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30日

貨幣市場

亞洲逃離美歐貨幣市場泥沼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2008-11-28 11:03:52作者:葉海蓉 周炳林
  
專訪新加坡財政部和金管局專家顧問陳企業:

新加坡的新幣不是國際化的,所以新加坡貨幣市場受到的影響不大;而港元是和美元掛鉤的,所以香港那邊的貨幣市場可能受到的影響會大一些。

全球金融海嘯發展至今,不同專家有不同的解讀。

新加坡財政部和金管局專家顧問、南洋理工大學銀行與金融系教授陳企業對亞洲銀行有深

入的研究。他在接受專訪時強調,美國和歐洲貨幣市場的停止操作,直接導致金融機構陷入困頓,所幸對亞洲貨幣市場的影響有限。

“原本美國政府想殺雞儆猴,誰知道雷曼不是一隻雞,而是一隻大猩猩。雷曼一倒台,大家就沒有信心了,美國貨幣市場只好停止運作。歐洲和美國的貨幣市場是相 通的,很多歐洲的銀行都靠美國的短期貨幣市場來融資。”陳企業說,“歐美的央行書面上已經承諾擔保了,原則就是盡快讓貨幣市場恢復操作,重新運作起來。 ”金融機構“Too bigtofail”?

《21世紀》:你覺得目前的金融海嘯,最終會演變成什麼樣子?

陳企 業:從銀行發展的角度來看,投資銀行的時代已經結束了,現在已經過渡到全能銀行(UniversalBanking)時代。銀行受到央行監管的趨勢已經發 生。至於接下來會怎樣,當然有可能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或者國際清算銀行監管,但現在大家還未決定由哪一個國際機構來成立章程或者準則,對所有的銀行進行規 劃。當然,目前在日內瓦也在商量對銀行的一些規劃,比如對一些風險進行控制,一些表外業務的風險如何評估,表外業務能夠做到什麼程度等等。

其 實,有些是管制無法控制的,比如說借短期的資金然後貸出去的是長期的,這個基本上是由市場來決定的。很多銀行做了錯誤的決定,比如冰島的銀行,他們藉了很 短期的資金,但是貸出去是長期的,當美國的貨幣市場停頓以後,冰島的銀行基本上就沒有資金了。在這方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或者其他國際監管組織,是沒有辦 法管制的,這屬於銀行本身的行為,應該冒多大的風險,是由銀行自己來判斷的。

這次太多銀行倒閉了,除了表外業務做得非常多之外,主要 還是信貸緊縮(Creditcrunch)問題。信貸緊縮造成銀行倒台,為什麼呢?因為貨幣市場停止操作了。貨幣市場是指融資期限在一年以下的金融市場, 包括銀行之間的拆借業務,還有商業本票買賣等等這些短期資金交易,到目前為止,美國的貨幣市場停了,歐洲的貨幣市場也停止操作了。那麼問題就來了,貨幣市 場沒有操作,造成了冰島等歐洲很多銀行的短期資金沒有了。

《21世紀》:貨幣市場在停頓之前到底有多大?

陳企業:非常大,這個是美國最大的資金交易市場。企業或銀行,你缺錢可以到貨幣市場來籌資;你有多餘的錢,也可以放置在這個市場來投資。

《21世紀》:貨幣市場從什麼時候開始停止操作的?

陳企業:從雷曼兄弟申請破產開始。雷曼兄弟在貨幣市場中是最大的做市商。做市商是指金融市場上的一些獨立的證券交易商,為投資者承擔某一隻證券的買進和賣出,買賣雙方不需等待交易對手出現,只要有做市商出面承擔交易對手方即可達成交易。

雷 曼是國際貨幣市場很重要的一個做市商,能夠長期跟踪證券價格的變化,憑藉專業知識對證券的市場公允價格作出判斷,提供最有參考的報價,具有強大的定價功 能;其二,它能增強市場的流動性;其三,它推動市場不熟悉的證券的推介,降低新股發行成本,比如普通投資者幾乎不具備的專業知識,很難對股票進行準確估 價,做市商的雙向報價為市場交易提供了市價的參考;其四,其本身適合成為機構投資者進行大宗交易的交易對手,推動大宗交易的達成。

雷曼倒台的時候,人家就說這麼大的做市商都倒台了,其他人都不敢做了。因為有很多銀行比雷曼小得多,如果做下去,可能也要倒台。所以造成整個信心崩潰,貨幣市場就停止操作了。雷曼倒了,才引起一連串危機。

《21世紀》:美聯儲當初不救雷曼,後來如何導致貨幣市場停頓以及進一步的經濟衰退?

