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日

注重“不由自主​​”的經濟因素

鈕文新:注重“不由自主​​”的經濟因素
作者:鈕文新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11-6-1


一方面強調全球化進程不斷加深,強調中國經濟的不斷開放;另一方面強調經濟政策的獨立性,強調“管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這本身就是一對矛盾,如果我們真得認同中國“開放”的大勢所趨,需要不斷深化,但在經濟政策的製定上卻一味強調“獨立”,而無視國際市場的“叢林法則”,無視國際貨幣體系早已“規定好的利益機制”,那我們的政策制定就難免失誤,難免落入“弱肉強食”的陷阱。



實際上,當中國開放度不斷提高,尤其是進入WTO之後,中國經濟的獨立性已經大幅削弱。在許多問題上“不由自主​​”的成分越來越多,我們必須正視這樣的現實,並採用一切“非常規手段”趨利避害,才可能讓中華民族把握住“關鍵性機會”,至少不至於敗倒在歷史的“關鍵性時刻”――現在就是這個“關鍵性時刻”。



我們不妨回顧一下近年來中國經濟的發展歷程,從中我們可能會悟出一些原來並未察覺的問題。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為其第143個成員。從那時起,中國的開放度驟然放大。所以,此後的中國經濟也呈現出與以往截然不同的特徵。



2001年之後,中國經濟逐步擺脫了亞洲金融危機的困擾,逐步轉向正常,並於2003年“非典“之後進入一輪高速增長軌道。表面上看,這一輪持續了五年之久的增長源自中國的內在動力。但是,如果我們現在站在國際大環境當中回頭去觀察那輪增長,我們的結論可能會完全不同。



2000年,美國的網絡股泡沫破滅了。從那時起,美聯儲開始快速減息,而長時間維繫低利率政策,到2003年,美國聯邦基准率已經到達2%以下,2004年達到1%的歷史地位。美國如此寬鬆的貨幣條件,其結果是什麼?金融危機講述了當年的真實情況――美國房地產泡沫所帶來的財富效應,使得美國公眾嚴重地“透支消費”,並以此維繫了美國經濟連續5年的高速增長。



美國要消費,但它們的消費品從何而來?尤其是一般性消費品,美國根本就不生產,80%都要從中國進口。美國人的消費到了怎樣“瘋狂”程度?據當時媒體的報導,美國人視“T恤衫”為一次性消費品,夏季基本上一天換一件。何至於此,還記得2004年中國清除“洋垃圾”的情形嗎?那些“洋垃圾”大都是完好不損的鞋帽和服裝。



所以,今天一些美國的有識之士也在說:“真正摧毀地球資源的不是中國的生產方式,而是美國人的消費方式”。美國極度消費,拉動了中國出口大增。這是事實。 2003年到2008年,中國出口年均增幅高達35%以上。當然,伴隨著出口大增,中國固定資產投資的暴漲也在情理之中。因為出口有錢賺,生產商要適應出口規模必須首先擴大生產規模。



所以在我看來,2003年到2008年,中國的“經濟過熱”,其實是美國“消費過熱”的必然結果。也就是說,美國的“消費過熱”是“因”,而中國的經濟過熱是“果”。這個結論恰好解釋了為什麼中國那時的“經濟過熱”,是由於“出口過熱,投資過熱”引發。



這是中國經濟“不由自主​​”的典型案例。



如何治理這樣的“過熱”?說實話,如果按照傳統經濟學理論,中國根本找不到有效的方式。比如,“緊縮貨幣”應當是傳統經濟學告訴我們的辦法。但是,只要美國人的消費方式不改,而世界上又找不到可以替代“中國製造”的消費品供應者――即它們不停止從中國進口,中國經濟“熱度”就根本壓不下去。



2007年就很典型。那時,央行拼命緊縮貨幣,緊縮信貸,以致企業資金高度緊張。但是,它們是否因此而減少出口?沒有。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它們用“加速周轉、提高效率”的方式對抗貨幣緊縮。結果是,在“競爭激烈”和“快進快出”的作用下,出口商品價格一路走低,更加刺激了美國人的“無度消費”。



再有,貨幣條件的收緊推高利率,迫使人民幣鋼性升值,以致“熱錢”大量流入國內,炒高了股價和樓價。甚至形成“越緊縮熱錢越多,越對沖越對沖不過來”的惡性循環。尤其是房地產,不是銀行貸款難嗎?沒關係,外商投資給你錢,開放出的樓盤外資收購。這些難道不是事實嗎?



說實話,如果不是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房地產泡沫和消費泡沫一起崩盤,中國經濟的“熱度”恐怕不會因為中國緊縮而消退。除非中國用“極刑”的手段,比如把利率提高到20%,任由人民幣超高速升值到“嚴重高估”的程度。那樣的話,中國經濟將成為美國人的“無度消費”祭品,它自殺了。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發生,消費驟減,結果中國外需驟減,經濟跳水。試想,如果此前的“經濟過熱”主要是內需拉動,那美國危機,是否會導致中國經濟如此嚴重的衰退?這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上一輪中國經濟“過熱”是外需拉動的結果。



可以肯定,解決中國經濟“不由自主​​”的根本方法就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但要徹底實現這​​樣的轉變談何容易。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所有國家都試圖“轉變”過,但遺憾,沒有一個是成功的。



中國有天然的優勢,就是內需市場巨大。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中國“轉型”的風險就小。我最大的擔心是中國猶如日本,倒在“青黃不接”之時。怎麼辦?中國需要全新的、適合中國特色的經濟學理論!就像當年毛澤東同志以《論持久戰》指導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游擊戰爭”一樣,絕不能用“競爭對手熟悉的戰法”去指導我們的經濟實踐,更不能用它來製定我們的政策。那樣的話,我們只能充當森林中的“弱肉”。



具體應當如何?那將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短短的幾行字可以說清楚的。總之,辦法有,但需要係統性的解決方案。只要領導者願意著力去研究,“妙招”就一定會層出不窮。我堅信中國人的智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