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人民幣在倫敦日交易額已達到20億美元(130億元人民幣)
2011-09-11
僅人民幣升值可使直接兌換美元者年賺500億
何新新聞按語:
以下一則國際金融新聞極其重要。可惜國內多數人士難以理解其重大含義,甚至有人還會為人民幣已經成為重要的國際自由交易貨幣(即“國際化”)而欣欣自得。
以下這條新聞意味著:目前在國際貨幣離岸市場上,人民幣年交易額已超過7300億美元(約48000億人民幣),約相當於中國2010年GDP近40萬億人民幣的10%。
僅按照目前的交易額度:由於近年人民幣升值率約為6%——8%,相當於境外持有人民幣兌換美元者,每年可通過人民幣持續升值,而至少每年可在彙兌交易中穩定賺取美元500億美元(超過3000億人民幣)以上。
隨著人民幣境外交易數量的日益擴大,國際共濟會金融力量通過倫敦金融城和境外貨幣離岸市場操控人民幣彙率的能力將日益增強——也就意味著:人民幣由於大規模彙率波動而導致貨幣金融危機的時刻已快速地向中國逼近了。
這並非陰謀論,而是現實與必然。本人在去年出版的《彙率風暴:中美貨幣戰爭內幕揭秘》中所曾討論和預言的事情,即將一一發生。
(參閱何新《彙率風暴》,海外版2010年中港傳媒出版社出版。大陸版2010年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
【英國《金融時報》9月9日報道】
在外彙交易領域,倫敦的地位如此顯赫,以至於它不需要別人給予認可。然而,倫敦金融城將非常樂於獲得它剛剛得到的認可:中國正式認可倫敦成為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之一。
根據彙豐(HSBC)的數據,人民幣的日交易量達到20億美元,這與全球彙市4萬億美元的日交易量相比微不足道。但人民幣交易量正在快速增長;不誇張地講,那20億美元的交易量在一年多一點之前還是零。
對倫敦來說,中國的認可本質上意味著認可其當前活動,並為其進一步開發人民幣服務和產品開了綠燈。英國在全球彙市所占份額達到37%,是最接近的競爭對手紐約的兩倍。交易員們估計,已經有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人民幣交易是經由倫敦完成的,而其余大部分在香港完成。隨著企業日趨采用人民幣結算對華貿易,人民幣交易量將呈現指數級增長。
不過,中國的認可具有另一層重大意義,其深度遠遠超出英美兩國之間的較勁;讓倫敦成為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之一,是朝向放開人民幣邁出的又一小步。近期中國向人民幣完全可兌換前進的步伐相當快,引發市場高度興奮。長期市場參與者正在修正自己對人民幣完全放開的預期:從30年以上縮短至短短5年或10年。但是,自由浮動的人民幣並不是必然結果——至少現在還不是。迄今中國采取的步驟多數是為了便利貿易。
但投資(而非貿易)流動主導著彙市流動。人民幣計價的投資產品相對而言仍很少。況且當前的彙市非常動蕩,只要看看瑞士的情況就會明白。
中國曾在2008年受到驚嚇,結果暫停了彙改。迄今中國的進展還沒有大到不能再次踩剎車的地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