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日

1998年俄羅斯崩潰

美元刀:美元全球經濟殖民戰略解析
鋒芒畢露摧毀盧布——1998年俄羅斯崩潰(1)

在完成美元與黃金脫鉤,然後美元與石油掛鉤的戰略部署後,美國使用美元刀不費一兵一卒而決戰於千里本土之外,在不動聲色中利用極低廉的 “成本”把一個巨大帝國徹底擊敗。美國的石油戰略和美元戰略的交替實施,使俄羅斯經濟完全依賴於石油收入和西方的市場。 21世紀的石油漲價剛使鐵腕總統普京稍有實力全面對抗美國霸權,但2008年的美國金融危機和石油價格雪崩又給俄羅斯當頭一棒。

錦上添花天下有,雪中送炭世間無。

——題記

鋒芒畢露摧毀盧布——1998年俄羅斯崩潰

一、冷戰形成的經濟學成果“軟著陸”

有一個笑話,講的是美國的宇航員在宇宙飛船升入太空後,發現圓珠筆和鋼筆由於失去了地球引力,竟然寫不出字來。聽說蘇聯人解決了這個問 題,於是在美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技術攻關失敗後,只好花大價錢從蘇聯人那裡買了專門技術(就是Know-how),結果蘇聯人給的技術只有3個字——用鉛 筆!

這個笑話的初衷肯定是告訴我們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和經濟價值,但是當時蘇聯的太空技術領先於美國卻是事實。

1957年,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61年4月12日蘇聯英雄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軌道,並繞地球一周,歷時1小時48分鐘,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載人宇宙飛行,實現了人類進入太空的願望。

美國於同時期啟動了登月計劃即阿波羅計劃,又稱“阿波羅工程”,共有2萬家企業、200多所大學和80多個科研機構,總人數超過30萬人 參與了這項工程。 1961年的“阿波羅1號”宇宙飛船還未升空就發生了爆炸,3位宇航員罹難。經過反复的改進和實驗,一直到1969年7月16日,經過11次改進後的宇宙 飛船“阿波羅11號”搭載2名宇航員成功登上了月球,走出了美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美國率先蘇聯登陸月球完成了人類的登月夢想。

以上是美國和蘇聯在太空技術競賽中的一個縮影。從當時看登月並沒有太多的現實意義和經濟利益,為什麼美國要如此大動干戈,必須要先於蘇聯登上月球?這是當時美蘇爭霸的冷戰戰略的需要。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成為世界經濟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並推行全球擴張政策。 1947年3月,杜魯門主義的提出,既是美國在全世界擴張勢力的宣言書,也是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發動全面冷戰的宣言書,又是冷戰全面開始的標誌。以美國 為首的美歐等西方陣營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開始推行冷戰政策。

赫魯曉夫上台以後,提出同美國平起平坐、實現美蘇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戰略。隨著戰後蘇聯經濟、軍事實力進一步增強,從50年代後期 起,美蘇爭霸的世界格局逐漸形成。 1961年蘇聯分割東西德國而修築“柏林牆”、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和太空競賽就是那個時代的產物。

到70年代,美國因為兩次石油危機和越南戰爭等因素經歷了兩次經濟衰退,蘇聯的經濟實力同美國的差距大為縮短,1975年,蘇聯的工業總 產值上升,相當於美國的80% 。蘇聯在軍備方面趕上了美國,蘇聯的戰略導彈至1975年已達2402枚,超過美國40%,1979年蘇聯在戰略核力量上的開支幾乎為美國的3倍。

美蘇爭霸的重點在歐洲,蘇聯在東歐、美國在西歐都集結了重兵,處於兩軍對峙的僵持狀態。蘇聯一方面對歐洲以“緩和”戰略麻痺西方,另一方面加緊在歐洲以外的地區擴張。 1979年入侵阿富汗,標誌著蘇聯霸權主義政策發展到了頂點。

蘇聯還對中國推行霸權主義,企圖控制中國,使得中蘇關係惡化。美國1969年後的尼克松主義,調整全球軍事部署,收縮亞洲兵力,1973年從越南撤軍,1979年同中國建交。

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是美蘇爭霸的第三階段。 1981年,裡根出任美國總統以後,開始對蘇聯採取強硬態度,遏制蘇聯在全球的擴張勢力。在核戰略和核軍備方面,美國提出了“星球大戰”計劃,通過以高技 術為核心的新一輪軍備競賽,從而拖垮經濟力量相對落後的蘇聯。在爭奪第三世界方面,美國立足於在軍事上打小規模的局部戰爭,打擊親蘇政權。

蘇聯則由於國內經濟發展緩慢,在與美國爭霸中背上了沉重的經濟包袱。 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執政後,開始放棄爭奪軍事優勢的做法,轉為裁減軍備,從對外擴張轉向全面收縮。 1989年柏林牆倒塌,標誌著蘇聯社會主義陣營的瓦解;1991年12月底,蘇聯解體,美蘇冷戰爭霸的局面結束。

美蘇冷戰是除戰爭以外的敵對和對抗行動;美蘇爭霸則是既有和平方式的對抗,也有局部戰爭,如美軍侵略越南和蘇軍入侵阿富汗在本質上都是對歐洲之外的地區戰略地點的爭奪。

2001年美國“9·11”恐怖襲擊的元兇、塔利班的基地組織頭目的本·拉登就是美國為了對抗蘇聯而扶持起來的反蘇武裝。而越南戰爭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遏制社會主義中國。

