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上最匪夷所思的金融醜聞
2012-07-19
向松祚
點(0.01%)的差距就是1000億美元。毫不誇張地說,誰能夠掌控LIBOR,誰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操控全球金融市場為自己牟利。
巴萊克醜聞的核心正是該銀行及其交易員們長期操控LIBOR為自己牟利。他們究竟從何時開始操控,有哪些同謀者和合作者,該銀行及其相關人員從中牟取了多大利益,對這些關鍵問題,目前仍在調查之中。根據巴克萊銀行向監管部門和調查機構所提供的初步材料,以該銀行2007年正常每天的金融交易頭寸計算,每日盈虧規模至少達到4000萬美元。 LIBOR的輕微波動立刻導致盈虧轉換,一夜暴富或一夜巨虧只在轉瞬之間。
通常情況下,LIBOR由18家大銀行(即貨幣市場主要做市商)共同決定。每個交易日的上午11點,18家銀行分別提出各自對貨幣市場借貸成本(即藉貸利率)的估算,然後象選美和歌唱比賽中流行的評分方法一樣,去掉4個最高價和4個最低價,剩下10個報價的平均值就是當天的LIBOR。
那麼,巴克萊銀行如何可以操控LIBOR呢?初步調查的結論,操控主要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巴克萊交易員們根據自己的金融交易頭寸,計算出LIBOR處於何種水平才可以盈利,經過精心計算之後,然後報出能夠確保交易盈利的LIBOR。為確保萬無一失,他們必須和其他銀行交易員進行合謀、分享、乃至賄賂和公開收買。第二種欺詐則是蓄意報出較低借貸利率,以便讓同行和外界相信自己銀行的流動性充足,資產負債表穩健,無需以高價去拆借資金。初步調查結論顯示,2007年金融危機之後,尤其是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包括巴克萊在內的許多大銀行都刻意使用第二種操縱手法,甚至還可能得到過英格蘭銀行的默許和首肯。因為中央銀行也希望LIBOR走低,帶動整個市場利率下降,一方面可以緩和銀行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緊張,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金融機構的危機救助成本。
第一種操控是赤裸裸的“流氓交易”和“內幕交易”,毫無疑問屬違法違規交易。第二種操控則相當弔詭,算不算違法和違規行為,尚無定論。加上此類操控據說得到大名鼎鼎的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高管的默許和首肯,事情就愈髮變得撲朔迷離,異常複雜。如果最終確認中央銀行竟然參與LIBOR操控,那真算是歷史上最莫名其妙、最匪夷所思的銀行金融醜聞了。
半個月前,巴克萊CEO (Bob Diamond)已經被迫辭職,還有極大可能面臨刑事和民事訴訟。然而,巴克萊只是LIBOR操縱醜聞最先落馬的金融企業。究竟還有多少銀行、金融機構和人員參與其中,目前還不得而知。初步調查顯示,許多全球最富盛名的銀行巨頭都難逃干係,包括花旗集團、德意志銀行、匯豐銀行、摩根大通、蘇格蘭皇家銀行、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等等。英國之外,歐元區、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多國監管部門和司法部門都已經介入調查取證。如果最終證實這些全球頂尖銀行金融企業都參與了LIBOR操縱欺騙以謀私利,那麼LIBOR操縱必定成為人類歷史上規模最為龐大的全球性金融醜聞。
一旦罪名成立,相關法律訴訟和損失賠償肯定創造歷史新記錄。醜聞浮出水面以來,從倫敦到紐約,從法蘭克福到東京,一個新名詞正在全球金融界廣泛傳播:“煙草時刻”(The Tobacco Moment)。 1998年,針對煙草行業的集體訴訟迫使美國煙草企業賠償超過2000億美元。初步估計,如果全球頂尖銀行金融企業操控LIBOR罪名成立,相關損失賠償和訴訟費用也許超過萬億美元!全球銀行界的“煙草時刻”令人不寒而栗。
然而,最大的損失還不是金錢,而是銀行和金融業的操守和信譽。 2011年,席捲全球的“佔領華爾街”運動已經讓全球金融威信掃地,集體共謀操縱LIBOR則可能將全球銀行信譽打入地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