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為何反對猶太人?
2011-08-05
摘自《世界金融五百年》(下冊) 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1年7月
華爾街借錢給德國購買華爾街控制的美國工業的軍火和技術,得到的利潤再投入德國軍工業以擴大投資。納粹德國的複興奇蹟奧秘即在於此。對於華爾街金融寡頭,這樣可以控制德國經濟,賺取暴利。
但希特勒並不甘心於寄人籬下。他說過,“一個國家並不靠貨幣的表面價值來維持生活,而是要靠真正的生產,而生產才能使貨幣獲得價值。生產才是貨幣的真正準備,銀行保險箱中存滿了黃金並無意義”。依靠華爾街德國重建了完整的工業體系,此時的希特勒意欲在這個基礎之上打破英美主導的國際經濟與金融體系,建立以德國為核心的歐洲經濟新秩序。
希特勒所做的第一步就是要將華爾街控制的德國金融體系轉移到政府手中。很快,政府便完全控制了德國國家銀行,加強了對商業銀行的監管。 1934年12月5日的德國信貸法使政府可以監督銀行業務活動的各個方面,政府不僅能要求知道銀行各項辦事手續的全部細節,而且能對銀行放給私人的貸款實行嚴格的控制,以保證它們的目的完全符合政府的全盤計劃。政?還嚴格控制金融市場來適應國家的長期目標。比如,新股票在發行前需要通過一個專門委員會來審查其是否可能有利於國家經濟建設。
納粹政府嚴格控制外幣使用,管制進口,管制外國人使用德國銀行的貸款,管制德國人向外國人出售馬克。比如,德國貸款馬克給巴西,但這些錢只能用於購買德國貨,而不能到德國銀行兌換成黃金。
嚴格管制的措施會降低進出口貿易量。沙赫特又和各個國家簽署了雙邊的匯劃結算協議。所謂匯劃結算協議,就是德國進口商向德國央行賬戶支付馬克,至於出口商是立即得?當地貨幣付款還是等待一些時日,則取決於德國政府的出口政策。有些商品,外國央行接過限制使用範圍的馬克後立即向出口商支付當地貨幣,這將使出口國家國民收入沒有變化,不僅是來自德國的進口品不能增加國民收入,而且整個進口品都不能增加國民收入,此即支付原則。還有些商品,德國央行先讓出口商等待,一旦德國的某一個進口商能夠從德國購買商品之時,該進口商才能用當地貨幣購買馬克,而央行則用這筆當地貨幣來支付原來的那位出口商。這就是所謂的等待原則。
因此,德國可以通過關稅與適當的匯率,來限制進口或者促進出口。比如,在進口方面又可搞買家獨家壟斷,政府對進口商品都徵稅,或者向進口商賣出外匯,其匯率比從出口商那裡買進時高出很多,政府收入得以增加。如果目的是進口而不是出口,以特殊方式即從國外借錢的方式改善國際收支,就可以用補貼匯率自由進口,但按很高的匯率出售外國需要的出口商品,為出口造成困難。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壟斷的好處,改善貿易比價,對於國外需求不受價格影響的商品,匯率可以提得很高。而對於供應不受價格影響的進口商品,匯率可以壓得很低。
沙赫特創造了200多種貨幣、銀行券、債券和各種五花八門的信用工具,與匯劃結算協議相結合來調控資金的流向。比如旅遊馬克只能用來支付在德國的火車、旅館和飯店的賬單,機床馬克只能購買德產工作母機等機械設備,啤酒馬克只能購買德國產的含酒精的飲料,而鍾表馬克則只能購買德產鐘錶。通過這種方法,德國有壟斷地位的商品如儀器與光學設備,將不會被低廉的馬克買走,而只能用來換取真金白銀或是德國需要的外國商品。這種?殊的馬克其實是放棄了黃金而以某一種物品作為其發行的儲備。這是因為當時的黃金儲備主要集中在英美兩國。
