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5日

中國繼續緊縮貨幣正為QE3犧牲

中國繼續緊縮貨幣正為QE3犧牲

中國經濟硬著陸和QE3先後次序至關重要
中國繼續緊縮貨幣正為QE3犧牲

2011年9月26日《第一財經日報》

張庭賓

是美聯儲量化寬松3.0(QE3)推出在先,還是中國經濟硬著陸在先?

對全球金融投資者而言,這是特別關鍵的一個先後次序,不同的次序將帶來截然不同的財富命運,乃至大國的國運。

——如果中國央行繼續緊縮貨幣,人民幣繼續升值,則中國經濟將在未來1~3個月內硬著陸。其實質是,中國央行通過貨幣緊縮將商業銀行、企業和國民的流動性抽到央行水庫中,使中國經濟處於嚴重干涸的狀態,客觀上為美聯儲量化寬松3.0制造了巨大的需求。當中國經濟硬著陸,中國企業資產價格大幅下跌後,QE3的推出,其釋放的大量美元,將為國際熱錢湧入中國,以最優惠價格收購中國資產創造最佳條件。

而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石油、銅等大宗商品將大幅下跌,中國人因為貨幣緊縮,只能像2008年那樣,眼睜睜地看著石油、銅等必需商品大跌而無錢購買。而量化寬松3.0推出後,石油和銅價等商品大漲也與中國投資者無關。

——如果美聯儲先推量化寬松3.0,如排除地緣政治危機因素,中國經濟硬著陸或將延遲一年,而且硬著陸的方式會發生改變,即由“衰退性硬著陸”轉為“滯脹性硬著陸”。

“衰退性硬著陸”的特征——中小企業大面積倒閉,房價大跌30%~40%以上,失業率急劇上升,GDP增幅明顯下跌,季度GDP甚至會下降到6%以下,金融機構不良資產迅速攀升。而“滯脹性硬著陸”的特征——GDP增幅雖略有下滑,但並不明顯,但是糧價和基本生活商品價格大漲,通貨膨脹更加嚴重,以人民幣標價的房地產可能觸底反彈。

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大宗商品價格將再度上漲,中國投資者將有錢來購買黃金、石油和銅等大宗商品,中國人能否把握投資機會將成為能力和技術問題,而非國家政策所遏制。

“衰退性硬著陸”和“滯脹性硬著陸”的根本區別在於,前者將是美國利益最大化,中國損害最大化;後者是美國損害較大化,中國損害較小化。中國的產業經濟在大面積破產後,將以極低價格被國際熱錢的PE、VC收購,並進行產業鏈整合。商業銀行因資金流枯竭、房地產大跌而資本充足率銳減,甚至不排除引發系統性危機。若硬著陸出現後,再緊急轉為寬松貨幣政策,不僅會導致更嚴重的“滯脹性硬著陸”,而且會使“滯脹性硬著陸”來得更早。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衰退性硬著陸”和“滯脹性硬著陸”只是一個最差和次差的差別,要擺脫這兩種差的結果,只能進行實質性改革攻堅,其中將“全能管制投資型政府”轉變為“有限責任服務型政府”是核心關鍵。

兩種未來的爭論正集中表現在剛剛結束的達沃斯論壇和亞布力論壇夏季峰會。筆者作為現場參與者,一個非常明顯的感受是,大多數外資投行和國際背景的經濟學家都力挺中國繼續貨幣緊縮;但中國民間背景的學者都強烈呼吁應停止貨幣緊縮,適當放松貨幣政策,最典型代表如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先生,他以大量翔實的調研數據揭示了中國中小民營企業距大面積破產已是咫尺之遙,情況已經比2008年更嚴峻。

其實這兩者在邏輯上並不矛盾,即繼續緊縮,中國經濟將會硬著陸,盡管外資背景的人不願意用“硬著陸”這個詞,而是用“降溫”或“恢復穩健”。兩者最大的區別是立場和利益不同,中國經濟硬著陸導致的大起大落有利於外資熱錢“衝浪”,而中國中小制造企業將是硬著陸的最大受害者。

現實抉擇要看中國央行和核心決策者如何取舍。如果僅從央行的一貫思維和行為方式分析,它會繼續推進貨幣緊縮,就像2008年那樣,從那年6月份開始,連續的貨幣緊縮已經造成了經濟硬著陸的苗頭,包括筆者在內的一些人士已經不斷警告中國“世界工廠”將面臨流動性短缺的休克,中央政府其後開始財政政策轉向,7月份人民幣停止升值,但央行的貨幣緊縮一直持續到10月份才被扭轉。由於中國經濟當時已經硬著陸,中央政府不得不下猛藥——4萬億元救市,擴大到各級政府總規模高達18萬億元,造成了現在嚴重的通脹和政府債務大幅攀升的後遺症。

央行繼續緊縮貨幣的意願在前不久擴大存款准備金基數一事上充分表現,這等於一次性提高了3次0.5%的存款准備金率。這是一個非常專業和技術性的緊縮政策,盡管它的出台很低調,但很嚴厲,並且具備不可逆轉性。

而這一政策未必代表核心決策者的意願——任何執政者都不願在自己任上發生經濟硬著陸,更何況這種硬著陸對中國百害而無一利。同時大量企業倒閉,失業湧現更不利於和諧社會的穩定局面。

隨著繼續的貨幣緊縮使得中國經濟硬著陸的危害更加突出,核心決策層會將貨幣政策轉而偏向寬松,這有可能在未來1~3個月的任一時間發生。美國不會希望看到中國貨幣政策轉而適當放松,中國周邊地緣政治再度緊張當在意料之中。

對中國較為有利的是,美聯儲量化寬松3.0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它已經很難再向後拖很久了。過去3個月中,美國使出渾身解數,為量化寬松3.0推出創造了較有利的條件——從一個自身財政赤字轉嫁全球者變為一個世界經濟二次探底的拯救者,實在是讓人哭笑不得。

當然,這其中美元勢力對歐元攻擊和中國貨幣政策影響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美國信用評級機構對歐洲多國債券不斷降級,乃至最近對法國多家銀行降級,歐元區出現了美元融資的缺乏,於是才有15日歐、美、英、日等五大央行同時向市場注入美元流動性的舉措,這使歐洲不得不承認美聯儲量化寬松3.0的必要性。同時,美國大幅修正降低一季度GDP(由1.8%降低到0.4%)等制造二次衰退的恐慌,打壓股市和大宗商品價格,收縮市場流動性;同時,中國央行緊縮貨幣收縮流動性,再一次使得美元的問題變成了全球的問題,巧妙地將美國向全球轉嫁財政赤字變成了各國對美聯儲釋放流動性的需求。

上周國際金融市場慘烈下跌,意味著國際投資者認為中國經濟會硬著陸在先,這個判斷似乎略早了一點。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中國貨幣政策繼續緊縮,中國經濟將會為QE3付出重大代價,其代價甚至將大到付不起的程度。

2011年9月24日

石油地緣政治大棋局

恩道爾:石油價格究竟是誰在操縱---當今石油地緣政治大棋局
作者:恩道爾 文章發於:法制晚報 更新時間:2011-9-24



《石油戰爭》作者揭開超級大國控制世界之謎
石油價格究竟是誰在操縱

編者按
名校聽講座今天是第三期。
美國著名地緣政治學家、《石油戰爭》作者威廉·恩道爾,近日在北京大學做了一期題為《當今石油地緣政治大棋局》的講座,為我們揭開一個超級大國借石油控制世界的大棋局。
主講人:威廉·恩道爾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地緣政治學家,長期旅居德國。
他的研究領域除金融、能源和地緣政治外,還包括世界農業問題、糧食交易壟斷、世界銀行、第三世界債務、對衝基金和亞洲金融危機等。
威廉·恩道爾著有《石油戰爭》、《糧食危機》、《經濟危機》、《霸權背後》等暢銷書籍。
講座開篇
中國美國歐洲是朋友?
今天見到這麼多的聽眾有點出乎我的意料,也非常驚喜。這是一個經濟學和政治學的講座,公開、自由,我也會用一種學習地緣政治學的學生的眼光來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我聽說中國現在在討論三種關於自己的模式,第一種模式是把自己當成第三世界的帶頭人,第三世界包括: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第二種模式是把自己看作亞洲地區的帶頭人;第三種模式是中國如何在一個全球化的情景中承擔自己的責任,所謂全球化其實就是美國和西方提出的一種全球化的博弈模式。
在我看來,這三種模式每一種都有可能失敗,除非中國能夠正確理解150年前英帝國主宰全球地緣政治時所造成的情景。
我還聽到一種很浪漫的說法:中國和美國、歐洲是朋友。
其實從美國和歐洲的立場上來看情況並非如此,1850年英國外交大臣說過這樣一句話:“英國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英國外交唯一的目的就是保護英國在全世界的利益。
英國外交大臣的思想就是在地緣政治中玩均衡。他們在19世紀後期執行的是秘密外交政策,就是讓德國、法國、俄國去廝殺、去拼鬥。
大英帝國
到底誰能控制全世界
190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之前,有一位非常另類的人物叫麥金德(英國地理學家與地緣政治學家,提出陸心說,首次以全球戰略觀念分析世界政治力量。對英國大學地理教育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他在英國的地理學會發表過一篇演講,演講的題目也相當怪異,叫做《歷史的地理樞紐》。
他也許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一位地緣政治戰略家。不光對英國如此,對美國也是如此。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談判期間,這位麥金德提出一個觀點,他說:“如果有誰能夠控制歐洲的中心(指的是法國和德國),他就能控制這個心髒地帶(指歐洲);如果有誰能夠控制心髒地帶,那他就能進一步控制俄羅斯;如果有誰能控制這座世界島(指上述提到的法國、德國、俄國等歐洲國家),那他就進而能控制歐亞大陸。歐亞大陸的概念非常大,是從中國到印度再到歐洲這樣一個大陸面積,繼而能控制非洲。”而實際上他說的是:你能夠控制全世界。
麥金德沒有說出最後推論,他的目的就是防止歐洲的任何一個國家對心髒地帶和世界島的控制,這一點只能由英國掌控。
英國不允許德國崛起
英國控制世界戰略的要點之一就是控制海洋。
第一次世界大戰實際上是歐洲大陸崛起的德國向英國挑戰的結果。當1870年到1880年之間德國作為一個經濟上的巨人崛起時,英國不允許他崛起。
實際上,打這場戰爭是一個衰落中的帝國絕望的掙扎。他希望能夠重新崛起。
從1870年開始,英國的經濟就陷入了嚴重的衰退。這種衰退持續了25年,直到1896年。
1846年英國廢除《谷物法》之後開始了自由貿易。(注:《谷物法》指英國1815年制定的限制谷物進口的法律,規定國產谷物平均價達到或超過某種限度方可進口,目的是維護土地貴族的利益。)然後英國農業就衰落了,從印度來的大量食品將英國本身的農業給打垮了。倫敦城也是日益依賴金融來支撐自己的經濟。
1873年到1896年英國經歷經濟上的衰退之後,有兩個大國在歐洲和其他地方崛起,他們覬覦英帝國的霸權地位。他們一個是德國,一個是美國。
英帝國經歷了兩場世界大戰之後,便徹底地衰落了。
世界霸主
美國用戰略取代英國
1939年有一幫美國的精英在紐約集會。他們把自己的機構叫做“外交事務委員會”,而指使他們的是洛克菲勒基金會,還有像標准石油公司這樣的大精英集團。
參與人之一伯曼(音),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著名的地緣政治專家,組織過另一個叫做戰爭與和平的研究組。正是這個研究組,從德國1939年入侵波蘭這個事件中就看出,美國會在戰後取代英國成為全世界的統治力量,這個研究組就是由洛克菲勒基金會資助的。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霸權的這種戰略設計和開發早在1939年就進行了。
對於美國的戰略,有一個政治家叫闞楠(音),在冷戰前後,他領導的小組解決了一個重要的戰略問題。他們清醒地看到,美國不能犯英國犯過的錯誤。他們不要自稱是帝國、是霸權,他們自稱是好人,相信民主、自由、人權,要推廣市場制度,還反對殖民主義。美國非常成功的實現了這一戰略,把他們所說的民主、自由、人權、自由市場推向了全世界。
一次集會就抬高油價
從1945年之後,美國精英使用的戰略就像後來基辛格在上世紀70年代說的那樣:“如果你能控制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國家;如果你能控制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能控制貨幣,你就控制了全世界。”“戰爭與和平”這個研究機構是1939年由洛克菲勒基金會資助的,這一點兒也不奇怪,也不是什麼偶然發生的事情,而洛克菲勒基金會財產的來源就是石油。
1960年後,當美國陷入越戰的時候,它實際上遇到了一個極其嚴重的危機。在那個時候,歐洲已經從戰爭的毀滅中恢復過來,變成了一個很有活力的經濟體,尤其是德國。而且發展中國家在以一種難以想像的速度實現工業化,這些都對美國提出了嚴重挑戰。
所以1973年5月,基辛格、洛克菲勒還有其他一些精英,會同所謂“石油七姊妹”的七個大公司、美國、英國的大銀行,秘密在瑞典召開集會,他們設計出一個戰略,要把石油價格一次提高400%。
25年前,歷史學家們在一個比較封閉的聚會中討論1973年石油價格在六個月上升四倍這件事到底是怎麼回事。他們發現,那並不是因為阿拉伯國家太貪心想多賺錢,而是被操縱的。尤其是基辛格在觸發阿以之間所謂贖罪日戰爭和隨後的一系列調停行動中,基辛格都對他們進行了操縱。
油價提高“請問基辛格”
我當時還是一個年輕的新聞工作者,當了解到這些時我非常震驚:竟然有這樣的小圈子裡的精英能夠如此操縱世界,不惜把他們自己的國家推入深深的經濟衰退。對於我來說這太難以想像了。
那段時間我在紐約工作,我采訪過一些了解石油衝擊的人。到了2000年的9月,阿拉伯王子亞馬尼(音)參與過一個小範圍的閉門會議,因為當時亞馬尼讀過我一本叫做《石油戰爭》的書,便希望我到會。我在會上談了關於石油衝擊的看法。
會後,我被邀請到了亞馬尼位於倫敦郊區的住所。後來才知道,那其實是亨利八世的宮殿(笑聲)。
在交談中,亞馬尼一直稱呼我為恩道爾教授,雖然我並不是什麼教授(笑聲)。他說:“恩道爾教授,你在書中所提到的關於1973年石油危機的情況是我讀到的最接近事實的版本。”
石油危機時,亞馬尼是當時沙特的石油大臣。他曾經去過伊朗,向伊朗的國王請教過為什麼帶頭將石油的價格提高。當時伊朗的國王是這樣回答的:“請你回華盛頓問基辛格博士吧。”
中東戰略
五角大樓與石油聯盟
從1980年以來的一系列戰爭都是由美英操縱來進行的,比如:兩伊戰爭,伊拉克侵占科威特戰爭等等,你要去細細地追究其中的原委,你就不應該感到驚奇,這是石油大戰的一部分。
當你們聽到像CNN這樣的媒體非常浪漫地制造一些說法的時候,你們不應該被它蒙蔽,因為石油地緣政治的這個大戰略一直在主導著歷史和現實。
在2001年的9月11日,發生的一次大事件,將石油地緣政治的棋局移動了。那個9月11日之後美國開始了反恐戰爭。
我對於撞擊雙塔和五角大樓背後到底有什麼事件和力量並不感興趣。有記錄在案的事實說明,從布什政府到現在的奧巴馬政府,其實都是為了在繼蘇聯之後找到一個敵人,然後繼續他們的大戰略。
如果我們把美國大選的資助情況分析一下就能看出很多問題(美國大選的資金來源相對是公開的,是可以被查到的)。
我們能看得很清楚,在每一次幾十億美元的大選活動中,精英利益集團在其中起了主導作用。華爾街的銀行、軍工企業、石油公司,都被包括其中。
五角大樓的國防部,從二戰以來日益和石油利益結成了緊密的聯盟。
控制石油對中國施壓
9·11之後,在美國公眾面前新的敵人形像就是基地或者是拉丹,那個神秘的長著長胡子的家伙(笑聲),他手中似乎有人類前所未有的軍事力量。
但美國軍隊轟炸過塔利班以後,美國媒體卻又轉向了另一個和基地組織沒什麼關系的人物,那就是(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侯賽因。
9·11之後,世界歷史進入了新的階段,我稱其為新的能源戰爭。
在這個階段,美國的目標對准的是歐亞大陸,特別是中國和中亞的其他國家。
這場戰爭的目的,完全不是為美國開汽車的公眾找到更多的石油。
正相反,這樣的戰爭為的是控制石油,對像中國這樣的國家背後施加壓力,要求中國除非按照美國的意願行事,否則你就得不到石油。比如說:去買美國的國債,直到你沒有錢為止。
實際上反恐戰爭是把下列國家或地區作為打擊對像的,北約的行動就是在美國的指導下推進,從2003年開始布什政府就提出了一個“大中東戰略”:從阿富汗、巴基斯坦到中亞,到兩伊,到沙特,然後橫掃北非,從摩洛哥一直到現在的敘利亞。這些國家恰好擁有已知或已探明的大量的石油儲備。
非洲戰略
中國讓美國感受到的不僅僅是惱怒
充滿活力的經濟讓中國的領導人看到,中國在未來的若干年中對石油的需求會進一步的增加。過去的十年裡中國在非洲實行了非常漂亮的外交政策,做了很多的工作。
中國對非洲的戰略,讓西方特別是美國感受到的不僅僅是惱怒,因為這些事情是西方早在30年前就應該干的。
但是國際機構例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西方國家,他們沒有去免除非洲國家的債務,他們只是熱衷於把資源價格壓低來盤剝非洲國家。
而中國在這種情形下,向非洲提供了軟貸款,修建非洲國家急需的學校、醫院、鐵路等等,干得非常漂亮。
如何看待這樣的情形呢?
正如布熱津斯基(美國卡特政府國家安全顧問、目前美國重量級智囊之一)說過的“大棋局”,布熱津斯基恰巧是麥金德的學生,他在他一本叫做《大棋局》的書中講過:“全球地緣政治就是一盤大棋。”
蘇丹的分裂掐斷了中國的一根油管
2008年,對中國在非洲的外交進展,比如說在達爾富爾、在蘇丹、在乍得等等,布什政府的回應是軍事行動,是建立一個非洲司令部。
從今年3月份開始,北約持續對利比亞大規模的轟炸其實就是這個大戰略的一部分。
不久之前,蘇丹這個國家分裂,有一個叫南蘇丹的國家成立了,這個事件也是美國大中東戰略的行動之一。
美國很成功地利用了一種“種族滅絕”的宣傳,來干涉達爾富爾和蘇丹。
這樣,中國在南蘇丹開發的油田,曾經是通過石油管線往北到達蘇丹港,再裝船運往中國。但是現在這些石油將被導向南方,送到中國以外的地方。
石油棋局
中國必須在能源上更加獨立
我這次訪問中國的原因,以及我這本書《石油大棋局》以中文首發(現在英文還沒有出)的原因就是,在我眼中,一個更加和諧的世界是有可能的,只要中國在其中承擔更積極的作用。
中國想要承擔更積極的作用,除非在能源上更加獨立,這樣才能不受制於美英利益集團的要挾。
我有幸在幾年前會見過一些前蘇聯訓練出來的科學家,他們認為,探測石油有另外一種不同於現在西方主流技術的方法。用這種方法是有可能在西方認為不可能存在石油的地方找到石油和天然氣的。
在我這次訪問中國的這幾天中,跟很多人交談過,我發現他們都很有興趣通過這樣不同的方法在中國本土或者沿海找到石油,而不是把中國的石油完全寄托在那些沒有安全保證的輸油管道上。
中國將來會采取什麼樣的方式,我並不清楚,也許會有很多種可能,但有一點非常清楚,那就是現在世界所面臨的危機是過去三四百年所未曾有過的。
G2是美國自救的一個陰謀
今天在座的學經濟學的同學,我建議你們好好研究一下美國政府或者美聯儲放在網頁上公開的那些信息。
請你們看一看美國的公債增長的速度,以及美國房債增長的速度,看一看過去40年房債和公債的變化,你們應該能看到,這就是一個經濟體衰退下來的經典模型,美國今天正處於這種衰落模型的頂峰。
2008年美國發生的金融危機以雷曼兄弟公司的破產為標志,這場危機非常嚴重。
危機發生後,美國政府把目光轉向了中國,因為中國是當時貿易盈余最多的國家。美國邀請中國參加一個聽起來非常好的機構叫做G2集團,但中國的回應是“我們不感興趣”。
美國的想法是利用中國的貿易盈余把美國從很深的金融危機中拯救出來。
歐亞聯合反對美英的精英
今天講了這麼長的時間,其結論是:我們將來的希望或許並不存在於我們剛開始所提到的三種模式:第一,中國成為發展中國家的領導者;第二,中國當亞洲的領導者;第三,中國加入有美英導演的全球化的大局,在其中充當一個參與者。
這三種模式都不是應該有的結論,真正的結論在於麥金德在1919年就指出的:歐亞聯合起來反對美英精英的這樣一種結局。
中國應該同歐亞大陸這片土地上的德國、法國、意大利、西歐的國家、阿拉伯國家、非洲國家建立起一種合理的在經濟上能夠合作的模式。這將是一種和諧的全球的經濟發展新模式。
不管是麥金德還是布熱津斯基,不管是英國的還是美國的精英,比如基辛格,他們過去100年所做的一切,就是把他們的力量聯合起來,反對這樣一種結局出現。
我希望你們中的某些人能被我今天的話激勵起來,去實際研究一下這種模式的可能性。
謝謝大家。(掌聲)
現場互動
美英只想限定產量穩定高油價
問:中國和俄羅斯現在還沒有加入國際能源機構,有一種說法是中國和俄羅斯並不想把自己的能源戰略對外公布,您怎麼評價現在中國、俄羅斯的能源戰略?
恩道爾:講到石油戰略,中國的戰略很明顯,就是開發和購買。
對於俄羅斯來說,它處於很奇怪的兩難境地,冷戰中,開發了新石油理論的科學家,他們的工作是保密的,連很多俄羅斯人都不知道。
冷戰之後,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這些科學家就四散到世界各地去謀生,核心的機構都被打散了,直到很多年之後,這些人重新穩定下來,才又開始互相聯系,並把他們的研究成果公布(現在已經解密)。
他們向自己國家的石油公司提出這樣的理論去找更多的油,但沒想到俄羅斯的公司並不感興趣。
他們的興趣不在於找更多的油,而在於怎樣保持石油有限的產量而使其穩定在一個高價位上。
這正是美英石油精英所做的事情,而且實際上,這種非生物來源的石油生成理論,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科學家曾向美英的同行們公布過,他們遇到的是沉默的抵抗,美英同行並不接受。
華爾街和倫敦操縱石油價格
問:中國的石油實行的是22天定價制,相對於國際石油市場不夠敏感,有的時候甚至會出現國際石油下降但國內的石油價格上升,那麼您認為中國是否應該調整這樣的定價機制?
恩道爾:今天世界上石油的價格並不取決於石油消費國,像中國,也並不取決於石油生產國,像伊拉克、伊朗。它是被56家華爾街銀行、倫敦的三個期貨市場等機構聯合起來操縱著的。
我們把它稱之為“紙石油”,這套體系從1980年建立起來之後就一直在操縱世界石油的價格。
那麼在我看來,中國國內石油價格的調整是不是滯後和遲緩,並不是問題,問題是中國在世界石油市場沒有說話的權力。
歐佩克對石油精英沒威脅
問:基辛格當年試圖操縱整個油市,帶來的結果就是歐佩克這樣一種國際組織的形成,但石油會最終枯竭,石油輸出國組織在新千年推出長期發展計劃,試圖擺脫美國和西方國家的控制,我想問一下,您怎麼看待這一問題?
恩道爾:簡單地說歐佩克其實並不能讓石油精英利益集團感到嚴重威脅,只要沙特的國王允許在沙特的國內存在美國的控制。
800年前,歐洲的一些國家動用軍隊發動十字軍東征,打得也是資源戰爭,就是所謂的香料戰,原由就是香料貿易的路線是被伊斯蘭國家控制的,那麼今天的石油戰爭也跟香料戰爭非常類似。
其實2001年9·11之後小布什宣布的反恐戰爭就是一場新的十字軍東征。
注:文中大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本期講座文字根據現場翻譯整理/記者張雷 約圖/記者張雷

2011年9月23日

黃金深調符合預期, 白銀牛市徹底終結

2011-09-23

黃金深調符合預期 白銀牛市徹底終結

張庭賓

此刻(9月23日20:00)看到黃金、白銀以及各種商品大幅下跌,中國千萬貴金屬、商品投資者再次中伏,不禁感慨萬千。筆者此前的警告雖然再次被驗證正確性,但是顯然沒能幫助更多的投資者擺脫財富遭洗劫的命運。尤其是在剛剛再次警告,話音幾乎未落之際。

9月22日(昨天)晚20:00受上海中外企業家聯合會邀請,在斯格威鉑爾曼大酒店發表 “中國宏觀趨勢:股市、樓市、彙市和黃金”的演講,指出在中國繼續貨幣緊縮,在歐洲債務危機導致嚴重美元流動性緊縮,美聯儲延後推出量化寬松3.0的情況下,中國股市將繼續下跌,樓市進入加速下跌通道,大宗商品將大幅下跌,黃金將深幅回調,至少將跌至每盎司1650一線。

截止今天20:00,國際金價已經跌至每盎司1690美元,而更慘烈的是白銀,兩天暴跌17.78%。此前,本人在接受某網站采訪時曾明確表示白銀牛市已經終結,非常遺憾的是,這一警告未能得到更多投資人重視。

不過,就個人而言,作為一個金融市場趨勢預測家,一個國民財富風險預警者,本人的責任已經盡到,也可以安心了。





昔日預警回顧



2011年8月25日:

金價中期調整可能到1550美元



張庭賓



8月23日迄今(8月25日凌晨7:00),國際金價從每盎司1911.86跌至1748.01美元,大跌163.7美元,跌幅8.56%。符合本人8月11日所做警告——《1800-2200美元為金價中期高風險區間:強烈預警國際金價“中期陷阱”》;更符合8月22日的《中華元黃金資訊》中所做的“拜登談笑北京,黃金凶機已現”的“看空”預測。

本人最喜歡金融市場的原因在於——對於各種五花八門的分析,千奇百怪的理論,這裡有一個最權威的裁判,那就是日後市場的真實走勢。而不用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像其它社會學領域吵得一地雞毛,一塌糊塗。

本輪調整下限有可能最低到1550美元(從最高點下跌約19%)。在此強調,本輪調整不改變金大牛市的預期,每盎司1700美元以下,又進入逐次買入實物黃金的機遇期。

另,由於本人預測對黃金市場影響力越來越大,因此也更容易成為被市場主力反向操作的目標,因此,本人今後將減少對市場趨勢的公開性中短期預測。當然,必要的時候仍會提醒。在此請讀者朋友諒解。







2011年8月11日

1800-2000美元為金價中期高風險區間

強烈預警國際金價“中期陷阱”



張庭賓



今日凌晨,國際金價上破1800美元,創出1814.43美元歷史新高,已經進入本人所預測1800-2200美元的中期高風險區域,中國投資者對此應抱有高度警惕。

對於國際金價上漲,筆者有兩個系列的預期,

一個是關於“彈性金本位”回歸的系列預期:金價站穩1000美元並繼續上漲,是彈性金本位回歸的開始;金價站穩1500美元並繼續上漲,是彈性金本位進入加速回歸階段;金價達到5000美元是金本位基本回歸的標志。這個是已經多次指出,眾所周知的。

另一個是對國際金價市場風險的預警系列:1,金價在上破歷史名義高點——每盎司850美元後,紙幣勢力會聯手打壓黃金。2,金價上漲至1800-2200美元區間(考慮通脹後的金價實際新高),紙幣勢力面臨系統性重大威脅時,會再次聯手打壓黃金價格,這是金價的中期高風險階段。3,在金價5000美元以上,金本位回歸基本到位,金價衝上峰值後,會逼近最後泡沫風險。

2008年1月7日,本人曾以《中國黃金期貨登台,投資者小心國際空方陷阱》(刊登於《第一財經日報》)預警第一個高風險期:“黃金期貨開盤很可能漲停,我仍要提醒內地投資者頭腦需冷靜。值此國內黃金期貨正式上市之際,投資者,特別是散戶投資者要非常小心國際上的空方陷阱。”結果,1月9日,上海黃金期貨果然開盤漲停——每克230.9元人民幣,到2008年10月最低跌到149.13元,大跌35.6%,加之期貨杠杆放大效應,國內黃金期貨多頭幾乎被清洗殆盡。國際金價也由當時名義歷史新高1032美元下跌到682美元,最大跌幅33.9%。

現在是警示黃金接近創出實際新高時的中期風險的時候了。最近一段時間,在量化寬松3.0、美國國債遭降級、歐債危機升級,全球股市商品大跌的多重利好刺激下,金價瘋狂上漲,30個交易日上漲335美元,漲22.6%,嚴重動搖美元以及全球紙幣系統的基礎。

因為紙幣是全球所有央行和政府的共同利益所在,他們不會坐視金本位如此快速地回歸,一定會聯手打壓金價。這個拐點很可能在美聯儲正式宣布量化寬松3.0的時候,即黃金階段性利好出盡的時候。最近各國政府頻繁溝通即是前兆。同時金價急速衝上1800美元,黃金主力多頭賺的盆滿缽滿,獲利回吐要求強烈,有進一步夯實未來上漲基礎的需要。

最須高度警惕的是金價的反向重大利空,即美國政府動用各種國際壓力,並開出增加一些消減財政赤字規模的承諾,迫使標准普爾恢復美國國債的AAA評級。同時“黃金黑洞”裡的黃金首次出手,小試牛刀,不排除金價會受到慘烈打壓。

但是,隨著量化寬松3.0等全球新一輪紙幣泛濫,國際金價這個釋放流動性泛濫的最佳火山口被打壓堵塞,各國必將迎來新一輪股市和大宗商品上漲,通貨膨脹將更加嚴重,最後各國央行政府為了控制通脹,又不得不放棄圍堵黃金。屆時黃金將展開新一輪更猛烈上漲。

因為本人此前有“金價高風險時,我會提前預警”的承諾,故此提醒中國黃金投資者,國際金價進入中期高風險階段,可考慮離場觀望,保存勝利果實,在大跌後再入場。最後強調,大跌後購買實物黃金仍是最穩健投資黃金方式。(僅代表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投資者決策風險自負)





2011年5月23日

再創歷史新高已經相當困難

張庭賓:白銀大牛市已經終結



問:大家都知道您看多黃金,那麼對白銀有什麼看法?



張庭賓:大家都比較關心黃金和白銀接下來走勢會怎麼樣?因為過去的一兩周時間,黃金和白銀是截然相反的走勢,白銀從本.拉登遇襲那個時候開始狂烈下跌,最大跌幅35%左右,黃金表現比較頑強的抗跌性,從今天1500美元的駐底似乎已經成功了,黃金和白銀為什麼會產生如此大的走勢偏差?這裡面有一個本質性的問題,關於黃金和白銀的貨幣屬性問題,白銀的貨幣屬性已經不復存在,前期白銀快速上漲過去兩年多漲了380%,最近14個月張了200%多,這個上漲有過度炒作的嫌疑。當然這個炒作的理由之一就是白銀的貨幣屬性,但是我坦率的說白銀的貨幣屬性現在不復存在了。這個要從當年紙幣取代白銀作為輔助貨幣來講起,在歷史上,黃金一直是最主要的貨幣,當然後來白銀和銅作為輔助貨幣先後出台,原因是黃金它的價值含量過高,黃金不適合去買賣小商品,因此的話,它需要一種補充貨幣,就是它的價值含量遞減,比較方便去交易,這樣白銀作為一種補充貨幣來補充黃金的職能。

  大家後來發現白銀也是比較稀缺,怎麼辦呢?就找了銅幣,來補充白銀的稀缺。形成金屬本位時代階梯式的貨幣,首先價值最高是黃金,其次是白銀,價值含量最低的是銅。白銀和銅它起到的作用是方便交易,當然這種方便交易當紙幣被發明之後,尤其是後來英國美國開始使用紙幣後,在方便支付方面,比白銀和銅有更大的優勢。這樣慢慢紙幣取代了白銀和銅的貨幣地位。這個是歷史已經發生的事實,這個事實在今天不會再改變,今天只會出現當年更方便來替代白銀的普通貨幣。現在紙幣仍然可以替代白銀的,很方便的一種交易工具。更先進的就是信用卡,或者叫做電子貨幣,它可以更方便的來進行交易和結算。從這一點來看,白銀不再可能回歸貨幣本能。

  黃金會不會呢?黃金則相當有可能會。為什麼呢?因為黃金在我看來是商品的一般的等價物,比如大宗商品,在過去的十年當中,如果是用美元來計價的話,銅已經漲了八、九倍了,糧食也漲了四、五倍了,但是如果用黃金來計價的話,會發現銅只是略漲一點點,糧食反而下跌了一半,因為同期黃金一直在漲,黃金比較好的表現為商品的一般等價物。美元是什麼呢?美元是信用紙幣的一般等價物,信用貨幣就是由央行印鈔機裡面印出來的鈔票,這個世界上其實有一個最本原的交易關系,或者說價值一個對照關系,就是商品和紙幣的對照關系。這有什麼道理呢?如果說是紙幣印刷的速度遠遠超過商品增長的速度的話,那麼紙幣就會越來越貶值,商品的話,相應的就會越來越升值。對紙幣而言就會升值。

打一個比較簡單的比方,黃金在一開始的話,是沒有資格上到貨幣擂台上的,我們假如說貨幣打擂台的話,99年歐元上到擂台跟黃金進行拳擊賽的時候,這個時候黃金開始登上這個舞台。因為美元和歐元兩個龐然大物要拳擊需要有一個裁判,這個裁判是誰呢?只能是黃金,黃金的價值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一路上漲。我有一個觀點,一千美元以上黃金價格上漲,或者說黃金在一千美元以上繼續上漲,這個就找不到它僅僅作為商品,或者僅僅作為資產的配置的一部分的原因了。它必須要有新的原因,或者新的理由,這個理由就是貨幣職能的回歸。一千美元是黃金貨幣屬性回歸的起點,1500美元是黃金貨幣屬性加速回歸的一個標志,當然在1500美元以上站穩,並且繼續上漲。到了五千美元是黃金貨幣屬性回歸基本標志,基本回歸了。在這個過程當中,好比說紙幣,歐元和美元在擂台上打擂,後來又上了日元、英鎊,瑞士法郎,人民幣,擂台打得越來越激烈,當這些紙幣打得幾敗具傷的時候,這個時候黃金成為擂台上的主角,它就會成為貨幣舞台上的王者。

過去四五年時間我一直是這麼一個觀點,當然那個時候說到黃金基本回歸可能是比較大膽的想法,但是到了今天,到了連世界銀行行長佐立克都呼吁黃金回歸的時候,在黃金價格已經上到1500美元,這個時候金本位的回歸才開始一個加速階段。

當然我們還要觀察黃金價格能不能在1500美元站住,繼續上漲,最重要要看到美國,從來強勢信用紙幣的它的力量是來源於背後的這些政治軍事經濟霸權力量。如果美元要維持貨幣霸主地位的話,需要美國重新二次的復興,需要美國重新成為世界超級霸權國家。但是在未來趨勢上來看,越來越多人認可全球多極化世界發展,在多極化世界繼續發展的情況下,各國紙幣競爭將會更加激烈,這時候金本位回歸將是大勢所趨。當然,如果美國把中國和歐洲徹底搞定,美元不排除重歸貨幣霸主地位,那樣黃金大牛市才終結。

因此,黃金和白銀在未來將會走出截然不同的行情,我個人認為黃金價格將會繼續上漲,未來漲到三千美元,五千美元這個並不讓人意外。但是白銀因為它的貨幣屬性已經無法回歸,它作為黃金上漲助推器,它的階段性功能已經基本完成,它的牛市基本終結。白銀如果再創歷史新高,已經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情,這是我的觀點,僅供大家的參考。投資者的風險還是自負,謝謝大家。

2011年9月22日

一個明確的戰略指導方針,堅決支持任何第三世界國家獨立自主

作者:左大培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點擊數:18727 更新時間:2011-9-9

搞垮北約,教訓法國,就從利比亞開始

從今年3月開始,由法國挑起、美國充當主力,北約對利比亞進行了至今沒有中斷的轟炸。這是利用利比亞的國內紛爭而對一個主權國家進行的赤裸裸的侵略。北約空襲利比亞問題的核心,根本就不是什麼卡扎菲是否獨裁者,是否應當下台,也不是卡扎菲政權與反對派武裝哪個更“正義”,而是歐美帝國主義者要讓他們來決定一個第三世界國家誰由掌權,是外國帝國主義的武裝力量對一個主權國家進行了公開的武裝侵犯,重演了幾百年來歐美國家一直對亞非國家進行的帝國主義血腥屠殺。受北約空襲之惠的利比亞反對派自己也承認,半年的內戰已經使2萬多利比亞人喪生。沒有北約空襲,利比亞的死傷和破壞絕不會達到如此地步。這就是歐美的帝國主義強盜給第三世界國家帶來的“德政”。

北約對利比亞的轟炸和干預打著“執行聯合國決議”的旗號,而聯合國所通過的有關制裁利比亞的兩個決議,給了北約以打著“建立禁飛區”旗號侵略利比亞的借口。聯合國的這些所作所為表明,聯合國已經淪為以北約為代表的歐美帝國主義國家的奴才和傳聲筒,喪失了代表世界人民的任何合法性。特別是聯合國的秘書長潘基文,操縱聯合國助紂為虐,暗中幫助北約,扮演了北約的奴才、走狗和應聲蟲的卑鄙角色;他在利比亞問題上的醜惡表演,暴露出潘基文是十足的西方帝國主義走狗。

本來聯合國就沒有任何合法的權力去干涉主權國家的內部事物,現在這樣一個充當北約傳聲筒的聯合國,更沒有任何資格干預利比亞的內政,沒有資格“在利比亞重建中發揮主導作用”。聯合國能夠對利比亞人民作的最大善事,就是禁止外部勢力對利比亞國內事物的任何干涉,真正讓利比亞人民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

由於聯合國允許北約打著“執行聯合國決議”的旗號侵略利比亞,由於北約的武裝侵略直接和間接地造成了大批利比亞人死亡,聯合國已經對利比亞人民犯下了罪行。聯合國必須就它所犯下的罪行贖罪,否則就沒有資格再在國際事物中發揮任何作用,而只配解散。為了贖罪,聯合國以及與聯合國有關聯的那個所謂的“國際法院”,必須首先在自己提出的“保護平民”目標上言行一致,采取切實的行動來對其所造成的損失進行補救,這些行動包括:

——真正落實其“保護利比亞平民”的許諾,立即制止北約及其支持的利比亞反對派一切有可能傷及平民的軍事行動。在半個多月前利比亞反對派圍攻首都的黎波裡時,真正“保護利比亞平民”的聯合國本應下令北約不是去轟炸卡扎菲政權的軍隊,而是轟炸利比亞反對派的武裝力量,以避免的黎波裡可能發生的“人道主義災難”。聯合國沒有采取這樣的行動,只能表示它“保護利比亞平民”是假。目前利比亞反對派武裝正在武力圍攻仍然支持卡扎菲的城市,已經並且必將造成進一步的“人道主義災難”。真正“保護利比亞平民”的聯合國必須立即下令停止一切這樣的圍攻,並且下令北約不是去轟炸卡扎菲的支持者,而是轟炸圍攻這些城市的利比亞反對派的武裝力量。拒不這樣作的聯合國,只能暴露其“保護利比亞平民”許諾的欺騙性,從而喪失其處理國際事物的任何合法資格。

——就是按聯合國有關利比亞問題的決議衡量,北約對利比亞的大多數武裝侵犯也是非法的,早就超出了聯合國的授權範圍。聯合國必須對北約一切超出聯合國授權、殺害利比亞人民的行為進行調查和譴責,要求北約立即停止對利比亞的一切轟炸和軍事干涉,等待對其違法行為的國際調查和懲罰。

——聯合國有義務推動與其有關聯的那個所謂的“國際法院”審訊並懲辦那些承認其管轄權的北約國家的要為侵略利比亞負責的官員。目前的“國際法院”實際上已經淪為歐洲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者迫害弱小國家領袖的工具,控制這些法院的人本身就是國際級的罪犯。

在北約的挑動下上演的利比亞慘劇本身已經足以表明,北約才是當今世界對和平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最大威脅,是造成利比亞大批人慘死的最大罪犯。正是北約在利比亞所展示的這種“想讓誰上台就用武力來保誰上台,想讓誰下台就靠殺人來讓誰下台”的行為,才是第三世界國家不斷上演殺人慘劇的根源。為了保衛全世界的和平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了爭取第三世界國家人民的平等地位和生活福利,今後全世界人民、特別是第三世界國家人民最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搞垮北約。

北約本來就是歐美帝國主義國家的戰爭同盟,它的所作所為不斷地證明著“帝國主義就是戰爭”這個經典的名言。1999年的南斯拉夫科索沃戰爭已經徹底暴露了北約的侵略本質;北約國家支持美國以“反恐”為名入侵阿富汗,進一步表明這個當代的帝國主義聯盟已經將它的侵略魔爪伸向了全世界的任何地方;而北約這一次對利比亞的瘋狂轟炸,更顯露了這個歐美國家的侵略同盟要以武力控制第三世界國家政權的當代殖民主義罪惡目標。由這樣的侵略同盟北約來支配世界,第三世界國家的任何“和平發展”都只能淪為一句騙人的空話;第三世界國家要爭得真正的和平發展,就必須消除北約對整個世界的武力威脅,必須搞垮北約。

近年來北約國家發動的每一次軍事侵略,都打著“支持民主”、“保衛人權”的旗號。但是,恰恰是中東北非最近半年多與利比亞內亂有關的一系列事件表明,北約才是獨裁的真正支持者,才是為支持獨裁屠殺平民的行動的幕後支持者,它口上所說的“支持民主”、“保衛人權”都是騙人的謊話。

誰都知道,利比亞國內的暴動是今年春天席卷中東阿拉伯世界的民主運動的一部分。在首先爆發這場運動的突尼斯和埃及,民眾推翻了前些年已經逐步投向了美國和北約的現行當政者,使歐美帝國主義國家控制中東局勢的圖謀受到了重大的挫敗。這場民主運動也波及到了阿拉伯半島上的以沙特阿拉伯為首的“海灣國家合作委員會”中的那些君主國,巴林更形成了強大的反對專制君主的群眾性民主運動。為了維護自己的獨裁統治,阿拉伯半島的君主們策劃了由沙特阿拉伯出兵鎮壓巴林人民的民主運動的行動,以武力踐踏阿拉伯民眾的人權,血腥鎮壓了人民的所有革命民主運動。

盡人皆知,阿拉伯半島上的那些腐朽的君主們才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專制獨裁者,在他們的君主國裡,連政府中的重要職位都由君主家的皇親國戚們擔任。但是,對這些專制君主鎮壓民主運動、踐踏人權的所有行為,北約中的那些歐美帝國主義者連像樣的譴責都不肯作一個,更絕對不想以任何“武裝干預”來反對“海灣國家合作委員會”的君主們對人民民主運動的鎮壓、對人權的踐踏。明眼人都能看出,寧可說,北約的帝國主義者們在暗中偷著為阿拉伯君主們鎮壓民主運動的行動成功而高興,因為他們一直擔心這些國家的反政府力量會損害他們攫取阿拉伯石油的利益,更擔心“海灣國家合作委員會”中的君主倒台會加強伊斯蘭世界的反西方力量。

這樣一個本質上在中東推行反民主、反人權政策的北約,竟然好意思打著維護“民主”和“人權”的旗號入侵利比亞,只能令人感到北約帝國主義份子的無恥已經超出了任何人的想像。更能證明北約入侵利比亞的反民主、反人權本質的是,在北約對利比亞的侵略性軍事行動中,獨裁君主統治的卡塔爾竟然從一開始就一直扮演了急先鋒式的積極而重要的角色。阿拉伯半島的君主國與利比亞都動用武力鎮壓本國部分民眾的反政府行動,北約卻與阿拉伯半島的君主國合作以武力推翻利比亞的卡扎菲政權,其原因僅僅在於,阿拉伯半島的君主國歷來是北約在國際事物中的盟友,而利比亞的卡扎菲政權則曾經在國際事物中與北約國家堅決對抗,北約的戰爭販子們力圖以武力侵占利比亞來彌補阿拉伯人民民主運動給他們造成的損失。這就說明,北約為了維持自己在全世界的帝國主義霸權,正在與阿拉伯半島上的那些最腐朽的專制獨裁君主們聯合在一起,它們才是阿拉伯世界民主和人權的最大敵人。

真正堅持說北約對利比亞的武裝侵略是“保衛人權”、“維護民主”的人,不是對事實真相一無所知,就是幸災樂禍地要進一步將北約軍隊引進中國進行侵略的賣國賊。這些賣國賊,就是著名的所謂“帶路黨”。他們與利比亞的那個自封的所謂“過渡委員會”的頭子賈利勒一樣,都是第三世界國家地地道道的叛徒和內奸。這些叛徒和內奸一心要引狼入室,引進歐美帝國主義國家的軍隊來侵略自己的國家,以便他們能夠靠著侵略軍的武力支持在本國當上兒皇帝,成為代帝國主義主子統治本國人民的“精英”。這樣的叛徒和內奸,是第三世界的人民在國內的最危險的敵人。

第三世界國家的首要任務之一當然是清除這些內奸。但是在捍衛民族獨立上更為重要的是,加強保衛民族獨立的軍事實力,並且進一步搞垮北約。

當今的北約,彙聚了歐美的各個老牌帝國主義國家。以北約為代表的歐美老牌帝國主義國家要阻止亞非拉的第三世界國家崛起,這是當今世界的主要矛盾。老的世界霸主力圖以戰爭手段打垮新興的強國,這已經成為近代世界戰爭的主要根源。1百年前的世界海上霸主英國為了防止新起的工業強國德國顛覆其世界海上霸主地位,轉而與自己的宿敵法國結成向德國開戰的軍事同盟,由此將全人類拖入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慘禍。今天的北約彙聚了歐美的各個老牌帝國主義國家,正在重演當年大英帝國的故伎,妄想以戰爭手段扼殺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的崛起。第三世界的主要發展中國家都很清楚,到處對第三世界國家發動侵略戰爭的北約,才是第三世界和平發展的最大障礙,北約對利比亞的侵犯就是其侵略本性的表現。正因為如此,在聯合國討論通過允許北約在利比亞上空建立所謂“禁飛區”的決議時,印度、巴西才與中國一起投了表示不支持的棄權票。

利比亞的事態已經清楚地說明,不搞垮北約,當今的第三世界國家不可能崛起,甚至不可能有像樣的發展。但是,靠像俄羅斯和中國這樣的大國與北約直接進行武裝衝突來搞垮北約,這極容易導致世界大戰性質的大規模戰爭,對整個世界包括第三世界國家都可能造成巨大的損失。一般來說,這樣搞垮北約應當是個下策。這就使第三世界國家面臨一個巨大的兩難:不搞垮北約,第三世界國家不會有真正的發展和崛起;靠大國之間直接進行正面的武裝衝突來搞垮北約,又需要承受太大的損失。

現在好了,北約入侵利比亞這一類的戰爭行動,給第三世界國家提供了再好不過的打擊北約甚至搞垮北約的機會,使得不必通過中國、俄國與北約直接進行武裝衝突,而是通過在利比亞這樣的第三世界國家反抗北約侵略的武裝鬥爭,逐漸消耗北約的戰爭力量,讓北約在一個比較長的時期中漸漸耗盡進行戰爭的能力和意志,最後自己歸於消亡。讓北約在自己發動的侵略第三世界國家的戰爭中被拖垮,這真是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方法同在。

靠第三世界的小國反抗北約侵略的武裝鬥爭拖垮北約,這個戰略絕不是幻想,而完全可能成功。不要忘記,正是越南戰爭沉重打擊了美國,使美國在蘇聯解體前的十幾年中不再敢陷入亞洲的地面戰爭;2001年以後美國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陷入了這兩個國家游擊武裝擺下的戰爭泥潭,不僅付出了五六千人戰死的慘重代價,而且將美國拖得筋疲力盡,心灰意冷。不斷在這樣一些小國中發生的反侵略戰爭,本身就足以拖垮美國,使其自動喪失世界霸主地位,喪失靠武力控制全世界的能力和鬥志。搞垮北約,也完全可以靠有意識地使用同樣的戰略,讓北約不斷地陷入它所入侵的小國所進行的反侵略的持久戰之中,最終被這樣的持久戰拖垮,喪失任何進行侵略戰爭的能力和意志。而這樣搞垮北約的戰略,應當就從這次的利比亞戰爭開始實施。

當然,實行任何戰略都必須有本身足夠的實力作支撐。中國現在所最需要的實力,就是一個足夠強大的武裝力量和戰爭能力。這個戰爭能力,必須達到在萬一北約舉全軍來犯的情況下,能夠戰而勝之。有了這樣的軍事實力,中國才可能在今後的任何國際局勢中立於不敗之地。而中國之大,使中國完全有可能通過幾十年的發展具備這樣的軍事能力。中國完全有可能在幾十年內發展成為總產出(GDP)大於北約國家總和,即使那樣,中國的人均產出可能還會低於大多數的北約國家。這是中國軍事實力趕超北約的最雄厚的經濟基礎。

有這樣經濟潛力的中國,絕不能再重演清朝後期那種經濟上總產出大而軍事上落後挨打的悲劇。要記住,我們必須在20年內實現這一目標:中國如果再與任何國家發生武裝衝突,包括與整個北約發生紛爭,挨飛機轟炸的不應當再是我們中國,而應當是那個想冒犯中國的“他們”!要知道,現在是北約和美國處於入不敷出的財務狀況,它們早就喪失了支撐其武裝力量的財力。中國與北約真正進行軍備競賽的話,賽不起的是北約,在軍備競賽中被拖垮的將是北約,而不是中國!

讓那麼多中國企業被外資企業搞垮,讓外資企業統治中國市場,用那麼多資源去生產讓歐美帝國主義國家享受的出口產品,換回來的是不一定哪一天會變成廢紙的美聯儲和歐元貨幣當局發行的紙幣,這才是資源配置的最大扭曲。真不如將這些資源用於發展壯大為國內市場生產的本國企業,用於本國的科技研發和軍工產業發展。這樣作至少可以建立一支世界上最強大的武裝力量,震懾任何歐美帝國主義國家甚至整個北約,讓他們永遠不再敢對中國動手動腳,讓整個第三世界贏得真正和平發展的機會。

也不能忘記的是,在北約這次對利比亞的武裝侵略中,法國是挑起者和領頭人,還一直想扮演領導者的角色。這應當對我們是一個警告,讓我們從對歐美帝國主義國家的另一種幻想中清醒過來。

法國歷來比較喜歡在英美面前顯示自己的獨立地位,這導致它有時公開反對美英的某些帝國主義侵略行動。2003年它公開反對美國入侵伊拉克,就是一個典型例子。法國這樣“鬧獨立性”,使許多中國人產生了依靠法國來反對美英的帝國主義政策的幻想。最近的利比亞戰爭打破了這一幻想。法國帶頭侵略利比亞,說明法國仍然是一個與英國一樣的老牌帝國主義國家,歐美的帝國主義強盜都是一路貨色。當然,這不意味著我們不應當利用帝國主義強盜之間的矛盾。帝國主義強盜之間的任何矛盾我們都應當利用,但是這絕不意味著我們應當對任何一個帝國主義強盜心存幻想。

法國也同樣讓中國飽受了帝國主義侵略之害。它不僅是參加“八國聯軍”的帝國主義列強之一,也不僅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侵略中國、火燒圓明園的國家之一,而且在19世紀末多次單獨侵略和欺侮中國。19世紀下半期中國的許多“教案”都是由法國的教士和外交官挑起的,這些“教案”中法國的帝國主義者欺壓中國人民、侵犯中國主權,簡直是猖狂已極。19世紀末法國還發動了侵略中國和越南的中法戰爭,把越南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並進犯中國本土的邊境和沿海。直到現在,許多法國人還對中國抱著帝國主義的支配心態,在2008年中國舉辦奧運會的活動期間行使種種的搗亂行為以支持藏獨份子。

今天,法國的帝國主義者們又舊病復發,還想重演幾百年來干慣了的武裝侵略。這倒提醒了我們:不僅應當教訓教訓美國帝國主義,也應當教訓教訓法國帝國主義。新中國開國之後首先就在抗美援朝中教訓了美帝國主義,第二個教訓的帝國主義國家就是法國:中國支援越南進行抗法戰爭取得勝利,最終把法國的帝國主義勢力趕出了東亞。今天的利比亞戰爭只不過表明,法國的帝國主義份子還沒有完全死心,還想復活法國帝國主義的僵屍。我們不能允許在21世紀的地球上重演歐美國家的帝國主義侵略,應當給法國帝國主義以必要的教訓。這樣的教訓,就應當從這次的利比亞戰爭開始。

今後在任何國際事物中,第三世界國家都應當也必須將“搞垮北約”作為一個最根本的指導方針。在今後的國際舞台上,中國不能再充當“誰強就跟誰跑”的角色。我們必須支持任何第三世界國家獨立自主地解決其國內問題的任何主張、任何努力,反對北約國家對任何第三世界國家內部事物的任何干預,特別是堅決反對北約國家對任何第三世界國家的任何武裝入侵。我們的支持和幫助,只能給予第三世界國家中那些堅決抗擊北約武裝侵略和控制的力量。第三世界國家中任何打擊北約侵略者的反侵略行動,都應當得到整個第三世界人民的支持和幫助;也正是這樣的從和平的到暴力的反抗北約侵略的行動,特別是所有那些抗擊北約侵略的武裝鬥爭,最終將終結北約對第三世界的侵略,甚至將最終終結北約本身。

用這樣的標准來衡量處理國際事物的政策,就有了一個明確的戰略指導方針:對任何有助於加強北約勢力和侵略政策的政權、派別、武裝,都不應當給予絲毫的支持和幫助,無論它在國際上多麼有“實力”,擺出多麼迷人的“友好”姿態;我們的支持和幫助,只能給予那些反對北約、抗擊北約對第三世界的侵略的社會力量。從現在開始,這也應當就成為我們處理利比亞問題的基本政策方針。

北約不是總想派兵侵占亞洲和非洲國家以便其進行控制嗎?那就應當實行毛澤東的“誘敵深入”戰術,把北約的侵略軍放進來打,讓他們被第三世界國家中的游擊隊打得傷亡慘重,最終狼狽潰退。美國正是這樣陷入了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的泥潭,由此衰落得不想再對第三世界國家派出地面部隊。老實說,在以誘兵之計痛擊歐美帝國主義方面,第三世界國家包括中國的那些內奸和賣國賊倒可能作了一件最大的好事:他們對歐美帝國主義“威力”的吹噓和侵略“德政”的吹捧促使歐美侵略者們頭腦發熱,更加放肆地侵略第三世界國家,由此而遭受更加慘重的損失。就這一點來說,第三世界這些充當帝國主義走狗的內奸和賣國賊倒反過來為歐美帝國主義的衰落作出了最大的貢獻,這就是歷史的辯證法。

歐美帝國主義國家已經向我們第三世界刺下了狠狠的一刀。對於這些侵略成性的豺狼,退讓沒有任何用處。既然他們已經以發動侵略戰爭而對我們使用了武力,那麼仗怎麼打,戰爭停不停得下來,就由不得他們了。利比亞是它們搞亂的,那它們就不要想在它們需要的時候就立即停止混亂。不要忘了,一個小小的“基地組織”的非常規戰,阿富汗塔利班和伊拉克反美武裝的游擊戰,是如何重創了美英帝國主義,特別是號稱“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美國帝國主義。對於那些仍然不想放棄其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統治夢想的歐美國家,它們發動的侵略戰爭正好給我們提供了打擊帝國主義侵略武裝的最好機會。第三世界國家的人民不應當也絕不會放棄這些大好的機會。我們會讓這些帝國主義侵略軍掉進人民游擊戰爭的汪洋大海,讓這個汪洋大海淹沒整個北約,搞垮北約!

