒法詳細描述了。網上關於超弦的資料繁多,如果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這個詳細的資料索引:

arxiv.org/abs/hep-th/0311044

第一次革命過後,我們得到了這樣一個圖像:任何粒子其實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點,而是開放或者閉合(頭尾相接而成環)的弦。當它們以不同的方式振動時,就分別對應於自然界中的不同粒子(電子、光子……包括引力子!)。我們仍然生活在一個10維的空間裡,但是有6個維度是緊緊蜷縮起來的,所以我們平時覺察不到它。想像一根水管,如果你從很遠的地方看它,它細得就像一條線,只有1維的結構。但當真把它放大來看,你會發現它是有橫截面的!這第2個維度被卷曲了起來,以致於粗看之下分辨不出。在超弦的圖像裡,我們的世界也是如此,有6個維度出於某種原因收縮得非常緊,以致粗看上去宇宙僅僅是4維的(3維空間加1維時間)。但如果把時空放大到所謂“普朗克空間”的尺度上(大約10^-33釐米),這時候我們會發現,原本當作是時空中一個“點”的東西,其實竟然是一個6維的“小球”!這6個卷曲的維度不停地擾動,從而造成了全部的量子不確定性(看看,這個理論竟然可以從根子上解釋不確定原理)!

這次革命使得超弦聲名大振,隱然成為眾望所歸的萬能理論候選人。當然,也有少數物理學家仍然對此抱有懷疑態度,比如格拉肖,費因曼。霍金(就是前天在人民大會堂面對六千人在輪椅上作報告的教授)對此也不怎麼熱情。大家或許還記得我們在前面描述過,在1982年阿斯派克特實驗後,BBC的布朗和紐卡斯爾大學的戴維斯對幾位量子論的專家做了專門訪談。現在,當超弦熱在物理界方興未艾之際,這兩位仁兄也沒有閑著,他們再次出馬,邀請了9位在弦論和量子場論方面最傑出的專家到BBC做了訪談節目。這些記錄後來同樣被集合在一起,於1988年以《超弦:萬能理論?》為名,由劍橋出版社出版。閱讀這些記錄可以發現,專家們雖然吵得不像量子論那樣厲害,但其中的分歧仍是明顯的。費因曼甚至以一種飽經滄桑的態度說,他年輕時注意到許多老人迂腐地抵制新思想(比如愛因斯坦抵制量子論),但當他自己也成為一個老人時,他竟然也身不由己地做起同樣的事情,因為一些新思想確實古怪——比如弦論就是!

人們自然而然地問,為什麼有6個維度是蜷縮起來的?這6個維度有何不同之處?為什麼不是5個或者8個維度蜷縮?這種蜷縮的拓撲性質是怎樣的?有沒有辦法證明它?因為弦的尺度是如此之小(普朗克空間),所以人們缺乏必要的技術手段用實驗去直接認識它,而且弦論的計算是如此繁難,不用說解方程,就連方程本身我們都無法確定,而只有采用近似法!更糟糕的是,當第一次革命過去後,人們雖然大浪淘沙,篩除掉了大量的可能的對稱,卻仍有5種超弦理論被保留了下來,每一種理論都采用10維時空,也都能自圓其說。這5種理論究竟哪一種才是正確的?人們一鼓作氣衝到這裡,卻發現自己被困住了。弦論的熱潮很快消退,許多人又回到自己的本職領域中去,第一次革命塵埃落定。

一直要到90年代中期,超弦才再次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完成一次絕地反攻。這次喚醒它的是愛德華•威頓。在1995年南加州大學召開的超弦年會上,威頓讓所有的人都吃驚不小,他證明了,不同耦合常數的弦論在本質上其實是相同的!我們只能用微擾法處理弱耦合的理論,也就是說,耦合常數很小,在這樣的情況下5種弦論看起來相當不同。但是,假如我們逐漸放大耦合常數,它們應當是一個大理論的5個不同的變種!特別是,當耦合常數被放大時,出現了一個新的維度——第11維!這就像一張紙只有2維,但你把許多紙疊在一起,就出現了一個新的維度——高度!
換句話說,存在著一個更為基本的理論,現有的5種超弦理論都是它在不同情況的極限,它們是互相包容的!這就像那個著名的寓言——盲人摸像。有人摸到鼻子,有人摸到耳朵,有人摸到尾巴,雖然這些人的感覺非常不同,但他們摸到的卻是同一頭像——只不過每個人都摸到了一部分而已!格林(Brian Greene)在1999年的《優雅的宇宙》中舉了一個相當搞笑的例子,我們把它發揮一下:想像一個熱帶雨林中的土著喜歡水,卻從未見過冰,與此相反,一個愛斯基摩人喜歡冰,但因為他生活的地方太寒冷,從未見過液態的水的樣子(無疑現實中的愛斯基摩人見過水,但我們可以進一步想像他生活在土星的光環上,那就不錯了),兩人某天在沙漠中見面,為各自的愛好吵得不可開交。但奇妙的事情發生了:在沙漠炎熱的白天,愛斯基摩人的冰融化成了水!而在寒冷的夜晚,水又重新凍結成了冰!兩人終於意識到,原來他們喜歡的其實是同一樣東西,只不過在不同的條件下形態不同罷了。

