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刀:美元全球經濟殖民戰略解析
刀之鍛造美元是如何煉成的(1)
刀之鍛造美元是如何煉成的
一、由黃金到紙的蛻變
海外的華人,尤其是生活在北美的華人,習慣將美元的計量單位叫做“刀”。比如花了10美元,就說花了“10刀”,因為美元“Dollar”的英文發音,中文音似“刀—落”。
美利堅合眾國的國名的中文簡稱是“美國”,中國人把最好的漢語詞彙給了大洋彼岸的這個國家,其貨幣美元的簡稱卻為“刀”,怎麼聽著也覺得陰森可怕。雖是無心插柳,美元刀的稱呼,卻真實反映了美元的侵略本質。
美元正是“刀”,一把懸在世界各國頭上的利刃,美元刀是美國的貨幣武器,“刀落之處”,必是財富浩劫,且無一倖免。
本書要說的,正是美元刀的鍛造、磨礪、出鞘、小試鋒芒、鋒芒畢露、逢敵亮劍、所向披靡、獨霸天下的美元經濟殖民戰略歷程。
其實美元被世界人民所熟知,不過100年時間。在人類數千年的貨幣史上,使用範圍最廣、歷史最長的貨幣一直是黃金或者是白銀等“硬通貨”。
銀行的產生據說最初是由為黃金、白銀等硬通貨提供保管服務的倉庫演化而來的,人們由於持有和消費滯後的原因需要把金屬貨幣儲存在貨幣倉庫,物主對存儲品的權利是以“倉庫存單”為憑據,並可以隨時取回物品。
人們發現,現實中的交易其實可以不必轉移倉庫中的黃金,只需要轉移倉單就可以,如此一來,貨幣的倉單就逐漸具備了貨幣替代品的功能,越來越少的交易是轉移實體黃金,而越來越多的情況是以黃金的書面憑證等紙製品代替交易,這就是我們今天的“銀行存單”。
隨著銀行的發展和人們對銀行信賴度的提高,客戶發現在很多情況下不必轉移銀行的銀行存款,這是黃金到紙的第一步蛻變。收據,由於擁有銀行賬戶上貨幣的要求權,只要寫個指令給銀行,銀行就會把賬戶上的一部分貨幣轉給某人即可。這種書面指令就是“支票”。
中國的貨幣倉庫最早就叫“票號”,當時作為貨幣功能的銀行存單叫做“銀票”。
這就產生一個疑問,人們把黃金存入銀行是尋求保管以備將來之需,應該付給銀行保管費才對,而銀行不僅不收保管費還付給顧客“利息”,而且存的時間越長,利息越高,銀行豈不里外都賠錢?
據說最初是因為貪婪的商人發覺多數顧客並不是很快就取出全部的貨幣,也不會關心取出來的黃金是不是就是當初存進去的黃金,於是銀行把“倉 庫”裡越來越多的黃金做成新的倉單借貸給別人以謀求暴利,也就是說銀行發出去的書面憑證(或者叫票據)價值其實已經超出了銀行實際擁有的實物貨幣(比如說 黃金)的價值。
但這裡有個必要條件,就是來存錢的顧客足夠多,銀行才能做出更多的“假存單”(現代語言叫“信用貨幣”)。如果只有一個客戶,存進去 100盎司的黃金,估計銀行除了收取該位顧客的黃金保管費外別無他法,因為顧客隨時會取出自己的黃金。於是銀行鼓勵大家都來存錢,而且存的時間越長越好, 好處就是銀行付給你利息。當銀行的實物黃金或者放貸的信用貨幣不夠時,他們還可以從其他銀行互相借還,這就是“同行拆借”,借錢的一方要向另一方支付利 息,這就是“拆借率”。
