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作者:吳銀燕
文章發於:《文藝報》2006年7月20 日
更新時間:2006-10-13
http://www.wyzxsx.com
最近,讀了《文藝報》上的兩篇文章,一是《面對文化征服》(載2006年5月9日),二是《時代發展呼喚“軟實力”》(載2006年5月11日),深受啟發,恰好又看到一則消息:據文化部有關官員透露,“我國文化貿易的進出口存在嚴重的逆差,據前幾年粗略的統計,進出口的比例大約是10: 1,現在這個差距可能還要大……”於是引起我的一些思考,不揣粗陋,寫出來就教於方家。
中國已步入經濟大國行列,但還是文化產業的弱國
中國經濟經過改革開放20多年的飛速發展,進入本世紀初,國民生產總值已躍居世界排名第六位,目前排位應該更加靠前。以對外貿易來說,中美貿易的順差眼下已達到 1141.97億美元之巨,引起美國當局一陣陣的聒噪。然而,我國文化產業呢?不僅沒有順差,反而出現10:1的巨額逆差,文化產業與經濟現狀是多麼不協調!經濟、文化這兩條腿,一長一短,成為跛腳,國民經濟必然跑不快,甚至要跌倒、下滑,因為文化產業是國內生產總值(GDP)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傳媒鉅子米切爾•沃爾夫早就說過:“文化產業正在增加其在國民經濟中的份額,朝著支柱產業方向發展。”此話在發達國家已經變為現實。早在1998年,美國文化產業中的視聽產品出口額僅次於其航空航大業,佔據出口業的第二位。英國早在上個世紀30年代,文化產品年產值也僅次於其汽車工業,居第二位。包括日本、韓國在內的這些國家,文化產業已成為其支柱產業。
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勞動生產率空前提高,8小時工作制在改變,節假日在增多,人們收入提高了,閒暇時間多了,就極高地提升了文化的需求。據一份《未成年人媒體需求調查報告》統計,4—14歲的兒童平均每天接觸電視的時間是2.22小時,從幼兒園到初中畢業的12年間,未成年人接觸電視長達l萬個小時,超過他們學習任何一門功課的時間。而且電腦遊戲又是排在他們喜愛項目的首位,從中可以看出動漫、遊戲等文化需求該有多大。
另一方面,按照恩格爾係數推演的國際標準,人均GDP 達到1000美元時,第三產業(包括文化產業)產值應達到GDP的40%;人均3000美元時,第三產業應占到55%。目前我國第三產業佔GDP的3 3.7%,低於國際標準6%—7%,大約相差人民幣6000到7 000億元,第三產業如仍照最近3年平均速度增長,到2 0 2 0年,也就佔GDP的42%左右,低於國際標準13%,也就是相差410 0 0萬億元,數字多麼驚人!
