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5日

價值規律

何新:論價值規律與當代世界經濟

—對《資本論》的現代讀解
http://www.hexinbbs.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441
(最新修訂稿)

(2008年12月修訂稿)

要義

關於價值規律——價值形成與價格實現問題,是經濟學之核心問題。

引言:

價值規律應分為三個層面分析:

①價值形成規律(李嘉圖——馬克思規律。價值本體論)

②價格形成規律(古諾——門格爾規律。邊際效益規律)

③金融資本之定價權(金融資本決定市場價格)

一、價值之起源

1.價值之語義。

漢字繁體之“價”字從“人”從“賈”。價者,賈也,字根是“賈”。

[按:何謂“賈”?漢字語源學:賈、假、借、給古音通(黃侃),系通義之同源字(據黃侃說)。賈者,假也。假者,借也,給也。有給有還謂之借(假)。交易起源於假借。假藉以及償還,實質即交換。交換而易主謂之“交易”。有償給出曰“賣”,有償取進曰“買”。賣者,給也;買者,取也。各取所需而兩相情願之交換,謂之交易或買賣。 ]

賈,兼有買進(沽入),賣出(沽出)的涵義。值者,所值,對當物也。借之所償謂之“值”(值者,得也,頂、代也)。價值者,賈值也。假借品及交換品之所值,謂之“價值”。

2. 社會交換成立之第一前提,就是人類之有欲求與需要,而靠自身不能滿足。

事物是否具有使用價值,決定於其能否滿足人類之欲求與需要。事物之內在屬性,形成其使用價值。 (按:馬克思說商品之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及價值之形成無關,是片面之論,不確。)

3.私有製,佔有,佔有權利,是社會交換成立之第二前提。

人有需求之物,而先為他人已據有者,若欲取之,只有二途:或強取(掠奪、戰爭、索要),或巧取——即交換。

4.隨機之交換,導致偶然定價,成交之價格有極大隨意性。

而常態之交換,則必然趨向理性之定價,即均衡定價。買賣雙方協商接受的均衡定價之尺度,其依據乃參照商品內涵之真實價值。

真實價值是虛擬實體。 (馬克思說:價值是一種社會關係的反映。)

5.因此,商品價值之評估有三重性。一為使用價值,二為內涵價值,三為外化的實際交換價值。

內涵價值與價格之不同,在於內涵價值是內在的、非外現的。

6.物品買賣成交之交換量,謂之價格或市場價格。

價格具主觀性,是商品內涵固有之價值之外化。內涵價值能否得到實現,取決於需求者之購買評估。內涵價值得到市場實現,意味著商品轉換為貨幣。

7.人類所需之交換品無非三大類:

(1)自然界天生之資源品

(2)他人製作之生產品

(3)他人之勞動力(勞務)

8.交換經濟的起源:

早在舊石器時代,即已發生自然產品及其加工物之交換活動。距今約1萬8千年北京山頂洞人文化遺址中發現的海蚶殼和赤鐵礦粉,原產地分別在數百公裡以外的渤海灣和宣化地區,應屬交換而來。這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較為確切的非貨幣交換的實物證據。

另外,略晚出現的一些較大規模的石器製造地點,如山西陽高許家窯、襄汾大崮堆、太原古交鎮、陝西梁山、內蒙古呼和浩特東郊大窯村南山遺址等,很有可能是當地的石器製造與交換中心。

在約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銅石並用的山東大汶口文化時期,實物交換的範圍已大為擴展。大汶口有些大墓中隨葬著特別精緻的物品,如玉鉞、像牙梳、像牙雕筒、鱷魚皮(蒙鼓用)、白陶等。其中有些原料,有鱷魚皮、像牙和玉石等,都非出自本地產品,只有通過交換和掠奪手段才能得到。

而在在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300年之間的西部卡若文化遺址中,則發現了貝飾10枚,系寶貝穿孔而成的墜飾。卡若遺址位於今西藏東部昌都縣加卡區卡若村,北距昌都縣治約12公裡。寶貝(Cowrie shell)產於南海,既出於卡若文化遺址,是當時存在遠距離交換關係(多半是間接關係)的有力證明。由此可見,往往被低估的史前文化,其交通幅員廣度及交換水平,實在讓人瞠目驚異。

9.人權分為兩部分。一為自然人權,生存權,即每個人與生俱來之人生需要、欲求以及獲得滿足之權利。二為社會人權,在社會歷史中形成之人身權利。

佔有權,非天然權利,而是社會歷史形成的社會權利。

資本主義社會是完全的私有製社會,將一切存在物轉化為市場可交易物,從而將私有權利,擴張至無限。

資本主義乃是私有權利最全面擴張之社會形態。

二、商品

10. 商品者,可“商議”之交換品也。商品之交換量經商議、協商決定。商人者,商謀之人也。

11.物品之稀缺性,決定其取得之難度。其取得之難度,即商品形成過程之勞作量,乃是交易談判的自然基礎。

12.商品之內涵價值不取決於市場估價,而決定於其製作成本。商品之製作成本,決定於其生產過程中使用之諸要素。在貨幣發明後,這些要素皆以貨幣估值,即商品之生產成本。所謂成本,即商品形成要素之價格總合。

13.但是,商品原初之初始估價,並非以貨幣估值(尚未發明貨幣)。商品之形成元素只有兩項,即:天然物品(原材料)與人類之勞作(加工)。

因此,自然品之稀缺性及勞作難度,是商品內涵價值形成的兩大基本要素。而此二者相關聯且可通約。

14.自然品之稀缺性低,則獲取容易,人類為取得之,所付出之勞作量則較小。

稀缺性高,則獲取困難,人類取得之所付出之勞作量則較大。

在此條件下,人類勞作之付出量,是比較交換品(商品)之交換量的尺度。單位商品中內涵之勞作付出量愈高,則其可得之交換物愈多——內涵價值愈高。

因此,根本上看,正是商品形成過程中之勞作投入,亦即“勞動量”,是商品內涵價值形成的原因。

三、交換(買賣)

15.簡單交換:

