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5日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也將跌入谷底

2006-12-23 郭蕾 證券時報
謝國忠搜狐博客 http://xieguozhong.blog.sohu.com/

立場鮮明、言辭犀利是謝國忠的特點,他說,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已經進入調整期,各個地區的周期不同,上海是走在最前面的,已經開始調整,中國經濟周期的谷底將出現在2008-2009年,屆時,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也將跌入谷底。

  在外人看來,2006年,對於前摩根士丹利董事總經理兼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謝國忠應該充滿遺憾,然而,當事人自己卻顯得非常灑脫,“沒什麼遺憾的,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離開摩根士丹利的謝國忠依舊立場鮮明言辭犀利,依然非常忙碌,為中國的老百姓解讀中國經濟仍是他的最愛。

  回 顧

  2006年9月29日,謝國忠由於“個人原因”宣布辭職,離開了他供職9年,並尊他為“金招牌”的摩根士丹利。事情的起因是他的一封被泄漏的內部郵件。在他9月18日撰寫的一封供公司內部小部分人參閱的電子郵件裡,謝國忠對於新加坡經濟的發展前景和地位給予了帶有負面色彩的評論。據悉在這封以 “Observations on the IMF/World Bank conference”(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會議觀察)為題的郵件中,謝以戲謔的語氣談論了出席年會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謝事後也承認“我確實寫得太匆忙,用詞不夠小心,可以說是有點傲慢”。以新加坡在摩根士丹利業務中的地位,謝顯然犯了大忌,摩根士丹利只能“壯士斷臂”。

  謝國忠一直以立場鮮明,言辭犀利著稱,在被問道“郵件門”事件後,他是否會改變自己的處事態度時,他斷然否定:“當然不會,人的性格是不會變的”,他同時坦陳:“我在這方面還吃虧不少。”他強調,私下的交談和公開的言論在用詞上會有所不同,但觀點是不變。“私下聊天的時候,誰都會冒出一句‘咳,我跟你說,就這麼回事。’”謝國忠笑道。

  對於過去的事情,他不願意多談,“沒什麼遺憾的,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回顧2006年,他更願意從經濟學的角度探討他的得失。

  2006年他印像最深刻的事是世界已經進入金融時代。他說:“金融市場在控制世界,公司聽金融市場的,央行也聽金融市場的。正常的情況應該是金融市場在對經濟的實際情況進行判斷之後,再對股票、彙率等投資產品進行定價,但現在金融市場的定價卻反過來影響了實際經濟。”

  而2006年他最得意的事情,則是他准確地預期到日本股市難有起色。他說:“年初的時候我就這麼說,當時全世界對日本股市都很樂觀,他們只考慮了周期性因素,但沒有想到日本的人口老化對經濟有很大的影響。”

  展 望

  在得知謝國忠辭職的消息後,記者曾電話連線謝國忠,向他了解下一步的打算,他的回答是:“在這段時間,我可能去度假,也有可能會寫一本書,關於經濟學、經濟與市場關系等方面的書。”他告訴記者,暫時沒有明確的打算,先借此機會休息一下。

  然而,在被問到離開摩根士丹利後,生活發生了什麼變化時,謝國忠笑道:“好像還一直在忙,真奇怪!可能是大家知道我閑下來了,所以都來找我,我也就到處走走,去了不少地方,去得最多的是北京和上海。交流交流,挺好。”北京上海去得最多,是因為很多宏觀經濟的論壇大都這兩個城市舉行,對於他感興趣的論壇,他都願意免費出席,他稱之為“義務勞動”。

  按照行內規則以及當時的工作合同,謝國忠目前處於3個月的緘默期,不能當即從業,但摩根士丹利會照常支付薪酬。其實大家都知道活在他這個層面上的人,錢已經不是問題,更重要的是人生價值和責任。從謝國忠辭職之日起,就有多家大型機構向謝國忠 “拋繡球”,3個月的緘默期即將屆滿,摩根士丹利的“金招牌”最終將花落誰家是大家最關心的事情。然而,謝國忠卻不願意過多談論他個人未來的發展,再度將話題轉移到他一直關注的中國經濟。

  “中國老百姓對經濟的發展非常關心,關心程度遠勝於其他國家,這可能與中國經濟所處的階段有關,經濟學界各種各樣的聲音都有,我也加一點進去,希望能供大家參考.”謝國忠說,言辭中透出一位的學者的謙遜和責任感。

  謝國忠認為,中國經濟已經開始降溫,新一輪宏觀調控已經產生了效用,地方政府的投資熱情顯著下降,相信投資將有所放緩。出口增長也將放緩,增幅會降低 10個百分點,中國經濟40%的增長是由出口帶動的。他粗略估算,中國的GDP增長可能會降低2個百分點。他還預期,人民幣在未來一年的升幅仍將保持在3 -4%,這主要是由政策決定的。

  謝國忠向來語出驚人,這次的采訪也不例外,他說,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已經進入調整期,各個地區的周期不同,上海是走在最前面的,已經開始調整,中國經濟周期的谷底將出現在2008-2009年,屆時,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也將跌入谷底。謝國忠分析,中國房地產市場進入調整期一方面是因為政策調控,政府加大了反腐敗的力度,對需求有一定的影響。另一方面,他說,房屋供應也開始出現過剩,雖然中國有13億人,但買房的人可能只有1500萬-2000萬的高收入人群,這些高收入人群買了一套可能會再買一套,但總會有飽和的時候。在高收入人群買房需求飽和後,買方的 “收入曲線便開始往下走”,價格就會下降了,這和汽車產業的發展是類似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