此外,大量增發的各種信用工具只能用在基建或軍工等生產領域,而不會進入消費品市場,通脹的威脅自然也就消除了。比如,1934~1936年發行的專門支付給軍火商的米福債券就是如此。在沙赫特的撮合下,西門子公司、古特霍夫農冶公司、克虜伯公司和萊茵金屬公司這4家德國支柱企業成立冶金研究有限公司。出自這家公司的米福債券便由一些資本有限、向德軍供應物資的小公司出票,金屬研究公司承兌之後到帝國銀行去貼現,或者向資本市場出售。 1936年,米福債券的未清償總額達120億馬克,支持了當時德國軍備重整一半的費用。到了1938年,沙赫特又發行了供應商國庫券來支持軍備重整。
但經濟自有其規律,信用擴張與通脹是一枚硬幣的兩面。為了防止通脹,除了高稅率和控制發放紅利外,德國還有種種有關物價和工資的規定。根據1936年10月29日的一項法令,德國設立了一個物價管制委員會。先前授予任何政府部門的監督、批准或規定物價的全部權力,都移交給了物價管制委員會主任。他不僅負責為到達最後消費者手中的商品規定價格,而且?責對生產過程中各個中間階段中的價格進行監督。
從1936年起,德國物價政策的基礎就是1936年11月26日的凍結物價法令。根據這項法令,除特別許可的以外,物價管制委員會主任禁止任何物價提高到超過1936年10月17日的水平。由於物價凍結不僅凍結了個別商品的價格,而且凍結了各種商品價格之間的關係。結果德國物價一直保持穩定,批發價格指數(PPI,以1913年為基數100)從1936年到1939年僅從104.1上升到106.9。
當然,對英美主導的國際金融秩序,最為釜底抽薪的是易貨貿易的國際結算方式。當時國際金融家獲利方式仍然停留在19世紀的舊模式,也就是向經濟困難的國家放債盈利。如果德國的易貨貿易被其他缺乏黃金與外彙的國家所仿效的話,國際金融家不僅很難找到借款人,而且其財富也要嚴重縮水。隨著貨幣與實物之間關係的脫離,英美主導的國際經濟與金融的主導權自然而然地就會被瓦解。
僅在1934年,德國就完成了與保加利亞、羅馬尼亞關於大豆和石油的易貨貿易合同,與匈牙利和南斯拉夫涉及鋁礬土和鎂的易貨合同,與丹麥關於家畜、黃油和豬油的易貨貿易合同。德國還和中東歐建立起緊密的貿易關係。 20世紀20年代末,德國占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希臘和土耳其總貿易額的15%左右,到了30年代末,這個比例提高到40%。沙赫特禁止德國企業未經政府允許就進行國際貿易。所有國外債權人在德國祇允許使用德國馬克。
為了貫徹這一政策,沙赫特在德國設立了24個監控站,時刻監視著德國商人的貿易活動。根據國家的戰略需要,沙赫特將商品劃分為不同的等級:糧食、鐵礦砂、鎢、銻、鉻等稀有金屬等級最高,其次是煤炭、有色金屬、礦物油、化工產品、潤滑油以及棉花、羊毛和橡膠等。到1936年,德國已經簽訂了28個清算協定,在與這些國家的貿易中,德國用馬克支付進口款項,並把款額與該國購入德國製成品的款項保持平衡。在“二戰”爆發前,德國國際貿易中的83%是通過易貨貿易方式進行的。
沙赫特的想法是從英美主導的國際金融體系中找到漏洞,循序漸進地讓德國也分一杯金融霸權之羹。而希特勒則求快求速,意圖一蹴而就。結果到1938年,沙赫特被解職,戈林從沙赫特手中接過對德國經濟與金融的控制權,他便將政府的政治目標和軍事目標置於德國經濟之上。