實物對實物的直接交換。

在交換史上,即需求滿足型交換(不計值交換/不等值交換)。

16.簡單交換形成簡單價格。

[簡單價格:如A以10個勞動日生產10件商品,則每件產品之基礎價格為10日÷10件=1日/件]

17.複式交換:

所謂複式交換,即間接的交換,指以貨幣作為交易中介的交換。

需求者先要取得貨幣,才能通過貨幣交換到所需品。供貨者,不是將商品直接供給需求者消費,而必須先將商品交換為貨幣。

18.馬克思指出:複式交換中“買”與“賣”兩環節通過貨幣為媒介而相分離,已蘊涵了原初態經濟危機發生的可能性。

原初態經濟危機即供求失衡危機:買者買不到(持幣待購),以及賣者賣不出產品(得不到貨幣)。

19.一切商品交換的基本原則是等價交換,即:以同等價值對同等價值的商品相交換。

(A以每件內涵價值1元的物品,交換B的每件內涵價值1元的物品。1元=1元,如果市場只有一件商品,十人待購,每人有一元貨幣。則該商品的潛在需求之最高價格即為:10×1=10元。)

20.等價交換規律是:以內涵價值互為等量的商品作交換。

21.馬克思說,在等價規律中,蘊涵了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三大基本價值,即:

自由交易,平等交換,多數優勝——自由、平等、民主。

但是,價值在市場中之二重化,價格對價值之背離,造成等價交換規律之破壞。

22.等價交換意味著等價價值品之交換,並非意味同等價格品之交換。同等價格對同等價格之交換,未必是等價交換。因市場價格之形成,受市場之需求度影響,而非單純決定於價值之同等性。

四、貨幣

23.先有實物交換。實物交換無需貨幣作為交換之媒介。

某種交換品、商品,由交換之標的物;轉變為交換過程中普遍接受的中介物,等價物(價值尺度),這種商品因此而成為貨幣。如貝類、珍珠、布匹、銅、鐵等金屬物、金、銀等貴金屬,都曾作為交易中介物即貨幣。

24.等價而可長久儲存的,有普遍需求而不易消費的,隨形大小而可分割的物品,最易作為中介媒體,從而成為交易之中介物。

歷史上,貴金屬(金、銀、銅、鐵)因具有上述性質而成為“普適價值”載體,即貨幣。

馬克思說:“黃金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黃金。”

25.凡可用作交換等價物的商品都可成為貨幣。因此貨幣具有兩種形態:

(1)實體貨幣,珍寶(寶石、寶貝)及貴金屬——金、銀、銅、鐵。

(2)虛擬貨幣,某種信用證券,即紙媒貨幣或支票。

26.生產者間的銷售競爭,迫使生產者設法降低商品之生產成本。

同時期同質產品之最低成本,意味著最低銷售價格,最具有市場競爭之優勢。 (此最低生產成本,即馬克思所謂“社會必要勞動量”。)

27.問題是,物與物,商品與商品形態、性質、用途不同,如何計算其等價性?在交易的實踐中,人們發現:產品形成度之衡量,即以物品內涵勞作量(內涵價值)相比較,可以作為商品交換計量的第一尺度。內涵勞作量即生產成本。這種成本計較,在貨幣發明後,可以直接用貨幣量作計量,形成商品之生產成本價格。

五、成本價值

28. 勞力價值論之本質是生產成本價值。

以生產產品之製作難度,亦即單位商品中的勞作涵量,作為價值計算尺度(斯密,勞動價值論)。

事實上,商品之質素因品質、材料、用途不同,難以折算為等量。而計量比較勞作難度之尺度,則是平均化之勞作時間。因而勞動時間之計量,必然地成為在貨幣發明前商品計價交換之基礎標準。

(上述推理過程,也就是勞動價值論的邏輯來源。)

29.價值,即潛在之價格。商品在生產領域形成價值。在交換領域,形成價格。價值與價格之離異,導致價值之二重化。

30.(1)價值之形成:

成本價格(價值,物之所值,賣方價格。)

(2)價值之“實現”:交換價格

先有成本價格,後有交換價格。成本價格(供給價格)是交換價格的基礎。

31.市場商品交易的背景,是商品製作者組成的經濟社會網絡,即社會分工。社會勞動的專有化,導致社會分工。

32.商品交換體現了社會分工中勞動者勞動產品之相互交換,實質也就是勞動對勞動之交換。

社會分工,產品及勞務之大交換,導致勞動生產力(勞動力)的社會通約。商品“價值”,就是社會勞動這種大通約的虛擬(概念性)產物。

六、需求創造(市場)價格

33.需求度創造銷售可能性(潛在市場需求)。

需求度愈高,則銷售愈易,則銷售者可索價愈高。因此,商品脫離成本,而被買者高價接受之可能性愈大。

34.需求度,決定於商品之使用價值,即效用。換句話說,商品之“效用”影響市場之“需求”。效用愈大,需求愈高。

35.所謂“邊際效用”,亦即“邊際需求。”

36.斯密之價值論,包涵了成本(勞動)價值論與需求價格論兩方面。

李嘉圖——馬克思之價值論,著眼於商品之內涵價值,即成本——勞作所形成之商品內在價值,而忽視了市場需求形成的價格。

非馬克思主義的新自由主義微觀經濟學,其價格理論完全忽視了商品之內涵價值(其理論框架中沒有價值論和價值分析),忽視了生產成本即內涵價值之形成。

馬克思之經濟學則忽視了市場需求對於商品價格以及資本增長三者間互動之關係。因此馬克思之價值論是內涵價值分析,而不包涵市場價格分析。這是馬克思價值論的主要片面性所在。

七、資本

37.資本的產生:

利潤是成本價格以外,得之於銷售的附加值,即商品價值之增值。

利潤公式:內涵價值+銷售附加值(利潤)=價格

因此,等價交換不能形成利潤。

而不形成利潤之投入,則不能創生資本。

38.資本,就是可創生利潤的投資。無利潤則無資本之積累。

[按:語源分析,資者滋也,增長也。增長曰“滋”,曰“資”。 “資本”者,“資”長之“本”也。 ]

