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7日

中美貿易是小摩擦而非大戰爭

謝國忠:中美貿易是小摩擦而非大戰爭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7日00:33 《新世紀》周刊

  □ 謝國忠 | 文

除非中國限制政府濫用權力配置資源,否則,貿易緊張局勢將進一步加劇,並可能在五年內釀成貿易大戰

美國正在對中國不斷施壓,迫使人民幣升值。美國國會就人民幣匯率舉行了聽證會。財政部部長蓋特納大聲抱怨,人民幣升值太慢。施壓似乎有點效果。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每天都創新高。但是,每次新高僅為小數點後第二位的變化,因此,美方仍非常不滿。美國是否會通過重大的貿易保護主義法案,擾亂中美兩國貿易?

  美國“懲罰性法案”會擱淺

在今年11月中期選舉之前,眾議院可能會通過一項法案,擾亂中美兩國貿易。但是,中期選舉結束後,參議院不會批准這項法案。美國可執行的措施無非是禁止進口某些中國產品,主要是仍在美國生產,或對美國的大公司並不重要的產品,例如,鋼鐵、化工產品和太陽能電池板。這些措施可能會使部分中國公司感到相當痛苦,但是,對整體中美貿易影響不大。中國出口的產品中,三分之二是由跨國公司直接擁有,即由它們貼標和配送。中國工廠即使不是跨國公司所有,也和它們的分廠一樣。美國政府是不會破壞這些公司的業務的。

在可預見的將來,中美貿易不會受到什麼影響。原因有二。首先,中國貿易在美國的附加值比在中國高。中國製造的消費品在美國的零售價是出廠價的3 倍至4倍。如果貿易遭到破壞,美國經濟可能蒙受巨大損失。其次,蘋果、惠普、耐克等美國公司從中國生產中獲取巨大利潤。它們的產品利潤率很高,因為它們在中國,而不是在美國生產產品。如果貿易遭到破壞,這些公司的股票價格會暴跌。

理性觀點對近期發展並不重要,政治上的權宜之計和行動後果決定一切。 11月,美國將舉行中期大選,眾議院可能會高唱著聖母瑪利亞,通過推動針對中國的民粹主義貿易保護法案。但是,即使該法案在眾議院得以通過,選舉結束之後,也不可能獲得參議院批准。金融市場的動盪會說服參議院。

今年前七個月,美國貨物貿易比去年增長24.6%,但仍比2008年低12.1%。 2010年,美國貿易總額將突破3萬億美元。今年前八個月,中國商品貿易比去年增長40%,全年可達2.9萬億美元,比2008年增加15%。考慮到兩國貿易規模,爆發貿易戰的可能微乎其微。

  美國的目標是平衡雙邊貿易。今年前七個月,美國海關數據顯示,從中國進口商品價值1930億美元,出口至中國商品價值486億美元。出口比去年同期增加36%,進口則比去年增加14個百分點。目前,兩國貿易的發展趨勢是合理的。但是,2010年中美兩國貿易逆差仍會進一步擴大,因為進口為出口的4倍。按當前趨勢發展,如果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開始下降,將需要八年時間。許多分析家認為,匯率出現大動作,會加速這一進程。

美國對日本的貿易逆差的經驗,並不支持這種看法。 1985年,日元兌美元比價翻了一番,但是,在接下來的十年中,日元匯率也沒有對雙邊貿易逆差產生重大影響。當然,也有人爭辯說,如果日元匯率翻兩番,就會產生影響。我們不知道是否如此。日美雙邊貿易逆差開始降溫後,日本將生產轉移到了中國。美國將製造業創造的就業機會拱手讓給了日本,無論日元兌美元的匯率後來如何變化,這些就業機會再也沒有回到美國,因為日本企業可在發展中國家從事生產。

  人民幣低估了嗎?

如果只關注兩國貿易平衡,是能夠找到合適的匯率水平來實現平衡的。兩國匯率達到一定水平,中國某些工廠就會關門大吉,即生產會出現萎縮。這是兩國貿易較快平衡的惟一可能:因為利潤下降,中國企業減產;由於價格上漲,美國購買力下降。這種解決方案實際上是將蛋糕做小。我看不出在不破壞中美兩國經濟的前提下,何以達到貿易平衡。

  顯然,人民幣匯率並沒有浮動。因此,有人說人民幣匯率不是以市場為基礎。我並不想說,中國政府已經將匯率設定在“合理”水平。市場也不會這樣認為。上世紀90年代,市場催生經濟泡沫,導致1998年亞洲貨幣崩潰。無論基本因素出現多大變化,都不應該出現這樣巨大的動盪。日元經濟沒有出現任何變化,日元匯率卻大起大落。給中國的教訓很清楚:將匯率完全交由市場操控,是災難性的。