2011年9月21日

美國需要一場“文化革命”

喬姆斯基:當今的美國需要一場“文化革命”
作者:博裡斯•穆尼奧斯 文章發於:西班牙《起義報》 更新時間:2011-9-19

喬姆斯基:當今的美國需要一場“文化革命”


博裡斯•穆尼奧斯 魏文編譯 


諾姆•喬姆斯基被認為是一個人們感到無窮好奇的人物。應當說他似乎是一個受牽連的知識分子,但實際上不是。他與其他許多知識分子不同,不僅能夠揭露美國以國家的利益的名義做出的不公正、荒謬和殘暴的事情,或者說揭露自由世界的原則,如民主、市場,而且能夠與和他的某些政治立場不同的人進行長時間的對話,這並不影響談話的內容,而是完全相反。除了他的激進思想,有時保守的公眾輿論的暴怒引起喬姆斯基的關注,他具有幾乎超凡的能力尋求在大量廣泛的信息中合理地了解任何問題,使其他人被說服而又不改變其生存。比如當人們與他討論提出的一個問題,不論是拉丁美洲、伊朗、中國或是美國的問題,他都向對話者談到當天在墨西哥、倫敦、德黑蘭、伊斯蘭堡的報紙及最新的高級專業化學術雜志的內容,政治評論或是當地的民意測驗。同時對收到任何文章或書都表現出如飢似渴,然後通過郵件以敏感的智慧做出評論,而不忽視您的品德、脆弱或是矛盾。他的談話總是曲折的,同時開辟許多顯示他博學多才的渠道,但在看來走得很遠的時候,他就會回到原點,搜集所有零散的素材,令人欽佩地表現隱蔽的或是很難理解的真理的精神。
喬姆斯基現年82歲,他的政治承諾沒有衰退。甚至可以說,在其他的知識分子忍受吹隱晦的小號時,他卻尋求各種稀少的希望的標志,使其有某些一致性,對潛在的危險發出警戒。因此,在他最近關於拉丁美洲的新書《希望與前景》中說,在反帝的這個地區可能重新創造未來。
在2010年的秋天和冬天筆者在不同的時間對喬姆斯基進行了三次采訪。因為談話很長。本文集中談今天的社會主義,拉丁美洲的變化和與美國的關系。談話中以某種方式涉及環境問題,喬姆斯基還審視了許多其他的問題,他對這些問題的關注從來沒有停歇。
昨天的社會主義和永久的社會主義
問:社會主義這個詞已經變成為一個混亂的萬能的詞,任何人都可以隨意使用。您甚至曾經說過所有自稱為社會主義的國家實際上曾是反社會主義的。如果是這樣,今天的社會主義意味著什麼?
喬姆斯基:當人們談到社會主義時特別談到國家對生產和自然資源的控制。對此可以將其稱作任何事情,但是這不是傳統的社會主義的意義。有許多社會主義的版本,但是都共同有一個中心的價值:進行生產的人應當控制生產。工人應當控制工廠,農民應當控制他們耕作的土地以及他們的社區。這樣看社會主義是一種民主的極端的方式。但是實際上在所謂的社會主義國家中沒有任何相似的東西。事實上,1917年奪取政權的布爾什維克是社會主義者的右翼,他們確立了將執行的模式,迅速行動以便消滅以前試驗過並成為蘇維埃基礎的社會主義的真正形式,如工廠委員會或農村社會的革命活動。這些形式被削弱了,很快被解散了直到不能起作用。制憲大會被取消,因為把權力轉移給農民和工人的社會階層。布爾什維克不喜歡它,這就是他們建立由領導人指揮的“勞動軍”的原因。這是反社會主義的。布爾什維克將工業和資源國有化。在這個意義上他們消滅了私人資本,這引起了一種很消極的社會主義的視角。
現在看,他們有自己的理由,主要的是危險的國際形勢。受到西方的入侵,將其措施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的原則和觀念的基礎上,盡管在這種情況下,馬克思沒有堅持那些觀念。所說的馬克思的思想是在沒有經歷特定的階段以前,一個國家不能到達社會主義,第一個階段是工業化,然後是無產者的組織,將事情控制在自己的手裡以便建立一個無產者的專政。在這方面和其他的方面,俄羅斯是不同的:它是一個落後的農民的社會,基本上是一個殖民地的社會,盡管它是少見的強大,有龐大的軍隊,包括在沙皇的統治之下。此外,在某些農村有發展,有一批受過教育的精英。這種結合是不奇怪的。只要注意到拉丁美洲,在那裡發生同樣的事情,一批精英有豐富的文化傳統。蘇維埃想使俄羅斯工業化,根據俄羅斯的情況,考慮通過一位專制的領導人去實現。這樣建立了自己的機構。其他的社會主義國家采納了不同於這些結構的制度,對此在毛澤東的中國就存在分歧。
問:回到中心的問題,當我們談到社會主義時指的是什麼?
喬姆斯基:在本質上,社會主義就是傳統上所說的社會主義。占人口多數的生產者應當控制生產。但是這裡說的生產者不只是指工廠的工人。一個或是一名大學教授可以是一名生產者。實際上,大學是唯一接近這一思想的機構,在這個機構裡生產者控制他們生產的東西。因此生產者應當控制任何他們操作的生產工具。應當做出決定,同樣應當說控制自己發揮作用的團體。馬克思主義的這些觀念在很大程度上與無政府工團主義是一致的。事實上,有些工人起義的反對專制的鬥爭來自於無政府工團主義的模式,比如在波蘭的團結工會就是例子。匈牙利的革命也發端於一場具有這些特點的運動。當人們企圖打敗老板時,這是自動發生的事情。這是社會主義中心的因素。但是現存的社會主義沒有接近這些因素。事實上幾乎正好是相反的。在美國工人對生產的控制超過在俄羅斯的控制。
問:問題是您的觀念脫離傳統的工人階級的觀念,他們代表著這種觀念。同時也減少傳統的機構如國家的權力,在歷史上他們自稱是社會主義的主要代理人。
喬姆斯基:是的,這對現存的社會主義是有效的,也就是說,有一種社會主義實際上與國家資本主義的沒有區別的。為了明白這一點,需要分析美國的例子,它因其長處於被承認為資本主義社會。在傳統的意義上一個社會是沒有任何用處的。
這個國家是怎樣成為最富有和先進的社會的?有經濟學家如亞當•斯密在他們的時代對美國提供咨詢。什麼類型的咨詢呢?與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向拉丁美洲提供的咨詢一樣。斯密建立美國政府深化它的比較優勢。稱美國的農業和皮革出口是好的。不要企圖與制成品進行競爭,因為在這方面英國是更加有效的。為了達到全面的效益,應當在原料部門出口,購買英國的工業品。他還建議美國政府不要壟斷自然資源。這不是令人輕蔑的事情,如果我們說19世紀的石油是棉花,那是工業革命的核心。美國生產世界的大部份棉花,斯密說不要壟斷棉花,因為在經濟上那是有害的。美國沒有這樣做,而是大幅度提高英國紡織品的進口稅,這樣它就能啟動自己的紡織工業。以後美國封鎖英國的冶金工業,當時它比美國的冶金工業高得多。美國政府甚至試圖壟斷棉花,差點就實現了這一目標。在美國國會有人說,“如果我們能夠囤積棉花,我們就能使英國下跪”。這個例子清楚地表明這個國家的發展進程不是一種資本主義的發展。依靠因特網和計算機這保持到現在。結論是美國是那麼強烈的資本主義,如同俄羅斯是社會主義的一樣。
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範疇是武器,而不是描寫的詞彙,盡管在蘇聯國家資本主義的版本與美國的版本確實有很大的差別。但是在意識形態的戰爭中兩國中的任何一個都沒有接近認定它們的詞。如果我們考查使用資本主義這個詞很少的幾個地方之一,那就是拉丁美洲,那裡強制實施新自由主義版本的資本主義,繼續接近亞當•斯密的路線。如果美國曾繼續這些規則,可以想像會發生什麼事情。新自由主義的創造是為了強加給第三世界。這不是什麼新鮮事:這些思想來自於為了征服殖民地而創造的經濟模式。
問:拉丁美洲的希望。您曾經指出,拉丁美洲已經挑戰美國的霸權,全球的金融機構推遲了本地區的民主進步。按您的說法,我們拉丁美洲人處在後新自由主義的境地。為什麼您認為未來可以在拉丁美洲形成?
喬姆斯基:我不相信拉丁美洲是烏托邦。我說的是已經開始出現很艱難的一段歷史,走向有某些可能性的時期。這不會回到烏托邦。最近200年拉丁美洲很多次試圖前進,但是不能做到,主要是因為兩個問題。首先是缺乏超越國家的一體化,因為甚至各國之間道路系統也是不同的。還因為各國的導向幾乎在所有的意義上都向著帝國的權力,從人們投資的銀行到大學均如此。這種復雜情況正在被克服,已經為走向一體化邁出了某些步伐。最近的例子2010年2月建立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它包括除美國和加拿大以外的所有美洲的國家,這是一個有像征意義的計劃,可能是重要的計劃。如果這個組織在一體化中發揮某些現實的職能,將可以與其他的倡議相比,如南美洲國家聯盟、南方銀行或南方共同市場……在我看來,一體化是獨立的一個條件。
第二個問題是內部的問題。所有的拉丁美洲國家都有一個可怕的社會結構,在這種結構中居民的一小部分多數是白人,他們特別富有,而他們的周圍是巨大的貧困。這沒有得到解決,但至少現在已注意到它。盧拉(巴西前總統)的社會計劃不是解決辦法,但是一種進步。同樣的情況發生在委內瑞拉的計劃。
第三點是出現了印第安人的運動。我們知道這些運動是一把雙刃釗。比如在厄瓜多爾,印第安人問為什麼他們應當放棄自己的生活方式,以便讓司機能夠擁擠在街頭,如同在紐約那樣。在哥倫比亞,農或印第安人問為什麼要為礦業應當犧牲自己的環境。
盡管我同情這些問題,我知道這不是普通的問題。一個國家有資源,應當能夠使用資源。問題是如何做到為了居民的利益使用這些資源,試圖對環境造成盡可能少的破壞,避免利潤只屬於外國投資者或本地的富人。至少是這些問題正以一種與過去不同的方式在討論,每當有人提出這一要求時就受到鎮壓。
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是以前不曾存在的南—南關系。作為證據,中國今天是拉美這個資源豐富的地區最大的投資國,超過美國。如果回顧一下美國的對外政策,你就會看到它對拉丁美洲的控制曾幾乎是一種信條。外交委員會認為如果不控制拉丁美洲,就不能控制世界。美國現在已經不能控制拉美。最明顯的例子是巴西。巴西和另外一個逃脫美國控制的國家土耳其結盟,圍繞著核問題談判的問題。奧巴馬對此有保留,但它們還是那樣做了。這也發生在其他地方,因為美國對世界的控制正在衰落,拉丁美洲是一個重要的地區。這對該地區開辟了過去沒有過的可能性。如何掌握這些可能性,還不清楚。
問:對於拉丁美洲的希望您認為有哪些風險和挑戰?
喬姆斯基:風險是曾阻止拉丁美洲社會發展的結構仍然存在。比如考迪略和考迪略主義(專制主義)的存在。事實是發展繼續建立在開采原料的基礎上。甚至在被認為是“王冠上的珠寶”的智利,經濟繼續依賴銅,一般來說,繼續受制於一定的地理環境,致使它為美國的市場生產水果和葡萄酒。除此之外,沒有為超越傳統的制度做出明顯的和堅持不懈的努力。巴西的經濟也是依賴開采原料供應俄羅斯和中國,雖然巴西擁有重要的工業結構。另外一個問題是在這些國家引入和加強民主,有助於消除嚴重的貧困,幫助居民的社會和政治參與。
問:您談到考迪略主義對民主制度帶來的問題,我想知道在對委內瑞拉的看法。您如何評價21世紀的社會主義和查韋斯的領導地位?
喬姆斯基:委內瑞拉是一部混和的歷史。某些公共政策如社會計劃我認為是有意義的。貧困已經大幅度減少,現在有可能重新增加。此外,能夠戰勝軍事政變和企業界與工業部門的資本主義大罷工的事實,我認為是有重要意義的進展。存在暴力犯罪、腐敗和應當面對和處理的專制的控制的嚴重問題。這發生在非常有建設性的國際倡議的框架內,如加勒比石油計劃和南方銀行。因此有積極的事情,但也存在危險。
問:請再談談危險,因為它涉及民主制度的重要方面。
喬姆斯基:這是重要的問題,但是我不了解。有深層的問題需要面對。在玻利維亞發生了重要的變化,那是由下向上推動的社會結構的變化。在委內瑞拉發生的變化是從上面指導的。從上層強加的變化有內在的風險,對此沒有任何人懷疑。因此還需要推動走向使社會計劃、合作社和其他的計劃有現實的權威的形勢,而不只是由政府授予。從理論上說,查韋斯是想這樣做的,但是這一思想必須變成現實。
問:您對哥倫比亞經常表示關注,您對烏裡韋(前總統)的遺產和新的桑托斯政府有何看法?
喬姆斯基:幾個月前我在哥倫比亞時,護民署帶我去參觀了考卡省的拉維加一些被隔絕和危險的村鎮。這個地區的居民用一片森林紀念我的去世的妻子卡羅爾。在那個地區居民們試圖抵制礦業公司非法采礦的努力,采礦已經污染了當地的水源。這是我以前不知道的。從表面上看,政府試圖將水私有化。這樣做時考慮到玻利維亞失敗的教訓。也就是說,它不是全國性的努力,而是在很小的地區,將村鎮隔離開來,消除它行動的能力。我訪問過的許多村鎮的人們已經組織起來,有非常先進的水文計劃,主要是為了抵抗私有化和對未開發的森林的破壞。抵抗跨國公司的壓力是世界上的一種趨勢。這可能實現,人們將會看到。護民署的人說,發生了暴力,認為是“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游擊隊挑起的,軍隊和准軍事人員進行回擊。那裡的形勢更壞了。人權團體希望靠桑托斯政府形勢能緩和。盡管桑托斯繼續實施烏裡韋(前總統)的一些政策,從其社會階級來說,桑托斯是一個政治寡頭,烏裡韋來自安蒂奧吉亞的中產階級,桑托斯政府不需要與准軍事人員和販毒分子有地下的聯系,如同烏裡韋政府所做的那樣,在人權問題上沒有那麼殘暴,更為人道和解決問題持開放態度。
問:哥倫比亞在拉丁美洲的地區活力上能有什麼作用?
喬姆斯基:對此,法院反對與美國簽署的軍事基地的協議可能是有意義的。這項協議刺激了一些國家,只有秘魯的加西亞總統例外,一般持反對態度,南美洲國家聯盟甚至宣布反對。不是反對協議在哥倫比亞國內實施,而是反對它的治外法權內容,也就是說,美國想利用哥倫比亞基地搜集情報,進行監視工作。這是本地區國家感到受威脅的部分,盡管不是以清楚的方式出現,而是美國做出的解釋。如果這一點被完全重申,將幫助哥倫比亞更加融入南美洲,這對排除美國軍隊在本地區的干涉將是重要的一步。
問:談到有爭議的問題,美國與拉丁美洲的關系的現狀如何?
喬姆斯基:拉丁美洲正在走向某種類型的一體化,這是真實的獨立的條件。這是很重要的,因為是500年來第一次具備這些條件。如果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變成現實,而不是紙上的一個計劃,這將是非常積極的。同樣的情況發生在由一些前總統組成的拉丁美洲毒品與民主委員會,它提出對擁有某些毒品不定罪的建議。如果拉丁美洲一致同意走出這場反對毒品的破壞性的戰爭,可能在這個領域是一個重要的進步。當然這也意味著在美國的巨大的教育的努力。美國公共電台討論墨西哥發生的事情和國務卿希拉裡關於起義威脅美國的聲明。他們沒有提到三件唯一確實重要的事情:首先是沒提到墨西哥販毒分子的武器來自美國; 其次是沒有提到對毒品的需求來自美國,盡管過去說到過; 第三他們忘記說自由市場的協議是一個大麻煩,特別是美國與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自由貿易協議,這已促使農民離開他們的土地,用鴉片的生產取代玉米等作物的種植。接近《日報》的人告訴我北部有大面積的土地用於毒品的生產,有的地區甚至是在軍人的監視下。深層次的問題是墨西哥經濟中25%依賴毒品。另外有25%依賴國外的僑彙,也就是說生產性的經濟減少了。甚至是跨國公司的客戶加工業,沒有對本國生產性經濟的模式進行調整,由於中國產品的競爭,這些老板正在離開國家。這在計劃中沒有任何提及,美國人對這種現像的認知是有限的。
另外有一些研究表明,卡爾德龍總統上任後,生活質量的下降是可怕的。不是說營養的水平,而是工資的下降。對理解毒品經濟的進展這也是重要的事情。在世界經濟論壇上討論了另外一個相關的現像:不可思議的是在一個有這類暴力的國家,交易所股票飆升,不久前創下歷史紀錄。事實上這裡說的是兩個墨西哥,一個富有,一個貧窮。這不容任何質疑。自從80年代新自由主義的改革將這個國家分裂起,就出現了這種現像。億萬富翁數量的迅速增加與貧窮的增加同時發生。卡洛斯•斯裡姆成為世界的首富,交易所對他是有利的,因為美國的投資者表明這對私有化部門、億萬富翁和販毒分子繼續是的利的。而與此同時居民卻停滯不前。
對這些問題找到解決辦法要求承認問題的存在,這是我們沒有看到的。這樣,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問:希望與災難。如果我們考慮到新的歧視移民的移民法,這條道路似乎更長。
喬姆斯基:我們看到在國會帕蒂的表現。他們不能向右走得太遠,因為那將是自我破壞。這如同是國家受到一伙精神錯亂的人的襲擊。
問:孔多萊薩•斯賴稱對於國家來說存在這類辯論是健康的。
喬姆斯基:這是她的立場。那是讓我們忘記反對毒品和軍備的戰爭。現在幾乎整個共和黨認為人類與全球的升溫沒有關系。對人類來說這種想法是一種死罪。如果美國什麼事也不做,如果共和黨認定所有那些尋求獎學金研究氣候現像的自由派人士和科學家們忘記了金錢,我們可以對自己說再見。在金融危機的問題上,說大公司無視制度的風險具有某種意義,盡管經濟學家知道無視這種風險將導致危機更經常地發生。這表明市場根本上是無效的。任何經濟學家知道市場的交易因其需要幾乎無視外部的因素。如果有人試圖計算市場的衝擊,他就會被排斥在交易之外,因為競爭者將不會這樣做。實際上這是市場制度一種機構的需要。在金融危機的問題上,我們可以說OK,政府向我們提供金融幫助。但是當這些官員決定無視氣候破壞的外部因素,不會有任何人扔給他們一個救生圈。物種的脆弱性不是一個你可以要求金融幫助的因素。
問:既然說到生存問題,您怎麼看待我們所生存的文明危機。
喬姆斯基:這不是一個小問題。在美國必然發生某種巨大的變化。美國必然是主要的角色。我們遠不是最富有和最強大的國家,是對自然造成更多損失的國家。如果我們在這裡什麼事也不去做,歐洲可能做的事情將是幫助,但是沒有大的差別。新興國家將不會做許多事情,因為它們需要推動自己的增長。事實上,中國正在比美國做得更多。當得克薩斯想安裝一些風能電機時,必須去中國尋找這種裝備。美國政府封鎖這項動議。美國在中國的綠色投資比它在本土和歐洲更多。道理是簡單的。美國政府在世界貿易組織抱怨中國。但是在這裡它是發展綠色投資的結構的責任者,可是它沒有這樣做。它讓私人投資者去做,後者也不去做,因為在中國可以用更少的錢辦更多的事情。奧巴馬政府正在威脅中國,讓世界貿易組織譴責中國,因為中國正在具體地做我們應當做的事情:一項當然由國家引導的工業政策,以便建立一種可持續的經濟的基礎。我們必須阻止它,因為違反我們的神聖的市場原則。居民並不知道這事。經濟學家,知識分子和媒體是有過錯的,因為他們不願意說明我們的經濟是這樣運行的。
美國需要一場“文化革命”。需要一種變革,其方式讓我們理解人們的態度、觀念和知識。在這個意義上茶黨是很突出的。我們的社會經常用民意測驗來衡量。許多民意測驗沒有多大用處,另外一些則說明重要的事情。比如,有的民意測驗說有人支持一個小政府,少收稅。從社會角度說,他們支持在教育、衛生、基礎設施方面進行更多投資。在這方面與瑞士人沒有差別,但是他們不希望有統治者,也不想交稅。他們的頭腦中保持著絕對矛盾的兩種思想,同時又相信這兩種思想。全國都存在這種觀念。有人說,“對我來說,國家發生什麼事情無關緊要”。這是在民意調查中受訪的人想討論這些問題。去年我去過墨西哥城,從那裡到加利福尼亞。我從一個窮國到一個世界上最富饒的地區。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有10萬學生,都是免費的。它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學校,但是相當好。而同時在加利福尼亞公立的大學教育制度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學教育制度之一,但是正在受到破壞,被私有化。墨西哥作為一個窮國,能夠保持一個質量好的公立教育制度,而在加利福尼亞這個很富有的地區,最好的教育制度之一受到破壞。如果沒有一個高水平的教育制度,你就不會有一種高水平的競爭性的經濟,因為當今經濟增長的大部分都發生在大學周圍,那裡有研究人員,有知識,有革新和開發,以至在這些研究人員周圍成長的私人部門是寄生性的,他們從大學的知識中獲取巨額利潤。這樣,如果你破壞大學的制度,你就使私人經濟部門處於風險之中。但是你必須這樣做,因為必須減稅。有經濟研究表明在加利福尼亞多數維護減稅的人是那些從聯邦補貼中獲利最多的人。
問:總體來說,必須做些什麼呢?
喬姆斯基:在美國國內實施一項大規模的教育計劃,它將導致一場文化革命,讓人們明白他們的處境和他們的行動的後果,將意識形態的教條的禁錮放到一邊,帶來實施敏感的和明智的政策的可能性。沒有理由讓美國不成為一個發展綠色技術和一種可持續發展模式領頭的國家。我們有設備和資源,使美國不必去中國尋求廉價的勞動力。我們正在做的事情是打補丁。
問:關於後帝國的世界,在9月11日事件後近10年時,美國已經不是昔日的世界超級大國,至少在政治上和經濟上是如此。美國在現在和不遠的將來的作用是什麼?
喬姆斯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曾擁有在歷史上一種無與倫比的權力地位。從理論上說它占有世界財富的一半,有條件追求羅斯福的策劃者們提出的非常野心勃勃的目標,後來這些目標被廣泛地達到了:控制包括西半球、中東、原來的英帝國(包括擁有無比豐富的石油的西亞)在內的廣大地區,和歐亞的工業和貿易中心。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權力不可避免地耗竭。到了1970年,世界在經濟上出現三極。當時世界最大的中心在北美是美國;在歐洲是德國和法國;在亞洲的東部是日本。蘇聯的解體創造了一個簡短的單極和“歷史的終結”的幻想,但是很快這種幻想就煙消雲散了,現在全球的體系更為多樣化,美國進行控制的能力下降了。對於美國的策劃者來說這是很令人擔心的事情,也是巨大的非理性的一個原因,比如美國國務院最近警告中國說它應當履行自己的“國際責任”,服從美國對伊朗的單方面懲罰,這使中國的領導層感到可笑。從軍事實力來說,美國繼續處於最高的地位,但是這是一種成本很高的優勢,不可能支撐下去,特別是政府的決定嚴重地削弱了生產性的經濟,而有利於金融部門。這個國家的領導人有義務成為一個更加多樣化的世界秩序的伙伴。
問:您已經82歲,還繼續揭露和鬥爭,是什麼使您保持活躍?您相信什麼?
喬姆斯基:今年夏天我有機會看到世界不同地區人們面對巨大的威脅和危險時進行的一些鬥爭:哥倫比亞農民和印第安人民的鬥爭,巴勒斯坦人在黎巴嫩的難民營的鬥爭,庫爾德人在土耳其東南部的鬥爭;我還簡短地會見了一些人,他們從自己有相對特權的地位獻身這些事業。這些是使我保持活躍的最主要的原因,我相信一個更好的未來的希望。
(《環球視野globalview.cn》第397期,摘譯自2011年3月7日西班牙《起義報》)

2011年9月20日

我們在這裡待了3000多年,用得著看野蠻人的臉色麼?

喬姆斯基:美國維穩的背後意圖
作者:喬姆斯基 文章發於:環球網 更新時間:2011-9-15


記者:您曾經撰文反思過美國的大國強權政治,請問您如何看待當下的中美關系?

喬姆斯基:我認為,非常明顯,中國希望通過和平方式提升和美國的關系,至少美國的戰略分析家是這麼理解的。舉個例子吧,美國有一份關於文學和科學研究的雜志,裡面的文章在美國是比較受推崇的,一位非常著名的戰略分析家約翰·史坦布蘭諾兩年前曾在這本雜志上發表過一篇文章,警告美國政府,尤其是當政的布什政府,軍事侵略政策最終將帶來毀滅性的災難。這個觀點得到了一群嚴肅的戰略分析家的普遍認同。他們認為,應該由中國領導聯合呼吁愛好和平的國家,同美國的軍國主義相抗衡,而不能由歐洲領導,因為歐洲是美國的同盟。   

記者:為什麼這麼說?如果由中國牽頭與美國軍國主義抗衡,會不會正給了某些人“中國威脅論”的口實?

喬姆斯基:原因就在於核武器。在軍事發展和行動上,中國已經顯示了巨大的克制。事實上在這個時候,面對美國軍事侵略政策不斷擴張,中國和俄羅斯一樣已經建立自己的軍事防御能力。戰略分析家選擇中國的原因,就是看到了中國在聯合國為推進和平開發外太空而做出的不懈的努力。試圖通過中國來加強遭受克林頓政府和布什政府反對的,約束力還並不強大的條約。

但是情勢正在改變,布什政府的軍事侵略直接或間接引起了越來越多的軍事狀況。破壞《核不擴散條約》就是如此,這個條約至關重要,如果沒有這個條約限制,全球將陷入嚴重的危機。布什政府拒絕執行這個條約,最近印度的核事件給了《核不擴散條約》嚴重一擊。條約體系中的一部分規定,就是控制向發展核武器的非成員國提供核的相關材料,但是美國無視這一規定,向印度提供了核技術,本質上同意了印度發展核計劃。接著中國表示抗議。情勢非常微妙,一連串的波浪效應危及到了這個條約的基本生存。事實上所有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都破壞了這個條約,尤其是美國,其他國家也是。條約中規定了他們的義務是逐漸消除核武器,並受國際法庭檢驗。《核不擴散條約》遭受了美國最惡劣的破壞,其約束力目前變得非常弱。

記者:那您認為,中國的發展對世界和平事業是否起了穩定作用?

喬姆斯基:我想,沒有人會真的認為中國會威脅世界和平。說到“威脅”也只是威脅到了美國的統治或是所謂的“穩定”。穩定是個科學術語,但這裡“穩定”的意思是由美國來定義的。所以如果你看了昨天出版的《貝克-漢密爾頓報告》,就可以發現“穩定”這個詞出現了不下500次。報告中每一個“穩定”的真實含義都是:美國霸權。

例如:敘利亞和伊朗被控告干涉伊拉克國內事務。即使是火星人看到這個,肯定都會崩潰。只有被軍事占領的國家才能控訴某國干涉本國國內事務……值得注意的是西方人都意識不到這點。由於多年來龐大宣傳機器的運作,霸權心理在西方文化裡根深蒂固,以至於沒有人意識到這個偷換概念是非常荒謬的。

記者:除了政治上的微妙關系,中美兩國的經濟合作往來也非常值得關注。

喬姆斯基:中美關系直接影響到美國大公司的利益。對大多數美國公司來說,中國可以提供非常廉價的勞動力,他們可以招來年輕的農村婦女工作,並且他們不用承擔對環境保護的責任。在中國他們獲取了巨大的財富,所以這些美國公司非常喜歡中國這個出口平台,同時還可以借此壓低美國工人的薪水。

在這種關系中,中國對於美國是有價值的。同時,中國持有超過1萬億美元的外彙儲備,這筆巨款目前主要用來購買美國國家債券(中國是入不敷出的美國的僅次於日本的第二大債權國),由於美元連年疲軟貶值,這顯然不是中國最佳的投資選擇。有朝一日中國決定投資多樣化,將這筆錢投向別處,這對美國的金融將是致命的打擊。從這點來看,美國商界是非常贊成加強中美關系的。

但另一方面,美國政府害怕中國,這裡的害怕並不是因為軍事上的威脅。這並不是開玩笑,國際關系多少有點像黑社會,比如黑社會老大發現有人沒有交保護費,又沒有方法脅迫他就範,美國對中國恰恰就是這種情況。美國揮舞著拳頭對歐洲揚言:停止在伊朗投資。大部分歐洲國家都很順從地撤出了伊朗;而中國偏要加強在伊朗的投資。中國才不看美國的臉色,中國的態度就是:我們在這裡待了3000多年,用得著看野蠻人的臉色麼?這種態度引起了美國政府的恐慌。

記者:您的觀察很有意思。

喬姆斯基:我再說一個細節。去年春天胡錦濤主席訪問華盛頓,布什政府決定用國家午宴取代國家晚宴,結果胡主席非常平靜地用完午宴,然後直接飛到沙特阿拉伯的首都利雅得。沙特阿拉伯是美國主要的石油國和軍事武器輸入國,一直是握在美國手掌心裡的一顆明珠。在利雅得,胡主席受到了最尊貴的接待,雙方簽署了一系列協議,這等於向美國宣告:你少我一頓晚宴,我會加倍拿回來。我就要從美國你這個老虎口裡拔下利雅得這顆牙。這件事一舉震驚了美國。

在拉丁美洲的情況也是如此,中國讓美國喪失了對拉丁美洲國家的控制。如果你看了美國內政報告,就能了解美國是多麼地想控制這些拉美國家,不僅僅是因為這些拉美國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巨大的市場,而且因為美國相信,如果連自家後花園的拉丁美洲都不能控制,又怎麼能征服世界上其他國家呢?其實中國對此並不很在意,目前主要是在努力增加貿易往來和投資。面對充滿敵意的美國政府,委內瑞拉出口部分產品到中國,拉美其他主要的出口國,如巴西、智利、秘魯也紛紛向中國示好,加強與中國的經貿合作。中國開始讓他們獲得利潤,這些貿易挖了美國的牆角。美國政府官方報告《國家戰略分析》把中國視為首要的長期威脅,這當然不是出於軍事原因,沒有人認為中國會在軍事上侵略別人,也沒有人認為中國會希望發展更厲害的防御武器,就因為美國威脅不了中國,這麼簡單的原因。

記者:作為一個關注國際政治,且時刻保持在激活狀態的學者,您對今日中國的大致印像是怎樣的?

喬姆斯基:雖然任何印像一定有其局限性,但是我對中國仍有一些大致的印像:比如說,很明顯的經濟高速增長,以及經濟高速增長所產生的嚴重的副作用,這對大部分人甚至絕大部分人來說都是不利的,鄉村田園被嚴重破壞,人們失去了傳統的賴以生存的家園。許多農民背井離鄉,來到城市,居住在貧民窟中,最終死於工作。另一方面,從中國的新聞報道中可以看到很多腐敗事件,這是一個混雜體。   

現在的上海是一座迷人的城市,但在這個城市裡也隱藏著不同的兩面——一方面上海的經濟在驚人地飛速發展,另一方面這些發展也混雜著其他的東西:很多出口公司是由外國人經營的,海外華人或者外國投資者和本地人一樣不斷地向更高端前進發展。同時,發展中的中國讓大量的工程師去發展本土產業,或許還能接管自己的工業,我想中國比印度更有希望做到這點。   

記者:就您分析,這種混雜,這種經濟高速發展伴隨著問題的高速產生,會不會對社會帶來潛在的危險?   

喬姆斯基:前幾年獲得諾貝爾獎的英國籍印度經濟學家阿馬蒂亞·森和他的比利時同事約翰曾做過一個十分有趣的研究。研究中,有一部分是已知的,另一部分是未知的。在研究中,他們比較了中國和印度這兩個在很多方面存在著相似性和可比性的國家:從印度獨立的1947年直到中國改革開放的1979年,因為改革開放後,中國向不同的方向發展了。這段時期中我們可以看出一點,在英國的統治下,印度發生了駭人聽聞的飢荒,數百萬的印度人民不斷死於飢餓,但是印度獨立後,飢荒就停止了。阿馬蒂亞·森他們把這個歸功於民主政治,完全不同於英國統治下的政府。如果處於民主政治中的印度有什麼地方發生了災難,大量消息將會傳播出去,只有消息傳到中央政府,政府才能夠對此做出反應,減輕飢荒的影響。   

1958-1960年,中國爆發了一場大飢荒,他們把這場飢荒同樣歸因於政治體制,當政府發現一場大飢荒爆發時,做什麼都太遲了。

這就是研究中已知的那部分,這一部分獲得了諾貝爾獎。

阿馬蒂亞·森他們研究中的另一半你們也不能錯過。他們比較了1947-1979年間印度和中國的人口死亡率。 印度由於信息的相對暢通,沒有發生像中國三年自然災害的大範圍飢荒。但由於中國的醫療制度的普及,中國的人口死亡率下降較印度快了許多。結果是,30年來中國比印度少死了1億人之多。

即使在今天,印度仍以發達的軟件產業和生物實驗室聞名。他們確實很棒,和麻省理工學院一樣優秀。但他們不會告訴你,就在幾英裡之外的鄉村,印度農民自殺率不斷上升,因為政府把用於農村人口、灌溉以及國家信貸等的國家資金投入到高科技產業中。事實上,印度在1991年改革時,位列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排名第124位,雖然改革給印度帶來了巨大的財富,並提升了科技,但改革後,印度的人類發展指數排名卻降至127位。

玻利維亞進行的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民主選舉,根本不是美國!

記者:您是一名語言學家,畢生都致力於研究語言這一表達思想的工具,但是您所表達的言論卻在美國遭到了最廣泛的誤解和攻擊,這是否會使您感到失落?

喬姆斯基:失落?就像我今天看到外面在下雨一樣失落。呵呵。受到誤解和攻擊一點都不值得奇怪,享有特權和權力的人面對批評就是這種反應。他們不願接受獨立的質疑,即使是出於善意的,這不難理解。如果人們變得思維獨立,思想自主,他們會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這是一心想控制人心的精英層最不願見到的。這就是為什麼在富裕強大的國家裡,你不可能享有真正的選舉權。

記者:您的意思是說,在富裕強大的一向號稱人民享有民主的國家,反而沒有真正的選舉麼?

喬姆斯基:我們來看一下西半球,如果你比較最富有的美國和南美最貧窮的國家玻利維亞,過去幾年中兩國都有總統選舉,你認為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民主選舉?答案可能會讓包括中國朋友在內的所有朋友大跌眼鏡。事實上玻利維亞進行的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民主選舉,而根本不是美國!

在玻利維亞,絕大部分人不只是在選舉日參加選舉,他們一直在關注並參與到重大問題的討論中,比如他們如何接受世界銀行的充滿附加條件的貸款,並使之私有化?玻利維亞是否控制它的財力?或是把它們放任給外企?大部分印地土著人是否應該享有平等的公民權利?這些權利自從大約500年前玻利維亞淪為西班牙殖民地時就被剝奪了。這些問題對民眾來說非常重要,人們每天為此爭論,選舉日到來時,人民選出了來自自己階層的人作為領袖。

而美國則不同,兩個候選人都來自富裕和政治權貴的家庭,都享有特權,進同樣的名校(耶魯大學),參加相同的秘密俱樂部,該俱樂部旨在培養未來的統治階級——實際上他們背後都有相同的利益集團在支撐。所以候選人都有基本類似的計劃一點也不奇怪。美國的選舉是由公共關系那套理論運作的,他們像推銷牙膏一樣宣傳候選人。他們讓那些問題遠離選舉議程,人們永遠也弄不清楚候選人在關乎民生的重要問題上的立場。公共醫療制度就是美國人民關心的重要問題,美國的公共醫療制度問題重重,有4500萬人沒有任何醫療保險,因為私有化造成了衛生保健系統的效率低、官僚化甚至不作為。但是有普通百姓能指出約翰·克裡(2004年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在衛生保健這個問題上的立場麼?沒有人。選民不是傻瓜,可選舉就是設計好了讓人們阿弄不清候選人的立場。在西方發達國家, 越來越多的權勢集中控制著選舉,廣大人民卻被排除得越來越遠。

記者:您如何看待美國在薩達姆事件上的態度?

喬姆斯基:我曾經說過,布什和布萊爾都應該被戰爭法庭審判,就是在海牙,審判前南斯拉夫總統米洛舍維奇的那個國際法庭。1999年北約轟炸南斯拉夫實際上是一個陰謀,轟炸的目的就是為了激起米洛舍維奇去做一些大規模的破壞性事件作為報復。轟炸了以後,米洛舍維奇做出了報復,正好給他定罪。如果你看一看英國的議會所進行的調查,他們的結論是直到1999年1月,大部分的戰爭罪行是由KLA游擊隊犯下的,而不是米洛舍維奇犯下的。

薩達姆當然是一個可怕的惡魔,但是現在控告他的是他在1982年殺害143個什葉派人士。當時什葉派試圖來謀殺他,謀殺的計劃失敗了,他作為報復殺掉了143個什葉派的人。

1982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這一年裡根把伊拉克從恐怖政府名單中拿掉了,所以美國可以向他們的好朋友薩達姆提供大規模的援助。不僅包括經濟援助,還包括幫助他們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化學武器。為什麼這麼做呢?實際上是針對伊朗的。這些武器由美國來提供,還有英國、德國、法國和前蘇聯。既然美國和英國當時是支持伊拉克的,對伊拉克擴張的野心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那為什麼他們不和薩達姆一起接受審判?

記者:您年輕時就寫過一篇小文章《知識分子的責任》,請問您如何理解知識分子的責任?

喬姆斯基:我惟一能說的就是真理。 有的知識分子為了顯示自己是一個深刻的思想者,喜歡用華麗的辭藻和晦澀的注解來裝飾真理。其實真理無庸多言,就像兩點之間直線最短一樣是常識。從基本面上,公共知識分子的責任與其他人並無二致。之所以稱其為知識分子,不是因為他們特別聰明,而是他們享有一定的特權:他們享有更多的資源,他們更有影響力,他們比大眾幸運。特權賦予責任。如果你是個生活在底層的勞動者,一生都在為溫飽掙扎,你能做的肯定有限。但如果你享有特權,擁有豐富的資源,並受過訓練,等等,你能做的就更多,你的責任也就更大。我們有一個共同的責任:發掘真相,並幫助他人找到真相;設法和當下的主流競爭並且交戰;設法讓這個世界進步,這才是我們所謂的知識分子的重大責任。

紙歐元將“死”, 金歐元待生

2011-09-19

中國外儲亡羊補牢或只剩一年時間

紙歐元將“死” 金歐元待生

張庭賓

9月6日,國際外彙黃金市場發生極為罕見的一幕。

這一天凌晨,歐元兌瑞郎瞬間從1.10升值到1.2120,飆升10.1%;美元對瑞郎轉瞬從0.785上漲到0.861,大漲9.66%。要知道,在國際彙率市場,一天1%的漲跌都已算是大幅了,10%上下堪稱巨幅。

這緣於瑞士中央銀行6日清晨發表的聲明——瑞士法郎目前被過度高估,對瑞士經濟增長已構成嚴重威脅,並孕育通貨緊縮風險。未來瑞士央行將致力於瑞士法郎可持續的、大幅降低幣值。即日起,瑞士央行將“無法容忍”歐元與瑞士法郎的比價低於1.20,將全力維護這一最低比價並准備無限量購買外彙。

這一聲明並非突如其來。早在8月中旬,瑞士方面已經傳出對瑞郎不斷升值的不滿,並准備掛鉤歐元的信息。但當這個警告真的變成現實時,國際金融市場顯然還是“蒙”了。除了本能的反應——瑞郎對所有貨幣瞬間大幅貶值之外,市場關於該事件對國際金融市場中長期影響的讀解顯然是紊亂的。

這種混亂最集中反映在黃金市場上。9月6日,國際金價在創出每盎司1920美元的高價之後,31個小時快速下跌126美元,跌幅為6.56%;之後42個小時又上漲了91美元,漲5.07%;之後2小時又大跌了60美元,跌3.18%。

瑞郎掛鉤歐元也成為歐元兌美元的一個拐點時刻,歐元對美元加速下跌,由1.4265跌至1.3789,跌幅為3.36%。如果從8月30日的1.4548算起,歐元對美元已經貶值了5.21%,從技術線上看,美元已經對歐元基本確定了中期上漲通道。

那麼,瑞郎掛鉤歐元到底對國際金融市場意味著什麼呢?這一事件對於國際貨幣體系的演變,尤其是美元與歐元的貨幣爭霸能產生什麼影響呢?

這一問題堪稱是當下國際金融界關注度最高的課題,也是挑戰難度系數最高的命題。

要回答這一問題,必須要與兩個相關消息相聯系,即瑞郎掛鉤歐元並非孤立的事件。

一是7月8日的消息。瑞士議會將於今年晚些時候討論創立與現行貨幣瑞士法郎平行的金法郎的可能性。雖然金法郎被提上日程,但立法的通過還需要瑞士修憲。如果該議案被駁回,則可能在2012年中期進行全民公決。如果被批准,得到許可的金融機構可以發行金法郎,但是會受到政府的嚴厲監管,以此來保障含金量和真實性。

二是歐洲議會的貨幣和經濟委員會已經在7月份提出議案允許黃金作為交易所和商業銀行的清算貨幣,其若被批准,新歐元掛鉤黃金的最後重大技術障礙就已經消除。

如果將這三個消息——瑞郎與歐元掛鉤、瑞士推金法郎、歐洲推動黃金作為清算貨幣——連接起來,人們就不難看出一個彈性金本位回歸的“三角結構”。如果這一進程按照正常時間表,在2012年內,或者說在未來一年內,人們有可能看到金法郎和金歐元的誕生。與此同時,人們有可能看到紙歐元的潰敗,即紙歐元“死”,金歐元生。

純信用紙幣歐元的潰敗已經進入倒計時了。歐洲各國的主權債務危機越演越烈,希腊、愛爾蘭、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越來越多的國家卷入主權債務危機。簡言之,希腊債務危機已經無可救藥了。

按照現在紙歐元的客觀條件,希腊主權債務危機,乃至歐元區各國的主權債危機已經幾乎無法拯救了。歐盟的7000億歐元的拯救資金已經不夠用了;各國財政統一的遠水解不了近渴;發行歐洲央行債券又被德國否決,接下來,從希腊開始,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主權債崩盤已難以避免。

歐洲是不是已經山窮水盡了呢?未必。因為這些陷入主權債務危機的國家,其央行均擁有較多的黃金,希腊112.2噸,西班牙281.6噸,葡萄牙382.5噸,意大利2451.8噸,分別占外彙儲備的76%、37.1%、82.2%、67%(2010年6月數字)。歐洲各國央行的總黃金儲備是1.1萬噸。而美聯儲的黃金儲備名義值是8133噸,但俄羅斯總理普京懷疑這些黃金中的大部分已經失蹤。

早在兩年前,筆者就曾指出,當歐元與美元決戰到最後時刻,即歐元在美元攻擊之下,作為純信用紙幣無以為繼時(表現為歐元區主權債購買力大幅貶值,甚至歸零),歐盟宣布發行新歐元,與黃金掛鉤,則新歐元立刻將成為全球最堅挺的貨幣;與此同時,同為純信用紙幣的美元將會崩潰,因為美國沒有足夠的黃金與近100萬億美元的美元債券證券以及約600萬億美元的金融衍生品掛鉤。美國要麼被動實施金本位,要麼美元退回僅在美國範圍內使用。

其實,瑞郎掛鉤歐元是這一進程中新的一步,換言之,美元對紙歐元進攻得越犀利,則越將轉化為金歐元的推動力;紙歐元越接近於崩潰,則金歐元越接近於正式推出。

對於美國而言,這就陷入兩難:如果加速擊潰紙歐元,則金歐元誕生,紙美元將崩潰;如果不攻擊紙歐元,其分流美元的流動性,美國國債出售的難度更大,量化寬松3.0的規模會更大,會威脅市場對紙美元的信心。

美國最新采取的舉措均無法扭轉上述趨勢。9月9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公布了總額4470億美元的就業刺激計劃,其內容包括將工人和小企業業主所需支付的工資稅削減一半、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進行支出、向地方政府提供補助金以避免其裁減教師人數等。其作用是延緩美國社會動蕩爆發的時間,其政治目的遠大於經濟金融目的。至於美國未來10年消減1萬億美元的財政赤字,那更是杯水車薪。

就新歐元掛鉤黃金的大趨勢而言,已經很難看到什麼阻擋的力量,除非歐洲核心國家出現社會大動蕩,其主動退出或解散歐盟,此外就是美國和歐洲由貨幣競爭升級為軍事競爭。然而,這兩者出現的概率都不大。

如果未來12~16個月中,瑞郎、歐元先後掛鉤黃金,標志著彈性金本位的回歸,則意味著美國國債、歐元國債大幅貶值,貶值幅度可能高達80%~90%,甚至歸零,則中國外彙儲備將蒙受巨大損失。即未來12個月,有可能是中國外彙儲備亡羊補牢的最後時機。

從這個戰略高度來解讀瑞郎掛鉤歐元,不是紙瑞郎,不是紙歐元,也不是紙美元,而是黃金的重大戰略利好。盡管短期有利於紙美元打擊紙歐元,美元勢力可以趁勢打壓黃金,黃金有可能出現一波較大調整,但就6~18個月中期而言,是對黃金的重大戰略利好,即金價在未來6~18個月內,有可能上漲到3000~5000美元/盎司。

2011年9月19日

SARS是偶然事件?

SARS: 偶然事件還是預謀?

2010-09-19

SARS: 偶然事件還是預謀?

Knowledge of Health 特別報道,作者 Bill Sardi,張譯

一張世界衛生組織的時間表顯示,第一例SARS病例,即嚴重敏感呼吸道綜合病症,出現於2002年11月。到2003年春季,報道的病例已經達到5000例左右,並有近500人死亡,其中死亡率最高的是老年人,死亡率達43-55%。中國的廣東省是SARS的起源地,在第一例病例公布之前幾個月裡到廣東旅游的人被發現有類似症狀。從中國回美國的游客伴有干咳和長期的身體不適。因此,2002年11月所發現的首例病例決不是真正的首例SARS病例。

在出現首例SARS病例的同一月中,BBC報道稱一種殺傷力極強的流感病毒正在蔓延,數以千記的人將因此而喪生。該報道稱此變異的流感病毒可能與1918年在西班牙發生、然後席卷全球並殺死數百萬人的流感頗為相似。1957和1968年的大範圍流感也有大約4000萬人死亡。微生物病原體學家稱該流感病毒每30年變異一次,現在又到了要出現的時候,並且隨之而來的將是大範圍的感染。(BBC 2002年11月2日廣播)微生物病原體學家所稱的每30年爆發一次的流感與1918、1957、1968及1997年的傳染病周期不太一致。這些傳染病的爆發間隔分別為39年、9年、11年和29年,並沒有表現出規則的周期性。

2002年11月,病毒學家雲集於馬耳他討論即將發生的超流感傳染病時,一位Erosmus大學的病毒性教授說,“不管我們開發出什麼樣的科技,知識和技能,最終決定事情走向的還是那些立法者和政客。”(BBC新聞,2002年11月2日)與其說SARS是一種醫學現像,還不如說它是一種世界地緣政治操縱的結果。

誰將這些微生物病原體學家召集到馬耳他的?誰預先知道了該次恐怖的傳染病的爆發時間?微生物病原體學家早就知道一種變異了的病毒將引起SARS?

來自馬耳他會議的一份報告稱微生物病原體學家們認為流感的病原基因是由飛禽傳染給人類的。報告稱“病毒從鳥類傳染到人類,再在人們之間傳播只是時間問題。如果感染的人碰巧又帶有流感,則更有助於病與之捆綁的傳播。”(BioMedNet 2002年10月23日)

那麼,SARS到底是源於自然的病毒變異還是邪惡的陰謀----人造病毒?

2002年11月20日,以色列雜志Dei’haveDibur 出版了一份報告,讓大家警惕生化威脅。報告質疑威脅是否來自“薩達姆?不對。“基地組織”?也不是。歐洲現在正在面臨一個更大的威脅:一種世界範圍內傳播的致命的流感,我們稱之為超流感。”該報告還稱“以色列衛生官員對警惕性的標語感到滿意,他們鼓勵大眾接種疫苗。” Tel Aviv的Amnon Kiro博士說,如果超流感席卷全球,我們有4個月的時間來“准備疫苗”。(Dei’ahveDibur,2002年11月20日)以色列衛生官員對他們引起的關於即將到來的未明身份的病毒的重視感到欣慰。他們打算借超流感的借口讓大眾接受流感疫苗。這就像地質學家基於對大規模強烈地震的並不可靠的預測,而建議大家作好准備迎接大地震一樣。

在中國,呼吸道疾病每天都平均奪去5174人的性命。在美國,因流感而喪生的人每年也至少有36,000人,世界範圍的數字則是250,000到500,000人。為什麼一個尚未發生的病毒變體就引起了這麼大的恐慌呢?

同一時間發生的另一件怪事是,藥業巨人Hoffman-La Roche有限公司於2003年2月遭到中國官方指責,因其自稱它的Tamiflu產品(中文叫“達菲”)對廣東省由雞傳染的流感非常有效。在當時一篇與此事相關的媒體文章稱“神秘疾病”自11月官方報道第一例SARS病例後,已經引起了5人死亡,305人感染肺炎。(CNN.com. 2003年2月19日)這是一種“禽流感”,一種與流感類似的疾病,香港媒體此前也對此進行過關注。H5N1飛禽流感病毒被確認。1997年香港曾爆發過此流感病毒。雖然H5N1病毒由動物向人傳播,但是並不會在人們之間傳播,只有那些與動物經常接觸的人才會有危險。雞被大量屠殺,傳染消失了。但是當時也有報道稱1997年的病毒也在人們之間傳播。這裡的重點是,制藥公司制造謠言稱其藥物有效。

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是由H1N1病毒引起的,曾奪去了2000多萬人的生命,其中多數是青壯年。1968年的流感由N3N2病毒引起,多數感染者為超過65歲的老年人(英國《獨立報》,2003年2月20日電)

雖然第一例SARS病例被追溯到2002年11月,但是直到2003年,SARS才見諸報端。一連串的SARS病例顯然起源於中國的廣東省。SARS典型症狀就是發燒,並伴有干咳和呼吸急促,並且有時候會導致有生命危險的肺炎。對SARS沒有血檢,只能靠症狀診斷。

開始時,SARS的死亡率在3%左右,到5月7日,當更多病例出現後,中青年的死亡率達到了13.2%,而60歲以上的老年人的死亡率則為43-55%。(洛杉磯時報 2003年5月7日)雖然全球都有零星病例出現,但是亞洲仍然是重災區。商業周刊雜志報道,“就向Michael Crichton的恐怖小說一樣,瘟疫每周都向距離其發源地更遠的地方傳播。”在SARS成為大範圍傳染病之前,它就引起了媒體不同尋常的關注。

對比一下,2002年8月28日,在馬達加斯加爆發的由H3N2病毒引起的流感造成了670人的死亡,世界各大報章都有報道。但是沒有媒體將其描述為威脅全球的殺傷性流感。(www.allafrica.com 2002年8月28日;世界衛生組織,2002年8月30日)

世界衛生組織稱5個“毒王”已經將病毒傳染給了另外144個人,而這些感染的人裡有8%的人沒有將病毒再傳染給其他人。在其他傳染病例中也出現過毒王,例如肺結核、風疹和埃博拉病毒。(《紐約時報》,2003年5月9日電)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5月上旬,全世界已經出現了5600個SARS病例,而美國只有56個疑似病例(全球的1%),並且無一人死亡。

美國疾病控制中心一直在不斷挖掘聲稱的SARS病例,好像故意要制造大眾恐慌。多少美國人真正因SARS而病倒?2003年4月18日,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承認其一直在使用SARS的廣泛定義,208例感染者中有173人從未感染肺炎,而這是SARS的重要標志。美國實際的SARS病例只有35例。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的Julie Gerberding說廣泛定義將繼續使用。(USA Today 2003年4月18日消息)為什麼美國疾病控制中心要故意誇大SARS病例數?

奇怪的是,美國版的SARS要比國外的病例輕的多,以致醫生們建議稱之為MARS,即良性尖銳呼吸道綜合病症。這也許因為美國根本就沒有SARS。如疾病控制中心主任Julie Gerberding所說,“極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即:有的病人符合SARS的廣泛定義,但與傳播中的疾病毫無關系。”(《今日美國報》,2003年4月11日)Gerberding的話存在明顯的概念矛盾。

另一件奇怪的事情是,2003年4月25日,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稱他們的代理機構正在與國防部合作試驗現有的抗病毒試劑。為什麼國防部也如此警惕?難道SARS是由生化恐怖分子引起的?一周以前,2003年3月17日,媒體武斷地認為SARS的爆發是生化恐怖主義制造的,但是沒有明顯的證據。(《倫敦時報》, 2003年3月17日)

應該注意的是,美國國防部研制了生物戰爭藥劑,並且於20世紀90年代在阿拉斯加的冰原上從1918年西班牙流感死亡者的冰凍遺體中提取了基因序列。(《科學》雜志,1793:275,1998年)

《華盛頓郵報》將SARS定義為“幾十年來第一例在不同個體間傳播的有生命危險的傳染病。”(《華盛頓郵報》,2003年3月25日)如果是這樣, 那麼1968年和1997年的流感又算是什麼呢?愛滋病呢?