39.商品流通不可能使商品創生新值,但能產生利潤,即相對剩餘價值。如不能產生利潤,複式交換就不會發生。

但是,絕對剩餘價值,即價值新增值,只有在產業運動中產生。

馬克思說:

“等價物交換,不產生剩餘價值。非等價物交換,雖然使商品名義價格增長,但商品間的價值結構不變,也不產生剩餘價值。商品新增價值並非在流通(商品交換)中產生。”

“因此,資本不能從流通中產生,又不能不從流通中產生。它必須通過流通但又並非在流通中產生。”(矛盾論述法,即馬式辯證法。)

40.貨幣運動(流動與流通)的本質是資本的生成與運動。

馬克思指出兩種資本的運動形式:

(1)貨幣生息資本運動:G→G’

貨幣支付(貸出),貨幣(通過高利貸)直接增殖。

(2)為賣而買的資本運動:G→W→G’

(G,資金。W,商品。)

41.從現代資本主義經濟看,資本運動有四種形態:

(1)生息資本運動:G→G’

(2)商業資本運動:G→W→G’

(3)產業資本運動:G→W1→W2→G’

(W1,投資品。W2,生產品。)

(4)信用資本運動:G→g→G’(g,股票、證券、期貨等虛擬產品。)

八、利潤規律

42.經濟生產之增長,有實物與貨幣兩種形態。實物增長,是利得,來自生產技術的發展和更多生產力及勞力之投入。貨幣增長,是利潤,來自市場交易後實現的貨幣利得。

43.實物之實體價值與其內涵之勞作價值常被混淆。在天然農業及畜牧業中,生產物有自然增加(實物及實物價值)之可能。但隨實物總價值量之增加,其內涵勞作價值量或被稀釋而減少。

44.利潤與利得不同。

利得來自於生產(實物形態),而利潤來自於市場(貨幣形態)。

(18世紀)重農主義混淆“利得”與“利潤”。他們把農產品種植於土地後的增生數量,混同於利潤。其實,這種實物增生物是“利得”而非貨幣增殖之“利潤”。

45.市場利潤的規律是:利潤源自於供需之不對稱,供需之不均衡。

供應愈少,需求愈大,則單位價格中於內涵價值之外可得之附加值(利潤)愈高。因此,供應量與需求量構成反比例函數。供應愈多,需求愈少。需求函數之下移,導致利潤之遞減。

46.技術之改進,機械與科技之應用,可以創造更多物質利得,同時則減少單位產品中的內涵勞作——即“價值”內涵量,導致該產品潛在價格下移。

47.首先應用新技術之投資者,在其他生產者仍使用舊技術生產時(單位產品中投入勞作量較大,內涵價值較大),則技術先進者之產品,乃因成本降低(內涵價值較小),而可以從銷售中取得更高之利潤。

48.商品供應者的競爭導致銷售價格下移,導致價格向極限價格(反映社會必要勞動量)的均衡化。銷售價格隨供需曲線之均衡而趨向極限市場價格,意味著利潤遞減。

49.不對稱交換,來自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性。

只有不等價(不均衡、不對稱)之交換可以導致利潤(即成本價值外之附加值)的發生。

九、工資規律

50.投資者提供工人勞動條件(包括生產工具、設備及原料),工人在一定時間內為投資者從事勞作。

投資者回收的是工人勞作之產品。

工人在此勞動時間內所生產之商品總量,其價值及價格總和是投資者之利得。此利得減去生產成本,即投資者支付於工資、原材料、設備(工具、技術)之價格總和後的差額,就是投資利潤。

工作者勞作產品以及其貨幣價值,與投資者支付之工資及生產條件貨幣量的差額,即資本之利得(實物)及(第一次)利潤(貨幣)。

51.不等價交換,在生產與交換兩個領域發生:

在生產領域,資本以貨幣薪酬(工資)對勞動能力(勞動潛力)的交換,是一種不對稱交換,即內涵價值不相等之交換。 (這種不等價交換,馬克思稱之為“剝削”。)

[工資的計量,是以對勞動能力的物質生存條件為基礎計價。投資者對工人支付維持其生存條件的貨幣量(最低必要工資)。而投資者所購買的,是工人勞作時間。 ]

亞當·斯密說:“哪裡有巨大的財富,哪裡就有巨大的不平等。有一個巨富的人,同時至少必有500個窮人。少數人的富有,必定是以多數人的貧困為前提。”

十、資本分析

52.馬克思將資本結構(構成)分析為兩部分:

(1)不變資本(指實物資本品的價值總成,它們轉移到新產品中。)

(2)可變資本(指工資,因工資購買的勞動力創生新價值。)可變資本是流動資本。

53.馬克思的絕對剩餘價值概念是指商品總量中涵有的勞動投入總量。 (a×b。a單位勞動。b,勞動使用量。)

相對剩餘價值是指單位商品中勞動價值(商品價格)與工資的比例。馬克思對“絕對剩餘價值”的使用有誤,他所說的實際是“總剩餘價值”。絕對剩餘價值應是指價值增量,即新產品對於資本品所產生的價值增量。

54.馬克思將社會總體資本分為兩類:

(1)第一部類:固定生產資料,實物生產資料(工具、原材料、交通與住房)

(2)第二部類:消費品(生活資料,農副食品及服裝品)

應補充第三部類:(3)金融信用品,以及奢侈品。

相應地資本的歷史形態區別:

1.第一產業,相當於第二部類

2.第二產業,相當於第一部類

3.第三產業,金融服務業。

十一、期貨商品之資本化

55.在交換市場中,商品供給能力與市場需求的不對稱性,導致具有重大需求之商品,可得到購買者較慷慨之支付。

需求愈大者,得價(銷售附加值)愈高。需求價格與成本價格之差價,是商品成本外之新增附加值(第二次利潤)之來源。

56.除生產成本價值、市場銷售價格以外的第三種價格是資本期貨價格。

期貨之投資,是以金融手段牟利之投資。其投資目的是賣出而非購買(為賣而買)。換句話說,購買期貨目的不是消費,而是以投資套利,“囤積居奇”。 (戰國商人呂不韋之供養秦公子,所謂“奇貨可居”,也正是投資於一種政治期貨。)

