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稀有金屬的稀世暗戰
作者:金微、李美娟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09-8-17
http://www.wyzxsx.com
中外稀有金屬的稀世暗戰
新華網( 2009-08-17 )
外國對中國稀有金屬的爭奪已持續多年。 EPC/CFP
【編者按】
當國內還在熱議中外鐵礦石談判時,另一條能源行業的新聞引起了震動。 8月15日,有媒體報導,由工信部製訂的《〈2009-2015年稀土工業發展規劃〉修訂稿》已經完成,其中有“稀土出口將會威脅中國稀土產業安全”的表 述。 《修訂稿》為稀土出口劃出了紅線:未來6年,中國稀土出口配額的總量,將控制在3.5萬噸/年以內。初級材料仍被禁止出口,而且還將進一步進行細分管理, 嚴禁出口鏑、铽、铥、镥、釔等金屬。
而之前的6月23日,歐盟和美國就中國限制鎢、銻和稀土等稀有金屬出口問題,向WTO提起訴訟。
一方面拼命要買,一方面咬緊牙關不鬆口,一場中外稀有金屬的暗戰早已展開。本報以稀土為例,為您揭開這場戰爭的驚險一幕。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金微、李美娟發自北京、江西“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南巡考察時的一句話道出了中國稀土大國的地位,但中國稀有金屬遭遇賤賣的現實,卻讓人再也自豪不起來。
日本多渠道囤積中國資源
日本稀土的大約83%都來自中國。在獲得大量稀土後,日本將這些足夠使用20年的資源貯存在海底
如同“稀有金屬”的名字所昭示的那樣,對於這類稀有資源的爭奪,各國早已展開或明或暗的較量。如果說歐美就限制稀土出口起訴中國是一種明戰的話,那日本近年則在中國周邊展開了一場暗戰。
早在1983年,日本就出台了稀有礦產戰略儲備製度,並執行至今。儲備對象為鎳、鉻、鎢、鈷、鉬、釩、錳等7種稀有金屬,其進口依賴度超 過90%。在稀有金屬價值越來越被認清時,日本又把鉑、銦及稀土類三種資源納入儲備對象,這三者都是日本最頂尖的汽車、電子、信息等產業急需的物資。因 此,日本一方面儲備,一方面想方設法從世界進口這些資源,特別是中國。
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向本報介紹說,日本企業擔心在中國大量採購稀有金屬原料會引起中方的警覺,他們就在中國香 港、中國台灣乃至東南亞設廠,從中國轉口,甚至大量收購廣西、雲南一帶走私的稀有金屬原料或半成品。也有一些日本企業以談判投資礦山為誘餌,大量從礦山企 業購買稀有金屬原料。
周世儉說,近兩年日本從我國採購的渠道和策略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從大量、公開、集中採購轉為多批、少量、分散採購。還有一些通過中國香港、泰國等地進行轉港貿易進口。其目的一是轉移視線,另一方面巧妙利用採購時間差,扭曲正常的供求關係,打壓和操縱市場價格。
有統計顯示,日本稀土的大約83%都來自中國。在獲得大量稀土後,日本並不急於用,而是將這些足夠使用20年的資源貯存在海底,顯示其對未來能源戰略的規劃。
日前,針對這樣的現狀,國土資源部對外正式發布《2009年鎢礦銻礦和稀土礦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的通知》(下稱“指標”),該通知宣 布:2010年6月30日前,暫停受理鎢礦、銻礦和稀土礦勘查許可證、採礦許可證申請。然而,日本也適時調整戰略,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確定向出 產稀有金屬的發展中國家提供貸款,改善礦山周邊的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來支持日本企業參與稀有金屬的開發。
事實上,與日本對稀土的重視程度形成反差的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中國的稀有金屬被過度開採,在進出口貿易中的惡性競爭導致其在國際市場中處於被“賤賣”的境地。
“稀土王國”卻毫無定價權
雖貴為“稀土王國”,但中國在國際上卻幾乎沒有定價權和話語權,稀土20多年來被當成蘿蔔白菜一樣賤賣出去
從事稀土行業27年的江西贛州稀土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賴兆添,對這種寶貝20多年來卻被當成蘿蔔白菜一樣賤賣出去無盡惋惜。
如果說過去稀土的大量出口是停留在與一般礦產資源平等對待的認知裡,那近些年,導致稀土遭遇賤賣的源頭則是思維的落伍和監管的乏力。
1982年賴兆添進入這個行業時,“全國的稀土產業秩序混亂”。沒有人關注無證採礦、越界採礦、亂採濫挖、破壞環境這些亂象。稀土礦產品產量過剩,廉價競 銷導致稀土出口賣出“土”價錢,國外則趁機大量囤積。貴為“稀土王國”的中國,在國際上卻幾乎沒有定價權和話語權。
為了治理這些亂象,江西自2003年起對無證開採、亂採亂挖,破壞環境的採礦點進行了關閉和取締,之後幾年裡,價格有一定上漲。
然而在利益的趨勢下,稀土行業尤其是我國特有的南方離子型稀土礦無證開採、惡性競爭現象重又抬頭,2007年下半年以來,稀土價格再次下 跌。 2008年3月份之後,南方離子型稀土原礦價格從每噸七八萬元下降至6.3萬元,稀土標誌性產品氧化镨釹從年初的每噸22萬元下降到5月份的13.5萬 元。
為保護企業利益,爭取價格主動權,江西省贛州市稀土行業協會提出稀土礦山自2008年6月1日起停產一個月,企業紛紛減產一半。這一 提議得到內蒙古、江蘇行業協會的響應。然而,一個月後,賴兆添感嘆:“停產保價作用不明顯,阻止稀土行業產品價格下滑不能單靠企業本身。”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下,稀土價格一路下挫,企業經濟效益普遍下滑,到今年初,江西大部分稀土企業進入停產或半停產狀態。
建立稀土版的OPEC?