到底是什麼引起SARS? 4月16日,世界衛生組織鄭重宣布一種新的病原體,冠狀病毒,是引起SARS的罪魁禍首。世界衛生組織傳染病項目執行主任David Heymann博士稱:“我們已經確切知道了SARS的病原。”為什麼對冠狀病毒這麼確信呢?

溫尼伯湖國家微生物實驗室科學主任Frank Plummer稱,只有40%的SARS疑似病人體內發現有這種新的冠狀病毒。該冠狀病毒也被發現存在於14%的未感染SARS的人當中。因此健康的人也有可能攜帶該病毒。研究人員是從鼻腔黏膜的樣本中觀察到該病毒的。但是該冠狀病毒可能也存在於消化道內,而不是只寄生在肺裡。(《今日美國報》,2003年3月30日)

但是有一個麻煩的問題:如果SARS真是由冠狀病毒引起的,為什麼表現又不像呢?有生命危險的下呼吸道感染,就像SARS一樣,一般不會由冠狀病毒導致。這些病毒經常在上呼吸道疾病中出現,比如常見的感冒。(The Lancet 361, No. 9368, 2003年5月3日)

SARS是不是起源於一種輔助的疫苗實驗,這種實驗導致了一種新的冠狀病毒?有推測說SARS是復合組合的產物,也就是說,它產生於兩種不同的病毒同時入侵一個細胞時。目前尚不知道是哪兩種具體的源病毒。部分SARS病毒看起來像牛冠狀病毒和禽類支氣管炎病毒。既然SARS的基因序列組已經被繪制成功,我們可以從它的基因序列看它是否有人工加工過的痕跡。在實驗室環境下,從20世紀90年代晚期以來,冠狀病毒曾被改變過基因組成。冠狀病毒具有較大的RNA染色體,非常適合與其他基因物質組合。很多關於冠狀病毒的基因重組都已成功。(《病毒學》雜志77:4528-38,2003)

一種與SARS具有相似症狀的從豬的病症中得來的冠狀病毒,已經被改變成一種濾過性病毒載體,有意用來植入外來基因(基因療法)。ProdiGene是一家位於德克薩斯州農作物生物制藥的公司,該公司還生產一種針對豬冠狀病毒的可食性疫苗。任何關於該公司在哪裡進行對付豬冠狀病毒實驗的信息,都被美國農業部視為機密(Joe Cummins教授, 2003年4月21日)。

動物疫苗的最大市場在中國,那裡飼養著36億只雞,6.12億只鴨,4.376億頭豬,2.03億只鵝,1.484只山羊,1.311億只綿羊,1.046億頭牛,2250萬頭水牛,以及超過2200萬頭馬/驢/騾子/駱駝。(《中國簡訊》-第一卷,美國聯邦牧業局,2001年9月25日)至於Prodigene或其它那些與生產prodigene相關的公司有沒有在中國進行生化實驗就不為人知了。中國已經給超過20家外國公司頒發了基因修改試驗的安全許可證。(Bio Exchange, 2002年4月29日)。中國在與外國公司(如Monsanto)已經合作進行了轉基因作物的試驗。(《棕櫚郵報》,2003年3月11日)。

基因變異物質已經進入人類的食物鏈。例如,ProdiGene實驗用的經過基因變異的玉米曾感染過愛荷華州的大豆,而FDA也承認,經過基因工程改造的豬也曾被非法地作為食物出售。(《紐約時報》2003年2月6日)這種豬地基因會產生一種類似於胰島素的生長物質,而這種物質容易致癌。(《大英醫學雜志》321:847-48,2000年)

大眾沒有意識到現在正在全世界範圍內進行的基因實驗將導致的後果,其目的是用食用疫苗和氣體疫苗來裝備人類。農業正在變成制藥業。生物制藥是一個新興產業,其市場規模在2020年將達到1400億美元。

政客們和生物科技公司的老總們關系非常密切。就在ProdiGene公司在愛荷華州的藥物作物污染附近的大豆田的同一個月,ProdiGene的總裁Anthony Laos被布什任命到“國際食物及農業發展委員會”(BIFAD)就職,該委員會是美國國際發展司(USAID)的智囊團,而USAID則負責監管GMO食物援助。FIFAD負責就類似農業和食品安全(包括美國農作物針對生物恐怖主義的安全問題)等國際食品問題,向美國政府提出建議。Archer Daniel Midland公司以及其他一些制藥公司都是2000年布什競選的贊助商。

2011年9月16日

美國操縱戰爭實際目的是為了控制石油

《瞭望》:“石油大棋局”剛剛開始
作者:雲杉
文章發於:《瞭望》新聞周刊
更新時間:2011-9-10


  恩道爾:“石油大棋局”剛剛開始

  基辛格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如果你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的國家”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雲杉

  9月8日上午,美國著名地緣政治家和經濟學家威廉·恩道爾的最新力作《石油大棋盤》全球首發式在北京舉行。

  與大多數首發式不同的是,與會者都是恩道爾的熱心讀者,在恩道爾的《石油戰爭》《糧食危機》和《霸權背後》等著作中,早已領略其廣袤的視角和精辟的分析。

  在會場上,本刊記者見到了身穿深灰色西裝、神態平靜的恩道爾,請他解讀《石油大棋盤》的內容,並了解到他對當前國際社會亂像叢生的真相的分析。

  國際亂像的背後:逢油必奪

  一百多年前,世界進入石油時代,全球經濟和政治格局風起雲湧,歷史性的大變革就此拉開序幕,該如何看待和把握此間諸多歷史事件?

  恩道爾在《石油大棋盤》中抓住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核心——石油,促使人們對石油危機、兩伊戰爭、海灣戰爭、車臣戰爭、伊拉克戰爭、顏色革命等深入思考,同時也讓人們對美國的全球戰略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正如數百年前的香料戰爭一樣,國際亂像的背後是一場(對石油的)掠奪。”恩道爾對本刊記者說,

  他指出,無論從喀布爾到巴格達,從達爾富爾到開羅、的黎波裡,美國操縱的戰爭一輪接著一輪,“人們被告知,戰爭是為了民主和自由,但是實際目的是為了控制世界上最重要的商品——石油。”

  “中東之亂,並非針對腐敗王朝或者極端政權,不是說這些政權的問題不存在,而是人民正常的訴求被人為操控,不但為了這些地區的石油,也為了其真正的目標,北京和歐洲。”恩道爾說。

  他引用當年基辛格說過的一句很有名的話,“如果你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的國家”,並指出:“到了2011年,華盛頓的戰略已經非常清晰,控制中國及其在歐亞大陸的朋友才是戰略要義。”

  恩道爾分析道,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已經從石油出口國變為石油進口國,在2003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美國之後的第二大石油消費國,第二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目前中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已經超過50%。

  “在伊拉克戰爭的前兩年,美國政府的《美國國家能源政策報告》中就對此有過分析,這份報告認為,到2020年,中國每天進口石油將增加到500萬到800萬桶之間,其中大部分來自中東。”他說。

  “下一個目標是中國?”

  恩道爾說,在發動伊拉克戰爭和控制俄羅斯油氣管線之後,美國馬上將目光轉向中國,阻止石油流向這個正在崛起的大國。“從那些連續發生的事件中看出,石油嚴重依賴進口的中國在積極對外尋求合作的過程中,美國始終如幽靈相隨。”

  他指出:“美國一占領伊拉克,就馬上廢除了中石油和伊拉克的石油開采合同;中國剛剛與蘇丹簽署在達爾富爾的開采石油協議後,美國就唆使當地內戰全面爆發;美國還在緬甸煽動袈裟革命,干擾中緬油氣管道和在建港口等等。”

  “在中非石油合作稍有眉目時,美國就組建了美軍非洲司令部,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的顧問彼得·範就公開宣稱,建立美軍非洲司令部的目的是:確保美國獲取非洲豐富的石油和其他戰略資源,這一使命還包括保證這些資源的安全,不讓中、印、日、俄等國獲得壟斷地位和特別待遇,當前美國在全球的真正競爭對手是中國,非洲將是美中戰略競爭中越來越重要的舞台。”

  恩道爾直言,這盤圍繞石油的棋局,只是剛剛開始,利比亞之後,是也門的動亂。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兩場戰爭,就花了納稅人一萬億美元的錢。將之如何?我們可拭目以待。

  石油新理論,顛覆美英“石油枯竭論”

  恩道爾對本刊記者說,在這本新書裡,他也披露了新的石油理論,即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科學家經過40年的探索和實踐證明的“石油無機生成論”,這意味著人類可以在更廣袤和被認定“無油區”的地方找到石油。

  一直以來,人們是根據西方的主流石油理論尋找石油的,即石油來自於古生物遺骸並且只存在於某種特定岩石層中。但是,俄羅斯科學家依據新理論,在更深的結晶基底岩石結構中找到了石油,這意味著石油來自於地殼深處的無機物質,而且極其豐富。

  恩道爾說,石油新理論顛覆了英美主流石油理論,即“石油枯竭論”,而“石油枯竭論”一直是英美石油公司的一張“王牌”,因為他們不希望更多的人找到石油,從而動搖自己的石油壟斷地位。但是,蘇聯科學家不但以新理論和方法在第聶伯河盆地打出了石油,同時在1987年幫助越南打出了石油。

  “這對發展中國家來說,不啻是一個好消息,可以在更多的貧瘠地區,發現豐富的資源。”恩道爾說到此露出笑容,顯得興致勃勃。

2011年9月14日

油價受華爾街隨心控制

恩道爾:美英布下石油大棋局 下一個目標中國
作者:恩道爾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11-9-14


恩道爾:油價受華爾街隨心控制 與供需基本無關

2011年09月13日 新浪財經

 誰能想到,石油源自生物遺骸是個天大的謊言,石油行將枯竭是個天大的陰謀?地球石油蘊藏很可能取之不竭。為這一顛覆性觀點提供有力佐證的,是前蘇聯科學家花費40年時間,在傳統理論認為不可能找到石油的地方找到了石油。他們究竟用什麼方法找到了巨量石油?他們又是如何用科學證據來證實傳統石油生成有機論是偽科學的?

  北京時間9月13日上午,美國著名地緣政治家和經濟學家,《石油戰爭》與《石油大棋局》威廉·恩道爾做客新浪嘉賓聊天室,詳解油價推高的幕後黑手是誰?石油漲跌蘊含的地緣政治經濟博弈真相,對中國石油戰略的建議。

以下為訪談實錄:

  主持人劉勍兒:各位新浪網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新浪財經的嘉賓聊天室,我是主持人劉勍兒。

  今天和大家交流的有關石油的話題,石油一直是一個炙手可熱的話題,因為它幾乎關系著我們的衣食住行,現在社會上一些大事件,比如海灣戰爭五、兩伊戰爭,包括現在的利比亞戰爭都與石油密切相關,石油對國際社會究竟有著怎樣的影響,中國又在整個石油格局中占有怎樣的位置?今天我們請來《石油戰爭》和《石油大棋局》的作者,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和地緣政治學家恩道爾先生,歡迎您。還有雲南財經大學顧秀林教授、還有能源專家劉劉克雨劉老師,歡迎您。

中國石油進口高度依賴令人擔憂

  今天三位專家跟我們一起討論石油的發展格局和中國的石油戰略,數據顯示中國的石油進口比例已經達到55%,超過了美國,中國石油也是嚴重依賴著進口,這個局面不能不讓人擔憂,您作為一位外國學者,能不能為我們分析一下近年來中國在國際石油戰略中的處境?

  威廉·恩道爾:中國現在在能源安全問題上變得有一點問題了。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和英國在一定程度上是拿石油作為控制世界的工具來使用的。中國作為一個和平和獨立的國家,這件事件本身就是對控制這種戰略的威脅。盡管中國一直在堅持和平發展的戰略,可是中國保持石油獨立的政策本身就已經構成了對美英控制世界這種戰略的威脅。

  主持人劉勍兒:您覺得中國怎樣做才能避免這種進口和依賴?

  威廉·恩道爾:在這本新書中,我做了很多的討論,就說中國實際上可能有很多的油還沒有被發現,中國也許不必這樣依賴石油進口,而可以開發本土上的石油,用這個方式來保持自己的能源安全。

  主持人劉勍兒:劉老師,中國現在的石油局面真得像恩道爾先生說的這樣嗎?

  劉克雨:你剛才所說的數字,我們對外依存度已經到了55%,這確實是令人很擔憂的數字。剛才恩道爾先生講了中國還有很多石油,不必過多依賴進口,他這個觀點對我們是一個鼓勵,中國石油行業一直在加快我們的勘探開發,力爭發現更多的資源。

  但是從我們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現在每年的石油產量的增產量大概在200到300萬噸的規模,我們的消費增長量最些年來在一千八到二千萬噸,這樣巨大的差,導致我們的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雖然我們在加大投入,增加我們的石油勘探開發,但是明顯現在的生產增長速度跟不上消費增長速度的趨勢,從趨勢來講,對外依存度可能會越來越大。

  所以我覺得這個事情恩道爾先生對我們的鼓勵,中國石油行業一定會努力去做這件事情,但是從整個發現和勘探開發的情況來看,目前看還不並不是說像他說的那麼樂觀。

  主持人劉勍兒:現在中國石油行業運用怎樣的手段去降低對外依存度呢?

  劉克雨:我們降低對外依存度最現實的辦法,有幾個。第一個要節約,因為中國發展到工業化的階段,消費量快速增長是絕對量的增長很難避免,對於我們來說首先要節約,把有限的資源用到最需要用的地方去,要節約,提高使用效率。比如說車,現在百公裡搞混合動力車,百公裡的油耗從10%降到4%、5%,這樣它是節約用油,包括技術的,包括管理的各個方面的節能,盡量把石油消費的增長速度能夠降下來,另外一點加大替代,近些年生物制油和天然氣的使用,都對石油是很重大的替代。另外我們現在還在發展煤機石油,就是煤質油等等,都會對石油形成替代。更主要的是要加大生產,增加國內的產量,再有一點,我們要構建多元的,均衡的進口的框架,從國外利用多種方式,使國外的資源到中國來,保證供應。整個應該是很完整的體系。

  “石油枯竭論”有望被推翻

  主持人劉勍兒:我覺得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話題,是在這本書裡我看到的恩道爾先生的石油無機論,如果石油無機論真得有的話,對中國來說是很好的契機,能夠解決能源問題,恩道爾先生您覺得中國可能在更多的領土上找到更多的石油嗎?

  威廉·恩道爾:我毫不懷疑中國還有很多沒有被發現的油氣儲藏,不僅在中國,在整個世界,在地球上都是這樣的。在傳統上認為沒有油的地方實際上是油的這是革命性的對地球數據解釋,並不是所謂死的恐龍被壓在地底下生成石油。相反從地心深處形成碳鉛化合物往上升,我們找到往上升的途徑就能找到石油。中國有廣大的領土,我對中國能找到更多的油氣是非常樂觀的。

  再講一下關於生物能源的事情,這是一個錯誤的方向,由於把大量的糧食變成生物能源去開汽車,所以就造成了糧食價格的暴漲。美國、歐洲等地方把大量的糧食做成燃料燒掉,這是一個錯誤的做法,不解決問題。

  主持人劉勍兒:劉老師您怎麼看石油無機論?

  劉克雨:這是很有意思的提法,我們關注到這個理論已經很長時間了,我本身不是一個石油地質學家,我對這個問題沒有特別多的發言權,但是我覺得這個理論的提出給我們在更寬的領域,更廣的領域找到石油提供理論,使我們思路拓寬,找到更多的石油。但是現在這種理論它的提出,它的驗證,到目前為止,大家還在探討,也不是一個已經大家所公認的東西。就像原來的石油有機論,石油無機論,大家也在爭論。即使石油是無機生成的,我個人感覺最起碼它從地幔上升有一個生成、運移、聚積、保存,整個過程。

  這裡有一個事實不得不去關注到,我們經過了五億年,石油生成了現在這個樣子,而人類用一百多年的時間,把石油采了大概三分之一,那麼後面石油的生成速度是不是供得上我們的開采,如果石油無機論,可以在更多沒有發現石油的地方去找到石油,這是一回事,我們希望是這樣。但是如果不是的話,我們已經發現的這些地方,確實我們要考慮這石油的生成的速度是一個相當緩慢的過程,即使它從地幔形成,也是相當緩慢的過程。而我們人類開采速度是非常快的速度。

  對於人類開采來講,那個生成的過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個理論給我們最大的啟發我們可以到原來認為沒有油的地方再去找油,而不是我們隨采它隨生成,這個理論,我個人是石油經濟方面的研究者,我對石油地質不太理解,但是我覺得這裡必須要考慮,我們現在人類的過度開采已經把我們發現的采的有一點過度在開采,而它的生成速度是相當緩慢的。但是這個理論很有意思,可以到那些認為沒有油的地方找找看,如果能找到,是很好的事情。如果地幔油,地幔距離我們一百公裡,我們人類現在勘探的深度是10公裡,怎麼找到石油,對我們是巨大的挑戰。

  主持人劉勍兒:石油無機論在一定程度大家不是很接受,很質疑這個問題,您有什麼依據來證明石油無機論有可能存在嗎?

  威廉·恩道爾:石油無機生成理論是在冷戰時期,在前蘇聯被提出來的,當時蘇聯的目的要使蘇聯的能源獨立於西方,因為在提出這個理論過程中,這個工作是被定為最高級的機密,所以不太為人知。20年前當蘇聯解體的時候,這些科學家團隊散伙了,他們走到世界各個地方去謀生,所以這些理論更加不為人知。

  後來這些科學家們又互相聯系到一起,這個探油方法已經進入商業化使用了,在一些地方打井精確度達到93%,是有顯著的效果。他們還分析了世界上現在已有的,已存在的大油田,他們發現大油田都可以自我更新的,你們開采了石油之後,油井充滿了油,這個證明石油從地下深處,通過通道壓到地表上。這個給人非常樂觀的,對於石油開采的前景。要強調這是一個完全新的方法,它已經進入商業化使用,是可以提出驗證的證據來的。對於中國來說,一方面可以討論,討論沒什麼不好,可是更應該的是把這些專家請來,在中國實地上實驗一下,來看一看,驗證一下,用實際的鑽探行動來證明它。

  主持人劉勍兒:您覺得預測一下之後的前景,我們以後如果這個石油無機論成立的話,可不可能做到我們石油是一種可再生的能源,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呢?

  威廉·恩道爾:中國的領土這麼廣大,驗證這個理論的可能性是非常積極的。

恩道爾:美英布下石油大棋局 下一個目標中國

  主持人劉勍兒:在這本書裡,兩年前您寫的《石油戰爭》第一版裡,談論了石油有機論,您也是非常支持石油的有機論。在第二版裡大部分都是在談論無機論,我想問一下您的思想是怎麼轉變的,從有機論到無機論的轉變過程是怎樣的?

  威廉·恩道爾:從2003年伊拉克戰爭開始,我開始思考這樣的問題為何美國不惜冒跟歐洲盟國搞壞關系這麼大的危險,來打戰爭。當然除了石油以外,沒有第二個解釋。可是我越跟同業的人,有影響的人交談,越不相信他們所提出的主要理論就是石油峰值論,就是石油開采到一定高峰以後,走向枯竭。他認為這些是提供的解釋說明不了問題,沒有說服力。同時接收到另外科學家,前蘇聯的科學家和新一代科學家以及他們介紹的文獻,越研究越發現這些信息是可信的,我也寫過文章,現在看起來,人類對深地地球以下的了解才剛剛開始,也許200公裡以下,如果能夠研究地球的結構,不僅找到大量的油氣,甚至可能找到大量的水,能夠解決像以色列和中國缺水的國家。看起來人類對地球的了解才剛剛開始。

  主持人劉勍兒:您覺得石油無機論到最後發展成立之後,從現在到那個時候能經歷多長時間,您預計大概要經歷多長時間?

  威廉·恩道爾:在中國這樣的地域非常廣大的國家,做個實驗來驗證它,恐怕不需要超過一年以上的時間,見證過之後,中國可以決定是否采取這種理論。

“石油無機論”對中國石油戰略的影響

  主持人劉勍兒:您怎麼看這種說法,劉老師?

  劉克雨:我覺得石油和天然氣無機生成論,我們國內的石油行業並不排斥它,現在積極研究它,並且用中國的事情來解釋它。並不是說我們排斥它,我們現在在兩種有機論也好,無機論也好,有機論我們持續這麼多年,現在無機論提出這麼多年以後,都在重視,都在研究生成、運移、聚積、保存整個過程,究竟是什麼規律,我們應該到哪兒去找,現在都在做這個工作,實驗性的工作都在做。

  第二點,對於我們國家來說,我讀了《石油大棋局》這本書,我感覺非常感興趣,因為這次放了三天假,我就認認真真把這本書讀了一下,這裡盡管有很多東西我們有待探討,但是裡面有幾句話我們是非常贊成的,這裡講了美國的全球霸權唯一潛在的對手在歐亞大陸,確切講防止中俄聯手,不讓中國和非洲、中東主要產油國與他們合作。這句話非常同意。

  美國對石油的控制,實際本身不在石油。恩道爾先生在這本書還有一句話,打了那麼多場戰爭,保衛並不是美國石油供應的安全,而是美國的全球霸權。這幾句話我非常同意。從我們的研究裡來發現,基辛格曾經有一句話,我們認為保持美國的全球霸權,防止出現能夠挑戰美國霸權的國家和政治集團,這是美國的根本利益。

  基辛格曾經說過,重要的是不要讓歐亞大陸任何一半,歐洲和亞洲出現能夠占支配地位的大國,它的出現對美國戰爭的明顯標志,無論有沒有冷戰都一樣,因為有此而形成的集團具備在經濟上,而最終具備在軍事上超過美國的能力,美國必須抗拒這個危險,即使處於支配地位的大國顯得十分友善。美國是陽謀,他把他干的事情和目的說得一清二楚。在這個問題上非常同意恩道爾的觀點,下個目標可能是中國。因為中國現在正在從世界大國發展為世界強國,你要在國際事物中有你的發言權,有你的態度,這是美國所不能容忍的。

  布爾金斯基在他的著作裡講過一句話,他就說對於中國來講,有三條路可以走,第一條路扮演世界窮國領袖的角色,與美國抗衡。第二條路中國把實力變成政治軍事實力,旨意在亞洲地區擴大影響,作為地區大國。第三種它成為全球現行社會體制的一部分,聽命於美國。他們非常歡迎中國走第三條道路。但是從中國現在希望經濟上具有相對獨立性,能源具有相對獨立性客觀發展要求來講跟他刻刻不容。最終他肯定,隨著你的國力增強,隨著你的發展壯大,美國把你作為下一個對手或者下一個目標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我對他的觀點裡,不同意的一點是石油只是手段之一,我們看到了利用貨幣,利用其他的手段,逼迫中國來改變他的一些政策,在這點上石油只是其中之一,而不是全部。我也不同意說把全歸到石油帶來的問題,實際上是一種美國的資本帶來的問題,美國的霸權要求帶來的問題。

  主持人劉勍兒:您覺得石油在這種影響裡,能占多大的份額,占很大的份額嗎?

  劉克雨:石油很重要,而且美國它最怕的是中國的發展,能夠和非洲、中東這些產油國能夠結合起來,最後形成經濟上的聯系增多以後,形成政治上的聯系和軍事上的聯系,這對美國是重大威脅。恩道爾在這本書裡講美國所有目的並不是在於石油,而在於利用石油做工具,鞏固和發展美國的霸權。

  油價為何如此飛漲

  主持人劉勍兒:恩道爾先生,您覺得面對國際霸權,作為中國這樣的國家,該怎樣面對,該怎樣應對?

  威廉·恩道爾:據我所知中國在上十年,就是反恐戰爭打的十年來,采取的政策是相當聰明的,做得很不錯。但是現在繼續這些政策的壓力是越來越大,美國正在繼續施壓。北約在利比亞轟炸,它轟炸的目標不是卡札菲,而是中國的石油供給。當然歐洲也包括在中間。從中東、阿富汗這一個大地區,在阿富汗,美軍有軍事基地,哈利波特在支持軍事基地的建設。他們要打擊的對像其實不是塔利班,不是基地組織,而是中國和俄國,因為這個位置往北是俄國,往東就是中國。對於中國來說,如果能夠避免能源戰爭,堅持和平開發,尤其是開發自己國內的資源,對世界來說是大好事,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好。

  主持人劉勍兒:您也說了中國可能儲油量非常豐富,世界上可能有很大的一部分儲油量沒有被我們開發,您覺得這麼大的儲油量,為什麼現在油價還會這麼高呢?

  威廉·恩道爾:20年來,石油價格上漲或者下降,跟供給和需求基本沒關系,油價是被華爾街的銀行,如高盛、大通、摩根斯坦利這樣的公司控制的。這些公司他們擁有期貨市場在紐約、倫敦、迪拜的期貨市場,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地控制價格。

主持人劉勍兒:劉老師,您覺得石油無機論或者說儲油量大的理論如果真的成立的話,對於中國能夠帶來什麼樣的前景?

  劉克雨:如果我們按照無機理論有更多的發現,使我們石油自給能力不斷提高,這當是非常理想的結果。但是這個恐怕要探索,要有一個過程。

  主持人劉勍兒:大概要多長時間?

  劉克雨:這個很難說,因為俄羅斯用所謂無機理論找到石油儲量並不大,剛才恩道爾也在講了有些油已經廢棄了,廢棄了又有油了,什麼原因?油水在地下是一個動態,油和水在地下隨著地球的變化或者築水活動的增加,油水也是動態的,一些枯燥的井又有油不棲息。要找到一些大油田,像沙特也好,中東發現的大油田一樣,如果找到大油田,我們局面就會改觀,否則的話,這個局面短期內很難改觀,這是我的第一問題。

  第二問題問到價格問題,為什麼這麼高,我想探討一下。整個世界石油價格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個大的階段在1928年以前,應該是一個完全世界是非常自由的,1928年形成了維持現狀的協定,也就是大的石油集團共同來商定一個價格,這個價格是以墨西哥灣出口的原油加上墨西哥運到地點的運費加起來作為石油價格,這個價格一直穩定20、30年,一直到50、60年被打破,打破以後,進入到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機以後,進入了歐佩克定價階段,歐佩克制定它的價格。到了1986年,當歐佩克80年代中後期的時候,期貨市場的出現,現在理論上來講,大家認為進入到期貨市場定價的階段了。期貨市場定價階段有一個問題,過去在石油實物市場上,我們認為石油由供需決定,價格由供需決定。但是現在進入期貨市場以後變了,在期貨市場上有兩個問題的供需平衡,一個問題供需平衡是石油的供需平衡,另外一個供需平衡是進入石油市場的資本的供需平衡,比如石油市場交易需要一百億美元,進來了一千億美元,翻了十倍,這十倍錢進來以後,就像現在房價一樣,進來的錢多了,必然把油價頂上去。現在更關鍵的問題是進入到石油市場裡的資本量增加,增加以後要增值,這些金融機構在裡面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另外期貨市場的出現是明天的供需平衡,明天的供需平衡是不可知的,是要預測的,作為從業來講是沒有這個能力,是聽機構的,機構的分析對市場的影響非常重要,機構在這裡對油價的推升起到重要的作用。剛才問到高油價是復雜的問題。

  主持人劉勍兒:儲油量像恩道爾先生說的一樣,大幅度的增加,會不會把機構預期的供需平衡給打破?

  威廉·恩道爾:如果真的有幾個大油田是無機理論發現的,這對市場有極大的心理影響,我們可能會看到你想看到的,油價的大幅度的下降,但是現在我看不到。

  主持人劉勍兒:看來石油在人類社會的發展當中真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您覺得石油在人類未來發展中,會位居怎樣的地位呢?

  威廉·恩道爾:碳鉛化合物能源是基本能源,這個事實可能在今後好幾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這個事實不會改變。把現有的石油找到,利用它,有光明的前景。我不懷疑這一點。

  問題是像中國這樣的石油消費大國對於石油價格完全沒有發言權,完全是聽任石油價格的漲落。這個價格體制,比如華爾街、英國倫敦銀行的體制還有期貨體制,用這個體制賺大錢甚至還要收碳稅,而且是無規則的,沒有人來管理的行動是不對的,是不正確。

  主持人劉勍兒:最後您作為外國專家,請您給我們中國在石油戰略發展上提一些忠告。

  威廉·恩道爾:中國為了保證自己石油安全,可以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比如說在非洲、南美洲、亞洲、地中海地區在一切地方建立長期的供給關系,然後可以冒一些不太大的風險,在自己國土上檢驗一下非生物生成的理論,關於這個理論真正已經爭論很久了,可是應該試一試,我相信中國在這方面可以做得很好,我是非常樂觀的。

  國外的石油巨頭有很大的權利石油機構不希望中國這樣做,因為中國石油攻擊如果不安全的話,可以更容易對中國實現操控。

  主持人劉勍兒:非常感謝恩道爾先生,也感謝劉老師、顧教授來做客新浪嘉賓聊天室,希望今天對石油的談論能給廣大網友對石油方面的問題有很大的啟示。謝謝大家!

2011年9月13日

毛澤東的預見與蘇聯解體的歷史教訓

梁柱:毛澤東的預見與蘇聯解體的歷史教訓
作者:梁柱
更新時間:2011-4-8


毛澤東的預見與蘇聯解體的歷史教訓  

梁 柱  

[摘 要] 蘇共二十大後,毛澤東對赫魯曉夫全盤否定斯大林可能導致的嚴重後果的判斷;對國際上出現現代修正主義思潮的判斷;關於蘇聯黨和國家政權中特權階層的存在是社會主義國家蛻化變質的一個重要原因的判斷;關於要警惕和防止西方帝國主義對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和平演變戰略的警示;等等,具有深邃的歷史洞察力。蘇聯解體的歷史教訓證明了毛澤東上述預見的科學性。毛澤東的科學預見和蘇聯解體的歷史教訓,對於我們今天堅持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具有重要的警示意義。  

   

20世紀90年代初,在克裡姆林宮上空飄揚了73年的蘇聯國旗頹然跌落,隨後升起的竟然是沙俄時代的三色旗。歷史上演了一幕“紅旗落地”的真實版。20年來,對這樣一個世界上第二強國、卻不費一兵一卒而轟然倒塌的原因,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應當肯定,蘇聯解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綜合的,但其中起決定作用的,是以戈爾巴喬夫為首的蘇共中央推行一條自我否定、自我醜化的機會主義路線。經過歷史的沉澱和反思,包括俄羅斯一些有識之士在內,對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和蘇聯解體同赫魯曉夫的歷史淵源,有了一定深度的認識和思考;對這場歷史演變對俄羅斯造成的嚴重後果,也有了比較清醒的認識。俄共中央主席久加諾夫說:“1991年強加給俄羅斯的資本主義改革使整個國家陷入最嚴重的動蕩之中,由此俄羅斯這艘巨輪所遭受的危機比世界上任何一個主要國家都要深重。近20年來,俄羅斯淪為照搬18世紀野蠻資本主義的試驗場,被排擠出世界發展進程之外。這就是俄羅斯近來各種災難的主要導因”。[1]歷史的演進和不幸的結局,證明了當年毛澤東對赫魯曉夫全盤否定斯大林的秘密報告及其後的表演所作的評述,是具有深邃的歷史洞察力的。重溫毛澤東的這些預見,不僅有助於我們正確地總結蘇聯解體的歷史教訓,而且對於如何鞏固、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堅持社會主義改革的正確方向,也有重要的啟迪意義。  

預見之一,對社會主義歷史的全盤否定,將會導致現實的社會主義制度被顛覆對於蘇共二十大,毛澤東認為,赫魯曉夫全盤否定斯大林,這絕不只是對一個歷史人物的評價問題,而是涉及如何看待斯大林領導的近30年蘇聯社會主義的歷史問題。赫魯曉夫這種錯誤做法的惡劣影響是十分深遠的,根據莫洛托夫的外孫尼科諾夫的回憶,莫洛托夫生前曾對他說過:“二十大前真心實意地同情我們的約占全人類的百分之七十。而在二十大後再也沒有這麼多人支持蘇聯、共產主義和共產主義制度了。”①這種情況,正如毛澤東當時所指出的:“赫魯曉夫反斯大林的秘密報告,一是揭了蓋子,這是好的,二是捅了婁子,全世界都震動”。[2](P6)帝國主義正是利用赫魯曉夫的錯誤做法,全面否定社會主義制度及其歷史,惡毒攻擊無產階級專政。因而如何實事求是地評價斯大林,確是關系到社會主義前途和命運的重大原則問題。毛澤東在1956年中共八大預備會議上的講話,就針對赫魯曉夫全盤否定斯大林的錯誤做法,明確指出:“任何一個民族,不可能不犯錯誤,何況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經歷又那麼長久,不發生錯誤是不可能的。蘇聯發生的錯誤,像斯大  

林的錯誤,它的位置是什麼呢?是部分性質的,暫時性質的”。“蘇聯那個主流,那個主要方面,那個大多數,是正確的。俄國產生了列寧主義,經過十月革命變成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它建設了社會主義,打勝了法西斯,變成了一個強大的工業國。”因此,“我們說過,對斯大林要三七開。他們的主要的、大量的東西,是好的,有用的;部分的東西是錯誤的”。[3](P91)這樣具體的、全面的分析,分清了事物的主流和支流,是符合歷史實際的,也是有說服力的。這時毛澤東就明確指出:赫魯曉夫作的這個秘密報告,無論在內容上或方法上,都有嚴重錯誤。他對此表示了深刻的憂慮。毛澤東清醒地意識到,如果社會主義的歷史被否定,就會直接危害到現實的社會主義制度。後來事態的發展,證明了毛澤東深邃的歷史預見性。戈爾巴喬夫的所謂“改革”,實際上是自覺的改制。他認定,已建立的社會主義制度存在著政治上、經濟上和思想上的壟斷,是“極權的”、“專橫的”、“官僚專制的”社會主義,改革就是要“告別過去”,“形像地說,應該炸毀一切”,這就是要“根本改造社會大廈: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這就是說,他要從根本上改變社會主義制度,取而代之的是他所鼓吹的民主社會主義,即按照西方模式重新創立所謂新的社會制度。這位被稱作“二十大的產兒”的戈爾巴喬夫,也因此直接繼承了赫魯曉夫的衣缽,並將它推向了極端,把否定社會主義歷史作為實現改制的前提。戈爾巴喬夫及其同伙帶頭鼓吹懷疑一切、否定一切,共產黨的領導、社會主義制度和革命領袖,無一不被誣蔑攻擊,全盤否定。在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和公開性的蠱惑下,反革命輿論開足馬力,他們以否定斯大林為起點,進而把矛頭直指列寧和十月革命,竟然提出:“最重要的是要揭露斯大林主義所包含的列寧主義實質,許多人想犧牲斯大林來拯救列寧,這是回避了問題的實質。”“如果我們的領袖和締造者(列寧)為某種東西打下基礎的話,那就是國家暴力和恐怖主義的原則。”污蔑十月革命使俄國離開了“人類文明的正道”,是布爾什維克黨的“一個陰謀”,攻擊社會主義制度是“封建式的專制獨裁制度”,否定十月革命開辟的社會主義道路。他們制造了所謂十月革命不如二月革命,二月革命不如斯托雷平改革,使革命不如改良、蘇聯不如沙俄、社會主義不如資本主義的謬說,甚囂塵上。戈爾巴喬夫的得力助手、負責蘇共意識形態的雅科夫列夫,在蘇聯解體後公開招認,他們否定革命,否定革命歷史,就使得“合理的出路只有一個:放棄革命,走改良之路,痛苦的,緩慢的,在過去曾不止一次地遭到否定和扼殺的改良之路”,這裡所謂的“改良之路”,就是復辟資本主義。這種情景,時任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的利加喬夫在《戈爾巴喬夫之謎》的回憶錄中作了這樣的描述:從1987年秋天開始,在蘇聯的報刊上出現了一股愈演愈烈的歪曲和否定蘇聯歷史的浪潮,“暴露文章猶如狂濤惡浪,席卷了輿論工具。極右報刊所描繪的不是多維的歷史,不是成就與錯誤相互矛盾地交織在一起的歷史,而只是陰暗的污點。根據那些文章判斷,過去沒有一點好東西,我們的父輩和祖輩在這塊土地上毫無意義地受折磨,陷入苦海,時代的延續性被切斷了……這種不公正的、惡意中傷的、不真實的歪曲報道驚擾和刺激了社會氣氛。於是矛頭開始對准了共產黨、蘇共,對准了黨的歷史(我再說一遍,這是艱難的,然而是光榮的歷史),最終指向了人民,指向人民對歷史的懷念。”[4](P137)歷史被糟蹋到如此地步,現實的社會制度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依據。這是以戈爾巴喬夫為首的蘇共領導層自上而下掀起的一場否定蘇共和蘇聯的革命歷史的惡浪,導致人心渙散,信念破碎,最終使雄居世界的第二強國、為人類進步作出重大貢獻的社會主義蘇聯毀於一旦。“欲滅其國,必先去其史”這一歷史定律,不幸又一次在我們的北方鄰國得到應驗。  

預見之二,當1956年赫魯曉夫全盤否定斯大林的時候,毛澤東就敏銳地看到了它必然導致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科學理論的背離他說:我看有兩把“刀子”:一把是列寧,一把是斯大林。現在,斯大林這把刀子,俄國人丟了。這把刀子不是借出去的,是丟出去的。列寧這把刀子現在是不是也被蘇聯一些領導人丟掉一些呢?我看也丟掉相當多了。十月革命還靈不靈?還可不可以作為各國的模範?赫魯曉夫的錯誤做法,實際上把列寧也丟得差不多了。在毛澤東主持起草並經他修改後發表的《再論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這篇重要文章中,提出了修正主義的概念。其主要根據有兩個:一是一些人對斯大林采取否定一切的態度,提出了“反對斯大林主義”的錯誤口號,“因而幫助了對於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修正主義思潮的發展”;二是“有人借口反對照抄蘇聯經驗,而否認蘇聯的基本經驗的國際意義,借口創造性地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而否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的意義。”文章特別指出:“在借口反對教條主義而修正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人們中間,有些人索性否認無產階級專政和資產階級專政之間的界限,否認社會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之間的界限,否認社會主義陣營和帝國主義陣營之間的界限。”因而文章明確提出:“我們在堅持反對教條主義的時候,必須同時堅決反對修正主義。”[5]隨後,毛澤東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一文中,又提出了我們在批判教條主義的時候,必須同時注意對修正主義的批判。他說:“修正主義,或者右傾機會主義,是一種資產階級思潮,它比教條主義有更大的危險性。修正主義者,右傾機會主義者,口頭上也掛著馬克思主義,他們也在那裡攻擊‘教條主義’。但是他們所攻擊的正是馬克思主義的最根本的東西。他們反對或者歪曲唯物論和辯證法,反對或者企圖削弱人民民主專政和共產黨的領導,反對或者企圖削弱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他還指出:“在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取得基本勝利以後,社會上還有一部分人夢想恢復資本主義制度,他們要從各個方面向工人階級進行鬥爭,包括思想方面的鬥爭。而在這個鬥爭中,修正主義者就是他們最好的助手。”[6](P788)在這之後,毛澤東把警惕黨內特別是黨的高層領導出修正主義,作為防止資本主義制度復辟的一個戰略思想,作為一個重大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提出來,是很有預見性的。毛澤東曾多次講過,敵人是打不倒我們的,可是共產黨可以把共產黨打倒。這就是指堡壘是有可能從內部被攻破的。所以,西方帝國主義對社會主義國家搞顛覆的陰謀能否得逞,最終取決於社會主義國家的內部因素,而其中具有決定作用的是黨的領導層特別是中央能否堅持馬克思主義。正如毛澤東在1965年8月的一次談話中所強調的:領導人,領導集團很重要,許多事情都是這樣,領導人變了,整個國家就會改變顏色。誠然,毛澤東在“文化大革命”的階級鬥爭擴大化的錯誤中,由於對修正主義沒有作出准確的定位,造成了歷史的不幸;但是,這時他對國際上出現修正主義思潮的判斷,是准確的、符合實際的,而蘇東劇變的歷史悲劇對此作了最好的注腳。近40年來,歷屆美國政要人物都強調:“實現和平演變的前提是軍事威脅”(尼克松);“威懾是我們防務的核心”(老布什);克林頓則積極推行“接觸加遏制”的和平演變戰略。但他們同時又認為“意識形態的號召力將起決定性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要搞攻心戰”,要將70%的力氣用於攻心戰。他們所謂的攻心戰,主要是開展思想理論攻勢,進行思想文化滲透。而這種思想文化滲透的目標,主要是集中在妄圖摧毀共產主義思想理論體系上,瓦解人們對它的信仰。從赫魯曉夫到戈爾巴喬夫的所做所為,可以使我們清楚地看到現代修正主義發生和發展的歷史軌跡。而這種軌跡正是適應了西方敵對勢力以“攻心為上”的戰略需要。赫魯曉夫借口時代的變化,在反對教條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旗號下,修正列寧的帝國主義理論,否認階級和階級鬥爭的理論,否認無產階級專政的必要性,認為無產階級國家已變為“全民國家”,無產階級政黨已發展成為“全體人民的黨”;同時極力鼓吹資產階級人道主義,提出“一切為了人,為了人的幸福”和“人與人是朋友、同志和兄弟”的口號。隨著反斯大林浪潮的推開,現代修正主義思潮迅速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散布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深受蘇共二十大影響的一代人開始步入蘇聯領導層,發揮了“二十大的產兒”的作用。戈爾巴喬夫在回答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的時候,竟然公開地說,我的回答只有一個:“我是社會民主主義者”,如果要思考未來,思考我們朝什麼樣的社會目標努力,我不止一次地論述過:我們面臨的,絕不是在社會主義或是資本主義之間進行選擇的問題。我們的未來是一個趨同的社會,具有趨同性的價值基礎。就是這樣一個異己分子,當上了共中央總書記。戈爾巴喬夫在他的一些文章中對此供認不諱,他寫道:“赫魯曉夫的經驗沒有白白丟掉。他以後的一代改革家並不是偶然地稱自己為‘二十大的產兒’的”。“當命運最後把我與政治結合在一起時,當我們成為國家領導人,到那些赫魯曉夫進行過活動的辦公室辦公時,他的經驗對我開始具有特殊意義”。正因為這樣,戈爾巴喬夫不僅在否定社會主義歷史方面,而且也在否定馬克思主義方面,同赫魯曉夫一脈相承,完全接軌了。戈爾巴喬夫為改制而鼓吹的“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直接繼承了赫魯曉夫的現代修正主義的那一套東西,而且更加自覺地用這一套理論來顛覆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制度,用私有制代替公有制,全面復辟資本主義。對於這種演變,布熱津斯基在《大失敗》一書中以辛辣諷刺的手法,認為蘇聯共產黨統治集團,“一直以一種歷史脫衣舞的形式,一層一層地否定(或者是脫掉)他們過去的理論外衣。”美國駐蘇聯最後一任大使馬特洛克在他的《蘇聯解體親歷記》中也記述了類似的看法,他說:為了改善美蘇關系,需要蘇聯出現轉變,“其中最重要者莫如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鬥爭學說”。“在這一理論真正由官方拋棄之前,表明我們之間關系好轉的任何變化都可能是虛幻的,最多也是暫時的”。他從戈爾巴喬夫、雅可夫列夫、謝瓦爾德納澤等人的言論中看到了拋棄階級鬥爭理論的跡像,他欣喜若狂,立即向華盛頓報告:“如果蘇聯領導人真的願意拋棄這個觀念,那麼他們是否繼續稱他們的指導思想為‘馬克思主義’也就無關緊要了。這已是一個在別樣的社會裡實行的別樣的‘馬克思主義’。這個別樣的社會則是我們大家都能認可的社會”。西方政治家確是給我們上課。正是戈爾巴喬夫的這一套主張和做法,使蘇共在二十八大召開時就已經陷入了四分五裂、危機四伏的境地。如果說,戈爾巴喬夫在鼓吹民主化、公開性時,還不時打出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他的遮羞布,那麼到了二十八大就不再提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而要求人們擺脫對它的“教條主義的解釋”,提出了意識形態多元化的主張,並宣布拋棄“意識形態壟斷主義”,把所謂“全人類價值”和“共產主義理想”並列作為蘇共綱領性目標的基礎。戈爾巴喬夫等不但在輿論上、政治上把蘇共推上了絕路,而且還違背蘇聯人民的意志,把解散蘇聯的錯誤做法強加給蘇聯人民。有材料表明,1991年3月間,蘇聯曾就是否贊成保持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問題進行全民公決,結果是參加投票者的76%的人堅持保留蘇聯;另在這之前,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一些民意測驗機構為了研究蘇聯改革的走向,對蘇聯進行過多次民意測驗,結果高達80%的人都贊成堅持社會主義,這二者的數據幾乎是相同的。而戈爾巴喬夫、葉利欽等悍然不顧人民的意願,為復辟資本主義而強行解散蘇聯。上述可見,正是戈爾巴喬夫這樣一條反馬克思主義的修正主義、右傾機會主義指導路線,最終葬送了蘇聯社會主義事業。  

預見之三,毛澤東十分警惕國家政權由社會公僕向“社會主人”蛻變的危險,把蘇聯黨和國家政權中特權階層的形成,作為社會主義國家蛻化變質的一個重要原因毛澤東在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談話中,提出了一個重要觀點:“所有制問題基本解決以後,最重要的問題是管理問題”,“這也就是人與人的關系問題”。[7](P134)他之所以把管理問題即人與人的關系問題,作為所有制問題基本解決以後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提了出來,這是因為,在他看來,在所有制和人與人的關系之間存在著變與不變的問題。這就是說,所有制性質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在一定時期內,還是不會有多大變化的;而在勞動生產中人與人的問題,卻不能不是不斷變化的。這種變化存在著兩種可能:一是沿著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要求,不斷完善和發展人與人在勞動生產中的關系;二是也存在著違背社會主義公有制要求的逆向發展的可能。而這二者都會對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性質產生影響。所以,在所有制問題基本解決以後,管理問題即人與人的關系問題就突出出來了,其核心思想是防止管理人員由社會公僕變為社會主人,確保已經建立起來的新的生產關系能夠適應和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否則,企業的社會主義性質就有可能受到損害甚至變質。這裡雖然是就企業的性質提出問題,而實際上是在思考如何防止社會主義國家被演變的大問題。他一再告誡全黨;“不要滋長官僚主義作風,不要形成一個脫離人民的貴族階層”。1965年,毛澤東重上井岡山時,和陪同的同志一起探討什麼是井岡山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傳統時,他說,一想到建立紅色政權犧牲了那麼多的好青年、好同志,我就擔心今天的政權。他以蘇聯為例,說蘇聯黨內有個特權集團、官僚集團,他們掌握了國家的要害部門,為個人撈取了大量的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一般黨員和普通老百姓是沒有什麼權利的,你提意見他們不聽,還要打擊迫害。很顯然,毛澤東是把黨和國家政權中特權階層的形成,作為社會主義國家蛻化變質的一個重要原因。這個預見,被蘇聯最終解體的歷史悲劇所證實。十月革命勝利後,列寧強調蘇維埃政權是“巴黎公社的直接繼續”。但由於種種原因,在蘇維埃政權機關以至布爾什維克黨內,官僚主義還是逐漸地滋生並蔓延開來。這種情況,引起了列寧的高度重視,指出官僚主義的嚴重危害並警告全黨:官僚主義已經成為對黨產生不滿的最重要的根源之一。他曾尖銳地指出:“我們所有經濟機關的一切工作中最大的毛病就是官僚主義。共產黨員成了官僚主義者。如果說有什麼東西會把我們毀掉的話,那就是這個。”[8](P552)為此,列寧以極大的精力同官僚主義進行了堅持不懈的鬥爭。但自赫魯曉夫起,在政治上搞非斯大林化的同時,在組織上也開始背離列寧的建黨原則,在黨和社會上逐漸形成一個既得利益的特權階層,經過勃列日涅夫特別是戈爾巴喬夫,使這個既得利益的官僚特權階層控制了黨政各級領導機關,把為人民服務的職能變成謀取私利和壓迫人民的職能。他們不但享受種種堂而皇之的特權待遇,而且還在改革的名義下大量侵吞國有資產,放肆腐敗。以戈爾巴喬夫為例,據曾經擔任他的助理瓦·博爾金回憶:戈爾巴喬夫經常收到相當重量的金質、銀質和白金獎章,用貴重金屬制作的收藏硬幣,個人銀行賬戶上有幾百萬美金;按照自己的喜好,在多處療養勝地建造新的總書記官邸,在莫斯科列寧山專門建造豪宅,這些建築費用高達數億盧布。而此前蘇聯黨和國家領導人從來不為自己新建住宅。博爾金說,戈爾巴喬夫為自己、為家人建造豪華住宅和別墅,對精美的家具、最高級的設備和用具、進口的原料裝修表現出非凡的興趣和天才,對自己修房子孜孜以求,一直到下台。這就是一個總書記的興趣和追求!當然,這不過只是冰山一角。但這種貪婪和腐朽,勢必反過來影響政治,毒害黨和國家。在全面復辟資本主義條件還不成熟的情況下,他們會盡量利用社會主義的旗號,以各種崇高的名義,拉幫結派,結黨營私,以奪取權力為中心,層層形成既得利益的保護圈;他們需要僵化的體制來謀取私利,不思進取,拒絕改革,或者利用改革的名義,維護和強化他們自己的既得利益。而在條件具備的時候,他們就會厚顏無恥地、毫不猶豫地拋棄他們自己一貫高喊的理想、信念和原則,公開舉起了復辟資本主義的反叛旗幟。這種權力腐敗,使蘇共名譽掃地,失去了執政的群眾基礎。據蘇聯解體前的一次問卷調查顯示,認為蘇共是代表干部、代表機關工作人員的竟高達85%,而認為蘇共是代表全民的則只占7%!這再一次證明了“水能載舟,水亦能覆舟”的道理。值得注意的是,據俄《消息報》披露;到1996年,葉利欽周圍的75%,政府中的74.3%,社會精英中的82.3%都是蘇聯的干部。從這裡可以看到,蘇聯的覆亡,在一定意義上說是一場自我政變,是適應了既得利益的官僚特權集團的需要。這正如曾任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蘇聯部長會議主席的雷日科夫所痛心指出的:“正是那些力量,正是我們國家的那些具體的人,他們懷著對社會主義的仇恨,出於自己的民族主義觀點和算計,更主要的是出於個人對利益的貪婪,促成了這樣一次歷史的大倒退,犯下了滔天罪行,毀滅了一個強大的國家,毀滅了它的社會制度,使絕大多數百姓陷入了極度貧困的境地。”[9](P353)  

預見之四,社會主義國家還有被西方帝國主義“和平演變”的危險  

1956年蘇共二十大和波匈事件之後,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受到極大鼓舞,他多次引述艾森豪威爾總統的話說:“在自由國家面前擺著用和平手段取得勝利的明顯可能性。現在存在著一種獲得勝利的高尚戰略。”他公開宣稱美國的政策是促進蘇聯、東歐和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的自由化(即復辟資本主義制度),斷言“共產主義將從內部瓦解”。1957年7月,杜勒斯在記者招待會上宣稱要有一個“基本的信念”:“如果他們繼續有孩子的話,而他們又有孩子的孩子,他們的後代將獲得自由。”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西方帝國主義把“和平演變”的希望寄托在共產黨第三、四代人的身上。當50年代杜勒斯剛一提出對社會主義國家實施“和平演變”的戰略時,毛澤東就首先敏銳地覺察到這個問題,及時地向全黨全國人民敲響了防止“和平演變”的警鐘。毛澤東指出,和平轉變誰呢?就是轉變我們這些國家,搞顛覆活動,內部轉到合乎他的那個思想。美國它那個秩序要維持,不要動,要動我們,用和平轉變,腐蝕我們。我們要提高對西方國家將采用對社會主義國家搞“和平演變”的警惕性。他還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過:這表明美帝國主義企圖用腐蝕蘇聯的辦法,陰謀使資本主義在蘇聯復辟,而達到美帝國主義用戰爭方法所達不到的侵略目的。[10](P2-3)此後毛澤東還多次講到要警惕和防止“和平演變”問題,他反復強調,杜勒斯搞“和平演變”,在社會主義國家內部是有其一定的社會基礎的,還有被“和平演變”的危險。當十月革命宣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的時候,列寧在始終警惕帝國主義武裝侵略的同時,又敏銳地預見到可能出現的隱蔽的“和平”的另一條戰線的鬥爭。 1920年 3月29日  ,列寧在俄共(布)第九次代表大會上曾尖銳地指出:“現在我們面臨一個極復雜的任務:在流血的戰線上獲勝之後,還要在不流血的戰線上獲得勝利。這場戰爭更加困難。這條戰線是最艱巨的戰線。我們向全體覺悟工人公開說明這一點。我們打贏了火線上的那場戰爭之後,還要打一場不流血的戰爭。”“戰爭改變了戰線和形式。協約國現在是用貿易、用糧食投機來進行戰爭,它使這種糧食投機成為國際性的。……他們想把和平的經濟建設變成對蘇維埃政權的和平瓦解。帝國主義者老爺們,對不起,我們是有戒備的!我們說:我們打過仗,我們勝利過,所以我們繼續要把曾經幫助我們獲得勝利的口號提出來作為基本口號。我們要完全保留這個口號,並把它用到勞動戰線去,這口號就是無產階級的堅定精神和統一意志。”[11](P126-127)列寧這段話的意義,不僅在於指明了存在著西方帝國主義妄圖“把和平的經濟建設變成和平地瓦解蘇維埃政權”的危險,而且在於極富創見地提出了抵制和戰勝這種“和平演變”的基本方針。西方敵對勢力深深懂得,如果沒有蘇聯內部的演變,如果蘇聯領導人不放棄這種原則的立場,這種和平瓦解的謀略還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他們極力助成社會主義國家內部的民主社會主義思潮,使之成為實現其和平演變戰略的內應力量。現在,他們從赫魯曉夫到戈爾巴喬夫的身上看到了這種希望。1991年11月,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在美國休斯敦召開的一次會議上,圍繞著“我們是怎樣瓦解蘇聯的”這個主題發表演講,提出“蘇聯是一個對西方世界構成嚴重威脅的國家”,她特別強調這主要不是指的軍事威脅,而是經濟上的威脅,“借助計劃政策,加上獨特的精神上和物質上的刺激手段相結合,蘇聯的經濟發展指標很高。……蘇聯完全有可能將我們擠出世界市場”。為此,他們利用種種手段,包括誘導蘇聯犯錯誤,但這一切並沒有奏效。她說:“我們由此陷入了困境。不過,很快便得到情報,說蘇聯領袖逝世後,經我們幫助的人可能繼任,借助他能夠實現我們的想法”。“這個人就是米·戈爾巴喬夫。我的智囊團對此人的評價是:不夠謹慎,容易被誘導,極其愛好虛榮”。隨後,他們又推出葉利欽當選俄羅斯領導人,隨即他們便通過了俄羅斯主權獨立宣言。撒切爾夫人說:“有人發問:俄羅斯獨立於誰?整個蘇聯當時不都是圍繞俄羅斯為中心的嗎?蘇聯的解體真正開始了”。這是一個絕好的供狀。正是按照西方的謀劃和意圖,通過戈爾巴喬夫、葉利欽這樣一些叛徒竊據了蘇聯領導權,把蘇聯送上了一條不歸之路。所以,撒切爾夫人通過同戈爾巴喬夫會面摸底之後,也作出了自己的判斷:“這是個可以與之打交道的人……他值得信賴”。後來這位鐵娘子無不自豪地說:“是我們把戈爾巴喬夫提拔起來當了總書記”。戈爾巴喬夫在總書記的位子上坐了6年,同美國總統會見了11次,而每次都以犧牲蘇聯的利益為代價,首先滿足西方的利益。蘇聯解體後,戈爾巴喬夫對同美國總統裡根在雷克雅未克的會見,就供認不諱地說:這次會見,“實際上已把蘇聯交付美國聽憑處置”。他說:“雷克雅未克實際上是一場戲……一場重頭大戲……我認為,如果沒有裡根這樣強有力的人物,整個過程就不會開始……這次峰會上我們……走得已經那麼遠,根本就不可能再有回頭路”。這種完全屈服於帝國主義壓力的醜惡表演,深刻告訴我們:西方帝國主義對社會主義國家搞“和平演變”的圖謀能否得逞,最終是取決於社會主義國家的內部因素,而其中具有決定作用的是黨的領導層特別是中央能否堅持馬克思主義。  

歷史是一面鏡子。如果說當年毛澤東的科學預見,還主要是從警示的角度說的,那麼這種具有歷史穿透力的預見性,今天已被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解體的歷史悲劇所證實,就更加具有現實的震撼力。因此,重溫毛澤東的有關論述,認真總結蘇聯解體的歷史教訓,對於我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久加諾夫,李亞洲.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俄羅斯走向復興之  

路——在俄共中央全會上的報告(節選)[J].馬克思主義  

研究,2010,(10).  