57.居奇者必待高價而沽出。

期貨交易之本質,是金融資本之投資。期貨交易形成第三價格(期貨價格),此即資本定價權決定之價格。在當代金融化之期權經濟中,不是成本,不是市場,而是資本預期投入決定未來商品之長期市場價格。

[按:石油期價在2008年7月的一周內先漲起20%,八月後又跌去20%,反映的當然不是市場供求關係。其價格變動源於金融貨資本在期貨市場之短期之流入與流出。資本期貨價格決定商品市場價格。 ]

耐用消費品(包括房地產)、裝飾品及藝術品之高昂價格,本質也都是資本期權投資之價格。

十二、通脹與通縮

58.關於所謂“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通貨,即流通之貨幣。膨脹,即貨幣供應增多。緊縮,即貨幣供應減少。

59.流通中之貨幣量與物價有函數關係:貨幣流通總量過多則物價上漲,總量不足則物價下跌。

(實際上,這是一個極簡單的四則運算的比例關係。100元貨幣對100件商品,則每件1元。1000元貨幣對100件商品,則每件10元。)

十三、競爭導致壟斷

60.壟斷。私有,獨占就是壟斷。

壟斷之前提是私有製。壟斷即獨占,獨家佔有。壟斷者可為私人,也可為國家。現在,私有化的鼓吹者在大呼反壟斷——反對國有企業之壟斷。殊不知,公共資源在私人資本或外來資本手中被壟斷,將比在國家手中更壞。目前的房地產業巨頭壟斷就是例證。所以小民百姓倍受高房價之折磨。

壟斷是保持供需不對稱的手段,是高利潤的條件。壟斷愈高,則供需不對稱之程度愈高,利潤即愈高。

61.競爭結局必然導致壟斷。

資本在市場上競爭,小資本失敗退出市場,導致資本的集中和大資本壟斷局面的形成。西方資本主義的經濟史,就是資本巨頭、壟斷勢力的發展史。

十四、社會經濟之三大要素

62.資本包涵:可增生產品(實物:資源、技術、勞力)和價值增殖之元素(資金)。

從重農主義到亞當·斯密都認為:有三種“資本”:自然資源(土地及其天然產品)、人類勞務(人力)、資金。

即:土地、人、資金。而馬克思則增加一項:工具——技術。

63.馬克思的歷史觀是“工具(生產力)決定論。”

馬克思認為:技術、工具的改進,導致生產方式的變化,經濟結構及生活方式的變化。 (馬克思《哲學的貧困》:手工磨代表封建社會,蒸汽磨代表工業資本社會。)

64.經濟生產之三要素(土地、人力、資金)。

(1)土地

土地作為資本的增產能力是重農主義的發現。這種能力使一粒種子,生長為萬顆果實。但是土地作為生產資源,其產物是實物。可產生高利潤之土地是以土地佔有作為資本,即一項金融資產,地權資產。土地佔有權之轉讓,所得謂之“地租”。

(2)勞動(勞動能力,智能與體能)

須區分:勞動,活態活動,創造性過程中的人力活動。勞動能力(舊稱勞動力),人類的創造性潛能。

(3)資本(金錢)

資本市場,即直接購買資本品(股票及其他金融衍生品)之市場。

土地作為資本被使用時,其經濟利得叫“地租”。地租之演進是由實物形態(古典社會),轉變為貨幣形態(資本化社會)。

十五、地租

65.什麼是地租?簡明地講,地租就是土地的使用費用,亦即土地的市場供求價格(故地租亦即地價)。

66.地租與土地價格具有直接關係。地租受交易市場供求關係即供求規律影響。需求愈高,地租(地價)愈高。不同區位之土地有不同之市場需求。由此形成的區位地租(地價)差異,稱作“級差地租”(李嘉圖)

67.馬克思曾就市場經濟中的資本化土地價格給出過一個一般性的定律:年地租/資金年利率=土地基礎價格。 (這個公式可以稱作馬克思基礎地價公式)

地租表現為土地所有者出租一塊土地而每年得到的一定的貨幣額。任何一定的貨幣收入都可以資本化,也就是說,都可以看作一個虛擬資本的利息。這樣資本化的地主形成土地的購買價格或價值。但土地不是勞動的產品,本身沒有任何價值。 ”(《資本論》第3卷,702頁)

地租是與土地的所有權即壟斷權直接關聯的。換句話說,土地是誰的,誰就擁有地租,地租就向誰支付。當土地由私人所有時,地租向私人支付,私人擁有地租。

十六、貨幣向金融資本之轉化

68.貨幣向資本的突變。

貨幣有兩種形態:

1、實體價值貨幣,作為商品的貨幣

2、虛擬價值貨幣,作為價值符號的貨幣

前者是貴金屬幣。後者是紙幣以及其他具有貨幣支付能力的虛擬貨幣,(如電子幣)。金錢(貨幣)本身並非資本。以金錢增生金錢,這種金錢就成為“資本”。

69.馬克思指出:貨幣也是商品,具有四種功能。

價值尺度(價值符號)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價值)儲藏手段

貨幣作為支付手段,是一種信用記號。

貨幣是價值的載體,所以是儲藏手段。

70.決定貨幣流通的一個基本規律是:投入流通之貨幣數量之增減與該種貨幣之幣值(購買力)成反比,而與市場之商品物價水平成正比。此即西方經濟學所謂休謨—李嘉圖貨幣定律。

在中國古代,這一規律早在《墨子》及《管子·輕重》中已有闡述。晚唐之財政家陸贄則明確指出:“物之貴賤係於錢之多少。”“錢少物賤”,“錢多物貴”。 (《陸宣公奏議全集》卷4)

十七、虛擬資本之形成

71.實物貨幣是商品。

紙幣是虛擬商品,是信用證券。

馬克思指出:虛擬資本是資本的直接形態,即由金錢可以直接創生金錢。 G→G'

