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6日

超距作用、全息理論

[轉貼]超距作用、全息理論和東方宗教

超 距作用是指在兩個「同謀」粒子間,無論互相距離多遠,衹要改變其中一個粒子的狀態,另一個粒子的狀態也會立即改變。這種現象早先在ERP佯謬(EPR paradox)思想實現中被提出,於1982年由法國物理學家阿斯派克特(Alain Aspect)的實驗首次證實。對此結果人們首先想到的解釋是愛因斯坦的光速不變定律被打破了,超光速是存在的。但同謀粒子間互動的即時性和距離無關性仍 使人們深深困惑:難道兩個粒子還能知道彼此的距離並隨時調整信息的傳播速度?這時,物理學家大衛.玻姆(David Bohm 1917-1992 )給出了獨到的解釋。

David Bohm 是現代全息理論之父。什麼叫全息呢?比如一張照片,裏面有一個人像;如果我們把這照片切成兩半,從任何一半中我們都能看到原先完整的人像;如果我們再把它 撕成許多許多的碎片,我們仍能從每塊小碎片中看到完整的影像。這樣的照片就叫全息照片。全息論的核心思想是,宇宙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各部分之間緊密關聯的 整體,任何一個部分都包含整體的信息。全息理論很好地解釋了超距作用的原理。為了便於理解,玻姆用「魚缸裏的魚」來做比喻:在一個長方體玻璃魚缸中放進一 條魚,兩臺相互垂直的攝像機「觀察」魚的活動,圖象直接在兩台電視機上播放出來。在電視機裏我們可以看到,「兩」條魚分別作著方向相反、速度相等的游動。 如果其中一條魚的狀態改變了,另一條魚的狀態也立即隨之改變。玻姆以此展開對超距作用的解釋:「兩個同謀粒子應當被視為同一六維現實的兩個不同的三維投 影,在三維空間看來,二者沒有相互接觸,毫無因果關聯;而實際情況是,兩個粒子之間相互關聯的方式,非常類似於上面所說的魚的兩個電視圖像之間相互關聯的 方式。因此普遍地說,隱秩序必須被擴展到一個高維現實,這個高維原則上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其包含整個具有其全部『場』和『粒子』的整體宇宙。於是我們必須 說,全運動在高維空間中卷入與展出,其維數實際上是無限的。」在玻姆所構想的宇宙的本體論圖景中,宇宙真空的高維隱秩序被激發而展開和投影為三維物質世界 的顯秩序,而這種物質顯秩序又不斷卷入為宇宙真空中的隱秩序。用簡單的話說,就是我們肉眼直接可見的三維物質世界的獨立個體,實際上是更高維整體的一個投 映,我們由於不能理解更高維度的整體性而誤以為我們所看到的一個個人或物是獨立的個體。

為了更進一步說明,我們不妨設想一種二維世界的生 物,他們所能感知和理解的都僅限於二維世界。同樣是上文的那個魚缸,假設有六個二維生物分別處於魚缸的六個面觀察描述魚的運動。當然,他們不能像三維生物 那樣,從魚缸的一個面直接[穿行]到另一個面,他們衹能沿著魚缸的表面,從一個面[繞行]到另一個面。而且他們感覺不到自己繞了圈子,在他們看來從魚缸任 一面到其它面的空間是平坦的,他們所選擇的是最短距離路線。而他們在相距那麼遠的六個地方所分別看到的魚,理所當然的,是六條不同的魚。然後他們發現,在 某兩個位置觀察到的兩條魚之間存在著超距作用:其中一條魚向某個方向游時,另一條魚就向反方向游;當他們對魚施加影響,使其中一條魚突然改變運動狀態時, 另一條魚也立即改變運動狀態。它們之間似乎有某種看不見的聯係。二維生物對此百思不得其解,正在困惑之時,一位能直接看到三維事物的智者(二維生物可能把 他稱作:「佛」),出現了。智者決定告訴他們真相,但苦於二維生物無法理解三維事物,所以衹能把真相轉換成二維世界的語言來表達。智者甚至不能使用「正 面」、「背面」、「上面」、「下面」這樣的詞,因為這實際上已經引入了第三維。對於二維生物來說,雖然「上」、「下」、「左」、「右」這樣的概念是可理解 的,但這些僅限於二維的「面」中。「面」就是他們所能感知的全部空間,在他們看來,所有空間都是平坦的,諸如「正空間」、「反空間」、「上空間」、「下空 間」、「轉捩的空間」等概念是無法理解的。於是智者只好說:「你們雖然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了很多條魚,但其實那些都是假象,真實的情況(實相)是,魚衹有一 條。」在描述魚的運動時,由於智者不能直接使用三維的語言,為了不以偏蓋全,又必須兼顧六個面的觀測結果。於是智者說道:「魚既是向左游的,又是向右游 的;既不是向左游的,又不是向右游的;既是向上游的,又是向下游的;既不是向上游的,又不是向下游的。」這樣的表述讓二維生物聽得一頭霧水,不知所云。但 智者也確實沒有更好的表達方法。有較聰明的二維生物追問:「你說的這些既是......又是......既不是......又不是都衹是假像吧?真相到底 是怎樣的?」智者只好回答:「不可說,不可說」。意思是三維的事物是無法用二維的語言準確表達的。