[2] 吳冷西.十年論戰[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9.  

[3] 毛澤東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 利加喬夫.戈爾巴喬夫之謎[M].北京:新華社參考新聞編  

輯部,1992.  

[5] 再論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EB/OL].http://wenku.  

baidu.com/view/863b9be79b89680203dδ 25a 7.html,2009-  

03-04/ 2010-11-05 .  

[6] 毛澤東著作選讀,下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7] 毛澤東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8] 列寧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9] 雷日科夫.大國悲劇[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8.  

[10] 逄先知.回顧毛澤東關於防止和平演變的論述[M].北  

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0.  

[11] 列寧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011年9月12日

“市場經濟”是國際資本設置的陷阱

“市場經濟”是國際資本為不發達國家設置的最大陷阱
2011-09-12
[ 荷風掠影 ] “市場經濟”是國際資本為不發達國家設置的最大陷阱 - wanshi - 何新網易博客
轉帖wanshi
轉帖僅供參考,不代表本博博主觀點

“市場經濟”是國際資本為不發達國家設置的最大陷阱


由於時間關系,我來簡略說說我的這個觀點。我相信,面對我的這個觀點,市場派的所有辯白都是極其蒼白無力的。

市場經濟的第一要義是什麼?是所謂經濟自由。微觀經濟領域的這個自由,實際上僅僅就是資本自由,其他自由都是虛假的。比如工人能夠自由就業嗎?這個肯定不行,而是資本的自由用工。好了,資本自由的第一主張又是什麼?是政府不管市場。那麼政府不管,市場果真沒人管嗎?不是,是“看不見的手”在管,其實控制權是在資本手中,而且往往都是看不見的黑手。

那麼市場經濟的第二要義是什麼?是所謂選舉民主。選舉民主表面上發球全體選民的自由選舉,但整個選舉過程,包括一開始的制度建設、運作前期的醞釀人選、提供必要競選資金我、開動所有競選輿論機器、到打擊對手、引導支持、操控民意和購買選票等,與競爭相關的每個步驟和節點,都在資本掌控之下,甚至還有票選專家把握節奏,總之所謂的自由選舉,在資本手中具有高度的可控性,總能獲得預定的政治代理人。

毫無疑問,市場經濟只能制造短命政府。因為自由資本的一切肮髒行為,就是民眾無法忍受的坑蒙拐騙、欺行霸市和壟斷市場等行為,通常找不到看不見的黑惡之手,那麼最終必然要由政府頂缸,這個政府肯定就是短命的。為了維持短命政府的國家治理模式,只能采取周期較短的任期制,而且還要經常進行政黨輪換。自由市場下的一個政黨站不住腳,因為一屆頂缸政府下台之後,民眾當然是要遷怒於所在政黨。故政黨輪流的任期制,也就成了最佳選擇。

這樣一來,市場經濟所提倡的小政府,實際上不但要為資本頻繁頂缸,而且要為市場日夜守更。由於市場經濟本身的邪惡性無處不在,甚至資本自身也公開承認沒有道德(其中的內涵還有很多),那麼注定就有不可持續的短命政府不斷滾蛋,而一黨執政也必然是要倒台的。

不管存在多少政黨,也不管由誰上台表演,總之政治權力(上層建築和意識形態)實際到了國際資本手中,這叫名副其實的資本主義。簡言之,市場經濟就是國際資本為不發達世界設下的最大陷阱。

2011年9月11日

經濟領域還是那幫賣國利益集團在把持

文章發於:猴王博客 更新時間:2011-6-13


救國與賣國終有一搏
作者:猴王  

最近發覺很多人很悲觀,其實是因為大家沒有理解什麼叫贏什麼叫輸。

對於中國來說,假如出現蘇聯第二(就是國家解體走上資本串聯權力的模式),我們就是徹底輸了。俄羅斯解體後還有很大的戰略空間,還有資源;中國假如新疆、西藏和內蒙被分裂出去後,我們就沒有戰略空間和資源了,可能後面100年內根本無法崛起。

美國的終極目標,就是讓中國現有的經濟決策層面的人控制中國政局,到時用所謂的民主鎖定他們的勝局。然後到時類似 茅老 先生這樣的人會說:我代表納稅人決定不要航空母艦、我代表納稅人要減少軍費開支、我作為公民要求讓老是鬧事的新疆獨立、我作為公民要求讓老是鬧事的西藏獨立等等等等,然後美國的策略就完成了。

從現在強硬力量的崛起,出現上面這種情況的概率現在已經很小了,所以我們徹底輸掉的概率就很小了。

所以我們要正確理解什麼叫做輸什麼叫做贏,後面我們肯定承受經濟蕭條。這個時候能夠打掉賣國利益集團,能夠完成中央集權和地方民主的模式,我們就贏了。因為我們在經歷2年苦難後就可以重新站起來,而且這個時候的站起來將決定後面20年國家的強大。

從最近發改委開始放開物價管制來看,我們離大通脹不遠了,也離美國的戰略轉折點不遠了,因為後面是需要結構性滯脹的。什麼叫做結構性滯脹?就是被高估品種暴跌,被低估品種暴漲,經濟發展失速,結果就是貨幣政策完全失效。這個時候雖然美國大力收縮全球流動性,但是我們因為大米、食用油和豬肉等民生品種暴漲,所以也只能收緊貨幣。所以從整個戰略來看,我們的發改委、央行等經濟決策層基本上是在完全配合美國的戰略。我國的經濟領域已經完成了資本串聯權力的模式的轉換,他們所有的步驟都是在配合美國的策略。

中國現在經濟決策層已經基本被轉化成為資本串聯權力的模式,我們的兩任總理功不可沒。我祈禱千萬不能在後面的大蕭條中讓中國的葉利欽(經濟沙皇)代理人上台,假如他的代理人上台,我們國家就是萬劫不復的境地。看看1990年後的俄羅斯,盧布貶值5000多倍,大量老百姓上街乞討,軍人也上街乞討,大量女學生為了一個面包而陪人睡覺。這個就是一個所謂民主的社會,一個資本串聯權力的社會,一個被美國經濟殖民的社會。

記住最近梁防長對美國的強硬表態,記住總參謀長訪美的強硬表態,記住我們在南海最近的頻頻舉動,我們在慢慢找回我們民族的靈魂。賣國者必被誅!在經濟崩盤前假如把他們抓起來,那麼抓他們的人就要承擔經濟崩盤的責任,反而是救了這幫賣國賊,他們可以重新掌權,這個就是美國的如意算盤,這個就是政治。所以我們是無法全身而退,並且我們的制造業是沒有定價權的,所以對外輸送通脹的能力很弱。

很多人很悲觀,其實我們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面對現實,客觀分析,了解現在強硬力量的崛起,就能夠明白我們的將來是偉大的。中華民族注定是帝國的血統!我們已經沉睡了200年,這次也許就是我們重新在政治、經濟和軍事層面的再次綜合崛起的機會。

看看我們軍方最近的強硬出擊,看看我們非經濟領域現在開始的整治,這個就是希望。

中國最近在全球地緣政治方面的布局開始明朗化,這個背後肯定有幾個水平相當高的地緣政治高手在運籌帷幄。整體的戰略思路基本是聯合俄羅斯和德國抗衡美國,戰術思路是北面通過朝鮮牽制美國在亞太的力量,西面鞏固上合組織的內部結構並且進行軍事聯合(也是防止這些國家發生顏色革命),南面我們主動出擊,強勢聯合巴基斯坦、緬甸和柬埔寨,獲得在印度洋的幾個出海口,同時鉗制印度和越南。整體看來中國對外最近走的幾步棋相當成功,聯合俄羅斯能夠保障我們的能源和糧食安全,同時獲得軍事支持。在印度洋的拓展打亂了美國的布局,突破了美國在西太平洋對於中國的封鎖,同時給了印度和越南兩個南亞國家強大的軍事壓力。同時控制進入中東的橋頭堡,威懾在阿富汗的美軍。相信俄羅斯在歐盟那邊會有一些軍事措施來牽制美國的軍力。

中國在巴基斯坦、緬甸、柬埔寨的強勢介入已經形成對於印度、越南和泰國的牽制。中國近期在南海的動作還是相當不錯的,包括和緬甸、柬埔寨、巴基斯坦的合作,特別是在緬甸、巴基斯坦獲得港口出海口,並且可以駐扎我國的海軍(最近正在協商這些內容,緬甸已經提出邀請)。這樣可以很大程度上面牽制印度和越南和菲律賓,同時可以一定程度上威脅馬六甲海峽的敵對勢力。同時北面朝鮮的一些舉動可以牽制美軍在西太平洋的軍事和政治籌碼。中國在北非和中東的一些動作,也會起到一定的對敵牽制作用。總體來說,後面2年在南邊出現局部戰爭的概率是相當大的。

國際形勢來看全球兩大陣營(不以意識形態為標的)的輪廓在快速形成,胡總訪問俄羅斯後這個結構將確立下來。後面全球將進入一個經濟、軍事和政治多個層面的對抗階段,將是剝削和反剝削、經濟侵略和反經濟侵略為主線的一場鬥爭。
後期中國南邊將是一個全球的熱點,包括菲律賓、越南、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地區,將會出現局部的代理人戰爭。

從最近的整體形勢來看,國內經濟形勢惡化速度相當快,不過經濟決策層以外的高層正在做面對惡化局勢的准備。國內軍方強硬勢力快速起來,這個將直接威脅到經濟決策層面賣國人員的生死。所以後面國內局勢將是瞬息萬變,說不定哪一天你將在中央電視台看到一些大員因為賣國和貪污被捕的消息。後面那個經濟沙皇應該會保留他的面子,但是他的資本串聯權力的模式會被打掉,這個背後的資本力量也會被打掉。

在黨政軍中,軍隊是最先強硬起來的,同時軍隊內部的反腐和反裸官速度也會最快。從整體來看,經濟領域還是那幫賣國利益集團在把持,所以賣國行為還會繼續。但是他們現在也兩難,假如繼續賣國,後面可能被清算;假如不賣國,美國可能就會直接公開他們在美國的資產和受賄信息,所以漢奸都會兩難就是這個道理。除了金融領域外的其他領域整治力度開始加大,包括食品安全、糧食安全等等。同時對於壟斷部門的清查也開始了,對於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的清查也開始了。所有這些可以看出來,國家高層應該意識到了後面可能面臨的問題,在做准備。包括人大財經委開始對於金融領域發出聲音,就是對於金融系統的制約。同時美國的資本在加快撤離速度。從種種跡像表明,國內強硬勢力起來的速度越快,美國的時間越緊迫,美元指數拉升的時間點會越早。

我曾經也是憤青,我可以說我看到的黑暗的內容比很多人都多,我也曾經很氣憤。但是牢騷改變不了什麼,悲觀氣餒也改變不了什麼,充實自己,讓自己去發現真實的世界,然後努力去讓我們這個民族能夠站起來,去開啟民智,這個才是正道。
記住漢武帝的那句話: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

我們要的是氣魄,有了這種氣魄,人家才會敬重你

決戰2011:只有強勢了才會贏得別人的尊重!
作者:猴王
文章發於:猴王博客
更新時間:2011-6-14

《決戰2011》序言:  

只有強勢了才會贏得別人的尊重!  

作者:猴王  

本書對於很多歷史事件的描述基本都摘自網絡,評論和分析是本人所寫,假如有雷同,只表示觀點相似。

我們這個國家的經濟學家不喜歡研究全球經濟史,對於全球前200年的經濟歷史有深刻理解的鳳毛麟角。我們了解了全球的過去,才能知道我們今天處於什麼階段什麼位置;我們了解了全球的過去和今天,才能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本書將分三部分:前面一部分主要講前面200年的經濟、軍事和地緣政治歷史,第二部分主要講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決戰2011),第三部分主要講我們的將來和我們應該有的應對措施。

我們這個國家的經濟學家還是站在商品社會的角度在考慮問題,殊不知從1990年蘇聯解體後這個社會已經從商品社會走入資本社會。我們的對手已經在資本社會的游戲規則裡面為我們布好了局,就像當初八國聯軍站在商品社會的角度來對付我們的小農社會一樣。當初我們是在用冷兵器和敵人的熱兵器在作戰,現在只是換了個戰場,戰爭的威力依然不變,我們和敵人的差距依然不變:一個站在資本社會角度制定宏觀戰略的國家 和 還站在商品社會角度制定宏觀戰略的國家 之間的決戰。

為什麼這本書叫《決戰2011》,其實2011只是戰勝國對於戰敗國的一個儀式,我們在爭取的是降低烈度,勝敗在10年前就已經注定。這個就叫戰略!我們在2011能夠爭取的是減低烈度,這個烈度決定了我們在10年後能否重新站起來,決定了我們是否要在50年後通過戰爭重新奪回新疆、西藏、內蒙後再重新崛起。戰勝國的目的就是肢解中國,把新疆、西藏、內蒙從中國肢解出去。假如他們得逞,我們就失去了黃河和長江的水源地,我們就失去了資源寶庫,我們就失去了戰略縱深,我們就失去了大片土地,我們還將失去一個時代!

我們研究了美國的選舉制度就明白了,美國在州這個層面是民主選舉(州長基本上代表了州裡面的真實民意),國家層面是選舉人制度(這個就是假民主,騙人的)。其實選舉人制度就是背後是一個老板,這樣國家對外的政策可以有延續性,容易平衡內部的矛盾。所以美國針對日本的潛伏政策能夠持續20年之久,對於中國的潛伏政策也能夠有持續15年之久,就是這個道理。

國內研究美元指數、美國國債走勢、研究美國資產負債表的人很少,能夠理解的就更少了。國內研究美國聯邦基金利率的少之又少,研究對衝基金運作模式和成本的更少。研究美國(現任帝國)的前面100年經濟歷史的(並且有自己見解的)我看到現在就劉軍洛一個人。他的語言雖然晦澀難懂,但是他開啟了精英的心智,起到了啟蒙的作用。我期望我能夠通過我的努力讓更多的人理解這個世界,理解美國這個帝國的過去和今天,只有理解了以上兩個,才能了解這個帝國的未來,了解了這個帝國的未來,才能知道我們的生存空間在哪。

美國的全球產業布局就是:德國和日本作為高端制造業;韓國和其他一些類似國家作為中端制造業;中國作為低端制造業;中東、俄羅斯和澳大利亞等國提供初級能源等原材料;美國通過他們的金融和軍事來控制、制衡和協調全球生產線。
我們要深刻理解這種布局,然後擴大我國的影響,爭取在這個布局裡面我們能夠做到利益最大化,為我國的真正崛起做好軍事、經濟和政治的鋪墊。

在此 向我的 老師 劉軍洛 先生致敬!

要了解中國經濟,首先要了解國際經濟,那就要了解美國經濟(美國在可預見的後面30年還將是全球唯一的帝國)。了解美國經濟得根本就是了解美國的財政支付平衡狀況、債務狀況和貨幣發行情況,這三點體現在美國的財政赤字問題和國債價格、發行利率和收益率上面。所以我一直說,美元指數就是個手段,根本性問題在財政、國債和貨幣上面,看問題要看問題背後的本質。

美國國債到期還款的統計(表):  

                                        

美國2010年的財政赤字可能將創1.6萬億美元的新高。  

這個就是美國的現狀。所以,在4萬億美元的減赤計劃沒有通過前,美元回流不會成為主流,這個減赤計劃才是號角才是發動機,美國沒有進行債務重置之前美國經濟是不會全面復蘇,試想一個債務深重的國家或者企業會全面復蘇嗎?所以我們要關注2個點,一個是4萬億美元的減赤計劃,一個就是美國的債務重置計劃。

很多人說我是陰謀論。這個世界上,不管從人口、國家面積、地緣政治、戰略縱深和歷史文化來講,將來能夠和美國對抗的,也就歐盟、俄羅斯和中國,而且中國曾經也是帝國,也侵略過其他國家,這個就注定了美國是把我們當成帝國的潛在對像來看的,他們會像對付蘇聯一樣來對付我們。國際政治就是這樣一回事,歷史無數次證明了這個道理,世界上從來沒有出現過和平崛起的大國,幾千年前的漢武帝其實就知道這個道理了,崛起靠的是肌肉不是膘。

俄羅斯被搞了10年後出了個強硬派普京。中國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出第二個漢武帝,我們民族的靈魂什麼時候能夠重新復活?我們要的不是被扭曲的儒學,我們要的是強國的漢學,漢學不等於被扭曲的儒學。要切記切記,漢的強大真正是從漢武帝開始的,我們這個民族——漢,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有空大家可以研究研究漢朝的歷史,文景之治(道家學說,無為而治),發展經濟,但是老是被匈奴欺負,因為軍事不強大。漢武帝上來後: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我們還有這種氣魄嗎?人家都在我們家門口軍演了,唉。我們雖然打不過人家,但是我們要的是氣魄,有了這種氣魄,才不會受欺負,人家才會敬重你。我們要學漢武帝的強勢,但不能學他的獨裁。

我從做銷售和銷售管理工作中得出一個結論,做事情一定要強勢。強勢不等於翻臉,但是強勢一定做好翻臉的心理准備和物資准備。只有強勢了才會贏得別人的尊重,你的利益才會得到保證,才會最後盡量不走到翻臉的地步,一味忍讓的結果就是像清朝一樣被八國聯軍打趴下。

我們做好了戰鬥的准備,才會真正避免戰爭!我們現在的很多御用學者就怕鬥爭,因為一旦產生鬥爭,他不知道站在哪邊好。

貨幣金融危機向中國逼近

英國金融時報:人民幣在倫敦日交易額已達到20億美元(130億元人民幣)

2011-09-11

僅人民幣升值可使直接兌換美元者年賺500億

何新新聞按語:

以下一則國際金融新聞極其重要。可惜國內多數人士難以理解其重大含義,甚至有人還會為人民幣已經成為重要的國際自由交易貨幣(即“國際化”)而欣欣自得。

以下這條新聞意味著:目前在國際貨幣離岸市場上,人民幣年交易額已超過7300億美元(約48000億人民幣),約相當於中國2010年GDP近40萬億人民幣的10%。

僅按照目前的交易額度:由於近年人民幣升值率約為6%——8%,相當於境外持有人民幣兌換美元者,每年可通過人民幣持續升值,而至少每年可在彙兌交易中穩定賺取美元500億美元(超過3000億人民幣)以上。

隨著人民幣境外交易數量的日益擴大,國際共濟會金融力量通過倫敦金融城和境外貨幣離岸市場操控人民幣彙率的能力將日益增強——也就意味著:人民幣由於大規模彙率波動而導致貨幣金融危機的時刻已快速地向中國逼近了。

這並非陰謀論,而是現實與必然。本人在去年出版的《彙率風暴:中美貨幣戰爭內幕揭秘》中所曾討論和預言的事情,即將一一發生。

(參閱何新《彙率風暴》,海外版2010年中港傳媒出版社出版。大陸版2010年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



 【英國《金融時報》9月9日報道】

在外彙交易領域,倫敦的地位如此顯赫,以至於它不需要別人給予認可。然而,倫敦金融城將非常樂於獲得它剛剛得到的認可:中國正式認可倫敦成為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之一。

 根據彙豐(HSBC)的數據,人民幣的日交易量達到20億美元,這與全球彙市4萬億美元的日交易量相比微不足道。但人民幣交易量正在快速增長;不誇張地講,那20億美元的交易量在一年多一點之前還是零。

對倫敦來說,中國的認可本質上意味著認可其當前活動,並為其進一步開發人民幣服務和產品開了綠燈。英國在全球彙市所占份額達到37%,是最接近的競爭對手紐約的兩倍。交易員們估計,已經有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人民幣交易是經由倫敦完成的,而其余大部分在香港完成。隨著企業日趨采用人民幣結算對華貿易,人民幣交易量將呈現指數級增長。

不過,中國的認可具有另一層重大意義,其深度遠遠超出英美兩國之間的較勁;讓倫敦成為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之一,是朝向放開人民幣邁出的又一小步。近期中國向人民幣完全可兌換前進的步伐相當快,引發市場高度興奮。長期市場參與者正在修正自己對人民幣完全放開的預期:從30年以上縮短至短短5年或10年。但是,自由浮動的人民幣並不是必然結果——至少現在還不是。迄今中國采取的步驟多數是為了便利貿易。

但投資(而非貿易)流動主導著彙市流動。人民幣計價的投資產品相對而言仍很少。況且當前的彙市非常動蕩,只要看看瑞士的情況就會明白。

中國曾在2008年受到驚嚇,結果暫停了彙改。迄今中國的進展還沒有大到不能再次踩剎車的地步。

2011年9月10日

這樣的傻瓜窮死活該

美國拋中國建行股份,賤買貴賣,外管局高價接盤

2011-09-07

外管局社保基金近400億接盤美國持有建行股份:貴買賤賣
  
2011年09月06日01:37 第一財經日報微博
    劉冬
  
外管局為大買家,淡馬錫接盤1/3
  
美銀9月初減持的131億股建行股份,接盤者閃現中國官方財團身影,大買家為中國國家外彙管理局(下稱“外管局”)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下稱“社保基金”)。
  
據香港聯交所股權變動資料,建設銀行(5.48,-0.05,-0.90%,實時行情)(下稱“建行”)戰略投資者美國銀行(下稱“美銀”)8月31日及9月2日分別向機構投資者和境外基金出售建行共計130.77億股H股,價格為每股4.94港元。
  
新加坡主權投資基金淡馬錫向香港聯交所申報在8月29日按每股4.94港元增持建行44億股H股,涉及資金共217.36億港元,持H股股數由150.81億股升至194.81億股。淡馬錫增持的價格與美國銀行沽售價格相同,增持股數約為美銀減持總股數的1/3。
  
而據昨日《金融時報》報道,未披露的“機構投資者”大​​買家是一個包括中國國家外彙管理局(下稱“外管局”)、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下稱“社保基金”) 、中信證券在內的中方財團,外方買家則是新加坡主權投資基金淡馬錫和卡塔爾主權基金。
  
此前建行曾披露稱,在美銀所減持的共計130.77億股建行H股中,出售給機構投資者和境外基金的股份數分別為81.5億股和49.27億股。這意味著包括外管局在內的中方機構很可能接盤了其中總價近403億港元的81.5億股。
  
不過,包括外管局、建行在內的機構均拒絕置評。
  
    中方“賤賣貴買”?
  
建行2005年香港上市以來,股價上漲了156%。而從2005年6月入股建行的戰略投資者美銀,先後已進行了四次主要減持,套現達75億美元。
  
而當初美銀增持的價格很低,最初僅以25億美元購得175億股,之後的兩次增持的行權價格分別為每股約2.42港元和每股約2.8港元。如果中方如今以每股4.94港元回購建行股份,則易引發“賤賣貴買”的議論。
  
  


中國財富是怎麼被倒空的?
 
原文作者:我是大傻瓜
轉帖:wanshi
轉帖僅供參考,不代表本博博主觀點
——————————————————    
錢就是欠條。不管是黃金白銀,還是紙鈔,還是電子幣,本質都是欠條。
假設世界上只有兩家人,老美兩口子和老華兩口子,開始他們兩家各干各的,自給自足。一天,老美捉了4條魚,老華逮了8只鳥,老美想嘗嘗鳥味,老華想品品魚鮮,他們就交換了,老美用2條魚換了老華的4只鳥。以後他們常常這樣交換。
有一天,老美懶了,沒去捉魚,在家睡了一天。晚上,老華逮鳥回家,老美沒東西吃,就找老華借鳥吃。老美找一張樹皮,在上面寫上:2條魚。到老華家後,對老華說:“我來換你4只鳥。不過,我今天生病了,沒能去捉魚,我給你打2條魚的欠條。”老華說:“這好說。”把欠條收下,把4只鳥給了老美。老美回去吃得美滋滋的。
老美嘗到了這個甜頭,第二天又在家睡一天,晚上又拿2條魚的欠條去換了4只鳥。交換完畢,老美對老華說:“以後欠條上就不寫2條魚了,這欠條是我老美打的,以後就寫2美圓吧。”老華欣然同意。以後欠條就用美圓表示,如此日復一日。
按照商品交換的原則來說,商品交換應該是物物交換,商品換商品,而不是錢和物的交換。老美拿錢換了老華的鳥,老華得到錢,這不是商品交換的全過程,只是半個過程。老華手裡有老美的錢,就說明老美還欠老華的魚。所以,錢的​​本質就是欠條。等老華拿錢買了老美的魚後,商品交換的整個過程才結束。這個過程就是老美用魚換了老華的鳥。如果老華始終不用錢去換老美的鳥,那麼老美就佔了大便宜了,白吃白喝老華的。可是,這裡,老美就設法始終不讓老華拿錢到他那裡兌換實物。
日子長了,老華手裡積攢的錢有一大堆。老美害怕老華來兌換實物,就對老華說:“現在我們之間的交易,你是順差,順差對你是非常有利的,你要保持下去。”老華聽了很高興,就捨不得兌換實物了。老華就沒想起來問一問:“你是逆差,既然逆差不利,你為什麼要始終保持逆差呢?”
又過一天,老美覺得4只鳥不夠吃的,就寫了3美圓,到老華家買了6只鳥。老美一天有6只鳥吃,老華反而只有2只鳥吃,餓得飢腸轆轆。但是一想到手裡有那麼多的錢,到老美家可以買很多很多的東西,夠自己養老的了,也就覺得值了。
以前,秦國利用其權威,經常為各國培養姦賊。外國的王公貴族到秦國去,秦國就教育他們:“以後只要秦國和你們的國家打仗,你們就割地,這對你們國家是最有利的。”這些王公貴族,回到自己的國家後,因為是從秦國留學回去的,滿腹經綸,都被委任要職。後來,只要秦國的大兵一壓,或者一封討伐信一到,這些國家就立即割地。如今,美國的這種“順差有利”的理論被各國的留學生帶到世界,也就成了主流經濟學理論,美國靠印錢到各國買東西,各國都像守寶貝一樣守著美圓,捨不得花,美國暗裡得意死了。
又過了很長一段時間,老華發現老美給他的一些錢被蟲蛀了,想到老美家把這些欠條兌換成實物。老美對他說:“這些錢都是財富,你怎麼能輕易花掉呢?你太奢侈了。你不要擔心我兌換不起你,我富裕的很,你看我吃的喝的,哪樣不比你好?”邊說邊指著屋裡的一口袋一口袋的鳥肉乾說:“你看我有這麼多的財富,你還擔心什麼?我完全能兌換得起你,你不要擔心,我拿我的人格發誓,我絕對不違約。可是你有什麼,你就是個窮光蛋,天天餓得直打晃,我看著都可憐。俗話說,越窮越賴,我倒擔心你的信譽呢。 ”老美說完,忽然感到說得不好,又立即改口說道:“當然啦,你只是表面上窮,實際上你非常富裕,你有那麼多的外彙儲備。你看我有什麼,欠一屁股債。我倒感覺你對我的天下第一富的地位有嚴重威脅呢。”老華被他說得,如同一口喝了二兩老白乾,頓時覺得暈暈忽忽的。老美又說道:“這充分說明你這條路走對了。今後你還要繼續走下去,我們之間的貿易是互惠互利的。我們要共同富裕。”老華感激萬分,忙向老美表態:“您放心,我是個負責任的人,絕對不失信!”老美又指著老華手裡的錢說道:“既然這些錢被蟲蛀了,我就給你重新寫個債券吧。算是我借你的債,付給你優厚的利息,一年後還錢。”老華一聽,這個合算,就換了一張債券回去。他們的交易又正常繼續下去。
終於有一天,老華有點醒悟了。他想:“老美這個傢伙天天什麼活都不干,吃的喝的,全都是我的,比我過得還滋潤,我得到的只不過是些樹皮。而他總是想盡一切辦法,編出各種理論不讓我兌換實物,如果不能兌換,就只能當柴火燒。算了,以後就不和他交易了。”
晚上,老美又拿3美圓去買鳥。老華不給他。老美就說:“如果你不賣給我,我就得餓死,那麼你手裡的美圓和債券就全廢了。你要知道,現在救我就是救你自己。”老華聽了,不得已,還得和他交易。
究竟和老美還繼續交易不交易?老華愁死了,但是在他妻子麵前還得裝作很英明的樣子。
轉眼一年過去了,老華的妻子翻出老美的那張債券,催老華去討債。還塞給老華一大抱美圓,讓他順便到老美家多買點東西。老華怕減少外彙儲備,不想買東西,兩口子為此事爭吵起來。老華的妻子嚷道:“不買東西,留這些美圓有什麼屁用?今後不准你再要他的美圓,也不准你再要他的債券!”
聲音傳到隔壁,老美嚇死了。對他妻子說:“我倒不怕他們來討債,我造錢還他就是了,要多少有多少。說實話,我根本就不需要向他們借債,不管買什麼,我直接造錢付帳就行。其實,不管是我發出去的債券,還是美圓,本質都是債券,都表明我欠人家的實物。而我之所以要向他們借債,就是演戲,讓他們知道我對造錢很慎重,不輕易造錢,我也不造錢買東西,以保持他們對美圓的信任。我最怕的就是他們懷疑我亂造錢,造錢買東西,不信任美圓,不接受美圓。其次我怕的是他們拿美圓來換實物。這樣要把我們掏空還不說,我們還不能白佔他們的便宜了。我們得想個辦法,讓他們繼續相信和接受美圓,還不能讓他們來兌換實物。”
於是兩口子就嘀咕了一陣子,然後大聲吵起架來。老美的妻子大聲罵老美:“你這個飯桶,就知道吃吃喝喝,我讓你節省開支你也不節省,欠的都是債,拿什麼還哪,我的老天爺呀,這個日子我不過了,我得上吊去!”老美也大聲罵他的妻子:“你這個掃帚星,就知道怨我,你天天塗脂抹粉,穿紅戴綠,我讓你節省開支你聽了嗎?你就知道讓我天天去借債,我上哪借去?你看人老華家的,那才叫會管家,人家多富裕,錢都多得發霉了。攤上你這個女人,我算倒八輩子的霉了。我也不活了,我也得上吊去!”
隔壁老華兩口子聽得一清二楚,都想:“你們千萬不能死,你們死了,我們問誰要債去!你們要是缺錢花,就趕緊來借吧,藉多少都有,絕對不限制,救你們就是救我們自己。”老華想完,就對妻子說:“他們太可憐了,不能讓他們就這樣倒下。他們不好意思來借債,我們就主動送上去吧。 家裡還有一只鳥,也送給他們吧。”老華的妻子連連點頭。
於是兩口子抱起一大抱美圓和家裡僅剩的一隻鳥,到老美家去,對他們說:“送給你們應應急吧。”說完兩口子轉身就走了。
老美兩​​口子在後面,望著他們的背影,樂翻了天。老美說:“這樣的傻瓜窮死活該!

打擊中國銀行業的行動

美國對華金融戰又開一炮

2011-09-07
轉帖:wanshi


原文作者:要喝勿醉
發表日期:2011-8-30


美國銀行大規模出售中國建行的股份,冠冕堂皇的理由是補充自己的資本金,實則的可能性是鳴響了金融戰爭的又一炮,開始了直接打擊中國銀行業的行動。說白點,就是在中國高調宣稱自己銀行利潤大幅增長的時候,套現獲利。

以中國一貫的作風,為了維持銀行業的穩定,對美國的這種做法,一般都只有打掉了牙往肚裡吞,慘兮兮的高價接盤,以免價格狂瀉,引起連鎖反應。可是,這是個飲鴆止渴的辦法,你高調托市的後果,就是讓投機資金兵不血刃的將中國資產席卷一空,留下一大堆爛事,讓你焦頭爛額。

   說什麼淡馬錫會接手建行股份,這完全是個畫餅充飢的想法。他早就在不斷減持建行股份,看見美國拋售,他又興衝 衝的去高位接盤,恐怕他真是腦袋給門夾了。

   可以這樣說,如果美國銀行繼續拋售中國銀行的股份,而且規模越來越大,那我們銀行界的好日子也算到頭了。接下來銀行股價狂瀉,將直接衝擊我們本就已經很脆弱的實體經濟,一場日本式的浩劫,將在中國再度上演。

   我們國家已經預料到這樣的後果,不斷地提高存款准備金來抗擊預期風險。可惜為時已晚,真的抗得住不,那確實是個未知數。只是有一點,我們地方政府賴以依托的房地產,將在銀行界的凄風冷雨中,遭受重大打擊。而那些中小型的民營企業,日子也將更為艱難。

   美國打響了第一槍,我們國家決策者們不好好應對,再盲目應對,搞面子工程,那以後的路,恐怕比當年的日本還慘。商人的道義從來都是為利益服務的,美國就是這個世界最大的商人。我們唯一的辦法,就是好好思量自己手中還有多少籌碼,為穩定經濟留條後路。

繼續高調大唱做負責任的大國,那只能給後世留下千古笑柄。

美國自我感覺無所不能

美刊文章:《“911”十周年紀念日:從帝國到衰落》

2011-09-09
美國《今日世界》雜志9月號發表題為《“911”十周年紀念日:從帝國到衰落》文章,作者為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倫敦經濟政治學院國際關系教授 邁克爾.考克斯。摘譯如下:



偉大的美國現如今已經變得面目全非! 
在新世紀之交,美國人曾經滿懷自信,美國自我感覺無所不能——甚至出兵伊拉克,而絲毫不擔心此舉會給中東以及美國的國際地位造成多麼嚴重的破壞性影響。10年後的今天,美國幾乎變得面目全非。

首先是政治變化。奧巴馬2008年當選美國總統的原因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一個簡單的事實:連續兩屆共和黨政府先是帶來了伊拉克戰爭,然後是2007年的金融危機,美國人對國家發展的方向喪失了信心。目前尚無法確定奧巴馬是否兌現了所有競選承諾。不過,我們可以確定,他之所以能實現驚人崛起,是因為民眾普遍認為美國陷入了危機,需要憑借新的(也許是大刀闊斧的)手段來恢復美國的國際地位,防止國家再次陷入嚴重蕭條。

經濟危機還對美國生活方式構成了影響,從而使美國人越發感到世界的發展方向不再合他們的心意。2011年,只有1/4的美國人認為自己的子女會生活得更好。此外,美國人越發強烈地感到,全球發生的變化正在迅速削弱美國掌控周邊事務的能力。最近確實有太多的人在談論下個世紀將是亞洲世紀,力量軸心將從西方迅速轉移到東方。一段時間以前,吉姆?奧尼爾等經濟學家曾指出,美國在中東發動戰爭,在阿富汗打擊塔利班,而其他國家在繼續賺錢並建立新的伙伴關系,擺脫經濟危機的速度比美國及其歐洲盟友快得多。

這就引出了力量對比的問題。布什就職時,人們大多篤信這個世界是單極世界,美國將會長期占據支配地位。換言之,這個形式獨特的自由帝國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不會出現落日。它的未來是有保障的。如今,時過境遷。中國崛起,甚至買下了美國的大量債務;印度等新興大國一路上升;在力求節儉的時代,美國的實力在不斷下降,如今很少有人像往日那樣充滿自信地談及美國持久的優勢地位。
像美國這樣背負著龐大赤字和帝國負擔的國家根本無法繼續掌管全球事務,美國的面前只有一條路,那就是下坡路。

2011年9月9日

毛澤東使一個東亞病夫的散沙混亂之國,實現大統一

9月9日紀念:重論毛澤東

2011-09-09

重論毛澤東

  何 新
 
 1
  
  毋庸置疑,毛澤東將永在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之列。事實上,毛澤東是幾千年不世出的曠世天才。20世紀的中國歷史(無論其正面或者負面)是毛澤東所一手所鑄成的。而那一個世紀的世界歷史,如果沒有毛澤東,也必是完全不同的另一面貌。

在人類歷史上,毛澤東是一位曠世絕倫無與類比的人物。毛澤東喚醒了整個東方人類和新興世界。毛澤東雄姿英發,文韜武略,倜儻風流,膽識過人。以毛澤東出身之卑微,早年所受教育之狹蹙,社會背景之孤陋,以及所掌握資源之匱乏——而竟能白手起家,自力更生,締造出一個雄偉的新生之國!這在近古千年的歷史上,以至黑鐵時代以來3000年、青銅時代以來5000年,智人誕生以來四百萬年的歷史上,毛澤東現像絕無僅有,渾然天成。
毛澤東的舊日政敵鐵托在知悉毛澤東去世時說:“毛澤東是偉人中的超級巨人。”十世班禪說:毛澤東是凡軀之神。
所有的親歷回憶者都指出毛澤東的個人魅力是無窮的。任何走近他的人,都不能不被其人格和魅力所震撼或者融化(包括他的對手如蔣介石、尼克松、赫魯曉夫和基辛格)。在他面前,巨人顯得渺小。 毛澤東身後的失敗在於生前贏得太多,因此身後之反動超大。惟平庸無恆敵,作用力等於反作用力,這條物理定律似乎也適用於歷史。

毛澤東所開創的業績曾經令當世之人目瞪口呆,令後世之人難以置信!

2

毛澤東是一個神話。
世界歷史上從來沒有第二位政治家,能夠憑借幾乎一無所有、兩手空空的經濟和政治資源,在短短二十八年之間,審時度勢,謀形造勢,縱橫捭闔,橫掃強敵,而締造出世界上人數最多的一個政黨(“中共”),一只裝備簡陋而能克敵制勝的軍隊(“解放軍”),一個赤貧然而精神強大的新興共和國————毛澤東自身則成為世界上這個人口占世界1/4、地域相當於世界大陸面積1/15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至高無上的聖人、教父和領袖。

最近300年以來,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國的領袖,敢於如毛澤東那樣地蔑視世界殖民主義的西方超強和20世紀的美蘇兩霸,蔑視西方的整個工業化世界包括聯合國和全部所謂的“世界新秩序”。

1950年新中國立國之初,毛澤東力排眾議出軍朝鮮,對抗聯合國17國(美、英、法、韓國以及荷蘭、新西蘭、加拿大、澳大利亞、菲律賓、土耳其、泰國、南非、希腊、比利時、盧森堡、哥倫比亞、埃塞俄比亞)的百萬大軍,此戰美國派出其全部陸軍的三分之一,空軍的五分之一,海軍的近二分之一。

面對這樣強大的陣勢,只要敢於迎戰,即使戰敗也是英雄。
然而毛澤東在萬裡之外遙控戰局,將二戰中克勝日本天皇大軍、威名蓋世的美軍統帥麥克阿瑟打得丟盔卸甲,棄印而去。

此後面對整個西方世界的報復、封鎖和堵截,較量幾十年,最終毛澤東迫使全世界不僅向他低頭,而且為他喝彩,甚至連超強敵酋也不得不對他輸誠俯首(見二戰英軍統帥蒙巴頓將軍關於毛澤東的回憶錄及尼克松回憶錄)!

事實上,1950年打響的朝鮮戰爭的終局,並不是結束在1953年7月的板門店,而是結束在1972年2月北京中南海毛澤東的游泳池邊。

毛澤東蔑視聯合國。但是當1971年10月中國使團驕傲地帶著毛澤東著作和中國理念回到紐約聯合國大廈的時候,中國人所得到的是全世界的歡呼和掌聲!

毛澤東現像是歷史絕無僅有而不可思議的神話。

  4
  德國哲人尼采說:戰爭是淨化人類歷史的洗滌劑。
黑格爾說:戰爭推動歷史前進。
真主穆罕默德說:我帶著劍和可蘭經而來。

毛澤東出身一介布衣,早年不過是一個寒儒和卑微書生。
觀其弱冠狀貌,靦腆羞澀如婦人好女。
但是,毛澤東大半生在馬背上度過。
毛澤東身經百戰,卻手不觸槍,其計魁梧奇偉,算無遺策。身在軍旅,手不釋卷。運籌遠謀,鞭撻宇內,臨危制變,席卷千軍。

自1928秋收起義到1949年的遼沈、淮海、平津、渡江四大戰役,毛澤東從帶領數百人的一支落魄殘軍到井岡山寨落草起家,數年之後竟鍛造出一只打不爛、趕不散、意氣如虹的鋼鐵紅軍。

二十一年的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毛澤東所指揮的游擊戰、反圍剿、運動戰以及最後的大規模殲滅戰,以對壘雙方投入兵力之數量,戰爭之規模,覆蓋地域之廣闊論,均超過了人類歷史上一切戰爭和經典戰役,包括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中的歷次戰役。
毛澤東生平取得的戰績足以壓倒凱撒、亞歷山大、薩拉丁、菲特烈大帝以及拿破侖、庫圖佐夫、威靈頓等全部西方戰史上的一切統帥和名將。

毛澤東的軍事指揮藝術高聳雲天,出神入化,精妙絕倫。相形之下,西方之那些名將和戰局不過如同小丘而已。所謂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不足以狀毛澤東兵法之高妙。其軍略以及政治、軍事及宣傳動員整體配合之運用,其高明超過了人類歷史上一切偉大的軍事家和戰役組織者。

只要這個世界上仍然有戰爭,毛澤東戰爭學術就當之無愧地名列人類戰史之首。
毛澤東是一位戰功彪炳,值得後代軍事家景仰和效法研究的戰神。


  
  5
  
  毛澤東智慧而詭譎,是一位玄機難測的可怕政治家。
毛澤東駕馭歷史操縱人類的能力,非學而成,似乎來自天賦。
毛澤東生前鬥倒了他的一切內外強敵。

毛澤東蔑視一切對手,說大人則渺之。他經常嘲諷“精英”,稱“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戰略上藐視一切對手,但臨敵則懼,戰術上百不失一,極端重視,又極盡辯證。
毛澤東明哲識才,知人善用,攬申商之法術,概馬列之宏教,可謂非凡卓越!
毛澤東始終關注人民之“大多數”。他永遠站在世界上窮苦大眾、“弱勢群體”,被侮辱與被損害者的那一邊。
毛澤東使一個東亞病夫的散沙混亂之國,實現大統一,而奠基克成華夏民族復興之初業。
  
6
  毛澤東的個性和人格魅力是無窮的。
他具有超人的藝術天賦、深刻的直覺靈思和極其廣博的人文知識。

在私生活中,毛澤東胸懷寬大,感情豐富,幽默詼諧,仁慈寬厚。
毛澤東知道世上沒有不散的筵席,“萬歲”不過是一句欺人的空話,“四個偉大”只是阿諛奉承,“我才不信那一套”!
“為了打鬼借助鐘馗”,毛澤東知道自己只是不得不時常被包裝為鐘馗。

但是,毛澤東嘲笑自己既是虎也是猴。
他知道,總有一天自己也會被打成粉碎——“不過粉碎而已,有什麼了不起?”

但是在政治鬥爭中,毛澤東鐵面無私冷酷無情。
只要政治鬥爭需要,他就毅然斬斷一切舊日情緣、粉粹任何障礙和形成障礙的人物———不論其是舊日袍澤還是多年戰友,文化大革命中尤甚!
馬基雅弗利的《君主論》說 :“如果需要冷酷無情,那就冷酷無情!”“既做獅子又做狐狸。為了勝利必須用勢”。
在政治權謀上,毛澤東也是一位馬基雅弗利之術的運用者。

  
  7
  黑格爾說:婢僕眼中無英雄。但那並非因為英雄不是英雄,而是因為婢僕只是婢僕!
英雄也有錯誤以至罪過。偉人也有弱點以及隱私。
耶穌是肉身之人,偉人也是肉骨凡胎,人性所具有的一切都會有。
但是,偉人之所以是偉人,是因其所創造的偉大功業及業績在。

人性無恥!世俗永遠只願做強者與勝利者的奴隸。當年如此,今日依然。毛澤東身後凋零,昔日之跪拜極盡諂媚者,今日都成向其潑狗血的英雄。

然而偉大仍是偉大!並不因為眾多宵小、庸才、妾婢(如張戎一類)、洋奴以及生前敵人的任何蔑罵、詆毀而淪落絲毫!

托爾斯泰論時人對拿破侖的褒貶說:一個道德完美的庸夫只是庸夫,一個遍體鱗傷的英雄仍然是英雄。
英雄功業在,光芒日月長。不知群兒愚,哪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不過如此而已。


  
 8 
歷史從不完美。歷史永遠曲折。
全部歷史所昭示的,就是人類不過是一種永遠會犯錯誤的宇宙低等動物。
天地不仁,聖人以萬物為芻狗。個人會犯錯誤,群體會犯錯誤,民族會犯錯誤。政黨會犯錯誤,國家也會犯錯誤。
歷史不過是無數代人錯誤的疊加而已。
一部人類歷史就是後來者不斷繼續犯錯和試圖改錯,因而經常越改越錯的歷史。
錯誤足以粉碎庸才。但是偉人卻在錯誤中創造了奇跡。

迄今為止,歷史一向黑暗。歷史從不公正,只為勝利者而寫。苦辛多於幸福,罪惡多於光明。什麼自由民主博愛普世價值,都是共濟會宗教借以惑亂他國人心的欺人之談。
幸虧歷史中不定期地會出現偉人,雖如流星一樣短暫而照徹黑暗。但至少在他的時代中,毛澤東把一個分崩離析、遍體鱗傷的華夏民族帶上世界舞台的中心,在瞬間迸發出燦爛耀眼的光芒,而使全民族在那個年代中擺脫卑賤與卑劣,擺脫庸俗。

毛澤東不是任何人強加給中國人的。歷史為中華民族選擇了毛澤東。而這是那個時代這個民族最明智最偉大的選擇。
那個時代,華夏民族因為有毛澤東而充滿自信和自豪!

  9
  
  20世紀是人類歷史上充滿傳奇戲劇性的世紀。偉人代出,燦若群星,從右翼的丘吉爾、羅斯福、戴高樂,到左翼的列寧、斯大林、毛澤東。
  
  但是,這個世紀是戰爭的世紀、亂離動蕩的世紀、什麼光明與啟蒙,都是欺人的神話。這個世紀也是威斯康辛與古拉格群島的世紀,是殺人如麻,人命賤如草的世紀。

唯一的光明在於,20世紀是被壓迫的第三世界賤民們追隨著毛澤東的中國起而造反的世紀,是革命的世紀,暴動的世紀,抗爭的世紀,奮鬥的世紀,是華夏民族鏖戰圖強的世紀。

這個世紀以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隨之爆發翻版法蘭西大革命的1917年俄羅斯革命,在60年代以中國的文化大革命掀起一個震撼全球資本主義體系的大革命狂潮。

世紀末文化大革命徹底失敗,導致九十年代全球社會主義體制的崩潰,世界轉向新資本主義和新帝國主義的全球化運動。世襲的羅氏家族、摩根家族、洛克菲勒金權家族企圖控制全人類。人類未來所將面臨的不是什麼千禧年的光明,而將是千年黑暗。地球的2/3多余人口將被轉基因、毒疫苗、艾滋病、其他人工病毒和化學毒食物鏈無聲滅絕,殘余奴隸將被芯片鎖定。
這一切本來是15世紀地理發現和全球化運動以來資本主義向全球帝國主義演化早已設定的宿命。

僅僅因為毛澤東的出現,歷史在20 世紀一度改道而行。
毛澤東是20世紀率領億萬賤民造反的領袖,是率領奴隸粉碎鎖鏈的英雄,毛澤東是政治的角鬥士,是現代的斯巴達克斯。
他用精神和物質的原子彈摧毀了西方偽自由共濟會石匠(FREEMASSONRY)的鐵幕,至少在那個短暫的時代,讓全世界被壓迫的賤民和奴隸們看到了陽光與藍天。

大革命因毛澤東的死亡而終結。
但是,毛澤東所留下的精神和政治遺產,包括文化革命的遺產,仍會被後人不斷地思索和研究下去。
當然,正如一切偉人一樣,永遠會有人詆毀和詛咒他。因為死去的毛澤東,仍然是資產階級心目中一個難以消除的魔咒。

  
  10
  
  毛澤東的一生是悲劇,他的晚期生活更是一部壯烈的悲劇。
毛澤東的悲劇在於他過於偉大,偉大得令人難以理解、難以置信。
晚年毛澤東的悲劇還在於,他在60年代發現他革命奮鬥所營造成功的大廈——恰恰是他當初的革命初衷所欲摧毀的那個資本主義和官僚制度的大廈。
於是,毛澤東毅然以耄耋之年再一次發動奮力攻擊,試圖摧毀一切而重頭來過。但是驀然回首,卻發現自己已經是孤家寡人和殘病之軀,而腳下則躺滿了昔日戰友的屍體。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風雷帳下英雄在,鼓角燈前老淚多。這詩句就是毛澤東的晚年自況。

時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他的那些追隨者無一不是猥瑣渺小的卑劣之徒。“我播下龍種,收獲跳蚤”——毛澤東不得不面對和承認失敗。
晚年毛澤東,其實是中國現代版的李爾王(KingLear)。

  11
  毛澤東知道,這個所謂“社會主義”的制度,根本並非他所理想和試圖營造的那個公平和諧沒有階級的的社會——這個社會內部仍存在著極其深刻復雜的階級矛盾、衝突、對抗和鬥爭。
因此,社會革命不會終結,歷史並未終結。

  毛澤東曾經預言,如果在未來中國出現右派當權以“自由主義”為名義的內外資產階級和買辦勢力的聯合專政,那將是多數人民的災難。但是,工人階級和貧苦大眾的反抗運動,就一定會前僕後繼地發生。毛澤東詛咒說:“中國如果發生反共的右派政變,我斷定他們是不得安寧的。”
  
  毛澤東留下了極其豐富的政治遺產。重要的是,他的革命精神和意識形態已經熔鑄進了這個民族的政治文化中!
  
  12
  
  英國史家羅斯在總論拿破侖時指出:
  
  “盡管遭受了慘重的失敗,他在治理國家,煥發人民才智和運用戰爭藝術等方面,完全是超群絕倫,偉大之極。
他的偉大,不但在於他那些最出色的業績具有永恆的重要性,而更在於他的始創性,以至在完成所有這些業績中投入了雄偉非凡的力量!
——這種力量,使得遍布他後半生征途上的那些巍然屹立的紀念碑,雖然飽受狂風暴雨的摧殘,卻還是宏奇壯麗!
  屈處於奴役之下的民族不可能有這樣的成就。
人類畢竟不以最高的榮譽授予那些謹小慎微、知難而退、毫無建樹傳於後世的庸碌之輩,而是把它授予胸懷大志、敢作敢為、功勛卓著,甚至在自己和千百萬人同遭大禍之際還主宰著千萬人之心的人。”
  
  毛澤東的偉大當然無可比擬地超過波拿巴-拿破侖!