冷戰中美蘇爭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歷史的原因,更有意識形態、社會制度、經濟競爭、軍備競賽、控制盟國和戰略要地等方面的矛盾因素。冷戰的過程,表面上看是意識形態與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社會制度之間的矛盾,其實質是美蘇爭霸是爭奪世界霸權的衝突。

蘇聯解體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這方面的論斷也很多,比較一致的觀點就是,裡根政府的“星球大戰”計劃是個幌子,美國通過軍事競賽的經濟手 段拖垮了蘇聯。但是大多數分析都忽視了“美元因素”,尤其是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的美元霸權導緻美國利用經濟手段拖垮蘇聯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首先,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和戰後的美蘇聯手,基本上遏制了前德國和日本的軍事實力的複活,避免了挑戰美甦的軍事霸權國家的出現,在這一點上,美甦的戰略利益是一致的。北約組織的重要成員英法兩國站在了美國一邊,美國在歐洲地緣政治上就佔據了優勢。

其次,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成果,推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促使經濟進入一個相對穩定和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第三 次科技革命是人類文明史上繼蒸汽技術革命和電力技術革命之後科技領域裡的又一次重大飛躍。它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和空間技術的廣泛應用為主要標誌,涉及信 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控制技術革命。

再次,最重要的是,二戰後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了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美國利用冷戰和美元武器成功地脅迫當時最大的經濟體西德和日本成為 美元的附屬貨幣和美國的附屬經濟。而蘇聯一方面受到美歐的經濟封鎖,石油、天然氣等資源出口受到壓制,另一方面還投入了大量的經濟力量到軍事競賽中。

雖然在當時蘇聯的計劃經濟體制下,資本管制和外向性經濟還沒有成為主導經濟的政策,美元不能利用匯率武器直接攻擊盧布,但是美元的霸權導 致了美國能操縱國際油價。一方面是蘇聯的石油開發成本高於中東地區,一方面美國千方百計壓低油價以切斷蘇聯的外彙來源,迫使其陷入經濟困境,進而瓦解蘇聯 人對國家製度的信心。

在以美元霸權為基礎的金融戰爭和經濟博弈中,蘇聯根本沒有戰勝的可能。美國的美元戰略不費一兵一卒而決戰於千里本土之外,在不動聲色中利 用極低廉的“成本”把一個巨大帝國徹底擊敗。隨著蘇聯解體,美國軍事霸權得到了鞏固,更加強化了美元貨幣的超級霸權。於是,美國得以繼續以美元武器加緊了 對俄羅斯的經濟控制和瘋狂的財富掠奪。

值得一提的是,冷戰雖然結束,但卻留下一個經濟學理論遺產,那就是“軟著陸”。軟著陸其實就是前面提到的美蘇太空競賽中的宇宙飛船回到地面或者到達月球表面而採取的一系列緩衝措施,是避免硬著陸後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經濟學中的經濟要素軟著陸雖然到目前也沒有一個完整定義,但作為控制經濟現象超常擴張的反製手段,軟著陸一詞卻一直沿用至今。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雖然蘇聯對飛船的軟著陸技術得心應手,卻在美元霸權下的經濟領域幾乎沒有機會應用,因為蘇聯和後來的俄羅斯從來沒有過 經濟飛上天的實質性的大規模增長,沒有高增長,自然沒有軟著陸;而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休克療法的經濟改革,又是一次真正的硬著陸。

二、格林斯潘參與了顛覆蘇聯

大家都知道蘇聯解體和“柏林牆”的倒塌有關係,也都知道蘇聯解體肯定是外因和內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是你也許不知道,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實際上參與了顛覆蘇聯的活動,這也印證了美元武器和美國的金融霸權在蘇聯的解體中所起的獨一無二的作用。

1983年至1985年,在任美聯儲主席的前幾年,格林斯潘在裡根政府的外國情報顧問委員會(President's Foreign Intelligence Advisory Board,PFIAB)任職,他的任務就是評估蘇聯在軍備增加過度耗用資源時的承受能力,其賭注就是,裡根的“星球大戰”計劃將會使蘇聯經濟無法增長; 其策略就是保持冷戰的強大壓力,壓低石油價格,斷絕其外彙來源;一旦軍備競賽升級,蘇聯如果跟進其經濟就會崩潰,如果不跟進,就會要求談判;不論哪種情況 發生,美國都可以出手,解除蘇聯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勢力範圍,從而結束冷戰,成為世界超霸。

前面講了,1971年後形成的美元霸權,已經使歐洲和日本等強大經濟體默認了美國政府濫髮美元以擴充軍備、進行全球軍事擴張的單邊經濟政 策,為了打敗蘇聯,美國政府尤其是裡根政府充分利用了美元武器並最終成功了。為了紀念裡根總統,美國就有一艘航空母艦以里根總統命名。

二戰後的第三次新科技革命加深了國際分工,使國際性的經濟技術和文化交流的聯繫日益緊密,一個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很大程度上要依賴它在世界 市場上的適應性和競爭力。而蘇聯的企業多年來沒有吸引新技術的內在要求,許多企業缺乏自我改造和自我發展的能力,產品幾十年一貫制,技術長期得不到改進, 產品質量低、缺乏競爭能力。

蘇聯從60年代開始,由於勞動力來源日趨緊張、原材料和燃料動力供應矛盾日趨尖銳、資金不足和生產效率低下等原因,致使基本建設的增長速度不斷下降,由50年代的74%,下降到70年代的53%,80年代前5年又降到32%。