這樣一來,5種超弦就都被包容在一個統一的圖像中,物理學家們終於可以松一口氣。這個統一的理論被稱為“M理論”。就像沒人知道為啥007電影中的那個博士發明家叫做“Q”(扮演他的老演員於1999年車禍去世了,在此紀念一下),也沒人知道這個“M”確切代表什麼意思,或許發明者的本意是指 “母親”(Mother),說明它是5種超弦的母理論,但也有人認為是“神秘”(Mystery),或者“矩陣”(Matrix),或者“膜” (Membrane)。有些中國人喜歡稱其為“摸論”,意指“盲人摸像”!
在M理論中,時空變成了11維,由此可以衍生出所有5種10維的超弦論來。事實上,由於多了一維,我們另有一個超引力的變種,因此一共是6個衍生品!這時候我們再考察時空的基本結構,會發現它並非只能是1維的弦,而同樣可能是0維的點,2維的膜,或者3維的泡泡,或者4維的……我想不出4維的名頭。實際上,這個基本結構可能是任意維數的——從0維一直到9維都有可能!M理論的古怪,比起超弦還要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管超弦還是M理論,它們都剛剛起步,還有更長的路要走。雖然異常復雜,但是超弦/M理論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甚至它得以解釋黑洞熵的問題 ——1996年,施特羅明格(Strominger)和瓦法(Vafa)的論文為此開辟了道路。在那之前不久的一次講演中,霍金還挖苦說:“弦理論迄今為止的表現相當悲慘:它甚至不能描述太陽結構,更不用說黑洞了。”不過他最終還是改變了看法而加入弦論的潮流中來。M理論是“第二次超弦革命”的一部分,如今這次革命的硝煙也已經散盡,超弦又進入一個蟄伏期。PBS後來在格林的書的基礎上做了有關超弦的電視節目,在公眾中引起了相當的熱潮。或許不久就會有第三次第四次超弦革命,從而最終完成物理學的統一,我們誰也無法預見。

值得注意的是,自弦論以來,我們開始注意到,似乎量子論的結構才是更為基本的。以往人們喜歡先用經典手段確定理論的大框架,然後在細節上做量子論的修正,這可以稱為“自大而小”的方法。但在弦論裡,必須首先引進量子論,然後才導出大尺度上的時空結構!人們開始認識到,也許“自小而大”才是根本的解釋宇宙的方法。如今大多數弦論家都認為,量子論在其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量子結構不用被改正。而廣義相對論的路子卻很可能是錯誤的,雖然它的幾何結構極為美妙,但只能委屈它退到推論的地位——而不是基本的基礎假設!許多人相信,只有更進一步地依賴量子的力量,超弦才會有一個比較光明的未來。我們的量子雖然是那樣的古怪,但神賦予它無與倫比的力量,將整個宇宙都控制在它的光輝之下。

最後說一下,2006年,世界弦理論大會在中國舉行,而實際上,中國在這個理論物理的前沿領地,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科學家。

無法改變股市進熊市

謝國忠:奧運前政府或出手救市 無法改變股市進熊市

2008-06-12 鳳凰網
謝國忠搜狐博客 http://xieguozhong.blog.sohu.com/

鳳凰衛視《金石財經》6月11日播出節目:“謝國忠:奧運前政府或出手救市 無法改變股市進熊市”,以下為文字實錄:

美國減息期結束但金融系統仍問題重重

曾瀞漪:經濟學家謝國忠今天接受我們訪問的時候就提到說,美國經濟還是有不少的問題,尤其金融體系,所以現在環球股市再次出現大幅度的波動也是不足為奇的。

全球股市近期再次波動原因?

曾瀞漪:Andy,我們看到最近環球股市的波動又開始再度起來了,不管是在香港或者是內地或者是歐美的股市,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況呢?

聯儲救貝爾斯登後股市短暫恢復

謝國忠:自從聯儲救了貝爾斯登之後,股市有一個階段的恢復,市場認為是不是美國可以避免衰退,熊市是不是已經結束了?

當時市場猜測熊市結束開始入市

謝國忠:就是很多人抱有這樣的心態又進入了股市,所以股市又一段時間的上升。

實情:巨大信貸泡沫損美經濟影響股市

謝國忠:但是我覺得是一個很幼稚的想法,在這麼大信貸泡沫崩潰以後,說沒有衰退是不太可能的。所以這一次就是美國的失業率大幅度上升,從5.1%漲到5.5%,增幅0.4個百分點,一個月裡面漲了0.4個百分點,是20多年的高位,這是對美國的經濟的前景,市場突然開始又回到原來悲觀的一個狀態,就是說要衰退。

最壞組合恐出現:基本面差+資金緊縮

謝國忠:另外一點油價又創新高,就是顯示通脹壓力也會比較高,所以貨幣政策是不是會緊縮?所以對市場來說的話,就是最不好的一個組合要出現了,就是經濟不好,貨幣政策又緊縮,資金面也不好,基本面贏利也不好,兩邊都不好,所以為什麼股市就出現了這麼大的波動。

A股未現預期紅5月跌至3千點情況?