72.貨幣,虛擬價值的實物表現。貸幣之自我增殖,使貨幣轉化為資本。資本自身可以作為商品,其交易地即資本市場。

商品市場交易商品。

資本市場交易資本。

馬克思說:“在這裡'它'被看做一個價值額的獨立表現,自行增殖、自行增加的價值。它會生產利潤。資本作為資本,變成了商品。

預付的價值額要作為資本流回,就必須在運動中不僅保存自己,而且增殖自己,增大自己的價值量,也就是必須帶著一個剩餘價值,作為G+△G流回。 ”

G → G → W → G → △G

(貨幣資本)(產業資本)(商品)(利潤)(利息)

73.馬克思最早提出“虛擬資本”的概念。他將虛擬資本放在金融資本之下:

1、生息資本

2、信用資本

3、虛擬資本

74.資本的歷史形態升級:

(1)商業資本

(2)生息資本(高利貸)

(3)產業資本

(4)金融資本

(5)虛擬信用資本(金融期貨及指數化金融產品)

75、馬克思說:貨幣資本是資本的純粹形態。

G—G′,其中G′=G+△G,即創造更多貨幣的貨幣。 “這是被縮簡成了沒有意義的簡化式的資本最初的一般公式。這是已經完成的資本,是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的統一。

在生息資本上,這個自動的物神,自行增殖的價值,會產生出貨幣的貨幣,純粹地表現出來了,並且在這個形式上再也看不到它的起源的任何痕跡了。 ”

作為資本,貨幣的使用價值是創造價值,創造一個比它本身所包含的價值更大的價值。

十八、利潤遞減及利潤率之平均化

76.市場經濟的動力是競爭:

(一)產業領域的生產者競爭,導致產品成本下降,效益遞減。

(二)商業領域的賣方競爭,導致商品價格下降(但是買方競爭則促使價格上升)。供需關係的均衡點決定市場價格的定位點。

(三)資本領域的投資競爭,導致資本自由化流動。不同行業資本的利潤率,由於資本競爭趨向平均化,導致利潤率遞減。

77.“競爭首先在一個部門內實現的,是使商品的不同的個別價值成一個相同的市場價值和市場價格。但只有不同部門的資本的競爭,才能形成那種使不同部門之間的利潤率平均化的生產價格。這後一過程同前一過程相比,要求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有更高的發展。”(馬克思)

78.馬克思的利潤率公式:

可變資本品/固定資本品=絕對利潤率

資本的有機構成(有機結構):有機構成愈高,則剝削性愈強,創生絕對利潤率愈大。

實際上,現實經濟運動中的利潤率公式與馬克思的計算方式不同。即:

總價格/總成本(涵可變資本與固定資本)=利潤率

但在總成本中,可變資本/固定資本的比率確實提供了利潤的創生空間。因此:

總價格/可變資本/固定資本=利潤率

利潤的增減與利率升降成反比。

79. 利潤規律及利潤平均化規律:

行業間之投資競爭導致利潤率之趨向平均化。

投資之自由化,導致資本追逐高利潤行業。 (股票及證券市場)

資本投入的增多意味著供應增多,因而利潤下移,最終導致利潤率的平均化。效益遞減,其極限即平均利潤率(在此之下得負值)。

80.平均利潤率是資本競爭的產物。

馬克思說:“利息只是利潤的一部分,這個部分要由產業資本家支付給貨幣資本家,利潤本身表現為利息的最高界限,達到這個最高界限,歸執行職能的資本家的部分就會等於零。

利潤率的高低和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成反比,利息是由利潤調節的。平均利潤率是利息的有最後決定作用的最高界限。

要找出平均利息率,就必須:1.算出大工業周期中發生變動的利息率的平均數;2.算出那些資本貸出時間較長的投資部門中的利息率。自然利潤率和自然工資率那樣的自然利息率,是沒有的。 ”

81.利率與利潤率的關係。

利率是利潤率的尺度:利率高於平均利潤率,則投資萎縮。利率低於平均利潤率,則投資旺盛。

十九、信貸與集資

82.信用制度即藉貸制度。借貸資本的供給和借貸資本的需求之間的關係,決定著當時市場的利息狀況。利率、利息率是出借貨幣的市場價格。

匯率即不同貨幣相交換的市場價格。

利率規律:借貸資本(貸款)的供求關係,決定市場的利率。

83.馬克思說:“資本家分為貨幣資本家和產業資本家,利率轉化為利息。

貨幣資本家和產業資本家,不僅在法律上有不同的身份,而且在再生產過程中起著完全不同的作用,總利潤會分成兩部分:利息和超過利息的餘額。 ”

84.馬克思說:“在資本家的腦袋裡必然產生這樣的觀念:他作為企業主收入遠不是同僱傭勞動形成某種對立,不僅不是他人的無酬勞動,相反,它本身就是工資,是監督工資,wages of superintendence of labour,是高於普通僱傭工人工資的工資。

勞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執行職能的資本家與工人相比,不過是在進行另一種勞動。 ”

85.股票市場之本質基於貨幣出貸(信用)以及預期投資機制。

86.股票價值

(1)真實價值應等於平均利潤率(產業投資平均利潤率)

(2)股值的虛擬性:

①股票之基本發行價格。

②股票之虛擬需求價格(市場需求估價,實際是對某股票投資的預期利潤估價)

(3)資本泡沫的形成。 (虛擬股價值對發行股價值的比例愈高,泡沫愈大。)

87.剩餘價值理論的目的是解釋利潤的來源。

利潤,一是貨幣意義的利潤,一是實物意義的利得。前者是投資利得,後者來自生產技術之增長。

(生產技術之發展,創造商品總價值的增長,同時稀釋單位商品內的價值涵量。)

投資利得,來自剩餘價值。交換利潤,來自供需之不對稱。供需趨向對稱,導致利潤率的下移。

二十、資本之虛擬化

88.金融資本主導並決定資本主義的整個經濟運動。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必然導向資本的金融化。金融的本質是信用,金融化即信用化。

89.資本信用化,導致資本虛擬化。虛擬金融資本導致實體金融資本的指數化放大。虛擬金融資本是金融資本的最高形態。

90.市場經濟,資本主義經濟,體現於兩大過程:

