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7日

央行主權歸屬與通貨膨脹

何新:央行主權歸屬與通貨膨脹

2011年6月7日

下文(劉大生“新增貨幣歸誰所有?”)所提出的問題,即紙幣 - 虛擬貨幣(無任何本位金屬作為發幣擔保)的信用膨脹及利益歸屬問題,涉及到虛擬價值的信用貨幣的本質問題。事實上,世界各國中央銀行利用虛擬信用貨幣的超量發行(即製造通貨膨脹)可以大規模無形地轉移,聚斂和掠取國民財富。讓紙幣貶值,造成通貨膨脹 - 然後增發新幣;這一套路早就是擁有紙幣發幣權的國際銀行家攫取世界財富的重要方式。美聯儲利用美元的國際通貨地位就一直在這樣做。


增發紙幣權屬歸誰?這是個假問題。其實權屬很明確,誰有權發行貨幣歸誰。但是這一問題的真正實質在於,究竟誰有權發行貨幣? - 換句話說銀行是誰的?目前,中國的央行還是國家的。但近年央行在國際共濟會的經濟學人授意下一直在謀求央行的獨立化 - 即脫國家化,下一步是中國央行的國際化,那麼將來 - 發幣權包括製造通貨膨脹權就是央行的跨國股東們的。利用創造虛擬信用的發幣權掠取國民財富就將合法化。

發幣權歸屬這個問題在西方法律上並無漏洞,新增印貨幣當然歸銀行股東所有 - 然後政府打借條以國債形式取用於經濟活動。

但在中國,目前其所有權已經是有所模糊的 - 因為銀行的主權歸屬正在被以央行獨立的名義模糊化。最終,一旦央行獨立後不再屬於國家以至被跨國資本股份化,控股化,那麼這些錢的所有權就是跨國股東的!金融殖民化,是21世紀最新的潮流。

對這個問題,西方銀行家是完全清楚一切答案的。事實上,西方包括美聯儲,英行,德行,法行在內的多數中央銀行都是私有製的股份銀行(且多數為猶太金融家羅斯切爾德家族控股),他們故意對中國模糊這個虛擬信用的膨脹問題來攫取各國國民財富。通過讓中國央行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體制,以及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體制干預中國央行是其目標。目前,跨國金融資本已經對於中國的多數商業銀行據有股份,下一步正在謀求攫取對中國央行即發幣權的控制權。

猶太金融共濟會最終要實行的是全球統一銀行和全球統一貨幣(包括發行超主權統一貨幣) - 這也就是全球新秩序(全球一體化)的主要內容,其實歸根結底要的就是全球虛擬貨幣的發幣權。

對於多數中國銀行界精英和經濟學人士,關於發幣權及貨幣權的歸屬這個問題,是如同醍醐灌頂的一種新問題。近年來,中國發生的嚴重通貨膨脹的確在理論上與這個問題直接關聯 - 通過無本位金屬或實物擔保的虛擬紙幣信用無限膨脹而造成物價飛漲可以大規模轉移和掠取國民財富。同時通過與外匯儲備接軌流通的方式,中國的大量國民財富已經被美國及西方巧妙地轉移掠取而去。

附錄:關於美國的國家債務數字
截至2007年10月1日,美國審計署計算的美國政府長期債務總額達到了52.7萬億美元。
為便於理解,審計署把它分解成以下數字:美國居民每個人17.5萬美元(2007年美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46280美元),每個全職員工 41萬美元,每個家庭45.5萬美元。為了應付目前的債務,美國政府每天都得對付 18.6億美元的新債。
而若按照英國“金融時報”2008年11月24日羅布阿諾特的文章稱,目前,美國政府,社會保障,企業,個人,非營利組織的債務合計已經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8倍,按2007年美國 14萬億美元的國內生產總值計算,債務總計應超過 100萬億美元。
無論根據何種統計,都是天文數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