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2日

金融資本“高盛嫡系”已滲透歐洲

鄭若麟:金融資本“高盛嫡系”已滲透歐洲?
作者:鄭若麟 更新時間:2011-11-18

  歐洲輿論對意大利總理貝魯斯科尼終於辭職走人的普遍評論,都集中在“是金融市場使這位政治強人下台”,這是歐元危機直接衝擊政治的又一佐證。在此之前,轟動全球的性醜聞也好,百萬民眾上街示威也好,都未能使貝魯斯科尼退出江湖。這個意大利巨富個性倔強,曾三起三落,多次當選;盡管醜聞不斷、官司纏身,但就是硬頂著不辭職。意大利政壇、輿論和民眾還都拿他毫無辦法。然而就在幾天前,一則稱“貝氏政府將倒台”的謠言在羅馬盛傳,當時就造成意大利股市立即……上升兩個百分點。貝魯斯科尼由此明白,金融資本控制的市場對其已失去信心。果然,他失去了議會多數。當金融資本權力不再看好政權時,政府總理便不得不乖乖下台。其中的含義是意味深長的。

  貝魯斯科尼是經濟危機逼走的第四位歐洲總理。在他之前的是希腊總理帕龐德裡歐。而今年3月份葡萄牙總理、2月份愛爾蘭總理都已因歐元危機和緊縮政策而下台。名單下面還有西班牙總理薩帕特羅。早在7月份他就已經明確表示將提前四個月於11月20日舉行大選,而他本人將不再爭取連任。其他一堆歐洲國家元首和總理看來都將步其後塵。這充分證明,在歐洲目前權力結構中,金融資本權力對歐洲民主國家政治權力明顯地占據優勢,顯示出強大的主導作用。在解決希腊危機時召開的歐盟首腦峰會期間,最為重要的一場談判,是法德兩國領導人與歐洲各大私人銀行——即金融資本權力的像征——的代表之間展開的。前者苦苦哀求,總算說服後者削減了希腊虧欠私人金融資本的50%的債務,從而得以稱那次峰會為“歐盟的巨大成功”。事實上,歐洲私人銀行手中掌握的歐元區各國主權債務高達數千億美元,難怪各國政權都不得不看金融資本的眼色而行事。

  法國是一個新的例子。自從兩周前國際評級機構標普將法國列入三個月觀察對像國家、即法國支付能力開始引起懷疑、法國AAA評級直接受到降級的危險以來,法國政府就致力於推出旨在削減預算赤字的緊縮政策。一系列涉及民生、並導致國民生活水准下降的措施,在挽救國家AAA評級的籍口下開始實施。可以預見,明年將臨近總統大選的法國社會,在緊縮政策影響下,不僅法國民眾生活將大受影響,而且已經被一再下調的經濟增長率(從1.75%下調到1%,日前歐盟進一步將法國2012年經濟增長率下調至0.6%)也將進一步受衝擊,從而進入惡性循環的軌跡。可以說,法國在金融資本控制的市場逼迫下,已經幾乎沒有什麼出路。經濟專家們已經在告誡民眾:要做好戰後最困難生活的准備。而社會學家們則在預警一場新的社會動蕩將難以避免。

  事實上,“民主+市場經濟”模式原來代表著背後的兩大權力:政治權力與金融資本權力,這兩大權力或聯手或爭鬥,共同控制著西方國家。過去人們將目光集中在政治權力上,而金融資本權力則非常隱蔽地躲在市場經濟的背後,扮演著“看不見的手”的角色。歐元危機將這只“看不見的手”推到了台前。最近人們才逐漸發現,歐元危機爆發後歐洲新出現的一些新面孔,竟多多少少是金融資本培養出來的“人才”。意大利新科總理馬裡奧·蒙蒂自2005年以來一直是銀行特別是美國投行高盛的國際事務顧問。希腊新總理盧卡斯·帕帕季莫斯則於1994至2002年任希腊央行行長。我早在2010年2月就曾發表文章,詳盡描述了希腊是如何
  “混進”歐元區的。當年正是帕帕季莫斯與高盛密切合作,為希腊做假賬、從而使希腊成為今天歐元危機中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而今年上台不久的歐洲央行行長馬裡奧·德拉基則根本就是高盛的“嫡系”:他於2002至2005年時任高盛歐洲分部副總裁。再細究下去,可以發現一大堆“高盛科班”出身的人馬眼下正在歐洲政壇成為叱吒風雲的人物……帕帕季莫斯任命的主管希腊債務事務的官員佩德羅·克利斯多杜洛斯是前高盛的交易員、德國中央銀行行長奧特馬·伊辛、最早提出金磚四國概念的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等都是高盛的高級顧問。也就是說,目前管理著世界兩大流通貨幣美元和歐元的高官,幾乎都是高盛的人馬。事實上連英鎊也有高盛的影子:負責制定英鎊利率的英國央行貨幣政策高級研究人員戴維·華頓也是高盛旗下的經濟學家……

  這不能不令人打個寒顫:造成金融危機的金融資本權力居然正在成為解決危機的主導力量?難怪最近幾個月來歐美普遍出現了強烈反對金融資本權力的代表和像征:“華爾街”的“憤怒者運動”的深層次原因。顯然,部分西方民眾已經明白他們面臨的問題症結所在。問題是,民選出來的政治權力,在世襲、封閉且隱蔽的金融資本權力面前,還有多少抵抗力?G20誕生之日起,就將“監管金融投機”作為首要目標。然而不久前落下帷幕的戛納G20峰會干脆提都不再提及這一話題。難怪“占領華爾街”運動要打出“打倒金融獨裁”的口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