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金融危機爆發
2011-02-24
韓國爆發金融危機
源於房地產泡沫破裂
據2011年02月24日韓國日報報導:
“Domin儲蓄與金融集團不幸成為了最新一家被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宣布暫時關閉的儲蓄銀行。僅在短短的一周之內,韓國已經有7家儲蓄銀行陷入關停泥沼。
2月17日,FSC下令釜山儲蓄銀行及旗下大田儲蓄銀行暫停營業。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底,釜山儲蓄銀行資不抵債216億韓元,而另外一家大田儲蓄銀行問題更為嚴重,資本充足率為-3.18%,資不抵債323億韓元。
緊接著,2月21日,FSC宣布再關閉4家韓國儲蓄銀行,其中3家是釜山儲蓄銀行旗下銀行。
韓國的儲蓄銀行是門檻比較低的小銀行,通常用較高的存款利率吸收存款,又敢於向資質不太好的個人或企業發放貸款,包括房地產貸款。 FSC明確指出,由於2008年金融危機後,韓國的房地產也步入衰退,這幾家銀行的資產負債表迅速惡化。
以大田儲蓄銀行為例,在金融危機剛開始的2007年,其財務狀況已經顯著惡化,不良貸款率一度高達37.55%,資本充足率亦一度跌至負數。後因母公司施以援手以及刺激政策出台,方才殘喘至今。
有分析稱,韓國本次出現的銀行停業危機,其誘因即為不斷惡化的房地產市場,而韓國銀行業對房地產市場的參與度過高,則是危機的根源。一位熟悉韓國金融業的人士對本報指出,一直到金融危機以前,韓國銀行大量介入房地產業,而且貸款條件較為寬鬆,槓桿率比較高。金融危機以及現在打擊通脹的緊縮貨幣政策,給市場帶來了不少壓力,與美國次貸危機相似,貸款人的違約率會上升,特別是儲蓄銀行的貸款。
韓國央行最新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末,韓國銀行業總貸款餘額為1315萬億韓元。在對公貸款約719萬億韓元中,投向房地產業的貸款為106萬億韓元,佔比近15%;而從個人貸款角度看,在596萬億韓元的餘額中,有363萬億韓元投向了房地產市場,佔比高達60.9%!
蘇格蘭皇家銀行經濟學家Erik Lueth此前表示,像韓國等一些亞洲較發達的國家和地區,房地產估值過高。問題始自十年前。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為了拉動經濟增長,韓國政府放寬了住宅轉讓限制,此舉雖然成功盤活韓國房地產市場,卻助長了房地產投機。韓國統計信息服務的數據顯示,房屋價格指數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時,還大概是在60附近,到2007年的10年間增長了接近70%。而在個別發達城市區,比如首爾,兩三倍的樓價增幅亦不罕見。
而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之後,價格的增速明顯放緩,甚至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跌。在經濟刺激政策下,韓國經濟迅速復蘇,隨之而來的是通脹壓力上升,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韓國CPI持續走高,去年12月已達117.8。然而,房價並沒有隨之上漲。 KOSIS數據顯示,其增長率持續為負。
面對通脹壓力的上升,韓國央行兩度加息,這無疑進一步打擊了房地產市場。在前不久的一次會議上,韓國央行行長Choongsoo Kim更是聲明,“韓國央行必須繼續上調政策利率,以抑制抵押貸款的過度增長”。 (2011-2-2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