這個駕馭中國革命一度改造了中國之人性和社會生活的人,這個以人民戰爭的形式領導了20世紀歷史中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席卷人口最多的偉大國內戰爭和革命群眾運動的人;這個動員十億人民,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以超人之偉力,試圖營造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沒有私有制的烏托邦的人;這個打破了雅爾塔三強瓜分世界協議、打破了冷戰的兩極格局,從而使中國巍然崛起而起成為世界之第三極的人;這個導致20世紀後半期的全球帝國主義地緣政治結構發生根本改變的人;這個發起了十字軍東征以來最偉大的群眾行動、使西方勢力被逐出於東方的人;這個最終把億萬人的思念引向天安門前那塊孤獨聳立的岩石之後的方形大廈的人;——必將永遠屹立於人類歷史上千古不朽者的最前列!!!
[2003年12月初稿 。2011年9月9日重發。]  
-----------------------------------------
附注:  
毛澤東去世後,西德總理勃蘭特的悼詞說:“對一部分人來說,毛澤東他是希望,對另一部分人來說,他是永久的挑戰。兩種情況都將繼續下去,以後一直會如此”。
毛生前反對過的南斯拉夫強人鐵托說:“毛澤東是巨人之上的超級巨人”。
美國《毛澤東傳》的作者特裡爾說:“事情總是這麼奇怪,五十、六十年代詆毀他最多的政府,1976年卻對他的贊辭最多。有些領導人說他是人類歷史上一千年才會出現一個的天才。美國《新聞周刊》當天發表的社論標題是《歷史上最後一位巨人》。” 沒有任何崇拜者會比他生前的對手和敵人,更知道毛澤東存在的意義和份量。

【附錄】
http://www.todayonhistory.com/公歷:1976年9月9日星期四
農歷:龍年 八月 十六日距今:12783天信息來源:中華農歷網:http://www.nongli.com/item3/searchNL.asp
1976年9月9日 毛澤東逝世之前的幾個小時的夜間我和我的朋友在此朋友家中天台高高興興聽粵曲;談天說地慶賀農歷:龍年 八月 十五日:中秋節 記得永志不忘的當天夜色朦朧.月光時並不是明朗 還見陣陣烏雲隨之而來就是閃電陣雨,當地時間大約;9點30分左右天空閃閃發光.跟隨這陣陣閃電 突發性一聲爆發響徹雲霄的爆炸雷霆萬鈞震耳欲聾.震撼人心.將我與同伴們嚇的驚慌失措狼狽不堪;你爭我奪的從窗口.....逃避到房間..現在回顧真的終生難忘..
公歷:1976年9月8日星期三農歷:龍年 八月 十五日:中秋節http://www.nongli.com/item3/searchNL.asp次日在上班中中午間接到通報 要求全部干部職工在下班前集聚收聽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重要廣播...
1976年9月9日(距今已35年),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lssjt.com)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名譽主席毛澤東,今日零時1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中央軍委為此聯合發出《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報告了這一噩耗,並高度評價毛澤東是“我黨我軍我國各族人民敬愛的偉大領袖,國際無產階級和被壓迫民族被壓迫人民的偉大導師”。(LSSDJT.com)

2011年9月8日

毛澤東的謀略故事

乾坤謀略:九十九個毛主席的謀略故事
作者:張承永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11-9-9

(一)統御“權杖”

詩曰:大浪淘沙來去匆,風雲變幻見奇雄,水流千轉皆歸海,九派條條盡向東

統御,《辭海》解釋為控制、駕馭。用毛澤東的話來說:就是“出主意,用干部。”也就是“將將”,不是“將兵”。而真理是統御的“權杖”。毛澤東出身寒微,沒有世襲的地位;毛澤東家境貧苦,沒有豐厚的財產;毛澤東參加革命時還是一介書生,沒有兵馬沒有槍,沒有可資稱雄的政治本錢。然而,歷史卻選擇了他。這個選擇,不是一時的偶然,而是歷史的必然。從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建黨,到1935年1月的遵義會議,14年間,先後有陳獨秀、瞿秋白、李立三、王明、博古等人實際主持中央工作,但都未找到一條正確的中國革命的道路。而毛澤東卻提出了一系列正確的主張,並在實踐中取得了巨大成功。

1925年12月,毛澤東發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1927年3月,發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1927年8月7日,在黨中央召開的漢口緊急會議上,毛澤東振聾發聵地提出:“須知政權是由槍杆子中取得的”;1927年9月9日,他領導秋收起義,爾後率領起義軍走上井岡山,創建了中國革命第一個紅色根據地,找到了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偉大革命道路;此後,毛澤東總結提出了“分兵以發動群眾,集中以應付敵人”、“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的紅軍戰略戰術,並運用這一戰略戰術,指揮紅軍粉碎敵人的三次“圍剿”,紅軍得以壯大,根據地得以發展。1934年底,在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統治下,斷送了中央蘇區,紅軍被迫長征。經過血戰突破敵人四道封鎖線後,紅軍由長征出發時的八萬多人,銳減只剩下三萬多人,就這三萬多人,他們還准備帶著去鑽敵人早已設伏好的口袋,在這全軍面臨即將覆沒之際,被排擠出領導崗位的毛澤東挺身直言,建議中央放棄與紅二、六軍團會合的戰略企圖,改向敵人力量空虛的貴州方向前進。於是,有了通道黎平轉兵,使紅軍避免了覆沒的厄運。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黨和紅軍從一系列的血的教訓和毛澤東的一系列正確主張中,認識到了毛澤東的英明偉大。在革命極度危急關頭,黨在遵義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全黨的領導地位。

毛澤東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急之秋,但他確確實實不負眾望。他指揮紅軍奇襲婁山關,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巍巍雪山,穿過茫茫草地,攻克天險腊子口,長驅萬裡,一路雄風,粉碎數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戰勝無數艱難險阻,實現了史無前例的戰略大轉移,勝利地完成了亙古罕見震驚中外的長征。

抗日戰爭期間,毛澤東致力於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系統地總結中國革命鬥爭的經驗,從理論上闡明和回答了中國革命道路和鬥爭策略問題。寫下了《實踐論》、《矛盾論》、《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戰爭和戰略問題》、《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論聯合政府》等一部部不朽巨著。形成了馬列主義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體系。

毛澤東之所以能夠服眾率眾,最根本的就在於他總是比別人更早、更深刻、更全面地發現真理,掌握真理,並運用真理指導革命鬥爭,爭取勝利。人們可以藐視至高無上的權力,也可以不屈服於殘酷的暴力。但是人們不能不服從真理,葉劍英曾賦詩曰:“導師創業垂千古,儕輩跟隨愧望塵”表達他畢生追隨毛澤東為黨、為革命、為人民奮鬥無悔的心情,一大批像葉帥這樣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老將軍們,跟隨毛澤東進行了艱苦卓絕然而波瀾壯闊的歷史大進軍,譜寫了跌宕起伏然而氣壯山河的英雄交響曲。甚至有的在運動中經歷過諸多痛苦和磨難,但他們對革命、對黨、對毛澤東的信念和感情卻始終不逾,無悔無怨。羅瑞卿大將在重新恢復工作後,第一次驅車路過天安門時,命令司機停車,他走下車來,舉起右手莊重地向高懸在天安門城樓上的毛澤東畫像行了一個軍禮。王震將軍生前曾說:毛主席比我們早看五十年。

毛澤東的統御謀略奧妙何在?毛澤東就是靠真理服眾,靠高明的方略率眾。真理,是毛澤東統御的有力“權杖”。



(二)統御魅力

詩曰:千載聖賢百世師,立言立德應天時。推翻舊制開新宇,自鑄雄奇瑰麗詞。

尼克松說:“單憑他的洞察力和冷酷無情,毛澤東是不可能在中國取得成功的。他同時還具有能吸引狂熱追隨者的領袖人物的超人魅力,以及藐視巨大困難的意志力。毛澤東的領導才能來自於他的堅強意志,我見到他時,感到他的意志力或多或少是天生就有的……由於具有這些品質,他才有可能激發他的同志們去完成像長征這樣的史詩般的業績,使他的同志們成為一支幾乎是不可戰勝的隊伍。”所謂“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一個人的人格。偉大的人格具有一種無形的巨大感召力。毛澤東的人格,很偉大,很崇高,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由衷敬佩。

明代才子唐伯虎說:“有德有才者用才;有德無才者惜才;有才無德者嫉才;無才無德者毀才。”身居高位者須有高風亮節,也就是要有高尚的人格修養。

毛澤東獻身革命,無私無畏,清廉儉樸,一身正氣。他的領袖風範集中在有識才的慧眼;容才的雅量;育才的博學;用才的膽識。特別是他的雍容大度,為千古英雄所少有。

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有不少人反對過毛澤東,在一些重大問題上與毛澤東意見相反,而且實踐又證明這些人確實錯了,對這些同志,特別像王明這樣排擠打擊過毛澤東,給中國革命造成極大危害的人,毛澤東總是從黨的利益的大局出發,采取團結——批評——團結,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真誠地團結他們一道工作。1945年4月黨在延安召開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時,毛澤東提議要把歷史上曾經犯有錯誤的幾位中央領導人,包括王明等人,選進黨中央委員會。盡管他在會議期間做了代表們的工作,但在選舉唱票時,他還是不大放心,直到王明等人得票數過半,他才離去。表現了一個偉大政治家卓然不群的風度。

毛澤東勇於解剖自己,坦誠地承認自己的失誤,千秋功罪,任人評說。他與彭德懷風雨征途幾十年,有親密的合作,也間有分歧,尤其是1959年廬山會議,兩人金玉砥礪。然而,時隔六年,毛澤東卻邀請彭德懷到中南海家中作客,請彭德懷擔任大三線建設副總指揮。他向彭德懷敬酒,並真誠地說:也許真理在你那邊,讓歷史去做結論吧!

毛澤東一生光明磊落,搞陽謀,不搞陰謀。他曾引用魯迅先生的話說:“搗鬼有術,也有效,但是有限。古來因此而成大事者無有。”他歷來強調:“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陰謀詭計。”他領導全黨,統率全軍,從來不是靠權術,靠籠絡人心之類的小伎倆。毛澤東深知以正治國,以奇用兵的道理,他一生以“無事不可對人言”的坦蕩胸懷面對一切。

老子說:海處江河之下,而為百谷之王。毛澤東是大海。朱德三過草地,最後帶領被張國燾挾持南下的紅軍來到陝北見到毛澤東時,熱淚縱橫,慨然有懷。他感慨地說:“千流歸大海!”



(三)駕馭群才

詩曰:慧眼識才氣度宏,偉韜大略駕群雄。縱橫捭闔隨心願,盡在運酬帷幄中。

毛澤東的用才之道是其統御謀略中最精采、最傳神、最微妙,也是難以言傳和把握的部分。他說:“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用人是一門很高深的藝術,善用人者,能使泥土生輝,不善用人者能使黃金失色。毛澤東堪稱用人聖手,常常因事擇人,因人成事,人盡其才,事隨人願。他為千千萬萬的英雄豪傑創造了施才華、展抱負的廣闊天地,任千裡馬縱橫萬裡,憑老黃牛拓荒千頃,良才猛將,各擅其長,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周恩來、葉劍英長於外交和談判,毛澤東就讓他們長期主持統戰工作、軍事談判。周公葉帥,每每舌戰群儒,樽俎之間,折衝千裡。西安事變、皖南事件、重慶談判、北平軍調、南京記者招待會處處都留下了共產黨外交鬥爭的輝煌戰績。解放後,周恩來、陳毅、喬冠華、,一代傑出的外交家,縱橫捭闔,馳騁國際政治舞台,為中國人揚眉吐氣,為中華民族贏得了主動,贏得了地位,贏得了尊嚴。戰爭年代的毛澤東很“窮”,人不多,槍也很少,更沒有美元。但革命要生存,要發展,怎麼辦?毛澤東的辦法就是派出能干的干部去開創局面。為了對付山西的“土皇帝”閻錫山,毛澤東派遣薄一波、徐向前這兩個閻錫山的老鄉,一文一武,沒幾年的工夫,就把山西搞了個天翻地覆。諸葛亮說:“因人之勢以伐惡,則黃帝不能與之爭威矣;因人之力以決勝,則湯武不能與之爭功矣。”抗戰初期,山東地區日寇、偽軍、土匪犬牙交錯,有槍就是草頭王,大大小小的“司令”有七十多個,嚴重地阻礙山東抗日局面的開展。毛澤東決然點將,命許世友橫刀齊魯。許世友一踏上山東的土地便說:“太平我不來,我來不太平。”許世友以他獨有的威猛凌厲,迅速蕩平山東。不久,齊魯大地上只剩下了一個“司令”,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許世友。上海解放後,一些資本家和不法商人認為共產黨解決不了上海的“兩白以黑”(棉花、大米、煤炭)問題,於是相互勾結,囤積居奇,新生的上海面臨著嚴重危機。毛澤東著深諳經濟規律和經濟鬥爭策略的陳雲抵滬,協助陳毅指揮經濟戰線上的“淞滬大戰”,幾個回合下來,老謀深算的資本家和商賈們被打得一敗塗地,不得不“俯首稱臣”。

毛澤東還知人之短,並善於補人之短。他說;“荷花雖好也要有綠葉扶持。一根籬笆要打三個樁,一個好漢要有三個幫。”他補人之短的基本方法就是“巧點鴛鴦譜”,組織最佳的人才結構。陳毅長於帶兵,華東數十萬官兵,沒有不服陳毅的。但毛澤東又明確指示:軍事上要粟裕多負責。就是淮海戰役,毛澤東也是這樣,有關作戰電報大多是指名發給粟裕的,這是因為粟裕長於作戰。陳粟配合,打遍華東無對手。毛主席對粟裕的幾次的誇奨,給全黨留下極為深刻的印像,粟裕去西桕坡彙報淮海戰役作戰方案時,毛主席向與會者介紹粟裕的一些人和事,如抗日戰爭中新四軍東進首戰黃橋,在蘇北七戰七捷,在孟良崗全殲國民黨王牌軍74師,擊斃張靈甫,解攽戰爭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反攻。最近的豫東戰役,想諸位有所耳聞,但不知在笫一、第二次反圍剿中,率部活捉了張輝贊,回頭擊退譚道原,取得兩次反圍剿的勝利的飛將軍是誰,也就是這個粟裕。當年為慶祝第一笫二次反圍剿的勝利,特寫下了兩首“漁家傲”。林彪長於打仗,但性格內向、怪癖,不大善於做思想政治工作,毛澤東著政治上很強,善於做人的工作的羅榮桓長期與林彪“搭檔”,從井岡山到太行山,從黑龍江到海南島,所向披靡。劉伯承的領導風格是“舉輕若重”意為謹慎、周全,萬無一失;而鄧小平是“舉重若輕”意為大刀闊斧,敢為冒險。毛澤東把這兩位風格各異的放在一起。使其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1959年4月,全國政協第三次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後,周恩來宴請380余名老年委員,濟濟一堂,著名學者、書法家沉默尹受到毛澤東的親切接見,心情激動,欣然賦詩抒懷:“不知老至共開懷,長短隨人各盡才。”好一句“長短隨人各盡才!”詩人心有靈犀一點通,真切地感悟到了毛澤東用人之道的真諦。



(四)謀劃大事

詩曰:一從命世便超凡,四海風雲帶笑看。武略文韜謀大事,氣吞寰宇敢為先。

毛澤東在青少年時代就立下了改造中國,改造社會的宏大志向,他奔走一生,奮鬥一生,始終不改初衷,始終不離初衷,經邦濟國平天下。毛澤東的一切謀略思考都根源於此,都歸結於此。他五十五歲之前,基本上是打天下。五十五歲之後,基本上是治天下。終其一生,都在謀大事,干大事。

早在1972年毛澤東會見尼克松後,就曾多次對身邊工作人員說“我這一輩子就做了兩件事,一件是把蔣介石趕到那個海島上,另一件是發動了文化大革命。”

1976年6月,他召集華國鋒等人最後一次講:“我一生干了兩件事:一是與蔣介石鬥了那麼幾十年,把他趕到那麼幾個海島上去了;抗戰八年,把日本人請回老家去了。對這些事持異議的人不多,只有那麼幾個人,在我身邊嘰嘰喳喳,無非是讓我及早收回那幾個海島罷了。另一件事你們都知道,就是發動文化大革命。這件事擁護的人不多,反對的人不少這兩件事沒有完,這筆“遺產”得交給下一代,怎麼交?和平交不成就動蕩中交,搞不好就得“血雨腥風”了。你們怎麼辦?只有天知道。”他一生干了那麼多大事,到頭來湊到一起說就干了“兩件大事”。可見他對謀劃大事始終一意,不改初衷。

毛澤東的謀略思考有一個根本的著眼點,就是著眼於國家民族的根本命運。他處理西安事變舉重若輕,得心應手。當時,紅軍到達陝北不久,立足未穩,處境仍然十分艱難,蔣介石調集重兵,圍剿紅軍。日軍占據東北,窺視華北,鯨吞中華之心,昭然若揭。

張學良、楊虎城兩將軍出於民族大義,憤然兵諫蔣介石。一時間,中外各種軍事、政治勢力迅速聚焦於西安,圍繞如何處理蔣介石進而掌握中國命運,展開了一場異常緊張、激烈、復雜而又精彩紛呈的謀略大逐角。

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站在對中華民族前途命運負責的歷史高度,高瞻遠矚,深謀遠慮,毅然捐棄前嫌,作出了聯蔣抗日的重大戰略決策。這一空前的民族義舉,不僅體現了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人恢宏的政治氣度和遠大的歷史眼光,而且閃爍著毛澤東、周恩來、葉劍英真正的民族

精英卓越的智慧之光。此舉一是粉碎了日本漁利中華的夢想;二是破滅了何應欽等趁火打劫實現個人野心的幻想;三是中國共產黨贏得了正義,贏得民心,政治上立於主動地位;四是把蔣介石的軍隊引向抗日戰場,這既有利於挽救民族危亡,又為我黨我軍發展壯大贏得了歷史性機遇。從此中華民族翻開了抗日救亡的偉大篇章。葉劍英四十年後故地重游,追憶往事,寫下了“西安捉蔣翻危局,內戰吟成抗日詩”的詩句。把毛澤東的謀略傑作看成是英雄的詩章。從對西安事變的處置,可以領略毛澤東危急關頭駕馭歷史機運的雄才大略。



(五)謀在大局

詩曰:全局在胸出著奇,高人對弈有玄機。氣吞萬裡勢如虎,天作棋盤星作棋。

冰心先生曾經寫過一篇毛澤東詩詞鑒賞心得,叫“一個最有力的漢字”,就是“萬”字。說這個字表達了浩大的氣勢和雄偉的氣魄。毛澤東詩詞中使用了很多數字,都堪稱妙手神筆,字字珠璣,然用最多最妙最富有力量美的就是“萬”字,計有34例之多。如《沁園春·長沙》一詞中就有三個“萬”字。毛澤東詩詞是英雄創世的史詩,它從一個側面體現了毛澤東偉大的氣魄、廣闊的視野和善於宏觀思維的特點。

毛澤東構思謀略總是通觀全局,力求造成宏大的場面和磅礡的氣勢。解放戰爭時期,大舉出擊,經略中原的戰略構想,就極其宏偉、極其壯觀。三箭齊發,劉鄧(劉伯承、鄧小平)、陳粟(陳毅、粟裕)、陳謝(陳賡、謝富治)三路大軍,在廣闊的中原戰場呈品字形展開,倚三山(大別山、伏牛山、桐柏山)、跨四水(江、淮、河、漢),縱橫馳騁,總攬中原。對一些關乎全局的具體戰役,毛澤東都是親自指揮。請看香港作家劉濟昆在

他著的《毛澤東兵法》一書中是怎樣描寫的:

“看官,這裡我們談談毛澤東指揮鄧小平打仗的故事。

從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一日開始,至十一月二日結束的平漢戰役,又稱邯鄲戰役,就是毛澤東遙控指揮鄧小平和劉伯承打的。

當時,蔣介石一面密令部屬努力進剿,一面將部分軍隊推進,首要目標是搶占平漢,奪取東北。

在向北推進的國民黨各路大軍中,第十一戰區孫連仲所部的第三十軍、四十軍和新編第八軍共約二十萬人,在副司令長官馬法五(兼四十軍軍長)和高樹勛(兼新八軍軍長)率領下,從新鄉沿平漢路北犯,並有第三十二軍和偽軍孫殿英所部跟進。

為了把好華北大門,確保共軍在東北的戰略展開,毛澤東決定由晉冀魯豫軍區以一部兵力截擊沿同蒲路北犯之敵,並集中主要兵力殲擊沿平漢路北犯之敵。

毛澤東部署這次戰役時,致電劉伯承和鄧小平,說明‘山東、華中主力轉移至冀熱遼區及東北,至快還需一月;各部到達後,布置戰場,熟悉地形,初步完成准備,至快亦需兩月至三月。因此,我們阻礙和遲滯頑軍北進,是當前嚴重的戰略任務。’並強調指出:‘即將到來的新的平漢戰役,是為著反對國民黨主要力量的進攻,為著爭取和平局面的實現,這個戰役的勝負,關系全局極為重大。’

毛澤東又指示:‘我太行及冀魯豫區可集中六萬以上主力,由劉、鄧親自統一指揮,對付平漢路北進頑軍,務期殲滅其一部至大部。’

劉伯承、鄧小平有毛澤東部署,心上不會七上八下,決定集中第一、二、三縱隊以及太行、冀南、冀魯豫三個軍區的主力共六萬人,並動員十萬民兵和百姓參戰,准備在兩個月的時間內,連續作戰,殲滅沿平漢路北犯之敵。……

整個戰役共經歷了四個階段:阻擊、合圍、總攻、追殲。

毛澤東在延安,和朱德一起日夜研究軍事地圖,隨時發出指示,劉伯承、鄧小平唯命是從,依計而行。”

戰略決戰階段,毛澤東指揮數百萬大軍,在北起興安嶺,南達淮河,東瀕大海,西迄太行山的中華大地上,先後發起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殲敵154萬余人,如此宏偉的戰爭場景,即使在世界戰爭史上也是極為罕見的。它所展現的是一幅波瀾壯闊的潑墨大寫意,完全是巨匠的膽魄,天才的智慧。如果把它比作一局棋的話,那真是“天作棋盤星作子”,十足的“宇宙流”氣魄。

戰略追擊階段,毛澤東指揮百萬大軍橫渡長江之後,以主力兵團沿海岸線、國境線實施戰略大迂回,追奔逐北,宛如打出一記有力的“橫鉤拳”。即使在紅軍時期,毛澤東也同樣導演了“七百裡驅十五日”,“橫掃千軍如卷席”的威武雄壯的戰爭活劇。

毛澤東不但指揮戰爭如此,他的政治謀略、經濟謀略、外交謀略也同樣如此。他在70年代提出三個世界劃分的理論和“打通一條線”(美國、日本中國、巴基斯坦、羅馬尼亞)、“聯成一大片”(第三世界)的戰略構想就是一例。

毛澤東打開中美關系的大門,他在自己的書房裡接待了世界上頭號強國的總統。現在看來,好像與“國際接軌” 有點不合,難怪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博士說:“此人氣魄很大,是從全球戰略上考慮問題的”。並在其新作《論中國》中,稱毛澤東主席為“哲學王”。 他還說:“女兒形容她崇拜的歌星能帶來電磁般的衝擊,我承認我沒這種感覺;但在毛澤東面前,他確實給了我這種感受”。他除了見到毛主席有種被“電”的感覺外,還感覺到毛主席是一位看到未來的神仙,他回憶說“這個情況,竟像是面對著來自另一世界的神靈,他偶爾揭開掩蓋著未來的帷幕的一角,讓我們瞥上一眼,

但從來不允許我們看到全貌,這全貌唯有他自己才看到過”。他說:“我也是追星族,我的偶像是毛澤東。”



(六)謀取大利

詩曰:朦朧萬像最難分,利敝權衡獨匠心。莫道浮雲能障目,光風霽月望無塵。

謀略,說到底就是謀利。毛澤東是謀天下之大利,謀人民之大利。就其具體的謀略思考而言,他是極善於處理大與小、重與輕、急與緩、現實利益與潛在利益的關系。毛澤東是一位精通辯證法的大師,是一位機略縱橫精於棄取之道的政治家、軍事家,在他眼裡可以看到一般人所看不到的利害關系。

毛澤東指導戰爭向來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恰恰相反,他的謀略思想是“將欲取之必先與之”,他指揮的三次反“圍剿”作戰,都是采用了誘敵深入,各個擊破的戰法,其結果是不但消滅了敵人,收復了失地,而且還壯大了紅軍,發展了根據地。而第五次反“圍剿”作戰的指導者們則采取了一種“以堡壘對堡壘”、“兩個拳頭打人”、“御敵於國門之外”的戰略方針,其結果是喪師失地,紅軍被迫進行戰略轉移。

尤其是在處理“棄”於“取”的關系上,毛澤東更是高人一籌。抗日戰爭勝利後,毛澤東赴重慶談判,為了表示我黨的和平誠意,決定把江南的若干根據地的力量撤往江北。

解放戰爭初期,蔣介石以胡宗南23萬大軍進攻我陝北根據地。毛澤東淡然處之,主動撤出延安,轉戰陝北,結果是屢戰屢勝,,不久,延安又回到人民手中。一棄一取,先棄後取,小棄大取,充分表現了毛澤東作為大謀略家的深邃與精明。

“風物長宜放眼量”,視野開闊,謀略思維也就海闊天空,光風霽月。



(七)虛張聲勢

詩曰:,未出茅廬第一功,虛張聲勢計無窮,妙高峰下渾身膽,小試牛刀鎮鬼雄

1916年10月,毛澤東就讀的湖南第一師範成立了“學生課外志願軍。”宗旨:“激發愛國思想,提倡尚武精神,研究軍事學術,實施國民教育。”全校為營,下設兩個連,毛澤東為連長。

1917年11月20日前後,毛澤東與學生志願軍進行了一次護校鬥爭,智繳了北洋軍閥部分敗兵的槍枝。

毛澤東的同窗好友周世釗說:“一天午餐過後,忽然聽到一個消息,北洋軍閥第八師王汝賢的部隊正由株洲、湘潭一帶向長沙潰退,已經到了離校只有兩裡多遠的猴子石附近。但因不知長沙城裡的虛實,不敢繼續前進,停留在那裡休息,並到附近農家搶飯吃。這消息頓時使全校陷入緊張慌亂之中。這時,毛澤東探聽了北兵的情況,知道他們又飢又餓、又疲憊、又驚慌,並不知桂軍沒有進長沙,覺得可以設法把他們趕走。他急忙組織志願軍中膽大的同學兩百多人,持著平日操練用的木槍,潛伏校後妙高峰上,又聯絡附近警察分所,派一部分執真槍的警兵伏在志願軍的最前列。潰兵乘著暮色蒼茫,沿著妙高峰下的粵漢鐵路向北移動。毛澤東見他們已距志願軍潛伏地不遠時,便虛張聲勢地命警察在山頭鳴槍,持木槍的志願軍放爆竹,並向潰兵呼喊‘傅良佐走了,桂軍已經進城,你們趕快繳槍。’潰軍不敢抵抗,派人交涉後,全部繳了槍。毛澤東組織全校同學將所繳獲的槍和其它武器,抬到了學校……當晚潰兵露宿學校操坪。第二天由商會發款遣走了。事後,全校沸騰般地議論這件事,都說毛澤東‘一身都是膽!’”

毛澤東指揮打的第一仗,已充分顯示其軍事天才。他只有木槍爆竹,卻能逼得敵人繳械投降,這種虛張聲勢,不戰而屈人之兵。正是他在《講堂錄》中所記錄的孫武《謀攻篇》那句話:“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一次演練。



(八)哀兵必勝

詩曰:戴月披星萬裡行,安源播火響雷聲。手中紅傘被天下,擋雨遮風護眾生。

1922年,毛澤東去安源點燃革命火炬,發動工人起來罷工。他詳細地規定了罷工的鬥爭策略,毛澤東說:罷工是運用哀兵必勝的道理,提出哀而動人的口號,動員全體工人堅決地同資本作義無反顧的鬥爭,要爭取社會上絕大多數人的同情,爭取社會輿論的支持。毛澤東還問起了當年“五一”游行時喊了一些什麼口號,當聽說有“中國共產黨萬歲”的口號時,他告訴大家:我們黨暫時還不能公開。對敵鬥爭要膽大心細,有勇有謀。

1922年9月14日,安源大罷工開始。工人們喊出了“罷工!罷工!”“從前是牛馬,現在要做人”的口號,向全國發出了哀而動人的罷工宣言:“我們時時受人家打罵,是何等地喪失人格啊!我們的工作何等地苦啊!我們的工錢是何等地少啊!我們所受的壓迫已經到了極點!”“我們於死中求活,迫不得已以罷工為最後手段。”

由於采取了毛澤東提出的“哀而動人”的謀略,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同情和廣泛的社會輿論的支持,最後取得了勝利。



(九)逼上梁山

詩曰:滿天風雨滿天雲,處處槍聲處處魂。莫道梁山容易上,屠刀滴血不留人。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大批共產黨員被殺。毛澤東秘密潛返湖南,對工農武裝作出三種安排:已經被國民黨察知的工人糾察隊、農民自衛軍,一律上山“扎寨”;尙在潛伏狀態的工農武裝仍以合法招牌——挨戶團面貌出現,待起義時,再打出紅旗;力量弱小,組織又不甚健全的工農武裝,則把槍械埋起來,人員分散隱蔽,或投入賀龍、葉挺的部隊,或潛入國民黨軍隊、地方民團,。他說:“我要跟綠林交朋友,我定上山下湖,在山湖之間跟綠林交朋友。”並首次提出震驚中外幾十年的口號:“槍杆子裡出政權”。 他說: “秋收暴動的發展,是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這是誰都不能否認。但要發動暴動,單靠農民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須有一軍事的幫助。有一兩團兵力,否則終歸於失敗。暴動的發展是要奪取政權,沒有兵力的護衛或去奪取,這是自欺的話。我們黨從前的錯誤,就是忽略了軍事,現在應以百分之六十的精力注意軍事運動,實行在槍杆子上奪取政權,建設政權。”同時強調指出:“我們不應再打國民黨的旗子了。我們應高高打出共產黨的旗子。”

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身體力行,於1927年9月9日,親自發動和領導了震驚中外的秋收起義。並上了井岡山,開始了他被逼上梁山,槍杆子裡出政權的偉大革命實踐。他在一首《西江月·秋收起義》詞中寫道:

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匡廬一帶不停留,要向瀟湘直進。 地主重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秋收時節暮雲愁,霹靂一聲暴動。



(十)謀從己出

詩曰:秋收起義向何處,直上羅霄獨匠心。莫道山溝無馬列,井岡道路定乾坤。

1927年秋,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到達寧岡後,開始討論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有人說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事,國際上沒有先例,在馬列主義經典著作上也找不到記載;還有人對此表示懷疑,提問說:山溝裡能出馬列主義嗎?……認為農村不是方向,中心任務是攻打中心城市,革命的主要力量是工人。毛澤東則指出:目前的形勢是敵強我弱,敵人一貫地長期占據著中心城市,如果我們還沒有足夠的力量戰勝敵人而又硬要同敵人死拼,就是拿雞蛋去碰石頭。我們今天進行戰略退卻卻是要在農村實行工農武裝割據,在這裡養精蓄銳,以待將來有足夠的力量取奪取城市,解放全中國,只要我們的旗幟在羅霄山脈中段樹起來,就會給全國工農帶來希望,我們就能聯合全國的工農一起來革命。

以王明為首的“左”傾教條主義,自稱是“百分之百的布爾什維克”,排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路線,也叫嚷“山溝裡出不了馬列主義”。他們既無毛澤東革命鬥爭實踐的豐富經驗,又不注重對中國國情和革命規律的研究,脫離中國國情與中國革命實際特點,把共產國際決議神化,蘇聯經驗模式化,馬克思主義教條化,在實踐中缺乏主見,完全照搬照套,導致了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紅軍被迫長征,使革命力量損失了90%以上,幾乎葬送了中國革命。

毛澤東根據對中國國情和中國革命特特點的了解與分析,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靈活地用於中國革命實際,謀從己出,獨立自主,既否定了在中國進行合法鬥爭的可能性,也否定了在中心城市實施武裝暴動的可能性,從而確定了中國革命向農村發展,把廣大落後的農村變為革命根據地的遼闊地盤,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這樣一條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道路,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



(十一)避實擊虛

詩曰:紅旗高舉上羅霄,割據井岡志氣豪。從此潛龍歸大海,推波逐浪起狂濤。

1927年9月19日,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來到江西文家市,

在文家市召開的前委會上,在討論部隊下一步行動時,一部分人堅持“取瀏陽、直攻長沙”的主張,認為只要打下長沙,就會有吃有穿,還可以成立“政府”,委任“委員”。毛澤東堅決反對這種意見。指出大城市是敵人統治力量較強的地方,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攻打大城市,只會葬送工農革命軍,要采取避實擊虛的策略方針,只有把部隊帶到敵人統治薄弱的農村去,才能站住腳跟,不斷壯大革命力量,毛澤東還指著鋪在桌子上的地圖說:這裡像眉毛一樣的地方,是羅霄山脈的中段。這裡地勢好,進可攻,退可守,遠離大城市,敵人鞭長莫及。而我們一舉一動又影響湘、贛兩省的下游。這裡的群眾受過第一次大革命的洗禮,基礎較好,是建立革命根據地的好地方。

在毛澤東的英明決策下,秋收起義部隊采取了“避實擊虛”的戰略,放棄了對長沙等敵人力量密集強大地區的進攻,轉而走向敵人統治薄弱的羅霄山脈中段的井岡山地區進發,不僅保存了革命的力量,而且開創了中國共產黨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新時期。



(十二)秋毫無犯

詩曰:古往今來民怕兵,秀才見了也心驚。一從星火燎湘贛,始有軍民魚水情。

1927年10月下旬,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向井岡山進發。在一次行軍打仗中,指戰員又餓又累,一些戰士看見山坑中有一片熟苞谷,就順手掰來吃。走在隊伍後面的毛澤東知道後,立即命令一名干部跑到前面制止。毛澤東隨即趕到山坑,嚴肅地批評了掰苞谷的同志,叫他們留下幾快銀元賠償老俵的損失,又讓一個紅軍戰士找來一塊木牌,親自在木牌上寫了一段話:我們工農革命軍行軍路過此地,掰吃了地裡的苞谷若干,現留下銀元若干塊。然後把牌子插在地邊,把銀元放在牌子底下。

1928年春,毛澤東規定了紅軍的三大紀律:

第一、 行動聽指揮。

第二、 不拿工人農民一點東西

第三、 打土豪要歸公。

1928年夏,毛澤東又提出了六項注意:

一、上門板。

二、捆鋪草。

三、說話和氣。

四、買賣公平。

五、借東西要還。

六、損壞東西要賠。

1929年以後,毛澤東又將三大紀律中的“不拿工人農民一點東西”改為“不拿群眾一針以線”;“打土豪要歸公”改為“籌款要歸公”,後來又改為“一切繳獲要歸公”。對於六項注意,又增加“洗澡避女人”和“不搜俘虜腰包”兩項內容,直到後來,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由此形成了人民軍隊的嚴格紀律,並被譜歌傳唱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紀律嚴明,秋毫無犯的人民軍隊,得到了人民的擁護,終於打敗了國內外反動軍隊,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勝利。



(十三)買賣公平

詩曰:紅色井岡錦繡山,軍民魚水兩相歡。公平買賣人和氣,世外桃源別有天。

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時期,有一次,一位姓袁的婦女挑菜送給紅軍,他一放下菜就走,說什麼也不收錢。紅軍司務長堅持過秤給錢,可是,一時錢湊不夠。

正在這時,毛澤東走了過來,他問明了情況,當得知錢湊不夠時,一面掏錢一面與袁大嫂打招呼:“俵嫂,辛苦了!”

袁大嫂連忙說道:“謝謝毛委員,我不辛苦,你為我們日夜操勞,才真正辛苦啊!”

毛澤東拿出六個銀毫子遞給她,但袁大嫂說什麼也不肯收下。毛澤東說:買東西付錢,是我們的紀律,不收錢,就違反紀律。 。袁大嫂只好收下了六個銀毫子。

在毛澤東“買賣公平”的模範行為的帶動下,不僅部隊廣大指戰員認真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而且地方上的暴動隊、赤衛隊也自覺照著去做,軍民關系十分融洽。



(十四)強而避之

詩曰:紅旗舉起破天荒,革命搖籃落井岡。莫道山溝無所出,避強擊弱有良方。

在井岡山革命鬥爭時期,毛澤東對紅軍官兵說:大觀園裡的賈寶玉的命根子是頸上的那塊石頭——通靈寶玉。國民黨的命根子是它的軍隊。只有消滅敵人,繳了他的槍,抓到俘虜,才能挖掉它的命根子。

井岡山地區原有一個山大王叫朱聾子(朱孔陽),他在井岡山當了幾十年山大王,官府一直捉不到他。他充分利用井岡山復雜的地理優勢,官兵一進山,他就跟官兵滿山轉圈子。因而,他說:在井岡山不要會打仗,只要會打圈。

朱聾子的故事啟發了毛澤東,有一次,毛澤東給紅軍官兵講戰術,他說:朱聾子前一句話不對,後一句話是對的,我們把它改一下就好了,就是既要會打仗,又要會打圈。敵人來者不善,善者不來,所以我們要退避三舍,這一退,敵人不知我們的去向,就得重新偵察。我們先領他兜幾個圈子,把他肥的拖瘦,瘦的拖死,等他的弱點暴露出來了,我們就來個雷公打豆腐,專揀軟的捏,打他個干淨利落,要繳到槍,抓到人。總之,要像做買賣一樣,賺錢的就來,蝕本的不干,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你來時我叫你打不著,我打你時一定要把你吃掉。

後來,毛澤東在革命鬥爭中不斷完善,最初形成了游擊戰爭的十六字訣:“彼出我入,彼入我出。避實就虛,隱勢藏形。”毛澤東這十六字訣,純粹是為了經營井岡山根據地而設計的。意思是說:敵軍出動,我就入山;敵軍入山,我就出山;避開敵軍實力而向敵人弱點進攻;善於隱蔽自己,神出鬼地打擊敵人。後來經過長期的戰爭不斷總結經驗,進一步形成了“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十六字訣游擊戰爭的基本原則。這是“強而避之”謀略的豐富與創造。



(十五)圍師必闕

詩曰:三面包圍留一方,張網以待捕天狼。圍師必闕計謀巧,雄偉井岡浴艷陽。。

1928年2月,毛澤東率領工農紅軍及農民武裝包圍了寧岡縣城新城。部隊就要發動攻勢了,袁文才要求毛澤東下令全面強攻。毛澤東認為不妥,他對袁文才說:保存自己是為了更好地消滅敵人,我們應用最少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勝利。毛澤東命令南門、北門部隊加強佯攻火力,吸引敵人,突擊攻打東門。

東門攻破後,袁文才要求毛澤東下令全面包圍衝鋒,別讓敵人跑了。毛澤東說:東門、南門、北門三座門都可以衝殺進去,就是西門不能動,並耐心向袁文才解釋了“開門捉賊容易,關門捉賊難”的道理。

毛澤東一聲令下,頓時紅旗飛舞,四面八方衝鋒號響,根據地軍民挺槍揮刀,三路人馬破城而入。滿城的敵人發現西門槍聲稀少,便一窩蜂地蜂擁著,叫著衝擁出去。

敵人跑到西門外,早已埋伏在這裡的紅軍戰士立即迎頭痛擊。敵人發現中計,剛要掉轉屁股往城裡跑時,工農革命軍與成百上千的群眾已經全部追到城外,堵住了敵人的退路,形成了甕中捉鱉的局面。

毛澤東靈巧地運用“圍師必闕”謀略,干淨利落地全殲了敵人。



(十六)按左抶右

詩曰:雷鳴電閃霧茫茫,風雨交加下井岡。紅旗卷處烏雲散,打敗江西兩只羊。

1928年6月中旬,蔣介石調集湘贛兩省十多個團的兵力,向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發動了聯合“進剿”。湘軍吳尙第八軍由茶陵、酃縣向寧岡推進;贛軍楊池生第九師、楊如軒第二十七師共五個團,由吉安向永新推進。企圖以優勢兵力,分進合擊,一舉摧毀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毛澤東根據湘贛兩省敵軍的利害不盡一致的特點,采取了“按左抶右”(抶:讀chi音.。意:笞打、鞭打)的戰略原則,即對湘敵取守勢,對贛敵取攻勢,打敗贛敵,而使湘敵不好動彈救援。毛澤東毅然將紅軍主力從永新撤回寧岡,並命令紅紅三十一團徉攻湖南酃縣,虛晃一槍,給敵人造成錯覺然後迅速撤回寧岡,集中兵力打擊江西頑敵。

紅三十一團攻湖南的行動,嚇得湘敵立即龜縮起來。而贛敵卻以為紅軍主力西出湖南,內部空虛,機會難得。於是大舉進犯,一個團經煙閣、四教、龍源口進攻新七溪嶺;兩個團經墩上、白口進攻老七溪嶺,楊如軒的前敵指揮所駐白口;一個團和總指揮部守備永新縣城;一個團在永新城至新、老七溪嶺之間待命。

針對敵人的行動,毛澤東親自部署了兵力:朱德、陳毅率二十九團、三十一團一營在新七溪嶺抗擊楊池生一個團的敵軍;王爾琢率紅二十八團在老七溪嶺抗擊楊如軒兩個團的敵軍;袁文才率紅三十二團小分隊埋伏在白口村附近的武功壇山上配合作戰;永新、寧岡兩縣的地方武裝埋伏在新、老七溪嶺附近的山頭上參戰。

新、老七溪嶺,相距不足十裡,緊靠龍源口村拔地而起,地勢險要,像兩扇大門,守衛著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大本營寧岡。龍源口戰鬥首先打響

——21——

了,新、老七溪嶺上戰火紛飛,硝煙滾滾,英勇的紅軍戰士進行了頑強的保衛戰,多次打敗敵人的進攻。老七溪嶺首先結束戰鬥,部隊立即從白口包抄下去,與新七溪嶺部隊一起夾擊龍源口的敵人,殲敵一個團。並乘勝追擊,打進了永新城,粉碎了湘贛兩省敵軍的聯合“進剿”,保衛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在自己兵力不足以強大到可以全面出擊時,想法使一部分敵人不好動彈,而集中全力打敗另一部分敵人。毛澤東對湘敵取守勢,對贛敵取攻勢,達到了“不費紅軍三分力,打敗江西兩只羊(楊)”的目的,正是采用了這種“按左抶右”的軍事謀略。



(十七)謀而後行

詩曰:張果倒騎驢,可知是何故。為恐向前差,忘卻回頭路。

1928年,由於左傾盲動主義的影響,工農革命軍離開井岡山根據地,開往湘南,造成了“八月失敗”。在毛澤東的正確領導下,減少了損失,挽回了敗局。

針對這件事,毛澤東意味深長地對肖克講了一個神話故事:有一回張果老下華山去蓬萊朝聖,這個人是“八仙過海”中的八仙之一,他是倒騎毛驢走。路上遇到呂洞賓,他也是八仙之一。呂洞賓問張果老到哪裡去?張果老說:“蓬萊朝聖”。呂洞賓有點驚異地問:“蓬萊在東,你騎毛驢向西,怎麼能到?”張果老生氣地反剝說:“我的臉是朝著東方蓬萊啊!”

講完故事,毛澤東說::革命的隊伍如果路線政策不對,革命就不能勝利。張果老面向東而毛驢卻向西走,永遠也到不了蓬萊。這個故事說明一個道理:就是謀而後行,才能避免走彎路,遭失敗,取得更大的勝利。



(十八)打狗靠牆

詩曰:林密溝深壁陡坡,能攻善守可當窩。紅軍有了立身地,打狗靠牆奈我何。

1931年夏天,國民黨蔣介石向我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了第二次反革命“圍剿”。當時,紅軍中有人主張放棄以東固一帶為中心的河東(贛江以東)革命根據地,把紅軍主力拉到河西(贛江以西),以逃出敵人的“圍剿”。毛澤東不贊成這種主張,他說:“要放棄河東根據地,只有36計用完了才可以走。叫化子打狗要靠牆,紅軍打敵人,要依靠根據地。”毛澤東還指出:“在強大的敵人圍剿中,只有依靠根據地人民的支持,選擇有利地形,高度集中紅軍的兵力,打敵人最薄弱的一環,才能取得勝利。”

在中國革命史上,毛澤東是創造農村革命根據地的第一人。1928年一個初秋的早晨,毛澤東集中紅軍官兵講建立革命根據地的問題。他說:有人嫌井岡山高,嫌井岡山大,今天東山,明天西山,爬山爬厭了,不願意再爬它,想打到城市裡去,這種思想錯了。要知道,井岡山,雖然它磨破了我們的腳,爬酸了我們的腿,但是,它給我們存糧食,給我們作根據地,便於我們機動,便於我們打擊敵人。……所以說,這座山,它革命,這座山是革命的山。我們要保護它,愛護它,不要害怕多爬,更不要討厭它。為了說明革命根據地的重要性,毛澤東還打了個通俗有趣的比喻:革命要有根據地,好像人要有屁股,人假若沒有屁股,便不能坐下來;要是老走著,老站著,定然不會持久,腿走酸了,站軟了,就會倒下去。革命有了根據地,才能夠有地方休整,恢復氣力,補充力量,再繼續戰鬥,擴大發展,走向最後勝利。

打狗靠牆,中國革命靠根據地,歷史已經證明,井岡山的道路,是中國

革命唯一正確的道路。正是那一塊塊根據地給了中國革命以無限生機。

(十九)謀利於民

詩曰:軍愛民來民擁軍,沙洲壩裡有碑文。全村群眾心中話:吃水不忘挖井人。

1933年4月,中央工農民主政府和中央軍委遷到瑞金沙洲壩,毛澤東也來到這裡。一天,毛澤東發現老俵擔的吃水又渾濁且有小蟲,就問是怎麼一回事。老俵回答說:“主席,不瞞你說,我們沙洲壩就是缺水。人吃、澆地、洗菜,全都是靠這水。”毛澤東問還有沒有別的地方有干淨水?老俵說:“那邊烏雞嶺下有一股山泉水,就是路遠水少,半天才挑上兩擔。中央機關來了後,村裡一下多了上千人,吃水用水更困難了。”

聽了群眾的反映,毛澤東一直思索著怎樣解決吃水難的問題。第二天,他讓紅軍干部用竹子做水管,把烏雞嶺下的泉水引進村來,再用一個大桶把水接住,這樣先暫時解決了群眾的吃水難的問題,但終非長久之計,毛澤東決定在村子裡打口井。老俵們聽說要打井,表示懷疑:“沙洲壩自古以來都沒打過井,再說也沒有人會打井啊。”在毛澤東的帶領下,先打了一口井,但因附近有墳場,群眾不願吃這井裡的水。後來,毛澤東帶人又重新打了口井。從此,沙洲壩人再也不喝塘裡的髒水了,而喝上了清甜的井水。沙洲壩人在井台上豎著一塊紀念碑,上刻兩行醒目的大字: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



(二0)欲進先退

詩曰:長征路上事多乖,萬緒千頭一起來,最是紅軍能脫險,一關突破百關開。

長征途中的遵義會議上,要解決的問題很多,但毛澤東從當時最迫切的軍事問題入手,而對政治路線等問題則避而不談,這是毛澤東采取的欲進先退的政治謀略。

毛澤東為什麼要采取“欲進先退”的謀略,用周恩來的話說:“遵義會議的主旨是糾正軍事路線的錯誤,因為當時是在驚濤駭浪中作戰,軍事路線最重要。”因而,在這種情況下“毛主席的辦法是采取逐步的改正,先從軍事路線解決,批判了五次反‘圍剿’以來的作戰的錯誤:開始時冒險主義,然後是保守主義,最後是逃跑主義。這樣就容易說服人,其它問題暫時不爭論。比如‘左’傾的土地政策和經濟政策,肅反的擴大化,攻打大城市。那些都不說,先解決軍事路線,就容易通,很多人一下子就接受了。如果當時說整個都是路線問題,有很多人暫時會要保留,反而阻礙黨的前進。這是毛主席的辯證唯物主義,解決矛盾首先解決主要的矛盾,其次的放後一點嘛。”“這樣比較自然,便於集中力量取得勝利,減少阻力。”“實際上次要矛盾跟著解決了。組織路線也是勉強解決了。”

張聞天對毛澤東所采取的這一謀略,作了進一步的說明。他說:“因遵義會議沒有提出過去中央政治上的路線錯誤,而且反而肯定了它的正確,使我當時對於我自己過去的一套錯誤,還很少反省。這在毛澤東同志當時只能如此做,不然我們的聯合會成為不可能,因而遵義會議不能取得勝利。為了黨與革命的利益,而這個利益是高於一切的,毛澤東同志當時做了原則上的讓步,承認一個不正確的路線為正確,這在當時是完全必要,完全正確的。這個例子,可以作為黨內鬥爭一個示範來看。”

退一步,進兩步,毛澤東采取的“欲進先退”的謀略,保證了遵義會議取得成功,也由此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使中國革命走向了勝利。



(二一)水到渠成

詩曰:從來事物有過程,急不行來慢不行。瓜熟才能蒂落地,航船撥正一帆輕。

遵義會議的召開,是在黨中央與共產國際失去了無線電聯系,王明不能遙控指揮,紅軍占領遵義,提供了十多天的休整時間,以王明為首的“左”傾錯誤路線已經暴露,廣大指戰員要求毛澤東出來領導,主觀條件已經成熟,客觀條件有利的情況下召開的。在這次會議上反對王明為首的“左”傾機會主義錯誤,解決中國革命的領導權問題,可以說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有一次,與毛澤東十分熟悉的吳黎平(《反杜林論》的譯者)問毛澤東:“反王明路線的鬥爭能否不等到遵義會議而在中央蘇區後期就發動起來?”毛澤東回答說:“不能,也不要。因為王明路線的領導者打的是國際路線的旗幟,同時他們的錯誤的危害性當時還暴露得不夠顯著,當時還有一些人盲目追隨他們。那時雖然有一部分干部覺察到他們的錯誤,但大部分的干部和群眾還不清楚。如果在早一、二年就發動反王明路線的鬥爭,那末他們還能欺騙和團結較大的一部分干部和群眾,會造成黨和軍隊的分裂局面,這對強大的敵人有利,是敵人所求之不得的。因之,我(毛澤東)雖然在第五次反‘圍剿’戰爭中早已經清楚王明路線錯誤的嚴重危害,但為了大局我也只得暫時忍耐,只能做必要的准備工作。”

伍修權對此回憶說:“毛澤東同志說,這個事(指反王明路線錯誤)要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當時,我們在戰爭環境當中,我們應該有一個統一的團結的黨來共同對付敵人,反對國民黨的五次‘圍剿’,國民黨要根本消滅我們,如果我們沒有一個統一的黨,怎麼去對付國民黨的五次‘圍剿’呢?如果拿起旗幟干,黨內分裂了,自己打起來了,那不更容易被敵人消滅嗎?”

由此可見,毛澤東反對王明“左”傾機會主義路線要等到“水到渠成”的遵義會議上來進行,一是為了維護全黨的團結,以對付共同的敵人,二是使其錯誤有一個暴露過程,以便廣大干部的覺悟。遵義會議的召開成功,是毛澤東運用謀略的成功。



(二二)謀略為先

詩曰:運籌帷幄計為先,高手著棋看滿盤。萬馬千軍渡赤水,一輪紅日正中天。

中國古代軍事家孫子特別強調在知己知彼基礎上的運籌帷幄即“廟算”。他說“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這就是在軍事指揮中“謀略為先”的思想。

紅軍長征三渡赤水後,毛澤東與中央軍委成員研究下一步的行動部署。當工兵連長王耀南走過來時,毛澤東即對劉伯承說:“總參謀長,把那個事給他講講。”

劉伯承即問王耀南:“你知道太平渡、二郎灘的橋還在不?”

王耀南回答說:“據了解,還在。”

劉伯承即說:“那好,你趕快派幾個得力的人,每人帶兩條短槍,多帶手榴彈,到太平渡、二郎灘去一下,如果橋還在,留幾個人把橋看起來。並把情況向我報告”。

王耀南立即派一班長李景富帶6、7個有經驗的老戰士,騎馬到太平渡、二郎灘去偵察。根據偵察情況,王耀南迅速向劉伯承彙報說:“國民黨軍隊還沒有到那裡,地主武裝也不敢動,老百姓自己把橋看起來。橋都好好的。”

劉伯承高興地說:“好,好,好!”並囑咐王耀南說:“帶上幾十個人,插小路趕到兩個渡口,對幾座浮橋全面檢修一下。”

王耀南即把工兵連一分為二,一部分留在茅台渡口維修浮橋,他親自帶領另一部分同志向太平渡、二郎灘趕去,對這兩個渡口的浮橋進行了全面檢查加固。

毛澤東說過:“初戰的計劃必須是全戰役計劃的有機的序幕。……因此在打第一仗之先,必須想到第二、第三、第四以至最後一仗大體上如何打法,我挨次的一仗勝了,敵軍全局將起如何變化,倘若敗了,又將起如何變化。……沒有全局在胸,是不會真的投下一著好棋子的。”走一步想到第二、第三、第四步……這是謀略的前瞻性與計劃性。毛澤東在三渡赤水、部隊將要進入川南時,就在考慮四渡赤水的下一步、兩步、以至三步棋了。這種“謀略為先”,深謀遠慮,就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的典範。



(二三)以迂為直

詩曰:只走弓身不走弦,翻山越嶺履平川。敵軍數萬忙追堵,撿只草鞋奏凱還。

《遵義之歌》的歌詞中唱道:“因為一個會,歷史記住了你;因為一瓶酒,世界知道了你;因為一條河,神奇充滿了你……” “會”是指遵義會議,“酒”是指茅台酒,“河”則是赤水河。

遵義會議決定要過長江,毛主席決定先吃掉尾追的川軍郭勛祺部隊。在青杠坡這個地方,我們設下了包圍圈,結果川軍繞到了我們上頭,紅三軍團只得從南面強攻,朱德都親自帶著干部團上去了。這是我黨有史以來參戰人員“級別”最高的一場戰鬥,可謂將星雲集。共和國三任國家主席毛澤東、劉少奇、楊尚昆,一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五任國防部長彭德懷、林彪、葉劍英、耿彪、張愛萍,以及十大元帥中的七位和200余位開國將軍都參加了這場戰鬥。

然而由於情報有誤,將一場殲滅戰打成了消耗戰,毛澤東針對形勢變化,當機立斷撤出戰鬥,紅軍放棄直接北渡長江計劃,拉開了四渡赤水的序幕。這場戰鬥雖然失利了,卻體現了毛澤東“打不贏就走”的機動靈活戰術思想。

紅軍一渡赤水,到扎西地區後,蔣介石判斷我軍還要北渡長江,迅速調集兵力要把我軍圍殲。於是,毛澤東采取了靈活機動,在高度的運動戰中尋求有利戰機的戰略戰術。紅軍忽東忽西,時南時北,“以迂為直”。使敵人無法判斷紅軍的行動意圖,打亂敵人的戰略部署,爭取了主動。我軍便來個金蟬脫殼,回師由太平渡、二郎灘東渡赤水,再打遵義。

二渡赤水中,最著名的是遵義戰役,其中婁山關大捷更是取得了紅軍長征以來的第一個大勝仗,婁山關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當地有首民謠:巍巍大婁山,離天三尺三。人過要低頭,馬過要落鞍。不過,當時有個口號:要關不要命。負責攻打婁山關的是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的一個團。由於敵人守在關卡,我軍便一面強攻,一面派一個小分隊爬上最高的大尖山,居高臨下打擊敵人,敵人頓時慌了手腳,急忙撤退。我軍乘勝追擊,第二次攻占遵義,一舉消滅了敵人兩個師又8個團,

四渡赤水,體現了毛澤東機動靈活的運動戰思想。其中,一渡二渡是被動完成的,三渡四渡則是毛澤東軍事才能的充分展示,完全是主動地調動敵軍。毛澤東本人說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最得意之筆,狹義上特指三渡、四渡。英國元帥蒙哥馬利訪華時曾問毛澤東:生平最得意的戰役是三大戰役中的哪一次?毛澤東說:那些都不算,最得意的是四渡赤水戰役。

“致人而不致於人”是《孫子兵法》的一個核心,也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一個重要原則。毛澤東認識到,要扭轉長征以來紅軍被動的戰略防御地位,就要人工地造成我們局部的優勢主動地位,把敵人拋入劣勢和被動。因此,在四渡赤水中,紅軍采取了聲東擊西的戰術,配合高機動性的運動戰,使紅軍由戰略被動轉為戰略主動。

在“以迂為直”,高度機動的作戰方針下,不可避免地帶來了部隊行走過多,十分疲勞等問題。一些不明其中深意的官兵未免有些抱怨。當時紅一軍團軍團長林彪,不懂毛澤東的作戰意圖,說毛澤東采取的“以迂為直”的方針是“走了弓背路”、“造成疲勞”、會“拖垮部隊,”一再鼓吹“走快捷方式”。林彪還給三軍團軍團長彭德懷打電話,叫嚷“現在的領導不成了,你出來指揮,“再這樣下去,就要失敗;我們服從你領導,你下命令,我們跟你走。”林彪又給黨中央、毛澤東寫信,狂妄地提出要毛澤東下台,這封信要聶榮臻簽字,被聶嚴正拒絕。毛澤東在會理會議上,針對林彪“拖垮部隊”的謬論,嚴肅地批評林彪說:你是個娃娃,你懂什麼!在這個時候直接跟敵人硬頂不行,繞點圈子多走點路,這是必要的,完全正確的。



(二四)調虎離山

詩曰:調虎離山日夜行,飛兵直下貴陽城,紅軍嚇破白軍膽,急調御林保駕兵。

長征途中,紅軍四渡赤水後,除留一支小部隊牽制敵人外,其余急行軍南渡烏江。渡過烏江的部隊又兵分兩路,一路分向甕安、黃平方向佯動,擺出要東進湖南與二、六軍團會合的姿態,而主力部隊則直逼貴陽。

毛澤東揮兵直逼貴陽,是為了達到調虎離山的目的,將雲南之敵調出,以便紅軍乘虛北渡長江。當時蔣介石正在貴陽督戰。果然,紅軍兵臨城下,佯攻貴陽。嚇壞了蔣介石。蔣介石手足無措,急令雲南龍雲速調滇軍來貴州“保駕”,又令薛岳和湖南部隊東往余慶、石阡等地布防,以阻止紅軍東進與紅二、六軍團會合。

這樣,毛澤東牽住了蔣介石的牛鼻子,調虎離山,將雲南滇軍調出。毛澤東除留部分兵力包圍貴陽東南的龍裡,虛張聲勢,迷惑敵人外,主力則舍貴陽西行,一舉渡過黔、滇邊界的北盤江經紫雲過豐員進入了雲南。此時,龍雲的滇軍匆匆忙忙離開雲南,向貴陽開去,雲南後方防守空虛。紅軍入滇,使龍雲膽顫心驚,趕快調集各地敵軍固守昆明。但是,當敵人向昆明集中之時,紅軍又虛晃一槍,巧渡了金沙江。當精疲力竭的國民黨軍隊趕到江邊,紅軍早已燒毀渡船遠走高飛了。喪氣的敵人只好揀了幾雙爛草鞋作為“戰利品”敗興而歸。



(二五)因時而謀

詩曰:大渡河邊萬馬嘶,兩軍隔岸各相持。飛兵直取橋頭堡,決勝運籌有導師。

紅軍渡過金沙江後,繼續北上,向大渡河挺進。

太平天國名將石達開,又號“了了”,意為“成功便了不得,失敗便不得了”。他率領十萬大軍,就是在大渡河上“不得了”的,被曾國藩指揮的清兵擊潰,飲恨墜河。

安順場是大渡河南岸的一個渡口,兩邊都是險峻的高山,部隊在這深山溝裡,沒有回旋的余地,,極易被敵軍伏擊殲滅。石達開的大軍就是在這渡口全軍覆沒的。

紅軍到達安順場後,由17勇士強渡大渡河成功,但此地無法架橋,且只有一只渡船,全軍如照此速度過河就有陷入敵人包圍夾擊的危險。毛澤東知道安順場大部隊渡河有困難以後,因時而謀,當即指示,飛奪瀘定橋。他指出,大部隊一時難以過河,而敵五十三師等部正向我軍趕來,紅軍仍面臨著巨大的危險。他決定分兵兩路前進:以紅一師和軍委干部團到大渡河西岸,為右縱隊,由劉伯承(司令員)和聶榮臻(政委)率領,從大渡河東岸北上,以策應西岸,准備攻占瀘定橋;由林彪帶紅二師、一軍團團部和五軍團,為左縱隊,從大渡河西岸趕向瀘定橋。軍委縱隊和其余部隊由瀘定橋過河。毛澤東特別強調:“這是一個戰略性措施,只有奪取瀘定橋,我軍大部隊才能過大渡河,避免石達開的命運,才能到川西去與四方面軍會合。”

紅軍在安順場強渡大渡河後,敵人大為震驚,將防御重點轉移到瀘定橋上,正在調兵增防,准備死守瀘定橋。我英勇的紅軍戰士邊打邊走,向瀘定橋急行,最後以一晝夜行軍240裡的高速度,進抵瀘定橋西岸。

瀘定橋是四川通康藏地區的咽喉,橋是用十三根懸在空中的鐵索連成的,兩邊各有兩根鐵索做橋欄,底下並排九根鐵索,鐵索上橫鋪木板作為橋面,橋頭石碑上刻有詩句:“瀘定橋邊萬重山,高峰入雲千裡長”。橋下激流奔騰,震耳欲聾。濁流從上游山峽間如瀑布傾泄而下,衝擊著河底參差聳立的礁石,激起無數巨浪和漩渦。

橋對岸瀘定城內駐守著兩團國民黨軍隊,橋頭早已築好防御工事,並將鐵索橋上的橋板全部抽去。敵人以為有此天險,萬無一失。

紅軍由二十二名勇士組成的突擊隊,在火力的掩護下飛奪瀘定橋,勝利地占領了瀘定城。

戰爭是隨時隨地不斷變化著的,高明的指揮員不死守既定方案,僵化不變,而是靈活地因時因地調整作戰部署,去戰勝敵人。毛澤東在原定安順場過河遇到困難時,因時而謀,果斷決定飛奪瀘定橋,使紅軍主力及時地全部渡過了大渡河,將長途尾追的國民黨中央軍完全甩掉了。“因時而謀”,這正是毛澤東靈活機動指揮戰爭的軍事謀略的體現。



(二六)料敵如神

詩曰:兩翼槍聲震耳聾,一番熱鬧一場空。紅軍渭水平平過。都在神機妙算中。

紅軍長征中,比較順利地突破了渭水封鎖線。戰士們為突破這道封鎖線感到無限的歡欣,但又感到有點“遺憾”,因為未經過什麼戰鬥。直到全軍渡過了渭水河北岸,跨上對面的一座土山時,由兩翼趕來的敵人打響了機關槍後,戰士們的勁頭才提上來了。有的同志說:“老子過了河,你們才來,晚了點。”有的同志說:“他們是送彈藥來的,我們應該‘歡迎’”。

毛澤東登上山頭時。軍部正在軍號聲中集合上山。一位軍首長過來問毛澤東:“主席,您看怎麼辦?”

