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1日

生意背後的戰爭

生意背後的戰爭在改變世界
作者:恩道爾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09-10-29

http://www.wyzxsx.com

生意背後的戰爭在改變世界


新華報業網-新華日報2009-10-28

  ·壇主小傳·

威廉·恩道爾,著名經濟學家、地緣政治學家,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比較經濟學碩士。作為獨立的經濟學家和新聞調查記者,先後在紐約和歐洲工作,研究 涵蓋領域極為廣泛,包括能源、地緣政治、關貿總協定、世界農業問題、亞洲金融危機等。成長在二戰後和平年代,卻用戰爭思維解讀著一切經濟現象,著有《糧食 危機》、《霸權背後》、《石油戰爭》、《金融海嘯》等書。

  ·核心提示·

*當大家都認為石油價格由供需決定、轉基因食品是解決世界飢餓良方的時候,恩道爾卻說價格的變動完全來自於少數人在期貨市場的炒作。

*當經濟學家為這次始料未及的經濟危機而憂慮的時候,恩道爾卻宣稱整個金融危機就是金融大國掠奪發展中國家的精心策劃。

*石油戰爭,糧食危機,金融風暴,生意背後的戰爭在怎樣改變著這個世界?

著名經濟學家、地緣政治學家恩道爾走進央視《對話》節目,與中國的企業家、學者和發改委等部門官員就糧食貿易、石油貿易、環境治理等問題背後隱藏的“戰爭”進行了對話。究竟恩道爾的戰爭思維是危言聳聽還是善意的提醒?

“只要控制了糧食,就控制了所有人”

主持人:在中國的古書《管子·輕重戊》當中,記載了春秋時期的一段往事。當時由於齊國人愛穿綈(類似現在的桑蠶絲),梁、魯兩國遂改糧田為桑田 地,只種綈不種糧,通過販賣綈到齊國獲得資本,再從齊國購買糧食。幾年後,齊國突然下令不得購買梁、魯二國的綈,也不得賣糧給他們。轉眼間,梁、魯嚴重缺 糧,糧價漲到了齊國的一百倍。陷入戰亂、飢荒的梁、魯二國不得不歸順了齊國。我想問一問現場的專家,可以從這個故事當中讀到一些什麼?

韓曉平(能源網CEO):這應該是最早的一種金融戰爭,或者是經濟戰爭,實際上這樣的戰爭,可能在我們這個世界上還在不斷地繼續演下去。

主持人:聽到現場嘉賓的弦外之音,應該指的就是生意背後有戰爭的影子。美國地緣政治學家威廉·恩道爾就一直秉持著這樣的觀點。剛剛講的發生在中國古代的一件事,它看起來有點像寓言,在西方的發展歷史當中有沒有類似的事情?

恩道爾:20世紀70年代,時任美國國務卿的基辛格先生就公開說要把糧食當做武器,對付智利。因為當時美國和智利有矛盾,智利反對美國的利益,因此美國就截斷了對智利的糧食出口,從而施加壓力給智利政府。

主持人:如果魯國和齊國之爭放到今天來的話,它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演繹?

恩道爾:目前正在發生的,我在我的書中把它稱為“農業中的商業戰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阿根廷。 20世紀90年代的時候,一個叫孟山都的企業與美國國防部關係密切,他們向阿根廷供給轉基因的大豆種子,現在整個阿根廷的大豆全部被孟山都控制,阿根廷的 整個農業體系,都單純以生產大豆為主。這不僅對阿根廷來說非常危險,對全球農業來講都是很危險的,因為都被孟山都控制了。

主持人:您把矛頭轉向了轉基因食品,但在常識來說,轉基因食品可以讓農作物的產量非常大,也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緩解糧食危機,這個是科學家告訴我們的,難道您覺得科學家也在撒謊嗎?

恩道爾:沒錯,他們就是在撒謊。儘管很多的科學家聲稱轉基因作物其實對我們是好的,但實際上很多獨立科研機構的研究結果都不被公佈。在我調查的每一個例子當中,都顯示轉基因作物是有害的。不僅對動物像牛犢有影響,甚至會對懷孕中的婦女帶來危險。

主持人:1992年布什政府甚至還下了一道命令,要把這些獲得專利的轉基因食品跟傳統種植的農作物一視同仁。如果按照您的理論,這種陰謀也綁架了政府、影響了政府嗎?