一方面是實物之生產與消費過程,一方面是虛擬物(價值)以金融形式的流動過程。

91.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真正奧妙在於:在實物過程中,實物最終將被消費而消失,但在虛擬價值的金融流通過程中,價值不僅不因物質消費而消失,而且通過轉形、轉移而得到增殖。

實物過程:生產→消費

價值流轉過程:生產→(價值增殖)→銷售(價值轉形,附加值加入)→再生產(二次生產,價值再度增殖)。

92.價值化過程,導致實體經濟的虛擬化進程。

虛擬價值之增長,為貨幣之增量流通,既提供了可能,也提供了必要。

93.貨幣支付是一種社會分配方式。

社會經濟中存在三種分配方式:

(1)直接的,實物分配

(2)間接的,貨幣分配

(3)超越的,信用資本分配。

貨幣之增量及其社會分配,創造了新增的市場需求。

新增之市場需求,促成資本向新產業之集聚,從而創造新的供給。

二十一、“信用經濟”

94.市場經濟本質上是信用經濟,貨幣就是信用憑證。貨幣集聚(積累)創生實體資本。信用之集聚創生虛擬資本。信用之虛擬性,衍生了資本的無限放大功能。

95.信用是現代市場經濟中全部金融制度能否正常運轉的基石。

信用不僅關乎企業的生存發展,更關乎國家經濟安全和整體性安危,從這一意義上說,信用危機是最大的經濟危機。

[資料:18世紀的約翰.勞為先驅、以19世紀的麥克魯德以及20世紀的熊彼特等人為代表的“信用創造學派”。在這一學派的眼中,信用就是貨幣,貨幣就是信用。

約翰·勞說:“信用是必要的,也是有用的,信用量增加與貨幣量的增加有同樣的效果,即它們同樣能產生財富、興盛商業。“通過銀行所進行的信用創造,能在一年之內比從事十年貿易所增加的貨幣量多得多。所以,法國如欲富庶,實在有求助於信用的必要;不然,比之於利用信用的其他列強,法國即將陷入貧弱的狀況。 ”“只要貨幣豐富,即能夠創造一國之繁榮;只要有信用設施(他主要指銀行等),即可以供應豐富之貨幣,給經濟以最初的衝擊;依靠這種衝擊,就能夠為法國產出大量的財富。 ”約翰·勞的基本邏輯是這樣的:貨幣就是財富——貨幣不必是金銀,而以土地、公債、股票等為保證所發行的紙幣為最好——紙幣是銀行的一種信用——銀行通過供給這種信用,就可提供豐富的貨幣——給經濟以最初的衝擊——依靠這種衝擊,就可以使國家富強、經濟繁榮;總之,信用即貨幣;貨幣即財富,即資本。

麥克魯德《信用的理論》中指出:“人們以生產物與勞務和人交換,而換得貨幣,此貨幣既不能用以果腹,也不能用以蔽體,然而人們卻樂於用其生產物與勞務換取貨幣,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換得貨幣以後,可在需要之時,憑以換取所需之物的緣故。所以,貨幣的本質不過是向他人要求生產物與勞務的權利或符號,從而實為一種信用”,“因此,金銀貨幣也可以正確地稱之為金屬信用。”麥克魯德認為信用與貨幣兩者的本質是一致的,信用的創造就是貨幣的增加,兩者可以統一於“通貨”的概念之下,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

(1)信用只有單一的價值,但是貨幣卻有多數的價值或者一般的價值,信用只是對某個人的要求權,但是貨幣卻是對一般商品的要求權;

(2)信用只有特殊的不確定的價值(因為債務人死亡或者破產,信用就變得沒有價值了),而貨幣則有持久的價值。

凱恩斯1920年發表《銀行信用之國民經濟的理論》:“為了支付的目的,從一人轉讓給他人的支票或者存款劃條,就法律的觀點來看,自然只是兌取貨幣的憑證,但從經濟的觀點來看,只要它需要兌換成本位貨幣而完成了貨幣的功能,則它就不只是兌取貨幣的憑證,而實是貨幣本身。”“向銀行兌取貨幣的憑證,只要它確實可靠,為任何人所願意接受,則它就被當作貨幣而流通了。”他認為信用能夠形成資本。信用愈擴,利率愈低,資本商品的生產就愈多,從而資本也就愈能形成;相反,信用愈縮,利率愈高,資本商品的生產即愈少,從而資本即不易形成。他的著名命題就是:“資本形成不是儲蓄的結果,而是信用提供的結果。”“假如說需求對生產是第一性的,那麼信用提供對資本形成也是第一性的。若是沒有信用提供則任何資本商品都不能夠生產,因而資本形成就不可能。信用供給之能引起資本形成,恰如需求之引起生產一樣”。

熊彼特則指出:“更有用的方法可能是從信用交易著手,把資本主義金融看成是一種清算制度,它抵消債權債務,將差額轉移到下期——使得'貨幣'支付成為特殊情況,沒有任何特殊的根本重要性。換言之,從實際上和分析上來講,一種信用貨幣理論可能要優於一種貨幣信用理論。”

其他的一些著名經濟學家也做過相似意義上的評說。羅賓遜夫人說:“貨幣實際上就是信用問題。”

瑞典學派的代表人物魏克塞爾也認為:“嚴格地說,我們可以斷定,一切貨幣——包括金屬貨幣——都是信用貨幣。這是因為直接促使發生價值的力,總是在於流動工具收受者的信心,在於他相信藉此能夠獲得一定數目的商品。不過紙幣只享有純粹的地方信用,而貴金屬則多少是在國際範圍內被接受的。但是一切只是一個程度上的問題。” ]

96.投資基於獲利預期。因此投資基礎是信用。資本市場是信用支配的市場。

二十二、週期性經濟危機

97.週期性危機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必然形態。

一場完整的經濟危機的通常經歷四個階段:

1.商業危機(商品過剩,銷售困難)

2.產業危機(產業因資金鍊斷絕而倒閉)

3.金融危機(銀行支付困難而倒閉)

4.信用危機(債券及證券市場崩盤)

