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日

戰火磨礪1926年博弈英鎊

戰火磨礪1926年博弈英鎊(1)

1926年博弈英鎊

長期的英法戰爭和兩次世界大戰削弱了英國的經濟實力和英鎊地位,美國人用世界的黃金打敗了英鎊,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取代英鎊成為新的國際結算貨幣。英鎊只是美元霸權的第一個祭品,而後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和解體正是美元這一人類前所未見的貨幣武器的磨刀石。

盛者衰之始,福者禍之基。

——題記

戰火磨礪1926年博弈英鎊

一、英鎊引發的鴉片戰爭

有人講過一個故事,說的是中國清朝的道光皇帝(1782—1850年)和英鎊的事。

當時英國跟大清的貿易和現在一樣,大清向英國出口了大量的茶葉、絲綢、瓷器,只進口了英國工業化的產品如鐘錶、呢絨等少數商品,因此擁有大量貿易順差。清朝朝廷認為應該用白銀或黃金來結算,但英國提出用英鎊結算。

道光皇帝就問英鎊是啥東西,是銅?是金?是銀?英國大臣回答,既不是銅也不是金也不是銀,是紙票子。道光皇帝想,啊,就是我們大清的銀票 啊。於是又問英國大臣,你們印刷多少紙票子能否通過我們大清同意?英方答复,那是英國的主權,不得侵犯,印多少,是英國的事。道光皇帝哈哈一笑,你這不是 明擺著玩人嗎?你把擦屁股紙印成票子換走我們的茶葉、瓷器、絲綢,那不是拿我們當傻子玩嗎?

英國大臣說,英鎊與白銀可以隨便兌換,是流通貨幣。你留著英鎊跟留著白銀是一樣的,可以用英鎊到任何國家買黃金白銀和任何東西。道光皇帝說,這個我知道,可等我們儲存了足夠多的你們的紙票子後,你們就隨便加印,那我們還能買那麼多東西嗎?!

英國人反复說英國哪能隨便加印票子,國家信用不是鬧著玩的。清朝政府堅持說,既然你說英鎊紙票子跟白銀是一樣的,那你就付白銀好了。按照 你說的,紙票子可以隨便兌換成白銀,反正是一碼事,你就兌好了。英國人說那白銀比紙票子重太多,運輸不方便啊。不管怎麼嘮叨,大清只有一句:你們的紙票子 我們不收。於是,也就只好用白銀付賬。

可是英國人發現如果大量印刷紙票子必然導致白銀升值,這就極大限制了英國印刷英鎊的數量。等到英國國庫裡的白銀全部用完,即使不加印英鎊,用英鎊換白銀,供求關係的原理也會導致白銀升值。

英國人終於想到了另一途徑把付給中國的白銀換回來:在英國殖民地印度和阿富汗種植鴉片,賣給中國,換回白銀。這種東西不能在英國種,而且印度和阿富汗跟中國是鄰居,鴉片的運輸費也省了一大筆。後來中國出了個林則徐,要全面禁煙,結果,鴉片戰爭爆發了。

故事真假暫且不論,但從中可以看出關於貿易平衡、結算貨幣、儲備貨幣和經濟衍生戰爭的本質。

事實是,英國在與大清國的貿易中,自1820年代起,一直有高達每年數百萬兩白銀的巨大貿易逆差而無法彌補。英國每年就買入14萬噸中 國茶葉,英國對大清朝的貿易早就事實上難以為繼。於是,英國通過“東印度公司”在印度殖民地種植和提煉鴉片,自乾隆、嘉慶時代起就開始販運給天朝的民眾來 享用,並使之上癮而逐漸成為有購買力的煙民生活必需品,就如同現在的香煙。

事實是,到了19世紀30年代的末期,滿清因為鴉片輸入導致白銀外流量竟高達每年600萬兩之巨,以致國內發生嚴重銀荒,造成銀貴錢賤, 財政枯竭,國庫空虛,清王朝面臨一場真正的金融貨幣危機和國民體質危機。於是道光皇帝於1838年12月,派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禁煙。一年後鴉片戰爭 爆發,中國的近代歷史,由此翻開了沉重的第一頁。

