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6日

關注CDS市場風險

姜建清:關注CDS市場風險

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如何看美國金融危機

【《財經網》專稿/實習記者方會磊】“美國房價下跌和信用類產品違約率超預期的上升,已經動搖了信用類產品市場。下一步,如果這個市場崩潰的話,全球金融 機構還會出現大批的倒閉。

”11月14日,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如此預警全球金融危機下一階段的風險點。他是在出席清華大學全球管理論壇時做出上述表 示的。

姜建清認為,此次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風暴,主要表現為流動性危機。但根源來自於美國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早年的貨幣創造型流動性過剩,此後,過剩進而轉變為流動性萎縮。此次危機演化過程中,由於出現拋售資產價格急劇下跌和賣盤持續增加,最終呈現為流動性黑洞。

“美元流動性過剩催生了房地產價格泡沫,加之近年來美國傳統製造業和服務業增長緩慢,消費者貸款和房地產貸款更是成為金融機構貸款種類中佔比居高者。”姜 建清認為, 2001年之後,抵押貸款支持債券(Mortage-Backed Security,MBS)發行機構範圍的擴大更是推動了MBS市場的持續增長。

此前,只有以公眾存款為主要負債來源的儲蓄貸款機構才能發行MBS,但2001年之後,投資銀行等成為MBS主要發行人。短短七年之間,美國MBS發行額由原來的5800億美元迅速激增到1.3萬億美元,年均增長13%。

值得注意的是,證券化產品的增速也跑在基礎信貸資產增速的前面。 2007年,美國當時僅有1.5萬億美元的次級貸款,但卻催生了超過2萬億美元的MBS、超過1萬億美元的債務抵押憑證(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CDO)。 CDO發售前又普遍進行了信用違約的互換,由此又催生了近62萬億美元的信用違約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CDS)產品。

姜建清認為,美國對“兩房”的國有化措施,暫時避免了趨於崩潰的MBS市場,但是由於整個美國金融系統的槓桿率較高,面對如潰堤般的損失,金融機構出於自保不斷抽出現金,從而引發貨幣市場危機,“銀行類信用市場的緊縮不斷加劇,金融機構商業票據迅速萎縮”。

“像工商銀行,過去我們建立代理銀行的關係非常多,在這輪金融危機中間,現在全球能夠還放心進行交易的對手非常之少,所有的全球機構彼此之間互不信任。美 國在9月17日(雷曼兄弟倒閉)的前一周,在貨幣基金市場上投資抽回近1700億美元,信用類產品風險擴大。”姜建清如是說。

由於缺乏信心導致市場陷入停滯的泥沼,姜建清認為,當下,穩定的預期和穩定市場的信心是市場維持正常發展的必要條件。投資者之間互相影響、互 相依賴,會導致市場上集體拋售資產的行為。 “這種情況造成的恐慌,又會進一步影響到個體的行為,進而對金融市場起到巨大的影響,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