戈爾巴喬夫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開始掌握蘇共的最高領導權的。他推出了政治民主改革的“新思維”和經濟改革的“加速戰略”。 “加速戰略”倉促上馬,對長期形成的畸形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對農業體制的深入改革未予重視,對企業改革的宏觀決策缺乏具體可行的配套措施,以致各項改革效果 不佳。 1986—1988年,國民收入增長率僅為28%,尚低於改革之前,而財政赤字卻在上升。當時的蘇聯經濟規模,與英國相當,只相當於歐洲的1/6。

“星球大戰”計劃實施的結果就是,蘇聯沒有能力和美國展開軍事競賽,而“巧合”的是,戈爾巴喬夫配合美國進行了一系列自毀長城的政治和經濟改革。不幸的 是,正是在戈爾巴喬夫倡導的改革過程中,在他的任期內,蘇共被解散了、蘇聯被解體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僅僅走過74年就從世界版圖上永遠地 消失了。

格林斯潘事後回憶認為,很難說是戈爾巴喬夫有意讓蘇聯瓦解,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戈氏沒有出手阻止蘇聯的崩潰。

與蘇聯的衛星國東德、捷克和波蘭一樣,政權更迭的“最後一根稻草”無一例外的是貨幣貶值的惡性通貨膨脹——列寧的預言,摧毀一個政權的最好方式就是使其貨幣喪失購買力,惡性通貨膨脹可以不為人察覺地達到其目的,在他自己創造的帝國應驗了。

1989年蘇聯的經濟形勢全面惡化,工業產值僅增長17%,其中生產資料增長07%,農業產值增長1%。這樣低的增長速度在蘇聯歷史上是少有的。市場 供應嚴重不足,與居民的購買力嚴重脫節,全國到處出現搶購風。 1989年蘇聯36個大城市實行分配卡製度,在1200種生活消費品中,有1150種供應不足。國家財政赤字劇增,赤字額相當於國家預算支出的1/5和國 民生產總值的1/10。市場供應的嚴重不足和財政赤字的劇增,造成了嚴重的通貨膨脹,1989年,盧布貶值一半,食品和消費品大幅度漲價。

隨後蘇聯又推出了矯枉過正的“經濟健康化計劃”,開始了戈爾巴喬夫的第二階段改革。結果是改革沒有取得任何效果,經濟形勢繼續惡化。從 1990年開始,生產出現前所未有的絕對下降局面,財政赤字不斷上升,貨幣發行無法控制,通貨膨脹加劇。市場供應一片混亂,“黑市”交易取代國營商業零售 網。美元成了當地人手中的黃金般的通貨,盧布貶值3/4,處於崩潰的邊緣。

隨後就是1991年8月強硬左派發動的政變中,戈爾巴喬夫下台,蘇聯解體,葉利欽成了俄羅斯的新總統。

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老路肯定是走不回去了,葉利欽時代的俄羅斯開始全面倒向西方,在美國政府,包括格林斯潘本人,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為首的戰略家們推銷的“休克療法”改革中,蘇聯開始了全面私有化和自由市場經濟,並尋求IMF的資金支持。從此,俄羅斯被納入美元經濟體系,成為又 一個美元武器的靶標,也是美元戰略下的最大的一個靶標。

休克療法本是醫學術語,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被美國經濟學家薩克斯應用於“治療”玻利維亞的經濟危機中。當時玻利維亞通貨膨脹率高達 24000%,經濟負增長12%,民不聊生,政局動盪。與以往漸進式的積極調整不一樣的是,休克療法主張放棄擴張性經濟政策,緊縮貨幣和財政,放開物價, 實行自由貿易,加快私有化步伐,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上述做法一反常規,短期內造成經濟劇烈震盪,彷彿病人進入休克狀態,但隨著市場供求恢復平衡,經 濟運行也回歸正常。兩年後,玻利維亞的通貨膨脹率降至15%,GDP增長21%,外匯儲量增加了20多倍。

為了誘惑俄羅斯,蘇聯解體前美國又把“休克療法”用於波蘭,也取得了成功,豎起了一個“榜樣”。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聯邦繼承了1700萬平方公里領土,15億人口,繼承了原蘇聯的大部分家底。但是,1萬億盧佈內債、1200億美元 外債,還有一大堆半死不活的企業、物價飛漲。面對當時的局面,葉利欽總統大膽啟用35歲的蓋達爾為政府總理執行其激進改革計劃。

1992年年初,一場以休克療法為模式的改革,在俄羅斯聯邦全面鋪開。

“休克療法”的重頭戲,是放開物價。俄羅斯政府規定,從1992年1月2日起,放開90%的消費品價格、80%的生產資料價格。與此同時,取消對收入增長 的限制,公職人員工資提高90%,退休人員補助金提高到每月900盧布,家庭補助、失業救濟金也隨之水漲船高。物價放開頭三個月,似乎立竿見影,收效明 顯。購物長隊不見了,貨架上商品琳瑯滿目,習慣了憑票供應排長隊的俄羅斯人,彷彿看到了改革帶來的實惠。可沒過多久,物價像斷了線的風箏扶搖直上,到4月 份,消費品價格比上年12月上漲65倍。政府原想通過國營商店平抑物價,不想黑市商販與國營商店職工沆瀣一氣,將商品轉手倒賣,牟取暴利,政府的如意算 盤落了空,市場秩序亂成一鍋粥。由於燃料、原料價格過早放開,企業生產成本驟增,到6月份,工業品批發價格上漲14倍,如此高價令買家望而生畏,消費市場 持續低迷,需求不旺反過來抑制了供給,企業紛紛壓縮生產,市場供求進入了死循環。