事實是,當時英鎊,在英國人自己眼里和世界人們眼裡,確實是和金銀一樣的“硬通貨”,可以自由兌換黃金和大多數國家通用,就如二戰後的美元。

事實是,早在清乾隆中後期,英國就在中國的舟山以植物科學考察為名進行了大量的間諜活動,妄圖以此作為侵略中國的跳板。在乾隆皇帝關閉了 除廣州之外的所有通商口岸後,英國以乾隆80壽誕進貢為名,從舟山出發沿海北上到抵天津,完成了對中國海防部署和航海水文的軍事偵察,為鴉片戰爭作好了軍 事準備。

事實是,鴉片戰爭的結果是英國占領香港,中國被迫開放更多口岸,鴉片貿易合法化……

正如一位歐洲人說的,“如果我們的商品不能越過邊界,那麼就由我們的士兵越過邊界”。貿易與戰爭就如同孿生兄弟,如影隨形。貿易爭端、金融亂局以及經濟危機背後,都有戰爭的影子。

英鎊就是戰爭打出來的英鎊。

二、英鎊曾經的輝煌

我們都知道, 17世紀的歐洲,每一個歐洲國家都面臨著其他國家的戰爭威脅,戰爭成為所有國家面臨的最嚴峻的考驗。在16世紀打一場戰爭需要幾百萬英鎊,到17世紀末, 則需要幾千萬英鎊,而在拿破崙戰爭末期,戰爭開支就要達到上億英鎊。當時最繁榮的國家都無法靠平時正常的稅收收入來應付這一時期的戰爭開支,於是國家便開 始借錢打仗了。

其中,歐洲兩大強國,英國和法國在長達百年的戰爭中,如何籌到戰爭款項成為英國王室最頭疼的問題。

在中國古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當時的英國王室借錢卻是要還的。由於戰爭的長期性和勝敗等不確定性,沒有人敢借錢給政府。終於在 1694年,倫敦有1286個冒險的商人,他們以股份制的形式,貸給國王一筆錢,當時的利息是8%,這就促使了英格蘭銀行的誕生。短短的11天內,英格蘭 銀行就為政府籌借到120萬英鎊,極大支持了英國在歐洲大陸的軍事活動。當然,這些商人,最後賭贏了,英國贏得了這場戰爭。

為了避免英國王室濫用這筆資金,同時建立起銀行的信任體系,英格蘭銀行製定了非常嚴格的規定。據說,當時,英國財政部拿著議會剛剛批准的100萬英鎊軍費的批文前往英格蘭銀行支付,時任審計長格倫威爾發現上面沒有蓋國王的印張,就拒絕支付這筆上百萬英鎊的軍費。

正是有瞭如此嚴格的法制化銀行信用體系,源源不斷的民間資金才流入到英格蘭銀行資助英國進行戰爭,而一次次勝利又給這些投資者帶來了豐厚 的收益。英國當時的對手法國,無論從國土面積還是國家經濟實力,都比英國要強大,為什麼英國在戰爭中總能獲勝,就是因為法國財政在籌集軍費中遇到了困難, 而英國的軍費卻非常充足。當時的歐洲有一句名言:戰爭中,獲勝的一方往往擁有最後的一塊金幣。

南京大學歐洲研究中心主任陳曉律就指出:“英國的對外戰爭基本都能獲勝,人們願意支持這樣一個能夠一本萬利的戰役,所以在這個意義上,它 這個戰爭,也可以稱之為某種意義上的貨幣戰爭,就是通過錢來打勝自己的對手,從而最後獲取最大的利益。”,換言之,就是中國古人說的,戰爭打的是錢糧。

1816年,英國通過了《金本位制度法案》,從法律的形式承認了黃金作為貨幣的本位來發行紙幣,英鎊成為英國的標準貨幣單位,每1英鎊被定義為1/4盎司 黃金少一點,即含732238克純金。美元呢,則被定義為1/20盎司黃金。按照折算,英鎊兌美元的匯率,傳統意義上就等於1∶486美元。

1821年,英國正式確立了金本位制,這就是經濟學家眼中的“古典金本位制時期”。所謂金本位制,就是以黃金作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在該制度下,各國政府以法律形式規定法定貨幣與黃金掛鉤。

這一制度的典型特點就是自由鑄造、自由兌換及黃金自由輸出和輸入:公民可以將持有的紙幣按照貨幣含金量兌換為金幣,各國之間不同的金鑄幣按各自含金量形成固定比較,建立比較穩定的國際貨幣聯繫,並允許黃金在國際間自由流動。

