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0日

金融時代理財

2007-07-05 | 謝國忠:金融時代理財要多方投資,三思而行 2007630日,“2007卓越理財 財富論壇”在上海舉行了首場活動。此次彙豐財富論壇的主題為“海外投資,分散風險”。全程報道了本次大會的盛況。以下謝國忠的演講實錄。

    謝國忠:大家好,很高興有機會跟大家見面,中國最近這兩年進入了金融時代,中國的經濟有了本質的變化。什麼叫做金融時代就是家庭的話有理財的需要,當家庭的財富積累到一個水平之後有一個多元化的需求,如果在一個經濟發展的初期就是賺了錢之後存款,所以銀行存款是家庭的主要財富。但是,存款到了一定水平之後大家突然會意識到存款好像更多了回報不夠,是不是有其它的機會,這個時代的來臨一般來說在經濟發展到5000塊美金左右的人均產值才會到的。中國來的比較早,去年2000美金的人均產值就到了,因為中國的地區發展不平衡。所以為什麼中國從全國平均來說進入金融時代好像比其它國家要早一點。在中國進入金融時代的時候有很大的矛盾,因為中國經濟發展是政府領頭的,因為政府領頭的金融產品很少,金融產品反應的是一個資產,資產在經濟體當中運作會帶來回報,這個回報作為投資者購買資產回報的,但是這20年是政府帶頭的,主要的決定是政府做的,所以在整個經濟體系裡面就沒有什麼經濟產品。剛才範主任說中國經濟建立的時候一個融資是為了政府解決問題的機制。所以這裡面有很多矛盾,這是中國的特殊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對個人理財來說就帶來很大的挑戰,像剛剛範主任說的,主要應付的手段是不看長線看短線,炒就是財富重新分配的過程,因為炒的過程並沒有創造財富,價格上去再下去有輸有贏,這是財富重新分配的過程,並不是說炒是不能做的,世界上有的炒成功的,也很多的,但是需要有特殊的人才才可以炒成功,在美國19世紀的時候也出現過很多這樣的人士。我認識證券會一個翻譯的人員,只有特別有才能的人才能炒出來。創造財富更重要的就是投資的產品真的是賺錢的,這叫做創造財富。別人拿了你的錢給你回報,說明這個人拿了你的錢可以賺錢,財富的創造跟經濟的發展並不一定是同步的,你經濟發展快的話不一定代表這個經濟在創造財富,因為經濟本身要投資,如果投資一塊錢創造的價值也是一塊錢就沒有創造財富,如果投資一塊錢創造是兩塊錢的話,就創造了財富。所以一個公司看就是一個資產能不能創造財富,最重要的判斷就是你給他一塊錢產生的價值是不是超過一塊錢。所以成功的投資者最重要的就是,看這個公司知道這個公司會做的好會賺錢的,這是很簡單的道理。但是在短期來做的時候可能比較辛苦,投資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在炒的過程當中,大家是賺快錢,因為公司的股票一個月漲10%或是20%這是一個暫時的現像,長期來說最重要就是積累,靠自己去研究,這樣的賺錢是很辛苦,覺得很累,這其實對一個家庭長期來說非常重要。你看中國人第一次有積累財富的機會,中國過去是一個農業過程,農業的生產力是很低的生產形式,所以沒有財富創造的機會。中國歷史上來說財富都是重新分配,你升官發財是發老百姓的財。農業的話生產力發展的非常慢,沒有創造財富,人口增加的話跟農業生產力的增加是一回事,平均財富沒有增加。所以在中國歷史上沒有形成積累,就是通過投資積累的,而中國過去認為是通過掠奪來獲得財富的,我做官了我贏了有了機會等等。但是,這對未來來說是不合適的,中國現在是進入城市化和工業化的時代,通過技術來創造財富,有了技術投一塊錢才會變得更快,積累財富主要靠自己的判斷,通過長期積累對家庭有錢和沒錢很重要。為什麼有的民族?中國人很喜歡談猶太人很有錢,我看他們的文化最重要一點就是耐心,今天的資產價格高了我就不買,別人炒的很開心我也在乎只有到了資產價格很低我才去買,你覺得會很辛苦,但是一個家庭能夠一代一代教育我,我這個輩子沒有找到便宜貨,我教育我的兒子,幾百年以後猶太人的財富就特別的多。如果投資的理念是瀟灑走一回成功的機會是不大的,只有耐心的人最終才是成功的。我說的主要是一些基本的投資道理,還有一些國外成功的例子,還有在中國的情況下大家要注意一些什麼事情。

