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5日

大地震會不會引爆日本債務危機

張庭賓:大地震會不會引爆日本債務危機
作者:張庭賓
文章發於:第一財經日報
更新時間:2011-3-21

張庭賓:大地震會不會引爆日本債務危機

日本大地震已過去一周多的時間了,國際金融市場終於過了癲狂紊亂期,逐漸理性起來,是到了冷靜評估日本大地震對​​世界經濟影響的時候了。

這一事件對世界經濟,乃至全球政治社會發展的影響將是十分重大和深遠的。大地震對日本經濟的衝擊將相當重大,有可能是日本由“失去增長期”進入“衰退萎靡期”。從更長遠的角度說,日本大地震將激起人類對於“大自然”的敬畏感,促使世人反思現代西方工業文明的發展模式……

日本國民在此次大地震中表現了很高的素質,福島核電站的勇士們贏得了世人的敬佩,但地震也顯示出日本已非20多年前風光無限的日本,更非80年前雄心勃勃的日本。尤其是在福島核危機中,日本官員的決斷魄力,日本自衛隊的怯懦表現,均令人意外,這反映了這個國家精英意志的衰落。而在災後保障的混亂無力,更令人驚訝,讓人很難相信這是一個發達國家,尤其是主災區距離東京僅僅200多公里。這反映了日本國家動員能力的萎靡。

二戰之後,日本人將這種大國意志轉入經濟領域,再次爆發了驚人的能量,實現了經濟奇蹟。然而在日本由工業大國向金融大國升級,再次挑戰美國的貨幣金融經濟地位時,美元勢力巧妙地利用日本人虛榮膨脹,威逼利誘日元升值,製造巨大的樓市泡沫,在1990年製造了一場金融災難,日本樓價最大跌幅85%,股市最大跌幅65%,金融系統崩潰,日本由此進入了失去的20年。

在“失去的20年”中,日本雖然一直採取積極的財政貨幣政策,國債佔GDP的比例已經高達250%,在全球遙遙領先,但一直是低增長,多次在通縮邊緣徘徊。其根源在於:1990年樓市泡沫破滅導致了未來財富的巨大透支,這表現為國民需要不斷為“負資產”的房屋支付貸款,也表現為金融系統巨大的呆壞賬需要不斷攤薄和彌補——靠著高端製造業利潤、海外投資收益和國民的節儉儲蓄,日本實際上一直在還20年前的壞賬。在此過程中,日本能夠維持較高生活水準,已屬不易。

與此同時,日本已經演變為一個老人社會,老人政治盛行,社會缺乏增長,年輕人缺乏機會,難免逐漸萎靡。尤其近年來隨著中國的發展,俄羅斯的複興,日本在美、中、俄三大國的夾縫中,更難有伸張大國之志的空間,和中國爭奪釣魚島、和俄羅斯爭奪北方四島,都是日本試圖維繫大國意志的最後努力,卻將自己變成了東亞地緣政治的重大威脅。突如其來的大地震,打擊了這種努力,大國意誌有可能進一步衰微。

現在日本面臨的最主要風險是,全球投機資本會不會落井下石,從而引發日元的雪崩。這種情況並非不可能​​。日元本來已經過度發行,為全球各種貨幣之冠,為救災,日本央行在5天內向市場緊急注資39萬億日元(近5000億美元),更加濫發。與此同時,股市大跌,日經指數災後三天大跌20.1%,導致國民財富效應萎縮,必將銳減消費;加之日本工業受到重創,核工業將停滯,甚至倒退,日本對海外能源資源的依賴將進一步提高;老齡化社會繼續深入,國民財富增長萎縮等等。這都使得日元向主權債務危機爆發的臨界點越來越近了。

日本大地震更深遠和潛在的影響是——將真正引發人類對現代西方式高消耗文明的反思:不斷膨脹的慾望、不斷增長的需求、不斷增發的貨幣、不斷擴張的經濟規模和金融泡沫是現代西方文明的基本特徵,儘管此前有識之士不斷警告這一模式隨著地球資源瓶頸的出現而成為不歸路,但絕大多數人仍想當然地慣性生存。日本大地震是對這種得過且過的“鴕鳥行為”的一個直接而震撼的警告,這將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思,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一旦形成歷史的洪流,整個世界經濟的思維方式和運行範式都可能發展重大變化,當然這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