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4日

科學論道31

三十一、最優的策略
  
   那麼怎樣的策略才可能是最優的策略呢?
  
   “一報還一報”的策略在現實社會中可以分拆為兩類行為模式,第一種是“以德報德”。“以德報德”的行為模式是值得鼓勵的,因為若全社會都是這樣的行為模式,我們的社會風氣將很快得到淨化,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將變得和諧而美好。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其實是非常鼓勵這樣的行為模式的,比如民間常說的“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等等,意在鼓勵這種良好的行為模式。
  
  另一種行為模式是“以怨報怨”。這種行為模式是必須糾正的,在現實社會中,正是這種“以怨報怨”的思維方式導致了無止境的爭鬥和矛盾。這種思維模式的結果,不僅使個人利益受到損害,社會的整體利益也受到巨大的破壞。在爭鬥還未起之時,利益衝突的一方若能主動妥協,那麼最終兩敗俱傷的局面將得到改變。若衝突之後,雙方能夠自我反省自己的過失,再見面時能夠做到“相逢一笑泯恩仇”,這樣也能最大限度的避免進一步無休止的互相傷害。
  
  這樣的例子在現實社會中比比皆是。試舉一例:在韓國,自古因墓地引起的官司屢見不鮮,但尹、沈兩大家族的墓地之爭實屬罕見。雙方爭議焦點是韓國首都首爾以北約40公裡一座小山。兩大家族從1614年就開始爭奪這處“寶地”。 390年來,雙方結怨甚深,因此墓地的爭奪而發生的械鬥導致雙方家族成員多人喪命。在韓國現有4800萬人口中,姓尹者有100萬人,姓沈者有25萬人。因為墓地紛爭,這兩個姓氏的人一度不得通婚,直到2005年和解協議達成前,尹、沈兩姓有情人還得不到長輩祝福。
  
  任何基於利益上的爭鬥,都是一種內耗,最終會導致整體利益的損失。家庭內的爭鬥,會使家庭成員之間關系疏遠,最終導致家庭的分裂。一個國家,如果內部紛爭不斷,動亂不止,也很容易造成國家分裂的局面。從信息論和系統論的角度來看,爭鬥是一種無序的表現,會使整個系統的熵值增加。而要使整個系統內部結構更復雜和精致,功能更趨完善,就要盡量避免無序結構的產生,使無序向有序轉化,這樣整個系統才能逐漸由低級向高級發展。如果國家單獨作為一個系統,國家內部的有序化,就會使一個國家社會資源得到有效配置,國力會越來越強大。
  
   社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而人的行為模式往往會有傳染或效仿的效應,一個壞的行為模式,往往會像一根鏈條一樣傳導至全社會。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踢貓效應”:
  
  有一個經理早晨上班前挨了太太一頓臭罵,又在開車趕時間時誤闖了紅燈,被交警抄了車牌,回到公司寫字樓時窩著一肚子火。正好屬下的部長來請假,被他狠狠地訓斥了一通,轟出經理室。部長回到車間,就把一腔怒火傾泄到女秘書身上。女秘書回到家中,又遷怒於她五歲的孩子,罵他家庭作業沒做好,狠狠地打了他屁股幾巴掌。孩子滿肚委屈走開,正好養的貓跑過來蹭他的腳撒嬌,孩子就一腳踢過去,口中罵道:“滾開!你這臭貓!”
  
  踢貓效應其實時刻都在現實生活中發生,人們總是有意無意的把別人對自己的行為模式毫無選擇的傳導出去。壞的行為模式會傳導,同樣好的行為模式也會傳導。這種行為模式的傳導性使得重建一個良好的行為模式顯得非常重要。如果全社會在有意無意的鼓勵自私自利、以怨報怨的行為模式,那麼整個社會將很快處於不斷的矛盾和紛爭之中。反之,如果全社會能建立良好的道德秩序,以良好的行為模式為楷模,那麼整個社會的風氣將很快得到改觀,系統整體的熵值將變低,社會更加有序和諧,全社會的效率將更高,整體利益將得到最大體現。中國的儒釋道傳統文化,都能深刻認識到人類行為的一些根本症結,從而得出幾乎一致的解決方案。
  儒家強調“性善”論,即人的本質都是善的,人應該回歸自己至善的本心。要如何做到呢?《論語》中,曾子將孔子的理論概括為“忠恕”二字。所謂忠,就是盡自己的本心,而恕,就是以自己的本心推及他人。也就是說,對自己的言行,要做到忠於自己的本心,要憑良心做事,或者說,對自己,要做到不自欺。對別人,要像對自己一樣,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就是說,做人不能自私,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能給別人。自己想要獲得什麼,也要讓別人同樣能夠得到。如果別人有負於我,孔子主張“以直報怨”,也就是說,我們應該以正直,坦蕩的心理和行為面對別人的怨行,而不能采用“以怨報怨”的惡性循環的方法。
  
