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排放 中國又成冤大頭 2009-12-1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e246b60100hbu7.html
近期關於碳排放成為世界的熱門話題,中國又成為焦點;正如龐大的貿易順差成為歐美日等國逼迫人民幣升值的口實,中國的外彙儲備成為為世界救市(為IMF改革買單)和為美元輸血(購買美國國債)的冤大頭之外,低碳排放使中國又一次被推倒風頭浪尖,極有可能再一次成為為全球低碳排放埋單的冤大頭。
據《環球時報》社論“低碳經濟不能讓中國百姓埋單”一文計算,為實現中國減排目標,需每年增加780億美元成本。按當前彙率計算,相當於目前5000萬退休職工年養老金總額,有關部門據說正在研究推出碳稅……
除了目前國內的強烈反彈,我們大都忽視了中國成為碳排放大戶的來源和基礎,姑且不論“碳排放是否真的會導致溫室效應和氣候變暖”在學術界還是個正在爭論的命題。
拙著《美元刀》指出,中國改革開放以前的經濟基礎是完全立足於13億中國人民的生產需要,是量體裁衣;由於秉承全球社會分工和全球產業轉移的“重任”,自從進入經濟全球化循環以來,中國經濟發展不是完全建立在國內的物質生產需要上,而是立足和偏好於全球的物質消費的投資基礎。
說白一點,以前是為我自己生產,現在要為世界人民生產,此即中國“世界工廠”的由來。由於地域差異和地區利益,於是全國各地總會顯現出投資的相對不足,此即“投資過剩”的基礎。
這就是為什麼經常出國的人會發現,歐美等國城市多少年都不會有明顯變化,至少從外觀上看是這樣,而中國則是日新月異,到處是新開工的工廠和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城市建設)。這是表像,其背後就是歐美等工業強國物質生產已經滿足了其居民生活需要,根本沒有更多的可投資領域和地區。
以鋼鐵為例,中國第一次大躍進提出的鋼鐵產量“趕英超美”的目標早已實現,據有關資料反映,實際上,我國鋼鐵產能過剩已超過2億噸。需要指出的是,此處的產能過剩是針對國內的消費而言的,對世界而言,也許仍然是不足。
相反,改革開放以來長達30年的時間裡,中國平均保持40%以上的投資率,這在整個近代工業史上也是罕見的。與此同時,國內消費需求卻一降再降,最終消費占GDP的比重從20世紀80年代超過62%下降到2005年的52.1%(世界平均消費率達約),居民消費率也從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 年的38.2%,均為歷史最低水平。近幾年來的相關數據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全球化的分工,由於“比較優勢”的結果,還把大量的低端制造業轉移到新興國家,而發達國家則繼續以貨幣霸權和標准(專利)、設計等知識產權和貿易壁壘等非關稅手段控制新興經濟體,達到利潤和利益最大化。
換言之,就是新興經濟體在“代替”發達國家在燒石油,在碳排放,在出人出力,在消耗不可再生資源,在污染環境,這也不過是近二三十的年事;而80%的碳積累是發達工業國家過去近百年來所做的“貢獻”。
由此形成的高碳排放、石油消耗、貿易順差以及淨儲蓄等等今天卻成了工業強國指責新興國家的口實。這種既要裡子,又要面子的霸權行徑和無賴嘴臉,美國早就表演過多次。
多哈回合談判談了十幾年至今未有結果,《京都議定書》由於美國抵制至今不能得到完全的執行,這次低碳會議,美國更叫囂“不會為中國減排出錢”。
我們橫看歷史,縱觀世界格局,以中國為首的新興經濟體在這論的全球低碳排放浪潮中會再一次成為冤大頭。
悲憤之余,我們不僅要問,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帽子要戴到何時?!
注:文章部分數據和觀點引自《美元刀――美國全球經濟殖民戰略解析》2009年7月中國經濟出版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