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7日

游資1萬億美元豪賭人民幣升值

2008年04月06日 北京晨報
謝國忠搜狐博客 http://xieguozhong.blog.sohu.com/

美元國際游資“暗戰”人民幣?這不是危言聳聽。警報已拉響。國際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亞太區董事總經理謝國忠本周指出:1997年在泰國、印尼等地翻雲覆雨的對衝基金已瞄上中國內地。只要人民幣兌美元略微放寬波動區間,國際熱錢就會步步進逼。

  1萬億美元的豪賭令人震驚

  賭人民幣升值的已經不僅是流入中國的200億到500億美元熱錢。

  警報再次拉響。謝國忠本周指出:全球有多達1萬億美元的游資在豪賭人民幣大幅升值。

  對全球資本的流動,謝國忠有足夠的發言權——他曾經預言了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而上個月,他已經就中國房地產泡沫問題發出警告。

  此前,盡管中國官方未提及國際游資數量,但諸多學者估計流入中國內地的熱錢為200億到500億美元。但謝國忠所指的,並非進入國門的游資,而是分布在全球的對衝基金。他指出:通過對衝杠杆的放大,對衝基金能調用的資金可達3萬億到4萬億美元。

  謝國忠擔憂之處在於:一旦人民幣升值,對衝基金就會蜂擁入局。中國內地經濟規模約為1.7萬億美元,很可能承受不住如此瘋狂的炒作。

  熱錢進中國路徑詭秘

  殷劍峰指出:熱錢的進出是固定彙率制下資本項目管制不嚴的結果。余維彬認為,熱錢進入的方式相當多,如混入經常項目、直接投資和證券投資等。

  今年下半年,我國貿易順差驟增。專家認為,一個重要原因是某些企業與境外游資串通,抬高出口產品價格,誇大出口創彙收入,把收入的美元在境內換成人民幣。也有國內企業假造貿易合同,讓國外公司以“預付貨款”的名義將美元打入國內。

  就直接投資而言,境外機構可在中國開辦企業,不斷追加投資,將外幣源源調入。

  就證券投資而言,本月初在北京舉行的國際金融論壇上,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副會長吳念魯介紹,游資可能通過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的名義,進入國內證券市場。此外,沿海一帶的“地下錢莊”也是游資進出的通道。

  游資獲利後主要通過經常項目和個人項目出逃。如與國內企業勾結,偽造商業單據騙購外彙後彙出。又如勾結個人,偽造留學、差旅等證明,向銀行申請購買外彙,然後彙至境外。

  國際游資會引發通貨膨脹

  先期進入中國內地的熱錢已掀起風浪。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殷劍峰博士鮮明地指出:國際游資是我國通貨膨脹的外部根源。

  國際炒家將外彙兌換成人民幣,造成了我國大量的外彙占款,即中國人民銀行不得不用人民幣買入外彙。1994年至1995年,我國外彙占款高速增長,同期物價也在飆升。殷劍峰指出:通過對外彙占款、貨幣供應量和消費價格指數的計量分析,一年多以來我國物價上漲過快就是游資在作祟。

  幾個月來,在國家的宏觀調控下,貨幣供應量有所下降,通貨膨脹也有所緩和。殷劍峰解釋說:並不能就此樂觀,因為下降是由於貸款額減少,而外彙占款對基礎貨幣的壓力依然很大。

  東南亞金融危機難重演

  “對衝基金要在中國套利,在操作上存在諸多不便。”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余維彬博士指出,原因在於中國內地的金融衍生產品市場很不發達。

  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時,對衝基金通過金融衍生產品市場大行其道。以索羅斯量子基金為首的游資全力打壓泰國貨幣泰銖,促其貶值,同時在貨幣的遠期、期貨和期權市場上對泰銖大規模賣空。泰國政府干預失敗後,只能任由泰銖貶值,使處於空頭位置的對衝基金獲利而去。

  可在中國內地並不存在貨幣的遠期、期貨和期權市場。余維彬表示,從理論上講,游資只能采取原始的方法,即將外幣兌換成人民幣,或購買人民幣資產,然後坐等人民幣升值,其後再換成外幣大規模出逃。

  “不過,在內地之外存在與人民幣相關的衍生產品。”余維彬表示,對衝基金可以在這些市場上套利。亞洲外彙市場的美元兌人民幣一年期無交割遠期合約即是一例。最近,該合約的貼水接近5000點,顯示投資者預期人民幣未來會升值近5%。

  ●新聞遞進

  熱錢潛伏何處 究竟如何獲利?

  按照學者的說法:巨額的熱錢在內地只能采取“原始方法”:除將外幣兌換成人民幣外,還可投資於證券、房地產,以期在人民幣升值的過程中實現保值增值。

  殷劍峰認為:即使缺乏衍生工具,人民幣升值後,國際炒家僅在外彙市場進行現貨交易都有不菲收入。

  此前,謝國忠指出,國際游資是“制造”上海房地產泡沫的主力。這種說法得到當地媒體證實:加息前後一個多月內,10多億元境外資金湧入樓市,席卷均價過萬元的高檔房產。

  至於證券市場,業界普遍認為熱錢不會涉足內地股市,因為他們對內地股市缺乏信心。但江蘇天鼎的分析師秦洪日前指出,B股市場似有熱錢流入跡像,而與香港聯系密切的深圳本地股可能會成為下一個目標。

  游資還利用了我國的結售彙制度。招商銀行<行情資訊 論壇點評>總行研究部最近的一份報告指出:在現行的結售彙制度下,為穩定人民幣彙率,央行只能對進入中國的外彙有多少收多少,其結果是人民幣投放量不斷擴大。到今年五六月份,我國外彙占款達到34000多億元人民幣,占到基礎貨幣投放量的52%。報告指出:2003年下半年新增的1017億美元外彙儲備中,投機性外彙流入占60%。

  香港也成為熱錢湧入的“窪地”。本報曾報道,香港銀行體系的資金結余在10月份激增,達到正常數字的16倍。香港財金高官承認其為熱錢所為。在此情況下,香港的樓市和股市均持續上揚。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尹中立博士解釋稱:就購買人民幣而言,國際熱錢購買人民幣資產相對容易得多,H股市場就是最便捷的渠道。H股是以美元或港元標價的人民幣資產,當人民幣升值時,H股的價格也會相應升高。(李若愚)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