1844年,英國頒布了《英格蘭銀行條例》,英格蘭銀行成為英國的中央銀行,是唯一能夠發行英鎊的銀行。如果說歐洲的國家銀行是私有的,從英格蘭銀行的誕生到形成法律,就可知其言不虛。

1850年,英國的城市人口已經超過了60%;鐵產量超過了世界上所有國家鐵產量的總和;煤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2/3;棉布產量佔全球的一半以上。而且, 有了國內軍費源源不斷的支持,英國已顯示出不可阻擋的強勁力量:連續的征戰中,英國建立起一支歐洲最強大的海軍,它的商業觸角已經伸向全世界。

1886年的統計表明,當時有近一半的英國船隻都在從事美洲或印度貿易,而在1914年一戰前夕,英國的海外投資曾高達40億英鎊,佔西方國家總投資的一半。

英鎊在全世界的廣泛使用,加上數百年英鎊同黃金匯率的穩定,讓倫敦成為當時的世界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憑藉其經濟、軍事優勢,英國讓葡萄 牙、德國、丹麥、瑞典、挪威、法國、比利時、意大利、瑞士、荷蘭、西班牙等國也先後過渡到金本位制,促成了國際金本位體系在19世紀80年代的最終形成, 英鎊成為世界貨幣,亦成為國際結算中的“硬通貨”,與黃金一起發揮著世界貨幣的功能。

金本位的確立,加上英國在當時經濟貿易的迅猛發展,很快也確立了英鎊的霸主地位,世界貨幣進入了英鎊世紀,其情形就和今天的美元一樣。

大量的商品需求促進了英國生產技術的進步,“工業革命”使英國成為當時世界上無與倫比的產業大國。利用自身首屈一指的工業優勢,英國開始 積極推行自由貿易政策,逐步建立起了自由主義的經濟體系。它率先採用取消貿易限制的辦法來擴大國外市場,也就是用取消別國產品輸入英國的限制,來換取別國 取消對英國產品的限制。自由貿易成為英國的國策,當時弱小的美國則實行貿易保護主義。

在當時的全球貿易中,如果一國讓貨幣貶值(增加貨幣供應量),以使其產品更具競爭力——就像今天的大多數國家所做的一樣,那麼該國物價就 會上升,那麼就會導致進口的商品價格比國內商品價格相對低,反倒刺激了進口,阻礙了出口,結果就會造成國際收支平衡表國際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定時期一國同 外國的全部經濟往來的收支流量表。它是對一個國家與其他國家進行經濟技術交流過程中所發生的貿易、非貿易、資本往來以及儲備資產的實際動態所作的系統記 錄,是國際收支核算的重要工具。通過國際收支平衡表,可綜合反映一國的國際收支平衡狀況、收支結構及儲備資產的增減變動情況,為製定對外經濟政策,分析影 響國際收支平衡的基本經濟因素,採取相應的調控措施提供依據,並為其他核算表中有關國外部分提供基礎性資料。

國際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內容:經常項目;資本與金融項目;淨差錯與遺漏;儲備與相關項目。出現逆差。當有貿易盈餘的國家拿著該國的紙幣要求 兌換黃金,黃金外流就會迫使逆差國緊縮紙幣,減少發行量,以免失去所有黃金,這就會通貨緊縮,幣值升高。通貨緊縮又會降低物價,於是貿易順差又使黃金回 流,直到該國與其他國家的商品和貨幣價格達到平衡。

這是“金本位”制度的好處,它具有天然的調節紙幣幣值的作用。正是黃金這個“緊箍咒”強制各國央行不能隨意擴大貨幣供應量,否則就會被貿易盈餘國家擠兌該國黃金,導致黃金流失。

美國就是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契機,作為最大債權人和貿易順差國家,在1926年用兌換黃金手段取代英鎊成為新的“強勢貨幣”,同時世界金融中心也向美國轉移。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更是以新的“金匯本位制”替代英鎊成為國際壟斷貨幣。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50年後,也是由於戰爭——美國的越南戰爭,歐洲人用同樣的手段,擠兌美國黃金,導致當時的美國尼克松政府宣布美元的金本位解體。

