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5日

朝鮮進行財富重新分配

宋鴻兵:朝鮮進行財富重新分配,力度遠強於中國

2009年12月03日 鳳凰網財經

宋鴻兵:在中國和朝鮮的例子比較起來不太一樣的地方是中國先進行農村改革,從1979年中國開始包產到戶,開始推進農村改革之後,中國的農業生產能力實際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包括包產到戶的政策,極大的刺激了農民的生產熱情。所以說中國在改革開放的頭幾年,先走了農村改革這一關,我認為是非常正確的,使得整個農村產品的供應量相對來說比較充裕。這個時候在改革中間出現了價格的問題,它調整的時候,雖然也出現了一個比較高的通貨膨脹率,但是畢竟有農村改革成功的基礎,所以它沒有產生像朝鮮現在這麼嚴重的通脹。

反過來,朝鮮是處在一種在沒有完成農村改革的情況之下,而工業基本上也是受到西方國家的封鎖,在這個兩方面,都沒有具備相應條件的前提之下,突然放開物價,搞這樣的一個改革,試圖想通過所謂市場的牽引,能夠引導生產效率的提高。但是這中間的滯後期,我們已經看到八年過去了,像這種滯後產生的惡性通脹,反而使整個經濟變得難以收拾。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在轉型經濟的過程之中,一定要分清楚優先順序。我覺得現在朝鮮出現的情況跟中國1988年出現的情況相比較而言,情況是類似的。但是從通貨膨脹的幅度來看,朝鮮要大得多。朝鮮現在為什麼要把100朝元變成1朝元,削掉兩個零,實際上如果按照現在的朝幣來計算的話,整個物價已經上漲了好幾百倍,四五百倍。它削掉兩個零的話,基本上可以比較靠譜的反映這八年以來的通貨膨脹的速度,平均下來,可能這幾年下來,朝鮮的物價是上漲了四到五倍,如果削掉兩個零的話。這樣基本上可以滿足市場的需求,同時也可以起到穩定物價的作用,這是一個方面。

另外一個方面,朝鮮可能跟中國上次的不一樣是,這次朝鮮新朝元和舊朝元兌換的過程中,有一個人均限額的問題,可能很多媒體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實際上每個人人均可以兌換十萬朝元,朝鮮相對而言形成了一個比較富裕的階層,這些階層包括一些經商的人進行邊貿和貿易,還有一些外交官,他們在海外有一些其他的收入,像這些階層逐漸形成了朝鮮現在一個比較富裕的階層,這些人有大量的存款,或者有大量外國的外幣。對他們而言,我們可以理解成相當於現在中國某種意義上的特權階層,或者叫精英階層,這些人的消費能力和他在整個社會中的位置,比較相當於中國現在的富豪階層。

鳳凰網:先富起來的那幫人。

宋鴻兵:先富起來的這些人,那麼現在存在的一個問題是政府出現了一個每人只能兌換十萬朝元新舊兌換的限額的話,這就意味著如果你存了幾百萬、幾千萬朝元的話,對不起,你多余的那部分會變成廢紙。換句話說,這一招是一個非常厲害的殺富濟貧的辦法,也就是使社會財富進行一次徹底的重新分配,這個我覺得可能是很多媒體沒有關注到,但是這個是問題的核心。也就是說現在它在涉及到未來社會發展和社會中間可能存在著一定的不滿情緒,特別是對於先富起來這個階層的心態,我覺得某種意義上跟現在中國有類似之處。

鳳凰網:平穩社會的一個作用。

宋鴻兵:對,朝鮮就采取了一個遠比中國要強硬和激烈的措施進行財富的重新分配。





平壤突然調整幣值:“剛富起來的人”無處藏身

作者:黃彬華
來源:聯合早報網


平壤在12月1日突然宣布,從11月30日起停止使用現有貨幣朝鮮元,將發行新的貨幣。新舊貨幣的交換是以100朝元兌換1新朝元的比例進行。

  報道說,這是朝鮮政府17年來第一次更換貨幣。事實上,這是1947年朝鮮政府成立以來的第五次,因為平壤曾在1947、1959、1979和1992 年分別進行過貨幣改革,只是除了1959年的第二次,曾將票面價值100元調整為1元,其他都是1對1的等值交換,沒有直接帶來嚴重衝擊。但這次從面值 100元砍為1元,而且限制每個家庭只准兌換15萬元,對克勤克儉累積了一丁點財富的小市民來說,無疑又是一次晴天霹靂。