曾瀞漪:在環球股市波動的同時,我們看到內地股市也是很特別,內地股市最近的波動特別大,在一般人的良好預期之下,居然所有的5月紅沒有出現,然後6月現在又跌到了3千點,快解禁了,內地股市又是個什麼樣的情況呢?

全球化下中國也面臨困難經濟增長降速

謝國忠:現在就是內地股市,中國的問題不光是其他國家的問題有點類似全球化的話,大家趨勢都差不多,第一是經濟周期朝下走的,所以基本面是有一定的問題的,包括成本的上升,贏利在今後的一兩年裡面都是比較困難的。

通脹致緊縮政策打擊股市

謝國忠:另外就是有個通脹帶來的貨幣緊縮這樣一個趨勢,最近加了一個准備金率,也是對市場原來抱有的幻想,就是說中國是不是不要緊縮了,這種想法也是受到了衝擊了,中國還是要從緊的政策的話,是不太可能有變化的。

A股大小非解禁將持續3年影響供求

謝國忠:第三個就是跟其他國家不一樣,就是中國的供求關系問題,就是大小非解禁的問題,中國大小非解禁的問題,今年、明年、後年量是巨大的,是超過所有的流通股的量。因為中國的歷史上來說話,就是大份股票是不流通的,所以中國的股價相對來說是比較高的,即使在市場最低位的時候,也是20倍所有的市盈率。

這跟其他國家的股市不一樣,就是最低點的時候10倍左右的市盈率,高位的時候是20多倍,所以中國第一是進入了一個可能跟其他國家的股市有類似性的就是說價格是有接近的,隨著大小非的解禁,供求關系有很大的變化,所以中國股市可能一兩年都是比較困難的。

近期股市會否有向好跡像?

曾瀞漪:比較困難,但是我們還是想幫一些朋友,或者是一些觀眾朋友問一問,到底近期的股市走勢有沒有一個比較向好的跡像?

當前判斷牛熊市場相當關鍵

謝國忠:現在一般在熊市裡面就是說反彈的時候都是一個平倉、斬倉的一個機會,對市場投資最大的判斷就是一個牛市和熊市的概念。在牛市裡面就是每次下調都是進倉的一個機會,而熊市是每次漲的話都是出來的一個機會,這個判斷錯的話是一個對自己的投資致命性的一個影響。

中國股市已進入熊市

謝國忠:最近就是因為雖然中國股市掉了一半,中國好多人還是老是說是牛市等等,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幼稚的一個看法,這是自己騙自己的一個看法甚至是,我覺得在中國這種市場裡面最重要的就是如果你買股不能炒大市,只能看股票,你看股票的話,一定要對這些公司很懂的。

買中國股票應了解公司業績不應盲目

謝國忠:一般的股民非常容易受周邊的朋友的影響,對一個人的影響最大的就是周邊的人的言論,而不是一個理性的坐下來的思維。所以這種言論,傳銷就是這麼興起來的,而中國股市其實最基本的機制還是跟傳銷非常類似的。

熊市中應選能逆勢而升的股票

謝國忠: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自己要有一個判斷,你自己要去買一個股票,你意識到這是個熊市,我買這個股票是因為有這個公司利好的消息,是能夠逆勢上去的,這個股票自己能漲的,這樣的話你才能去買這只股票,不然的話我覺得在這種市場裡面,最好不要進。

奧運前政府或出手救市但無法改變大趨勢

謝國忠:當然現在就是這麼大掉之後,政府是有可能是來救市,因為中國政府害怕奧運之前股民上街**,他害怕這個,所以他上次也出點政策,也有可能出點政策。但是國家這種政策是不能改變大方向的,他是會引起市場比較大的一個反彈,但是這個反彈一般的都不太可能長期延續下去的,所以這種反彈的時候,對股民來說是一個退的機會。

2008年6月11日

中國經濟答問

近期股市和中國經濟答問
謝國忠搜狐博客 http://xieguozhong.blog.sohu.com/


上周六央行再上調存款准備金率1%,達到17.5%的高度,端午節開市第一天滬指就跌去了
7.73%,請問這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為何對股市有這麼大的殺傷力呢?

我覺得,很多人自從上次救市以後,對股市往好的地方想,認為中國通脹情況變好了。所以,中國緊縮的預期不太可能在短期有改變,因為中國還處於通脹的階段,有些通脹因素沒有體現出來,是由於物價的控制,同時市場補漲,所以通脹問題暫時沒有辦法得到解決,另外美國失業率的數字從5.1%漲到5.5%,增幅了 0.4個百分點,處於20多年的高位,說明美國這個問題還是比較嚴重的,有人希望美國經濟避免衰退,這個希望是不現實的。

和越南的經濟危機是不是有關系?