休克療法的第二步是大規模推行私有化。經評估,俄羅斯的國有財產總值15萬億盧布,剛好人口是15億,以前財產是大家的,現在分到個 人,也要童叟無欺,人人有份。於是每個俄羅斯人領到一張1萬盧布的私有化證券,可以憑證自由購買國有資產和企業的股份。可是,經過連續幾年的惡性通貨膨 脹,此時的1萬盧布,只夠買一雙高檔皮鞋,結果,大批國有企業落入特權階層和暴發戶手中,形成了以控制能源產業的“寡頭資本家”和一個全新的富裕階層。美 國“福布斯”於2008年估計,俄羅斯境內共有100多位億萬富豪,僅次於美國。

但是,這些官員、前經理和銀行家們控制的資源並不是投資到新的有形資產中,而是又轉手賣給了外國人,並將收益轉移至國外。於是資本外逃成 了俄羅斯私有化改革以來最蔚為壯觀的一道景觀。據估計,1993年以來的5年內,資本外逃的速度是大約每月20億美元,資本外逃總額為1250億美元。這 些外逃資金並不全部是外商投資的外匯。面對日益的強烈通貨膨脹預期,人們越來越多地儲存美元等“通貨”,大量地把盧布兌換成外匯,然後轉移至國外。有人估 計,在20世紀90年代,美國發行的美元,有1/3在俄羅斯的市場中流通。

為了降低物價和獲取外國資金,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貸款要求,俄羅斯實行了貨幣緊縮的財政政策。財政緊縮主要是開源節流、增收節支。稅 收優惠統統取消,所有商品一律繳納28%的增值稅,同時加徵進口商品消費稅。與增收措施配套,政府削減了公共投資、軍費和辦公費,將預算外基金納入聯邦預 算,限制地方政府用銀行貸款彌補赤字。緊縮的貨幣政策,包括提高央行貸款利率,建立存款準備金制,實行貸款限額管理,以此控制貨幣流量,從源頭上抑制通貨 膨脹。

其結果是,由於稅負過重,企業生產進一步萎縮,失業人數激增,政府不得不加大救濟補貼和直接投資,財政赤字不降反升。緊縮信貸造成企業流 動資金嚴重短缺,拖欠個人工資和企業間的“三角債”現像日益嚴重,使俄羅斯的經濟越發依賴進口。政府被迫放鬆銀根,1992年增發貨幣18萬億盧布,是 1991年發行量的20倍。在印鈔機的轟鳴中,財政貨幣緊縮政策流產了,通貨膨脹如脫韁野馬,一發不可收。

1992—1993年期間,惡性通貨膨脹迅速將俄羅斯家庭的儲蓄一掃而空,失去了對公共財產所有權的購買力。取而代之的是進入俄羅斯的外國資金,它們主要 是購買俄羅斯公司的股份,但這些錢並沒有形成直接投資提高生產力,而是形成了外逃資金和支付俄羅斯日益攀升的外債。為了支付外債利息和維持盧布匯率穩定, 又不得不賣掉更多的盧布以換取美元。

這些經濟亂象加劇了俄羅斯的國際收支失衡,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盧布不斷貶值—進口依賴日漸加深—對外負債日益增加—通貨膨脹日益加劇。

這一切,都來源於1990年12月美國操縱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復興開發銀行、經合組織及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的《蘇聯經濟》計劃的休克 療法陰謀,是配合美元戰略的貨幣主義對俄羅斯的經濟侵略和成果的掠奪。該計劃加速剝奪俄羅斯的資產和資本外逃,把俄羅斯的原材料出口能力所有權轉移給美國 和其他西方投資者。

1991年10月,在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會上,蘇聯官員和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決策官員有史以來第一次坐在了一起。格林斯潘在其回憶錄中這樣說 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只能談及貨幣,而貨幣對我們來說不是問題。私有財產和自由市場必須從死亡中復活回來……”

其結果是,1992年1月開始的“休克療法”剝奪了俄羅斯的主權信貸,加速了俄羅斯工業的瓦解,使該國的經濟只能依賴國外的資本和消費品,而俄羅斯只能出口石油、天然氣和其他原材料。

正如《金融帝國》的作者邁克爾·赫德森指出的那樣,俄羅斯是唯一自願接納,而不是在金融困境下被動接受這一計劃的國家。

對於弱小經濟體,IMF的資金和美國的力量完全可以操縱“休克療法”的療效,而對昔日最大的對手俄羅斯的療法,美國卻利用美元武器有意引導俄羅斯經濟走向了休克,中招的俄羅斯終於在1998年遭受了盧布崩潰的命運。

三、1998年盧布崩潰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1998年金融危機中的韓國動了摧毀其貨幣主權的大手術後,下一個躺在病床上的就是一直處於休克狀態的俄羅斯了。

俄羅斯自1992年初推行“休克療法”改革後到1996年,生產連續下降,終於在1996年起對外資全面開放,形成自拉丁美洲和亞洲以後的又一個新興市場,同時興起的還有印度,這就是傳說中的拉美的巴西、亞洲的中國和印度,以及俄羅斯組成的“金磚四國”。

1997年年底,以索羅斯為代表的國際投機資本在香港市場大敗而歸後轉戰俄羅斯。 1997年是俄經濟轉軌以來引入外資最多的一年,俄羅斯從1991年起一共引入外資2375億美元,其中1997年即達100多億美元。

