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8日

中國央行應增持黃金

中國央行應增持黃金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李明旭2008-11-20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php?storyid=001023178&page=2

中國擁有高達1.9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而且還在以每月數百億美元的速度增加。怎樣配置才能實現保值增值?擺在中國央行面前的選擇有很多,主要的選項包括美國的國債和公司債、投資獲取外資公司股權、“出海”購買戰略性資源以及增持黃金儲備。

從目前中國央行的策略來看,購買美國國債和公司債仍然是外匯儲備最重要的投資方向——截至到9月底,央行持有的美國國債已達到5850億美元,其他主體發行的債券(主要是“兩房”債券)保守估計有3000億美元,兩項加起來就幾乎佔了外儲餘額的一半。

而且,近期中國對美國國債有加速增持的跡象——今年以來所持的美國國債增加1074億美元,而9月份單月增持規模就達436億美元。相比之下,中國的黃金儲備則要少得可憐,截至今年3月末,官方數據顯示僅持有600噸黃金,價值只相當於外匯儲備的1%。

然而,這種外儲資產配置結構蘊藏著很大的風險,已到了非調整不可的地步。逐步減持美國國債和機構債,同時大幅增持黃金儲備,應該成為今後中國調整外儲經營策略的一個重要方向。原因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首先,不應低估美國國債和公司債的風險。短期內已經明顯的風險在於,目前美國國債的收益率已非常低,而明年美國為7000億財政刺激計劃融資而發 行國債,美國聯邦政府財政赤字必然大幅增加。這將影響市場對美國政府財務狀況的擔憂,從而帶動美國國債價格回落。這樣,中國央行目前持有的巨額美國國債料 將出現貶值。

雖然美國經濟規模仍將在全球居首,但為了擺脫經濟危機,大力推行財政刺激政策的美國政府,其信用卻已大打折扣。在7000億美元經濟刺激方案通過 後,美國國債的餘額已經達到11.3萬億美元,即使以保守的3.2%年利率計算,每年只應付國債利息就達到3600億美元。相比之下,新總統奧巴馬上台的 第一財年財政赤字很可能會超過萬億美元,利息佔了赤字的三分之一!

更嚴峻的考驗還在後頭。隨著美國二戰後“嬰兒潮”一代到了退休的年齡,美國社會養老保障的欠賬正在逐漸顯現;奧巴馬著手改變美國的醫療體系,也將 加大政府欠賬。近幾年美國也許還能依靠原來的財政赤字——發債的模式來融資,但“龐茲騙局”是沒有辦法持續的,要么美國政府像俄羅斯在1998年一樣“賴 賬”不還,要么其他政府大幅拋售美國國債,這些都會讓央行手中的美國國債大幅縮水,甚至如同廢紙一張。

美國其他金融機構發行的債券其風險更是顯而易見。今年9月,如果“兩房”沒有被美國政府行政接管,那麼中國央行持有的3000億美元債券債很可能會血本無歸。既然中國出錢為美國政府融資的模式隱藏著巨大的風險,外儲投資轉向就是理所應當。

其次,增持黃金也將完善中國的國際儲備結構。前面的數據已經顯示,中國的黃金儲備無論從數量上、還是從黃金佔外儲比率上都少得可憐,與世界其他主 要國家相比更是如此。截至今年3月末,美國持有的黃金儲備達8134噸,佔其外匯儲備餘額的80%;德國持有黃金儲備達3417噸,而整個歐洲地區黃金佔 其外匯儲備的比例也高達58.7%。

再次,從國際金價走勢看,增持黃金已迎來比較好的時點。目前,國際市場的黃金價格已經從今年3月份每盎司1033美元的高點跌落至750美元左 右,價格何時見底誰也猜不准,但這樣的價格絕對不貴,尤其是與1980年850美元的歷史最高點價格相比(要考慮這28年間的通脹上漲因素)。

最後,也是最為重要的,現在逐漸增持黃金儲備更具戰略性意義。可以說,這是在為以後更兇猛的通脹週期做準備。觀察此次金融危機中各個央行的救市措 施,無非是通過大量“注水”來拯救金融市場。美聯儲更是如此,不僅將利率降至1%的水平,而且通過創設TAF、TSLF等一系列複雜的信貸工具向市場注入 了大量貨幣流動性。

金融動盪雖然會因此得以緩解,但如此大規模釋放流動性,卻是在用一個新的泡沫來拯救前一個泡沫的破滅,未來數年內我們很可能將迎來更大一輪的通 脹。到時候美元很可能將大幅貶值,而黃金雖然是增值的劣資產,但卻是絕好的避險、抗通脹的好資產,這可以大大減少央行外匯儲備的損失。

今年10月的數據顯示,德國、法國與意大利的黃金儲備總計超過了3000噸,較之上半年有約5%的增長。而中國的黃金儲備卻已經多少年都沒見增長。

外儲經營策略的調整已經刻不容緩,而增持黃金儲備應成為策略調整的一項重要內容。無論從短期的時點因素來考慮,還是從長期中規避外儲風險和保值作用來考慮,現在都已經到了央行在國際市場上買入黃金的最佳時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