  這裡看一下投資回報率,美國市場很成熟了,對於各種不同的資產回報率有一個總結。在現金的回報率從近一百年左右大概4%左右,現金回報率沒有扣除通脹,如果扣除通脹可能會更低,通脹的話2%不到。你買了十年的證券要碰著十年,主要的風險是時間比較長,大的公司回報率平均是10%,小的公司回報率是13%左右。我們覺得可能在中國環境下面大家卻這樣的回報率是不高的,但是對於一個經濟來說這樣的回報率長期積累是很高的。你看下面有這麼多年積累下來的倍數,從1802年到2001200年之間,你積累的倍數投大的股票積累的倍數是多少?上面寫了是八百八十萬。如果是你的祖父的祖父當時喝酒的時候少喝了一瓶酒一塊錢放下來,子孫的日子就很好過,這就是積累的力量,是每年在遞增是一個指數上升的關系。所以我剛才提到為什麼猶太人這麼多年下來這麼有錢,因為猶太人的祖父的祖父就沒有把錢拿出去喝酒去投了,所以他的子孫就是世界上最有錢了。這就看你個人追求什麼,你追求財富的話就是最好的辦法。這個回報是指指數的回報,指數是指數的成分股,在200年會有變化的,世界上沒有永恆的東西,你持有一個股公司也不會活那麼久,這個指數是反應這個市場在當時的大的公司是什麼,你只要持有這個指數這麼多年下來就有這麼好的回報,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第二個原則,投資需要多元化。在經濟學裡面有一個最基本的道理叫做沒有免費的午餐,你聽到哪裡有便宜貨,便宜貨這個概念不一定符合市場的規律,因為市場自己有平衡的過程,如果低估的東西會有調整的過程,當然在調整的過程當中有一個時間,可能被某人抓到,但是市場效率會越來越高,如果說免費的午餐可能性就不大。有一個地方實際上和免費的午餐一樣,就是資產的多元化,因為不同的資產波動不一樣是相關的,在統計學裡面有一個獨立或者說是相關的,很多資產有相對的獨立性,如果資產是相對獨立擁有很多的資產,平均回報率是一樣的,放在一起的話平均回報率沒有變,但是波動性下降了。所以,如果你買了十個股票,如果有一個股票漲的高有一個股票漲的低,你不要後悔,因為你事先不可能知道,所以多元化在投資當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多元化不僅在投股市有多元化的概念,還有在不同的資產從房地產到債券到現金多元化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資產需要多元化可以相互抵消,但是有一點要記住,有的資產是相關的,如果買一個機械設備的股票,再買另外一個設備的股票相關性就比較大,如果你買一個機械性的股票還有一個零售性的股票相關性就比較小。你要注意那些資產的波動是獨立的,越是獨立對你的多元化越有好處,這是需要大家注意的事情。

  剛剛說了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多元化。

  第二個原則就是稅收,在投資回報中稅收是非常重要的,中國的稅收體制還不健全,所以大家對這個問題的意識還是不強烈,如果中國的稅收健全的話還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中國以後投資的話跟國際上的投資對稅收的考慮也是會同樣的重要。在美國歷史上,不同的資產稅收是不一樣的,稅前和稅後回報率有很大的差別,比如說我剛剛提到的股票,股票的回報率是12.7%,繳稅了以後就是9.2%,隨著時間的推移對你的回報有很大的影響。像證券等等都有很大的影響,對稅收的考慮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要長期投資,一般的政府收稅的框架都是鼓勵長期投資的。所以,一般長期投資稅收會比較低一點,像美國比如一般的長期投股票,現在暫時免費,沒有利得稅,短期的話可能就有稅,短期投資對投資回報非常不利。比如說印花稅這件事,印花稅是千分之三,中國高峰的時候一天交就是4000億人民幣,一天就是24億,我們交易日一年是235天,就4000多億,中國整個上市公司盈利才4000億,怎麼可以交易的費用就是4000億。所以,中國的股市還沒有形成一個投資的文化,我剛剛說的稅收在中國以後是非常重要的,一般的市場裡面交易的成本要在公司盈利5%左右,或者說更低才對。因為剛剛還沒有算券商的佣金,基金那邊是萬分之八,一般的散戶更高,現在的中國交易成本遠遠超過了公司的盈利,在世界上從來沒有過,日本的高科技大泡沫也沒有,最多也就是百分之二三十的盈利,沒有超過100%,所以說中國是最特殊的。

