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是解決糧食問題唯一的技術嗎?
作者:易裡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10-1-29
http://www.wyzxsx.com
轉基因是解決糧食短缺現狀“唯一可取”的技術嗎?
摘要 單個基因的轉移只對改變質量性狀有作用,對農作物產量、品質等數量性狀幾乎沒有影響。換句話說,轉基因並不能提高農作物產量和改善農作物品質,所謂轉基因水稻“口感好”、“產量高”或轉基因大豆“出油率高”與所轉基因毫無關係,當前99%的轉基因作物是針對作物抗性(抗蟲、抗除草劑)的,用轉基因手段改變作物抗性,只是部分替代農藥實現保產穩產的暫時性措施之一,絕無增產功效。所謂轉基因是解決糧食短缺現狀“唯一可取”的技術的論調是對轉基因的公開神化,這種神化只能淡化或掩蓋轉基因的潛在風險,誤導作物育種發展戰略和學術發展方向,誤導政府決策,損害政府形像。
最近,有關方面人員做客人民網,逐條駁斥媒體對轉基因作物的質疑。他們認為,轉基因食品不存在風險,可放心食用,並批評媒體的“負面”輿論妨礙了轉基因作物的商業化。
在談到我國未來10年的糧食增產計劃時,有人認為:常規育種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可是單靠常規育種不行,一定要和新技術結合;轉基因技術是解決糧食短缺現狀一個“唯一可取”的技術,就中國製定的2020年新增糧食1000億斤的具體目標來看,轉基因技術商業化也是必由之路。
在筆者看來,上述關於“轉基因是解決糧食短缺現狀一個'唯一可取'的技術”的論調,與“常規育種還有很大潛力”自相矛盾,不符合科學事實,是一種極不負責任的說法,是對輿論的公開欺騙。
一、 轉基因並不能提高農作物產量
從種性上講,農作物產量取決於農作物品種內部的基因組成(基因型)。凡是從事作物育種的農業科學工作者,無一不清楚作物產量性狀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數量性狀。所謂數量性狀,是指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複雜性狀。決定農作物產量性狀的“多基因”之“多”,可以說成千上萬,甚至可以說多到涉及農作物的每一個基因。我們知道,生命系統或基因係統是一個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有機整體,農作物產量的提高有賴於涉及農作物產量的所有基因之間的整體協調性的提高,因此,任何指望通過增加或改變個別基因就能增加農作物產量的想法都是不切實際的。其實,無論從事常規育種還是從事轉基因育種的人都清楚這一點。可以說,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還沒有一個農作物品種是通過轉基因提高產量的。國內是這樣,國外也是這樣。目前的轉基因都是單個基因的轉移,單個基因的改變只能影響質量性狀。所謂質量性狀就是單基因或少數幾個基因控制的性狀。比如說作物的抗蟲性、某些花的顏色等。目前99%的農作物轉基因基本上都是轉抗蟲基因或抗除草劑基因,而且多數抗蟲轉基因轉的是Bt基因。轉Bt這個基因,通俗地說,就是給當前高產優質的農作物品種裝上一個“制毒”基因。這個基因在作物體內表達後,直接產生一種毒蛋白,蟲子吃了就死。因此,轉Bt這個基因可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範圍內暫時替代殺蟲農藥,僅此而已。如果對水稻生長發育造成危害的不是蟲害,而是稻瘟病、紋枯病、白葉枯病、穗頸病等病害,或者過幾年後所抗害蟲對Bt毒蛋白產生了抗性,那麼,這個Bt“制毒”基因也就毫無意義了。因此,轉Bt基因對農藥的替代作用也是暫時的、很有限的。而某些人所謂的轉基因水稻“口感好”、“產量高”也絕對不是轉Bt基因的功勞,所謂美國轉基因大豆比中國本土大豆品種出油率高,也與那個抗除草劑基因毫無關係。
有誰聽說過給水稻噴灑農藥有“改善口感”、“增加產量”的效果嗎?有誰聽說過給大豆除草能增加大豆出油率的嗎?沒有人聽說過,過去沒人聽說過,將來也不會有人聽說。因為農藥的作用是防治病蟲害,除草的作用是減少雜草與作物爭奪陽光和養分,兩種措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和在一定範圍內保證農作物品種種性得到正常發揮,是保產穩產的措施之一,而絕沒有保產穩產之外的其他功效。因此,說“轉基因是解決糧食短缺現狀(或增產糧食)'唯一可取'的技術”是對社會大眾的實實在在的欺騙。
那麼將來會不會通過轉基因技術直接改變農作物種性狀,提高農作物產量呢?我個人認為,通過轉基因直接增產的可能性極小。因為農作物產量性狀涉及的基因數目太多,而且,對這些基因之間如何相互作用的認識至今沒有絲毫進展,迄今為止的一切(基因重組)育種方法都不過是一種“黑箱方法”,即人們並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哪些基因參與了重組以及這些基因是如何重組的,而人們最關注的重組效果最終也都要根據田間試驗結果進行評價。
也許有人會說,隨著分子生物學的不斷發展,許多農作物的基因組測序已經完成或即將完成,可是很多人並不清楚,在進行農作物產量育種時,知道基因組DNA順序組成與不知道是一樣的。即使將來把農作物基因組的所有基因和蛋白質功能都弄清楚了,還是不大可能弄清楚這些基因或蛋白質之間極其複雜的互作關係,以及這種互作與農作物產量的關係,即使將來的轉基因技術發展到像粘紙片一樣簡單,轉基因對改良農作物產量性狀也幾乎是無能為力的。就說現在的單個基因的轉移吧,雖然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但將基因轉給受體生物後,被轉基因能不能在受體生物中表達,以及表達後會產生怎樣的結果,也是毫無把握的。可以說,當前的轉基因能不能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運氣”。因此,可以預見的是,在近百年之內轉基因幾乎沒有可能解決糧食增產問題。
