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6日

如果糧價暴漲

2012-07-16 08:16

中國CPI探底將曇花一現

十八億畝紅線是中國人生存底線

張庭賓



未來中國會迎來通縮嗎?

最近公佈的2012年6月份中國CPI增速為2.2%,創下了28個月的新低;同時6月份PPI繼續下降2.1%,這是PPI數據連續四個月以來的持續下降。由此,有不少學者認為,中國未來更大的威脅是通貨緊縮。似乎與此相印證,上週最新公佈的中國二季度GDP為7.6%,創下三年來的新低。

此外,二季度的外匯儲備和外匯占款情況顯示熱錢繼續外流,其效果將收縮流動性,將壓抑通脹。二季度外匯儲備餘額為3.24萬億美元,比一季度末減少了650億美元,這是2011年四季度淨減206億美元後的又一次;與此同時,二季度金融機構外匯占款增長僅為118.6億元人民幣,與常規的每季度增加3000-6000億相比大大萎縮,均顯示熱錢繼續外流。人民幣兌美元的鈔賣價也從3月底的6.3068貶值到7月13號的6.3883,貶值達1.27%。

不過,由此就做出中國經濟在不久將迎來通貨緊縮,仍有些過於簡單。也有不少網友說,CPI降到了2.2%,我並沒有感到物價下降,反而是越來越貴呢?

這個感覺是對的,也不能說CPI下降是錯的,這裡面有一個小把戲;這個CPI是居民消費品價格指數,但它指的是增幅,即在去年同期的價格基礎上的增幅,只要不是負值,它就代表著物價在繼續上漲。而由於有關部門有權調整CPI構成的權重籃子,如果對其中價格下跌的增加比重,也有可能使CPI負增長,但居民實際感受物價仍上漲。

由於2011年6月是上一輪CPI上漲週期中近乎峰頂,為6.4%(7月的6.5%為峰頂),因為其基數增幅高,在那個基礎上再增長2.2%,其實也不一定低。

至於這一輪CPI下降的原因,和近一年來的中國宏觀調控有關係,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國際石油和糧食價格的下降——2011年6月初,美原油的價格為每桶100美元上下,今年6月初跌至了85美元左右;美國玉米同期由每蒲式耳(25.4公斤)約730美分跌至550美分,美小麥由約800美分跌至650美分,分別下跌約25%和19%。

也就是說,去年6月份是國際石油和糧食價格的階段性頂峰,也正是中國CPI增幅的頂峰;一年以來,隨著國際石油和糧食價格的回調,中國的CPI增速也下降到了2.2%,其表現了高度的一致性。

這個高度一致性是情理之中的,石油是工業的血液,因此油價的上漲將推高工業品的成本;糧食是食品副食品的來源,糧價上漲,一切農產品和副食品都會跟著上漲。雖然中國苦苦維繫著18億畝土地紅線,但中國糧食的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卻是不爭的事實。

僅以玉米為例,過去10年中,中國進口增長迅猛,2002年全年僅進口6280噸,2006年也只有6.5萬噸,2011年卻高達175萬噸,僅12月份就進口了56萬噸;今年僅1月份就進口了75萬噸,攤到每個中國人身上為1.15斤。這還是在中國在苦苦堅持18億畝紅線,糧食連年豐收的情況下的,倘若真如某些經濟學家信口所言:放棄18億紅線,將中國的吃飯問題交給市場,交給世界。中國人將不得不面對更昂貴糧價,甚至被置於無糧可吃的悲慘境地。

中國進口玉米主要來自於美國,但是美國現在大力推廣生物能源——乙醇汽油替代石油戰略,正重演著一場“羊吃人”的悲劇。英國15世紀起的300多年中,英國貴族和資本家為了發展紡織業,將農民驅逐出土地,以圈地養羊紡線織布,史稱“羊吃人”的圈地運動。

比當年更殘酷的是,那時農民還可以轉化為工人,人還可以吃羊肉,但是現在玉米轉化為乙醇汽油,僅僅是為了作為汽車能源,它直接爭奪了人賴以生存的口糧,將更多的人置於飢餓之中,剝奪了更多人的生存權。根據2009年10月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世界飢餓人口已經超過10億,每7人中就有1人飢餓,每6秒鐘就有一位兒童死於與飢餓有關的疾病。而2011年全球乙醇汽油總產量887億升,按照3:1的糧食乙醇汽油轉化率,總共消耗2.1億噸的糧食(中國2011年糧食總產量為5.7億噸),以每年150公斤的人均消耗量,足以養活14億人口。簡言之,這是一場人類空前荒誕的悲劇。

