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3日

全球供應鏈遭遇日本地震

全球供應鏈遭遇日本地震
時間:2011-04-21
來源:金融時報 作者:財經2012

一個月前,日本東北部大地震和海嘯的消息傳來時,大衛•考克斯(David Cox)驚恐地註視著這場正降臨到數百萬生命頭上的災難。另外,他對於這場災難對他的企業的影響越來越感到不安。

考克斯是舊金山附近的電子互聯網設備製造商Blue Coat的運營主管,在接下來的24小時中,他焦慮地檢查著在公司在全球超過1000家公司的供應商網絡中,有多少家會受到影響。最後,他表示:“我們發現(日本)的幾十家供應商可能在為我們提供零配件方面出現問題,並為多數零配件找到了其它來源。”

但如果類似的災難發生在中國南方的廣東省,他聽上去就沒有那麼大把握了,廣東是全球最重要的電子產品生產中心,也是Blue Coat兩家主要工廠之一的所在地。 “我不確定我們會做什麼,”他表示,“唯一的補償因素是,我們所有的競爭對手都會陷於同樣的處境。”

上個月日本大地震引發的這種擔憂突顯出,供應鏈戰略對Blue Coat以及全球無數其它製造商的重要性正日益上升。這迫使它們對日趨複雜和廣泛的網絡的彈性提出質疑,並設法降低自身在這種不可預見的供應中斷面前的脆弱性。

過去10年,很多製造商將零部件生產轉包給多個承包商,後者往往位於薪資低廉的亞洲國家。這是為了降低成本,但也是全面轉向精益運營的一部分,使製造商專注於自己眼裡的核心領域,例如產品開發和營銷。

然而,同時轉向精益生產(lean production,將庫存降至最低,促使零配件在體系內盡快傳遞,以應對需求的突然變化)的舉措,讓供應鏈越來越容易受到日本最近幾周經歷的這種中斷的影響。

受上個月地震災難影響最為嚴重的是汽車製造、以及建築設備和電子產品製造等行業。日本(全球第三大製造強國,僅次於中國和美國)的供應商專業製造其它​​企業難以生產的零配件。甚至對於沒有受到直接影響的很多工廠而言,電力短缺、交通中斷和日本國內組裝業務的供應鏈斷裂,也使得生產受到擾亂。

瑞典家電製造商伊萊克斯(Electrolux)全球物流​​主管比約恩•沃恩•延森(Bjorn Vang Jensen)表示,目前形勢已有所改善。然而,他指出,很多行業的部分企業“繼續在產品和原材料進出日本方面遇到困難,不僅是在受到地震和海嘯最嚴重打擊的地區,還包括該國其它地區。”

此前不久,供應鏈曾受到類似的衝擊,例如去年造成關鍵的空運航線​​停運的冰島火山灰雲,以及同樣是在去年的中國電子產品生產基地的勞資糾紛。德國運動產品製造商彪馬(Puma)的首席執行官約亨•蔡茨(Jochen Zeitz)表示:“(日本災難)是又一個大事件,迫使所有人對製造業安排的缺陷進行反思。”

美國保險集團集寶(Chubb)風險管理經理巴里•塔內夫(Barry Tarnef)表示,尤其令人不安的是,一旦供應鏈中斷,很多製造業經理缺乏迅速動用其它安排所需的信息。

然而,迴旋空間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行業的性質,即使對於那些已製定災難應急預案的公司也是如此。在電子產品領域,約80%的基本部件生產以及大量總裝都位於中國。服裝和製鞋行業的形勢類似。在這些行業,幾乎沒有機會減輕中國南方發生讓考克斯做噩夢的這類災難的影響。

但在其它行業(尤其是在工程領域),生產方面的專長分佈更廣,定價壓力也沒有那麼巨大,很多企業正在製定戰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讓自己不受災難的影響。其中包括在不同的國家建立多個供應商網絡。重點是縮短供應線,讓溝通更為便利,運輸更不容易受到破壞。芝加哥諮詢集團波士頓諮詢公司(BCG)製造業專家哈爾•瑟肯(Hal Sirkin)表示,結果是,製造商更有能力調整工廠運營,以應對突發破壞性事件。他表示:“目的是讓供應鏈變得不那麼靜態,而是更為動態。”

瑟肯表示,越來越多的供應商網絡涉及幾年前或許會遭到冷遇的高成本國家的企業。在這背後有兩個趨勢。中國的成本正在上升,部分原因是工廠員工要求加​​薪。與此同時,面對提高競爭力的必要性,高成本國家的製造商通過投資於節省人力的新機械等方式,提高了生產率。