  一般國家總是在面對嚴重通貨膨脹危機時,進行所謂“幣值單位縮小”的改革(denomination)。朝鮮這次將100朝元削砍為1個朝元,明顯是要收緊銀根,也許可名為“財富重組”,實際則是在“實現均貧”。

  改革的意圖和背景

  由於平壤沒有公開說明“縮小貨幣面值單位”的意圖和背景,人們只能從一些蛛絲馬跡,甚至朝鮮最近的經濟狀況中進行各種推測。

  一、控制通貨膨脹。平壤在2002年實行提升工資和生活品價格的“經濟管理改善措施”後,工人月薪從100元大幅度提高到3000元左右,而物價也相應提高了30多倍,一是市場開始逐漸活躍,二則是通貨膨脹跟著嚴重化。目前,普通工人的月薪雖然已提高到平均3000元至4000元,但也僅能從市場購買到兩公斤的大米,生活重壓產生了強烈的不滿。

  二、貨幣回籠措施。市場經濟滋生之後,特別是金日成1994年7月逝世之後,部分人做副業或經商,確實累積了一些財富,但這些財富不能存入銀行,一是利率低;二是“強制儲蓄”,不能自由提款;三是可能被沒收,沒有安全保障。既然貨幣不能回籠,也就不利於再生產活動。

  三、打擊非法斂財活動。市場勢力不僅滋生了財主(商人集團),也讓特權階級(軍隊、官僚等高層)轉向大規模的斂財活動,包括經商、受賄、侵吞公款等等,曾使國防委員長金正日勃然大怒。當局利用新鈔換舊鈔的過程,特別是限制一個家庭只能兌換10萬元(後來修改為15萬元)的嚴厲措施,一使“過剩” 的舊幣頓時成為廢紙,二使財主和貪官都雙雙成了甕中之鱉。

  四、打破外彙雙重結構。嚴格限制新舊鈔的兌換數額,使到大部分舊鈔都不能流通,甚至成為廢紙,市面流通的貨幣會銳減,幣值跟著提高,嚴重的外彙雙重結構也許會改善。通過“7.1措施”,美元兌朝元的官方(固定)彙率,雖從1美元兌2.16猛升到135朝元,但黑市彙率實際是1美元平均兌換 3000朝元,有時則超過2萬朝元。在目前這個動蕩期,人們想盡辦法要拋掉手中朝元,即使頭破血流也要收藏美元或人民幣,其實是很正常的反應。

  五、鞏固接班人體制。市場勢力不僅動搖了計劃經濟的根基,也削弱了金正日的統治基礎。有人分析,金正日正傾全力,要把其幼子金正雲扶正為“金氏王朝”第三代繼承人。經過所謂100天和150天“戰鬥”之後,基本上已在軍隊和官僚體制中樹立起一定聲望,但在經濟領域卻還沒有任何建樹,通過這次貨幣改革、沒收非法資金,甚至稍能壓制市場經濟的擴張,都可以宣傳為金正雲的“功勛”,增加三太子登上最高寶座的理論根據。因此,這是一石二鳥的措施,亂中穩定局面的戰略。

  不過,嚴格限制民眾兌換新幣的數額,即使一家四口能換取15萬朝元,也只夠這家人維持兩個月的生活,或在自由市場購買到70公斤左右的米糧,而在地下黑市僅能兌換到約40美元而已,朝鮮人真的已到達“均貧境界”。過去幾次推行貨幣改革,當時真有錢的人不多,現在不僅人數增加,而且有更多人嘗到了小富的甜頭,要大家重回“均貧狀態”,將不會是個輕而易舉的事情。

  不論是以什麼借口沒收超額的貨幣,一是人民辛勤累積的僅有財富,二是擁有本國政府發行的合法貨幣,不讓他們保有這些財產,未免太不近人情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