在一個封閉的經濟體內,如果貨幣總供給是100萬盎司黃金,其中60萬盎司被存在了銀行,銀行發行等量的黃金存單,有效的貨幣供給量則是 40萬盎司黃金加上以存單形式存在的60萬盎司黃金的要求權,總貨幣量沒有改變。但是如果銀行發行了包括存單在內的200萬盎司的票據,那時人們拿著的 200萬的票據一齊到銀行要求取回黃金,能取回200萬盎司的黃金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而且銀行馬上就會倒閉——這就是銀行的噩夢“擠兌”。
為了防止擠兌,銀行多采用“部分準備金制度”。古典金本位的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如美國莫瑞·羅斯巴德和艾爾津·格羅斯克斯等)贊成 “100%準備金”制度,就是有多數通貨(黃金)就發行多少的票據(貨幣),目前的黃金夠用,不夠用時可以體現在貨幣的購買力上。現實是,沒有一家銀行實 行100%準備金制度。
如果銀行準備金是10%,那麼它就可以把剩下的儲備盈餘借貸出去,從借款人那裡獲得以新的存儲形式存在的收入,信貸就“創造”了10倍的新的貨幣,這就是“乘數定理”;如果要求銀行用5%的儲蓄做準備金,那麼倍數就是1/5×100=20。
非100%銀行準備金制度,是黃金貨幣化的標誌,是黃金變成更多紙的第二步蛻變,也是對人類社會影響最大的一步蛻變。
信貸貨幣的產生,是關於財富定義扭曲的開始,也是人類貪婪和一切非文明現象的“潘多拉之盒”的開啟
。
通過銀行的信貸創造,原來1盎司黃金可以買的東西,現在卻可能需要2盎司黃金。因為錢雖然增加了,但是實物(社會財富)並沒有增加,於是 人們發現錢“毛”了,不值錢了——這就是“通貨膨脹”。舊中國蔣介石政府和美國革命戰爭時期,或歐洲各國在一戰及二戰之後經歷的惡性通貨膨脹時期,銀行紙 幣一文不值。
顯然,貨幣跟其他商品不同的是,貨幣並不是越多越好。
黃金就是這樣被銀行一步一步加工成“紙”,為了使人們相信這張紙等同於一定數量的黃金,國家就以法律形式加以確認,這種紙幣就是國家發行的法定貨幣。
法定貨幣的產生是黃金貨幣化的標誌。
這個“一定數量”,就是紙幣對黃金的計量功能。比如“英鎊”,只是白銀的計量符號,最初代表一磅的銀,英文叫Pound Sterling。美元呢?最初是1盎司銀子的通稱,來源於16世紀一位銀匠。據說因為他鑄造的硬幣整齊劃一而且純度高而贏的信譽,後來被稱作 Joachim's thalers,美元Dollar就來自Thaler。
美元刀也是紙。
對於美元,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米爾頓·弗里德曼在他的《美國貨幣史》中這樣寫道:
美元與其他紙片的區別,就在於這張綠色的紙上面印著“美利堅合眾國將向其持有者立即支付……美元”,或者其他具有該作用的文字,此外還加 上這是一種“法定貨幣”的申明。法定貨幣的身份意味著政府在對其債權的清償中接受這些紙,而且法院將把這些紙的支付看做是對以美元表示的債務進行的清償。
美元這張綠紙,被美國政府接受為納稅手段和其他所有國家的收入工具,即美元債務的清償。為什麼在私人的產品與服務交易中,這些紙也能被私人接受呢?