毛澤東看了看落山的太陽,從容不迫地說:“讓他們打好了,隨便派兩個連分頭還擊,放幾聲冷槍嚇唬嚇唬,敵人是不敢來的。”

聽起來,主席的話簡直是在開玩笑,但事實果不出主席所料,兩翼隱伏的敵人,很快被紅軍的冷槍嚇唬住了。戰士們都說毛澤東神機妙算,料敵如神。

毛澤東是人不是神,料敵如神也不是他與生俱來的本領,而是建立在對敵我雙方的客觀分析與自己采取的行為對策上。這次突破渭水封鎖線,毛澤東事先就采取了對策。當時,集結在甘肅境內的國民黨中央軍、東北軍和西北軍二、三十萬人馬,准備在渭水堵截紅軍。因此,毛澤東決定,紅軍一面在哈達鋪休息兩天待機,一面佯稱向東行動,以造成敵人的過失。當紅軍離開哈達鋪向天水佯動時,敵人信以為真,隨即將主力集結於天水,只剩下一部分兵力占領渭水河沿岸的武山、漳縣,防止紅軍北上。紅軍則乘機轉道北進,以一天一夜又兩個半天的急行軍,就出其不意地趕到了渭河,把敵人完全置於背後了。因而,毛澤東斷定渭水邊不可能有敵人的主力部隊,只是遇到了小股敵人,再加上天色已晚,武山、漳縣的敵人又不敢趁夜出來夾擊,自然也就不敢趁夜出來追擊了。這就是毛澤東神機妙算,料敵如神的奧妙之所在。

(二七)深謀遠慮

詩曰:岡巒起伏接蒼穹,莽莽昆侖氣勢雄。登上頂峰舒眼望,群山羅拜翠微中。:

張國燾違背黨的組織原則,伸手要官要權,公開鬧分裂。為了團結張國燾,1935年7月18日,中央政治局開會。會上,周恩來主動表示願把紅軍總政委的職務讓出來,由張國燾擔任,洛甫(張聞天)也提出把總書記的職務讓給張國燾。毛澤東不同意將總書記的職務讓給張國燾,而同意讓張國燾擔任總政委。這樣,黨中央即決定任命張國燾為紅軍總政治委員。規定一、四方面軍會師後,一切軍隊均由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總政委直接統率指揮。

毛澤東當時不同意由張國燾擔任黨的總書記而只讓他擔任紅軍總政委,實在是具有深謀遠慮的眼光。《彭德懷自述》中對此評價說:“毛主席在同張國燾的鬥爭中,表現了高度的原則性和靈活性。在黑水寺開中央會儀時(我沒參加),張國燾要當總政委,洛甫提議把總書記交給張國燾,毛主席不同意。寧願交出總政委,不能交總書記。張國燾當時不要總書記,他說,總書記你們當吧,現在打仗唄。如果當時讓掉總書記,他以總書記名義召集會議,成立以後的偽中央,就成為合法的了。這是原則問題。”



(二八)見微知著

詩曰:一張舊報送新風,黃土高原正鬧紅。滾滾洪流歸大海,延安窯洞待潛龍。

紅軍長征中,先前並未要把落腳點放在陝北,是毛澤東從敵人的報紙上得知劉志丹在陝北活動才考慮長征到陝北的。一張報紙的消息而影響紅軍長征的去向,反映了毛澤東“見微知著”的謀略能力。

在紅四團攻克天險腊子口之後,一軍團領導即向軍直屬偵察連梁興初連長和曹德連指導員交待任務,左權參謀長對他們交待任務說:“你們連立即進到哈達鋪,具體任務是偵察敵情,籌集糧食和物資”。毛澤東當時在場,接著說道:“我補充一點,指導員你注意,給我找點“精神食糧”來,國民黨的報紙、雜志,只要是近期和比較近期的,各種都給搞幾份來。”

在執行任務中,曹德連在哈達鋪從敵人少校副官那裡查獲了一批近期報紙,其中一張報紙登載了徐海東率領紅軍和陝北劉志丹紅軍會合的消息,還有敵人誣為“匪區”的陝北根據地略圖等。聶榮臻看到這張報紙後十分重視,立即派人送給毛澤東。毛澤東看了報紙後,笑容滿面地說:“好了!好了!我們快到陝北根據地!”

據謝覺哉回憶說:闖過了腊子口,過了大草灘,行軍一天,到了哈達鋪宿營,買東西揀到一張《晉陽日報》,上面記載:陝北劉志丹赤匪部已占領六座縣城,擁有正式紅軍五萬余人,游擊隊、赤衛軍和少先隊二十余萬人,窺視晉西北,隨時有東渡黃河的危險性。毛澤東看到這條消息,對謝覺哉說:看來劉志丹在陝北開辟了一塊根據地,到了陝北再說吧!於是,紅軍沿途避免打仗,盡量減少戰鬥減員,晝夜兼程地往陝北趕去。



(二九)避敵鋒芒

詩曰:狂犬尾追吠不休,靠牆打狗亮吳鉤。直羅鎮下布羅網,魚鱉蟹蝦一起收。

中央紅軍到達陝北時,蔣介石正調集重兵對陝北蘇區進行第三次“圍剿”。毛澤東在分析形勢和當前敵情後,擬定了一個大的殲滅戰計劃,決定在直羅鎮布下口袋陣,殲滅敵人。

毛澤東決定將敵人首先放進直羅鎮,避敵鋒芒,乘敵立足未穩,集中我軍主力,采取包圍側擊戰術,殲滅敵人,得手後,繼續殲滅敵人的後續部隊。在召集的團以上干部會議布置直羅鎮戰役時,毛澤東講解了我軍的戰鬥部署,下達了作戰任務。他援引《水滸》中林衝在柴進家中打洪教頭的故事,風趣地說:林衝對洪教頭,不是先衝過去,而是先後退兩步,這就是避其鋒芒,攥緊拳頭,發現弱點,一下子擊中對方的要害。直羅鎮戰役的部署,正是這個道理。我們利用有利於我們的地形,集中優勢兵力,打擊和消滅敵人的主力。

1935年11月19日,東北軍五十七軍一0九師進至黑水寺。我軍派出小分隊到黑水寺方向“惹牛”、“牽牛”。果然將敵一0九師牽向直羅鎮。當天晚上,毛澤東下達了戰鬥命令。按預定部署,紅一軍團從北向南,紅十五軍團從南向北,急行軍前進,於拂曉前包圍了直羅鎮。天剛亮,我軍發動了猛攻,敵人多次突圍,均被我軍擊退。我軍采取圍而不攻,敵見待援無望,半夜開始突圍,我軍跟蹤追擊,將其全部殲滅。後又擴大戰果,將敵人援軍殲滅一部,取得了直羅鎮戰役的勝利。

毛澤東避敵之鋒,不與敵人強打硬拼,而是誘使敵人進入直羅鎮布下的口袋,再利用有利地形,終於全殲敵人。這一仗,粉碎了敵人的“圍剿”,鞏固和擴大了陝北蘇區,“給黨中央把全國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的任務,舉行了一個奠基禮”。



(三0)刀下留人

詩曰:高原黃土起塵煙,牢裡錯關眾哲賢。“刀下留人”一句話,撥開雲障見青天。

1935年10月,毛澤東率領中央紅軍進入陝北根據地,當時干部和群眾就向毛澤東反映了當地肅反鬥爭的嚴重情況。在陝北有很高威望的群眾領袖劉志丹,以及和他一起創建陝北根據地的許多戰友如習仲勛、馬文瑞等大批負責干部,在不久前被當作“反革命”抓起來了,有的甚至被殺害了。廣大干部、群眾十分氣憤,迫切希望中央、毛澤東公道處理這件事。

毛澤東獲悉後,立即指示:“刀下留人,停止捕人。”他說:“我們剛剛到陝北,僅了解了一些情況,但我看到人民群眾的政治覺悟很高,懂得很多革命道理,陝北紅軍的戰鬥力很強,蘇維埃政權能鞏固地堅持下來,我相信創造這塊根據地的同志們是黨的好干部,請大家放心,中央會處理好這個問題。”毛澤東立即派王首道等同志接管陝甘邊區保衛局,首先把事態控制下來,避免進一步惡化。毛澤東在下寺灣的一次干部會議上說:“殺頭不能像割韭菜那樣,韭菜割了還可以長起來,人頭落地就長不攏了。如果我們殺錯了人,殺了革命的同志,那就是犯罪的行為,大家要切記這一點。要慎重處理。”毛澤東又囑咐王首道說:“要謹慎,要做好調查研究工作,不能馬虎從事。”

在毛澤東的關心下,劉志丹等同志出獄了,消息傳出後,陝北根據地軍民奔走相告:“陝北得救了!”劉志丹後來擔任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任,北路軍總指揮和紅二十八軍軍長,後來在東征途中英勇犧牲。習仲勛曾任西北野戰軍副政治委員。

2010年,習近平專程來到韶山瞻仰毛澤東故居,他來到了毛澤東故居前面,站在那裡沉思一會,說:“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我父親,沒有我父親就沒有我。”



(三一)化敵為友

詩曰:,黑水白山夜幕茫,鐵蹄踐踐月無光。高原四面楚歌起,東北軍中盡望鄉。

一次,紅軍在與東北軍的作戰中,俘虜了曾任張學良衛隊長的高福源,紅軍認真執行毛澤東制定的優待俘虜政策,妥善地給予照料。同時還向他講解停止內戰,團結抗日的道理,讓他了解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的反動實質,提出了紅軍與東北軍聯合抗日的建議。毛澤東制定的統一戰線和俘虜政策,終於使高福源思想發生了變化,他決定返回東北軍去勸說張學良,走聯共抗日的道路。

高福源返回東北軍軍部,向張學良痛哭陳詞,成為促使張學良下決心走上聯共抗日的重要因素。張學良當即委派高福源再返紅軍駐地,請紅軍派正式代表與東北軍談判聯合抗日問題。

毛澤東親自接見了這個“俘虜特使”,並感謝他為國家民族辦了一件大好事。以後紅軍與張學良頻繁接觸,促使張學良走上了聯共抗日的道路,在西北形成了紅軍、東北軍、西北軍“三位一體”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局面。化敵為友,昔日與紅軍作戰的東北軍、西北軍,成了紅軍抗日的同盟軍。



(三二)利用矛盾

詩曰:天昏地暗霧沉沉,黑水白山望斷魂。何日打回老家去,松花江畔洗征塵。

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後,為了抗日的大局,為了實現西北地區紅軍與國民黨軍隊之間的停火,毛澤東幾次派汪鋒等人前往西安,代表紅軍與西北軍、東北軍進行談判,利用他們與蔣介石之間的矛盾,進行分化、瓦解。

毛澤東與汪鋒就如何利用矛盾爭取東北軍、西北軍等問題,作了幾次談話。毛澤東指出:敵人的陣營中也會發生變化甚至分裂,在這種情況下,我黨與民族資產階級重新建立統一戰線是完全可能和必要的,就不能實行那種狹隘的關門主義政策,國內政策就要作適當調整,我們要改變限期消滅富農的政策,要團結一切愛國的開明紳士,要爭取中產階級的一部分,要爭取地方勢力,要大量吸收知識分子。對軍閥,我們要向前看,不要往後看,對過去他們干的反人民的壞事,不要耿耿於懷,更不要看他們生活怎樣腐化,只要現在有一點民族氣節就好,要在抗日的旗幟下團結他們,我們要體諒他們的難處,打共產黨是蔣介石脅迫讓打的,不打他就完了。為了爭取他們,在發生衝突的時候,我們甚至可以暫時讓出一些地方。在具體分析西北軍與東北軍的現狀時,毛澤東說:東北軍和西北軍都不是蔣的嫡系部隊,是地方勢力,是受蔣介石排斥和打擊的,蔣介石讓其打紅軍,達到兩敗俱傷的目的。由於蔣介石排斥和削弱這些雜牌軍,他們與蔣介石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東北軍要求打回老家去的願望很強烈,西北軍是典型的地方勢力,他們要擴大實力,控制地盤,對抗“中央”,同“中央”胡宗南的矛盾必然日益突出。楊虎城和中下級軍官都有反蔣抗日思想。我們的方針是保存東北軍、西北軍,在抗日的旗幟下爭取張學良、楊虎城,壯大抗日力量。在他們不覺悟的時候,還是要打他們一下,直羅鎮戰役就是這樣。但打不是目的,目的在於促使他們覺悟,使他們認識到“剿共”是沒有出路的。

毛澤東“利用矛盾”,積極開展爭取張學良、楊虎城的工作,促使他們轉變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立場上來。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可以說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共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的結果。



(三三)大局為重

詩曰:西安捉蔣事如何,掀起軒然衝擊波。渾水摸魚人不少,有誰想到熄干戈。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張學良、楊虎城邀請中共中央幫助處理“西安事變”,毛澤東以大局為重,釋放了蔣介石,“西安事變”得以和平解決。

事後,毛澤東在紅軍大學作了關於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報告。毛澤東說:蔣介石罪惡滔天,欠下全國人民無數的血債,大家要求殺他,可以理解,不算過分。不殺他,確實不能平民憤。但是,蔣介石是不能殺的,他進一步解釋說:在現在情況下,殺了蔣介石,正中日本帝國主義和親日派的下懷。國民黨中的親日派正打著“討伐叛逆”的旗號,糾集大批軍隊開赴潼關,進逼西安,陰謀用這種手段置蔣介石於死地,以便取而代之,各派軍閥之間爭權奪利,大打內戰,必然給日本帝國主義一個最好的侵略機會;其結果是不言而喻的,即中國將淪為日本的殖民地。

毛澤東繼續說道:我們必須明白,這次蔣介石被捉,既不同於俄國十月革命被捉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又不同於滑鐵盧被擒的拿破侖,前者是革命勝利的結果,後者是軍事失利的必然。這次抓蔣介石是出其不意,乘其不備,他的軍事實力還原封不動地保留在那裡,如果我們不殺他,通過談判,逼他改變態度,把軍事力量用到抗日上去,豈不更好麼?如果我們只記黨和個人的恩怨,忘記民族危亡這個大局,那是不行的,我們要從中華民族的利益出發,不能給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我國創造條件。

毛澤東從民族大局出發,不計自己的恩怨,毅然釋放蔣介石的寬廣胸懷,受到了全國各族人民的贊揚。“西安事變”成為扭轉時局的契機,標志著國內內戰的結束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





(三四)又打又拉

詩曰:陝北毛驢怕上山,又拉又打不嫌煩。聯蔣抗日驅強虜,萬裡長城萬裡關。

中國共產黨和平地解決西安事變後,許多同志對“逼蔣抗日”能否實現表示懷疑。毛澤東在事變後給紅軍大學學員作報告時,有人就擔心地問:“如果放了蔣介石,他會抗日嗎?”

毛澤東打比喻說:陝北的毛驢很多,毛驢馱了東西是不願意上山的,但是陝北老鄉讓毛驢上山有三個辦法:一拉、二推、三打。蔣介石是不願意抗戰的,我們要爭取他抗戰,就采取對付毛驢的辦法,拉它、推他,再不干就打他。當然嘍,要拉得很緊,推得有力,打得得當,驢子就被趕上山了,西安事變就是這樣。當前,日本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我們黨領導的全國人民抗戰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決定作用的是我們,國共合作一致抗戰是大勢所趨。但是,驢子是會踢人的,我們要提防它,這就是又聯合又鬥爭。



(三五)人犯我犯

詩曰:泰州城下起爭端,日偽敵頑搶地盤。十六字言真要訣,高歌東進創新天。

1940年5月,駐扎在揚州、泰州的日偽軍3000余人,對我新四軍挺進縱隊進行“掃蕩”。駐扎泰州的李明揚、李長江部,在反共摩擦專家江蘇省政府主席韓德勤的壓力和挑動下,由中立倒向反共,乘機偷襲我後方。挺進縱隊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被迫將主力移至邗江以北,敵頑之間的郭村地區進行休整。“二李”以“收復失地”為借口,限我挺進縱隊三日撤出。頑軍以四面包圍,十路進攻之勢,企圖一舉吃掉我縱隊。我軍展開郭村保衛戰,並乘勝一鼓作氣打到泰州城下,敵老巢岌岌可危。陳毅通過電話向“二李”重申,我以抗日大局為重,郭村之戰完全出於被迫,只要你們助我東進抗日,若韓德勤向我進攻時,你們保持中立,我即停戰,無意攻取泰州,並釋放全部俘虜。“二李”只好接受陳毅提出的條件。7月,我新四軍揮師東進,經過“二李”防區時,李部如約讓路,只朝天開槍,以應付韓德勤,我軍佯做奪路順利通過。

新四軍挺進縱隊在郭村進行的保衛戰,堅決執行了毛澤東提出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對付國民黨頑固派的鬥爭策略。原來,在抗戰期間,國民黨“消極抗戰,積極反共”,與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搞摩擦,制造了一系列的慘案。為此,毛澤東提出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鬥爭策略。這就是說,決不可無故進攻人家,也決不可在被人家攻擊時不予還擊,這就是鬥爭的防御性。對於頑固派的軍事進攻,決不可進行無准備無把握的鬥爭。在一個時期內把頑固派的進攻打退之後,在他們沒有進行新的進攻之前,我們應該適可而止,使這一鬥爭告一段落。堅持這種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就能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派,並使頑固派爾後不敢輕易向我們進攻,不敢輕易發動大內戰。



(三六)退避三舍

詩曰:血雨腥風整八年,水深火熱受熬煎。人民盼望安身日,讓出和平一片天.

在重慶談判中,毛澤東考慮到當時一些解放區所處具體環境,采取了“退避三舍”的謀略,宣布將自己領導的廣東、浙江、蘇南、皖中、皖南、湘南、湖北和河南(豫北不包括在內)八個解放區讓出來,以求得政治與輿論的主動權。

毛澤東在《關於重慶談判》中具體闡明了采取“退避三舍”之策的理由。他說:“讓出這八塊地方非常可惜,但是以讓出為好。為什麼可惜?因為這是人民用血汗創造出來的、艱苦地建設起來的解放區。所以在讓出的地方,必須和當地的人民解釋清楚,要作妥善的處置。為什麼要讓出呢?是因為國民黨不安心。人家要回南京,南京的一些解放區,南方的一些解放區,在他的床旁邊,或者在他的過道上,我們在那裡,人家就是不能安心睡覺,所以無論如何也要來爭。在這一點上我們采取讓步,就有助於擊破國民黨的內戰陰謀,取得國內外廣大中間分子的同情。……我們在南方讓出若干地區,就在全國人民和全世界人民面前,使國民黨的謠言完全破產。”



(三七)另起爐灶

詩曰:茫茫宇宙起風雷,地覆天翻破舊規。獨立更生民作主,另支爐灶另分炊。

蔣介石在重慶談判中提出了“統一軍令”、“統一政令”,幻想以此為借口,從根本上取消人民軍隊和解放區的民主政權。當時反動輿論也與此相呼應,叫嚷共產黨“不要另起爐灶”。針對蔣介石的陰謀,毛澤東說:“不要另起爐灶”的話我很贊成,但是蔣介石得要管飯,他不管我們的飯,我不另起爐灶怎麼辦?明確地指出不是我們要另起爐灶,而是國民黨的爐灶裡沒有我們的飯又不許我們做飯。回擊了反動輿論的指責。

新中國的外交,毛澤東提出了“另起爐灶”、“打掃干淨屋子再請客”和“一邊倒”的三大方針。1949年1月19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關於外交工作的指示》中加寫了幾段話,明確指出:凡屬被國民黨政府所承認的資本主義國家的大使館、公使館、領事館及其所屬的外交機關和外交人員,在人民共和國和這些國家建立正式外交關系以前,我們一概不予承認,只能把他們當做外國僑民對待。這就是毛澤東“另起爐灶”的外交方針。根據毛澤東的指示,4月26日,中共中央電囑駐南京的鄧小平、劉伯承等人:對於在南京的各國大使館、公使館,我人民解放軍軍管會及市政府仍本我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和他們並無外交關系的理由,不要和他們發生任何正式的外交來往,也不要在文字上和口頭上做任何承認他們為大使或公使的表示。這一方針使我國改變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了獨立自主的外交關系。

建國初期,在對舊人員實行包下來的政策時,毛澤東還提起“另起爐灶”的事,他風趣地說“我們把南京國民黨政府的大灶打破了,如果不給人家飯吃,人家就要另起爐灶。重慶談判時,蔣介石不要我們另起爐灶,我說不另起爐灶就要在你的灶上吃飯,今天我們如果不把人家養起來,人家也要“另起爐灶”。



(三八)卒善養之

詩曰:紅色井岡妙算多,攻心為上創先河。四條規定待俘虜,百萬蔣軍盡倒戈。

《孫子兵法·作戰篇》:“故車戰,得車十乘已上,賞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車雜而乘之,卒善而養之,是謂勝敵而益強。”“卒善而養之”謀略是對被俘的敵軍士卒,應該養起來,善待之,以感化他們,瓦解敵軍。

毛澤東對“卒善而養之”謀略的運用,可以說是得心應手。在井岡山革命鬥爭時期,毛澤東就為紅軍作出了寬待俘虜四條規定:第一,不打、不罵、不殺、不虐待俘虜;第二,不准搜俘虜腰包;第三,對受傷者給予治療;第四,釋放俘虜,走留自願;留者歡迎,還可以加入工農紅軍一視同仁;走者一律發給路費。他說;:“我軍的勝利不但是依靠我軍的作戰,而且依靠敵軍的瓦解”。因此,人民軍隊必須有一個正確的爭取敵官兵和處理俘虜的政策,對於敵方投誠的、反正的、或者放下武器後願意參加反對共同敵人的人,一概表示歡迎,並給予適當教育。對於一切俘虜,不許殺害、虐待和侮辱。他又指出:軍民、官兵關系弄不好,不是方法,而是根本態度問題,三大原則“要實行有效,都須從尊重士兵、尊重人民和尊重已經放下武器的敵軍俘虜的人格這種根本態度出發”。

毛澤東采取“卒善而養之”的俘虜政策,在戰爭實踐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第一次至第四次反“圍剿”作戰中,我軍殲敵514000人,俘虜198000人,占殲敵總數38·5%;抗戰中被俘日軍組成“反戰同盟”、“覺醒聯盟”等反戰和革命團體;解放戰爭中我軍共殲敵8百多萬,其中俘虜、投誠、起義和接受改編人數合計達636萬,占殲敵總數79%。



(三九)攻心為上

詩曰:紅色井岡奇計多,攻心為上創先河。感召政策從將起,要使頭頭率倒戈

1946年10月底,國民黨將領高樹勛率部宣布起義,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這一方面是由於高樹勛是西北軍舊部,多年來受到蔣介石集團的排擠、岐視,政治上受打擊,軍事上受監視,供應上受限制,與蔣介石的矛盾日益加深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是人民解放軍多次對其進行政治爭取工作,采取“攻心為上”策略的結果。

“攻心為上”是毛澤東重要謀略思想之一,他認為松懈與瓦解敵人的士氣,才能鼓舞自己的士氣,才能更好地消滅敵人。因此,毛澤東特別主張實行正確的感召政策,在軍事打擊的同時開展政治宣傳和政治攻勢,沮喪敵人的士氣,瓦解敵人的軍心,鼓動敵軍官兵罷戰、怠戰、反戰、厭戰情緒,使他們掉轉槍口,加入到人民軍隊的陣營中來。為了更好地開展對國民黨官兵的“攻心戰”,1946年12月底,毛澤東在為黨中央起草的工作方針中,正式提出開展“高樹勛運動”。



(四0)愛兵如子

詩曰:紅色井岡新事多,官兵平等創先河。同挑同吃南瓜飯,相互都稱同志哥。

在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二次反“圍剿”的一次戰鬥中,有一位姓趙的戰士負了傷。毛澤東看見後,馬上跑過去,扯下自己的衣襟,給他包扎傷口,包好後,毛澤東就背起他往後面的衛生隊送。那位戰士覺得背他的這位同志好像在那裡見過面,於是問道:“同志,你做什麼工作?怪面熟的!”

毛澤東怕露了真情不讓背,就含含糊糊地說:“我們都是紅軍,經常見面的。”當毛澤東背出約一裡地的時候,他的警衛員吳吉清滿頭大汗地跑過來,說:“毛委員,你快歇歇,讓我來背!”

可是毛澤東卻不停腳,對警衛員說:“你先去找一副擔架來,咱們倆抬他。”

那個戰士一聽背他的是毛澤東,哧溜一下,從毛澤東的背上滑了下來,橫說豎說也不讓背了。兩眼含著熱淚,緊緊握住毛澤東的手不放,過了好一會才說:“毛委員,謝謝您!我能走,不要您背,也不要您抬。看把您累得……”他說得很吃力,激動得再也說不下去了,鼓著勁從腰上解下毛巾來,想給毛澤東擦擦頭上的汗水。幸好這時擔架隊上來了,毛澤東讓留下一副擔架,同吳吉清一起把小趙輕輕地抬了上去。小趙激動地說:“毛委員,這裡是前沿陣地,有戰士頂著;你要指揮全軍,不能在這裡,您快走吧!我一定爭取早日恢復健康,重上火線,殺敵立功。”

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後,毛澤東的警衛員吳吉清不幸患了病,病情越來越重,開始以為是不服陝北的水土,毛澤東幾次催她去看病治療,他都滿不在乎,以為自己年青能頂過去,誰知病到第五天,一躺倒就再也爬不起來了。毛澤東又是疼愛又是責備地說:強漢抗不過病。隨即派醫生打針吃藥,第二天,仍無好轉。毛澤東馬上派人用自己的擔架把吳吉清送到紅軍野戰醫院,經診斷為重傷寒。毛澤東知道後又馬上趕來看望,吳吉清生怕毛澤東被染上病,苦苦哀求他不要再來,可越是這樣,毛澤東卻坐了下來,細心安慰和鼓勵吳吉清同疾病作鬥爭。入院七八天後,吳吉清病勢加重,被醫生誤診為死亡,送往太平間。這一情況被前來探視的同志發現,報告了毛澤東。當時,毛澤東很生氣,說:“不管是馬夫,還是伙夫,凡是經過長征的同志,都是黨和國家的財富。一定要醫院想盡一切辦法搶救吳吉清同志,哪怕是只有十分之一的希望,也要把他搶救過來治好才行。”毛澤東擱下電話後,立即來到醫院,並把自己的備用藥品也拿了過來,吳吉清終於又獲得了第二次生命。

古代名將吳起為一個士兵用嘴吮其膿血,這個士兵的母親深為不安。旁人疑惑不解,這位母親說,過去吳起為其丈夫吮膿血,丈夫戰死在戰場上。今為其兒子吮膿血,兒子的死期也不遠了!將領愛兵如子,對士兵有多麼大的激勵作用啊!毛澤東在火線上親自背負傷員和對一個士兵竭盡全力指揮搶救挽救其生命,這種“愛兵如子”的行為,對廣大指戰員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動力,激勵著他們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而英勇奮鬥。



(四一)愛民如子

詩曰:紅色井岡傳統多,軍民一致創先河。親如魚水恩情厚,共唱蘇區盛世歌。

1944年的一天,當時擔任中共延安市委書記的張漢武,忽然接到中央辦公廳的通知:毛澤東有緊急事情要找他談話。張漢武以為一定是有關戰爭或大生產運動的大事或急事,於是快步來到毛澤東住處棗園。哪知見面後,毛澤東問他是否知道侯家溝有兩個村莊婦女為什麼不生孩子。張漢武回答說:知道這個情況,但不知道什麼原因。毛澤東又問:是不是水有問題呢?請中央醫院去把水驗一下好不好?張漢武說:好是好,只怕這種小事醫院不干。聽了他的話,毛澤東嚴肅地指出:對於共產黨員來說,人民的疾苦決非小事!應當讓醫院派人去。

談話後不幾天,張漢武正准備派人去侯家溝調查,中央醫院的負責同志來了,原來毛澤東又親自給他們下達了命令,要他們到侯家溝驗水。經過化驗,果然發現那裡的水中有大量的有害物質。醫院幫助群眾對飲水進行了處理,並幫助群眾治病。後來那裡終於傳出了嬰兒的啼聲。

關心群眾生活,將群眾冷暖時刻掛在心頭,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解決群眾的具體困難。毛澤東“愛民如子”,這是共產黨的根本宗旨,也是他善於團結與引導群眾前進的謀略



(四二)按人之兵

詩曰:成竹在胸任意行,運籌帷幄鬼神驚。手中僅有千人馬,按住蔣家百萬兵。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這是毛澤東指揮延安之戰時說的一句名言。

1947年,國民黨軍隊胡宗南率二十三萬兵力重點進攻陝北根據地,毛澤東決定撤出延安,誘敵深入,以便各個擊破。當時許多人對撤出延安不大理解,毛澤東耐心地說明這個道理。

胡宗南占據延安後。毛澤東轉戰陝北,“不打敗胡宗南決不過黃河。”毛澤東說:“好多地方來電報,催我過黃河。中央有個安定的環境,對指揮全國作戰也的確有好處。不過我有一個想法,我在延安住了十來年,一直是處在和平環境中,現在一有戰爭就走,我無顏對陝北鄉親,日後也不好再見面。我決定和陝北老百姓一起,不打敗胡宗南決不過黃河!我不離開陝北,還有一個理由,胡宗南有二十多萬人馬,我們只有二萬,兵力的比例是十比一。我們其它戰場要好得多,敵我力量對比又這麼懸殊,黨內分工我負責軍事,我不在陝北誰在陝北?現在有幾個解放區剛剛得到主動,我留在陝北,蔣介石就不敢把胡宗南投入別的戰場。我拖住他‘西北王’,其它戰場就可以減輕壓力。”

在陝北拖住蔣介石的兵力,減輕與策應其它解放區戰場的作戰,這是毛澤東留在陝北而產生的“按人之兵”的謀略效果。



(四三)因糧於敵

詩曰:三軍齊發亮吳鉤,逐鹿中原決勝籌。國統區中物力足,因糧於敵一望收。

1947年夏,在敵我力量發生了巨大變化的情況下,毛澤東毅然決定人民解放軍第二年作戰的基本任務是:“以主力打到外線去,將戰爭引向國民黨區域。在外線大量殲敵,徹底破壞國民黨將戰爭繼續引向解放區,進一步破壞和消耗解放區的人力物力,使我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方針。

這一戰略決策,體現了毛澤東對“因糧於敵”謀略的運用。把以往一向在解放區內進行的戰爭推向國民黨統治區。一方面,“使人民解放區向國民黨區域發展勝利的進攻,將戰爭所需要的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大量地從國民黨方面和國民黨區域去取給,”另一方面,為“用一切努力恢復和發展老解放區的工業生產和農業生產,使之較現有的水平有若干的增長。”“只有這兩方面的任務都完成了,才能夠保證打倒國民黨反動統治。”

“因糧於敵”是指從敵人那裡去奪取人力物力資源,以利於減輕自己負擔與彌補資源之不足。

1947年6月底,劉鄧、陳粟、陳謝三路大軍挺進中原,標志著人民解放軍從內線作戰轉入外線作戰,將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因糧於敵”戰略的正式開始。



(四四)敵進我進

詩曰:飛渡黃河氣勢雄,中間突破兩邊衝,棋高一著無回手,勇卒三枚直逼宮。

1947年上半年,蔣介石集中其機動兵力,對陝北解放區和山東解放區實行重點進攻,並且攻占了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

毛澤東沒有被國民黨軍隊氣勢洶洶的攻勢嚇住,反而出乎意料地大膽采取了“敵進我進”的戰略進攻態勢。針對蔣介石集重兵於東西兩翼,中間戰線守備上空虛這個戰略上的致命弱點,毛澤東與黨中央命令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約13萬人,於1947年6月底,在魯西南地區一舉突破了黃河天險,殲敵九個半旅,實現了中間突破,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毛澤東然後又命令劉、鄧大軍。“下決心不要後方”,向南“直出大別山”,把進攻矛頭直指黃河與長江之間的戰略要衝——鄂、豫、皖三省交界處的大別山區。

毛澤東“敵進我進”、挺進中原的戰略決策,使我軍跳到外線,將戰爭引向國民黨地區,打亂了蔣介石的戰略部署,迫使蔣介石抽兵回援,破壞了其重點進攻,啟動了戰爭全局。



(四五)逐鹿中原

詩曰:飛越黃河古渡頭,逐鹿中原一望收。四水三山烽火起,石頭城下暮雲愁。

中原地區東臨津浦路,西依漢水,南瀕長江,北枕隴海線,人口約4500萬,物產豐富。歷史上中原是兵家必爭之地。素有中原逐鹿,鹿死誰手,誰得中原誰得天下之說,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中原地區也是蔣介石統治集團的中間地帶,1947年上半年,蔣介石對陝北、山東兩解放區實行重點進攻,在聯系陝北、山東兩翼的遼闊中間地帶上,敵人只憑借黃河險要地勢以少量兵力據守,這就使位於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成為敵人守備力量最為薄弱的地區之一。而中原地區的大別山,位於國民黨首府南京與長江中游重鎮武漢之間的鄂、豫、皖三省交界處,是敵人戰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區。大別山曾經是紅軍時期的革命根據地,有經過長期革命鬥爭鍛煉的廣大人民群眾,多年來一直有共產黨領導的游擊隊堅持鬥爭,人民解放軍擁有立足生根的條件。

毛澤東決定展開中原逐鹿,他命令劉、鄧大軍於1947年6月底,在魯西南地區強渡黃河,實施戰略進攻。同時又命令陳賡、謝富治率太岳兵團8萬余人由敵人防守薄弱的晉南、豫北交界處強渡黃河,挺進豫西進攻豫、陝、鄂地區。命令陳毅、粟裕率華東野戰軍外線兵團18萬余人挺進隴海路,進攻豫、皖、蘇地區。這三路大軍互為犄角,相互配合,成“品”字之勢,迅速完成了在中原地區的戰略展開,形成了逐鹿中原的戰略態勢。經過幾個月的艱苦奮戰,三路大軍勝利地摧毀了敵人在中原的防御體系,迫使蔣介石從“全面防御”改為“分區防御”。在4個月內,三路大軍共殲敵19萬余人,解放縣城100於座,占領了江淮河汊的廣大地區,建立了中原解放區,把敵人發動反革命內戰的戰略後方,變成了人民解放軍從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的前進陣地。之後,人民解放軍在中原地區舉行了同國民黨軍隊戰略決戰的淮海大戰,大量殲滅蔣介石軍隊,為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解放全中國准備了條件。



(四六)將取姑予

詩曰:姑予後取離延安,對手過招看整盤。萬裡長江舒望眼,千軍萬馬下鐘山。

1947年,當國民黨蔣介石軍隊胡宗南部向我陝北根據地發動重點進攻的時候,黨中央和毛澤東決定放棄延安,在運動中殲滅敵人。

撤退延安前,毛澤東問大家:我們撤出延安,戰士們有什麼意見?旅首長告訴毛澤東:指戰員們都擁護黨中央的決定,但是只要黨中央下命令,戰士們保證不讓敵人進延安。一槍不放,就把延安讓給敵人,真有些不甘心。毛澤東笑著說道:你們可以放槍呀,你完全可以放幾槍“歡迎”胡宗南嘛!告訴他,我們走了,延安這個包袱,送給你背吧。停了片刻,毛澤東又說:延安是黨中央所在地,我們要主動放棄它,戰士們會有些反應的。當然敵人更會有反應。中央搬了家,他們就會喊叫:共產黨垮台了,解放軍垮台了,去欺哄人民。一切反動派都喜歡造謠,喜歡無事生非。他們要是占了延安,更該吹牛了。蔣介石還會開一個慶祝大會,慶祝他們的“勝利”……說到這裡,毛澤東爽朗地笑了起來,笑聲裡包含著對敵人的鄙夷和篾視……他接下去說道:當然,這只是暫時的,將來人民會看到,蔣介石占領延安,決不是他們的勝利,而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他們要倒霉了。胡宗南要來延安那就請他來嘛,延安就是這樣幾孔窯洞,還是我們自己出力氣打的,他也搬不走,要是他破壞了,那樣也好,我們將來好蓋大樓。……不只是延安,東北、華北,還有別的解放區,必要時我們會暫時讓一點地方給他們,讓他們多背上幾個包袱。他們背不動了,還是得給我們放下。只要我們好好打幾個大勝仗,不只延安要回到我們手裡,西安、武漢、南京、上海、北平也會回到我們手裡。全中國都是人民的,都要回到人民手中。

毛澤東頂著極大的政治影響與壓力讓出延安,是因為他運用了“將欲取之,必姑予之”的謀略思想,讓出一個地方,就讓蔣介石軍隊背上一個包袱,削弱其機動兵力,人民解放軍則在運動中大量殲滅敵人,在經歷一年多時間後,延安又重新回到人民懷抱。



(四七)誘敵生疑

詩曰:誘敵生疑謀略高,示形假像隱真招。西邊牽引東邊打,青化砭旁小試刀。

1947年初,國民黨胡宗南部向我陝北解放區實行了重點進攻。西北野戰軍進行了頑強的阻擊,掩護解放區人民群眾和黨中央機關轉移,於3月19日主動地撤離了延安。

西北野戰軍在毛澤東的親自指揮下,主動放棄延安之後,將主力隱蔽在延安東北地區,以調動敵人,尋找戰機,在運動中殲敵,同時采取了“誘敵生疑”的謀略。我軍以一個營的兵力與敵人保持接觸,佯作掩護主力後撤的態勢,向延安西北的安塞且戰且走,以便將敵主力調開,而集中兵力打分散之敵。但是胡宗南也不是那樣容易上當,盡管占領延安之後急欲同我軍主力決戰,但一開始並沒有以其主力追擊我佯詐部隊,而是以一個旅的兵力在後追擊,並對我軍進行偵察和判斷。為了進一步迷惑敵人,我軍將六個旅的電台全部配屬給該營,電台網絡全部溝通,頻繁聯系。果然將敵人迷惑,敵人一看電台信號頻繁,料想必有大量的兵馬。於是把我引敵西進的小部隊,誤認為是我軍主力。敵人集中了5個旅的兵力,沿延河向安塞方向追擊,並令第三十一旅進駐青化砭,保障其左翼安全。敵人這一行動正達到我軍將強大集中之敵化作孤立分散之敵的目的。我軍獲悉這一情況後,決定將計就計,主力在青化砭設好口袋陣,布下伏擊圈,敵人三十一旅(欠一個團),孤軍冒進,於3月25日進入我伏擊圈。我軍當即以排山倒海之勢向敵衝擊,全殲該敵2900余人,取得了青化砭戰鬥的勝利。



(四八)引蛇出洞

詩曰:坡陡溝深路迂回,瓦窯堡敵陷重圍。引蛇出洞計謀巧,羊馬河邊再顯威。

毛澤東指揮西北野戰軍取得青化砭大捷後,胡宗南才發現我軍主力不在西,而在東,急忙放棄了同我小部隊的糾纏,由安塞掉頭東進。為了牽制敵人,為我主力創造條件,我軍主力轉移至敵重兵把守的的蟠龍西北休整,而以三五八旅冒充主力牽制敵人,該旅將行軍縱隊拉長到十多裡,白天行軍夜間休息,並專走大路和山崗,敵人即派飛機空中偵察,又派特務跟蹤,最後還是錯誤地認為三五八旅就是我軍的主力,隨即以其主力在後面緊緊追趕,決心同我主力決一死戰。這樣,在幾十天內,經延川、清澗等地兜圈子,“武裝游行”400余裡,當我三五八旅完成將敵人拖得疲勞沮喪任務後,根據命令歸隊時,敵人還始終蒙在鼓裡,想同我決戰,卻找不到對手。此時,敵人兵力十分疲勞,給養異常困難,晉南又告急,於是,在1947年4月6日,南下蟠龍、青化砭,而留下一三五旅進駐瓦窯堡。此時,敵人一三五聯旅孤軍駐守,成為薄弱部分。我軍殲此敵,但對駐守之敵進攻,客觀條件於我不利。最好能把敵人從瓦窯堡調出,在有利於我軍的陣地上將其殲滅。

經過周密計劃,決定采取“引蛇出洞”的計謀。將主力暴露一下,引敵一三五旅出洞。於是,我軍主力在永坪地區給敵二十九軍先頭部隊以重大殺傷。敵人南下部隊發現我軍主力後,立即集中了九個旅的兵力由蟠龍、青化砭北上,同時令一三五旅南下,對我軍形成南北夾擊,企圖包圍我軍。這樣,就達到了我“引蛇出洞”,調敵一三五旅出瓦窯堡的目的。當即,我軍以兩個旅堅決抗擊敵北上的9個旅,以四個旅的兵力埋伏在南下的敵一三五必經的羊馬河大道附近(距瓦窯堡15裡),4月19日,敵進入我軍設伏圈,被四面包圍,經過激烈戰鬥,全殲該旅4700余人,取得了羊馬河戰鬥的勝利。



(四九)聲東擊西

詩曰:打下蟠龍敵膽寒,軍需貯備一鍋端。運輸隊長功勞大,解決我軍供給難。

西北野戰軍在取得青化砭、羊馬河戰鬥勝利之後,聲威大振。但由於連續戰鬥,我軍的兵員補充、後方給養都很困難。遵照毛澤東的部署,我軍決定攻打敵人的補給基地蟠龍,以奪取敵人的物資貯備,解決我軍的困難。

蟠龍是敵人盤據的中心。內有一六七旅和地方武裝團,外有敵人十幾萬大軍駐扎,要打蟠龍必須把敵外圍十幾萬主力引走。為達此目的,我軍采取了“聲東擊西”的戰術,首先每個旅抽一個連的兵力,將敵人向蟠龍以北方向吸引,同時以新四旅的兩個營和當地群眾在綏德、米脂以東黃河以南各渡口集中了大批船只,擺出我軍主力要東渡黃河的態勢。為了擴大敵人的錯覺,我新四旅的兩個營白天將部分人員送過黃河,夜間再接回來,迷惑敵人。蔣介石得知這一情況,信以為真,認為這正實現了他要趕我主力去黃河以東,而後封鎖黃河,達到全殲我軍的目的。蔣介石於4月26日急令胡宗南以10個旅的兵力向綏德疾進,企圖與榆林南下的鄧寶珊部封鎖黃河,殲滅我軍於黃河東岸。這時,蟠龍之敵成為孤立無援之敵了,正實現了我“聲東擊西”調動敵人的目的。

5月2日,當胡宗南的10個旅經6天的急行軍剛抵達綏德時,我軍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對蟠龍守敵發起進攻,至4日晚攻克蟠龍,全殲守敵6700余人,活捉旅長李昆崗,繳獲夏季軍服四萬套,面粉一萬多袋,子彈百余萬發,藥品無數。當敵人主力放棄綏德於5月9日趕回救援時,兵站基地早已變成一座空堡。



(五0)出奇匿伏

詩曰:帷幄運籌妙在心,出奇匿伏殲孤軍。沙家店外撒開網,打得敵人萬馬喑。

胡宗南根據蔣介石的指示,遂命其北上援榆之主力繼續北上,並令其先期援榆之整編第三十六師從榆林南下,企圖將我西北野戰軍殲滅於米脂、佳縣、榆林之間地區。

西北野戰軍撤攻榆林後,遵照毛澤東的指示,決定集中八個旅的兵力,抓住敵整編三十六師由榆林孤軍南下之機,采取“出奇匿伏”的戰術,預定在米脂縣沙家店地區將其殲滅。

1947年8月18日,我軍在延(安)榆(林)公路以東之烏龍鎮、沙家店等地待機殲敵。此時,南北對進之敵在鎮川堡會師,企圖東向佳縣壓縮我軍,或殲滅我軍於米脂、佳縣地區,或趕我東渡黃河。敵第三十六師為胡宗南主力之側翼,由鎮川堡向烏龍鋪方向前進。當敵先頭部隊第一二三旅前進至烏龍鎮以北地區時,我埋伏在沙家店東北地區的主力部隊,即向敵後梯隊第三十六師師部和第一六五旅展開進攻。因我發動攻擊過早,迂回部隊未趕到,加之大雨山洪暴發,至19日還未能將敵消滅。

20日,我軍再次向包圍之敵發起進攻。敵前梯隊企圖向後梯隊靠近,被我軍教導旅、新四旅等緊緊包圍於常高山。敵後梯隊也被我第一、第二縱隊包圍。至此,敵第三十六師被我軍分割包圍在兩地。經我各部隊密切配合,勇猛衝擊,戰至下午6時,敵後梯隊出現了混亂,我軍加緊進攻,除敵師長帶少數人逃跑外,其余連同前梯隊之敵均被我軍全殲。共斃傷俘敵6000余人,取得了沙家店戰役的勝利。



(五一)“蘑菇”戰術

詩曰:忽南忽北忽東西,拖得敵人盡減肥。以逸待勞操勝卷,蘑菇戰術顯神威。

1947年3月13日,蔣介石命令胡宗南指揮23萬兵力,向我黨中央所在地延安進犯,對我陝甘寧邊區實行重點進攻。妄圖逼迫我黨中央和人民解放軍總部退出西北,然後集中兵力進攻華北,以達到各個擊破的目的。

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毛澤東采取了“蘑菇”戰術,他在4月15日給西北野戰軍的一封電報中指出:“我之方針是繼續過去辦法,同敵在現地區再周旋一個時期(一個月左右),目的在使敵達到十分疲勞和十分缺糧之程度,然後尋機殲擊之。”“這種方法叫‘蘑菇’戰術,將敵磨得精疲力竭,然後消滅之。”我西北野戰軍在彭德懷、賀龍、習仲勛率領下,同進犯陝甘寧邊區之敵進行機智靈活、勇敢頑強的戰鬥。遵照毛澤東確定的作戰方針,一開始就實行了“蘑菇”戰術,在延安南部殲敵5000人後,主動撤離延安,並以小部兵力誘敵主力進至延安西北的安塞,主力埋伏於延安東北的青化砭地區,在此,殲敵近3000人。此時,敵人發現我軍主力在延安東北地區,即掉頭東進,尋我主力決戰,我則將主力隱蔽起來,以小部隊與敵周旋,牽著敵人鼻子,走了400余裡,前後費時12天,拖得敵人筋疲力盡,我軍以逸待勞,在羊馬河地區全殲敵一三五旅。接著又以少數兵力誘敵北上綏德,主力則隱蔽在清澗以南,乘敵後方空虛之時,攻克了敵人補給站蟠龍,繳獲大量物資。這時,敵主力在綏德撲空,又發現我主力攻擊其蟠龍補給站,乃蒼皇放棄綏德南援。當敵主力回到蟠龍時,我軍已在安塞地區休整了7天。以後我軍又在隴東、榆林和沙家店地區殲滅 大量敵人。由於我軍實行毛澤東提出的“蘑菇”戰術,在運動中將敵人拖得筋疲力盡,士氣沮喪,並制造有利戰機大量殲滅敵人,從1947年3月至5月,經過七次戰役,我軍共殲敵3萬余人。粉碎了敵人對陝甘寧邊區的重點進攻,我軍開始轉入反攻。



(五二)遙相呼應

詩曰:三軍齊發下中原,陝北戰場先著鞭。北上榆林牽制敵,遙相呼應計為先。

1947年8月,西北野戰軍經過沙家店戰役後,北上榆林,將榆林城包圍起來。胡宗南一見陝北重鎮榆林被圍,驚慌失措,立即調其在關中,陝南軍隊,晝夜馳援榆林。我軍見胡宗南軍隊已被調到榆林,被引向沙漠邊緣,便主動撤出了榆林戰鬥。

我軍攻擊榆林,這是毛澤東為了配合劉鄧、陳謝、陳粟大軍挺進中原。而采取的牽制陝西之敵的戰略舉措。原來,在人民解放軍挺進中原之際,毛澤東就制定了“三軍配合,兩翼牽制”的策略,在陝北人民解放軍攻擊榆林,使胡宗南不能抽調兵力支持中原戰場,在山東,華東野戰軍內線兵團展開膠東攻勢,將山東敵軍引向渤海之濱,牽制了靠近中原地區的敵人機動兵力。兩翼牽制,與中原戰場“遙相呼應”,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大量殲滅敵人,極大地推動了解放戰爭的進程。



(五三)忠言順耳

詩曰:直言“犯上”性情真,一個敢談一願聞。不是高人有海量,誰能擁有此胸襟。

天賜灣向西距離靖邊50裡,靖邊是北部長城的一處重鎮,臨近內蒙,有敵人的重兵集結。

在天賜灣,毛澤東與周恩來商議認為:中央已撤出延安,晉陝交界的黃河兩岸,一時間成了胡宗南和閻錫山的天地,胡宗南派兵從南往北打,閻錫山從西往東擠;陝北雖然有彭德懷率領的西北野戰軍,但他還得分出很大精力,盡全力調動僅有的部隊對付從西北方向撲過來的諸路敵軍,陝甘寧邊區依然處在危急中。有鑒於此,毛澤東說:“調陳賡率四縱回師陝北,擺在黃河兩岸,東扼閻錫山,西擋胡宗南叫他就做個當陽橋上的猛張飛吧!”