前面講過,“休克療法”後的幾年,對俄羅斯實體經濟投資的外資其實並沒有實際投入到俄的生產力擴大上,而是收購被俄新興富豪和寡頭資本家 出賣的廉價的原國有資產,這些資本其實最後又外逃回了歐美的金融市場。而此時的這些外資總額中直接投資只佔30%左右,70%左右是短期資本投資。俄羅斯 的股票面值定得很低,平均只值50美分~5美元之間,股票回報率平均高達1倍以上;俄國債的回報率也在20%以上,而且80%是3~4個月的短期國債,兌 現快。 1997年10月間,外資已掌握了60%~70%的股市交易量,30%~40%的國債交易額。

行文到此,讀者通過前面講述的拉丁美洲和亞洲的貨幣戰爭中的描述,對接下來要發生什麼就很清楚了。

股票和債券市場的繁榮掩飾不了俄羅斯經濟結構的矛盾和宏觀經濟的失衡。在IMF威逼利誘下,俄長期推行緊縮的貨幣主義政策,導致生產萎 縮,經濟虛弱,財政拮据,一直靠出賣資源、舉借內外債支撐,而且是挖東牆補西牆,舉新債還舊債。如果這道資金流斷裂或者資金外流,接下來就會重演泰銖崩潰 的一幕。

自1997年10月28日到11月10日期間,由於泰國等東南亞金融危機的示範效應,俄羅斯的投資者開始大量拋售股票,股價平均下跌 30%,股市殃及債市和匯市,後者也紛紛告急。當時俄羅斯央行拿出35億美元拯救債市,欲以維持國債收益率的辦法吸住外資。雖然國債收益率上升至45%, 但外資依然撤走了100億美元。

接下來,俄羅斯的外債償付危機浮出水面。俄自1992年以來一直存在財政赤字,由於政府採取發行國債、舉借外債、拖延支付等所謂“軟赤 字”辦法加以彌補,再加上償付債息不包括在預算支出內,因此政府公佈的財政赤字似乎並不高,除1994年赤字佔GDP 107%外,其餘年份均在3%~46%之間,但是1998年大筆債務陸續到期,而連續幾年俄羅斯生產一直下降,財政收入基礎越來越小;由於稅種過多, 稅率過高,引致企業稅務過重,因此逃稅現象十分普遍,據分析,幾乎一半單位偷、漏稅;拖欠工資額不斷增加;

連續多年的國際能源價格下降,使俄羅斯每年減少收入50億~70億美元。為支撐經濟生活運轉,不得不大量借新債還舊債,而且要藉更多新債。除還內債外,還要彌補財政缺口,於是債務越滾越多,形成債務金字塔。

到了1998年3月,寡頭資本家代表諾爾西石油股份公司經理基里延科接任總理時,俄內債達70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是中短期國債,外債達 1300億美元。 1998年預算中償還舊債和彌補赤字加在一起,佔國家開支的58%。當時財長承認,至少需再藉100億~150億美元才能渡過難關。

俄羅斯當時的內外債務總額不算高,還未超過GDP的44%。其主要問題是還債集中,短期債務缺乏償債能力,債務構成中絕大多數是藉期不到 一年的短債。由於頻繁更換總理和對政府的不信任感,購買國債人數大量減少。 1998年4月俄發行國債不到200億盧布,而當月還本付息高達367億盧布,借新債已經抵不上還舊債,財政更加緊張。

為了穩定信心,阻止資本外逃和提高國債的購買信心,和墨西哥及泰國政府一樣,俄羅斯政府不外乎採取如下幾個辦法:

首先,確保盧布匯率,辦法是提高利率。央行將貼現率由5月19日的30%不斷上調至5月27日的150%。短短8天,提高了4倍。 6月4日起曾降至60%,但不久又上調至110%。同時拋售美元干預匯率,外匯儲備由年初的200億美元減少到150億美元。

其次,由舉借內債轉向舉借外債。俄從1993年到1998年5月通過發行國債來彌補財政赤字,但代價很大。據報導,財政從市場每籌措1盧 布資金就要花費12盧布的代價,而國際金融市場上籌資的利息一般無如此之高,故而俄於1996年11月起大規模發行歐洲債券,並籌得約45億美 元,1998年擬再發行60億歐洲債券。

最後,尋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幫助。 1998年7月13日IMF和西方大國金融機構承諾提供230億美元的緊急貸款。

財政部將7月13日從IMF得到的首期48億美元貸款中撥出10億美元用於清償,餘下38億美元增加外匯儲備。

原以為當天付出的53億盧布中會有一部分再購債券而回籠。殊不知,債民不但未購新債券,還將大部分清償款用於購進美元,其餘則撤出市場, 或留在手中以待時機。 8月13日國際大炒家索羅斯在報刊上公然敦促俄政府盧布貶值15%~25%。當天,俄國際文傳電訊社計算的100種工業股票價格指數大跌,跌到僅及年初的 26%,跌掉74%。若干外資銀行預期盧布貶值,紛紛要求俄銀行提前還貸。

同時,7月份稅收只徵收到120億盧布,而執行預算每月不少於200億盧布,而企業拖欠的工資,按照危機前的匯率算大約為500億至 600億美元,政府的資金缺口不斷加大。眼看國債券又將陸續到期,年底前政府需償還內外債240億美元,而當時外匯儲備僅為170億美元,不夠還債,更難 以乾預外匯市場。政府在此內外交困形勢下,就貿然決定於8月17日推出了三項強硬的應急措施,即:第一項,擴大盧布匯率浮動區間,調低盧布匯率的上限到 95∶1。這實際上是將盧布兌美元的匯率由6295貶至95,貶值50%以上,市場有此預期,以後盧布匯率必然大跌,10天內跌到20~21∶1, 將穩定了3年多的盧布匯率瞬間沖垮了。

