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09-12-19
http://www.wyzxsx.com
揭秘美國軍工復合體——專訪威廉•恩道爾
記者/ 邵振偉 郭樹涵 範紅葉
威廉·恩道爾是誰?不同的人眼裡有著不同的恩道爾。
金融大鱷喬治·索羅斯眼中的恩道爾是“邪惡”的,他曾經在達沃斯論壇上對管理人員疾呼:“是誰放這個危險的家伙進來的?讓他出去。”
前美國駐華大使李潔明眼中的恩道爾是狡猾的,這個記者在達沃斯論壇中偷問自己得手,得到了當時美國對參會人員真實的想法。
知識產權出版社主編劉忠眼中恩道爾是勇敢的,這位編輯過恩道爾的三部書籍——《石油戰爭》《糧食危機》和《霸權背後》——的中年人曾不止一次向別人感慨:“他是在用一個人的力量挑戰世界的邪惡”。
已故著名經濟學家顧准的女兒,著名農業經濟專家顧秀林眼中的恩道爾是正直的,她在反復接觸恩道爾後給出了這樣的評價:“他並不富裕,靠出版為生。但是他從來不為任何利益集團說話,是一個了不起的人。”
但不論別人是什麼樣的看法,威廉·恩道爾依舊繼續著自己的“道路”——坐在輪椅上采訪、揭露西方精英團體和跨國公司用特殊的計劃與手段來滿足自己特殊利益的生活。
8月初,威廉·恩道爾應邀第三次來到中國。8月8日,《裝備制造》記者和這位美國“深喉”記者進行了兩個多小時的探討,第一次對經濟危機後的中國裝備工業和經濟環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軍工復合體
美國霸權的支撐
《裝備制造》:在您看來,美國的軍事工業復合體的復合程度有多深?對美國政府的政策影響有多大?
恩道爾:這個問題很難講,美國的工業部門中是按照戰略重要性來排序的,第一是裝備,第二是農業。而石油應是從其控制世界石油的角度來思考的。雖然美國的國民經濟並沒有從這些因素中獲得超額收益,但美國依舊是在不惜代價地支持這些部門發展。
你不能以看待中國經濟的方式來看待美國的國民經濟,因為美國著力於通過金融利益與軍事利益作為國家的根基,來創造一個全球系統。並通過這樣一個系統使其他任何國家都不能和美國經濟相匹敵。這個美國的“全球系統”戰略在1945年就被人提出了,它的根本是為了自身的成長必須摧毀其它國家的工業。當然,你不會在美國國內會看到任何有關於它的經濟學資料,甚至是馬克思主義也無法解釋這個模式的根本內涵,它是一個1945年後才逐漸建立起來的獨特、嶄新模式,這很重要。從國家意義上考慮,中國的軍事工業現在正在建立一個以防御性為主的軍事模式,而美國防務工業卻是一個投射型的復合體模式,它由此向中國、印度以及北美其它國家緩慢施壓和向外延展。
《裝備制造》:可是軍事工業需要市場消化其研發成本,如果其沒有外部市場支持其自我擴張的機制的話,這種研發能力是否能夠保持下來?
恩道爾:讓我舉個波音的例子,波音是美國第二大軍事集團,它的生存之道在於美國政府會推動其它國家購買它的飛機,這是美國政府對於波音公司的間接補貼。我在我的書中曾指出,美國每年的軍事花費,比排在它後面45個國家的總和還要多得多。但問題在於,北約與蘇聯冷戰了二十年後,蘇聯不復存在,為什麼北約依舊還是老大?眾所周知,現在俄國經濟有許多問題,這使得俄國比以前緩和很多,我不相信它會和美國發動第二次冷戰。
尤其需要警惕的是,北約作為一個美國軍事工業復合體正在擴散的廣闊空間,我認為,還不止是賣出更多美國武器,使其軍事工業復合體在全球市場的擴張更加迅速。而且使得其它國家,如波蘭或捷克這樣的東歐國家和拉丁美洲的國家,它們在自我防衛時,軍事能力必須依賴於美國,這一點非常重要。我賣給你槍,你就必須從我這買子彈,就是另一種形態的權力。
在1945年末,有一些權力精英家族通過銀行系統和華爾街開始對軍事工業產生影響,他們想要在戰後建造一個能夠取代大不列顛帝國的霸權體系。
現在美國霸權有兩大支柱:第一個是金融支柱。實際上只要美元作為全球的結算貨幣在流通;美元體系作為全球儲備貨幣體系在被其他國家所儲備,那麼美國霸權的根基就尚未動搖,他依舊對全球經濟有很大的控制力。
第二個支柱是軍事工業,而軍事工業集團則是這種力量的核心。它是美國霸權擴張的工具核心。1945年以後的美國歷史,雖然在實質上是金融貨幣勢力在全球擴張,但更多的時候,都是軍事工業先行介入,為其背後的貨幣勢力和金融利益開拓新領域。
其實小布什總統的第一個任期(2001 年到2004年),就恰好是一個石油與軍事兩大權力結合起來在中亞和歐洲最為活躍的時期。事實上,盡管中俄、中亞國家之間存在摩擦,但是在能源領域它們卻注定是合作伙伴,因為彼此有需求。這就極大地威脅到美國的戰略。所以,美國將軍事和石油結合起來在亞歐大陸布局,以壓制這些區域的經濟長遠發展。
在我看來,華盛頓這幾十年來一直把自己“扮傻”,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政策混亂、沒有長遠規劃、想法愚鈍、目光短淺的角色。但實際上,如果你真的這樣認為,那麼他們就成功了,這是因為其背後始終有一群人在策劃著美國全球霸權戰略,盡管這個戰略在可見的文獻中鮮有提及,但如果你深入觀察,你會發現全球霸權戰略這一邏輯一直若隱若現地相伴在美國發展的道路上。
背後的同一群人
《裝備制造》:如果按你所說的美國背後有著一群人在策劃這樣一個整體戰略,那麼金融勢力與軍事勢力是不是由同樣的人在控制?這群人又是一個什麼樣的群體?