  我舉一個例子,這不是一個家庭的資產組合,這是一個大學基金的資產組合,關於資產分配的問題,因為大學的基金就像一個家庭一樣,不像基金股票一樣。也分為很多不同的資產,國內的股票最重要是30%,外國的股票是15%,然後就是新型市場的股票像中國、印度這樣的股票5%,房地產是20%,國家的債券是30%。它是這樣的組合結構。這是一個耶魯大學基金,管這個基金的人他這個人主要是搞資產分配的,而不是選具體的購買什麼具體,購買什麼房地產的,在我們很多中國投資者有一個誤解,認為投資的回報主要是靠竅門,我聽到什麼東西,他那個完全是靠統計學靠原則。從歷史上來看,80%的資產回報率是靠資產整合,20%是靠選股票,這是一個驚人的結果,大家認為我天天炒股票今天選這個,明天選那個,做的好也是20%80%是你選什麼資產的。這個人是一個很厲害的人物,美國有兩個投資人物我覺得是真正靠自己本事的,這兩個人對投資特有獨到的地方。

  下面講一講什麼時候進市場、什麼時候出市場。在中國投資當中大部分想像就是這個什麼時候進、什麼時候出?在牛市的時候跟你說的就是最好的股市,這個股市最低的時候進去了,最高的時候出去了,錯的地方都不會跟你說,所以你聽到的故事都是神話。平均下來從歷史來看,從世界上成千上萬的途徑上看,對投資回報是沒有貢獻的。我覺得有時候人會被臨時的現像誤解,人的大腦對今天的事情印像最深,過去幾年不會深,所以你要把過去幾年的事情加起來,某一個策略是做的好還是做不好要有一個證券的估計。但是,我覺得這是全世界平均下來,什麼時候進?什麼時候出?是沒有用的,但是對於中國這個特殊的地方是有用的,我待會會談這個事。為什麼在中國這一點還要考慮。

  下面講一講具體選買什麼股票?買什麼房子的時候,對你的回報也是非常重要的。叫做巴菲特這個人整個一生都放在選股票上面,巴菲特不相信風向,你先一個股票好你做的是不是比別人好,你的信息有沒有優勢,什麼時候投是看你有沒有優勢,如果你買一個股票世界上有那麼多聰明人,為什麼你買的時候比別人走在前面,這個需要注意一下,就是很多人覺得選股票對資產回報沒有什麼用,但是對有一些人特別的有用。就像巴菲特,他覺得我知道這個事情,我看到這個公司我知道可以賺錢。比如說當時有一個家具公司,說賣家具的公司有人覺得一般回報不會太好,但是他覺得管理的人特別有本事,所以他買了以後就賺錢了。但是這個對我們來說機會很少,你認識這樣的家具公司,而且老板很厲害,我投了我有回報了。市場非理性占多數,不光是中國,在成熟市場非理性也是多數的,在3個月以內非理性占70%,就是價格波動70%是非理性因素,一年是50%五年是25%。在短期之內非理性占上風,中國還沒有做統計,在中國做一個統計非理性在3個月以內是90%的上風,作為個人投資者為了避免買錯東西,你自己做點基本的研究是很有幫助的。比如說,你選一個股票最基本的東西就是市盈率、現金流,這些東西要看清楚。因為中國上市的股票是1500家非常少,美國上市公司有上萬家,所以對於中國來說市場發展還在早期,以後還有很多公司上市。因為市場是非理性占上風,很多公司上市就是利用股民的非理性心態,就是不分紅給你放股,很多老百姓認為是賺的,認為股票像西瓜一樣,我今天一個,明天再給我一個就變成兩個西瓜,根本不是這回事。股票漲一倍,根本沒有什麼區別。中國跟韓國倒過來,中國喜歡把股票壓得低,因為中國人把股票認為是青菜蘿蔔一樣,在低價格會多漲一點,這是市場不成熟,股民還沒有想清楚。韓國就倒過來,韓國股價要高,就代表公司的力量大,所以韓國你看很多股價都是千萬、百萬的,有時候公司做的不好,股價調了,原來是100股到現在50股,還要漲一倍,跟中國是不一樣的。文化還是有區別的,中國的文化是要買便宜貨的文化很強烈。上市公司的老板就抓住這個心態跟你玩,圈錢。如果在中國我不敢保證你今天就可以發財,如果你今天就決定變理性,在中國20年財富大量積累的話,20年以後你一定很有錢,中國的機會很多。但是你如果要炒的話,20年以後你就懷念當時會認為某一天我會多有錢呀。我覺得中國做基本的研究選股票還是非常重要的。還有就是中國因為在發展過程當中,發展過程當中有很多新生事物出現,對公司的盈利有很大的影響。在一個成熟國家你今天看到的東西跟明天是一回事,一般不會變,中國天天在變。作為股民和投資者來說,天天看到新鮮的事物,就會觀察到一些變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個東西挺好的,我想買。第二想到就是哪個公司做的,我去看一看這個公司,我覺得這是中國1015年會非常多。有自己的長項,你在時候當中要購買很多東西,公司賺錢就是賺股民錢,所以你工作當中好的公司會接觸到,你自己會有評價覺得這個公司。其實很多像巴菲特小時候也是這樣起來的,也是觀察到日常當中碰到的東西,什麼東西覺得好,以後有競爭力再去做調查。