而此時,IMF的釜底抽薪導致了盧布的全面崩潰。和以前一樣,IMF的緊急援助不是免費的,面對削弱金融主權的財務改善和經濟改革條件,俄羅斯國會在收到第一筆貸款後就清楚地表達,不願意接受其苛刻條件。

比如,當時俄羅斯政府調整了其私有化政策,俄羅斯統一電力系統股份公司已有28%的股票售予外商。可俄國家杜馬又專門通過關於該公司股票處置法,規定外資擁有該公司的股票份額不得超過25%。

面對俄羅斯的反抗,IMF必須作出選擇:繼續借貸還是停止繼續撥款。但當時的國際炒家,包括索羅斯,都認為因為俄羅斯核彈太厲害,西方一定會出資拯救這個跌倒的超級強權。但是,他們這次賭錯了。

格林斯潘在其回憶錄中這樣寫道:

美國和其盟國早已悄悄運作,協助葉利欽政府把核彈頭鎖得好好的,結果,俄國對兵工廠的控制,做得遠比經濟管理好。因此,經過仔細考慮,克林頓總統和其他領袖研判,IMF撤銷貸款不會增加核彈風險,同意IMF把插頭拔掉。我們都屏息以待。

從這段話裡,我們清楚地看到,美國最忌怕的確實是俄羅斯的核武器的安全,美國確實在利用IMF等國家組織主導他國的經濟運行;而且,美國實際上操控著IMF的運作。關於這一點,下編的美元戰略還要講到。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清楚了,IMF沒有繼續提供貸款,外國投機者在那次金融大風波中約損失330億美元,其中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即對沖基金)虧損25億美元,索羅斯量子對沖基金虧損20億美元,美國銀行家信託公司虧損488億美元。

而俄羅斯呢,9月2日,盧布匯率失守,央行宣布任由盧布自由浮動,盧布貶值70%。老百姓擠兌盧布以換進美元,國內居民存款損失一半。股 市更是一瀉千里。俄國際文傳電訊社綜合指數所包括的100種股票的市價已跌至1592億美元,比年初的103356億美元,下跌85%,後來乾脆停 業,變成一文不值。

大批商業銀行,尤其是大銀行損失慘重。它們前期為牟取利差,曾大量借取利率較低的外債,估計共約300億美元,兌為盧布後,購進高回報率 的國債券。現在盧布貶值,國債券又要由高利、短期轉換為低利、長期,里外損失巨大。僅金融七巨頭之一的SBS-農業銀行當時就握有相當於10億美元的俄國 家短期債券,頃刻之間不值幾文。據估計,商業銀行中有一半瀕臨破產。俄羅斯的SBS-農業銀行和國際商業銀行已被暫時置於中央銀行管理之下,其餘幾家大銀 行不得不將自己的商業賬戶轉移到俄羅斯儲蓄銀行。

這場金融危機一直持續到1999年才結束,格林斯潘稱其為“1998年俄羅斯的破產崩潰”。西方戰略家們則稱是“又一次的冷戰勝利”。

而這一次,戰爭的對像不是南美的墨西哥和阿根廷或者巴西,也不是亞洲諸國,而是昔日最強勁的戰略對手,其意義非同尋常。在西方的步步蠶食下,俄羅斯的經濟完全被西方主導,包括內債和外債都被外資控制。

危機後普里馬科夫出任政府新總理,組成中左政府,以控制銀行業著稱的俄羅斯金融七巨頭與政治關係基本被割斷,勢力大為削弱。西方報刊稱這次金融危機導致了“俄羅斯金融寡頭們的沒落”。

隨著2000年普京總統的上台,俄羅斯的“新左派”們藉助於石油漲價而積蓄的國力,開始了對歐美的全面反擊。

擁有世界最強大核武器的俄羅斯,輕而易舉地被美元擊敗;美元刀擊敗盧布和摧毀俄羅斯,是美國最輝煌的戰果。

經濟學家一般都認為,俄羅斯盧布危機是因為受到亞洲金融危機的輻射的影響導致的。筆者倒堅信,此次俄羅斯的危機是美國對俄羅斯經濟摧殘的必然結果,沒有亞洲金融危機,俄羅斯一樣會爆發盧布崩潰的命運。

壓倒盧布的最後一根稻草,其實是石油價格下跌,當時的油價,為每桶11美元,是1983年的最低點——除去美元貶值的因素,其油價比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之前的油價還要低,而俄羅斯經濟經過休克療法以後,越來越依賴於石油收入了。

四、“荷蘭病”人的絕地反擊

自1971年美國單方面撕毀美元兌黃金的協議以來,美國就已經享受了美元的全球發行帶來的鑄幣稅式的好處和經濟殖民的巨大利益。美國的國 庫券代替黃金,成了新的儲備“物資”——虛擬化的紙黃金。而美國自打出白條那天起,就沒有打算償還這些白條——除非美國賣出它的黃金和實物資產(出售公司 等),相反而是以新的白條替換舊的白條。在整個替換過程中,只是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上動幾個數字而已,美元頭寸還是穩穩地留在美國——這些紙黃金並不能被 儲蓄國所使用。

美元從發行到最後轉回美國,美國通過貨幣循環從全球收割了大量的實物財富,接著下一個循環就要開始了。源源不斷出口到美國的中東的石油、 日本和歐洲的汽車、中國的輕工產品,換回的是可以無限印刷的紙。這是一個荒謬和畸形的世界,是美國主導下的世界經濟“新秩序”。

可怕的是,全世界都心知肚明,但是就沒有人挑破,也沒有人真正抗爭。世界在等什麼呢?