不幸的是,與黃金脫鉤的美元再沒有其他貨幣可以取而代之,美元成了“紙黃金”,一場世界經濟浩劫和第二次全球殖民運動就這樣拉開帷幕。

讀史可以知今。讓我們先來看看美元如何博弈英鎊。

三、強勢的美元與弱勢的英鎊

如果以黃金作為財富基礎,各國發行的法定紙幣是受到限制的,否則就會出現要紙幣就會流失黃金、要黃金就會缺少紙幣的窘境。但是,世界上黃 金生產量的增長幅度遠遠低於商品生產增長的幅度,導致黃金不能滿足日益擴大的商品流通需要,這就極大地削弱了金鑄幣流通的基礎。這是生產發展和“定義財 富”的瓶頸。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更是導致了古典金本位制度的崩潰,也導致了英鎊走向衰落。

1914年6月,奧匈帝國皇儲在薩拉熱窩被刺,以此為導火索,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大戰前夕,各參戰國為了準備這次戰爭,加緊對黃金的掠奪。戰爭爆發以 後,由於軍費開支猛烈增加,各國紛紛禁止黃金輸出和輸入,同時停止了金幣鑄造和紙幣與黃金之間的自由兌換,大量增加本國紙幣的供給,結果通貨膨脹一發不可 收拾,貨幣競相貶值——當然,這種貶值實質上是對國內納稅人的盤剝。

到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作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國,在戰爭中士兵傷亡約80萬,軍費開支近100億英鎊,國 民財富損失了1/3。對外貿易方面,1918年貿易額為1316億英鎊,同時英國的出口額僅為進口的1/2。巨額的貿易逆差,迫使英國變賣海外投資的1 /4即10億英鎊去補償貿易的巨額逆差。這場戰爭使得英國變成了一個債務國,只能通過舉借外債解決財政困難和貿易逆差。

戰前美國欠英國國債約30億美元,戰後英國倒欠美國47億美元,同時,英國內債因戰爭而直線上升,戰前英國內債為645億英鎊,戰後猛增為66億英鎊。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日不落帝國”經濟出現衰退,英鎊的強勢地位也就遭到了質疑。

而在大西洋另一岸,第一次世界大戰卻給美國帶來了普遍繁榮,大規模的戰爭物質採購極大地促進了美國各行業的發展。美國的繁榮不僅建立在新 興工業的蓬勃發展上,還建立在競爭對手的經濟犧牲和信貸增長上。從1924年到1929年,分期付款銷售額從20億美元增為35億美元,1926年,美國 70%的汽車是通過賒銷實現的。更重要的是,美國工業品價廉物美,國際競爭力強勁,工業品出口越來越多,進出口相抵年年順差,數值由三四億美元至10億美 元不等,積累起強大的資本盈餘。與此相對應,則是英國經濟停滯、日本經濟危機頻頻和德國巨額外債。到了1929年,美國的工業產量至少佔世界工業總產量的 422%,這一產量大於所有歐洲國家的產量,世界經濟格局因為一戰而完全改變。

除了美國,世界各國的貨幣競相貶值,膨脹的英鎊、法國法郎和德國馬克等,相對於黃金和美元貶值,國內則是物價飛漲、大量失業,典型的經濟滯漲現象(stagflation)。但是稱霸世界一百年的英國是不願意看見金本位和英鎊的強勢地位崩潰的。

在最大債權國的美國和戰勝國英國的共謀下,1922年4月10日,在意大利熱那亞召開世界歷史上第一次國際經濟會議,史稱“熱那亞會議”。這次會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勝利者協約國戰後委員會決定召開的,也因其是對付共產主義蘇聯而著名。

會議的目的是創造被經濟學家稱為“金匯本位制”的國際貨幣秩序。其內容主要是,美元繼續與黃金掛鉤,美元還是1/20盎司黃金;其他國家 不將自己的通貨換成黃金,而是換成英鎊。英國承諾允許英鎊換成黃金,同時也將它換成美元。作為條件,美國答應英國使美元與英鎊同時貶值,以免英國的大量美 元準備金或黃金流向美國。

英國在1926年通過了該項法案,其他國家也約在同時期實行。法律規定,英鎊和其他通貨不能用金幣支付,只能用金條(塊)。就是說只有外國政府才可以拿英鎊或者美元兌換黃金,老百姓無法在生活中使用黃金。美國甚至立法禁止民間黃金交易。