  巴菲特說的例子,美國有很多人建立財富都是靠這個,不要去關心整個國家怎麼樣,事業怎麼樣,就關心我自己在當地這一塊怎麼樣,我這個城市在發展的時候看看是誰做的好,誰做的好我調查一下,如果調查好之後就投一點錢,因為你對本地的情況很了解,未來的方向覺得好,就比較容易找到一個有價值的公司。所以,我覺得在中國做這方面的努力,對你個人的財富是非常重要的。

  還有就是對基金是怎麼看的。中國又出現了一個浪潮就是基金的浪潮,但是基金的話平均的表現並不怎麼樣,基金的平均表現是差於指數,對於大部分來說如果你對基金不了解的話,你還是買指數話,但是好的基金公司一直好。所以像古董和畫,有一句話“最好的東西,價值以後會好的”,如果是便宜貨價格以後會不好的,便宜貨對積累財富是非常不利的事情。買基金也是一樣,如果一個基金老是說自己在殺價,你千萬當心這種基金不一定好,而且中國喜歡買新的基金這是一個很錯誤的概念,看絕對價格覺得基金剛發的時候很便宜,明天是兩塊錢沒有這個概念,基金是歷史越長越好,好的基金公司體現的是內部管理,不光某一個人而是內部的團隊好。像私募基金也是這樣的,好的私募基金在三四十年一直好。所以,對基金來說的話,特別要注意就是這個。中國大部分基金都是新的,那麼怎麼辦呢?就要看股東是誰?基金公司是不是想長期做大?在裡面管理的是怎麼去管的?現在中國很多基金的話跟散戶差不多,也是炒的。所以這個你要特別當心,有時候基金者在自己炒,你給他錢他自己去炒把你給套住,所以買基金要特別的當心。但是基金公司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世界上好的基金公司還是有的,但是好的基金公司不多,我自己的觀察,好的基金公司5%都不到,就是比較大的基金公司5%不到。你買基金之前要查一查過去20年裡面回報怎麼樣,不光牛市裡面賺錢,熊市裡面怎麼樣,如果熊市裡面表現不錯的,牛市也行,這種基金對你說還是比較好的,不能道聽途說,哪個基金剛發了會很好,這個對你積累財富是很不利的。