四種形態危機的本質,根本上都是來自金融,即流通資金鍊的斷裂。

信用危機是資本主義危機的最高形態。

98.冷戰結束後,美國利用其壟斷於世界金融中心的特殊地位,利用美元作為國際支付和結算手段的特殊功能,創造了利用國際信用的一系列新手段。

當代美國的服務性金融經濟,本質上是一種大規模的國際集資經濟。這種經濟以集資所得作為利潤,其依託基礎是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國際證券和債務市場上進行大規模集資。

99.當今美國經濟“超強”實力的真正奧秘,即在於其利用國際信用進行資本操作和套取。

實際上,美國的多數高科技產業(包括其國防產業),是賠錢的高科技。美國主要並不是利用和通過高科技產品賺取利潤,從而成為國際超強。而主要是通過證券市場上的國際集資(金融信用)來開發、發展和滋養其並不賺錢的高科技產業。

100.另一方面,美國利用美元的支付功能,大量印刷紙幣,通過跨國金融市場透支國際信用,帶動美國經濟。

101.全球性金融投機熾熱的根源,其背景是國際資金——美元過剩。大規模濫髮美元必然導緻美元幣值下跌。由於美元濫發,一端造成貶值。另一端是美元過剩,國際熱錢橫流。由此形成所謂“流動性過剩”——一個奇怪的說法。

102.虛擬金融信用經濟的實質,是預期性投資。即以虛擬的投資創利項目,通過投資銀行設立基金,或通過股票證券市場,或通過保險公司設立的理財賠付項目,向投資者集資。然後以集資新增資本金的不斷增益償還利息。 (這種集資模式,即所謂“龐氏騙局”或“麥道夫騙局”。)

103.當代所謂金融創新,無一不是利用金融信用的資本放大作用。貨幣本身也是信用工具。

當代虛擬金融經濟的新特點是:指數化金融產品(虛擬金融產品)作為金融衍生工具大量創生。

二十三、經濟危機的發生機制

104.在經濟繁榮期,資本(金融)大量投資與消費,資本被分散轉化,在實物層面轉化為產品及消費品。在貨幣層面作為各項投資支出及工資轉入消費大眾,資本不復集中於投資者手中。

當在經濟正常循環狀態,這些分散的金錢會帶著投資者的預期回報(即利潤,銷售附加增益),通過各種金融渠道匯集、回流到金融市場及投資者手中。

但在前危機狀態,資金分散將發生滯流,表現為生產過剩(銷售困難,商業危機),直到資金回流被阻滯。

但投資者之投資活動並不因已發生阻滯而終止,投資者仍可通過不斷擴張信用而擴大投資。最終負債大於收入,以至資不抵債,信用崩潰從而宣告破產。

投資者的破產傳導到金融系統,導致金融體制崩潰,遂觸發全面金融危機。

105.資本主義體系中,金融信用部門是調節整個市場經濟的核心指令與中樞調控系統,金融信用系統癱瘓意味著經濟災難的爆發。



二十四、國際信用崩潰導致全球性金融危機

106.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生成過程:

第一階段:以高科技或金融衍生品製作投資概念→通過股市、債市、期市向全球集資→從信用證券市場中直接套取巨額資金

第二階段:集資額少於預期攫取額(入資額受到應支利息額的不斷侵蝕)→導致投資銀行及對沖基金發生巨額虧損→投資者(信心喪失)抽取資金→銀行及信用機構倒閉

第三階段:美國對策是:超印美元銷賭爛帳(不是納稅人的錢,因為美國財政早已是巨額赤字,沒有財政盈餘)→要求全球分擔美國赤字經濟以及投資銀行及保險公司爛帳。

107.國家信用是金融體制的最後依托。美國政府多年來對於金融市場不作監管,縱容了風險的不斷膨脹。

金融危機的歷史經驗表明,國家信用是建立在金融穩定的基礎上的,一旦遭遇金融風暴,國家信用必將毀棄。

108.本質上講,次貸危機的根源就是金融企業非理性放大金融槓桿,令信用風險無限積聚。目前,美國金融泡沫破裂的災難性後果超出了全球金融體系所能承受的臨界點。由於支付困難引發了一系列銀行危機、信用違約危機、債務危機、美元危機等連鎖反應。

109.美國總是把中國的經濟問題歸咎於製度設計,告訴中國人只有進行製度變遷,才能保持經濟持續增長,才能提供人民豐足的生活保障。

這次美國金融危機,令一向崇奉美國製度為圭臬的主流(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感到非常意外。如果說納斯達克集資危機暴露了美國金融信用體系的弊病。那麼作為美國實體經濟主要支柱的汽車產業危機,則使“產權明晰”的“現代企業製度”神話宣告破產。

110.佇立風中的紐約時代廣場附近的“國債鐘”清楚地顯示美國當前經濟實況。這個國債鐘(2008年11月)宣示:美國國家已經負債100,294億美元(折合近一百萬億人民幣,天文數字),幾乎相等於美國一年的GDP。

肩負著如此巨大的債務,換作其他國家早就破產了,但是美國還能夠堅持,因為美元是國際主要的交易和儲備貨幣。

二十五、美國金融體系建立於債務(信用)經濟的基礎上

111.關鍵在於產生這些問題的根源,絕不是某些個人(如麥道夫)的操作失誤,而是美國金融信用基本製度的設計。

冷戰以後,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金融寄生體。不是依靠實體產業經濟,而是依靠全球金融集資攫取驚人的超額利潤。美國信用制度的缺陷,是造成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原因。

但美國主流精英就是避而不談美國製度的改革,而寧願從外部尋找原因,比如恐怖主義的破壞,中國和俄羅斯的威脅,等等。

112.如果像前蘇聯或者中國這樣的國家出了問題,美國一定說是製度設計的錯誤,只有進行製度變遷,才能解決這類問題。反之,如果美國出了問題,則一定是外部勢力造成的,只有使用強權,才能應付這些來自外部的挑戰。

他們開出醫治美國經濟衰落的藥方便是,設法在國際社會製造某些對立面,然後基於安全的理由,要求富裕的國家為美國埋單,尤其要購買美國的國債。如果國際社會不聽話,美國準備使用強大的國家機器,勸誘、威逼、制裁、圍堵,乃至直接動用武力。