正是在1926年,美元和英鎊在金匯本位制中成為兩種關鍵貨幣,成為各國貿易結算和外匯儲備的國際貨幣。而1926年的美國經濟實力,遠遠超過英國,美元對其他貨幣的壟斷正是形成於此。

美國的如意算盤是,英鎊由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經濟遭受重創,英國的通貨膨脹導致1英鎊在外匯市場上的價位跌到35美元。而英國當局基 於英國的國家“尊嚴”,並企圖讓倫敦重新成為“強勢貨幣”的世界金融中心,錯誤地依舊依據傳統意義上的486美元兌現黃金。這種對外升值對內貶值的現象 與今天的中國人民幣的“反常現象”如出一轍。

美國人斷定,這種“高估”了的貨幣——英鎊,必然導致外貿盈餘國家對貿易逆差的英國進行黃金擠兌,這足以使英國貨幣崩潰——這與現在的國 際熱錢投入新興市場然後撤出導致的風險是一樣的,只不過前者流失的是黃金,後者流失的是外匯。這樣,英鎊倒下來後,美元就可以取而代之。

果不其然,為了維持1英鎊等於486美元的高價,英國應該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貨幣緊縮,縮小貨幣流通量,這樣可以使貨幣的“含金量” 更高,這樣必然就要降低工人工資,使物價降下來,正如後來美國尼克松政府在1971年的“工資和物價管制”法案一樣。但這就要冒損害國家福利政策的嚴重政 治後果——政治家們顯然不會選擇這條路。

還有一條路就是相反,繼續選擇膨脹貨幣和物價,保證維持高價英鎊所需的流動性。但是在通貨膨脹和貨幣高估的雙重壓力下,一方面企業的國內 產品成本增加(因為工資和物價都上漲了),一方面出口卻相對失去了競爭力(以英鎊標價的英國產品比它的競爭對手“貴”了),導致英國的出口在整個20世紀 20年代一蹶不振。加上隨後發生的源於美國1929年“大蕭條”的世界經濟危機,更使英國的經濟雪上加霜。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經濟出現極不平衡的繁榮。美國靠對德國貸款和國內信貸消費繁榮,法國靠巨額賠款和貿易保護取得經濟增長,德國雖然要對外支付巨額戰爭賠款並失去阿爾薩斯和洛林,國內社會動盪,卻依靠巨額外債更新了工業設備,重新成為世界第二工業強國。

英國經濟則在國際競爭中衰落,經濟停滯,對外貿易也大幅下降,出口值從1929年到1931年第三季度降低了30%,對外貿易的逆差從 1930年的39億英鎊增加到1931年的41億英鎊,與此同時,投資利潤回流從41億英鎊減至3億英鎊,英國第一次出現國際收支逆差。

隨著美、法及其他國家的英鎊盈餘攀升,英國銀行業危機頻頻。當法國1931年企圖將英鎊兌換成黃金時,英國終於放棄高估的英鎊,放棄金本 位制,最終放棄自由貿易政策,建立帝國關稅特惠制,英鎊大幅度貶值。與此同時,美國繼續著強勢美元戰略,雖然為了擺脫1929年大蕭條,美元貶值到1美元 等於1/35盎司黃金,但是外國政府仍可以拿美元自由兌換黃金,維持了美元的信心。由於歐洲的貨幣混亂,導致黃金與美元源源不斷地流入了美國這個相對安全 的貨幣庇護所。

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期間,美元與英鎊博弈的結果是,美國並沒有征服英鎊,而是保持著壟斷地位,與英鎊一起作為兩種關鍵貨幣在全球流通。

一直到二戰之後的1945年,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即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係正式確立,英鎊作為世界結算貨幣才逐漸被美元所取代,世界貨幣開始進入美元世紀。

英鎊也開始了長期的逐步貶值的過程。 1949年9月,英國宣布英鎊貶值305%,將英鎊兌美元匯率從1英鎊兌35美元貶到28美元;1967年11月,英鎊再次貶值,兌美元匯率降至 2 4美元,英鎊含金量也降為213281克。最終,英鎊於1967年成為美元的附屬貨幣,尾隨美元進入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時代。

曾經傲視群雄的英鎊自此淪為二流貨幣,被失敗的英鎊更是在1990年遭到了國際游資的狙擊。讓我們看看索羅斯如何狙擊英鎊並迫使其退出歐洲匯率體系的。


戰火磨礪1926年博弈英鎊(4)