二、我國的糧食安全取決於土地紅線和農產品價格,而不在於種子
必須承認,我無法得到我國糧食產量的準確數據。但一些眾所周知的公開信息還是可以用來說明問題的。近年來,網上一直存在18億畝紅線之爭,這說明我國的農業用地存量可以達到18億畝。 18億畝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我國人口峰值即使達到18億,人平耕地也有1畝,按現在的糧食畝產量計算,並不存在糧食短缺問題,因此也就根本不存在需要通過轉基因這個“唯一可取”的技術來讓糧食增產的問題。
從農業科學或農業生產實際來講,種子改良已經達到令人相當滿意的水平。如果說,近年來我國糧食單產和總產量徘徊不前,甚至有所下降的話,這決不是種子的問題,而是土地拋荒、雙季改單季、地力退化等問題,而這些問題歸根到底是由於糧食定價太低或農民種植成本太高而影響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造成的。因此,解決糧食“短缺”(或增產)問題,決不可能靠“轉基因”,而只需要保住18億畝土地紅線,或通過調整糧食價格,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解放農業生產力就可以了。
曾經有不少人認為,1978年以後,由於實行了包產到戶,糧食產量大幅提高了。實際的情況是過去多年累積的農業科技成果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成果的集中釋放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一項農業科技貢獻就是優良農作物新品種的大面積推廣。由於農作物品種種性的極大改善,廣大農民從此幾乎不需要花費太多勞動——到後來有的甚至只要在田裡撒上一把穀子,就能獲得高產。但是,多年以後,農資價格連年上漲,住房、學費、醫藥費番了千倍萬倍,而糧食價格僅上漲了10倍,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因此受到極大傷害,很多農田出現大面積拋荒,過去種雙季稻的很多也都改種單季稻了,由於多年不施農家肥,土地出現板結、退化,最終導致糧食單產和總產量徘徊不前或下降。這個問題實際上與“三農問題”是緊密相連的。為此,只有改變現行農產品價格,還利於農民,保護好廣大農民的種糧積極性,才能真正確保農業增產增收,最終確保我國糧食安全。而一旦走上所謂的“轉基因技術商業化”的“必由之路”,最終也只能是讓少數人(國內國外的利益共同體)從農民那裡更多地分奪一部分財富,增加農業種植成本(轉基因種子價格大大高於普通良種種子價格),使本來已經嚴重的“三農問題”雪上加霜,而不可能真正解決糧食“短缺”問題。
三、 神化“轉基因”作用的危害
“轉基因技術是解決糧食短缺現狀一個'唯一可取'的技術”,這個論調不僅是對輿論的公開欺騙,同時也是對轉基因的公開神化。神化轉基因的作用不僅無助於糧食“短缺”問題的解決,而且還會產生諸多不良後果。
一是誤導作物育種戰略和學術發展方向。無論從當前的育種實際,還是從基因作用的複雜性來講,轉基因都只能作為育種的輔助手段加以嘗試。可是,相當長一段時期以來,轉基因一直頂著“高科技”、“分子水平”的光環受到學術界和社會的盲目追捧,以至於在學術界一度形成了轉基因可以包打天下的錯誤認識。甚至於在某些人看來,只有轉基因才能代表育種的方向,只有轉基因才代表最高學術水平。弄得從事常規育種的農業科學工作者自感低人一等,弄得科技管理部門不見“分子水平”不予立項,弄得一些高校的生物技術專業連普通遺傳學課程也成了選修課,弄得一些研究形態學和數量遺傳學的碩士生、博士生絞盡腦汁也要在自己的論文中加上一點PCR或RAPD的內容以顯示其“水平”,給人一種“驢肉不粘狗腿”的感覺,造成了人力、物力、財力的極大浪費。
其實,從學術水平上講,轉基因僅僅是一個技術而已,一個別人發明的技術,自己拿來用一用,並不能說明自己有什麼水平。據我所知,在轉基因領域,不少人是半路出家,根本沒有遺傳學和育種學的基本理論功底,僅僅是學了一點“技術”就自鳴得意,其實是一種非常無知的表現。
二是掩蓋轉基因的潛在風險。由於轉基因被說成“唯一可取”的技術,這就似乎表明了轉基因才是未來育種最“科學”的方法,似乎只有支持轉基因才是崇尚科學,否則就是“反科學”。事實上,在最近的有關轉基因的爭論中,已經有人把質疑轉基因說成是“反科學”。因此,這種對轉基因的公開神化,極大地妨礙了人們對轉基因技術的理性認識,掩蓋了轉基因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
三是誤導政府決策,損害政府形像。最近有人給質疑轉基因的人扣上一頂承受不起的大帽子,說反對轉基因就是為了“妖魔化政府”。其實,真正“妖魔化政府”的不是質疑、反對轉基因的人,而是那些壓制別人意見,無視轉基因的潛在風險而要“霸王硬上弓”的人。把轉基因說成解決糧食短缺“唯一可取”的技術,實際上就是要在社會大眾還不能接受的情況下,要求政府強行推進轉基因,這樣做的結果實際上是要將政府與社會大眾對立起來,陷政府於不義,損害政府形像。
總之,神化轉基因,把轉基因說成解決糧食短缺“唯一可取”的技術是極不恰當的,也是不利於轉基因爭論最終達成理性一致的。可是,對某些人而言,他們不顧一切地神化轉基因究竟有什麼好處呢?在我看來,除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彌社會大眾的不滿情緒,淡化乃至掩蓋轉基因的潛在風險外,最終的好處恐怕就是有可能讓某些人得償所願地走上“轉基因技術商業化”這個“必由之路”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