一個簡單而正確的答案是,每個人都接受這些紙,是因為他堅信別人也會接受這些紙。
這些綠色的紙具有價值,這是因為每個人都認為它們具有價值;而每個人都認為它們具有價值,是因為在人們的經歷中它們之前已經具有了價值。
這一共同的被人們普遍接受的交換媒介,本質上卻是一種社會慣例,這種社會慣例的存在完全歸功於人們對一種可以說是“虛構之物”的廣泛接受。
作者的說法完全正確,深刻地揭示了美元的貨幣本質:美元只是一種被廣泛接受的“虛構之物”的符號而已。
伊朗總統內賈德說過,美國人拿走我們的石油,卻給我們一張沒用的紙。話雖無奈和憤懣,但是這張紙並不是沒用的,因為它曾經一度是世界公認的紙黃金,或者叫美金。
為什麼這張紙被人們稱作“美金”呢?這就要說到貨幣的信用本質。
二、貨幣的信用本質
法定貨幣,實際上是由國家壟斷性供給的一種公共商品。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貨幣發行權是國家主權的基本體現。很多國家最早的金銀幣及後來的法定貨幣多以歷史偉人肖像作為圖案,正反映了這一點。 政府通過強制獨占鑄幣權和法定貨幣機制掌控國家貨幣,建立了中央銀行和其領導下的商業銀行的現代銀行體制,進而管理以法定貨幣為核心的金融體系。
具體說來,貨幣有三種價值:一是,國內購物能力的價值,即一個單位的貨幣能買多少東西,這個價值的變動表現為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最終體 現為利率。二是,信貸價值,銀行貸款借來的信用值多少錢,標度為利息。三是,對他國貨幣的價值,用匯率來衡量。這三種價值都是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國家或 者說國家貨幣體制下的貨幣政策來實現的。
政府通過中央銀行控製商業銀行來實施貨幣政策,實現社會資源的配置,達到經濟增長、控制通貨膨脹(穩定物價)、充分就業以及國際收支平衡的宏觀經濟目標。
從貨幣本質來講,一國的法定貨幣即紙幣,其實只是一個計量單位,本身並沒有價值。
如果非要說這張紙還是有價值的,那僅僅只是因紙幣有印刷成本而具有價值(因為包含了勞動)。在現代社會,由於更多地採用電子貨幣,紙幣就實實在在只是一個記賬符號了。
不同國家發行的紙幣所代表的黃金數量是不一樣的,因為各國擁有的財富不一樣。美國不一定擁有全世界最多的財富,但是美元確是全世界使用最 多的紙幣。美元可以換回全世界所有的東西,別的紙幣卻不一定能。原因就在於,美元這個記賬符號和虛構之物不僅被美國自己“廣泛接受”,也被全世界廣泛接 受。換言之,就是美元在全世界具有廣泛信用。
貨幣信用實際上是國家信用的體現,包括地緣政治、經濟實力、國家意志、外交謀略、軍事地位和金融體係等國家實力,甚至包括文化和創新等軟實力。
美元由於是代表美國信用,曾一度因為美國國力強大,全世界都“相信”美元等同於黃金;而且,二戰後的布雷頓森林會議以“國際法律”形式規定美元等同於一定數量的黃金,因此美元曾一度被稱為“美金”或者叫“紙黃金”。
既然這樣,美國是不是就可以大量印紙,從而購買全世界的黃金和實物財富?不是。美元是美國的國家債務,是對美國債權的清償的工具。就是 說,當美國政府收到美元時,表示繳納美元的人(或經濟實體)與政府兩清了。一國債務的清償,必須使用本國的貨幣。金本位時,黃金是任何國家都收的貨幣。既 然是債務,貨幣的發行是受到製約和限制的,實物財富是其發行的基礎。政府發行貨幣,印的鈔票越多,就表示債務越多。
換言之,美國政府發行美元,個人取得以美元計價的工資收入或者企業取得以美元計價的贏利,最後都會變成儲蓄或者其他貨幣資產再流回到中央銀行。通過這樣一個循環,就使用完了美元紙幣的信用價值。
既然貨幣是債務,那美國為什麼還印製了那麼多美元,甚至出現“流動性過剩”?按照歐洲中央銀行(ECB)的定義,流動性過剩,是實際貨幣存量對預期均衡水平的偏離。
為了便於理解,讓我們先從一個企業資產負債平衡說起。
一個公司的最初資產就是股東的本金,如果公司本金不夠還要藉款(借款就是負債)去運營,最後賺錢了,那麼本金就增加了,股東年底就可以分 紅,會計總能在年底平衡資產和負債。因此,公司不會出現“流動性過剩”。如果公司虧損了,那麼本金就減少了,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也總是平衡的。如果公司嚴重 虧損資不抵債,連本金都虧完了,公司就要破產,因為資金周轉不開了,不能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了,這叫“流動性缺失”,也叫“資金鍊斷裂”。