中國文化市場正遭遇美、日、韓等“多國部隊”的佔領
中國文化市場很大,但目前大部分為外國產品佔領。以文化產業的重鎮電影來說,我們拼不過“好萊塢”,一部《泰坦尼克號》就賺走了我們3.2億元,是當年全國票房總收入14.4億元的近1/5,其餘4 /5也不都是我們國產片所拿,還有其它的進口片要分賬。電視劇中,2002年韓國一部《藍色生死戀》在中國 21個頻道播出,風靡一時,這一年在中國大陸播放的韓劇多達6 7部。 2 004年我們引進的“韓劇”更超過100部。最近一部《大長今》在包括台、港、澳和大陸的中國都創下收視歷史紀錄。反觀我國,1999年電視產品出口1000萬美元,只相當於《泰坦尼克號》一片收入的1/200。而卡通動漫也敵不過“迪斯尼”和日本。當年美國海自堡的玩具公司將動畫片《變形金剛》給中央電視台免費播出,但接踵而來的是50億元玩具產品的暢銷,美國人丟了顆芝麻,抱了個西瓜。在中國,美日卡通形像超過80%,本國的不到10%。在國內暢銷的圖書(如《哈利•波特》《誰動了我的奶酷》等)、電影(如《指環王》系列等)、卡通(如《變形金剛》《奧特曼》等)都佔了各自藝術門類銷售量的榜首。各種卡通偶像大多數也是外國的,從半世紀以前的米老鼠、唐老鴨,到當代的一休、阿童木、機器貓和櫻桃小丸子,國外動漫已經佔了我國動漫市場的半壁江山。網絡遊戲中,韓國的《傳奇》《千年》等風行一時,在國內,四個網絡遊戲中就有一個來自韓國。 2000年,中國10億人民幣網絡遊戲市場,75%被韓國人佔有。音樂歌曲中,中國僅2000年舉辦韓國流行歌手演唱會就有20多場,如今更多。韓國一家軟件公司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合辦聆聽韓國音樂節目,每天一個小時,影響很大。他們還打算在中國建立韓國文化中心,培訓韓國音樂人,宣傳韓國文化。不僅文化市場,甚至文化資源也遭人“掠奪”。例如中國家喻戶曉的故事《木蘭從軍》被美國改編,木蘭雖然還是替父從軍,但盡孝的內涵卻變成女性與男子的平權意識和對理想的追求,變成了美國文化。而賺了大錢的《侏羅紀公園》,據說是美國人參觀了我國自貢的恐龍博物館才突發奇想搞出來的。美國人還想搶孫悟空。再如韓國影視,其人情、親情、友情的文化定位都源於我們的儒家文化。在我們對自己的文化傳統自輕自賤的時候,人家卻拿走變成自己的東西,反過來賺我們的錢。
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引擎是文化,文化產業“軟實力”支撐經濟的可持續騰飛
當今經濟活動主要拼的是文化內核。科研創新依靠的是文化造詣,生產管理依靠的是文化修養,技術掌握依靠的是文化素質,更重要的是依靠民族的精神文化。德國汽車質量優於美國,不在於技術設備優於對手,而在於德意志民族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精神文化。日本經濟的持續發展在遇到資源匱乏問題時,就於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提出“文化立國”方針。 2000年日本用於研究和開發的經費佔GDP的比重是3.12,高於美國的2.65、德國的2.37,加以日本人將武士對於主人的忠誠變成企業員工對於企業的忠誠,從而建立起全社會的商業信用,他們把傳統文化遺產成功地運用於現代化建設,所以,在二戰的廢墟上終於實現經濟奇蹟。據中國科學院的統計,日本東京GDP總量相當於上海的 20倍、首爾的10倍,以上兩個城市再加上香港、巴黎、倫敦,這5個城市的GDP總量也只占到東京的4/5。日本索尼公司一家就收購了好萊塢七大片場中的“米高梅”等三個公司,成為全球持有電影資產最多的公司,足見日本“文化立國”後的經濟實力和對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視。再以韓國為例,韓國人的民族性格是認死理、鑽牛角尖、寸步不讓、事事較真兒。他們在反對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的示威遊行中可以將5 個指頭剁下甩進日本大使館;在香港請願可以在寒冬臘月跳入冰冷的大海。韓國在遭遇亞洲金融危機以後走投無路,於1998年也效法日本,提出“文化立國”的方針,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打造出精彩的電影、電視、歌曲、網絡遊戲等,形成兇猛“韓流”,席捲中國、日本和東南亞各國。同“韓流”有關的產品,2004年一年就收入400億美元。