越南的問題爆發得比較早一點,現在進入了惡性循環,已經有信用危機了,其它國家都有類似通脹的問題,怎麼看通脹的問題,有人認為頭長是進口的或者某些產品引起來的,但這還是朝好的地方看,不太正視現實,這種情況全世界很普遍,治理通脹不是做到位,通脹會繼續惡化,金融市場應該意識到這個問題。

央行突然上漲上調存款准備金率,說對熱錢大規模湧入進行流動性管理,越南經濟危機和外圍市場大跌,會不會導致熱錢大量湧入中國呢?

越南相對中國來說規模比較小,越南4、5月份CPI上升很快,外貿順差說明裡面有不少熱錢,推崇機制有各種各樣的,一個是發行央行票據,二是准備金率,我想央行已經看到這麼多熱錢來,所以采取這個政策,把放出去的錢再收回來,否則這會意識到嚴重的後果。

最近高油價是不是灼傷了A股的業績?

是的,現在中國的油價受國家控制,油價市場化只是時間的問題,對中國企業成本面臨上升的問題,今年和明年都不會改變,基本面會受比較大的衝擊,中國股市有三大問題,一個是基本面成本上升、經濟放慢,夾擊引起盈利的挑戰。第二中國通脹引起宏觀經濟面的緊縮。第三,大小非解禁導致供應大量上升。這是中國股市面臨的三大挑戰,這三大挑戰要克服需要很長的時間。中國股市基本面價值在2500點,歷史上股市一直處於高位,中國政府有時候會采取非市場的行為去托市。對個人來說,最重要的是你要看清楚這是熊市還是牛市,這麼多人在說是牛市的話,你虧了一半的錢的時候,你還信嗎?

熊市已經來了嗎?

熊市早就來了,股市見頂的時候是十七大,之後要進入兩年的調整期,很多人在股市下調了一半之後還說是牛市,這是一種不正常的心態,這種心態是全世界其它市場沒有見過的,中國股市有種非常不正常的心態,把股市有點像搞文化大革命一樣,這是貪婪欲望大幅度上升。因為中國收入不平等,很多人把希望,因為在社會當中處於劣勢,就把希望放在股市上,把僅有的儲蓄放在股市上,這是非常危險的心態,而且有的人迎合、看好,形成股市這樣的悲劇,這對中國股市是大的悲劇,有多少老百姓的錢套在裡面,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老百姓虧這麼多錢,會引起社會不穩定的。

今天股市盤中已經跌破3000點了,股市已經跌到底了嗎?

我認為中國股市老是怕震蕩,國家政策只能暫時改變市場,不能中長期改變市場。政府采取措施是有可能的,但政府的政策最終不能改變市場的現實。

您是反對政策救市的?

對,大家在談大的東西,要具體知道對老百姓有什麼樣的影響,每個人說話要負責,因為中國老百姓賺一點錢辛辛苦苦,我經常看到一些老百姓辛辛苦苦幾十年,攢的錢全都扔到股市裡,賠了他的財富就毀了。這需要警惕,你到底幫誰的忙,股市上去之後老百姓能開心幾天?他又不跑,跑的人是懂的人,是理財水平比較高的人。

有人說現在在股市高點時政府會打壓,在低的時候沒有理由不去救市。

“5.30” 之後股市為什麼又漲到5000多點,不是說已經有泡沫了嗎?這是嚴重的政策失誤,誤了多少老百姓,打壓之後又上去,不是害了老百姓了嗎?一般老百姓套在裡面都是財富水平不高的人,總是抱希望,指望政府來救我,政府救市會加強他這種希望,認為政策會救我,他對股市不懂,就聽別人說。炒股的專家是理性的人,他跑了之後,就把損失拋給你了。

現在印花稅降低,大家可能會理解為這是一個救市的措施,昨天的上證綜指最低探到3140點,已經完全補回“4.24”印花稅缺口,可能現在政府救市的結果其實也是受到爭議的,怎麼看待?

有些股民會發明一些詞彙自己騙自己,說什麼補缺口,這是沒有科學根據的瞎說,自己給自己搞一個自圓其說的理論,我認為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政府下降印花稅,本來印花稅過高下降是對的,這時候給一個信號就是政府要救股市。那麼這是短期改變股市,中長期是不可能的,股市這麼大,是有自身的規律的。為什麼政府不應該救市呢?因為根據過去的經驗,結果都是不成功的,說中國要發明,要有中國特色,跟別人不一樣,很多人不太懂,出現自己騙自己的詞彙,他就真的相信了。所以,中國股市的文化是很黑的文化,是騙小老百姓的文化。我看到這個就知道中國文化大革命是怎麼起來的,就像魯迅裡寫的文章一樣,很多人的心態已經變態了,我認為這是很危險的事情,把很多人引上歪路,自己都沒有內疚,找各種各樣的借口,打壓這個打壓那個,寫文章就像文化大革命一樣,中國社會怎麼能允許這樣的聲音出現?西方媒體裡,說話說得不對是要負法律責任的,在中國他們不需要負法律責任,都是用謾罵的方式表達自己,這是文明程度很低的表現。所以中國股市的發展道路需要走很長的時間,會是一個艱難的過程。

中國股市哪些方面需要去健全?