四、索羅斯如何打敗了英格蘭銀行本節內容摘自“獨釣寒江雪”http://profileblogsinacomcn/ofourunis,有刪節。

在1974年美國取消美元與黃金的自由兌換後,美國用紙美元加緊了世界財富尤其是歐洲財富的掠奪。對為了擺脫對美元的依賴,1990年,英國決定加入西歐國家創立的新貨幣體系——歐洲匯率體系(ERM),這是歐元的前身。

歐洲匯率體系使西歐各國的貨幣不再盯住黃金或美元,而是相互盯住;以德國馬克為核心,每一種貨幣只允許在一定的匯率範圍內浮動,一旦超出 了規定的匯率浮動範圍,各成員國的中央銀行就有責任通過買賣本國貨幣進行市場干預,使該國貨幣匯率穩定到規定的範圍之內;在規定的匯率浮動範圍內,成員國 的貨幣可以相對於其他成員國的貨幣進行浮動。

這種歐洲共同體內的以德國馬克為中心貨幣的歐洲匯率體系,實際上就相當於當今以美元為中心貨幣的國際金融體系,附屬貨幣與中心貨幣的匯率有其名不副實的矛盾。國際炒家索羅斯就認為英國犯了一個決定性的錯誤。

早在英國加入歐洲匯率體系之前,英鎊與德國馬克的匯率已穩定在1英鎊兌換295馬克的匯率水平。但當時英國經濟衰退,以維持如此高的匯 率作為條件加入歐洲匯率體系,對英國來說,其代價是極其昂貴的:一方面,將導致英國對德國的依賴,不能為解決自己的經濟問題而大膽行事。例如,不能獨自決 定提高或降低利率,為保護本國經濟利益而促使本國貨幣貶值;另一方面,英國中央銀行是否有足夠的能力維持其高匯率也值得懷疑。

特別是在1992年2月7日,歐盟12個成員國簽訂了《馬斯特里赫特條約》,這一條約使一些歐洲貨幣如英鎊、意大利里拉等顯然被高估了, 這些國家的中央銀行將面臨巨大的降息或貶值壓力,它們能和經濟實力雄厚的德國在有關經濟政策方面保持協調一致嗎?一旦這些國家市場發生動盪,它們無力抵禦 時,作為核心國的德國會犧牲自己的國家利益來幫助這些國家嗎?

索羅斯早在《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簽訂之時就預見到,歐洲匯率體係將會由於各國的經濟實力以及各自的國家利益而很難保持協調一致。一旦構成 歐洲匯率體系的一些“鏈條”出現鬆動,像他這樣的投機者便會乘虛而入,對這些鬆動的“鏈條”發起進攻。當這些投機資本出手的時候,就會使匯率搖擺不定,最 終,只要德國馬克堅持不貶值,強弱貨幣的利率套利就會比市場容量大得多,直到整個體制被摧毀。

果然,在《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簽訂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一些歐洲國家便很難協調各自的經濟政策。當英國經濟長期不景氣,正陷於重重困難的情 況下,英國不可能維持當時的高利率的政策,要想刺激本國經濟發展,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降低利率。但假如德國的利率不下調,英國單方面下調利率,將會導致資 金外流,削弱英鎊,最終迫使英鎊退出歐洲匯率體系。

此時此刻,索羅斯及其他一些投機者在過去的幾個月裡卻在不斷擴大美元頭寸的規模,為狙擊英鎊作準備。

隨著時間的推移,英國政府維持高利率的經濟政策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它請求德國聯邦銀行降低利率,但德國聯邦銀行卻擔心降息會導致國內的通貨膨脹並有可能引發經濟崩潰,拒絕了英國政府降息的請求。

英國經濟日益衰退,英國政府需要貶值英鎊,刺激出口。但英國政府卻受到歐洲匯率體系的限制,必須勉力維持英鎊對馬克的匯價。英國政府的高利率政策受到許多金融專家的質疑,國內的商界領袖也強烈要求降低利率。

1992年夏季,英國的首相梅杰和財政大臣雖然在各種公開場合一再重申堅持現有政策不變,英國有能力將英鎊留在歐洲匯率體系內,但索羅斯卻深信英國不能保住它在歐洲匯率體系中的地位,英國政府只是虛張聲勢罷了。

