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7日

人類智慧的至境

追求的境界:山峰、山脈、大地、宇宙

張庭賓

大約三年前,王石先生在上海請媒體人吃飯。我對他說:你已經征服了人類物質世界上的巔峰——五大洲巔峰和南北兩極,不知有沒有興趣攀登人類智慧世界的巔峰,然後,送了他一本宣化上人白話講述的《楞嚴經》。

作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企業家之一,王石登山已經成為一個眾所周知的傳奇。

登山之前,他是一位典型的高強度創業者和企業家,創造了事業而透支了身體。 1995年的一天,他的左腿突然劇烈疼痛,後來診斷為腰椎骨長了個血管瘤,因其壓迫神經引起左腿疼痛。醫生警告他:什麼運動都不行,一旦血管瘤破裂,會引起下身癱瘓!王石腦海裡第一個念頭是:手術前一定去趟西藏,否則一旦坐上輪椅,就再也實現不了從小的夢想了。

他拋下醫囑,毅然走出去了,走出了一條征服物質世界之巔的道路。十幾年來,他挑戰自我的極限,挑戰人類的極限,先後征服了五大洲最高雪峰和南北冰極,在極限挑戰中也征服了自己的病痛,使自己成為企業家中的偶像,也使中國人中出現了一位響噹噹的男子漢。

不過,我有一點好奇,就是在他已經征服了地球上所有的極峰,已經成為全球最大房地產企業的領袖之一,他還有什麼可以挑戰的,還有什麼可以讓他的生命進入新的境界?
那可能就是人類智慧世界的巔峰了。

在筆者看來,人類智慧世界的巔峰有兩個,回答的是同一個問題:我是誰,我在哪裡?一個方向是科學,其極致是宇宙物理學。目前在這個巔峰上的人是霍金,他的代表作是《時間簡史》和《宇宙的起源》。另一個方向是宗教,其極致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簡稱《華嚴經》),在這個巔峰上的是釋迦牟尼。

有趣的是,在《華嚴經》80卷的浩瀚巨述中,有6卷是釋迦牟尼專門講述宇宙結構的,在2 500年前,他不僅講有三千大千世界,還有無量、無數、不可言說、不可比喻的宇宙和世界,而且這些宇宙是從“世界種”中生出來的。這和霍金的《宇宙的起源》有異曲同工之妙,或者說,《宇宙的起源》是閱讀這6卷經文的預熱之書,讀來令我嘆為觀止,佩服得五體投地。

筆者自認為是一個試圖攀登人類智慧巔峰的人。而一開始,這並非是一個理想或者自覺的追求,只是有一個喜歡盤根問底的性格,遇到“為什麼”的時候,就一定要找到答案,否則大腦會一直問下去,沒完沒了,讓人寢食不安,直到它得到滿意的答案才會擺脫糾纏。

這個問“為什麼”的習慣開始於我高中二年級的時候。 25年前的一天,我的一位要好的同班同學,平時一起上學放學,有一天,他沒來上課,第二天得到噩耗,他已經去世了。當時我整個人都蒙了,精神突然有崩潰之感,整個天地都變得如夢幻泡影,一切都變得非常不真實。

這之後,我對一個問題開始糾纏不清:人為什麼會死?人從何處來?死到何處去?我是誰?我在哪裡?當時並不知道,我已經無意中開始挑戰人​​類智慧的巔峰。

老師們沒有答案,老師們從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於是,上大學自己去尋找答案,先是懷著對西方的崇拜,讀了西方各種哲學宗教試圖去尋找答案。可是,我失望了,因為很容易發現它們的破綻。比如:唯物主義的“人死如燈滅”觀迴避了這個問題,如同孔子“未知生焉知死”的逃避一樣;黑格爾的“宇宙精神”儘管逼近了絕對真理,但是它可知而不可證,沒有提供人的“小宇宙”與自然大宇宙的融合方法,其邏輯上有不可破解的二元悖反。

上下求索多年,最終發現,只有佛學給了上述所有問題的完美解答(在此先按下不表),更絕的是,作為體系最龐大的宗教教理竟然完全沒有任何破綻。釋迦牟尼講經無數,可在最後根本大經——《金剛經》中說,“如來所有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就是說以前所講所有法門全是方便法門,其終極之法,就是“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根本不留一絲一毫的破綻。