有破則有立,德國企業建立新的經濟與金融體系。接替沙赫特經濟部長位置的是瓦爾特•豐克。他是受戈林委託的製訂新秩序計劃的部長。新經濟秩序是將歐洲組成一個單一的經濟共同體,在德國的指導下進行運作。德國將成為歐洲大陸的工業中心,周圍是一批組織起來供應它所缺少的農產品和礦產品的國家:東南歐將增加農業生產,放棄軍備及輔助工業;丹麥將減少養牛和乳類生產,增加穀類和飼料的產量;挪威將致力於在農業上自給自足;甚至?國也將被看做是一個農業國和糧食輸出國。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德國必須要成為歐洲金融體系的核心,正如豐克所坦然承認的:“我們決不奉行一種會使我們依賴黃金的通貨政策,因為我們不能使自己受到一種我們無法決定其價值的交換媒介的約束。”歐洲的貨幣將與黃金完全脫離,成員國之間的交易將在固定兌換率的基礎上進行。德國將雙邊清算協議擴展為多邊貿易制度。按照這種制度,所有的歐洲國家將通過設在柏林的一個中央票據交換所,用德國馬克來結算其貿易賬目。柏林將成為歐洲的金融中心。
“二戰”期間,德國便根據既定方針在歐洲打造起新經濟秩序的雛形。德國人首先沒收和強迫收購被佔領國家政府與私人擁有的黃金和國外資產,干涉被佔領國家國內流通的貨幣,把這些貨幣同德國馬克的兌換率人為地定得很低,勒索佔領費,徵收罰金,以及改造並周密地控制被佔領國家的銀行系統。
1939年9月,德國信貸銀行在波蘭創立,信貸銀行有權將高達10億馬克的款項貸給德國供它在佔領區使用,也可發放短期抵押貸款,貼現和接受不計息的轉賬及存款,以及發行票面額從50芬尼到50馬克的紙幣。紙幣的準備金包括:德國信貸銀行由於貸款和貼現的票據而擁有的資產,德國貨幣的準備金,在德國國家銀行和各票據交換所的貸方餘額,德國國庫債券的準備金,以及給予德國的貸款。這些紙幣在被佔領國家內按固定的兌換率同該國的貨幣一起流通,兌換率通常大致相當於入侵前的比率,它們不能隨便兌換成德國國家銀行的鈔票。這是一項必要的規定,用來防止因發行大量德國信貸銀行紙幣而造成的通脹影響到德國本土。
德國還以金融手段控制外國企業,其中德意志銀行和德累斯頓銀行征服歐洲工業的主要工具之一。它們通過諸如連鎖董事會、股份所有權、代表投票制和操縱新的放款等方法,控制有關國家的主要商業銀行,從而控制與這些銀行有關的工業企業。比如,在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銀行和德累斯頓銀行分別接收了波希米亞聯合銀行和波希米亞貼現銀行後,就使德國控制了波爾迪納爾鑄造廠、克拉洛多沃爾水泥廠、布爾諾第一機械廠、波希米亞銅廠、索洛火柴壟斷企業、金剛砂廠等該國的主要工業企業。
不過,打破甚至摧毀英美金融帝國的唯一的最有力的金融武器是多邊清算協議。到1941年年底,德國已同歐洲大陸所有其他國家談判了清算協定,這些國家彼此之間也進行了很多這樣的談判。後一類協定中有些是通過設在柏林的中央票據交換所結算的。在那段時間,柏林成了歐洲大陸的金融中心,馬克成了居統治地位的貨幣,許多國家開始通過柏林以馬克來結算它們的全部國際貿易。就像現在的美國一樣,德國則憑藉佔壓倒性優勢的軍事、政治和經濟力量,強迫貸款國提供巨額貸款。換而言之,整個歐洲被迫不斷供給德國它所需要的任何可以買賣的東西。
通過建立歐洲經濟新秩序,德國人將戰爭造成的通脹全部輸出到其他國家。德國信貸銀行紙幣有意在被征服的國家增加流通的貨幣量,人為製造通貨膨脹。實際上,即便這種紙幣被收回,也未消除通脹的壓力。原因在於它們只不過由數目相等的本國貨幣取代而已。柏林的德國票據也起了製造通脹的作用,這等於德國人拿到商品卻不付錢。按1939年的物價計算,1940~1944年,德國從被它佔領的國家和被它統治的國家至少掠奪了1 040億馬克的財富,約佔德國GNP的14%。
其他國家的政府為了防止出口商破產,只好通過無限制地批准貸款來墊付貨款,結果貨幣發行量大為增加,通脹惡化,商品供應減少,甚至在希臘等國造成了政府財政的全面崩潰。而在德國,通脹趨勢則受到強有力的控制。在外國進行的徵斂,增加了可以獲得的商品數量而又絲毫未增加流通的貨幣數量,大大削弱了通脹。