中央銀行和企業一樣,也需要保持總資產和總負債平衡。但是銀行不會出現資金鍊問題,因為它可以印鈔票,銀行只會出現“流動性過剩”。
中央銀行負債表的資產一項,包括商業銀行放在中央銀行的準備金(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的存款)、政府債務(政府預算赤字向銀行借的債務,一般是政府債券)、外匯儲備以及中央銀行為保障銀行系統信用而收購的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等等。
中央銀行以一定的利率借錢給商業銀行作為準備金,借錢的利率叫“再貼現率”。這些借款也是中央銀行的資產(債權)。降低再貼現率,商業銀行融資成本低就會多藉款,這也會增加央行資產。
市面上流通的貨幣——包括銀行的居民儲蓄,也是銀行的負債,是國家對於貨幣持有人的債務清償。
政府如果發行過量債券(向老百姓借錢開支,即財政赤字),然後指揮中央銀行購買,中央銀行的資產就會增加;如果外匯儲備增加和不良資產增加,也會出現銀行總資產大於總負債。要平衡資產和負債,中央銀行就得不斷增加發行貨幣,這就會出現“流動性過剩”。
那麼,什麼是全球流動性過剩呢?全球流動性過剩就是流入全球銀行系統的貨幣比流出銀行系統的貨幣多。在中國這體現為儲蓄多於投資,人們存更多的錢到銀行,卻沒有相應的貸款投資去用這些儲蓄。美國則相反,變成了儲蓄很低,負債很高,資產價格泡沫化嚴重。
目前全球流動性過剩原因很複雜,主要體現為美元的流動性過剩,也就是說美元發行過量。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美國的“雙赤字”,即連年政府赤 字,連年國際收支赤字(包括貿易逆差,進口額大於出口額)。赤字導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即美聯儲,相當於美國的中央銀行)的資產連年增加。
要平衡資產債務,美聯儲就得年年增加發行美元。美元再通過貿易赤字,流向全球,變成石油美元、歐洲美元和新興經濟體的外匯儲備等。
美元發行過度和流動性氾濫,由於沒有相應的實物資產去吸納這些美元投資,就出現了大量的國際投機資金。所謂投機資金,本質上就是以生息和 套利為目的的貨幣資本,對沖基金、私募基金等就是其中的主要代表。目前國際金融市場上僅對沖基金就有8000多只,持有以萬億美元計數的資產。美國國內的 共同基金、退休基金及保險業基金,這些基金控制的資產超過20萬億美元,是全球外匯存底總和的四倍。
一般認為,國際投機資本主要有五大來源:國內短期資金外溢、跨國公司暫時閒置或過剩的流動資金、國際銀行的外彙和信貸業務資金以及各種專項投資基金。
2001年以來,全球各主要經濟體普遍實行了超低利率政策,就是鼓勵大家借錢投資和消費,於是全球流動性氾濫,國際熱錢活動頻繁。這些數量龐大、行踪神秘 的熱錢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暴漲、全球股市房市泡沫以及一些新興國家出現的貨幣金融危機以及接下來要講的貨幣戰爭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這些國際投機資本活動猖獗是美元脫離黃金本位以來,尤其是冷戰結束及允許資本自由流動後,國際金融市場出現的一個重要變化。這些與實體經 濟沒有直接聯繫的國際資本流動規模迅速膨脹,其中,具有高度流動性的資本又佔據主流地位,這些資本被稱為“國際游資”、“國際投機資本”、“熱錢”等。
《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辭典》對“國際游資”的定義是:在固定匯率制度下,資金持有者或者出於對貨幣貶值(或升值)的投機心理,或者受國際利率差收益明顯高 於外匯風險的刺激,在國際間掀起大規模的資本流動,這類短期資本通常被稱為游資。實際上,我們可以把那些以追逐投機利潤為目的而在國際金融市場之間流動的 資本統稱為“國際游資”。
顯而易見,是美元的過度發行催生了大量的國際游資。
既然美國發行了這麼多的美元,其貨幣信用已經嚴重透支,可為什麼全球經濟體還都儲藏美元?為什麼嚴重貶值的美元在匯率市場上卻是一統江山的強勢貨幣?是美聯儲煉就了強勢美元嗎?