答案也許從伊朗核危機看出端倪。在2007年準備針對伊朗的新的軍事行動時,國際形勢變了,美國躊躇了——因為俄羅斯正在絕地反擊。

俄羅斯經過10年的經濟“休克”,整個國家還在IMF和美國的緊縮貨幣政策指導下提高利率以籌備資金償還外國投資者的債務,低工資和廉價出售的公共部門,解除金融管制和私有化,以利外國投資者可以收購能源等基礎設施。

而美國,如前所述,經過克林頓政府的非理性繁榮的泡沫後,再次通過發行債務支撐其經濟成長,而2001年的“9·11”恐怖襲擊幫了美國的忙。

嚮往和平的世界人民的良好願望被當做美國人的籌碼,戰爭和危機成了美國的最好的濫髮美元的掩護,也是確保美元回流的最好策略。這也是為什 麼美國那麼喜歡危機、爭端和戰爭,而且美國的戰略家們還能讓非美元國家為其戰爭開支埋單。 1991年的第一次海灣戰爭就是日本和西歐埋的單,第二次海灣戰爭是全世界埋的單,包括俄羅斯和中國,其手段就是美元武器。

美國開始了大規模的政府支出和減稅和大幅降息步伐,毫不顧忌其雙赤字。戰爭屏蔽了美國濫髮美元債務的行動。以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為主線的 反恐戰爭的戰略目的有三:一是加緊控制中東石油資源,拿下伊拉克後就剩一個反美的伊朗,通過伊朗問題分化俄羅斯和歐洲;二是推高油價,加大中國和歐洲的經 濟發展成本,並對中國形成西部戰略遏制包圍;三是高油價形成對美元的強大需求,就如同第一次石油危機時美國所做的那樣——在1973年日本和西德為其日益 增長的美元儲備喋喋不休時,20倍的石油漲價立馬讓美國的順差國的美元儲備不夠用了。

但是長達10年的低油價讓俄羅斯於1998年崩潰,高油價卻也成就了21世紀初俄羅斯的大國主義的複活。

推高油價可能導致俄羅斯大國沙文主義的複活的風險,美國的戰略家們是不會忽視的。他們認為,經過10年的休克療法,基本摧殘了俄羅斯經濟 發展基礎,俄羅斯的經濟越來越依賴西方的市場,也越來越依賴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產品的出口,即使油價走高,俄羅斯也會像墨西哥一樣,會患上“荷蘭病”。

前面講過,被稱為“資源詛咒”的“荷蘭病”,是在發現石油和天然氣的天然財富後,對其國的貨幣需求就會大增,導致該國貨幣升值,就會削弱 其他產業的出口和經濟增長,於是該國就越來越依賴石油的出口,此時,“荷蘭病”就會發生。俄羅斯也不例外。資源豐富的新興國家和地區,其GDP的發展比資 源匱乏的國家反倒差了很多,日本、德國和香港就是這方面的例子。

石油漲價後的俄羅斯普京政府其實就一直在與“荷蘭病”作鬥爭。

普京總統通過大規模的鐵腕行動把能源和金融寡頭逐出克里姆林宮,還把油氣、電力等能源企業收歸國有,成立瞭如俄羅斯天然氣公司、俄羅斯石 油公司等國有企業,還把尤科斯石油公司的創辦人關進了監獄並沒收其財產,以至於西方稱俄羅斯不再是個自由國家。在石油和天然氣價格飆升的1999年一直到 2008年,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占其GDP收入的1/5,非油氣產品出口只佔上述出口的一半,而且盧布相對於競爭對手的貨幣幣值已經升高了2倍。升值 造成的投機衝擊顯而易見。

於是,普京政府大量用盧布吸收外幣,就如同中國的強制結匯一樣。這樣也帶來一個問題,就是這些外匯其實是高能貨幣,因為買進1美元就要發 放等量的20個盧布,這將引發國內的通貨膨脹和流動性過剩。俄政府的一個辦法就是再發行大規模的債券,吸收多發出去的盧布。而且,在2004年,俄羅斯還 成立了外匯穩定基金,當石油價格超出他們認定的一個目標價位時,就把石油收入存入這個基金,總額超過2000億美元,其中美元和歐元各佔一半。

同時,俄羅斯用外匯大量購買非能源而是資源性產品,如鋼鐵、鋁、錳、鈦和輪船、飛機等。 2005年俄羅斯還成立了國家控制的科技特區,加強科技投入。

俄羅斯畢竟是曾經的世界強國,擁有廣袤的土地和地下資源,擁有良好的高素質人口和完善的工業體系,通過諸多措施,俄羅斯成功避開了“荷蘭 病”的侵擾,成為一個有競爭力的經濟實體。其通貨膨脹率從1998年的127%降到了個位數,外匯儲備增加到了5000億美元。

正是這些經濟實力的提高,才有了俄羅斯與美國在阿富汗問題、伊朗問題、科索沃問題、朝核問題、格魯吉亞問題上的對美國的絕地反擊。俄羅斯的反擊一是在全球範圍同時展開,同時也涵蓋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的所有領域。

