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8日

美國如何進行文化操縱

美國是如何進行文化操縱的
作者:梁孝
文章發於:《黨建》
更新時間:2011-8-25

文化操縱是美國的“攻心”之術,其目標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今年2月以來,中東地區伊斯蘭國家相繼爆發“茉莉花革命”,雖然具體情況有所差別,但這次“茉莉花革命”與以前蘇東劇變時發生的“天鵝絨革命”、獨聯體國家發生的“顏色革命”異曲同工,都是美國通過文化操縱發動軟戰爭,攻掠全球戰略要地。我們對此應有清醒的認識。

  文化操縱的本質

人生活在一個由文化賦予意義的世界中,必須通過文化這個中介來理解外部世界。文化給人指出行動的方向,規定人們行動的方式。因此,即使面對同樣的外部世界,文化不同,世界的意義也不同,人們的行為也自然會不同。文化操縱因此成為可能。

美國的文化操縱是通過文化滲透,顛覆一個國家原有的文化核心,樹立美國所製定的文化核心,從而改變整個社會的文化觀念,進而使這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決策符合美國利益,卻對該國自身有害。美國人約瑟夫·奈曾經提出“軟力量”(soft power),這種力量能夠“使得他者期望你所期望的目標”,這是對文化操縱比較委婉的表述。人們常說的“和平演變”、“顏色革命”都是這樣一個過程。

美國所實施的文化操縱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隱秘性,讓被操縱者意識不到操縱者和操縱過程的存在,從而按照美國的利益決策,但是,還要讓他們覺得是按照自身的利益進行決策。正如1950年7月10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文件所說,最有效的宣傳就是“宣傳對象按照你指定的方向走,而他卻以為這個方向是他自己選定的”。這一點看起來不可思議,實際上沒有任何玄妙之處。商品營銷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口號,“把冰賣給愛斯基摩人!”,就是通過心理操縱讓你主動購買對你毫無實際意義的東西。美國的商品廣告、政治選舉本質上都是一種文化操縱,美國在這個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技術。

為了隱蔽操縱的過程,美國在文化操縱中都實行“政府隱身”的策略。就是美國政府不出面,而是成立一些外圍基金會,如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美國政府把資金打入這些基金會賬戶,再來資助他們看中的知識分子和文化組織,傳播美國的文化觀念。英國學者弗朗西斯·斯托納·桑德斯在研究文化冷戰時發現,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中央情報局以這樣的方式投巨資操縱了一個名為“文化自由同盟”的組織。該組織網羅了一些國際知名學者,在35個國家設有辦事處,僱傭數百名工作人員,用幾十種語言出版20多種有影響的刊物,舉辦高水平的國際會議。但是,除核心成員外,該組織絕大多數成員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被中情局操縱的。一些著名的基金會如福特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都曾參與這個過程。

  文化操縱的手法

美國文化操縱的實施主要由文化滲透——街頭政治——成立親美政府這樣幾個階段組成。

  1.文化滲透。在這一階段,美國通過各種手段讓美國的價值觀念廣泛傳播並被逐漸接受。其核心理念是極其簡化的“自由—獨裁”的話語模式,即美國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最高點,而社會主義國家(或反美國家)是獨裁專制的。這些國家最終都要實行美國的製度,回歸人間正道。這些文化觀念的傳播主要有三種渠道。第一種是通過大眾傳媒大規模、長期地、覆蓋式宣傳。一方面宣傳美國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揭露當地政府所謂的“黑暗面”。今天,互聯網成為美國文化滲透的新形式。第二種是文化商品輸出。在二次大戰之前,美國就已經把文化商品輸出與國家地緣戰略相結合,向拉美地區輸出文化產品。二戰之後,這種手法更加成熟,以好萊塢電影為代表的文化產品在全球傳播美國的文化觀念,衝擊著其他國家的文化。第三種是培養知識分子代理人。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拉美地區的“芝加哥男孩”。二戰後,美國政府實行“凱恩斯主義”,而崇尚自由市場經濟的芝加哥學派備受冷落。但是,為了美國資本的利益,從1956年開始,美國政府付錢讓智利學生在芝加哥大學學習經濟學,之後這一計劃擴充到整個拉美地區。這些學生成為狂熱的自由市場主義者,被稱為“芝加哥男孩”。他們中的許多人成為國家精英,而拉美地區也成為“新自由主義”的重災區。

