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為道與為學
當我們還在幼兒時期,執著心比較弱,由於對感覺系統的依賴不強,各種感覺還沒有在潛意識中開始制造感覺的囚籠。這時,人類的超感能力卻很容易體現出來。美國心理學家喬治·萊因設計了一種測試超感能力的方法,利用25張背面是黑色的卡片,每張卡片的正面都有不同的圖形:比如十字、五角星、圓圈或者一列數點。研究人員隨機抽取卡片,要求被試人員猜測。按照概率計算,普通人猜對的概率為1/5,而擁有超能力的人可以全部猜中。2006年俄羅斯醫學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對1500名年齡從3歲到5歲的孩子進行了這樣的測試,結果顯示,孩子們猜中的准確率要遠遠高於普通人的平均水平。更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年齡越小,准確率就越高。2007年7月美國的《心理科學》期刊也刊登了意大利心理學家盧卡教授的研究,他通過一些實驗發現,13個月大的嬰兒具有讀懂成人意念的能力。
對成人與嬰幼兒腦電波的比較中,我們和很容易發現不同點。成人的思維敏捷而活躍,腦電波表現為較高頻率的α波(讀作阿爾法波)或β波(讀作貝塔波),幼兒中則沒有這樣的波形出現。幼兒的腦電波主要表現為頻率很慢的δ波(讀作德爾塔波),這種波形,成人只有在深層的睡眠狀態中才可能出現。可以看出,幼兒的思維,也就是心念的分別活動非常緩慢。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越來越熟悉感官世界的規則,我們能夠正確的分別事物了,思維也越來越活躍,而相應的我們的執著心也就越來越強,心靈本有的能力也就越來越弱。佛家洞悉這一切奧秘,所以所有的修行方法歸根結底都是告訴人們不要執著於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謂六根清淨,不是說什麼都不聽、不看也不想,而是指不要執著於外在的現像世界。六祖慧能禪師提倡無念法門,並解釋所謂無念,就是“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又說,“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六祖樸素的話語,直指修行的根本。
老子同樣深知此理,在道德經中,多處勸導世人不要執著於感官的享受。在道德經第十二章中,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這段話的意思是,繽紛的色彩,使人眼花繚亂;嘈雜的音調,使人聽覺失靈;豐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縱情狩獵,使人心情放蕩發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為不軌。因此,聖人但求吃飽肚子而不追逐聲色之娛,所以摒棄物欲的誘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老子在道德經第四十八章中,具體闡明了“為道”與“為學”的差異。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不為。”意識是說,求學的人,其情欲文飾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飾則一天比一天減少。減少又減少,到最後以至於“無為”的境地。如果能夠做到無為,則沒有什麼事情不可以去做的。老子在這裡所推崇的“無為而為”,與六祖所提倡的“無念行”,其實質是一樣的。都是教人們不要執著於感官的享受,不要受現像世界的羈絆,如果能做到“於相而離相”,那麼離“道”就近了。因此老子非常推崇回歸到沒有虛妄分別心的嬰兒時期。在第十章中,老子說:“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在第五十五章中又說:“含德之厚比於赤子。”這些話都表明,老子主張的為道,就是要返璞歸真,回歸摯誠的本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