第一,體制要建立,否則就會惡性循環,中國做股市的媒體有點像娛樂媒體,娛樂的形式,像八卦一樣的。股市要發展不能迎合,否則事情會越鬧越大,中國股市要全面市場化,公司上市、退市、發股全要市場化,政府不要去批。否則股民一虧錢就老是怪別人,這樣中國股市無法走上健康的道路。

監管層應該采取什麼理性的態度?

該管的管,不該管的就不管。

我們最近也看到一個觀點,叫“三千點保衛戰”。

這是誤導老百姓的,什麼叫“保衛戰”,就是誤導老百姓,就是叫大家別賣,我們就能挺過去,老百姓相信你不賣了?那麼誰在賣呢?這是一種害人的說法。

什麼時候該賣什麼時候該買?

要讓事實澄清楚,信息透明,讓老百姓自己做決定,不要像文化大革命一樣,弄什麼這個該買,這個該賣,這個是資本家,那個是反革命,我覺得中國文化裡有這麼一股力量,比較黑暗,在動蕩時期往往會出現,攪亂這個社會.

您提到過,要看公司的基本面,這是一種投資的價值取向?

對,小老百姓則好不要去炒,買股票就要買你懂的股票,這個公司五年內能賺多少錢,其它不要去聽別人的,要集中精力研究這個公司五年內能賺多少錢,和現在的股價一比,看買了之後核算不合算。

越南央行上調基准利率到14%。

我覺得通脹補貼是最能安定人心的,在高通脹的情況下,老百姓懷疑通脹更高,這種預期會自我實現的。一定要斬草除根,先把預期控制住,讓老百姓放心,老百姓存款放在銀行就加兩三個百分點,這樣就能安定下來。

這種補貼會不會加劇通貨膨脹?

不會,貨幣供應量政府可以采取措施控制的,央行可以發行票據把錢收回去,貨幣供應量還是可以控制的,同時向鄰國借點錢把彙率控制住,這些都是該做的事情。

越南央行上調利率的舉動,對中國經濟有沒有影響?

中國還抱有希望,不想加息,希望增加准備金率和發行央行票據增加控制貨幣的總量,但利息不願意改,想通過行政手段控制量,這種措施理論上是可能的,但歷史上沒有出現過,我們最終不想看到加息,因為加息確實對企業的壓力很大,我們是貸款利息可以加,存款利息可以不加,銀行的貸款利息已經漲上去了,所以存款利息不加純粹是讓儲蓄補貼銀行,這沒必要。這是打貧濟富的概念。

今天統計局也公布PPI的走勢,5月份的PPI漲幅是8.2%。

中國糧食價格、原材料價格、工資漲幅就可以知道,短期內通脹不可能有明顯的改變。

您估計明天公布的CPI漲幅是多少?市場傳言是7.8%。

看一個月的數字波動沒有什麼用。

中國如何渡過通脹時期?

控制通脹是控制不住的,現在做通脹的政策是避免兩年持續出現這種局面,經濟政策有失落的效應,今天要把通脹滅掉是不可能的,今天要做的是保護老百姓的財富,就是儲蓄的利息要超過增長的,不能扣老百姓的錢。這是保持經濟長期穩定的核心事情,萬一老百姓把錢拿到銀行去存,這樣國家就亂了,所以,不能這麼想。第二,物價要放開,因為物價不放開,總有一個鞋子沒有掉下來的感覺,再怎麼說通脹措施人家都不會信你。第三,把錢拿出來補貼低收入人群,低保、學生,這樣相對財政力量就綽綽有余了。這也是應該要做的一件事情,要平穩過渡,這是我們宏觀上要平穩過渡,同時要大量造經濟適用房來刺激一下經濟,因為明年出口可能比較差,由於房地產政策調控,商業房地產比較弱,房價高了老百姓買不起,造經濟適用房,按中國的條件是完全可以的,中國未來應該供4億到5億的經濟適用房,如果老百姓有房住,消費的願望也強了。所以,加息、物價放開,補貼群體,大量造經濟適用房,就可以穩定我們這兩年的經濟過渡。

奧運前市場會有比較好的反彈嗎?

我認為奧運前出什麼政策的可能性很大,中國政府老是想政策壓倒一些,穩定壓倒一些,所以有可能出救市政策。

奧運會後呢?奧運會後人們的心理預期?

奧運會後加息政策有可能會來的。

有人認為增加上調存款准備金率是一個比較錯誤的做法?