在我攀登佛學這座人類智慧的巔峰時,第一座高峰是《楞嚴經》,它教人看破紅塵,看破一切幻象,不會意亂情迷,才能直達本心;而後是《妙法蓮華經》 ,一個字——妙——你懂了就妙,不懂就不妙,一切都是從妙中生出的;巔峰是《華嚴經》,讀不懂它,人的智慧挑戰會崩潰,讀懂了它,人就會頂禮膜拜,五體投地,不再胡思亂想了;最後是“掃一切法,離一切相”的《金剛經》……

在讀完這些經典,品味了數年後,我忽然明白了人的精神的不同境界,和人生命追求的必由之路——從由小到大挑戰山峰,到轉為山脈,再博大如承載山脈的大地……如是而已。

比如在一個群山環繞的小山村,幾十戶人家,有一群小孩,大多數的孩子認為世界就是這片小天地,甘於在山窪中種地摘菜,生老病死;可是有幾個小孩就好奇,山外的世界是怎樣的?

於是,他們決定用行動找到答案,開始爬上村邊的小山,有的看到山後還是山,就回到了山村;可有兩個孩子,看到山外有山,有一個更加廣闊的世界,並在登山中品嚐到征服的樂趣。他們相互鼓勵,決定去征服另一座更高的山峰,直到珠穆朗瑪峰。

這時候,他們產生了分歧,一個人留戀珠峰極巔的風景,加上他認為再無可以追求的,身心俱疲,便不願下山,高處不勝寒,終被封凍為頂上之峰;另一個人也曾一度覺得沒有了追求,然而他在巔峰忽有所悟——在巨大弧線的蒼穹下,這個高聳入雲的極峰,僅僅是大地的一個小小的角而已,那麼大地不是比山峰更偉大得多嗎?我為什麼不能成為大地呢?

人的物質身體不可能成為大地,唯有精神世界可以擴張相融。他把心胸的精神世界向地下深處與廣處延伸,越來越寬廣渾厚,博大精深,與越來越廣大的大地融為一體,感受到體內有無數寶物卻沒有任何取為私用之心,感受到體上無量樹木花草向上生長,無數飛禽走獸生機盎然,無數人世間的悲歡離合,而自己始終泰然自若。

終於有一天,他廣大到與整個地球同體,這時候,他會睜開“地球之眼”,又發現這個自己曾經認為無比偉大,甚至感覺不到它存在的地球,僅僅是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塵埃而已。於是他又產生了對宇宙的嚮往之心,讓自己變得更加偉大寬廣,無有邊際,最終抵達精神世界與整個宇宙同體的人類智慧的至境——個人小宇宙靈魂與自然大宇宙精神的融合。

其實,這個人類智慧的至境,就是佛,是人的精神世界與佛的法身——“宇宙精神、客觀存在”同體。在佛學理論上,這個境界是每個人,乃至於每個生靈都可以達到的,這就是釋迦牟尼所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做佛,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從精神世界融入大地,再融入宇宙的過程,就是菩薩道;征服大山就是世俗人間的英雄權威;山窪裡的孩子就是沒有覺悟的芸芸眾生。

在企業家的精神歷程中,也有類似的比喻,讀了《杜拉拉升職記》決心要成為人上人者,就是那幾位開始登山的小孩;在大大小小山峰上的是職業經理人,在珠峰上的曾經是王石(2011年1月,在中國樓市行將盛極而衰之前,自己的收縮策略得不到万科董事局支持,王石遂決定淡出万科,主動從這個珠峰頂上下來,可謂明智之舉。作者註);從職業經理人轉為控股人老闆,就是由山峰向下紮根,成為山脈,成為大地;如果這個人完全拋開了物質所得,就能夠融入更為廣博的宗教,最極致的就是佛教,他就可以成為聖人、菩薩,甚至是佛,可以精神長存不朽。

這就像創造了世界上最偉大的“公共利益之司”的釋迦牟尼,他的肉體早已不在了,但他肉身的結晶——舍利子,他精神的記錄——佛經卻可以跨越千年,與人永伴,與世長存。

簡而言之,一個企業能夠成就多大的事業,最終取決於其企業領袖有多大的胸懷,有多廣博的精神世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