瑟肯表示:“假設目前的趨勢保持下去,幾年後,在廣泛的行業領域,美國企業不必再將(在國內銷售的商品的)生產外包給中國。它們將發現,如果它們把製造安排在國內,它們的成本也不會上升。”

靠近紐約州奧爾巴尼的一家嶄新的68億美元半導體製造廠,就體現出了這種製造業本地化的趨勢。該工廠正在由阿布扎比支持的微芯片製造商Globalfoundries修建。該公司在德國和新加坡也有工廠。受益於12億美元的美國政府補貼,該公司將從明年起,從主要設在美國的芯片公司(這些公司不經營自己的工廠)承接集成電路生產業務。

Globalfoundries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全球微芯片代工行業的領軍者台積電(TSMC)。除了台灣之外,提供這類業務的主要有中國和日本。但在美國,目前只有一家產量較高的工廠,由韓國的三星(Samsung)經營。 Globalfoundries首席執行官道格•格羅斯(Doug Grose)表示,本可以在“全球任何地方”建造工廠。但他表示,把工廠設在美國是合理的,可以獲得業務分佈廣泛的好處,在盡可能多的地方把工廠設在接近客戶的地點。

為車輛行業生產鑄件的芝加哥公司Acme Alliance,通過建設注重與區域供應商緊密關係的生產鏈,開闢了一條新路。

“如果一家美國製造商考慮的只是單位成本,那就有可能帶來一個全球供應鏈,將零配件長途運至(美國的組裝工廠),”Acme總裁及所有者馬修•勒弗若伊( Matthew Lovejoy)表示,“可是一旦你考慮一下這種複雜鏈條所涉及的所有隱藏成本,包括交通中斷、改變生產以滿足客戶需求變化的需要,再加上日本大地震等不可預測事件的影響,那麼你會意識到,建設這類網絡並不合理。”

因此,勒弗若伊建立了3條供應鏈,每條都建在Acme位於芝加哥、巴西和中國深圳的3家工廠附近。各條供應鏈基本上是獨立的,但一旦發生局部突發性災難,它們能夠向企業其它部門供應零配件。

對於全球領先激光切割機製造商德國通快(Trumpf)而言,將運營基於當地供應鏈的做法,與其說是一種次優選擇,不如說是競爭優勢的一個重要來源。在該公司位於斯圖加特的主要工廠周圍,聚集著約100家提供專業零配件的供應商。

該公司機床部門主管馬蒂亞斯•卡姆勒(Mathias Kammüller)表示:“如果你與中國的一家供應商出現了問題,那麼問題的解決可能要花上幾週時間,但如果是我們與本地的一家企業出現了這樣的問題,我們可以在幾小時之內找到解決方案。”

處於供應鏈規劃最前沿的公司,已建立數據系統以配合其多個網絡。這些系統讓它們能夠了解不同地區的問題,並利用其它地區工廠的富餘產能提供額外零配件。瑞士/瑞典工業集團ABB擁有5500家供應商,它們通過數據網絡和運輸線路,與遍布全球的裝配廠保持聯繫。零配件流動的控制,交由40個國家的450名供應鏈專家處理。 ABB認為,這些專家處於最有利的地位,能使供應適應當地需求的波動。

全球最大工業軸承製造商瑞典SKF公司同樣注重適應性。去年,該公司向逾2000家供應商採購了約50億美元的零部件和原材料,由分佈於比利時、新加坡和田納西州的1000名供應規劃者進行協調。位於哥德堡、上海、孟買和芝加哥的200名處理全球物流工作的員工,則為這些業務提供了支持。

SKF採購業務副總裁博-英格•斯坦森(Bo-Inge Stensson)表示:“我們擁有一個專用的數據網絡,它讓我們能夠在整個製造體系全程追踪某一個部件,直至其成為一件製成品的一部分。我們能夠利用這種能力,盡可能及時地對可能影響不同業務部門的中斷做出反應。”

日本天災給各行業帶來的教訓是,這些事件給全球生產體繫帶來的後果總是很可能相當可觀的。通過更好的規劃和分佈更廣的運營,企業有辦法降低供應鏈對這些事件影響的敏感度,但利用這些辦法的企業太少。

“我們沒有理由認為,朝向更不可預測(影響供應鏈)事件的趨勢行將結束,”斯坦森表示,“如果企業真要把這些事件的影響降至最低,它們將不得不採取更多措施,讓自己做好準備。”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