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5日

鐵礦石談判的教訓

戴旭:中國經濟需要“遵義會議”
作者:戴旭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09-10-5
http://www.wyzxsx.com

中國經濟需要“遵義會議”——從鐵礦石談判的教訓看中國經濟戰略

我們四萬億投資的宣示,氣壯山河地要為拉動世界經濟做貢獻,讓力拓看到敲詐的戰略良機。你舉國都在大興土木,對鋼鐵的需求是顯然的,這是典型的戰略洩密

 空軍上校

  ■戴旭

《環球財經》第十期

中國在鐵礦石談判中連續六次遭遇價格敲詐之後,第七場談判又已經陷入巨大被動。

日本、歐洲相繼與力拓達成降價33%的協議,只有中國還在口頭上堅守40%的降價條件,並以提供60億美元的融資,換取一個小公司FMG同意降價35%。但真正的對手力拓立即表示,不會按照這個談判結果同中國簽約。

在完全失去戰略主動權的情況下,這種戰術只有“面子”意義。中國鐵礦石談判戰略已入“死地”。如果這是戰爭,等於已全軍覆滅。如果不改變思路,明後年的結果都是可以預計的。

在世界金融危機,各國對鐵礦石需求大幅下降的時候,供應商尚且態度強硬。作為最大的鐵礦石需求者,中國真的就這樣任人宰割嗎?筆者認為,應該召開經濟界的“遵義會議”,對現行鐵礦石談判戰略進行徹底反思。

 財富大三角與中國兩大出路

 西方有一句名言:顧客是上帝。為什麼到了中國這裡,顧客成了被敲詐勒索的受害者?要搞清“中國顧客”與世界鐵礦石供應者的關係,必須對當今世界經濟有個基本的理解。

如果我們把世界看做一個大市場,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個財富三角循環:生產低技術產品的國家,在發達國家賺取微薄的利潤;然後又要購買後者的高技術產 品——也是暴利產品,把一部分利潤返還,其他的幾乎全部地用於購買資源性產品,以實現生產的持續。資源性國家實際上是坐地當“地主”,不勞而獲大筆財富, 得到發展中國家大部分利潤;而西方國家憑藉高技術產品、軍火等暴利物質,通過政治、金融等各種手段又從資源性國家那裡賺取暴利,以購買發展中國家的低價格 產品,供自己消費。看看中東國家和澳大利亞大肆購買美國的軍火,就知道了。

全球化正越來越顯露出“全球資本主義化”的最後真面目。它同時呈現出巧取豪奪、共同分贓、壟斷剝削等等歷史上所有原始資本主義、壟斷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時代所有資本主義的特點。

把資源型國家想像成我們熟悉的地主;把西方大國想像成資本家,那些生產低技術產品的發展中大國,就是被剝削和壓榨的“工人和農民”。這裡完全可以 套用馬克思的《資本論》,只是范圍從一個國家擴展到全世界而已。沒有誰能通過革命或議會選舉改變這一現狀,因為聯合國等“世界議會”的領導權大多被西方國 家把持著。

發展中國家改變自身命運的唯一途徑,不是打倒地主、資本家,而是努力從貧困階層中脫身。方法有兩個:一是利用自己的勞動力資源和其他優勢,重新制訂遊戲規則,以實現自己價值的最大化;二是自己也努力成為地主或資本家。

 兵法一:敲山震虎,釜底抽薪

用傳統戰爭的觀點看現在的鐵礦石談判和收購力拓案,感覺有關方面戰略簡單,戰術呆板,指揮凌亂,甚至還出現大量“通敵”的情形(頗讓人聯想起當年 的“國軍” )。反觀對手,兵不厭詐,聲東擊西,行賄用間,兵法運用得心應手。其實,看看古代兵法,我們也能找到眼前困境的破法。

國際政治關係的邏輯是實力主導,經濟是政治的核心,依然通行實力原則。能戰方能言和。從上述對世界經濟這一通俗的解構出發,筆者建議有關部門,從當前苦苦應對高油價、高礦價(以後還會有高水價、高木價)等等價格的困局中跳出來,認真地盤點一下我們手中的王牌。

以鐵礦石談判為例,中國有執世界牛耳的焦炭。焦炭是煉鋼業必須的原料,關掉這個閥門,世界鋼鐵企業就不得不削減產能,就會減少對鐵礦石的需求。敲 世界鋼鐵業的“山”,震鐵礦石供應商的“虎”,這對世界鐵礦石寡頭無異於釜底抽薪。而中國鋼鐵企業趁機可以大量吸納鐵礦石,甚至參股世界鐵礦集團。同時, 世界煉鋼廠產能削減必將使鋼價飛升,這必將大幅度提高中國鋼鐵業利潤。困擾中國多年的鐵礦石敲詐局面,一鼓可破。

