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2日

中日釣魚島戰爭恐難避免

2012-07-12 08:09

中日釣魚島戰爭恐難避免

中國利率市場化決心頗大

博主按:此文原首發於2012年7月8日的內部會員制《中華元戰略報告:全球戰爭風險分析》之“環球政經透視”專欄,此是首次對公眾發表。

張庭賓

7月5日,央行再次非對稱降息彰顯當局對利率市場化改革闖關的決心。

此次非對稱降息在本人意料之中,在7月5日的《中華元鋼鐵週​​報》的一周焦點中,筆者寫到:“6月份CPI同比向下跌破3%,幾成定局,創下28個月來的新低。這為貨幣政策留出了降息空間,即近期央行再次降息當在情理之中。加上有可能繼續實施非對稱降息——進一步實施利率市場化。”

利率市場化對於儲戶和工商業是重大利好,然而對銀行業是一個巨大挑戰,因為原來有保障的存貸利差取消後,銀行業也就失去了最安全穩定的一塊收入,銀行競爭吸儲抬高存款利率,銀行對優質企業爭相貸款壓低貸款利率,這將迫使銀行轉向私人銀行、自營投資等較高收益和較高風險項目。

從其它國家和地區經驗來看,利率市場化總會帶來一次銀行業的洗牌。香港1995年利率市場化後,至2011年,銀行總數由185家減少到145家;美國自1980年開始存款利率市場化,6年中導致了1000多家,資產總值超過5000億美元的存貸機構倒閉,政府和國民損失1500億美元。商業銀行總數由1980年的約1​​.44萬家減少到1998年的8697家,可以說是一場不太成功的市場化。

一次成功的利率市場化需要三個條件:1,經濟減速,工商業難以生存,銀行業利差暴利引發眾怒;2,居民存款負利率嚴重;3,利率市場化期間,CPI呈下降趨勢,在非對稱降息中市場化較為理想,否則貸款企業因利率上升而歸罪於利率市場化。其核心關鍵是,利率市場化在擴大工商業盈利空間的同時,不能導致銀行利潤收縮太快而大規模倒逼。

本質而言,利率市場化是儲戶與銀行業的財富再分配;也是貸款企業與銀行間的財富再分配;原來銀行業在兩端的財富再分配中均佔優勢,市場化後則是兩端都是自由博弈。總體上有利於儲戶和貸款企業;在儲戶中有利於大資金儲戶;在貸款中有利於優質企業。它會促使資源得到更高效的配置。

中國經濟探大底和居民存款負利率是此次利率市場化的倒逼而來的動力所在,這是中國自身可以把握的。幸運的是,此次利率市場化啟動的時候,恰逢國際原油價格大跌,糧食價格下跌,CPI一路走低,央行連續兩次非對稱降息,讓儲戶很快嚐到正利率的甜頭,而工商業也明顯感到貸款成本下降較大。

國際原油和糧食價格下跌,卻非是中國調控當局所能決定的,它本來操控在美元勢力手中,然美國在對外多重兩難目標的艱難抉擇中,選擇了對中國有利的目標。

當今美國的對外戰略競爭中正呈現多重兩難:1,擊潰歐元還是解決伊朗難題優先?由於歐元區對中東的石油依賴度低於美國,如果對伊朗開戰,美國不僅要承擔戰爭成本,還要承擔高油價成本,而歐盟會躲在美國身後喘息,這將有利於歐元絕處逢生;2,對中俄戰略聯盟,是打壓俄羅斯優先​​,還是遏制中國優先,如果打壓中國,則推高石油和糧食價格,導致中國CPI大漲,但這將有利於俄羅斯。