恩道爾:我可能不會把它稱為陰謀,而是一種長期的戰略。這是老布什1992年當總統時,與孟山都的老總開完會後做出的決議。但大多數美國人以為政府是在保護他們所吃的食物,事實上並不是這樣。

薛達元(國家環保部生物多樣性研究首席專家):我本人基本上同意恩道爾先生關於轉基因生物是一個戰爭的論點。實際上剛才恩道爾先生說的是孟山都公 司等,他們首先是控制了全世界的種子,轉基因生物的種子達到90%多,通過這個專利牟取暴利。實際上,大公司的利益跟美國政府的利益是一致的。

最大的威脅不是戰爭,而是意識不到戰爭

王逸舟(社科院國際政治經濟研究所所長):我是對這種陰謀能不能控制多少有點懷疑。我覺得一定要有足夠的壟斷,在種子的供應、交易的渠道、全球貿 易進一步談判中間,都達到一個相當高的程度,才能實現這種所謂陰謀。但我現在觀察,世界各地正在出現一個變化:金磚國家崛起,有些西方老牌國家的地位下降 了,控制力會衰敗,這個陰謀實現的程度可能性會相對下降。

恩道爾: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我們拿中國做假設。比如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就要開放市場,在農業上購買了孟山都的種子,在中國到處種下去, 等十年以後,中國農業就會非常依賴孟山都所提供的種子。假如這個時候美國政府不喜歡中國政府的政策,他就會讓孟山都不賣種子給中國,直到中國聽從美國的政 策。這種情況難道不危險嗎?我說的這些可能把現場的觀眾嚇壞了,我在做研究的時候也不相信人怎麼可能這麼來害其他人呢?我引用基辛格20世紀70年代說的 一句話:“只要你控制住了石油,你就控制住了所有的國家,只要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主持人:您張嘴就說戰爭,閉嘴就說陰謀,會不會有點太過於聳人聽聞了?

恩道爾:其實現在世界上最大的威脅是什麼?就是很多普通人並不知道世界面臨著危險,而等他們知道的時候為時已晚。

主持人:我念幾個您描述石油戰爭的標題:三足鼎立、合縱連橫、控製石油的全球爭奪戰、運籌帷幄、明爭暗斗等等,如果我們還是拿魯國和齊國來做比喻的話,魯國顯然就是資源的擁有者,齊國可能就是炒家。那麼在石油大戰當中,他們到底誰贏誰輸?

恩道爾:我想齊國應該是勝利了。在二戰之前,齊國就是英國,大英帝國控制住了科威特、伊朗、中東的石油,控制了沙特阿拉伯。但是在二戰之後,這個 齊國就轉變成了美國,洛克菲勒代表了美國的利益集團,控制了石油期貨並受華爾街三四家大公司控制,他們通過期貨控制了世界的石油資源,其實就是一小撥人在 控制著石油的價格。這就是當代的齊國故事。

主持人:在這樣的石油戰爭當中,齊國到底是用了什麼樣的一些招數贏了魯國呢?

恩道爾:我們假設魯國就是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產油國。 1973年油價飆升了400%,美國財長突然造訪沙特,跟沙特的國王說必須要保證所有的歐佩克的石油能夠以美元來進行計價,可以保證沙特一旦遭遇以色列的 攻擊,將獲得美國的武器支援。當時沙特沒有任何的軍備,沙特別無選擇。

主持人:聽起來石油的歷史似乎就是交織著戰爭和陰謀的一個歷史,真的是這樣嗎?

李俊峰(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首先現在地球上不是只有齊國、魯國兩個國家。如果今天某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實行糧食禁運的時候,其他國 家會幫助他,包括美國在內。美國打了朝鮮戰爭,打了越南戰爭,打了伊拉克戰爭,但是戰爭沒有改變世界的格局。美國已經在伊拉克花了五千億美元打這個仗了, 我不知道到底通過這種戰爭使美國得了多少好處?他控制了多少石油?

恩道爾:美國在中東建立起了14個軍事基地,來控制整個中東地區的石油生產地,所以伊拉克戰爭是為了控製石油的來源。因為在經濟中石油就相當於血 液,一旦你卡斷它,如同把通向心臟的血管堵住了。這就是為什麼他們要冒這個險、付出這麼大的代價打這場仗。因為他們已經知道自己的經濟在下滑,要通過控製 石油來鞏固自己的經濟基礎,這是我看到的故事。

 金融危機,一場新的鴉片戰爭

主持人:套用我們最初講到的古代故事,如果說石油漲到了147美元這個點,當齊國遇到了魯國的時候,他會說什麼?