陳企業:美聯儲當初不救雷曼,本來是想殺雞儆猴。那個時候,美國有400個經濟學家寫信給總統說,不能救這些銀行,否則會形成銀行的“道德災難”。如果政府救這些銀行,其他銀行或金融機構就認為反正可以亂做,政府最後可以出來救我們。

但在金融理論裡還有一個道理就是“Too big to fail”,如果它太大了,就不能夠倒下。否則會牽連太多。當美國財長保爾森當初做決定的時候,面臨著兩難:到底是“too big to fail”還是“道德災難”,最終他們還是選擇放棄拯救雷曼。

原本美國政府想殺雞儆猴,誰知道雷曼不是一隻雞,而是一隻大猩猩。雷曼一倒台,大家就沒有信心了,美國貨幣市場只好停止運作。

歐 洲和美國的貨幣市場是相通的,很多歐洲的銀行都靠美國的短期貨幣市場來融資。現在市場停止操作了,就意味著他們無法拿到錢。由於信貸緊縮,冰島的銀行就全 部倒了;冰島的銀行把錢借出去是長期的,可是他們之前資金的來源是美國的短期融資貨幣市場。當美國貨幣市場停了,歐洲的貨幣市場也不得不停,很多歐洲銀行 也和冰島的銀行一樣面臨信貸壓縮的困境。

因此,現在美國和歐洲的央行都出來擔保,願意保證本國所有銀行之間的拆借,還有企業的商業本 票等業務。現在央行替代了貨幣市場,公司的融資需要央行來出資了。當然長遠這樣下去是不行的,所以央行的第二步措施就是,銀行之間的拆借,央行來作擔保。 歐美的央行書面上已經承諾擔保了,原則就是盡快讓貨幣市場恢復操作,重新運作起來。

貨幣市場如果不恢復操作,銀行業務無法正常運作,公司就沒辦法運轉,那麼經濟也沒辦法增長。所以我們說當前的經濟步入衰退,原因就是這個。

當然,銀行沒有辦法正常運作的時候,銀行的股票也會大跌。加上銀行有不少壞賬,因此接二連三的銀行會倒閉,被政府接管。很多交易員聽到利好就買,股價稍微上些就拋。因此股市過山車還會繼續重演!

亞洲貨幣市場影響不大

《21世紀》:新加坡和香港地區的貨幣市場是否也受到影響?

陳企業:新加坡的新幣不是國際化的,所以新加坡貨幣市場受到的影響不大;而港元是和美元掛鉤的,所以香港那邊的貨幣市場可能受到的影響會大一些。但目前香港銀行之間的拆借等業務還是正常的,其他歐美之外的貨幣市場也還是正常運轉。

《21世紀》:你認為這場金融海嘯最終會影響到亞洲的貨幣市場運作嗎?

陳企業:現在香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的央行都為儲戶進行全額擔保。銀行可以從貨幣市場那裡融資,也可以從儲蓄那裡吸納資金。只要大家不把儲蓄的錢取出來,銀行就沒問題。這個也是政府提供擔保的原因。

新加坡政府向儲蓄作擔保,就是因為香港政府已經做出那樣的擔保;如果新加坡不作出同樣的舉措,錢就會走到香港那邊的銀行去了。所以大家就都要保證銀行的資金流動。

現在亞洲的銀行還沒有出現大的問題,主要還是購買了一些金融產品出現損失。

《21世紀》:之前的亞洲金融風暴和這次的金融海嘯比較,似乎沒法比較?

陳 企業:是的。當時亞洲金融風暴被涉及的銀行或者貸款額度,比起現在,都不到1/10。歐洲用了12800多億,美國用了7000億美元,接下來又來了一個 1500億美元;僅歐洲到目前為止就用了19000億美元,美國也要用去了1萬多億美元。之前的亞洲金融風暴所涉及的額度比這個小多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