有些人可能認為通脹是即時性的事情,什麼漲價就抓什麼行業,豬是怎麼養的,幫幫忙,或者糧食漲價,又促進農民多種糧食,油價漲價就控制價格,認為通過這些方式就可以管制價格,這是大錯特錯的。經濟是個體系,有自己的運轉規律,要想成功,要由市場機制調整經濟,它一方面動,所有東西都會動,用當官的力量阻止調整,這樣會出事的。

您炒不炒股?

我不炒,熊市的時候也沒有動過,我公司的股票我也沒有賣過。

您做過什麼樣的經濟數據,給我們一個參考吧?

現在高通脹在放緩,低增長在上升,我認為重要是看油價是不是見頂,這是很重要的事情,是由市場行為影響的,對刺激經濟有影響。現在游資炒油價,我沒有具體的數字,據說有上萬億美金,這是挺嚇人的,這是比較重要的事情,就是什麼時候油價見頂。同時要看什麼時候經濟見底。

您認為油價會有什麼樣的走勢?

需求和高油價沒有聯系起來,油價漲上去直接影響到消費者,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就讓那些炒家有機會去炒,信用卡的債務問題解決之後,次貸危機就差不多結束了。

美國金融危機還沒有到最壞的程度?

現在有很多謠言,說很多謠言說雷曼,地方快帳逐漸報出,最後還有信用卡的債務,信用卡的債務據統計已經進入尾聲了。

下一次的牛市是什麼時候開始?

2010年下半年或者上半年。

您給投資者提出一些投資建議吧?

第一,要趕早,第二,不要抱希望,抱希望是一種非理性的行為,抱希望對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很重要,但對投資是有害的。人有理性的一面,有非理性的一面,非理性的一面存在的話,對人的生存和繁榮是有幫助的,但對投資來說,投資是完全理性的行為,所以,要隨時了解自己的心態,哪方面是理性,哪方面是不理性的,懂得自己是第一步,這樣才能去投資。第三,重視自己懂的公司,如果你對某些公司看好,你看好的理由是什麼?一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要花時間在這個公司上,了解他,知道什麼時候公司變好,什麼時候公司變壞,這對做股票短線是很有幫助的,知道什麼時候進來,什麼時候出來。不要聽信別人,自己要做功課。最重要的是自己先懂自己,懂自己的心態,懂自己為什麼這麼想的。

破解油價泡沫

□ 謝國忠/文  總第213期 出版日期:2008-06-09
謝國忠搜狐博客 http://xieguozhong.blog.sohu.com/

油價停止上漲要等到新興市場國家放開價格;油價下跌則需等美聯儲將利率提高到通脹率以上

  近日,油價在劇烈波動。美國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即期合約(WTI)5月底漲到每桶135美元,但之後一周迅速跌回每桶126美元。價格的劇烈波動增加了對期權的需求,特別是執行價與WTI現價差距較大的期權。看漲陣營認為,價格會被推高到每桶200美元。看跌的人則認為,價格已經漲到峰值,需求將減少,並帶動價格下跌至每桶80美元。

  我認為,原油價格還會繼續上漲;要等到中國和印度將成品油價格放開,原油漲價才會停止。這輪泡沫破裂則需等美聯儲將利率提高到通脹率以上或接近通脹率,這很可能是在2010年年中。

石油供需圖景

  2002年以前,原油價格一直在每桶20美元附近波動。2003年,強勁的全球經濟推動了原油價格上漲。起初,原油價格上漲的節奏與普通經濟周期毫無差異,直到2004年下半年,原油價格上漲速度明顯快於往常。2007年上半年,美國樓市低迷加劇了原油需求減少的預期,原油泡沫處於破裂邊緣。之後,為了挽救金融體系,美聯儲大幅降息,刺激金融資本流向原油市場。我可以肯定地說,2007年夏季伊始的原油價格快速上漲是貨幣現像。

  認為油價無泡沫的人,其最重要的論據是原油存貨並沒有增加。存貨增加是泡沫發生時的常見現像,但並非必要條件。在科技股泡沫期間,許多公司會斥巨資提高帶寬容量,這是一種存貨;在美國樓市泡沫期間,許多家庭購買第二套住房但不常住,這也可以看做是存貨。但是,1997年香港樓市泡沫和目前的原油泡沫卻沒有上述過度建設或者大量空置的情況。在這兩次泡沫中,都有某種約束阻礙了供給對價格上漲做出反應。對這種供給受到約束的泡沫而言,其標志是收益率下降,以及資產升值在總回報所占的比重提高。