恩道爾:我想齊國會跟魯國說,現在把世界上的石油都買下來吧,因為石油價格會在下個月就漲到200美元一桶。魯國於是大量購入,結果石油價格越來越高了。直到有一天,達到最高水平。這個時候魯國就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主持人:可是當價格降到一個低點,比如33.4美元的時候,齊國和魯國之間的對話又變成什麼樣一個版本?

恩道爾:其實我在1984年的時候就看到這一幕。我獲得了來自美國國務院的一些信息,當時包括副總統老布什在內的美國政府官員,談論著希望沙特阿 拉伯開足馬力生產石油,使石油價格下降,這樣他們就可以通過刺激經濟來幫助老布什兩年之後成功當選為總統。我們看到去年8、9月份,石油價格確實大大地下 降了,因為當時美國的選民很擔心石油價格高漲的問題,所以石油的價格就降到了30到35美元一桶。後來又回升到了60到65美元一桶,我認為這是比較正常 的一個水平。

主持人:我們看到一本您寫的和金融危機有關的書《金融海嘯》,旁邊還用同樣大的字寫著“一場新的鴉片戰爭”。這樣的提法會不會有點太聳人聽聞了?

恩道爾:用的這個次標題當然很激烈,但我正希望達到這個效果。鴉片實際上是指美元,中國如果允許人民幣自由兌換,就會像韓國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對沖基金、量子基金都湧進韓國,導致韓國20世紀90年代的巨大泡沫。

主持人:那到底什麼是現在的槍砲?它們掠奪的是什麼?當年的白銀現在又是什麼?

恩道爾:我想美國使用的一個武器就是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它的遊戲規則是在華盛頓那裡撰寫的,規則要求中國開放自己的市場。其實在中國他們所消費 的大部分大豆都是轉基因大豆,這其實是很危險的,應該跟世界貿易組織去告狀,這是不公平的交易。你看看阿根廷的例子,看看墨西哥的這些例子,拉丁美洲這些 國家還有非洲,在過去的25年當中,都是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通過美元掠奪了,這不就是一種新的鴉片嗎?他們通過提供好處建立一種新的貿易關係,或者投資的 關係,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但是如果你不是規則的製定者就沒有主動權,這是真正可怕的一件事。

主持人:我們看到中國人用中國製造換美國的國債,在很多人眼裡這是生意,但是為什麼在你的眼裡它更像是戰爭呢?

恩道爾:中國已經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了,華盛頓的那些政客認為,現在中國其實是不敢得罪華盛頓,因為中國的外貿贏餘這麼多,世界上又找不到更好的地方來投資,所以最好的投資對象恐怕也只有美國的國債市場。

主持人:我們大量的外匯儲備如果不買美國國債的話,買什麼呢?

趙鋼(科技部軟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如果是我們現在不買美國的國債,大家可以說我們去買石油、買礦山,可是我們的中海油併購美國尤尼科失敗了,我 們中鋁併購澳大利亞力拓的時候又失敗了。這裡面也做了很多的佈局,通過種種的政治手段、種種的利益訴求,使我們達不到目的,所以最後沒辦法被迫轉向,只能 購買美國的國債。

曹和平(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我覺得這既是戰爭又不是。比如說買原油,全世界的油讓中國買了,油價嘩啦就提起來了,所以你買油是不現實的。 那我們就選擇買債券,企業在金融危機不保險,所以我一定要買政府債券。在這100多個成規模的經濟政府裡邊,哪個政府最穩定呢?還是引起金融危機的這個傢 伙最穩定。所以你說它合理嗎?我說合理。但是它是不是一場戰爭呢?我覺得是。如果有一天美國把美元貶值10%,會造成我們的重大損失,那當然是一場戰爭。 把它叫戰爭也好,叫制度競爭也好,叫大國的博弈也好,我覺得這是不可避免的。

王逸舟:我覺得剛才說的都是不容否認的事實,但是從一個長期進程來看,它只可能在局部的某一時期某一部分國家一部分人中存在,但是沒有一個陰謀是可以永遠地決定所有的國家。

主持人:但是恩道爾先生看到的這一切並不是所有的人都看到了,那麼他到底是在危言聳聽還是一個善意的提前預警?