外匯市場上英鎊對馬克的比價在不斷地下跌,從295跌至285,又從285跌至27964。英國政府為了防止投機者使英鎊對馬克 的比價低於歐洲匯率體系中所規定的下限27780,下令英格蘭銀行購入33億英鎊來干預市場。但政府的干預並未產生好的預期,這使得索羅斯更加堅信自己 以前的判斷,他決定在危機凸現時出擊。

1992年9月,投機者開始進攻歐洲匯率體系中那些疲軟的貨幣,其中包括英鎊、意大利里拉等。索羅斯及一些長期進行套匯經營的共同基金和跨國公司在市場上拋售疲軟的歐洲貨幣,使得這些國家的中央銀行不得不拆借巨資來支持各自的貨幣價值。

英國政府計劃從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借入資金用來阻止英鎊繼續貶值,但這猶如杯水車薪。僅索羅斯一人在這場與英國政府的較量中就動用了 100億美元。索羅斯在這場豪賭中拋售了70億美元的英鎊,購入60億美元堅挺的貨幣——馬克;同時,索羅斯考慮到一個國家貨幣的貶值(升值)通常會導致 該國股市的上漲(下跌),又購入價值5億美元的英國股票,並賣出德國股票。

如果只是索羅斯一個人與英國較量,英國政府也許還有一絲希望,但世界許多投機者的參與使這較量的雙方力量懸殊,注定了英國政府的失敗。

索羅斯是這場“賭局”最大的賭徒。下完賭注,索羅斯開始等待。 1992年9月中旬,危機終於爆發。市場上到處流傳著意大利里拉即將貶值的謠言,里拉的拋盤大量湧出。 9月13日,意大利里拉貶值7%,雖然仍在歐洲匯率體系限定的浮動範圍內,但情況看起來卻很悲觀。這使索羅斯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歐洲匯率體系的一些成員國最 終將不會允許歐洲匯率體係來決定本國貨幣的價值,這些國家將退出歐洲匯率體系。

1992年9月15日,索羅斯決定在外匯市場上大量拋售英鎊。英鎊對馬克的比價一路下跌至1∶280,雖有消息說英格蘭銀行購入30億英鎊,但仍未能擋 住英鎊的跌勢。到傍晚收市時,英鎊對馬克的比價差不多已跌至歐洲匯率體系規定的下限。英鎊已處於退出歐洲匯率體系的邊緣。

英國財政大臣採取了各種措施來應付這場危機。首先,他再一次請求德國降低利率,但德國再一次拒絕了;無奈,他請求首相將本國利率上調 2%~12%,希望通過高利率來吸引貨幣的回流。一天之中,英格蘭銀行兩次提高利率,利率已高達15%,但仍收效甚微,英鎊的匯率還是未能站在兌 2778馬克的最低限上。

在這場扞衛英鎊的行動中,英國政府動用了價值269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但最終還是遭受慘敗,被迫退出歐洲匯率體系。英國人把1992年9月15日——退出歐洲匯率體系的日子稱作“黑色星期三”。

索羅斯卻是這場襲擊英鎊行動中最大的贏家。英鎊空頭交易中獲利已接近10億美元,在英國、法國和德國的利率期貨上的多頭和意大利里拉上的空頭交易使他的總利潤高達20億美元。在這一年,索羅斯的基金財富增長了675%。

索羅斯也因此被《經濟學家》雜誌稱為“打垮了英格蘭銀行的人”。

索羅斯成功狙擊英鎊,是現代國家貨幣戰爭的縮微版。也正是索羅斯所代表的國際投機資本,在全球外匯市場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不見硝煙的戰爭,1997年東南亞的金融危機就是這次歐洲匯率體系內貨幣戰爭的翻版。

前面講過,美元是催生大量國際投機資本的始作俑者,國際游資的全球出擊正是以美元作為武器。

傳統政治經濟學理論認識到了逐利資本的剝削本質和由此而生的資本泡沫帶來的金融危機的必然結果,但卻未能揭示一國貨幣如美元,如何能掠奪別國財富甚至控制別國貨幣和經濟。

美元博弈英鎊,用的是黃金,而索羅斯等國際游資1992年成功狙擊英鎊,用的卻是美元。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和解體成了美元刀這一人類前所未見的貨幣武器的磨刀石。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