  通常情況下,價格上漲會增加供給、減少需求,於是存貨就成為泡沫持續的必要條件。但是,目前的原油供需變化非比尋常。

  據國際能源機構(IEA)統計,超過80%的需求增長來自中東地區和亞太地區。中東地區的原油出口占全球總量一半以上。高油價大幅提高了它的出口收入,而收入增加又刺激了國內對原油的額外需求。推動需求的收入效應,大於壓低需求的價格效應。這種不同尋常的需求變化,使得中東地區原油消費與原油價格呈正相關關系。此外,原油出口國有能力將國內成品油價格維持在較低水平上,因為它們無需付出高額成本。高收入和低成本合在一起,對刺激需求有極大的正面作用。上述分析同樣適用於其他原油出口國。大約一半的原油需求可以用原油出口國的這種供需變化來解釋。

  在中國、印度這樣的新興市場國家,價格管制或者補貼是維持原油需求的重要因素。能源在發展中國家的產品和生活成本中的比重都要高於發達國家。多數發展中國家很難在不引起政治麻煩的前提下,將上漲的原油價格傳遞給消費者。傾向於補貼政策的政府總相信這種政策是暫時的,希望原油價格會回落。但事與願違,由於原油價格持續上漲,取消補貼的後果越來越嚴重,使得這些政府不願意停止補貼。無意中,它們在維持高油價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同時它們又很害怕高油價。正如原油出口國的原油需求依賴於高價格,進口原油的發展中國家的需求彈性取決於政府補貼政策。此外,原油補貼使得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商品價格維持在較低水平,這其實是對西方消費者的補貼,使得他們有能力應對本土的高油價。

  經合組織(OECD)國家對原油的需求已連續三年出現下滑。國際能源機構預測,OECD國家的原油需求將減少0.3%,即每日20萬桶,這主要是因為美國需求下滑。OECD國家的需求應該比發展中國家的需求更有彈性。原油在這些國家特別是美國的用途,是為了生產汽油,因此原油需求更取決於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不會突然改變,消費者會先采取觀望態度,希望價格能夠下跌。當他們放棄這種預期時,人們將開始調整生活方式。現在,美國消費者似乎已經開始改變。購買新車時,美國人開始青睞小型且節能的車。近期的汽車購買數據顯示,大型車的銷售,特別是運動型多功能車(SUV)的銷售,在大幅下降。有諷刺意味的是,這種車在中國的銷售日益火爆,許多美國汽車經營商正考慮將存貨運往中國的可能性。

  歐洲和日本消耗原油是美國人均水平的一半,壓縮原油需求的空間相對較小。出乎意料的是,由於關閉了一些核電站,日本原油需求大幅增加。4月,它的原油進口上升了10%,增至430萬桶。同月,它的液態天然氣進口增加20.8%,增至572萬噸。這兩項增幅暫時地超過了中國。日本的核電站問題,可能是支撐當下原油價格上揚的重要原因。很難判斷日本要多久才能修好它的核電站。一旦修好,加之日本原本就是能源使用效率最高的國家,那將成為原油價格下跌的催化劑。

  歐洲原油需求似乎不景氣,但也沒有下滑。歐洲汽油稅較高,消費者習慣於高油價,其汽油價格幾乎是中國的3倍。加上歐洲人開的已經是節能車,很難進一步節油。作為歐洲的傳統,每逢這種時期,消費者會舉行抗議游行,反對高油價,目的是給政府施壓,爭取減少汽油稅。如果歐洲國家的政府屈從於壓力,那麼將剪斷市場價格和消費者價格之間的鏈條,進一步維持高油價。

  總之,在需求方面,我們看到的是一幅關於價格上漲對需求影響的復雜圖景。在原油價格激增之下,美國是惟一對需求反應正常的主要經濟體。日本的核電站問題,使其原油需求變得更加復雜。歐洲可能減少汽油稅,從而進一步維持高油價。最重要的是,發展中國家的補貼政策是需求持續增加的最重要因素。過去五年,新興市場油價平均為每桶50美元。同期美元貶值了30%,排除美元貶值因素後,新興市場的油價平均僅為每桶35美元。因此,油價激增帶來的大部分衝擊,都沒有影響到新興市場的消費者。除非新興市場國家取消補貼,否則原油需求就將保持活躍。

  供給方面的情況比較簡單。油井依舊開足馬力生產。當新的油田開始開采,原油供給就會增加。但由於開發新油田需要幾年時間,原油供給在短期內是相對固定的。惟一的例外是沙特,它仍有每天200萬桶的閑置產能。沙特就像是石油市場的中央銀行。它的閑置產能被假設是價格穩定器。當原油價格處於低位,它就減少產量,反之亦然。截至目前,沙特抵制住了美國對它施加的提高產量的壓力,他們認為是金融投機而非供給短缺造成了價格上漲。

  當然,高油價增加了沙特的收入,對沙特來講是件好事。沙特的惟一顧慮是高油價引發替代能源的開發,在長期會減少石油需求。這種擔心正是沙特在20世紀 90年代試圖將價格保持在每桶25美元的原因。當前的高油價可能會觸發沙特的戰略轉型,即為應對未來需求減少而在眼下盡可能多掙錢。巨額外彙儲備將有助於它度過未來持續的低價格時期。屆時,沙特可能將通過現金儲備管理,而不是通過穩定石油價格來穩定經濟。

