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4日

科學論道2

二、歷史的足跡
  
  我們回望歷史,會發現古聖先賢們早已對這些本質方面的問題有著自己的探索。對本質問題的不同解答,形成了東西方不同特色的哲學思想,而不同的哲學思想又形成了東西方特色各異的文明。大約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世界三大文明幾乎同時開始發端,在古希腊第一個哲學家泰勒斯在思考水是世界本原的時候,印度的王子喬達摩·悉達多已在菩提樹下頓悟成佛,並開始講經說法。同時中國的老子也寫下了影響中國千年的道德經,而孔子,在廣收學生,傳道授業,他可是中國第一位名副其實的老師!佛學在印度創立約500年後傳入中國,在中國與本土哲學思想相融合,形成了中國特色的佛學思想體系,而佛學在印度漸漸式微。因此,以儒釋道為主的中國哲學思想代表了與西方哲學相對的東方哲學思想。中印歐三種文明各有特色,只是,對我們目前生活影響最大的還是發源於古希腊的現代西方文明,正是在古希腊哲學思想的土壤中,現代自然科學得以蓬勃的發展。正如前所述,經由希腊哲學而發展起來的現代科學理論,對於世界本質的問題似乎遇到了障礙,因此,我們有必要著重考察一下東方哲學思想在這方面的探索,並與之和西方哲學發展而來的現代科學理論進行一些對比,看看能否得出一些具有啟示意義的發現。
  
  說到古老東方哲學與現代自然科學理論的對比,許多人會覺得二者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種理論,根本沒有可比性。這樣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科學與我們的物質生活息息相關,而東方的哲學思想,更像是精神上的一種追求。但是這樣認為,對科學的作用多少有一些誤解。科學的很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對自然、人類自身、以及終極真理的追求,這是科學發展的終極目標。科學不一定能找到終極真理,但追尋真理,無限接近真理始終是科學所堅持的方向。而東方古老的哲學思想,同樣是探索真理的道路之一。追求終極真理之路就像攀登珠峰,有人從南坡,有人從北坡,可是在沒有登頂之前,誰也沒有資格說誰的道路是錯誤的。而且,也不能排除殊途同歸的可能。所以,科學雖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們還不能就此認定科學就是通向真理的唯一道路。我們做出這樣的判斷,不僅是出於理性,而且也是出於一種假設,即,醞釀三大文明的先哲們,他們具有同等的智慧,只是考慮問題的角度各異,也就是說在選擇探索真理的道路是各不相同的。
  
  這樣的前提,並不是沒有道理的。舉個例子,對數字的理解可以代表思維能力的一種體現。在著名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迦莫夫的著作《從一到無窮大》中提到一個小故事。說是一些探險家證實,在一些原始部落中,不存在比三大的數。如果數字大於三,人們就數不過來了,只能用許多來代替。如果一個部落居民有四個兒子,他也只能告訴別人他有許多兒子。那麼我們再來看看佛經中的智慧。2500年前的佛經記載,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叫做娑婆世界。這個娑婆世界是個什麼概念呢?假如我們的太陽系是個小世界,那麼一千個太陽系就叫做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叫做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做一個大千世界。而這樣的大千世界有多少呢?佛經裡說,這樣的大千世界的數目,就像恆河中沙子的數目一樣多,我們所在的娑婆世界就是其中的一粒沙。
  
   普通的人,這樣的大數連想也不敢想。而西方文明,直到約三百年後才由阿基米德把最大的數字“萬”突破。
  
  對於中國人的聰明才智,也同樣得到世人的認可。大約兩千年前,中國人就發明了造紙術。一千年前,又發明了活字印刷術,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明和推廣,對於世界科學、文化的傳播產生深刻的影響,對於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起著重大的作用。直到現代,造紙術和凸版鉛印術仍然沿襲的是中國先人的技術。而指南針、火藥的發明後來傳入歐洲,被歐洲人用來作為征服異族的工具,對世界格局的演變和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可以說,中國人的每一項發明都對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我們有理由相信,東方人的聰明才智和思維能力不會比西方人差,東方的哲學思想應該具有可資借鑒的地方。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