  2.街頭政治發難。在人們接受了美國的核心價值觀後,美國就會利用目標國國內矛盾,啟動蜂擁戰術,發動街頭政治。所謂“蜂擁戰術”就是像密集的蜜蜂一樣發起進攻。美國學者威廉·恩道爾指出,“蜂擁戰術”經過美國智囊庫蘭德公司長期研究,是一種通過利用大眾的亢奮情緒打擊敵對國家的手段。最初,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等組織以公益旗號出面,在目標國家成立外圍組織,尤其是在青年學生中,培養選民政治積極分子。隨後,利用該國出現的經濟和社會問題,鼓動青年學生上街示威遊行,衝擊、佔領政府機構。與此同時,西方著名媒體就會“準確”地出現在現場,拍攝高舉“民主”旗幟的民眾“自發”地反抗“獨裁”政府的畫面。然後,經過精心選擇、甚至拼貼的照片、視頻就會出現在這些著名媒體的網站上,瞬間傳遍世界。最後,該國政府面對巨大的國際輿論壓力,進退兩難,直到下台。

  3.親美政權上台。認同美國價值觀念的反對派上台組建政府,美國和西方國家迅速給予承認。這些新領導人往往缺乏管理社會的經驗,對社會問題的複雜性認識不足,建設管理能力不足。他們藉社會問題上台,但往往面臨著由社會動盪所造成的更大的社會問題。新領導人只能求助美國援助來維持政權。而美國就此會對該國政治經濟體制提出苛刻的變革條件,把該國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而新政府只能成為美國的傀儡。

文化操縱的後果:美國受益、政客上台、百姓遭殃

被美國利用文化操縱所攻擊的國家,或者是其遏制的目標,或者是在美國的全球戰略中處於樞紐位置。文化操縱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美國的戰略目標,擴張了其勢力範圍。但是,給當地人民帶來的卻不是自由、民主和繁榮,而是國內的混亂和動盪。當年爆發“顏色革命”的烏克蘭和格魯吉亞都是如此。

美國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在他的《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一書中指出,烏克蘭是一個戰略樞紐,“丟掉了烏克蘭及其5200多萬斯拉夫人,莫斯科任何重建歐亞帝國的圖謀均有可能使俄羅斯陷入與在民族和宗教方面已經覺醒的非斯拉夫人的衝突中”。美國通過“橙色革命”扶植親美政權控制了烏克蘭,一方面遏制俄羅斯向中歐、西歐邁進的腳步,另一方面又把俄羅斯與東歐的斯拉夫國家隔開。格魯吉亞是里海和黑海石油管道的樞紐。阿塞拜疆等里海周圍的幾個國家雖然獨立,但是,由於它們向歐洲輸出石油還要依賴前蘇聯時期的輸油管道,里海的石油命脈攥在俄羅斯手裡。因此,美國和西歐積極開闢一條新的石油管道,這就是“巴庫-底比利斯-傑伊漢”(BTC)輸油管線。這條線路繞開了俄羅斯,從阿塞拜疆經格魯吉亞到達土耳其。 2002年,這條管線正式開工。而2003年,格魯吉亞即爆發“顏色革命”,曾經遊學美國的反對派人士薩卡什維利上台。美國藉此控制了未來的石​​油走廊。

美國以低廉的代價實現了地緣政治目標。但是,當地人民卻付出了慘重代價。 2004年烏克蘭“橙色革命”之後,反對派領導人之間內鬥不止,社會上貪腐成風。到了2009年,曾經是前蘇聯最富裕的烏克蘭,經濟萎縮了15%,貨幣急劇貶值,債務纏身,國家陷於動盪和混亂之中。在格魯吉亞,薩卡什維利上台後,雖然許願進行經濟改革和政治民主,但實際上卻是經濟停滯,通貨膨脹加劇,就業率降低。而薩卡什維利的貪腐程度比之前任有過之無不及。 2007年,高喊民主上台的薩卡什維利卻用暴力鎮壓群眾遊行。 2008年,薩卡什維利政府輕易地挑起與俄羅斯的軍事衝突,不僅軍事慘敗,甚至領土完整都要成問題了。滿懷激情高呼“民主”的民眾,無不經歷了從滿懷希望到極度失望的過程。

今天,世界已經成為一個越來越緊密的整體,各個國家的利益休戚相關。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以鄰為壑,以鄰為敵,損人以利己的行為,只能在全球政治經濟秩序中不斷地製造混亂。這不僅損害別國,最終也會損害自身。只有各個國家之間遵循互利、平等、協作的原則,努力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才真正符合所有國家的利益。 ●

(梁孝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博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