恩道爾:他們屬於同一個群體,像美國東部有一個精英集團,他的組織形式有點像是公司董事會—— 美國霸權董事會,但也有一些不同,例如要區分軍事功能和經濟功能,它們有著不同的人(群體)來領導,但他們有一個共識,就是不斷強化美國的全球霸權。我也一直在觀察那個領頭人到底是誰,在戰後的50年代,曾出現過一個戰後“美國大董事會”,這裡面有四大人物,摩根財團、杜邦財團等。也包括洛克菲勒家族四兄弟,他們以洛克菲勒財團為基礎,透過它所控制的金融機構,把勢力範圍伸向美國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
現在四大人物中的三個都已經去世了,只有戴維· 洛克菲勒依舊活著,他今年已經九十三歲了,但依舊被普遍認為是美國大霸權的代表人物。布什家族也是本世紀初靠石油起家的,同洛克菲勒家族有著密切的關系。事實上,在美國像這樣的財團有很多,而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十大財團”。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美國壟斷財團的勢力不斷擴大,工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融合進一步加強,至20世紀70年代中期,已經逐漸形成實力雄厚的十個大的團體,它們是洛克菲勒財團、摩根財團、杜邦財團、波士頓財團、加利福尼亞財團、德克薩斯財團、梅隆財團、克利夫蘭財團、芝加哥財團。除此之外,還有數十個較小的財團,其中較著名的有福特財團、制造商漢諾威財團、底特律財團、費城財團等等。在我的書裡,一共列有60個這樣的家族名字,有些是你們熟悉的,有些可能並不了解。
但不管怎麼樣,洛克菲勒財團是“行星”中的太陽,而布什、杜邦等六十個家族是行星,這是一種一代一代延續下來的結構體系。
《裝備制造》:你上面說的真讓人吃驚,以美元為中心,美國國內形成了財團“銀河體系”。但現在歐洲也出現了統一貨幣——歐元,這是否會對美元的霸主地位造成衝擊?要知道目前歐盟也有很強勢的財團勢力。
恩道爾:我在歐洲住了25年,我發現,歐洲的這些精英們大都處於一種分裂狀態。一方面,他們害怕與美國的關系破裂,另一方面,他們卻知道美國在衰退,歐元體系可以防止美元霸權坍塌造成的損失,並填補空白。
歐元最開始是歐盟中16 個國家的貨幣,這16國是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西班牙等,合稱為歐元區。當時,英國卻在依靠美國還是歐洲的問題上猶豫著。實際上1992年,英國已經准備加入歐元區了,但美國卻讓索羅斯成功敲打了它,使它游離在歐元之外,並由此成功阻止歐元變成一個真正的強勢的歐洲貨幣,其後的事實(歐元剛發行時的疲軟和現在的依舊不堅挺)驗證了這一點。
很多人認為索羅斯是挑戰英格蘭銀行的“man”,但事實可能是,1992年美國給索羅斯提供了美國最高層次的機密,以此來阻止英國。事實上,索羅斯與洛克菲勒家族聘用的是同一個律師,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他們之間的關系。上次有個專訪,我向記者談到國外勢力在西藏插手,點名提到索羅斯的基金會,之後他將我告上了法庭。目前我正在和索羅斯打官司。
美國接下來可能會這樣去做,一方面,讓更多的國家加入北約,像波蘭、拉脫維亞等,以此來削弱歐盟。另一方面,則是迫使歐盟接受各種各樣的問題國家加入,像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這些國家經濟還沒有完全准備好,國內問題也比較嚴重。如此一來,歐盟將忙於這些國家制造出的麻煩,使它無暇顧及美國。
最近有一個例子或可驗證這一思路,4月奧巴馬去了安哥拉、土耳其,北約在土耳其開會,會上奧巴馬明確支持土耳其加入歐盟,要知道土耳其是一個有著700多萬在歐洲各國境內出入人口的穆斯林國家,而在歐洲,穆斯林移民確實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民族和宗教問題在德國英國等歐洲國家造成很大摩擦,因為土耳其的很多勞動力在這些國家流動。再加上土耳其是穆斯林國家,以此來使歐盟產生更多麻煩。將會給包括英法德等在內的歐洲國家制造不小的摩擦。
凱雷:軍工復合體與金融資本聯姻的代表
《裝備制造》:這真不幸,很多國家不知道這樣的“暗算”,有沒有具有代表性的集團或人物?