  剛剛我說到了要投資不要炒,但是中國人100裡面99個人相信炒,會不會大起大落。我們現在講這個故事等到擦皮鞋的人、小孩都買股票。你要炒的話要想一想自己有沒有本事,這是財富重新分配的游戲,最終贏的是1%的人,你是不是1%當中的一個。我提一下,我不反對你覺得自己有本事你炒,你炒得贏,我不說你不可以,我在台灣歷史上就有過這樣的人,一輩子不務正業就炒股票,二三十年之後炒出幾十億美金,在美國歷史上也有,在美國19世紀也有一個人,他炒什麼都有,炒小麥、炒玉米呀炒銅呀,炒什麼都可以炒得贏,我認為中國也可以出這樣的天才。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幾百個人當中一個,我不反對。但是炒的原則進去的時候要注意價格要低,出去的時候不要追求價格不要最高,這兩個原則要記住。什麼時候價格低,因為中國這樣的炒法,股市波動會很大,券商也在炒,股市就上的特快,基金也在炒、散戶也在炒,莊家借銀行的錢又去炒,股市調下來以後又有很多的股牌效應。有很多人是用別人的錢炒的,我覺得中國人進股市的時候要判斷,等到券商破產呀,政府的話在那邊談什麼要救券商呀,領導人要來重組券商呀,這個股市差不多就見停了,但是最高的時候非常的難判斷的。一般好的股市一般維持三年的上市,中國這次是05年中開始,中國的賺錢心情太迫切了,中國現在全世界就從來沒有出現過像這樣的國家,13億人每人都想發財,而且今天就想發。所以漲的特快,什麼時候推出來的時候,最好不要等最後一塊錢,最高的時候。

  最後說一下,我剛說了很多資產市場,大背景來說中國今後的15年和20年是金融大發展的時候,資產市場大發展。世界上從來沒有中國這樣的國家過,我剛才也講了,我90年代初在拉丁美洲工作的時候對中國的看法就有根本的改變,我當時對美國的感覺為什麼美國人的感覺也不怎麼好,怎麼會這麼強盛呢?後來到拉丁美洲,也不說法也不干活,人均都是45000,我想中國以後一定比他們強。所以,這是發展經濟也是相對的,中國經濟像聚財,大家都想聚財,然後也願意去苦干,13億中國人人人都想做生意。13億人都想發財,都想賺錢,互相賺錢不容易,最終是賺外國人錢,外國人要享受,中國人要賺錢外國人的錢都到中國來了。我一聽中國外貿順差是一個矛盾我就聽不明白了,中國人要賺外國人的錢,要建立一個循環的過程很重要,上海的股市要開放,讓全世界的公司都來上海上市,中國的老百姓真正搬,把奔馳汽車到上海上市,中國老百姓的選擇也多了,全世界的股市平均的回報率15倍的市盈率,中國是兩倍到三倍差不多。很多公司的質量也比中國很多公司要高,所以中國的老百姓選擇多了又是一個好處。現在美國人跟中國人天天吵架,認為中國人賺了他錢。如果進入一個機制,這個錢賺過來回去了,就不會吵架了。還有就是中國人發財迫切,就形成了一個資產很容易產生泡沫,泡沫時間可能會很長,如果你是對各種投資什麼時候要投的話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剛剛談的股市多,最重要是買房地產,因為世界上1/3是房地產,而亞洲一般是近一半房地產,所以最重要就是房地產,房地產最重要是買在哪裡?因為買房地產最重要的就是地點。而中國是一個城市化的過程,城市都在擴展,所以地點都會變,你要有前瞻性看什麼地方會好,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什麼時候進,因為房地產和股市一樣波動也會很大,最重要就是看房子回報率,如果過低一定會有回報,會調整,但是調整的時期會很長,所以對個人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你到底買不買,你如果是自己要用房子的話怎麼辦。這就要看自己有沒有決心,有的人要結婚了就沒有辦法,在上海沒有房子沒人嫁給你,那一定買房子。如果你能暫時租房子的,熬過一陣子,等到房子的回報率比較高的時候再買房子的,一般買房的回報率超過按揭的話是比較好的,現在的買房回報率是按揭的一半左右。在中國的機會很大,但是陷阱也很多,因為大家的發財心情那麼迫切,把資產價格捧的很高,如果你進去的話正好在高位進去,要很多年才能回到原來的水平。我就說這麼多。謝謝大家!