把上面的論述推廣應用於三維世界生物, 不難發現人類理解和表達更高維度事物存在著同樣的困難。準確地說,人類所處的世界並不是三維的,衹是人類所能直接感知的領域被局限於三維而已。比如人類對 於想象一個六維的物體(注意:不是六面體)是無能為力的(科學家說如果能想象出來的,肯定不是地球人 :) )。

David Bohm 不僅用他的理論來解釋量子躍遷與EPR關聯等量子力學現象,而且用它來解釋宇宙的演化和人類意識等一系列科學與哲學難題。事實上,玻姆本人在發明全息技術 前已對佛教華嚴宗理論有著非常深的造詣,其全息理論正是《華嚴經》「於一微塵中,悉見諸世界」一句的極好印證。下面筆者就試運用這種理論來揭開東方宗教神 秘面紗的一角:

一、得道高人們的「不可說」境界

所謂「不可說」,實非沒有東西可說, 而是高維度的現象無法用低維度的語言文字表達。但如果認為高維度的現象絕對無法表達則是錯誤的。如同二維生物的語言無法描述三維,但三維生物自己的語言則 能準確描述三維世界一樣,更高維度的生命絕對可能擁有描述高維度現象的語言。這種語言,準確地說應叫做信息載體,是三維生物難以想象的。比如拈花微笑的典 故中,佛祖拈花示眾,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於是佛祖就將衣缽傳給了迦葉。有人會想,佛祖怎麼知道迦葉確實理解了他的意思?也許是瞎貓撞到死老鼠 也說不定呢?禪宗這種擇徒傳法的方式也太不嚴謹了吧?實際上,佛祖並非衹是做了一個拈花的動作而已,他同時還向在場眾人發出了一條信息,而衹有迦葉能接收 並解碼這條信息,所以迦葉破顏微笑了。佛祖說禪宗「以心傳心,不立文字」,注意一個[傳]字,這表明有三種可能:1)心與心之間傳遞信息需要一種載體。這 種載體是什麼呢?就是高維度的語言。禪悟被稱為頓法,就是因為它拋棄了低維度的語言文字,直接以高維度的語言作為教學工具,所以它能直契本源、速超勝地就 不足為奇了。2)禪不需通過媒體,而直接利用超距作用傳授。3)以上兩種方法併用。

二、神

為 方便起見,以下把神、僊、佛等都統稱為神。神實際上是一種高維度的生命體,一[個]神和一[個]人在數量級上有著極大的差距。某科幻小說對此有段精彩的比 喻:一個人死後見到了神,他問神:「你是一個嗎?」,神說,我難以回答你這個問題,就如一個單細胞的綠藻問一頭有上億細胞的大鯨:「你是一個嗎?」,大鯨 該怎麼回答它呢?神的分身和化身能力亦可由此得到解釋:把神想象成一個超高維度的生命體,則其千千萬萬的分身和化身就是其本體在不同的三維空間上的投影; 三維空間對於三維生命體來說就是全部,但對於更高維度的生命體來說衹是高維度空間的一個「面」,就如同三維立方體的一個二維平面一樣。在高維度的層次上 看,神的分身衹是一個投影,是虛幻不實的;但對三維生命體來說,每個分身都是絕對真實的。

神也有高下之分,不同層次的神處於不同的維度,他們的神通能力和分身化身的個數與其所處維度數成正比。低維度的神也很難理解高維度的神,就像二維生物難以理解三維世界一樣。《法華經》云:「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即此義也。

