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2日

流動性到哪裡去了

盧麒元:通縮怪論與通脹怪相
作者:盧麒元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新時間:2009-8-12
http://www.wyzxsx.com



通貨膨脹(Inflation)一般指:在紙幣流通條件下,因貨幣供給大於貨幣實際需求,導致貨幣貶值,而引起的一段時間內物價持續而普遍地上漲現象。 (引用自百度百科)

通貨緊縮(deflation) :當市場上流通的貨幣減少,人民的貨幣所得減少,購買力下降,影響物價之下跌,造成通貨緊縮。長期的貨幣緊縮會抑制投資與生產,導致失業率升高及經濟衰退。 (引用自百度百科)

8月11日,國家統計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公佈7月經濟運行數據。 7月份CPI和PPI仍舊保持雙雙為負。 (見圖一)。同時,七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環比上漲0.9%,漲幅比上個月擴大0.1個百分點。 (見圖二)。


兩張圖構成了管理層對宏觀形勢的判斷。那就是:通貨緊縮沒有結束;通貨膨脹尚未開始。

筆者請大家關注第三張圖。 (見圖三)

圖三表明了自2008年11月開始M2瘋狂增長的情況。

請注意,圖三M2的瘋狂與圖一和圖二的情況出現了不應有的背馳。

中國遇到了通貨膨脹悖論。貨幣投放已經極度膨脹,商品通貨仍然繼續萎縮。流動性到哪裡去了? (見圖四)。


此圖生動的再現了中國資產價格的變動的“奇蹟”。同時,也就清楚說明了中國流動性的去向。

回顧一下剛剛過去的歷史。據2009年1元3日商報報導:滬深交易所統計顯示,截至2008年年底,兩市總市值為121366.44億元,較2007年年底減少205774.45億元;縮水62.9%。

再回到上個月的現實。據2009年07月16日來自經濟觀察網消息:7月15日,上證指數的漲幅為1.4%,整個中國股市的市值達到3.21萬億美元(約22萬億人民幣),而同期日本股市的市值為3.2萬億美元,美國股市的市值是10.8萬億美元。中國已經超日趕美了。

在半年多的時間,中國股市市值增長10萬億元,增長幅度83%。如此奇蹟,需要巨額的流動性。況且,並非僅僅股市在吸納流動性。樓市一樣的瘋狂。只是,筆者沒有嚴肅的數據來源,無法做出詳細說明。

筆者試圖解釋四個重要問題:

一,結構型通脹與結構型通縮並存的現實。

一般而言,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和空間內:

當巨大的流動性擠入於特殊資產當中,必然形成特殊資產價格的膨脹。

當巨大的流動性沉澱於特殊資產當中,必然形成普通商品價格的通縮。

中國在實施六萬億刺激經濟計劃後,中國巨大的流動開始了全新的佈局。

在這個特殊時期,中國出現了世界經濟史罕見的奇觀。結構型通脹與結構型通縮同時並存。而且,各自走向極端。

二,拉動資產價格是否等於拉動經濟。

毫無疑問,六萬億刺激經濟計劃已經產生了效果。六個月股市市值膨脹了10萬億。房地產價格重回曆史最高點。這是否意味著拉動了經濟了呢?顯而易見是拉動了。而且是狠狠地拉動了。我們很快就可以看到GDP快速增長的數據。

然而,問題就出在這裡。 GDP增長或所謂的“拉動經濟增長”,是不是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目標呢?當然不是!

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目標非常明確:第一是就業;第二是效率。

稍微具有經濟學常識的人都應該明白,特殊資產價格的上漲意味著什麽?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意味著對勞動力的擠出效應;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意味著對企業利潤的擠出效應。這是經典的反就業、反效率的操作。

一句話,如此地拉動經濟,無異於毀滅經濟。

三,金融資本流動的不可逆性。

有一點極其重要:中國經濟的核心問題在於市場需求不足;中國經濟的核心問題不是資本缺乏。

解決市場需求有三種方式:1,進行大規模的財政轉移支付;2,新型的工業革命;3,發動境外戰爭。

金融資本可以刺激市場需求嗎?當然可以。美國的次級按揭危機就是金融資本刺激市場需求的案例。很遺憾,那是一個最近的失敗案例。

金融資本的流動具有不可逆性。金融資本具有逐利的秉性。金融資本不可能跳入產能過剩的陷阱。金融資本更不可能跳入政策的陷阱。金融資本在沒有更好 的出路時,必然選擇投機。特殊資產價格的劇烈波動正好可以滿足它的投機需求。於是,特殊資產市場異化為金融資本的賭場。金融資本藉以實現它不可逆的逐利秉 性。

四,產業資本的溢出。

當金融資本可以獲得高額投資或投機回報時,產業資本將本能地放棄自身的產業屬性。產業資本會自覺地轉移,以謀取更高的回報。

中國經濟中的政策性資本微乎其微。普通資本必然追逐資本的高回報率。最低限度,普通資本要實現自我保值。中國非壟斷產業已經沒有足夠的市場空間和利潤空間,它們必然從所屬產業溢出。

請注意,非產業資本暫時不會進入傳統產業,而原產業資本正在從所屬產業溢出。這已經是中國經濟現實的形態。幾乎所有的中國企業正在以不同的方式進入股市和樓市(賭場)。這是股市和樓市非理性繁榮的原因。產業資本溢出,對於一個製造業大國而言,是非常危險的。

解釋清楚上述四點,也就說明了結構型通脹和結構型通縮並存的原因。當然,也就可以預見宏觀經濟政策的效果了。

筆者理解管理層遇到的困難與挑戰。筆者無法理解管理層的水平與能力。中國管理層與主流學者專家一直深陷於形式邏輯和辯證法悖論中不能自拔。

筆者用一句最簡單的話說明宏觀經濟政策的局限性:金融救不了貧困;財政填不滿貪婪。

最後,筆者對現行經濟政策的結果作出估計。 2009年是中國結構型通脹和結構型通縮並存的時期。隨著繼續寬鬆的貨幣政策和產業資本的迅速溢出,並存的通脹與通縮正在走向極端化。這意味著普通產業將 加速萎縮。當萎縮趨勢不可遏制,就會出現有效供給的相對不足。請大家留意工業地產和商業地產的價格變動趨勢。在2010年,中國將會進入全面通脹。如果, 全面通脹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極有可能演化為惡性通脹。那末,在2012年就有可能出現通貨崩潰的局面。

概念、數據、公式是人類為了解釋現象而發明的工具(文字般若)。它們不是現象本身。它們更不是現象所表達的本質。佛祖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