鑑於美國的生物能源是既定的戰略,隨著不可再生能源價格上漲,會有更多的糧食被用於生產乙醇汽油;加之中國的可耕土地越來越少,國人食肉的胃口仍在增長;此外,全球人口已經超過了70億,並且繼續增長,僅過去12年就增長了10億人口,更多人希望像西方人吃肉喝奶(一斤牛市須13斤糧食轉化,1斤豬肉須6斤,如果採用人工激素促長會有所降低)的方式生存。與此同時,地球可耕地開發已逼近極限,糧食單產再突破已經非常困難。自1984年以來,人類每年人均糧食產量已經持續下降,這都將推動未來人與人之間,人與汽車之間,國與國之間,對糧食越來越激烈的爭奪。中國人能像某些學者所說那樣,輕易放棄18億畝紅線所代表的糧食基本自給自足方針,而將生死存亡的命運決定權交給那些推動“汽車吃人”的國家嗎?

至於過去一年的糧價下跌,主要因為美聯儲希望採取相對強勢的美元政策,收縮美元流動性,其要達到四個目標:1,製造歐元區的更緊張的流動性,以惡化歐元區國家和銀行的雙重債務危機,維持相對強勢美元,以避免超過100萬億美元規模的美元外匯衍生品的破滅;2,打壓糧食和大宗商品價格,以壓低美國的通貨膨脹率,以維持美國0-0.25 %的極低基準利率,並壓低長期國債利率,以避免超過200萬億美元的美債利率衍生品泡沫的破滅(以上兩個泡沫的破滅都將造成比2008年金融危機更嚴重的後果); 3,為打壓黃金價格,以避免黃金在每盎司2000美元以上繼續暴漲,從而徹底瓦解美元貨幣體系的基礎。 4,打壓石油價格,壓制俄羅斯在普京領導下變得更加強勢。

然而,這一進攻在今年春天以來,隨著美國持續大旱而難以繼續,雖然美元仍在繼續採取相對強勢的策略,美聯儲仍繼續拖延QE3的推出。黃金、工業商品,因中國經濟減速和歐元區危機而仍在調整通道中,但是糧食已經全面打破了下跌趨勢,展開了新一輪的暴漲。從6月15日開盤到7月13日收盤,美國小麥價格已經大漲了32.23%,玉米已經大漲了40.15%,均在挑戰2011年的高點。

由於中國需要通過進口糧食來彌補缺口,進口價格將決定中國糧食的底價(除非政府大規模的補貼),國際糧價的大漲將再次推高中國的CPI;加上去年同期CPI高峰將過;同時,雖然2011年2月CPI權重中食品菸酒權重減少了2.71%,但仍佔權重45.29%,未來三個月內,中國CPI將很快探底,並將開啟新一輪上漲週期。

在食品價格上漲之際,由於2008年股災和其後股市低迷消滅了數以萬億元人民幣計的國人流動性財富;因10年來中國樓市的巨大泡沫套牢了國人最主要財富積累;再加上導致中國過去30年的增長模式盛極而衰,新動力機制尚未建立,中國經濟勢必探大底。因此在國人現在相當有限的消費池中,當不可或缺的食品因漲價而消耗更多消費資源後,其它CPI的權重,比如衣著、家用設備和維修等將因需求銳減而價格下跌,即通貨緊縮,中國的製造業將生存的更加困難。即未來中國將出現農副產品通脹和工業品緊縮的“冰火兩重天”情況。

從全球範圍來看,此輪糧價是否失控,是否會出現100%以上的暴漲,對全球貨幣體系造成怎樣的影響?將成為未來1-2年的最大懸念之一。換言之,如果糧價暴漲推高美國CPI漲到4%以上,而且美國基準利率提高到4%,則美國金融衍生品泡沫很可能破滅,以美元為核心的貨幣體係將遭遇滅頂之災;如果CPI漲到4%以上,但基準利率仍維持在0-0.25%,負利率高達3%以上,則國際金價將暴漲到3000美元以上,也會根本動搖美元為核心的全球貨幣體系。

故此,對全球糧價的控制,已經成為決定未來全球貨幣金融經濟走向的關鍵點。然而,糧食作為地球上價格最被低估的最後一種大宗商品,自2000年1月至今(7月13日),以黃金標價的玉米已貶值了37%,小麥貶值了54%,所以,控制糧價並不樂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