“我看可以。”周恩來道,“這樣既可以保衛黨中央的安全,又可以增援彭老總的部隊。”

6月14日,毛澤東在小河村給劉少奇、朱德寫去了一封長信:我們自4月中旬轉移至大理河上游,安靜地過了差不多兩個月。本月9日至11日,劉戡4個旅到我們駐地及附近王家灣、臥牛城、青陽岔等處游行一次,除民眾略受損失外,無損失。現劉軍已向延安保安之間回竄,其目的全在騷擾。總結邊區三個月戰爭:第一個月地方工作有些混亂。第二個月起即已步入正軌,黨政軍民堅定地向敵人作鬥爭。敵人內部互相埋怨日見增多,士氣日見下降,對前途悲觀。我們則信心甚高,士氣甚壯。彭習(彭德懷、習仲勛)率野戰軍上月底到隴東,因青馬(指青海軍閥馬步芳)82師頑強,打合水未得手,但殲滅騎2旅一個團及寧馬(指寧夏軍閥馬鴻逵)81師一個團於曲子附近。目前正攻環縣81師主力,擬先打開西面包圍線,然後向關中進擊。陳謝(指陳賡、謝富治)縱隊本月休整,決於7月1日西調,協同邊區兵團(指解放軍西北野戰軍)開辟西北局面。東北方面進展較快,不到一個月殲敵六個師(旅)以上,收復30余城,增加500萬人口,目前正攻四平。山東自殲74師後局面已穩定,現正計劃新的攻勢作戰。劉鄧(劉伯承、鄧小平)。本月休整,准備月底出擊,並新組四個縱隊,今後該區將有八個縱隊作戰。就全局看,本月當為全面反攻開始月份。你們在今後六個月內如能(一)將晉察冀軍事問題解決好;(二)將土地會議開好;(三)將財經辦事處建立起來,做好這三件事,就是很大成績。

兩天後,小河村上來了不少人,就連正在前線打仗的彭德懷也從火線戰場上趕了過來。

同一天,戴著眼鏡、身穿一套灰布軍服的陳賡騎著一匹高頭大馬風塵僕僕地也來了。

見到毛澤東,陳賡的第一句話就是:“主席,你身邊的部隊太少了,武器又不好,我們實在擔心呀!旅長們都要求過黃河來保衛你呢!”

“一路辛苦了!”毛澤東高興地說,“進窯洞去坐下講,我們幾個人都盼著你來呢!”陳賡先後又和周恩來、任弼時、彭德懷見了面,便到毛澤東住的窯洞裡去了。那天,陳賡曾問過周恩來一些話,周恩來笑著沒做什麼明確答復,陳賡輕輕說了句:“看來君命難收啊!”

這麼多人來到小河村,是來開會的。

會議的主要內容是研究如何粉碎敵人對山東和陝北的重點進攻。一連幾天,陳賡總是默默無語地像是在想什麼問題,在會議進行當中他也是一直低著頭、一言不發。

毛澤東曾多次在會上凝視陳賡,陳賡見了總是面無表情地不說一句話。

會議進行到第6天。

傍晚時,窯洞裡特意擺了一張桌子,桌子上擺著幾樣酒菜。在座的有毛澤東、周恩來,再就是陳賡。

“來,陳賡!”毛澤東首先舉杯,直呼其名,“我和恩來請你,一為你洗塵,二為你接風,三為你慶功!”

周恩來也將酒杯舉向陳賡:“來,干杯!”

陳賡舉杯在手,站起身一飲而盡:“謝謝主席!謝謝周副主席!”

毛澤東用筷子給陳賡夾菜:“恩來你們是同學,今天要多喝幾杯。”

飲罷頭杯酒,三個人又坐下來連飲了好幾杯。陳賡有些激動了,放下酒杯突然冒出了一句話:“主席,恕我直言——你調我西渡黃河,不夠英明!”

一句話,說得毛澤東微微一怔,說得周恩來也吃了一驚。但毛澤東的臉上卻不露聲色,倒是周恩來替陳賡捏了一把汗,急忙欠身拿了陳賡面前的酒杯:“你今天喝多了,不要再喝了。”

毛澤東取過酒杯重新放回到陳賡面前:“說下去,我洗耳恭聽。”

被酒漲紅了臉的陳賡好像不明白周恩來勸阻的用意,又自斟自飲了一杯後,坐在毛澤東面前打開了話匣子:

“我一向敬重主席,敬重周副主席——請恕我直言!”陳賡面對毛澤東,又一次說了“恕我直言”,直陳己見,“你讓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陳粟大軍挺進魯西南,都是英明決定。這兩路大軍,向南可以直逼武漢,向東可以直壓南京,就像兩把快刀子直插蔣介石的心窩,這我從心底佩服。可是,全國戰場一盤棋,對於我這個小棋子兒,你卻擺錯了地方……”

周恩來和陳賡曾同在黃埔軍校,又曾同在南昌發起“八一”武裝起義,周恩來用眼色欲阻止陳賡的講話,但被吸著煙的毛澤東察覺了:“讓他把話講完、講透!”周恩來會意地點了點頭。

陳賡繼續說:“主席,你不該讓我西渡黃河,保衛陝甘寧;你應該把我拿出去,南渡黃河、東砍西殺,再給敵人的胸口插上一把刀!至於保衛陝甘寧,可以就近考慮;把我調過來,不謙虛地說,實在是大材小用了……”

“你這個大材、我怎麼小用了?”此時的毛澤東已經面帶慍色。

陳賡坦陳直言:“全國一盤棋,形勢越來越好,越來越對我們有利;可是,我認為讓四縱回師陝北,不是主動進攻,是消極防御,這是一招險棋……”

“大膽!”毛澤東猛地一拍桌子,“霍”地一下站起來、勃然大怒:“好你個陳賡!這次調你過黃河,可不是為了保護我毛澤東!你們都想在中原遼闊的戰場上躍馬縱橫、殺個痛快,卻不想想陝甘寧的兵力是何等空虛?你讓我就近調兵,我調哪一個?你最近,我都調不動!我曉得你曾救過蔣介石的命,難道這次想把我毛澤東、把黨中央拱手送給蔣介石嗎?豈有此理!”

毛澤東越說越激動,止不住又拍了幾下桌子,把桌子上的酒菜都震動了。陳賡大吃一驚,渾身的酒勁兒被嚇掉了一大半,連忙站起身來說:“主席,我這只是一己之見……”話說得有些發顫,只見他臉色發白,嘴也不大聽使喚了,“我堅決執行中央的決定……”

周恩來卻神情自若,面無表情地坐在那裡不說一句話。

再看看此時此刻的毛澤東,見到陳賡窘迫成這個樣子,反倒哈哈大笑起來:“陳賡呀陳賡,說了一句笑話,嚇了你個半死!”

毛澤東用手的食指和中指夾著吸了半截子的紙煙,戳著陳賡的鼻子尖說:“你怕麼子嘛!跟你說句心裡話,你同中央想到一起了!”

周恩來這時才拉陳賡重新坐下:“主席就是要你把話全講出來,告訴你吧,中央已經改變計劃了。”

陳賡長長出了一口氣,坐下後好半天才回過神來,臉上也漸漸有了血色。毛澤東丟掉手上的煙頭,語氣深沉地對陳賡說:“告訴你,劉鄧挺進大別山,會打得蔣介石雞飛狗跳;胡宗南又被彭德懷牽制在陝北,腿拔不脫。現在,豫西一帶是個空子,你若南渡黃河,乘虛而入,在西至潼關到鄭州的800裡戰場上,打他個昏天黑地;向東,可以支持劉鄧和陳粟的兩路大軍;向西,可以配合陝北作戰、從背後抽胡宗南一鞭子,他的800裡秦川便在風雨飄搖之中!陳賡呀陳賡,你沒有錯!”

毛澤東如此大度的一席話,說得陳賡反倒不安起來。他先看看毛澤東、又看看周恩來,然後才拘謹地說:“只是……這樣一來,主席身邊也……”

“你莫管!”毛澤東端起酒杯說,“有驚就有險,有高度就有難度;讓我和恩來背水一戰,置於死地而後生!你們放開了去打,你們打得越好,中央就越安全!

周恩來也端起酒杯,站起身將杯中酒伸向陳賡:“我陪主席給你敬酒,為你壯行!”

面對中央兩位最高首長、全國人民的革命領袖、解放軍的最高統帥,陳賡猛地端起酒杯,站起身,語氣堅定地說:“主席、周副主席——請放心!我陳賡一定不辜負中央的重托,我代表四縱全體將士敬你們一杯!”

三人用力碰杯後,一飲而盡。

第二天,周恩來,陪著毛澤東去給陳賡送行。

臨分手,毛澤東又風趣地問陳賡:“有個典故叫做‘破釜沉舟’,你可知它的含義呀?”

陳賡心領神會地答道:“知道。過河卒勇往直前,下決心不要後方!”

“它出自哪裡呀?”毛澤東又問。

“項羽擊秦!”陳賡答。

“對麼!”毛澤東很滿意,又補充說,“昨天言語衝突的地方,多有得罪,還望你莫怪!”

陳賡不好意思地說:“是我不冷靜,不明白主席的意圖。”

周恩來笑道:“我們的‘猛張飛’就要變成‘趙子龍’了!”

毛澤東說:“趙子龍更好麼,一身是膽!”

周恩來走近陳賡,向他再一次強調了陝北的困難,囑咐說:“南渡黃河以後要狠打猛打,認真完成中央交給的任務,放馬逐鹿中原!”

毛澤東也再次叮嚀說:“如果你們不能在兩個月內以自己有效的行動調動胡宗南,則陝北將難以支持……”

“請主席放心!”接大任於身的陳賡斬釘截鐵地說,“四縱保證如期渡河,配合劉鄧、陳粟大軍形成‘品’字形,展開中原戰場!”

1958年秋天的一個下午,毛澤東的專列停在湖北孝感站外,毛澤東要對中央向湖北提出年產600億斤糧食摸個底,邀請當地的干部和農民代表上車座談。農民代表晏桃香是個農村小姑娘,正鬧感冒打噴嚏,人家怕他傳染給毛澤東,不讓她進來。毛澤東知道後即說:“怕什麼,少奇肝炎多年也沒有傳染給我。進來,小姑娘,請坐。”

晏桃香剛坐下,不料打了一個大噴嚏,噴得毛澤東滿臉唾沫星子,在座的人都緊張起來,小姑娘也臉有懼色。毛澤東趕忙笑說:“不要緊,我是60多歲的老頭子,不怕死,人家說身經百戰,我也是身經百戰不死,你的一個噴嚏打得死我嗎?你比比美帝國主義厲害?比日本侵略者歷害呀?比蔣委員長歷害嗎?”毛澤東這樣一說,氣氛緩和了。

毛澤東又問小姑娘:“你為什麼感冒?”

晏桃香說:“報告主席……”

毛澤東立即打斷說:“不要報告,大家平起平坐,隨便談心。”

晏桃香說:“昨晚我通宵開夜車鋤棉梗,天亮才通知我開座談會。一直打噴嚏,未來之前我先吃了藥了。”

毛澤東又問:“你們開夜車點燈嗎?”

晏桃香答:“300瓦電燈,20盞汽燈”

“你贊成開夜車嗎”毛澤東問。

“說實話不贊成,但上面要我們開夜車,我是婦聯主任,不能不開。我認為開夜車劃不來,花錢很多,費力很大,第二天還打不起精神,大家都不願意。”宴桃香回答說。

毛澤東又問:“你認為你所在的生產隊糧食產量能達到指標麼?”

晏桃香回答得很大膽:“差十萬八千裡。”

毛澤東又問:“那麼你想如何辦呢?”

晏桃香很懇切切地說:“希望上面實事求是。”晏桃香說這話很不簡單,在座的有人鼓了掌。有人也彙報說,事實上老百姓有的已經開始餓飯了。毛澤東聽著聽著便流下淚來,但他沒有擦臉,並且說:“不要同不讓她進來的人講打噴嚏的事。對‘皇帝’臉上打噴嚏,那還了得呵!我毛澤東是久經考驗的人嘛。”

毛澤東對陳賡的直言和晏桃香打噴嚏到自己臉上毫不計較,又虛心聽取了她的批評意見,這反映了毛澤東平易近人與謙虛納言高尚質量。



(五四)兵識將意

詩曰:天下窮人是一家,“三查”運動得升華。為誰解放為何戰,新式整軍效果佳。

《彭德懷自述》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有個四川籍的解放戰士,夜裡在野地給自己死去的母親立了一個牌位,哭訴著家庭的血淚史,並說他參加解放軍後,要為被地主惡霸害死的母親報仇雪恨。其連隊的一位指導員悄悄地跟在他身後,看他干什麼?當聽到他訴說血淚史時,無限悲痛湧上心頭,因為指導員自己也有同樣的身世,結果兩人抱頭痛哭。西北野戰軍抓住這件事,在1947年冬開展了用訴苦和“三查”的方法進行的新式整軍運動。訴苦的內容,是訴舊社會給予勞動人民之苦,“三查”是查階級、查工作、查鬥志。

毛澤東對軍隊以訴苦和“三查”方法開展的新式整軍運動極為重視,認為這種方法可以使廣大戰士懂得為誰而戰,人民解放戰爭的目的、意義何在,從而提高其階級覺悟,激發其革命鬥志。毛澤東在《評西北大捷兼論解放軍的新式整軍運動》一文中說:“由於訴苦(訴舊社會和反動派所給予勞動人民之苦)和三查(查階級、查工作、查鬥志)運動的正確進行,大大提高了全軍指戰員為解放被剝削的勞動大眾,為全國的土地改革,為消滅人民公敵蔣介石匪幫而戰的覺悟性;同時就大大加強了全體指戰員在共產黨領導之下的堅強的團結。在這個基礎上,部隊的純潔性提高了,紀律整頓了,群眾性的練兵運動開展了,完全有領導地有秩序地在部隊中進行的政治、經濟、軍事三方面的民主發揚了。這樣就使部隊萬眾一心,大家想辦法,大家出力量,不怕犧牲,克服物質條件的困難,群威群膽,英勇殺敵。這樣的軍隊,將是無敵於天下。”



(五五)圍城打援

詩曰:圍城設伏援軍休,瓦子街戰一仗收。敵人卸甲丟盔敗,高原又響信天游。

1948年,西北野戰軍在毛澤東的親自指揮下,進行了西北戰場的一次大規模的殲滅戰——宜(川)瓦(子街)戰役。

此役運用圍城打援的戰法,先以一部分兵力圍攻宜川城,誘調黃陵、洛川等處敵軍來援,先打援敵,再打城堡。

1948年2月24日,西北野戰軍包圍了宜川城,至27日已突破敵外圍防御,將敵壓迫於城內。胡宗南得知宜川被圍後,除令宜川堅守待援外,即令整編第二十九軍軍長劉戡率整編第二十七師、整編第九十師,於2月26日由洛川、黃陵地區出發,沿洛(川)宜(川)公路經瓦子街輕裝馳援。敵人按照整編第二十七師、整編第九十師、整編第二十九軍軍部、第一百五十八團的序列前進,於29日進至瓦子街以西地區。西北野戰軍除以第三縱隊和第六縱隊各一個旅的兵力,繼續轉攻宜川,誘使援敵就範外,還集中主力9個旅在瓦子街以東設伏以待,其它各縱隊也隱蔽接敵。至19日黃昏,我軍已對敵完成了四面包圍。3月1日上午,西北野戰軍向被圍的瓦子街之敵發起總攻。第一縱隊沿公路及其兩側由西向東,第二縱隊由南向北,第六縱隊(欠新編第四旅第十六團和教導旅第一團)由東南向西北,第三縱隊之獨立第五旅由東北向西南,第四縱隊(欠騎兵第六師)由北向南,四面圍攻敵人。在西北野戰軍猛烈攻擊下,至16時敵公路兩側陣地均已失守,敵全部被壓於溝內,亂作一團,各自逃生。至17時,該敵全部被殲,無一漏網。2日,西北野戰軍圍攻宜川的守城之敵,繼2月29日的突擊外,又向宜川守敵發起攻擊,再次由小北門突入城內,在巷戰中,一面猛攻,一面利用俘虜喊話,進行政治攻勢,使突擊發展迅速。至3日8時,宜川守敵全部被殲,宜(川)瓦(子街)戰役遂告結束。



(五六)關門捉賊

詩曰:打下錦州關上門,甕中捉鱉敵驚心。石頭城上空無物,北望遼沈欲斷魂。

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中共中央將同國民黨軍隊戰略決戰的矛頭,首先指向東北,發動了遼沈戰役。

當時,東北敵軍四十八萬余人分別困守於長春、沈陽、北寧線上的錦州等幾個大城市裡,正處於采取頑抗還是逃跑的猶豫不決的狀態中。東北野戰軍司令員林彪主張先打長春,如果這樣,就會把沈陽、北寧線上的蔣軍放跑,增加解放全國的難度。

毛澤東決定采取“關門打狗”的謀略。他命令東北野戰軍直取北寧線上的錦州,這是東北的大門與咽喉,攻占了這個咽喉,就切斷了東北與關內的聯系,關上了東北的大門。敵軍見我軍攻打錦州,急忙調兵馳援,我軍憑堅阻援,既調動了敵人,又迅速攻克了錦州。這樣,縮在長春、沈陽的幾十萬敵人就沒有退路,形成了關門打狗、甕中捉鱉之勢。攻克錦州三天後,即10月18日,長春守敵十余萬人一部分起義,一部分投降,沈陽之敵土崩瓦解,11月2日東北全境解放,共殲敵四十七萬。



(五七)防患未然

詩曰:首次攻堅打濟南,謀深慮遠克危艱。圍城設伏兩相顧。防患未然先打援。

毛澤東指揮作戰,為了應付戰爭中千變萬化的局勢,總是計劃周密,謀深慮遠,多手准備,從最壞處著想,向最好處努力,防患於未然,爭取戰爭的勝利。毛澤東在解放戰爭時期指揮的濟南戰役中,就充分體現了這一戰略思想。

1948年9月,解放戰爭進入第三個年頭,戰爭形勢朝著更加有利於我而不利於敵的方向發展。此時,蔣介石不得不將“全面防御”改為“重點防御”。當時,濟南是敵人在山東的最後一個戰略要點,是蔣介石藉以支持華北、華東殘局的戰略要地之一,由國民黨第二綏區王耀武所屬11萬余人據守,同時敵人還在徐州集結了3個兵團23個旅的重兵集團,准備隨時北援濟南。

1948年7—8月濟南戰役的決策過程中。濟南戰役是華東野戰軍第一次攻克具有堅固設防的大城市的攻堅戰。整個攻濟打援戰役由華野代司令員兼代政治委員粟裕統一指揮,攻城部隊統由山東兵團司令員許世友、華東野戰軍副政治委員兼山東兵團政治委員譚震林、副司令員王建安統一指揮。這次戰役僅僅一個星期就打下了10多萬人據守的濟南,沉重打擊了國民黨軍的重點防御計劃,使我華北、華東解放區連成一片,為解放戰爭的戰略決戰揭開了序幕。

7 月14 日,中央軍委、毛澤東主席指示華東野戰軍准備攻取濟南,相機殲滅部分援敵,並指出:“如能在8、9兩月攻克濟南,則許譚全軍可於10月間南下配合粟陳、韋吉打幾個大仗,爭取於冬春奪取徐州。”要求華野首長據此考慮下步作戰方案。粟裕依據中央軍委的指示和華東地區敵情,在華野濟南戰役准備會上提出了三個作戰方案,於8 月10日上報。

根據戰局的發展,毛澤東在復電指示華東野戰軍於8、9月攻克濟南,然後全力南下作戰。8月26日,毛澤東與中央軍委電告華東野戰軍:“‘攻濟打援’戰役必須先估計有三種開能:(一)在援敵距離濟南尚遠之時攻克濟南;(二)在援敵距離已近之時攻克濟南;(三)在援敵距離已近之時尚未攻克濟南。你們應首先爭取第一種,其次爭取第二種,又其次應有辦法對付第三種。”同時要求“在第三種情況出現時,你們不但在兵力上,而且在彈藥上和糧秣上均有辦法戰勝敵人。”8月28日,毛澤東、中央軍委又電示華東野戰軍:“此役關系極大”,“戰役計劃應以能對付最壞情況”即以“在援敵距離已近之時尚未攻克濟南”為根本出發點,而不應以(一)、(二)兩種情況為根本出發點。其目的是要求華東野戰軍防患未然,從最壞可能出發,努力爭取最好的現實。讀完電文,粟裕敏銳地發現,毛澤東高瞻遠矚地指出了華野第三方案的弱點:攻濟的兵力不足,則難以攻下;打援的兵力太強,敵人不可能出援;毛澤東提出集中六至七個縱隊打援,這樣原來擬用於打援的四至五個縱隊便可用於攻城,而攻城力量的加強即可縮短戰役時間,最終體現“攻克濟南”的唯一目的;這個電文集中反映了毛澤東的指揮思想,在兩軍對壘上強調一切正規兵力均應位於正面,不主張“葉飛三個縱隊尾邱、黃之後,作夾擊邱、黃之部署”,提出了“夾運而陣”的打援戰場選擇和設置構想。粟裕手持電文久久思考,不由大為嘆服,喃喃自語:“主席才是真正的戰略大家呀!”並根據毛澤東指示,決定以7個縱隊攻城,以9個縱隊打援,如援敵不來,則增強攻城力量。9月16日,濟南戰役打響,17日至20日解決敵城外防御陣地和外圍據點,23日,向濟南發起了總攻,援敵未敢輕動,24日,將敵全部消滅,王耀武被俘。此戰役嚴重打擊了蔣介石“重點防御”的計劃,為我軍的戰略決戰創造了有利條件。

這樣的運籌帷幄在毛澤東的一生中有很多很多次,充分體現了老人家胸中自有百萬兵的高瞻遠矚和卓越指揮才能。縱然天縱英才,但他民主作風,這也充分調動了手下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電文裡的口氣極為民主、謙虛,如“一些初步感想”、“作為你們會商時的參考材料”、“我們覺得這樣比較穩當,比較能獲結果”、“似以”等等。同時,對重大問題則極為明確,如“必然會采取”並加注括號“不得不采取”、“必須夾運而陣”、“只有預先准備好了這一切,才能保證勝利”等等。

而粟裕是從士兵成長起來的罕見的軍事奇才,他沒有上過軍校,但戎馬一生,幾乎沒有敗績,是公認的“常勝將軍”,是戰功赫赫的軍事家、戰略家。粟裕和林彪都是毛澤東的愛將。

1961年9月,毛主席接見蒙哥馬利元帥。蒙哥馬利稱贊毛主席是高明的軍事家,用兵如神,特別是淮海戰役不可思議。毛主席很謙虛地說:“在我的戰友中,有一個最會帶兵打仗的人,這個人叫粟裕,淮海戰役就是他指揮的,他也是我們湖南人。”

毛澤東說:“淮海戰役,粟裕立下第一功!”林彪在調看了粟裕淮海戰役的指揮過程記錄後,沉默了好久,最後只說了一句:“這是神仙指揮的戰役!

抗日戰爭中,粟裕被日軍尊稱為“天神”!解放戰爭中,他指揮的蘇中戰

役、宿北戰役、魯南戰役、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沙土集戰役、豫東戰役、濟南戰役、上海戰役,以及他參與指揮的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等,打得蔣介石及其諸多高級將領膽顫心驚。蔣介石咬牙切齒地說:“粟裕是一個防不勝防的魔鬼”。

就是這樣一個軍事奇才,即使在最擅長的軍事方面,也深為嘆服:“主席才是真正的戰略大家呀!”



(五八)有所不擊

詩曰:全國戰場棋一盤,龍騰虎躍各爭先。誰停誰打誰攻守,都在運籌指顧間。

毛澤東在指導戰爭中時而兵貴神速,猛打猛衝,時而行雲流水,軍有所不擊。一切都依戰爭發展的客觀實際和全局需要而靈活應變。

在醞釀遼沈戰役時,毛澤東按照將蔣軍封閉在東北加以各個殲滅的有利構思,一方面要求我軍打前所未有的大殲滅戰,一方面又命令華東我軍避免打很大規模的殲滅戰,每次殲敵不超過一兩個整編師,在有的地區乃至采取“軍有所不擊”之術,暫放而不打,以免引起東北敵軍退縮增援,抑留敵人在東北加以殲滅。

當淮海戰役激戰正酣,平津戰役即將發起之時,毛澤東又成功地運用了“軍有所不擊”之謀略,他速電太原前線的徐向前、周士第,要他們充分估計到若太原攻擊過早,會使傅作義感到孤立,自動放棄平、津、張、唐地區南撤或分別向西、向南撤退,增加爾後殲滅的困難。為此,毛澤東要求他們立即停止攻擊,進行政治攻勢,而以固守既得陣地,就地休整,待東北我軍入關攻擊平津時,再攻克太原。為了進一步隱定平津之敵,不使蔣介石迅速決策海運平津諸敵南下,毛澤東命令淮海前線總前委,在殲滅黃維兵團之後,留下杜聿明指揮下的邱清泉、李彌、孫元良諸兵團之余部,在兩星期內不作最後殲滅之部署。

“軍有所不擊”不是不殲滅敵人,而是為了更有利於殲滅敵人,只是依據戰略全局的需要,在一定的時間與一定的地區暫不攻擊敵人。毛澤東“軍有所不擊”謀略的運用,為最後殲滅國民黨軍隊奠定了基礎。



(五九)兵貴神速

詩曰:百萬大軍盡入關,平津唐沽敵心寒。舉棋不定嘆殘局,西柏坡裡帶笑看。

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與中央軍委部署了平津戰役。華北傅作義集團與蔣介石有矛盾,蔣介石要傅作義軍隊撤往江南,傅作義抱定宗旨不去江南,因為他知道如聽從蔣介石的指揮,撤往江南,遲早必被蔣介石吞並。傅作義還認為遼沈戰役剛剛結束,東北野戰軍不可能立即入關,起碼需要休整三個月到半年左右,才能入關作戰。他想利用這個時間,借美國提供的武器,擴充50萬兵力,以加強平津防務。他自信是能夠守住平津的。即使無法守住,可撤往綏遠“老家”也為時不遲。但是,毛澤東畢竟是毛澤東,他出敵意外,不旋踵而戰平津。平津戰役能否得手,關鍵在東北野戰軍能否迅速入關,敏捷地網住傅作義集團這只“驚弓之鳥”。

在東北野戰軍入關的問題上,毛澤東運用“兵貴神速“謀略,命令他們提前入關。毛澤東、中央軍委給林彪、羅榮桓、劉亞樓發出指令:望你們立即令各縱隊以一、兩天時間完成出發准備,於21日,全軍或至少8個縱隊取快捷方式以最快速度行進,突然包圍唐山、塘沽、天津三處敵人,不使逃跑,並爭取使中央軍不戰投降。為了實現這一思想,毛澤東針對林彪拖延入關時間,曾批評說,你們是早點入關,抓住敵人,把敵人殲滅在平津地區呢,還是等平津的敵人跑了,你們再去追擊,追到很遠的地方去殲滅他呢?毛澤東堅決地要求東北、華北兩個野戰軍必須迅速完成對平、津、塘、張之敵的分割包圍任務,使敵人既不能西竄,也不能南逃。為完成這一任務,要鼓勵部隊在12月25日以前,不惜疲勞,不怕減員,不怕受凍受飢,在完成上列部署後,再行休整,然後從容攻擊。

“兵貴神速”,東北野戰軍主力提前入關,完全打破了傅作義堅守平津,擴充兵力,加強防務的如意算盤。平津戰局驟然間羅入毛澤東的指掌之中,蔣、傅兩系軍隊完全處於被分割包圍、被動挨打的局面,成了一條動彈不得的死蛇。此後,毛澤東從容按節,攻占張家口,奪取新保安,力拔天津衛,不血刃而收北平城。而這後面一系列的“好戲”,都依賴於當初東北野戰軍入關的神速。



(六0)圍而不打

詩曰:帷幄運籌西柏坡,圍而不打意為何。古都未聽槍聲響,喜看敵軍盡倒戈。

平津戰役時,國民黨軍隊華北傅作義集團已成驚弓之鳥,處在南逃(收縮兵力,增援華東戰場)、西竄(逃回綏遠,免遭失敗危險)的打算之中。為了就地殲滅傅作義,打消其企圖,毛澤東決定對其采取“圍而不打”“隔而不圍”的戰略態勢,以暫時穩定其心。

毛澤東在《關於平津戰役的作戰方針》中指出:平津前線人民軍隊在一定時間內的“基本原則是圍而不打(例如對張家口、新保安),有的則是隔而不圍(即只作戰略包圍,隔斷諸敵聯系,而不作戰役包圍,例如對平、津、通州),以待部署完成之後各個殲敵。”人民解放軍遵照毛澤東的戰略部署,分別將敵人包圍在張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塘沽五個孤立據點上,暫時“圍而不打”,使敵人彼此不能相顧,欲守不能,欲戰無力,欲退無路。待我軍戰略部署完成之後,“先打兩頭,後取中間”,集中優勢兵力,先圍殲新保安之敵,接著攻下了張家口、天津,北平的傅作義只好接受和平改編,北平得以和平解放。



(六一)中間突破

詩曰:打下濟南敵膽寒,碾莊又陷包圍圈。黃兵團上黃泉路,淮海拉開序戰篇。

遼沈戰役開始後,毛澤東抓住有利時機,立即部署了淮海戰役。當時80多萬蔣軍,采取一點兩線,重點密集的部署。駐守在徐州以東新安鎮(現名新沂)地區的黃伯韜兵團,企圖以機動作戰阻擋人民解放軍山東兵團南下,割斷蘇北、山東解放區的聯系,並東援海濱,西屏徐州。毛澤東將攻擊的重點首先放在黃伯韜兵團身上,確定了“中間突破”的戰略方針。

敵人主力密集,便於機動和迅速增援。若要先打黃伯韜兵團,必須首先攔住敵人援兵,以贏得時間,保持主動。

1948年11月6日人民解放軍在徐州東、南、西、北幾個方向同時發動進攻,對徐州形成圍攻態勢,迫使徐州附近之敵連夜向徐州靠近,這樣牽制、阻止與殲敵一部分,割斷了他們與黃伯韜之間的聯系。這時,駐守東隴海一線的黃伯韜兵團,也倉惶向徐州撤逃,人民解放軍集中14個縱隊的兵力,沿隴海路兩側勇猛追擊。在我軍打擊下,黃伯韜親率的4個軍剛逃過運河,就在碾莊圩地區陷入我軍的分割包圍之中。之後,人民解放軍采取先打弱敵,後打強敵攻其首腦,亂其部署的戰法,於11月16日向黃伯韜兵團發起總攻。我軍指戰員英勇殺敵,前赴後繼,激戰到22日,將該敵全部消滅,黃伯韜被擊斃。“中間突破”戰法,全殲黃伯韜兵團為我軍第二、第三階段分批殲敵創造了有利的態勢,之後再殲黃維、杜聿明兵團,取得了淮海決戰的偉大勝利。



(六二)上兵伐謀

詩曰:攻心為上計為先,玉帛干戈一念間,熱血不流文寶地,“北平方式”創新篇。

《孫子兵法·謀攻篇》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不戰而屈人之兵是最高明的謀略。毛澤東采取和平的方式解放北平,是運用“上兵伐謀”謀略的成功範例。

毛澤東命令東北野戰軍提前入關,將華北傅作義集團分割包圍起來,這樣,使傅作義擴充兵力堅守平津,加強防務的計劃完全落空。我軍攻克張家口、新保安,又對拒不放下武器的天津守敵陳長捷發動進攻,攻克天津,這樣又使傅作義西逃無路,南竄不能,如執迷不悟繼續頑抗,只能以卵擊石,自取滅亡。傅作義在我強大的軍事壓力與政治攻勢下,被迫接受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八項和平條件,使北平獲得和平解放。

毛澤東說過,按照北平方式解決問題,“就是迫使敵軍用和平方法,迅速地徹底地按照人民解放軍的制度改編為人民解放軍,”這是一種鬥爭方式,是一種不流血的鬥爭方式,用這種方式解決問題,並不是不鬥爭。毛澤東與中共中央為了保全北平古都和全市200萬人民的生命財產,對傅作義做了大量工作,並進行了耐心的談判,經過長時間的政治鬥爭與軍事鬥爭才得以和平解決。

從1948年初,北平的地下黨在中共晉察冀城工部部長劉仁的直接領導下,開始做傅作義的工作。北平地下黨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通過各種社會關系去接近和影響傅作義周圍的人,然後逐步爭取傅作義,在近一

年的時間內,北平地下黨的同志就先後和曾延毅、劉厚同、李騰九、鄧寶珊等人有過密切的來往。同時,還通過各種關系,派地下黨員直接與傅作義接觸,如派地下黨員李炳泉到傅部辦的《平明日報》社工作,派地下黨員傅冬菊回到北平影響其父傅作義。經過我黨長期的爭取,傅作義在欲戰不能。欲守不得,欲逃無路的情況下,認識到只有接受和談條件,接受和平改編,才是唯一的出路。1949年1月19日,《北平和平解放協議》中說:“為迅速縮短戰爭,獲致人民公意的和平,保全工商基礎與文物古跡,以期促成全國徹底和平之早日實現,使國家元氣不再受損傷,經雙方協議,公布下列各項……”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軍先頭部隊進入北平,2月3日,舉行了莊嚴的入城式,至此,北平實現了和平解放。

毛澤東“上兵伐謀”,不戰而屈北平傅作義之兵,這是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勝利。它保存了北平古都的文化遺址免受戰火的破壞,200萬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得到了保障,問為解決殘余的敵人,提供了新的思路,這就是“北平方式。”



(六三)不戰屈兵

詩曰:四面楚歌更漏殘,張家口外敵心寒。和平起義投明主,綏遠迎來新紀元。

《孫子兵法·謀攻篇》說:“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不與敵人直接交戰,而使敵人屈服,這是孫武對戰爭指導希望達到的最理想境界。

毛澤東歷來重視“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略,綏遠和平解決國民黨軍隊的方式,就是運用的這種謀略。

北平和平解放後,傅作義去見毛澤東,當談到綏遠問題怎麼辦時,毛澤

東說:“綏遠問題用綏遠方式解決。”傅作義問什麼是“綏遠方式”時,毛澤東回答說:“有了北平的和平解放,綏遠就不用兵了,告訴董其武主席,先做好內部的工作,在他認為適當的時候起義。”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說:“今後解決這一百多萬國民黨軍隊的方式,不外天津、北平、綏遠三種方式……綏遠方式,是有意地保存一部分國民黨軍隊,讓他原封不動,或者大體上不動,就是說向這部分軍隊作暫時的讓步,以利於爭取這部分軍隊在政治上站在我們方面,或保持中立,以便我們集中力量首先解決國民黨殘余力量中的主要部分,在一個相當的時間之後(例如在幾個月,半年,或者一年之後),再去按照人民解放軍制度將這部分軍隊改編為人民解放軍。”

為了推動綏遠的和平起義,毛澤東除了派我黨工作人員去綏遠爭取、幫助外,還將原傅作義被俘人員全部都送到綏遠。這部分被俘人員到了綏遠後,現身說法,共產黨對他們一不搜腰包,二不侮辱其人格,打破了蔣介石國民黨一貫宣傳共產黨殺人放火,共產共妻的謬論,幫助其它人員提高了認識。經過充分准備與巧妙鬥爭,1949年9月19日,董其武在綏遠通電起義,綏遠即告和平解放。

毛澤東“不戰而屈人之兵”,有意保留綏遠部分國民黨軍隊不動,使他們在強大的軍事壓力與政治攻勢下逐步轉化,最終站到人民的一邊來,這不僅大大減少了我軍所付出的代價,而且有助於我軍集中全力對付敵人的主

要部分,充分地體現了毛澤東高超的謀略藝術。



(六四)戒驕戒躁

詩曰:血雨腥風不顧身,。衝鋒陷陣為人民。如今勝利怎忘本,昔日長征吞草根。。

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提出:“力戒驕傲。這對領導者是一個原則問題,也是保持團結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沒有犯過大錯誤,而且工作有了很大成績的人,也不要驕傲。禁止給黨的領導者祝壽,禁止用黨的領導的名子作地名、街命和企業的名子,保持艱苦樸素作風,制止歌功頌德現像。”

七屆二中全會後,毛澤東和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同志率黨中央和人民解放軍總部機關於3月25日移駐北平。在此之前,3月21日,為迎接毛澤東和黨中央來北平,當時林彪、羅榮桓、薄一波等人在以前的六國飯店開會,決定籌備慶祝大會,當時曾提出,慶祝活動不宜擴大宣傳,並向中央做了報告。可是,毛澤東到了保定,連當地要開慶祝會也不同意。為這件事,周恩來當即電告華北局:“聞此地將舉行慶祝大會,主席認為不妥,連北平也不要開慶祝大會,因以我黨中央遷移名義,號召人民慶賀並不適當,望速停止北平及各地慶祝活動。”

據肖克在《永銘在心的親切教導》一文中回憶“《七屆二中全會》6年之後,毛澤東在一次會議上說:有人建議要我和他用個人名字在上海命名兩條街道。毛澤東回答說,做一件事總要想到對人民是不是有些好處,改一個街道名字,就要重新油漆門牌,就要用人民的錢,改了以後,人們也不熟悉,還不方便。毛澤東嚴肅地對他(建議用毛澤東和他的名字命名兩條街的人)說:你也不要搞你的xxx路,我也不搞我的毛澤東路。”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領導者的行動勝過他的言語。

毛澤東以身作則,戒驕戒躁,樹立了良好的風範。



(六五)除惡務盡

詩曰:千裡江防萬座營,石頭城上喊和平。“劃江而治”緩兵計,且聽磨

刀霍霍聲

1949年1月,毛澤東接見了雷潔瓊、費孝通等民主黨派人士。在會談中,毛澤東說:人民解放戰爭已經在全國範圍內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但是敵人是不會自行消滅的,已在玩弄反革命的兩手,一手是繼續組織殘余的軍事力量在長江以南負隅頑抗;另一手是策動中間勢力在革命陣營內部組織反對派,極力使革命就此止步。

當時民主黨派與知識界中,確有一些人主張“和談”、對“劃江而治”造成“南北朝”的局面,認識不清。

針對這種“中間路線”的錯誤主張,毛澤東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指出擺在中國人民與民主黨派、人民團體面前的問題是將革命進行到底,除惡務盡,以免養虎遺患。要堅決徹底干淨全部地消滅一切反勢力,毫不動搖地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共和國。如果使革命半途而廢,那就是違背人民的意志,使國民黨反動派贏得養好創傷的機會,在一個早上猛撲過來,將革命扼殺,使中國人民又回到黑暗世界。接著,毛澤東以蛇和農夫的寓言作比喻,告訴我們決不能憐憫惡人,要求民主黨派必須選擇自己應走的那條道路。



(六六)全線出擊

詩曰:天塹北南一線開,“劃江而治”禍心埋。萬船競發千軍過,窮寇休想卷土來。

三大戰役結束後,蔣軍主力已被殲滅,但蔣介石仍不甘心失敗,在美國的策劃下,一面與我假談,一面部署江防,企圖憑借長江天險阻我南進。以湯恩伯指揮的敵“京滬杭警備總部”所屬75個師及其江防部隊共計45萬人防守長江下游;以“華中剿總”白崇禧所屬25個師及江防部隊共約

25萬人,防守長江中段。長江守敵總計約70萬人。

在敵人拒絕和談後,我軍響應毛澤東“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偉大號召,采取了“全線出擊”的作戰部署。第三野戰軍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兵團共15個軍65萬人和第二野戰軍第三、第四、第五兵團共9個軍35萬人,以及第四野戰軍第十二兵團,共計100萬大軍,准備在漢口、南京、江陰地段渡江,首先殲滅沿江防御之敵,奪取南京,解放漢口、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第三野戰軍第八、第十兩兵團組成東集團;第七、第九兵團組成中集團;第二野戰軍三個兵團及第四野戰軍第十二兵團組成西兵團。

4月20日夜,我中集團首先在裕溪口至安慶段渡過長江,將敵長江防線攔腰斬斷。我東、西集團同時於21日夜渡過長江。4月23日解放了國民黨首府南京。5月3日解放了杭州5月17日解放了武漢,5月27日解放了上海。在我軍的“全線出擊”下,敵人苦心經營的長江防線被摧毀,共殲敵9個軍部,32個師、8個師大部,還有投誠、起義部隊,共計43萬余人,取得了渡江作戰的勝利。



(六七)窮寇必追

詩曰:東風浩蕩掃陰霾,千裡江防一旦開。窮寇必追除惡盡,豈容妖霧

又重來。

毛澤東部署了渡江戰役,命令第二、第三野戰軍全部24個軍,加上第四野戰軍一部,約一百萬人,於1949年4月22日夜橫渡長江,並發布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重申“堅決、徹底、干淨、全部地殲滅”敵人。並宣布“逮捕一切怙惡不悛的戰爭罪犯。不管他們逃至何處,均須緝拿歸案,依法懲辦。”

4月23日,人民解放軍攻占南京。毛澤東聞訊大喜,志滿意得地寫下

了《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的不朽詩篇。告誡全黨全軍“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在歷史上,取得決定性勝利後停頓下來吃虧的事例不少。楚漢戰爭,楚霸王項羽同劉邦爭奪關中,時楚均占壓倒優勢,由於項羽驕傲輕敵、追求

寬容的美名,使得劉邦東山再起,最終將項羽打敗。毛澤東“宜將剩勇追

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就是由此而來的。

毛澤東在人民解放戰爭即將勝利之時,反復告誡全黨絕不可輕敵,窮寇必追,勇於痛打落水狗。他在平津戰役尚在進行時就指出:“國民黨政權是被我們基本打倒了。基本地打倒了國民黨,不等於全部地打倒了國民黨,中國尚有許多敵軍待我們去殲滅,尚有許多地區待我們去占領和去工作。輕敵的觀念無論何時是不應該有的,我們決不要使勝利衝昏自己的頭腦”毛澤東識破了國民黨的“和談”陰謀,針鋒相對地提出了國內和平的八項條件,在國民黨政府拒絕簽字後,我軍一舉突破長江防線,以風卷殘雲之勢追殲逃敵,解放了除台灣島之外的整個中國。



(六八)先圍後打

詩曰:先圍後打料如神,直搗西南大縱深。穿插迂回兜網底,秋風掃葉寫征塵。

“宜將剩勇追窮寇”,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天險之後,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橫掃殘敵。為了殲滅川康滇黔諸敵,實現全國徹底解放,第二野戰軍第三、第四、第五兵團及第一野戰軍、第四野戰軍各部共16個軍的兵力,遵照毛澤東“對西南各敵均取大迂回動作,插至敵後,先完成包圍,然後再回打”的方針,我軍兵分三路向西南各敵進軍。

1949年11月1日開始,對西南主要敵人胡宗南實施大迂回。我第三、五

兵團從南線迂回貴州,11月15日,解放貴陽,19日,在第四野戰軍一部的配合下,殲滅了敵人第十四兵團。11月下旬,又向川南迂回,切斷了四川胡宗南集團之退路。28日,又殲滅了敵宋希濂之第二十、十五兵團大部,11月30日,解放了重慶。

川東、川南解放後,胡宗南集團企圖向雲南撤退,其主力已退到成都地區。12月上旬,我第三、第五兵團從西、南、東三面切斷了胡宗南集團的退路,並形成了袋形包圍。北面我軍第十八兵團由四川北部南進,迅速進至綿陽東西地區。至此,胡宗南集團及四川境內之敵數十萬人,全部被我軍包圍在成都地區。12月21日——27日,敵第十六、第十五、第七、第十八兵團先後起義,敵第五兵團被殲,27日解放了成都。退入四川地區各敵,被殲和起義的共40多萬人。

12月9日,雲南盧漢,川康之劉文輝、鄧錫侯、潘文華等部分別宣布起義。整個西南地區除西藏外,全部解放。戰役於12於27日結束。此役,我軍殲滅和接受敵人起義部隊5個綏署、8個兵團部、34個軍部、102個師部及非正規部隊16個軍等,共90余萬人。



(六九)裡應外合

詩曰:秋風掃葉至瓊崖,競渡千帆破浪花。五指山頭火種在,裡應外合下天涯。

1949年12月,兩廣戰役結束,中南地區全部解放。毛澤東發出:“准備解放瓊崖”的命令,他特別強調要在春夏之交解決海南島問題。

海南島是南中國的門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當時國民黨海南島防御總司令薛岳有十萬大軍,50多艘軍艦,30多架飛機,陸海空立體防御。而我軍是第一次較大規模的渡海作戰。一無渡海作戰經驗;二無機械化渡海工

具;三無海空軍支援。毛澤東指示:“動用大量木船,立足現有裝備,充分發揮人民戰爭威力,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的敵人。”“必須集中一次,運載一個軍的全部兵力與三天以上的糧食,於敵前登陸,建立鞏固的灘頭陣地,隨即獨立進攻,而不要依靠後援。”根據毛澤東的指示,部隊首先開展了海上大練兵,並從圍洲島敵人手裡奪取400多條大船。

3月5日夜晚,800多名指戰員分乘14只戰船,順風揚帆,直撲海南島,於第二天下午2時,潛渡營在海南島西側的白馬井登陸,偷渡成功。

3月26日又以一個團的兵力實施偷渡。開始時還好,不料後來風向變化,大部分船只漂流到敵人正面防御地段,於是由偷渡變為強行登陸。以猛烈的火力回擊敵人軍艦、飛機和陸地的三面阻擊,先後擊退敵人十個營兵力的層層堵截,斃、傷和俘虜敵人800多人並進入五指山與瓊崖縱隊會合,給大部隊登陸施行裡應外合創造了條件。

4月16日,我軍千帆競發,直搗“天涯”。船行30余裡,被敵軍的飛機、軍艦發現,並以密集的火力阻擊,我軍船隊一面還擊,一面急速前進。凌晨2時海南島已在視線之中。當進到離岸五、六十米時,戰士們勇猛地向岸上撲去,先頭偷渡過去的部隊和瓊崖縱隊也裡應外合,牽制和打擊敵人,我軍僅用4個小時,就全部登陸完畢,並向縱深挺進。東線我軍包圍了臨高城後,主力又向澄邁、美亭進發。薛岳迅速集中四個師的兵力對我軍實施反包圍,使東線我軍腹背受敵。西線我軍當即兵分兩路,以箝形攻勢又對敵軍實施“反反包圍”。雙方包圍、反包圍,內線外線,犬牙交錯。非常激烈。激戰持續到23日拂曉,薛岳主力被殲。他所苦心經營的幾個月的立體防線,怎麼也立不起來了,薛岳一看大勢已去,只好下令撤退,自己則乘飛機溜之大吉。



(七0)不計前嫌

詩曰:共產黨人度量寬,虛懷若谷棄前嫌。水流千轉歸東海,天上眾星拱月圓。

1949年8月4日,原國民黨第一兵團司令陳明仁與國民黨長沙綏靖公署主任程潛在長沙通電起義,毛澤東、中共中央對此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贊譽他們的義舉:“義正詞嚴,極為佩慰”,“義聲昭著,全國歡迎,南望湘雲,謹致祝賀。”同年8月30日,毛澤東親自草擬電文給程潛和陳明仁,邀請他們到北京來參加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

陳明仁原是蔣介石的嫡系干將,四平戰役時,曾抬著棺材與解放軍拼死作戰,受到蔣介石嘉獎。這次來北京後,毛澤東在百忙中親自邀請他與程潛同游天壇公園。劉伯承、陳毅、粟裕、李明灝、李明揚和張元濟也陪同出游。游到祈年殿前,毛澤東特地從人群中召喚陳明仁出來:“子良將軍,來,我們兩個單獨照個相。”照完相後毛澤東說:“子良將軍呀,現在外面謠言很多,說你被我們扣起來了;還說杜聿明、王耀武被我們五馬分屍干掉了,我想請你這次開會之後,去山東濟南看看他們,把情況向外介紹一番,寫些書信給你那些還未過來的親友故舊,促進他們的覺醒,及早歸來。”

陳明仁爽快地回答說:“是,我一定照辦。”

毛澤東還說:“你還可以把這張照片分送給你的黃埔同學,只要送得到的,都送一張。”毛澤東還告訴他:“後天21號我們的新政治協商會議就要開幕了,各方面的代表人物都有,唯獨還缺少蔣介石的嫡系將領,你來了,代表性都全了。”

陳明仁聽了非常感動,主動向毛澤東檢討說:“起義前自己認識不足,蔣介石和李宗仁派黃傑、鄧文儀到長沙時,有人勸我把他們扣起來,我不僅未扣,還把已扣起來的忠於蔣介石的特務頭子毛健鈞也放走了,錯過了機

會。”

“沒錯沒錯,不要扣,革命不分先後,不要勉強人家嘛,今後,凡是願意過來的,我們派飛機接,凡是願意走的,我們派飛機送,你那種搞法是可以理解的,不要怕人家講閑話。”

後來,毛澤東任命陳明仁擔任由國民黨第一兵團改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一兵團的司令員,並對他說:“從今以後,解放軍有飯吃,你也有飯吃,一視同仁,絕不會有半點虧待你。”

1955年,在毛澤東的提議下,陳明仁被授予上將軍銜。



(七一) 體恤民情

詩曰:一函朝寄九重天,夕有來人問暖寒。大旱渴望天降雨,春雷聲裡送甘泉。

1949年10月1日,天安門廣場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畫家李苦蟬激動得流下幸福的熱淚。然而,不知怎的,他卻被剝奪了在中央美術學院講課的權利。先是將他的專職教授改為兼職教授,後來又被調離教師隊伍,分配到工會看門賣戲票這一類與繪畫藝術毫不相干的雜務。每月只能領取12

元的生活費,寒暑假分文不給。這是李苦蟬萬萬想不到的,越想越悶,越想越不是滋味,“吃人的舊社會被推翻了,可人間還有不平事……”他一把抄起床底下的酒瓶子,脖子一仰咕嚕咕嚕大半瓶子酒下肚了,頓覺頭暈目眩。突然,他像發瘋似的衝到畫案前,鋪好紙,提筆蘸墨,龍飛鳳舞地寫了起來:

潤之先生:

余乃昔日勤工儉學會之李英傑也,常與君同工同讀,今有不平之事,激憤陳詞於下……

寫到此處,他一把抓起宣紙,扯個粉碎。他埋怨自己,有什麼事,說什麼事套同學關系干什麼?俺評的是理。他又抄起酒瓶喝了一大口,定了定神,猛地提起毛筆一陣狂風般地寫起了懷素大草。轉眼五張宣紙落滿墨痕。署名時沒有寫李英傑,而依舊寫李苦蟬。他用漿糊把五張紙接到一起,又用牛皮紙糊了個大信封裝進去,他在信封上寫了“中央人民政府,毛澤東先生收“幾個大字,最後從舊信封上揭下一張廢郵票貼上寄出去了。

信發出去後,酒勁也醒了,他心裡直撲騰。一氣之下,他也不知都寫了些什麼,只隱隱約約記得寫得很生硬:“余乃堂堂教授卻被無理剝奪授課之權利。”“共產黨應先天下人之憂而憂,後天下人之樂而樂”

1950年8月26日,中央美術學院徐悲鴻院長收到了毛澤東的來信:

悲鴻先生:

有李苦蟬先生來信,自稱是美術學院教授,生活困難,有求助之意。此人情況如何,應如何處理?請考慮示知為盼。

順頌教祺

毛澤東

幾天後,毛澤東又派秘書田家英,在美院教授王朝聞的陪同下,來到李苦蟬的家。田家英一進門就親切地說:“李教授,毛主席派我來看你,他很關心你的問題。主席說剛剛建國,有許多事情等著我們去做,現在國家經濟很困難,一時對美術工作者關心不夠,歡迎你經常提出寶貴意見。”

李苦蟬不安地說:“毛主席工作很忙,還為俺操這麼大心,真過意不去。”

田家英走後不久,李苦蟬的教授職務恢復了,工資也由原來的12元一下長到62元。建國後將近一年,在毛澤東親自關懷下,李苦蟬才真正開始新的藝術生涯。





(七二)嚴懲不貸

詩曰:,黑夜沉沉年復年,東方欲亮曉星殘,鐵拳粉碎變天夢,萬裡江山盡熄煙。

1949年全國解放後,國民黨反動派遺留在大陸的各種反革命分子並不甘心失敗,繼續與人民為敵,采取各種方式進行破壞和搗亂。1950年秋,在北京破獲了帝國主義間諜秘密測繪地圖,准備武器,預謀在國慶節用迫擊炮轟擊天安門,殺害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大案件。反革命分子的破壞活動,嚴重地威脅著人民民主專政的鞏固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為恢復國民經濟工作的順利進行帶來了巨大威脅。

毛澤東對反革命分子的破壞活動采取了嚴懲不貸、堅決鎮壓的措施。他說:“那些‘小蔣介石’不殺掉,我們這個腳下就天天‘地震’,不能解放生產力,不能解放勞動人民。”在毛澤東的部署下,1950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向各級黨委發出了《關於鎮壓反革命的指示》中共中央指出,為了打擊帝國主義的陰謀破壞和徹底消滅蔣介石殘余匪幫,為了鞏固與發展中國人民的勝利,必須嚴歷鎮壓一切反革命,堅決肅清一切危害人民的土匪、特務、惡霸及其它反革命分子。從1951年2月,一場轟轟烈烈大張旗鼓的鎮壓反革命運動在全國範圍內展開。

在鎮壓反革命運動中,毛澤東提出了“首惡者必辦,脅從者不問,立功者受獎”的“鎮壓與寬大相結合”的政策,並要求要謹慎穩重,打得穩、打得准、打得狠,既不放過一個反革命分子,也不冤枉一個好人,在“鎮反”高潮時,毛澤東就指示:“凡介在可捕可不捕之間的人一定不要捕,如果捕了就是犯錯誤;凡介在可殺可不殺之間的人一定不要殺,如果殺了就是犯錯誤。”根據毛澤東的指示,各級公安機關對於鎮壓反革命工作,事先都進行了充分的調查研究,取得可靠的證據與材料,對於捕人、判刑、與

死刑都做到了以反革命的罪證為根據,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反革命條例》為量刑標准,嚴禁逼供信和肉刑,使鎮壓反革命運動取得了良好效果,共殺、關、管各類反革命分子300萬,在大陸基本上消滅了土匪、特務分子、惡霸分子、以及反動黨團和反動會道門中的堅決反革命分子。

毛澤東嚴懲不貸地堅決鎮壓反革命分子,這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國鞏固政權、安定社會、發展生產力的一項有力措施。



(七三)剛柔相濟

詩曰:西域悲歌動地哀,千年枷鎖頓時開。雪山點首雪蓮笑,百萬農奴站起來。

1950年初,毛澤東指示西南軍區和西北軍區相配合,立即准備進軍西藏。同時,鑒於西藏復雜的民族關系與宗教關系,特殊的社會歷史背景與地理位置,毛澤東要求和平解放西藏。

西藏地方當局,不以國家利益為重,在帝國主義支持下,搞背叛祖國的所謂“西藏獨立”活動。將其總兵力的三分之二和民間武裝共約8000余人,分布在昌都周圍(川藏交界地區的金沙江以西),忘圖劃金沙江為界,扼守入藏的咽喉要道,以武力阻止我進軍西藏。

1950年10月7日,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軍區及第二野戰軍司令部聯合發布了進軍西藏的政治動員令,號召進軍部隊全體指戰員“忠實地正確地執行共同綱領規定的民族政策”,“堅決完成進軍西藏的任務”。同日,我軍進軍西藏開始。北集團由第二野戰軍之第十八軍的兩個師4個團組成,在西北軍區騎兵支隊之後,以一部兵力迂回烏齊、恩達,於19日切斷了敵人由昌都向拉薩的退路,主力迫近昌都。南集團由第十四軍的一個師又兩個團組成,一部直插昌都以南之八宿、邦達,截斷敵人南逃之路。昌都藏