  老子在道德經第六十三章中說,“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有所作為,但要用無所執著的心去做。我們可以做許多事,但不要讓這些事情掛礙於心。我們可以去品嘗各種美味,但不要有貪著美味的心。把大事轉化為小事,復雜的事轉化為簡單的事,別人若有負於我,我不必要耿耿於懷,而仍然要用自己的德行來對待他。
  
  可以看到,老子對人類行為的動機和模式了解得非常透徹,因此提出的解決辦法更加有針對性。即,別人有負於我,那是別人的選擇,而我要始終以自己的心態來對待一切人和事。我若因別人的言行或態度而改變了自己做人的准則,那麼就是受制於人了,因此老子主張“以德報怨”,即,不管別人怎麼對自己,自己始終要堅持自己的准則。這與孔子的“以直報怨”在道理上是一致的。
  
  有人會說,不管“以德報怨”還是“以直報怨”,這不是明擺著是吃虧嗎?難道做好人就一定要吃虧嗎?事情顯然並非如此,正如前所述,“以德報怨”或“以直報怨”的行為方式,從動物理性的角度來看的確是吃虧的,但從人類理性來看,這並不是吃虧,因為這樣的行為方式避免了“以怨報怨”的那種互相傷害的結局。同時,善行往往會給對方一定的正面影響,從而使對方逐漸接受這樣的行為方式,並有可能用同樣的方式反饋給其他人。當大家逐漸把“以怨報怨”的行為方式改為 “以德報德”的行為方式時,最初堅持“以德報怨”的人往往獲得的回饋最多,也就是受益最大。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中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意思是說,我不與別人爭,那麼天下人都不會與我爭。在第七章中說,“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有道的聖人遇事謙讓無爭,反而能最終脫穎而出;聖人並不注重保全自身,但自身往往得到保全。這就是因為聖人以無私的心,最後反而能獲得最大的收益。很明顯,老子非常清楚這其中的道理,老子也並非要讓大家去自欺欺人而吃啞巴虧。若真正明了老子之道,自然能夠做到“天下莫能與之爭”,而最終獲得最好的利益。中國的文化人深受老子思想的影響,一些文人墨客們很喜歡把一些寫著“難得糊塗”、“吃虧是福”的字幅掛在廳堂作為為人處世的警語,若不是為了附庸風雅,而能實實在在的在生活中踐行老子的道理,自然能夠獲得實在的受益。
  
  從佛家的角度來看,“以怨報怨”、“冤冤相報”正是佛家所極力反對的處世方式。別人有負於我,我若因此記恨在心,尋機報復,這就是執著,執著得越深,報復心理就越強烈。而佛家修行的根本就在於不執著。這種不執著,並不是什麼事都不去干,也不是什麼都不去想,而是要以不執著,不攀緣的心來面對世間一切事務。
  
   未接觸佛家理論的人,經常會認為佛教是一種非常消極的宗教,好像學佛的人都要出家來逃避一切世間的事務,什麼也不能干,一不小心就犯了戒,其實這是很大的誤解。佛家修行的根本在於破執,若有所禁忌,即是心有所執,這與佛家的修行是南轅北轍的。
  
  六祖壇經有雲:“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無念;無住者:人之本性,於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並將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系縛。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
  
  六祖以無念、無相、無住作為修行的法門,並對此法門作了進一步的闡述。所謂無念,並不是沒有念頭,而是在念頭升起時不必要起心去壓制它,在念頭熄滅時,也不要起心去跟隨它,這樣,念頭雖起起落落,心保持澄明的觀照,這就是“於念而無念”。所謂無相,並非是要逃避眼前一切事相,而是指心不要貪著於事相。一件事情,不管成功與否,只要盡了自己的能力去做,結局如何就不是太重要了。生活中許多人往往因為一件事情的不如意,因此怨天尤人,結果自己的情緒和生活都弄得一團糟,這即是太執著於事相的緣故。而無住,就是不要執著。不管是對自己有怨恨的人,還是自己的親人,如果言語上發生了衝突,都不要太在意,心不執著,恨意也就起不來,自己的心境也就不會受到別人的干擾了。若在生活中堅持無念、無相、無住的原則,那就是秉承了六祖的法門,是實實在在的修行了。不僅如此,所有佛家的教誨,都是要人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因此,當別人有負於我時,我們仍然要以寬容的心理去原諒別人,並用善行去感化別人。可以說,佛家的大度,是其它宗教教義所不能比擬的。
  
  從以上對儒釋道三家行為准則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儒釋道傳統文化中,雖然行為准則上略有差別,但都摒棄了“以怨報怨”這種行為策略。這並非是一種偶然,而是古代智慧之士對人類社會規律深刻思索的結果。中國的傳統文化歷千年而不衰,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這其中顯然包含了非常科學的因素。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