三、滿天神佛的大宇宙圖景

神 並不是大宇宙的最高存在,在他們之上還有他們無法完全理解的[源](中國稱之為「道」,印度稱之為「梵」),一切眾生都是從[源]化生的。據此我們可構想 出一個[人--神--源]的大宇宙圖景。從究極意義上說,衹有居於最高維度的[源]是唯一真實的本體(實相),所有神、魔、人、鬼等都是[源]在較低的不 同維度上的投影。所以東方宗教說「假、空」,說一切都是假幻,是不存在的;但又說「真空不空」,即宇宙並非什麼也沒有,一切假幻都來自一個相同的、最高的 本體。東方宗教還說「無我」、「無生」、「無死」,意即「我」衹是[源]的一個投影、一個假象,無論「我」如何改變、如何生生滅滅,本體的[源]是不生不 滅的。這就是歸一論和一神論的依據。有關於此的比喻很多,如宇宙是大海,眾生是海面的波浪;宇宙是個大生命,眾生是其肢體等等。

由於 [源]與眾生之間相距的維度數接近無窮大,三維世界眾生的行為看起來是完全獨立、毫無關聯的,但事實上,無窮多個眾生的各種運動是[源]的一個運動在三維 世界的無窮多個投影,只因數量級過於巨大,眾生無法理解其一致性。為便於說明,我們再回到魚缸的例子:當處於魚缸頂的二維生命看到魚向右游時,位於魚缸右 側面的二維生命將看到魚「變大了」。這兩種觀察結果並不具有明顯的相反或相似性,因而很難找到它們之間的內在關聯。如果進一步,把六面體的魚缸換成正二十 面體的魚缸,則「魚」的數目和運動方式也隨之增加到二十。一般來說,相鄰的兩個面觀察結果相近;相對的兩個面觀察結果相反;既非相鄰又非相對的兩個面的觀 察結果則可能看起來是完全獨立、毫無聯係的。把正N面體的面不斷增加,同時考慮魚不是水平或垂直游動,而是以任意角度向任意方向游動的情況,則既不相鄰又 不相對的兩個面的觀察結果的差異將變得更大。最後當N達到無窮大時,正N面體變成了一個球體。這時二維世界的面都變成了球體表面上的無窮多個點,從無窮多 個點觀察到的魚的運動有無窮多種,而要得知一切運動背後蘊藏的真相,必須把無窮多個觀察結果彙總起來做統計分析,這幾乎是不可能的。處於高維度的智者基於 對不同[點/面]的觀察創立了多種學說、編寫了不同的教材,於是出現了五花八門的宗教門派和汗牛充棟的經書典籍。各教派的理論既有相同點又有相異點,甚至 同一派系的經書也有互相矛盾的地方,二維生命們為此爭論不休,莫衷一是。衹有極少數勇於探求真理者仍不滿足於浩如煙海的典籍,他們得到了智者的真傳。智者 對他們說:「來吧,跳出你們所處的世界,到更高層次的世界來,你們就能看到一切的真相。」經過不懈的努力,他們成功了,掙脫了二維世界的束縛,直接看到了 三維世界的事物。這時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是一個球體魚缸,而在魚缸裏游動的,衹有一條魚。

四、修行的目的

對 超距作用的深入瞭解,更有助於我們理解東方宗教鼓勵人們修行的真正目的。超距作用的一大奇妙特點是,對同謀粒子之一施加影響使之狀態改變,另一粒子的狀態 也會立即改變。即改變高維度物體在低維空間的某個投影的狀態,也會改變另一個投影的狀態,並對高維度的本體產生微妙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說,低維度的投影 也有其真實性。因此佛教又說:「寧起有見如須彌山,不起空見如芥子許」。眾生都是[源]的投影,所以改變眾生之一的狀態,也會改變其它眾生的狀態,並對 [源]的狀態產生微妙的影響。古之所謂「一念善,則天地間多一分祥和;一念惡,則天地間添一分凶戾」、「一人得道,雞犬昇天」、「一人成佛道,九祖得超 生」即超距作用之體現是也。如果絕大部分眾生都趨向於同一種狀態,那麼毫無疑問地,[源]將受眾生的影響而向某個確定的方向運動。這便是東方宗教鼓勵修行 的本質原因:僊佛背負的使命,是通過教化眾生,使眾生一起向一個方向努力,從而最終把大宇宙的本體[源]調整到某種最佳狀態。得道者越多,對[源]的影響 力就越大,剩下的眾生就越容易被「拉向」正確的方向,甚至可以不經由自己的努力而回歸到[源],最後達成一切眾生同成佛道的理想。由此可知,那些出家修行 的人、閉門讀經的人,他們絕非如凡夫所說的對社會毫無貢獻的寄生蟲,而是無私的先行者,他們改變自己身心狀態的同時,也使其他眾生的身心狀態發生了微妙的 變化,使越來越多迷途的人心靈中感受到[源]的召喚。他們是可敬的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