軍首領見大勢已去,逃跑無路,在我軍強大政治攻勢的爭取下,全部投降我軍,至24日,昌都戰役結束。

在我軍強大的政治攻勢與勇猛軍事打擊之下,西藏地方當局被迫接受了和平解放西藏的主張。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以李維漢為首的全權代表與西藏政府以啊沛·啊旺晉美為首的全權代表在北京經過談判,簽訂了《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同年10月16日,人民解放軍進駐西藏拉薩,宣告西藏和平解放。



(七四)救鄰自救

詩曰:烽火漫江隔岸觀,豈能不救怕牽連。保家衛國興亡事,抗美援朝震宇寰。

1950年,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邁著她那艱難的步履踏入第二個年頭。正當我國人民致力於醫治戰爭創傷,使瘡痍滿目的中國經濟迅速走上恢復和發展的康莊大道的時候,美國杜魯門政府悍然發動了侵略朝鮮的戰爭,同時命令其駐日本的第七艦隊立即開赴台灣海峽,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台灣,並將台灣作為侵略朝鮮的跳板。美國侵略者在越過“三八線”後,繼續大舉向北推進。美國空軍還侵入我國東北領空,濫施轟炸掃射,並在海上炮擊我國商船。這樣,美帝國主義的侵略擴張,不僅使朝鮮革命面臨根本失敗的危險,而且嚴重地危害了我國領土的完整和統一,嚴重地威脅著我國的安全。

朝鮮是中國的近鄰,唇齒相依。當此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處境危急、我國安全遭到嚴重威脅的時刻,毛澤東高舉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和愛國主義旗幟,從挽救朝鮮危局,保衛我國安全和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進步事業這一根本立場出發,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元首金日成的請求,毅

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1950年10月8日,毛澤東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的身份,發出了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命令。命令指出:“為了援助朝鮮人民解放戰爭,反對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們的進攻,藉以保衛朝鮮人民、中國人民及東方各國人民的利益,著將東北邊防軍改為中國人民志願軍,迅即向朝鮮境內出動,協助朝鮮同志向侵略者作戰並爭取光榮的勝利。”遵照毛澤東主席的命令,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彭德懷司令員的率領下,於10月19日開始,渡過鴨綠江開赴朝鮮戰場,從此,揭開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序幕。

毛澤東對朝鮮的危局沒有坐視不救,而是毅然作出“抗美援朝”的戰略決策,這是“救鄰自救”富有遠見的高明謀略。正如當時中國各民主黨派聯合宣言中所指出:“朝鮮的存亡與中國的安危是密切關聯的,唇亡則齒寒,戶破則堂危。中國人民支持朝鮮人民的抗美戰爭不止是道義上的責任,而且同我國全體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地關聯著,是為自衛的必要性所決定的。救鄰即自救,保衛祖國必須支持朝鮮人民。”抗美援朝的勝利,粉碎了美帝國主義侵占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狂妄計劃,保衛了朝鮮的獨立和我國的安全。





(七五)序戰必勝

詩曰:硝煙迷漫炮聲隆,雲山與敵初交鋒。牛刀小試軍威振,異國戰場唱大風。

“序戰必勝”是毛澤東的重要謀略思想,尤其是面對強大的優勢裝備以美國為首的十六個國家的聯合軍,又是在異國戰場,打好出國第一仗顯得更加重要。

毛澤東對彭德懷面授機宜“我軍入朝後,在元陝、平壤線以北大塊山區

打開朝鮮的根據地,並以該線以北,德川、寧遠公路線以南地區構築兩道至三道防線。第一個時期只打防御戰,殲滅小股敵人。如敵來攻,則在陣

地前面分割殲滅之。”體現了初戰慎重的思想。

當時“聯合國軍”與朝鮮人民軍的力量對比極端懸殊。“聯合國軍”及韓國軍兵力已達42萬余人,擁有飛機1100余架,軍艦300余艘,其中直接用於“三八線”以北的兵力就有4個軍、10個師另1個旅、1個空降團。而人民軍原有的10個步兵師、1個坦克旅、1個摩步團及炮兵等15萬人,大部在南進中受到重創和攔截,“三八線”以北已失去堅強有力的抵抗。因此,麥克阿瑟趾高氣揚地於10月17~20日連續下令:兵分多路,疾速向中朝邊境推進,在“感恩節”前占領全朝鮮。至10月24日,“聯合國軍”主力距中朝邊境已不足100公裡,有些部隊已抵達中朝邊境。麥克阿瑟放棄了原定中朝邊境以南40公裡劃定的“麥克阿瑟線”,繼續令美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美第十軍軍長阿爾蒙德指揮所屬部隊以最快的速度向中朝邊境推進,控制要點,堵截和消滅北撤的人民軍,妄圖一舉摧毀朝鮮人民政權,實現其侵占整個朝鮮的罪惡計劃。

就在志願軍10月19日渡過鴨綠江之後,敵軍已越過志願軍的防線。毛澤東審時度勢,當機立斷,於10月21日電示志願軍,放棄原定計劃,改取運雲動中殲敵的方針:“現在是爭取戰機問題,是在幾天內完成戰役部署,以便幾天後開始作戰的問題,而不是先有一個時期部署防御,然後再談攻擊的問題。”並著重指出:“敵進甚急,捕捉戰機至關重要,遲則恐來不及。”“此時是殲滅南軍三幾個師,爭取出國第一個勝仗,開始轉變戰局的極好時機。”這裡,毛澤東明確指出了序戰勝利的重要性。毛澤東沒有到過朝鮮,但他對半島地形了如指掌。他在10月23日給彭德懷的電報中具體指出:“開進路線要避開定州、博川、軍隅裡一線及其以北約三十公裡地區,以免過早被敵發現,使敵停止前進或竟縮回去。”並指出:

“此次作戰,以在博川、軍隅裡及其以北地區圍殲該敵最為有利。”

毛澤東一向主張,第一仗一定要打贏。他遙控指揮,第一次戰役,旗開得勝。殲滅韓軍第六師大部,美軍第一騎兵師,將敵軍從鴨綠江邊打退到青川江以南,接著,志願軍舉行第二次戰役,殲滅韓軍第七、第八師大部,並給美第二師、美陸戰第一師、美步兵第七師以沉重打擊,迫使敵軍退守“三八線”。第三次戰役,中朝軍隊突破“聯合國軍”的防線,並攻占韓國首都漢城。第四、第五次戰役,中朝軍隊把戰線穩定在“三八線”附近。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得以從危亡線上挽救過來,轉危為安。此後,志願軍與人民軍粉碎了“聯合國軍”的夏季、秋季攻勢、“絞殺戰”、“細菌戰”、“金城攻勢”等等一系列罪惡活動,美方被迫與朝中方面簽訂了停戰協定。

戰爭的結局證明,美國政府完全打錯了算盤。盡管它動用了其陸軍的1/3、空軍的1/5、海軍的近1/2投入朝鮮戰場,使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一切現代化武器,采取陸海空軍協同的聯合作戰、特種混合支援作戰、絞殺戰、細菌戰等,花樣繁多,戰況慘烈,結果被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消滅39.7萬余人、它耗費830億美元和7300萬噸物資,而且由鴨綠江邊被趕回“三八線”以南,遭到了空前未有的慘重失敗。
美國前總統胡佛曾沮喪地說:“聯合國軍在朝鮮被共產黨中國打敗了,現在世界上沒有任何軍隊足以擊退中國人。”美國任命的“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在停戰協議上簽字以後說:“我是美國第一個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將軍。”美國前國防部長馬歇爾談到侵朝戰爭時說:“神話已經破滅,美國原來並不是像人們所想像的那樣一個強國。”美國軍方不得不承認:朝鮮戰爭是美國所進行的一次代價最大、流血最多,而又曠日持久,難以取勝的戰爭。

(七六)雙管齊下

詩曰:血火融融敵膽寒,美軍被迫舉和幡。板門店裡談剛起,三八線前戰又酣。用打促和施妙計,以談停戰熄烽煙。忽聽前線傳佳訊,豐澤園中帶笑看。

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後,五戰五捷,共殲敵23萬余人,其中包括美軍8·8萬余人,把美李(承晚)軍從中朝邊境重新趕回“三八線”附近,狠狠打擊了美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熖。這樣使戰爭出現了相持和持久的局面,美國想通過軍事手段解決朝鮮問題已完全不可能,在世界輿論要求早日采取談判政治解決朝鮮的壓力下,1951年5月16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向杜魯門總統遞交了該委員會通過的在“三八線”附近停戰,談判結束敵對行動的建議,當即得到批准。在聯合國和其它中立國家斡旋下,1951年7月10日,交戰雙方在開城(後移至板門店)開始舉行停戰談判。

毛澤東充分地估計到敵人是不會老實認輸的,必須雙管齊下,作兩手准備,因而適時地提出了:“充分准備持久作戰和爭取和談達到結束戰爭”的指導方針。這一方針要求,軍事鬥爭和政治鬥爭密切配合,打談結合,以談促和,以打促談,爭取在公平合理的基礎上解決朝鮮問題。在軍事上確定了“持久作戰積極防御”的方針,要求利用朝鮮的有利地形,構築堅固防御陣地,抵御敵人的進攻,以運動防御和反擊作戰的方法,大量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以促進和平談判的成功。

果然,美國侵略者在被迫同我談判開始後,不斷玩弄伎倆進行政治訛詐,妄圖騙取它在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談判開始不久,美國就以海空軍優勢要在陸地分界線上得到補償的強盜邏輯,公然提出將軍事分界線劃在我軍所控制的“三八線”以北的地區內,妄圖不戰而鯨吞北朝鮮1·2萬平方公裡的土地。這一無理要求遭到中朝方面的拒絕後,美單方面終止談判,叫嚷“讓炸彈大炮和機關槍去辯論吧。”從1951年8月18日開始,先後發動了夏季攻勢和秋季攻勢。我軍遵照毛澤東“以打促談”、雙管齊下的方針,

嚴陣以待,粉碎了敵人的進攻,並殲敵16·8萬余人,迫使美國重新坐到談判桌前,接受我方提出的“以實際接觸線為軍事分界線”的方案。

在談判期間,美國始終未放棄使用“軍事壓力”來逼我就範的企圖,依仗其空軍優勢,發動旨在於摧毀我軍交通運輸和軍事設施的所謂“絞殺戰”(亦稱“空中封鎖戰役”),企圖阻止我軍軍需物資和兵員的運輸與補給,達到其在談判中迫我就範的目的。從1951年8月起,美軍派出大量飛機,對我後方設施和鐵路、公路、橋梁、車輛進行狂轟濫炸,並公然違背國際公法,從1952年1月起,對我實施滅絕人性的細菌戰。中朝軍民經過英勇的戰鬥,粉碎了美帝國主義的“絞殺戰”和細菌戰,迫使美軍於1952年8月就朝鮮停戰草案(除戰俘問題外)達成了協議。

在戰俘問題上,美國提出意在扣留我方戰俘的所謂“自願遣返”的荒謬主張,遭到我方拒絕後,再次中斷談判,並於10月14日對我軍發動“金化攻勢”。我軍進行了全線戰術反擊和上甘嶺防御戰役,挫敵攻勢,滅敵氣熖,迫使美方重新回到談判桌前。為了配合談判,我軍一方面加強東西海岸的防御工事,另一方面主動出擊,發動了大規模的夏季反擊戰役,大量殲敵。美國侵略者看大局已無法挽回,不得不罷戰言和。經過談判,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議在板門店簽字。至此,朝鮮戰爭結束。

毛澤東在談判中制定的打談結合,以談促和,以打促談,作好兩手准備,雙管齊下的謀略,使得美帝國主義侵略者在和談中玩弄花招,企圖用武力迫使我軍就範,以便在談判桌上提出無理要求的陰謀歸於破產。而我方用軍事上的勝利配合談判桌上的鬥爭,針鋒相對,終於熄滅了朝鮮戰火,取得了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



(七七)有錯必糾

詩曰:反右當年申訴多,下情不達又為何?只因覆雨翻雲手,歷史竟然背黑鍋。

1950年4月27日,毛澤東在中南海召見了原綏遠起義領導人員董其武。在會談中,毛澤東對他說:“你告訴起義人員,黨的政策是‘既往不咎’,是希望他們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過去兩種制度,有不少是反人民的事情,人民不追究過去了,只看將來。“後來在“三反”、“五反”運動中,一部分原起義人員受到委曲。1956年5月13日,董其武向毛澤東反映了這個問題,並說:“過去說對起義人員是既往不咎,現在幾乎都咎了。有抓的、有押的、有管訓的、有勞動改造的。我接到許多起義人員的信都轉到國務院了,問題得不到解決。”毛澤東聽了彙報,說道:“我們的經是一部好經,小和尚、歪嘴和尚念錯了。”並說:“改!一定要改好。”

1962年12月間,在中南海的一個周末舞會上,當時在中南海工作的崔英同志向毛澤東彙報了在反右鬥爭中有許多右派申訴情況,崔英說:“這麼多右派申訴,主席知道不知道?下面有擴大的錯誤,主席知道不知道?”毛澤東說詳情不知道。崔英又告訴毛澤東說:“對右派的申訴的信件,領導有指示,原則上不作處理,右派是敵我矛盾,不能平反……”剛說到這裡,毛澤東有點氣憤地提高了聲音問道:“誰說的?真正錯劃的右派,要糾正,要平反!”並當即要崔英轉告秘書室的領導,把各地的右派申訴情況寫一個綜合材料報送給他。第二天一早上班,崔英即向秘書室副主任陳秉忱同志轉達了毛澤東的意見。他極為重視,立即向辦公廳負責信訪的領導作了彙報。後來,領導讓崔英執筆起草全國各地右派申訴情況的綜合報告。然而,當綜合報告初稿剛送給秘書室領導審閱,還沒有上報到毛澤東那裡時,在一個星期五的下午,也就是下一個周末晚會的前一天,崔英突然接到了調動工作的通知,並立即辦理調動手續,交出了工作證,調出了中南海,調離了毛澤東的身邊。……

反右鬥爭,依據當時“右派分子向黨猖狂進攻,要共產黨下台”的形勢分析,毛澤東主席估計大約抓五千個右派,可當時在一線主持工作的領導卻抓了五十萬人,確實魄力夠大的。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的聰明之處不是說不犯錯誤,而是在於善於改正錯誤,有錯必糾。毛澤東“有錯必糾”的寬廣胸懷,團結了同志,避免在前進道路上的失誤。



(七八)引以為戒

詩曰:世間萬物歷滄桑,探索人生知短長。成敗雖然難免事,前車之鑒豈能忘。

50年代,毛澤東的醫生不允許他吃雞蛋和喝雞湯,因為蘇聯醫生說過,這些東西對老年人不利。後來,蘇聯醫生又說能吃了。也許這件事提醒了毛澤東,他發誓不再盲目相信俄國人的方法。

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國也學習蘇聯的經驗。毛澤東強調:“但是,必須有分析有批判地學,不能盲目地學,不能一切照抄,機械搬運。他們短處、缺點,當然不要學。”同是,毛澤東提出對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出現的缺點錯誤,要引以為戒。他說:“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最後蘇聯方面暴露了他們在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的一些缺點錯誤,他們走了彎路,你還想走?過去我們既是鑒於他們的經驗教訓,少走了一些彎路,現在當然更要引以為戒。”

毛澤東還列舉了蘇聯存在的問題,以及我們要引以為戒的地方。如:“我們不能像蘇聯那樣,把什麼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點機動權都沒有。”“蘇聯的辦法把農民挖得很苦。他們采取所謂義務交售制等辦法,把農民生產的東西拿走太多,給的代價又極低。他們這樣來積累資金,

使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受到極大的傷害……你要母雞多生蛋,又不給他吃,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世界上哪有這樣的道理!……鑒於蘇聯在這個問題上犯了嚴重的錯誤,我們必須更多地注意處理好國家同農民的關系。”

毛澤東對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出現的缺點錯誤引以為戒,避免走彎路,反映了毛澤東已從盲目地學習蘇聯建設模式中擺脫出來,從而開始了中國式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七九)因事施教

詩曰:大地冰封久不開,萬家墨面九州哀。嚴冬雪下生機起,天外春雷滾滾來。

在紅軍長征途中,路過劍河縣一個村子時,遇到了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媽媽和他的小孫子,在嚴冬季節還穿著補丁摞補丁的單衣,奄奄一息地倒在路旁。戰士們簇擁在那裡久久未散。

這時,毛澤東來了,他問是怎麼一回事,一個同志回答說:“剛才問過,這位老媽媽說:她家一年收的糧食,全被地主搶光了,他兒子在前幾天也被國民黨反動派抓去當兵。她沒法活下去,就和兒媳分兩路四處討吃。因為天氣太冷,從早上到現在還沒吃上點東西,又凍又餓,就跌倒在這裡。”

毛澤東聽到這裡,立即從自己身上脫下毛線衣,又叫警衛員拿了兩條裝滿糧食的干糧袋,一起送給那位老媽媽。他又蹲下去,親切地對那位老媽媽說:“老人家!我們是紅軍,是窮苦老百姓的隊伍。”他怕老媽媽聽不懂又用貴州方言說了一遍。那位老媽媽第一次遇到這麼好的軍隊,她口裡連聲念叨著“紅軍”,領著她的小孫子高興地走了。

毛澤東抓住這件事,對聚集在路邊的紅軍戰士進行教育,他說:“我們從

這位老媽媽身上看到了什麼呢?我們看到的,絕不是這位老媽媽一家的遭遇,而是我們災難深重的祖國的縮影,我們的祖國就是這樣陷入了飢寒交迫的地步!祖國和人民這樣,那麼我們的任務呢?我們的任務,正是要從水深火熱中,把我們的祖國和人民拯救出來。這個任務是艱巨的,也是光榮的。”

毛澤東結合當時的任務繼續說道:“同志們!這個光榮的任務,我們一定要完成!這個目的一定要達到!眼下擺在我們面前的,是驚濤骸浪的天險烏江,還有數不清的艱難險阻。我們要勇往直前,在大風打浪之中踏出一條路來!”

毛澤東抓住戰士們所看到聽到的老媽媽一家的悲慘遭遇,觸景生情,因事施教,使戰士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這比那種空洞式的理論說教,所取得效果要好得多。



(八0) 因人施教

詩曰:似是尋常百姓家,恢諧風趣逗娃娃。當今“御晏”即如此,四菜一湯一盞茶。

毛澤東的保健醫生和生活秘書王鶴壽回憶說:一次 ,毛澤東叫我陪同他吃飯,我只好抱著孩子急步向菊香書屋走去。毛澤東看到多了一位小客人,增加了興趣,他和藹地問孩子:“小娃娃,你幾歲啦?”孩子沒有說話,怯生生地伸出了四個手指。毛澤東忙著為孩子夾菜。孩子嘴裡吃著,視線卻停留在一小碟炒辣椒上。毛澤東發現後,提高了興趣:“小家伙,你想吃炒辣子啦?這可好吃哩!”說著,夾起一截紅辣椒,在孩子面前晃晃。果然,那張小嘴湊了過去。我想,這湖南口味的炒辣子,我吃一口都要出汗呢,孩子要是吃了,哭鬧起來怎麼辦?主席這餐飯也要攪得吃不成了。便立即

把孩子拉過來,說:“主席,不要給他吃!”毛澤東受到阻擋,就把辣子放在自己嘴裡。孩子看到毛澤東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又把眼睛盯在那碟炒辣椒上,連小手指也靠到唇邊。主席又夾起一段紅辣椒對孩子說:“你吃吧,可好吃啦!不要聽爸爸的!”孩子又伸長脖子要吃辣椒。我帶著央求的聲調說:“主席,不能給他吃!”孩子好奇地看看我。毛澤東受到第二次攔阻,就把夾起的辣椒放回碟子裡,帶著批評的口吻說:“你讓他吃嘛!怕什麼?讓他上上當,不要讓孩子認為大人都是好人,大人也有壞的嘛!”



(八一)以事服人

詩曰:人趕牛拉數千年,臉朝黃土背朝天,。如今農業換新貌,科學種田應領先,

1949年,毛澤東住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有一次,他外出散步,見農民閆正清正在田裡拔草,就走過去與他打招呼。毛澤東一邊幫閻正清干活一邊問道:一畝能打多少稻子?閻正清回答說一畝能打二百來斤。毛澤東說道:稻子直播產量太低,湖南是插秧,你們可以試試。可是鄉親們守舊,習慣直播,不習慣插秧。

這件事情,毛澤東一直惦記著。1958年初,毛澤東給西柏坡村黨支部寫信,說他們村種稻技術落後,讓農業部邀請他們派人去涿縣參觀學習,秋後把收成情況直接向他回報。當時西柏坡村派兩個人去學習了一星期,回來後全村水稻都改成插秧。這招兒真靈,秋後產量翻了幾番。當西柏坡村派人到北京向毛澤東回報產量時,毛澤東很高興,笑著說道:怎麼樣,這下服了吧,不守舊了吧!要講究科學種田嘛。





(八二)以理服人

詩曰:手足同心志氣昂,舉家捐獻為興邦。如今唯有瀟湘竹,滴水洞前話短長。

1959年4月初,毛澤東在一次會議上講到黨內民主生活時說道:我這個人也有舊的東西,比如有一次,我的弟弟毛澤覃同志和我爭論一個問題,他說他對,我說我正確,他不聽我的,我也沒有說服他,就要打他。毛澤覃當場質問我:“你怎麼打人?”之後,他還在一些人面前講我的閑話,說:“共產黨實行的家法,還是黨法?難道我不同意他的意見就打人?如果實行家法,父母不在,他是哥哥,也可以打我……”

這些毛澤東把它提到反對家長制的領導來檢查。毛澤東多次談到,在黨內可不能搞家長制的領導,要實行民主集中制,對人民,對同志,不能壓服,只能說服,要以理服人,我們都是平等的同志關系。



(八三)取人之長

詩曰:當年借款如今還,公往私交數十年。風雨同舟曾共濟,相知相識一前賢。

有一次,毛澤東問章含之:“你對你那位老人家(章含之父親章士釗)怎麼看呀?”

章含之不假思索地說:“他是代表舊的剝削階級的愛國民主人士。我是共產黨員,他既是父親,更是統戰對像。”

毛澤東嚴肅地對她說:“你既然是個黨員,你要懂得怎樣對待行老(章士釗字行嚴)。你加入了共產黨,我高興,挖了你父親的牆角,不過這是指的思想,他的後代也跟共產黨走了。其實行老也高興,他知道你跟共產黨走

有出息。但是你要了解行老才能團結他。你是他們家裡唯一的共產黨員,硬是黨代表哩!你如果不正確對待行老,他會對共產黨有意見,認為是我們把他的女兒拉走了。”

毛澤東又考問章含之說:“你說行老是剝削階級,你有什麼根據?”章含之列舉了魯迅文章中對父親的指責,說她父親當過教育總長,鎮壓過學生運動,後來同蔣介石的關系也不錯,1945年代表國民黨同共產黨談判。毛澤東不以為然地制止道:“你只知道行老做的錯事,有些還不見得是錯的,譬如他參加國共和談。我先問你,你知道多少行老革命的事跡,知道多少他做過的好事?”章含之一下張口結舌,回答不上了。毛澤東很不滿意地說:“對一個人要看他全面的一生,更何況對自己的父親。共產黨並不要你盲目地六親不認呀!你要正確認識行老,他的一生很不簡單。”“行老青年時代是一個反對滿清的激進派呢。我們誰都不是天生的馬列主義者。他一生走過彎路,但大部分是好的。”毛澤東接著問章含之知不知道行老年輕時《蘇報》一案是怎麼一回事?於是他耐心地向章含之解釋什麼是《蘇報》案,章士釗因《蘇報》一案後來流亡日本。最後,毛澤東問章含之:“難道那時的行老不是革命派嗎?”

毛澤東全面地考察章士釗一生,對他作出了客觀的評價。這種不因其短而全盤否定,取人之長而加以肯定的評判方向,反映了毛澤東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



(八四)尊老禮讓

詩曰:耿耿丹心唯有民,禮賢尊老性情真。小中見大品高尚,如此胸懷如此人。

有一次,毛澤東准備接見外賓,接見前,必須剃須修容。理發員王惠已

經上了歲數,他左手按著毛澤東的頭頂,右手拿著剃刀,架在毛澤東頭上半天不動,連旁邊的人都有些不耐煩了,半天才刷地刮了一下。毛澤東看一眼手表,說:“你快點。”

王會慢條斯理地說:“別著急,著麼急呀。”換個位置,刀又架到毛澤東另一側的臉上,比劃著,時間更長,好容易才“刷”了一下。接著便後退一步,欣賞什麼傑作一樣端詳個沒完。

“哎呀,老王,您快一點麼!”毛澤東欠一次屁股,卻被王會從頭頂上按住了,依然是慢聲慢氣說:“叫你別著急麼,到時候叫你去就行麼。”那口氣好像他能決定毛澤東能干什麼不能干什麼一樣。他在毛澤東那顆充滿智慧的頭顱面前,就那麼扶過來扶過去,時而輕剃輕刮,時而左端右詳;嚴肅認真地為毛澤東把面修好。好容易刮完臉,毛澤東想抬屁股起身,卻被王會又按住頭,反而耐不住似地說:“怎麼不聽話呢?你別著急麼!”毛澤東哭笑不得,在王會的手掌下強抬一抬頭:“我要你快點麼。”

“沉住氣,聽我的,給您刮干淨再去。”王會居然在毛澤東的後腦勺上拍了兩下,那麼自然。而毛澤東居然不發火,只是無奈地嘆口氣。王會又給毛澤東刮後脖頸,不知輕重地“教訓”毛澤東:“你是國家主席,主席要有主席的樣子。啊,又是我的手藝,剃不好我也不光彩麼……”

許多黨和國家的主要負責人見了毛澤東都是禮貌謹慎,毛澤東身邊的工作人員也個個有分寸。唯獨王會這名老理發員,毫無分寸和顧忌。偏偏毛澤東就能忍受,而且相處得親密隨便。這是因為毛澤東尊敬老人,對老人禮讓三先。

還有一次,從湖南來了一位老太太,並非是毛澤東的親戚,只不過是老鄉。毛澤東竟親自攙扶她走路,嘴裡還一個勁關照:“慢慢行,慢慢行,小心台階,小心……”

一滴水也能折射出太陽的光輝。毛澤東這些生活中的小故事,反映了毛

澤東敬老的美德。



(八五)先謀後事

詩曰:歲月蹉跎風雨寒,人生道路苦登攀。前程雖是多險阻,後事先謀心坦然。

1957年6月,中央決定吳冷西任人民日報社的總編輯。

13日下午,毛澤東找吳冷西去談話。毛澤東嚴肅告誡他說,你到人民日報社工作,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備,要准備遇到最壞情況,要有“五不怕”的精神准備。這“五不怕”就是:一不怕撤職,二不怕開除黨籍,三不怕老婆離婚,四不怕坐牢,五不怕殺頭。有了這“五不怕”的准備,就敢於實事求是,敢於堅持真理了。毛澤東接著說,撤職和開除黨籍並不罕,要准備著。殺頭在正確路線領導下大概不至於,現在的中央不同於王明“左”傾路線領導,也不同於張國燾。但坐牢得有精神准備,共產黨內一時受冤屈的事還是有的,不過在正確路線領導下,終究會平反糾正的。一個共產黨員要經得起受到錯誤的處分,可能這樣對自己反而有益處。屈原遭流放反而有《離騷》,司馬遷受宮刑乃發憤著《史記》。

在干一件事情之前,首先具有各種充分的思想准備,並為此作一些必要的准備工作,以利於把事情做好,這就是“先謀後事”的謀略特色。

毛澤東不僅自己在行為之前“謀而後行”,充分考慮正反各方面的因素。而且還教導別人這樣做,毛澤東對吳冷西的談話,即體現了他“先謀後事”的謀略特色。



(八六)以禮相待

詩曰:綠瓦紅牆映日輝,天安門上彩雲飛。中南海闊胸襟大,游子紛紛海外歸。

前國民黨南京政府代總統李宗仁夫婦從海外歸來後,1965年7月26日,毛澤東接見了他們。程思遠當時作陪,下面是程思遠回憶的片斷:

我們沿著游泳池邊走去,毛主席從休息室裡迎上來,先同李宗仁夫婦熱烈地握手,說:“你們回來了,很好!歡迎你們!”跟著他緊抓著我的手不放,說:“久聞大名,如雷貫耳!”這過於溢美的話使我驚愕得答不出話來。坐定以後,毛主席忽然說:“哈哈!德鄰先生,你上當了!”李宗仁不禁為之一怔。“蔣介石罵我們做‘匪’,你這次回來豈不誤上賊船了嗎?”毛主席幽默感使李先生一時不知所對。我脫口而言道:“我們搭上慈航渡登彼岸了,尊敬的毛主席。”毛主席注視了我一下,似乎很贊賞我的話。

李宗仁先生對毛主席講述了他見到的建國以來國家建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還說到海外僑胞都以祖國日益強大而深深感到自豪。毛主席說:“祖國比過去強大了一些,但還不很強大,我們至少再建設二三十年,才能真正強大起來。”接著李先生提到,這一次回來受到政府和人民的熱烈歡迎,內心非常激動。毛主席說:“跑到海外的,凡是願意回來的,我們都歡迎。我們都以禮相待。”

毛澤東對前國民黨政府代理總統李宗仁尚能不計前嫌,以禮相待,充分表明了中國共產黨人以民族利益為重,愛國不分先後,只要熱愛祖國,都一視同仁,以禮相待的偉大胸襟。



(八七)膽能生智

詩曰:膽略超群意氣豪,面臨強敵不彎腰。莫看小小手榴彈,核武面前

亦敢挑。

有一次,毛澤東與郭沫若暢談古代歷史,毛澤東說:“諸葛亮用兵固然是足智多謀,可曹操這個人不簡單,唱戲總是把他扮成大白臉,其實這個人也了不起。”毛澤東接著說:“古時打仗沒有火箭和原子彈,刀槍劍戟打了起來,死人也不見得少。現在有人害怕戰爭,這一點不奇怪,打仗這東西實在是把人害苦了。為什麼要打仗呢?應該防止它,打不起來再好不過了。可是只顧怕,這不行,你越怕,它就越落到你頭上。我們要著重地反對它,但不要害怕它。”

在新中國建立之初,當時手裡拿著原子彈的美帝國主義是不可一世的,他們沒料到中國會出兵到朝鮮參戰。侵朝美軍麥克阿瑟總部在其情況通報中說:“最近中共領袖聲稱的,如果聯軍越過三八線,他們將進入北朝鮮,不過是外交上的一種勒索。”麥克阿瑟還當著杜魯門的面說中國參戰的可能性很小。當中國人民志願軍突然出現在敵人面前,給侵略者狠狠打擊時,杜魯門跳出來威脅:“不排除使用原子彈的可能。”這是一種核訛詐。毛澤東在1950年9月就曾經提出要防備美帝國主義擴大戰爭規模,打原子彈的危險,我們是不讓美帝國主義者打的,而“你一定要打,就讓你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彈,我打手榴彈,抓住弱點,跟著你,最後打敗你。”

膽能生智,只有不怕戰爭,才談得上去制定戰爭的高明謀略,你越怕它,它就偏偏落在你的頭上,由於害怕而驚慌失措,也就無法找到克敵制勝的奇謀妙計。毛澤東不怕戰爭,不怕美帝國主義的核訛詐,並作好充分准備,使美帝國主義終於不敢打核戰爭,擴大戰爭規模,這反映了毛澤東的戰略上藐視敵人的超人的膽略。





(八八)雜於利害

詩曰:風物長宜放眼量,雜於利害計周詳。壞人莫道皆無用,反面教員最特長。

《孫子兵法·九變篇》:“是故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這是指考慮問題時,不能朝一方面想,要兼顧到利和害兩個方面。

毛澤東對蔣介石、杜勒斯(曾任美國國務卿)的看法,就是從“雜於利害”的謀略思考的。他認為杜勒斯“對我們很有用”、“外國人要蔣介石我們還不給。”有一次,,毛澤東的女兒李訥和李敏爭論,李訥就問毛澤東:“爸爸,蔣介石是不是中國人?姐姐說他是中國人。”

毛澤東認真地回答說:“蔣介石是中國人。”

李訥不服氣地說:“蔣介石那麼壞,他還是中國人?”

毛澤東帶著沉思,自語地說:“蔣介石很懷,外國人要他,我們還不給呢。”姐妹倆沒有再問下去,毛澤東也未加以解釋。直到1958年8月23日,我們炮擊金門時,才體會到那是在幫助蔣介石,不讓他被美帝國主義“要”走了。蔣介石統治大陸時,美國支持他,是為了覬覦中國96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蔣介石在台灣,美國繼續支持他,是為了這塊太平洋東側、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蔣介石也明白,,他如果失去了台灣與大陸的聯系,對美國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所以直到咽氣前,他還喊著:“反攻大陸”。

1959年3月,毛澤東在武昌會見了斯特朗及黑人朋友杜波依斯夫婦。毛澤東說:“連我也感到上年紀了,但我還有精力,人也健壯。我每年還能暢游長江,也在中國其它河域裡暢游過,還希望多游一點。如果你們三位不反對的話,我想在密西西比河裡游。但我估計另外三位——杜勒斯先生、尼克松先生、艾森豪威爾先生——可能要反對。”

杜波依斯有點嚴肅地回答:“正相反。這三位很可能見到你在密西西比河裡游泳,尤其在河口附近游。”

毛澤東笑著說:“真的嗎?如果這樣的話,我便近日就動身出發,就算是位旅游者好了。我不談任何政治問題,只在密西西比河裡游泳。如果艾森豪威爾先生允許的話,我倒還想看看他們打高爾夫球呢。或許我再到醫院探望一下杜勒斯先生。”

杜波依斯冷冷地說:“這可能會給杜勒斯一擊。”

毛澤東回答說:“這遠非我去的用意,我非常希望杜勒斯先生能康復、作為美國國務卿,他對我們很有用。同時,他對美國人民,對全世界勞動人民都有用。(指作為反面教員的作用)。”



(八九)一分為二

詩曰:崇拜馬恩意若何,盜來天火舉干戈。形成地上燎原勢,燒得神州奏凱歌。

1958年3月,毛澤東在成都會議上說:赫魯曉夫一棍子打死斯大林也是一種壓力,中國黨大多數人是不同意的,還有一些人屈服於這種壓力,要打倒個人崇拜。有些人對反對個人崇拜很感興趣。個人崇拜有兩種:一種是正確的,如對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正確的東西我們必須崇拜,永遠崇拜,不崇拜不得了,真理在他們手裡,為什麼不崇拜呢?另一種是不正確的崇拜,不加分析,盲目崇拜,這就不對了。反對個人崇拜的目的也有兩種:一種是反對不正確的崇拜,一種是反對崇拜別人要求崇拜自己。問題不在於個人崇拜,而在於是否是真理。是真理就要崇拜,不是真理就是集體領導也不成。我們黨在歷史上就是強調個人作用和集體領導相結合的。打死斯大林有些人有共鳴,有個人目的,就是為了想讓別人崇

拜自己。有人反對列寧,說列寧獨裁,列寧回答得很很干脆:與其讓你獨裁,不如我獨裁好



(九0)軟中有硬

詩曰:百年屈辱苦煎熬,弱國本來無外交。一唱雄雞天下白,軟中有硬不彎腰。

在中蘇關系的“蜜月”時期,毛澤東也絕對不允許蘇聯共產黨凌駕於中共共產黨之上,,看不慣並抵制蘇聯共產黨以“老子黨”自居、隨意發號施令的行為,因此,斯大林對毛澤東是不滿的,他給毛澤東加了一個頭銜,根據純馬克思主義的的觀點形容他,斯大林常稱毛澤東是“麥淇淋式的馬克思主義者。”

有一天,斯大林突然喜歡起菠蘿罐頭來了。他立即指示馬林科夫這位始終跟在身邊的秘書說:“給中國人發個電報,說我希望他們拿出一塊地方來讓我們建立一個菠蘿罐頭廠。”在一旁的赫魯曉夫鬥膽地對斯大林說:“斯大林同志,共產黨剛在中國取得政權,那裡已經有好多外國工廠了,如果現在蘇聯,一個社會主義伙伴國家,也要在中國去建立自己的工廠,那肯定會傷害毛澤東的。”

斯大林拒絕了赫魯曉夫的意見,這樣,電報照樣拍了出去。一兩天後,斯大林收到了中國人的回電。毛澤東說:“我們接受你們的提議。假如你們對罐頭菠蘿有興趣,可以給我們一筆貸款,由我們自己來建一個罐頭廠。我們用這個廠生產的罐頭來償還你們的貸款。”斯大林氣得不停地咒罵和發火。

表面上接受,實際上拒絕,毛澤東“軟中有硬”這一手,是對蘇聯共產黨“指手劃腳”強加於人的的“尊嚴”的冒犯,斯大林怎麼會不發火呢?

毛澤東在涉及國家主權問題上,從來是不含糊的,是寸步不讓的。



(九一)當仁不讓

詩曰:獨立外交不媚洋,美帝蘇修涼一旁。凡涉主權領土事,當仁不讓勿商量。

1958年,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來北京,強硬地要求在中國建立聯合艦隊。毛澤東加以拒絕。赫魯曉夫於是向毛澤東施加壓力,毛澤東冷冰冰地回答他說:你最好全部接管中國海岸。要是那樣,我將上山打游擊。迫使他只好收回成命,怏怏而歸。。

1959年,赫魯曉夫結束在戴維營與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會談後,來到了北京,他要求中國釋放八名在朝鮮戰爭期間及之後在東北被我俘獲的空降特務。毛澤東回答說:“這很難做到,你知道,中國有自己的法律。”赫魯曉夫當場紅了臉,堅持說,這幾個人一定要釋放,因為在戴維營會談中赫魯曉夫已經答應了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但毛澤東還是把他頂了回去。還在一首詞中諷刺挖苦斥責他說:“不見前年秋月朗,訂了三家條約。還有吃的,土豆燒熟了,再加牛肉。不須放屁,試看天地翻覆。”

赫魯曉夫碰了釘子,還不知趣,又接著為印度的尼赫魯當說客,要中國答應給尼赫魯一片領土,說什麼“那不過是一塊荒無人煙的不毛之地”。毛澤東也沒有給他好臉,為了維護中國的領土主權,而采取了自衛反擊作戰,收回了被印度侵占的領土。

毛澤東面對蘇聯大國沙文主義的壓力,不卑不亢,當仁不讓,始終維護了國家領土完整及主權獨立的尊嚴。



(九二)寸步不讓

詩曰:領土主權寸寸金,豈容他國染微塵。要吃蘋果拿錢買,華夏如今非殖民。

中蘇論戰並不是像有人講的只講些空話,毛澤東曾帶著輕蔑和氣憤的口氣說:“赫魯曉夫這個人是很蠢的,中蘇論戰開始以後,我曾向他打過招呼,叫他退居二線,作幕後指揮,不要親自赤膊上陣與我們對著罵,以後也好有個轉彎的余地,他不聽。”他接著說:”赫魯曉夫曾經提出,要在中國開辟一個地方,由他們辦水果園。我對他們說,你們要吃水果可以花錢來買嘛!通過國家的貿易管道來解決。中國水果有的是,賣給你就是了。”

後來,中蘇論戰升級,我們與赫魯曉夫的爭吵也越來越激烈了。毛澤東氣憤地說:“蘇聯曾要求與我們搞聯合艦隊,還不是搞殖民主義!過去日本帝國主義與袁世凱搞不平等條約時,還弄了個什麼51%是袁世凱的,49%是日本的,在表面上以示區別誰是主權國。可蘇聯要求在中國領海與中國共同搞聯合艦隊,各占50%,這不是比日本帝國主義還帝國主義嗎?還要與我們共同搞什麼長波電台,還不是搞我們的情報。”“他赫魯曉夫,去美國戴維營之前,為了討好美國,罵我毛澤東是好鬥的公雞!那好吧!我算是公雞!他赫魯曉夫是草(母)雞。”

對於蘇聯“老大哥”,盡管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給予了大量援助,但蘇聯想控制、指揮、侵占別國利益的大國沙文主義情緒始終存在,毛澤東對此保持著高度的警惕。不管你是誰,斯大林也好,赫魯曉夫也好。在祖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上面,他對蘇聯的無理要求嚴詞拒絕、寸步不讓,表明了他既是一位偉大的國際主義者,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者。





(九三)以史為鑒

詩曰:邊塞小城有地靈,四方八面彙群英。棗園傳出警醒語,勿學當年李自成。

1944年3月,郭沫若在重慶《新華日報》發表著名的史論著作《甲申三百年祭》,文中敘述了明末李自成農民起義軍在攻入北京推翻明王朝之後,若干將領腐化墮落並發生宗派鬥爭,以致陷入失敗的過程。毛澤東十分重視這篇文章,注意以史為鑒,他在1944年4月12日延安高級干部會議上:“近日我們印了郭沫若論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們引以鑒戒,不要重犯勝利時驕傲的錯誤。”毛澤東於同年11月21日在致郭沫若的信中說:“您的《甲申三百年祭》我們把它當作整風文件看待。小勝即驕傲,大勝更驕傲,一次又一次吃虧,如何避免此種毛病,實在值得注意。倘能經過大手筆寫一篇太平軍的經驗,會是很有益的。”

1949年3月23日,毛澤東離開西柏坡前往北平時,興致勃勃地說:“今天是進京的日子,不睡覺也高興啊。今天是進京‘趕考’嘛。進京‘趕考’去,精神不好怎麼行呀?”

周恩來也笑著說:“我們應當都能考試及格,不要退回來。”

毛澤東說:“退回來就失敗了,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



(九四)以史為重

詩曰:戰爭歷史血凝城,豈任他人亂變更。莫道如今翻逆浪,天道運行耀汗青。

1965年9月23日,毛澤東接見了彭德懷,並與劉少奇、朱德、陳雲、

鄧小平等人共進了午餐。毛澤東親自點將,任命彭德懷為西南戰略後方三線建設副總指揮。毛澤東對彭德懷說:“現在要建設大小三線,准備戰爭。按比例西南投資最多,戰略後方也特別重要。你去西南是適當的。將來還可帶上一些兵去打仗,以便恢復名譽。”毛澤東沉浸在回憶中,對彭德懷說:“廬山會議已經過去了,你說的三條保證(指廬山會議通過決議時,毛澤東詢問彭德懷有何想法,彭德懷講了三條保證:1、在任何情況下不會做反革命;2、在任何情況下不會自殺;3、今後工作是不好做了,勞動生產,自食其力),後面兩條我還記得,現在看來,也許真理在你那邊,讓歷史去做結論吧!”毛澤東又對周圍中央領導同志說:“彭德懷同志去西南,這是黨的政策。我過去反對彭德懷同志是積極的,現在要支持他也是誠心誠意的。讓少奇、小平同志召集西南區有關同志開一次會,把問題講清楚,如果有人不同意,要他來找我談。”

1967年,“八一”建軍節前夕,毛澤東把楊成武叫到他的住處,說:“建軍節要到了,你回去參加建軍節招待會。”楊成武向毛澤東回報說:“現在有人不贊成將‘八一‘作為建軍節,還要把軍事博物館的軍徽砸掉。”

毛澤東不解地問“為什麼?”

楊成武回答說:“他們提出要9月9日,也就是秋收起義那一天做建軍節。”

毛澤東皺了皺眉,說:“這是錯誤的,八一南昌起義嘛,秋收起義是9月9日,一個在先,一個在後嘛!”毛澤東又嚴肅地說:“八一南昌起義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向國民黨反動派打響第一槍。我們是歷史唯物主義者,1933年,中央蘇維埃做過決議。他們不曉得歷史,南昌起義是全國性的,秋收起義是地方性的。”對彭德懷在1959年的“廬山會議”,毛澤東讓歷史去作結論,重新啟用彭德懷為三線建設副總指揮;關於建軍節,毛澤東堅持定在8月1日,否定了有人提議的9月9日。這兩則故事充分說明了毛澤東尊重歷史,並以事實作為檢驗行為正確與否的唯物主義思想路線。



(九五)巧傳信息

詩曰:冷戰面臨多事秋,風雲變幻令人憂。天安門上見斯諾,拋個汽球探氣候。

1970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的盛大的國慶節慶祝活動,應邀來華訪問的美國著名作家斯諾也被邀請上了天安門城樓。毛澤東一見斯諾,十分高興地說:“斯諾先生,老天保佑你,我們又見面了。”毛澤東伸出手去,拉著斯諾一只手,領著斯諾夫婦來到天安門城樓正當中的欄杆邊。此時,廣場上的人海,狂歡到了極點。第二天,《人民日報》版面也作了精心安排,毛澤東與斯諾夫婦在天安門城樓上慶祝國慶典禮的照片(其它人員則技術處理掉了),發表在《人民日報》頭版的顯著地位。

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與斯諾夫婦在一起,以及照片的安排,這是毛澤東向美國政府巧發信號,表明中國政府願同美國政府改善關系的一種手段,正如事後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在回憶錄中寫道:“(毛澤東與周恩來)不幸對我們敏銳地觀察事物的能力估計過高。他們傳過來的信息是那麼拐彎抹角,以致我們這些粗心大意的西方人完全不了解其中的真意。10月1日,中國國慶節那天,周恩來把美國作家埃德加·斯諾和他的妻子領到天安門城樓上站在毛澤東旁邊檢閱一年一度的國慶節游行,而且照了相。這是史無前例的;哪一個美國人也沒有享受過那麼大的榮譽。這位高深莫測的主席是想傳達點什麼。斯諾自己後來談論這一事件時指出:‘凡是中國領導人公開做的事情都是有目的的。’事情過後我才終於理解到,毛(澤東)是想以此作為像征,表示現在他親自掌握對美關系,但是,這在當時真是一種遠見卓識。”

(九六)從長計議

詩曰:中美華沙談不休,談來談去沒談頭。中南海裡發奇想,邀請“頭頭”來旅游。

毛澤東並非是一個閉關鎖國者,在建國後,他多次要求同一些資本主義國家發展關系,可是由於環境和歷史條件的限制,未能完全如願,就這樣,除美國外,還是和西方不少國家建立外交關系,如英、法等國。毛澤東晚年打開了中美關系的大門,這是他外交努力的結果。

1970年12月18日,毛澤東會見了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美國作家斯諾。在談到中美關系時,毛澤東說:“中美會談,15年談了136次。”

斯諾說:“名符其實的馬拉松會談。”

毛澤東說:“我不感興趣了,尼克松也不感興趣了,要當面談。”

“主席願見他麼?”斯諾問。

毛澤東爽快地說:“目前中美兩國之間的問題,要跟尼克松解決。我願跟他談,談得成也行,談不成也行。吵架也行,不吵架也行。”

斯諾說:“我看吵架難免,也不要緊。”

毛澤東幽默地伸出一個指頭,對斯諾說:“他如果到北京來,你就捎個信,叫他悄悄地,不要公開,坐上一架飛機就可以來嘛。當作旅行者也行,當作總統來也行。我看我不會吵架。批評是要批評他的。”

中美會談中出現了台灣問題障礙。1971年7月9日晚,周恩來向毛澤東彙報了跟基辛格(美國國務卿)的會談情況,其中就談到了台灣問題。毛澤東說:“我看,台灣問題事小,世界的局勢事大。台灣問題拖一百年再談也可以,先談世界格局的大問題……”

1973年2月17日,毛澤東接見了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在談到雙邊關系時,毛澤東說:只要目標是一樣的,我們不會傷害你們,你們也不要傷害

我們。……實際情況是,有時我們要批評你們一下,你們也要批評我們一下。這就是你們的總統所說的意識形態的影響 。你們說:“打倒你們這些共產黨!”我們說“打倒你們這些帝國主義者!”有時我們要說這類話,不說不行呀。

為了打開中美關系,毛澤東不怕同尼克松“吵架”,暫緩解決台灣問題以消除其中的障礙,也不受雙方意識形態不同的束縛,本著從長計議,著眼於世界大局與前途的謀略原則,終於打開了中美關系的大門,在外交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結束了我國被孤立、阻隔於世界舞台之外的局面。



(九七)先聲奪人

詩曰:豐澤園中巧運籌,導航中美破冰舟。民間來往打前站,推動小球帶大球。

1971年4月初,在日本名古屋,第3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正在緊張地舉行。毛澤東看著“大參考”,上面登載著各國通訊社從日本發出的電迅稿,報導了我國的世界冠軍莊則棟跟美國球員、嬉皮士科恩交朋友的消息。19歲的格倫·科恩是洛杉磯聖莫尼卡的一個大學生。他說,中國人讓他從一個練習館搭車到錦標賽體育館去,大轎車上有20多名中國運動員。世界冠軍莊則棟對他很友好,他接受了莊則棟送的一件禮物,一件漂亮的中國山水織錦。他甚至同莊則棟照了相,他也拍了一些中國選手練球、打球的紀錄片。這個科恩還講,如果他們邀請我去中國,我願去。他還回贈了一件帶有和平標志的短袖衫給莊則棟,別上美國代表團的紀念章,莊則棟接受了。他說,中國運動員非常友好。……

毛澤東一邊看著,一邊思考著。他聯想起周恩來談到美國態度的變化,美國國務院3月15日宣布取消對持有美國護照去中華人民共和國旅行的一

切限制,並說今後只要有正當目的,均可到中國訪問。白宮新聞發言人在情況介紹會上提請大家注意這個決定,說:“我們希望對方會有互惠的行動,但我們不會因為無此行動而裹足不前。2月底尼克松總統在對外政策報告中表示:‘准備與北京對話’,稱‘美國准備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大家庭中起建設性的作用’……”毛澤東感到,種種跡像表明中美關系已經進入了一個關鍵的轉折關頭。既然美國人主動提出要到中國來,讓美國乒乓球隊打頭陣有何不可?它將為尼克松或是他的特使來北京創造一個良好的氣氛,這是打開中美關系局面的一個非常好的時機。於是,毛澤東改變了原來已圈定的不同意美國乒乓球隊訪華報告的決定,要秘書轉告周恩來,立即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

中國人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把美國人驚呆了,尼克松立即批准美國乒乓球隊接受邀請,他覺得對手不凡,面對一個外交巨孹。周恩來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了美國乒乓球隊的全體成員,與隨行記者。美國也決定采取五項對華新措施。世界轟動了,此事件成了舉世矚目的重大事件。

毛澤東現聲奪人,主動地邀請美國乒乓球隊來華訪問,在世界輿論與中美關系的問題上爭取了主動,小球推動了“大球”,乒乓球推動了地球,由此揭開了中美兩國的關系新序幕,推動了中美兩國的建交進程,因而,人們稱之為“乒乓外交。”





(九八)求同存異

詩曰:求同存異化干戈,中美建交故事多。總統書房見主席,當年“接軌”創先河。

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打開了冰凍20多年之久的中美關系之門,毛澤東在自己的書房裡會見了尼克松,關於會談情況,

看尼克松在自己的回憶錄裡記錄的片斷是如何講的。

“(尼克松說)主席先生,在結束的時候,我想說明我們知道你和總理邀請我們來這裡是冒了很大的風險。這對我們來說也是很不容易作出的決定。但是,我讀過你的一些言論,知道你善於掌握時機,懂得‘只爭朝夕’”。聽了譯員譯出他自己詩詞中的話。毛露出了笑容。……毛用手指著基辛格說道:“‘只爭朝夕’。我覺得,總的說來,我這種人說話像放空炮!”周(恩來)哈哈大笑,顯然我們免不了又要聽另一番貶低自己的話了。比如這樣的話:“全世界團結起來,打倒帝國主義、修正主義和各國反動派,建立社會主義!”“像我這種人,”我說,“還有匪幫”。

毛探神身向前,微笑著說,“你,作為個人,也許不在被打倒之列。”接著,他指向基辛格說,“他們說,這個人也不屬於被打倒之列。如果你們都被打倒了,我們就沒有朋友了。”“主席先生”我說,“我們大家都熟悉你的生平。你出生於一個很窮的家庭,結果登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一個偉大國家的最高地位。我也出生於一個很窮的家庭,登上了一個很偉大的國家的最高地位。歷史把我們帶到一起來了。我們具有不同的哲學,然而都腳踏實地來自人民,問題是我們能不能實現一個突破,這個突破將不僅有利於中國和美國,而且有利於今後多年的全世界。我們就是為了這個而來的。”

從尼克松的回憶的片斷中我們可以看出:毛澤東與美國建立外交關系,打開中美之間的大門,是采取了“求同存異”策略,即不論敵對關系、社會制度差異,而著眼於雙方的互利、有助於世界的和平,這是一種務實的靈活的長遠的政治眼光。







(九九)退而有節

詩曰:大國外交強對強,雙方高手費思量。退而有節看全局,風正一帆待遠航。

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期間,喬冠華與基辛格緊張地討論起草公告。經過互相磋商,終於在台灣問題上達成了一致意見。毛澤東批准了關於台灣問題的這一段。尼克松也批准了。准備第二天到上海後向全世界宣布。

可是節外生枝,美國國務卿羅傑斯對此不滿,提出了修改的要求。喬冠華只好向周總理彙報:“他們內部不統一,又要我們作讓步,我們已經作了很多讓步了。他們美國人自己的矛盾,讓他們自己消化吧。”

周恩來望著喬冠華,說:“冠華,公報的意義不僅僅在它的文字,而在於它背後無可估量的含意。你想一想,公報把兩個曾經極端敵對的國家帶到一起來了。兩國之間有些問題推遲一個時期解決也無妨。公報將使我們國家,使世界產生多大的變化,是你和我在今天都無法估量的。”周總理又說:“我們也不能放棄應該堅持的原則,這個事,要請示主席。”他當即拿起紅色的直通電話。

毛澤東聽了彙報,想了片刻,口氣十分堅決地回答說:“你可以告訴尼克松,除了台灣部分我們不同意修改之外,其它部分可以商量。”毛澤東停頓了一會,又嚴歷加上一句話:“任何要修改台灣部分的企圖都會影響明天發表公報的可能性。”

於是基辛格與喬冠華在劉莊又開了一次夜車。凌晨二時,另一個“最後”草案終於完成了,當然,吸收了羅傑斯的專家們一部分意見。草案再次提交雙方首腦正式批准。這就是舉世聞名的上海公報。

為了打開中美關系,體諒到美國的具體處境,在公報草案中,毛澤東已作了一定程度的讓步。但讓步時不能無節制的,無原則的,在台灣問題

上毛澤東堅持了原則。這種“退而有節”的策略,表明了毛澤東原則的堅定性。



2011年6月30日(星期四)於張家老屋





主要參考書目:

歷史大潮中的毛澤東 人民中國出版社出版1992年11月

用兵如神的毛澤東 長沙晚報出版社出版1990年10月

在歷史巨人身邊 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1991年12月

毛澤東兵法 巴蜀書社出版1992年9月

毛澤東的大智慧 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1994年8月

抗美援朝戰爭定位及其深遠影響 向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