  楊燕青:感謝謝國忠,講出了很多出人意料的結論,從歷史上來看有80%是來自調查,20%只是選股,你要有耐心下面一個環節進入到嘉賓的圓桌對話。從剛才非常熱烈的現場氣氛,我想很多在座的觀眾朋友都想去問一下最基本的問題,所以本來有一個圓桌論壇有一個計劃,但是我想把這個計劃打破就根據現場的觀眾交上的內容進行圓桌的論壇,我集中看了幾個問題,大家非常關注的兩個點,如果不看國際市場先看國內,大家最關心的就是下半年的中國股市,A股市場的風險和機遇哪個更大?還有下半年的房地產市場到底有多大的投資機遇?

  謝國忠:這是一種預測並不是說是一定會出現的,我自己覺得中國宏觀面的話還沒有大的變化,資金貨幣的供應量還很高,出口強勁、投資也強勁,所以基本面都沒有變化,但是股市裡面有一個變化,就是我剛剛在說的時候提到過,就是中國這樣的市場會衝的特別快,過之後會有調整的階段,所以中國的股市進入調整期,可能會維持數個月,這個調整不是一個經濟周期引起的調整,而是股炒的過分與投資心態的變化。從一個月前大家都在相比大家買的股票哪個漲的快,現在都是套牢的悲慘經歷,這個過程就像傳銷一點,從某一點到13億人心態當中,我想調整的過程可能會有一個好幾個月,四五個月也有可能。從房地產來說,股市流向房地產,房地產比較好的話是跟股市調整有關的,這種情況我覺得可能還會維持年底,就是股市、房地產的話繼續保持旺盛的狀態。

楊燕青:我手邊還有一個問題,我想是一個非常個人化的問題是問謝國忠先生的。這位朋友說,請問自己家庭財富的投資組合是怎樣構成的?第二個,在自己發展的不同階段這種組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謝國忠:我原來公司的股票是我主要的資金來源,他不讓我賣,扣在那裡,所以理財的話不是個人得願望,每年允許賣一點。所以那個對我來說,我想也不是一個正常的例子。剛投的時候我長期投兩個行業,一個是金融一個是健康醫療。主要的原因是,我覺得這兩個行業裡面是賺錢的行業,主要是因為消費者比較願意出錢,我注意周邊有一些人工作非常的努力,買什麼東西都講價值,到什麼時候不講價值,就是到看病的時候不講價值,醫生要他付錢的時候不會換價的,所以我想這個行業肯定很賺錢的。一直到現在確實也是這樣,現在面臨的是美國的醫療負擔太重,政治上有反應。像這種行業重視的是什麼時候政府來搞你,我去年賣了。就是民主黨上台了,民主黨肯定要改了等改好了我再去買了。

  另外就是金融行業我剛剛說了很多例子,買股票的時候大家都不看價值,一般是看漲。跟醫療有一樣的道理,買東西不是最便宜什麼是會漲的,什麼會漲就往往忘記了交易成本,所以給金融機構帶來很多好處。為什麼世界上賺錢最多的,像美國股市裡面40%的盈利是金融行業來賺的。但是金融股票現在很便宜,美國的金融股票10倍的市盈率左右。所以這兩個行業我持有的比較多,我原來的公司股票就是金融的,醫療那邊我暫時也沒有怎麼持有。其它的也沒有別的,我們家裡面父母親住的房子,那就沒有辦法了,我還是有耐心的。我一般購買資產的時候有危機的時候,如果真的有危機了就比較好,一般是熱火朝天湊熱鬧我覺得風險還是比較高的。

  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什麼變化,一般你剛開始工作的時候,要買就是比較買增長性的,風險相對來說比較高的,像高科技,剛才我買了高科技,現在還有一點點高科技的股票,高科技的行業風險很高,高科技你技術做的好,世界上有那麼多人,總有一個人比你做的好。買高科技的行業連賣醬油都不如,高科技對社會作用很大,從賺錢這個角度來說真不如醬油這樣的人。所以做這樣的事特累,像蘋果公司這樣就靠一個人,萬一出去過馬路被車撞了,這個公司0304年是8塊現在已經120多了,這公司裡面有很多能干的,但是就靠一個人,他知道什麼產品是好的。投這種公司風險還是很高的,但是剛剛開始投的時候也可以選擇這樣比較高的風險,選對的話回報就比較好。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