三、是美聯儲煉就了強勢美元嗎
貨幣是一種公共商品,中央銀行就是生產這種商品的公司。美元是美國的中央銀行——美聯儲發行的,依照美國“聯邦儲備法”(Federal Reserve Act),美聯儲卻是獨立的,連美國總統和美國國會也不能干涉,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公司”。
美聯儲有2000多名員工,年度預算將近3億美元(2007年),自負盈虧,專有一名委員負責公司的運營。美聯儲決策機構由7名委員組 成,全部由總統提名,並經國會通過,任期為14年,比國會議員和總統的任期都要長得多。決策機制為“投票制”。這7名成員全部為國家公職人員,不得兼職於 營利機構,也不能擁有股票,更不能打理自己的生意。美聯儲指導並監督下屬的12家聯邦儲備地區銀行開展信貸業務。設在全美國的數以千計的銀行網點只是一個 簡單的存貸機構,收款放款而已。美聯儲僅僅有權力決定存款準備金率,以及窗口貼現率等操作手段。
但是,經營美元商品的“公司”卻不是美聯儲,而是美國聯邦公開市場操縱委員會(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FOMC)。
美國的長期利率——聯邦基準利率的決定權並不在美聯儲手裡,而是被FOMC控制。這個委員會由美聯儲的7名委員和12家聯邦儲備銀行的董 事長組成。 FOMC的主席也是投票產生,雖然傳統上是美聯儲的主席兼任。 12名銀行董事長每次只可以投5票。這樣,19人的委員會投出12票決定FOMC和美國的貨幣政策。就是說,如果美聯儲的其他6名委員反水,美聯儲主席也 不一定是FOMC的主席。
對長期利率的調整採用投票制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當FOMC要調整聯邦基準利率時,會指示美聯儲設在紐約的“公開市場交易櫃檯”買賣財 政部的政府債券(就是國庫券),每天的交易通常是數十億美元。美聯儲賣出國債,通過交易把貨幣抽離經濟,促使短期利率上升,就好像踩剎車;買進的作用則相 反。
以前的聯邦基準利率調整是暗箱操作,今天都是公開透明信息。美聯儲主席是對外宣布和政策之人,也是美國總統和美國國會要了解FOMC的長期利率政策必須“傳詢”(作證)之人,所以曝光率相當高。
這就是多少年來,人們一直誤認為是美聯儲在操作美元的貨幣政策的緣故,格林斯潘擔任了14年的美聯儲主席一職,故而有格林斯潘的“大師的時代”的說法。有意思的是,格林斯潘出生之際,卻是美元取得國際貨幣壟斷地位之時(1926年)。
美聯儲管理的聯邦儲備銀行中屬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實力最大,代表著華爾街利益。如果財政部長也來自華爾街——如克林頓時代的高盛證券公司 的董事長羅伯特·魯賓和小布什政府的亨利·保爾森就擔任財政部長,就會有“華爾街美國”和“國會美國”之爭。本書的後面還要講述,在此不再贅達。
美國總統有財政部(負責國債發行)和預算管理局(負責政府預算開支),也有自己的經濟政策委員會,國會眾參兩院也都有自己的金融委員會和預算委員會。正是這些機構和職能的聯動,構成了美國的貨幣政策和經濟政策的確立、實施。
美聯儲的工作職責只是創造合適的貨幣環境,維持就業(保持經濟增長)和穩定物價(防止通貨膨脹)。因此,保持美元的購買力是其基本任務。放手讓美元貶值並不是美聯儲的初衷,強勢美元也不是美聯儲的功勞。
強勢美元其實是由其他國家對美元的強勢需求煉成的,這種外部需求的內因又是以美國的國家信用和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的霸權做擔保的。