  中國也有很多問題。但低估匯率不是問題。我反而認為人民幣可能被高估了。近十年內,中國的貨幣供應量增加了4.5倍。在經過長時間和大規模的貨幣擴張之後,從來沒有任何經濟體的貨幣會不貶值。如果人民幣升值預期逆轉,資本會巨額外流。這才是對中國的考驗,而不是今天的升值壓力。

中國的宏觀挑戰,是其危險的房地產市場。現在房價超過可持續水平100%。泡沫破裂後,部分省份的土地價格可能會下跌70%-90%。儘管政府採取調控政策,房產熱情仍然看漲。但是,針對市場的不利因素層出不窮。人民幣升值預期的變化是主要因素,可能比政府調控房產市場的措施更重要。中國利率將迅速上調。如果土地價格開始下跌,人民幣升值預期會進一步下降,導致資本外流。由此產生的流動性短缺,將導致土地價格進一步下跌。螺旋狀態可能已經開始,但速度很慢。明年下半年,形勢將一發不可收拾。

雖然看起來並不可能平衡雙邊貿易,但是,未來形勢看起來對美國企業獲利卻相當有利。過去20年,美國企業得益於中國生產成本低。現在,中國勞動力市場正趨於平衡,工資開始快於名義GDP上漲,美國公司又可以開始將在中國製造的產品,以在美國的售價賣給中國消費者,以此獲利。事實上,美國名牌商品在中國的售價更高。再過15年,中國的消費市場堪比美國。屆時,許多美國跨國公司可在中國獲得比在美國更多的利潤。標準普爾500公司的收入,幾乎有一半來自海外市場。中國的增長能夠進一步提高這一份額。據估計,美國養老基金有6萬億美元的缺口。如果美國股市上揚,海外盈利增加,就可以填補這個漏洞。

在貨物貿易方面,美國向中國的出口增長很可能會持續大於從中國的進口。農產品(21.70,-0.13,-0.60%)、自然資源和設備名列美國出口至中國商品的前茅。不過,由於基數效應,未來十年或更長的時間內,雙邊貿易逆差還將居高不下,在可預見的未來可能還會繼續增加。由於中國與資源豐富的國家的貿易都會出現逆差,美國需要加強對這些國家的出口。這可能是美國在十年內實現貿易平衡的惟一辦法。

美國出口到中國的產品增加最快的是農產品和資源產品。美國在這些領域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考慮到環境方面的因素,貿易政策並不有利於這些產品的出口。而美國發展這些行業的空間很大。若想平衡雙邊貿易,重點或許應該放在宏觀方面,而非微觀方面。

  風暴正蓄勢

雖然眼下不太可能出現貿易戰,未來幾年,中美貿易摩擦可能加劇。專門針對某種商品的保護措施會激增。中國企業會越來越難以在美國銷售它們自主開發的產品。中美貿易會越來越集中在美國跨國公司中。顯然,這對中國公司來說不是好消息,因為這些公司渴望樹立自己的品牌,或者建立它們自己在美國的分銷渠道。中國可能會作出反應,限制美國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業務。雖然兩國貿易將繼續發展,但是,增長率將大幅度減緩。在未來十年內,雙邊貿易發展的速度可能還不及過去的一半。

中美貿易摩擦的跡象表明,全球貿易將會放緩。這可能是好事。過去20年來,由於跨國公司將生產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全球貿易增長速度是全球經濟增長速度的2倍。大部分可以轉移的生產都已完成轉移。其餘的生產由於受政治干擾而難以轉移。未來全球貨物貿易可能與全球經濟同步增長。

長期以來,全球化無論對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是共贏的。但現在已經沒有這種感覺了。發達國家多年來享受廉價商品,現在由於失業,發達國家面臨痛苦的收入問題。發達國家的未來看起來更糟。

人民幣的升值壓力讓中國感到頭痛,全球化的各種壓力卻對中國的出口經濟造成更多威脅。中國目前需要緩解全球化的緊張局勢。關鍵是要限制政府調動資源實施投資的權力。中國經濟中最不尋常的現象就是政治經濟。除非中國限制政府濫用權力配置資源,否則,中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緊張局勢將進一步加劇,並可能在五年內釀成貿易大戰。

雖然美國對人民幣升值施壓是“水杯中的暴風雨”,但是,中國必須啟動政治經濟改革,以應對全球化的緊張局勢。否則,風暴會真的來臨,只是時間問題。

作者為玫瑰石顧問公司董事,經濟學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