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5日

分股票不存在技術問題

謝國忠:分股票不存在技術問題
2009年02月14日華夏時報
謝國忠搜狐博客http://xieguozhong.blog.sohu.com/



最早提出“將國企股票平均分給每個老百姓”的是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此後,北京大學教授張維迎在此基礎上作了“發揮”,主張:“國有上市公司拿出40%股份,外匯儲備拿出1萬億,兩項加起來一共是13萬億人民幣。每人發1萬元。”

隨後,關於分股和分外儲引發了社會廣泛熱議,不過,央行主管的中國《金融時報》對分股票的建議予以肯定;對於分外儲之說,很多經濟學家和金融人士表示反對,專業人士更是稱,張維迎對外匯儲備的性質根本都沒搞清楚,但支持分外儲的網友不在少數。

關於分股分外儲是否合理,《華夏時報》專訪了謝國忠、銀河證劵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和央行研究生部副主席王自力。謝國忠對本報記者進一步解釋了分股 票的技術操作。不過,他一向反對分外匯儲備,這與左小蕾一致。謝國忠還建議,由財政部發債來補助中低收入者,重點是失業農民工。

分股不存在操作性問題

2月13日,謝國忠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改革開放30年,國家強大了,但是,人民卻沒有相應富裕,出現了國富民不強的不合理現象。國有企業本來就是全民的,把全民的東西還給全民,是合理的,也是應該的。

反對謝國忠觀點的人士提出的另外一個問題是,分股票存在技術問題。

但是,謝國忠認為並不存在技術問題:“可以學撒切爾夫人當年所做的,把國有企業的股票分給老百姓。比如一家國企,股票平均分給13億老百姓後,以後每年分紅,中國每個普通老百姓都會受益。分股票很簡單,13億人都有身份證號碼,銀行給你分過去就行了。”

謝國忠進一步表示,分股票很簡單,可以通過工、農、中、建四大行來分,農村地區也可以通過農村信用社分,就像對農民進行糧食補貼那樣,其實是件很簡單的事情。

“如果農民不懂股票交易怎麼辦?”謝國忠說,給農民分錢他一定懂,也可以委託交易啊。每年國有企業的分紅直接打進城鄉居民的銀行賬戶上。

謝國忠反對將分給農民或城市居民的股票由機構集中管理,而是直接發到中國居民手中,或者放在居民的賬戶上。

“謝國忠是個不錯的經濟學家,我對分股票沒有研究。”左小蕾笑著說。但是,她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慮,當年,俄羅斯也對國民分過股票,結果這些股票迅速地落到 了少數人手中,在中國,貧富差距還是很大的,如果出現俄羅斯那樣的情況,看似公平地分配了國有資產,事實上會形成更大的不公平,財富會積聚在少數人手中。

財政“不差錢”百姓該分紅

張維迎和謝國忠分股和分外儲的理由主要是,財政有錢,百姓無財力消費,分股和分外儲可以拉動內需。張維迎說:“中國有一個問題是,太多的財富集中在國家、政府手中,而不是集中在老百姓手中,正好可以利用目前這個危機推進改革。”

謝國忠對本報記者表示,政府稅收每年暴增,很有錢;但是,老百姓有很多顧慮,醫療、教育和養老得不到保障,發股票可以得到分紅。

不過,分股票的觀點和分外儲是兩碼事。謝國忠和左小蕾一樣,都撰文論述過外匯儲備的性質,不贊成分外儲。

金融界人士的基本共識是,國有企業的股權是國有資產,理論上可分;而國家的外匯儲備並不是這個國家的國有資產,理論和現實均不存在瓜分問題。

《金融時報》文章力挺謝國忠,贊成分國有股的思路。主要觀點是:謝國忠的觀點是希望通過國企股票的“每年分紅”,讓中國“每個普通老百姓”都受益。在這 裡,“每個普通老百姓”強調的是人人有份的均等分配原則,“每年分紅”強調的是收益的持續均衡和分配方式不需中間環節。至於“將國企股票均分”,在謝國忠 看來,不過是實現這一主張或目標的最佳途徑和載體,所分股票也不過類似於一張享受“分紅”收益的長期憑證。 “但謝國忠的這一建議卻為我們尋找其他類似刺激內需的方式開拓了思路,甚至引入了一個新的值得思考的領域——股票。”

不過,反對的聲音也頗多,主要觀點認為,這不僅與“多數國企已經建立了清晰的產權制度和現代企業治理結構”的股份制改革成果相悖,而且效果估計也不大。

不過,央行官方媒體對謝國忠提出分股票的思路予以了肯定。

外儲可以用不能分

前央行副行長吳曉靈說過,外匯並不是央行的資產,如果動用,行,你得拿錢來買。

左小蕾介紹了外匯儲備的性質。左小蕾和謝國忠均對本報記者表示,他們不是反對哪位具體的經濟學家,他們都有關於外匯儲備基本情況的文章發表。左小蕾更是說,很早就有人提出過分外儲的問題,“我不存在讚成或不贊成的問題,問題是外儲的本質是什麼”。

她對本報記者說,她最近專門對外匯儲備的定義有過解釋,供讀者參考:外匯儲備是央行的“對外資產”,而不是財政部的資產。不是政府的錢,當然不能 想分就分,假如分了,等於是央行分了,商業銀行或者企業需要換匯,央行拿什麼兌換?這無異於央行直接印票子發給百姓,而不是財政發票子給百姓。這樣,央行 將出現巨大的虧損,這個窟窿誰來補?

左小蕾不厭其煩地繼續解釋說,在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上,外匯儲備是央行的負債。這是因為,外匯儲備是央行通過發行人民幣,從企業和個人手上按照當時 的匯率“買”回來的。任何時候企業和個人願意用當時的匯率換出外匯,央行隨時要把外匯兌換出去。另一方面,在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上,外匯儲備的表現形態是“ 資產”。任何時候動用這些外匯,在國際市場上應該具有銀行發出的人民幣等量的購買力。顯然,外匯儲備對內是央行的負債,對外是央行的資產,不能像4萬億那 樣作為財政收入,通過政府支出直接投入中國經濟運行。

左小蕾進一步說,央行的外匯儲備再換成人民幣進入經濟運行,意味著二次兌換。結果就是人民幣大幅貶值和嚴重通貨膨脹。

王自力對分外儲直接進行了批駁。他對本報記者說:對有人語出驚人地提出將中國龐大的外匯儲備分給老百姓,不敢恭維。這不僅因為外匯儲備在國內不能流通,而且分給老百姓也不便於政府集中控制管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