外匯市場上,各國貨幣就是參與競爭的商品,作為國家法定貨幣的美元、英鎊、歐元和人民幣等也都是商品。既然是商品,就必然存在競爭,存在 傾軋,存在大魚吃小魚的現象。換言之,就存在壟斷,就存在寡頭和霸權。這些貨幣商品之間的競爭,是在交易市場即匯率市場按供需關係這一基本原理來進行的。
資本是趨利的,投資到生產部門獲利多的背後是金融部門的獲利少。反之,如果投資到金融市場(它們往往體現為股票和債券)能產生更多和更快的利潤,生產部門往往就會缺乏資金。
對一個國家而言,如果一國能吸引外國資本,比如經濟增長和收益率有優勢,該國貨幣就對外資有吸引力,而外幣是不能在該國流通的,於是就被 要求兌換為本國貨幣,於是對該國貨幣的需求就使該貨幣的匯率有升值的壓力。美元是國際貨幣,也是參照物,所以一國貨幣的升值壓力主要體現為美元的升值壓 力。這種壓力就是投機資本所謂的升值預期。
以中國為例,中國便宜的地租和廉價的勞動力以及巨大的消費市場吸引外資來投資辦廠,同樣也帶來了投機資本對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套利慾望。換 言之,付地租、工資和購買原材料,收購中國企業和其他資產,以及購買中國的商品和進口資源類產品,都需要人民幣,資本套利的熱錢也需要人民幣,於是人民幣 匯率就走強了。強大的需求決定了人民幣的匯率升值。
正是“供給與需求”這一古老永恆的原理決定著一國貨幣的漲跌。市場需求又取決於什麼呢?當然是一國法定貨幣後面體現的國家信用價值。貨幣之爭,其實是國家實力之博弈。
供需關係原理是我們分析匯率市場、理解貨幣競爭和美元金融謀略最基本的出發點,也是製高點。忽視了這個基本原理,必然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導致可怕的短視和誤導。
在全球化的初步擴張時期(1500—1914年),以英國為中心的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大多采用“金本位”的貨幣政策,即黃金是國際貨幣, 也就是硬通貨,各國的法定貨幣與黃金按一個固定比例結算。如英國的銀行券可以自由兌換金幣(1823年),金幣也是全世界自由流通的,在美國的一些州縣甚 至到了20世紀40年代還有別國的金幣的流通。
國際金本位制推動了國際貿易的發展,促進了國際資本的流動,還起到了調節國際收支不平衡的作用。隨後的兩次世界大戰和20世紀30年代初的經濟大危機最終瓦解了金本位制,直至1944年以來以“美元本位”為特徵的布雷頓森林體系成為新的國際貨幣體系。
這就是從黃金到與黃金掛鉤的紙美元,再到脫鉤的紙美金,再變成現在美元紙的過程。美元成為國際貨幣後,美國曾企圖推行黃金去貨幣化政策,就是連黃金都不是通用貨幣,只是作為金屬用途(如做行業原料、裝飾品等),但是沒有成功,這是後話。
於是,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經濟體國家,一方面由於其國家法定貨幣是美元,而美元同時又是國際貿易結算貨幣、國際金融投資貨幣和國際外匯儲 備貨幣,這導致了全球資本市場對美元的巨大需求,美元開始成為國際強勢貨幣;而日元和隨後出現的歐元由於同樣原因成為次強貨幣。
雖然,這些脫離金本位的強勢國家的法定貨幣的信用正如脫韁的野馬一樣再也不受黃金的控制了,它可能含金量很低——由於發行過量導致其信用價值很低,但是卻能由於巨大的外部需求而保持它的強勢地位,“強勢美元”就是這麼形成的。
換言之,不是美聯儲煉就了“強勢美元”,也不是美國煉成了美元刀而是非美元國家自己煉就的“強勢美元”,並親手打造了鋒利無比的美元刀。
正是強勢的美元,為美國進行資本投機和控制新興經濟體的國家主權貨幣提供了條件,尤其是在匯率市場上。
四、麥當勞的貢獻
沒有黃金作為價值參照物的各國貨幣如何確定各自的匯率呢?經濟學家卡賽爾在1922年提出了把匯率的確定同“實體”經濟聯繫起來的方法,這就是貨幣的“購買力平價”,或者叫“麥當勞原則”。