  美國的確有能力迫使沙特增加產量。它可以做出威脅,以保護沙特皇室名義派兵。這樣的攤派可能會很嚴重地損害皇室的威望,甚至觸發革命。沙特潛在的政治騷亂會使油價在目前水平上漲2倍到3倍。因此,美國政府可能不會對沙特采用這種高壓戰略,供給在短期內也不會有大的變化。

泡沫破裂兩階段

  在需求活躍和供給固定的條件下,金融投機可以非常有效地推動價格上漲。投機資本一波接一波地推高價格。每次油價上跳10美元左右時,市場暫時平靜,投機者觀察政治反應。政治家氣憤的辭令和消費者的抱怨,確實在每輪價格暴漲之後如期而至。但只要言論沒有付諸行動,投機資本就又一次推動價格上漲。這種“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在過去三年裡反復出現。

  許多投資商品期貨的共同基金成立了。作為需求方,這些年共同基金在推動油價上漲方面起到了比對衝基金更重要的作用。次貸危機引發了信貸和股票市場暴跌,通脹使得債券市場變為熊市。隨著資金從這些市場撤出,它需要尋找一個落腳點。弱勢美元、通貨膨脹加上需求彈性和供給約束,使得石油市場成為理想的吸納資金的場所。

  在美國國會的壓力下,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正在調查有多少金融資本導致了原油價格的上漲。有關原油市場上金融資本總量的數據並不理想,下面引用的數據可能很不正確——投資商品期貨的基金從2003年的130億美元增加到現在的2500億美元,一些人則認為在商品市場的投機資本總量高達2 萬億美元。雖然很難准確估計投機資本額,但我們可以很有信心地說,它是過去三年裡推動商品價格上漲的一個主要因素,並且很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美國因為不能強迫沙特增加產量,正在對投機資本進行調查。但調查的過程會拖很久,等到得出結論,這場泡沫可能早就破裂了。

  我預計,這場石油泡沫的破裂將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新興市場取消補貼,這會讓油價見頂。許多國家,例如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正在減少補貼,因為他們無法繼續承受財政負擔。最近,印度尼西亞將汽油價格提高了33%,至64美分。這仍然只是國際市場價格的一半。不難看出,新興市場油價離國際油價到底有多遠。

  這場游戲最大的玩家是中國和印度。印度的煉油商每周損失10億美元,大約相當於GDP的5%。這種負擔對印度來說是不可能持續下去的,它必須取消補貼。實際上,印度可能很快面臨一場危機——如果它取消補貼,通脹可能失去控制;如果繼續補貼,政府財政將無以為繼。假如印度陷入危機,金融市場信心將受到打擊,並引發石油價格下跌。

  更重要的是,中國必須取消補貼,讓市場調節需求。中國的經濟總量是印度的3倍,且財政狀況保持良好,有實力維持補貼。但是,短缺可能迫使政府改變政策。汽油和柴油供應在一些欠發達地區變得越來越難,並且短缺可能擴散到主要城市。另外,今年夏天還可能出現近年來最糟糕的電力緊缺。造成這些短缺的主要原因,就是價格管制。這將對中國政府構成壓力,使其逐漸放開價格。

  第二階段,等到美聯儲開始升息,直到利率高於通脹率時,石油價格將大幅下降,即泡沫破裂。美國樓市泡沫直到美聯儲將利率提高到5%才開始破裂。眼下的石油泡沫可能也要經歷同樣的過程。但近期的美聯銀行(Wachovia Corp.)事件及華爾街主要金融公司債務評級被調低,提醒我們金融體系仍不穩定。要到2009年年中,美聯儲才會考慮提高利率,利率超過通脹率則要等到 2010年年中。高油價還會伴隨我們很長一段時間。■

2008年6月8日

股市的投資

越南金融動蕩答問
2008-06-06
謝國忠搜狐博客 http://xieguozhong.blog.sohu.com/

您對我們中國通過越南的危機,您對中國股市的投資者有沒有一些比較好的建議?

我覺得投股市最重要是自己要懂這個公司,你對這個公司不懂,投股票一個是對公司有前途,第二個它的價位不是太高。

中國談價位往往是股票是一塊錢還是兩塊錢,股票是沒有絕對價格的,只有相對價格的。你對這家公司的判斷是五年盈利多少?有一個倍數,你做一個判斷,我覺得這是投資的核心事情。

如果看短期的波動,你不是價值投資者,價值投資者對公司盈利、研究報告、今年盈利多少、明年盈利多少,五年盈利加起來跟你資產的股價加起來是不是合適?這是我們投資者第一要重視的事情。

如果你光看波動,股市有上、有下,我在低的時候進去,高的時候出來,這是一個夢,沒有人能做到,所以技術判斷是沒有完美的,而且根本不能跟券商裡的交易人競爭。

因為他能看到交易量朝哪裡走?所以為什麼華爾街有交易員,他有一定的優勢,他看到的信息是領先於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