韓國電影是美國片、日本片的“徒弟”,同年有4 0部影片在日本放映,好萊塢大片《泰坦尼克號》在韓國的票房成績甘敗下風。美國《新聞周刊》發表文章《巨片國家》,驚呼“韓國電影打敗進口電影,漢城打敗好萊塢”。日本的《電影月刊》說韓國是“亞洲好萊塢”。除影視貿易收入外,還有VCD、DVD發行權、貼片廣告收入等其它後電影產品收入。影視產業也開闢了更多的就業崗位,按韓國銀行一個報告稱,10億韓元的票房收入就可創造30個就業崗位。 2004年上半年,僅兩部電影就創造了4600多個崗位。影視產業還促增了旅遊收入,韓國幾乎每出口一部影視劇就要設計一套旅遊路線圖,2005年韓國接待旅遊582萬人次,其中大部分是因為受到“韓流”影響,如受影響最大的日本、中國、中國台灣、泰國、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7個國家和地區的遊客佔65%,這些人中韓劇影視迷就占到50萬人。一部韓劇通常可以在一年內就帶來十倍或幾十倍的收入,如2 0集的《冬季戀歌》製作費在每集3億韓元左右,僅去年一年,就帶來旅遊路線收入3億美元,是其製作費的50倍。
由此可見,文化產業對提高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是多麼重要。
文化產業及其市場之爭,是世界各民族文化的較量,是世界各國勢力的打拼
文化產品的特點是推銷自己美好的生活形態,以佔領對方國民的心靈情感來影響和改變人們對一個國家、民族的好感和認同。由此帶來的最大利益不光是文化產品、商業產品,還包括自己的價值觀、生活方式、意識形態,乃至經濟的、社會的、政治的製度。 《文藝報》載蔡運桂先生《面對文化征服》,文中談到台灣作家陳映真引用的美國中情局《行動手冊》的《十誡》中就有這樣的告誡:“盡一切可能,做好宣傳工作,包括電影、書籍、電視、無線電波……只要他們嚮往我們的衣、食、住、行、娛樂和教育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 日本外相麻生太郎最近對東京數碼大學師生髮表《文化外交新設想》,提出“動漫外交”說:“你們所做的事情己經抓住了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年輕人的心,這是我們外務省永遠也做不到的事情。”“通俗文化擁有影響公眾的巨大力量,日本在這方面可以大有作為,當年美國人就曾大力在日本推廣美國通俗文化,從而征服了日本人的心。”實行文化擴張是美國一貫的策略,麻生太郎把美國對日本的一套學來針對中國和其他國家的人們,並且直言不諱,難道我們不應深思?遺憾的是,如此露骨的文化擴張言論竟被我們很多同胞認為是無足輕重的“雕蟲小技”,還說“日本用幾本小人書,動漫卡通之類的小玩藝,不足以動搖中國經濟大國的地位。”更有人說“日本動漫外交有利於打破目前中日外交僵局。”文化意識淡漠如此,令人悲哀。人類自古以來就在進行著種族或民族的淘汰,這種淘汰是以文化淘汰為核心標誌的,美國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可以信手拈來好多例子:“好萊塢”讓我們學會了“泡酒吧”,“西部片”使我們流行牛仔褲,各大中城市商家酒店每年12月24日聖誕樹的燈火輝煌,乃至肯德基、麥當勞教會我們吃麵包喝可樂的快餐文化,以及西方文化讓我們學會去舞廳搞派對的休閒文化,至於生活上早戀年齡的下降,離婚比率的陳昇等,不一而足,而我們的文化產品對美國人生活方式又有些什麼影響呢?雖然最近欣聞我國將在全球建設10 0座“孔子學院”,以弘揚中華文化,但這還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將文化貿易10:1的逆差翻過來成為順差,將會令人放心得多。
文化產業大、產品強,文化影響力就大,就能夠改變別人;文化產業小、產品弱,文化影響力就小,只能被別人改變。當今世界,西方在推進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推進它的文化全球化。 “優勝劣汰,適者生存”。進化論不僅對自然界,對人類社會也是一條鐵的規律。
透過來自世界各國色彩斑斕、千奇百怪的文化產品,我們看到一場沒有硝煙的文化“世界大戰”正在進行,面對這一事關國家興廢,民族存亡的嚴峻現實,難道我們不應當在文化戰線上奮起自強,迎接挑戰嗎?
(《環球視野》摘自2006年7月20日《文藝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