這個方法很簡單,就是把各國都生產和消費的麥當勞的漢堡包“巨無霸”作為參照物。
美國的麥當勞是一個“標準化的”企業,生產的“巨無霸”是一種標準商品,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幾乎都一樣,它包含了所有商品包含的土地、勞動 和資本等生產三要素。如果一個“巨無霸”在美國賣20美元,在加拿大賣22加元,在中國賣12元人民幣,那麼兩種價格之間的比例關係22/20即 代表了加元和美元之間的“實際匯率”是11加元比1美元, 12/20即代表了人民幣和美元之間的“實際匯率”6元人民幣比1美元,12/2 2即代表了人民幣和加元之間的“實際匯率”545元人民幣比1加元。
這就是麥當勞定價原理。
漢堡包的生產者們做夢也不會想到自己的麵包會成為人類最重要的發明——貨幣的價值的度量衡。當然,如果一國匯率建立在一家美國快餐店的產品價格上豈不滑稽?!
這種測算方法是否就完全表達了兩國之間的真實匯率呢?顯然不是,因為兩國國內價格是變動的,這種變動是與國家貨幣政策密切相關的,因此 “真實匯率”在浮動匯率制度下只是用作參照的匯率。如果“名義匯率”發生了變化,比如加拿大變成了1加元對1美元,中國變成了68元人民幣對1美元,那 麼相對於“實際匯率”來講,加元就升值了(或者說美元貶值了),人民幣就貶值了(或者說美元升值了),人民幣對加元也貶值了(或者說加元升值了)。在固定 匯率制度下,名義匯率代替了實際匯率,實行固定匯率制的國家就可以通過匯率的調控實現本國的貨幣升貶。
既然是這樣,那麼一國如何確定匯率及貨幣政策?按照蒙代爾-弗萊明理論,在國際金融中,一國政府存在三種選擇:一是匯率穩定;二是資本自 由流動;三是政策自主(充分就業、利率政策、反週期的財政擴張等),但是政府只能選擇其中的兩項,這就是“三元悖論”三元悖論,也稱三難選擇,它是由美國 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就開放經濟下的政策選擇問題所提出的,其含義是:本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匯率的穩定性、資本的完全流動性不能同時實現,最多只能同 時滿足兩個目標,而放棄另外一個目標。例如,在1944年至1973年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中,各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匯率的穩定性得到實現,但資本流動受到 嚴格限制。而1973年以後,貨幣政策獨立性和資本自由流動得以實現,但匯率穩定不復存在。
根據三元悖論,在資本流動,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和匯率制度三者之間只能進行以下三種選擇: (1)保持本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資本的完全流動性,必須犧牲匯率的穩定性,實行浮動匯率制。 (2)保持本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匯率穩定,必須犧牲資本的完全流動性,實行資本管制。 (3)維持資本的完全流動性和匯率的穩定性,必須放棄本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而美國例外。
因為,在現代國際金融格局下,任何國家,無論採取固定匯率制還是浮動匯率制,只要其為合法的國內需求進行融資而引發的本幣超過外匯儲備,其可自由兌換的貨幣在外匯市場上就會遭到攻擊。英國如此,東南亞國家亦然。