俄羅斯問題專家戴旭曾撰文指出,“'9·11'的煙霧,掩蓋了美國的國家大戰略。很多人天真地認為,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冷戰就結束 了。其實,只有美國清楚,在世界範圍內,能夠與它在軍事上分庭抗禮的,以前是蘇聯,以後則是繼承了大部分蘇聯實力的俄羅斯。蘇聯這個巨人只是倒下了,但並 沒有斷氣,它還以獨聯體的方式'活著'。繼續肢解後蘇聯時代的俄羅斯,因此自然地成為美國大戰略的第二步目標。”

俄羅斯對美國的戰略自然是洞若觀火。普京在2006年5月10日發表的國情咨文中稱美國為“狼同志”,並指出,我們看到世界上在發生著什麼,都看在眼裡了。如俗話所說,狼同志知道該吃誰。

面對獨聯體國家的顏色革命和美國的步步緊逼,2008年8月8日,俄羅斯和格魯吉亞衝突爆發,俄羅斯以一套眼花繚亂的組合拳,連續打出承 認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獨立、總統公然宣布不懼怕和西方冷戰、和北約艦隊在黑海對峙、禁止進口美國牛肉、放風中斷歐洲天然氣、退出WTO談判、宣布不再配合 解決伊朗核問題——並可能支持伊朗、在委內瑞拉進駐戰略轟炸機TU-160並進行俄委聯合軍事演習、幫助古巴建立空間站、警告烏克蘭、敲打波蘭、軍演練打 航母等等。最凶悍的動作是2008年9月12號一天宣布兩個重大決定:一是重修駐敘利亞海軍基地,一是組建中亞四國聯軍,矛頭直指美國和北約。一月之內, 俄羅斯採取的明火執仗的戰略對抗行動,比過去20年中採取的都要多,都要劇烈。

對於俄羅斯的絕地反擊。歐洲驚呼新冷戰已經到來,美國人則將其概念糾正為“溫熱戰”。

也正是因為於此,有輿論認為,2008年下半年的美國金融危機是一次金融戰爭陰謀,美國通過這次危機,操縱國際油價,拖垮產油國經濟,尤 其是21世紀以來在各個領域和地域挑戰美國霸權的俄羅斯、伊朗和南美的委內瑞拉。因為在美元霸權下,操縱美元計價的石油價格的暴漲暴跌,對美國而言舉手之 勞而已。

真假暫且不論,事實是,在這次金融戰爭中,數年來的高價石油先是耗掉了中日歐等石油進口國的龐大資金,如今的低油價又使以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等為代表的反美石油出口國遭到重創。

事實是,早在2000年,美國學者施魏策爾在《裡根政府是怎樣搞垮蘇聯的》一書中就透露了裡根政府是如何不擇手段打垮蘇聯的,其中一個重 要手段就是操縱國際石油價格,以低油價以耗盡蘇聯的外彙來源,迫使其陷入經濟困境。結果是,蘇聯解體的前10年正是國際油價暴跌的10年。

而俄羅斯獨立後的10年也是油價低迷的10年。上節也講過1998年盧布崩潰的最後一根稻草其實是石油價格下跌,當時的油價,為每桶11美元,是1983年的最低點——除去美元貶值的因素,其油價比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之前的油價還要低。

2008年危機爆發的開始,俄羅斯總理普京曾對法國《費加羅報》記者說,俄羅斯經濟對外資而言是“平靜的港灣”,話音剛落,國際油價由7月時每桶147美元的新紀錄開始走低,5個月內跌破36美元。

2008年8月8日,俄羅斯的外匯儲備5461億美元,2個月後,較8月高點大減了1120億美元。而同期的俄羅斯民間資金外流,預估在1100億至 1400億美元之間,單10月份就多達500億美元。伴隨著資本外逃的是俄羅斯股市的暴跌。繼9月份股市大跌停盤兩天之後,10月俄羅斯的兩大證券交易所 ——RTS和MICEX股指重挫接近20%,股票指數達到2005年的最低點,下跌幅度已經超過了1998年金融危機。

美國智庫保羅·桑德斯評論說,如果當前的石油價格持續一年,俄羅斯也許還能挺得住,但如果此價格持續2~3年,對俄羅斯來說可能就是致命的打擊,“不排除經濟危機將演變成政治危機”。

受油價暴跌打擊的還有伊朗。伊朗的財政收入有80%依賴石油出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08年8月發布的報告認為,如果油價跌到每桶75 美元以下,從中期來看伊朗的財政支出就將出現困難。路透社評論說,油價下跌將加深伊朗政府內賈德的執政危機。這恐怕是美國最願意看到的結果吧。

國際油價的暴跌,將使以“世界左翼反美領袖”形像出現的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在經濟和執政上面臨著更加嚴峻的考驗。

因此有評論稱,國際油價下跌,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等產油大國有可能被迫削減軍事預算,“反美的力道恐將不若以往”。

活生生的實例讓我們看出金融戰爭的威力。能使他國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消耗掉如此強大的國力,倒退十年乃至數十年,迄今為止,也只有戰爭能達到如此的毀滅性效果,而金融戰爭甚至能夠達到一般戰爭所不具備的優勢:安全、高效、詭秘。

憑著手中的美元刀,美國不僅掠奪了世界財富,同時還打擊了對手,包括俄羅斯這樣的巨人。所有美國發起的金融戰爭,是以美元完胜的一場不對稱戰爭,俄羅斯又是一例。

雖然金融危機讓美國經濟也遭受了一定的重創,但是這種壯士斷腕,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危機,是不是也是美國的絕地反擊呢?!答案留給歷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