從本質上講,德國、英國與美國之間在金融上的爭霸並無善惡之分。其實,希特勒本人並沒有發動世界大戰的企圖。開戰之前,德國軍費開支佔GDP才15%左右,與英國相當。 1939年慕尼黑協定簽訂後。德國已削減了軍費開支,結果英國軍費比例大為超過德國。一直到1942年斯大林格勒戰役開始之前,德國軍備生產都一直在下降。結果,即便在戰時,德國人的生活水平也未下降,因為希特勒不希望因此而削弱了自己在德國人民中神一般的形象。
自始至終,希特勒的勝利秘訣是政治智慧,而不是軍事征服。希特勒並不認為德國有同英美蘇三大國的聯盟發生長期戰爭的可能,他自信自己可以通過外交手段達到目的,若不行則通過一系列小規模戰爭解決德國的生存空間問題。在他看來,在政治手段和進攻波蘭的小規模戰爭之間沒有清楚的分界線。希特勒本人也知道,一旦國家綜合實力與軍事力量成為決定因素時德國便會完蛋。
德國的領土擴張與日本的侵略也有本質性的不同。 “光復”與“侵略”只是站在不同立場上的描述同一件事的不同詞語。從歐洲歷史來看,德意志人的神聖羅馬帝國曾統治了歐洲大陸的大部分土地。遺憾的是,德國一直到19世紀中期都未結束分裂狀態。俾斯麥雖在1871年創建了新德國,但卻把奧地利以及其他德意志人居住區排除在外。希特勒收回薩爾地區,派兵進駐本國的萊因地區,將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蘇台德地區納入德國版圖。站在德國人的立場看,無非是收復久遠的故土。
納粹德國唯一的遭人詬病的猶太人大屠殺也不是沒有辯解的理由。在納粹統治下的歐洲,食利者階層的猶太金融家被逐出歐洲經濟圈。比如那個風光百餘年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歐洲大陸的財富與權勢便被納粹德國破壞殆盡。 1938年,《猶太人資產登記法令》頒布後,羅氏家族的財產受到嚴重衝擊。第二年,幾乎所有的羅氏家族的慈善與教育機構全部被解散或被國有化,而羅氏家族很多人都淪為難民。維也納的羅氏家族掌門人路易斯•馮•羅斯柴爾德被逮捕和關押,直到他在奧地利的所有資產都被轉讓給德國政府後才被釋放。他在法蘭克福的豪華住宅以61萬馬克的超低價被政府徵收,一百多年來價值連城的藝術品則以像徵性的230萬馬克的代價被政府收購。位於捷克的維特科威茲鋼鐵廠都被赫爾曼•戈林國家工廠兼併。這些對於歐洲人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剛開始,希特勒也未動過滅絕猶太人的念頭。猶太復國主義者曾與納粹合作,希望將猶太人遷移到某個地區重建國家。但是包括英美在內的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均不接收猶太人。英美列強甚至暗自高興,希特勒做了他們想做而不願公開做的事。直到美國對德宣戰,德國人認為這是猶太財團鼓動的結果,於是開始屠殺猶太人以示報復。如果說德國是屠殺猶太人的元兇,那麼英美兩國就是將猶太人送進屠宰場的從犯。
對德國人來說,維持現狀不是和平,而是屈服於英美。英美保住一戰勝利果實,德國則想消除其失敗的影響,突破英美在政治、經濟與金融上的霸權。這都無可厚非,正如英國歷史學家泰勒所寫的:“在主權國家的世界中,每個國家都盡最大的努力謀求它自己的利益,至多由於錯誤而不是由於罪行受到批評。像往常一樣,俾斯麥在談到1866年奧普戰爭時發表的意見是正確的:'奧地利反對我們的要求和我們提出要求一樣不是什麼錯誤'……希特勒的目的是使德國成為歐洲的支配性大國,或許更久以後成為世界的支配性大國。其它強國過去追求相似的目的,現在仍然如此。其他強國也把小國看作他們的僕從國。其他強國也試圖用武力保衛他們的重大利益。在國際事務中,希特勒除了是一個德國人之外,他沒有什麼過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