對稀土資源的巧妙利用也是一樣。人無我有,就可以漫天要價,這也是目前國際資源壟斷集團和高技術國家對中國的做法。中國當務之急是對國家所有硬性資源進行統一盤點,找出可以參加世界壟斷性博弈的東西,像俄羅斯一樣對重要的資源實行國家統一管理和調控。

 兵法二:因勢利導,高技術立國

以資源壟斷應對資源壟斷,是改變眼前屈辱接受勒索的應急之策。但從長遠看,還必須另尋道路突圍。因為中國無論在整體實力還是在目前對世界資源的掌控上,都不佔優勢。一直對抗的結果,只能加重各種包圍,將短時的阻擊戰打成持久的陣地戰。

西方一直把鐵礦石和石油的漲價,歸因於中印等國的需求旺盛。雖然有掩人耳目的成分,但中國當前急功近利的經濟發展模式,的確給了人“欲加之罪”的 口實。比如中國的鋼產量,上世紀80年代還是3000萬噸,到2008年已超過5億噸!由於在近代工業化進程中的巨大落後,當代中國的發展毫無疑問將需要 大量資源。無序的重複建設又加劇了資源需求。

筆者認為,應該趁眼前資源危機的機會,甩掉消耗資源性的發展思路,走高技術立國的道路,努力使國家和國民也擠進“資本家”的行列,才是上策。

其實,油價也好鐵礦石價格也好,都是“不法商人”在世界範圍內的哄抬物價,把賭注壓在中國和印度等國對初級產品巨大需求上。

我們為什麼不能像日本和德國一樣,靠高技術產品,多賺取資源國家的利潤,以彌補購買資源的損失?印度現在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在計算機軟件方面,正異軍突起。如果我們不改變目前的經濟發展思路,就不會改變當別人奴隸的命運。

 兵法講因勢利導因敵應變。資源漲價,我們正可以趁機推動產業升級,把資金從房地產業轉移到國家現代化真正需要的戰略產業去,何必非要逆勢而為? GDP增速即使暫時出現下降,也是高燒病人的退燒現象,並非壞事。這裡的關鍵是要丟棄GDP的迷思。沒有抗擊世界經濟地震能力的經濟形態,GDP數字越龐 大就越是潛伏著巨大的凶險。

 有大兵力缺大智慧

美國多年來發動的戰爭,其中一個明確目的就是奪取資源。經濟是政治的核心,軍事是政治的繼續。現在大家可以通過和平的手段爭搶,跟戰爭只有激烈程度不同,沒有本質區別。

我們四萬億投資的宣示,氣壯山河地要為拉動世界經濟做貢獻,讓力拓看到敲詐的戰略良機。你舉國都在大興土木,對鋼鐵的需求是顯然的,這是典型的戰略洩密。孫子曰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毛澤東時代的戰略藝術享譽世界,現代中國人似乎已完全沒有了戰略思維。

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中,全國一盤棋。國務院、五角大樓、新聞媒體等等,各司其職,真假難辨,大打國家戰略心理戰。其實,鐵礦石談判跟刀光劍影的戰爭 規律是一樣的。鐵礦石事關中國現代化計劃的全局,不能僅由一個具體的部門執行。國家應該成立戰略規劃部,協調各方戰略專家,統一行動,各方配合。古人要求 為將者要天文地理無所不曉,今天搞經濟的人就是國家的主將,其知識結構也應該超出本專業,而涵蓋各領域。

中國現代化進程,其實就是適應資本主義遊戲規則的過程。沒必要對“國際資本家”和“大地主”充滿仇視。最大化逐利的規則也是適用中國的:中國有那 麼多資源王牌,為什麼不斷一下對手的“糧道”?中國有那麼多外匯,為什麼不去其他地方興風作浪,順便把現有資源寡頭的體制動搖一下?

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國家真正的軍隊是資金。而中國偏偏就有著雄厚的資金。以筆者愚見,我們既可以使用這支大軍於資源市場,也可以用於在高技術領域做戰略性出擊,為國家未來發展開闢通道。可是我們還沒有學會怎麼使用這支外匯大軍。

我們不缺乏兵力,缺的是指揮這支大軍的大智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