貨幣攻擊的方法、手段及後果會在下面的章節具體闡述;應對本幣遭受如上攻擊的唯一辦法是取消其貨幣的可自由兌換,而這樣做就會趕走外國投資。
因此,所有非美元經濟體(包括歐盟國家),在滿足國內需求時,被迫吸引美元投資,增加其出口盈餘,一些新興經濟體的國內發展和貨幣政策甚至財政政策更是受到了外國貸款和投資的牽制。
儘管國家貨幣理論認為,一國政府可以無須背負主權債務,也無須外國貸款或投資,就能夠以發放主權信貸為國內發展融資,實現充分就業和經濟 平衡高速增長,而且不受惡性通貨膨脹的懲罰。但是,在當今經濟全球化體系下,尤其在無管制的全球金融和貨幣市場中,參與“自由貿易”的國家由於存在外匯問 題,這個理論就不適用了。
這就導致一個結果,非美元經濟體為了增加出口,以獲取國內經濟發展所需的美元貿易盈餘,其“本能偏好”就是低估本國貨幣價值(名義匯率高於實際匯率,即貶值)以增加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因為這樣一來同一種商品相對於它的競爭對手其產品價格會更低。
這種競相貶值造成的結果就是美國得以進口了大量物美價廉的產品,低價商品壓制了與之競爭的美國商品的價格,同時也壓制了工人工資,從而抑制了美國的通貨膨脹……
這就形成一個局面:美國生產美元(其實就是紙),其他地區生產美元可以買的產品;美國的貿易赤字是可容忍而且可控的,美元超額發行對美國國內通貨膨脹的影響也是可控的。
除了美國之外,其他任何國家只要維持美元貿易赤字,其本國貨幣都將遭受崩潰的懲罰。這就是為什麼今天幾乎所有國家都維持對美國的貿易順差。
美國正是以美元為武器,通過操縱利率等手段控制美元的漲跌,再影響到國際匯率,達到美國利益最大化,這種思維逐漸演變成美國的金融戰略。
美國的美元戰略家們充分利用了這一偏好和對美元的巨大需求,有預謀有組織地通過增發貨幣使美元逐漸、有序地貶值,雖然美元的信用價值越來 越低,但是由於向美國出口的國家還必須以美元的形式(投資美元資產)儲備貿易盈餘,從而被動投資或貸款於美國經濟,造成了美元的巨大市場需求和強勢美元。
後面還會講到,從20世紀20年代美元取得國際貨幣壟斷地位到60年代,美元之所以支配世界經濟,是因為美國的債權國地位;在這之後,美元的支配地位卻是源於美國的最大債務國地位,而且,它們的槓桿作用與之前作為淨債權國一樣強大。
換言之,美國不管是靠放貸過日子還是靠借債過日子,美元一樣都是強勢貨幣。這是傳統經濟學理論解釋不了的經濟現象。
而非美元經濟體由於缺乏堅強的國家意志和協同作戰的傳統,只能被迫接受美國的巨浪甚至海嘯赤字的一波又一波的沖刷和剝削。
從根本上講,一個國家發行法定貨幣取決於政府意志和徵稅的能力,貨幣是為了納稅人支付稅收而發行的。美元的過度發行(貶值)實質上就是向 非美元經濟體徵稅。這與大英帝國在其全球殖民地實現的英鎊區政策,與資本主義國家第一次全球殖民運動期間向殖民地掠奪資源和徵收土地稅沒什麼兩樣。
不同的是,通過美元的過度發行和美元霸權地位進行的第二次殖民地運動,對非美元經濟體尤其新興經濟體進行的財富掠奪更具欺騙性而已。
作為強大經濟體的歐共體和日本,同樣也遭到了來自美元的壟斷壓迫和經濟壓榨。但是由於其貨幣也是很多國家儲備外匯貨幣和貿易結算的一部分,在貨幣競爭中也採用了和美元一樣的匯率政策剝削新興經濟體,甚至很多時候發達經濟體之間都有共謀。
這樣說來,國與國之間的貨幣競爭,在現行的美元本位體制下的經濟全球化中,各國的法定貨幣其實就是美元的附屬貨幣,與美元的博弈實際上一場不對稱戰爭,在與美元的貨幣戰爭中沒有戰勝的可能,即使美元的霸權地位也受到其國內經濟問題的困擾和其他貨幣的挑戰。
那麼美元是怎麼成為貨幣競爭的金字塔尖,成為關鍵貨幣呢?這要從美元博弈英鎊說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