今年年初,美國決策層或許一度傾向於解決伊朗和遏制中國優先,但最近種種跡象表明,美國將歐元和俄羅斯作為優先博弈目標,在歐元岌岌可危的情況下,美元勢力試圖再接再厲,最後迫使歐元解體,這可以解決了美聯儲背後金融寡頭的心腹大患;同時,或許在美國人看來,中俄戰略聯盟的核心是普京,要讓普京服軟,就要打壓原油價格,如果油價跌倒60美元/桶以下,普京就沒有籌碼來抗衡美國,俄羅斯內亂就比較容易;同時,如果石油價格跌破80美元/桶,中國仍不出手大量購買石油,為俄羅斯托底,則中俄戰略盟友關係難免破裂。

這可以給美國為何屢屢避免推出QE3以合理解釋——保持美元流動性相對緊縮,打壓歐元、石油和大宗商品價格。當然避免過高的通脹率,保持美元相對強勢,也是美國維持巨量利率衍生品和外匯衍生品泡沫不破滅的前提。

這就給了中國一個難得的機遇期:1,廉價大規模購買石油、糧食和黃金等大宗商品;2,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出現了一個難得的闖關窗口;3,鑑於美元勢力將歐元作為主攻目標,人民幣國際化也出現了一個機遇期。雖然仍難以評估人民幣國際化闖關風險有多大,但這是一個風險相對較小的時期。

必須指出的是,這個機遇窗口期不會太長。現在全球大國戰略博弈的動態性很強,如果出現了下述三種情況,美國的戰略優先目標仍可能轉向中國:1,在今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揭曉後,奧巴馬連任美國總統;或者新總統上任後,對中國更加強硬;2,德國同意歐洲央行實施量化寬鬆QE,直接印刷歐元買危機國債券;3,中國大量購買石油力保國際原油價格在80美元之上。那樣,美國又會將戰略的主要矛頭對準中國。

以上三種情況都有出現的可能:1,中國須力保油價不跌破80美元(6月28日,美原油價格跌破80美元後,一天大漲9.1%頗耐人尋味),否則俄羅斯會認為中國缺乏相互支持的誠意,中俄戰略盟友關係如解體,則中國或俄羅斯都無法單獨對抗美國;2,在歐元分崩離析前的最後關頭,德國不排除同意歐洲央行實施QE,這樣歐元有獲得2- 3年時間,而美聯儲將被迫QE3,全球石油糧價暴漲;3,奧巴馬連任美國總統,或新總統上任,美國將度過政治搖擺期,重拾對华鹰派路線。

如果美國戰略重心轉向中國,進而轉嫁危機,可能有如下幾個方法:1,與中國展開大規模貿易戰,不過鑑於大量美國在華企業可能受到報復,不會輕易出手;2,發動對伊朗的戰爭,抬高國際石油和糧食價格,這就要看中美誰承受通脹的能力更強。不過肯定美國也會難過,這會讓其難以決斷;3,美國與中國發生直接或代理人戰爭。直接戰爭很容易演化為世界大戰,這個代價更大;如果能夠慫恿代理人戰爭,美國更願意隔岸觀火,坐收漁人之利。越南和菲律賓軍事實力太弱,唯有日本具備堪與中國抗衡的海空軍實力,是美國理想的代理人。可以想像美國一開始會誓言與日本共進退,但一旦開戰就難說​​了。

遺憾的是,一些日本右翼政治家卻很容易被請君入甕(這也與日本“武士道”傳統的偏執性有關,由於日本年輕人現在精神普遍萎靡,日本最後一代擁有“武士道”血性的老人們,有可能決心為日本的大國夢做最後一搏)甘冒巨大風險而主動升級釣魚島爭端,甚至在上天的嚴厲警告——日本大地震核危機之後,仍缺乏冷靜理性的態度,這使未來圍繞釣魚島而升級的衝突將成為東亞的主要風險。

對於投資者而言,接下來的2012和2013,仍然是變化莫測動盪不堪的時期,對於國家決策者而言,做最壞的打算,向最好的方向努力,是一種理性成熟的思維方式,具體而言,利率市場化和匯率市場化還是穩健點好。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