與1998年相比,2005年時中國的稀土出口量增長了10倍,但價格卻降低了36%
多位能源專家早在幾年前就提出警告,如果按照目前的開採速度,30年後,世界上最大稀土產地——內蒙古包頭白雲鄂博將無礦可採;再過20年,江西稀土資源將開採殆盡;14年後,曾經世界儲量最大的中國鎢礦資源,將化為烏有。
近年來國家也逐步認識到稀有金屬礦藏的重要戰略意義,2005年,“稀土原礦”被列入中國商務部和海關的禁止出口目錄,從此外國祇能購買 經過加工提純的稀土材料。同年,稀土的出口稅被大幅上調。 2009年4月,國土資源部發布了新的“指標”,並進一步降低了國內的產能,繼續凍結新的開採許可證。
然而,中國目前還沒有稀土行業協會,這不利於統一監管和協調稀土市場。據了解,稀土行業協會正在醞釀中,預計下半年成立,使得行業監管進一步升級。
英國《金融時報》的文章指出,中國一直沒有建立起一個稀土版的OPEC組織,而在大多數時間採取開放生產、開放供應的政策,是導致價格下 跌的主要原因。 2005年時,中國的稀土產量曾經達到全世界的96%,出口量也達到60%以上。但是,稀土的定價權卻並不掌握在中國企業手裡。與1998年相比,中國稀 土出口量增長了10倍,但價格卻降低了36%。
OPEC組織由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內瑞拉等主要石油產出國於1960年發起成立,數十年來一直為共同對付西方石油公司和維護石油收入而發出自己的聲音。由中國牽頭在國際上發起一個類似OPEC的稀土版組織,或許將為爭奪定價權帶來機會。
“會用”才能有發展
日本用於高新技術領域的稀土占到其消費總量的90%以上,而我國還不到50%
不過,“僅僅是控制資源,並不能從根本上奪得話語權。”賴兆添認為,稀土的真正價值在於應用,而我國不是稀土的應用強國。
江西省稀土學會秘書長孟學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國雖然有豐富的稀土資源,但是,稀土在應用領域的研究遠落後於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 “日本是目前世界上應用稀土實現附加值最高的國家,用於高新技術領域的稀土占到其消費總量的90%以上,而我國稀土主要是應用在傳統領域,應用在高新技術 領域還不到50%,特別是在稀土新材料領域,我國幾乎沒有自主知識產權。”
就江西來說,僅能稱得上是生產大省,但卻不是稀土產業強省。在許多稀土應用領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較少。
在稀有金屬鎢方面,江西鎢礦在國內外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去年佔全國產量1/3左右。但是,深加工產品技術低下,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產業 產值。 “我們鎢精礦已經有5年左右時間沒有出口了,鎢精礦前期加工有污染,國外不希望將污染帶回去,而我國鎢礦深加工產品又嚴重缺乏,直接影響到出口總量總 額。”江西鎢業集團公司總經理辦主任周小健說,“目前,稀土下游高端產業鏈依然在國外,核心技術也在國外,我們生產的大多數是'初級產品'。”
張安文也指出能否發揮稀有金屬的資源優勢還有賴於整個中國科技水平的發展,“擴大高科技應用量,要跳開稀土看稀土,發展稀土功夫在稀土之外。”
稀有金屬是戰略金屬
中國的稀有金屬資源中,鎢、銦和稀土的儲量均居全球第一,產量佔全球的80%以上。鉬、鍺等稀有金屬的儲量和產量也居全球前列。多分佈在內蒙古、山東、江西、廣東、新疆等地。
在歐美日韓等國,除了應用於半導體、照明、太陽能等常見領域,這些稀有金屬通常被稱為“戰略金屬”,在國防建設中也有廣泛的用途。不過,許多西方國家都已經停止了本土稀有金屬資源的開採,轉而從中國等發展中國家進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