恩道爾:凱雷就是其中的一個,它也屬於美國軍事工業復合體成員。看一看凱雷的成員和顧問,你就能發現其中的奧妙,它的機構建立者是CIA和美國國防部的卡盧奇,這在美國都不太為人所知。
在投資中,凱雷只做戰略性投資,它通過精確的分析其他國家戰略上最重要的制造業企業,然後悄無聲息地買下一些集團,像在德國它就買了潛艇集團和軍事航空集團。
雖然凱雷一直以私營企業的姿態來收購戰略集團,但還是有很多人看出了它的本質,如在德國它就被稱為“蝗蟲”。它通常的做法是把經營良好的企業買下來,然後把被收購企業的資產這賣一塊,那賣一塊,然後再利用WTO中所謂的規則,在全世界範圍消滅或利用這些企業。這樣對它的投資者的最大好處就是間接消滅了其它國家的戰略核心企業,並獲得了大量的超額資本。
碳交易:控制他國工業發展的工具
《裝備制造》:碳交易會不會跟美國金融一樣,成為美國全球戰略的一個控制工具?
恩道爾:我和小布什有著唯一相同的觀點,那就是所謂的全球氣候變暖就像“地球是平的”說法一樣不可信。
在二氧化碳導致全球變暖的問題上,我相信這是一個巨大的謊言。實際上,海洋每年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量是人類活動排放量的數倍,到現在為止,依舊沒有一位科學家能夠描述清楚其氣候影響。和海洋每年的排放量相比,人類活動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是微不足道的。二氧化碳有一個基本的特性,那就是最終會沉下來落在地面上而並非停留在高空,因此不會改變氣候。很多專家表示,影響地球氣候的第一因素不是人類活動而是太陽活動。現在,已經有一些證據表明,全球氣候變冷已經開始了。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曾經以600名科學家聯合署名的名義發布一個全球變暖的報告,這個報告警告世人全球變暖將是威脅人類生存的主要問題。但是實際上所謂聯合署名的600個科學家中只有4個人真正簽署了這份報告,而另外的人沒有簽署的原因,是因為他們並不同意這一看法。今天這份報告已經造成全球對這一問題的恐慌,這或許正是那些利益集團的目的所在。
但是即使如此,我依舊認為最終決定碳交易是否成為美國全球戰略的一個控制工具的最重要決定因素是中國政府如何行動。
《裝備制造》:美國由拒絕簽署《京都議定書》變成積極地提倡清潔能源和低碳經濟,是不是暗含著什麼玄機?
恩道爾:實際上這是因為美國國內問題的重要矛盾發生了變化。早些年,如果美國同意簽訂《京都議定書》,就會影響美國國內工業的進展,增加工業成本。而此次經濟危機發生後,美國最重要的問題已經改變。現在美國是想通過用碳交易的方式來抑制其他國家的工業發展。事實上,推廣這一機制的戈爾總統和洛克菲勒、高盛同屬一個利益團體。
《裝備制造》:如果碳交易將最終成為一種控制手段,那麼新興國家的哪些產業會受其操控?
恩道爾:不管碳交易以後會如何發展,美國一定會努力使其成為控制手段。但我個人的願望是,在這次危機之後,美國霸權被削弱而未回復時,世界上其他的組織應通過更多區域性的自主合作來牽制它。因為這樣一個霸權,不僅僅威脅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其存在本身對美國也是很危險的。
《裝備制造》:就現在可觀察的發展形勢來看,碳交易最終會有誰來執行?
恩道爾:執行者可能有很多,但就目前的形勢來看,索羅斯和高盛最有可能被推至前台。實際上,通過對衝基金和期貨市場,高盛已經是全球石油價格的控制者和紐約石油期貨的擁有者。而最近,高盛又在芝加哥市場成為了碳交易的幕後操縱者之一。如果最終高盛把這兩者同時握在自己的手裡,中國經濟的下一步發展恐怕將受到很大的影響。另外,索羅斯最近一直都在唱好中國股市,這可能是他下一步插手中國市場的前奏。
背景資料
在1961 年1月17日的《告別演說》中,時任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說:“強大的軍事組織和巨大的軍火工業的聯姻是美國歷史進程中的一個新現像,在每一個城市、每個州的議事機構、聯邦政府的每個辦公室都能感受到它的總體影響———經濟方面、政治方面,甚至是精神方面。我們認識到這種發展具有不可避免的需求。然而,我們不可以不去理解它的重大影響……在政府各部門,我們必須防備軍工復合體獲得無法證明是正當的影響力。不管尋求與否。” 這是軍工復合體概念的首次提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