[按:按照美國金融分析機構分析:歐美各大銀行去年總體金融衍生物貿易規模高達1000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總產值的20倍,金融衍生產品的總價值呈指數增長,歐美各大投資銀行轉移其帶來相應風險的策略是用新的金融衍生物轉移風險。

形像的比喻就是不斷用更大的賭博,更高的賭注,用借來的高利貸甚至是預期能藉到的高利貸來轉移較小的賭博的風險,這樣總體賭博規模就像病毒繁殖一樣沒有節制的瘋漲,債務規模就如一個瘋狂的借了無數高利貸還在豪賭的賭徒一樣,直到不可收拾,而次貸的作用就好像其中一個高利貸突然要這個欠了一身債的賭徒還錢一樣。

在這個瘋狂的賭局裡,美國銀行業首當其衝。按照華爾街金融分析師計算,現在華爾街各金融機構裡危險很大的金融產品總價值超過了300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去年GDP總量的25倍,一旦發生信用危機,這些不可能還清的債務只能導緻美國經濟徹底崩潰。

從美國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看,截止至2008年11月21日,美國商業銀行的儲蓄總額為7.141萬億美元(注:總負債約為7.2萬億)。而其現金準備金僅為8713億美元。也就是說,其負債額是其能支付額的9倍左右。

這些銀行的大部分資金,均已通過各種投資基金流向包括次級房貸等金融衍生品市場。現在這些投資基金紛紛宣告破產,這意味著這些投資已難以回報。因此,一旦發生大規模資金擠提,這些商業銀行勢必走向破產從而發生金融崩潰。 ]

113.另外,拋開銀行的災難不算,目前美國政府總體的內外國債水平高達30萬億美元以上,約相當於美國GDP的2.5倍,從債務比例上已經超過了美國30年代大蕭條時期的債務水平。

綜上所述,關於美國經濟的前景已經不必討論是否會破產,而只是應問何時破產?決定性的因素是美元的全球信用。一旦美元的全球信用破產——世界主要國家和市場拋棄美元或阻遏美元貿易及交易,則美元之幣值崩潰必定引發全球性金融大崩潰。

114.由於美國除繼續採取以無限度超髮美元來救市的政策之外,並無其他應付金融危機之良策,而其後果必然是僅有虛擬價值的美元及美債,大量流入世界市場從而導致其他國家金融利益受損。因此,阻遏美元以致建立聯合貨幣壁壘,從而構築區域性貨幣區域防火牆乃是各國不可避免之選擇。此情況一旦發生,美元之破產終將不可避免。

金融衍生市場20年來的瘋狂發展激發全球集資機制,給美國帶來了冷戰結束以來最長時間的經濟超繁榮。但現在金融信用積累的巨大風險終於由於次貸危機這一導火索面臨總爆發了。金融衍生貿易是美國經濟超繁榮的重要原因,現在成為引發金融全球總危機的禍種。

二十六、資本決定市場價格

115.資源品乃是實物資本。不僅在資本市場上,在國際重要資源市場上,現代金融也具有以一當萬的槓桿作用。遠期(三年)期貨價格,以及指數化衍生品定價,國際著實體資源市場之定價。

近二十年來,高利潤由工業及傳統金融領域大規模轉向資本壟斷下的資源市場。

[農業、農產品平均利潤率,負值。工業製成品平均利潤率,低於100%。商業貿易平均利潤率,低於200%。指數化金融交易,資本交易平均利潤率,高於1000%。 ]

116.指數化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及炒作,導致資源、能源價格,在國際金融市場的爆炸性升、降。重要資源品並非根據市場直接供求決定價格,而是根據資本供求及交易決定價格。

[以石油為例:石油供應量,石油生產成本、國際市場需求,與5年前相比均變化不甚大。但由於跨國基金對石油中長期貨及指數化金融產品之投資與拋售,導致石油現貨價格之爆炸性升降。 ]

二十七、關於中國經濟體制的特殊性

二十八、冷戰的經濟涵義及國際資源戰爭

118.六十年代第三世界國家之民族獨立運動,七十年代資源國有化浪潮,導致八十年代發達國家對資源品之價格打壓。九十年代,冷戰結束後,由於資源品之低價格,第三世界國家瀕臨破產,在私有化大潮下,出售資源控制權。

美國等國際資本趁機進行跨國大收購,以金融資本(如巴菲特基金)進行世界資源大收購,實現了資源的非殖民地化控權及新的壟斷。

119.二十世紀的冷戰實際是後發工業國及第三世界對老工業化國家陣營的“冷戰爭”——表現為意識形態、宗教戰爭及代理人(叢林)戰爭,以及經濟(封鎖與反封鎖)、政治戰爭(聯合國)。

冷戰以蘇聯帝國及其集團的崩潰而終結。但是不僅前蘇聯體及陣營失敗,後發工業化國家和第三世界也整體失敗。

冷戰是第三次世界大戰,戰爭的對像是老牌工業化國家與新興工業化發展中國家。

未來可能面臨第四次世界大戰。戰爭目標是美、歐、日跨國資本與俄、中、印等後發國家爭奪對全球資源以及全球金融的決定性控制權。

120.二十世紀晚期,跨國資本通過全球金融一體化、國際通貨之美元化以及虛擬金融化,再次發動了資本主義體系的全球性擴張,摧毀了二次大戰結束後出現的蘇聯陣營、紅色中國以及新興民族國家工業化體系。

121.冷戰後的經濟全球化,意味著區域性產業危機上升為全球性國際金融危機。

未來國際金融體體系必須徹底改革,拋棄全球貨幣被美元綁架的現狀,尋求建立新的國際貨幣機制。

122.中國應對未來的積極對策應當是:在金融全球化運動中把握主動權。所謂以“內需為主導”是一條走不通之路。

中國產業必須向外看,必鬚麵向全球,尋找全球市場,利用全球資源。

近年來,中國的銀行體系已成為世界金融中實力最強大的金融體。中國金融力量應當成為中國資本及產業走向全球化的組織性力量。

(寫於2008.4——2008.6, 2008.12修改)

已經收入《何新論金融危機與中國經濟》(修訂版)一書)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