李俊峰:也不能說他是危言聳聽,也不能說是提前預警,好多東西要看時代進步。當前有三個規則,一個是聯合國憲章,那個時候是大國壟斷,然後是 WTO,WTO基本是富國俱樂部製定規則。現在進步了,不是某一個大國或者某一個大國集團就能壟斷世界,或者掌握著糧食、石油什麼的,我就可以控制世界。

薛達元:恩道爾說的這些不是危言聳聽而是預警。公司的轉基因的戰略實際上是隱藏了一些戰爭在裡面。剛開始孟山都基本上壟斷了100%。 1999年以後,中國轉基因的品種越來越多了,那麼現在孟山都根本沒有達到壟斷這個程度,中國自己發展的轉基因棉花就佔了大部分。

王逸舟:我的觀點是恩道爾先生提供了部分的畫面或者說真理的顆粒,但不是全部的畫面,他不是故意這樣的,他是真誠的,他是認真的。但是我覺得我們 可以看到比他所看到的更大的世界、更多的行為體。我相信陰謀論也好,包括剛才提到的畫面也好,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覺得多少有些危 言聳聽,所以我們決策的時候切不可以此為一個主導的核心思想,我覺得那是會誤導的。

 無處不在的利益爭奪

主持人:其實在所有的戰爭和陰謀的過程當中,體現的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公式,就是窮人和富人之間的關係。

恩道爾:對強國來說,他們想控制弱國,就像富人要掠奪控制窮人一樣,對我來說這太不公平了,正因為不公平,我才要寫這麼多的書,我覺得我們不要總 是說陰謀或者戰略,我們來說權力或者勢力,我的書可以說都是有關權力的。 100年前,世界的權力中心是倫敦,今天的世界權力中心是紐約或者華盛頓,那麼明天呢?我希望明天世界的權力能夠在全球更平衡地分配開來,中國將在這其中 起到重要的作用,讓世界上人與人的關係更加和諧。而那些權力階層的精英們,他們則用各種各樣的“鴉片”來控制窮人和弱國,也傷害了他們。所以我們要消減這 些利益階層和國家的權力,讓權力平均分配到世界各地,從而改變這個公式。

主持人:今天這些富國會用什麼樣的一些武器來達成自己的願望?

恩道爾:我想他們非常有可能會使用一個武器,就是把全球變暖當做幌子,很多國家確實想用全球變暖和減少碳排放阻撓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的工業化進程,來擴大貧富的差距。

主持人:可是我們在很多的文章當中依然會看到科學家有這樣的一些研究,比如說全球的溫度每升高2度的話,海平面將會升高多少,升高到6度的話,地球上很多的城市將會被海水所淹沒,難道這些都是幌子嗎?

恩道爾:他們所拿來的數據的時間段是特意選擇的,他們如果以幾千年甚至幾百萬年的歷史眼光,去看待全球變暖這一個趨勢的話,他們應該得出不同的結 論。其實現在美國自己都沒有去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他們自己都拒絕簽署《京都議定書》。在我看來這裡有一個計劃,讓那些發展中國家要種樹,但是你想一個國 家要種那麼多樹,就意味著不能種那麼多糧食,會使一個國家的農業結構非常單一,從而危害到一個國家的生物多樣性,對人類都是堪憂的。

主持人:如果今天有魯國的國君向您來問計,您會給他一些什麼樣的建議?

恩道爾:很簡單,就說不,我不加入。我覺得用金融手段解決一些不存在的問題是根本不必要的,用碳交易去解決氣候變暖,只是讓倫敦和紐約的銀行更有錢,但他們現在已經夠有錢了。

王逸舟:他要求你控制碳排放,他是有戰略、陰謀的成分。但是這個事情從各國來看都是有這種需求的,就是讓自己的生活,讓自己的人民,讓自己的青山 綠水能夠保持得更好,我覺得不光是中國,所有的發展中國家,只要想爭取話語權的,還有那些強國大國都是這個態度。但同時要自己根據國情、綜合因素來決定加 入減排的時間表,所以這就叫做“共同但有區分的責任”。我覺得發展中國家一定要堅持這一點。

主持人:我覺得這個主意很好,但是對這些國家來說,他們真的可以做到這樣嗎?

恩道爾:當然可以,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我採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官員,他說他曾經對七大工業國的央行領導說,我們現在必須邀請中國到談判 桌上來。但是我認為他們忽略了一點,就是他們用的談判桌上就貼著一個小標籤,上面寫著“中國製造”。所以現在他們沒有資格再仗勢欺人了,所以任何一個主權 國家都有理由拒絕不合理的要求,中國對於碳交易參加與否,或者參加的時間、方式,應該堅持自己的立場,就好像布什拒絕簽署《京都議定書》那樣堅定。

王虹整 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